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护士资格证】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缘于《论语·卫灵公》。工,是指工匠。欲,是“想要”的意思。善,即“使„„好”。器,则指工具。整句话意思是说:工匠想要使(他的)工作做好,一定要先使工具锋利。引申开来,即为: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护士被人们亲切地称之为“白衣天使”,“天使”可以给人们带来希望,带来光明。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护士,只有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愿望、而缺乏专业技能,是无法完成护理工作任务的,只有良好的技术和广阔的知识才是维系沟通效果的纽带,高超的技术是通过平日工作锻炼培养的。因此,娴熟的护理技术是取得病人的信任,建立护患关系的重要环节。因为护士从事的工作不只是打针发药、生活护理等简单的劳动,而是包括护理学在内的医学工作,对象是人,这就赋予了护士的护理工作神圣而重要的地位。
医疗领域关乎人的健康与性命,精湛的技能与规范的操作显得尤其重要,因此,做好护理工作需要娴熟的护理技能。一是要稳,动作要轻柔协调、灵活稳妥、有条不紊,不仅使病人获得安全感,也给人以美感;二是要准,即动作严格按照护理常规要求,操作准确无误,恰到好处;三是要快,即动作熟练,手快,眼快,干净利落,用较少的时间、高质量地完成任务;四是好,即质量高,效果好,病人满意,自己也满意。
在护理工作中时间常与生命联系在一起,娴熟的技能往往赢来安全的治疗。在观察危重病人时,护士是第一线的哨兵,特别是在脑外科病人生命体征的观察中,一旦病情骤变,如瞳孔不等大、脑疝症状出现时,多为护士首先发现,为医生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使医生不失时机地做出抢救手术的决策。在心脏病病人突然发生心脏停搏时,护士应立即叩击心前区,辅以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建立静脉通道等。在医生抢救病人时,护士应迅速敏捷地配合,保证各种药品器材的供应,做到得心应手。这些都是抢救成功的关键,这么多的工作需要有条不紊地去完成,因而护理的技术是广泛的、深刻的。因此我们要善于学习,勇于实践,不断进取,精益求精,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和本领。此外,如今的科技日新月异,先进的医疗技术和理念不断产生,需要我们不断去学习和适应工作环境的
变化,不断地创新和研究新的有利于病患的工作方法。真正站在病人的角度,“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将病患的信任和托付当做最崇高的责任,尽己所能地减轻他们的痛苦,提高他们的健康指数。
„„
如果说护理是一座山,我便是那默默爬山的人,要做一名称职的、成功的登山者,领略到无限的风光,就要把自己溶进医院这个集体大熔炉里,磨练自己,不畏劳苦,不怕脏累,具备良好的素质与职业道德,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进取,用知识武装头脑,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来承载国家、社会、人民的重托,因此,我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我感到无比的光荣,我将在这条路上无怨无悔的走下去。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_____浅谈多媒体在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
摘要:思想政治课教学将多媒体作为现代教学手段引进课堂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而多媒体教学以其图文并茂、视听合一、直观生动、富有吸引力的形式,帮助学生轻松掌握抽象的理论知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对政治课教学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优势 不足 对策
邓小平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21世纪日新月异的今天,科技已经应用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教育也不例外,无论是在新课程的改革中还是在教师的日常教学中,先进的教学手段无疑正在改变着一支粉笔一本书的传统教学。那么现代教学手段指的是什么?它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多媒体教学,它是以计算机为媒介,综合处理文字、声音、图像、图形、音响等多种媒体信息,把多媒体的各个信息要素,按教学要求进行有机组合并通过屏幕显示出来,同时按需要加上声音的配合,以及使用者和计算机之间的人机交互操作,完成教学或训练的过程。作为一线教师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结合与同行老师的探讨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希望能起一个抛砖引玉的效果。
一.思想政治课运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一)多媒体有助于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理解和掌握。【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近义词】
众所周知,思想政治课是一门理论性非常强的学科,尤其是《生活与哲学》模块更是由于它的抽象性让学生理解起来非常困难,因此单靠教师的讲解和板书很难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再加上学生理解能力有限、抽象能力不强和知识结构不完整,使得教学效果不佳。随着现代教学手段的发展,多媒体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越来越频繁,已经成为当前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的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创造必要的情景,使学生能尽快进入某种角色,由此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由于多媒体比较直观一些,它可以通过声音、画面、影像等较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元素来传递教学信息,使教学内容由抽象变具体,由枯燥变有趣,由深奥变浅显,从而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例如我在讲解高二“矛盾的统一性”这一抽象的哲学知识点时,就利用了多媒体的视图功能,比如用一根绳子把两人分别吊在气球的两边,由此可以清楚看出吊在气球两边的两个人都以另一个人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维持生命的统一体之中。通过生动的动画演示之后,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矛盾统一性和相互依存的道理了,课后通过学生的反馈来看,大家对于这一知识点掌握的相当牢固,后来我反思之所以会有这么好的教学效果,是与多媒体的演示分不开的,因为它提供了直观的想象的刺激视觉材料,再加上我又配上了背景音乐,使学生感受到动画中两人真真切切是“命悬一线”,因此可以说多媒体是一种最直接最有效的信息传递方式,它加快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二)多媒体教学有助于体现思想政治课的时代性
