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职称日语】
何乐而不为的意思篇一
《竞赛题》
17、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yun
A、不速之客——陨石,真是自己送上门来的《天然史书》啊!
B、他们匆匆地说了声“对不起!”又匆匆地往前跑。
C、“行啊”,小敏回答说。“叫我干什么都行!”
D、“路是自己走出来的!”徐向前元帅常常告诫自己的子女不要靠爸妈去“铺路”。
18、衔接短文,最恰当的一组是( )。
清晨,每当嘹亮雄壮的国歌奏起,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上升,同学和老师无不兴奋异常,满怀激情。看,操场上,飞速跑向教室的同学立刻停住脚步,打扫卫生的同学立即放下手中活,赶往上班的教师马上收住匆匆的步伐。他们都就地立正面向国旗,恭恭敬敬行礼。________
A、然而,往往有小同学却随随便便走来走去,因为他们还不懂这是庄严的时刻。
B、然而,往往有老爷爷或老奶奶却若无其事地在操场上走来走去,因为他们真的不知道这是庄严的时刻。
C、然而,往往有“名牌服装”,手持“大哥大”,若无其事昂首挺胸从站立者身旁擦过。难道他们不知道这是庄严的时刻?不可思义!
D、此时此刻,我总是思潮翻滚,那不是祖国在召唤我们吗?
19、下列是排列错乱的段落,合理顺序的答案应是( )。
⑴他吃得非常痛快,一点儿也没有怪我们请他太迟的意思。 ⑵在下午六点钟的时候,他果然来了。
⑶他不仅会种桃子,而且还会品尝桃子的滋味。
⑷他把桃子放在袖口上擦了两下,就坐在院子中央的一条凳子上吃起来。
⑸当说明了我们的意思以后,他就欣然地走到桃树下,轻轻地把手伸向桃子,桃子于是便自动地落到他的巴掌心里,好像专门 等他来摘似的。 ⑹相反的,从他品尝桃子滋味的表情来看,倒似乎是在夸奖我们的种植技术呢——他丝毫没有想到这种技术完全是他传授给我 们的。
⑺他是一个朴实而又热心的人,随便什么时候去请他,总是不会推却的。
A、⑶⑺⑵⑸⑷⑴⑹ B、⑺⑵⑸⑶⑷⑴⑹
C、⑺⑵⑸⑷⑶⑴⑹ D、⑵⑸⑶⑷⑴⑹⑺
二、阅读(共50分)
一阅读片断完成第20—24题(共12分)
在花港观鱼,看到了又一种绿。①那是满池的新荷,圆圆的绿叶,或婷婷立在水上,或宛转靠在水面,只觉得一种蓬勃的生机跳跃满池。②我最爱看初春的杨柳嫩枝,那样鲜、那样亮,柳枝儿一摆,似乎蹬着脚告诉你,春天来了。③而
眼前的荷叶,那活泼的绿色表现出来的茁壮的生命力,和杨柳是一样的。④你瞧,那叶面上的水珠滴溜溜地滚动着,满池的荷叶简直在翩翩起舞了。
20、哪一句话概括地写出了花港观鱼绿的特点?用“ ”划出。2分
21、“绿色,是生命的颜色。”这句话是从这段文字中抽出的,应在( )。2分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22、给这段话加上一个恰当的小标题。________2分
23、作者为表现花港观鱼的绿色之美,采用怎样的表达方式? ( )3分
A、记叙和说明 B、描写和说明
C、描写和记叙 D、描写和议论
24、下列对本段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描写花港观鱼的“绿”重在强调它的生命力。
B、描写花港观鱼的“绿”,在描写池中新荷之绿的同时又描写了池旁杨柳的嫩枝之绿,重在强调那里充满生命之“绿”。
C、描写花港观鱼之“绿”,主要描写那池中的新荷之绿。描写杨柳嫩枝目的是衬托“新荷”表现出来的生命力。
D、为表现花港荷池的无限生机,文中运用了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方法,并运用叠词作修饰。
二阅读短文,完成第25—30题。(共18分)
一次,仪山禅师洗澡。
水太热了点,仪山让弟子打来冷水,倒进澡盆。
听师傅说,水的温度已经刚好,看见桶里还剩有冷水,做弟子的就随手倒掉了。
正在澡盆里的师傅眼看弟子倒掉剩水,不禁语重心长地说:“世界的的任何东西,不管是大是小,是多是少,是贵是贱,都各有各的用处,不要随便就浪费了。你刚才随手倒掉的剩水,不就可以浇灌花草树木吗?这样水得其用,花草树木也眉开眼笑,一举两得,又何乐而不为呢?”
弟子受师傅这么一指点,从此便心有所悟,取法号为:“滴水和尚。”
25、给短文选择一个题目,用“√”标出。2分
(仪山禅师 滴水和尚 一举两得 万物皆有所用)
26、这个故事的起因是:________________
经过是:________________
结果是:_______________6分
27、给短文分段,在文中用“‖”标出。3分
何乐而不为的意思篇二
《知识竞赛》
_______小学六年级语文知识竞赛试题
班级___ 姓名___
一、选择题(共50分,1-8每题2分,9-18每题3分,19题4分)
1、下列带“.”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jiao xu zhui pu nai
A、矫健 作崇 坠落 谱写 气馁
mo tai bo zai hu
B、肃穆 淘汰 刻薄 记载 会晤
jiao chou shu ai juan
C、发酵 筹集 私塾 皑皑 镌刻
xia zhong fen geng bian
D、遐想 中用 焚烧 更夫 憋气
2、《新华字典》中,“筷”、“狂”两个字都在第260页,根据音序排列规律,推断出“宽”、“款”、“筐”三个字所在的页码。它们分别在( )页。
A、258、259、261 B、260、260、260
C、260、261、261 D、259、260、261
3、下面查字典,答案每项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婪:查部首“女”,查音序“L”,共11画。
B、梦:查部首“木”、“夕”都可以,读音meng。
C、梵:查部首“凡”,查音序“F”,意思是与佛教有关。
D、冕:查部首“日”或“曰”,读音是mian,意思是帝王的帽子。
4、下面笔顺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丑: 葵:
A、 B、
及: 垂:
瓜: 肃:
C、 D、
火: 乃:
5、下列词语错别字最少的一组是( )。
A、震耳欲聋 跋山涉水 遍体粼伤 安然无羊
B、呕心沥血 春意盎然 沉重其事 再接再励
C、流水潺潺 斩钉截铁 风餐路宿 辗转反侧
D、谈笑风声 忑忐不安 狼狈为干 神计妙算
6、下列全是象形字的一组是( )。
A、兀、立、晨、手、升 B、矗、苗、女、中、马
C、本、看、从、星、瓜 D、虎、水、鸟、鼠、舞
7、下列加“.”字解释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出神入化(神妙) 滥竽充数(蒙混)
A、
意蕴深刻(包含) 安居乐业(喜欢)
欺君之罪(欺凌) 举不胜举(尽)
B、
首脑会晤(见面) 奋不顾身(照管)
古木参天(高耸) 危峰兀立(高而上平)
C、
目不暇接(空闲) 通宵达旦(经过)
山清水秀(青色) 喜出望外(意料)
D、
走投无路(投奔) 寡不敌众(少)
8、词语:鼠目寸光、雪中送炭、事半功倍、腰缠万贯、名副其实的反义词,最恰当的一组是( )。
A、胸怀大志 锦上添花 一箭双雕 一贫如洗 徒有虚名
B、目光远大 莫不关心 事倍功半 衣衫褴褛 名不副实
C、高瞻远瞩 锦上添花 事倍功半 一贫如洗 名不副实
D、高瞻远瞩 莫不关心 一箭双雕 衣衫褴褛 滥竽充数
9、下列各组四个词语结构形式完全不同的一组是( )。
A、霞光 危峰兀立 凶神恶煞 噩耗
B、规矩 春意盎然 绿草如茵 手足
C、呼吸 拔苗助长 鸟语花香 出入
D、谈心 叶公好龙 出水芙蓉 动静
10、下列词语搭配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深沉的微笑 战斗时候 端正态度 炮火剧烈
B、深沉的雷声 战役年代 端正目的 竞赛激烈
C、深沉的哀悼 战争年代 端正作风 光线强烈
D、深沉的夜晚 战役时候 端正思想 疼痛猛烈
11、下列无法按任何规律排列的一组是( )。
A、头部 眼珠 身体 眼睛
B、弟弟 爸爸 爷爷 姐姐
C、第二小组 小学 白水洋小学 六年级
D、树叶 树根 树干 树枝
12、下列四个句子缩句,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⑴东郭先生牵着毛驴在路上走。
⑵每年入冬,成千上万、五光十色的蝴蝶,就像候鸟迁徒一样浩浩荡荡地飞进蝴蝶谷过冬。 ⑶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
⑷鹤发童颜的老奶奶笑得合不拢嘴。
A、⑴东郭走。 ⑵蝴蝶飞进蝴蝶谷。
⑶海面上洒遍银光。 ⑷老奶奶合不拢嘴。
B、⑴东郭先生牵着毛驴走。 ⑵蝴蝶过冬。
⑶微波洒遍银光。 ⑷奶奶笑
C、⑴东郭先生牵着毛驴走。 ⑵蝴蝶飞进蝴蝶谷过冬
⑶海面上洒遍银光。 ⑷老奶奶笑。
D、⑴先生走。 ⑵蝴蝶飞进谷过冬。
⑶微波洒遍银光。 ⑷奶奶笑得合不拢嘴。
13、下列关联词语用得不正确的是( )。
A、尽管你脑袋灵得很,如果不认真学习,还是得不到好成绩。
B、不管风霜雨雪,小明总是天天早起锻练身体。
C、只有全心全意地为同学服务,才能受到同学们的尊敬。
D、只要上课认真听讲,就能取得好成绩。
14、依次填入方框内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一个猎人,□他打扮得十分威武,□为人十分胆小。□分的妻子常常劝他要挺起胸膛,鼓起勇气做人。猎人说:“□你这样劝我,□我也没有办法把我的胆子加大呀!”
