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一步步深入的词句

| 中西医助理医师 |

【www.guakaob.com--中西医助理医师】

形容一步步深入的词句篇一
《表示第一的词》

2009-04-06 14:35

表示“第一”含义的词语举隅

表示“第一”含义的词语举隅

文/刘金山

元 原意为头,引申为开始,第一。如:“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公羊传·隐公元年》)

首 原意为头,引申为首先,第一。如:“且楚首事,当令于天下。”(《史记·陈涉世家》)现代汉语中的“首例”、“首发”、“首播”、“首创”、“首当其冲”等词中的“首”也都是“第一”的意思。

冠 本义是帽子,引申为位居第一。如:“位冠群臣,声施(流传)后世。”(《史记·萧相国世家》)成语“勇冠三军”中的“冠”也是“第一”的意思。

甲 天干的第一位,引申为居第一位或顺序的第一。如:“秦杨以田农而甲一州。”(《汉书·货殖传》)又如:“桂林山水甲天下。”

魁 原意为头目、首领,引申指科举考试中的第一名。如:“卿为仁宗朝魁甲。”(《宋史·章衡传》)

头 第一。如:头等、头号等。

冠军 战国时代的楚国有位大将军宋义,英勇善战,战功卓著,列楚国诸将军之首,将士们都叫他为“卿子冠军”。从魏晋到南北朝,冠军又成为部队军官的一种官衔,叫“冠军将军”。后来人们逐渐称比赛的第一名为冠军。

问鼎 春秋时,楚庄王北伐,陈兵于洛水,向周王朝炫耀武力。周定王派遣王孙满慰劳楚师,楚庄王向王孙满询问周朝的传国之宝九鼎的大小和轻重。楚庄王问鼎,有凭强大的力量夺取周王朝天下的意思,后用“问鼎”指图谋夺取政权,现比喻在比赛或竞争中夺取第一名。如:这次比赛,主队连输几场,失去了问鼎的机会。

鳌头 鳌是传说中海里的大龟。鳌头指皇宫大殿前石阶上刻的鳌的头。古代科举进士发榜时,考上状元的人可以踏上,后来,就用“鳌头”比喻占首位或取得第一名。“独占鳌头”意为占据“第一”。

榜首 古代科举考试后,列名张榜,“榜首”即榜上公布的名单中的首位,泛指第一名。

状元 科举时代的一种称号,主要指殿试的第一名,后泛指考试取得第一名的人;也比喻在本行业中成绩最好的人,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魁首 魁指首者或领头人,魁首指在同辈中才华居首位的人,即第一名。也说“魁元”。

夺魁 就是取得第一名,夺取冠军。如:这个厂的电视剧在全国评比中夺魁。 首位 最前面的名次,即第一位。如:产量居全国首位。

桂冠 月桂树叶编的帽子,古代希腊人授予杰出的诗人或竞技的优胜者。后来欧洲习俗以桂冠为光荣的称号。现在也用来指竞赛中的冠军。如:争夺桂冠。 折桂 比喻科举及第,现多比喻竞赛获第一名。如:省队联赛折桂。

首先 用于列举事项时的“第一”。如:首先,是大会主席报告;其次,是代表发言。

破天荒 唐代时荆州每年送举人去考进士都考不中,当时称天荒,后来刘蜕考中了,称为破天荒,比喻事情的出现是第一次。

首屈一指 弯下手指头计算,首先弯下大拇指,表示第一。

开天辟地 古代神话传说中,天地本混沌一片,盘古氏开天辟地,创造了世界。后多用于指前所未有的,有史以来第一次发生的。

史无前例 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事,指第一次发生。

形容一步步深入的词句篇二
《人物描写的句子》

马又紧张起来。他的目光四处移动,似乎在搜寻什么,他是那么的不安,甚至不敢接触任何人的目光。然后他又把头低下去,好像怕被别人看见似的。他的十个手指头不停地搓来搓去,一会儿便被汗水打湿了,滑滑的。

“怎么办呢,该不该上去呢?”唐明贼似的看看四周,比先前更紧张了,两腿在桌底下直发抖。“去,一定得上去,这是最后一个竞选项目了,为了以后同学们能对我另眼相看,我一定要竞选到这劳动委员。„„可是„„”唐明深深地咽下一口口水,头低得快贴到桌上了,呼吸更急促了。“李华一下来,我就上去„„”他这么想。

我的妈妈在卫生学校当老师。她浓浓的眉毛下面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端正的鼻子下面有一张爱唠叨的嘴,胸中却有一颗关心人的心。

孙老师是我们班的数学老师。她中等身材,35岁模样。一张和蔼可亲的面庞,总是那么慈祥。从那黑边眼镜中透出的目光,总是那么炯炯有神,那么和善。她的语言总是那么含意深刻,那么奇妙,引人发笑。

这个女老师姓宋,因为她年轻,顶多不过20岁,所以,我们都叫她小宋老师,也有一些女同学亲热地称呼她大姐姐。小宋老师长着高高的个子,衣着比较朴素。瓜子脸上长着两道柳眉,柳眉下嵌着一双明亮而又锐利的眼睛,还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小嘴。小宋老师梳着两条长长的马尾辫一直拖到肩头上。

冯成是我们班的同学。他个子不高,眼睛又大又亮,尤其是他长着两只大耳朵和两片厚嘴唇,活像一个大号的铃铛。为此,同学们送他个外号——“大铃铛”。说来也巧,从二年级至今,冯成每天给班里的教室开门、锁门,也像一个打点的铃铛,这外号就叫开了。

我的同桌张珊,人长得挺秀气,挺水灵,却落得个毛头小子的绰号——“张露能”。

李腊梅因爱管闲事,才当上了“两道杠”的卫生委员。你别看她“官”小、个矮,可嗓门儿高。不管是谁做了错事,她非要弄个水落石出并让你认错不可。因此,我把她的名字偷偷改为“辣梅”。

这位监考老师一进来,教室里立刻停止了说话声。他高高的鼻梁,又黑又长的眉毛下,镶嵌着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鼻子下长着连浓密的胡须,使人一看便知道这是一位严厉的监考老师。他向教室扫视了一遍,才开始讲话:“同学们,今大是你们向祖国汇报小学学习成绩的时候,一定要细心地做题,不能有一点儿马虎,接到试卷后,要看清题目,不要左顾右盼,交头接耳,要认真答卷,争取考出好成绩来。”

我的爸爸是一幽默的人。我的爸爸身材矮小,瘦精精的,白白的皮肤,黑黑的头发,那一头自来卷儿的“大波浪”发型,谁见了都会以为他是在理发店烫的。他的同事们都说他是缩小了的费翔,我也这样认为。 他是个搞美术的,是中南五省小有名气的装帧艺术家,他的个人画展得到过很多知名人士的好评。他又是个顶顶滑稽的人,特别爱开玩笑,我不知道是不是所有搞艺术的人都非常幽默,反正我觉得我爸爸身上充满了幽默细胞。不管他上班有多忙多累,只要一进家门,确切他说,只要一见到我,他就立刻眉开眼笑,我也跟着手舞足蹈起来。

“博览群韦”是我最大的一个爱好。一个十二岁的小姑娘调皮、倔强,白嫩而红润的小脸上镶着一个秀气的鼻子,再加上平时爱抿的小嘴,可爱极了——这就是我。在某个书店的一个角落中,您会遇见一位正在那儿捧着书津津有味地看着她,一会儿满面笑容,好像听到了胜利者的欢呼声;一会儿又紧皱眉头,好像遇到难题陷入深深的思索。她,就是我,书店的小常客。

妈妈特别爱看书学习。我的妈妈是位农民,一年四季忙里忙外,没有闲着的时候。她的那双手总是又黑又粗糙。妈妈还是一位参加自学考试的农民大学生呢,真了不起!

