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鞋子电影影评

| 中西医助理医师 |

【www.guakaob.com--中西医助理医师】

小鞋子电影影评篇一
《电影《小鞋子》深度影评》

《小鞋子》--守住电影的人性价值和文化价值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CG①等数字技术逐渐渗透到影视作品的创作当中,在给电影提供更广阔延展空间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我们如何使用这些技术?它的出现真正意义上带给我们什么?看看最近几年的商业大片如《星战前传》、《哈里波特》、《指环王》、《金刚》等等,你方唱罢我登场,频频在科技的助力下对观众进行视觉轰炸,但最后除了炫目的动画特效,再难寻找其精神内核的价值。电影究竟要带给人们什么——娱乐?思考?启迪?……不管答案如何,其精神内核是不容缺失的,而具体则表现在影片对人性价值和文化价值的关照上,我想伊朗电影《小鞋子》或许在这一点上能给我们一些思考和启发。

一. 影片简介

《小鞋子》又名《天堂的孩子》,是伊朗第三代电影人②马基德·马基迪(Majid Majidi)的代表作,该片拍摄于1997年,主演:Mohammad Amir Naji、Fereshte Sarabandi,片长为88分钟。该片获得1998年蒙特婁影展最佳影片、最佳导演、观众选票最佳影片;伊朗国际影展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编剧;入围坎城影展一種注目单元;入围多伦多影展、纽约影展、伦敦影展、香港电影节;1998年,入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最终因为政治原因惜败于《美丽人生》,但在美国取得百万美元的票房,创下伊朗电影在美国的票房纪录。 《小鞋子》是一部讲述儿童世界的影片(剧情略),关于这部影片的创作,还是看看导演自己的说法吧:

《小鞋子》是真人真事带给我的创作灵感,只不过我把现实中的兄弟俩同穿一双鞋改成了兄妹。影片我想表达的是贫穷之外的另一种意境:孩子是如何去面对和理解贫穷的。我想最终我找到的答案是,再苦再穷的人都有希望和光芒,他们其实是非常乐观的。

从马基德导演的这段自述中,我们能够读解出强烈的精神层面的关怀,导演希望通过这部影片让观众了解到人可以贫穷,可以忍受痛苦,但是却不能向这种状况屈服,人可以在艰苦和困难的环境下,通过自身来保持人性的价值。这是这部影片的主题,影片中也无处不散发出这种强烈的人性价值和文化价值的气息。我想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浅析电影《小鞋子》是如何在每一个细节中渗透这个主题,渗透这种人性价值和文化价值的:

二.导演生平

马基德·马基迪,1959年出生于德黑兰,是伊朗当代最著名的电影导演之一。他生于一个中下阶层家庭,家有五个兄弟, 马基德是老大。青少年时期马基德开始表演,十二、三岁加入了一个剧团,十七岁父亲过世, 马基德承担起了家里的重任,这对其成长起了非常大的作用。因为经济原因,小时候他有很多愿望无法实现,十一、二岁时想要一辆自行车,没有能够实现;十七、八岁想要摩托车,愿望也没能实现,这一时期虽然比较艰苦,但对于其个性塑造起了很大的帮助。

经历了伊斯兰革命③之后,大概25岁开始实验性的拍一些电影,在这个过程当中, 马基德从事了不同的行当,如副导演,编剧等等。目前共拍了五部短片和六部长篇:1991年拍摄了第一部剧情片《手足情深》,首度获选 1992 年戛纳影展导演双周放映。1996年,他执导的《父亲》一片在多个影展上获奖。1997年执导《小鞋子》入围奥斯卡,1999年执导的《天堂的颜色》再次在各个影展上备受好评,在蒙特利尔电影节上夺取大奖,并在美国拿下170万美元的票房,成为票房保证的“伊朗之光”。他还在2001年和2005年分别执导了《巴伦》

和《风吹柳树静》。

从一个导演的生平是最容易窥见其作品风格和所希望表达的思想的。有人曾经说过:“一个导演一生只拍摄一部电影,以后的作品都是在重复他的第一部作品。”我们无从考证这句话的准确性,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一个导演在他的创作中总是自觉或不自觉的带有自己的影子,加入自己的经验和感悟。从马基德的经历我们不难看出童年的生活对他的影响之大,过早承担家庭的重担锻炼了他坚忍不拔的意志;童年并不宽余的生活,许多梦想的落空让他学会了不向现实低头;青少年时期的演出经历磨砺了他的艺术气质而生活的经历教会了他如何用正确的观点来观察生活。

生活的经历给我的创作带来的最大帮助是,学会了如何用正确的观点来观察,这一点非常重要,我们有时候看来非常细小的问题,对于艺术家来说都是非常有价值的,对于拍摄来说,细节是最重要的,我们必须形成一种对社会的更深的认识

无论是《小鞋子》、《天堂的颜色》抑或《巴伦》都将视点对准了儿童,并能用朴实而细腻的情感震撼观众,答案已不言自明。而在他的影片中始终萦绕着的主题——“对人生的希望”,也正是马基德童年经历的磨砺和折射。认识到这一点我想我们已经找到了解读影片的钥匙,让我们一起看看《小鞋子》是如何淋漓尽致的体现这一点的。

三.用细节关照人性和文化

电影的民族风格是电影文化价值的重要体现,我们一直在强调要拍中国自己的民族电影,那什么样的电影才称得上民族电影呢?

如果我说《小鞋子》讲述的是伊斯兰教徒的生活,不知道你是否同意,还是看看马基德是如何通过细节来展现伊斯兰文化特色和民族电影特色的吧:在阿里和妹妹多次穿行于街道的镜头中,我们始终跟着镜头或平缓或激烈的运动着,导演用许多充满本土风情的画面作为底衬,穿过充满民族特色的蓝色廊柱和镂空门框的建筑,穿过裹着头巾的伊斯兰妇女,处处显现出浓郁的民族特色,特别是在影片的开始部分,阿里找鞋子未果,在回家的路上被一位大叔叫住,托他捎一些糖回家的这个段落,当阿里接过糖转身从画框右侧出画之后,画面出现了一个停留时间并不长的空镜,而在这个镜头中我们看到了放着蜡烛的烛台,十字镂空的蓝色墙面,骑着马的武士的宗教画像,文化气息扑面而来,细微周到,令人折服。

文化价值的体现除了对民族特色的展示之外,还表现在对自身文化的充分肯定和如诗地赞美上。伊朗是一个极具伊斯兰教文化特色的国家,而“伊斯兰”的字面意义,即无条件和心甘情愿地顺从安拉的权威法律。在阿里的背后,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他们对自己信仰的虔诚和知足,尽管生活上他们是贫瘠的,精神上却乐观开朗。他们坚信着:真神会保佑一切。所以他们会施舍于人,帮助于人:阿里送汤给邻居;清真寺里的糖决不拿为己用;虽然自己没鞋穿,也不忍心问家庭更加窘困的女孩把鞋要回来等等,这些细节的设置都使故事充满了温暖的气息。

而影片结尾的设置也是极具宗教意味的。金鱼对小阿里的“安慰”,仿佛超越贫穷,超越苦难,这种对本土文化的自信和自然的吟唱,才使得电影关于人文主题的表现有了最宽广而又厚实的舞台。民族电影怎样表现,电影的文化价值怎样表现,马基德的做法无疑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电影都是一种启迪。

而在影片人性价值的体现上,导演细节的处理也很精准。故事中阿里和莎拉找到了被丢弃的鞋子,他们想去索要回来时却发现那个孩子的父亲是个盲人。尽管他们只有一双鞋穿,可是孩子们认为那个小女孩更加需要这双鞋子,当两人决定不再向女孩讨回鞋子,默默走在回家路上的时候,背景响起了清真寺里的音乐,这是全片不多的两处有源音乐之一。这段音乐实

际上是下一场景的转场音乐,而声音先入的方式,仿佛为这两个孩子送去赞许的礼物,来自真主安拉的礼物一般,让我们看到孩子的心是这么纯洁无私。

这种人性价值还表现在对阿里这样一个在窘迫景况下生存的儿童,导演没有表现出廉价的同情,而是体现出了尊重。他始终用温情的目光关注着人物命运的发展,用俯视的角度关注;用平视的角度倾听。