A、尽管、还是、所以、虽然、但是
B、尽管、还是、因此、虽然、但是
C、虽然、但是、因此、尽管、可是
D、虽然、但是、因为、尽管、可是
15、下列各组修辞判断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⑴准是怕别的东西伤害了它的“宝宝”吧!
⑵荷叶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⑶延安的歌声„„它是黑夜的火把,雪天的煤炭,大旱的甘霖。
⑷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
⑸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
A、⑴拟人 ⑵比喻 ⑶排比 ⑷反问 ⑸夸张
B、⑴拟人 ⑵拟人 ⑶比喻 ⑷设问 ⑸比喻
C、⑴比喻 ⑵拟人 ⑶排比 ⑷反问 ⑸夸张
D、⑴比喻 ⑵比喻 ⑶比喻 ⑷设问 ⑸比喻
1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经过这次旅游,让我大开了眼界。
B、大量事实告诉我们,要想自己成为祖国的栋梁,必须刻苦,勤奋,再刻苦,再勤奋!
C、北京博物馆展出了二百万年前新出土的黄河象化石。
D、《忆铁人》一文反映了铁人关心群众,勇于承认错误,严于律己。
17、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yun
A、不速之客——陨石,真是自己送上门来的《天然史书》啊!
B、他们匆匆地说了声“对不起!”又匆匆地往前跑。
C、“行啊”,小敏回答说。“叫我干什么都行!”
D、“路是自己走出来的!”徐向前元帅常常告诫自己的子女不要靠爸妈去“铺路”。
18、衔接短文,最恰当的一组是( )。
清晨,每当嘹亮雄壮的国歌奏起,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上升,同学和老师无不兴奋异常,满怀激情。看,操场上,飞速跑向教室的同学立刻停住脚步,打扫卫生的同学立即放下手中活,赶往上班的教师马上收住匆匆的步伐。他们都就地立正面向国旗,恭恭敬敬行礼。________
A、然而,往往有小同学却随随便便走来走去,因为他们还不懂这是庄严的时刻。
B、然而,往往有老爷爷或老奶奶却若无其事地在操场上走来走去,因为他们真的不知道这是庄严的时刻。
C、然而,往往有“名牌服装”,手持“大哥大”,若无其事昂首挺胸从站立者身旁擦过。难道他们不知道这是庄严的时刻?不可思义!
D、此时此刻,我总是思潮翻滚,那不是祖国在召唤我们吗?
19、下列是排列错乱的段落,合理顺序的答案应是( )。
⑴他吃得非常痛快,一点儿也没有怪我们请他太迟的意思。
⑵在下午六点钟的时候,他果然来了。
⑶他不仅会种桃子,而且还会品尝桃子的滋味。
⑷他把桃子放在袖口上擦了两下,就坐在院子中央的一条凳子上吃起来。
⑸当说明了我们的意思以后,他就欣然地走到桃树下,轻轻地把手伸向桃子,桃子于是便自动地落到他的巴掌心里,好像专门 等他来摘似的。
⑹相反的,从他品尝桃子滋味的表情来看,倒似乎是在夸奖我们的种植技术呢——他丝毫没有想到这种技术完全是他传授给我 们的。
⑺他是一个朴实而又热心的人,随便什么时候去请他,总是不会推却的。
A、⑶⑺⑵⑸⑷⑴⑹ B、⑺⑵⑸⑶⑷⑴⑹
C、⑺⑵⑸⑷⑶⑴⑹ D、⑵⑸⑶⑷⑴⑹⑺
二、阅读(共50分)
㈠阅读片断完成第20—24题(共12分)
在花港观鱼,看到了又一种绿。①那是满池的新荷,圆圆的绿叶,或婷婷立在水上,或宛转靠在水面,只觉得一种蓬勃的生机跳跃满池。②我最爱看初春的杨柳嫩枝,那样鲜、那样亮,柳枝儿一摆,似乎蹬着脚告诉你,春天来了。③而眼前的荷叶,那活泼的绿色表现出来的茁壮的生命力,和杨柳是一样的。④你瞧,那叶面上的水珠滴溜溜地滚动着,满池的荷叶简直在翩翩起舞了。
20、哪一句话概括地写出了花港观鱼绿的特点?用“ ”划出。2分
21、“绿色,是生命的颜色。”这句话是从这段文字中抽出的,应在( )。2分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22、给这段话加上一个恰当的小标题。________2分
23、作者为表现花港观鱼的绿色之美,采用怎样的表达方式? ( )3分
A、记叙和说明 B、描写和说明
C、描写和记叙 D、描写和议论
24、下列对本段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描写花港观鱼的“绿”重在强调它的生命力。
B、描写花港观鱼的“绿”,在描写池中新荷之绿的同时又描写了池旁杨柳的嫩枝之绿,重在强调那里充满生命之“绿”。
C、描写花港观鱼之“绿”,主要描写那池中的新荷之绿。描写杨柳嫩枝目的是衬托“新荷”表现出来的生命力。
D、为表现花港荷池的无限生机,文中运用了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方法,并运用叠词作修饰。 ㈡阅读短文,完成第25—30题。(共18分)
一次,仪山禅师洗澡。
水太热了点,仪山让弟子打来冷水,倒进澡盆。
听师傅说,水的温度已经刚好,看见桶里还剩有冷水,做弟子的就随手倒掉了。
正在澡盆里的师傅眼看弟子倒掉剩水,不禁语重心长地说:“世界的的任何东西,不管是大是小,是多是少,是贵是贱,都各有各的用处,不要随便就浪费了。你刚才随手倒掉的剩水,不就可以浇灌花草树木吗?这样水得其用,花草树木也眉开眼笑,一举两得,又何乐而不为呢?”
