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论文

| 实践技能 |

【www.guakaob.com--实践技能】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论文篇一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论文》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论文

“说”“动”并行,收获真知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之感悟

[内容摘要]: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指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一类新型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产生,确实向老师提出了挑战,要让它成为通往成功殿堂的又一途径,让它真正成为服务于学生,让学生喜欢的学科,老师们的意识及实际操作方法是必须讲究的,最重要的一环就是要“说”“动”并行,在“说”“动”中获得真知。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 创新能力 课程 学生们 “说”与“动”

[正文]:所谓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指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一类新型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最普遍的学习方式是学生实践。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亲身经历,是综合实践活动区别于其它各类课程的根本特点,没有学生的实践,就等于没有综合实践活动课。

刚开始上综合实践活动课时,我跟学生们呆在教室里,就着教科书上的问题一个一个讨论,如上语文课一般。这样做实在是滑稽之极,学生面无表情,教师声嘶力竭;如此丰富的内容,这么博大精深的文化,如果只在这一屋檐下“畅所欲言”而不出去走一走、看一看、做一做,那简直愧对开发这门学科的智者们,也失去了这门学科的真正意义。活动课就是要“动”——动手与动脑。当然,“动”的前提就是“说”,“动”了之后还要“说”——交流。“说”与“动”的统一,才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上课之道。

“问渠哪有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创造的源泉,没有丰富多彩的生活,创造活动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创造活动就无法进行。于是,我和学生选择性地确定了几个主题(例如,《生活与广告》、《电与我们的生活》等),让他们自由组合成立学习小组去研究,利用课余时间去完成任务。然后,通过课堂交流反馈他们的研究成果。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早就提出“做中学,学中做”理论,实践能力不是通过书本知识的传递来获得发展,而是通过学生自主地运用多样的活动方式和方法,尝试性地解决问题来获得发展的。从这个意义上看,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就是学生围绕实际行动的活动任务进行方法实践的过程,是发展小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基本“学力”的内驱力。当然,放手让学生去干,可不是让他们去“自生自灭”,老师作为一个指导者,参与活动的全过程是很有必要的,只不过有的时候作用显著些,例如帮助解决立项后的操作上的难题;有的时候作用则显得弱些,如当学生进人资料采集点后就是他们展示自我能力、丰富人生阅历储备的阶段,这时的老师,则起辅助作用,也就可以“退居二线”了。

广告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和学生的学习、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生活中无处还见广告。如果能留心观察,就能收集、整理到许多广告。广告语言独具特色,对培养学生的口头交际能力,写作能力,创新能力有着极强的召唤性。所以培养学生模仿,创作一些广告,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我设计了一个《生活与广告》为主题的一个综合活动。活动设计如下:1、活动准备阶段。以博采众长为目的,我与学生们融入到生活中去,让他们涉及到各种场所收集第一手资料。2、初识广告阶段。让学生们通过口头交流、汇报收集到的第一手资料,进行资源共享。同时使学生初知广告的形式,传播方式等。3、再识广告阶段。通过教师和学生的汇报、总结,使学生更全面的认识广告。如广告的目的,主题和要

素等。4、创作广告阶段。在全面了解广告的基础上,让学生或单独或小组创作广告。5、活动延伸阶段。通过“广告设计大赛”等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做研究的兴趣,真正让他们在“动”中学,学有所得,学有所乐。 以上整个活动过程都围绕学生的“说”与“动”并行的原则。因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更不能停留在纸上谈兵的状况,要革新以书本和教室为中心的学习方式;不能把学生关在教室里进行综合实践活动;不能把综合实践活动当作一门具有系统的书本知识的课程,一个单元一个单元、一课一课地来教,学生一定要有在开放的情境中活动的时间和空间。眼动不如心动,心动不如行动,学生运用课堂掌握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才是实践活动的要旨。

综上所述,脱离“动”的“说”,容易让学生走过场,造成眼高手低,“动”的过程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生命力所在,否则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性是难以真正体现的,何谈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课程与教学回到学生“说”与“动”的统一中,将学生想的付诸于实际行动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可以开启学生的心智,使他们能够更好的和生活融为一体,并且把学到的知识加以运用,体现了实践出真知的教育理念。对解决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存在的脱离实践的问题是大有裨益的,有利于逐步形成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萌发创新意识,让课程落在实处!这也是传统的课程所缺少的,真正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

东白湖镇小

蔡炬烽

参考文章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规定》

《综合实践活动中认识与实践的关系》

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质——我的综合实践活动课

金坛市常胜小学 杨迎春

在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中,所有的学生都学习着划一的知识,划一的教科书。同一年龄的学生被教师用同一种方法和同一的程序和进度进行教育。学生在整个的学习过程中往往处于一种接受者,记忆者的角色。

但是,从面向21世纪的现代课程理论来看,应当鼓励学生在自主状态下学习;对于学生而言,真实的生活同样是最好的课程,换句话说,课程应当以现实

生活为基础;应当允许学生选择适合于他们自己的独特的方式学习;现代课程应当减少“灌输”,而鼓励学生在探索、发现中学习,并将概念运用于现实生活;也就是说我们要改变我们的教育理念,从单纯知识性的传授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

一、什么是科学素质?

