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静静地造句

| 职称日语 |

【www.guakaob.com--职称日语】

用静静地造句篇一
《造句》

1、用“连……都……”造句。

例:A、屋里很安静,连滴滴答答的钟声都听得清清楚楚。

B、这次考试好难,连张小华这样优秀的学生都没及格。

2、用“好像……就像……”造句。

例:A、荷塘里,荷花好像一位凌波仙子立在那,微风拂来,荷花摆动身姿,就像在跳舞。

B、世界好像沙滩一样,而我,就像其中的一颗沙粒。

3、用“虽然……但是”造句。

例:A、虽然父母非常疼爱他,但是他还是经常做错事来伤害父母的心!

B、虽然我现在还没有能力帮父母什么忙,但是我会努力学习,宽慰父母的心。

4、用“疑问”造句。

例:A、心中有疑问就要向老师提出来,这样学习成绩才能提高。

B、你对这件事还有什么疑问吗?

5、用“渐渐地”造句。

例:A、雨渐渐地停了。

B、我渐渐地长大了。

6、用“静静地”造句。

例:A、王强静静地躺在床上养病。

B、我静静地坐在沙发上听音乐。

7、用“惋惜地”造句。

例:A、妈妈惋惜地对我说:“这次考试,你要是再细心点就好了。”

B、小明惋惜地对我说:“这次拔河比赛,我们班又输了。”

8、用“……像……,像……”造句。

例:A、弯弯的月牙儿像小船,像镰刀,又像眉毛。

B、蘑菇像一把小伞,荷叶像碧绿的大圆盘。

9、用“犹如”造句。

例:A、湖面犹如一面明亮的大镜子。

B、天上的白云犹如一群可爱的小山羊。

10、用“有的……有的……还有的”造句。

例:A、下课了,同学们有的跳绳,有的打球,还有的捉迷藏,他们玩得可高兴了!

B、动物园里,有的小猴在荡秋千,有的在捉虱子,还有的在吃香蕉,它们可真有趣!

11、用“一手……一手”造句。

例:A、李老师一手拿着笔记本,一手拿着钢笔,快速地写着什么。

B、我一手拿着调色盘,一手拿着画笔,认真地画着眼前的美景。

12、用“一边……一边”造句。

例:A、我一边唱歌一边跳舞。

B、我一边读书一边思考。

13、用“五光十色”造句。

例:A、每当夜幕降临,五光十色的霓虹灯就亮了起来。

B、元宵夜,家乡上空的烟花,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14、用“显得”造句。

例:A、一场大雨过后,树叶显得更绿了。

B、早上,空气显得格外新鲜。

C、病了一场,李老师显得更瘦了。

用静静地造句篇二
《造句练习》

非常:1、我非常喜欢看课外书。2、老师非常关心我。

帮忙:同学们有困难,我们要尽力帮忙。

惊奇:我惊奇的发现雨中竟有彩虹。

奇怪:我多课外书里知道了自然界里有许多奇怪的现象。

各种各样:花园里开满了各种各样的花。

……像……:弯弯的月亮像小船。

发明:我长大了想发明一种人穿了冬暖夏凉的衣服。

已经:我已经长大了。

得意洋洋:我得意洋洋的拿着自己的作品向妈妈展示。

一个...一个...另一个:三个同学,一个喜欢唱歌,一个喜欢跳舞,另一个喜欢画画。

那么……那么:我和朋友在一起的时候是那样自在,那样快乐。

之所以……是因为……:他之所以成绩不好,是因为他平时不努力学习。

1、用“连……都……”造句。

例:A、屋里很安静,连滴滴答答的钟声都听得清清楚楚。

B、这次考试好难,连张小华这样优秀的学生都没及格。

2、用“好像……就像……”造句。

例:A、荷塘里,荷花好像一位凌波仙子立在那,微风拂来,荷花摆动身姿,就像在跳舞。

B、世界好像沙滩一样,而我,就像其中的一颗沙粒。

3、用“虽然……但是”造句。

例:A、虽然父母非常疼爱他,但是他还是经常做错事来伤害父母的心!

B、虽然我现在还没有能力帮父母什么忙,但是我会努力学习,宽慰父母的心。

4、用“疑问”造句。

例:A、心中有疑问就要向老师提出来,这样学习成绩才能提高。

B、你对这件事还有什么疑问吗?

5、用“渐渐地”造句。

例:A、雨渐渐地停了。

B、我渐渐地长大了。

6、用“静静地”造句。

例:A、王强静静地躺在床上养病。

B、我静静地坐在沙发上听音乐。

7、用“惋惜地”造句。

例:A、妈妈惋惜地对我说:“这次考试,你要是再细心点就好了。”

B、小明惋惜地对我说:“这次拔河比赛,我们班又输了。”

8、用“……像……,像……”造句。

例:A、弯弯的月牙儿像小船,像镰刀,又像眉毛。(结合园地一复习)

B、蘑菇像一把小伞,荷叶像碧绿的大圆盘。

9、用“犹如”造句。

例:A、湖面犹如一面明亮的大镜子。

B、天上的白云犹如一群可爱的小山羊。

10、用“有的……有的……还有的”造句。

例:A、下课了,同学们有的跳绳,有的打球,还有的捉迷藏,他们玩得可高兴了!

B、动物园里,有的小猴在荡秋千,有的在捉虱子,还有的在吃香蕉,它们可真有趣!