弟子受师傅这么一指点,从此便心有所悟,取法号为:“滴水和尚。”
25、给短文选择一个题目,用“√”标出。2分
(仪山禅师 滴水和尚 一举两得 万物皆有所用)
26、这个故事的起因是:________________
经过是:________________
结果是:_______________6分
27、给短文分段,在文中用“‖”标出。3分
28、划出文中既是拟人句,又是反问句的句子。用“ ”标出。1分
29、文中划线中的“一举两得”,“一举”指:_______
“两得”指:____________________
“何乐而不为”的意思是:____________3分
30、弟子心有“所悟”,他“悟”到了什么?( )3分
A、讲究节约,不要浪费一滴水。
B、万物都有用处,不要随便浪费掉。
C、要珍惜自己存在的价值。
D、法号应该取为“滴水和尚”
㈢认真阅读下文,仔细作答第31—37题。(共20分)
一 只 贝
一只贝,和别的贝一样,长年生活在海里。海水是咸的,又有风浪的压力;嫩嫩的身子就藏在壳里。壳的样子很(体面、美丽、漂亮),涨潮的时候,总是高高地浮在潮的上头。有一次,他们被送到海岸,当海水哗哗地落潮去了,他们却被永远地留在沙滩上,
再没有回去。蚂蚁、虫子立刻围拢来,将他们的软肉啮(nie) 掉,空剩下两个硬硬的壳。这壳上都曾
何乐而不为的意思篇三
《屋檐下的纸盒子阅读答案》
屋檐下的纸盒子阅读答案
1. 给第①段话加上标点。(3分)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4分)
(1)燕子对这里“情有独钟”表现在:
(2)“何乐而不为”在文中的意思是:
3. 燕子有哪些值得人喜爱、呵护的地方?请抓住关键语句答出
两点。(4分)
⑴ ⑵
4. 用“ ”画出描写“那是多么美好的享受啊”的句子。(2分)
5.填空。(4分)
短文②③④三段写了王奶奶讲她和燕子的故事,每一段的大意是:
第②段:屋檐下两只老燕子的窝被捅了下来,王奶奶很难受。 第③段:
第④段:
6.联系开头,在结尾的横线上补写一、两句话。(3分)
我抬头端详着屋檐下的两个纸盒子,忽然明白了:
答案
1. 给第①段话加上标点。(3分)
答案:。??,,?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4分)
(1)燕子对这里“情有独钟”表现在:燕子对王奶奶家的屋檐十
分有感情。情有独钟的意思是形容对人或事物感情十分专注。
(2)“何乐而不为”在文中的意思是:(这个我们老师没说,应
该是王奶奶用纸盒保护小燕子而感到很开心)何乐而不为的意思
是这么好的事为什么不做呢?
3. 燕子有哪些值得人喜爱、呵护的地方?请抓住关键语句答
出两点。(4分)
⑴ 不辞辛劳;(2)很有灵性
4. 用“ ”画出描写“那是多么美好的享受啊”的句子。(2
分)
它们忽左忽右,忽上忽下,盘旋翻飞还唱着悦耳的歌曲,像
是给我们表演似的。
5.填空。(4分)
短文②③④三段写了王奶奶讲她和燕子的故事,每一段的大意是:
第②段:屋檐下两只老燕子的窝被捅了下来,王奶奶很难受。 第③段:燕子飞回来重新做了窝,王奶奶不顾劝说,用纸盒保护
了窝。
第④段:另一对燕子在房檐下安了家,王奶奶有用了一个纸盒子
把它保护起来。
6.联系开头,在结尾的横线上补写一、两句话。(3分)
我抬头端详着屋檐下的两个纸盒子,忽然明白了:我明白了纸盒子就是王奶奶家的吉祥物,住在用纸盒子护着的窝里的燕子给王奶奶带来了欢乐与享受。
何乐而不为的意思篇四
《六年级语文知识竞赛》
小学六年级语文知识竞赛试题
班级___ 姓名___
一、选择题(共40分)
1、查字典每项答案正确的一组是( )。
A、婪:查部首“女”,查音序“L”,共11画。
B、梦:查部首“木”、“夕”都可以,读音meng。
C、梵:查部首“凡”,查音序“F”,意思是与佛教有关。
D、冕:查部首“日”或“曰”,读音是mian,意思是帝王的帽子。
2、下列词语错别字最少的一组是( )。
A、震耳欲聋 跋山涉水 遍体粼伤 安然无羊
B、呕心沥血 春意盎然 沉重其事 再接再励
C、流水潺潺 斩钉截铁 风餐路宿 辗转反侧
D、谈笑风声 忑忐不安 狼狈为干 神计妙算
3、下列加()字解释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意(蕴)深刻(包含) 安居(乐)业(喜欢)
(欺)君之罪(欺凌) 举不(胜)举(尽)
B、首脑会(晤)(见面) 奋不(顾)身(照管)
古木(参)天(高耸) (危)峰兀立(高而上平)
C、目不(暇)接(空闲) 通宵(达)旦(经过)
山(清)水秀(青色) 喜出望(外)(意料)
D、走(投)无路(投奔) (寡)不敌众(少)
出(神)入化(神妙) 滥竽(充)数(蒙混)
4、词语:鼠目寸光、雪中送炭、事半功倍、腰缠万贯、名副其实的反义词,最恰当的一组是( )。
A、胸怀大志 锦上添花 一箭双雕 一贫如洗 徒有虚名
B、目光远大 莫不关心 事倍功半 衣衫褴褛 名不副实
C、高瞻远瞩 锦上添花 事倍功半 一贫如洗 名不副实
D、高瞻远瞩 莫不关心 一箭双雕 衣衫褴褛 滥竽充数
5、下列词语搭配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深沉的微笑 战斗时候 端正态度 炮火剧烈
B、深沉的雷声 战役年代 端正目的 竞赛激烈
C、深沉的哀悼 战争年代 端正作风 光线强烈
D、深沉的夜晚 战役时候 端正思想 疼痛猛烈
6、下列无法按任何规律排列的一组是( )。
A、头部 眼珠 身体 眼睛
B、弟弟 爸爸 爷爷 姐姐
C、第二小组 小学 凯静小学 六年级
D、树叶 树根 树干 树枝
7、下列关联词语用得不正确的是( )。
A、尽管你脑袋灵得很,如果不认真学习,还是得不到好成绩。
B、不管风霜雨雪,小明总是天天早起锻练身体。
C、只有全心全意地为同学服务,才能受到同学们的尊敬。
D、只要上课认真听讲,就能取得好成绩。
8、依次填入方框内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一个猎人,□他打扮得十分威武,□为人十分胆小。□分的妻子常常劝他要挺起胸膛,鼓起勇气做人。猎人说:“□你这样劝我,□我也没有办法把我的胆子加大呀!”
A、尽管、还是、所以、虽然、但是
B、尽管、还是、因此、虽然、但是
C、虽然、但是、因此、尽管、可是
D、虽然、但是、因为、尽管、可是
9、下列各组修辞判断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⑴准是怕别的东西伤害了它的“宝宝”吧!
⑵荷叶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⑶延安的歌声„„它是黑夜的火把,雪天的煤炭,大旱的甘霖。 ⑷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
⑸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
A、⑴拟人 ⑵比喻 ⑶排比 ⑷反问 ⑸夸张
B、⑴拟人 ⑵拟人 ⑶比喻 ⑷设问 ⑸比喻
C、⑴比喻 ⑵拟人 ⑶排比 ⑷反问 ⑸夸张
D、⑴比喻 ⑵比喻 ⑶比喻 ⑷设问 ⑸比喻
10、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经过这次旅游,让我大开了眼界。
B、大量事实告诉我们,要想自己成为祖国的栋梁,必须刻苦,勤奋,再刻苦,再勤奋!
