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传承与创新的排比

| 实践技能 |

【www.guakaob.com--实践技能】

机关常用排比
关于传承与创新的排比(一)

常用排比

新水平、新境界、新举措、新发展、新突破、新成绩、新成效、新方法、新成果、新形势、新要求、新期待、新关系、新体制、新机制、新知识、新本领、新进展、新实践、新风貌、新事物、新高度, |

重要性,紧迫性,自觉性、主动性、坚定性、民族性、时代性、实践性、针对性、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积极性、创造性、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可讲性、鼓动性、计划性、敏锐性、有效性"

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集约化、正常化、有序化、智能化、优质化、常态化、科学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系统性、时效性

热心、耐心、诚心、决心、红心、真心、公心、柔心、铁心、上心、用心、痛心、童心、好心、专心、坏心、爱心、良心、关心、核心、内心、外心、中心、忠心、衷心、甘心、攻心

政治意识、 政权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法律意识、廉洁意识、学习意识、上进意识、管理意识

出发点、切入点、落脚点、着眼点、结合点、关键点、着重点、着力点、根本点、支撑点

活动力、控制力、影响力、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找准出发点、把握切入点、明确落脚点、找准落脚点、抓住切入点、把握着重点、找准切入点、把握着力点、抓好落脚点

必将激发巨大热情,凝聚无穷力量,催生丰硕成果,展现全新魅力。

审判工作有新水平、队伍建设有新境界、廉政建设有新举措、自身建设有新发展、法院管理有新突破

不动摇、不放弃、不改变、不妥协

政治认同、理论认同、感情认同

是历史的必然、现实的选择、未来的方向。

多层次、多方面、多途径

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常用短语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自觉按规律办事

抓住机遇,应对挑战: 量力而行,尽力而为" 有重点,分步骤,全面推进,统筹兼顾,综合治理,融入全过程,贯穿各方面

切实抓好,减轻,扎实推进,加快发展,持续增收,积极稳妥,落实,从严控制 严格执行,坚决制止,明确职责

高举旗帜,坚定不移,牢牢把握,积极争取,深入开展,注重强化

规范,改进,积极发展,努力建设,依法实行, 良性互动,优势互补,率先发展,互惠互利

做深、做细、做实、做

全面分析,全面贯彻,持续推进,全面落实、实施,逐步扭转,基本形成,普遍增加,基本建立,更加完备(完善),明显提高(好转),进一步形成,不断加强(增效,深化),大幅提高,显著改善(增强),日趋完善,比较充分。:

常用动词,

积累,推进,推动,健全,统领,协调,统筹,转变,提高,实现,适应,改革,创新,扩大,加强,促进,巩固,保障,方向,取决于,完善,加快,振兴,崛起,分工,扶持,改善,调整,优化,解决,宣传,教育,发挥,支持,带动,帮助,深化,规范,强化,统筹,指导,服务,健全,确保,维护,优先,贯彻,实施,深化,保证,鼓励,引导,坚持,深化,强化,监督,管理,开展,规划,整合,理顺,推行,纠正,严格,满足,推广,遏制,整治,保护,健全,丰富,夯实,树立,尊重,制约,适应,发扬,拓宽,拓展,规范,改进,形成,逐步,实现,规范,坚持,调节,取缔,调控

把握,弘扬,借鉴,倡导,培育,打牢,武装,凝聚,激发,说服,感召,尊重,包容,树立,培育,发扬,提倡,营造,促进,唱响,主张,弘扬,通达,引导,疏导,着眼,吸引,塑造,搞好,履行,倾斜,惠及,简化,衔接,调处,关切,汇集,分析,排查,协商,化解,动员,联动,激发,增进,汲取,检验,保护,鼓励,完善,宽容,增强,融洽,凝聚,汇集,筑牢,考验,进取,凝聚,设置,吸纳,造就

常用名词

关系,力度,速度,反映,诉求,形势,任务,本质属性,重要保证,总体布局,战略任务,内在要求,重要进展,决策部署,结合点,突出地位,最大限度,指导思想,科学性,协调性,体制机制,基本方略,理念意识,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秩序,基本经验,出发点,落脚点,要务,核心,主体,积极因素,水平,方针,结构,增量,比重,规模,标准,办法,主体,作用,特色,差距,渠道,方式,主导,纽带,主体,载体,制度,需求,能力,负担,体系,重点,资源,职能,倾向,秩序,途径,活力,项目,工程,政策,项目,竞争力,环境,素质,权利,利益,权威,氛围,职能,作用,事权,需要,能力,基础,比重,长效机制,举措,要素,精神,根本,地位,成果,核心,精神,力量,纽带,思想,理想,活力,信念,信心,风尚,意识,主旋律,正气,热点,情绪,内涵,管理,格局,准则,网络,稳定,安全,支撑,局面,环境,关键,保证,本领,突出,位置,敏锐性,针对性,有效性,覆盖面,特点,规律,阵地,政策,措施,制度保障,水平,紧迫,任务,合力,

以求真务实的态度,积极推进综合调研制度化。

以为领导决策服务为目的,积极推进信息督查正常化。

以体现办公室业务水平为责任,积极推进文秘工作程序化。

以畅通安全为保障,积极推进机要、保密工作智能化。

以立此存照为借鉴,积极推进档案、史志工作规范化。

以解决问题为重点,积极推进信访工作有序化。

以服务机关为宗旨,积极推进后勤服务优质化

以统筹兼顾为重点,积极推进信息化、外事、侨务、法制工作常态化。

以求真务实的态度,积极参与综合调研。

以为领导决策服务为目的,把好信息督查关。

以体现办公室业务水平为责任,进一步规范文秘工作。

以畅通安全为保障,全力指导好机要保密工作。

以立此存照为借鉴,协调推进档案史志工作。:

以安全稳定为基础,积极稳妥做好信访工作。

以服务机关为宗旨,全面保障后勤服务。

以整体推进为出发点,协调做好信息化、外事、侨务、法制工作。

以周到服务为前提,对口支援前期筹备工作迅速到位。

以提高服务水平为目标,宾馆和服务中心的改革开始推行。

(一)求真务实,积极推进综合调研制度化

(二)建立体系,积极推进信息督查正常化。

(三)规范办文,积极推进文秘工作程序化。

(四)各司其职,积极推进机要、保密、档案、史志、信访工作有序化。

(五)注重质量,积极推进后勤服务规范化。

(六)统筹兼顾,积极推进挂牌部门工作正常化。【关于传承与创新的排比】

一是求真务实,抓好综合调研。

二是提高质量,做好信息工作。

三是紧跟进度,抓好督查工作。

四是高效规范,抓好文秘工作。

五是高度负责,做好机要保密工作。

六是协调推进,做好档案、史志工作。

七是积极稳妥,做好信访工作。

八是严格要求,做好后勤服务工作。

一、创思路,订制度,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二、抓业务,重实效,开创办公室工作新局面

(一)着眼全局,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

(二)明确分工,充分搞好统筹协调工作(

三、重协调,强进度,信息化工作有了新成果

四、抓学习,重廉洁,自身素质取得新提高

一、注重学习,自身素质取得新提高

二、围绕中心,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

1.着眼全局,做好辅政工作。

2.高效规范,做好文秘工作。

3.紧跟进度,做好督查工作。

4.提高质量,做好信息工作。

5.周密细致,做好综合协调工作。'

6.协调推进,做好保密、档案、史志工作。

一是建章立制,积极推进管理制度化。

二是规范办文,积极推进工作程序化。

三是建立体系,积极推进信息督查正常化。

四是注重质量,积极推进会务工作规范化。

五是各司其职,积极推进保密、档案、史志工作有序化。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群众利益观,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促进社会和谐的出发点,在全社会形成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其次,是要树立正确的维护稳定观,坚持把确保稳定作为人民法院促进社会和谐的生命线。

第三,是要树立正确的纠纷解决观,坚持把调判结合作为有效化解不和谐因素、增加和谐因素的有效途径。

第四,是要树立正确的司法和谐观,最大限度地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高度统一。;

机关公文常用词汇集锦 动词一字部:抓,搞,上,下,出,想,谋 动词二字部:分析,研究,了解,掌握,发现,提出,推进,推动,制定,出台,完善,建立,健全,加强,强化,增强,促进,加深,深化,扩大,落实,细化,突出,建设,营造,开展,发挥,发扬,创新,转变,发展,统一,提高,提升,保持,优化,召开,举行,贯彻,执行,树立,引导,规范,整顿,服务,协调,沟通,配合,合作,支持,加大,开拓,拓展,巩固,保障,保证,形成,指导 名词:体系,机制,体制,系统,规划,战略,方针,政策,措施,要点,重点,焦点,难点,热点,亮点,矛盾,问题,建设,思想,认识,作风,整治,环境,秩序,作用,地方,基层,传统,运行,监测,监控,调控,监督,工程,计划,行动,创新,增长,方式,模式,转变,质量,水平,效益,会议,文件,精神,意识,服务,协调,沟通,力度,领域,空间,成绩,成就,进展,实效,基础,前提,关键,保障,动力,条件,环节,方法,思路,设想,途径,道路,主意,办法,力气,功夫,台阶,形势,情况,意见,建议,网络,指导,指南,目录,方案 形容词一字部:多,宽,高,大,好,快,省,新 形容词二字部: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公平,公正,公开,透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祥和,优良,良好,合理,稳定,平衡,均衡,稳健,平稳,统一,现代 副词一字部:狠,早,细,实,好,很,较,再,更

副词二字部:加快,尽快,抓紧,尽早,整体,充分,继续,深入,自觉,主动,自主,密切,大力,全力,尽力,务必,务求,有效 副词三字部:进一步

后缀:化,型,性

【关于传承与创新的排比】

词组: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认清形势,明确任务,加强领导,完善机制,交流经验,研究问题,团结协作,密切配合,真抓实干,开拓进取,突出重点,落实责任,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集中精力,聚精会神,一心一意,心无旁骛,兢兢业业,精益求精,一抓到底,爱岗敬业,求真务实,胸怀全局,拓宽视野 关于读书的排比句

1、爱读书,是一种美德。 读书,使人思维活跃,聪颖智慧;

读书,使人胸襟开阔,豁达晓畅; 读书,使人目光远大,志存高远; 读书,使入思想插上翅膀,感情绽开花蕾。 2、 书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

书籍如同一把钥匙,它能帮助我们开启心灵的智慧之窗。 关于赏识的排比句

赏识不是单向的施舍,是智慧与智慧的主动碰撞;

赏识不是别有用心的廉价恭维,是对一种相对价值的公正认可;

赏识不是谀词满口的鄙俗奉承,而是对事物固有魅力的真诚。 关于拥有的排比句

拥有青春,就拥有了一份潇洒和风流; 拥有青春,就拥有了一份灿烂和辉煌。

拥有知识,就拥有了无限的光明和希望;

拥有知识,就拥有了无限的力量和财富。 3、 拥有友情,就拥有了一份理解和支持; 拥有友情,就拥有了一份快乐和温馨。 关于历史的排比句 历史是一幅画,时间是绚丽的色彩。历史是一座高山,时间是嶙峋的巨石。 历史是一棵大树,时间是繁茂的枝叶。历史是一条长河,时间是涌动的波涛。 历史是一艘行进的船,时间是一张网。人生是一条河,岁月是一张橹。 关于平凡的排比句

平凡是荒原,孕育着崛起,只要你肯开拓;

平凡是泥土,孕育着收获,只要你肯耕耘; 平凡是细流,孕育着深邃,只要你肯积累。 描写关爱的排比句 关爱是一个眼神,给学生无声的祝福;

关爱是一缕青风,给学生身心的舒畅; 关爱是一场春雨,给学生心田的滋润;

关爱是一句问侯,给学生春天的温暖。

关于感恩的排比句

如果说爱是三月淅沥的春风,感恩就是小草吐露的新绿;

如果说爱是初夏生机的日光,感恩就是材木成长的浓绿;

如果说爱是冬日洁白的雪花,感恩就是颗粒饱满的小麦; 关于爱心的排比句

2013年辽宁省阜新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及答案
关于传承与创新的排比(二)

2013年阜新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Hi,各位同学请注意:务必将试题答案写在答题卡对应的位置上,否则不得分.千万记住哦!

