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薪尝胆的造句

| 药学职称考试 |

【www.guakaob.com--药学职称考试】

卧薪尝胆的造句篇一
《卧薪尝胆》

12、卧薪尝胆

设计理念:

本课是一篇寓含深刻道理的中国历史故事。课文叙述了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之间征战胜败的故事。越王勾践败不馁,忍辱负重,卧薪尝胆,最后转败为胜;吴王夫差非常骄傲,不听忠言,放虎归山,最终被越过灭掉。课文着重表现越王励志图强的精神。课文故事脉络清晰,文字浅显易懂,学生易于理解。教学中,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卧薪尝胆、受尽屈辱等,理解课文内容:谁卧薪尝胆?为什么卧薪尝胆?怎样卧薪尝胆?卧薪尝胆的结果是什么?我们今天还要不要卧薪尝胆?一步一步下来,学生对这个历史故事就会有更深的体会,对学生人生观的形成也起着潜移默化的指导作用。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建议”造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讲述故事内容。

3、理解“卧薪尝胆”的意思,明白只有艰苦奋斗,发愤图强,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 重点难点:

1、三、四自然段是重点。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合理想象,领悟故事蕴涵的哲理

2、会用“建议”造句。

教学时数: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学会生字新词,理解词语的意思,了解课文大意。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一、板书课题,讲述故事

1、板书课题:卧薪尝胆。领读课题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历史故事,简介“卧薪尝胆”的故事:春秋时越王勾践,曾被吴王夫差打败,被围困在会稽山,万般无奈之下屈膝求和。后来,他为了使自己不因为生活安乐而忘记耻辱,夜间睡在柴草上,在自己的住处悬挂苦胆,吃饭、睡觉之前,都要尝尝那胆的苦味,激励自己的斗志。经过长期准备,终于打败了吴国。

2、从刚才讲的故事里,谁已经想到题目“卧薪尝胆”中的 “卧”、“薪”“尝”的意思? (卧:睡。薪:柴草)

“尝”呢?(用舌头添一添或吃一点儿试试。)

3、大家再查一查字典,看看“卧、薪”是什么意思,和刚才的理解是不是一致。 (学生查字典对照。)

二、初读指导。

1、出示内容提要:

(1)吴越两国,都想征服对方。

(2)勾践战败求和,受尽屈辱。

(3)勾践卧薪尝胆,发愤图强。

(4)越国转弱为强,灭掉吴国。

2、各自默读课文,对照“内容提要”将课文为四段。

3、检查生字词 出示:败仗 表示 夫差 屈辱 万般无奈 建议 谋臣 柴草 耻辱 转弱为强 奴仆 卧薪尝胆、免除后患、舂米推磨、报仇雪恨

(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其余学生认真听,纠正错误读音。

(1)“薪、臣”是前鼻音。

(2)“夫、差”是多音字。

(3)“会稽”中的“会”读音

5、写字指导。

(1)吴、患上下结构,注意让下。

(2)践,左右结构,要写的紧凑。

(3)免,第六笔是长撇,穿过扁“口”下方,最后一笔竖弯勾,弯勾部分要向外延伸。

(4)用钢笔描红。

三、作业

1、练习写生字。

2、朗读课文,进一步了解卧薪尝胆的故事内容。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卧薪尝胆”的意思,明白只有艰苦奋斗,发愤图强,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

一、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课文《卧薪尝胆》,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2、文章中有两个国家的皇帝,一个是吴王夫差,一个是越王勾践。

3、读准这两个词。

二、初读第四小节,理解“卧薪尝胆”

1、出示投影片,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知道图上画的是 ——(勾践) 他正在干什么?(饭前坐在柴草上尝苦胆) ,那么课文哪一个自然段具体描写卧薪尝胆的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找看!

