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贯钱是多少钱

| 中西医助理医师 |

【www.guakaob.com--中西医助理医师】

一贯钱是多少钱篇一
《古代一两银子值多少人民币》

古代一两银子值多少人民币

一两银子到底值多少钱,想必很多人都讨论过吧。但实际上现在很多人其实是毫无概念的。特别以当代某某电视剧为极端,居然出现

两个馒头一碗汤值5两银子,

一个少奶奶一次赌博输掉一

千万两银子等等荒唐透顶的

情节,这些都显示出当前中国

的创作人无知和不认真到了

何等程度,要知道明朝万历年

间全国国库年收入才达到200万两,而且还是经过首辅张居正改革后国库收入丰富之后才有的数字。甚至包括了金庸这样的大师似乎也对银两的货币价值没有进行过深入研究。大家都该记得郭靖初遇黄蓉,被她宰了一顿,结果“一会结账,共是一十九两七钱四分”。看过一些古籍就可以发现,一两银子的货币价值其实相当的高。

《红楼梦》里刘姥姥看到贾府上下一餐螃蟹24两银子,感叹说小户人家可以过一年了。要知道刘姥姥家当时也算是中产阶级的,有房有地还雇得起工人丫头,第一次上贾府打秋风,得了20两银子,千恩万谢的。《明史》里也提到七品知县一年的正当俸禄(算是基本工资吧)只是45两白银。而《射雕》时代在南宋中晚期,白银流通量还低于明清,其价值只能是更高才对,这19两多一餐饭,不管是怎样难得的美味佳肴都似乎太过分了。

因为各朝代银两的货币价值都有所不同,那么现在一般推算古币

值都采用一般等价物交换的方式来计算,对中国人来说千年不变的民生商品就是大米。以下采用太平年间的大米物价记录为标准,进行一个粗略的推算,大致可以得出银两的货币价值答案。

史载明朝万历年间一两银子可以购买一般质量的大米二石,当时的一石约为94.4公斤,一两银子就可以买188.8公斤大米,就是377.6斤。现在我国一般家庭吃的大米在一斤1.5元至2元之间,以中间价

1.75元计算,可以算出明朝一两银子=人民币660.8元。由于《红楼梦》故事虽以清朝为原型,生活状况却以明朝为蓝本,姑且以明朝的银两价值计算,刘姥姥拿到了一万三千多元的过年费,当然很高兴了;而郭靖则付出了超出一万二千元人民币一餐饭钱,还是在张家口这样一个小地方,太夸张了吧。郭靖就算傻,但穷苦出身,不可能不知道钱的价值,黄蓉更不可能挨店家的这一宰吧。

这一两银子要是拿到唐朝的话,就其购买力而言更是高得吓人了。唐太宗贞观年间物质文明极其丰富,一斗米只卖5文钱,通常一两银子折1000文铜钱(又称一贯),就可以买200斗米,10斗为一石,即是20石,唐代的一石约为59公斤,以今天一般米价1.75元一斤计算,一两银子相当于人民币4130元的购买力。唐玄宗开元年间通货膨胀,米价涨到10文一斗,也是一两银子=2065元人民币。 最大的问题出在宋朝,主要原因是宋朝的钱币制度极其混乱,而其记载也矛盾重重。宋朝是以“钱”为流通货币的,因为宋朝的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工商业也前所未有的发达,因此货币需求量也前所未有的庞大,而且白银的产量和进口量都不高,并且当时没有类似央行

这样的政府宏观调控管理机构,造成了极为混乱的情况。我们知道,一般朝代1000个钱为一贯,等于是一两银子,但宋朝却不是这样的。《宋史〃食货志》及《续资治通鉴》均提到自真宗朝开始因白银存量偏少不足以赶上经济的发展,银价开始不断上涨,基本上是2000个以上的铜钱当银一两。而且宋朝“钱法”很乱,有铜钱、铁钱还有铅锡钱同时流通,各州都有权自行铸钱,还存在私人铸钱的情况,钱的大小不一、成分不宜、价值多变,“随时立制”,非常混乱。川陕地区通行铁钱,十个换一个铜钱,江南和江北流通的钱还不一样。一贯钱实际有多少个钱也是不确定的,有800或850个为一贯的,也有480个为一贯,还要下诏以770个为一贯,并且各州“私用则各随其俗”,完全是笔糊涂账。

根据《宋史〃食货志》提到“熙、丰以前,米石不过六七百”和《宋史〃职官志》“每斗(米)折钱三十文”的记载,姑且以2000个铜钱折银一两计算,太平时期米价是1石600—300钱(靖康之乱前后到南宋初期有一两银子一石米的,不在正常计算范围)。1两基本上可以买到4—8石大米,以宋石66公斤计算,1两银子相当于人民币近924—1848元;(一说宋石为96斤,就相当于1两银子672—1344元)。假定南宋银价与北宋相差不多,那么郭靖请黄蓉一餐吃掉了少则一万三多则超三万的钱,哈哈,难怪小姑娘一下子就被感动得一塌糊涂了。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宋朝以前白银总量太少,价值过高,还没有成为流通货币(想想看,谁会拿一张面额2000元以上的纸币去市场买

东西……),只存在于朝廷赏赐与会计结算当中,比如税收、国家支付(如向金、西夏送交的岁币“银帛”多少之类),实际上明朝以前,市场流通均使用铜钱(北宋局部地区出现了纸币)。银两成为流通货币只是明清两代对外贸易活跃,外国白银大量涌入以后的事。但为何在很多人心目中一向以为银两是历来的流通货币呢?