四.用视听语言关照人性和文化

影片总体在视听上极其朴实真挚,没有花哨的卖弄;没有主观的强迫;也没有极端的风格,全片大量的俯拍镜头表达了导演的一种人文关怀和关注,而影片最具主观性和形式感的镜头出现在影片的第一个镜头

影片的第一个镜头,1分44秒,固定机位的特写,形式感极强,导演强调的意图非常明显,看似简单,但导演对细节的把握是极其精准的,从中能够解读到的细节可能需要用一个扩句的形式来说明:一只鞋;一只红鞋;一只女孩穿的红鞋;一只补了不止一次的女孩穿的红鞋。一个镜头,不仅交代了镜头前能看见的内容,“正在发生的事件—补鞋”;也交代了镜头前无法看到的内容:“主人公的年龄,性别,家庭背景”等等,而仔细分析才发现导演想要传达的信息量不仅如此,从这个镜头的画外空间中,我们解读到了更多的内容:近处的叫卖声,远处的叫卖声,女人高跟鞋的声音,口哨声,妈妈牵着不大的小男孩经过的声音,这个镜头的空间在瞬间被无限扩展开,使我“看到”了热闹的街市,“看到”了妈妈牵着小孩经过的身影,“看到”了街上的小青年吹着口哨四处溜达,镜头的信息承载量再次被扩大。而所有的这些信息仅仅是在一个镜头中得以准确的传达,而镜头的内部调度也通过画外空间的使用得以实现。这一手法不可谓不朴实,但效果却甚为精妙。

导演对于兄妹俩的关系,也不断的通过视听语言的手段给我们以暗示,首先看看女主角莎拉的出场,莎拉的第一次登场是通过阿里的主观视线隔着玻璃出现在人们面前的。为什么要隔着玻璃?这暗示着兄妹两之间的隔阂,而在随后两人的镜头中,除了交代环境的镜头外,两人的对话始终被导演分割在两个画面中,故事直到阿里考试得了高分,把老师送的笔转送给妹妹的时候,我们终于看到了带关系的正反打,使人们感觉到了这种无法分割的亲情的力量。在镜头语言中时刻透露出导演对两人关系和命运的关注,而观众也能从中体味到导演的这份关照。

影片的结尾段落应该说是全片最出彩的部分,这场赛跑戏,用了四台摄影机进行拍摄,整个段落7分20秒,共82个镜头。这一段落导演运用了五种不同的方式来强化对比效果,将剧情和情感同时推向高潮:

首先是风格上的对比,从发令枪响开始的十七个镜头中,导演用了纪录式的摄影风格以固定镜头来展现群体的奔跑场面,冷静、客观、不动声色,大全景的连续组接,让观众自己去看,去寻找。目的除了交待大的环境和人物关系外,也为后面的渲染起到了铺陈和对比作用,所谓欲扬先抑。但随着一个带环境的大远景的插入以及环境声的细微改变(环境声开始由集体奔跑的嘈杂声和喧闹喧闹声变化成安静的环境声,如鸟鸣,微微的风声等等),我们明显感觉到了摄影风格的改变,镜头开始运动起来,侧跟、前跟、后跟,镜头始终随着人物的运动而运动,而景别也趋近于中景、近景甚至特写。这在风格上与之前的纪实风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其次是在剪辑上的对比,这个段落的第21、22两个镜头以及第26个镜头,导演插入了妹妹在街道上奔跑的镜头,与正在赛场上奔跑的阿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一组蒙太奇的组接,也是应证爱森斯坦“1+1=3”的理论的绝佳例证。两个不同时空的奔跑镜头的组接,产生了新的含义,我们仿佛看到了阿里奔跑时内心的力量,仿佛看到了兄妹间那种无法分割的情感力量,看到这,无数人为之感动,因为它真的触到了你心里最柔软的地方,你曾经拥有,你终

将失去,你不再拥有,你无限渴望……

再次是在镜头上的对比(其实也应该隶属于剪辑的范畴,在这我们将它拆开来分析),包括长焦镜头与广角镜头的对比,正常速度与升格镜头的对比。镜头32到38,运动方式同样是侧面的跟移,但导演运用了一组长焦特写镜头和广角全景镜头的交叉剪辑,突出人物,增强节奏,给人以更加紧张之感。镜头48-51,导演又运用了一组正常速度与升格镜头的对切,这既改变了观众心理感受的正常节奏,也延长了影片的叙事时间和观众的心理时间,充分的渲染了“人可以贫穷,可以忍受痛苦,但是却不能向这种状况屈服,人可以在艰苦和困难的环境下,通过自身来保持人性的价值”这一影片的终极主题,这种通过强烈的视听手段对人性主题的挖掘再次展现了导演的人文情怀。

再次,对电影基本时间和空间④的改变形成的对比,发令枪响后的20个镜头和接近终点的35个镜头,从数字上可以看出,前者跑了长距离的路程,导演仅用了20个镜头,而临近终点不到100米的距离,导演却耗费了大量的笔墨,并不惜采用升格的方式来延长时间和距离感,前者压缩了时空,后者延长了时空,这一压缩一延长的对比,对观众形成了强烈的感观刺激和情感刺激。

最后是在音乐音响上的对比,首先我们能听到的音响有:跑步时厚重杂乱的脚步声、人群的喧闹叫嚷声,没有音乐;接下来我们能够听到鸟的鸣叫声,人群的声音渐渐减弱,音响开始发生过渡,仍然没有音乐;再接下来,出现了妹妹说话的回忆的声音,环境声减弱,混响渐渐加入进来,没有音乐;接着,带混响的环境声和真实的环境声交叉出现,没有音乐;快接近终点的时候,环境声已经完全失真,混响效果强烈,最后音乐加入进来,直至到达最后的终点。从这一脉络我们可以清晰的读解到导演的创作思路在一步步把观众从真实的环境带入到思想的意境中来,或者说是带入到男主人公阿里的精神世界中,让大家和他一同经历一次通过自身的努力保持人性价值的心理历程。

最后的结局,导演大胆地把失望留给阿里,而把惊喜留给了观众。也正是这种结尾,我们才会让阿里在我们心中烫出了印记,也才能回味出导演对阿里最深处的温柔抚摩,这正是故事的完美收宫,也是导演视听技巧的完美收宫。

五.结语

从某种角度说,这部电影已经超越了一部儿童电影所表达的范畴。让一个幼小的心灵去承受一个并不奢侈的渴望的沉重折磨,这已经不是以童趣为主要特征的儿童电影所能承受的主题了。但它的朴实和纯真,让这个略嫌沉重的主题变得温馨和令人感动。

布莱松说:“一门艺术只有在保持它的纯洁的时候,才具有真正的力量。”

《小鞋子》就具有这样的力量。这是一部民族电影,因为它始终深情的传达着伊朗文化价值的魅力;它也是一部人文电影,因为它强烈的注入了人性价值的关怀。

注 释

①“CG”原为ComputerGraphics的英文缩写,国际上习惯将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视觉设计和生产的领域通称为CG。它既包括技术也包括艺术。在日本,cg通常指的是数码化的作品,可以是二维三维、静止或动画。现在CG的概念正在扩大,由CG和虚拟真实技术制作的媒体文化,都可以归于CG范畴。

②从伊斯兰革命之后算起,伊朗一些比较活跃的电影人被习惯成为伊朗第三代电影人

③.为争取用伊斯兰教的教法治理国家,打倒以国王为首的世俗政权的战争.

④.电影有三个基本时间:即事件时间、叙事时间和感受时间;以及两个基本空间:银屏幕空间和动作空间.

