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职称日语】
古诗田园乐王维篇一
《王维诗田园乐赏析》
田园乐 (唐)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译文:
红红的桃花瓣上还含着昨夜的雨珠,雨后的柳树萦绕在早晨的烟雾之中。昨夜被雨水打落下来的满地花瓣,家童还没有打扫,黄莺啼鸣,山客还在酣眠。
这首诗描写了春天夜雨过后,清晨美丽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悠闲的心情。
诗中的描写绘形绘色,由景生情,诗中有画。“桃红”、“柳绿”、“花落”、“莺啼”,诗人抓住了春天的特征,描画出一幅柳暗花明、清新幽寂的春之图。全诗对仗工整,音韵铿锵。王维对以动衬静、静中有动的艺术辩证法运用得可谓炉火纯青。诗中那些发自“象外之趣”而又摇曳多姿的静美之境,表现出了自然景物和田园生活中某种特别的情趣和意蕴。王维山水诗中的“动”,只是一种艺术手段,而描写和表现大自然中田林山水的静美境界,才是其山水诗中主旨所归。作为艺术手段的动态性,其目的和作用就是为创造静的意境服务,以造成某种特定的艺术效果。
《田园乐》是由七首六言绝句构成的组诗,写作者退居辋川别墅与大自然亲近的乐趣,所以一题作“辋川六言”。这里选的是其中一首。诗中写到春“眠”、“莺啼”、“花落”、“宿雨”,容易令人想起孟浩然的五绝《春晓》。两首诗写的生活内容有那么多相类之处,而意境却很不相同。彼此相较,最易见出王维此诗的两个显著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绘形绘色,诗中有画。这并不等于说孟诗就无画,只不过孟诗重在写意,虽然也提到花鸟风雨,但并不细致描绘,它的境是让读者从诗意间接悟到的。王维此诗可完全不同,它不但有大的构图,而且有具体鲜明的设色和细节描画,使读者先见画,后会意。写桃花、柳丝、莺啼,捕捉住春天富于特征的景物,这里,桃、柳、莺都是确指,比孟诗一般地提到花、鸟更具体,更容易唤起直观印象。通过“宿雨”、“朝烟”来写“夜来风雨”,也显然有同样艺术效果。在钩勒景物基础上,进而有着色,“红”、“绿”两个颜色字的运用,使景物鲜明怡目。读者眼前会展现一派柳暗花明的图画。“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加上“杨柳依依”,景物宜人。着色之后还有进一层渲染:深红浅红的花瓣上略带隔夜的雨滴,色泽更柔和可爱,雨后空气澄鲜,弥散着冉冉花香,使人心醉;碧绿的柳丝笼在一片若有若无的水烟中,更袅娜迷人。经过层层渲染、细致描绘,诗境自成一幅工笔重彩的图画;相比之下,孟诗则似不着色的写意画。一个妙在有色,一个妙在无色。孟诗从“春眠不觉晓”写起,先见人,后入境。王诗正好相反,在入境后才见到人。因为有“宿雨”,所以有“花落”。花落就该打扫,然而“家童未扫”。未扫非不扫,乃是因为清晨人尚未起的缘故。这无人过问满地落花的情
景,不是别有一番清幽的意趣么。这正是王维所偏爱的境界。“未扫”二字有意无意得之,毫不着力,浑然无迹。末了写到“莺啼”,莺啼却不惊梦,山客犹自酣睡,这正是一幅“春眠不觉晓”的入神图画。但与孟诗又有微妙的差异,孟诗从“春眠不觉晓”写起,其实人已醒了,所以有“处处闻啼鸟”的愉快和“花落知多少”的悬念,其意境可用“春意闹”的“闹”字概括。此诗最后才写到春眠,人睡得酣恬安稳,于身外之境一无所知。花落莺啼虽有动静有声响,只衬托得“山客”的居处与心境越见宁静,所以其意境主在“静”字上。王维之“乐”也就在这里。人们说他的诗有禅味,并没有错。崇尚静寂的思想固有消极的一面,然而,王维诗难能可贵在它的静境与寂灭到底有不同。他能通过动静相成,写出静中的生趣,给人的感觉仍是清新明朗的,美的。唐诗有意境浑成的特点,但具体表现时仍有两类,一种偏于意,让人间接感到境,如孟诗《春晓》就是;另一种偏于境,让人从境中悟到作者之意,如此诗就是。而由境生情,诗中有画。是此诗最显著优点。