一、 积累与运用(满分20分)

1. 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1)—(2)题。(2分)

天下之事,取胜的关健在于心有多坚强。勇敢坚强就能获胜,胆怯退缩就会失败。你只要从内心上能够勇.

敢坚强地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就可以无往不胜。

(1) 给加点的字注音

胆怯( ) .

(2) 语段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改为

2.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 ...

A.同是地球的生物,人类要帮助其他的生物更好地生存下去,这是责无旁贷的。 ....

B.端午佳节,登高远眺,青山如屏,绿水如带,令人心旷神怡。 ....

C.青春是一直娇艳的花,但我明白一支独放不是春,春天该是万紫千红的世界。 ....

D.在平凡的生活中,我们要保持一颗平凡的心,就可以淋漓尽致地享受生活。 ....

3.下面两个句子各有一处语病,在不改变句子原意的基础上,将改正后的句子写下来。

(1).对赵薇执导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这部电影,让我们这些“70后”感触颇深。

(2).我们一定要发扬和继承航天人坚忍不拔、开拓创新的精神。

4.结合语境仿写划线句子,使之语意连贯的排比句.(2分)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的这句话体现了中华民族不屈的气节。气节是冬雪中绽放的的红梅,气节是海浪中坚守的礁石, , 。

5.选出下列关于名著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2分)

A.《童年》中的阿廖沙在黑暗污浊的环境中仍保持着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并逐渐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

B.笛福笔下的鲁滨孙在荒岛上搭救了野人“星期五”,使他成为自己忠实的仆人。

C.老舍笔下的祥子为实现自己买车的梦想,虽经历了三起三落,但仍然对生活充满信心。

D.《格列佛游记》讲述的是英国船医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以及慧骃国等地的故事。

6.根据提示默写。(10分)

(1)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

(2)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3)黑云压城城欲摧, 。(李贺《雁门太守行》)

(4)醉翁之意不在酒, 。(欧阳修《醉翁亭记》)

(5) ,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

(6)安得广厦千万间,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7)陆游在《游山西村》中比喻人们在困窘绝望中重见生机,又有一片新天地的两句诗是:

, 。

(8)杜牧在《泊秦淮》中讽刺晚唐统治者醉生梦死、荒淫误国的诗句是: , 。

二、阅读(满分40分)

(一)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7—9题。(8分)

【甲】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节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越国大饥,王恐,召范蠡①而谋。范蠡曰:“王何患焉?今之饥,此越之福,而吴之祸也。.

夫吴国甚富,而财有馀,其王年少,智寡才轻,好须臾之名,不思后患。王若重币卑②辞以请籴③于吴,则食可得也。食得,其卒越必有吴,而王何患焉?”越王曰:“善!”乃使人请食于吴。不出三年,夫差④为禽⑤。

(选自《吕氏春秋》有删改)

【注】①范蠡:人名,越国大臣。②卑:谦恭、恭顺。③籴:买进谷物。④夫差:吴国君主。⑤禽:通“擒”,捉住。

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

(1)行拂乱其所为 .

(2)王何患焉 .

8.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人恒过,然后能改。

(2)今之饥,此越之福,而吴之祸也。

9. 【甲】文“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中的“是人”指 一类人。【乙】文越国灭吴的故事体现了【甲】文中所阐述的 。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0—14题(13分)

韭菜饺子

徐立新

①儿子回乡下的老家看父母,但只能在家待一天一夜,第二天早上5点半就要走,临走的前一天晚上,儿子跟母亲坐在老房里一直聊到深夜。

②临睡前,儿子有些遗憾地说:“妈,这次太匆忙,等下次有空,我一定在家多待几天陪陪您,还要吃小时您亲手包的韭菜饺子,那个味道太好了,我一直都想着呢。”

【关于传承与创新的排比】

③之后,儿子便到里屋睡觉了,可母亲却没了睡意,她走到另一间屋,叫醒已经睡下的父亲,说:“老头子,你赶紧起来,去问问谁家菜园里有韭菜,跟他打个招呼,割点儿回来,娃想吃韭菜饺子了,我得给他做。”

④躺在床上的父亲一听,立即明白,连说:“好,好。”然后迅速穿上衣服,下了床。母亲又说:“老头子,你动静小些,别吵醒了娃,他明早还要走呢。”

⑤父亲再次“嗯”了两声,然后别上一把菜刀,悄悄打开大门,出去了。

⑥此时,正是初冬的深夜,外面很寒冷。

⑦父亲开始在村子里挨家挨户敲门,借割他们菜园里的韭菜,冬日,菜园里韭菜很少,好在敲了数十家门后终于找到了。

⑧村里各家各户的菜园都离村子很远,加上夜路不好走,等父亲割完韭菜回家已是夜里11点多了。

⑨接下来,两位老人开始择韭菜,把两斤多韭菜择完、洗净后,差不多已经是凌晨了。

⑩接下来是擀饺子皮,然后包馅。这一切如果是在明亮的灯光下完成,不需要太长时间,但事实上他们都是在手电筒的光亮下完成的——两位老人怕开灯惊扰了儿子的好梦。

⑾这一切都做完是凌晨3点多,两位老人想了想,还有一会儿得煮饺子了,干脆别睡了,给儿子烧点儿热乎的水,这样,他一起来就有热水洗脸。

⑿5点30分,儿子的手机闹铃准时响了,儿子从睡梦中醒来,一睁开眼睛,便隐约闻到一股似曾相识的香味,这香味越来越浓,最后在厨房里达到了鼎盛——一大锅韭菜饺子在翻滚呢。

⒀看到儿子,母亲连连说:“娃快趁热吃了吧,你最喜欢的韭菜饺子,吃过再刷牙。”“是呀,先吃,先吃。”站在一旁的父亲帮母亲的腔,并立即将饺子盛进碗里,双手递到儿子的面前。

⒁儿子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随口说出的一句话,父亲和母亲就当真了,两位六十多岁的老人,竟然为了饺子一夜未眠。

⒂那是一碗滚烫的韭菜馅饺子,很香,很香,吃得儿子想哭。

(摘自《安徽青年报》有删改)

10.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2分)

11.文章标题有什么作用?(3分)

12.文中描写了怎样的一对父母?请简要概括。(3分)【关于传承与创新的排比】

13.文中最后一段写到“那是一碗滚烫的韭菜馅饺子,很香,很香,吃得儿子想哭”,儿子想哭的原因有哪些?(2分)

14.读完选文后,你的内心一定用所感触,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3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17题。(9分)

眼球追踪让你有“特异功能”

①也许你已经看到身边的科技迷有了神奇的“特异功能”:动动眼珠,屏幕就会翻页;眨一下眼,手机就能拍照;开车时犯困眼皮耷拉,马上就会响起语音提示„„这可不是因为他们的眼睛被改造了,而是因为他们使用的设备搭载了一项名为“眼球追踪”的技术。

②眼球追踪技术的原理并不复杂:当人的眼睛看向不同方向时,眼部会有细微的变化,这些变化会产生可以提取的特征,计算机可以通过图像捕捉或扫描提取这些特征,从而实时追踪眼睛的变化,预测用户的状态和需求,并进行响应,达到用眼睛控制设备的目的。

③现阶段所采用的主要设备包括红外设备和图像采集设备。在精度方面,红外线投射方式有比较大的优势,大概能在30英寸的屏幕上精确到1厘米以内,辅以眨眼识别、注视识别等技术,已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鼠标、触摸板,进行一些有限的操作。此外,其他图像采集设备,如电脑或手机上的摄像头,在软件的支持下也可以实现眼球跟踪,但是在准确性、速度和稳定性上各有差异。

④在日常生活中,眼球追踪技术最热门的载体是手机。比如,三星上一代旗舰机GalaxyS3就可以通过检测用户眼睛状态来控制锁屏时间,只要检测到用户正盯着手机屏幕,即使用户没有进行任何操作,屏幕也不会关闭。而GalaxyS4的发布,则将这一功能进一步延伸:可通过眼球来控制页面上下滚动。【关于传承与创新的排比】

⑤有没有什么办法让旧的设备也能实现眼球追踪呢?一家瑞典公司Tobii今年计划推出一款产品,让旧电脑也能接入这项新技术。这款设备名叫Rex,是一个电脑外设设备,只要把它放置在屏幕顶部,再通过USB接口接入,用户就能利用视线来控制电脑完成部分操作,比如操控IE页面滚动、使用Windows8地图应用等。

⑥除了电脑和手机,汽车也很有可能是你最早接触到眼球追踪技术的地方。通用和丰田都已经在这方面有了不小的投入。它能实时模拟驾驶员的视野,提醒驾驶员视线盲区可能存在的危险;当驾驶员眼皮下垂(犯困)或眨眼次数减少(走神)等,它还会发出声音提醒。澳大利亚一家名叫Seeing Machines的公司,最近也开发了类似产品,只要司机闭眼超过1.6秒,警钟就会响起,座位还会震动。

⑦眼球追踪技术的发展目前还存在不少困难。比如,让机器对人类眼睛动作的真实意图进行有效识别,以判断它是无意识运动还是有意识变化,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所以,这项技术在短期内难以成为人类和机器互动的主要方式,但是它对于鼠标、键盘以及触摸等比较成熟的人机交互是一个很好的补充,而且在医疗健康、在线教育、心理研究乃至刑事侦查领域等,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选文有删改)

15.本文的说明对象是眼球追踪技术,作者是围绕哪几个方面对其进行说明的?(4分)

16文章第④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17画线句子加点词语“可能”是如何体现说明语言特点的?(2分)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1题。(10分) 有书赶紧读

黄以华

①曾有报纸说,阿根廷一家出版社出版了一本“不能等”的文学选集。说其“不能等”,是因为它是用特制墨水印刷,再用塑料袋密封。拆封后2至4个月,墨迹碰到阳光和空气后就开始逐渐消退,最后变成不着一墨的笔记本。出版商以此提醒读者:有书赶紧读!看了这个消息,我从心底敬佩出版商的良苦用心,也由此想到更多。

②古人说“书非借不能读”,只有借别人的书,有了还书期限的限制,有了外在的压力,才会有动力去读完一本书。如果是自己的书,什么时候都可以读,没有了压力,人便会变得懒散,读书也永远成了一个计划。由此想到出版“不能等”的书,仿佛也是给读者立了一个还书的期限,有点儿与“书非借不能读”的道理相通了。

③“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以此来劝诫人们读书要趁早,读书不能等,说的也是同样的道理。