小鞋子电影影评篇二
《电影《小鞋子》的影评》

小鞋子电影影评篇三
《电影《小鞋子》影评》

《小鞋子》--守住电影的人性价值和文化价值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CG①等数字技术逐渐渗透到影视作品的创作当中,在给电影提供更广阔延展空间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我们如何使用这些技术?它的出现真正意义上带给我们什么?看看最近几年的商业大片如《星战前传》、《哈里波特》、《指环王》、《金刚》等等,你方唱罢我登场,频频在科技的助力下对观众进行视觉轰炸,但最后除了炫目的动画特效,再难寻找其精神内核的价值。电影究竟要带给人们什么——娱乐?思考?启迪?……不管答案如何,其精神内核是不容缺失的,而具体则表现在影片对人性价值和文化价值的关照上,伊朗电影《小鞋子》在这一点上能给我们一些思考和启发。

一. 影片简介

《小鞋子》又名《天堂的孩子》,是伊朗第三代电影人②马基德·马基迪(Majid Majidi)的代表作,该片拍摄于1997年,主演:Mohammad Amir Naji、Fereshte Sarabandi,片长为88分钟。该片获得1998年蒙特婁影展最佳影片、最佳导演、观众选票最佳影片;伊朗国际影展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编剧;入围坎城影展一種注目单元;入围多伦多影展、纽约影展、伦敦影展、香港电影节;1998年,入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最终因为政治原因惜败于《美丽人生》,但在美国取得百万美元的票房,创下伊朗电影在美国的票房纪录。

《小鞋子》是一部讲述儿童世界的影片(剧情略),关于这部影片的创作,还是看看导演自己的说法吧:《小鞋子》是真人真事带给我的创作灵感,只不过我把现实中的兄弟俩同穿一双鞋改成了兄妹。影片我想表达的是贫穷之外的另一种意境:孩子是如何去面对和理解贫穷的。我想最终我找到的答案是,再苦再穷的人都有希望和光芒,他们其实是非常乐观的。

从马基德导演的这段自述中,我们能够读解出强烈的精神层面的关怀,导演希望通过这部影片让观众了解到人可以贫穷,可以忍受痛苦,但是却不能向这种状况屈服,人可以在艰苦和困难的环境下,通过自身来保持人性的价值。这是这部影片的主题,影片中也无处不散发出这种强烈的人性价值和文化价值的气息。我想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浅析电影《小鞋子》是如何在每一个细节中渗透这个主题,渗透这种人性价值和文化价值的:

二.导演生平

马基德·马基迪,1959年出生于德黑兰,是伊朗当代最著名的电影导演之一。他生于一个中下阶层家庭,家有五个兄弟, 马基德是老大。青少年时期马基德开始表演,十二、三岁加入了一个剧团,十七岁父亲过世, 马基德承担起了家里的重任,这对其成长起了非常大的作用。因为经济原因,小时候他有很多愿望无法实现,十一、二岁时想要一辆自行车,没有能够实现;十七、八岁想要摩托车,愿望也没能实现,这一时期虽然比较艰苦,但对于其个性塑造起了很大的帮助。

经历了伊斯兰革命③之后,大概25岁开始实验性的拍一些电影,在这个过程当中, 马基德从事了不同的行当,如副导演,编剧等等。目前共拍了五部短片和六部长篇:1991年拍摄了第一部剧情片《手足情深》,首度获选 1992 年戛纳影展导演双周放映。1996年,他执导的《父亲》一片在多个影展上获奖。1997年执导《小鞋子》入围奥斯卡,1999年执导的《天堂的颜色》再次在各个影展上备受好评,在蒙特利尔电影节上夺取大奖,并在美国拿下170万美元的票房,成为票房保证的“伊朗之光”。他还在2001年和2005年分别执导了《巴伦》和《风吹柳树静》。

从一个导演的生平是最容易窥见其作品风格和所希望表达的思想的。有人曾经说过:“一个导演一生只拍摄一部电影,以后的作品都是在重复他的第一部作品。”我们无从考证这句话的准确性,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一个导演在他的创作中总是自觉或不自觉的带有自己的影子,加入自己的经验和感悟。从马基德的经历我们不难看出童年的生活对他的影响之大,过早承担家庭的重担锻炼了他坚忍不拔的意志;童

年并不宽余的生活,许多梦想的落空让他学会了不向现实低头;青少年时期的演出经历磨砺了他的艺术气质而生活的经历教会了他如何用正确的观点来观察生活。

生活的经历给我的创作带来的最大帮助是,学会了如何用正确的观点来观察,这一点非常重要,我们有时候看来非常细小的问题,对于艺术家来说都是非常有价值的,对于拍摄来说,细节是最重要的,我们必须形成一种对社会的更深的认识

无论是《小鞋子》、《天堂的颜色》抑或《巴伦》都将视点对准了儿童,并能用朴实而细腻的情感震撼观众,答案已不言自明。而在他的影片中始终萦绕着的主题——“对人生的希望”,也正是马基德童年经历的磨砺和折射。认识到这一点我想我们已经找到了解读影片的钥匙,让我们一起看看《小鞋子》是如何淋漓尽致的体现这一点的。

三.用细节关照人性和文化

电影的民族风格是电影文化价值的重要体现,我们一直在强调要拍中国自己的民族电影,那什么样的电影才称得上民族电影呢?

如果我说《小鞋子》讲述的是伊斯兰教徒的生活,不知道你是否同意,还是看看马基德是如何通过细节来展现伊斯兰文化特色和民族电影特色的吧:在阿里和妹妹多次穿行于街道的镜头中,我们始终跟着镜头或平缓或激烈的运动着,导演用许多充满本土风情的画面作为底衬,穿过充满民族特色的蓝色廊柱和镂空门框的建筑,穿过裹着头巾的伊斯兰妇女,处处显现出浓郁的民族特色,特别是在影片的开始部分,阿里找鞋子未果,在回家的路上被一位大叔叫住,托他捎一些糖回家的这个段落,当阿里接过糖转身从画框右侧出画之后,画面出现了一个停留时间并不长的空镜,而在这个镜头中我们看到了放着蜡烛的烛台,十字镂空的蓝色墙面,骑着马的武士的宗教画像,文化气息扑面而来,细微周到,令人折服。 文化价值的体现除了对民族特色的展示之外,还表现在对自身文化的充分肯定和如诗地赞美上。伊朗是一个极具伊斯兰教文化特色的国家,而“伊斯兰”的字面意义,即无条件和心甘情愿地顺从安拉的权威法律。在阿里的背后,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他们对自己信仰的虔诚和知足,尽管生活上他们是贫瘠的,精神上却乐观开朗。他们坚信着:真神会保佑一切。所以他们会施舍于人,帮助于人:阿里送汤给邻居;清真寺里的糖决不拿为己用;虽然自己没鞋穿,也不忍心问家庭更加窘困的女孩把鞋要回来等等,这些细节的设置都使故事充满了温暖的气息。

而影片结尾的设置也是极具宗教意味的。金鱼对小阿里的“安慰”,仿佛超越贫穷,超越苦难,这种对本土文化的自信和自然的吟唱,才使得电影关于人文主题的表现有了最宽广而又厚实的舞台。民族电影怎样表现,电影的文化价值怎样表现,马基德的做法无疑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电影都是一种启迪。 而在影片人性价值的体现上,导演细节的处理也很精准。故事中阿里和莎拉找到了被丢弃的鞋子,他们想去索要回来时却发现那个孩子的父亲是个盲人。尽管他们只有一双鞋穿,可是孩子们认为那个小女孩更加需要这双鞋子,当两人决定不再向女孩讨回鞋子,默默走在回家路上的时候,背景响起了清真寺里的音乐,这是全片不多的两处有源音乐之一。这段音乐实际上是下一场景的转场音乐,而声音先入的方式,仿佛为这两个孩子送去赞许的礼物,来自真主安拉的礼物一般,让我们看到孩子的心是这么纯洁无私。

这种人性价值还表现在对阿里这样一个在窘迫景况下生存的儿童,导演没有表现出廉价的同情,而是体现出了尊重。他始终用温情的目光关注着人物命运的发展,用俯视的角度关注;用平视的角度倾听。

四.用视听语言关照人性和文化

影片总体在视听上极其朴实真挚,没有花哨的卖弄;没有主观的强迫;也没有极端的风格,全片大量的俯拍镜头表达了导演的一种人文关怀和关注,而影片最具主观性和形式感的镜头出现在影片的第一个镜头

影片的第一个镜头,1分44秒,固定机位的特写,形式感极强,导演强调的意图非常明显,看似简单,但导演对细节的把握是极其精准的,从中能够解读到的细节可能需要用一个扩句的形式来说明:

一只鞋;一只红鞋;一只女孩穿的红鞋;一只补了不止一次的女孩穿的红鞋。一个镜头,不仅交代了镜头前能看见的内容,“正在发生的事件—补鞋”;也交代了镜头前无法看到的内容:“主人公的年龄,性别,家庭背景”等等,而仔细分析才发现导演想要传达的信息量不仅如此,从这个镜头的画外空间中,我们解读到了更多的内容:近处的叫卖声,远处的叫卖声,女人高跟鞋的声音,口哨声,妈妈牵着不大的小男孩经过的声音,这个镜头的空间在瞬间被无限扩展开,使我“看到”了热闹的街市,“看到”了妈妈牵着小孩经过的身影,“看到”了街上的小青年吹着口哨四处溜达,镜头的信息承载量再次被扩大。而所有的这些信息仅仅是在一个镜头中得以准确的传达,而镜头的内部调度也通过画外空间的使用得以实现。这一手法不可谓不朴实,但效果却甚为精妙。

导演对于兄妹俩的关系,也不断的通过视听语言的手段给我们以暗示,首先看看女主角莎拉的出场,莎拉的第一次登场是通过阿里的主观视线隔着玻璃出现在人们面前的。为什么要隔着玻璃?这暗示着兄妹两之间的隔阂,而在随后两人的镜头中,除了交代环境的镜头外,两人的对话始终被导演分割在两个画面中,故事直到阿里考试得了高分,把老师送的笔转送给妹妹的时候,我们终于看到了带关系的正反打,使人们感觉到了这种无法分割的亲情的力量。在镜头语言中时刻透露出导演对两人关系和命运的关注,而观众也能从中体味到导演的这份关照。

影片的结尾段落应该说是全片最出彩的部分,这场赛跑戏,用了四台摄影机进行拍摄,整个段落7分20秒,共82个镜头。这一段落导演运用了五种不同的方式来强化对比效果,将剧情和情感同时推向高潮: 首先是风格上的对比,从发令枪响开始的十七个镜头中,导演用了纪录式的摄影风格以固定镜头来展现群体的奔跑场面,冷静、客观、不动声色,大全景的连续组接,让观众自己去看,去寻找。目的除了交待大的环境和人物关系外,也为后面的渲染起到了铺陈和对比作用,所谓欲扬先抑。但随着一个带环境的大远景的插入以及环境声的细微改变(环境声开始由集体奔跑的嘈杂声和喧闹喧闹声变化成安静的环境声,如鸟鸣,微微的风声等等),我们明显感觉到了摄影风格的改变,镜头开始运动起来,侧跟、前跟、后跟,镜头始终随着人物的运动而运动,而景别也趋近于中景、近景甚至特写。这在风格上与之前的纪实风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其次是在剪辑上的对比,这个段落的第21、22两个镜头以及第26个镜头,导演插入了妹妹在街道上奔跑的镜头,与正在赛场上奔跑的阿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一组蒙太奇的组接,也是应证爱森斯坦“1+1=3”的理论的绝佳例证。两个不同时空的奔跑镜头的组接,产生了新的含义,我们仿佛看到了阿里奔跑时内心的力量,仿佛看到了兄妹间那种无法分割的情感力量,看到这,无数人为之感动,因为它真的触到了你心里最柔软的地方,你曾经拥有,你终将失去,你不再拥有,你无限渴望……

再次是在镜头上的对比(其实也应该隶属于剪辑的范畴,在这我们将它拆开来分析),包括长焦镜头与广角镜头的对比,正常速度与升格镜头的对比。镜头32到38,运动方式同样是侧面的跟移,但导演运用了一组长焦特写镜头和广角全景镜头的交叉剪辑,突出人物,增强节奏,给人以更加紧张之感。镜头48-51,导演又运用了一组正常速度与升格镜头的对切,这既改变了观众心理感受的正常节奏,也延长了影片的叙事时间和观众的心理时间,充分的渲染了“人可以贫穷,可以忍受痛苦,但是却不能向这种状况屈服,人可以在艰苦和困难的环境下,通过自身来保持人性的价值”这一影片的终极主题,这种通过强烈的视听手段对人性主题的挖掘再次展现了导演的人文情怀。

再次,对电影基本时间和空间④的改变形成的对比,发令枪响后的20个镜头和接近终点的35个镜头,从数字上可以看出,前者跑了长距离的路程,导演仅用了20个镜头,而临近终点不到100米的距离,导演却耗费了大量的笔墨,并不惜采用升格的方式来延长时间和距离感,前者压缩了时空,后者延长了时空,这一压缩一延长的对比,对观众形成了强烈的感观刺激和情感刺激。

最后是在音乐音响上的对比,首先我们能听到的音响有:跑步时厚重杂乱的脚步声、人群的喧闹叫嚷声,没有音乐;接下来我们能够听到鸟的鸣叫声,人群的声音渐渐减弱,音响开始发生过渡,仍然没有音乐;再接下来,出现了妹妹说话的回忆的声音,环境声减弱,混响渐渐加入进来,没有音乐;接着,带混响的环境声和真实的环境声交叉出现,没有音乐;快接近终点的时候,环境声已经完全失真,混响效果强烈,最后音乐加入进来,直至到达最后的终点。从这一脉络我们可以清晰的读解到导演的创作思

路在一步步把观众从真实的环境带入到思想的意境中来,或者说是带入到男主人公阿里的精神世界中,让大家和他一同经历一次通过自身的努力保持人性价值的心理历程。

最后的结局,导演大胆地把失望留给阿里,而把惊喜留给了观众。也正是这种结尾,我们才会让阿里在我们心中烫出了印记,也才能回味出导演对阿里最深处的温柔抚摩,这正是故事的完美收宫,也是导演视听技巧的完美收宫。

五.结语

从某种角度说,这部电影已经超越了一部儿童电影所表达的范畴。让一个幼小的心灵去承受一个并不奢侈的渴望的沉重折磨,这已经不是以童趣为主要特征的儿童电影所能承受的主题了。但它的朴实和纯真,让这个略嫌沉重的主题变得温馨和令人感动。

布莱松说:“一门艺术只有在保持它的纯洁的时候,才具有真正的力量。”

《小鞋子》就具有这样的力量。这是一部民族电影,因为它始终深情的传达着伊朗文化价值的魅力;它也是一部人文电影,因为它强烈的注入了人性价值的关怀。

注 释

①“CG”原为ComputerGraphics的英文缩写,国际上习惯将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视觉设计和生产的领域通称为CG。它既包括技术也包括艺术。在日本,cg通常指的是数码化的作品,可以是二维三维、静止或动画。现在CG的概念正在扩大,由CG和虚拟真实技术制作的媒体文化,都可以归于CG范畴。 ②从伊斯兰革命之后算起,伊朗一些比较活跃的电影人被习惯成为伊朗第三代电影人

③.为争取用伊斯兰教的教法治理国家,打倒以国王为首的世俗政权的战争.

④.电影有三个基本时间:即事件时间、叙事时间和感受时间;以及两个基本空间:银屏幕空间和动作空间.

小鞋子电影影评篇四
《小鞋子.影评》

《小鞋子》影评

文学有作品、世界、作家、读者四要素,而电影与文学同属于艺术,自然它们也有着相似之处,我是不是也可以猜测电影是由影片、世界、导演、观众构成的。文学有其真实性,并且是以生活真实为前提和基础由作家创作出来的,因而我也可以认为电影也是导演在生活真实的前提下创作出来的。所以,下面我们首先来看看《小鞋子》这部影片的生活真实。

《小鞋子》又名《天堂的孩子》,是一部讲述儿童世界的影片,关于这部影片的创作,导演曾说过:“《小鞋子》是真人真事带给我的创作灵感,只不过我把现实中的兄弟俩同穿一双鞋改成了兄妹。影片我想表达的是贫穷之外的另一种意境:孩子是如何去面对和理解贫穷的。我想最终我找到的答案是,再苦再穷的人都有希望和光芒,他们其实是非常乐观的。”由此可见,影片的内容也是来源于客观世界,来源于现实生活的,然而艺术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并且有它的主观倾向性,那么这部影片表达了导演怎样的主题思想呢?

从上面导演的自述,我们能够读出强烈的精神层面的关怀,导演是希望通过这部影片让观众了解到人可以贫穷,可以忍受痛苦,但是却不能向这种状况屈服,人可以在艰苦和困难的环境下,通过自身来保持人性的价值。这是这部影片的主题,影片中也无处不散发出这种强烈的人性价值和文化价值的气息。 那么导演又是通过怎样的方式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生活?