笔者认为主要是因为明清小说的盛行,均按照当时的生活情况为常识对前朝进行描写,如《水浒》、《金瓶梅》、《三言二拍》等等,而这些作品中的银两价值均以明朝的银价为标准,与原有的文、贯、缗、铢等货币单位搅合在一起,并且对后世影响很大,因此今人所写较多以中国古代为背景的历史小说、武侠小说作品如《射雕》等书中也跟着把古代流通货币统统说成“银两”。但毕竟现代人比起明清时代的人时距更远,对前朝货币制度及银两的实际购买力的认识更加不足,才会经常出现天价馒头、天价酒菜,而认真的读者或观众出于对古代经济情况的好奇应该对“银两”的价值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

一贯钱是多少钱篇二
《万贯家财是多少钱》

一贯钱是多少钱篇三
《到底古代的一两银子到底值多少人民币》

到底古代的一两银子到底值多少人民币。。。。。

一两银子到底值多少钱,很多人都讨论过吧.据我研究现在很多人其实是毫无概念的。特别以当代**电视剧为极端,居然出现两个馒头一碗汤5两银子,一个少奶奶一次赌博输掉一千万两银子等等荒唐透顶的情节,显示当前中国的创作人无知和不认真到了何等程度,要知道万历年间国库年收入才达到200万两,而且还是经过张居正改革后国库收入丰富才有的数字。甚至包括了金庸这样的大师似乎也对银两的货币价值没有进行深入研究。大家都该记得郭靖初遇黄蓉,被她宰了.

《红楼梦》里刘姥姥看到贾府上下一餐螃蟹24两银子,感叹说小户人家可以过一年了。要知道刘姥姥家当时也算中产阶级的,有房有地还雇得起工人丫头,第一次上贾府打秋风,得了20两银子,千恩万谢的。《明史》里也提到七品知县一年的正当俸禄(基本工资吧)只是45两白银。而《射雕》时代在南宋中晚期,白银流通量还低于明清,其价值只能更高才对,这19两多一餐饭,不管是怎样难得的美味佳肴都似乎太过分了

因为各朝代银两的货币价值都有所不同,那么现在一般推算古币值都采用一般等价物交换的方式来计算,对中国人来说千年不变的民生商品就是大米。以下采用太平年间的大米物价记录为标准,进行一个粗略的推算,大致可以得出银两的货币价值答案

史载明朝万历年间一两银子可以购买一般质量的大米二石,当时的一石约为94.4公斤,一两银子就可以买188.8公斤大米,就是377.6斤。现在我国一般家庭吃的大米在一斤1.5元至2元之间,以中间价1.75元计算,可以算出明朝一两银子=人民币660.8元。由于《红楼梦》故事虽以清朝为原型,生活状况却以明朝为蓝本,姑且以明朝的银两价值计算,刘姥姥拿到了一万三千多元的过年费,当然很高兴了;而郭靖则付出了超出一万二千元人民币一餐饭钱,还是在张家口这样一个小地方,太夸张了吧。郭靖就算傻,但穷苦出身,不可能不知道钱的价值,黄蓉更不可能挨店家的这一宰吧。

这一两银子要是拿到唐朝就购买力而言更是高得吓人了。唐太宗贞观年间物质文明极大丰富,一斗米只卖5文钱,通常一两银子折1000文铜钱(又称一贯),就可以买200斗米,10斗为一石,即是20石,唐代的一石约为59公斤,以今天一般米价1.75元一斤计算,一两银子相当于人民币4130元的购买力。唐玄宗开元年间通货膨胀,米价涨到10文一斗,也是一两银子=2065元人民币。

最大的问题出在宋朝,主要原因是宋朝的钱币制度极其混乱,而其记载也矛盾重重。宋朝是以“钱”为流通货币的,因为宋朝的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工商业也前所未有地发达,因此货币需求量也前所未有的庞大,而且白银的产量和进口量都不高并且当时没有类似央行这样的政府宏观调控管理机构,造成了极为混乱的情况。我们知道一般朝代1000个钱为一贯,等于一两银子,但是宋朝却不是这样的。《宋史 食货志》及《续资治通鉴》均提到自真宗朝开始因白银存量偏少不足以赶上经济的发展,银价不断上涨,基本上是2000个以上的铜钱当银一两。而且宋朝“钱法”很乱,有铜钱、铁钱还有铅锡钱同时流通,各州都有权自行铸钱,还存在私人铸钱的情况,钱的大小不一、成分不宜、价值多变,“随时立制”,非常混乱。川陕地区通行铁钱,十个换一个铜钱,江南和江北流通的钱还不一样。一贯实际有多少个钱也是不确定的,有800或850个为一贯的,也有480个为一贯,还要下诏以770个为一贯,并且各州“私用则各随其俗”,完全是笔糊涂账。

根据《宋史 食货志》提到“熙、丰以前,米石不过六七百”和《宋史 职官志》“每斗(米)折钱三十文”的记载,姑且以2000个铜钱折银一两计算,太平时期米价是1石600—300钱(靖康之乱前后到南宋初期有一两银子一石米的,不在正常计算范围)。1两基本上可以买到4—8石大米,以宋石66公斤计算,1两银子相当于人民币近924—1848元;(一说宋石为96斤,就相当于1两银子672—1344元)。假定南宋银价与北宋相差不多,那么郭靖请黄蓉一餐吃掉了少则一万三多则超三万的钱,难怪小姑娘一下子就被感动得一塌糊涂了。

