【www.guakaob.com--中西医助理医师】
小松杜荀鹤赏析篇一
《小 松 杜荀鹤》
诗歌形象鉴赏之二 ------事物形象
1、 小 松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开头两句描写了“小松”怎样的特征?
4、子规
杜宇冤亡积有时,年年啼血动人悲 。 若教恨魄皆能化,何树何山著子规? 诗人是借子规抒发怎样的情感?
2、咏柳 (曾巩 )
乱条犹未变初黄, 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 不知天地有清霜。
这首诗题为“咏柳”,实际上托物寓意。请细加揣摩,分析其寓意。
5、丹阳送韦参军 严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暮春浐水送别 韩琮
绿暗红稀出凤城①,暮云楼阁古今情。
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注】①凤城:京城。
两首送别诗都写到的“水”,各有什么寓意?请作简要说明。
3、蝉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借秋风。
注:垂緌(ruí):指蝉。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角须,形状好像贵族仕6、早 梅 张 渭 宦下垂的冠缨(帽带)。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这首诗塑造了蝉什么样的艺术形象?
问: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
这三首诗显示出“牛”各自不同的思想境界,请各用一句话阐明。
第一首: 7、马诗 (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这首诗塑造了骏马什么样的艺术形象?
第二首:
第三首: 8、白鹭图 (刘羽)
芳草垂杨荫碧流,雪花公子立芳洲。
一生清意无人识,独向斜阳叹白头。
这是一首题画咏物诗,诗人笔下的白鹭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10、墨 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①这首诗表现了画中梅花的什么特点?
9、病牛 李纲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禾熟 孙平仲
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谷登场。 老牛粗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斜阳。 牛 王安石
朝耕及露下,暮耕连月出。 自无一毛利,至有千箱实。
②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品质?
小松杜荀鹤赏析篇二
《小松 杜荀鹤》
《小松》鉴赏
诗人观察敏锐,体验深切,诗中对小松的描写,精炼传神;描写和议论,诗情和哲理,幽默和严肃,在《小松》这首诗中得到有机的统一,字里行间,充满理趣,耐人寻味。 1作品原文
小松 [1]
自小刺头①深草里,
而今渐觉出蓬蒿②。
时人不识凌云木,
直待③凌云④始道⑤高。[2]
2词语注释
①刺头:指长满松针的小松树。
② 蓬蒿(pénghāo):两种野草。[3]
③ 直待:直等到。
④ 凌云:高耸入云。
⑤始道:才说。
3作品译文
松树小的时候长在很深很深的草中,埋没看不出来,
到现在才发现已经比那些野草(蓬蒿)高出了许多。
那些人当时不识得可以高耸入云的树木,
直到它高耸入云,人们才说它高。
4作品鉴赏
《小松》借松写人,托物讽喻,寓意深长。
松,树木中的英雄、勇士。数九寒天,百草枯萎,万木凋零,而它却苍翠凌云,顶风抗雪,泰然自若。然而凌云巨松是由刚出土的小松成长起来的。小松虽小,即已显露出必将“凌云”的苗头。《小松》前两句,生动地刻画出这一特点。
“自小刺头深草里”——小松刚出土,的确小得可怜,路边野草都比它高,以至被掩没在“深草里”。但它虽小而并不弱,在“深草”的包围中,它不低头,而是“刺头”——那长满松针的头,又直又硬,一个劲地向上冲刺,锐不可当。那些弱不禁风的小草是不能和它相匹敌的。“刺头”的“刺”,一字千钧,不但准确地勾勒出小松外形的特点,而且把小松坚强不屈的性格、勇敢战斗的精神,活脱脱地勾画出来了。一个“刺”字,显示出小松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的“小”,只是暂时的,相对的,随着时间的推进,它必然由小转大。不是么? “而今渐觉出蓬蒿。”蓬蒿,即蓬草、蒿草,草类中长得较高者。小松原先被百草踩在脚底下,可现在它已超出蓬蒿的高度;其他的草当然更不在话下。这个“出”字用得精当,不仅显示了小松由小转大、发展变化的情景,而且在结构上也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出”是“刺”的必然结果,也是未来“凌云”的先兆。事物发展总是循序渐进,不可能一步登天,故小松从“刺头深草里”到“出蓬蒿”,只能“渐觉”。“渐觉”说得既有分寸,又很含蓄。是谁“渐觉”的呢?只有关心、爱护小松的人,时时观察、比较,才能“渐觉”;至于那些不关心小松成长的人,视而不见,哪能谈得上“渐觉”呢?故作者笔锋一转,发出深深的慨叹: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这里连说两个“凌云”,前一个指小松,后一个指大松。大松“凌云”,已成事实,称赞它高,并不说明有眼力,也无多大意义。小松尚幼小,和小草一样貌不惊人,如能识别出它就是“凌云木”,而加以爱护、培养,那才是有识见,才有意义。然而时俗之人所缺少的正是这个“识”字,故诗人感叹道:眼光短浅的“时人”,是不会把小松看成是栋梁之材的,有多少小松,由于“时人不识”,而被摧残、被砍杀啊!这些小松,和韩愈笔下“骈死于槽枥之间”的千里马,不是遭到同样悲惨的命运吗?