第二个特点是对仗工致,音韵铿锵。孟诗《春晓》是古体五言绝句,在格律和音律上都很自由。由于孟诗散行,意脉一贯,有行云流水之妙。此诗则另有一工,因属近体六言绝句,格律极精严。从骈偶上看,不但“桃红”与“柳绿”、“宿雨”与“朝烟”等实词对仗工稳,连虚字的对仗也很经心。如“复”与“更”相对,在句中都有递进诗意的作用;“未”与“犹”对,在句中都有转折诗意的作用。“含”与“带”两个动词在词义上都有主动色彩,使客观景物染上主观色彩,十分生动。且对仗精工,看去一句一景,彼此却又呼应联络,浑成一体。“桃红”、
“柳绿”,“宿雨”、“朝烟”,彼此相关,而“花落”句承“桃”而来,“莺啼”句承“柳”而来,“家童未扫”与“山客犹眠”也都是呼应着的。这里表现出的是人工剪裁经营的艺术匠心,画家构图之完美。对仗之工加上音律之美,使诗句念来铿锵上口。中国古代诗歌以五、七言为主体,六言绝句在历代并不发达,佳作尤少,王维的几首可以算是凤毛麟角了。
古诗田园乐王维篇二
《田园乐,王维诗句》
田园乐
唐 王维
厌见千门万户,经过北里南邻。官府鸣珂有底,崆峒散发何人。
再见封侯万户,立谈赐璧一双。讵胜耦耕南亩,何如高卧东窗。
采菱渡头风急,策杖林西日斜。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
萋萋春草秋绿,落落长松夏寒。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 其五
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一瓢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僮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选用此句)
酌酒会临泉水,抱琴好倚长松。南园露葵朝折,东谷黄粱夜舂。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终南山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yu二声) 。 白云回望合,青霭(ai三声)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 过 香 积
寺
古诗田园乐王维篇三
《《田园乐》阅读答案》
《田园乐》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4分)
田园乐
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1.王维的诗“诗中有画”,此诗一、二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分)
2.此时末句“莺啼”二字在诗中有什么作用?(2分)
参考答案: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4分,各2分)
1.红红的桃花花瓣上还凝着昨夜的雨珠,碧绿的柳丝还萦绕在早晨若有若无的烟雾中。一、二句描绘了春天夜雨过后清晨美丽的景象。
2.以动衬静,以莺啼声衬托“山客”居住环境的清幽与内心的宁静闲适
古诗田园乐王维篇四
《古诗田园乐和莲花船大意》
田园乐 (唐 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尤眠。
【大意】红色的桃花瓣上还含着昨天的雨滴,雨后的柳树笼罩在早晨的烟雾之中。昨夜被雨水打落的花瓣,家童还没有打扫。黄莺啼鸣,山客还在睡觉。
莲花坞 (唐 王维)
日日采莲去,洲长多暮归。弄篙莫溅水,畏湿红莲衣。
【大意】姑娘们每天都要出去采莲,因为水洲很长,所以常常忙到日落才回家。撑篙时,她们不让水花溅起来,恐怕弄湿了自己的红衣衫。
古诗田园乐王维篇五
《王维——《田园乐》(其六)》
