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斤干豆出几斤卤水豆腐

| 药学职称考试 |

【www.guakaob.com--药学职称考试】

1斤干豆出几斤卤水豆腐篇一
《自己做豆腐》

豆腐的营养价值不用我说各位都知道,很多人也听说过什么卤水点豆腐一 物降一物的俗语,但是真正会做的人可能不是太多,小淳我把自己做豆腐的经验 坦白出来,具体操作还要靠大家自己摸索。 真正好吃的豆腐还是传统工艺手工卤水点,当然,咱们现在社会可以代替卤水的 东西很多,而且更方便简单,为了让某些人尽早吃到某些人做的豆腐,复杂的卤 水点豆腐方法我就不讲了(涉及到卤的做法,设计到石膏用量和时间的掌握,而 且一旦失败就要从头来过,这么复杂的东西我怕某人把握不住嘿嘿嘿)今天着重 说内酯豆腐的做法。 过程与原料: 1.泡豆选用豆脐(豆眉)色浅、含油量低、粒大皮薄、粒重饱满、表皮无皱、长相 可爱关键要便宜而且光泽丰润的大豆(殷炜的脸可做参考^_^),洗净,在春、 秋季水温 10~20℃时,浸泡 12~18 小时;夏季水温 30℃时,浸泡 6~8 小时; 冬季水温 5℃时,浸泡 24 小时。水质以纯水、软水为佳。以豆、水重量比 1∶3 为好,浸泡好的大豆约为原料干豆重量的 2.2 倍。泡好的豆要求豆瓣饱满,裂开 一线。浸泡时间过长过短,都会影响出豆浆率。 2.磨浆选用能进行浆渣自动分离的磨浆机 (现在市面上卖的基本都有这种功 能, 不过有人想自己买个石磨再买头驴来磨我也不介意, 但提醒, 环保要做好^_^, 驴便便可不是那么好清理的),粗磨、细磨 2~3 次,以尽可能提高大豆蛋白的 抽提率。磨浆过程中加水量的多少决定内脂豆腐的老嫩。做老豆腐,水与干豆的 比例是 3~4∶1,做嫩豆腐为 6~10∶1。第 1 次粗磨时,加水量为总加水量的 30%。 2 次调节磨浆机螺旋后进行细磨, 第 加水量为 30%。 3 次的加水量为 40%, 第 尽量把豆渣里面的浆冲洗出来。磨好的渣应手感细腻、无颗粒。这种渣绊上肉馅 包大包子那个美味也是了不得的………………(当然,豆渣也可以直接拎到实验 室为我们整形外科系统实验做做贡献,但前提是————殷炜不能在场,否则估 计不够分………………) 3.煮浆把磨好的浆放在不锈钢制的煮浆桶里,用大火煮至 60~70℃,放入 适量的食用消泡剂,把加热过程中产生的泡完全消除。然后把浆煮沸腾后保持 3~5 分钟。(如果嫌买消泡剂费事,那就辛苦一点,看在锅旁边,注意把煮起 的沫沫用勺子捞开)豆浆一定要煮开,否则会有毒 有毒的!!!!! 有毒 4.冷却煮好的浆冷却至 90℃以下。 5.点脂(加凝固剂) 将 β-葡萄糖酸内酯 葡萄糖酸内酯用少量冷开水溶解(内酯在化工品 葡萄糖酸内酯 商店就能买到,好像最近有的超市也有的卖,自己去找)。做老豆腐 1 公斤浆加 30 克内酯,嫩豆

腐 1 公斤浆加 24~30 克内酯。将溶解好的内脂加入冷却的豆浆 中缓慢拌匀即可。 6.出豆腐脑将点酯后的浆倒进成型模中(饭盒就可以),放置 20 分钟,静 置冷却即为豆腐脑。 到这一步,某些人就可以配些调料,拌上一碗热腾腾的美味豆腐脑送下楼去 了………………(也可参考我上次咸麻糊里面的鸡汤豆腐脑汤的做法加入,味道 更美)我们接着对付我们的豆腐。 7.纱布蒙上豆腐脑,然后在表面加一平板,上压一重物(板砖啊,石块啊,殷 炜啊什么的都可以^_^)缓慢将豆腐脑中水分挤压而出,想吃普通水豆腐,就压 时间短点,想吃豆腐干就长时间,这种把握方法其实一目了然,自己拿手指头捅 捅不就知道软硬了么! 到此,基本的豆腐就做好了,下面讲几种其他豆腐制品制作法!! 豆腐皮的制作方法:同制作豆腐时一样,选用浓豆浆,倒入锅中,加热时注意不 要煮沸,锅中豆浆的表层就产生一层皮膜,用竹签等工具恰当地捞出铺在竹篦子 上并使之慢慢地风干晾燥就可以(但也有在未干燥时就加以烹调食用的,反正干 了想吃还要泡^_^,但晾干的更容易保存)。此膜捞出后锅中会再次产生皮膜, 继续捞出,这样如此反复,保证浆温始终在沸腾边缘难度稍微大点,多做几次就 熟练了。在捞豆腐皮过程中,豆浆的浓度会逐渐稀薄,要适当地给予新鲜浓豆浆 补充。 做臭豆腐、酱豆腐的豆腐是特质的,压得比我们一般吃的豆腐要硬,但比豆腐干 又软,但其实就算直接用豆腐做臭豆腐也一样可以,方法如下: 豆腐切小块,一板一板地上架,木质架子可以放十几层豆腐,中间可通风,抹上 盐, 点上霉菌 (霉菌好搞, 穿剩的臭袜子别洗, 沾上水包在塑料袋里扔床底下 (塑 料袋要扎几个孔),梅雨季节 3 天,平时一个礼拜,袜子上就会张绿毛,此时把 绿毛刮下,溶化在水中,用手指蘸了均匀弹在豆腐上,在无阳光直晒的通风房间 里放两至三天,夏天屋中气温可在 32 度上下,豆腐会长出一寸长的白毛,即霉 菌。 然后将发霉的豆腐泡入配好的酱油料酒什么的里面腌制一天,这样就可以 下油锅炸着吃了,吃的时候加葱姜酱料调味,别想着怎么做出来的,慢慢品味去 吧哈啊哈! 豆腐果:这个更简单,豆腐切块,放平底煎锅里 6-7 成热油煎到 6 面焦黄就可以 了。