C、北京博物馆展出了二百万年前新出土的黄河象化石。
D、《忆铁人》一文反映了铁人关心群众,勇于承认错误,严于律己。
二、阅读(共60分)
㈠阅读片断完成下列各题(共25分)
在花港观鱼,看到了又一种绿。①那是满池的新荷,圆圆的绿叶,或婷婷立在水上,或宛转靠在水面,只觉得一种蓬勃的生机跳跃满池。②我最爱看初春的杨柳嫩枝,那样鲜、那样亮,柳枝儿一摆,似乎蹬着脚告诉你,春天来了。③而眼前的荷叶,那活泼的绿色表现出来的茁壮的生命力,和杨柳是一样的。④你瞧,那叶面上的水珠滴溜溜地滚动着,满池的荷叶简直在翩翩起舞了。
11、哪一句话概括地写出了花港观鱼绿的特点?用“ ”划出。(5分)
12、“绿色,是生命的颜色。”这句话是从这段文字中抽出的,应在( )。(5分)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13、给这段话加上一个恰当的小标题。________5分
14、作者为表现花港观鱼的绿色之美,采用怎样的表达方式?( ) (5分)
A、记叙和说明 B、描写和说明
C、描写和记叙 D、描写和议论
15、下列对本段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5分)
A、描写花港观鱼的“绿”重在强调它的生命力。
B、描写花港观鱼的“绿”,在描写池中新荷之绿的同时又描写了池旁杨柳的嫩枝之绿,重在强调那里充满生命之“绿”。
C、描写花港观鱼之“绿”,主要描写那池中的新荷之绿。描写杨柳嫩枝目的是衬托“新荷”表现出来的生命力。
D、为表现花港荷池的无限生机,文中运用了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方法,并运用叠词作修饰。
㈡阅读短文,完成下列各题。(共35分)
一次,仪山禅师洗澡。
水太热了点,仪山让弟子打来冷水,倒进澡盆。
听师傅说,水的温度已经刚好,看见桶里还剩有冷水,做弟子的就随手倒掉了。
正在澡盆里的师傅眼看弟子倒掉剩水,不禁语重心长地说:“世界的的任何东西,不管是大是小,是多是少,是贵是贱,都各有各的用处,不要随便就浪费了。你刚才随手倒掉的剩水,不就可以浇灌花草树木吗?这样水得其用,花草树木也眉开眼笑,一举两得,又何乐而不为呢?”
弟子受师傅这么一指点,从此便心有所悟,取法号为:“滴水和尚。”
16、给短文选择一个题目,用“√”标出。(6分)
(仪山禅师 滴水和尚 一举两得 万物皆有所用)
17、这个故事的起因是:________________
经过是:________________
结果是:_______________(9分)
18、划出文中既是拟人句,又是反问句的句子。用“ ”标出。(5分)
19、文中划线中的“一举两得”,“一举”指:_______
“两得”指:____________________
“何乐而不为”的意思是:____________(9分)
20、弟子心有“所悟”,他“悟”到了什么?( )(6分)
A、讲究节约,不要浪费一滴水。
B、万物都有用处,不要随便浪费掉。
C、要珍惜自己存在的价值。
D、法号应该取为“滴水和尚”
何乐而不为的意思篇五
《四年级阅读训练》
四年级阅读训练
姓名:
一、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A“我看解狐就很不错。”祁黄羊想了想,郑重地说。
B“看来只有祁午才能担当此任了。” 祁黄羊想了想,又郑重地说。 C“„„我压根儿就没有去想他(解狐)是不是我的仇人或亲人。”
1、祁黄羊外举的是 ,内举的是 。晋悼公对他的评价是 。
2、从上面三句话中的几个“想”字,你体会到什么?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阳桥和鲂(fáng)鱼
子贱任单父县令,赴任之前拜访阳昼,对阳昼说:“您有什么鉴别赠言给我吗?”
阳昼说:“我地位卑贱,不懂得管理百姓的方略。只有钓鱼的两条经验,请让我送给您。”
子贱问:“这钓鱼经验是怎么样的?”
阳昼说:“你把钓丝和钓饵刚刚安放好,那立即就迎上来吞食钓饵的鱼,名叫‘阳桥’,它的肉很少而且味道不美;那一会儿来一会儿去,对钓饺子要吞不吞的,是鲂鱼,它的肉厚而且味道香美。”
子贱说:“您这经验太好了。”
还没有到单父城,迎接子贱的官员们的车轿就交错着挤满了道路。
子贱说:“赶车走,赶车快走!那阳昼所说的‘阳桥’来了。”
到单父后,子贱便把当地有名望的绅士和贤能的人请到一起共同商量治理单父。
那些前呼后拥、不离左右、点头哈腰、甜言蜜语的人多是没有真才实学的奸邪小人。而那些品德高尚、作风正派的饱学之士,往往把名利看得很淡,又有几分清高孤傲,甚至像诸葛亮那样隐居山野,
赵高指鹿为马,他生用顺从他的,杀掉违逆他的;而刘备却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共谋大业。成败得失,尽人皆知。
“阳桥”易得,“鲂鱼”难求。
1、查字典,解释下列成语。
指鹿为马: 三顾茅庐:
2、“饱学之士”是指学识渊博的人。反映人学识渊博的成语很多,请你至少写
出四个:
3、本文中提到的历史人物有哪些?默读课文,把他们的名字写下来:
一、文中的“阳桥”、“鲂鱼”分别指怎样的人?
三、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正( )我喜欢吃鱼,( )才不能收人家的鱼。你想,( ) 我收了人家的鱼,那( )要照人家的意思办事,这样就难免要违犯国家的法纪。如果我犯了法,成了罪人,还能吃得上鱼吗?现在想吃鱼就自己去买,不是一直有鱼吃吗?
(1)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2) 这段话是 (人名)说的,这段话主要讲了 ,从中可以看出他具有 的品质。
四、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次,仪山禅师洗澡。
水太热了点,仪山让弟子打来冷水,倒进澡盆。
听师师傅说,水的温度已经刚好,看见桶里还剩有冷水,做弟子的就随手 倒掉了。
正在澡盆里的师傅眼看着弟子倒掉剩水,不禁语重心长地说:“世界上的任何东西,不管是大是小,是多是少,是贵是贱,都各有各的用处,不要随便就浪费了。你刚才随手倒掉的剩水,不就可以浇灌花草树木吗?这样水得其用,花草树木也眉开眼笑,一举两得,又何乐而不为呢?”
弟子受师傅这么一指点,从此便心有所悟,取法号为“滴水和尚”。
1、给短文选择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横线上。
A仪山禅师 B滴水和尚 C一举两得 D万物皆有所用
2、用“ ”划出文中既是拟人句,又是反问句的一个句子。
3、文中的“一举两得”,“一举”是指 ,“两得”是指 ,“何乐而不为”的意思是 。
4、弟子受师傅这么一指点,从此便心有所悟,取法号为“滴水和尚”。
弟子心有“所悟”,他悟到了 。 给自己取“滴水和尚”这个法号的原因:
何乐而不为的意思篇六
《六年级语文下册综合试卷(何光龙)》
兴蒙小学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综合试卷(一)
六年级语文(满分100分,120分钟完卷)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 拼音和字。(共16分)
1、用“√”选出带点字正确的读音。(2分)
炽.热 (zhì chì ) 教诲. ( huǐ huì )
飘逸. ( yì yí ) 倘.若 (tǎng táng )
2、读拼音,写词语。(10分)
juàn liàn yī wēi záo bì wú gōng kā fēi
) ( ) ( ) ( ) ( )
én shāo xūn táo zhàn fàng kuí wú mài lǒng
( ) ( ) ( )
3、查字典填空。(4分)
(1)、“锲”字查字典应查音序 ,部首作字写成 ,组词语:(
( ) 。
(2)、“博”的字义有:A.多,广。B .知道得多。 C.用自己的行动换取。
D.古代一种棋戏。 在下列词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选项。
赌博.( ) 博.古通今( ) 博.得母爱( ) 地大物博.( )
二、积累运用。(18分)
1. 辨字组词。( 5分)
矫( ) 砚( ) 涵( ) 篷( ) 敛( )
骄( ) 现( ) 函( ) 蓬( ) 剑( )
2.补充词语,任选一词造句。(5分)
如梦初 ( ) ( )往如来 含( )待放 ( )风吐艳
( )如隔世 莫( )一是 ( )世同堂 ( )人不倦
造句:
3、照样子,写词语。(4分)
( f ( ) ( ) )
兔死狐悲(拟人):
垂涎三尺(夸张):
稳如泰山(比喻):
左邻右舍(含反义词):
4、按要求写句子。(4分)
(1)、弟子们三三两两散开了,有的采花,有的捕蝴蝶,有的垂钓,有的........戏水,只有颜回和子路在陪伴着老师。 ..
排比句:
(2)、丝绸之路,犹如一条彩带,将古代亚洲、欧洲和非洲的古文明联结在..
一起。
比喻句:
(3)、绿叶,在友情里不再枯萎;友情,在绿叶里永远年轻。
赠同学言:
(4)、在我们心目中,您是天使,您是大树,您是海洋!
