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汉语四六级】
冲锋号观后感篇一
《冲锋号观后感》
《冲锋号》《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感后感
2015年9月25日下午,在**党支部的安排下观看了《冲锋号》及文献纪录片《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两部爱国影片。影片看完后,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感触良多。
电影《冲锋号》用三维动画的形式,讲述了一个浪流少年经过长征的洗礼,成长为一名优秀红军战士的故事。影片以动漫表现手法,通过儿童的视角,真实再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队伍血战湘江、转战遵义、飞夺泸定桥、翻越雪山、穿越草地等重大历史事件。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看电影的过程中,确实为之感动:当红军冒着枪林弹雨冲向只有十三根铁索的泸定桥时;当红军战士在雪山上艰难行进时;当连长为保护虎子和诗诗两个小红军战士而冻成冰雕时;当红军战士为一个孕妇生孩子与敌人战斗时……,艺术是对生活的高度抽象的体现,虽然这些感人的场面以故事的情境、动画的形式展现,但依旧深深震撼了我。在那个艰难的时代,这些共产党员就靠着这么一种理想和信仰在坚持。正是他们的坚持和奋斗,才赢得了最后的胜利和成功。
观看影片的过程中,有一个场景引起了我的思考,当一个孕妇在草地上生孩子时,一个连的红军战士为保护帐篷里
的孕妇,牺牲了很多人。我也在想为了一个新生命的诞生,是否值得牺牲这么多生命,连长的话点醒了我,作为一名一个胸怀百姓、有着坚定理想和崇高信仰的共产党员,毅然选择去守护一个新生命的到来,不计任何代价,哪怕牺牲很多他的战友的原因是,今天所有的牺牲和流血都是为了更好的明天,为了新中国的下一代,这不仅仅是一个小生命,他代表了新中国,代表了连长甚至是全体共产党员对希望和未来的憧憬,所以牺牲再多,他们都要拼命阻挡,看到新生命诞生,雨过天晴后太阳冉冉升起那一刻,预示着中国即将以崭新的面貌重生,让人不禁热血沸腾。
影片中以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背景为开头,红军血战湘江损失惨重,但自遵义会议召开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后,中国红军不结论是飞夺泸定桥、还是爬雪山过草地后得胜利会师,都一次一次取得胜利,历史一次次的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歌是曹火星年仅19岁时在北京在房山区霞云岭乡堂上村创作了不朽之作《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平津解放后更名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曹火星把自己对党的热爱和对历史实践的亲身感受,化作无穷的力量,谱写出反映人民心声和时代真理
的最强音,这不仅是对中国革命音乐事业的重大贡献,同时对于坚定人民群众对共产党的信念也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这是一首人民之歌,是确切反应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功绩之歌,是颂党第一歌。我愿再次唱响这首歌,歌颂我们伟大的党、伟大的祖国,
观影结束后,我抑制不住心中的悲壮与喜悦,铭记历史,才能烛照未来,中国梦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我们应该时刻铭记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始终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做好本职工作,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
冲锋号观后感篇二
《电影《冲锋号》观后感》
电影《冲锋号》观后感
儿童节那天,我去电影院看了《冲锋号》这部电影。
这部电影是关于红军和白匪军的故事,我非常喜欢看这部电影。电影里的主角是一个名叫虎子的孤儿,别看他是个孤儿,他可厉害了,如果这部电影里没有他的话,那么多的人可能都会牺牲,为什么这么说呢?