科学素质从结构层面上看,应该有这样几个方面:科学的知识、科学的方法、科学的精神(包括态度和情感)。其中,科学的精神是科学素质的核心。科学的方法可以发现规律、创造知识。但它们都必须于依赖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而科学的世界观、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精神一旦具有,将终身促使人去勤奋地学习,去创造性地探索,甚至为追求真理而献身。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先从培养他们的科学方法入手,进而初步确立科学的精神,丰富科学的知识我认为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根本途径。

但是,在当前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时候,课程性质与结构的缺陷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这种教育理念的转变,许多学科性课程陈旧和先天性缺损。因此,我一直希望有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它可以利用学生在各个学科课程学习到的知识形成合力,在研究某一个问题时体验人类在探究自然与社会规律时所用的科学方法,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向学生介绍当代最重要的科技发展,激发学生的兴趣。最终我选择教授“综合实践活动课”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验过程

在上述思想指引下,我从上学期起,就开始实施了我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 第一环节,了解我们生活的地球,丰富学生的认识。

这一环节实际上包括了上学期活动课教材中的“认识动物”、“地球的水资源”

等内容。在教学中,我充分发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找资料,讨论,写发言稿,上台演讲。并找到了一些相关的音像资料,象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等组织学生观看。通过这样的活动,开阔了学生的视野,锻炼了学生的勇气,培养了合作精神,教会了学生一些初步的科学研究方法——懂得了怎样去找材料,例如从报刊、电影甚至于电脑网络中收集;怎样去处理,综合这些材料,怎样在交流和讨论中得到结论等。

第二环节:指导学生实验,了解科学的实验方法

这一环节包括:“鸡蛋的认识”、“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等内容。在教学时,先组织学生学习实验要完成的几个小课题;对照书上提供的各个小课题的实验方法,小组内讨论,选择一种可行的方法,总结出实验步骤再开始实验。在实验时要求学生记录实验的过程,结果,小组的结论等。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初步了解了科学实验的环节、步骤;认识了科学的思维方法——先要有明确的目的,选择可行的方法,得到结论。

第三环节:认识我们身边的事物,学会生活

这一环节包括:“身边的建筑”“家庭的经济”等内容。在讲授“家庭的经济”这一内容时先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得到数据,大家对这些数据进行比较讨论;学会科学消费。,在讲授“身边的建筑”这一内容时,邀请社会上的人士,来校介绍同学们生活小区的建筑规划,增进学生对社会,家庭的了解。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懂得了怎样收集科学数据。

上面几点,是我在教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时的一些尝试,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我发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至少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有所帮助。

1.扩大了学生视野,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完成过程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以社会的主人的眼光观察社会、认识社会,它也使学生在这种活动中意识到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以及对社会所应该承担的责任。

2.增强了学生的科学意识。

学生在实验、讨论的过程中,了解了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

3.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自主性的学习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设为学生自主性的学习提供了机会。有些同学学习成绩很不理想。但是这些同学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自主学习方式中表现出极大的积极性。无论是参加讨论,还是完成实验,他们都是以积极主动参与者的姿态出现,表现出在其他学科学习中未能表现出的潜能与学习动力。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1.教师要有新的教育思想

这是一门活动课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活动性、创造性是课程的灵魂,要使学生的潜能和积极性得到充分的调动,首先就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尊重他们的选择,要有真正的民主意识。

2.要有较高的科学素质。

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科学素质教育,我们的教师自身在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情感、科学的方法等方面是否达到了要求?不能要求我们的教师本身就是科学工作者,但是也不能设想我们自身没有科学的兴趣,没有对新兴科学技术了解的愿望,就能激发出学生科学的情感。应该看到,全面的科学素质教育在我们过去的教育体制中并没有相应的位置。因此对教师科学素质的要求也不是很容易达到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论文篇二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论文》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论文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们的教育,要解放孩子的头脑,让他们能想;解放孩子的眼睛,让他们能看;解放孩子的双手,让他们能做;解放孩子的时间,让他们能学自己想学的东西。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要以活动促发展,让学生主动实践,主动探索,主动创造,大胆探究,敢于质疑。真正走进生活,亲近实践。

一、实践与文本相结合。

综合实践活动最普遍的学习方式是实践,让学生实实在在的“做”。但这一种实践性的学习活动,其中必然包括一定的文本学习。文本学习是一种符号学习,是对前人积累下来的认识成果通过各种间接学习的方式来获得。实践学习与文本学习的关系实际上是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是教师讲解与学生自主实践活动的关系。同时教师一定要注重实践的深度,要求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真正理解实践的目的与意义,把握各种不同实践方式的基本要求和操作要领,结合具体的活动情境,恰当地选择和利用活动工具和相关手段,完成达到活动的具体任务和目的。

活动课中,对现有教材作适当变化,增加一些时代信息和与现实生活相关的信息,以促进学生综合地运用知识,创造性地实践知识。如我校开展了一次《家乡小河的寻访》综合实践活动。在进行活动设计时,我们安排了参观、访问、摄影、绘图等,将语文、社会、美术、法律、家乡环境调查等诸项知识与见闻有机地结合起来,并组织学生进行汇报交流。活动后,大家又展开了“如何保护环境”大讨论。同学们积极参与,灵活运用在阅读中学到的知识,声情并茂地表达了他们对污染母亲河的不良行为的愤慨,以及要求保护的请求和愿望。这样的活动,不仅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心智和语言素质,而且得到了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启蒙教育,培养了综合素质。