2、你们说得真不错,课文的第四自然段解释了“卧薪尝胆”这个词,请你赶紧去读一读,第四自然段中,用横线画出勾践“卧薪”的意思,用波浪线画出“尝胆”的意思。

3、板书:卧薪尝胆

引读:原来越王勾践就是这么来卧薪尝胆的呀!白天——

4、同学们,贵为一国之君的勾践回到越国之后,他放着华丽舒适的皇宫不睡,放着丰盛可口的美味不吃,为什么去卧薪尝胆,折磨自己呢?请你再去读读第4小节,找出原因。

5、生交流,师随机评价。(你真会读书!你真会思考问题!)重点理解 “兵败会稽” “报仇雪恨”(雪:除去)

三、精读2、3小节,理解“受尽屈辱”

(一)学习第2小节

1、是呀,就是因为越国兵败会稽,越王勾践要报仇雪恨,所以他才会卧薪尝胆,报仇雪恨!大声读读课文的第2小节。

出示:会稽一战,越国打了败仗。越王勾践万般无奈,只好派人向吴王夫差求和,表示愿意和夫人一起去吴国,给吴王当奴仆。

2、思考:勾践为什么要向吴王求和,表示愿意给吴王当奴仆?

交流, 会稽一战,越国士兵死伤无数,越国子民家破人亡,除了这样做,勾践还有其它办法吗?从哪些词中可看出?(万般无奈 只好) 指导朗读: 读出勾践万般无奈,只好求和的样子。

板书:兵败求和。

3、万般无奈之下,勾践夫妇当了吴王的奴仆。

(1)你们见过奴仆吗?学生自由说

(2)教师结合古字讲解( 出示象形字):在古代,奴仆就是下等人。看,古代的女人见了男人就要这样,十分听话,温顺。再看这边有一只大手,一把抓住女人,想打就打,想骂就骂。这样的女人就是“奴”!这个字就是“奴仆”的“奴”。而“仆”的右边是一个侧身站立的人,有人在他头上戴了一个“羊”的标志,表示这是一个战俘或罪犯。在他的屁股后边还要插上几根尾毛。随时可以把他买了或杀了。这就是古代的奴仆的生活。堂堂一国之君受到这样的羞辱,实在是屈辱啊。

(二)学习第3小节

1、勾践夫妇到吴国当“奴仆”,到底受到了哪些屈辱呢?请你仔细读读文章的第三自然段,找一找,画出勾践夫妇受到屈辱的语句。

2、交流,出示:勾践夫妇来到吴国,穿上了 ,住进了石头 ,给吴

王 , ,受尽了屈辱。

一个国王由原来的养尊处优,到听人使唤,穿粗布衣,住石头房,做养马驾车、舂米推磨之类的杂活、重活、累活,这变化是何等的大! 这些就叫——受尽屈辱,板书:受尽屈辱——读词

3、谁愿意把勾践受尽屈辱的场面读出来。(指读)

评价:

不好——从你的朗读中,我还不能感受到勾践所受的屈辱之多,屈辱之深。

好——你仿佛把勾践受尽屈辱,吃尽苦头和折磨的样子展现在了大家面前,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读出越王勾践的“辱” !——齐读

4、指板书:一个“尽”字,足以说明越王勾践所受的屈辱肯定远远不止书上所提到的这些,你还能想象到他会受到哪些屈辱呢?

生交流。你们知道吗?有一次吴王夫差生病了,居然让身为一国之君的勾践去尝一尝他拉出来的粪便,从而来判断夫差的病情。

5、可是,这样痛苦煎熬的日子不是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而是整整三年哪!熬过一千多个痛苦挣扎的日子,不容易啊!勾践在吴国“整整干了三年,才回到自己的国家”。在这浸透着屈辱的一千多个日日夜夜里,作为一国之君的勾践肯定是心潮澎湃啊,那么他会想些什么呢?你想来说说他的心思吗?

※今天我吃了这么多苦,受了这么多耻辱,有朝一日我一定加倍奉还!

※吴王啊吴王,你尽管放马过来吧!我受得了!我能忍!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勾践啊勾践,你千万要挺住,为了越过千千万万的老百姓,为了保住国家,一定要忍辱负重!不能倒下!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夫差我不怕你,现在你尽管得意去吧!等我东山再起之日,就是你吴国灭亡之时!

6、同学们,你们一个个都猜透了越王勾践的心思,说到了勾践的心坎儿里。这时的越王勾践都忍下来了,这就是在忍辱负重啊!

板书:忍辱负重——读词

那现在就带着你对越王勾践的理解,把你的想法融入课文,通过朗读把它表现出来吧!