综上所述,关于“一两银子值多少人民币”的问题,基本上能够得出的结论是:清朝中晚期一两银子价值人民币150—220元左右;明朝中期价值人民币600—800元;北宋朝中期600元—1300元(或1000—1800元);盛唐时期2000—4000元。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宋朝以前白银总量太少,价值过高,还没有成为流通货币(想想看,拿一张面额2000元以上的纸币去市场买东西„„),只存在于朝廷赏赐与会计结算当中,比如税收、国家支付(如向金、西夏送交的岁币“银帛”多少之类),实际上明朝以前,市场流通均使用铜钱(北宋局部地区出现了纸币)。银两成为流通货币只是明清两代对外贸易活跃,外国白银大量涌入以后的事。但为何在很多人心目中一向以为银两是历来的流通货币呢,笔者认为主要是因为明清小说的盛行,均按照当时的生活情况为常识对前朝进行描写,如《水浒》、《金瓶梅》、《三言二拍》等等,而这些作品中的银两价值均以明朝的银价为标准,与原有的文、贯、缗、铢等货币单位搅合在一起,并且对后世影响很大,因此今人所写较多以中

国古代为背景的历史小说、武侠小说作品如《射雕》等书中也跟着把古代流通货币统统说成“银两”。但毕竟现代人比起明清时代的人时距更远,对前朝货币制度及银两的实际购买力的认识更加不足,才会经常出现天价馒头、天价酒菜,而认真的读者或观众出于对古代经济情况的好奇应该对“银两”的价值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

不同的朝代会不同,比较折中的说法是一两银子等于1000文钱,一两金子等于100两银子。1文钱大致相当于现在的2角钱,一两银子大致相当于现在200元左右。贫苦人家一个月一两左右银子也可以糊口了,古代的消费水平还是比较低的!明朝及以后的典籍里说“一百金”实际就是100两银子。

史载明朝万历年间一两银子可以购买一般质量的大米二石,当时的一石约为94.4公斤,一两银子就可以买188.8公斤大米,就是377.6斤。现在我国一般家庭吃的大米在一斤1.5元至2元之间,以最低价1.5元计算,可以算出明朝一两银子=人民币566.4元。

唐太宗贞观年间物质文明极大丰富,一斗米只卖5文钱,通常一两银子折1000文铜钱(又称一贯),就可以买200斗米,10斗为一石,即是20石,唐代的一石约为59公斤,以今天一般米价1.75元一斤计算,一两银子相当于人民币4130元的购买力。唐玄宗开元年间通货膨胀,米价涨到10文一斗,也是一两银子=2065元人民币。

<<红楼梦>>里记载,那时的一两银子的购买力折合现在的500人民币;

王熙风施舍刘姥姥20两银子过冬,对于穷困人家来说已经是一大笔钱了

一两银子换算成当今的购买力(大约)

清朝:200元

明朝:400元

宋朝:600元

唐朝:2000元

铜钱,白银和黄金之间的兑换比例就像现在的外汇价格一样,是常常变动的,不像1元钱等于100分这样明确。 可知正常情况下,1两白银大约可换到1000~1500文铜钱,古时通常说的1贯钱或1吊钱就是1000文。1两黄金约可兑换8~11两白银。

再有中国古代的度量衡制度极为混乱。不同朝代之间有差异,同一朝代的不同地区之间有差异。清代的度量衡制度主要是“库平营造制”,与明代基本相同。一斤约等于国际标准制的600克(597克多点)。而且你多看些电视剧就会发现,有些电视剧里,卖家收了银子会用称称一下,这样就知道重量了。

现在看电视剧常常感到可笑,古人能名动辄使用几十两,甚至几百、几千、几万两银子。更有甚者,竟然常常能够从口袋里掏出面额成百上千两的银票。

这里有两个误区。一是以为古代一两银子等于今日的一元钱。二是以为古代的银票就是今日的钞票或者支票了。其实,古代中国银子缺乏,银子的价值很高的。一两银子等于制钱一千二百多文(清初以前)到三千多文(清道光以后)。而直到清末,一斤(相当于1.2市斤)猪肉只要二十文钱,一亩良田只要七至八两银子或者十二、三个银元。几两银子、几十两银子是件大事情了,有百两银子就是今日的大款了,能够买上十几亩良田了。在明代,一个平民一年的生活只要一两半银子就够了,所以戚继光的士兵军饷一日只有三分银子,一月不足一两。清代稍贵点,主要是鸦片战争前外贸顺差大,银子大量流入后,银价下跌造成的。后来大量赔款后,银与铜的比价又上升了。平常老百姓使用的是铜钱,清末时使用铜元,很少用银子作为日常交易用。许多老百姓至死都未见过银子。所以口语中表示没有钱(贫穷)时用“铜钱(钿)没有”而不说“银子没有”。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常常以银子为珍贵的原因之一吧。

还有,有很多人在银子上咬一下,就能判断真假也是有原因的。

1 有的银锭是假的,也就是在铁铜等金属甚至石头外面浇一层真银子来骗人,真银子很软,咬下去可以知道里面是什么成色.

2 掺有别的金属的银子是会有别的金属的味道的,比如说铁就有股血味,有经验的人咬下去就可以知道银子够不够纯.