王维——《田园乐》(其六)〖文字大小:大 中 小〗 〖打印〗 〖收藏到: QQ 百度 雅虎〗〖在线字典〗 -【年代】:唐【作者】:王维——《田园乐》(其六)【内容】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赏析】: 《田园乐》是由七首六言绝句构成的组诗,写作者退居辋川别墅与大自然亲近的乐趣,所以一题作“辋川六言”。这里选的是其中一首。诗中写到春“眠”、“莺啼”、“花落”、“宿雨”,容易令人想起孟浩然的五绝《春晓》。两首诗写的生活内容有那么多相类之处,而意境却很不相同。彼此相较,最易见出王维此诗的两个显著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绘形绘色,诗中有画。这并不等于说孟诗就无画,只不过孟诗重在写意,虽然也提到花鸟风雨,但并不细致描绘,它的境是让读者从诗意间接悟到的。王维此诗可完全不同,它不但有大的构图,而且有具体鲜明的设色和细节描画,使读者先见画,后会意。写桃花、柳丝、莺啼,捕捉住春天富于特征的景物,这里,桃、柳、莺都是确指,比孟诗一般地提到花、鸟更具体,更容易唤起直观印象。通过“宿雨”、“朝烟”来写“夜来风雨”,也显然有同样艺术效果。在钩勒景物基础上,进而有着色,“红”、“绿”两个颜色字的运用,使景物鲜明怡目。读者眼前会展现一派柳暗花明的图画。“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加上“杨柳依依”,景物宜人。着色之后还有进一层渲染:深红浅红的花瓣上略带隔夜的雨滴,色泽更柔和可爱,雨后空气澄鲜,弥散着冉冉花香,使人心醉;碧绿的柳丝笼在一片若有若无的水烟中,更袅娜迷人。经过层层渲染、细致描绘,诗境自成一幅工笔重彩的图画;相比之下,孟诗则似不着色的写意画。一个妙在有色,一个妙在无色。孟诗从“春眠不觉晓”写起,先见人,后入境。王诗正好相反,在入境后才见到人。因为有“宿雨”,所以有“花落”。花落就该打扫,然而“家童未扫”。未扫非不扫,乃是因为清晨人尚未起的缘故。这无人过问满地落花的情景,不是别有一番清幽的意趣么。这正是王维所偏爱的境界。“未扫”二字有意无意得之,毫不着力,浑然无迹。末了写到“莺啼”,莺啼却不惊梦,山客犹自酣睡,这正是一幅“春眠不觉晓”的入神图画。但与孟诗又有微妙的差异,孟诗从“春眠不觉晓”写起,其实人已醒了,所以有“处处闻啼鸟”的愉快和“花落知多少”的悬念,其意境可用“春意闹”的“闹”字概括。此诗最后才写到春眠,人睡得酣恬安稳,于身外之境一
无所知。花落莺啼虽有动静有声响,只衬托得“山客”的居处与心境越见宁静,所以其意境主在“静”字上。王维之“乐”也就在这里。人们说他的诗有禅味,并没有错。崇尚静寂的思想固有消极的一面,然而,王维诗难能可贵在它的静境与寂灭到底有不同。他能通过动静相成,写出静中的生趣,给人的感觉仍是清新明朗的,美的。唐诗有意境浑成的特点,但具体表现时仍有两类,一种偏于意,让人间接感到境,如孟诗《春晓》就是;另一种偏于境,让人从境中悟到作者之意,如此诗就是。而由境生情,诗中有画。是此诗最显著优点。 第二个特点是对仗工致,音韵铿锵。孟诗《春晓》是古体五言绝句,在格律和音律上都很自由。由于孟诗散行,意脉一贯,有行云流水之妙。此诗则另有一工,因属近体六言绝句,格律极精严。从骈偶上看,不但“桃红”与“柳绿”、“宿雨”与“朝烟”等实词对仗工稳,连虚字的对仗也很经心。如“复”与“更”相对,在句中都有递进诗意的作用:“未”与“犹”对,在句中都有转折诗意的作用。“含”与“带”两个动词在词义上都有主动色彩,使客观景物染上主观色彩,十分生动。且对仗精工,看去一句一景,彼此却又呼应联络,浑成一体。“桃红”、“柳绿”,“宿雨”、“朝烟”,彼此相关,而“花落”句承“桃”而来,“莺啼”句承“柳”而来,“家童未扫”与“山客犹眠”也都是呼应着的。这里表现出的是人工剪裁经营的艺术匠心,画家构图之完美。对仗之工加上音律之美,使诗句念来铿锵上口。中国古代诗歌以五、七言为主体,六言绝句在历代并不发达,佳作尤少,王维的几首可以算是凤毛麟角了。 (周啸天)
古诗田园乐王维篇六
《田园乐kejian 王维》
古诗田园乐王维篇七
《《田园乐》》
田园乐
教学目标:
1、根据拼音读古诗,吟诵。
2、读懂古诗内容,感受田园乐趣。
3、培养学生诵读古诗的兴趣,激发学生发现生活乐趣。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游戏:“猜猜猜”,看图猜诗题。
2、生背。
3、师述。
二、读通古诗
1、出示古诗。
2、检查字音(字长)。
3、检查诗句。
4、师范读。