我给爸爸画个像。爸爸鼻粱上架着一回黑框眼镜。他在学校教地理,这副眼镜帮着他看见了中国,看到了全世界;他也教历史,这副眼镜又帮着他看到了书中古今中外的历史人物,了解到变化万千的史实。爸爸的眼镜可真是个望远镜呀!我在给爸爸画眼圈时就画了一副大大的黑眼镜框,在镜片上还画了很多圈圈。别看爸爸的鼻子能托起“望远镜”,可是却不怎么灵。那回他在家里炖肉,把锅坐在火炉上就趴在桌子上备起课来。肉糊了,他却没闻着,还是我从外边跑进来告诉他的。是不是爸爸的鼻孔小呢?

他有一颗冬瓜头,生气的时候脸一下子拉得很长,非常像马。他单独面对你的时候总是摆出一副善解人意的慈爱样子,同时不停地摇晃脑袋,远看像漂浮着的一个大灯笼。他的眼睛,你知道吗?大大的,灰黑色,很深邃,长在那张马脸上显得非常病态,他说话时喜欢对所有人乱飞媚眼,小心别让它撞到你,那会使你魂飞魄散的。他的胳膊啊腿啊细得像竹竿,衣服酷似床单披挂在身上,飘忽飘忽的,特别有神秘气质,这决定了我们在表演一切恐怖剧的时候都由他戴上假发来演女鬼。

他短小臃肿,外表结实,生就运动家般的骨骼。一张土红色的宽大的脸,到晚年才皮肤变得病态而黄黄的,尤其是冬天,当他关在室内远离田野的时候。额角隆起,宽广无比。乌黑的头发,异乎寻常的浓密,好似梳子从未在上面光临过,到处逆立,赛似“梅杜萨头上的乱蛇”。

眼中燃烧着一股奇异的威力,使所有见到他的人为之震慑;但大多数人不能分辨他们微妙的差别。因为在褐色而悲壮的脸上,这双眼睛射出一道犷野的光,所以大家总以为是黑的;其实却是灰蓝的。

平时又细小又深陷,兴奋或愤怒的时光才张大起来,在眼眶中旋转,那才奇妙地反映出他们真正的思想。

他往往用忧郁的目光向天凝视。宽大的鼻子又短又方,竟是狮子的相貌。一张细腻的嘴巴,但下唇常有比上唇前突的倾向。牙床结实的厉害,似乎可以磕破核桃。

他的微笑是很美的,谈话之间有一副往往可爱而令人高兴的神气。但另一方面,他的笑却是不愉快的,粗野的,难看的,并为时很短。

他通常的表情是忧郁的,显示出一种“无可治疗的哀伤”。

贝多芬在画上显得很年轻,似乎不到他的年纪,削瘦的,笔直的,高领使他的头颈僵直,一副睥睨一切和紧张的目光。

狮子般的脸上,牙床紧咬,刻画着愤怒与苦恼的皱痕,但表现得最明显的性格是他的意志,早年拿破仑似的意志:“可惜我在战争里不像在音乐中那么内行!否则我将战败他!”。

我的表妹叫杨洋,今年刚刚三岁。她长得胖乎乎的,矮墩墩的个子,还没有我的肩膀高呢。她的脸蛋儿圆圆的,两道又细又长的眉毛中间,长着一颗圆圆的小黑痣。每当别人问起这颗痣,她就会天真地说:“这叫美人痣。”她眼睛虽然不大,但很有神。一张小嘴儿笑起来甜甜的,真惹人喜爱。她很爱美。过年了,我妈妈给她买了一双小皮鞋。眨眼工夫,她就把鞋盒打开了,拿出皮鞋就往脚上穿。穿上以后,她还学着大人的样子,背着手,挺着胸,抬着头,在屋里走来走去。她那副神气的样子,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她看见我们笑,自己也不由地笑了起来。

一头乌黑的短发,显得精神抖擞,神采奕奕。眉宇间散发着一股灵气。一双圆而亮的眼睛镶嵌在白嫩的脸庞上,鼻子不高,但让人感觉到颇俊俏。再加上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巴就更惹人喜爱了。

大大的眼睛,高高的鼻梁上架着一副小而有型的眼镜。一张能说会道的嘴,构成了一张清秀的脸。不高的个子,潇洒的外形,不能不说是“帅呆了”!听了我的介绍,你们一定以为是一个可爱的男孩子吧!错了,她是一个超级像男孩子的女生。她,就是我的死党——陆歆韵

形容一步步深入的词句篇三
《描述自己内心感受的句子》

描述自己内心感受的句子

郁闷,惆怅,都只是快乐的铺垫,快乐是一种亲和的感觉、一份静谧的心情。拥有积极的心态,珍惜身边的一切,快乐就会时刻伴随你!

1.I'm having a case of the jitters these days.

这几天我总是忐忑不安。

这里a case of指“一种病症”,jitters是一个美国俚语,意指“神经颤抖”。合在一起直译为“有个神经颤抖的病症”,亦即“忐忑不安”。

2.I felt sick at heart when I saw how much she was hurt.

看到她受到那般伤害我心里特别难受。

“心里特别难受”的表达方法其实有很多种,例如be filled with anguish,但是be sick at heart更常出现在口语中。

Yeah, but I felt sick at heart when I saw how much she was hurt. 是的,但是看到她受到那般伤害我心里特别难受。

3.I have a splitting headache.

我头痛的快裂开了。

此语中的splitting的意思是“裂开”或者“劈开”。“头疼的快裂开了”是一种夸张的说法。

Hey, Sue. Have you got any pain-killers at hand?I have a splitting headache. 嗨,苏。你有止疼片吗?我头痛的快裂开了。

4.I don't know what has set my nerves on edge thses days.

这几天不知道是什么事把我搞得心烦意乱的。

此语中的nerves是“神经”,on edge的字面意思是“竖起”、“直立”或者“紧张”,因此该短语的意思是“神经紧张起来”,就等于我们说的“心烦意乱”。

5.I got balled up, too.

我也被搞糊涂了。

此句中的ball是动词,作“一团”解,be balled up原指“弄得一团糟”,比喻“被搞糊涂了”。

I got balled up, too. I seem to have difficulty in dealing with figures. 我也被搞糊涂了。好像我处理数字方面有问题。

6.The spirit is willing, but the flesh is weak.

心有余而力不足。

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精神愿意而肉体无能”,与汉语中“心有余而力不足”的表达法几乎完全一致。

Well...I'd like to. But...The spirit is willing, but the flesh is weak. 我很想帮,但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9.My hands are tied.

我无能为力。

“My hands are tied.” 并不是真正的“手被绑起来”的意思,而是指“没办法”的意思。比如电话响了,你很忙不能接,也可以说“Can you get it? My hands are tied” (我很忙,你能接一下吗?)