四、再读第4小节,再次深入体会“卧薪尝胆”

1、同学们,越王勾践遭受了这么多耻辱,他能忘吗?不能!出示: 第4小节,请你再去轻声读读课文的第4小节。

2、这一段用了几个“不忘”,分别是——(指名读)两个不忘说明了什么? (仇恨和耻辱刻骨铭心,强调勾践不会忘记。)我们再来读第四自然段,相信大家的感受会更深。指读。

3、指导朗读:

时刻不忘,就是每时每刻,每一分每一秒,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都不忘记

总要,每一次都要,每顿饭前,不是一次两次饭前。

你读得真好,仿佛把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画面展现在了大家面前。

4、那么,是不是就这样晚上躺在柴草上,每顿饭前尝尝苦胆的味道就叫做“卧薪尝胆”了呢?那我也可以做到啊!人人都可以做到卧薪尝胆了!

当然不是,除了这些,他还要做很多其他的事情。

(1)勾践还会干什么?自读第4节

(2)拓展:只是耕田就能使越国强大吗?他还会做什么?

引导:不断钻研兵法使兵队强大;钻研经济农业,使越国富强;还善用谋臣,批阅奏章„„ 为了使越国强大,他做了这么多事情,这就叫“发愤图强”(板书)——读词

5、卧薪尝胆除了要忍辱负重,还要发愤图强。可是,如果只干了一天两天,叫不叫卧薪尝胆? 越王勾践持之以恒了多久?——二十多年,这就叫坚持不懈——板书。

现在你能更深刻地理解“卧薪尝胆”的意思了吗?看板书指说,卧薪尝胆就是为了实现一个目标,要忍辱负重,发愤图强,坚持不懈。(齐读三个词。)

6、我们一起来读课文的第4小节,还是先请你们自己读,读时要注意体会卧薪尝胆字面的意思和字面后隐含的意思,那种忍辱负重,那种发愤图强,那种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意志和精神。

自由读——齐读

五、卧薪尝胆的结果是什么呢?

转弱为强——读词,板书

出示: 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越国终于转弱为强,出奇兵灭掉了吴国!

越王勾践的努力没有白费啊!一起读。

“终于”——好不容易啊!付出了多少代价才换来今天的胜利啊!现在越国转弱为强,灭掉吴国,扬眉吐气、苦尽甘来了!——再读

六、总结

同学们,20年前,越王勾践兵败会稽,万般无奈之下,只好去吴国当奴仆,受尽屈辱,整整三年,他忍辱负重,回国以后,卧薪尝胆,发愤图强,坚持不懈,最后终于使自己的国家转弱为强,转败为胜。

看来我们今天学了这篇课文真是受益匪浅,带着我们的敬佩再次读好课题——卧薪尝胆

七、拓展

同学们,勾践通过卧薪尝胆最终取得了胜利,我们在生活中要不要具有这种卧薪尝胆的精神呢?举例说。如我国坚持不懈地申请举办奥运会,终于成功的例子;我国的航天事业的突破。

我们要学习的是卧薪尝胆的精神。古人将这种卧薪尝胆的精神蕴藏在这么一幅对联里,我们来读一读。

上联写的就是越王勾践忍辱负重、卧薪尝胆、灭掉吴国的故事,下联讲的是楚霸王项羽灭掉秦国的故事,有兴趣的同学回家可以查阅相关资料。

八、作业

1、给下列多音字注上正确的读音:

夫差( ) 会稽( ) 差别( ) 推磨( ) ....

夫妇( ) 会议( ) 出差( ) 磨难( ) ....

2、给父母讲讲《卧薪尝胆》的故事。

老师更希望你们能把这么一个有意义的故事讲给你的爸爸妈妈和亲朋好友听,你们愿不愿意啊?那就作为我们课后的作业吧。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总结全文,练习讲故事,学会复述。会用“建议”造句。

一、复习检查

1、读下面的词语,注意带点字的读音。

夫人 只好 推磨 当奴仆 要求 .....

夫差 一只 磨难 上当 总要 .....