首先,影片中运用了大量的细节描写,如:阿里家里虽然非常贫穷,妈妈让莎拉给爸爸送上一杯茶水时发现家里没有了糖,莎拉看见爸爸正在干切碎糖的活,就说有糖呀。可是爸爸却说那是清真寺的,不能动。于是他就只喝没有糖的茶水。这个细节让我为穷人的品质而感动,这是劳动人民的本色。再有,故事中阿里和莎拉找到了被丢弃的鞋子,他们想去索要回来时却发现那个孩子的父亲是个盲人。尽管他们只有一双鞋穿,可是孩子们认为那个小女孩更加需要这双鞋子。由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孩子的心是多么的纯洁无私。

其次,影片里充斥着较多的对比叙事。成人世界与儿童世界的对比;城里人和乡下人的对比;富人与穷人的对比;紧闭的豪华大门与寒酸的木门形成鲜明的对比,彰显着悬殊的贫富差距;与乡下的小孩儿容易获得满足相反,极大地物质满足,并没有为城里的小孩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却相反让他们尽早地饱受孤独的

困扰;还有尤其是在影片的最后,应该说是全片最出彩的部分,妹妹在街道上奔跑与正在赛场上奔跑的阿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一组蒙太奇的组接,两个不同时空的奔跑镜头的组接,让我们仿佛看到了阿里奔跑时内心的力量,仿佛看到了兄妹间那种无法分割的情感力量。

影片为我们展示的是伊斯兰教徒的生活,片中导演用许多充满本土风情的画面作为底衬,穿过充满民族特色的蓝色廊柱和镂空门框的建筑,穿过裹着头巾的伊斯兰妇女,处处显现出浓郁的民族特色,特别是在影片的开始部分,我们看到了放着蜡烛的烛台,十字镂空的蓝色墙面,骑着马的武士的宗教画像,文化气息扑面而来,细微周到,令人折服。

同时也反映出那些纯朴善良的人民有着无尽宽广的心胸,他们热爱生命热爱生活,同时也遭受着贫困的折磨。在阿里的背后,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他们对自己信仰的虔诚和知足,尽管生活上他们是贫瘠的,精神上却乐观开朗。他们坚信着:真神会保佑一切。所以他们会施舍于人,帮助于人:阿里送汤给邻居;清真寺里的糖决不拿为己用;虽然自己没鞋穿,也不忍心向家庭更加窘困的女孩把鞋要回来等等,这些细节的设置都使故事充满了温暖的气息。

而影片结尾的设置也是极具宗教意味的。金鱼对小阿里的“安慰”,仿佛超越贫穷,超越苦难,这种对本土文化的自信和自然的吟唱,才使得电影关于人文主题的表现有了最宽广而又厚实的舞台。

《小鞋子》是一部民族电影,因为它始终深情的传达着伊朗文化价值的魅力;它也是一部人文电影,因为它强烈的注入了人性价值的关怀。

小鞋子电影影评篇五
《小鞋子影评》

伊朗电影《天堂的小孩》又名《小鞋子》讲述一对兄妹与一双小鞋子的故事,是伊朗第三代电影人马基德·马基迪(Majid Majidi)的代表作,也是伊朗电影史上第一次入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的影片

故事中小阿里取回为妹妹修理的小鞋子时,不慎把这双妹妹仅有的鞋子丢失了,为了免除父母的惩罚,他央求妹妹与他达成协议:每天妹妹上学时穿 他的鞋子,然后下学后再换给他去上学。于是兄妹仅有的这双鞋子每天就在两个人的脚上交换着,能够找回丢失的鞋子或者再拥有一双鞋子的渴望在两个稚嫩的心中与日俱增地堆积着,因为他们既要逃避父母以及迟到可能带来的惩罚,又要承受换鞋带来的种种不便,还要躲避对于他人鞋子的羡慕所带来的折磨。阿里试图和父亲去城里打工挣钱,父亲却意外受伤,治病花去了本来答应给妹妹买鞋的钱。后来,阿里看到全市长跑比赛的通知时,苦苦哀求老师批准他参加比赛,因为比赛季军的奖品中有一双鞋子。在比赛中,阿里奔跑着,他的眼前晃动着妹妹放学后奔回来与他换鞋以及他换好鞋后奔向学校的脚步,他要取胜,他要获得那双鞋子,他在奔跑,在极度疲劳中奔跑,后来他跌倒了,为了胜利,他又不顾一切地爬起跑向终点并在混乱中率先撞线。当人们向小冠军表示祝贺时,阿里抬起的却是一双充满失望的泪眼。他的父亲正在回家的途中,在他的自行车上,放着买给阿里和妹妹的新鞋子„„,而此时,阿里回到家中,妹妹难过地走开了,阿里脱下了自己的鞋子——它已经彻底地磨烂了,阿里把打满水疱的脚泡在院内的池中,散出一阵阵淡红色,一群鱼向他游来。

影片的成就是勿庸置疑的,它不仅获得2000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提名,囊括了11项国际大奖,更取得了绝好的票房成绩。从剧情上讲,它非常简单,仅仅围绕着两个孩子对“一双鞋子”的渴望;从技术上讲,更缺乏可圈可点之处,除了哥哥赛跑一段用了慢镜以及旋转摇移等多种拍摄手法以渲染紧张气氛之外,平实的摄影风格贯穿始终。之所以它让人难以忘怀,是作品中所弥漫的浓浓温情,孩子百折不挠的追求以及导演对社会底层的人文关怀,使观众忽略了略显粗糙的影像,从而被影片最核心的部分击中。结尾金鱼亲吻孩子双脚的画面,以其美感和创意备受推崇,可以想象,如果把它放在一部通篇华丽的影片中,湮没的命运不可避免,正是这部电影质朴内敛的底板,使它宛如神来之笔。

在很多情况下,这部电影都被当作一部儿童电影来看待,这是一种误读,让一个幼小的心灵去承受一个并不奢侈的渴望的沉重的折磨,这已经不是以童趣为主要特征的儿童电影所能承受的主题了。但是这段电影却同样有着儿童电影般的关怀和温情,以儿童的视角向观众呈现了阿里和妹妹萨拉的生活,摄影机仿佛只是暗处的一双眼睛,在偷偷窥视这两个孩子的生活,一切自然如水。阿里把妹妹的鞋子不慎丢失了的当晚,电视广告中的鞋子让兄妹俩的心里是怎样的不是滋味;妹妹第一天穿哥哥的大球鞋出门时眼里分明有晶莹的泪花;阿里班里的同学邀他去足球比赛,他忍受着同学的异样眼光拒绝了,因为妹妹还要穿他的球鞋;妹妹课上考试,为了早点赶回去跟哥哥换鞋匆忙填好了答案早早交了卷子;爸爸负责帮教会准备糖,家里没糖了却也绝不自己食用它;妈妈虽然自己有病在身也不忘叫阿里送汤去关心隔壁卧病在床的邻居;夜晚的屋子里,爸爸和妈妈为生计

发愁时,阿里睁着的那双大眼睛时多么惹人心疼;鞋子丢了之后,阿里对抱怨他,吵着要把事情告诉妈妈的妹妹说:“我不怕爸爸打我,你就算告诉他他也没钱给你买鞋,他得去借钱。我以为你会明白!”兄妹俩在家里的地毯上写作业时,两个小孩子偷偷地在作业本上的交流。阿里因为成绩优秀所得的金笔送给妹妹作为小小的“贿赂”;两个小小的身影每次急急地在巷子里换鞋子;阿里和妹妹洗鞋,玩肥皂泡的那种顽皮而纯真的样子„„这些温情的场面都会让人想起自己的童年,也深深地为这些可爱而懂事的孩子感动。