二、发挥时间上的近距离效应,实施学生生活中的教学。

早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理论,大力倡导生活教学。他指出,"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要使学生"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生活就是教育,就是教育的内容”。由此他认为生活的过程就是教育的过程,教育应该在种种生活中进行,从中可以看出他极其重视学生在生活中的亲身经历、实践和创造,注重教育向生活的回归。因此,理论联系实际是小学综合实践课的最大特点,当今世界的社会现象千变万化,学生生活在充满各种信息的社会里,适当引入一些社会热点问题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助于目标的有效达成。

由此可见,小学综合实践课先有系统性知识教学是不够的,学校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生活事件随时发生,因此,教师要注意把握时机,抓住教育的切入点、结合点,针对学生的思想和具体表现找准时机,然后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有目的地渗透,使学生随时随地

受到教育,从而促进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的统一,生活与发展的统一。

小学综合实践课"回归生活和社会”是立足于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主体性思想;立足于课内外结合,课堂与生活、与社会联系,促进知情意行统一的整体性思想;立足于学生社会活动的实践性思想的合理教学思路。是力求教学目标、教育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实施符合学生的生活逻辑,建立在学生生活经验基础上的,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内在规律安排教育活动的开放性教学。这种教学思路既为广大教师所认可,又为全体学生所接受。唯此,才能使小学综合实践课真正成为一切学生喜欢的、真实有效的生活课程。

三、让孩子走进实践从德育入手

现代教育呼吁把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何为素质教育?用特级教师高林生的话来说,让学生把好的习惯养成了就是高素质教育。每个人的习惯来自他学习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所以,教育必须植根于生活,表现并服务于生活,而综合实践活动就是一架能让教育通往学生生活世界的桥梁。因此,我认为,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走进学生的生活也是便捷之路之一。

比如针对我班学生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不按时做值日的不良习惯,我设计了一个“争当文明小公民”的实践活动。首先,我先收集一些相关内容的图片和影带,利用班会时间让大家观看,让他们初步了解到这些不文明行为给别人带来的影响。然后让学生调查自己身边的一些不文明行为,最后让学生交流自己对此的看法。在此活动过程中,学生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意识到自己的不良习惯给别人带来的不良影响了。目的达到了,我便不失时机地鼓励他们要为争当“文明小公民”而努力改变自己的不良习惯。学生们也表现得信心十足。仅仅几天时间,我突然发现我们班学生的精神面貌大有改观了,其结果来得如此之快,是以往任你怎样苦口婆心的说教都无所能比的。可见,让学生亲眼所见,亲身所感所悟的情境教育,真的是一种行之有效、事半功倍的好方法。

四、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人的创造力要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来。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交叉活动,通过“发展”途径进行“提高再创造”的训练,使创造潜能得到发掘,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如二年级老师设计的一次综合实践活动课《找春天》:老师先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观察春天,寻找春天;然后组织学生说春天,画春天,写春天;最后在班里举行展示会。在这次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进行展示。这样的综合实践活动,不仅训练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了口语交际能力,而且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了创新能力。

五、注重学生生活空间,实现学生乐学。

小学综合实践课要回归生活和社会,不能将学生老是圈在学校,而要以学生的活动和交往为线索,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全面实施教育。引领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在家庭、社区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生活,

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生活。因此,活动的组织形式要根据时空的特点,或班级,或小队,因地制宜。要通过各种生活体验活动,满足学生的天性,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快乐和愉悦的同时得到发展。

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文本学习是必要的,但如果把实践学习完全变成灌输式的文化学习过程,那么,综合实践活动也会名存实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始终保持着学习的热情,正是由于正确处理了实践学习与文本学习的关系。从而使学生表现出了极强的求知欲望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在实际测量或估算中进行了一次研究性学习,学习过程是学生主动探究的,印象深刻,正是由于我们没有只是“纸上谈兵”,而是实实在在让学生去测量,去贴近生活,学习效果才十分明显。

六、多运用贴近生活的游戏。

游戏是儿童自由表现最明显的形式,人类学家和心理学家百折不挠的认证,自由表现和游戏是一致的。心理学家福录倍尔甚至认为游戏在儿童方面是人类发展的最高表现,因为只有游戏才是儿童心灵的自由表现,是儿童最纯洁且纯精神上的产物。所以,利用游戏是学生产生兴趣的最佳途径。

如在二年级进行长度测量实践活动中,运用了游戏的方法,让学生用尺子丈量自己的课桌、凳子的实际长度,结果同学们的情绪空前高涨,测量物体的能力大大提高,课后很多同学说:“我们太喜欢这样的课了。”