1斤干豆出几斤卤水豆腐篇二
《做豆腐》

注意1:黄豆侵泡的时间?

答:夏季4-6小时,春秋7-9小时,冬季10-12小时,切记勿超过。

(注意:使用冷水泡,房间带暖气,8小时内即可)注意2:对于黄豆有什么要求?(重要因素)

答:请不要使用陈年黄豆,转基因黄豆,切记,直接影响豆腐效果,选豆选择果粒饱满椭圆的新鲜大豆,清除杂质和去除已变质的黄豆,问题3:豆浆需要过滤掉豆渣吗?

答:是的,需要过滤掉豆渣!(注:豆渣可以和鸡蛋搅拌,煎成鸡蛋豆渣饼)问题4:石膏豆腐,内酯豆腐,卤水豆腐,这三种豆腐有什么区别?

答:石膏和内酯是嫩豆腐(南豆腐/豆腐脑/口感嫩),卤水是老豆腐(北豆腐/口感粗)。

问题5:水和黄豆的比例是多少?

答:200克干豆泡后全部使用,用1800毫升水,制成豆浆后,使用1小包豆腐王。

(如果您的豆浆机是1100毫升左右的话,请使用100克黄豆,使用半小包豆腐王即可)石膏豆腐操作方法:

1、 用一杯凉开水(100毫升)溶解石膏豆腐王。

2、 把豆浆(温度90度左右)从约一尺高的高度快速冲入装有石膏水的容器中。

3、 静置15-25分钟后即成石膏豆腐脑。

4、 经过豆腐盒压制15-20分钟就成石膏豆腐哦。

(静置时间越久,凝固越好!压制时间越久,豆腐的水份就越少,厚度就比较薄,可以适当自 己调节时间,时间没具体限制)内酯豆腐操作方法:

1、 内酯放入容器内,不用水溶解。

2、 把豆浆(温度96度)从约一尺高的高度快速冲入装有内酯的容器里

3、 静置15-25分钟就成豆腐脑了

4、 经过豆腐盒压制15-20分钟就成内酯豆腐哦。

5、 (静置时间越久,凝固越好!压制时间越久,豆腐的水份就越少,厚度就比较薄,可以适当 自己调节时间,时间没具体限制)

6、 内酯主要成分是葡萄糖酸,放多了会有点酸,减少内酯就可以!卤水豆腐操作方法:

1、 用2量杯凉开水(200毫升)溶解卤水豆腐王,

2、 把豆浆从约一尺高的高度快速冲入装有卤水的容器里

3、 静置15-25分钟就凝固了,然后用豆腐盒压制15-20分钟就成卤水豆腐哦。

4、 (静置时间越久,凝固越好!压制时间越久,豆腐的水份就越少,厚度就比较薄,可以适当 自己调节时间,时间没具体要求)如果您没成功做成豆腐,对照以下 不成功原因1:水量和黄豆比例不对!

不成功原因2:黄豆侵泡时间过久!

不成功原因3:豆浆温度过低!

不成功原因4:黄豆质量不行,更换黄豆试下!(重要原因)

不成功原因5:适度调节豆腐王的用量!

不成功原因6:豆浆机制出豆浆浓度达不到要求!

(目前豆浆机制出的豆浆浓度不高,浓度高容易糊底) 注意1:黄豆侵泡的时间? 答:夏季4-6小时,春秋7-9小时,冬季10-12小时,切记勿超过。

(注意:使用冷水泡,房间带暖气,8小时内即可)注意2:对于黄豆有什么要求?(重要因素)

答:请不要使用陈年黄豆,转基因黄豆,切记,直接影响豆腐效果,选豆选择果粒饱满椭圆

的新鲜大豆,清除杂质和去除已变质的黄豆,问题3:豆浆需要过滤掉豆渣吗?

答:是的,需要过滤掉豆渣!(注:豆渣可以和鸡蛋搅拌,煎成鸡蛋豆渣饼)问题4:石膏豆腐,内酯豆腐,卤水豆腐,这三种豆腐有什么区别?