2、简要说说“臣薪尝胆”的意思。

二、练习讲故事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记住主要内容:

(1)吴越两国都想征服对方(两千多年前 长江下游);

(2)会稽战败求和(越王表示愿当奴仆 吴王答应勾践要求);

(3)勾践受尽屈辱(穿 住 做 三年);

(4)勾践卧薪尝胆(白天 晚上睡在 挂苦胆 尝);

(5)越国转弱为强,灭掉吴国。

卧薪尝胆的造句篇二
《121卧薪尝胆》

12、卧薪尝胆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建议”造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讲述故事内容。

3、理解“卧薪尝胆”的意思,明白胜不骄,败不馁,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 教学重点:

1、会用“建议”造句。

2、结合课文理解“卧薪尝胆”的意思。

教学难点:

结合课文理解“卧薪尝胆”的意思。

教学方法:讨论法、朗读法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进程:

一 板书课题,讲述故事

1、板书课题:卧薪尝胆。

(领读课题)

简介“卧薪尝胆”的故事:春秋时越王勾践,曾被吴王夫差打败,被围困在

会稽山,万般无奈之下屈膝求和。后来,他为了使自己不因为生活安乐而忘记耻

辱,夜间睡在柴草上,在自己的住处悬挂苦胆,吃饭、睡觉之前,都要尝尝那胆

的苦味,激励自己的斗志。经过长期准备,终于打败了吴国。

2、从刚才讲的故事里,谁已经想到题目“卧薪尝胆”中的 “卧”、“薪”的

意思?

(卧:睡。薪:柴草)“尝”呢?(用舌头添一添或吃一点儿试试。)

3、大家再查一查字典,看看“卧、薪”是什么意思,和刚才的理解是不是

一致。

(学生查字典对照。)

二 初读指导。

1、出示内容提要:

(1)吴越两国,都想征服对方。

(2)勾践战败求和,受尽屈辱。

(3)勾践卧薪尝胆,发奋图强。

(4)越国转弱为强,灭掉吴国。

2、各自默读课文,对照“内容提要”将课文为四段。

(第一、四、五自然段各是一段,第二、三自然段为一段 )

3、本课生字词主要集中在第二自然段,让我们重点读这一段,理解生字词

的意思。

(1 查字典了解:

奴仆、谋臣、万般无奈、后患

(2 联系上下文理解

免除、建议、表示、骄傲

(3)一般了解

会稽、勾践、夫差

4、出示生字:吴 勾 践 示 谋 臣 免 患 议

(1)我们怎样记住这些生字?谁有好办法请提出来!

(2)如有学生提出“谋”是“”和“某”,“践”是“足”字旁加上“线”

的右半边,教师可以表扬学生能主动识字。

(3)“臣”书空:笔顺是横、竖、横折、横、竖、竖折。特别强调最后一笔

是竖折。

5、写字指导。

(1)吴、患上下结构,注意让下。

(2)践,左右结构,要写的紧凑。

(3)免,第六笔是长撇,穿过扁“口”下方,最后一笔竖弯勾,弯勾部分

要向外延伸。

(4) 用钢笔描红。

布置作业:

1、 练习写生字。

2、朗读课文,进一步了解卧薪尝胆的故事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精读课文

课时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讲述故事内容。会用“建议”造句。

2、理解“卧薪尝胆”的意思,明白胜不骄,败不馁,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 教学进程:

一、复习检查

1、读下面的词语,注意带点字的读音。

夫人 只好 推磨 当奴仆 要求

夫差 一只 磨难 上当 总要

2、朗读课文,说说课文分几个部分,具体怎么分。

二、精读训练

1、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想一想:这一段告诉了我们哪些内容?

(1)这一段讲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有关国家。

(2)教者讲“长江下游”是今天的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和东部一带。

2、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画出写越王“卧薪尝胆”的有关句子。

(晚上,就睡在柴草上。他还在屋子里挂了一只苦胆,每顿饭前,总要先尝

尝它的苦味„„)

(1)指名读:“晚上,总要„„尝尝它的苦味。”

(2)找出句子能解释“卧”、“薪”、“尝”、“胆”四个字的词语。

(“卧”,睡;“薪”,柴草,“尝”,尝尝;“胆”,苦胆)

(3)越王为什么要卧薪尝胆?

(时刻不忘报仇雪恨,提醒自己不忘兵败会稽的耻辱)

①通过“白天”、“晚上”、“每顿饭前”理解“时刻不忘”。

②理解“总要”,不是一两次,也不是一两天,而是一贯这样做。

(板书:卧薪尝胆)

(4)“兵败会稽的耻辱”是怎么一回事?