充裕的时间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翅膀,广袤的空间是综合实践活动的舞台。让学生感受到了开放自主的痛快,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了感受,在实践中获得新知,也在实践中形成了意识,锻炼了能力。在多年的课程实践中,我们已经看到了她的无穷魅力: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了多元感受,在实践中获得新知,也在实践中形成了意识,锻炼了能力。学生的个性在实践中得到张扬,学生的整体素质在实践中获得提高,一个个新的生命在实践中生成。迎着初升的太阳,怀着收获的渴望,我们的心中充满了期待。我们相信虽然尝试的过程不会一路平坦,但一定会阳光普照。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论文篇三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论文》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论文

感悟小学综合实践活动

——参加列车噪音对校园环境影响的综合实践活动心得

作为一名参加工作不久的教师,对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这个名词感到既新鲜又迷惑。新鲜在于自己小时候未曾听过有这样一门课,更未曾上过;现在初为人师的我,对于如何上好这门课更是感到不知所措。

通过查资料我得知综合实践课程是一门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以学生自主选择的、直接体验的、研究探索的学习为课程基本方式,以贴近学生现实的生活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践的主题为课程基本内容,以学生个性养成为课程基本任务的非学科性课程。它着眼于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的发展性课程。追求课程的综合化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在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现了课程的综合化趋势。

学习理论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实践,我想只有通过切切实实地开展有意义的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得到应有的发展,这门课程的魅力与价值才能真正得到体现。

在不断的教学尝试和失败中,我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和感受。

一、 主题源于生活,基于兴趣

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每时每刻都在与周围环境进行信息交流。我们应该充分注重环境的功能,挖掘身边的资源。在用好我们身边所有的教材的同时,还要以学生的兴趣与生活经验为出发点。一次,

学生在学习了《健康教育》中《噪声的危害》一课后,立刻就联想到了校园附近列车噪音产生的巨大影响。我校地处渝黔、渝达、成渝铁路(重庆枢纽段),附近有两条铁路,周围是居民密集地区。究竟每天过往的列车有多少辆,要发出多少次刺耳的噪音,这些噪音究竟有多少分贝……学生对这一系列的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展了一次列车噪音对校园环境影响的综合实践调查活动。活动中学生们表现得非常积极。小学生求知欲旺盛,对周围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究欲。因为这次活动主题符合了他们的愿望与兴趣,所以才有了不断探究、参与的内在动力。小学生的兴趣爱好正在形成中,虽然不够稳定,但也是推动学生进行认识活动、实践活动的内在因素。学生的愿望、兴趣是确定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最基本的依据和关键因素之一。

二、亲身体验、提升自我

学生在体验与探究自然中不断成长,在参与和融入社会中不断成熟,在认识自我中不断完善。谋求学生自我、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终极追求。

综合实践活动以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特性,最终指向于学生的个性健全发展。虽然活动内容各不相同,形式也各种各样,但都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和亲身体验,指向于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养成。我曾听家长感叹说:“这孩子学习成绩倒还不错,就是胆子特小,不敢也不善于与人沟通交流。” 家长的一番话,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发现这样的孩子还不少,喜欢独自呆着,融入集体和社会的机会和时间都很有少。久而久之,这些孩子变得越来越内向,不愿意与人交流,也不知如何与人沟通。在我们过多关注孩子学习成绩的同时,也应该认真思考一下: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孩子们需要更多的机会和时间来参与和融入社会,他们才能亲身体验合作、交流、分享的快乐,更清楚地认识自我,形成健全的个性。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正好给孩子们提供了这样一个有利的平台。

在参加列车噪音对校园环境影响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我感触颇深。记得一位负责问卷调查的学生亲口说道:说实话,我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实践活动,既兴奋又害怕。当我进行问卷调查时,面对老师和同学简直不知说什么好!来到教室和办公室门口,心里怦怦直跳,七上八下,连门都不敢敲。刚有一点信心,走到门口,刚刚举起的手又缩了回去。幸好有其他小伙伴在一旁不断给我打气,让我鼓足了勇气。当看到第一个人满脸笑容走出教室,手里拿这已填好的调查问卷,我想我也能行的!后来我还和同学争着去做调查了!这位学生亲身经历、体验着实实在在的活动。体验本身就是一种心智活动,或者说,是一切心智活动的前提与基础。体验是用全部的心智去感受、关注、欣赏、评价某一事件、人物、事实、思想。只有经过体验,我们才能把一个陌生的、外在的、与己无关的对象变为熟悉的、可以交流

的、甚至是融于心智的存在。只有以体验为前提,才能有效地进行分解离析的认识活动。就是通过这样的亲身体验活动,这位孩子感受到了来自小伙伴的关心和鼓励,开始尝试着大胆地与人交流沟通,使他在活动中变得越来越大胆,越来越积极。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种独立的课程形态,它调超越教材、课堂和学校的局限,在活动时空上向自然环境、学生的生活领域和社会活动领域延伸,密切学生与自然、与社会、与生活的联系。在调查列车噪音对校园环境影响的综合实践活动中,负责调查列车经过学校情况的孩子们虽然来自不同的班级,却能自发地坐在一起探讨解决问题,大家各抒己见,各施所长。大家分工合作,动作快的孩子迅速地记录下了调查数据,擅长数学的孩子对调查结果作了准确的统计,绘图高手把调查结果绘制成了漂亮、一目了然的扇形统计图,擅表达的孩子把调查结果分析得清清楚楚。在整个过程中孩子们齐心协力,积极动手、动脑,把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充分运用到课堂外、生活中,互相帮助,互相学习,更清楚地认识了自我,实践能力明显提高。