事情是这样的,有一天虎子不小心闯了祸了,大家都批评他,虎子羞愧之下就离开营地开始流浪去了,当他路过一位老奶奶家门口的时候,听到白匪军在欺负老奶奶,于是他就上前打白匪军,结果没打到还被白匪军抓起来了,到了白匪军的营地里,虎子就找机会把营地里的汽油罐全部打翻,用蜡烛往汽油里一放,整个营地里全部燃烧了起来。虎子的小伙伴小地瓜——就是一条大黄狗,从白匪军那里叼回了红军最缺的药箱,而且虎子还从白匪军那里听到一个消息,他们要攻打红军。于是虎子赶紧回到红军的营地,告诉了大个子叔叔,让红军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虎子可真是个勇敢机智的孩子,我真佩服你。
冲锋号观后感篇三
《电影冲锋号观后感》
电影冲锋号观后感
电影冲锋号>观后感(一)
去电影院看了一部3D动画电影《冲锋号》,我很久没去电影院看过电影了,尤其是这种红色主题的儿童电影,好像只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看过《闪闪的红星》。我去看这部新时代的红色电影,确实是抱着很复杂的心理去看的。
我是个有着十九年党龄的共产党员,我承认我是抱着重新寻找理想和信仰的心理去看这部片子的。我当年是受身边很多优秀共产党员的影响,怀着满腔的热情和理想入了党。可是在社会上工作快二十年了,经历了很多不如意的事情,而自己为了生活而拼搏,理想和信仰也丢到一边去了。我想通过看这部片子,重新找回那么一点理想主义的激情。 我事先知道这种红色电影不会有很多人看,而且我是周一中午去看的,这个时段确实不会有人会跑去看一部没有娱乐情节的红色电影。电影院在这个时间点上排这个场次,估计也是预计到不会有很多人看的,也许是为了应付上级的要求才排的场次。我进去的时候,电影已经开始了,听到震撼的炮声,我还是很激动的。因为我很久没有这种激动的感觉了。
影片从一个流浪儿虎子遭遇战火受伤,被路过的红军战士救起的>故事开始说起。这样的故事情节应该还是很符合当时的情况的。我曾经看过一些红军的纪实故事,历史背景我还是很熟悉的,我主要是想看这部动画电影如何通过这么一个故事来表现一个宏大的红色主题。我也明白,在这个娱乐至上的时代,做这么一部红色主题的影片是一件很不讨好的事情,可是我真的希望从电影中找到一点让我感动的东西。
一开始,电影的节奏不是很快,有些地方甚至有些拖沓,让我有些着急。虎子参加红军队伍,大家都把他当成一个亲人一样来对待他,让他感觉到了温暖和快乐。可是虎子还没有什么明确的理想和信仰,他不过是跟着队伍前进的一个闲杂人员而已,他没有什么纪律性,吃人家的红薯,喝了人家的酒,甚至赌气离开了红军队伍,继续流浪。可是他心里还是惦记着红军队伍里那些待他如亲人般的红军战士,因此他听到与红军有关的坏消息时,会急着去找红军队伍。他终于历尽艰难找到了他熟悉的红军队伍,找到了他的组织,重新接受组织的关心,也重新接受一个组织的温暖,这确实是很让人开心的一件事情。
虎子之前是一个没有人关心他生死的流浪儿童,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被红军战士救起,并在这个队伍中看到连长、张大个等红军战士为了革命理想冲锋在前而不惜牺牲生命,他自然也被感动了,最后融入了这个集体当中,为红军队伍而吹响了救命的冲锋号。 我在看电影的过程中,确实也感动了很多次:当红军冒着枪林弹雨冲向只有十三根铁索的泸定桥时;当红军战士在雪山上艰难行进时;当连长为保护虎子和诗诗两个小红军战士而冻成冰雕时;当红军战士为一个孕妇生孩子与敌人战斗时……
我承认我是个很容易被感动的人,很多年没看过这样让我感动的片子了。尤其是当连长顶着雪崩为两个孩子赢得一点生存的空间而冻成冰雕时,大家都哭了,我的眼泪也流了出来。我承认我找到了久违的那种感动和激情。在那个艰难的时代,这些共产党员就靠着这么一种理想和信仰在坚持。正是他们的坚持和奋斗,才赢得了最后的胜利和成功。
其实这部电影很少说教,也很少以前红色影片中那种伟大的英雄语言,影片试图通过一些令人感动的情节来感动观众。我确实也被感动了。当一个孕妇在草地上生孩子时,一个连的红军战士为保护帐篷里的孕妇,牺牲了很多人。我也在想为了一个新生命的诞生,是否值得牺牲这么多生命,连长的话让我找到了一个男人的担当,也让我感动。而
这些战士的拼命阻挡敌人炮弹的英勇精神也让我肃然起敬。他们正是因为怀着对未来美好理想的追求,还有对新生命的敬畏,才不惜牺牲自己,为下一代赢得一个美好的未来。 也许在这个娱乐片当红的年代,这种宣传理想和信仰的片子是有些让人难以接受的。也许当我和别人谈理想和信仰的时候,别人会笑话我是个理想主义者。可是扪心自问,难道我们就不需要理想和信仰了吗?一个人没有理想时,就会觉得空虚、无聊。也许有人认为我们还在为了生存而拼搏的时候,我们没有资格去谈什么空虚的理想和信仰。可是一个人没有理想和信仰,会在奋斗的过程中觉得很无力。而当一个人在满足温饱之后,其实更需要有一些精神层面的理想和信仰来充实我们的内心,让我们觉得在这个世界上,我们还要继续为某种理想和信仰而奋斗和拼搏!