11、用“一手……一手”造句。

例:A、李老师一手拿着笔记本,一手拿着钢笔,快速地写着什么。

B、我一手拿着调色盘,一手拿着画笔,认真地画着眼前的美景。

12、用“一边……一边”造句。

例:A、我一边唱歌一边跳舞。

B、我一边读书一边思考。

13、用“五光十色”造句。

例:A、每当夜幕降临,五光十色的霓虹灯就亮了起来。

B、元宵夜,家乡上空的烟花,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14、用“显得”造句。

例:A、一场大雨过后,树叶显得更绿了。

B、早上,空气显得格外新鲜。

C、病了一场,李老师显得更瘦了。

15、用“……也……”造句。

例:A、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B、池塘里的水满了,青蛙也叫起来了。

16、用“川流不息”造句。

例:马路上的汽车来来往往,川流不息。

17、用“越……越……越……越……”造句。

例:A、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风越刮越厉害,雨越下越大。

B、春天到了,风越来越轻柔,阳光越来越和煦,小树越来越绿,出来活动的人也越来越多了!

18、用“一会儿……一会儿”造句。

例:A、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一幅画。

B、天上的白云一会儿像小羊,一会儿像小鱼,真有趣!

19、用“只有……才”造句。

例:A、只有刻苦学习 ,才能取得好成绩 。

B、只有讲卫生,才能不生病。

C、只有多看课外书,多练笔,才能写出好文章。

20、用“一……就……”造句。

例:A、他的画一挂出来,就得到许多人赞赏。

B、李老师的谜语一说出来,就被我猜中了。

C、天一黑,街上的路灯就亮了。

21、用“既……又……”造句。

例:A、小红既美丽又善良,大家都喜欢和她一起玩。

B、丑小鸭望着洁白的天鹅从空中飞过,既惊奇又羡慕。

22、用“只要……就”造句。

例:A、只要我们好好学习,就一定能考出好成绩。

B、只要你多看书,知识就会丰富起来。

23、用“终于”造句。

例:A、我终于把作业做完了。

B、春笋终于上市了。

24、用“如果……就”造句。

例:A、如果我有10元钱,我就会把它捐给灾区的孩子。

B、如果我这次能考到九十分以上,妈妈就会带我去汕头中山公园玩。

25、用“多么……多么”造句。

例:A、我们的校园多么美丽呀!

B、我们的老师多么认真呀!

26、用“可爱的”造句。

例:A、她是一个可爱的小姑娘。

B、我有一个可爱的小妹妹。

27、用“高兴地”造句。

例:A、他高兴地叫了起来。

B、我高兴地走在回家的路上。

28、用“假如”造句。

例:A、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窗前的小树画一个红红的太阳。

B、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妹妹画许多好吃的东西。

29、用“已经”造句。

例:A、林志杰己经把作业做好了。

B、雨已经停了。

30、用“一件件”造句。

例:A、爷爷把他多年的收藏一件件地拿来出给我看!

B、一件件的童年往事,像美丽的贝壳闪烁在记忆的沙滩上。

C、妈妈买来很多衣服,让我一件件试穿。

一、选择填空。

一边……一边…… 一会儿……一会儿……

1.同学们( )看书,( )写字。

2.他精神失常了,( )对这个人生气,( )对那个人生气。

3.戴嵩( )浓墨涂抹,( )轻笔细描,很快就把画画好了。

4.妈妈( )看电视,( )织毛衣。

因为……所以…… 虽然……但是……

1. ( )天气非常冷,( )爷爷还是天天早起锻炼身体。

2. ( )张彤生病了,( )没有来上课。

3. ( )张彤生病了,( )仍然来坚持上课。

4. ( )我考试成绩很好,( )妈妈奖励了我一件礼物。

如果……就…… 只有……才……

1.我们( )好好学习,长大后( )可以报效祖国。

2. ( )明天天晴,我( )可以和妈妈去外婆家了。

3. ( )我们班成为“阳光班级”,我们( )会很开心。

4. ( )按时完成作业,我们( )有时间休息。

一……就…… 只要……就……

1. ( )期末考试考好了,我们( )可以在暑假尽情玩耍。

2. ( )你答应,我们( )可以把这件事做好!

用静静地造句篇三
《二年级造句练习》

1、用“连……都……”造句。

例:A屋里很安静,连滴滴答答的钟声都听得清清楚楚。

B、这次考试好难,连张小华这样优秀的学生都没及格。

2、用“好像……就像……”造句。

例:A、荷塘里,荷花好像一位凌波仙子立在那,微风拂来,荷花摆动身姿,就像在跳舞。

B、世界好像沙滩一样,而我,就像其中的一颗沙粒。

3、用“虽然……但是”造句。

例:A、虽然父母非常疼爱他,但他还是经常做错事来伤害父母的心!

B、虽然我现在还没有能力帮父母什么忙,但是我会努力学习,宽慰父母的心。

4、用“疑问”造句。

例:A、心中有疑问就要向老师提出来,这样学习成绩才能提高。

B、你对这件事还有什么疑问吗?