It is a school rule and there is nothing I can do. My hands are tied!. 这是学校的规定,我无能为力。

形容一步步深入的词句篇四
《文言中表示一段时间的词示》

文言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 汇总

岁 一年。“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捕蛇者说》)

是年 这一年。“是年,谢庄办团。”(《冯婉贞》)

经年 一年。“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柳永《雨霖铃》)

不终岁 不到一年。“不终岁,薄产累尽。”(《促织》)

不数岁 不到几年。“不数岁,田百顷。”(《促织》) 迩年 近年。“迩年狱讼,情稍重。”(《狱中杂记》)期年 满一年。“期jī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初阳岁 农历冬至以后立春以前。“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孔雀东南飞》) 明年 第二年。“明年复攻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积年 好几年。“所居官辄积年不徙。”(《张衡传》)

累年 年年。“累年如此,已用九女。”(《李寄》) 越明年 到了第二年。“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岳阳楼记》)

暮年 晚年。“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

岁暮 一年将尽的时候。“岁暮锄犁傍空屋。”(《野老歌》)

期月 一整月。“期月而诣莫生。”(《柳敬亭传》)(“期”读jī)

居数月 过了几个月。“居数月,漠然无所事。”(《狱中杂记》)

间月 隔月。“骨微伤,病间月。”(《狱中杂记》)

旬余 十多天。“旬余,杖至百。”(《促织》) 旬日 十天左右。“攻之辄拔,速者功在漏刻,迟不过旬日。”(《阎典史传》)

兼旬 二十天。“一人倍之,伤肤,兼旬愈。”(《狱中杂记》)

日 ①一昼夜。.“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阿房宫赋》)

②白昼,白天。“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鸿门宴》) 无日 没有多少日子。“吾村亡无日矣!”(《冯婉贞》) ③每天,天天。“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送东阳马生序》)

有日 为时不久。“道德之归也有日矣。”(《答李翊书》)

即日 当天。“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鸿门宴》)

翌日 明天,第二天。“翌日,以资政殿学土行。”(《〈指南录〉后序》)

旦日 明天,第二天。“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鸿门宴》) 他日 另外有一天。“他日,驴一鸣,虎大骇。”(《黔之驴》)

后日 过几天。“更求好女,后日送之。”(《西门豹治邺》) 翼日 翼通翌。明天,第二天。“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促织》) 异日 将来的日子。“欲以树艺佐其急,且备异日也。”(《甘薯疏序》) 来日 未来的日子。“前途似海,来日方长。”(《少年中国说》) 旦旦 天天。“岂若吾乡邻旦旦有是哉”(《捕蛇者说》)

昔日 从前。“试用于昔日。”(《出师表》) 累日 连日。“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朔 农历每月初一。“朝菌不知晦朔”(《逍遥游》)

望 农历每月十五。“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五人墓碑记》)

望日 农历十五日那天。“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前后。”(《与妻书》) 既望 农历每月十六日。“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观潮》) 。

晦 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旦 早晨。“旦辞爷娘去。”(《木兰诗》)

夙 早晨。“受命以来,夙夜忧叹。”(《出师表》)

晓 天亮。“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卖炭翁》)

曙 破晓,天亮。“鸣鸡外欲曙。”(《孔雀东南飞》) 平明 天亮的时候。“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史记?留侯世家》) 质明 天刚亮的时候。“质明,避哨竹林中。”(《〈指南录〉后序》)

侵晨 快天亮的时候。“侵晨探采谁家女,手挽长条泪如雨。”(《采桑女》)(《促织》) 东曦既驾 日神已经乘车出来,指太阳从东方升起的时候,清晨。“东曦既驾,僵卧长愁。”

日中 中午。“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两小儿辩日》)

亭午 中午。“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三峡》) 晌午 中午。“一日晌午,谍报敌骑至。”(《冯婉贞》)

薄暮 傍晚。“每薄暮下管键。”(《狱中杂记》)

暝 夜晚。“晻晻日欲暝。”(《孔雀东南飞》) 暮 傍晚;日落的时候。“暮宿黄河边。”(《木兰诗》) 日暮 傍晚。“日暮,所击杀者无虑百十人。”(《冯婉贞》) 日将暮 天快黑了。“日将暮,取儿蒿葬。”(《促织》)

昏 天刚黑的时候。“自昏达曙,目不交睫。”(《促织》)

莫夜 晚上,莫通暮。“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石钟山记》) 夕 晚上。“日夕策马,候权者之门。”(明?宗臣:《报刘一丈书》) 即夕 当天晚上。“即夕行步如平常。”(《狱中杂记》)

宵 晚上。“今酒宵醒何处?”(柳永《雨霖铃》)

中夜 半夜。“中夜闻鸡鸣。”(《祖逖》) 夜阑 夜深。“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夜中 半夜。“方夜中,生人与死者并踵顶而卧,无可旋避。”(《狱中杂记》) 夜分 半夜。“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三峡》) 晨夜 日夜。“闻操已向荆州,晨夜兼道。”(《赤壁之战》)

旦暮 时间很短暂。“吾攻赵,且暮且下。”(《信陵君窃符救赵》) 往昔 从前。“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孔雀东南飞》)

畴昔 从前。“立乎今日以指畴昔。”(《少年中国说》) 昔 从前。“昔欲救皇上既无可救,今欲救先生亦无可救,”(《谭嗣同》) 曩 从前。“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捕蛇者说》) 畴日 昔日。“见故国之旗鼓,感生平于畴日。”(《与陈伯之书》)

曩者 从前,先前。“曩者坝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周亚夫军细柳》) 向 先前。“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鱼我所欲也》) 向时 先前。“向时云里诸峰,渐渐透出。”(《游黄山记》)

今 现在。“积于今六十岁矣。”(《捕蛇者说》)

今兹 现在。“实荆今兹所见。”(《察变》) 今者 现在。“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 而今 现在。“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姜夔《扬州慢》) 方今 现在。“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庖丁解牛》)

当世 当代。“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出师表》)

当下 立刻。“当下茶果已撤。”(《林黛玉进贾府》)

登即 立即。“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孔雀东南飞》)

即便 立即。“即便包了两锭,叫胡屠户进来,递与他。”(《范进中举》)

旋 立刻,马上。“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活板》)

旋即 立刻,马上。

遽 立刻,马上。“遽刻其舟。”(《刻舟求剑》)

当是时 在这个时候。“当是时,魏将相宗室满堂。”(《信陵君窃符救赵》) 至其时 到那时。“至其时,西门豹往会之河上。”(《西门豹治邺》)

方是时 在这时。“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游褒禅山记》)

尔来 从那时以来。“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出师表》)

甫 刚刚,才。“惊魂甫定。” 当其时 在那时。“当其时,巫行视小家女好者,云是当为河伯妇。”(《西门豹治邺》) 尔时 那个时候。“尔时预复莽索,未得其女。”(《李寄》)

适 刚才。“适得府君书,叨日来迎汝。”(《孔雀东南飞》) 始 开始。“燕赵之君,始有远略。”(《六国论》) 始而 开始。“始而惭焉,久而安焉。”(《原君》) 始尔 开始。“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孔雀东南飞》)

初 起初,刚开始。“初一交战。”(《赤壁之战》)

行将 即将,将要。“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赤壁之战》) 久 很长一段时间。“天下苦秦久矣。”(《陈涉世家》)