杜荀鹤出身寒微,虽然年青时就才华毕露,但由于“帝里无相识”(《辞九江李郎中入关》),以至屡试不中,报国无门,一生潦倒。埋没深草里的“小松”,不也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
[4]
5作者简介
杜荀鹤(846~904),唐代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汉族,唐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出身寒微。曾数次上长安应考,不第还山。当黄巢起义军席卷山东、河南一带时,他又从长安回家。从此“一入烟萝十五年”(《乱后出山逢高员外》),过着“文章甘世薄,耕种喜山肥”(《乱后山中作》)的生活。后游大梁(今河南开封),献《时世行》10首于朱温,希望他省徭役,薄赋敛,不合温意。他旅寄僧寺中,朱温部下敬翔,劝说他“稍削古风,即可进身”,因此上颂德诗三十章取悦于温。[5]
小松杜荀鹤赏析篇三
《小松 杜荀鹤 咏物诗四首》
小松杜荀鹤赏析篇四
《杜荀鹤《小松》高考诗歌精读》
杜荀鹤《小松》赏析
古诗鉴赏
1222 1125
小松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 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 直待凌云始道高。
这首小诗借松写人,托物讽喻,寓意深长。
松,树木中的英雄、勇士。数九寒天,百草枯萎,万木凋零,而它却苍翠凌云,顶风抗风的小草是不能和它相匹敌的。“刺头”的“刺”,一字千钧,不但准确地勾勒出小松外形的特点,而且把小松坚强不屈的性格、勇敢战斗的精神,活脱脱地勾画出来了。一个“刺”字,显示出小松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的“小”,只是暂时的,相对的,随着时间的推进,它必然由小转大。不是么
“而今渐觉出蓬蒿。”蓬蒿,即蓬草、蒿草,草类中长得较高者。小松原先被百草踩在脚底下,可现在它已超出蓬蒿的高度;其他的草当然更不在话下。这个“出”字用得精当,不仅显示了小松由小转大、发展变化的情景,而且在结构上也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出”是“刺”的必然结果,也是未来“凌云”的先兆。事物发展总是循序渐进,不可能一步登天,故小松从“刺头深草里”到“出蓬蒿”,只能“渐觉”。“渐觉”说得既有分寸,又很含蓄。是谁“渐觉”的呢?只有关心、爱护小松的人,时时观察、比较,才能“渐觉”;至于那些不关心小松成长的人,视而不见,哪能谈得上“渐觉”呢?故笔锋一转,发出深深的慨叹: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这里连说两个“凌云”,前一个指小松,后一个指大松。大松“凌云”,已成事实,称赞它高,并不说明有眼力,也无多大意义。小松尚幼小,和小草一样貌不惊人,如能识别出它就是“凌云木”,而加以爱护、培养,那才是有识见,才有意义。然而时俗之人所缺少的正是这个“识”字,故诗人感叹道:眼光短浅的“时人”,是不会把小松看成是栋梁之材的,有多少小松,由于“时人不识”,而被摧残、被砍杀啊!这些小松,和韩愈笔下“骈死于槽枥之间”的千里马,不是遭到同样悲惨的命运吗?
杜荀鹤出身寒微,虽然年青时就才华毕露,但由于“帝里无相识”(《辞九江李郎中入关》),以至屡试不中,报国无门,一生潦倒。埋没深草里的“小松”,不也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
由于诗人观察敏锐,体验深切,诗中对小松的描写,精炼传神;描写和议论,诗情和哲理,幽默和严肃,在这首诗中得到有机的统一,字里行间,充满理趣,耐人寻味。
小松杜荀鹤赏析篇五
《小松 杜荀鹤 课件》
小松杜荀鹤赏析篇六
《咏物诗《小松》鉴赏》
小松杜荀鹤赏析篇七
《诗词鉴赏》
小松杜荀鹤赏析篇八
《形象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