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 忏悔

| 药学职称考试 |

【www.guakaob.com--药学职称考试】

圣经 忏悔篇一
《《圣经》中的“忏悔”概念述评》

《圣经》中的“忏悔”概念述评

[摘要]忏悔自己的罪过以寻求上帝的宽恕从而提升自己的现实生活及道德良知,是基督教传统中重要的精神生活要素。忏悔意味着一个人认识到自己的罪,弃绝自己,完全回转到另一个正确的方向,即归向上帝,从而获得上帝的救恩。笔者爬梳《圣经》文本中忏悔主题,分析忏悔的原因、内容及目的,以期为以忏悔及救赎为主题的文学作品及影视作品追根溯源。

[关键词]《圣经》;忏悔;罪;恩典;救赎

《旧约》中忏悔的基本意思是“回转”,神学意义乃是指转离罪恶,归向上帝,正如以西结焦急的呼告的那样:“你们转回,转回吧!离开恶道。”(结33:11)。《新约》中忏悔的基本意思是指“改变心思意念”。可指对以前所持守的观点感到后悔。概言之,忏悔意味着一个人认识到自己的罪,弃绝自己,完全回转到另一个正确的方向,即归向上帝,从而获得上帝的救恩。忏悔包含了悖论式的两个向度:人的自我否定以及上帝对人的提升。

一、忏悔的原因——罪行与罪性

“忏悔”是圣经中萦绕不绝的召唤,从上帝对亚当的呼唤,到施洗约翰和耶稣的“神的国近了,你们当悔改”的宣告,都包含了对忏悔的要求。“忏悔”本身已经暗含了一个前提,即人都是有罪的。圣经指出,罪就是偏离正路,违背上帝的法则,从而也是否定上帝的权威,拒不

接受人应尽的本分。“罪揭示了宇宙和创造的对峙,揭示了此在、此在与存在的对峙,揭示了人与神的对峙。”[1]319

自从亚当与夏娃开启了罪的闸门之后,罪就像瘟疫一样蔓延肆虐,从该隐到挪亚同时代的人,从巴别塔到索多玛、蛾摩拉,从王国时期到被掠回归,人类的罪行从未停息。保罗在《罗马书》中列举了人的诸多罪:“他们既然不认识神,神就任凭他们存邪僻的心,满心是妒忌、凶杀、争竞、诡诈、毒恨,又是谗毁的、狂傲的、自夸的、捏造事端的、违背父母的、无知的、背约的、无亲情的、不怜悯人的。”(1:28-31)在这深重而又无穷尽的罪行中,有些罪是明显的(提前5:24),有些罪,圣经称之为“隐恶”(诗90:8)。也就是说,即使看不到诉诸外在行为的罪行,也有内心深处存在的罪性的可能。这种罪性更为根本、更为内在。罪行背后必然是罪性,罪性是产生罪行的因子;它隐藏在人心灵深处,比罪行更加顽固。《诗篇》第51篇一般被认为是大卫的认罪诗。作者并没有在上帝面前细数自己的犯罪经过,甚至没有过多的谈论过自己的犯罪动机,却深刻的忏悔到自己犯罪的本能,忏悔了自己的罪性,“我向你犯罪,唯独得罪了你……我是在罪孽中生的,在我母亲怀胎的时候就有罪。”(51:4-5)大卫谦卑的认识到自己本质上是一个罪人——罪性人。

在约伯的经历中我们也可以发现,没有罪行,却依然充满罪性。约伯受试探,在艰难的时候他向上帝发怨言,说他至死都不以自己为有罪,说他惟愿在上帝和他之间有一个审判官,他就可以和上帝一起

辩诉:为何他没有罪行却受到如此大的苦难?约伯不觉得自己有罪,他只是从浅显的层面(罪行)来理解罪。这时他还没有达到大卫和保罗的深度,没有认识到人与上帝的不对等,没有认识到人根深蒂固的肉身性或者罪性。他见到上帝后终于认识到自己的自以为是其实就是最可怕的罪。因而对上帝说:“我从前风闻有你,现在亲眼见到你,因此我厌恶自己,在尘土和炉灰中懊悔。”(伯42:5-6)

在此,我们也就理解了为什么在犹太教和基督教教义中告诫人类的七大罪之首就是骄傲,目中无人,那些自以为是完人或者强人而傲慢自大、目无上帝者或者试与上帝比肩者是最大的罪人,一般都没有好结果。《圣经》中巴别塔的故事就是上帝惩罚人的自大的最好的明证,正是人的罪性(自大、狂傲)而非罪行(建造巴别塔愿望是为了重回伊甸园)导致了人类语言的破碎、交流的阻断,以至产生永恒的战争与死亡。

在西方文学里传达这个基督教思想的作品比比皆是,比如梅尔维尔的《莫比·迪克》里面那位一意孤行的船长亚哈,他不顾现实的可能性,不听来自各方的警告,非要挑战庞大的白鲸,以至船沉身亡;在霍桑的短篇小说《拉巴契尼的女儿》中,同样描述了由于人类的自不量力而受惩罚,拉巴契尼在人世间充当上帝角色来仿造伊甸园,但是自以为有知识,能创造奇花异草用以治病的拉巴契尼医生,结果种了满园子的毒花恶草,最后连心爱的女儿也成为他这种野心的牺牲品。

相对来说,如盗窃、通奸和杀人等罪行则比较容易受到救赎,只要向上帝悔过,就会被原谅、被接纳:譬如抹大拉的马利亚原来是妓女,悔过后就得到耶稣的喜爱和庇佑。这就关系到忏悔的内容不仅仅是对自己的罪行的悔过,还包括更深层次的内心深处对自己罪性的认识与忏悔,只有这样才能得到上帝的恩典与救赎。

二、忏悔的内容——悔过与悔改

既然人的罪包括罪行与罪性,与之相应的,人的忏悔也应当在两个层面上展开:内心的悔过与行为的悔改。

一方面,正如“忏悔”本身所表示的人的心意的转变那样,忏悔首先就是心意的回转即“内心的悔过”。《撒母耳记上》说:“人是看外貌,耶和华是看内心。”(16:7)《箴言》4:23教导说:“你要保守你心,胜过保守一切,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忏悔只有由心而发才会有效果。《旧约》先知们经常指摘以色列人的祭礼,原因正在于那只是满足于外在形式,而最为紧要的内心的改变,却被搁置一旁(撒上15:22;赛1:11-17;耶6:19;摩5:21-24等)。同样,如果没有内心的改变,任何外在的行动都只能是虚假的,并且会加重自身的罪孽,因为此举乃是对上帝的欺骗。因此《诗篇》才向上帝祷告说:“神啊,求你鉴察我,知道我的心思;试炼我,知道我的心念,看到我里面有什么恶行没有,引导我走永生的道路。”(139:23-24)