三、读中感悟,品味美景
1、生齐读古诗。
2、齐读一、二行古诗。
3、总结。
四、背诵大擂台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吟诵《田园乐》。
五、拓展
板书课题:
田园乐
(唐)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静夜思
教学目标:
1、根据拼音读古诗,吟诵。
2、读懂古诗内容,感受诗人思乡之情。
3、培养学生诵读古诗的兴趣,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游戏:“猜猜猜”,看图猜诗题。
2、生背。
3、师述。
二、读通古诗
1、出示古诗。
2、检查字音(字疑、静)。
3、检查诗句。
4、师范读。
三、读中感悟,品味诗情。
1、生齐读古诗。
2、齐读三、四行古诗。
3、总结。
四、背诵大擂台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吟诵《静夜思》。
五、拓展
板书课题: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十五夜望月
教学目标:
1、根据拼音读古诗,吟诵。
2、读懂古诗内容,感受诗人思乡之情。
3、培养学生诵读古诗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游戏:“猜猜猜”,看图猜诗题。
2、生背。3、师述。
二、读通古诗
1、出示古诗。
2、检查字音(字庭、栖鸦、露、望)。
3、检查诗句。4、师范读。
三、读中感悟
1、生齐读古诗。
2、齐读一、二行古诗。品悟诗境。
3、齐读三、四古诗。感悟诗情。
4、总结。
四、背诵大擂台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吟诵《十五夜望月》。
五、拓展
板书课题: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石灰吟
教学目标:
1、根据拼音读古诗,吟诵。
2、读懂古诗内容,感受诗人的高尚节操。
3、培养学生诵读古诗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游戏:“猜猜猜”,看图猜诗题。
2、生背。3、师述。
二、读通古诗
1、出示古诗。
2、检查字音(字锤、凿、焚、碎、留)
3、检查诗句。4、师范读。
三、读中感悟
1、生齐读古诗。
四、品悟诗境
1、齐读一、二行古诗。2、小结。
五、感悟诗情
1、齐读三、四行诗。2、师小结
四、背诵大擂台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吟诵《石灰吟》。
五、拓展
。
古诗田园乐王维篇八
《田园乐(带拼音)》
田园乐 (唐)王维
Táo
Hóng
Fù
Hán
Sù
Yǔ
桃
Liǔ
红
Lǜ
复
Gâng
含
Dài
宿
Zhāo
雨
Yān
,
柳
绿
Huā
Luò
花
落
Yīng
Tí
莺
啼 更
带
Jiā
Tóng
家
童
Shān
Kâ
山 客 朝
烟
Wâi
Sǎo
未
扫
Yóu
Mián
犹 眠 。
,
。
古诗田园乐王维篇九
《王维的诗全集10》
颂 王维
1、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译文:
清晨,渭城细雨霏霏,湿润了路上的尘埃,旅店旁的棵棵绿柳,被雨水冲洗得更加翠色欲滴。朋友,请再喝尽这杯酒吧,等你西行出了阳关之后,就再也没有一个交情深厚的老友了。
注释:
渭城:秦时咸阳城,汉武帝时称渭城。
浥:沾湿。
客舍:旅馆。
阳关:古关名,在今甘肃敦煌西南。
2、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译文:
一阵新雨过后,青山翠谷越发显得静幽,夜幕降临,凉风习习,更令人感到秋意浓厚。明亮的月光照映着松林,泉水从石上潺潺流过。竹林中传来阵阵欢声笑语,原来是洗衣少女们归来,莲叶浮动,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尽管那春天的芬芳早已逝去,我陶醉在这美妙的秋色中,依然向往长留。