答:石膏和内酯是嫩豆腐(南豆腐/豆腐脑/口感嫩),卤水是老豆腐(北豆腐/口感粗)。

问题5:水和黄豆的比例是多少?

答:200克干豆泡后全部使用,用1800毫升水,制成豆浆后,使用1小包豆腐王。

(如果您的豆浆机是1100毫升左右的话,请使用100克黄豆,使用半小包豆腐王即可)石膏豆腐操作方法:

1、 用一杯凉开水(100毫升)溶解石膏豆腐王。

2、 把豆浆(温度90度左右)从约一尺高的高度快速冲入装有石膏水的容器中。

3、 静置15-25分钟后即成石膏豆腐脑。

4、 经过豆腐盒压制15-20分钟就成石膏豆腐哦。

(静置时间越久,凝固越好!压制时间越久,豆腐的水份就越少,厚度就比较薄,可以适当自 己调节时间,时间没具体限制)内酯豆腐操作方法:

1、 内酯放入容器内,不用水溶解。

2、 把豆浆(温度96度)从约一尺高的高度快速冲入装有内酯的容器里

3、 静置15-25分钟就成豆腐脑了

4、 经过豆腐盒压制15-20分钟就成内酯豆腐哦。

5、 (静置时间越久,凝固越好!压制时间越久,豆腐的水份就越少,厚度就比较薄,可以适当 自己调节时间,时间没具体限制)

6、 内酯主要成分是葡萄糖酸,放多了会有点酸,减少内酯就可以!卤水豆腐操作方法:

1、 用2量杯凉开水(200毫升)溶解卤水豆腐王,

2、 把豆浆从约一尺高的高度快速冲入装有卤水的容器里

3、 静置15-25分钟就凝固了,然后用豆腐盒压制15-20分钟就成卤水豆腐哦。

4、 (静置时间越久,凝固越好!压制时间越久,豆腐的水份就越少,厚度就比较薄,可以适当 自己调节时间,时间没具体zhuz注意注意

注意1:黄豆侵泡的时间?

答:夏季4-6小时,春秋7-9小时,冬季10-12小时,切记勿超过。

(注意:使用冷水泡,房间带暖气,8小时内即可)

注意2:对于黄豆有什么要求?(重要因素)

答:请不要使用陈年黄豆,转基因黄豆,切记,直接影响豆腐效果,选豆选择果粒饱满椭圆的新鲜大豆,清除杂质和去除已变质的黄豆,

问题3:豆浆需要过滤掉豆渣吗?

答:是的,需要过滤掉豆渣!(注:豆渣可以和鸡蛋搅拌,煎成鸡蛋豆渣饼)

问题4:石膏豆腐,内酯豆腐,卤水豆腐,这三种豆腐有什么区别?

答:石膏和内酯是嫩豆腐(南豆腐/豆腐脑/口感嫩),卤水是老豆腐(北豆腐/口感粗)。

问题5:水和黄豆的比例是多少?

答:200克干豆泡后全部使用,用1800毫升水,制成豆浆后,使用1小包豆腐王。

(如果您的豆浆机是1100毫升左右的话,请使用100克黄豆,使用半小包豆腐王即可)

石膏豆腐操作方法:

1、用一杯凉开水(100毫升)溶解石膏豆腐王。

2、把豆浆(温度90度左右)从约一尺高的高度快速冲入装有石膏水的容器中。

3、静置15-25分钟后即成石膏豆腐脑。

4、经过豆腐盒压制15-20分钟就成石膏豆腐哦。

(静置时间越久,凝固越好!压制时间越久,豆腐的水份就越少,厚度就比较薄,可以适当自 己调节时间,时间没具体限制)

内酯豆腐操作方法:

1、内酯放入容器内,不用水溶解。

2、把豆浆(温度96度)从约一尺高的高度快速冲入装有内酯的容器里

3、静置15-25分钟就成豆腐脑了

4、经过豆腐盒压制15-20分钟就成内酯豆腐哦。

5、(静置时间越久,凝固越好!压制时间越久,豆腐的水份就越少,厚度就比较薄,可以适当 自己调节时间,时间没具体限制)

6、内酯主要成分是葡萄糖酸,放多了会有点酸,减少内酯就可以!

卤水豆腐操作方法:

1、用2量杯凉开水(200毫升)溶解卤水豆腐王,

2、把豆浆从约一尺高的高度快速冲入装有卤水的容器里

3、静置15-25分钟就凝固了,然后用豆腐盒压制15-20分钟就成卤水豆腐哦。

4、(静置时间越久,凝固越好!压制时间越久,豆腐的水份就越少,厚度就比较薄,可以适当 自己调节时间,时间没具体要求)

如果您没成功做成豆腐,对照以下

不成功原因1:水量和黄豆比例不对!

不成功原因2:黄豆侵泡时间过久!

不成功原因3:豆浆温度过低!

不成功原因4:黄豆质量不行,更换黄豆试下!(重要原因)

不成功原因5:适度调节豆腐王的用量!

不成功原因6:豆浆机制出豆浆浓度达不到要求!