3 纯银很软,咬下去的确会有牙印

铜钱即钱,1两白银=150~200元人民币

1两白银=1000~1500文铜钱

中国古代银子缺乏,银子的价值是很高的。制钱(即标准的方孔铜钱)一枚称“文”,白银和黄金按“两”融锭,古代的钱自唐以上的各朝各代虽然单位都不同,但至少唐宋之后相差不大,所以是可以得到比较稳定可信的数据的。铜钱、白银和黄金之间的兑换比例就像现在的外汇价格一样,是常常变动的,不像一元钱等于一百分这样明确。金银的比价从1600年前后的1:8上涨到二十世纪中期和末期的1:10,到十八世纪末则翻了一番,达到1:20。以清代为例,道光初年,一两白银换钱一吊,也就是一千文;到了道光二十年鸦片战争的时候,一两白银就可以换到制钱一千六七百文了。咸丰以来,银价猛涨,一两白银竟可以换到制钱两千二三百文之多。由此可知正常情况下,一两黄金约可兑换八至十一两白银;一两白银大约可换到一千至一千五百文铜钱。古时通常说的一贯钱或一吊钱就是一千文。

再以唐代为例,九品官月俸五石(相当于70公斤)米,上白米每石九钱五分、中白米每石九钱三分、下白米每石八钱三分、白面每斤(相当于1.2市斤)九文,一石米贵贱都不会超过一两银子,由此得知,一个唐代的九品官的月薪相当于五两银子。

直至清代,一个六品官员年俸45两白银,每月不足四两银子,而清末,一斤猪肉只要二十文钱,一亩良田只要七至八两银子或者十二、三个银元。几两银子、几十两银子是件大事情了,有百两银子就是今日的大款了,能够买上十几亩良田了。在明代,一个平民一年

一贯钱是多少钱篇四
《一两银子相当于现在多少钱》

一两银子相当于现在多少钱

(2012-02-05 11:09:50)

转载▼

分类: 旧闻新读·非历史

常有哥们儿问我:古代一两银子相当于现在多少钱?

这个问题不好回答,因为“古代”这个概念实在太大,春秋战国是古代,秦汉魏晋是古代,唐宋元明是古代,鸦片战争以前都算是古代,从有文字记载算起,古代跨越了几千年,这几千年当中银子的购买力怎么可能一成不变?还有,银子跟银子也不一样,有成色很好的“九八足银”(含纯银98%以上),有成色很差的“八五杂银”(含纯银85%左右),也有虚拟的仅作为计价标准的“纹银”(含纯银93.5%),它们的购买力肯定有区别吧?另外我们还得考虑地域差别,同一个时代,同样的银子,在京城可能不值钱,去乡下却可能很值钱。最后,一两银子在不同朝代的重量也不一样,东汉的“两”很轻,一两不到15克,唐朝的“两”很重,一两超过40克。所以要想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加上很多限制条件:请问您指的是哪一年的、哪个地方的、什么成色的一两银子?

加上这么多限制条件以后,本来很笼统的一个问题就变得清晰起来,可是对方也会变得头大,人家本来对一两银子值多少钱挺感兴趣来着,一听居然这么麻烦,只好摆摆手说:算了,我不问了。

大多数朋友就是这样子,他们喜欢简单,对太复杂的问题不感兴趣,更不愿意花力气去琢磨。换句话说,大家的脑子喜欢偷懒。偷懒的结果是,我们会在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小细节上犯下致命的错误。

譬如说古装电视剧里,皇帝赐银5000两,紧接着就有一个小太监托一张木盘子出来,盘子上码着一锭一锭的银子,耀人眼花。5000两足足有300多斤(16两为一斤),古代的斤又比现在的斤要重(明清时一斤在590克以上,现在的市斤只有500克),一个太监是根本托不起来的,除非他身怀绝世武功。博学如金庸先生,武侠小说写得雅俗共赏意蕴无穷,一样在常识上犯错误:《鹿鼎记》里男一号韦小宝动不动就从怀里掏出一千两一张的银票,事实上他那个时代(康熙年间),根本就没有银票,无论官办钱庄还是私营银号,都要到咸丰年间才开始发行银票。

影视和小说都是文艺作品,只要情节引人入胜就行,不需要“符合史实”。问题是我们的学者也往往会犯类似错误。记得王立群先生在百家讲坛开讲《大风歌》,讲到汉高祖刘邦赏赐陈平“金四万斤”,想当然地解释说那是铜,不是黄金。他这种理解在学术界流行已久,也错误已久,误导了很多人。其实《史记》里提到的“金”,多数指黄金,而不是黄铜,如果明确提到“黄金”、“赤金”、“兼金”或者“若干镒”,则一定指黄金。西汉前期,“金一斤”等价于10000枚五铢钱,“银一斤”等价于3000枚五铢钱,五铢钱主要用铜铸造,10000枚五铢钱重达130斤,如果“金”指的是铜,一斤铜怎么可能等价于130斤铜呢?传统说法还认为古代黄金成色很低,这个观点也被考古实物证明了是错的——战国金饼的纯度都已经高达95%以上。王立群先生可能觉得刘邦一次赏给陈平黄金“四万斤”太多,其实古代中国的黄金储备是超乎今人想象的(王莽执政时期仅内廷藏金就多达140吨,后来他大婚,光彩礼就耗费了7吨黄金),那时候黄金

的购买力也远远低于今天,后来由于黄金大量流失(一是被铸造成器物,二是流失到海外),同时白银迅速增加,黄金才变得异常贵重起来。

长期来看,黄金相对其他金属的贵重程度呈现出一种明显的上升趋势。西汉时,一两黄金的价值或者购买力只是一两白银的3倍,到了唐朝就变成15倍,而在今天,这个比率是60倍以上。我们只有了解到经济史上这一容易被忽略的细节之后,才会对古代帝王赏赐臣下的几千斤乃至几万斤黄金有一些正确认识:首先它们是黄金,不是黄铜;其次,那些金子并不像现在这么值钱。