同样,对民族人性价值观的赞美和本身民族特色的展示也是这部电影的出彩之处,在影片人性价值的体现上,故事中阿里和莎拉找到了被丢弃的鞋子,他们想去索要回来时却发现那个孩子的父亲是个盲人。尽管他们只有一双鞋穿,可是孩子们认为那个小女孩更加需要这双鞋子,当两人决定不再向女孩讨回鞋子,默默走在回家路上的时候,背景响起了清真寺里的音乐,这是全片不多的两处有源音乐之一。这段音乐实际上是下一场景的转场音乐,而声音先入的方式,仿佛为这两个孩子送去赞许的礼物,来自真主安拉的礼物一般,让我们看到孩子的心是这么纯洁无私。而在片中阿里和妹妹多次穿行于街道的镜头中,我们始终跟着镜头或平缓或激烈的运动着,导演用许多充满本土风情的画面作为底衬,穿过充满民族特色的蓝色廊柱和镂空门框的建筑,穿过裹着头巾的伊斯兰妇女,处处显现出浓郁的民族特色,特别是在影片的开始部分,阿里找鞋子未果,在回家的路上被一位大叔叫住,托他捎一些糖回家的这个段落,当阿里接过糖转身从画框右侧出画之后,画面出现了一个停留时间并不长的空镜,而在这个镜头中我们看到了放着蜡烛的烛台,十字镂空的蓝色墙面,骑着马的武士的宗教画像,这些细节都充分的展示了伊斯兰文化特色和民族电影特色,一种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关于这部影片的创作,导演自己的说法是“《小鞋子》是真人真事带给我的创作灵感,只不过我把现实中的兄弟俩同穿一双鞋改成了兄妹。影片我想表达的是贫穷之外的另一种意境:孩子是如何去面对和理解贫穷的。我想最终我找到的答案是,再苦再穷的人都有希望和光芒,他们其实是非常乐观的”。

“人可以在艰苦和困难的环境下,通过自身来保持人性的价值。”是这部电影的主题,但它的朴实和纯真,让这个略嫌沉重的主题变得温馨和令人感动,这是一部民族电影,因为它始终深情的传达着伊朗文化价值的魅力;它也是一部人文电影,因为它体现了了人性价值的关怀。

小鞋子电影影评篇六
《电影《小鞋子》观后感》

电影《小鞋子》观后感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看完这部电影最大的感触就是这一点了。现在的孩子有几个知道钱来的不容易,有几个知道心疼父母,孩子不懂事,不是家长不爱孩子,而是给予的太多,让孩子对爱麻木,让孩子丧失了感知爱的能力。

妹妹——勤劳 善良

当得知哥哥弄丢自己的鞋子后,妹妹并没有大吼大叫,也没有告诉父母,因为她知道这个事情对于这个贫困的家庭意味着什么,而是听从哥哥的安排,两个人公用一双鞋子去上学。

当妹妹从另一个孩子的脚上看到自己的鞋的时候,她没有咄咄逼人,没有据理力争,而是放学后悄悄跟在那个孩子的后面。当他亲眼看到,这个女孩的父亲是一个盲人的时候,她低下了头,她看到的是自己的自己善良。

善良的妹妹上学之余,在替多病的妈妈照顾着小宝宝,照顾着家。

当那个穿着自己鞋子的女孩儿把丢失的笔换给自己的时候,她紧皱的眉头舒展开了,就因为这样一个简单的原因,她原谅了对方。

当故事的最后,哥哥得了冠军错失运动鞋而沮丧的回到家的时候,她先是充满希望,但看到哥哥的样子,转而失望,依然没有责怪,而是去照顾正在啼哭的妹妹。

多么懂事的孩子啊!

哥哥——真诚 责任

不是所有的理由都说得出口,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说得明白。当主任无情的把一个品学兼优的却经常迟到的学生撵出学校的时候,他的眼睛的视力为零,他看不到哥哥泪水中的委屈,也看不到哥哥眼神中的无助、无辜和无奈。他只用自己的耳朵和所谓的规则来办事。庆幸的是男孩的老师不是这样。

身为老师,我们是不是也经常会犯同样的错误,我们是不是应该检查一下自己的心灵是否已经被滚滚红尘淹没,眼睛——心灵的窗户是不是也闭而不开。把心窗打开,让阳光照射进来。你会发现一个真诚的心世界。多么美好,无须多言,心灵相通,就是这样。

当哥哥央求体育老师同意自己参加长跑比赛的时候,他再一次用真诚的眼泪,打动了对方。庆幸体育老师的心灵尚未被规则蒙蔽。

真诚似乎成了孩子的特权,只有真诚的人才能享受到真正的快乐。在父亲到城里谋求秀丽花园的工作屡遭失败的时候,是一个孤单且真诚的孩子为他们打开了第一扇门。两个孩子玩耍在一起的笑声告诉我们,只有摒弃了阶级、财富、等级的真诚的孩子才能享受到纯洁无邪的快乐。

哥哥一直都没有忘记妹妹鞋子的问题,只是他一直无力解决。他并不是因为逃避责任才不让妹妹告状,他只是不想为这个已经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不想让多病的母亲,劳碌的父亲操心费神。

而当他一旦有机会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他拼尽全力的奔跑,此时的奔跑,喘息,不是为了荣誉,也不是为了理想,而是为了责任,为了给妹妹一双鞋子。此刻,这朴实的心愿比远大的理想,冠军的荣耀更加动人。当他太过努力,错失第三名的时候,他伤心地哭了。

电影最后,爸爸自行车后座装得满满的货架上,有一双红色的小鞋子格外引人注目。相信,这预示一家人的生活会美好起来。这样虔诚善良的一家人难道不应该过上幸福的生活吗?

珍惜现在的生活,教会孩子爱与被爱,善良与责任,带孩子看《小鞋子》吧。

小鞋子电影影评篇七
《《小鞋子》影评》

“灰暗”中的抒情色彩—《小鞋子》整体色调风格这是一部在现实主义风格中仍然留露浪漫抒情色彩的儿童电影。导演着力以儿童的视角为出发点完成叙事的起伏和其中重要场景的风格化处理,将小鞋子作为诱导,讲述两个孩童间关于“鞋”的故事,不断循序渐进,从而深入挖掘了儿童世界的纯净色和真善美。《小鞋子》整体的色调布局多一会暗色为主,真实的刻画了困境中人物的生存状态,同时更加有效地控制了观众的内心情绪,让影迷不仅被灰暗色调所传达的温情表现力所感动。纵观《小鞋子》整部影片,导演对其整体色调风格把握是以灰色、暗色为总体倾向,来还原现实境遇更有力度的打造这部具有浓重现实主义色彩的影片,清晰地揭示影片主题。狭窄灰暗巷子里的奔跑是影片反复出现的一个镜头,土灰的砖墙,暗色系的人物着装将画面色彩和谐统一在一起,不断重复强调伊朗当时困窘的社会现状;突出贫寒地区的儿童仍要为一双小鞋子而不停奔跑这一现实意义;与其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另一组镜头是阿里比赛的镜头,黄土堆积的山峦,跳动着的淡蓝色符号,应和着近似的绿,构建一幅与整体色调相得益彰的和谐画面,将灰蒙蒙中所渗透的温馨与感动通过一种毫不张扬的视觉技巧扎根在观众心中,深情自然的影调浑然天成。对比是片中大量运用的色彩手段,在整体色调的掌控下,极具暗示性予主色调以配合,形成一种独特、深邃的表现风格,贯穿影片始终。《小鞋子》中关于城市的描写就与阿里暗色调的生活环境形成鲜明的相继对比,其中,绿色充当了一种鲜亮的调和剂,渲染着城市的光彩明亮,并选用饱和度高的暖色系,如城市建筑及广告牌等,在整体灰暗调的铺陈中灵活的跳跃着,不断强化与低调处理偏僻小镇间的对比,是影片整体风格设计中的精妙所在。极具穿透力的寄寓贫困的“灰暗”震撼人心的视觉效果,引领主题的前进方向。此外,影片最大的亮点之一在于其纪实风格的色调处理中仍然蕴含着明朗纯洁的亮色在跳动。对于这样一部灰色温情电影,导演摒弃了大量饱和度高的跳跃性色彩表现儿童的快乐、喜悦、烂漫,只零星的采用斑点的光亮含蓄地道出苦涩中夹杂的喜悦;在整体色调风格中独树一帜,其感染力的传达效果独占鳌头。学校的拍摄过程中,鲜艳的色彩为烘托主题仅用于各式各样鞋子,只将从树缝中穿过的跳动的亮斑点缀在灰暗色的基调中,造成视觉上微妙的冲击感,形成明亮、活力的氛围;水塘中泛起的波光粼粼和红金鱼无规则的游动不断