内心悔过的触媒应该是对罪本身的深恶痛绝,对自我中心的彻底

摒弃。因此,处于惧怕由于犯罪而招致的惩罚的忏悔并非真正的忏悔,因为所谓惧怕惩罚,乃是惧怕自身利益受到伤害,随之而来的所谓的忏悔便是对自我利益的隐秘维护。所以以扫知道自己失去长子名分之后的嚎哭,便不是真正的忏悔,他是痛悔于自己利益的丧失;所以巴兰在看到天使拔出刀来、拦阻他的去路时对自我之罪的告白也不是真正的忏悔,他是惧怕丧失自己的性命。

另一方面,忏悔关乎行为的悔改。雅各在论及信心与行为之时正确地指出:“我的弟兄们,若有人说自己有信心,却没有行为,有什么益处呢?”(雅2:14)同样,忏悔如果没有行动,便成了虚无缥缈的东西,甚至可以说,没有行为的悔改,忏悔也只能沦为欺骗。“悔改是在人的灵魂深处发生的一种精神变化。然而人也是一种形体存有(corporalbeing),所以悔改的内在实现与发生往往会从一些外在的事物表现出来,并且悔改也会由一些外在因素所导致甚至强化。”[2]377《旧约》中记载了很多表示忏悔的行为:守斋(民20:26;撒上7:6;撒下12:16);穿麻衣和坐在灰土里(王下19:1;赛22:12;58:5);行洗洁礼(民8:7;19:7-10)以及其他一些赎罪礼节(利1;16:20)。《圣经》中人类有这么多的罪行与罪性,为什么需要那么艰难的内心悔过与行为悔改呢?《圣经》告诉我们这样苦行是为了得到上帝的恩宠,因此人类忏悔的目的就是得到上帝的恩典与救赎。

三、忏悔的目的——恩典与救赎

麦奎利在论及认罪与忏悔时说:“要不是这认罪的启示同时也提

圣经 忏悔篇二
《《圣经》中的“忏悔”概念述评》

圣经 忏悔篇三
《忏悔的抹大拉》

忏悔的抹大拉

【名称】忏悔的抹大拉

【类别】油画 、 名画

【年代】作于1565~1566年间

【作者】提香

【属地】现藏于苏联列宁格勒的艾尔米塔日博物馆内

【简介】

在受神权支配的中世纪,人们的现实生活被说成是无边的苦海。残酷的掠夺与战争,专制的教皇与暴虐的宗教法庭,使人们长期处于恐惧、彷徨和绝望的心理状态中,加上基督教义宣扬自我沮丧、禁欲和苦行等等,苦海无边确被当时的民众深信不疑。人创造了上帝,反被上帝所统治,这种现象在哲学上被称作人的异化。但在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威尼斯,资产阶级已处于发展的上升时期,人们对于神学的怀疑是通过大量文学艺术活动反映出来的。这种观念的变革,实质上正是人性的复归。对人性否定的否定,是意大利和威尼斯地区文艺复兴文化现象的基本内容。其特点是通过宗教文化,重新掌握自己的命运,同时也是对自然的重新发现。提香晚年完成的这一幅《忏悔的抹大拉》,可以被看成是这种人性复归在艺术上的曲折反映。

这一幅画现藏于苏联列宁格勒的艾尔米塔日博物馆内,作于1565~1566年间,也即说,它完成于画家一生的最后10年中。画上虽描绘的是圣经上所说的一个弃邪归正并笃信耶稣的妓女,但这里所体现的,却是威尼斯在反宗教改革时期的观念特征。提香无意宣传改恶从善的主题,他的再构思,目的在于借基督徒向上帝忏悔自己罪孽的激情,或者借妓女抹大拉在宗教迷幻中表现出的感恩与某种已经慵倦了的悔悟,来说明人们想突破肉体的监狱,去求取天国永恒的安宁的不可能。画家全然是在借题发挥。我们只要欣赏唐纳太罗的《抹大拉》雕塑形象,就可以比较地明白,提香所塑造的抹大拉,是有血肉的青春少女,她对生活充满向往,美丽而又健康。画家着意表现了她那一头秀美如云的浓发,急促地娇喘着的胸部,一对热情的、对幸福抱有幻想的含泪的眼睛。提香的用色特点是丰富饱满,对比度强,背景的光线明暗加重,整体上充满着一种戏剧冲突。少女被撕裂的上衣,披散在胸前的鬈发以及作为搁板用的圣经后面的骷髅头骨,无不反映出画家对少女美的赞颂和对死亡的憎恶。 抹大拉这个圣经传说中的妓女故事,与我国敦煌壁画中的风尘女子皈佛的故事差不多,但在提香的笔下变成了歌颂美好生活而不可多得的形象典型。所以画家予以尽善尽美的描绘,人物的感情表达是明朗与充实的,尤其是抹大拉的脸部表情,可以看出她对生活与爱情的信念。

在抹大拉的背后,展现的是一幕雷电交作、乌云蔽日的天空,大自然沉浸在暗淡的阴影中,日暮时分的朦胧光线,又加重了人物悲剧色彩。这一切足以说明,画家不是在图解一个圣经人物,而是在影射意大利风云多变的历史现实。《忏悔的抹大拉》正是画家晚年对时代、对生活表现出最强烈的感情的艺术写照。

圣经 忏悔篇四
《西方文学中表现的忏悔意识》

第14卷第6期(2009)Vol.14No.6(2009)

西方文学中表现的忏悔意识

杜曼·叶尔江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汉语系,甘肃合作

747000)

摘要:希伯来———基督教文化是西方文学的重要源头之一,西方文学所蕴含的“忏悔”意识及价值观念,也是从基督教文化产生而来的,经由中世纪基督教文学对后世的西方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关键词:西方;文学;忏悔;意识中图分类号:I0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020(2009)06-034-04

希伯来———基督教文化自公元1世纪传入欧洲后,同希腊———罗马文化和其他民族的文化融合后,到近代形成了以博爱、自由、平等为核心的西方文化价值体系。这种价值观念的形成,与基督教的“原罪”观念有着很大关系。始祖亚当和夏娃偷吃禁果后构成了人类的“原罪”,按照《圣经》的意思,人在现实的赎罪过程和上帝对人的拯救过程,就是人向上帝的忏悔过程,作为上帝之创造物的人,其生命之源在上帝那里,他必须时时想到自己有负于上帝,人类的一切苦痛、悲剧和罪恶,都是因为人违背了上帝的律法。人人有罪,只有靠为人受死的耶稣基督的宝血,忏悔和认罪,才会洗净人的一切罪恶,并获得新生。这表现了人对自身恶的一种“忏悔”和上帝对人类普遍的爱,也是构成西方世界博爱、自由、平等、宽恕等核心文化价值观的主要原因之一。这种价值观同样在西方文学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西方文明中“忏悔”的传统,不只是基督教的财富,亦不只是西方文明的财富,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人类共有的财富。一个民族,如果存有“忏悔”之心,其精神才能博大,才能深刻。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也许是跟“忏悔”的有无相关联的。“忏悔”是人生航向的修正仪,生命的偏差总要时时修正,方得“解脱”。也许我们能从“忏悔”文学中得到某些启示。下面我们就从西方文学的三大《忏悔录》谈起。