黄金价值走高的历史趋势应该不止出现在我们中国,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参考邵义先生的专著《过去的钱值多少钱:细读19世纪北京人、巴黎人、伦敦人的经济生活》。在这本书的第一章第四节,邵先生列了一张表,表上显示1860年国际上金银比价是15:1,到1880年金银比价是18:1,1900年金银比价是33:1。短短40年当中,黄金相对白银的价值上涨了一倍还要多。

《过去的钱值多少钱》这本书,重心并不是金银比价,而是货币的购买力。作者邵义首先划定了一个时间范围:19世纪。更具体地说,是从1830年到1914年。然后他又选了三个区域:中国的北京、法国的巴黎、英国的伦敦。在这一时期内,北京流通的主要货币是白银和铜钱,巴黎流通的主要货币是法郎和生丁,伦敦流通的主要货币是英镑和先令,作者用了大量笔墨来考证白银、铜钱、法郎、生丁、英镑、先令的购买力,以及这些货币之间的兑换关系,在此基础上他又详细描述了北京、巴黎和伦敦的物价水平以及当时人们的收入。

19世纪北京市面上的白银分碎银、银锭和银元三种。碎银和银锭都是“国产”的,成色不一,作者以纹银为例,计算出一两银子的标准重量:37.31克,以及一两纹银所含纯银的重量:34.9克。像这样的一两银子,在公元1884年的北京能买到70多斤(市斤)普通大米,鉴于现在普通大米每斤卖到3元左右,可以估算出当时一两纹银大约相当于现在200多元(仅就买米而言)。如果用这样一两银子去买鸡蛋,能买三四百颗,仍然相当于人民币200多元。如果用来租房,一两银子的购买力却远远超过了200多元人民币,当时在北京闹市区租一所建房6间、占地半亩的四合院,一个月只需要一两多银子,这说明当时北京的住房并不短缺,相对于食物而言,房租便宜到了惊人的地步。

银元也是19世纪北京的常见货币,满清政府铸造银元较晚,当时中国的银元主要靠“进口”,有来自墨西哥的鹰洋、来自英国的站洋、来自日本的龙洋(后来光绪年间铸造的银元也叫“龙洋”)。邵义先生在《过去的钱值多少钱》第一章第一节计算了以上几种银元的重量、成色以及与纹银的兑换率:墨西哥鹰洋可兑换0.7023两纹银,英国站洋可兑换0.6956两纹银,日本龙洋可兑换0.6922两纹银。邵先生没说哪种银元在清代流通最广,我估计流通最广的应该是墨西哥鹰洋,因为清末笔记里常见时人对鹰洋的描述,曾经执掌中国海关总税务司几十年的英国人赫德在日记里提到的薪水也是以鹰洋为主。

无论银锭还是银元,一般都是在大宗交易里使用,普通市民过日子,最常用的是铜钱。铜钱又分很多种,有面值一文的“制钱”,也有面值10文的“当十钱”,还有面值100文和1000文的“当百钱”和“当千钱”。清代北京市面上有一惯例,无论是哪一种铜钱,都要按照面值的两倍来计价,譬如说1000枚制钱本来是1000文,在北京却偏要说成是2000文,1000枚“当十钱”本来是10000文,在北京偏要说成是20000文。一些学者认为,清代初年北京曾经铸造过一种重量很轻的铜钱,叫做“京制钱”,简称“京钱”,京钱的面值是一文,重量却

是后来铸造的制钱的一半,后来京钱不再流通,但是作为最基本的计价单位保留了下来。换句话说,制钱和当十钱替代了京钱以后,人们习惯上仍然按照京钱来计价,又因为京钱两文才相当于制钱一文,所以人们见到制钱和当十钱,就自动把它们的面值翻了一倍。我查证《清史稿·食货志》和《顺义县志·金融志》,确实有“京制钱”的概念,但却没有记载这种钱币的面值和重量,甚至连“京钱”这个简称都找不到。邵义先生在《过去的钱值多少钱》一书最后附有《清朝京师“京钱”考》,运用他扎实的金融学功底(他在投资银行从事金融研究多年)论证了京钱只是一种虚拟的计价单位,它的产生源于北京人对清代某个皇帝将铜钱贬值的消极抵抗。这个说法很有独创性,可惜邵先生没能在史料里找到究竟是哪个皇帝把铜钱贬了值,所以正如他所说,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还需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以确定京钱产生的时间和原因”。

但是邵义敏锐地发现了19世纪中后期大额铜钱流通以后京钱计价方式发生变化的一个关键细节:“当十钱”流通前,制钱包打天下,京钱一吊(1000文)等于制钱500文;“当十钱”流通后,制钱退出市场,京钱一吊(1000文)等于当十钱50枚,而折合制钱只有100文左右。这个细节的发现,有助于我们读懂晚清至民国北京的真实物价和收入水平。我手头有加藤鎌三郎写的《北京风俗问答》一书,该书记录了清末民初人力车夫的收入:“孤身一人,每天拉个五六吊钱,除去车份儿,就将够我吃的。”“五六吊钱”是指京钱五六千文,如果按照传统解释,两文京钱等于一文制钱,那么“五六吊钱”就是两三千文制钱,每天两三千文,一个月就是60000文到90000文,当时1500文制钱可兑换一块大洋,则人力车夫一个月能挣到40块到60块大洋,比北洋时期教育次长的薪水都要高,怎么能说“除去车份儿,就将够我吃的”呢?读了邵义先生的考证才知道,清末民初京钱的计价方式已经发生变化,这时候“五六吊钱”只相当于制钱五六百文,每月也就是15000文到18000文,折合大洋10块到12块,再刨去3块大洋的份儿钱,当然“将够我吃的”了。