强调着影片所需要的朝气和感染力,与影片立意相钩连。由此将影片的抒情色彩演绎到高峰,对观众有心情感的酝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用朴实无华的电影语言叙述孩子纯真美好的心灵来赚的影迷心灵上的共鸣,是《小鞋子》致胜得杀手锏。灰暗的整体色调风格由此也改变了传统阴沉,压抑的象征意义,走上了温情、感人的道路,是表现其主体内核的有色窗口。这就是伊朗电影《天堂的孩子》。二十世纪末,伊朗电影以自己独特的民族风情结合现代的人文意识而在国际影坛引起注目。可以说,他们的电影是把西方电影意识和自己的民族传统结合的最为自然和成功的。《天堂的孩子》便是其中之一。 这是一部以儿童为主要角色的电影。但是仅仅说这是一部儿童电影,那就是一种误解。让一个幼小的心灵去承受一个并不奢侈的渴望的沉重的折磨,这已经不是以童趣为主要特征的儿童电影所能承受的主题了。所以分类其已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部电影极其完美动人,是电影里所反映的人文关怀气息。导演以一种极其温情的目光关注了一个普通儿童去以一种挣扎的方式实现一个梦想的全过程。这种温情反映在导演以蹲下来的姿势平视一个孩子的眼睛,倾听他的声音,所以哈里和妹妹的语言是幼稚的,思维是幼稚的,行为也是幼稚的,但又是最自然真实的。这种自然使他们的梦想呈现出最纯净的色彩,也使他们的渴望具有了灼人的力量。当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同哈里一起渴望那双鞋子时,有一个念头会突然闯进你胸膛:我们不都在不同的境况下丢失过不同的“鞋子”吗?我们这样渴望过吗?我们这样不懈过吗? 这种温情还表现在对哈里这样一个在窘迫景况下生存的儿童,导演没有表现出廉价的同情,而是体现出了尊重。在哈里那双清澈的大眼睛中,始终有一种倔强的光芒,这种倔强使哈里始终保持着对目标不懈努力的激情,也诠释着他的许多品质。他对妹妹的关爱,对父母的体贴,对学习的执着,对善良的尊重以及自己应有的聪明机智,无不发乎内心,出于自然,这种自然是如此的水到渠成。以至在结尾,导演可以大胆地把失望留给哈里,而把惊喜留给了观众。也正是这种超出中国观众习惯思维的结尾,才会让哈里在我们心中烫出了印记,也才能回味出导演对哈里最深处的温柔抚摸。 这种温情还表现在对自身文化的充分肯定和如诗地赞美上。在哈里的背后,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决定这个故事发展的人文背景:他们对自己信仰的虔诚和知足,哈里父母的善良,周围老师和其他人的宽厚,都

使这个故事充满了温暖的气息。即使是哈里兄妹在换鞋过程中的奔跑,影片也选择了许多充满本土风情的画面作为底衬,使你有时产生是在看一部纪录片的幻觉。这种对本土文化的自信和自然的吟唱,才使得电影关于人文主题的表现有了最宽广而又厚实的舞台。而这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电影无疑都是一种启迪。  打小学起语文课本里每课后面都有一题:请有感情地朗诵全文。长大以后,无论文学、影视作品,都能看到这种抒情的朗诵。老实说,的确很伤胃。经常性地抒情,结果是变成无情。因为这种感情太廉价,任何地方都能扭开水龙头,哗哗地来上一大桶。      那么有没有不抒情地朗诵?有,这就是伊朗电影《小鞋子》。小哥哥贪玩耍,把妹妹唯一的一双鞋弄丢了。父亲工作很辛苦,母亲重病,家里实在没有余钱买一双鞋。这就是每个人童年时代都曾经遇见的那种问题,那种“绝对不能告诉爸爸妈妈”的问题。      《小鞋子》就以这种儿童的视角讲述了一个关于鞋子的故事,平静地讲述了两兄妹怎么想劲一切办法解决鞋子的问题。所有小孩子能想到的办法他们都想到了,都尝试了。导演没有把他们表现得和两个难民一样地乞讨观众的同情,从头到尾,他们都在努力,观众只是无法停止关切之情,迫切地想知道他们的努力是否能够成功,而不是在散场后哭着捐献慈善款。      全片唯一称得上震撼的场面甚至有些黑色幽默:小哥哥的学校举办长跑比赛,季军的奖品是一双新鞋子。于是,小哥哥在比赛中倾尽全力去得到那双鞋子,却一不留神得了第一名。得了第一名的小哥哥在镜头前哭成了个泪人,他真正伤心的原因居然是他没有得到第三。      他回到家里,把满是血泡的脚泡在水池里。水里的鱼纷纷游过来,触碰那一双小脚。这是全片最为宁静的时刻,所有观众在那一刻都能感受到相同的滋味,和小男孩分毫不差。没有眼泪,没有叹息,只有一个安静的下午,一池水,一群鱼,和你自己。      因此,要把《小鞋子》说成是一部儿童影片我觉得不大公平。它其实是拍给大人看的,让人咂一咂生活的滋味,在某天花时间看完以后安静下来想一想。全片没有一处刻意表现生活的艰难,而是处处体现出人性的美。小妹妹终于找到了那双丢失的鞋,却发现穿在一个盲人的女儿脚上。她躲在墙后看着,然后转身离去。没有一句台词,没有一个音符,但是却能深深打动人心,并且在最后流泪鼓掌。      我想这掌声的意思是鼓励和祝贺,里面没有一丝一毫廉价的同情。不抒情地朗诵,在字

里行间你就能读出坚硬的东西,那就是尊严。      《小鞋子》,号称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儿童片。   小时候,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明明自己年纪不大,却觉得每一步都踩在人生的关卡上。父母告诉你,上不了重点小学,就进不了重点中学;进不了重点中学,就考不上重点大学。于是你削尖了脑袋兢兢业业地学习、考试,不敢走错一步。老师告诉你,不完成作业是万恶之源,迟到早退意味着终生懒散。于是即便晚到一分钟,你也会觉得前途是天塌下来似的恐怖。公家的东西,只允许你贡献私人物品以作补给,绝不允许因己私用而受到任何损失破坏。学习好就是好学生,学习不好就一定是坏学生。谦虚是应该的,骄傲是可耻的。当分不清骄傲和自信的界线时,即使虚伪也要一概作谦虚状。损坏了别人的物品要赔偿,损坏了爸妈新给买的东西是暴殄天物大罪一桩。人人都说“三岁看到老,七岁望八十”,所以童年的你时刻要为八十岁的你负起责任,为光耀家族门楣负起责任,为将来你到底选择做一个好人还是坏人负起责任……就在这样责任的重压之下,你懵懵懂懂地形成了最初非黑即白、非好即坏的世界观。      所以我相信,即使今天的你已不再那么单纯——相信生活就是硬币,只有正反两面可供选择——而是已经长成能够看到生活中更多的“灰色地带”、会写下“软弱是人性而并非可鄙”这样句子的大人。童年的你,也一定是那个看电影时常常缠着父母问“主角是好人还是坏人”的小孩。急于区分好坏正反不是你幼稚的错,而是这个浮躁社会强加给你的东西。于是我们的童年很容易天塌,很容易绝望。青春期少年最爱在文章里写那些冰入刺骨的哀伤。这一些症结所在都是我们的天真,是我们的纯粹。我们不知道生活其实还有好多种选择好多条路,不知道幸福其实有很多个入口。      所以,当我看到小男孩因为不小心跑了第一名而拿不到第三名的奖品——一双给妹妹的小鞋子——而哭泣的时候,我的心都要碎了。我真想跳进电影里抱抱他,告诉他,没了那双小鞋子,他和妹妹照样会有个幸福的童年,地球照转,哭过之后,照样是新一天的风轻云淡。      可是我没有办法,因为想到了自己童年的那双“小鞋子”——那是一个漂亮的铅笔盒,簇新的表面在六月的阳光下闪闪发亮。体育老师说,只要在运动会中拿到第四名就可以得到它,但我却无良地拿了第二名,在众人的祝贺声和拥抱中怅然若失。过了好多年,那种委屈还在。因为在那时那刻,那个铅笔盒就是我所有的欲望、所有的幸福所在。  