忏悔录是西方文学的一种体裁,是揭示作者生活隐私的自传。把这种体裁推向高峰的第一人,是古代基督教最伟大的思想家圣·奥古斯丁(SainAu-gustin,354—430)。于公元354年11月13日出生于

罗马帝国北非4行省之一怒米底亚辖下的小镇塔格

斯特(Tegaste,现位于阿尔及利亚境内),一个原属迦太基的地方,其拉丁全名为奥雷乌斯·奥古斯努斯(Augreliusaugustinus)。他的父亲是异教徒,去世前不久才领受洗礼,母亲是虔诚的基督徒。奥古斯丁是中世纪伟大的神学家、哲学家、文学家。他大约在45岁开始写他著名的《忏悔录(Confession)》,历述自己青年时的放荡与越海飘泊,是当时散文和诗体自传长篇的开山之作,随后成为难以企及的典范。此书不仅以深邃的哲学和神学智慧成为历代哲人不得不读的经典,更由于其以浓笔彩绘刻画了一个蔑视圣经的异教徒,一个极富渊博智慧和批判锐气的哲学家,以及一个耽于情欲的登徒子终于认同圣经、皈依天主教,而吸引着历代无数读者。这部书很难说是自传,更多的是出于宗教虔诚而吐露悔改谢恩之心,在这本书中说明人是微不足道的,这世界唯一配得上让人膜拜的只有上帝。人都是卑劣的,即使像他那样的一个教父,从16岁开始,纵情作乐、放纵情欲、与人打架、偷邻人的梨子、长期与情妇同居,信仰摩尼教等。于是奥古斯丁开始了对自己痛切而彻底的反省,开始了对自身罪恶与罪性的鞭挞与忏悔,毫无遮掩地将自己交到上帝的审判席前,“作恶是丑陋的,我却喜爱它,我爱堕落,我爱我的缺点,不是在耻辱中追求什么,而是追求耻辱本身”。《忏悔录》通篇贯穿着痛心稽首的自罪自责,因他深信自己犯了“骄傲罪”,深信上帝“拒绝骄傲的人”,奥古斯丁的追述是主教跪在上帝面前祈祷时所作的反思,发自他的内心良知,相信很大程度上是真实的。

奥古斯丁的头

收稿日期:2009-05-21

作者简介:杜曼·叶尔江(1962—),男,裕固族,甘肃肃南县人,副教授。研究方向:西方文学与宗教、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神话、希腊神话比较研究。

第14卷第6期(2009)杜曼·叶尔江:西方文学中表现的忏悔意识Vol.14No.6(2009)

脑,像一座巨大的熔炉,把《新约》所揭示的信仰与古希腊柏拉图的哲学,完美地融在一起。他把这种融合物传输给中世纪的天主教和文艺复兴时代的基督教(新教),改变着西方世界的面貌。(他一生的真正活动,是《忏悔录》所述最后一段经历。他的影响不在他卓越高深的学识,文笔奇妙,立论有据,而是在他不同反响的宗教才能。)

忏悔录这种文学体裁的第二个高峰,是18世纪法国启蒙主义文学的代表性作家,西方浪漫主义的奠基人让·雅克·卢梭(JeanJacquesRousseau,1712—1778)。他在生命的最后十年,以撰写自传的方式反驳对手的非难,为自己辩护。其中最重要的作品,就是模仿圣·奥古斯丁著作的《忏悔录》。它与奥古斯丁的书同名,也达到了同样经典的地位。卢梭生命最后十年的作品,以优雅的抒情与宁静,替代了早期作品中的强烈激情。“忏悔”使他最后的岁月恢复了心神的安宁。

卢梭一生中改信过旧教,后又皈依新教,始终未放弃过对宗教的信仰。早在他10岁的时候,当大人们要他在当钟表匠、律师或牧师之间作出选择时,他坦然地说:“我喜欢做牧师,我觉得传道说教很有意思。”青年时期,他曾在华伦夫人资助下升入神学院学习一年,改奉天主教,此时,他差一点成为一名专职牧师。在巴黎苦斗成名之后,他带着第二篇著名论文———《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来到日内十年后,卢梭步入老年。他总结与狄德罗等人的瓦。论争,觉得根本的分歧在于他信仰基督教,而狄德罗是无神论者。卢梭由于思想上的激进和对社会的批判,激怒了封建贵族和教会势力以及旧文化的捍卫者。他的小说《新爱洛伊丝》出版后被舆论界指责为伤风败俗的作品。《爱弥尔》出版后立即遭到查禁,并被大理院下令禁毁,而且还要逮捕他。启蒙运动阵营的狄德罗、伏尔泰等,也因学术观点上的分歧与卢梭发生冲突。一时间,卢梭被当作“疯子”、“野蛮人”而遭到来自四面八方的攻击与诋毁。他逃亡到瑞士、普鲁士均不被收留,只好到圣彼德岛藏身。一个呼唤纯洁的“自然人”和理想、和谐社会的人,在现实之中却如“丧家之犬”四处流窜,无家可归。卢梭用他的作品攻击这个使人异化的社会与文明,而自己却被这个社会与文明视为“异类”。难怪他要说:“我很早就意识到,我天生就不是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的。”他在生活中的悲剧命运,就是因为他把“应该”的人生理想化,付之于实践。然而,即便在铺天盖地的漫骂之声向他袭来时,他依然坚守自己的信念,在

颠沛流离的流亡生活中,怀着激愤的心情,写下了自

传《忏悔录》。这部作品的目的是向来自四面八方的对他进行人身攻击的言论予以回击,为自己的人格作辩护,卢梭以一种惊世骇俗的“真实”,向公众袒露自己的灵魂世界。他在《忏悔录》的第一段就说:“我要把一个人的真实面目赤裸裸地揭露在世人面前。这个人就是我。”卢梭的难能可贵,在于他在《忏悔录》这部自传中不仅写自己的美与善,而且“依照本

“既没有隐瞒丝毫坏来的样子”袒露自己的丑与恶,

事,也没有增添任何好事……当时我是卑鄙的,就写

我的卑鄙;当时我是善良忠厚、道德高尚的,就写我的善良忠厚和道德高尚”。卢梭当时在四面遇敌,漫骂有加,以至无处容身的景况下,能够大胆地把自己行为中最见不得人,在之前也从来没有人敢于公之于世的隐私都写了出来,让世人评说。正如哲学家休谟所说:“他好像是这样一个人:这个人不仅剥掉了衣服,而且剥掉了皮肤,在这种情况下被迫赶出去和猛烈的狂风暴雨进行搏斗。”直到今日,这部书还是惊世骇俗的。他真诚地写道:他承认自己儿童时代就有偷窃人家物品的习惯,而且,后来还曾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把自己偷了丝带的事转嫁到善良的女仆马丽永身上;直到现在,我有时还偷一点儿我所心爱的小玩意儿。”他承认和自己的监护人,被他称为“妈妈”的华伦夫人有长达14年的情人关系,还多次为肉欲所引诱,与多个女人发生两性关系,他常常把自己渴慕女性的内心隐秘公然呈于读者面前。在写到“我”和葛莱芬小姐、加雷小姐一起在果园里摘樱桃时,卢梭袒露了当时他那不乏“调戏妇女”的内心隐私,他把一束樱桃扔到她的乳房上,并想着把自己的两片嘴唇也扔到那同样的地方。这种隐私的情感与内心冲动,是男人们尤其是“正人君子们”所不愿启齿的,卢梭却书写了出来。他还承认自己有手淫的习惯和“意淫”的欲念。他还把显然被人认为“可耻又可笑”的裸露也公之于众,年轻的卢梭曾在黑夜中游荡于偏僻街区,向妇女裸露自己的臀部。这显然告诉人们他有变态的性心理。