久之 很久。“之”为语助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良久 很久。“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琵琶行》)

俄 不久。“俄有武夫出于波间。”(《柳毅传》)

俄而 不久。“俄而百千人大呼。”(《口技》)

既而 不久。“既而儿醒,大啼。”(《口技》) 俄顷 不久。“俄顷风定云墨色。”(《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已而 不久。“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醉翁亭记》)

寻 不久。“未果,寻病终。”(《桃花源记》)

顷之 一会儿。“顷之未发,太子迟之。”(《荆轲刺秦王》) 顷刻 一会儿。“狼亦黠矣,而顷刻毙之。”(《狼》) 有顷 一会儿。“有顷,君复出,与毅饮食。”(《柳毅传》)

居有顷 过了一会儿,过了不久。“居有顷,倚柱弹其剑。”(《冯谖客孟尝君》) 少顷 过了一会儿。“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座寂然。”(《口技》) 少时 一会儿。“少时,一狼径去。”(《狼》)

少间 一会儿。“少间,帘内掷一纸出。”(《促织》)

食顷 吃一顿饭的工夫。?食顷,帘动,片纸抛落。”(《促织》)

须臾 一会儿,片刻。“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劝学》) 斯须 一会儿。“及扑入手,已股落腹裂,斯须就毙。”(《促织》)

有间 一会儿。“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jiàn。”(《扁鹊见蔡桓公》) 无何 一会儿,不久。“无何,宰以卓异闻。”(《促织》)

记·李将军列传》) 居有间 过了一段时间。“居有间jiàn,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去私》) 居无何 过了不久。“居无何,匈奴入杀辽太守„„于是天子乃召拜广为右北平太守”(《史

逾时 过了一会儿。“逾时,道无行人:狼馋甚。”(《中山狼传》) 瞬息 一下子。“以草火烧,瞬息可成。”(《活板》) 晷刻 片刻。“命下,遂缚以出,不羁晷刻。”(《狱中杂记》) 未几 没多久。“未几,敌兵果舁炮至。”(《冯婉贞》)

形容一步步深入的词句篇五
《专题一 形容词》

专题一 形容词

考点分析:

1. 易混淆的形容词词义辨析;

2. 形容词的原级、比较级和最高级;

3. 倍数的表达法

4. 多个形容词做定语时的排序

一、形容词的用法:

(一)概念:形容词修饰名词,说明事物或人的性质或特征,通常可将形容词分

成性质形容词和叙述形容词两类,其位置不一定都放在名词前面。

1. 直接说明事物的性质或特征的形容词是性质形容词。

2. 叙述形容词只能作表语,所以又称为表语形容词,这类形容词大多数以a开头的形容词都属于这一类。例如:afraid, asleep, awake,alone等。

(二)形容词的种类

1. 品质形容词:英语中大量形容词属于这一类,他们表示人或物的品质,如: The play was boring. 那出戏很枯燥乏味。

You have an honest face. 你有一张诚实的脸。

2. 颜色形容词有少数表示颜色的形容词,如:

She had on a blue coat. 她穿了一件蓝色的外套。

3. -ing 形容词:有大量现在分词正在或已经变为形容词,如:intresting

4. –ed形容词:它们是由它们的过去分词变过来的,一般有被动意义,多数为品质形容词,如:

She looked tired.

5. 合成形容词: warm-hearted 热心的, heart-breaking 令人心碎的

(三)形容词的用法和在句中的位置

1、形容词在句中主要可用作:

1)定语(单个形容词修饰名词或代词,直接放在名词或代词前面): What a fine day!

He is a good student.

2)表语:

She looks happy.

3)宾语的补语(构成合成宾语):

Do you think it necessary? 你认为这有必要吗?

4)状语:

He arrived home, hungry and tired. 他又饿又累的回到家里。

2、形容词在句中的位置:有的形容词放在被修饰的名词之前,称为前置形容词;少数形容词放在被修饰的名词之后,称为后置形容词。

1)当名词被多个前置形容词修饰时,形容词之间有一个先后顺序问题。当两个以上形容词修饰一个名词,形容词该如何排列?为什么不能说a black new pen,而是说成a new black pen? 这里面有无规则可循? 如果你记住Opshacom这个为帮助记忆而杜撰的词, 就能掌握英语中形容词排列的顺序。 Opshacom中p代表opinion,指表示人们观点的形容 词,如beautiful,horrible,lovely,

nice等; sh代表shape,指表示形状的形容词,如long,short,round, narrow等; a代表age,指表示年龄、时代的形容词,如old,new,young等; c代表colour,指表示颜色的形容词,如red,black, orange等; o代表origin,指表示国籍、地区的形容词,如British,Canadian,German等; m代表material,指表示材料的形容词,如plastic,metal,aluminium等。 英语中这六类形容词连用时就按上述先后顺序排列, 如a nice long new black British plastic pen 当然,实际语言使用中不可能出现这么多形容词连 用的情况。

一般规则为:

(限定词)→一般描绘性形容词→表示大小、长短、高低的形容词→表示年龄、新旧的形容词→表示国籍、地区、出处的形容词→表示物质、材料的形容词→(名词)。如:

There is a famous fine old stone bridge near the village.

村子附近有一座著名的漂亮的古代石桥。

【重点】

2)当形容词词组相当于一个定语从句时,或形容词用来修饰somebody, something, anything, nothing 等的时候,便会出现后置形容词。如:

The boy interested in music is my brother. 对音乐赶兴趣的那个男孩是我弟弟。

Do you have anything interesting to tell us? 你有什么趣闻告诉我

们吗?

二、形容词的比较等级:

(一)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的构成

1

2.如:

useful more useful most useful

difficult more difficult most difficult delicious more delicious most delicious

【重点】

3.有几个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属于不规则变化。

原级 比较级 最高级

good/well better best

bad/ill worse worst

many/much more most

little less least

far farther farthest

old older oldest

(二) 形容词比较级的用法

1.形容词的比较级可以单独使用:

Be more careful next time. 下次小心点。

Which book is better? 哪本书更好?

2.也可以和than连用,表示两者相比

He is older than me . 他年龄比我大。

Skiing is more exciting than skating. 滑雪比滑冰更刺激。

(三) 形容词比较级的修饰语

1.形容词比较级前可加much, a lot, a bit, a little, slightly之类表示程度的状语:

He’s feeling much better today. 他感到今天好多了。

2.也可在比较级前any, no, some, even, still这类词:

Do you feel any better today? 你今天感觉好一点了吗?

3.比较级前还可加其他表示数量的词:

My sister is ten years younger than me. 我妹妹比我小十岁。

【难点】

(四)形容词比较级的特殊用法

1.和more有关的词组 :

1) the more…the more… 越……就越……。例如:

The harder you work,the greater progress you'll make. 越努力,进步越大。

2) no more than 与„一样。例如:

The officials could see no more than the Emperor.

官员们看到的和皇帝一样多。

3) more than 超过,不只是。例如:

There are more than two thousand people in the hall.

2.和less有关的词组

1) less than 不到… 不太:

It was ready in less than a week.