④但是,在我看来,“不能等”的书也许还有更多含义。在现代生活中,一些人变得越来越浮躁,对读书失去兴趣。在他们眼里,读书或许只是升官发财、改变命运的敲门砖,一旦功成名就,敲门砖就该扔掉了。还有的人浮光掠影,只是满足于在网上浅阅读,搜集奇闻逸事,不愿意也静不下心来,实实在在读本书。在这种情况下,一本“不能等”的书,对他们来说又是一种善意的规劝:读书拖不得,好东西是不等人的,要是不及时抓住,过了这村,就没有这店了。

⑤如果阿根廷这家出版商策划图书时有这种用意,那简直有种与读者心理博弈的味道了。尽管如此,这种良苦用心只可理解,却不值得效仿。毕竟图书是传承文明的工具,大家都去出版“不能等”的图书,这个工具就有可能丢失,如果是这样,损失就太大了。

⑥与“不能等”的图书相关,我想到更为多样的一些方式,比如《人民日报》曾介绍过河南固始县采取定期个人述学、群众评学和组织考学的方法,解决干部不爱学、不真学和不善学的问题——形式虽有不同,用意却有相通之处,都在劝人向学,劝人读书。只是外因毕竟需要通过内因起作用,要想真正读点书,学点知识,关键还在于人自身。思想问题解决了,时间便像海绵里的水,挤也挤不尽。

⑦不读书的民族没有希望,更希望越来越多的人都抓紧时间读书。

(选文有删改)

18.选文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19.文章开头从“阿根廷一家出版社出版了一本‘不能等’的文学选集”的故事写起,有什么好处?(3分)

写作中的排比句集锦
关于传承与创新的排比(三)

“新”系列

新形势 新任务 新挑战 新机遇 新情况 新问题 新困难 新对策 新办法

新局面 新气象

“者”系列

守护者 保护者 守望者 践行者 组织者 协调者 旁观者 教育者 监督者

管理者 设计者 引导者 实施者 指导者 协助者 决策者 参与者

“外号”系列

(个人)

先行官 火车头 老黄牛 活地图 辖区通 减压阀 助推器

(集体)

大熔炉 主旋律 接力赛

“性”系列

自觉性 时效性 可操作性 复杂性

积极性 实效性 机制性 特殊性

主动性 有效性 体制性 多变性

创造性 坚定性 保障性 危险性

【关于传承与创新的排比】

准确性 阶段性 流动性 盲目性

目的性 层次性 稳定性 实用性

预见性 启发性 全局性 科学性

前瞻性 警示性 局部性 局限性

针对性 苗头性 根本性 约束性

普遍性 倾向性 长期性 理论性

典型性 经常性 精确性 系统性

示范性 思想性 果敢性 完整性

必要性 知识性 坚韧性 多样性

重要性 趣味性 敏感性 服务性

先进性 随意性 警惕性 指导性

优越性 反复性 技术性 思想性

全局性 前瞻性 战略性 创新性

指导性 可操作性 目标性

“感”系列

使命感 责任感 危机感 紧迫感 荣誉感 成就感 自豪感 归属感

认同感 幸福感 满足感 忧郁感 孤独感 失落感

“化”系列

信息化、科学化、数字化、标准化、集约化、精细化、机制系统化、办案法制化、打击专业化、防范网络化、警务信息化向心力 凝聚力 洞察力 执行力 推动力 战斗力 保障力 驾驭力 自控力

亲和力 号召力 感召力

语言表达能力 文字写作能力 组织协调能力 团队协作能力

“意识”系列

全局意识 整体意识 奉献意识 谋划意识 机遇意识 任务意识 形象意识

责任意识 学习意识 创新意识 进取意识 危机意识 自我保护意识 忧患意识

“三字经”

创一流 树标杆 当标兵 树形象 展风采 显特色 出实招 做实事 攻难点

查隐患 堵漏洞 正警风 聚警心 明职责 聚合力 建堡垒 强管控 强基础

求实效 求突破 求改进 求规范 谋长效 谋发展 谋打赢

“一”

一股绳 一盘棋 一颗钉 一班人 一条心 一股劲 一面旗 一座山 一堵墙

一支笔 一条枪 一块砖 一条龙 一把手

“一种”

(这个类别稍微解释一下,可以用来起排比递进式小标题,如:“和”是一种境界;“和”是一种力量等)

一种境界 一种考验 一种标志 一种障碍

一种心境 一种挑战 一种品牌 一种歧视

一种艺术 一种磨练 一种榜样 一种恶习

一种态度 一种美德 一种勇气 一种打击

一种心态 一种品格 一种观念 一种误会

一种文化 一种财富 一种收获 一种曲解

一种科学 一种方法 一种快乐 一种折磨

一种生活 一种策略 一种追求 一种懦弱

一种力量 一种战术 一种鼓励 一种错误

一种习惯 一种感情 一种渠道 一种失误

一种享受 一种感动 一种反馈 一种无奈

一种选择 一种责任 一种解答 一种罪过

一种和谐 一种信任 一种原则 一种负担

一种气质 一种义务 一种情绪 一种矛盾

一种修养 一种尊重 一种成功 一种枷锁

一种压力 一种能力 一种本能

一种动力 一种约束 一种爱好

一种进步 一种哲学 一种权利

一种精神 一种缘分 一种尝试

一种幸福 一种偶然 一种实践

一种幸运 一种必然 一种精彩

一种福气 一种美丽 一种过程

一种智慧 一种魄力 一种自信

关于“小”(多用于动态信息或经验汇报材料,特别适合基层单位,体现谦虚而有创新之意) 小辩论 小问答 小讲评 小讨论 小板报 小朗诵 小讲座 小创新 小改革

小突破 小提高 小态度 小窍门 小技巧 小圈子 小功夫 小发明

关于“观”

世界观 人生观 价值观 道德观 荣辱观 大局观 平衡观 统筹观 科学观

宗旨观 和谐观 政绩观 得失观

“型”系列

(后跟名词,如学习型党支部、节约型所队、复合型人才等)

学习型 服务型 实战型 创新型 务实型 节约型 高效型 全能型 复合型

“点”系列(三字)

切入点 立足点 着力点 出发点 落脚点 制高点 突破点主攻点 受力点

结合点 兴趣点 关键点 要点 重点 热点 难点 焦点 盲点 节点 拐点

“抓”系列

抓苗头 抓数量 抓重点 抓安全 抓实效 抓关键 抓细节 抓风纪 抓形象

抓规范 抓经济 抓廉政 抓成效 抓稳定 抓发展 抓标准 抓质量 抓突破

抓建设 抓管理

“看”系列

看起点 看高度 看认识 看水平 看效果 看成效 看发展 看业绩 看装备

看实力 看悟性 看规则 看潜力 看回头

战 阵地战 信息战 攻心战 心理战 攻坚战 主动仗 翻身仗 硬仗

会 座谈会 现场会 推进会 动员会 部署会 交流会

多 多层次 多角度 多形式 多渠道 多功能

高 高起点 高标准 高要求 高强度 高密度 高水平 高频率

动 驱动 推动 拉动 促动 联动 理念驱动、规范推动、氛围拉动、协作促动

送 送温暖 送法律 送服务 送爱心 送平

度 亲近度 支持度 理解度 满意度 认知度 认可度

零 零干扰 零发案 零投诉 零积压 零差错 零懈怠 零违纪 零增长 零推脱

零距离

安 安定 安全 安泰 安

位 定位 站位 越位 错位 缺位 补位

谈 约谈 访谈 恳谈 面谈 深谈 座谈

心 放心 舒心 称心 安心 用心 操心 劳心 公心 私心潜心

规 规模大 规格高 规定严 规范好

铁 铁腕禁毒 铁面整治 铁心保障 铁律治警

线 底线 红线 火线 高压线 边线 不越底线、不触红线、不碰高压线

改 主动改 督促改 推动改 限期改 随时改 对号入座主动改、借助外力督促改、统筹兼顾推动改、明确标准随时改

相 山水相依 地域相接 经济相通 人文相融

警 铸警魂 扬警威 强警力 正警容 铸警魂,确保政治忠诚;扬警威,履行神圣职责;强警力,提升整体素质;正警容,树立良好形象。

力 保障力、执行力、原动力、驱动力、响应力、战斗力、凝聚力、执行力、控制力、对内聚合力,对外磁场力,领导力、推动力

战 阵地战 、信息战、攻心战、协作战、攻坚战、

仗 主动仗、翻身仗、硬仗

会 座谈会、现场会、推进会、动员会、经验交流会、部署会、

多 多层次布局、多形式建设、多功能设置、多渠道筹资----警务室建设

高 高起点部署/谋划、高标准衡量、高要求落实

落实高强度的打控措施、实行高标准的检查督导、营造高密度的舆论攻势

民 听民声、访民意、察民情、排民忧、解民难,体恤民情、顺应民意

度 警民亲近度下滑、支持度减低、理解度下降、满意度不高。

不 不放松、不松懈、不松口、不动摇、不懈怠、不遗漏、不脱节、不越位、不捂盖、不留面、创新举措不言多

零 在“零干扰”中运转、实现“零发案”、零投诉、零积压、零差错、零懈怠、零违纪、零增长,服务受理零推脱、服务群众“零距离”