(目前豆浆机制出的豆浆浓度不高,浓度高容易糊底)

如果您没成功做成豆腐,对照以下

不成功原因1:水量和黄豆比例不对!

不成功原因2:黄豆侵泡时间过久!

不成功原因3:豆浆温度过低!

不成功原因4:黄豆质量不行,更换黄豆试下!(重要原因)

不成功原因5:适度调节豆腐王的用量!

不成功原因6:豆浆机制出豆浆浓度达不到要求!

1斤干豆出几斤卤水豆腐篇三
《天下美食盐卤点豆腐》

盐卤点豆腐

这里是两种豆腐,一种是普通的,另一种是用紫甘蓝打汁代替水来打豆浆。不过虽然紫甘蓝汁颜色深紫,做出的豆腐颜色只是一点淡淡的蓝灰色,因为在压制过程中大部分水分都被压掉了。如果不是和白豆腐对比一下,都不太看得出颜色有异呢。

用甘蓝汁打还有点有意思的,就是打豆浆的过程中就能闻到做熟的菜味,感觉很不一样哦~~~

因为我的豆浆浓度低,只有1:10,所以打好的豆浆没有过滤,里面可能会带有一些豆渣,所以成本不如狮做出来的细腻。如果要成品细腻,就要将豆浆过滤一至两遍。当然不过滤也是没有任何问题了。 原料:黄豆240克、食用盐卤5克、水或紫甘蓝汁2400ML。

工具:豆浆机(带加热功能的)、豆腐盒、干净纱布、蒸锅。

做法:

1、紫甘蓝汁:将紫甘蓝洗净,切成块,放入搅拌机中,加水打成菜汁。用干净纱布将菜汁过滤一下,过滤出的甘蓝汁用来打豆浆。因为紫甘蓝的颜色非常浓,可以在过滤过一次后,再在菜渣里加些水,再过滤一遍。

2、黄豆提前一天浸泡至发(天热时要放在冰箱中)。

3、将泡好的黄豆放入豆浆机,倒入紫甘蓝汁。我的豆浆机每次最多装120克干豆发好的黄豆,豆浆桶的水量上限为1500ML,加豆后倒入1200ML水正合适。即黄豆和水的比例为1:10。

4、分两次将黄豆+紫甘蓝汁打成豆浆。打豆浆的同时,按盐卤和水1:4的比例将盐卤化开搅拌匀。

5、两次打好的豆浆倒在一起,这时豆浆温度还很高,但两次的豆浆混合后已达不到点豆腐需要的温度,所以要再加热一会,煮至80-90度之间时,就可以点卤了。

6、用筷子或最小号的小勺或吸管,一滴一滴地将盐卤水点入豆浆中,速度大概2秒1滴。

7、滴的过程中不时用勺子搅拌一下豆浆,慢慢地豆浆就会开始有变化,出现絮状物。

8、10-15分钟滴完,豆浆会成为豆花状的絮状。滴好后放置30分钟。

9、豆腐盒放入蒸锅,将干净纱布铺在豆腐盒里,把絮状豆花全部盛入豆腐盒,水分同时会从盒底的孔中流走。

10、上面用纱布包好,装豆腐盒盖子盖好。

11、压上重物(我用的哑铃),约15-20分钟豆腐即可制好。

注:

1、240克干豆,2400ML液体,做出的豆腐是610克。最后的豆腐成品,如果想嫩一些,可以减少一点盐卤的比例,也可以减少最后压制的时间。

2、在试过几次这个量后,我又尝试了减少一半材料,只做了豆浆机一次的量。这样其实更加省事合理。豆浆机打好豆浆后倒出的豆浆温度还在90多度,稍晾个几分钟就达到合适温度,不用再加热。压好的豆腐差不多300克,也正好是一个菜的量(600克一顿吃有些多了)。

3、做出的豆腐一次吃不完,可以放入冰箱冷冻室做成冻豆腐。

4、狮介绍的点卤时间是每分钟30-40滴,用时约15分钟。但我没有按照这个速度,我滴的很快,大概3、4分钟就滴完了,就是一定要保证,要一滴一滴地点,而不能一下子就倒入很多。

5、做普通白豆腐就是直接用水来打豆浆即可。

6、盐卤一定要食用盐卤。

我把打碎过滤出的紫甘蓝碎搭配豆腐一起吃,撒上一点点盐就足够好吃了。

需要准备一斤干黄豆,拣出死豆和石子,这样对机器比较好,提前一天泡豆。泡豆的时候可在水里添加黄豆量0.2~0.5%的食用碱,这样磨出的豆浆蛋白质比较多,出的豆腐更多一些。