基督教认为,人性本恶,善存在于上帝身上,而卢梭认为个体的人是善的,人性之恶,是通过社会和文明这个承载体表现出来的。卢梭之所以要这样表现自己“丑与恶的方面”,是因为他认为他的天然本性是善与美,生来无罪,他的那么多过失,丑恶是社会给他的,罪不在他(不是他本人的罪),而在社会。人依旧可能是有罪的,心头驮着罪的包袱,始终有着深深的罪过和救赎之心,必须忏悔并祈求赎罪。在这

35

第14卷第6期(2009)Vol.14No.6(2009)

部《忏悔录》中卢梭尽管认为他是天性善良,生来无罪的,但是在他心中上帝还是存在的,因此他对自己那么多的过失甚至恶,在大胆袒露自己心灵世界的同时,始终伴随着罪恶感和救赎之心。忏悔录这种文学体裁的第三个高峰是俄罗斯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俄国文学具有强烈的自我反省和忏悔的意识。俄罗斯受东正教影响很深,知识分子本身具有一种忏悔的传统,而这种传统在启蒙思想的影响下,同社会问题结合起来,变成了对自己的社会责任感的思考。俄罗斯文化人的罪感不是宗教意义上的。18世纪末,东正教传统与同时传入俄国的西欧启蒙思想,特别是“人生而平等”的思想结合,使纯自然的赎罪观念转换为对俄罗斯普遍存在的专制压迫现象的反思,这种社会性反思反过来又加深了知识分子的负罪感与忏悔意识。许多作品反映了知识分子对自己未能尽到社会责任的忏悔,这些作品中的主人公形成了一个叫做“多余人”的画廊。其中包括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莱蒙托夫的《当代英雄》、屠格涅夫的《罗亭》中的主人公。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1910)是19世纪后期俄国最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的创作与宗教也有着不解之缘。综观托尔斯泰的创作,他对基督教的信仰也是矛盾的,一方面,他在作品中激烈地揭露和批判官办教会,另一方面积极宣扬宗教仁爱精神。他的几乎每一部作品,不管是长篇小说还是中篇小说,都包含着对自身的忏悔,而且占着

《战争与和平》、很重要的分量。在他的三大代表作

《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中同样表现了忏悔意识,特别是《复活》集中地通过主人公聂赫留朵夫无罪—

犯罪—赎罪—复活的心灵历程,从而达到社会深层人物的心灵深处。但是托尔斯泰宗教观的核心已不是上帝,而是一种“仁爱”精神。他的宗教观是被称为托尔斯泰主义的新宗教:主张不以暴力抵抗邪恶,提倡道德上的自我完善。所以,托尔斯泰宗教观的核心是“爱”和“善”,是一种道德伦理。青年时代的托尔斯泰常为自己的好色与狂赌而忏悔。托尔斯泰罪恶感的自我忏悔在其《忏悔录》中得到充分的表现。这部自传体散文集采用第一人称的手法,叙述了托尔斯泰从青少年时期开始,逐渐不喜欢宗教繁琐仪式和虚伪性,到完全背离宗教的具体过程。例如,他从16岁开始就不再作祷告,不再去教堂,也不做斋戒,而是追求在生活、意志、体质、道德上的尽善尽美。同时他还“诚心诚意地希望做一个好人”。他回忆起青年时期的自己,从塞瓦斯托尔前线来到莫斯科,一度醉心于作家的头衔,并能与他们为伍而深感自

豪。他写道:“我是艺术家,诗人,我写作,教育人,可是自己什么都不懂……我们人数很多,尽管相互之间在不停地争吵、指责但都在写作,发表作品,教育别人;而且不顾自身的无知,连什么是好坏这一类生活中最简单的问题都不知道如何回答,我们争着发表自己的见解,不愿听对方在说些什么。有时相互包庇,相互吹嘘,以便到时候别人也来包庇我,吹嘘我。有时则火冒三丈,叫骂的声音一人比一人高,简直像在疯人院里一样……现在我明白这与疯人院没有什么不同,那时候我对这一点是模模糊糊地有点怀疑。只不过同所有的疯子一样,把别人都叫做疯子,唯独自己除外。”不久就同这些虚伪、自命不凡的作家群体产生了严重的分歧,并且在思想上与他们分道扬镳。他要寻找真理与美善的道路,要开始新的探索。他的《忏悔录》不仅分析、剖析他人,而且不断地剖析自己、不断地否定自己、不断地认识到自己与真善美等道德理想的距离。如他写道:“回想起这些年的生活,我不能不感到恐惧、厌恶和痛心。我在战争中杀死过人,找过人决斗想送掉他的性命,我打牌输了不少钱,挥霍农民的劳动成果,还惩办过他们。我生活腐化,对爱情不忠,我撒谎骗人、偷鸡摸狗、通奸、酗酒、斗殴、杀人……凡是犯法的事情我都干过。而干了这些事情的我反而得到赞扬,我的同龄人至今一直把我看成是正人君子。”

托尔斯泰在《忏悔录》中,通过一种特别的方式叙述了自己的心路历程。离开上帝,开除俄国东正教教籍,长期进行痛苦的剖析、探索之后,他找到了自己人生的意义,那就是自己心目中的上帝,即爱、宽容。他虽然否定教会的内容和形式,但是他的创作、生活、改造社会的思想(即平民化的主要来源),宗教的核心内容是他试图进行社会改造的根本所在。他没有从根本上否定上帝的存在,所以他游离于上帝之城之外,才能写出《忏悔录》,剖析自己,他的许多作品从更深的层面上表现19世纪俄国社会的现实问题。在人的善恶问题上,基督教文化认为人性本恶,上帝可以惩恶扬善,人世可以通过世俗的道德实践洗去罪恶。人虽然离开了上帝,但事实上没有完全离开,上帝的灵魂依然存在,那就是他的博爱理论:要爱人,同情弱者;不以暴力抗恶;人要在道德上自我完善,而非上帝拯救等。这也成了列夫·托尔斯泰人道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综观圣·奥古斯丁、卢梭、列夫·托尔斯泰的三大《忏悔录》,表现了近代西方文学中的忏悔意识。

失去

第14卷第6期(2009)杜曼·叶尔江:西方文学中表现的忏悔意识Vol.14No.6(2009)