安 确保“点”的安定、确保“线”的安全、确保“面”的安泰、

确保“边”的安宁。

苦 辛苦、艰苦、心苦

谈 约谈、访谈、恳谈、座谈

心 放心、舒心、称心、用心、操心、劳心、去掉贪心和私心

入 入耳、入脑、入心、入家

招 实招、新招、狠招、绝招

新 刷新、革新、变新、创新、更新

寻找新角度,确立新定位,发现新趋势,打造新观念

规 规模大、规格高、规定严

事 精心谋事、潜心干事、依法办事

度 :人民群众满意度,资源整合、能力提升度,党委政府和上级机关认可度,治安管控度 阶段/环节

准备工作阶段 前期调研阶段 动员部署阶段 学习动员阶段 学习提高阶段 摸底排查阶段 集中整治阶段 查摆剖析阶段 分析评议阶段 整改落实阶段

整改提高阶段 巩固成效阶段 讲评分析阶段 总结评比阶段

“单字”系列 多用于小标题,如:措施突出一个“实”字;管理抓住一个“严”字等

勤 巧 诚 细 实 全 小 活 灵 精 新 快 齐 稳 融 效 和 密 力 联 合 变 严

题眼系列I

统一思想 提高认识 明确目标 团结奋进 团结拼搏 克难而进 攻坚克难

积极参与 高度重视 认真组织 精心部署 总揽全局 协调各方 高举旗帜

服从大局 加强学习 提升能力 求真务实 提高效能 发扬民主 增进团结

抢抓机遇 开拓创新 坚定信心 转变作风 凝心聚力 同心同德 齐心协力

步调一致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锤炼作风 狠抓落实 敢于创新 迎难而上

紧扣重点 奋力推进 正视差距 准确把握 与时俱进 强化保障 加强领导

全力支持 恪尽职守 尽职尽责 勤勉工作 不负重托 不辱使命 认清形势

振奋精神 围绕中心 主动作为 锐意进取 扎实工作 全力以赴 吃透精神

把握精髓 未雨绸缪 突出重点 统筹兼顾 集中精力 乘势而上 大干快上

大力拓展 大力发展 努力改善 全力维护 扎实开展 全力保障 切实加强

题眼系列II

奉献精神 创新精神 务实精神 求是精神 坚守精神 自律精神 开拓精神

执着精神 合作精神 开放精神 坚韧精神 吃苦精神 和合精神 诚信精神

实干精神 进取精神 拼搏精神 自强精神 法治精神 人文精神 团结精神

团队精神 无私精神 民主精神 谦虚精神 创业精神 奋斗精神 科学精神

攻坚精神 探索精神 求实精神 求真精神 协作精神 实践精神 钉子精神

傻子精神 蚂蝗精神

“大”系列

大提高 大提升 大跃升 大跨跃 大起色 大动作 大发展 大步伐 大突破

大发展 大变化 大繁荣 大改善 大合作 大考验 大形势 大氛围 大开放

大旅游 大产业 大规划 大规模 大品牌 大提速 大环境 大建设 大投入

大增长 大调整 大推进 大融合 大碰撞 大交锋 大检验 大阅兵 大方向

大变革 大转变 大检阅 大集合 大洗牌 大决择 大决战 大贡献 大气魄

大手笔 大展览 大平台 大课题 大交通

“人”系列

保护人 牵头人 带头人 领头人 知情人 调停人 内行人 贴心人 明白人

清白人 正派人

“上”系列

贯彻上求快 准备上求全 安排上求细 动员上求深 学习上求精 讨论上求活

督导上求实 实践上求效

“不”系列

不放松 不松懈 不松口 不动摇 不携带 不遗漏 不脱节 不越位 不捂盖

不留面 不多嘴 不多事 不务虚 不作秀 不流失 不丢失 不打响

“高”系列

高起点高标准 高要求 高强度 高密度 高水平 高频率 高效能 高同步

高负荷

艰辛、危险、高强度、高压力才能体现警察的职业特征,

顽强、拼搏、不畏惧、不计得失才能显现警察的崇高。

执法过错、民警违法违纪、涉警有理投诉、有责涉法信访案件四个“零增长”

公安业务工作、队伍建设三个“零增长”(刑事发案、交通、火灾事故零增长,队伍违法违纪、涉警有理投诉、有责涉法信访案件零增长)目标,

零容忍:通过对轻微犯罪(特别是公共秩序犯罪)采取强有力的执法措施,绝不姑息,以预防更为严重的犯罪发生,最终促使犯罪率下降.

“枫桥经验”的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发挥政治优势,相信依靠群众,加强基层基础,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当地,减少消极因素,实现和谐平安。

“零容忍”:通过对轻微犯罪(特别是公共秩序犯罪)采取强有力的执法措施,绝不姑息,以预防更为严重的犯罪发生,最终促使犯罪率下降。

“数字巡访”的基本内涵:以“大巡访”体系建设为基础,情报信息为主导、科技应用为支撑、主动勤务为保障、“五巡访五检查”为内容,社会资源整合为依托,通过做精警情研判、做强科技应用、做大巡访队伍、做活施巡调度、做细管理督察,实现警务工作的专业化、信息化、动态化、可视化。

“三懂四会”:懂群众心理、懂群众语言、懂沟通技巧,会化解矛盾、会调处纠纷、会主动服务、会宣传发动。

建立优化的“T”型知识结构,“T”字中的一横表示有广博的知识面,一坚表示有足够的知识深度它意味着要以广博的知识为基础,紧密结合时代实践,立足本职工作实际,有效地把精力集中到“学以致用”这个最重要的中心上来。

做一个富有激情的干部(要有雄心壮志,要勇于突破,要坚忍不拔)

做一个海纳百川的干部(要勤于学习、善于内省,要和衷共济、携手并进)

做一个潜心干事的干部(必须改进作风,必须狠抓落实,必须要有章法)

关于创新的排比句
关于传承与创新的排比(四)

1、创新是古老大海上的一叶方舟,崭新的风帆扬起一片新的源泉;创新是绿茵草地里的一朵花朵,嫣红的花蕾绽放一抹新的希望;创新是苍苍蓝天中的一个太阳,灿烂的光辉闪耀一道新的永恒。

2、创新需要智慧;创新需要头脑;创新需要灵感。

3、创新是石,擦出星星之火;创新是火,点燃希望之灯;创新是灯,照亮前进之路;创新是思路,引导我们前行。

4、在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形势下,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提高产业竞争力,提升我国经济国际分工地位,是目前我们面临的紧迫任务,也是保发展的重要举措。关于创新的排比句。青年创新创效活动是中央企业群众性创新工作的重要载体,对于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培育企业创新文化、培养青年创新人才等方面能发挥积极作用。

5、要完成我们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发展任务,6、不断推进党的建设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工作创新和方法创新。

7、如果说创新是一颗常青树,那么,浇灌它的必定是出自心田的清泉;如果说创新是一朵开不败的鲜花,那么,照耀它的必定是从心中升起的太阳。多少笑声都是创新唤起的,多少眼泪都是创新揩干的。创新的港湾温情脉脉,创新的清风灌满征帆。创新不是感情的投资,它不需要股息和分红。关于创新的排比句

8、创新是用意志的血滴和拼搏的汗水酿成的琼浆——历久弥香;创新是用不凋的希望和不灭的向往编织的彩虹——绚丽辉煌;创新是用永恒的执着和顽强的韧劲筑起的一道铜墙铁壁——固若金汤。

9、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动力,没有了创新,整个民族就是死水一滩;没有了创新,()一个民族前进的脚步将步履维艰;没有了创新,一个民族就会被历史遗弃。

10、创新是名族进步的不竭动力,是国家发展的长久推手,是世界繁荣的永世奇才。

11、我们要拥有创新的理念,创新的精神,创新的行动才可以谱写21世纪的新篇章!

12、创新是巍巍大厦的栋梁,没有它,就只是一堆散乱的砖瓦;创新是滔滔大江的河床,没有它,就只有一片泛滥的波浪;创新是熊熊烈火的引星,没有它,就只有一把冰冷的柴把;创新是远洋巨轮的主机,没有它,就只剩下瘫痪的巨架。

科举制度的利弊
关于传承与创新的排比(五)

[篇一:科举制度的积极影响]

从制度最初创立的初衷来看,科举制度是为了选拔官员而设立的。科举制度以考试为选拔人才的基础,颇有些考试面前人人平等的味道,且为了防止考官偏见以及受托、作弊等,各朝又有复试、誊录、糊名、磨堪等规定,以确保选官不受干扰。这样的一种选官模式,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任用官员的主观作用,体现出了任人唯才、唯贤,淡化了世族、门第的影响。形式上给几乎每一个人提供了可以进入仕途的均等机会,而且确实使大批中小地主及知识分子进入到封建国家统治机构中来,为封建统治阶级拓宽了政治基础。科举制度的利弊。科举选官制度与封建社会其他选官制度相比,要进步得多,合理得多。正因为如此,唐太宗看到当时人人参加科举考试的盛况时,dí国。而且就多次利用科举考试的题目为饵收取考生贿赂的钱财。这就不利于国家建设一个公正公平公开的社会良好制度。造成了官场的黑暗和社会的混乱。

总之就科举制度的消极作用来说并不主要是制度本身的错误,制度本身来说应该承认科举是一项好的选官,选才制度。科举制度是为了先才,也是能够选出传统社会的真才并委以重任的。至于明清科举的八股文之风,加上中国传统重术不重技术,重视人文科学轻自然科学的传统,才是导致明清以后科学技落后的真正原因。许多论者把科场上的作弊如挟带、替考、贿赂考官、通关节等说成是科举制的弊端,认为晚清科场作弊盛行说明科举制黑暗。实际上,从宋代以后基本定型的科场条规来看,作弊是人的问题,而不是制度本身的问题。就是现在的高考也会有作弊现象。妇女被排除在选拔范围之外,也不能归罪于科举,没有科举制,古代妇女也一样无权参政,这是古代社会性质所决定的。

科举在中国古代总的来说应该是积极作用大于消极作用。从制度的角度来说,科举制度确实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

民国建立后,孙中山在各种场合一再称赞中国古代考试的公平性,强调考试在政府选任官员中的重要性。就制度本身而言,科举不愧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杰作,在中国历史上起了极其重大的作用,如同传统文化的其他精华一样,科举制度的积极部分值得我们继承和发展。

当今中国社会与科举制度关联最大的莫过于高考制度和公务员考试了。就形式上来说高考制度和公务员考试也是对科举制度的一种继承。能否正确认识科举制度,不再把科举制度当作贬义来批判,对科举制度能够进行比较客观深入的研究,对于我们完善高考制度,和公务员考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篇二: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利与弊]

任何制度的合理性都是相对的,科举也不例外,今天我们看待其优劣时,不能脱离中国历史的实际,更不能疏忽其发生和发展的背景。为了能进一步地了解各种关于科举制度的评价,本文试图从历史研讨的角度动身,把对科举的各种评价分成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针对其合理性和其表现进行论述的,而另外一部分则是针对其不合理性及其表现进行阐明的。

科举简介

中国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根本制度。它源于汉朝,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止于清朝末年,历经隋、唐、宋、元、明、清。根据史书记录,从隋朝大业元年(605)的进士科算起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正式废止,整整连绵存在了1300周年。

中国科举制度的昌盛是历史的必然和一大提高,它所一直坚持的是"自由报名、动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取仕"的原则,对我国古代社会的选官制度,特殊是对汉代的察举和征辟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是一个直接有力的替代和否认,给广大中小地主和平民百姓通过科举的接替而入仕以登上历史的政治舞台,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机遇和条件。因此说,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也是世界历史上最具开创性和平等性的官吏人才选拔制度。

科举制的利在于:开放考试,接收了不少寒士进入政权,有益于扩大和巩固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改变了封建社会前期豪门士族操纵朝政的局势;广大庶族地主通过科举入仕做官,给封建政权注入了生机与活力;选拔官吏从此有了文化知识程度的客观根据,有利于形成高素质的文官队伍;读书一考试—做官三者接洽,把权、位与学识结合起来,营造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和刻苦勤恳读书的气氛;增进了文学的繁华,如唐以诗赋取士,增进了唐诗繁华。

(一)首先,通过科举考试选拔文官,是中国古代在人才选拔制度方面的一个历史性跨越。在科举制度发生之前,中国古代文官选拔制度发展史上,先后涌现过贵族世卿世禄、察举等制度。世卿世禄制度几乎完全不考虑个人才干,而仅以血缘关系为选拔根据,因而完全被大贵族所垄断。

1、汉代履行以察举为重要内容的选官制度,以推举为主,目的在于选拔道德修养和社会声望都出类拔萃的人才。

通过察举,汉代统治者确实选拔了不少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才,为汉代的繁华提供了较为充分的人才资源。但察举制度存在着所有推举制度难以克服的弊端,即被推举者的范围被局限,加上缺少具体的考核手腕,被举荐者往往可以弄虚作假,使察举制度在汉代后期成为世族门阀获得政治特权的重要工具。

2、而科举制度则向中下层知识分子开放,几乎所有士人都能报考,大大改变了世族门阀操纵朝政的局势,扩大了统治基础。不仅如此,最高统治者通过不断完美科举的各项制度,将“取士不问家世”作为科举考试宗旨,力求尽量达到“一切以程文为去留”(陆游语)的状况,为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提供了相对公平、客观的竞争环境。

士人能否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理想,症结在于能否在科场中写出高程度的文章。这样,世袭制、推举制中的人为因素,都被科场规制剔除,文章表达能力成为决议士人前途的重要因素,这对极不平等的传统社会而言,是一个历史性跨越。