    一直到了即使拥有崭新电脑、MP3、DC和漂亮衣服也不能让我快乐多久的今天,我还是时不时想起那个漂亮的铅笔盒,想起童年的我,其实要的并不多。可是每一次都全心全意,期待着能用自己的努力换回自己需要的东西。得不到纵然是百分之百的失落,得到了却也伴着百分之百的喜悦。痛快、干洌。      只是欲望什么时候开始像个充足了气的气球一样无限膨胀,我却记不清了。那个气球是大独裁者手中的玩物,漂在空中像捉摸不定的浮云,落在地上砸成难填的欲望之壑。这便是当代社会的众多悖论之一吧——我们嘲笑孩子的简单,却感叹着成年社会欲壑难填人心险恶,渴求着不复回来的纯粹。小时候,一颗糖果也可以成为快乐的源泉;长大后,金银成山却只让人辗转难眠频皱眉头。      我还记得第一次逛無印良品时的那种惊讶——所有的商品都简约到极致,没有印花、没有修饰。简简单单的咖啡色毛巾和纯白磁杯子,标签上分明标着"made in China",商品成份却用日语写成,顺便在旁边印了一个让人乍舌的“天价”。掏腰包者竟也趋之若鹜。我想起奶奶从老家带来的棉布被单,自己用织布机织的,红白格子。虽然有点粗糙,可是和这些后工业时代散发着“全球化”气味的流水线商品比起来,那么温暖又那么真实。原来长大了的我们也不是不喜欢简单,只是简单之下附加了那么多不纯粹的东西,“简单”二字便其实难副。怪不得有那么多商品叫嚣着“简约而不简单”,简化也能成为当代的一种卖点。而今天长大了的我们,一颗心掏不空又填不满,想要的有那么多,却再也不会为得不到一双童年的小鞋子而哭泣。 从阿巴斯那里,我们了解了一个全新的伊朗电影。那种简单朴素的画面,波澜不惊的情节,却又不时的折射出深邃的哲思,然而又那么的不着痕迹,透露出伊朗电影独具一格的艺术气质。     《小鞋子》是这样一部能洁净人灵魂的电影,看了太多的青春电影,生猛的《阳光灿烂的日子》,残酷的《关于莉莉周的一切》,以及冷烈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回过头想想发现自己原来没看过多少儿童电影,如果非要说出几部的话,也只能摆出诸如《小兵张嘎》之类的来凑凑数了。早就已经过了要相信童话的年代,只能捧着畿米、朱德庸的手绘本当童话看,让自己再美美的傻B一次。其实这并不是什么好玩的事实。     “小朋友,这双漂亮的鞋子是谁送给你的?”    画面中,一双微微有些破旧的红色女童鞋正在被修补,一针又一针,大概持续了两分钟,终于补好了,小男孩高兴得提

小鞋子电影影评篇八
《《小鞋子》影评》

《小鞋子》影评

一、简介:伊朗电影《天堂的小孩》又名《小鞋子》,导演是伊朗的马基德·马基迪。此片获得1999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是伊朗电影史上第一次入围奥 斯卡最佳外语片,参加了伦敦、纽约、香港等18个国家的国际电影节,获得了11项国际大奖,被美国《时代》杂志评为年度十大影片之一。1997年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最佳导演、观众票选最佳影片奖,1998 年第11届新加坡国际电影节亚洲最佳故事片奖,1998 年第23届国际儿童电影节最佳电影奖,1999 年第11届国际电影节最佳电影奖,最佳观众电影奖。,1999 年奥斯卡奖最佳外语片提名奖。影片清新、质朴,真诚地描述伊朗人的真实生活,表现窘迫艰难的平民生活中隐含的人性的善良,带领观众回到纯真澄净的世界。

电影讲述的是小阿里取回妹妹修补好的鞋子后,却不小心将这仅有的鞋子弄丢了,为了不给父母增加负担也不想被父母惩罚,兄妹俩商量好轮换着穿阿里的球鞋上学。每天妹妹放学后,都要飞快地跑回来,将鞋子换给阿里,为此阿里经常迟到并受到惩罚。为给妹妹买双新鞋,阿里想尽了办法,在和爸爸去做园丁赚了钱后,他首先暗示爸爸给妹妹买双新鞋子。不料自行车刹车失灵,父子俩狼狈回家,治病花去了本来答应给妹妹买鞋的钱。 后来,小阿里看到全市长跑比赛的通知时,便决定参加这个长跑比赛,并苦苦哀求老师批准他参加比赛,原因是第三名的奖品是一双球鞋。在比赛中,小阿里的眼前晃动着妹妹放学后奔来与他换鞋以及他换好鞋后奔向学校的脚步,他一定要获得那双鞋子,他在极度疲劳中坚持跑着,一心想拿第三名的阿里一不留神却拿了冠军,当人们向他表示祝贺时,小阿里抬起的却是一双充满失望的泪眼。当小阿里回到家中,妹妹难过地走开了,失望的小阿里脱下那双已经跑烂了的球鞋,把自己满是血泡的脚浸在水池里,红色的金鱼绕着他受伤的脚游着……

二、评论:记得以前对伊朗所了解的是:战争、石油、沙漠、宗教等,觉得灾难是令人困苦、不幸的事情,觉得它是冰冷的灰暗的一角。看完《小鞋子》后,对伊朗的印象大为改观,它让我感受到一个民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以及面临贫困的坚韧和力量。而这种坚韧和倔强表现在一个纯真乐观的孩子身上,更让人感慨和震撼。

单纯、虔诚、善良、充满暖意是他们给我的最大感受:

阿里一家居住的小镇,没有高楼大厦和现代化的设备,到处是低矮的民房和狭窄的小巷,几户人家共用一口天井,生活起居全部集中在一个客厅里面。阿里的爸爸是一家公司的倒茶生,工资微薄不足以养家糊口,但是他却没有因为贫穷而贪小便宜。就算家里没有糖,他也不会把伊斯兰教众祭祀用的糖块拿来就茶。莎拉的鞋子被阿里弄丢了,但她答应了阿里不告诉爸爸妈妈,虽然阿里总为迟到的事责怪她,莎拉还是没有违背自己的诺言,独自忍受着丢失鞋子带来的尴尬。 此外,阿里的“懂事”也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因为贫穷,这个9岁的小男孩承担了与他的年龄不相符的心理负担和责任,所有人都会为他产生怜爱和同情之心。毫无疑问他是一位小男子汉,然而,影片中他给观众印象最深的却是他的眼泪,从他那双大眼睛里流出的眼泪:在阿里第三次迟到的时候,教务长要把他

赶出学校,并让他“请家长”。阿里的泪水夺眶而出,但并没能让教务长改变主意。在体育办公室,阿里诚恳的请求一直都没能得到体育老师的真正注意,直到阿里眼里含着泪水,声音变得沙哑,才使体育老师以惊异的眼光打量他身边的这个孩子…..

三、艺术层面:影片的开头,导演先用近景静位拍摄:鞋匠的手在鞋子的豁口上刷胶水,用线缝合豁口。然后是一个全景的静位拍摄:阿里在一旁看着鞋匠敲打鞋边。最后是大全景的静位拍摄:阿里拿着修好的鞋子,走出鞋铺。在这样安静的基调下,巷子里的叫卖声与鞋匠补鞋的声音远近交织,给人一种十分真实的生活状态。

在影片末的比赛中,导演用了一系列升格镜头(慢镜头),来渲染阿里比赛的关键时刻。当把所有人都甩在身后获得了绝对优势之后,阿里为了得到季军而放慢脚步,让原本落在后面的男孩超过他。第一个男孩超过阿里的瞬间,影片运用了升格镜头,而后镜头速度恢复正常;第二个男孩超过阿里时,影片以同样的方式来处理。在这之后,影片一直用升格镜头来表现阿里,因为他的一让再让令他连季军都有可能拿不到。第三个男孩眼看难以超过阿里索性撞倒了他,这让阿里远远落后,不得不奋力赶超一群人。此处,升格镜头对应了情节的拐点以及由此引发的悬念。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yiyaoleikaoshi/2368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