上帝之后,人类欲在生活本身中寻得人生的意义与价值,这种追寻、这种悲剧、这种矛盾,就是近代的精神特征。人背叛上帝之后,所处的社会没有善恶可言。他们虽然离开了上帝之城,但解决社会罪恶本质或人类自身的恶,还需要从那里寻找,否则,人类就会沦落到无可救药。人之恶是自然的,离开上帝之后,可怜的人没有什么品质值得夸耀自持,没有能力从上帝那里窃取自己欠缺的东西,人类进行过长期的探索,但人类学会了认识自己的愚蠢,认识到人深身上存在着与生俱来的恶。他们离开上帝之后,深地感到自身存在的渺小,而罪恶感又使他们的灵魂不安,如圣·奥古斯丁,表现的是对上帝无限的爱,是上帝之爱使他由异教徒转成了一个虔诚的基督徒,从上帝那里得到重生;卢梭和列夫·托尔斯泰表现的是离开上帝的律法之后的所作所为,而他们自己的罪恶感上升到了对社会罪恶无情地揭露和批判。他们尽管没有重新返归上帝之城,但宗教核心思想价值观,成为他们解决社会问题的主要来源。“上帝”和“理性”的力量可以使人走向自我完善,人最终

是可以获救的。两重性的文化人格,表现在创作

中,以道德标准代替政治、历史的标准,而这种道德标准实际上是人如何主宰内心“灵魂”与“肉体”冲突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蒋承勇.西方文学“人”的母体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2005.67,225,236.社,

[2]梁工.圣经与欧美作家作品[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19,288.

[3]徐葆耕.西方文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25,241.

杨马胜.欧美文学与宗教关系研究[M].兰州:[4]李晓卫,

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195~201.

[5]奥古斯丁.忏悔录[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3.华文出版社,2003.[6]托尔斯泰.忏悔录[M].北京:

[7]卢梭.忏悔录[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8]卢梭.漫步遐想录[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9]卢梭.忏悔录[M].武昌:长江文艺出版社,2007.

OntheAwarenessofRepentanceinWesternLiterature

Duman·yeerjiang

(DepartmentofChinese,GansuNormalUniversityforNationalities,HezuoGansu747000)

Abstract:Hebrew-ChristiancultureisanimportantsourceofWesternliterature,ofwhichthe“repentance”awarenessandvalueshavecomefromtheChristiancultureandhaveafar-reachingimpactonwesternliteraturethroughthemedievalChristianliterature.Keywords:western;literature;repentance;awareness

责任编辑:李锦煜

37

圣经 忏悔篇五
《圣经中的爱》

《圣经》中的“爱”

[摘要] “爱”作为最主要的思想意义和宗教原则体现在《《圣经》》中,通过对《圣经》中爱的观察与理解,结合具体内容和资料进行阐述与解释,并将其与东方思想进行对比,更深层次的去揭示爱的深层意义。

[关键词] 《《圣经》》 爱 上帝 《论语》 儒家思想

爱,它看似只是短短的一个音节,简单普通的一个字却饱含了太多太多的情感,亲人之间的爱,朋友之间的人,情人之间的爱,与“喜欢”相比,它不求回报亦心甘情愿,不计得失亦满心欢喜,有时候爱,不用说出口,便感受它的存在。所以在我心中,爱一直都是神圣般的存在着,而在《圣经》中,我发现了更多关于爱的表现,以至于自己希冀能将这份论文从爱出发,文才浅薄,亦是内心感言。

《圣经》,厚厚磅礴,无数译文,而我所接触到阅读到的不过皮毛,却能在从中感受到饱满的爱,无论从哪个细节上考虑,都能感受到上帝之爱,上帝贯穿了《旧约》与《新约》的始终,那么爱也是如此的,因为上帝代表了爱,上帝就是爱。

1上帝的爱

出于爱,《圣经》在一开始就描述了万能的上帝创造了世界万物,又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人类,亦能够说明说这是上帝是出于爱才创造了世界,在众多受造物中,上帝挑选了人,施于人以坚定不移的爱而在《圣经》中的诗篇很多都是在赞美万能的上帝的慈爱: “你们要感谢耶和华,因他本为善,他的慈爱永远长存”

“耶和华在他一切所行的,无不公义;在他一切所作的都有慈爱!”等等等等,用这么大的篇幅来赞美上帝,更足以表明上帝对人的爱,就如同我所理解的那样,爱是不求回报的,上帝对人的爱也不因为人值得去爱,而是因为上帝愿意无私的去将爱施予给被爱者,没有条件,也没有理由。

上帝对人有仁慈的爱,尽管以色列人处处忤逆上帝,比如上帝通过摩西向以色列人颁布十诫之后,人们竟然铸造金牛犊加以崇拜,上帝一定是及其厌恶的,因为十诫中就有一条:“勿造捏偶人,及凡天上地上,土中水间,所有诸物之像,勿敬拜奉事之。”人们触犯之,但上帝却自我宣告:耶和华,是有怜悯、有恩典的神,不轻易发怒,并有丰盛的慈爱和诚实。为千万人存留慈爱,赦免罪孽、过犯和罪恶。所以,即使在如此严重的背信弃义行为的面前,上帝选择了去宽恕、去原谅,这体现了他满怀的宽容与仁慈。

爱富含多种形式,除了仁慈与宽恕,上帝对人也有惩戒的爱,因为人类是被上帝创造出来的,孩子总是叛逆的,所以他有时候严厉就如同父母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上帝诅咒了土地,人们不得不付出艰辛的劳动才能果腹,人们心中积怨,因此而相互掠夺、厮杀、尔虞我诈,于是上帝要将所造的人和走兽并昆虫以及空中的飞鸟都从地上消灭,但是他对人的爱不会终止,他选择了诺亚一家,希望能够保留人类的种子,让人类得以延续,所以尽管人类有再多的错误与不羁,上帝要给予适当的惩戒,但惩罚并非上帝所愿,也不是上帝的目的,惩罚是希望人们能够回头,所以在这些惩戒里,背后又饱含浓浓的慈爱。

对于上帝来说,爱又是牺牲,上帝严厉惩戒了人们,却又不忍心看着人们受苦,甚至将他的独子耶稣赐予人类,让他代替人类去赎罪,去背负十字架来使人们悔悟,上帝的爱,已经超越了世上所有的情感,是无法用感动形容的无所能媲美的大爱。

2人的爱

2.1人对上帝的爱

上帝赋予了人生命血肉,加之以无法用语言形容的爱,而人,也必应用这种爱回馈上帝,感激上帝,而与上帝给予的爱不同,人们的爱是充满着信仰和敬畏,又必然夹杂着感激与无可撼动的坚定。

每个虔诚的信徒每天都会向慈爱的上帝祷告,其中也不乏一些似夸张又不夸张的话:“耶和华我的力量啊,我爱你!耶和华是我的岩石,我的山寨,我的救主,我的神,我的磐石,是拯救我的高台!”就好比摩西那样的信徒,虔诚又笃定,而为了回馈上帝的爱,人们也理应用自己的坚定去与上帝给予的爱相互辉映。

除却敬畏、谦卑、虔诚的爱,人们对上帝也有着忏悔的爱,作为上帝的子民,人类多次的忤逆上帝、违背上帝的爱,就像做错事情的孩子,犯错需要悔改,需要自我反省,这才是回报上帝最好的方式,而有个词语叫“原罪”,是人类的天性,人们犯错不可避免,但是能够悔改或者被改造,都是很好的方式。