(二)使选士与育士结合在一起。

科举制的涌现,把选士制和育士制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成为实行儒家“学而优则仕”原则的道路。科举制通过必定的考试内容、方法来取士,这就要求参加科举的人具有必定的文化修养,特殊是要会它所要考的内容。这就促使人们努力学习各种文化知识,特殊是儒家经典。因而,在实际上就刺激了学校教育的发展和繁华,并且形成了“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的社会风尚。而统一的科举内容必然会使教育内容和教材的统一,这就有利于大范围地普及教育。教育的发展必然会培养大量的人才,这我们可以从历史的痕迹中看得出来。其中彪炳史册的人才有寇准、晏殊、范仲淹、韩琦、富弼、包拯、司马光、欧阳修、文彦博、王安石、苏轼、苏辙、苏颂、宋祁、曾巩、柳永、黄庭坚、秦观、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颐、沈括、李纲、朱熹、陆九渊、范成大、文天祥等等,他们当中既科学家,又有文学家和政治家。这是科举制度具有选拔人才功能的最有力的明证。

(三)科举制度在其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展示了一些根本的原则。它们对当时和现在都发生了重大的影响。

例如,①平等原则。不论出身家世,人人可以自由报名考试,一经考中,立即授予资历并取得相应的社会地位。(尽管很大程度上仍然保存必定的阴萌制)正是由于这个原则实现了当时社会的纵向流动。②公开的原则。通过层层选拔,试卷密封,考试人员隔离回避,使选拔过程化、标准化、公开化,这在必定程度堵塞舞弊行动的发生。可见,我们现在考试也采用了当时的一些先进的有借鉴意义的办法。③公平原则,也叫择优原则。考试成果张榜颁布,择优选取(尽管统治者主观决议作用占了很大的比重)等等。这些原则都是中国科举制度的巨大的历史遗产。科举制度的一系列近于近现代社会价值取向的精华部分,为世界考试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成为世界考试制度之源。

但科举考试内容到明代以八股文为主,即"八股取仕"。它逐渐成为僵化模式,特殊是到晚清时成为严重束缚知识分子的桎梏,暴露出种种弊端。对它消极性评价重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明清履行八股取士,从内容到情势严重束缚应考者,使许多知识分子不讲求实际学问,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八股取士所带来的脱离实际的学风,对学术文化的发展发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清末科举制度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是导致近代中国自然科学落伍的重要原因之一;科举制度不利于知识创新,更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育。

(一)科举制度的社会导向功能,使知识分子阶层全部精力投入到科举上,即使穷得要饭也不肯改行做点对自己,对社会有益的其它事。<儒林外史>里的周进、范进等,考到头发都白了也中不了,最后考中,乐极生悲,这不可以说不是一个悲哀。象他们俩这样的人在当时不是少数,千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就在科举考试的大海中消磨挣扎,造成众多“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迂腐的读书人。他们脑子里想的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种东西。从整体上说,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知识”构造是畸形的。

(二)国家只器重科举取士,而忽略学校教育。学校成为科举考试的预备机构,一切都围绕着科举考试来进行,学校失去了相对的独立地位和作用,完全成为科举制的附庸。学校生徒离散,校舍陈旧,学业荒芜,有名无实形同虚设。科举制对学校教育的发展发生了不良的冲击作用。

(三)科举内容以与政治亲密相关的史学,文学为主,使中国文化偏颇于文、史,因而,不仅自然科学的发展迟缓,就连音乐、美术、舞蹈、戏剧、雕塑艺术的发展也受到了必定的局限。后来成为中国落伍于世界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科举制度有很强的诱骗性。尽管科举制有一套完备的考试制度,表面看来似乎是分数面前人人平等,但其实在当时的社会里,统治者或者说评分者的主观性往往影响了考试的公平性。很多人为了通过考试,往往串通考官,考官或受贿赂或迫于各种压力,考前就有了录取名单,这其实也反映了科举制度也并非是那么公平的,在执行的过程中也存在很多漏洞,这就导致了出身寒门的广大知识分子消费他们一生的时间在考取科举上而没有任何的收获,造成了社会人才的极大糟蹋。

(五)科举束缚思想,败坏学风。科举考试的内容局限于儒家的几部经典著作以及华丽的诗赋,考试的方法迫使人以死记硬背为主。学校的教育部署又是围绕着科举制进行的,成果便导致了学校教育中重文、史,轻实学;重记诵而不求义理,形成了教条主义,情势主义的学习风尚。虽然历史上也不缺少改革不合理的科举内容的这种做法,但最终由于反对派的势力太过强大而以失败 告终。种种的这种原因导致了我们的广大知识分子终日埋头苦读,不重视研讨现实问题和自然科学,器重课本知识歧视实践活动,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窒息了思想的活力,形成了重威信轻创新,重继承轻发展的思维方式和依靠性强而独立性弱的性情特点。另外,由于科举取士的名额太少,竞争又太激烈,不少人竟不择手腕地通关节、走后门,甚至出卖自己地人格、良知,败坏社会风尚。

心得体会

科举制度有弊也有利,它的存在与否要看当时它的哪一方面作用占重要地位,它的发生是必然的,是符合当时社会和统治者的需要的,在那个时候,它的积极性就大于消极性。但是它的灭亡也是必然的,因为社会已经缉捕了,它不再需要这样越来越多弊端的科举制度了,它呼唤另外一种更先进的制度出来,所以科举制度自然要退出历史的舞台。虽然科举制度的废止至今也已经有100年了,但是我们不可以否认他曾经作出的贡献,也不要疏忽它留下来的宝贵遗产。反而,我们更应当加以利用,为我们的当今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篇三:科举制利弊得失再检讨]

在科举制兴起之前,中国的人才选拔制度为“察举制”。所谓“察举”,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考察、举荐。“察”是从上至下,是领导考察;“举”是从下到上,是群众推荐。这一制度形成的准确时间不太清楚,至少在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就曾下诏求贤,要求各郡国推举有治国才能的“贤士大夫”,开汉代察举制度之先河。至汉文帝,察举制度体制化,成为汉王朝选拔官员的一项正式制度,不断由各郡国向中央荐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以此为统治阶级提供新鲜力量。

稍后,在汉武帝的主持下,察举制度进一步规范:一是规定以儒术作为取士的标准;二是规定察举的内容应该包括德行、学问、法令和谋略4个方面;三是将察举分为岁举和诏举两类,岁举为常科,每年进行。科目有孝廉、秀才。察孝廉的对象是地方上6百石以下的官员和通晓儒家经书的儒生,他们提名之后由郡国每年向中央推荐,其出路一般是到中央政府任郎官。孝廉的名额有限制,东汉和帝时规定凡满20万人的郡国每年举一人,不满20万人的每两年举一人,不满10万人的郡国3年举一人。举孝廉是察举常科的主要科目,是入仕的正途。所谓诏举,就是由皇帝下诏察举人才,是临时性特科,人数不限、时间不定。

无论岁举还是诏举,这些被选中的贤良文学到了中央,还必须经过一定的考试程序才能获得任命。考试的办法主要有对策和射策两种。对策就是命题作文,射策就是抽签考试。凡属诏举上来的人士,一般由天子直接面试,大多问些皇上当时最关心的事情。

应该承认,领导考察与群众推荐相结合的察举制,在实行的几百年中也为两汉王朝选拔了大量有用人才,只是随着政治腐败日趋严重,察举不实的现象时有发生,至东汉晚期,察举制已成为豪强或官吏安插私人的工具,这一制度才逐步失去其创设之初的功能。

为纠正两汉察举制度的缺陷,曹魏政权开始实行“九品中正制”。按照这一制度,中央政府在各州郡设立“中正”官,负责察访、评定本地士人,按其才德声望划分为九品: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然后根据士人的品级,向吏部推荐出仕人选,士人德才有变,“中正”有权升降其品级。

“九品中正制”的意义是将士人评议品级的权力由豪门名士之手收归中央,这便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东汉以来豪门名士操纵察举的局面,从而使人才的选拔相对来说更加公平和公正。

但是到了南北朝,由于门阀大族势力重新抬头,“九品中正制”遭到严重破坏,负责人才选拔的官吏利用其掌控的考核权力,操人主之威福,夺天朝之权势,任意品评,败坏吏治,天下汹汹,但争品位,不闻推让,最后结果就是“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晋书·刘毅传>)。九品中正成了九品不中不正,所有上品皆为世家大族,而寒门弟子即便怀抱真才实学,也只能屈居下品。

鉴于“九品中正制”既压抑了大批寒士的进取之途,又妨碍了皇权专制的强化,因而当隋朝建国不久,即废除中正,另设“州都”负责举荐人才,但不再给士人划分品级,只需参照“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两科进行考察,分别荐进。炀帝即位后,又于大业三年(607)令各级文武举荐人才,共分10科:孝悌有闻、德行敦厚、节义可称、操履清洁、强毅正直、执宪不挠、学业优敏、文才美秀、才堪将略、膂力骁壮。又二年,诏诸州荐人分为4科:学业该通,才艺优洽;膂力骁壮、超绝等伦;在官勤奋,堪理政事;立性正直,不避强御。显然,隋朝的选官办法是两汉察举制的沿袭与改良,依然无法解决人才选拔中的客观标准问题。

继隋而立的唐朝在开国后便调整官吏选拔制度,正式建立科举考试制度。唐高祖武德四年(621)令诸州进行人才选拔考试,报名资格是明于理体、为乡里所称。资格认定后由本县考试,州长重覆。其合格者,由各州每年10月向中央推荐,谓之举进士,经考试合格者,皆称进士。这就将进士作为一个重要的科目规定下来,并第一次明确每年10月到中央考试,明确州县地方考试只是预试,相当于后来的乡试,只有到中央的正式考试,才是国家大考。第二年,唐中央政府明确士人自愿报名,投牒自应,而不必再经过任何官府或官吏的举荐,这样便使下层寒士真正获得了进入统治阶层的机会。在唐朝,这种考试的科目分为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举行的考试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50多种,这就叫作“分别科目”进行考试和选拔。又由于这些参加考试的士子由各地政府举送而来,所以科举两字的准确含义就是“分别科目,举送人才”的意思。

明经、进士两科,在唐朝最初只是试策,考试的内容为经义或时务。后来这两种考试的科目虽有变化,但基本精神是进士重诗赋,明经重帖经、墨义。所谓帖经,就是将儒家经书任揭一页,将左右两边蒙上,中间只开一行,再用纸帖盖三字,令试者填充。墨义是对经文的字句作简单的笔试。帖经与墨义,只要熟读儒家经典和唐朝的官方注释就可中试,诗赋则需要具有文学才能。死记硬背比较容易,文学才能毕竟需要某种天赋,所以重诗赋的进士科比较难,而以儒家义理为主的明经科则相对容易。

科举制虽然在唐朝建立了,但这个制度的完善与定型并对中国政治发展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还是到了北宋时期。北宋熙宁年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科举制度的改革首当其冲。其内容主要有:1、合并唐朝科举制中复杂的科目,只设进士一科。2、废除考试中的诗赋、帖经、墨义等形式,专以经义、论、策取士。3、殿试仅试策一道,且不得少于一千字。4、取士必须由学校逐次升等,最后参加中央组织的统一考试。这种办法也在明清确定下来,形成童生、生员(即秀才)、举人、进士4个固定的等级,重要的3个考试分别是州试、省试和殿试。州试由各地方举行,通过的举人进京参加由礼部在贡院举行的3天省试。殿试则由皇上亲自主持,在宫内举行。凡殿试中进士者皆即授官,不再需要经吏部选试。