注释:
浣女:洗衣女。
王孙:贵族的后裔,这里指隐居的高士。
【诗文赏析】
此诗为王维山水诗中的名篇。雨后秋山明快舒朗、清新鲜洁的环境特点构成了全诗的基调。诗情画意中寄托了诗人高洁的情怀及对理想境界之追求。
明月清泉,竹喧莲动,浣女归舟,层次鲜明,因果清晰,且有声有色、有静有动、构成一幅清晰和谐的雨夜秋山图。
3、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译文:
独自一人坐在幽静的竹林中,拨弄着琴弦,又一声声地长啸。竹林深深,没有人知道我的行踪,只有皎洁的月光静静地把我映照。
注释:
篁:竹丛。
长啸:即是从口中发出清越悠长的声音,古代文士喜在幽谷山林之间长啸,藉以抒情调气。
4、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译文:
生长于南方的红豆,入春以来不知长出多少枝条。希望你多多采摘,红豆最能寄寓相思离别之情。
注释:
红豆:产于两广一带,又名相思子,形如豌豆,朱红色。古人常用来象征爱情或相思。
君:你。
采撷:采摘。
5、春中田园作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
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临觞忽不御,惆怅思远客。
译文:
屋上有一只喜鸠在鸣叫,村边开着大片的白色杏花。手持斧子去整理桑树那长长的枝条,扛起锄头去察看泉水的通路。去年的燕子飞回来了,好像认识它的旧巢。屋里的旧主人在翻看新年的日历。举杯欲饮,又停了下来,想到离开家园作客在外的人,不由惆怅惋惜。
注释:
觇:侦察。
觞:古代人喝酒用的酒杯。
6、少年行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译文:
一斗新丰美酒价值十千元。京都长安有很多的游侠少年。今日与你相逢,一见如故,为你开怀畅饮真是痛快。我们的马就系在高楼下的垂柳边。
注释:
斗:酒器。
游侠:好交游、使气性的人。
意气:意志和气概。
7、观猎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译文:
角弓上的箭和着强劲的寒风呼啸射出,英武的将军飞驰在渭城的郊野狩猎。枯草
茫茫,挡不住猎鹰敏锐的双眼,积雪融尽,疾驰的马蹄越发轻快。转眼之间,马队穿过新丰市,回到细柳营中。再回首,遥望那挽弓射雕的地方,只见笼罩着大地的暮云却一片平静。
注释:
角弓:装饰着兽角的硬弓。
渭城:古时的咸阳。
新丰市:故址在今陕西临潼东北。
细柳营:在今陕西长安。
暮云平:傍晚的云层与大地连成一片。
8、山中送别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译文:
在山中送别了你,太阳落山时把柴门掩上。春草年年转绿,不知你能不能回来。
注释:
扉:门扇。
王孙:指所别之人。《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9、过香积寺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译文:
不知香积寺在哪里,走了好几里才进入白云缭绕的山峰。古木参天没有人行的小路,深山里不知何处传来阵阵钟声。流泉遇到岩石发出幽咽的响声,日光照在幽深的松林上生出寒意。暮色降临宁静潭水弯曲之处,安然修禅制服各种欲望。
注释:
无人径:不见人影的径路。
冷青松:为青松所冷。
曲:水边。
安禅:安然入禅境。
10、田园乐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译文:
红红的桃花瓣上还含着昨夜的雨珠,雨后的柳树萦绕在早晨的烟雾之中。昨夜被雨水打落下来的满地花瓣,家童还没有打扫,黄莺啼鸣,山客还在酣眠。 注释:
宿雨:昨夜下的雨。
山客:隐居山庄的人。
犹眠:还在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