改成反问句:
三、课文和阅读。(共36分)
(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4分)
1、《孔子游春》一文可知,有 ,有 ,有 ,能 ;
的读书人,可称为真君子。(2分)
2、“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满”的意思是: 。“乾坤”的意思是: 。诗句的意思是: 。(2分)
3、《石灰吟》一诗,诗人借 来表达自己 , ,在人生道路上 的高尚情操。(2分)
4、 博古通今,学贯中西,被誉为“ 。” (1分)
5、 我爱广玉兰的幽香与 ,更爱广玉兰无比旺盛的 。(1分) 6、确实,有时 、不是 和 ,而是为了 和更好地发展。(2分)
7、“螳螂捕蝉”这个寓言故事的起因是 ,经过是 ,
结果是 。“螳螂捕蝉”的意思是: 。做事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要考虑到后果。(4分)
(二)、阅读《最大的美德》选段,完成后面的练习。(9分)
苏格拉底的弟子们听了老师的话,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人的一生仿佛(fú fó)也是在麦地里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个麦穗 (suì shuì)。 ..
有的人见到了那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摘( zhāi zāi)下它;有.
的人则东张西望,一再地错失良机。当(dāng dàng ) 然,追求的应该是.
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1、用“√”选出带点字正确的读音。(2分)
2、解释词语。(2分)
东张西望: 错失良机 :
3、“眼前的一穗”指,“最大”的“追求”指 ,“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又指 。(1.5分)
4、苏格拉底把人生比作,把求最大的理想相联系。 (2分)
5、有的人见到了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摘下它。句中“麦穗”加引号表示: 。(0.5分)
A 、引用原文 B、特定强调 C、特殊含义
6、“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请你围绕这一句话联系自己的学习体会写一段话。 (1分)
(三) 、阅读《仪山禅师》一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13分)
一次,仪山禅师洗澡。
水太热了,仪山让弟子打来冷水,倒进澡盆。
听师父说,水的温度已经刚好,看见桶里还剩有冷水,做弟子的就随手倒掉了。
澡盆里的师父眼看着弟子倒掉剩水,不禁语重心长地说:“世界上的任何东西,不管是大是小,是多是少,是贵是贱,都各有各的用处,不要随便就浪费了。你刚才随手倒掉的剩水,不就可以浇灌花草树木吗?这样水得其用,花草树木也眉开眼笑,一举两得i,又何乐而不为呢?”
弟子受师父这么一指点,从此便心有所悟,取法号为“滴水和尚”。
1、 找出反义词。 (2分)
浪费 ( ) 浪费 贱 ( )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2分)
语重心长: 眉开眼笑:
3(2分)
4、“一举两得”中的“一举”在文中指,“两得”指 ;“何乐而不为”的意思是: (3分)
5、弟子心有“所悟”,他“悟”到的是, 。(2分)
6、你喜欢“仪山禅师 ”吗?为什么?(2分)
四、习作能手。(30分)
提示语:小学六年的学习就要结束了。在这漫长的学习生活中,老师诲人不倦的形象一定给你留下难忘的记忆。此时此刻,你一定有很多话要对老师说。打开记忆的闸门,重温六年来那一幕幕动人的情境,给你的老师写一封信吧。
习作要求:
1、格式正确;
2、书写工整, 字数不少于450字。
何乐而不为的意思篇七
《六年级语文知识竞赛》
六年级语文知识竞赛试卷
一. 看拼音,写词语。(6分)
wān yán pí’ǎo shěng chī jiǎn yòng yìng jiē bù xiá ( )( ) ( ) ( ) 二、选择题。(14分)
1.下面的几组词,带点字读音完全一样的一组是( )
A 挑水 挑选 挑拨 挑拣 B 东奔西跑 奔波 奔驰 奔命 C 调味 调停 调整 调和 D 散文 散会 分散 散装 2、下列几组词语中,词语有误的一组是:( )
A、万古长青 再接再励 漫不经心 B、赞叹不已 前俯后仰 千山一碧 C、阴谋诡计 精兵简政 置之不理
3、下面破折号用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是——中国人。(表示解释说明的意思)
B、那张海报很漂亮,上面有乔丹的签名——现在不见了。(表示话题突然转变)C、呜——火车出站了。(表示声音延长)
D、我永远也忘不了那一天——2002年2月14日。(表示解释说明的意思) 4.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是比喻句,正确的一组是( ) (1)他长得虎头虎脑的,像他爸爸小时候一样。 (2)共产党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 (3)波涛像顽皮的孩子似的跳跃不停。 (4)天很蓝,像有人把它擦亮了似的。
A 、××√√ B、 ×√√× C、 √√√× D、 ×√√√ 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字第五笔是斜勾,第六笔是点。B、“水”字应按“先里头后两边”的笔顺规则写。
C、“亚”和“凸”两个字笔画数相同。 D、“亚”和“凹”两字笔画数相同。 6.下列词语搭配不当的一组是( ) A 遭到——破坏 遇到——意外 B介绍 ——事情 说明——问题 C 表现——出色 成绩——优异 D 学习——刻苦 工作——负责
7.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 (1)展览会上展览的工艺品中有一件十分 。
(2)我国 的工艺品在国际上久负盛名。 (3)我家墙上挂着一幅 的国画。
(4)这个抱枕上的 花纹,是我和妈妈都喜欢的那种。 A 精致;精美;精美;精致; B 精致;精致;精美;精美; C 精美;精致;精致;精美; D精致;精致;精致;精美;
三、按要求写句子。(6分)
1、失败了还得干,怎么能知难而退呢?(改为陈述句) 2、这个故事使我感动得流泪。(改成否定句式,不改变句子意思。)
3、爸爸对小明说:“今天中午我要加班,你自己做饭吃。”(改为转述句。) 四、按要求写名言警名或古诗。(14分)
2、描写“春光”的古诗: 3、描写“离别”的古诗: 4、图书馆: 5、学校餐厅: 6、送给老师的诗句: 7、送给台湾同胞的诗句: 五、填空。(11分) 1、我国的国歌是 ,开国大典的时间是 2、 ,不拘一格降人才。
3、 孙悟空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中的形象,四大名著的其他三部是《 》、《 》、《 》, 写这四部名著的作者分别是 、 、 、 。 六、口语交际。(3分)
李军在上学路上因帮助一个走失的小孩寻找他的爸爸妈妈,迟到了。对于老师的查问,李军既不能表现自己,又不想受到老师的批评,他该怎么说才能达到以上的目的,又显得自然得体呢?(不能撒谎)
七、快乐阅读,轻松作答。(6分)
在大人们的责骂和追问声中,我们委屈地献上了革药和小鱼。老师一下子搂住我们脏乎乎的身子,哭了,泪水一滴一滴掉在我们脸上…… 1、此文段选自《 》,作者是2分) 2、老师为什么一下子搂住了我们脏乎乎的身子,哭了? (2分)
。
3、这里没有写老师说话,如果老师说话,她会说些什么呢?(2分)
1、写出表示“勤俭节约”的名言.
㈡课外阅读,完成题目。(共10分)
一次,仪山禅师洗澡。
水太热了点,仪山让弟子打来冷水,倒进澡盆。
听师傅说,水的温度已经刚好,看见桶里还剩有冷水,做弟子的就随手倒掉了。
正在澡盆里的师傅眼看弟子倒掉剩水,不禁语重心长地说:“世界的的任何东西,不管是大是小,是多是少,是贵是贱,都各有各的用处,不要随便就浪费了。你刚才随手倒掉的剩水,不就可以浇灌花草树木吗?这样水得其用,花草树木也眉开眼笑,一举两得,又何乐而不为呢?”