在调查列车噪音对校园环境影响的综合实践活动中,负责现场测量学校与铁路的距离和噪音的大小的同学可以说是绞尽了脑汁,克服了重重困难。他们想尽了办法也没有找到专门测量噪音大小的仪器,就像走进了死胡同,苦恼、烦躁,甚至想放弃。最终在老师的引导下改变了解决问题的策略,通过上网查资料和根据公式估算出了噪音的大小,攻克了难题。他们兴奋、雀跃。这样的活动让孩子们充分体会到成功的来之不易,遇到困难不要轻

言放弃,相信通过努力,风雨之后定会见彩虹。活动中难免遇到困难,我想我们得感谢它们,是它们,让孩子们学会了坚韧、进取、实践、创新。 “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育”、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国家为了帮助学校更好地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而特别指定的几个领域,而非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全部。除上述指定领域以外,综合实践活动还包括大量非指定领域,如:班团队活动、校传统活动(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学生同伴间的交往活动、学生个人或群体的心理健康活动等等,这些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定领域相结合。总之,指定领域与非指定领域互为补充,共同构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因此,在开展列车噪音对校园环境影响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我校还召开了“噪音危害知多少”主题队会,会上孩子们积极探讨着减少列车噪音的办法:

生1:我觉得移动一条铁路可能会耗资巨大,或许有关部门不愿意,最可行的办法可以依照之前我们说的改造列车啊,把优美的音乐声将那刺耳的鸣叫声取而代之,也让我们远离噪音了呀!

生2:我觉得列车尽量不要经过社区居民集中地段,即使经过时,也应减少鸣叫次数,严禁长鸣。

生3:这些办法都很不错,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在铁路与居民区、学校之间多种树。使树木成为屏蔽噪音的隔离墙,那也不错呀!

……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论文篇四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论文》

让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真正“动”起来

单位: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新军屯镇中心学校 姓名:董国刚

邮编:064003 电话:13582654268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要以活动促发展,让学生主动实践,主动探索,主动创造,大胆探究,敢于质疑。真正走进生活,亲近实践。突出能力的综合训练,重视活动的实践性,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注重学生生活空间,实现学生乐学。让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真正“动”起来。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们的教育,要解放孩子的头脑,让他们能想;解放孩子的眼睛,让他们能看;解放孩子的双手,让他们能做;解放孩子的时间,让他们能学自己想学的东西。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要以活动促发展,让学生主动实践,主动探索,主动创造,大胆探究,敢于质疑。真正走进生活,亲近实践。

一、突出能力的综合训练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积极开发并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让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活动课中,我们对现有教材作适当改造,增加一些时代信息和与现实生活相关的信息,以促进学生综合地运用知识,创造性地实践知识。如我校开展了一次《探访消失的小溪流》综合实践活动。通过学生对“小溪流”的调查采访的活动,多方面多角度了解有关小溪流的原貌及现状,并在活动中获得了发现和新的认知,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收集小溪流的资料,并尝试着把所看到的现象及感受记录下来,培养了孩子们阅读、写作、讨论、表达能力。思考分析小溪流消失的原因。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培养学生责任感、组织和策划能力。培养了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思想感情。这样的活动,不仅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心智和语言素质,而且得到了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启蒙教育,培养了综合素质。我们充分利用家乡的资源,就有利于实现课程的教学时空向自然环境,生活领域和社会领域的拓展,真正做到了让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二、重视活动的实践性。

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让学生在活动中多种“感官参与”,在“动”中接触事物,感知事物。如我校小记者对附近集贸市场采访后,同学们都写出了300—400字的现场报道,课堂上开展一次评选活动,把评出的优秀报道张贴在宣传窗中。从这些报道中可以看出,不少同学对如今市场经济迅猛发展作了很好的宣传,也有不少同学对市场的一些焦点问题进行如实报道和评论。这种实践活动,不但使学生能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而且提高了广大学生采仿、撰稿的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实践活动的能力,我们结合地方实际,挖掘地方资源,开展以语文学科为主题的各种实践活动,来拓宽语文知识运用的时空领域,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关注大自然的情感。如“家乡小饭馆的寻访”、 “给违规乱闯红绿灯者的一封信”等,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开展调查研究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勇于探索、不怕挫折、敢于创新的个性品质。

三、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人的创造力要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来。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我们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

交叉活动,通过“发展”途径进行“提高再创造”的训练,使创造潜能得到发掘,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如二年级老师设计的一次综合实践活动课《找春天》:老师先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观察春天,寻找春天;然后组织学生说春天,画春天,写春天;最后在班里举行展示会。在这次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进行展示。这样的综合实践活动,不仅训练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了口语交际能力,而且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了创新能力。

四、注重学生生活空间,实现学生乐学。

小学综合实践课要回归生活和社会,我们不能将学生老是圈在学校,而要以学生的活动和交往为线索,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全面实施教育。引领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在家庭、社区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生活,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生活。因此,活动的组织形式要根据时空的特点,或班级,或小队,因地制宜。要通过各种生活体验活动,满足学生的天性,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快乐和愉悦的同时获得发展。例如:在教授综合实践活动课――《不断更新的通信家族》时,我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入手,留心观察社会生活中发生的变化,体会社会进步与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积极影响。通过简单的观察、调查、探究及搜集资料的能力,学会与同伴们讨论与合作。