大家都知道,思想政治课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时代性,而且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联系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引导他们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来分析有关的政治经济现象,帮助学生提高思想觉悟,树立社会责任感”。但是由于我们今天社会发展太快,科技发展,市场经济突飞猛进,社会生活急剧变化,导致教材所提供的材料难免滞后于社会,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一方面要求教材要与时俱进,另一方面也给教师的授课带来挑战。这就要求我们政治教师在授课时要及时补充和更新其中的材料,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力求使用最新的素材,反映真实的生活,以增强思想政治课的时代感。多媒体网络则给我们提供这样一个丰富而崭新的平台,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搜集大量具有时代感,亲身体验感的实例、图片和视频等,并将其与教材内容进行结合,从而体现思想政治课的时代性特点,比如说轰轰烈烈的“打老虎和打苍蝇”的中央反腐败斗争,税费改革,神州十号飞船等问题;国际的反恐,朝核问题,又比如最近的乌克兰问题等等。同时我也会注意利用时政问题“大做文章”,比如在讲授政治生活《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这一知识点时正值“两会”召开,我给学生在PPT中播放了“两会‘视频,并让学生课下浏览网上的两会新闻,报告、评论等,从而让学生真实感受到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学生的参与兴致很高,课堂效果非常好。
(三)多媒体教学有助于增强思想政治课的可信度。
长期以来很多人都认为我们的思想政治课缺乏一定的可信度,就是单纯的说教,我们政治教师都是“马列老太太”,这是因为传统的
思想政治课都是简单的言传口授,一支粉笔,一本书,千篇一律的内容,学生缺乏真实的感受,可信度低,学生对于知识的组织就是死记硬背。引入多媒体教学以后我们就可以把一些新闻报道、纪录片以及反映实际的数据图片、视频短片等与思想政治课结合起来,用事实说话,实现了情景再现,这样就大大增加了政治课的可信度。例如我在讲授中国共产党的有关知识时,当然这也是大多数政治教师普遍感觉教材内容少,但让学生理解掌握起来很困难的问题,尽管我们教材提供的数据和材料千真万确,论证也很有力,但是学生总是抱着怀疑的态度,将信将疑。我在处理这一部分知识时利用多媒体技术课堂随机切入了我国改革开放20年以来各方面实际变化的图表和数据,例如汶川大地震党中央果断决策带领全国人民抗灾,抗击非典,党中央反腐倡廉等一系列的视频材料后,学生的怀疑就大大减少,政治课的可信度就增加了。又如在讲到“坚持唯物主义和反对唯心主义”时,仅从理论上讲可信度不高,而运用多媒体以图像和视频方式再现近些年来法轮功所给社会和人民造成的危害时,学生对法轮功的危害和实质就有了真实的认识。作为政治教师我们平时要做一个有心人,关注《新闻联播》、《焦点访谈》、《新闻调查》、《今日说法》、《3.15晚会》等社会影响度大的重点节目,及时收集有关信息并加以处理,这样就可以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加思想政治课的可信度。
(四)多媒体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新课程改革倡导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能力,那么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就会大大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在讲到《价
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时我用多媒体播放了主题为“老人真的扶不起吗”的视频,里面我挑选几个近期发生在全国各地的因为老人摔倒,路人扶起老人而引发的纠纷案例。由于是当今社会热门话题,所以大家一下子来了兴致,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有的同学说不能扶,一扶就会赖上你,有的同学说应该扶,因为大家都会遇到困难,而且我们都有老的时候。在大家讨论不可开交的时候我将多媒体切换到两个问题:
1.如果那天摔倒的老人恰是你的亲人你还会默默走开吗?2.同样都是一个旁观者为什么有的人可以义无反顾上前将老人扶起而有的人默默走开?面对这两个问题大家分A、B两组讨论,A组支持应该扶,B组反对扶起老人,讨论过程中气氛活跃,两组展开激烈辩论。最终达成一致意见: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毫不犹豫的伸出自己的双手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试想如果没有多媒体的参与本节课很难达到这样的教学效果。
总之,多媒体技术与思想政治课的有机结合,是思想政治课程改革中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段,由于其具有视听结合手眼并用的特点,可以说是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但是在多媒体的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以下几点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
二.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首先教师的课件制作能力有待提高,有的教师在制作多媒体时制作能力不够。易产生劣质课件。如有的只是重复教材内容,有的课件内容呈现形式单一,这种课件不但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反而易使学生产生大脑疲劳达不到预期教学效果。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近义词】
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晚上好!我演讲的题目是《工欲善其身,必先利其器》。
“请到天涯海角来,这里四季春常在„„请到天涯海角来,这里瓜果遍地栽。”多么优美的旋律,多么朴实的歌声,它不仅唱出了海南宝岛的魅力,也唱出了海南人民的热情。2010年1月4日,海南人民迎来了继1988年建立经济特区以来的又一次发展机遇,那就是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真正上升为国家战略。海南省委省政府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例如整顿海南旅游市场环境、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革海南旅游的管理模式等等。这些措施无疑有利于海南旅游业的发展,特别是改善海南旅游在全国和国际上的形象。但是,我们要认识到一个严峻的现实:建设国际旅游岛所需要的硬件的改善要相对容易的多,而软件的提升和软环境的建设却是任重而道远。我们可以从不同的方面着手来提升海南的软环境,其中大力发展教育和通过教育实现人力资源有效建设是关键。【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近义词】