弟子受师傅这么一指点,从此便心有所悟,取法号为:“滴水和尚。” 1、给短文选择一个题目,用“√”标出。1分
(仪山禅师 滴水和尚 一举两得 万物皆有所用) 2、这个故事的起因是:________________ 经过是:________________
结果是:_______________ 3分
3、划出文中既是拟人句,又是反问句的句子。用“ ”标出。2分 4、文中划线中的“一举两得”,“一举”指:_______ “两得”指:____________________ “何乐而不为”的意思是:____________3分
5、弟子心有“所悟”,他“悟”到了什么?( )1分 A、讲究节约,不要浪费一滴水。 B、万物都有用处,不要随便浪费掉。 C、要珍惜自己存在的价值。 D、法号应该取为“滴水和尚”
九、习作:(30分)
题目:( )的启示
要求:可以是一句名言、一句诗、一件事„„带给人的启示,注意语句通顺,字数在400字左右。
何乐而不为的意思篇八
《六年级篇章》
六年级篇章过关竞赛试卷(总分:30分)
班级: 姓名: 得分:
阅 读:(一)(14分)
一次,仪山禅师洗澡。
水太热了点,仪山让弟子打来冷水,倒进澡盆。
听师傅说,水的温度已经刚好,看见桶里还剩有冷水,做弟子的就随手倒掉了。
正在澡盆里的师傅眼看弟子倒掉剩水,不禁语重心长地说:“世界的的任何东西,不管是大是小,是
多是少,是贵是贱,都各有各的用处,不要随便就浪费了。你刚才随手倒掉的剩水,不就可以浇灌花草树木吗?这样水得其用,花草树木也眉开眼笑,一举两得,又何乐而不为呢?”
弟子受师傅这么一指点,从此便心有所悟,取法号为:“滴水和尚。”
1、给短文选择一个题目,用“√”标出。(1分)
(仪山禅师 滴水和尚 一举两得 万物皆有所用)
2、这个故事的起因是: 经过是: 结果是: (3分)
3、给短文分段,在文中用“∥”标出。(3分)
4、划出文中既是拟人句,又是反问句的句子。用“—— ”标出。2分
5、文中划线中的“一举两得”,“一举”指:_______
“两得”指:____________________
“何乐而不为”的意思是: (3分)
6、弟子心有“所悟”,他“悟”到了什么?( )2分
A、讲究节约,不要浪费一滴水。B、万物都有用处,不要随便浪费掉。
C、要珍惜自己存在的价值。 D、法号应该取为“滴水和尚”
(二) 锁(16分)
谁都有不小心的时候,老张出门倒水,随手一带,门“砰”地一下锁住了。
他拎着脸盆,站在门边发愣。热心的邻居拥来,想尽了办法,结果还是——“没门儿”。
我家大姑站在人群里眨眼,忽然她笑起来,挤到老张跟前神秘地说着什么,眼神一个劲地往南院飞。老张愁眉渐渐舒展,却又显得很为难,大姑摆摆手,叫上几个小伙子连请带拽地拉来了南院的李小川。 小川前几年因偷盗,在劳教所呆了一年多。现在他成天不言不语,闷着头在厂里干活,谁也没再听说
过干那号事。平时人们很难想起他来,似乎院里根本就没这个人。
他茫然不知所措地被人们推到门前。大姑脸上浮着尴尬的笑容,拉着他连说带比画;老张笨拙地拿根
烟一个劲儿地往他嘴里塞。他们极力怂恿小川打开这把锁。
小川脸上有些发红,鼻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他低着头,手抄在口袋里,紧抿着嘴唇,一只脚在地上来回蹭着„„邻居们期待的好奇的目光落在他身上,一下子周围变得异常安静。
他终于像是下了决心,慢慢抬起头,脸上现出一种古怪的表情来,似乎想笑一笑,却又笑不出来。他用手背拭了一下鼻子上的汗水,向邻居要了一根旧锯条。他缓缓举起手,仿佛提着根千斤重的东西。人们注意地望着他的一举一动,后面的人起劲地往里挤,往上踮脚„„他忽然闭上眼睛,锯条顺着门缝往里插,手猛地一抖。谁都没弄清是怎么回事,老张的门打开了。
一片说不清是什么意思的“啧啧”声从人们口里发出来。小川拨开人群低着头往南院走去。我看见大姑又开始眨眼,目光富有深意地向人们扫了一圈,随后她急步跟上小川,满面堆笑而又似乎漫不经心地问小川会不会开保险箱。小川站住了,一双眼忽然变得冰冷、冰冷的,那寒彻人心的目光迟钝地盯住大姑僵住的笑脸,又缓缓扫过人群,嘴角痛苦地抽搐着发出一声低沉的冷笑。“当”的一声,钢锯条在他的指间折成两截,他用尽全力把它扔到远远的阴沟边,像是扔出了一件沉重而又污秽不堪的东西。这一瞬间,我发现他的手指闪着一星红色的光点。我的心骤然紧缩了,我几乎是跑着回到家里。我似乎觉得,我的心也在滴血。
第二天,大姑和老张家都换上双保险锁。
1 、以上是一篇微型小说,请用简要话概括小说情节,不超过30个字。(2分)
2、通过这篇小说,作者要提醒人们的是( )(2分)
A.请给改邪归正的失足青年起码的信任。B.不要希求人们会真正相信失足青年。
C.请理解改邪归正的失足青年的上进愿望。D.不要苛求失过足的青年言行完美无缺。
3、小说两次写到大姑“眨眼”,两次眨眼,各有用意。请分别由文中找出句子来说明大姑眨眼的用意。(2分)第一次眨眼的用意
第二次眨眼的用意
4、锁撬开后,“一片说不清是什么意思的‘啧啧’声从人们口里发出来。”根据小说的内容,“说不清的意思”实际上可以分析出几种来,请你谈谈两种理解。(2分) (1) (2)
5、小说倒数第2段,“我似乎觉得,我的心也在滴血”中“也”字在此有何含义?(2分)
6、文中括号处省略了描写小川此刻的心理活动的话,请在下面横线上补写出来。(2分)
7、请写出文中引号的作用。(2分) ① 表示直接引用的话, ② 表示突出强调。 ③ 表示讽刺和否定。 ④ 表示特定称谓。 ⑤ 有时用来引用成语、谚语、歇后语等。
“砰”( )、“啧啧”( )、“当” ( )“没门儿”( )
8、小说以“锁”为题有何意义?(2分)
何乐而不为的意思篇九
《六年级毕业模拟试卷》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水平测试
小学六年级语文试题
【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一、把下列句子抄写在横线上,注意写得正确、工整(2分) 认真做事只能把事做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
二、看拼音,写词语(8分)
ɡuàn ɡài kānɡ kǎi jiǎo jiàn jiǎn lòu
xióng yīng kā fēi qī liáng zhàng péng
三、按要求,写成语(6分)
表示有毅力的: 描写春天的:
四、选择题。只填序号 (10分)
1.下面带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个是
⑴悄.(qiǎo)然无声 ⑵瘦削.(xiāo )⑶ 肖.(xiāo)邦 ⑷玉屑.(xiè)银末 2. 下面词语中,加点字不正确的一个是 ⑴杜鹃.花开 ⑵无比眷.恋 ⑶美丽婵娟. ⑷绢.献衣物 3.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⑴ 温.故而知新(复习) ⑵ 鲜.为人知(少) ⑶ 有朋自.远方来(自己) ⑷ 快走.
踏清秋(奔驰,跑) 4.针对《三打白骨精》作出评说的诗句是
⑴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蜮必成灾 ⑵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⑶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⑷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5. 与《最大的麦穗》这篇课文的启示不相符的一项是 _ ___ ⑴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⑵ 抓住当前,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 ⑶ 机会多的是,不用急于定夺 ⑷ 志存高远,抢抓机遇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4 分)
1. 我瞪大双眼正在欣赏着,突然那落日 ,最后像跳水远那样,以一个 的弹跳,再以一个 的优美姿势入了水,向人们 。(《三亚落日》)(4分)
2. ,巨浪荡涤着尘埃; ,涛声回荡在天外。(《长江之歌》)(2分)
3. 水奔流不息,是;水穿山岩, 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 „„江河湖海与我们的关系极为密切:我们赞美长江,
她是无穷的 ,我们依恋长江,她有 ;在人们的眼中,烟台的海分明是一幅画,是一道广阔的 ,是一座壮丽的 ;21世纪,人类寄 于海洋,就要科学而合理地开发海洋、 海洋。 (5分)
4. 老师被称作是“天使”,因为他品德无比高尚;老师又是“ ,因为他总是关爱、呵护学生成长;老师胸怀宽广、知识渊博,所以他还有“ ” 的美誉。其实,我们身边的许多人是可以作为我们的老师,值得我们虚心学习的,正如孔子所说的:“ ”。(3分)
六、阅读短文,完成练习(30分)
短文1 《半截蜡烛》片段(10分)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这时候,大儿子杰克慢慢地站起来,“天真冷。我到柴房去搬些柴来生个火吧。”说着,伸手端起烛台朝门口走去,屋子顿时暗了许多。①中尉快步赶上前,厉声喝道:“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一把夺回烛台。孩子是懂事的,他知道,厄.运.