2) no less than 多达 不少于

No less than 2 million people came. 至少来了2百万人。

3) more or less 基本上 大体上 大约

The work is more or less finished. 这项工作基本上完成了。

3.还有as + 形容词或副词原级 + as

1) not „so/as„as。例如:

He cannot run so/as fast as you. 他没你跑得快。

2) 当as… as 中间有名词时采用以下格式:

①as +形容词+ a +单数名词/;

②as + manymuch +名词。例如:

This is as good an example as the other is. 这个例子和另外一个一样好。

I can carry as much paper as you can. 你能搬多少纸,我也能。

3) 表示倍数的词或其他程度副词做修饰语时,放在as的前面。例如: This room is twice as big as that one. 这房间的面积是那间的两倍。

Your room is the same size as mine. 你的房间和我的一样大。

(五) 形容词最高级用法

1.the + 最高级 + 比较范围

1)形容词最高级前通常必须用定冠词 the,例如:

The Sahara is the biggest desert in the world. 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

[说明] 形容词most前面没有the,不表示最高级的含义,只表示"非常"。例如:

It is a most important problem. =It is a very important problem. 这是个很重要的问题。

◎ 注意:使用最高级要注意将主语包括在比较范围内。

(错) Tom is the tallest of his three brothers.

(对) Tom is the tallest of the three brothers.

2) 下列词可修饰最高级,by far, far, much, mostly, almost。例如: This hat is nearly / almost the biggest. 这帽子差不多是最大的了。 ◎ 注意:序数词通常只修饰最高级。例如:

Africa is the second largest continent.非洲是第二大洲。

3) 最高级的意义有时可以用比较级表示出来。例如:

Mike is the most intelligent in his class. 或者:

Mike is more intelligent than any other students in his class.

(六)形容词最高级的特殊用法

1. 形容词最高级可用作表语,这时定冠词the 可以省略。

例句:I think her plan is best. 我认为她的计划最好。

2.形容词最高级还可和at 构成许多短语作状语,如 at best, at least, at most等。

例句:I’ll be with you at latest by ten. 我最迟十点钟就来陪你。

【基础练习】

一.写出下列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

1. long _________ _________ 2. short _________ _________

3. big _________ _________ 4. early _________ _________

5. nice _________ _________ 6. fat _________ _________

7. strong _________ _________ 8. clean _________ _________

9. busy _________ _________ 10. thin _________ _________

11. tall _________ _________ 12. late _________ _________

13. hot _________ _________ 14. happy _________ _________

15. delicious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16. beautiful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17. interesting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18. important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19. popular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0. expensive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1. careful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2. good _________ _________ 23. many _________ _________

24. old _________ _________ 25. bad _________ _________

二.用下列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1. She is _____ (tall) than me.

2. This ball is _____ (big) than that one.

3. I’m _____ (thin) than you

4. This girl is _____ _____ (beautiful) than that one.

5. Cookies are _____ _____ (delicious) than bread.

6. The pig is _____ (fat) than the dog.

7. The pen is _____ _____ (expensive) than the pencil.

8. The boy is _____ (old) than the girl.

9. This building is _____ (high) than that one.

10. The boy is _____ (short) than me.

形容一步步深入的词句篇六
《现代汉语“一片+形容词”的结构探析》

第37卷第3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5月 Vol.37 No.3 Journal of Tangshan Normal University May 2015

现代汉语“一片+形容词”的结构探析

杨艳利

(西华师范大学 文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0)

摘 要:现代汉语中存在着数量短语“一片”修饰形容词的现象。对“一片+形容词”发展历程、产生原因、“一片+形容词”结构及各构成成分的特点进行研究,着重从语义方面分析“一片+形容词”中量词“片”与形容词两者的相互选择与制约,并从“一片+形容词”结构的语法功能、语义认知上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一片;形容词;语义;音节;语法功能 中图分类号:H109.4

A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1009-9115(2015)03-0033-05

DOI:10.3969/j.issn.1009-9115.2015.03.009

A Study on the Structure of “Yipian(一片)+ Adjective”

YANG Yan-li

(College of Literature, 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 Nanchong 637000, China)

Abstract: The phenomenon that quantifier “一片” modifies adjectives does exist in modern Chinese.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一片+ adjective(s)”, the reasons of its formati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ructure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mponents are analyzed. And the selection and restraint between in “片” and “the adjective” from the aspect of semantic are emphatically analyze. In addition, the grammatical function of “一片+ adjective” and the semantic cognition of “一片+ adjective” are also studied.

Key Words: yipian(一片); adjective; semantics; syllable; grammatical function

对于量词“片”,汉语语法学界对其本身的研究分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其中也包括它与数词组成数量短语修饰名词、动词的研究。但是,数量词“一片”修饰形容词这一语言现象也是客观存在的。前人对比虽有研究但不系统完善,本文选取“一片+形容词”作为研究对象,作进一步研究。

仙》)

(3)畲田一片净,谷树万株浓。(费冠卿《答萧建》)

此时,数量词“一片”后面的形容词仅限于单音节词,如上例中的红、白、净等,多是颜色类性质形容词。唐代以后,“一片”后面的形容词不仅限于单音节形容词,也出现了双音节形容词。它所修饰的形容词在音节上和意义上都开始出现多样性,不再限于颜色类形容词。例如:

(4)多少心情多少事,都休。载取江湖一片愁。(吴潜《南乡子》)

(5)遂催马夫取路往各庄村,但不想两位文兵,人多远避,门闾里巷,一片荒凉,实乃惕人心目。(好古主人《赵太祖三下南唐》第43回)

(6)独有程咬金一片粗鲁,故相待甚是薄薄的。(褚人获《隋唐演义》第23回)

一、“一片+形容词”的发展历程

名词“片”在复杂的语言发展演变过程中,逐渐由名词语法化为量词,而且在意义上它也由表指称意义的名词进入了量词体系。数量词“一片”最初是修饰名词的,那么,何时它开始修饰形容词的呢?“一片+形容词”这个格式并不是现代汉语才有的,何晓霞指出“一片”修饰形容词最早出现在唐代的诗歌中,并且由于音节韵律的制约,所修饰的多为单音节的形容词[1]。如:

(1)可怜颜色经年别,收取朱阑一片红。(元稹《赠李十二牡丹花片》)

(2)东海一片白,列岳五点青。(白居易《梦

通过对古汉语语料的考察发现,“一片”修饰形容

────────── 收稿日期:2014-10-22

作者简介:杨艳利(1989-),女,安徽阜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社会语言学、现代汉语语法。 -33-

第37卷第3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5月

词的现象至少在唐代就已出现,且多运用于诗歌中。

二、“一片+形容词”产生的原因

首先可以确定“一片”修饰形容词有出现的必要性。它是由语言表达的实用性与经济性的要求[2]。因为数量词“一片”修饰形容词这一结构比较简单,人们在使用语言进行交际时,总是希望用最简洁的话来表达自己所要表达意思和思想,这就使语法书中原本被认为不合理的结构使用范围日渐扩大,并获得人们日益广泛的认同[2]。数量词“一片”修饰形容词的句子就是因为把形容词后面中心语省略后形成的。例如“新建楼群一片狼藉的景象”,我们在说话或行文时便容易把后面的中心语“景象”省略而简化为“新建楼群一片狼藉”,虽然句子省略了后面的中心语,但是省略中心语后的句子在理解上没什么问题,并且它在表达上更为凝练、简洁,符合人们表达经济性的要求。