在全国第26个教师节到来之际,9日上午省委书记卫留成率慰问团到海南大学看望慰问教师,他提到“国际旅游岛的建设要靠教育,海南的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等都要靠教育。”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陈辞在慰问优秀教师时也盛赞教师是建设国际旅游岛的主力军。良好的师资力量才能为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培养大批优秀人才,这对国际旅游岛人才战略的实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海南大学三亚学院副院长沈关宝教授一直强调,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必须让整个海南岛的民众共同参与,只有海南岛所有岛民都树立起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意识,海南旅游岛才有成功的希望。而如何让他们能有意识有效地参与进来,就用到了制度和教育的问题。
作为一名教师,又该如何尽己所能,做出自己的贡献呢?下面我从几个方面来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一、改变观念,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同一些发达国家比如德国、美国、韩国、日本相比,我国的职业教育还远远没有发挥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建设中应有的作用。职业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社会对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的偏见,认为只有成绩不好的学生或者差生才读职业教育。归根结底还是人才观的问题。目前海南的社会人文环境并不能满足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需要,这直接影响了海南在游客心目中的形象。同时,尽管政府做了方方面面的努力来保证由于拆迁、景点景区建设和其他规划需要而影响到的农民的利益,但是要实现海南人民特别是几百万农村人口的长远利益,还是要从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入手。广大职业教育工作者和管理者应清醒认识到,职业教育不单单是简单的就业培训,职业教育应担负着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任,因此职业教育应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
二、培养终身学习观,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建设国际旅游岛,最短缺的是各类专业人才,最急需的是整个社会文明素质的提高。我们呈现给中外游客的不仅是风景,还有服务,而要有世界一流的服务,
首先就要有世界一流的素质,从主要领导到普通百姓,各行各业,整个社会,都要形成如饥似渴的学习氛围。建设国际旅游岛,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作为教师,更应该做好表率,在工作之余坚持学习,不仅要在专业知识上有所突破,还应该从道德水平、业务能力和人格魅力三方面综合培养,努力使自己具有世界一流的素质。
三、与身作则,做好学生的导师。适应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需要,海南各学校应注重培养孩子的公民意识,比如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环保意识,服务他人的意识等。针对学生不同的心智、生理发展水平和阶段,公民教育的形式要灵活多样。比如,组织学生参观垃圾场和重污染区让他们认识到环保的意义,组织学生去残疾儿童院和老人院服务,使他们意识到所拥有的幸福和对社会的一份责任等。而要做好这些,教师本身就要具备这样的素质,要求学生做好的,教师必须首先要做好。发展公民教育也需要教育工作者特别是管理者转变观念,比如爱国主义教育不只是进行传统的课堂理论教育,也不是宏观的口号式的抽象教育,而应具体化,落实到学生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注重细节。例如,让学生知道不乱丢垃圾就是爱社会,保护一只小动物就是“我爱海南岛”的具体体现。总之,要让学生意识到她(他)与社会、与国家是个整体。此外,公民教育的重要内容包括对学生进行诚信、法制意识和公民权利教育。诚信缺失,法制和公民权利意识淡薄是社会发展和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大敌。
要提高民众的整体素质,需要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和方法,新闻媒体和有关部门也应加大宣传,正面引导,同时需要从学生抓起,从我
们每一个人、每一件事做起。虽然海南目前与国际旅游岛还存在一定差距,起步也较晚,但只要大家万众一心,齐头并进,一定可以后来者居上,成为世界一流且独一无二的国际旅游岛。
1、任重道远:任:负担;道:路途。担子很重,路很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出处:<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中的成语。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示例:人民教师肩负着培养祖国建设接班人的重担。
2、循循善诱:循循:有次序的样子;诱:引导。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出处:<论语·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示例:徐迟<牡丹>:“她果然成为一个——的教师了。”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近义词:谆谆教导、诲人不倦。
3、登堂入室:堂、室:古代宫室,前面是堂,后面是室。论语中的成语。登上厅堂,进入内室。比喻学问或技能从浅到深,循序渐进,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出处:<论语·先进>:“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示例:清·李渔<闲情偶寄·声容·习技>:“听其翻阅,4、匹夫不可夺志:虽是平民也不可强迫他放弃主张。出处:<论语。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5、以德报怨:不记别人的仇,反而给他好处。出处:<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示例:毛泽东<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中国共产党——,协同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释放蒋介石。”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近义词:以直报怨、以礼相待、以德报德反义词:忘恩负义、无情无义。
6、不亦乐乎:乎:文言中用为疑问或反问的语气助词,这里相当于“吗”。用来表示极度、非常、淋漓尽致地意思。出处:<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示例:哎,那骂得可真也是——。(郭沫若<屈原>第五幕)