5、用“渐渐地”造句。

例:A、雨渐渐地停了。

B、我渐渐地长大了。

6、用“静静地”造句。

例:A、王强静静地躺在床上养病。

B、我静静地坐在沙发上听音乐。

7、用“惋惜地”造句。

例:A、妈妈惋惜地对我说:“这次考试,你要是再细心点就好了。”

B、小明惋惜地对我说:“这次拔河比赛,我们班又输了。”

8、用“……像……,像……”造句。

例:A、弯弯的月牙儿像小船,像镰刀,又像眉毛。(结合园地一复习)

B、蘑菇像一把小伞,荷叶像碧绿的大圆盘。

9、用“犹如”造句。

例:A、湖面犹如一面明亮的大镜子。

B、天上的白云犹如一群可爱的小山羊。

10、用“有的……有的……还有的”造句。

例:A、下课了,同学们有的跳绳,有的打球,还有的捉迷藏,他们玩得可高兴了!

B、动物园里,有的小猴在荡秋千,有的在捉虱子,还有的在吃香蕉,它们可真有趣!

11、用“一手……一手”造句。

例:A、李老师一手拿着笔记本,一手拿着钢笔,快速地写着什么。

B、我一手拿着调色盘,一手拿着画笔,认真地画着眼前的美景。

12、用“一边……一边”造句。

例:A、我一边唱歌一边跳舞。

B、我一边读书一边思考。

13、用“五光十色”造句。

例:A、每当夜幕降临,五光十色的霓虹灯就亮了起来。

B、元宵夜,家乡上空的烟花,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14、用“显得”造句。

例:A、一场大雨过后,树叶显得更绿了。

B、早上,空气显得格外新鲜。

C、病了一场,李老师显得更瘦了。

15、用“……也……”造句。

例:A、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B、池塘里的水满了,青蛙也叫起来了。

16、用“川流不息”造句。

例:马路上的汽车来来往往,川流不息。

17、用“越……越……越……越……”造句。

例:A、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风越刮越厉害,雨越下越大。

B、春天到了,风越来越轻柔,阳光越来越和煦,小树越来越绿,出来活动的人也越来越多了!

18、用“一会儿……一会儿”造句。

例:A、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一幅画。

B、天上的白云一会儿像小羊,一会儿像小鱼,真有趣!

19、用“只有……才”造句。

例:A、只有刻苦学习 ,才能取得好成绩 。

B、只有讲卫生,才能不生病。

C、只有多看课外书,多练笔,才能写出好文章。

20、用“一……就……”造句。

例:A、他的画一挂出来,就得到许多人赞赏。

B、李老师的谜语一说出来,就被我猜中了。

C、天一黑,街上的路灯就亮了。

21、用“既……又……”造句。

例:A、小红既美丽又善良,大家都喜欢和她一起玩。

B、丑小鸭望着洁白的天鹅从空中飞过,既惊奇又羡慕。

22、用“只要……就”造句。

例:A、只要我们好好学习,就一定能考出好成绩。

B、只要你多看书,知识就会丰富起来。

23、用“终于”造句。

例:A、我终于把作业做完了。

B、春笋终于上市了。

24、用“如果……就”造句。

例:A、如果我有10元钱,我就会把它捐给灾区的孩子。

B、如果我这次能考到九十分以上,妈妈就会带我去汕头中山公园玩。

25、用“多么……多么”造句。

例:A、我们的校园多么美丽呀!

B、我们的老师多么认真呀!

26、用“可爱的”造句。

例:A、她是一个可爱的小姑娘。

B、我有一个可爱的小妹妹。

27、用“高兴地”造句。

例:A、他高兴地叫了起来。

B、我高兴地走在回家的路上。

28、用“假如”造句。

例:A、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窗前的小树画一个红红的太阳。

B、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妹妹画许多好吃的东西。

29、用“已经”造句。

例:A、林志杰己经把作业做好了。

B、雨已经停了。

30、用“一件件”造句。

例:A、爷爷把他多年的收藏一件件地拿来出给我看!

B、一件件的童年往事,像美丽的贝壳闪烁在记忆的沙滩上。

C、妈妈买来很多衣服,让我一件件试穿。

二年级下册造句练习

1.渐渐地:雨渐渐地停了。

我渐渐地长大了。

2.静静地:小鹿静静地躺在床上养病。

我静静地坐在沙发上听音乐。

3.惋惜地:妈妈惋惜地对我说:“这次考试,你要是在认真点就好了。”

小明惋惜地对我说:“这次拔河比赛,我们班又输了。”

4.„„像„„,像„„:弯弯的月牙儿像小船,像镰刀,又像眉毛。(结合园地一复习)

(1)燕子的尾巴像一把剪刀。

(2)银杏树的叶子像一把小扇子。

(3)蘑菇像一把小伞。

(4)蜻蜓像一架小飞机。

(5)荷叶像碧绿的大圆盘。

(6)小猫的眼睛像两颗绿宝石。

5.犹如――湖面犹如一面明亮的大镜子。

(天上的白云犹如一群可爱的小山羊。)

6.就像――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荷叶圆圆的,就像一个绿色的大圆盘。

7.有的„„有的„„还有的:

(1)下课了,同学们有的跳绳,有的打球,还有的捉迷藏,他们玩得可高兴了!

(2)动物园里,有的小猴在荡秋千,有的在捉虱子,还有的在吃香蕉,它们可真悠闲!