接下来就开始磨豆浆了,豆子和水按1:8的比例,用500克的干黄豆,磨豆浆的时候加水4000克,豆浆一般磨2遍。磨好后准备一个煲汤袋过滤,也可以用纱布,

再次过滤的豆渣就很细腻了,过滤好的豆浆。锅子不够大的时候最好分开煮,要不然很容易溢锅,点浆的时候再倒一起。

中小火煮浆,期间要搅拌几次,因为都将比较浓,害怕糊底。开后,再煮5分钟,这样可以去除豆腥味。

煮浆的过程中,就可以准备卤水了,500克干豆,用20克盐卤

盐卤是固体的,用少量水化开,沉淀一下,去掉下面的杂质

过滤好的卤水装在一个有小孔的瓶子里面,没有这样的,可以准备一个矿泉水瓶子,在瓶盖上面扎几个小洞。这样,点卤会比较均匀。

豆浆煮好后,点卤要把温度控制在85-90摄氏度之间,基本上就是关火后搅个几回就可以了,不用凉太久。

点卤要均匀,点进去之后用勺子搅拌一下,变成这样就可以了

趁热将豆腐花舀进豆腐盒里面

用纱布包好,放上盖板,压上重物

豆腐的老嫩取决于你上面的重量和压得时间,我这个有点点重了,半锅水差不多,压个十几二十分钟就可以了

完成!

名称:盐 卤又叫卤碱、卤水〔有块状,片状,粉状〕

物化性质:易溶于水和乙醇为无色、无臭的小片、颗粒、块状式单斜晶体,味苦。

产品用途:食品行业:用卤水(氯化镁水溶液)点制的豆腐较实,点制的豆腐质嫩味鲜,还用作部分食品的添加剂.在食品中可作凝固剂,主要用于豆制品。能使蛋白质溶液凝结成凝胶。多在豆腐生产中应用,形成的豆腐硬度、弹性和韧性较强。

产品包装:重量50千克/袋或散装(500g)。

贮存:干燥,遮光,密封储存 长期有效

用法:与水比例没有特殊要求,水多了卤水浓度降低,凝固成豆腐就嫩,反而则豆腐就实,建议卤水先倒少量后,看凝结的豆腐花形状,不过再慢慢加入适量卤水即可。建议盐卤用温开水60度以上,易于将盐卤充分溶解。溶解后剩下的沉淀物不要倒入豆腐中。

1斤干豆出几斤卤水豆腐篇四
《家庭自制卤水豆腐》

家庭自制——卤水豆腐——

主料:黄豆500克、盐卤8克

辅料:水适量

具体操作:

1.干豆拣去杂质和不饱满的豆,用清水浸泡一夜,使之膨胀至完全泡发。(夏天需要放冰箱冷藏室)准备清水适量(豆浆机带的滤缸一缸即可);

2.取半碗泡好的黄豆加入料理机中,再放入料理机桶高3分之二的水,打成豆浆;打好的豆浆用棉布过滤;(滤出的豆渣放入冰箱保存,可以用来蒸馒头、烙饼等)

3.然后放在比较厚点的锅里烧开;

4.烧开后撇掉浮沫,再烧2分钟左右关火;

5.盐卤用4倍的水化开,等豆浆凉到80-90度左右时开始点卤;

6.点卤的时候边搅拌边一滴一滴的加入卤水,直到有出现豆花停止;

7.豆腐模具铺好打湿的棉布,把豆花舀进模具中,用布把豆花包好;

8.模具加好盖子,上边放重物(这样更有利于使豆腐成型)压20分钟左右,打开模具盖子脱模即可。

爱唠叨:

1、豆子要完全泡发,这样更有利于出浆;

2、过滤豆浆的时候最好使用布丝较密的棉布,这样做出的豆腐越细腻;

3、豆腐成型的时候压的时间越长,豆腐含水率越低,就是所谓的豆腐越老,想要吃口感嫩点的豆腐可以压的时间短点。

豆香浓郁的——卤水豆腐

1斤干豆出几斤卤水豆腐篇五
《豆腐的制作》

山东牟平县马家都村豆腐专业户曲立文经过苦心钻研,创造五巧方法,做成了“马尾提豆腐”,又名五巧豆腐。

制作方法 以9公斤大豆做一道豆腐为例,其做法是:

1、巧用水:大豆碾压后,除去豆皮,用15公斤冷水,浸泡3~4小时,然后磨糊。粉碎机磨豆腐用30公斤水;用石磨磨糊,约为粉碎机用水的一半。薄浆时(即用开水冲豆腐粕)把水加到70公斤(不管是机磨还是石磨磨成的糊)。薄浆切忌用冷水,因冷水挤不净豆汁。过滤时,用冷水冲创豆腐渣,每道豆腐用创渣水10公斤,一般应重复创两遍。

2、巧撒石:薄好浆后,在煮浆以前,将一把面粉(约25克)撒在生浆上面,用炊帚搅匀即可,然后加温;也可在磨好粕后,把面粉撒在糊上,用搅板搅匀,然后薄浆。这一把面粉,即可以保证豆腐鲜嫩可口,又可使豆腐抗煮筋道。

3、巧使盐:在烧熟的豆浆装缸闷浆之前,先在缸底放一棒盐(一道豆腐用盐400克)。闷浆时不要搅到缸底,让食盐自然溶解。有了这棒盐,可加速蛋白质凝固,防止豆浆沉留缸底,还可使豆腐口感纯正,没苦味。