7、各得其所:原指各人都得到满足。后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出处:<周易·系辞下>:“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论语·子罕>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示例:全国人民都要有说话的机会,都要有衣穿,有饭吃,有事做,有书读,总之是要——。(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的演说>)
8、仁人志士:原指仁爱而有节操,能为正义牺牲生命的人。现在泛指爱国而为革命事业出力的人。出处:<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示例:大批——,满腔悲愤,万种辛酸,想有所为而不能为,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郭沫若<科学的春天>)
9、天下归心:形容天下老百姓心悦诚服。出处:<论语·尧曰>天下归心: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
10、朽木不可雕:这个成语也称“朽木粪土,比喻人已经败坏到不可救药的地步。出处:<论语·公冶长>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11、既往不咎:原指已经做完或做过的事,就不必再责怪了。现指对以往的过错不再责备。出处:<论语·八佾>:“成事不说,逐事不谏,既往不咎。”示例:——,以后再办起事来,审慎点就是了。(清·吴趼人<痛史>第十三回)
12、不耻下问:不以向学问比自己差的或职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出处:<论语·公治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3、犯上作乱:犯:干犯。封建统治者指人民的反抗、起义。出处:<论语·学而>:“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示例:在封建社会的教条之下束缚久了的人,最怕的是“——,不忠不义”的罪名。(郭沫若<少年时代·反正前后>)
14、言必有中:中:正对上。指一说话就能说到点子上。出处:<论语·先进>:“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15、发愤忘食: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出处:<论语·述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示例:既这样——起来,也好,就由你去。(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四回)近义词:废寝忘食用法:偏正式;作补语、定语。
16、斐然成章:形容文章富有文采,很值得看。出处:<论语·公冶长>:“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载之。”示例:一二小友以为此虽不足以饷名家,或尚非无稗于初学,助之编定,——。(鲁迅<小说旧闻钞·序言>)近义词:情文并茂、奇文瑰句反义词:废话连篇、词不达意、平铺直叙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分句;用于书面语。
17、暴虎冯河:暴虎:空手搏虎;冯:同凭,冯河,过河不用工具(如船、木筏之类),赤脚蹚水。比喻有勇无谋,鲁莽冒险。出处:<诗经·小雅·小旻(mín)>:“不敢暴虎,不敢冯河;人知其一,莫知其他。”<论语·述而>:“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示例:俺张孔目怎还肯缘木求鱼,鲁斋郎他可敢——?(元·关汉卿<鲁斋郎>第四折)[故事]<论语·述而>记载,“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孔子对颜渊说:“用我,我就去干;不用我,我隐藏起来。能做到这样的,只有我和你。”好胜心强的子路连忙问:“老师,您统率三军将和谁在一起?”孔子说:“赤手空拳打虎,蹚水过河,死都不悔的人,我是不和他在一起的,我只和凡遇事谨慎,善于谋划而又能办成事的人在一起。”)
18、祸起萧墙:指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萧墙: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出处:<论语·季氏>:“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示例:不照这么办法,恐——,势且波及全国,总统不如通权达变,暂歇风潮为是。(<民国演义>第八十回)近义词:同室操戈、萧墙之祸、尺布斗粟[比喻兄弟不和。[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引民间歌:“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容。]反义词:敌国外患、兵临城下、大军压境。
19、听其言而观其行:听了他的话,还要看他的行动。指不要只听言论,还要看实际行动。出处:<论语·公冶长>:“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20、言过其实:实际。原指言语浮夸,超过实际才能。后也指话说得过分,超过了实际情况。出处:<论语·子路>: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三国志·蜀书·马良传>:“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示例:我不能不将他们那旗人的历史对你讲明,你好知道我不是——。(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回)
21、恶衣恶食:恶:粗劣的。指粗劣的衣服和食物。出处:<论语·里仁>:“士之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示例:君子忧道不忧贫,士志于道,而耻——者,未足与议。(章炳麟<论读经有利而无弊>)
22、手足无措:措:安放。手脚不知放到哪儿好。形容举动慌张,或无法应付。出处:<论语·子路>:“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示例:正忧疑不定,忽报宋兵到了,惊得——。(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十二回)
23、惠而不费:惠:给人好处;费:耗费。给人好处,自己却无所损失。出处:<论语·尧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示例:谁知庄大老爷这笔款项情愿报效,只代子弟们求几个保举,更是——的事。(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五回)
24、言不及义:及:涉及;义:正经的道理。指净说些无聊的话,没有一句正经的。出处:<论语·魏灵公>:“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示例:<魏书·杨固传>:“臣位卑识昧,言不及义,属圣明广访,敢献瞽言。”<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一○四回:“两个年轻小子,天天在一起,没有一个老成人在旁边,他两个便无话不谈,真所谓‘言不及义’,那里有好事情串出来。”梁实秋<雅舍小品·职业>:“至于弈棋,虽曰小道,亦有可观,比饱食终日言不及义要好一些。”刘心武<钟鼓楼·不是结尾>:“该讨论要抓紧讨论,不要言不及义、推托扯皮!既然是该办的事就不要等!就不能慢!”