即将到来了。在斗争的最后时刻,他从容地搬回一捆木柴,生了火,默默地坐待着。烛焰摇曳,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正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突然,②小女儿杰奎琳娇声地对德国人说道:“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
1
得那么美丽。我抬头端详着屋檐下的两个纸盒子,忽然明白了:
以拿灯上楼睡觉吗?”少校瞧了瞧这位可爱的小姑娘,说:“当然可以。我家也有一个你这么大的小女儿。”杰奎琳镇定地把烛台端起来,向几位军官道过晚安,上楼去了。 1. “他知道,厄运..
即将到来了”一句中,“厄运”既指 , 又是指 。(4分) 2.文中能表现人物 “镇定”的词语有 、 等。(2分) 3.文中画线的句子表达了不同的感情色彩,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4分) 第①句: 第②句: 短文2 屋檐下的纸盒子(20分) ①王奶奶家的屋檐下挂着两个纸盒子 这两个纸盒子有什么用 莫非是吉祥物 吉祥物应该有喜庆色彩 可这两个纸盒子太普通了 哪里像吉祥物啊 王奶奶似乎看
出了我这一连串的疑惑,笑眯眯地让我坐下,给我讲起了纸盒子的故事——
②去年春天,两只燕子看中了我家的屋檐,每天衔来干草和泥巴,不停地在那里筑
巢。巢筑好了,不久,几只小燕子也出生了。两只老燕子轮流外出觅食,喂养它们嗷嗷
待哺的小宝宝。可是,一天我外出有事,回来发现燕子窝掉下来了!两只老燕子绕着支离破碎的窝,上下翻飞,高声哀鸣。看到这情景,我难受极了。原来,趁我不在家,几个顽皮的孩子用竹竿把燕子窝捅了下来。我真担心,燕子会因为这次伤害离开我家。
③没想到几天以后,燕子又飞回来了。也许是对这里情有独钟....
吧,它们又衔来泥土,不辞劳苦地重建家园。我欣喜异常,赶紧拿来一个纸盒子,挂在屋檐下面,将燕子窝护
在中间。有邻居对我说:“燕子在这儿安家,每天都有粪便落下,很脏的。屋檐下挂着两
个纸盒子也不美观,还是把它们赶走吧!”你想,如果每天都能看到燕子飞来飞去的身影,听到它们唧唧喳喳的歌声,那是多么美好的享受啊,我怎么能把它们赶走呢? ④去年,那一对老燕子在用纸盒子护着的窝里孵出了几只小燕子。今年,它们又来了,还带来了另一对同伴在这里安家。燕子是有灵性的,你对它好,它全记着呢!我别
提多高兴呢,赶紧又拿来一个纸盒子,把新窝护起来。这样,小孩子就不会来捣乱了,
粪便也不会落下来了,还能给燕子遮风挡雨,何乐而不为.....
呢?现在小燕子也会飞了,它们每天都出去捉害虫,为我唱美妙动听的歌曲,表演高雅迷人的舞蹈,它们就住在我的屋檐下,跟我做伴,这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啊……
⑤王奶奶正说得动情,有几只燕子飞回来了。它们忽左忽右,忽上忽下,盘旋翻飞,还唱着悦耳的歌曲,像是给我们表演似的。王奶奶笑得双眼眯成了缝,额上的皱纹也显
2
1. 给第①段话加上标点。(3分)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4分)
(1)燕子对这里“情有独钟”表现在: (2)“何乐而不为”在文中的意思是:
3. 燕子有哪些值得人喜爱、呵护的地方?请抓住关键语句答出两点。(4分)
⑴ ⑵
4. 用“”画出描写“那是多么美好的享受啊”的句子。(2分)
5.填空。(4分)
短文②③④三段写了王奶奶讲她和燕子的故事,每一段的大意是:
第②段:屋檐下两只老燕子的窝被捅了下来,王奶奶很难受。
第③段:
第④段: 6.联系开头,在结尾的横线上补写一、两句话。(3分) 我抬头端详着屋檐下的两个纸盒子,忽然明白了:
七、习作(30分)
回顾自己六年来的成长,伴着欢笑和泪水,写满了酸甜苦辣,你一定有很多故事记忆犹
新,请以“我的成长故事”为话题,写一个最难忘的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成长故事。 要求:(1)题目自拟。将经历的过程写具体,把当时的体验写清楚。
3
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二、看拼音,写词语。
灌溉 慷慨 矫健 简陋 雄 鹰 咖 啡 凄 凉 帐 篷 【每词1分,共8分】 三、按要求,写成语。
【答案略。每词1分,共6分】 四、选择题。
1.(2) 2.(4 ) 3.(3) 4.(1) 5.(3) 【每题2分,共10分】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4 分)
1.悄悄地 和煦 败 盛夏 迎风吐艳 茂盛【每处0.5分,共4分】
2.沉醉不知归路 斜风细雨不须归
【每处1分,共2分】
3.哺育 德行 凿 利用 源泉 母亲的情怀希望 志向
【每处0.5分,共5分】 4.大树 海洋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每处1分,共3分】
六、阅读短文,完成练习(28分) 短文1(共10分)
1. 情报暴露;一家人遭难【各2分,共4分】2.慢慢地 从容地或默默地【各1分,共2分】3.第一句:体会出德军的凶恶、残暴。
第二句:体会出小姑娘的机智、镇定、勇敢。 衰败 清冷背景 舞台
【各2分,共4分,能大体围绕贬义和褒义的色彩答出,即可计分】
短文2(共20分)
1.王奶奶家的屋檐下挂着两个纸盒子。这两个纸盒子有什么用?莫非是吉祥物?吉祥物应该有喜庆色彩,可这两个纸盒子太普通了,不像吉祥物啊?
【共3分,每两个标点1分】
2. (1)情有独钟:本文形容燕子对王奶奶家的屋檐十分有感情。(形容对人或事物感情十分专注。)
(2)何乐而不为:这么好的事为什么不做呢。 【共4分,每空2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3.不辞辛劳 很有灵性 歌舞高雅美妙 【答出1点计2分,共4分】
4.“它们忽左忽右,忽上忽下,盘旋翻飞还唱着悦耳的歌曲,像是给我们
表演似的。”或“它们每天都出去捉害虫,为我唱美妙动听的歌曲,表演高雅迷人的舞蹈,它们就住在我的屋檐下,跟我做伴”等。 2分
5. 第③段:燕子又飞回来做好了窝,王奶奶不顾劝说,用纸盒子托护起来。 第④段:另一对燕子在房檐下安家,王奶奶又用一个纸盒子把新窝护起来。 【每段2分,共4分,答出大意即可】 6. 纸盒子就是王奶奶家的吉祥物。住在用纸盒子护着的窝里的燕子给王奶奶带来了欢乐和享受。 3分(意思正确即可得分) 七、作文
共30分。建议分别从选材内容、语言表达、格式标点等方面,按等级计分。
4
何乐而不为的意思篇十
《小学语文知识试题》
一、 填空题(49分)
1、 看下面几个字,按要求填空。(2分)
凹 鼎 肃 真 小 精
按音序排列,这六个字的顺序是凹 鼎 精 肃 小 真 ,按笔画数从小到大依次是 小,凹,肃,真,鼎,精
。
2、 给下列多音字注音。(5分)
A、好种( zhǒng )种好西瓜,西瓜留种再种(zhòng )好瓜。
B、这个恶( è )人真可恶( wù )。
C、你怎么还( hái )不还( huán )我的钱?