此外,数量词“一片”和副词一样可以限制形容词。形容词具有程度性,形容词程度性的强弱可以通过使用不同的副词来限制[1,2]。当然,这种功能也可以借助数量词“一片”来实现。如“大地一片新绿”,这里数量词“一片”修饰形容词时,量词“片”其自身性状有所改变,它不再是描写“平而薄”的物体,而是从范围上笼统地说明某种性状连成一片,因而“一片”含有了“到处”“满”的夸张意味[3]。“一片”的这种特殊的表意具有一定的修饰效果,它增强了语言的表达效果,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当然,“一片”修饰形容词存在也有其他原因,如量词“片”的特征和受“片”修饰的形容词的特征等。

三、“一片+形容词”中“一片”对形容词的

选择

(一)“一片”对形容词语义的选择

首先量词“片”本身就表示了一定的形状,由于量词“片”词义泛化,它表示某种性状连成一片。因此这也决定了并不是所有的形容词都能够进入“一片+形容词”这个格式。“一片”修饰形容词时是从范围上笼统地说明某种性状连成一片,占据了某一空间,含有“满”的夸张意味[3]。如“到处一片碧绿”它的意思就相当于“到处满是碧绿”。我们通过对何晓霞《现代汉语“一+量+形”格式研究》附录部分的常用量词、形容词(“一+量+形”)搭配词表中“一片”所修饰的形容词和北大ccl语料库中“一片”所修饰的形容词的研究,把“一片”所修饰的形容词分为以下几类:

A.红 白 绿 蓝 黑

B.漆黑 惨白 雪白 火红 鲜红 碧绿 金黄 湛蓝 白茫茫 绿油油

C.沉寂 沉默 光明 豪华 芬芳 辉煌 暗淡 荒凉

-34-

模糊 皎洁 泥泞 宁静 整洁 混乱 光秃秃 水汪汪 闹哄哄 熙熙攘攘 死气沉沉

D.悲凄 哀伤 惊慌 苦闷 赤诚 高兴 快活 和气 宽容 迷茫 天真 热情 认真

我们把能进入“一片+形容词”格式的形容词分为以上四类,这四类形容词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A类形容词是单音节颜色类性质形容词,B类形容词是双音节或多音节的颜色类状态形容词。A、B两类形容词都是描写某一事物的颜色状态的,因而其共同的语义特征可概括为:[-述人][+颜色][+可见][+静态];C类形容词一般用来描写某一环境的氛围,这种氛围是人们可以感知到的,所以我们可以把C类形容词语义特征可归结为:[-述人][+氛围][+可感]。D类形容词一般是描写人的性情、心态的,其语义特征可标识为:[+述人][+性情][+静态][3]。总之,受“一片”修饰的形容词从语义特征方面分类,可分为三类:颜色形容词,氛围形容词,性情形容词。

(二)“一片”对形容词语音的选择

从音节方面考虑,考察了北大ccl语料库中“一片”修饰形容词的所有语料发现,在“一片+形容词”格式中,与“一片”搭配的形容词音节限制,可以发现“一片”所修饰的形容词没有音节的限制,它可以与单音节形容词、双音节形容词和多音节形容词搭配,但它所修饰的形容词中双音节形容词占了绝大部分。这跟汉语的韵律有着密切关系,也跟汉语词语的双音节化有很大关系。如:

(7)从窗外一阵阵吹来。起床后,在门口就可以看到杜鹃花在山坡上开得一片红,一片白。(李霁野《似曾相识的杜鹃花》)

(8)他的世界一片黑暗,他无法辨别动作、颜色、形状或亮光。(新华网)

(9)晚间必然是灯火通明的,现在却只剩下一片黑沉沉(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10)近处是一条宽阔的江面,对岸是错落幽静的河汊港湾,树林伸向远处的山脚,一片郁郁葱葱。(中华文本库《中国山水画之境》)

四、对“一片+形容词”的中量词“片”和“形

容词”的研究

(一)对量词“片”的研究

量词“片”的语义特征从《现代汉语量词用法词典》[4]中“片”的三个义项可以看出:①计量平而薄的东西。如:一片树叶。②计量较大范围的面积、空间,数词多用“一”。如:一片草地。③与数词“一”搭配构成数量词,修饰景象、声音、语言、心意等。如:悬崖上一片混乱。从中可以发现这三个义项内在的联系:

杨艳利:现代汉语“一片+形容词”的结构探析

首先“片”表示平而薄的事物,隐含了一种宽阔的视觉体验,如树叶、雪花等。由于量词“片”使用频率比较高,它的词义开始泛化,从而引申用于面积、空间较大的东西,如森林、天空等。再进一步引申表示充斥于某一空间的抽象事物、状态[5]。“片”所计量对象由具体到抽象,但其本身仍保留着形状义特征。

从以上各例可以看出,名词“片”所表示的“平而薄”的语义摹状特征,在作为量词的时候已基本上失去了它原有的具体指称作用[1],而且量词“片”的用法是从名词“片”的用法中分化出来的,量词“片”本身就带有名词“片”的部分语义特征即表示平面的、空间较大的东西。所以“一片”在修饰具体事物的性质或状态时,它的性质或状态要借助于所依附名词“片”的空间性,就是通过转喻的认知机制,让具体的性状可以呈现出“片”的形态特征,从而具有“片”的语义特征即面积较大平面状的语义特征,表示充斥于某一空间的抽象事物、状态的抽象语义特征,获得空间性,表示性状的全量,如“一片漆黑”“一片光明”“一片碧绿”等,倾向于平面状,表示性状充斥于某一空间。

刘焱把量词“片”划分为摹状量词,摹状量词就是量词自身都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片:[+面积较大平面状],它赋予被计量的性状以一定的形状,使之形象化,因而称之为摹状量词[3]。何杰则把量词“片”划分为范围量词[6]。范围量词具有描绘性,只表示一个模糊的范围。又因为摹状量词表示了一定的体积和形状,形象地描摹出被计量物体的形状范围,相比“范围量词”更能凸显“片”的形状义特征,在这里我们就把“片”划分为摹状量词。

具体的物体本身就具有空间性和一定的外部形态,而摹状量词的空间性则是以它名词所具有的的具体形态的方式呈现出来,如量词“片”的空间性就是通过名词“片”的空间性呈现出来。首先,摹状量词通过借助性状所附物体的空间形态来凸显具体性状的空间性,使计量有了认知上的可能性和依托[7]。量词“片”属于摹状量词,具有空间性状,如,“一片白茫茫、一片绿、一片雪白”等,“一片”本是用于修饰具有“片状”形态的物体,在这里借用来修饰具体的颜色性状,这样不仅凸显了颜色性状所依附的物体所呈现出的“片状”形态,达到计量性状的目的,还使抽象的事物形象化、具体化。其次,摹状量词“一片”修饰抽象性状形容词时,是通过隐喻的认知模式来实现的,这同时也是“一片”本身虚化和泛化过程的主要认知机制。

(二)对形容词的研究

宗轶丽指出由于形容词自身特殊的量性特征,数量词“一片”计量形容词性状时,与它计量名物时有所不

同。“一片”在计量形容词时是以主观计量为主的。宗轶丽认为主观计量是对性状的量性特征进行主观把握,计量不在于再现性状的实际量性,而旨在强调认知主体对性状量性的主观认识[7]。这体现了“一片”修饰形容词与修饰名词在计量方式上的本质不同——形容词则更适合用主观性的计量方式,这是因为抽象性状的形容词量性的连续性比具体性状形容词更强的特征决定的。而且在“一片+形容词”结构中,大部分形容词为抽象性状形容词,如:“辉煌、赤诚、天真”等。所以“一片”在计量形容词时是以主观计量为主。