25、用行舍藏:任用就出来做事,不得任用就退隐。这是早时世大夫的处世态度。
26、欲速不达:欲:想要。想求快速,反而不能达到目的。出处:<论语·子路>:“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27、见贤思齐:看到德行高的人,就想学得与他一样。出处:<论语·里仁>:“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示例:知足下追踵古人,见贤思齐。(常璩<华阳国志·南中志>)
28、近悦远来:使近处的人受到好处而高兴,远方的人闻风就会前来投奔。旧指当权者给人恩惠,以便笼络人心。出处:<论语·子路>:“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悦),远者来。’”
29、司马牛之叹:比喻对孑然一身、孤立无援的感叹。
30、饱食终日:终日:整天。整天吃饱饭,不动脑筋,不干什么正经事。出处:<论语·阳货>:“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示例:人如果——,无所用心,那是最没有出息的。反义词:废寝忘食。
31、过犹不及:过:过分;犹:象;不及:达不到。事情做得过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合适的。出处:<论语·先进>:“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示例:朱自清<诵读教学>:“前者歪曲了白话文,后者也歪曲了白话文,所谓——。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强调言行恰如其分近义词:不为已甚反义词:恰如其分、恰到好处。
32、简在帝心:指能被皇帝所知者。
33、举一反三:反:类推。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它许多事情。比喻善于学习,能够由此及彼。出处:<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示例: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34回:“我是凭着一卷<诗韵>学说话,倒可以有——的效验。”近义词:融会贯通、触类旁通反义词:囫囵吞枣、不求甚解。
34、言必信,行必果:说话算数,行动要坚决。出处:<论语·子路>: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35、诲人不倦: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出处:<论语·述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示例:圣人说:“——”,你又来问我,我岂有不说的理!(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八回)近义词:谆谆教导、不厌其烦、循循善诱。
36、后生可畏:后生:青年人,后辈;畏:敬畏,佩服。指青年人势必超过前辈,令人敬畏。出处:<论语·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示例:苏曼殊<惨世界>第十回:“你们青春年少,正是——之时,还望努力自重才好。”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分句;含褒义,称赞年轻人近义词:少年老成反义词:少不更事、乳臭未干。
37、怨天尤人:天:天命,命运;尤:怨恨,归咎。指遇到挫折或出了问题,一味报怨天,责怪别人。出处:<论语·宪问>:“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示例: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十章:“成天泡在个人情绪里头,唉声叹气,——。”用法:联合式;作主语、谓语、定语;含贬义。
38、循序渐进:循:按照;序:次序;渐:逐渐。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出处:<论语·宪问>:“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朱熹注:“此但自言其反已自修,循序渐进耳。”示例:杨玉如<辛亥革命先着记>第三章:“那还要经过相当教育,——,不能一革命什么都平等。”用法:偏正式;作宾语、定语;含褒义近义词:按部就班、由浅入深反义词:一步登天。
39、割鸡焉用牛刀:也做“杀鸡焉用牛刀”。宰鸡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做小事情不必费大力气或大材不能不用。出处:<论语·阳货>:子之武城,闻弦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40、从井救人:意谓跟着跳到井里去救人。原用以比喻对别人并无好处而徒然危害自己的行为。后亦用以比喻冒极大危险去拯救别人。出处:<论语·雍也>:“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仁人)焉。’其从之也?”