4、巧点卤:点卤水要求是:“看温度,慢点卤,卤水不能一次足。”一道豆腐用卤水250克,分5次使用。气温在15℃以上时,闷浆后,浆温降至85℃开始点卤,以后每下降10℃点一次,到45℃时,250克卤水按时按量点完。气温降至15℃以下时,点卤从90℃开始,以后每降5℃点一次,到65℃时,点完最后一道卤。每点一次卤水,用水飘顺缸边慢慢推浆5~7圈。一般点完第五道卤水应马上开始压豆腐。如果浆温和卤水的温度掌握得不准确,可在点第四遍和第五遍卤水时,适当加大或缩小点量。点完第四遍卤水时,可用水飘从缸中舀起豆腐脑,如果凝块有鸡蛋大小,而且流到飘沿有弹性,不易断开,证明浆已闷好;否则要延长闷浆时间并增加一次卤水量。

5、巧加压:压豆腐时,要做到快压、狠压。压力不能低于50公斤,掌握得好,可加大到150公斤,以保证成块快,含水少。最好是两次压:第一次是在豆腐浆舀到木箱内,系好包袱,盖上加压,两人用手按压5分钟;然后,解开包袱,再铺平,盖上压板,上加100公斤左右的重物。夏天压20分钟,冬天压半个小时。压好的豆腐,放在通风处,凉透后即可开刀切割了。

产品特点:白鲜嫩,味纯正,耐煮。

一、 葡萄糖酸—a一内脂豆腐概述

我国豆腐制品的生产,据史料记述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发明制作豆腐的是西汉孝文帝时代安徽淮南王刘安(公元前160年)。豆腐的生产方法于公元1183年南宋时期传入日本及东南亚各国,这一营养丰富的产品,在一直不予问津西方国家近年也名声大振,被誉为八十年代的“最佳食品”,是高蛋白,低胆固醇,价格低廉,来源丰富的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对高血压、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糖尿病及妇女保健、美容等方面均有一定的作用。 豆腐这一中国古老传统食品的方法,虽经历了不断的革新,但至今仍以手工操作,用石膏作凝固剂为主。八十年代,在日本出现了一种新的凝固剂:葡萄糖酸一a一内脂豆腐凝固剂已取得成功。可提高豆腐出品率30%以上,并有保鲜期长,鲜嫩味美、成本低、利润高、技术容易掌握等优点。因此,用内脂作豆腐凝固剂,将逐渐被人们所认识,所利用,发挥更大效力

二、制作高产豆腐的主要原料

制作豆腐的主要原料大豆(黄豆)。大豆有“植物肉”之称,蛋白质含量40%,脂肪含量20%,碳水化合物含量25%,水份含量10%,还有少量无机盐。

我国传统的豆腐加工,一般采用盐卤(氯化镁)和石膏(硫酸钙)作凝固剂。用盐卤生产的豆腐质地粗糙发硬,称之为北豆腐。用石膏做豆腐,水份大虽颜色较白、质地软嫩,但产量低,称为南豆腐。

三,制作高产豆腐的主要设备

厂房设计应以适合于豆腐专业生产者的规模而定。一般按日生产50斤豆子计算,厂房面积以20平方米左右为宜。在厂房内的一角并联搭两口50印左右的大锅,靠外面的一口用作蒸煮“内脂豆腐”,在锅台上空设天窗和锅台间适当接做一段50厘米左右的接口,在熬浆锅台的一角处放置磨浆机,离之一米处放吊包,作为滤浆用,做普通豆腐都是用“土布”制在的吊包,生产“内脂豆腐”不宜用“土布吊包”,应用40目箩底制作为宜,将其缝成1.5平方米吊在“工”架上即可,高度以操作时方便为宜,

四,高产豆腐的生产原理

葡萄糖酸一a一内脂是一种新型凝固剂易溶于水,为白色晶体,在常温下缓慢水解,加热时水解速度加快,水解产物为葡萄糖酸,葡萄糖酸能与蛋白质作用而产生凝聚现象,从而蛋白质溶液由溶胶状态(豆浆)变成凝胶状态(豆腐)用葡萄糖酸内脂作凝固剂生产豆腐就是这个原理,它是由葡萄酸氧化,脱水而得。

葡萄糖酸—a—内脂水解速度受温度和PH值(酸减性)的影响,温度高、水解速度快

例如在温度100'C时,内脂80%转化为酸,当温度达到66~C时内脂水解生成的葡萄酸已可使豆浆凝固成豆腐。一般煮浆完毕出浆后即加入内脂,不要等豆浆太冷了再加内脂,入内脂以后30分钟内豆浆凝固就可结束。

五、高产豆腐的生产工艺流程

选料一浸泡一磨浆一过滤一煮浆一加内脂点浆一成品

1、选料:以颗粒整齐、无杂质、无虫眼、无发霉变质的新豆子为好。

2、浸泡:泡豆子的目的是使豆子膨胀,充分吸收水份,便于提取蛋白质,泡豆的用水量,豆子的吸水量是干豆的1.2—1.4倍,膨胀后的体积是干豆的2—3倍,泡豆时间的长短与蛋白质多少有密切关系,一年四季随着气温的不同,夏季泡豆时间约为4----6小时,春秋季约8—9小时,冬季泡豆时间约为1l一12小时,如果泡豆的水面出现泡沫,说明浸泡时间长了会影响豆腐的产量和质量。