五、“一片+形容词”的句法功能

“一片+形容词”结构是由三部分构成的短语结构即数词“一”、量词“片”和形容词三部分构成,如:“一片光明”“一片温馨”“一片翠绿”,数量短语“一片+形容词”结构格式整体在句子中可以做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等多种语法成分。

(一)做主语

(11)进门不到五分钟的时间,一片沉寂压得人喘不过气来,想逃离却又似乎迈不开步子。(林源《那样的夜》)

(二)做谓语 1.主谓谓语句

(12)父母一起把我抬到床上睡下,他们眼睛里面一片惊疑。(卫慧《上海宝贝》)

(13)站在路旁,姑娘心里一片惊慌。(《读者》合订本)

2.一般主谓语句

(14)他待人接物,一片淳真,朴实,诚恳,谦逊。(新华网)

(15)他的世界一片黑暗,他无法辨别动作、颜色、形状或亮光。(新华网)

(16)在中国国奥队走出机场引起中、韩两国近百名记者的竞相采访后,专程回国为韩国国奥队助战的韩国队名将朴志星的出现又使机场大厅一片混乱。(新华网)

搜索北大ccl语料库发现,“一片+形容词”在句中虽然可以主语,但它做主语的句子并不多见。从“一片+形容词”作谓语的情况来看,它做主谓谓语句中小主语的谓语时,小主语从属于大主语,通常是表示性状所依附的处所,如“心里”“眼睛”等人的身体部位。由此可见,“一片+形容词”构成的主谓谓语句还是受一定条件的限制的。

(三)做宾语

(17)晋阳阳城里,房屋被焚毁,满地长着荆棘,到处是一片荒凉。《中华上下五千年——闻鸡起

-35-

第37卷第3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5月

舞》

(18)他们都是严肃的读书人,而在报刊门市部似乎尚未见过,也许被一片红红绿绿淹没了。(新华网)

(19)同时,要坚决保护环境防止污染,使资源能够再生和持续发展,严禁破坏海洋生物生存环境的项目上马,还我海域一片蓝。(人民网)

(四)补语

(20)它的光芒把空中的太阳比下去了,天空和大地被照得一片通红。(新华网)

(21)它们在办公室和节目制作间乱窜并相互撕咬,把办公区搞得一片混乱,严重影响正常工作。(搜狐新闻)

(五)做定语

(22)肖柯期盼天塌地陷,期盼战争,是因为在那个全国上下一片红的年代里,她却是黑色的。(中国老年网——《夕阳论坛》)

(六)做状语

(23)吉林省农安县龙王乡农民梁淑华一家的2004年春节,在一片火爆忙碌中开始了。(新华网)

通过考察北大ccl语料库中“一片”修饰形容词,“一片+形容词”主要做谓语、宾语和补语,作定语也是极少数特殊用法,如例(22)其他情况下一般不做定语。它作状语时,不能直接修饰谓语,要和介词短语搭配在一起才能修饰谓语,如例(23)。“一片+形容词”可以出现在多种句式中,如兼语句、存现句、“被”字句、双宾语句、“把”字句等,此外,还可做独立语。

六、“一片+形容词”格式的语义认知分析 (一)“一片+形容词”的隐喻关系

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在认知语言学中它还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认知机制。在语言交际过程中,人们每时每刻都在使用大量的隐喻。它反映了人们的一种思维方式——隐喻概念体系,人们就是通过隐喻的思维方式看到了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产生了从具体到抽象的投射。人们通过借助外部的物质世界来反应内在的心理现象,就是利用具体的事物来表达抽象精神的思维方法。在“一片+形容词”中,量词“片”在事物由抽象到具体,由无形到空间过程中隐喻起了重要作用。例如“一片”在修饰表人类基本性情形容词时,就是将人的情态进行了量化处理,人的表情与心理两者之间存在隐喻关系。例如:

(24)夏至诚对自己的鲁莽连连道歉,而梦青丝的脸上一片茫然。(天涯论坛《古国幽陵》)

(25)那时候,这种鱼脑精一热销,就引起国内外一片惊奇,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的报纸给

-36-

予很高的评价。(新华网)

“一片”既可以表示具体事物,例如用于“树”“阳光”等成片状的东西,这叫实用,它又可以不表示具体的事物,如“漆黑”“光明”“天真”等,这叫虚用。并且“一片”修饰形容词时,就将形容词进行了量化处理。

此外,“一片”修饰形容词时,使所修饰形容词具有了一定的名词性,可以把它看做是“一片+形容词”后面的中心语省略的特殊用法。如:

(26)整个会议室里一片寂静。(糗事百科) (27)小镇上一片繁荣。(美丽生灵的评论)

句子中这类形容词本身就是表示环境、气氛类的形容词,所以中心词省略后不影响话语的理解。

(二)“一片”的重叠式

在“一片+形容词”结构中,其中的数量短语“一片”,可以重叠为“一片片”,具有加强性状量性程度的意味。如:

(28)在植树过程中,大家劳动热情高涨,齐心协力,挖坑、栽树、培土、浇水,一片片新绿呈现在堤畔。(新华网)

(29)随着天气回暖,春天的气息扑鼻而来,灿烂的油菜花将大地渲染成一片片金黄,令人心旷神怡。(红网)

(30)一片片翠绿从车窗外闪过,我好像从中嗅出一股异味来。(天涯论坛《车过黔西》)

(31)9月底至10月中是这里赏叶的最佳季节,远远望去,漫山遍野的树叶一片片火红,一片片金黄,还有夹杂着其它五颜六色的树叶相伴,景象蔚为壮观。(开心网)

通过考察,发现“一片”重叠后所修饰的形容词均为颜色类形容词,其他形容词均不能进入“一片片+形容词”这个格式。而且从上例可以看出,“一片片”修饰形容词的量要比“一片”程度要深。“一片片+形容词”在句中可以做主语、谓语和宾语三种成分。

(三)变式“形容词+一片”

一般数量结构在修饰形容词时,都是数量结构在前,形容词在后,即“一片+形容词”。不过也存在“形容词+一片”这个格式,如:

(32)他艰难地告诉记者:“飞机出事时,机舱里漆黑一片。(新华网)

(33)此时的大海,居然赤红一片,再没了往日的碧波涟涟。(新华网)

(34)闪光过去,还是黑黝黝的一片。(曹禺《雷雨》)

(35)今年虽然没有去年那么厚,但看着洁白一片的耶路撒冷,总是一种难得的惬意。(新华网)

杨艳利:现代汉语“一片+形容词”的结构探析

通过考察北大ccl语料库,发现“一片”置于形容词之后的例子也有不少。通过比较,发现,无论“一片”用于形容词前还是形容词后,其语义没有太大的变化,只不过句子的语意侧重点有些不同,“一片+形容词”语意重点在形容词,“形容词+一片”语意重点在“一片”。如“一片赤红”与“赤红一片”前者重在强调景象“赤红”,后者重在强调景象赤红的范围“一片”。在“形容词+一片”中,“一片”具有夸张强调的修辞功能,增强了语言表达效果,它能随着修饰对象的不同,给人展示出不同的空间画面,使人有一种具体可触的立体感。此外,我们还发现,变式“形容词+一片”在句子做谓语和宾语,也有少量做定语如上例(35),做定语的很少,不做句子其他成分。