41、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虑:考虑;忧:忧愁。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出现眼前的忧患。表示看事做事应该有远大的眼光,周密的考虑。出处:<论语·卫灵公>:“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42、当仁不让: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出处:<论语·卫灵公>:“当仁不让于师。”示例:人家骂小弟鱼肉乡愚,这句话仔细想来,在小弟却是——。(<官场现形记>)第十七回用法:偏正式;作谓语、状语、定语;指该做就做近义词:义不容辞、理所当然反义词:推三阻四、临阵脱逃。
43、见义勇为:看到正义的事便勇敢地去做。出处:<论语·为政>:“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44、理屈词穷:理:道理,理由;屈:短,亏;穷:尽。由于理亏而无话可说。出处:<论语·先进>:“是故恶夫佞者宋·朱熹集注:“子路之言,非其本意,但理屈词穷,而取辩于口以御人耳。”示例:沙汀<呼嚎>:“正如一般忽然陷于——的专横者一样,他立刻把最后一张牌摆出来了。”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近义词:张口结舌、无言以对、哑口无言反义词:义正言辞、理直气壮、振振有词。
45、学而优则仕:优:有余力,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后指学习成绩优秀然后提拔当官。出处:<论语·子张>:“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示例:我有力量释放了你,叫你达到——的愿望。(老舍<四世同堂·三十四>)
46、中道而废:中道:中途。半路就停止了。出处:<论语·雍也>中道而废: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西汉·戴圣<礼记·表记>:“乡道而行,中道而废,忘身之老也,不知年数之不足也,俯焉日有孳孳,毙而后已。”示例:他绝对自信他不是——的软背脊的人儿。(茅盾<创造>三)
47、以文会友:指通过文字来结交朋友。古代文人交往、交友的礼俗。文人相交轻财物而重情谊、才学,故多以诗文相赠答,扬才露己,以表心态。唱酬是通行的方式,即以诗词相酬答。在宴饮等聚会时,更是不可有酒无诗,流行尽觞赋诗之俗。出处:<论语·颜渊>:“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人。”
48、道听途说:道:道路;途:路途。路上听来的又在路上传播的话。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出处:<论语·阳货>:“道听而涂(途)说,德之弃也。示例:方之<内奸>:“我要对党对同志负责,即使严赤、杨曙是内奸,我也该对他们负责,不能把——都写上。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含贬义近义词:小道消息、捕风捉影、海外奇谈、齐东野语[齐东:齐国的东部;野语:乡下人的话。孟子蔑视农民,认为他们说的话没有根据,听信不得。比喻荒唐而没有根据的话。[出处]<孟子·万章上>:“此非君子之言,齐东野人之语也。”]反义词:言之有据、有根有据、言之凿凿。
49、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指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
5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做好工作,先要使工具锋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出处:<论语·魏灵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示例:“——”。今既一无所有,纵使大禹重生,亦当束手。(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十六回)
51、富贵浮云:意思是不义而富贵,对于我就象浮云那样轻漂。比喻把金钱、地位看得很轻。出处:<论语·述而>:“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示例:自己一生契重名士,以为无不可招致之人,今日竟遇着一个铁君,真是——。(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六回)
52、无可无不可:表示怎样办都行,没有一定的主见。出处:<论语·微子>:“我则异于是,是无可无不可。”示例:薛姨妈是个——的人,倒还易说。(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七回)
53、逝者如斯:用以形容光阴如流水一去不返。出处:<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54、驷不及舌:驷:古时由四匹马拉的车;舌:指说的话。一句话说出口,四匹马拉的车也追不回。比喻一句话说出来,再也无法收回。出处:<论语·颜渊>:“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示例:酒自外入,机繇内泄。悔从醒生,——。(明·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第十二回)
55、年富力强:年富:未来的年岁多。形容年纪轻,精力旺盛。出处:<论语·子罕>:“后生可畏。”宋·朱熹注:“孔子言后生年富力强,足以积学而有待,其势可畏。”示例:趁你们——的时候,为人民做出更多的贡献吧!(郭沫若<科学的春天>
56、轻裘肥马:穿着轻暖的皮袄,骑着肥壮的好马。形容生活阔绰。出处:<论语·雍也>:“赤之造齐也,乘肥马,衣轻裘。”
57、有教无类:类:类别。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出处:<论语·卫灵公>:“子曰:‘有教无类。’”示例:他的教书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就是“——”。(朱自清<经典常谈·诸子第十>)
58、成人之美:成全别人的好事。出处:<论语·颜渊>:“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示例:敝人向来最赞成一切牺牲,也最乐于“——”,况且我们是同志,我当然应该给你想一个完全的办法。(鲁迅<华盖集·牺牲谟>)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指赞助别人成事近义词:急公好义、助人为乐反义词:成人之恶、掠人之美。
59、居下讪上:指属员背地里讥笑上级。
60、一以贯之:贯:贯穿。用一个根本性的事理贯通事情的始末或全部的道理。出处:<论语·里仁>:“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示例:刘征泰<苏步青>:据谷超豪等人回忆,凡遇应当参加的讨论会,苏先生向来是风雨无阻,几十年间——。用法:偏正式;作谓语、状语、宾语;含褒义近义词:始终如一、有始有终、善始善终反义词:虎头蛇尾、有始无终。
61、侃侃而谈:侃侃:理直气壮从容不迫的样子。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出处:<论语·乡党>,“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君在,踧踖(cùjí,恭敬不安的样子)如也,与与如也。”示例:郑振铎<桂公塘>:“却从来不曾见过像这位蛮子般的那末——,旁若无人的气概。”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近义词:口若悬河、夸夸其谈、娓娓而谈反义词:闭口无言、吞吞吐吐、张口结舌。