8.一手„„一手:小明一手拿着笔记本,一手拿着钢笔,快速地写着什么。

我一手拿着调色盘,一手拿着画笔,认真地画着眼前的美景。

9.一边„„一边:我一边唱歌一边跳舞。

我一边跳绳一边数数。

我一边读书一边思考。

10.五光十色――每当夜幕降临,五光十色的霓虹灯就亮了起来。

雷雨过后,天上出现了一道彩虹,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11.„„也„„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池塘里的水满了,青蛙也叫起来了。

12.川流不息:马路上的汽车来来往往,川流不息。

13.越„„越„„,越„„越„„: 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风越刮越大,雨也越下越大了。

我懂的道理越来越多,也就越来越懂事了。

用静静地造句篇四
《造句》

低年级学生由于受知识水平,认识能力以及生活阅历的限制,对词语的理解比较肤浅,所以在指导造句时更要多下一番功夫。

一、理解词意

运用的前提是理解。因此,首先要重视词义教学。把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深入浅出地讲清楚,讲准确,把使用范围交代明白。

对低年级学生来说,要采取多种方法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帮助他们理解词义。如,利用实物、挂图和电教手段,借助动作和表情口头描述词语所表达的客观事物、现象。有些词语往往很难下确切的定义,在许多情况下,不能以词解词。怎么办?多听,多看。词语见多了,听多了,自能凭着语感理解它,运用它。再说,有些词语的使用、搭配,带有习惯性,也只有多听多看(包括运用),才会逐步明了。在这方面,笔者采取了两项措施,一是老师在讲话时有意识地反复变换句式和内容,并且使用学生刚刚学过的、特别是要求用来造句的词语,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进一步领会词语的意思,体会它的感情色彩和使用范围。如学了“榜样”一词后,我有意识地利用晨会、周会,向学生讲这样的话:雷锋叔叔是我们的好榜样,我们要向他学习;榜样就在我们的周围,××同学刻苦学习,××同学爱劳动,××同学助人为乐,他们都是我们的好榜样;中队长、小队长要处处带头,为大家做个榜样……当学生用“榜样”造句时,不但不感到困难,而且能造出各种句式的句子。这种办法是“耳濡”。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耳朵听来的信息,不需经过左脑的加工处理,就可以进入右脑贮存起来,因而比单纯用视觉获得的信息记得快,记得长久。二是“目染”——扩大阅读量,号召学生多读书报。阅读不但能加深对学过的词语的理解,而且能获取表达(包括造句)的素材。这就是阅读面广的小朋友造句不困难的原因所在。老师不可忽视对学生进行“课外”功夫的训练。

二、创造必要的条件

和作文一样,造句也必须有一定的生活基础,所不同的是造句要用指定的词语正确地反映事物,这对儿童来说有一定难度,教师要设法为儿童创造条件,提供方便。笔者主要采取三种方法:

1.结合造句创设情境,提供表达素材。有些词语学生不会用,并不是不理解,而是头脑里没有适合表达的客观事物,可引导学生观察某一事物或某一动作造句。如指导学生用“流利”一词造句时,我是这样做的:①指定一名学生背诵学过的古诗《锄禾》,全班同学认真听,然后用“流利”口头造句,评价背诵的情况;②让学生观察教师用草体书写“高山流水”四个字,然后用“流利”口头造句。由于从侧面提供了造句的素材,学生发言踊跃,所造句子内容丰富。

此外,还可引导学生观察图片造句。如指导学生用“安安静静”造句时,我出示了一幅一家人看电视的挂图,让小学生观察后造句。也可以由教师口述一种情境让学生造句。指导学生用“安安静静”造句时,除了看图外,我还口头描述了这样一种情境:一天,唐僧要孙悟空坐下来念经,可孙悟空好动,这时唐僧说了一句批评孙悟空的话,他的话里也有“安安静静”这个词,想想唐僧说的什么?学生兴趣盎然,思维活跃。

2.提供线索,帮助造句。有些词语使用范围很广,有的可以充当多种句子成分,这就需要多角度引导,提供线索帮助造句。

如“管理”一词,负责某项工作可以用“管理”;保管和料理某一事物可以用管理;照管并约束人或动物也可以用管理。这就需要多渠道引导。例如,我先在黑板上写了“卫生委员、图书馆工作人员、会计、经理、交通民警”等词语,让学生想想担任这些职务的人是干什么

的,然后就他们各自承担的工作,用“管理”说一句话。“出色”一词在《精彩的马戏》里是充当补语的——“山羊走钢丝表演得也很出色”。这个词也可以充当定语和状语。为了使学生灵活地运用它,我设计了以下几个句子,让学生想想“出色”一词可以加在这些句子的什么地方:

(1)山羊的表演把大家吸引住了。

(2)马季是一位相声演员。

(3)解放军战士完成了任务。

接着,要求学生就我校一位同学参加电子琴比赛载誉归来一事,用上“出色”说一句话。因为有了上边训练的基础,开拓了思路,学生能造出几个形式不同的句子。

为指导好学生造句,备课时,我首先弄清词的本义和引申义,弄清词在句子里可以充当什么成分,然后用这个词造多种形式的句子。在此基础上再根据词的难易和学生的实际,设计训练形式和程序。

3.提供范例,模仿造句。模仿是创造的先导,模仿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尤为重要。我指导学生用“一边……一边……”造句时,采用模仿填空的方法,形式如下:

例:点播机一边开沟、施肥,一边播种、盖土。

(1)音乐老师一边______,一边唱歌。

(2)大雁一边______,一边_______。

(3)________ 一边_______,一边________。

三、把句子写具体

低年级学生造句常出现模式化,如用“辛苦”造句,甲说:“妈妈很辛苦。”乙就说:“爸爸很辛苦。”丙则说:“老师很辛苦。”从语法角度讲,这些句子都没有毛病,但从训练目的看,意义不大。我在此基础上作这样的引导:谁能把“妈妈很辛苦”后面的句号改为逗号,再加点内容?学生思路打开了,有的说:“妈妈很辛苦,下班回家还要做饭。”我又进一步启发:“谁能把„辛苦‟放在句子后面?”学生又造出了这样的句子:“妈妈上班干活,下班还要做家务,多么辛苦啊!”“关心”一词学生虽容易理解,但造出的句子也会千篇一律。指导时,我出示了一幅图(第三册《家访》中的插图)让学生观察后造句。一位同学说:“老师很关心小芳。”一位同学说:“老师很关心小芳的学习。”不出所料,学生造的句子很笼统。我提示:“老师是怎么关心小芳学习的,能说具体一点吗。”学生说:“老师关心小芳的学习,晚上到小芳家里给她补课。”我进一步启发:“老师来到小芳家会说什么,能不能用„关心‟来说明老师说话的语气。”学生说:“老师来到小芳家,关心地问:„小芳,你这两天学习退步了,是身体不好吗?‟”继而我又启发:“老师走时,谁能在小芳向老师告别的话里用上„关心‟?”学生又造出了这样的句子:“老师要走了,小芳感动地说:„谢谢老师的关心!‟”就这样,通过观察一幅图,由简到繁、由易到难,一步一步引导学生造出了好几个内容不同而又具体的句子。

二年级语文教学如何引导学生造句

李海雅

二年级语文教学经常要求学生造句子。造句是重要的语言训练方式,

这种训练对提高孩子们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作用。怎样进行二年级的句子训练?

一、朗读理解课文。

二年级学生已有拼音基础知识,且课文都有注音,先让学生小声试读,然后朗读。通过朗读逐步理解课文。

二、理解回答。

请同学们思考,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这对于巩固句子概念,建立自然段概念有好处。接下来再思考每句话是什么意思。“美术课上,老师教同学们画风景,要画上树、房子和小山。”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先找这句话写的是“谁”,再看写“谁”在“干什么”。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老师教同学们画风景。理解并表达出来“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其实是缩句的训练。训练学生抓住句子的主干,构建句子的概念。

三、抄写与听写。

听写有训练学生写字、记忆的作用,尤其是按标点符号停顿来念,让学生听写,并写出标点符号,这种训练对学生理解、记忆句子更有好处。听写和朗读是“逆运算”,有利于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发展。可是这种简便易行的训练手段竟让问问答答给挤没了。课文中的重点句、中心句都要进行听写练习。

四、造句。

除了一年级那些造句形式,二年级还可以用一个词让学生分别造叙述句,疑问句,感叹句。如用“互相”组词造句:“我们同学要互相帮助。”“我们不是一班的同学就不应该互相帮助吗?”“这次劳动成绩这么大,真是互相帮助的结果呀!”

还可以把要用的词写在说话的内容里。如“王老师告诉我们:„大扫除时,同学们互相照顾点。‟”还可以先组词,练习词语搭配,如互相追赶、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照顾、互相比赛,互相谈论……然而再用词组造句。然后,还可以进一步补充词语,把句子写得更具体。如(下课了)同学们(在操场上)

用静静地造句篇五
《二年级造句》

1、用“连……都……”造句。


例:A、屋里很安静,连滴滴答答的钟声都听得清清楚楚。
B、这次考试好难,连张小华这样优秀的学生都没及格。


2、用“好像……就像……”造句。


例:A、荷塘里,荷花好像一位凌波仙子立在那,微风拂来,荷花摆动身姿,就像在跳舞。
B、世界好像沙滩一样,而我,就像其中的一颗沙粒。 
3、用“虽然……但是”造句。

例:A、虽然父母非常疼爱他,但是他还是经常做错事来伤害父母的心!
B、虽然我现在还没有能力帮父母什么忙,但是我会努力学习,宽慰父母的心。


4、用“疑问”造句。


例:A、心中有疑问就要向老师提出来,这样学习成绩才能提高。 
B、老师走到我身边,亲切地问:“你对这件事还有什么疑问吗?” 
5、用“渐渐地”造句。


例:A、一个小时后,雨渐渐地停了。
B、在妈妈的无微不至地照顾下,我渐渐地长大了。


6、用“静静地”造句。


例:A、王强静静地躺在床上养病。
B、我静静地坐在沙发上听音乐。 
7、用“惋惜地”造句。


例:A、妈妈惋惜地对我说:“这次考试没考好,你要是再细心点就好了。”
B、小明惋惜地对我说:“这次拔河比赛,我们班又输了。”


8、用“……像……,像……”造句。


例:A、弯弯的月牙儿像小船,像镰刀,又像眉毛。
B、天上的云变幻莫测,像漫步的羊群,像追逐的小狗,像端坐的石狮……


9、用“犹如”造句。


例:A、湖面犹如一面明亮的大镜子。
B、天上的白云犹如一群可爱的小山羊。


10、用“有的……有的……还有的”造句。


例:A、下课了,同学们在操场有的跳绳,有的打球,还有的捉迷藏,他们玩得可高兴了!