(会稽一仗,越国打了败仗以后所受到的耻辱)

(板书:吴 战胜 越)

过渡:他所受到的耻辱指的是什么?

3、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默读第二自然段。学生复述。

(抓住越国打了败仗之后,越王、吴国的谋臣、吴王三方面的表现说)

(2)轻声读第三自然段,把有关写越王勾践受屈辱的句子画出。

(穿上了粗布衣,住进了石头房,给吴王养马驾车,舂来推磨,受尽屈辱 整

整干了三年)

(3)体会:越王勾践在吴国三年所受屈辱一定不少,文章没有详细写,只

选了穿、住、做三个方面的事情。

(4)教者指出:一个国王由原来的养尊处优,到听人使唤,穿粗布衣,住

石头房,做养马驾车、舂米推磨之类的杂活、重活、累活,这变化是何等的大!

(5)怎么理解“受尽了屈辱”?

(程度深:穿的,住的,做的;时间长:三年)

4、“卧薪尝胆”的结果怎样?

(1)齐读第五自然段。

(越国转弱为强,终于灭掉了吴国)

(2)体会“终于”的用法:要经过一定的努力,到最后取得成功或胜利,

用“终于”。不能突如其来地使用它。

(板书:转弱为强 灭掉)

5、漫谈:学习了“卧薪尝胆”这个故事,有什么收获?

三、练习讲故事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记住主要内容:

(1)吴越两国都想征服对方(两千多年前 长江下游);

(2)会稽战败求和(越王表示愿当奴仆 吴王答应勾践要求);

(3)勾践受尽屈辱(穿 住 做 三年);

(4)勾践卧薪尝胆(白天 晚上睡在 挂苦胆 尝);

(5)越国转弱为强,灭掉吴国。

2、自由练习复述。

3、指名复述,相机指点。

四、质疑问难

(1)“吴国的谋臣们纷纷要求灭掉越国,免除后患。得胜的吴王非常骄傲,

不听大家的建议,答应了勾践的请求”是怎么一回事?

(2)最后一个自然段时讲越国“出奇兵灭掉了吴国”,出的是什么奇兵? 对上述问题,教者不必作答,可以启发学生课外读《史记》(白话本),进一

步了解“卧薪尝胆”的详细经过。

五、指导造句

1、找出课文中的原句: 吴王不听大家的建议,答应了勾践的请求。

2、理解“建议”的意思。

3、想一想:什么情况下要用到“建议”?

4、练习口头造句。

5、指名造句。

六、作业

1、用“建议”造句。

2、练习讲“卧薪尝胆”的故事。 板书设计:

12、卧薪尝胆

(报仇雪恨)

兵败求和 转弱为强

(受尽屈辱) (灭掉吴国)

卧薪尝胆的造句篇三
《卧薪尝胆》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备课本

- 1 - 1 集方圆之慧 筑幸福之洲

- 2 - 1 集方圆之慧 筑幸福之洲

- 3 - 1 集方圆之慧 筑幸福之洲

- 4 - 1 集方圆之慧 筑幸福之洲

- 5 - 1 集方圆之慧 筑幸福之洲

卧薪尝胆的造句篇四
《《卧薪尝胆》》

卧薪尝胆的造句篇五
《卧薪尝胆》

一、教学课题:12.卧薪尝胆

二、学生素质发展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建议”造句。(文字符号的机械记忆,字

词义的学习)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讲述故事内容。(动作技能)

3.知道“卧薪尝胆”的意思,明白胜不骄,败不馁,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课文内容知识

的学习)

三、教学重点、难点:

复述课文。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任务分析:

终点能力:结合课文说说“卧薪尝胆”的意思。

起点能力:读懂课文;能复述“卧薪尝胆”的故事。

五、主要教学方法:讨论法 、讲授法

六、教学准备:

1 生字卡片

2 相关图片资料

七、课时安排:3课时

九、板书和作业设计:

第12课 卧薪尝胆

兵败求和 受尽屈辱

卧薪尝胆 报仇雪恨

转弱为强 灭掉吴国 (一) 选择正确的答案。

(1) 卧薪尝胆( )A薪水;B柴火

(2) 报仇雪恨( )A除去;B像雪一样的颜色

(二) 越王勾践为什么要“卧薪尝胆”?

十、教学评价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yiyaoleikaoshi/254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