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文本学习是必要的,但如果把实践学习完全变成灌输式的文化学习过程,那么,综合实践活动也会名存实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始终保持着学习的热情,正是由于我们正确处理了实践学习与文本学习的关系。从而使学生表现出了极强的求知欲望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在实际测量或估算中进行了一次研究性学习,学习过程是学生主动探究的,印象深刻,正是由于我们没有只是“纸上谈兵”,而是实实在在让学生去测量,去贴近生活,学习效果才十分明显。

五、学生在课余体验社会角色。

“让抱大的孩子自己走路吧!” 这曾是许多老师的期待。眼看着这群生活在21世纪的儿童,不会给自己梳辫子,父母不在家宁可自己饿肚子,出门一次换洗衣物全装袋子,这的确是个严峻的问题。时代要求他们具有独创的本领,生活需要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啊!“逼”着孩子“走”吧,即使“走”需要勇气和执着,前途会有坎坷和困难,我们也要给孩子创设锻炼的机会和条件,因为他们总要在学习中自己长大。与国外的学生相比,中国的学生所缺乏的并不是知识技能,解题技巧,而是良好的心理态度,自信心,自尊心,责任心,自主性,创造性。随着时代的发展,这恰恰正是最为重要的。因此,作为教育者,必须引领学生获得轻松参加实践的体验和经验,使他们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教会学生关爱三大自然,关心生存环境;发展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完善自己;培养学生发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发展他们的实践能力,对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创新能力;养成学生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的良好个性品质。

充裕的时间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翅膀,广袤的空间是综合实践活动的舞台。综合实践活动,为沉闷的教改带来活力,让学生感受到了开放自主的痛快,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了多元感受,在实践中获得新知,也在实践中形成了意识,锻炼了能力,让学生的个性在实践中得到张扬,让学生的整体素质在实践中获得提高。一个个新的生命在实践中生成。迎着初升的太阳,怀着收获的渴望,我们的心中充满了期待。让学生主动实践,主动探索,主动创造,大胆探究,敢于质疑。真正走进生活,亲近实践,让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真正“动”起来!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论文篇五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论文》

构建“实践”舞台 ,“活动”多姿多彩

湖北省麻城市盐田河镇中心小学 付秀丽

新的世纪,新的时代,新基础教育课程也进入新一轮改革,综合实践活动这一门新的课程,就以其全新的理念,独有的形式,全方位的要求,无可避免地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面前。如何去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挖掘教育资源,让这门新课程展现出独有的魅力呢?我们应根据自身的特点,紧扣现实生活,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方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趣味性、创新性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它充满生命活力。

一、实践活动为主线,发挥课程效应

为推进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在教学中应以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多种形式来促进与保证课程实施。一是选好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要选取能让学生“心动”的主题,这个主题越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越好,范围越小越好,让学生在活动没有开始之前便“蠢蠢欲动”,这样才会使课堂活动之外的真正探究因这份心动而更加丰富多彩。二是典型引路。新的课程会遇到新的问题,这是很正常的。但不能熟视无睹,也不能顺其自然。采用典型引路给大家以启示是一个成功的举措。我校的《节约用水用电》这一案例可以说为全校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一个范例,从而激起了实践研究的热潮。三是专题细化。如根据大专题设立若干小专题以利于深入研究,又如由此专题引出彼专题继续研究等。由大及小也好,由此及彼也好,只要有利于学生发展,完全可不拘泥于计划。四是有机整合。实践活动涵盖面广,可与学校德育活动、学科活动、班队活动、节日活动等有机整合,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体效应。

二、以基地建设为依托,丰盈实践活动内容

如何来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呢?《新课程标准》指出:“要积极开发并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让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我们充分利用家乡的资源,就有利于实现课程的教学时空向自然环境,生活领域和社会领域的拓展,真正做到了让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同时,这些基地类别不同,内涵丰富,课程资源取之不绝,用之不尽,教学的价值不可估量。为了充分发挥基地的依托作用,开展活动时还可以邀请基地上的部分学生家长,熟悉基地情况的行家或专家等担任基地辅导员,指导学生开展基地综合实践活动。这样,学生们欣喜地走出校园,领略了青山绿水的美丽,了解了地方的历史文化,目睹了高科技生产的神力,体验到生活的真谛。综合实践

活动赋予学生以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赋予教育以生命的活力。

三、学生在课余体验社会角色。

“让抱大的孩子自己走路吧!” 这曾是许多老师的期待。眼看着这群生活在21世纪的儿童,不会给自己梳辫子,父母不在家宁可自己饿肚子,出门一次换洗衣物全装袋子,这的确是个严峻的问题。时代要求他们具有独创的本领,生活需要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啊!“逼”着孩子“走”吧,即使“走”需要勇气和执着,前途会有坎坷和困难,我们也要给孩子创设锻炼的机会和条件,因为他们总要在学习中自己长大。与国外的学生相比,中国的学生所缺乏的并不是知识技能,解题技巧,而是良好的心理态度,自信心,自尊心,责任心,自主性,创造性。随着时代的发展,这恰恰正是最为重要的。因此,作为教育者,必须引领学生获得轻松参加实践的体验和经验,使他们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教会学生关爱大自然,关心生存环境;发展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完善自己;培养学生发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发展他们的实践能力,对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创新能力;养成学生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的良好个性品质。