(四)“一片+形容词+形容词”格式

“一片+形容词+形容词”就是数量词“一片”后面有多个形容词,可能是两个形容词或两个以上形容词。如:

(36)一旦了解到民办大学的真实情况,你就会觉得热情的背后,有一片惊人的苍白。(人民日报)

(37)一百年前,天空和今天没有两样,纷纷扬扬的雪花飘落下来,静悄悄地覆盖住大地山川,在世界一片银白的静谧中,您诞生了。(人民日报)

以上例子中的“一片惊人的苍白、一片银白的静谧”都是“一片”后面有两个形容词。通过层次分析法,可以把它分成“一片/惊人的苍白”“一片/银白的静谧”,“一片”修饰的是后面的整个成分,也可以说“一片”所修饰的是后面短语的中心语,如“苍白”“静谧”,也可以从“一片+形容词+名词”这个格式中得到验证。例如“一片混乱的状态、一片喜庆的场面、一片繁忙景象、一片清冷的灰绿色”等,通过分析发现在这些短语中名词作为形容词的中心语再受“一片”修饰,如“一片/

混乱的状态”,形容词“混乱”修饰名词“状态”,“一片”再修饰整个偏正结构“混乱的状态”,从这个格式中发现中间的形容词跟后面的名词链接更紧密一些。那么在“一片+形容词+形容词”格式中也是一样,形容词也是和它后面的形容词联系更紧密一些。当然也有“一片”后面跟多个形容词的,但这种情况并不多见,如:

(38)一片均匀的亮丽的深红,红得那样壮烈,红得那样生机盎然。(新华网)

通过对“一片+形容词”的研究,我们发现并不是所有的形容词都能受数量词“一片”修饰,量词“片”在本格式中占重要地位,它限制进入“一片+形容词”这个构式的形容词,而且“一片+形容词”在发展的过程中又有自身的发展变化,如出现变式“形容词+一片”等等,如今这个构式在语法功能和修辞功能方面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何晓霞.现代汉语“一+量+形”格式性研究[D].上海:上海师

范大学,2007:42-47.

[2] 陈秀然.汉语量词修饰形容词现象探因[J].重庆三峡学院学

报,2007(1):88-91.

[3] 刘焱.量词与形容词的搭配问题探讨[J].汉语学习,1999(5):

60-63.

[4] 郭先珍.现代汉语量词用法词典[Z].北京:语文出版社,2002:

68-70.

[5] 俞玮琦.现代汉语“一+量+情感形容词”结构研究[D].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2012:31-33.

[6] 何杰.现代汉语量词研究增编版[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33-34.

[7] 宗轶丽.现代汉语“一+量+形”结构的认知性研究[D].上海:

复旦大学,2011:24-31.

(责任编辑、校对:任翠香)

-37-

形容一步步深入的词句篇七
《描述一个人寂寞的句子》

描写一个人孤单寂寞的句子,习惯一个人

描写一个人孤单寂寞的句子,习惯一个人 习惯一个人,习惯寂寞,习惯孤独。但是害怕。害怕这一切会发生,逃避。。不停的逃。 人生是一场庄严的游戏,每一个玩笑背后都藏着眼泪,但放手与转身之间,每天都有一个新的太阳。 寂寞也是幻想家的坟墓,寂寞就是常常

描写一个人孤单寂寞的句子,习惯一个人

习惯一个人,习惯寂寞,习惯孤独。但是害怕。害怕这一切会发生,逃避。。不停的逃。 人生是一场庄严的游戏,每一个玩笑背后都藏着眼泪,但放手与转身之间,每天都有一个新的太阳。

寂寞也是幻想家的坟墓,寂寞就是常常沉默 常常紧闭双眼 ,所以一旦寂寞起来 这种感觉会让人觉得可怕,寂寞就是要一点点这样的走下去,而且大概要这样很久

原来.我们都在等待着那个让我们学会爱的人.

有人寂寞的时候说不出话来,有的人寂寞的滔滔不绝.寂寞就是你靠某个压抑的节奏来呼吸,寂寞就是想逃离现在的自己

寂寞是什么感觉就是身边没有了聊的来的人所以有的人可以陪坐在有的人身边一夜却一句话也没说

当你感到脆弱的时候,就让自己的坚强休息,这没什么大不了的,因为着是你权利.... 一个人的时候应该叫孤独,想一个人的时候才应该叫寂寞

爱可以是一瞬间的事,也可以是一辈子的事,每个人都可以在不同的时候爱上不同的人,不是谁离开谁就无法生活,遗忘会让我们更坚强。

孤独是一种状态,寂寞是一种心境。寂寞是灰色的也是深蓝色的

这说明,寂寞与否,跟精神境界有关系,跟性格有关系,跟环境有关系。

孤单只是个体和集体的区别。寂寞则是心灵上的孤单,缺少心灵上的共鸣。 她将她的幸福许给他,他却将寂寞归还与她.从此,天涯海角,各不相望!

忧郁症患者普遍都有寂寞的感觉,而忧郁症患者无一不是性格上存在缺陷,所以,性格也导致了寂寞。

这样看来爱情还真的是没什么道理可言,也许说爱情是场奇迹,更确切的说 因为他能使不可能的变成可能。

实际上,在心灵上有共鸣的人碰到一起的几率是相当小的。很多人一生都碰不到一个知己,就是寂寞。

人不是因为寂寞而寂寞,而是心里有了牵挂而寂寞.

当爱情已经能控制你或者你感觉你的世界里只有爱情的时候,爱情已经失去了真正的意义,而且,总有一天你会明白爱情只是一件事,而不是所有的事,朋友也很重要,而最重要的是你自己还有你想要做的事情。

寂寞就是天空中那种淡淡的蓝色泛着旧旧的光芒 不经意的抬下头就再也无法回避。

人,总要忘掉一些事,然后他才能记住另外的事。如同有人要靠近自己的身边,注定了有人要离开!

有些错误一旦发生,便没有纠正的机会,就像叶子,离开了树,再也无法回归,有些机缘,一旦错失了,将万劫不复....

有的人,没有知己,同样也没感觉到寂寞,而且生活还挺美。

寂寞和孤单的区别我认为在与心灵和形式的区别。

如果寂寞了,千万不要跟人诉说,那只会显得你更加寂寞难耐

描写一个人孤单的句子

独孤求败剑术无敌,剑法无人能破,他的一生是孤寂的。这是境界导致的。

一个人永远停留在原地,虽然不一定会失去什么,但一定会错过什么...

不是因为寂寞才想你,而是因为想你才寂寞.寂寞的感觉之所以如此之重,只是因为想得太深. 离开是痛苦的,也是唯一的...........

孤独是一个小水池里只有一条鱼;寂寞是水池里什么也没有。孤独是在很多人的地方,身边却没有人陪伴;寂寞是在很多人陪伴的时候,也只能沉默。

海,多么简单的一个字,可他却具有那么深邃的眼睛,海,变幻的蓝色,却是我一辈子深藏其中的忧郁.....

孤独是一种态度,寂寞是一种想法.寂寞是武器,有时候致命。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yiyaoleikaoshi/238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