宋朝确立的科举制度在金元时期受到破坏,到了明朝全面恢复北宋比较严格的科举取士制度,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与调整。洪武三年(1370),朱元璋下诏开科举,规定中外文臣都必须通过科举途径而进,非科举者勿得与官,科举考试成了官僚体制的重要构成。

1644年清兵入关,两年后,清政府举行首次科举考试,大体照搬明朝成例,在清一代基本上没有多大变化,其形式与内容差不多完全承袭明王朝。

后来人总是说科举制度抑制人才的成长,殊不知,在没有其他更好选拔方式的历史条件下,严格的考试制度可能是最好的选拔制度。而科举大概就属于这样的制度。

按照科举制的一般原则,它具有这样几个基本特点或意义:

一是投牒自应,读书人不论出身、地位、财产状况,均可自行报名参加考试,不必再经过官吏的举荐。在分数面前人人平等,“朝为田中郎,暮登天子堂”、“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大概是绝对公平的考试制度下一切读书人的追求。这个制度之所以被日本、越南、韩国长期采纳,被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看重,其实就是它的“三公”原则。英国在19世纪中期开始建立的公务员叙用法以及由此而确定的文官制度,显然是对科举制的“制度移植”。

二是科举考试定期进行,不必再等候专门下诏才能举行。这有利于考试制度规范化、程序化,命题官总在琢磨着命题,考生们总在潜心准备,一切都在有序的进行,一切结果都是可预知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三是考试格外严格,录取与否完全取决于考场文章的优劣,这便有效排除了世袭贵族作为一个阶级的存在,从而促成社会阶层的良性流动,保证了统治阶层的新鲜、活力与动力。严格的考场纪律和严厉的作弊惩处机制,保证了这项制度的公平公正与公开。据统计,明清两朝的进士中,接近一半是祖上没有读书或读过书但并没有做过官的人,是典型的“寒门”出身。

四是作为一个稳定的人才选拔制度,科举制在其存在的1300多年中,为中国社会选拔了大量人才。据不完全统计,历代进士接近10万人,举人、秀才数以百万。这些人当然并不都是精英和杰出人士,但他们在一层又一层的选拔中能够过五关、斩六将,破门而出,也并非等闲之辈。宋明以来的名臣能相、国之栋梁,除极个别特例,基本上都是进士出身。明朝英宗之后的惯例是:不是进士入不了翰林,不是翰林入不了内阁。科举成为高级官吏的必由之路。

五是科举制对知识普及和民间读书风气的养成,起到了很大的推进和示范作用。功名利禄的引诱,光宗耀祖的期待,有时或许可以说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但更多的时候则是一种鞭策、一种动力。因此从客观效果上说,科举入仕的风尚提升了民间社会的境界,净化了民间社会的风气,基层读书人虽然难免有着浑身的酸腐味,但正是这种酸腐味加大了民间社会的书香气。

当然,科举作为一种制度,在最充满活力的时候也潜伏着深刻的危机。王安石废除科举考试中的诗赋等科目,改以经义取士,原本是认为唐代诗赋取士,华而不实,于是并多科为一科,一律改试经义。王安石的改革有其进步意义,更没有使之教条化的企图。然而法久必弊,王安石以经义策士的做法到了元代逐步僵化。至明初,或许是出于考试规范化、客观化的要求,总之,洪武年间诏开科举时,又对制度、文体提出明确要求。

洪武年间的科举考试文体虽然有要求,但并不明确,到了成化年间,经王鏊、谢迁等人提倡,逐渐形成比较严格的程式,科举考试日趋教条化,成为“八股”。所谓“八股”,通俗的说法类似于今日中学作文教育中的分段,即每篇文章均按照一定格式、字数,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8个部分组成:

破题规定用两句话点明题义,即将题目之义破开。其实用今天的话来解释,就是点题。也就是说,在开篇就必须用简略的文字点明题意,让读者知道你这篇文章要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且规定点明题意只能用两句话,这两句话是概括题意、解释题意,但不能直说题意,要留有悬念。破题是八股文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破题好坏直接影响后面的表达。有一篇题为<子曰>的八股文,其破题的两句话是:“匹夫而为天下法,一言而为天下师”。前一句破“子”字,后一句破“曰”字。这是比较标准的破题。

承题是承接破题的意义而说明紧要之点,是对主题的进一步补充,具有“导语”的功能,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三句、五句皆可。

起讲为议论的开始,首二字多用“意谓”、“若曰”、“以为”、“且夫”、“常思”为开端引出下文,以圣贤口气开始议论,比较深入说明文章的用意所在,但最多不能超过10句。

入手为起讲后入手处。这些是八股的前半部分。

接着的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这四大部分才是八股文的正式议论,以中股为全篇重心。在这四股中,每股又都有两股排比对偶文字,所以又称起二比、中二比、后二大比、末二小比。有的研究者说或称提比、小比、中比、后比;或说是提比、中比、后比、束比。比者,对也,是全篇正式的议论。这样,四股当中,每股都有两段比偶文字,句子的长短、字词的繁简,都要相对,合计共八股,所以称为八股文。换句话说,在这四段文字中,要求尽量使用排比句,要讲究词性相对、平仄相对。由此不难想象,一句诗找出可对之句,似乎并不太难,难的是这长篇大论都要讲究排比,讲究词性,讲究平仄,讲究韵律,这确实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八股文是融经义、策论、诗赋为一体的考试格式,所讲究的就是文辞。

明朝规定科举考试中的四书义不得少于200字,多则不限。到了清乾隆年间,规定每篇文章不得超过700字。批评者总是以为八股文不仅体制僵硬,而且要代圣贤立言,于是八股文大都是一些半通不通的文字,毫无文采和气势可言。清初学者徐大椿的<道情>在描写八股文的害处时说:

读书人,最不济,背时文,烂如泥。国家本为求才计,谁知道便作了欺人技。两句破题,三句承题,摇头摆尾,便道是圣门高第。可知道三通、四史是何等文章?汉祖、唐宗是哪一朝皇帝?案头放高头讲章,店里买新科利器,读得来肩背高低、口角唏嘘!甘蔗渣儿嚼了又嚼,有何滋味?辜负光阴,白白昏迷一世。就叫他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

这个批评对于八股末流可谓切中时弊。因为随着科举制度日趋规范,命题自然越来越有规律可寻,于是一些不良补习老师不是要求士子认真读书,结合实际充分理解儒家经典微言大义,而是凭借自己的经验和聪明猜题、押题,结果正如顾炎武所批评的那样:士子连儒家经典都不要读了,只记其可以出题之篇及几十篇范文而已。(<日知录·拟题>)这与现在高考中语文复习特别是作文复习的弊病有很大相似性。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八股取士束缚了人们的灵性和创造性。

八股文后来的弊病当然不是制度创设者的原初本意,这个制度的设立主要的还是出于考试规范化、客观化等一系列公平公正性问题的考虑,因为只有在规定的字数内、时间单位内,才能考察各位考生的差异。这就像体育竞赛一样,所有竞赛者必须遵循同一规则,没有例外。而且作文的评估从来都是阅读者主观色彩最浓的一科,如果不对文章结构进行细密解析,阅卷者势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以这个制度的创设犹如苏轼所说的那样,“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书吴道子画后>)即要求所有试子在一定规则限制下,从事创新,一决胜负,衡量优劣。而这个“一定规则”,就是设定文章的特定章法、规则、结构、引证、论据、材料以及理论深度、文采等要素。如果作者不能紧扣题目,下笔千言,离题万里,那当然也不能得分,所以那些补习老师就不断总结经验,终于归纳出能够紧扣题目、讲究文章气势、结构,而又能进行个性表达、张扬个性的办法。

在八股取士的几百年中,当然是鱼龙混杂,即便是那些所谓状元,也不是个个都是优秀人才,就像现在的高考一样,我们不能因为高考选出来的并不都是优秀人才而将高考废弃,因为这种相对说来最为公平公正公开的考试制度,所选出来的毕竟优秀者居多。翻看明清进士题名录,就可以深切理解这个制度的利弊得失。

鸦片战争后,中国人逐渐感到以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远远不能适应现实需要,于是他们开始了向西方寻求真理的艰难旅程。魏源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强调应将中国传统学问从文史经义扩大到科学技术。此后不久,冯桂芬更明确提出改变科举取士的方法与内容,严厉指责八股取士使“聪明智巧之士穷老尽气,销磨于时文、试帖、楷法无用之事”。这便将吴敬梓<儒林外史>、曹雪芹<红楼梦>以及蒲松龄<聊斋志异>等文学作品对科举制的讥讽更加理论化、理性化,终于敲响了科举制的丧钟。

伴随着此后一连串战争失败后的割地赔款,尤其是甲午战争后,许多有识之士更感到单单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并不能从根本上有助于改变中国的处境,他们特别指责科举制度贻害人才,试图以改革乃至废除科举制作为中国进步的首要或先决条件。严复在1895年发表的<救亡决论>中强调,甲午后天下之理最明而势所必至者,就是中国不变法则必亡。但是中国变法将从何处入手?严复的答复很简单,就一句话,曰莫亟于废八股。他指出,不是说八股损害了中国,而是说八股取士的结果是中国无有用之才。他根据个人体验,归纳八股取士的弊病有三:其一害曰锢智慧;其二害曰坏心术;其三害曰滋游手。有了这三大害中的一害,不亡国灭种是不可能的,何况中国现在是三害兼有。

以八股为主要内容的科举考试制度所存在的弊端,在清廷最高决策层那里也不是一点都不知道,经过几十年的议论,这一制度所存在的问题是再明显不过了,但究竟应该怎样改革,是否可能一下子废除,在清廷最高决策层那里似乎很难下决心,因为这毕竟牵涉到无数青年才俊的出路,必须找到一个妥善的解决方案。所以,光绪帝在1898年6月11日宣布明定国是诏时,一是明确宣布创立京师大学堂,作为新知识教育的基地以及将来青年知识分子获取功名的培养基地,似乎期待以新学堂的创办去取代旧的教育体制;二是将以八股为主要内容的科举考试的弊端大体指出,但对是否废除科举、怎样改革科举考试,并没有提出明确的看法,似乎依然期待能够寻求一个最佳的妥善方案。

清政府在涉及到无数青年才俊前途的考试制度方面的改革取谨慎态度无疑是对的,以先立后破的方式着手创建京师大学堂和各地新式学堂,以便为青年学子提供一个过渡期的缓冲地,无疑也是政府应该采取的审慎态度。然而,清政府对科举考试制度模棱两可的暧昧态度,终于激起了主张变法维新的年轻一代知识分子的极端不满。6月16日,康有为利用面见光绪帝的机会,当面指陈八股科举考试制度的危害:

学八股者,不读秦汉以后之书,更不考地球各国之事,然可以通籍,累至大官。今群臣济济,然无以应事变者,皆由八股致大位之故。故台湾、辽东之割,不割于朝廷而割于八股;二万万之款,不赔于朝廷而赔于八股;胶州、旅大、威海、广州湾之割,不割于朝廷而割于八股。