每天人们通过信仰、敬畏、谦卑、忏悔,人最终可以得到上帝的喜悦和宽恕,而这一切其实就是人爱上帝的最具体的表现,细微而真诚。

2. 2人与人之间的爱

对上帝爱的回馈,可以有两种方式,一是直接回馈给上帝,二是把爱寄托于他人,在同观福音中看到有两条诫命,一条是“尽心、尽性、尽力、尽意爱着你的神。”另一条是“爱邻舍如同爱自己”,所以这两种爱也应该是彼此依托映衬的。

人们应该彼此相爱, 对于“邻舍”这个词语,也不应该仅仅是片面上所说的邻居,而是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在十诫中我也发现了这一条“当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上帝所赐你的土地上得以长久。” 除了有血缘关系的人,还应该包括没有血缘关系的人,跨区域、跨种族,跨越亲情、友情、还有像《雅歌》里那样美丽的爱情,我们要爱甚至是人类的仇敌,人们需要帮助各种垂死的人们、为人们辩护、和孤单的人成为朋友、原谅对侮辱和伤害过自己的人,这样的爱好似超越了一切的界限,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在这样一个新境界中的博爱,才能够与上帝的爱遥相呼应啊。

3.《论语》与《《圣经》》中爱的比较

理论学说和宗教都是用主导的思想的,《论语》和《《圣经》》分别是东西方文化中的两个经典文本, 它们对人类文明和思想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作为中国的学生,儒家思想早就被我们熟知并且了解,而在我选修了《圣经》与西方文化后,将其两种思想加以对比,也更有利于理解中西方文化的异同。

3.1爱之相同点

3.1.1孝之爱。“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仁”就是爱,仁者爱人,即人与人之间要彼此相爱。这和上面所讨论的关于《圣经》中的爱十分相似,就好比孝顺,在《论语》中写道“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就对应了《圣经》里面对于父母孝顺的爱。

3.1.2反省之爱。《圣经》中还教人要不断忏悔,祷告,并付诸于行动,真的爱上帝应该是做善事,做慈爱上帝的人间化身,乞求上帝的原谅!这一点就像论语中还提到的一个重要品质“吾日三省吾身”也同样相似,每天检查自己的品性,多行善事远离恶事,就表达了人们都需要每天对自己进行思想上的醒悟和改善。

3.1.3大度之爱。儒家中的爱都是温和而又敦厚,倡导人们无论如何都要拥有一颗恻隐之心,就算有人危害、污蔑也应该加以宽恕,《圣经》中的大爱也能够体现这一点,比如《《圣经》》中记载耶稣在“登山宝训”中说:“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有人想要告你,拿你的里衣,连外衣也由他拿去;有人强逼你走一里路,你就同他走二里„„要爱你们的仇敌,为那逼迫你们的祷告。”

3.2爱之相异点

3.2.1等级之爱。儒家非常重视伦常关系,关于克己复礼就提到过“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样就会把人分成各种等级,无论是在国家还是在家庭,都是有分明的等级划分,而在《《圣经》》所倡导的“博爱”中可以看到人格的平等,更能够体现到人们的地位和重要性,这也是儒家思想中有所缺失的那一部分。

3.2.2本性之爱。儒家思想也有很著名的“性善论”,认为人性本善,爱也由于善而衍生出来,但是与此相比,就与前面提到的基督中原罪论相反了,人们犯错不可避免,故也可为为性恶论,所以因此也由此有人本和神本的区别,但是追根溯源,无论人性本善还是性本恶,爱都能从两种思想中衍生和发展。

4.总结

《《圣经》》中爱的内涵非常丰富,认为一切的美德都是爱的内涵与体现,我从中学着去更深层次的理解爱,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内容,不仅仅更加理解了《圣经》中的爱,也能对比中西方的爱,明白这种大爱能跨越地域和思想,更能更深层次的由此延伸体会和感受到了来自现实生活中的爱,期待着去更努力感悟爱带给每个人的力量。

[参考文献]

[1]王守仁.对爱进行新的思考[J].当代外国文学,2004,(2):43 -52.

[2]唐小林.伦理话语: 基督教文化在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中的基本质态[J].甘肃社会科学,2008,(4)

[3]杨剑龙.基督教文化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国现代文学的一种研究视角与方法[J].江苏社会科学,1999,(1)

[4]《圣经》[M].中国基督教协会,1979.

[5]保罗·费尔代恩著.陈建洪译.与神在爱中相遇[M].中国致公出版社,2001:260-269.[6]厉永平、郑秀明.论基督教的“爱”和儒家的“仁”的几点不同[J].吉林师范大

学学报,2009,(3):42- 44.

[7]陆扬.《《圣经》》的文化解读[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30-50).

圣经 忏悔篇六
《谈谈忏悔》

谈谈忏悔

肖青青 马克思主义哲学 2013020003

[摘要] “忏悔”一词出于拉丁文,是“自我坦诚”、“自我揭露”之义。在宗教史上,忏悔又有“完全忏悔”和“不完全忏悔”之分,而随着时代发展,忏悔也有了“古代忏悔”和“古代忏悔”。流传于世的三本《忏悔录》各有特色,都在当时起到了积极影响,对西方忏悔精神起到了发展和塑造的作用。在历史上,中国并没有在西方文化的话语体系下的忏悔精神,要中国拥有忏悔精神非一蹴而就,而忏悔精神对一个民族的兴旺发展是大有裨益的。但中国文化有“内省”意识,它与西方提倡的沉思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应该鼓励急躁的中国民众静下心来好好沉思一番。

[关键词] 忏悔 ;《忏悔录》;悔过;沉思

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在进行大量的动物实验后提出了著名的学习理论,那就是“尝试—错误说”,他认为人和动物一样,是在解决问题中经过多次尝试,逐渐发现并保留了正确的反应,淘汰了错误的反应,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人类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试误的过程。人生在世,难免要犯错误,有些错误会伴随人的一生,有些错误却是过后就忘记。对待错误,有人会选择遗忘,有人会默默承受,也有人会将它公开,谓之“忏悔”。

一、 忏悔释义

忏悔一词从产生之初就充满了宗教意味。“confession(忏悔)”一词源出拉丁文“confessio”,所内涵的是“自我坦诚”、“自我揭露”之义,在神学中指向上帝坦白自己的罪恶。而汉语神学的“忏悔”一词借自佛教用语。佛教的“忏悔”之“忏”是梵语“忏摩”的音译,原意是“忍”,请求他人容忍、谅解之意;“悔”则是梵语“阿钵底钵喇底提舍那”的意译,是指“自由罪状”,为追悔、悔过之意。在基督教“救赎论”中,“忏悔”是“罪人”获得“救赎”的必要条件,是“信仰”的核心所在,人只有无条件地信仰上帝,知罪并悔罪也即“忏悔”,人才能获得上帝的恩典,升入天堂。中世纪基督教教父奥古斯丁的《忏悔录》就是基督教的“忏悔”学说的典范性著作,他写作《忏悔录》更多的是从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说明自己所蒙受的天主恩泽,从而发出对天主的赞美与歌颂。