邵义目光敏锐,功底扎实,他这本《过去的钱值多少钱》注重细节考证,也以细节取胜,这种写作态度在当前的历史类著作当中非常少见。最近这些年,历史题材一直很火,却都是政治斗争、官场秘笈、大型战役和宫廷隐史,即使稍具思想深度的著作,也很少能在细节上站得住脚,大家张口就是“东亚文化”、“全球文明”,基本事实还没搞清楚呢,就急着下宏大的结论。宏大主题未必不重要,但最重要的是先把细节问题整明白了,不然主题越宏大,错误越离谱。

好莱坞电影有个基本法则:越是虚构的东西,细节上越要准确,这样观众才能在虚幻的场景中体验到强烈的真实感。搞学术不是做电影,但也有类似的法则存在:越是宏大的选题,越要在细节上认真。譬如要想写一部物价史,自然先得弄明白度量衡和货币成色,如果对一石粮食有多少斤都迷糊,对“一贯钱”具体指的是铁钱还是铜钱、是大钱还是小钱、是实物还是折色都闹不清楚,只凭着想当然和人云亦云,肯定要犯错误。邵义先生不是专业搞学术的,不过他在《过去的钱之值多少钱》这部专著上所下的“细工夫”,值得多数搞学术的朋友学习。

邵义《过去的钱值多少钱:细读19世纪北京人、巴黎人、伦敦人的经济生活》,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出版,定价26元。

一贯钱是多少钱篇五
《100000000000000...你告诉我这是多少钱?》

100000000000000……你告诉我这是多少钱?

昨天央妈刚宣布11月发行新版100元人民币,今天人民币就贬值了!

大家都说是通货膨胀,小编竟无言以对……

世界上难道就没有一种货币是不靠官方发行的吗?

有啊!(认真脸)

没有中央银行(发行机构),外部无法关闭,也不可能操纵发行数量的,比特币!

更妙的是,比特币可以无限分割,单位小到……已经超出人类的词汇所及。

想要获取比特币,你可以花钱买,比如在全球交易量最大的、也是中国最专业的比特币

交易平台OKCoin购买,但极客们更喜欢 “挖矿”。到2140年,流通的比特币上限将达到2100万。换句话说,比特币体制是可以自给自足的,译成编码可抵御通胀,防止他人搞破坏。

当小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家中一位有出息的哥哥送给我一张1000元作为礼物,当下兴奋的以为可以买下全世界,后来才懂,那特么是一张“韩元” !

(插图)

近年,网上时不时就刮起一阵妖风,传言天朝将发行500元或1000元大额纸币,逼得央妈跟着屁股出面辟谣。其实,相比于世界其他主要货币,人民币100元的最大面值确实较小,比如:

韩元最大面值50000韩元(约合250元人民币),日元最大面值为10000元(约合500元人民币),俄罗斯2006年开始发行新版面值为5000卢布(约合484元人民币)的纸币,欧元最大面

值500欧元(约合3400元人民币)……

同样是大面额, “津巴布韦币”却是最不值钱的国家货币。

津巴布韦2008年发行的100万亿元纸币,光是看这些……0000000000000……就够了!

去超市买东西要带的钱

如果你觉得“津币”是史上最大面额的纸币,那就真的错了!

世界上面额最大钞票:10的21次方

1946年,匈牙利陷入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通货膨胀泥潭。当时,匈牙利政府发行了面额创造世界纪录的辨戈(辨戈为匈牙利从前的货币单位),最大面额达到惊人的10的21次方。如果兑换成美元,如此惊人面额的辨戈也不过20美分左右。

南斯拉夫1993年发行的5000亿面值的第纳尔,可以买0.5个面包。

这是1949年国民党发行的面额为60亿元的纸币,在当时的市场上只能买到70余粒米,折合现在的人民币不到一分钱!

2011年土耳其发行的面额为2000万里拉的纸币。

一贯钱是多少钱篇六
《免费是多少钱?6.28》

一贯钱是多少钱篇七
《企业网站建设价格区间是多少?需要多少钱》

网站建设需要多少钱

越来越多人都开始建设网站,站长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就是网站建设需要多少钱。每个网站建设的费用都是不一样的,但是都需要涵盖几个方面的费用,主要包括网站域名注册的费用、网站空间租用的费用、网站后期维护的费用。下面对这几个方面进行简单介绍。

一、网站域名注册的费用

域名也代表了企业形象,但是目前域名注册的费用高低不一,有的公司收费低廉是因为只要你注册域名后,域名的管理及维护权限都将受到限制,如果需要转出域名或者把域名过户,这类收费低廉的公司就会借机收取高价,更甚的是他们将不提供任何服务。某些公司因为经营困难或倒闭,会让企业注册的域名找不到地方可以进行续费和维护,这样将带来巨大损失。因此在选择域名商时,必须慎重考虑。

二、网站空间的租用费用

如今建设网站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企业只需租用一个虚拟空间就可以存放网站程序及各种资料。济南川芎网络推广公司认为网站空间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非常重要,假设企业租用不专业的空间,可能会让网站经常打不开或者访问速度非常慢,这样严重影响用户对企业网站的印象。所以在空间商的选择上也必须综合各方面谨慎选择。

三、网站后期的维护费用

网站建设后,后期的管理及维护至关重要。假设你建立一个网站,但是不进行管理和经营,那这个网站形同虚设,没有任何价值。网站后期的维护包括很多方面,例如网站信息的及时更新、邮件、留言的及时回复、网站的推广、网站的优化等。好的建站公司能够为此提供一条龙的服务,让企业放心。

网站建设需要多少钱?至少考虑这三方面的费用,建站前站长必须预估费用,这样才有利于网站的长远发展。如果你想节约这些繁琐,可以选择像凡科这样的自助建站公司,网站域名和空间都不用考虑,为企业网站建设节省建站流程。