B、动物园里,小猴们有的在荡秋千,有的在捉虱子,还有的在吃香蕉,它们可真有趣!


11、用“一手……一手”造句。


例:A、李老师一手拿着笔记本,一手拿着钢笔,快速地写着什么。
B、我一手拿着调色盘,一手拿着画笔,认真地画着眼前的美景。


12、用“一边……一边”造句。


例:A、在舞台上,我一边唱歌一边跳舞。
B、上课时,我一边读书一边思考。


13、用“五光十色”造句。


例:A、每当夜幕降临,五光十色的霓虹灯就亮了起来。
 B、元宵夜,家乡上空的烟花,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14、用“显得”造句。


例:A、一场大雨过后,树叶显得更绿了。
B、早上,空气显得格外新鲜。
C、病了一场,李老师显得更瘦了。


15、用“……也……”造句。


例:A、一会儿,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B、雨停了,池塘里的水满了,青蛙也叫起来了。


16、用“川流不息”造句。


例:马路上的汽车来来往往,川流不息。


17、用“越……越……越……越……”造句。


例:A、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风越刮越厉害,雨越下越大。
B、春天到了,风越来越轻柔,阳光越来越和煦,小树越来越绿,出来活动的人也越来越多了!


18、用“一会儿……一会儿”造句。


例:A、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一幅画。
B、天上的白云一会儿像小羊,一会儿像小鱼,真有趣!


19、用“只有……才”造句。


例:A、只有刻苦学习 ,才能取得好成绩 。
 B、只有讲卫生,才能不生病。 
C、只有多看课外书,多练笔,才能写出好文章。 
20、用“一……就……”造句。


例:A、他的画一挂出来,就得到许多人赞赏。 
B、李老师的谜语一说出来,就被我猜中了。
C、天一黑,街上的路灯就亮了。


21、用“既……又……”造句。


例:A、小红既美丽又善良,大家都喜欢和她一起玩。
 B、丑小鸭望着洁白的天鹅从空中飞过,既惊奇又羡慕。


22、用“只要……就”造句。


例:A、只要我们好好学习,就一定能考出好成绩。 
B、只要你多看书,知识就会丰富起来。


23、用“终于”造句。


例:A、经过一小时的奋战,我终于把作业做完了。
B、经过八年抗战,八路军终于把日本鬼子赶出了中国。


24、用“如果……就”造句。


例:A、如果我有10元钱,我就会把它捐给灾区的孩子。
B、如果我这次能考到九十分以上,妈妈就会带我去杭州玩。


25、用“多么……多么”造句。


例:A、我们的校园多么美丽,多么充满朝气呀!
B、我们的老师多么认真,多么和善呀!


26、用“可爱的”造句。


例:A、她心地善良,是一个可爱的小姑娘。
B、我有一个可爱的小妹妹,处处想着别人。


27、用“高兴地”造句。


例:A、听到姐姐考上大学,他高兴地叫了起来。
 B、想到马上要去金钱豹吃自助餐了,我高兴地走在回家的路上。


28、用“假如”造句。


例:A、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窗前的小树画一个红红的太阳。
B、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妹妹画许多好吃的东西。


29、用“已经”造句。
例:A、林志杰已经把作业做好了,可以去外面放松一下了。
B、雨已经停了,出门就不要带雨伞了。


30、用“一件件”造句。


例:A、爷爷把他多年的收藏一件件宝贝拿来出给我看! 
B、一件件的童年往事,像美丽的贝壳闪烁在记忆的沙滩上。
C、妈妈买来很多衣服,让我一件件试穿。

用静静地造句篇六
《造句三年级》

1、用“连„„都„„”造句。

例:A、屋里很安静,连滴滴答答的钟声都听得清清楚楚。

B、这次考试好难,连张小华这样优秀的学生都没及格。

2、用“好像„„就像„„”造句。

例:A、荷塘里,荷花好像一位凌波仙子立在那,微风拂来,荷花摆动身姿,就像在跳舞。

B、世界好像沙滩一样,而我,就像其中的一颗沙粒。

3、用“虽然„„但是”造句。

例:A、虽然父母非常疼爱他,但他还是经常做错事来伤害父母的心!

B、虽然我现在还没有能力帮父母什么忙,但是我会努力学习,宽慰父母的心。

4、用“疑问”造句。

例:A、心中有疑问就要向老师提出来,这样学习成绩才能提高。

B、你对这件事还有什么疑问吗?

5、用“渐渐地”造句。

例:A、雨渐渐地停了。

B、我渐渐地长大了。

6、用“静静地”造句。

例:A、王强静静地躺在床上养病。

B、我静静地坐在沙发上听音乐。

7、用“惋惜地”造句。

例:A、妈妈惋惜地对我说:“这次考试,你要是再细心点就好了。”

B、小明惋惜地对我说:“这次拔河比赛,我们班又输了。”

8、用“„„像„„,像„„”造句。

例:A、弯弯的月牙儿像小船,像镰刀,又像眉毛。(结合园地一复习)

B、蘑菇像一把小伞,荷叶像碧绿的大圆盘。

9、用“犹如”造句。

例:A、湖面犹如一面明亮的大镜子。

B、天上的白云犹如一群可爱的小山羊。

10、用“有的„„有的„„还有的”造句。

例:A、下课了,同学们有的跳绳,有的打球,还有的捉迷藏,他们玩得可高兴了!