到了中世纪中后期,基督教的主导地位受到挑战,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种宗教思想也受到质疑,其中在哲学上最为知名的莫过于关于“共相”、“殊相”之辩,也就是“实在论”与“唯名论”的纷争。“实在论”与“唯名论”两派争论的实质就是关于上帝到底是一个实体还只是概念,而涉及到忏悔方面,则是“完全忏悔”与“不完全忏悔”谁占主导的争论。“完全忏悔”与“不完全忏悔” 都是指忏悔行动的动机:“完全忏悔”指基于上帝之爱并回应上帝之爱的幡然悔悟,而“不完全忏悔”则是因道德上的恶行而畏惧上帝的惩罚之正义而引起的悔罪。奥古斯丁的《忏悔录》是两种忏悔的完美体现,他在前几卷关于自己生平记述是关于自己内心因自己做错事而悔恨的描述,到了第九章则描述了在上帝的神圣恩典中获得新生的心灵状态。他在书中所展现的正是他的心灵从出于肉欲之意志的“不完全忏悔”及其恐惧、悔恨和不安,到出于灵性之意志的“完全忏悔”及其感恩、喜悦和超脱的转变。在十一世纪以前,普遍认为“完全忏悔”超越于“不

完全忏悔”,到十一世纪,在阿伯拉尔和伦巴多的影响下,“补赎圣仪”之忏悔和赦罪得到强调,但“完全忏悔”仍然被看成是先于赦罪的正当的赎罪行动。而随着经院哲学的衰颓,“不完全忏悔”大有取代“完全忏悔”之势。

随着宗教神圣外衣的逐渐褪去,忏悔也有了“古代忏悔”和“现代忏悔” 之区分。从奥古斯丁的《忏悔录》到卢梭的《忏悔录》可以看到“古代忏悔”和“现代忏悔”的明显区别,奥古斯丁的“忏悔”意识到“与神性的本质特征的充分性相比,人类的个性是不充分的”,因此奥古斯丁最后达成的乃是关于人类之个性的“他律”,而卢梭则把“自律”树立为自己的目标,他的“忏悔”是向自己忏悔,是渴望得到自己内心的安宁,因此可以说“不完全忏悔”之痛苦和恐惧所导致的在救赎问题上的绝望是现代性忏悔之根源。

二、三本《忏悔录》之比较

谈到忏悔,少不了对世界上流传广泛的三本《忏悔录》的比较。奥古斯丁的《忏悔录》是西方历史上第一部自传作品,卢梭的《忏悔录》则是第一部现代自传作品,托尔斯泰的《忏悔录》深受卢梭和奥古斯丁的影响,但又有自己的特色。前述三个人,身份各不相同,奥古斯丁是虔诚的拉丁教父,卢梭是启蒙思想家,托尔斯泰则是文学大家,虽然后两人写的《忏悔录》都有奥古斯丁的影响,但立意、主旨却各有特色。

奥古斯丁的《忏悔录》成书于397年左右,全书共十三卷,内容分为两部分,卷一至卷九记述了他23岁以前的生活历史,卷十至卷十三记述了他在撰写此书时的心路历程,包括对《旧约创世纪》第一章进行诠释,然后在歌颂伟大的天主中结束全书。从全书的结构中可以看书,虽然奥氏的《忏悔录》一直被看作向上帝“忏悔”罪责的代名词,但忏悔并不是他著述的主要目的,奥氏是想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展现上帝的伟大,表达人必须通过上帝的真理之光才能不断向上帝靠近的思想,因此此书更应看作是对上帝伟大歌颂之作。卢梭生活在启蒙运动风起云涌之际,各种启蒙思想交流碰撞,宗教已无法主导人们思想,所以他写作《忏悔录》又有自己的目的。卢梭的《忏悔录》分为上下两部,总共十二卷,他按照年代划分,上部记述了他从出生到二十九岁之间发生的主要事件,下部记述了他从三十岁到五十三岁的事情。他用平实的文笔,诚恳的态度记述自己的生平,将各种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一讲述清楚,期间也包括了自己的思想进程。卢梭一生颠沛流离,饱受人世沧桑,这部作品也是在四面受敌的情况下写成的,作品也充满了逼人的悲愤。他在书的开篇就写到:“这是一幅前无古人,恐怕也是后无来者的完全依照个人的本来面目和实际真相描绘出来的画像。无论你是谁,只要我的信赖和命运使你成为本书的批判者。我则以我的不幸,通过你的恻隐之心,并以全人类的名义恳求你切勿抹杀这部独特著作的价值......”1,因此卢梭的写作目的是将自己的真实事迹展现出来,是非功过都让世人来评说。托尔斯泰 的《忏悔录》深受卢梭的影响,全书共十五卷,是对作者前五十年的总结,这不是一篇要忏悔自己罪孽的文字,也和卢梭、奥古斯丁要叙述自我的真性情不同,这篇文字要探讨的问题只有一个,这个问题也是缠绕着托尔斯泰一生的,那就是:人生的意义何在?我们为什么而活?人的存在是为了什么?因此他写作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向世人说出他对生活意义、人生目的的艰苦探索和他特定信仰的形成过1 卢梭著,盛华东译:《忏悔录》,第1页,华文出版社,2003年版。

程,从而促进人们对这些问题也进行思考并作出抉择。

三本《忏悔录》虽立意、目的各不相同,作者的时代环境、知识背景也不尽相同,但都驰名于世,构成了独特的西方忏悔精神。三本《忏悔录》也因字字珠玑、充满肺腑之言而激励一代又一代的思考者,都在其特定的历史时代推动了人类思维进程。奥古斯丁的《忏悔录》在西方自传史上建立了宗教忏悔的传统,他以坦率的文风,生动细致的自我剖析创立了一种新型的自省式传记传统,对后来的西方作家乃至后世的西方哲学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卢梭在忏悔的名义下大胆地暴露自己的各种过错,目的在于证明自己的人性本善,痛述不平等的社会环境对人心造成的污染,他的自我解释和自我歌颂这种法国大革命前夕个性解放要求的强烈呼声对传记文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学带来了振聋发聩的效果,也创立了世俗忏悔的传统。卢梭的《忏悔录》是“十八世纪全世界的良心”,托尔斯泰的《忏悔录》则被誉为“十九世纪全世界的良心”,两者虽前后相继,一脉相承,但托尔斯泰有种俄国意识,他基于宗教观念而产生的强烈的罪感意识,对生活意义的艰辛探索,对道德完善的追求都是卢梭所没有的,托尔斯泰的忏悔不仅要解决个人问题,更要解决俄国问题,甚至上升到整个人类问题的高度,他以一种极大的勇气对整个人类的生存性问题进行思考,超越了个人忏悔的深度,在自传史和思想史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三、中国忏悔文化的缺失