一贯钱是多少钱篇八
《铁之缘多少钱_铁之缘片价格是多少》

铁之缘是体恒健牌铁之缘片的简称,也常常叫铁之缘片、铁剂铁之缘片、体恒健铁之缘等,是目前市场上独有的中西结合补铁补血的产品,由济南体恒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研发生产销售,隶属山东新稀宝股份有限公司(济南高新开发区活力元紊开发中心)。【体恒健商城】作为官方销售平台。铁之缘片以阿胶、乳酸亚铁和富锌蛋白粉为主要原料,中西结合达到双重补铁补血效果,并且富锌蛋白质粉的加入一方面可以为机体提供营养,另外还可以协同铁的吸收,促进补铁、生血、营养三效合一,能有效预防和改善贫血,增强免疫力。

体恒健牌铁之缘片价格:

铁之缘片有100片装和儿童装两种:

铁之缘片100片装,也即普通装,价格是90元一瓶

铁之缘片儿童装,价格是136元一盒

3到4瓶原价95折,5到9瓶原价9折,10瓶以上原价88折

注:登陆【体恒健商城】注册会员,还可享受会员专属优惠,质量不变让利更多。

体恒健牌铁之缘片用法用量:

饭后服用,建议吞服。婴幼儿可捏碎放入食物中喂食。

4个月-3岁:每次1片 每日2次

4岁-7岁:每次1片 每日3次

8岁-12岁:每次2片 每日3次

13岁及成人:每次4片 每日3次

(适合人群)

◆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少年儿童

◆缺铁性贫血患者

◆孕、产、经期及更年妇女 服用时间参考:

对于贫血患者,我们一般建议服用铁之缘三个月,一个月服用四瓶

第一阶段:人体血红蛋白含量加速上升,头晕乏力,脸色苍白等症状有明显改善(15-30

天)

第二阶段:补铁补血效果显著,血红蛋白水平恢复正常,有效解决缺铁和贫血问题(1-2

个月)

第三阶段:巩固周期,气色红润有光泽,手脚温热,体质增强,精神充沛(3-6个月)

建议:

人体血红细胞生命周期为90-120天,补铁补血建议持续3个月以上效果最佳。

因为人体内存储的铁元素恢复较慢,患者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应该继续服用体恒健

牌铁之缘片2-3个月,进行巩固,以存储体内铁元素。

铁之缘什么时候吃好呢?由于空腹补铁,铁离子会刺激肠胃,所以建议饭后服用,吞服、嚼服铁之缘

均可,口感的角度上,建议吞服。

(支持货到付款,支持开正规发票)

体恒健牌铁之缘片说明书:

【名称】:体恒健牌铁之缘片

【主要原料】:富锌蛋白粉、阿胶、乳酸亚铁、白砂糖、淀粉、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成分及含量】:每100g含:铁194.5mg、蛋白质15g

【保健功能】:改善营养性贫血

【适宜人群】:营养性贫血者

【食用方法及食用量】:饭后服用,建议吞服。婴幼儿可捏碎放入食物中喂食。

4个月-3岁:每次1片 每日2次

4岁-7岁:每次1片 每日3次

8岁-12岁:每次2片 每日3次

13岁及成人:每次4片 每日3次

【产品规格】:0.3g/片 一瓶100片

【保质期】:24个月

【贮藏方法】:密封、置阴凉干燥处

【注意事项】:本品不能代替药物

【执行标准】:Q/TCZ005-2005

【卫生许可证】:鲁食健生证(临)字第20120044号

【批准文号】:国食健字G20050838

【购买地址】:体恒健商城

体恒健牌铁之缘片成分说明:

阿胶:传统补血配方

阿胶为我国传统的补血良方,含有100多种氨基酸和20多种微量元素,能加速血液

中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生长,促进造血功能。

乳酸亚铁:现代补铁制剂

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参与人体的造血功能。人体缺铁很容易会导致贫血的发生。而乳酸亚铁是一种很好的补铁制剂,区别于其他补铁物质,属于二价铁离子,不需要胃酸转化即可直接在肠道中被完全吸收,吸收利用率很高。

蛋白锌:提高人体免疫力、促进铁吸收

蛋白锌的补充可提高机体免疫力,增进食欲,而且锌元素还可以促进机体对铁的吸收,与铁元素形成很好的协同作用。

看了体恒健牌铁之缘片三大功效成分的解说,体恒健牌铁之缘片杠杠的效果相信大家

都知道了,那么铁之缘片有副作用吗?这个问题仍有很多人关注,据悉,铁之缘片是没有副作用的,其采用了二价乳酸亚铁,是符合《中国药典》认可的治疗缺铁性贫血的基本药物原料,不需要消耗胃酸直接在肠胃中吸收,没有肠胃刺激,活性高吸收好,补血温和,而且是老少皆宜的补铁铁剂。铁之缘片还采用了双包埋技术,外层采用纤维素包衣, 有效去除了铁锈味。可以直接吞服,还有香香的蛋卷味,儿童孕妇均可服用。体恒健牌铁之缘片产品还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的保健食品"蓝帽子"批号,生产企业是山东省首家通过GMP认证的保健食品企业,历经十几年的验证,受到了广大社会民众及权威专家的支持和认可,所以,需要补铁补血的人可以放心服用【体恒健商城】出售的体恒健牌铁之缘片。

(支持货到付款,支持开正规发票)

体恒健牌铁之缘片作用说明:

1.补铁:选用乳酸亚铁作为补铁配方,乳酸亚铁是现代最好的补铁制剂,属于二价铁离子,不需要胃酸转化,即可直接在肠道中被完全吸收,吸收利用率很高,能有效补充人身体每日所需铁元素。

2.生血+双重补血:特别搭配阿胶协助补血。阿胶作为我国传统的补血佳品,含有100多种氨基酸和20多种微量元素,能加速血液中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生成,促进造血功能。而且阿胶不温不燥,老少皆宜,四季均可,常被用来作为补血组方。

3.营养+养血:添加阜新蛋白粉作为辅料,一方面有助于提高抗病力,增进食欲,并且锌元素还可以促进铁的吸收,与铁元素形成良好协同作用。

体恒健牌铁之缘片优势:

据悉,体恒健牌铁之缘片拥有近20年的历史,调查发现,体恒健牌铁之缘片的优势主

要体现在4点上:

安全性高:任何产品,安全都是最重要的。补铁产品也不例外,体恒健铁之缘片是获

得国家药监局批准的保健食品,拥有GMP认证,且是蓝帽子产品,经过了20年的企业认证,且没有任何副作用,其安全系数超过常规的铁剂,不会出现牙齿变黑、恶心、反胃等现象,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配方独特:体恒健铁之缘采用了乳酸亚铁、阿胶和蛋白锌粉为配方原料,2008年此配

方荣获山东省微量元素科学研究会“科技创新一等奖”!其中,乳酸亚铁是《中国药典》认可的治疗缺铁性贫血的基本药物原料,阿胶含18种氨基酸,是有滋阴补血作用的传统中药,而富锌蛋白粉则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有协同生血的作用。

口感顶呱呱:一般铁剂普遍含有很浓的铁腥味,而铁之缘片则没有,据悉其采用了双

包埋技术,把乳酸亚铁包埋其中,有效的去除了腥味和铁锈味,且有香香的蛋卷味,小孩孕妇均可接受。

吸收高效:铁之缘采用符合《中国药典》认可的治疗缺铁性贫血的基本药物原料:乳

酸亚铁,是二价铁,直接在肠道中完全吸收而不需要胃酸转化,拥有高吸收利用率,不用担心铁剂不被吸收而沉积体内引起补铁过量中毒的风险。

补铁补血就选体恒健牌铁之缘片,高吸收,无任何副作用!如果您想咨询或者购买铁之缘片就上体恒健商城,官方正品,品质保证

(支持货到付款,支持开正规发票)

体恒健牌铁之缘片小孩可以吃么

体恒健牌铁之缘片儿童装是一款专门为儿童设计的补铁补血产品,采用双包埋技术,去除传统铁剂的味道,是蛋卷味的铁剂,小孩更加易于接受

首先,体恒健牌铁之缘片安全系数高。它的安全系数超过常规铁剂,服用后不会出现

补铁过量的不良症状,如牙齿变黑、恶心反胃等。该产品适用于所有需要补铁的群体,包括4个月后的宝宝、孕妇、老人、缺铁性贫血患者。服用该产品时建议饭后30~60分钟内服用,或直接吞服,或碾碎加入辅食食用,或配合果汁服用都可,4~12月的宝宝每天服用2次、每次1片即可,而1~4岁的每天服用3次、一次1片。

其次,体恒健牌铁之缘片口感好。采用双包埋的技术,外层采用的纤维素包衣有效地去除了传统铁剂的铁锈味,无需搭配果汁或牛奶就可直接服用,入口很舒适,而且香香蛋卷味使孩子服用起来毫无压力,不会有呕吐的现象,甚至会主动要求吃。

再次,体恒健牌铁之缘片选用乳酸亚铁的制剂,不刺激肠胃,添加的富锌蛋白粉还能帮助孩子补充营养,补铁又补锌,保证孩子健康成长。

铁之缘片儿童装补铁效果主要有以下3个:

一、安全补铁并预防儿童营养性贫血。铁之缘片富含的乳酸亚铁属于二价铁,它吸收好,可以直接在肠胃中被吸收利用,不需要消耗胃酸进行转化,因此对肠胃无任何刺激,起到安全补铁补血的作用,特别适合儿童服用,有效的预防儿童营养性贫血。

二、增加营养。铁之缘片一方面通过丰富的富锌蛋白粉增加营养,同时补锌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还能够激活人体的消化酶,从而能够从食物中摄取更多的营养,真正实现营养均衡,而且锌还能促进机体对铁的吸收,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吸收率,达到协同补铁补血的作用。

三、增强体质。众所周知,缺铁特别是长期缺铁性贫血的儿童,往往表现为免疫力低下,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铁之缘片可以有效的给机体补充铁营养,及时改善儿童缺铁的症状,增强儿童免疫力和抗感染能力,促进儿童智力发展。

综上所述,家长们完全可以放心让小孩吃【体恒健商城】出售的铁之缘片,安全、口感好,更好地满足孩子的补铁需求。建议:因储存铁恢复较慢,故有缺铁症状和患贫血的患者在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应继续服用铁之缘2-3个月,以巩固周期。

(支持货到付款,支持开正规发票)

体恒健牌铁之缘片哪里卖:

方式:体恒健商城

【体恒健商城】是济南体恒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指定的官方商城,可以百度搜索:体恒健商城,体恒健,tihengjian等关键词查找登陆商城。

体恒健商城介绍 【体恒健商城】隶属于济南体恒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旗下,于2009年开始创办,并于2015年进行全面升级,打破原有的网购局限性,扩大产品品类,加强运营管理,成为网上销售体恒健牌各类保健营养食品的指定官方商城。

商城简介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yiyaoleikaoshi/236605.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