3、磨浆:加水磨碎黄豆,黄豆中蛋白质容易浸出,一般磨得越细,蛋白质提取率越高,但过滤难,浆磨得粗,过滤容易,蛋白质提取率低,豆腐产量少,添加的水量可决定豆浆浓度,根据黄豆吸水量及煮豆腐时蒸发量决定加水次数、数量,即一斤黄豆做成六斤豆浆。

4、过滤:过滤的目的是把蛋白质与纤维素分开,一般用布过滤,但做内脂豆腐应用40目箩底过滤(即前面讲的吊包),用水洗三次渣即可。 :

5、煮浆:黄豆中含有一些对人有害的物质,例如;凝血素等,这些物质必须经过加热使其失去活性,同时经过加热去掉大豆中的特殊豆腥味,这就是煮浆的目的。具体要求就是将豆浆煮到100'C,维持3—5分钟即可。

6、加内脂点浆:内脂豆腐从选料到煮浆等工序和石膏豆腐的加工工序相同,其主要特点是把豆浆中全部营养成份转移到豆腐中去,为了保证豆腐成型后的外观形状和质量必须掌握以下几点:

(1)对豆浆浓度的要求:由于内脂豆腐流出的黄水很少,所以对豆浆的浓度有严格的要求,在磨浆、洗渣时应控制水量,具体来说,一斤大豆浸泡后,在磨浆和分离过程中用水6斤,太稀成型外观不好,太稠产量低。

(2)内脂的添加量,一般10斤黄豆,加一两半内脂,超过一两八钱,豆腐口感有酸味,且增加了成本;少于一两二钱,豆浆不易凝固,或凝固不好。目前由于内脂产量少、价格高,给豆腐生产者带来一定的经济困难,经过我们技术员试验,摸索出了成功的降低成本的经验,即混合凝固剂,它可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具体方法是;用一两内脂,一两石膏,但应根据豆子的好坏,加工方法应适当调整。

(3)点浆时把秤好的内脂石膏溶于2斤左右的水中,一手握勺剧烈上下翻动豆浆,一手慢

慢地加入内脂和石膏的混合液3—5分钟内点浆完毕,点浆的温度应在80--85'C之间为佳。

(4)点浆是做豆腐技术较高的一道工序,需要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但内脂豆腐点浆技术容易掌握,只要上下翻动均匀即可。

7、加淀粉:为了进一步改善豆腐的品质,提高豆腐的产量,可加入少量的淀粉可精粉,先将淀粉或精粉加入适量的水调成糊状,然后加入豆浆中搅拌均匀。

六,高产豆腐的优点 ,

1、用内脂做豆腐是提高大豆蛋白质和其它营养成分的一条途径,内脂豆腐可以保持大豆大部分营养成份,在石膏作豆腐生产过程中大约有10%蛋白质和4%的脂肪及其它营养成份随着黄水流失,内脂豆腐可以使豆浆中全部营养成份凝聚在豆浆中,一般说一斤黄豆可生产出5--6斤豆腐,其经济效益显著.

2、从食品卫生的角度来看,内脂豆腐比较理想,普通豆腐容易污染细菌和维生物,豆腐保鲜时间短,放5--6小时就会变质。用内脂做豆腐,由于豆腐中有葡萄酸存在,抑制了细菌的滋生,延长了豆腐的储存期,内脂豆腐在室温12C存放五天不变质。室温25C至少能放三天。