1.在角色中体验中引领学生参与社会,体验他人。

人们常说,现在的孩子心理素质太差,经不起挫折和失败。温室里的幼苗注定长不成参天大树。作为教师,我们更是深知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只能让孩子们在生活中一次次去体能成功、体验失败、体验磨练、体验吃苦,才能激发他们奋斗拼搏的精神,锤炼他们的意志。其实相对于校园里单一的学习活动,他们也渴望真正走到社会中去,在大千世界里找到一个岗位,扮演一个角色,获得一份更为真实的感受,面对着孩子的热情,我们怎能不为他们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呢?

2.在角色体验中实现学生知识的运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常言道:学以致用。面对老师的诤诤教导,家长的苦口婆心,很多学生是在被动的接受新知识,不难发现,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下的学生对学习的本身已经不感兴趣。要让学生主动的学,首先要让他们的深刻体会知识的重要性。角色体验为学生提供了运用知识,展示才能的机会。

充裕的时间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翅膀,广袤的空间是综合实践活动的舞台。在两年多来的课程实践中,我们已经看到了她的无穷魅力: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了多元感受,在实践中获得新知,也在实践中形成了意识,锻炼了能力。学生的个性在实践中得到张扬,学生在整体素质在实践中获得提高,一个个新的生命在实践中生成。迎着初升的太阳,怀着收获的渴望,我们的心中充满了期待。我们相信虽然尝试的过程不会一路平坦,但一定会阳光普照。

作者简介:付秀丽,女,1979年11月4日,盐田河镇中心小学教师,小学高级教师,多次撰写各种教

研论文,并获得不同程度的奖励。 邮编:438317;联系电话:13995944644。

调查我们身边的环境

湖北省麻城市盐田河镇中心小学 付秀丽

一 、活动主题

科技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经济发展。但与此同时,却给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背上了更加沉重的包袱。垃圾已经成了我们生活中的傀儡,严重威胁着我们的生存环境。

今年的综合实践活动,我们三年级同学在学校的初步安排下,准备围绕着自己的居住环境,开展实践调查活动。调查什么呢?还是先问问同学们吧。来到教室,当同学们听说又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一个个别提有多高兴了。随后,我把学校的初步想法告诉了他们,但主要调查什么还需要他们来定。这时大家就像热锅上的蚂蚁,闹翻了天,意见不一致。为了选个好主题,大家搅尽了脑汁,最后以投票的形式暂时结束。回去看看同学们的投票,有的想调查居住地区的人口数量,有的是想调查家庭收入,最多的要数环境污染,以46%票胜出。最后,征得大家同意后,我们就锁定了环境污染,准备开展调查。

二 、活动目标

活动要有计划地进行,各组在不同的地点展开调查,使学生真正地参与其中。首先,学会调查了解,运用采访、搜集等形式开展调查,并学会记录整理资料,养成遇到困难自觉想办法克服、解决的意识,提高他们的抗挫折能力,以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与积极的态度。在活动中与社会亲密接触,从而懂得尊重他人,知道如何与别人交流,学到说话的技巧;在调查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和合作意识。其次,通过调查,使学生知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环保意识,并把保护环境的重任向家长、社会宣传,共同保护环境;最后通过组织调查,提供一个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社会的机会。

三 、活动过程

(一)制定活动计划

第一阶段:个人调查

活动时间:1周——2周

活动目标:通过调查激发学生的调查兴趣。

活动地点:学生自己家

活动内容:

1、观察每天家里都会处理一些什么种类的垃圾及处理方式。

2、根据观察到的情况自己设计调查表格,并整理结果。

3、根据调查内容向家长进行访问。

第二阶段:小组调查

活动时间:3周——4周

活动目标:

1、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

2、增强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

3、并对居住环境的污染源有所了解,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活动地点:小组自定,如:燕庄街道、燕庄诊所、燕庄菜市场等。

活动内容:

1、学生自由组合6人小组,民主选定组长,组长安排组内分工、为小组起名字,设计小组标志。

2、调查表格:学生根据调查内容自己制定调查表格。

3、各小组先选定调查地点后,再开展调查。

第三阶段:垃圾调查的汇报

活动时间:1周——2周

活动地点:教室

活动内容:

1、汇报小组调查结果。

2、根据以上调查结果,想办法治理垃圾。

第四阶段:宣传环保

活动时间:1周

活动目标:使学生知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环保意识。最后,提供一个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社会的机会。