6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欲:希望;勿:不要;施:施加。自己所不愿意要的,不要强加于人。出处:<论语·颜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示例:同一不知,在卑人则毫无忿怼,在郡主则视若寇仇,恐亦非——之恕道也。(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一百四十回)解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此语出于<论语·颜渊篇>,是孔子经典妙句之一,亦是儒家文化精华之处。<论语><颜渊篇>主要讲述孔子对“仁”和“恕”的解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指: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给别人。孔子所强调的是,人应该宽恕待人,应提倡“恕”道,唯有如此才是仁的表现。“恕”道是“仁”的消极表现,而其积极表现便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所阐释的仁以“爱人”为中心,而爱人这种行为当然就包括着宽恕待人这一方面。<论语>中提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63、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厌:满足;脍:细切的肉。粮食舂得越精越好,肉切得越细越好。形容食物要精制细做。出处:<论语·乡党>:“斋必变食,居必迁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示例:“割不正不食”这是他老先生的古板规矩,但“——”的条令却有些稀奇。(鲁迅<南腔北调集·由中国女人的脚,推定中国人之非中庸,又由此推定孔夫子有胃病>)
64、朝闻夕死:早晨闻道,晚上死去。形容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的迫切。出处:<论语·里仁>:“朝闻道,夕死可矣。”示例: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自新>)
65、述而不作:述:阐述前人学说;作:创作。指只叙述和阐明前人的学说,自己不创作。出处:<论语·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66、善贾而沽:贾:通“价”。善贾:好价钱;沽:出卖。等好价钱卖出。比喻怀才不遇,等有的赏识的人再出来做事。也比喻有了肥缺,才肯任职。出处:<论语·子罕>:“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价)而沽诸?”近义词:待价而沽。
67、华而不实:华:通花,开花;实:果实,结果。花开得好看,但不结果实。比喻外表好看,内容空虚。也指表面上很有学问,实际腹中空空的人。出处:<左传·文公五年>:“且华而不实,怨之所聚也。”<论语·子罕>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示例: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脆而不坚……这就是我们队伍中若干同志的作风。”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近义词:金玉其表、虚有其表、败絮其中反义词:表里如一典故:<左传·文公五年>记载,春秋时,晋国大夫阳处父出使到魏国去,回来路过宁邑,住在一家客店里。店主姓赢,看见阳处父相貌堂堂,举止不凡,十分钦佩,悄悄对妻子说:“我早想投奔一位品德高尚的人,可是多少年来,随时留心,都没找到一个合意的。今天我看阳处父这个人不错,我决心跟他去了。”店主得到阳处父的同意,离别妻子,跟着他走了。一路上,阳处父同店主东拉西扯,不知谈些什么。店主一边走,一边听。刚刚走出宁邑县境,店主改变了主意,和阳处父分手了。店主的妻子见丈夫突然折回,心中不明,问道。“你好不容易遇到这么个人,怎么不服他去呢?你不是决心很大吗?家里的事你尽管放心好了。”“我看到他长得一表人才,以为他可以信赖,谁知听了他的言论却感到非常讨厌。我怕跟他一去,没有得到教育,反倒遭受祸害,所以打消了原来的主意。”店主说。这阳处父,在店主的心目中,就是个“华而不实”的人。所以,店主毅然地离开了他。
68、是可忍,孰不可忍:是:这个;孰:那个。如果这个都可以容忍,还有什么不可容忍的呢?意思是绝不能容忍。出处:<论语·八佾>:“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示例:小小三岛之国,如此欺辱我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华古国,——?(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二十三章)
69、色厉内荏:色:神色,样子;厉:凶猛;荏:软弱。外表强更,内心虚弱。出处:<论语·阳货>:“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穿窬之盗也与。”示例:他跑遍租界的各处,观察了帝国主义爪牙的——的窘态。(叶圣陶<英文教授>)用法:联合式;作谓语、状语;含贬义近义词:外强中干、虚有其表反义词:表里如一、名副其实。
70、见危致命:在危急关头勇于献出自己的生命。同“见危授命”。出处:<论语·子张>: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
71、文质彬彬:彬彬:配合谐调。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形容人文雅有礼貌。出处:<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示例:“陈教授——从容不迫地说:……”(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34章:)近义词:温文尔雅、彬彬有礼反义词:野调无腔、出言不逊
72、箪食瓢饮:形容极为清贫的生活。后用为生活简朴,安贫乐道的典故。出处:<论语·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73、察言观色:观察别人的说话或脸色。多指揣摸别人的心意。出处:<论语·颜渊>:“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示例:我没有——的能力。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
74、慎终追远:终:人死;远:指祖先。旧指慎重地办理父母丧事,虔诚地祭祀远代祖先。后也指谨慎从事,追念前贤。出处:<论语学而>:“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75、一言以蔽之:蔽:遮,引伸为概括。用一句话来概括。出处:<论语·为政>:“<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示例:老师讲的这些话,——,就是让我们端正学习态度,刻苦学习。
76、敬而远之:敬:尊重;远:不接近;之:代词,指对象。表示尊敬却有所顾虑不愿接近。出处:<论语·雍也>:“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示例:老舍<四世同堂>:“手脚又厉害,都只向他点头哈腰的——。”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近义词:敬若神明、若即若离反义词: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形影相随。
77、杀身成仁:表示为了成全仁德,可以不顾自己的生命。或为了维护正义事业而牺牲生命。出处:<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示例:夏衍<秋瑾传>第三幕:“——,是革命党的本色。”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近义词:视死如归、舍生取义反义词:苟且偷生、贪生怕死。
78、温故知新:温:温习;故:旧的。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出处:<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汉·班固<东都赋>:“温故知新已难,而知德者鲜矣。”示例:——是学习上的重要方法。