3、内脂豆腐的色、味、香均优于石膏豆腐,没有石膏豆腐那种涩味,在市场上有较强的竞争力。

1斤干豆出几斤卤水豆腐篇六
《豆腐制做》

1.泡黄豆,豆子是自己家里种的,记得泡以前要挑一下,杂质,坏豆,再洗一下.大概一夜就可以了, 这次我们大概泡了 1.2 斤干黄豆.泡完再洗一下即可待用. 2.打豆浆,乡下以前用石磨,后来用粉碎机,家里只能用豆浆机代替了,大概一份豆,五份水,豆浆 机自己带的过滤网不用,拆掉.打的越细越好,但是注意阅读豆浆机说明书,不要开太久把机器 烧了,还有打时候泡沫很多的. 豆浆机小,要打很多次哦. 3.过滤豆渣. 家里用普通容器盛放豆浆,用锅子也可以.上面铺好两层的干净纱布,将打好的浆倒在纱布中, 用手将豆浆挤出,这个活有点费力气的.挤剩下的豆渣我们是扔掉的,其实也可以吃,自己想办 法,如煎成小豆饼,伴在面粉中做各种面食.. 4.挤完后就是煮豆浆了. 煮浆记得要小火,而且必须有人看着.因为豆浆沸腾是会有很多泡沫,很容易溢出,此时可以小 火并将沫子撇掉. 豆浆开后还要多煮个五分钟以上,煮透,不然会有豆腥味. 5.以上就是做豆浆了,要喝趁热. 现在就是点卤,卤水是向做豆腐的买的,一块钱一瓶,大概 400ml. 点卤我们也失败过,要诀是: 1.温度,一定要保温在 80 度左右, 2.家庭做豆腐量太少,所以点卤要慢,不然很容易点老;加卤水一定要均匀,不然做的豆腐嫩一 块老一块.卤水往豆浆中加,一滴一滴加,同时轻轻用勺子往一个方向搅拌,卤水的用量由视觉 判断,当豆浆开始出现絮状沉淀物,就可以了,再加卤就是来控制豆腐的老和嫩了. 3.点好后要保温静止半小时,让沉淀反应充分,此时就是家庭的豆腐花了,要吃舀到碗里,加点 鸡蛋皮,虾皮,作料...豆腐的简易制作 制作方法 1.原料处理。取黄豆 5 公斤,去壳筛净,洗净后放进水缸内浸泡,冬天浸泡 4~5 小时,夏天 2.5~3 小时。浸泡时间一定要掌握好,不能过长,否则失去浆头,做不成豆腐。 将生红石膏 250 克(每公斤黄豆用石膏 20~30 克)放进火中焙烧,这是一个关键工序,石膏 的焙烧程度一定要掌握好(以用锤子轻轻敲碎石膏,看到其刚烧过心即可)。石膏烧得太生, 不好用;太熟了不仅做不成豆腐,豆浆还有臭鸡屎味。 2.磨豆滤浆。黄豆浸好后,捞出,按每公斤黄豆 6 公斤水比例磨浆,用袋子(豆腐布缝制成) 将磨出的浆液装好,捏紧袋口,用力将豆浆挤压出来。豆浆榨完后,可能开袋口,再加水 3 公斤,拌匀,继续榨一次浆。一般 10 公斤黄豆出渣 15 公斤、豆浆 60 公斤左右。榨浆时, 不要让豆腐渣混进豆浆内。 3.煮浆点浆。把榨出的生浆倒入锅内煮沸,不必盖锅盖,边煮边撇去面上的泡沫。火要大, 但不能太猛, 防止豆浆沸后溢出。 豆浆煮到温度达 90~110℃时即可。 温度不够或时间太长, 都影响豆浆质量。 把烧好的石

膏碾成粉末, 用清水一碗(约 0.5 公斤)调成石膏浆, 冲入刚从锅内舀出的豆浆里、 用勺子轻轻搅匀,数分钟后,豆浆凝结成豆腐花。 (不要用石膏就用葡萄糖内脂,大超市 里应该有卖的) 4.制水豆腐。豆腐花凝结约 15 分钟内,用勺子轻轻舀进已铺好包布的木托盆(或其它容器) 里,盛满后,用包布将豆腐花包起,盖上板,压 10~20 分钟,即成水豆腐内脂豆腐制作方法内脂豆腐以 β 一葡萄糖酸内脂为凝固剂,其工艺简单,质地细腻洁白,保质期长。现介绍 制作方法如下: 1.泡豆 选用豆脐(或称豆眉)色浅、含油量低、粒大皮薄、粒重饱满、表皮无皱而有光泽的 大豆。 将大豆洗净, 在春秋季水温 10ºC—20ºC 时, 浸泡 12 小时—18 小时; 夏季水温 30ºC 左右;浸泡 6 小时—8 小时(每 24 小时换水);冬季水温 5ºC,浸泡约 24 小时。水质以纯水、 软水为佳。用水量一般以豆水重量比 1:3 为好,浸泡好的大豆约为原料干豆重量的 2.2 倍。泡好的豆要求豆瓣饱满,裂开一小线。但浸泡时间如果过长,会影响出浆率。 2.磨浆 一般选用能进行浆渣自动分离的磨浆机,粗磨、细磨共 2 次--3 次,尽可能提高大 豆蛋白的抽提率。由于不再像用卤水、石膏作凝固剂生产豆腐那样还需压榨成型,所以磨浆 过程中加水量的多少就决定了成品内脂豆腐的老嫩。一般做老豆腐时水与干豆的比例是 3—4: 做嫩豆腐时水与干豆的比例是 6—10: 第一次粗磨时加水量为总加水量的 30%, 1, 1。 第二次调节磨浆机螺旋进行细磨,加水量为 30%,第三次的加水量为 40%,尽可能地把豆 渣里面的浆冲洗出来。磨好的渣应手感细腻无颗粒。 3. 煮浆, 把磨好的浆放在不锈钢制的煮浆桶里, 用蒸气将浆煮至 60ºC-70ºC 时放人约 0. 3% 的食用消泡剂, 把加热过程中产生的泡完全消掉为止。 然后继续加热把浆煮开, 浆沸腾后 保 持 3 分钟—5 分钟把浆煮透。 4.冷却 把煮好的浆进行冷却,降温至 35ºC 以下。 5.点脂(加凝固剂) 先将 β 一葡萄糖酸内脂用少量冷开水溶解。用量:做老豆腐时 1 千克浆 加 30 克内脂,嫩豆腐 1 千克浆加 24 克—30 克内脂。将溶解好的内脂加入已冷却的豆浆中 缓慢调拌均匀即可。 6. 成型 将点脂后的浆倒进成型模中, 放入凝固槽。 80ºC—85ºC 之间保温 20 在 分钟即为成品。刚成型的豆腐暂不能摇动,应静置一段时间让其目然冷却。如生 产盒装内脂豆腐,需配备灌装封口机。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yiyaoleikaoshi/250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