D、小兴安岭蕴藏(cáng )着丰富的宝藏( zàng )。
E、明天在这里召开会( kuài )计会( huì )议。
3、 猜字谜。(4分)
A、上面正差一横,下面少去一点。( 步 )
B、林字多一半,不作森字猜。( 梦 )
C、九十九。( 白 )
D、一点一横长,一撇向西分。并排两棵树,栽在石头上。( 磨 )
4、 把下列词语按一定顺序排列。(3分)
5、 在括号里填上12生肖,组成12生肖歇后语。(6分)
( 引蛇 )出洞——东张西望 ( 龙 )王爷搬家——厉害
( 老虎 )屁股——摸不得 (狗 )拿耗子——多管闲事
( 黄牛 )吃草——吞吞吐吐 ( 猴子 )吃辣椒——抓耳挠腮
亡( 羊 )补牢——为时已晚 洞里的( 蛇 )——不知长短
盲人骑瞎( 马 )——乱闯 ( 猪 )八戒戴花——臭美
( 兔子 )拉车——连蹦带跳 ( 鸡 )给黄鼠狼拜年——死巴结
6、在下面( )里填上人体某部分名称,组成四字成语。(5分)
( 唇 )枪( 舌 )剑 袖( 手 ) 旁 观 孤 ( 掌 ) 难 鸣
屈( 指 )可 数 (胸 ) 有 成 竹 得( 心 )应(手 )
( 肺 )(腑 )之 言 牵( 肠 )挂(肚 ) 促( 膝 )谈( 心 )
一( 臂 )之 力
7、综合知识填空。(20分)
A、明末地理学家徐霞客有“五岳归来不见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之说,请问:其中的五岳是指:东岳泰山、 西岳华山 南岳衡山 北岳恒山 中岳嵩山
B、“岁寒三友”是指松 、竹子 、梅花 。
C、“文房四宝”是指: 纸 、磨 、笔、 砚。
D、“四大发明”是指: 指南针 、火药 、 造纸术、印刷术 。 E、《三国演义》中“桃园结义”是指哪三个张飞 、刘备 、关羽 。人
F、小说《射雕英雄传》的作者是: 金庸 。小说中你知道的人物有 郭靖 黄蓉 等。
8、关联词语填空。(4分)
A、( 虽然 )今天下雨,( 但是 )运动会照常举行。
B、( 因为 )今天下雨,( 所以 )运动会延期举行。
C、( 即使 )明天下雨,运动会( 也)照常举行。
D、( 如果 )明天下雨,运动会( 就 )延期举行。
二、 连线题。(13分)
1、 将下列名著和作者的名字以及主要人物对应连线。(4分)
罗贯中 《红楼梦》 武松
吴承恩 《水浒》 孙悟空
施耐庵 《三国演义》 林黛玉
曹雪芹 《西游记》 诸葛亮
2、 请将下列城市和对应的国家以及相关的事物用线连起来。(5分)
威尼斯 法国 樱花
巴黎 美国 故宫
北京 中国 香水
纽约 日本 小艇
东京 意大利 自由女神
3、 歇后语连线。(4分)
十五只吊桶打水 百发百中
千里送鹅毛 铁面无私
王婆卖瓜 黄土变成金
八仙过海 礼轻情意重
包公断案 自卖自夸
人门缝里看人 七上八下
万众一条心 各显神通
神枪手 把人看扁了
三、 选择题。(30分)
1、 《新华字典》中,“筷”、“狂”两个字都在第260页,根据音序排列规律,推断出“宽”、“款”、“筐”三个字所在的页码。它们分别在( B )页。
A、258、259、261 B、260、260、260
C、260、261、261 D、259、260、261
2、 下面查字典,答案每项都正确的一组是( A )。
A、婪:查部首“女”,查音序“L”,共11画。
B、梦:查部首“木”、“夕”都可以,读音meng。
C、梵:查部首“凡”,查音序“F”,意思是与佛教有关。
D、冕:查部首“日”或“曰”,读音是mian,意思是帝王的帽子。
3、 下列词语错别字最少的一组是( C )。
A、震耳欲聋 跋山涉水 遍体粼伤 安然无羊
B、呕心沥血 春意盎然 沉重其事 再接再励
C、流水潺潺 斩钉截铁 风餐路宿 辗转反侧
D、谈笑风声 忑忐不安 狼狈为干 神计妙算
4、 下列加“( B )。
A(神妙) (蒙混) (包含) (喜欢)
B、欺君之罪(欺凌) 举不胜举(尽) 首脑会晤(见面) 奋不顾身(照管)
C(高耸) (高而上平) (空闲) 旦(经过)
D(青色) (意料) (投奔) (少)
5、 词语:鼠目寸光、雪中送炭、事半功倍、腰缠万贯、名副其实的反义词,最恰当的一组是( C )。
A、胸怀大志 锦上添花 一箭双雕 一贫如洗 徒有虚名
B、目光远大 莫不关心 事倍功半 衣衫褴褛 名不副实
C、高瞻远瞩 锦上添花 事倍功半 一贫如洗 名不副实
D、高瞻远瞩 莫不关心 一箭双雕 衣衫褴褛 滥竽充数
6、 下列各组四个词语结构形式完全不同的一组是( D )。
A、霞光 危峰兀立 凶神恶煞 噩耗
B、规矩 春意盎然 绿草如茵 手足
C、呼吸 拔苗助长 鸟语花香 出入
D、谈心 叶公好龙 出水芙蓉 动静
7、 下列词语搭配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C )。
A、深沉的微笑 战斗时候 端正态度 炮火剧烈
B、深沉的雷声 战役年代 端正目的 竞赛激烈
C、深沉的哀悼 战争年代 端正作风 光线强烈
D、深沉的夜晚 战役时候 端正思想 疼痛猛烈
8、 下列无法按任何规律排列的一组是( A )。
A、头部 鼻子 身体 眼睛
B、弟弟 爸爸 爷爷 姐姐
C、第二小组 小学 白水洋小学 六年级
D、树叶 树根 树干 树枝
9、 下列关联词语用得不正确的是( D )。
A、尽管你脑袋灵得很,如果不认真学习,还是得不到好成绩。
B、不管风霜雨雪,小明总是天天早起锻练身体。
C、只有全心全意地为同学服务,才能受到同学们的尊敬。
D、只要上课认真听讲,就能取得好成绩。
10、依次填入方框内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C )。
一个猎人,□他打扮得十分威武,□为人十分胆小。□她的妻子常常劝他要挺起胸膛,鼓起勇气做人。猎人说:“□你这样劝我,□我也没有办法把我的胆子加大呀!”
A、尽管、还是、所以、虽然、但是
B、尽管、还是、因此、虽然、但是
C、虽然、但是、因此、尽管、可是
D、虽然、但是、因为、尽管、可是
11、下列各组修辞判断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C )。
⑴准是怕别的东西伤害了它的“宝宝”吧!
⑵荷叶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⑶延安的歌声„„它是黑夜的火把,雪天的煤炭,大旱的甘霖。
⑷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
⑸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
A、⑴拟人 ⑵比喻 ⑶排比 ⑷反问 ⑸夸张
B、⑴拟人 ⑵拟人 ⑶比喻 ⑷设问 ⑸比喻
C、⑴比喻 ⑵拟人 ⑶排比 ⑷反问 ⑸夸张
D、⑴比喻 ⑵比喻 ⑶比喻 ⑷设问 ⑸比喻
1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D)。
A、不速之客——陨石,真是自己送上门来的《天然史书》啊!
B、他们匆匆地说了声“对不起!”又匆匆地往前跑。
C、“行啊”,小敏回答说。“叫我干什么都行!”
D、“路是自己走出来的!”徐向前元帅常常告诫自己的子女不要爸妈去“铺路”。
13、衔接短文,最恰当的一组是( D )。
清晨,每当嘹亮雄壮的国歌奏起,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上升,同学和老师无不兴奋异常,满怀激情。看,操场上,飞速跑向教室的同学立刻停住脚步,打扫卫生的同学立即放下手中活,赶往上班的教师马上收住匆匆的步伐。他们都就地立正面向国旗,恭恭敬敬行礼。________
A、然而,往往有小同学却随随便便走来走去,因为他们还不懂这是庄严的时刻。
B、然而,往往有老爷爷或老奶奶却若无其事地在操场上走来走去,因为他们真的不知道这是庄严的时刻。
C、然而,往往有“名牌服装”,手持“大哥大”,若无其事昂首挺胸从站立者身旁擦过。难道他们不知道这是庄严的时刻?不可思义!
D、此时此刻,我总是思潮翻滚,那不是祖国在召唤我们吗?
上一篇:描写城市繁华的句子
下一篇:怎样能让女人爽的没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