上述关于忏悔的表述,都是在西方文化话语体系进行的,而关于中华民族忏悔文化的讨论由来已久。早在二十世纪初就有许多学者提出中国文化缺失忏悔精神,但到了二十世纪末期,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中华文化并不缺忏悔精神,只是在西方文化霸权的遮蔽之下不得彰显,而大批学者也惟西方文化马首是瞻,导致了中国忏悔文化缺失一直甚嚣尘上,他们主张用中国的悔过精神与西方的忏悔文化对话,祈求一种平等独立的文化观。当然,上述观点并无过错,也符合时代要求,但笔者还是认为中华文化的内核中确实欠缺了西方文化那种敢于正视过往、一切并展现给世人评判的忏悔精神。最早提到中国忏悔文化缺失的作家是周作人,他在为北京师范学校所作的题为《文学上的俄国与中国》的学术演讲中曾明确指出,俄国文学富于自己谴责精神,并多含有忏悔的意识,而“在中国这自己谴责的精神极为缺乏”2。就历史而言,西方文化的发展过程中,确实绵亘着悠久而坚韧的忏悔传统。古希腊悲剧精神中就已经蕴含了道德承担的责任意识。基督教则以信仰的权威使其原罪学说和戒律仪轨牢固根植于心灵深处,并凭借传统的惯性与惰性力量,潜移默化为个人的价值信条与行为习惯。《圣经》的文本救赎意识以及奥古斯丁与卢梭等自传体《忏悔录》的示范效应,引导着审美的实践模式,继而形成多样形态的忏悔文学。由于基督教巨大的意识形态功能,使“忏悔”话语得以进入西方社会的各个领域,甚至不时出现在日常生活和普通人际交往中。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福柯指出:“西方社会成了特殊的忏悔的社会”,“西方人已经变成忏悔的动物”。

不管是从各种书面资料还是历史事实或者思想根源来说,中国文化所具有的2 杨金文著:《中国文化“忏悔欠缺”观点的实质辨析》,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8月第4期,第25页。

那种西方式的忏悔的缺失都是有据可循的。下面我单就思想渊源来谈谈本人的看法。 柏杨先生在其《丑陋的中国人》一书中对中国人存在的许多缺点进行了尖锐的批判,其中就包括了“死不认错”一项,就是说为了掩饰一个错,不得不用很大的努力再制造更多的错,来证明第一个错并不是错,并且认为中国文化就是一种酱缸文化,又黑又黏又臭,把所有善的东西也融入了深不见底的酱缸之中。这种说法虽然未免过于尖锐而有失偏颇,但中国人的认错精神确实少之又少,一句“对不起”感觉有千斤重,而西方人却时常将“I’m sorry”挂在嘴边。究其原因,可能有三:其一是受几千年文化积淀和家庭教育模式的影响,中国人普遍养成了内敛的性格,不敢或者不愿意与人分享自己的内心想法,而西方人则大多热情奔放,顾忌较少,比如别人一句夸赞的话,西方人会说“谢谢”,而中国人则更多的说“哪里,哪里”,因此要中中国人公开忏悔自己的过错并不容易,也没有形成这种传统,虽然有些作家意识到这个问题也做着改变如郭沫若、铁凝等,但更多的民众确无忏悔之心;其二是不管中国哲学上关于“知”、“行”关系的争论谁胜谁负,不管是“知先行后”、“知难行易”还是“知行合一”,中国人潜意识都更为看重“行”的功夫,或者说国人普遍认为人活在世,自己内心怎么想不重要,重要的你能做成什么,因为中国人是活在他人的世界里,极为看重他人对自己的看法,而这些都必须通过“行”来达到,所以,做错事了并不要紧,关键是下次能做好,只要能做好,就不会去关注到底是否悔过,甚至认为做好了就是等于悔过了;其三,中国文化的主流文化是儒家文化,而在儒家文化中并没有“忏悔”这种说法,儒家经典《论语》上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另外儒家也提出“内圣外王”,“省”和“内圣”都是要求对自己的行为有无过错进行反思,但只是针对自己个人,外人并不知晓,因此,儒家提倡的悔过是一种反思的态度,它并不是对外公开,而是向内反求自身的简易悔过行为,这种方法一直为广大知识分子所沿用,虽然没有西方忏悔的那种坦荡直白,却也简单易行,经世致用。另外,虽然中国历史上一直是皇权至上,但佛教、道教一直是贫苦大众的心灵抚慰剂,佛教宣称因果业报,轮回转世,在世间多做善事便能登上西天极乐世界,道教则鼓励民众过一种符合道的生活,才能得道成仙,长生不老。这两种宗教都没有强调内心悔过是升天或得道的必经途径,因此便有许多人一有事便烧香拜佛,没事便为所欲为。而基督教、犹太教则相反,信人必须要先承认自己的原罪,向上帝忏悔获得上帝的怜悯才能升入天堂。综上,中国人文化传承、思维方式的不同,导致了中国人并没有西方那种特定的忏悔精神,但在历史长河的发展过程中,中国人也形成了本民族对待过错的方法。因此,要中国人形成西方人那种公开彻底的忏悔文化是不可能的,但是不断地正视、反思过往的言行却是每个民族都不能缺少的。

四、从忏悔走向沉思

北大教授何怀宏在翻译马克.奥勒留的《沉思录》时曾写道:只要我们让我们的心灵沉静下来,就能够从这朴实无华的句子中读出许多东西。这不是一本时髦的书,而是一本经久的书......近两千年前一个人写下了它,再过两千年也还会有人去读它。3

奥古斯丁的《忏悔录》开启了向上帝进行忏悔的传统,卢梭的《忏悔录》既3 马克.奥勒留著,何怀宏译:《沉思录》,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8年版,第9页。

是对社会的控诉,又代表着自我辩解、自我解放,托尔斯泰的《忏悔录》意味着对社会的拯救,试图唤醒人心,因此当今的忏悔精神应该是奥古斯丁的救赎意愿、卢梭的自主观念和托尔斯泰的道义责任感的相互融合。试问,又有哪个国家可以不需要这些品格呢? 西方人重忏悔,也喜沉思。中国文化缺少忏悔的传统,但中国人讲求内省,其实和沉思有异曲同工之妙。沉思,就是认真、深入地思考,是指一个人对某件事情的深入思索。沉思是一个人的思考,它不向外公开,是让个人在思考中认识自己,反思自己。当今中国人的一个普遍心态就是急躁、求快、急功近利,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赚钱上,根本无心去想想自己是为了什么,又需要什么,导致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个人被完全吞没,道德责任感逐渐沦丧,也许到了中国人停下来想想的时候了。于某个时刻,一把椅子,一杯茗茶,抛开一切世俗琐事,静静地思考,于马克.奥勒留那样“如果你仅仅过好那真正属于你的生活即现在的生活,那么你就能这样度过你所剩的那一部分生命直到你去世:不受烦扰、高贵、顺从你自己的神。4”好好思索吧,要知道“属于身体的一切只是一道激流,属于灵魂的只是一个梦幻,生命是一场战争,一个过客的旅居,身后的名声也迅速落入忘川。5”

4 马克.奥勒留著,何怀宏译:《沉思录》,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8年版,第209页。

同上,第23页。 5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yiyaoleikaoshi/254200.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