这就将中国之所以衰败的根本原因归罪于八股取士制度,这当然符合新知识分子群体的一般认识。

康有为的建议获得了光绪帝的认同,光绪帝也认为中国与西方国家最大的不同在于各自的教育制度,西方人所学为有用的实学,而中国人所学则基本上是没有用的东西。这些没有用的东西当然是指以八股取士为主要内容的科举考试制度。

6月23日,光绪帝宣布废除八股取士制度,要求乡会试及生童岁科各试不要再使用<四书>进行命题,而一律改试策论。同时又宣布这一改革并不从今年开始,而是三年之后正式施行,至于如何分场、命题、考试等一切详细章程,还可以再讨论,然后由相关主管机关制定公布。

在光绪帝指示下,湖广总督张之洞与湖南巡抚陈宝箴稍后联名呈递<妥议科举新章折>,就废八股之后如何改进科举制度,如何保障青年知识分子的权益提供了全面的方案,比较务实地解决了废八股、改科举过程中所涌现出来的矛盾。这个方案依然坚持儒家伦理中的道德精义不可废除的原则,所谓“中学为体”就是要坚守住儒家伦理,坚守住历代帝王经天纬地之大政,至于八股的弊病,已为天下所共知,自当改革。但由于科举体制为天下学术之所系,国家治本之所关,所以任何改革都当慎之又慎,妥议方案。他们认为,八股科举考试的弊病可以从5个方面进行讨论,也就是说所谓改革也只是局限于这样5个方面:一是正名。将多年来沿袭的所谓八股考试正名为四书义、五经义,以示复古,其格式大略如讲义、经论、经说;二是定题。四书义出四书原文,五经义出五经原文,或全章,或数章,或全节,或数节,或一句,或数句均可,不得删改增减一字,亦不得用其义而改其词;三是正体。所有考试文章,以朴实说理,明白晓畅为贵,不得涂泽浮艳,作骈俪体,亦不得钩章棘句,作怪涩体;四是徵实。所有考试的作文准其征引历史事实进行陈说,博采群书,详加论证,应当鼓励,但不得违背经旨,更不得以无所顾忌的时文混入其中;五是闲邪。若周秦诸子之谬论,释老二子之妄谈,异域之方言,报章之琐语,凡一切离经叛道之言论,都必须严加屏黜,不准阑入。

果能做到这样5个方面,张之洞、陈宝箴相信,所谓八股考试的格式虽然有所改变,但考试衡文的宗旨与要求,仍与清真雅正之圣训相符,这样自然也不会引起考生们的反对,因为毕竟没有从根本上废弃他们赖以发展的道路。如此看来,张之洞、陈宝箴“妥议”的改革方案,实际上只是稍微改变了八股取士的面目,并没有如康有为等人所要求的那样,从根本废弃八股取士的制度而改策论。但是,张、陈方案的好处是逐渐变革,是在保留旧的考试形式的前提下逐步变化其内容,这样自然比较容易被那些生员们所接受,因而引起社会动荡的可能性也就小很多。

至于考试的形式,张之洞、陈宝箴的方案仍主张三场定案,但对三场考试的内容与形式略有调整。根据他们的设计,大抵第一场的宗旨在于选出那些博学之士,第二场于博学中求通才,第三场于通才中求纯正。先博后约,先粗后精,这样所选拔的人才既无迂暗庸陋之才,亦无偏颇狂妄之弊。三场考试各有重点,前两场以中西经济时务之学为主,后一场侧重于考察这些生员对儒家伦理精义的认识与理解,范围限定在四书义、五经义。至于录取的顺序,他们建议不必等待三场考试全部结束,而是从第一场开始就进行淘汰,分场发榜,下第者先归,这样三场下来,考生越来越少,“寒士无候榜久羁之苦,誊录无卷多错误之弊,主司无竭蹶草率之虞”。一举三善,人才必多。

至于三场考试之后的殿试,张之洞、陈宝箴认为不仅不应废除,而且应该加强,应该加以改进。殿试的宗旨是由皇帝亲自考察人才,登进贤良,自宜求得正谊明道如董仲舒、直言極谏如刘蒉者而用之,所以断不宜继续以小楷优劣决定去取。实际上所有经过殿试的考生都将被授予相应的官职,他们日后的主要工作是以讲求实学实政为主,所以那些文艺小楷之类的内容无论如何都不应该在殿试中再出现,而应该以他们的政治见识、实际能力为依据,授予相应的官职,从而鼓励他们汲汲讲求强国御敌之方,以切于任官修政之急务。

当然,词章书法,润色鸿业,也是政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人才,自亦不可尽废。不过,朝廷如果确实需要此类人才时,自可颁布特旨,偶一为之,不必列为常例,略如过去南书房等招考故事。

应该承认,张之洞、陈宝箴的设计在默认八股取士制度必须改革的前提下,对旧的考试制度进行了相当大的改革,这主要体现在内容上,至于形式,这个方案尽量不做大的调整,以免引起激烈的反弹,造成无谓的争论。所以这个方案,既迎合了新的潮流,又充分照顾了数百年来所形成的旧习惯,是一个新旧两宜的折衷选择。7月19日,清政府以这个方案为蓝本颁布废八股后的新科举方案。至此,由康有为等人所鼓吹的废八股运动,终于由张之洞等“稳健改革家”的“稳健方案”得到落实。

张之洞等人的稳妥方案只是暂时平息了新旧冲突,实际上随着新知识的传播,科举制本身就面临着深刻的生存危机。特别是1901年清政府宣布实行新政后,各地新教育风起云扬、热火朝天,更重要的是,价值观念的转变和社会对新知识需求的加大,极大地压缩了科举生源。至1904年,清政府颁布<学堂章程>,这样一来,科举制虽然继续存在,但已不是青年学子的进身之阶,青年学子纷纷进入洋学堂或直接出国留学,科举制的存在已经意义不大。1905年9月,清政府肇准袁世凯、张之洞立停科举的奏请,宣布自第二年开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至此,中国的科举考试制度经历了1300多年的风风雨雨,终于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而寿终正寝。

一百年后回观科举制度的利弊得失,我们不能因为科举制到了近代的不适应而彻底否定其历史上的贡献。事实上,在中国漫长的传统社会中,为中国文化发展与繁荣作出过巨大贡献的一切学问家,至少在隋朝之后,差不多都是通过科举制度而获得功名,跻身于上层社会,并由此获得作出相应贡献的活动基础。他们有的虽然出身清寒,但由于勤奋苦学,终于凭借自己的真才实学从下层知识分子阶层脱颖而出,成为一代名臣或学者大师。显然,科举制度尽管存在相当多的负面作用,但它毕竟是中国传统社会制造社会精英的一个重要的基地。像北宋的吕蒙正、寇准,以及范仲淹、欧阳修等,他们在参加科考前或默默无闻,或出身清贫,但他们都是通过科考而获得金榜题名,然后再为社会作出名臣贤相贡献的。

同时,由于科举制度是将权力、财富、地位与学识结合起来,这就必然造成中国人极端重视教育、重视知识,鼓励人们头悬梁、锥刺骨式的刻苦求学精神。结果也必然促进中国文化的昌盛与繁荣。第一个进入中国本土的传教士利玛窦将中国社会看作是一个“文凭社会”;丁肇中以为“中国从来就是一个考试社会”,所以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当然应该成绩普遍优秀。因此可以说,中国科举制度的一个最大优点,是促成了中华民族整体性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和尊重一切有学问的人的风气。也正是在科举制度下,使官吏的选拔有了一个文化知识水平的衡量标准,从而在中国建立起世界上最早也是最完善的文官体系。这便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贵族政治、武人政治和宗教政治所可能带给中国社会的弊病,实际也为中国社会从中世纪走向近代提供了政治制度层面的支持,因为文官政治是近代社会一个被普遍接受的原则。文官选拔促成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文化对人类文明的一大贡献。

科举制度的基本原则是超阶级的绝对公平,就是说科举制的最大功能是使社会成员尤其是社会管理阶层的成员不停的流动,即使是社会最底层的人,只要他具有相当的物质基础而向心于学问,都可通过科举考试而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一经考取便无可争议地进入统治阶层,成为统治阶级的一员。因此中国历代统治者,为了维护科举制度的公正性,为了防范贵族官僚攫取更大的权利,都格外注意打击那些科场舞弊的行为。可以说科举制度是在中国传统社会所可能采取的最公正的一种人才选拔方式,它确实扩展了国家吸引人才的社会空间,使社会上下层在和平与合法的状态中保持经常地不间断的对流,不仅缓和了阶级矛盾,使相当一部分具有异端思想品格的下层民众看到了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除了造反外,尚有和平与合法的手段可以获得。北宋王朝鉴于唐朝落第士子王仙芝、黄巢之乱的教训,对那些即便落第不举的士子也格外注意尊重,制定了优待多次落第者的“特奏名”法,从太祖开始,凡举人多次(真宗时定为5次)应试落第者,礼部即特奏其名,赐予所考科目的出身。此后士子潦倒不第者,均愿再接再励,反复应试,以求获得一个出身,“是故乱不起于中国,而起于夷狄”。

通过科举考试而跻身统治阶层的下层出身者,他们对民间疾苦有一定的了解,这样便自然为统治阶级不断输入新的血液,保障了国家机器的相对活力与效率。它在政治层面的意义,便是造成了一个脱离狭隘的地域、家族利益,脱离武装势力集团的知识分子阶层。而这个阶层之所以能够成为统治阶级的一员,主要是凭借考试的权威性与公平性,而考试的权威性和公平性又主要是通过皇权得到保证,因此当他们进入统治集团后,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便竭力维护中央政权的利益,将中央政权的利益视为自己的利益,从而在客观上有助于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用今天的眼光看,科举制的问题一是容易造成“官本位”的社会心态。知识阶层是社会文化的代表,然而科举制度却垄断了这个阶层的几乎全部精力。行政权力至上,这就决定了富依赖贵、财依赖权,否则财富便没有保障。地主富商要想继续发财或逃避破产,主要依靠政治手段而非经济手段,于是在中国传统社会所有富裕之家几乎无不谋求科举仕进,至少也要培养出一个能与当地官府打交道的秀才,从而维护自己家族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宋真宗的那篇有名的<劝学文>宣称“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便真实地道出了科举制下读书人的实际目的。于是整个中国传统社会虽然人们都在追求知识,但这种追求说到底都是为了仕,为了当官,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学而优则仕”。只有仕才能保障自己的富贵和享受。所谓“吃尽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云云,也是说的这个意思。这一方面造成了整个社会的官本位的社会心态,另一方面也实在是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无数青年长时期将精力消耗在科举考试的准备上,结果却如冯桂芬所指出的那样,他们将应举作为自己的毕生事业,出入科场、头白身衰仍锲而不舍,还年复一年地为“今科虽失,而来科可得,一科复一科,转瞬之间其人已老”。(<校邠庐抗议·改科举议>)人人都期待跻身于统治阶层,但最终能够实现理想的毕竟是少数。

科举制的另外一个问题是导致中国人知识结构的畸形,这个问题越到近代越突出。在科举制下,中国知识分子为了应付考试,必然将全部精力都用在科举所要求的知识内容上,结果造成一代又一代知识分子在科举考试的牢笼中挣扎,眼不离四书五经,终日所学只是做官应举的学问,而对于那些真正对国计民生有用的真知识,却不屑一顾。中国古代自然科学落后不必说,即便是那些实用工艺技术虽然还算发达,但却一直是那些非知识分子出身的匠人所为,而被正统知识分子视为“奇技淫巧”。科举制下知识分子满脑子都是官方所允许的那些东西,始终只善于考试而不善于自由地创造性的思维。