79、尽善尽美:极其完善,极其美好。指完美到没有一点缺点。出处:<论语·八佾>:“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示例:比亦有人说足下诚——。(唐·韩愈<与崔群书>)[附注]孔子在美善关系问题上提出的具有深远意义的看法。出自<论语·八佾>:“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这里孔子首次将美与善区别开来,看到了美与善的矛盾性。他认为,美不同于善。因为从善的观点看是完满的东西,从美的观点却可能是不完满的。美具有独立存在的价值。“尽善”并不等于“尽美”。但是孔子又认为,美同善相比,善是更根本的。美虽然能给人以感官的愉快,但美必须符合“仁”的要求,即具有善的内涵,才有社会的意义和价值。因此他主张既要“尽美”,也要“尽善”,美与善要实现完满的统一。孔子这一思想对后世的文与道、华与实、情与理等问题讨论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80、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四体:指人的两手两足;五谷:通常指稻、黍、稷、麦、菽。指不参加劳动,不能辨别五谷。形容脱离生产劳动,缺乏生产知识,脱离劳动人民。出处:<论语·微子>:“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81、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担任这个职务,就不去过问这个职务范围内的事情。出处::<论语·泰伯>:“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示例:职早就打算一个主意,想去回藩台去,又因为是“——”,这种事搁在心上已有多年了。(<晚清文学丛钞·中国现在记>第六回)
82、血气方刚:血气:精力;方:正;刚:强劲。形容年青人精力正旺盛。出处:<论语·季氏>: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示例:公子杨干,乃悼公之同母弟,年方一十九岁,新拜中军戎御之职,——,未经战阵。(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六十回)
83、能近取譬:譬:打比方。能就自身打比方。比喻能推己及人,替别人着想。出处:<论语·雍也>:“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示例:独夫为我,即曰贪贼;——,即曰仁义。(章炳麟<菌说>)
84、三复斯言:三复:多次反复;斯言:这句话。反复朗读并体会这句话。形容对它极为重视。出处:<论语·先进>:“南容三复白圭。”朱熹注:“<诗经·大雅·抑>之篇曰:‘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南容一日三复此言。”示例:愿天下有心人——而早为之所焉可耳。(严复<原强>)
85、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人到临死,他说的话是真心话,是善意的。出处:<论语·泰伯>:“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86、内省不疚:指自我反省,内心并不感到惭愧不安,即没有做有愧于心的事。出处:<论语·颜渊>:“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87、巧言令色:巧言:花言巧语;令色:讨好的表情。形容花言巧语,虚伪讨好。出处:<尚书·皋陶谟>:“何迁乎有苗,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论语·学而>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示例:“他真是一个——的小人。”(郭沫若<屈原>第四幕)
88、鸣鼓而攻之:比喻宣布罪状,遣责或声讨。出处:<论语·先进>:“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89、一言兴邦:指一句话可以兴国。出处:<论语·子路>:“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示例:唐·刘禹钖<唐故相国李公集纪>:“古所谓一言兴邦者,信哉!”宋·许顗<许彦周诗话>:元礼首议太真、国忠辈,近乎——,宜得此语。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孔子名言,孔子的名言,关于孔子的名言。 -- 孔子语录
君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因民之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 勿欺也,而犯之。"
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 孔子名句
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 :[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天下之至仁者,能合天之至亲也。 -- 孔子名言
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三年有成。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
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三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语言无味。 -- 孔子语录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 孔子语录
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
道不同,不相为谋
[君子无所争"者,言君子之人,谦卑自牧,无所竞争也
以成其文,喻美女虽有倩盼美质,亦须礼以成之
能发明我意者,是子夏也 -- 孔子名言
夏礼,吾能言之,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
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徵之矣
知其说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也
言事死如事生
周监於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 孔子语录
[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凡建邦立社,各以其土所宜之木。宰我不本其意,妄为之说,因周用栗,便云使民战栗
反坫,反爵之坫,在两楹之间。人君别内外於门,树屏以蔽之。若与邻国为好会,其献酢之礼更酌,酌毕则各反爵於坫上。今管仲皆僭为之,如是,是不知礼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孔曰:[<韶>,舜乐名,谓以圣德受禅,故尽善。")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孔曰:[<武>,武王乐也。以征伐取天下,故未尽善。 -- 孔子语录
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恶乎成名者,不得成名为君子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 -- 孔子名言
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零,咏而归!
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 孔子名言
见父母志有不从已谏之色,则又当恭敬,不敢违父母意而遂已之谏也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三年无改於父之道,可谓孝矣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 孔子名句
可妻也,虽在纟累纟曳之中,非其罪也
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於刑戮。
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於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 -- 孔子名句
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
上一篇:实践部实践鉴定意见
下一篇:实践单位评语及成绩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