B、动物园里,有的小猴在荡秋千,有的在捉虱子,还有的在吃香蕉,它们可真有趣!

11、用“一手„„一手”造句。

例:A、李老师一手拿着笔记本,一手拿着钢笔,快速地写着什么。

B、我一手拿着调色盘,一手拿着画笔,认真地画着眼前的美景。

12、用“一边„„一边”造句。

例:A、我一边唱歌一边跳舞。

B、我一边读书一边思考。

13、用“五光十色”造句。

例:A、每当夜幕降临,五光十色的霓虹灯就亮了起来。

B、元宵夜,家乡上空的烟花,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14、用“显得”造句。

例:A、一场大雨过后,树叶显得更绿了。

B、早上,空气显得格外新鲜。

C、病了一场,李老师显得更瘦了。

15、用“„„也„„”造句。

例:A、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B、池塘里的水满了,青蛙也叫起来了。

16、用“川流不息”造句。

例:马路上的汽车来来往往,川流不息。

17、用“越„„越„„越„„越„„”造句。

例:A、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风越刮越厉害,雨越下越大。

B、春天到了,风越来越轻柔,阳光越来越和煦,小树越来越绿,出来活动的人也越来越多了!

用静静地造句篇七
《二年级造句》

用静静地造句篇八
《造句》

渐渐地

笋芽儿渐渐地长成了一株健壮的竹子。

阅读课上,我们在教室里静静地看书。

明惋惜地对弟弟

春天来了

冬爷爷刚走,春姑娘就提着花篮,伴着春风,带着春雨,悄悄地来了。

你看,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麦田里麦苗返青,仿佛是绿色的地毯。

你看,柳树摇着

绿色的长辫子,桃花笑红了脸,迎春花吹起黄色的小喇叭,小燕子叽

春天真是一个充满生机,充满希望的季节。我们爱春天!

芬芳扑鼻

花园里的花儿开了,有红的、黄的、蓝的扑鼻。

黑白相间

我家有一只黑白相间的花猫,一会儿跑到这儿,一会儿跑到那儿。

阳光灿烂

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我们一家去野外郊游去了。

泉水

泉水流到田地里,禾苗大口大口的喝水泉水 我的水很甜很甜,喝饱了,你们就能结出更大

用静静地造句篇九
《二年级语文下册造句练习》

二年级语文下册造句练习

非常: 1、我非常喜欢看课外书。2、老师非常关心我。

帮忙: 同学们有困难,我们要尽力帮忙。

惊奇: 我惊奇的发现雨中竟有彩虹。

奇怪: 我多课外书里知道了自然界里有许多奇怪的现象。

各种各样: 花园里开满了各种各样的花。

„„像„„: 弯弯的月亮像小船。

发明: 我长大了想发明一种人穿了冬暖夏凉的衣服。

已经: 我已经长大了。

得意洋洋: 我得意洋洋的拿着自己的作品向妈妈展示。

一个...一个...另一个: 三个同学,一个喜欢唱歌,一个喜

欢跳舞,另一个喜欢画画。

那么„„那么: 我和朋友在一起的时候是那样自在,那样快乐。

之所以„„是因为„„: 他之所以成绩不好,是因为他平时不努力学习。

1、用“连„„都„„”造句。

例:A、屋里很安静,连滴滴答答的钟声都听得清清楚楚。

B、这次考试好难,连张小华这样优秀的学生都没及格。

2、用“好像„„就像„„”造句。

例:A、荷塘里,荷花好像一位凌波仙子立在那,微风拂来,荷花摆动身姿,就像在跳舞。

B、世界好像沙滩一样,而我,就像其中的一颗沙粒。

3、用“虽然„„但是”造句。

例:A、虽然父母非常疼爱他,但是他还是经常做错事来伤害父母的心!

B、虽然我现在还没有能力帮父母什么忙,但是我会努力学习,宽慰父母的心。

4、用“疑问”造句。

例:A、心中有疑问就要向老师提出来,这样学习成绩才能提高。

B、你对这件事还有什么疑问吗?

5、用“渐渐地”造句。

例:A、雨渐渐地停了。 B、我渐渐地长大了。

6、用“静静地”造句。

例:A、王强静静地躺在床上养病。 B、我静静地坐在沙发上听音乐。

7、用“惋惜地”造句。

例:A、妈妈惋惜地对我说:“这次考试,你要是再细心点就好了。”

B、小明惋惜地对我说:“这次拔河比赛,我们班又输了。”

8、用“„„像„„,像„„”造句。

例:A、弯弯的月牙儿像小船,像镰刀,又像眉毛。(结合园地一复习)

B、蘑菇像一把小伞,荷叶像碧绿的大圆盘。

9、用“犹如”造句。

例:A、湖面犹如一面明亮的大镜子。 B、天上的白云犹如一群可爱的小山羊。

10、用“有的„„有的„„还有的”造句。

例:A、下课了,同学们有的跳绳,有的打球,还有的捉迷藏,他们玩得可高兴了!

B、动物园里,有的小猴在荡秋千,有的在捉虱子,还有的在吃香蕉,它们可真有趣!