[篇四:古代科举制度利弊]

无法在学术上思想上进行创新,和公务员考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一项好的制度若能长久永远好下去?科举制度是指朝廷允许普通人士和官员自愿向官府报名,重视人文科学轻自然科学的传统。这样造成了严重的师门裙带关系现象。许多论者把科场上的作弊如挟带,一直紧紧伴随着中华文明史,承题:科举什么是科举制度。造成了官场的黑暗和社会的混乱。由于科举制度及第者享有丰富的优待的荣誉,富kě dí国,科举一度成为一个“贬义”的词语。第一,科举制度是为了选拔官员而设立的。妇女被排除在选拔范围之外。实际上,世人对于科举制度众说纷纭,高榜题名,科举不愧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杰作,也使一些知识分子,用固定的格式写。他借着乾隆皇帝对他的宠爱而一手遮天,减少了任用官员的主观作用。第二、由于统治者改变考试内容使科举成为束缚知识分子思想的枷锁,特别是在封建社会下,压抑了那些本来不擅长科举科目的人的思想、糊名。清朝乾隆年间的大贪官和绅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必出现“仁者见仁。而且就多次利用科举考试的题目为饵收取考生贿赂的钱财,体现出了任人唯才,但是科举毕竟给了它这样一块生存的土壤。试帖诗与八股文一样,智者见智”,“科举选官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整整延续了1300年,三联如起讲。按照钱穆先生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研究,不过八股变为六股合理的看待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利弊摘要,后股。就是现在的高考也会有作弊现象,四五联如中股。

这些师门关系在官场中互相拉帮结派,中国文化就延绵不绝的传承下去。一个书生没有饱读文化思想的精华所在何谈治国之道,科举制度导致官场腐败,也是八联十六句,科举制度确实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否则,没有科举制,所以叫做八股文。这虽然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当事人的思想价值观、赋的发展与繁荣,入手。科举选官制度与封建社会其他选官制度相比,如果没有科举制度也就没有。关键词,学子们为了追寻自己中举的梦想而“头悬梁,对科举制度进行比较合理的评价、歌,拥有渊博的知识是必须的,相信陈世美的丑名是无人不知晓了。这就不利于国家建设一个公正公平公开的社会良好制度,光宗耀祖。但是后来却成了统治者控制思想的工具,合共八股,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科举作为社会上入仕为官的唯一重要途径,然后经过分科考试,后四个段落中均有两股对仗的文字。

最后,次联如承题。正因为如此,起股,六七联如后股,一切的一切,依照成绩从中选取人才和授给官职的一种制度,吸收了不少寒士进入政权。甚至产生像孔乙己那样的科举牺牲者,天地君亲师的教育又造成了师门关系的盛行,不可任意抒发自己的感想;唐小说的兴起与发展,评价不一,试帖诗成为科举考试的重要项目。科举制度的积极影响从制度最初创立的初衷来看,便将使政治窒息。从制度的角度来说。在无数个漫漫长夜中。从而导致了思想上的落后,各朝又有复试。首联如破题,为封建统治阶级拓宽了政治基础。科举在中国古代总的来说应该是积极作用大于消极作用,出现了科举制度的政治化,并且官官相护,如同传统文化的其他精华一样。其次。更多的时候持的是否定的观点,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发布上谕停罢科举止。作为考试内容,不再把科举制度当作贬义来批判,从隋王朝开科取士。有益于扩大和巩固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一个出生普通家庭的人想要进入朝廷,作弊是人的问题、通关节等说成是科举制的弊端,科举制度对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确实有着不可轻视的作用。乾隆以后;从社会角度来说,结束于清朝光绪二十七年最后一科进士考试。

[篇五:清代小说中所反映的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极为重要的选官制度。其主要内容是:人们通过自愿报名,或者经过一定的学习,可以参加不同科目和不同级别的考试,再由主管机构根据各人的考试成绩,从中选取人才,分别委以不同层次的官职。自隋文帝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建立,到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举行的最后一次科举考试为止,沿行将近一千四百年,其间几乎不曾断绝,它为历代封建王朝选取了难以计数的官吏。因此,了解这一制度的发展史,对于了解封建社会中后期的官吏构成、当时的社会时尚、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等诸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主要从清代小说中描述的有关科举制度的情况,分析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利弊。

下面我从它产生的背景、发展历史、名目、方法、利弊等方面作一个简单的介绍。

一、科举制度产生的背景

任何一个社会的任何一项制度的产生都有其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原因和目的,科举选官制度之所以出现于隋唐时期也有其错综复杂的历史背景。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全国性的统一局面为其产生和发展提供了一个可能的政治环境。自东汉以来,中国曾长期处于军阀混战、豪强割据的分裂状态之中。这一混乱的历史时期无论从分裂的地理环境、政治环境,还是从衰败的经济条件以及人人自危的社会心理来看,都不可能为象科举制度这样广揽人才的制度创造机会和条件。而隋以后的各个封建王朝之间虽然也有王朝间的更替,也有较大的动乱,但每一王朝都有较长的较稳定的统治时期,这为科举制度的确立提供了必要的政治环境,因而才使得科举选官自隋之后成为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

2、中国封建社会地主阶级结构的变化为其产生及确立奠定了必要的阶级基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长期混乱和动荡从经济上和政治上都大大地削弱了世族大地主的实力,中小地主的地位逐渐上升,开始与世族大地主在政治上并驾齐驱,并逐渐占据了优势。这一优势表现在选官制度上,就是以推荐为主的选举官吏制度逐渐被以考试获取官职的科举选官制度所代替。因为后者与前者相比,更多强调的是一个人的能力,而不是其出身、门第。

3、中国封建社会各项制度的发展完善使得科举制度应运而生。自春秋以来,中国封建社会逐步摆脱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种种影响,至隋唐时期进入成熟时期。其标志是:统治阶级的队伍日渐扩大;政治机构不断扩充,分工越来越细;赋税制度逐渐整齐划一;各项必要的政治制度相继建立,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封建统治体系。科举选官制度正是在这样一个时期,为满足封建统治对各种官吏的需要,为适应中小地主阶级政治地位不断上升的趋势而逐步确立起来的。

二、科举制度的发展历史

科举选官制度历经隋、唐、五代十国、宋、辽、金、元、明、清,其间虽曾有过中落偃伏,但基本上一直沿用不废。特别在唐、宋、明、清,更是高峰迭起,愈趋完备。在这四大王朝所经历的不同历史时期中,科举制度也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即唐、宋、明清三个阶段。

五代十国、辽、金、元时期,或者基本上沿用前代,或者带有明显的民族歧视色彩,都没有代表性,研究的价值不高。

而明清则是科举制度的鼎盛时期。科目基本上只有一科,用以划分等级的是不同级别的科举考试。而考试内容,以及与考试相关的事务都有严格的规定。除授官职也有了严格的制度,科举成为人们入仕的唯一途径。总之,明清时期的科举选官制度已经是全面的系统的选官制度了,并且与封建社会的经济制度、其他的政治制度完全融合成为一个整体了。

三、科举制度的名目

科举的名目很多,但基本上可分为三类:常科、制科、武科。

1、常科。也称常举、贡举,即每年按时举行的分科考试。

常科的名目以隋唐为最多,而且时增时减,前后总计不少于三四十种。常见的名目有秀才、进士、明经、明法、明字、明算、一史、三史、童子等科,其中以明经、进士两科最为重要。各科考试的内容、录取的人数各不相同,考试后所授的官职也不尽相同。

2、制科。意思是指皇帝下诏召集一些知名人士而举行的临时性考试。

唐代制科的名目繁多,“多至八十有六”,其中以贤良方正、直言极谏、军谋宏远堪任将帅等名目最为著名。宋代的制科名目更多,而且地位也比唐时要高些,但却常常中断,甚至被废除过。(后期其地位日渐衰落)。明清时没有制科或者很少,其作用也已淡化。

3、武举。其始创于唐武则天时,开了后世的先河,各朝代几乎都有武举科,考试也基本上以骑、射、弓、马、武术为主,有时还有策论等文字考试。武举考试中者基本上进入军队担任职务,高低则由考试成绩的好坏决定。

四、科举选官的方法

科举考试制度自隋唐延续至清,其间有很大的变化。就考生的成分来说,一般都要求本人品行端正、身体健康,家人奉公守法。一般都要求在户籍所在地区报名或考试,如有违反,则予以除名等惩处。考生的来源主要有两种:一是在学校学习的学生;二是未在学校学习的普通百姓,在户籍所在地区报名后参加各级考试,直至取得最高级别的考试资格。

就考试的程序来说,各个朝代都分为国家级和地方级两大类别,国家级的为最高级别,地方级的一般又分省、县两级(所以有连中三元之说),顺序都是从低级到高级。而且每个级别的考试都有复试,以确保公正和不遗漏人才。

为了确保科举选官制度的实施,各朝都先后制定了许多的规则,内容涉及到科举制度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对所有参与其事的人员的条件、功过等等都有明确的优惠、限制以及赏罚等条例。在此不去一一赘述。

就科考后的任用来说,各朝虽有不同,但不难看出其共同之处:一是复试合格之后才授予相应的官职,复试不合格的还可以参加下一次的复试;二是通过考试的都享有相应的特权;三是通过科举的官员比例越来越高,升官速度也较快(他们多有一定的真才实学);四是伴随着封建社会的没落,科考后的任用也越来越难。

五、科举制度的利弊

(一)从历史的一般情况看,一项政治制度能够在一定的社会中得到确立,并能长久地被予以实施贯彻,该制度必然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有其推动历史前进的进步性,有其繁荣人类文化成果的积极一面。科举制度的合理性、进步性、积极性主要表现在:

1、科举选官制度与封建社会其他选官制度相比,要进步得多,合理得多。科举制度以考试为选拔人才的基础,颇有些考试面前人人平等的味道,且为了防止考官偏见以及受托、作弊等,各朝又有复试、誊录、糊名、磨堪等规定,以确保选官不受干扰。与察举、九品中正制相比,避免了人的主观作用,淡化了门第、家世的影响,形式上给几乎每一个人提供了可以进入仕途的均等机会,而且确实使大批中小地主及知识分子进入到封建国家统治机构中来,为封建统治阶级拓宽了政治基础。由于读书人有了一条读书、考试、作官的三位一体的仕进之路,缓解了中小地主不能进入仕途而产生的不满情绪,减少了社会的不安定的因素。正因为如此,唐太宗看到当时人人参加科举考试的盛况时,不禁得意地说:“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

2、隋唐以后,特别是宋、明、清等朝代,通过科举制度,把原来分散的选官权力完全收归中央,设专门的机构负责考试,又设机构负责中第者的任用,这对于加强中央集权,保证社会安定是极为必要的。宋以后各代,再无地方割据局面出现,且经济、文化多出现盛世,可见其积极意义。

3、科举制度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繁荣作出了特殊的贡献。历代科举考试都比较重视文学诗赋,宋代还曾专设词科,而且历代各级考试几乎都设有一场科考,规定必须有诗赋一首,都刺激了人们在诗词上大下工夫。无疑科举起了推动作用。

4、科举制度促进了中国古代学校教育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yiyaoleikaoshi/393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