活动内容:治理垃圾,我们一起来行动。

(二)、活动准备

1、分组

为了能更好的开展此活动,并根据活动计划的需求。首先,要把孩子

们组成以6个人为一组的合作小组。随之,问题就出现了。在以自愿的形式下,他们很快的结合在一起。同时一些孩子格外受欢迎,而也有特别受冷落的。虽然这是交往合作中的正常现象,但是,问题还是要解决的。首先,我解散了已经自由结合好的小组。而后,把剩下零零散散的同学集中在一起, 看样子就要我强加组合了,虽然这不是完全之策,但是目前我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只有如此安排。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我特意把他们男女分开,男生一组,女生一组,这样一来他们也会很高兴的,但也有例外的。

2、选组长:小组自己推荐。

3、为小组命名:各小组自己创编。

(三)调查过程

第一阶段

活动主题确定后,大家根据调查内容先由自己家为调查地点,展开调查。调查表格由自己制定,并把调查结果填写在调查表中。

第二阶段

1.小组制作表格

在制作调查表时,大家别出心裁,有的小组自己动手制定;有的运用

电脑绘制表格;更有的以图画的形式向大家展示调查情况。个别小组不但在表格上填写了调查结果,而且还将自己在调查中的体会记录了下来。

2、调查地点

小组选定调查地点。如:居民家、老师办公室、街道、菜市场、诊所、教室、幼儿园、等多处地方。

3、调查

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调查。

在调查中出现很多的问题

(1)第一次去采访时,胆子太小。

(2)在调查时可能过于紧张,学生不知从哪问起。我便再次提醒他们,

调查前,可以根据自己调查内容,事先想好问题,这样就能避免无从开口。如有不明白的地方,一定要弄清楚。

(3)调查者不配合,严重的把他们撵走或拒之门外。

针对各小组在调查中出现的问题,我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让他们说说调查的体会。接着,针对困难,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最后,大家一起交流,找出解决的办法。

第三阶段 汇报交流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论文篇六
《小学综合实践课论文》

小学综合实践论文

让学生在自然、生活中动起来、活起来

李彭中小 罗梅芳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课程改革中的一类新型课程,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主体的、创造性的问题解决学习活动,有机地将学问性知识与体验性知识、单一学科知识、校内与校外结合起来,以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课程,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初步解决问题”,从而获得参与研究,同时让学生在活动中回归生活、回归社会,并且真正的“活”来,“动”起来.那么,如何才能使学生在综合实践课中既能回归生活、回归社会,又“动“起来、”活“起来呢?

第一,要选取贴近生活的课题,让学生的情感“动“起来。 小学综合实践课强调有意义的学习,注重知识的获取和技能的掌握与情感教育相结合,陶冶情操,培养兴趣。因此,学生的学习内容主要来源于儿童生活实践经验,以日常生活中的问题选取学习课题,建立与生活目的的联系,使学生产生情趣,这是维系学习的原动力。因此,选取学习课题时,就应当使课程和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相关联,缩小与学生的距离,为学生的知行统一搭起一座桥梁,使它们得以沟通。例如:在教授综合实践活动课《走进春天》时,可以让学生们去走一走、看一看、找一找,真真切切地去感受春的变化,春的气息,这毫无疑问比课文中的描述要更有说服力。 第二,要注重生活时空的多元,让学生在亲身经历中“动“起来。

小学综合实践课要回归生活和社会,并且让学生真正“动“起来、”活“起来,我们不能将学生圈于学校,而要以学生的活动和交往为线路,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维的活动网络,全面实施教育。引领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在家庭、社区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生活,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生活。因此,活动的组织形式要根据时空的特点,或班级,或小队,因地制宜,因"效”制宜。要通过各种生活体验活动,满足学生的天性,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快乐和愉悦的同时获得发展。例如:组织学生游玩家乡的“石门湖”,“石门湖”的水声、鸟鸣声、孩子们的欢呼声,奏出一曲美妙的“大自然之声”,孩子们戏水游乐,尽情的领悟大自然的美,孩子们已完与自然融合在一起了。

第三,自主探究,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早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理论,大力倡导生活教学。他指出,"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要使学生"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由此他认为生活的过程就是教育的过程,教育应该在种种生活中进行,从中可以看出他极其重视学生在生活中的亲身经历、实践和创造,注重教育向生活的回归。因此在《让鸡蛋浮起来》的实践活动中,我组织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动手自我探究以下几个问题:1、把鸡蛋放入水中会出现怎么样的结果。2、往水里加糖、小石子、沙鸡蛋会不会浮起来?3、加上盐以后鸡蛋为什么会浮起来。学生积极探究,寻求问

题的答案,然后自行设计实验表格,将研究结果归类,除了以上活动方式外,还有观察、调查、访问、实验、制作„„事实证明,活动中采用了这些方式,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高了,而且活动的效果非常好使学生真正做到自主地活动起来。 。

总之,小学综合实践课"回归生活和社会”,让学生真正动起来,是立足于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主体性思想;立足于课内外结合,课堂与生活、与社会联系,促进知情意行统一的整体性思想;立足于学生社会活动的实践性思想的合理教学思路。是力求教学目标、教育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实施符合学生的生活逻辑,建立在学生生活经验基础上的,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内在规律安排教育活动的开放性教学。这种教学思路既为广大教师所认可,又为全体学生所接受。唯此,才能使小学综合实践课真正成为一切学生喜欢的、真实有效的生活课程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yiyaoleikaoshi/250765.html

    上一篇:实践论经典语录

    下一篇:实践单位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