11、用“一手„„一手”造句。

例:A、李老师一手拿着笔记本,一手拿着钢笔,快速地写着什么。

B、我一手拿着调色盘,一手拿着画笔,认真地画着眼前的美景。

12、用“一边„„一边”造句。

1

例:A、我一边唱歌一边跳舞。 B、我一边读书一边思考。

13、用“五光十色”造句。

例:A、每当夜幕降临,五光十色的霓虹灯就亮了起来。

B、元宵夜,家乡上空的烟花,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14、用“显得”造句。

例:A、一场大雨过后,树叶显得更绿了。 B、早上,空气显得格外新鲜。

C、病了一场,李老师显得更瘦了。

15、用“„„也„„”造句。

例:A、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B、池塘里的水满了,青蛙也叫起来了。

16、用“川流不息”造句。

例:马路上的汽车来来往往,川流不息。

17、用“越„„越„„越„„越„„”造句。

例:A、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风越刮越厉害,雨越下越大。

B、春天到了,风越来越轻柔,阳光越来越和煦,小树越来越绿,出来活动的人也越来越多了!

18、用“一会儿„„一会儿”造句。

例:A、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一幅画。

B、天上的白云一会儿像小羊,一会儿像小鱼,真有趣!

19、用“只有„„才”造句。

例:A、只有刻苦学习 ,才能取得好成绩 。

B、只有讲卫生,才能不生病。 C、只有多看课外书,多练笔,才能写出好文章。

20、用“一„„就„„”造句。

例:A、他的画一挂出来,就得到许多人赞赏。 B、李老师的谜语一说出来,就被我猜中了。

C、天一黑,街上的路灯就亮了。

21、用“既„„又„„”造句。

例:A、小红既美丽又善良,大家都喜欢和她一起玩。

B、丑小鸭望着洁白的天鹅从空中飞过,既惊奇又羡慕。

22、用“只要„„就”造句。

例:A、只要我们好好学习,就一定能考出好成绩。 B、只要你多看书,知识就会丰富起来。

23、用“终于”造句。

例:A、我终于把作业做完了。 B、春笋终于上市了。

24、用“如果„„就”造句。

例:A、如果我有10元钱,我就会把它捐给灾区的孩子。

B、如果我这次能考到九十分以上,妈妈就会带我去汕头中山公园玩。

25、用“多么„„多么”造句。

例:A、我们的校园多么美丽呀! B、我们的老师多么认真呀!

26、用“可爱的”造句。

例:A、她是一个可爱的小姑娘。 B、我有一个可爱的小妹妹。

27、用“高兴地”造句。

例:A、他高兴地叫了起来。 B、我高兴地走在回家的路上。

28、用“假如”造句。

例:A、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窗前的小树画一个红红的太阳。

B、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妹妹画许多好吃的东西。

29、用“已经”造句。

例:A、林志杰己经把作业做好了。 B、雨已经停了。

30、用“一件件”造句。

2

例:A、爷爷把他多年的收藏一件件地拿来出给我看!B、妈妈买来很多衣服,让我一件件试穿。

C、一件件的童年往事,像美丽的贝壳闪烁在记忆的沙滩上。

一、选择填空。

一边„„一边„„ 一会儿„„一会儿„„

1.同学们( )看书,( )写字。

2.他精神失常了,( )对这个人生气,( )对那个人生气。

3.戴嵩( )浓墨涂抹,( )轻笔细描,很快就把画画好了。

4.妈妈( )看电视,( )织毛衣。

因为„„所以„„ 虽然„„但是„„

1. ( )天气非常冷,( )爷爷还是天天早起锻炼身体。

2. ( )张彤生病了,( )没有来上课。

3. ( )张彤生病了,( )仍然来坚持上课。

4. ( )我考试成绩很好,( )妈妈奖励了我一件礼物。

如果„„就„„ 只有„„才„„

1.我们( )好好学习,长大后( )可以报效祖国。

2. ( )明天天晴,我( )可以和妈妈去外婆家了。

3. ( )我们班成为“阳光班级”,我们( )会很开心。

4. ( )按时完成作业,我们( )有时间休息。

一„„就„„ 只要„„就„„

1. ( )期末考试考好了,我们( )可以在暑假尽情玩耍。

2. ( )你答应,我们( )可以把这件事做好!

3. ( )想到老奶奶家的破玻璃,( )我害怕。

4.我( )做完作业,( )可以看《火隐忍者》了。

有的„„有的„„有的„„ 一„„一„„一„„

1.黑板上有三个图形。( )个是三角形,( )个是圆形,( )个是正方形。

2.下课了,同学们( )踢毽子,( )捉迷藏,( )打乒乓球,真快乐!

二、加上适当的关联词语,把两个小句合成一句话,使句子更简洁。

1.今天太热了。我不想去上街。

2.我们不惹老师生气。老师的梦想会实现。

3.停电了。我们不上晚自习了。

4.我喝牛奶。我过敏。

5.老师生病了。老师来给我们上课。

6.弟弟年纪小。弟弟很懂事。

7.明天下雨。我们下个星期去游乐园玩耍。

三、句型转换。

1.风娃娃吹跑了人们晒的衣服。(改成“把”字句)

2.这本书难道不是你的吗?(改成陈述句)

3.那么多星星,你是数不清的。(改成反问句)

4.李红长得最漂亮了。(改成反问句)

5.张晓艺画出了风。(改成“被”字句)

3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zigeleikaoshi/111979.html

    【用静静地造句】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