我记得我读小学时写《我的理想》之类的作文,是好好读书,取得好成绩,能继续升学;读高中时的理想是要考上大学,到打城市去工作和生活;我考上大学到北京读书之后,我的理想是有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我在做不喜欢的工作多年之后,历经艰难坎坷才实现了我做编辑记者的理想工作。现在,我工作了近二十年,已经是人到中年了,我常常把自己的理想寄托在下一代身上了。我现在的理想是为培养下一代而努力奋斗了,当然我现在不只想为培养自己的孩子而努力,而是结合我自己正在做的一本幼教杂志的编辑工作,为了让更多的孩子得到理想的教育而努力奋斗了!在这个和平年代,我们不需要在枪林弹雨中去冲锋陷阵,也不需要为了理想而牺牲生命,但是依然需要有为理想和信仰而奋斗和拼搏的精神,这大概是我看完这部片子后最大的收获吧! 电影冲锋号观后感(二)
上周,我和同事们去电影院看了一部令我受益匪浅的3D动画电影《冲锋号》。它使我感受到了革命时代的生活艰难困苦,我感动至深。
看完这部影片,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要想胜利不能靠等,要去斗。等,只能等来落后挨打;等,只能等来东亚病夫的耻辱。我不能生在福中不知福,要踏着红色记忆的脚步分秒必争,心中红色永铭记,让历尽沧桑的祖国矗立在世界之巅。要像他们一样绝不向困难和挫折低头。在生活的道路中,我要像他们一样时刻不忘自己肩负的重任,把祖国的荣誉看得高于一切,从严要求自己。
影片从一个流浪儿虎子遭遇战火受伤,被路过的红军战士救起的故事开始说起。这样的故事情节应该还是很符合当时的情况的。我曾经看过一些红军的纪实故事,历史背景我还是很熟悉的,我主要是想看这部动画电影如何通过这么一个故事来表现一个宏大的红色主题。我也明白,在这个娱乐至上的时代,做这么一部红色主题的影片是一件很不讨好的事情,可是我真的希望从电影中找到一点让我感动的东西。
一开始,电影的节奏不是很快,有些地方甚至有些拖沓,让我有些着急。虎子参加红军队伍,大家都把他当成一个亲人一样来对待他,让他感觉到了温暖和快乐。可是虎子还没有什么明确的理想和信仰,他不过是跟着队伍前进的一个闲杂人员而已,他没有什么纪律性,吃人家的红薯,喝了人家的酒,甚至赌气离开了红军队伍,继续流浪。可是他心里还是惦记着红军队伍里那些待他如亲人般的红军战士,因此他听到与红军有关的坏消息时,会急着去找红军队伍。他终于历尽艰难找到了他熟悉的红军队伍,找到了他的组织,重新接受组织的关心,也重新接受一个组织的温暖,这确实是很让人开心的一件事情。虎子之前是一个没有人关心他生死的流浪儿童,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被红军战士救起,并在这个队伍中看到连长、张大个等红军战士为了革命理想冲锋在前而不惜牺牲生命,他自然也被感动了,最后融入了这个集体当中,为红军队伍而吹响了救命的冲锋号。
我在看电影的过程中,确实也感动了很多次:当红军冒着枪林弹雨冲向只有十三根
铁索的泸定桥时;当红军战士在雪山上艰难行进时;当连长为保护虎子和诗诗两个小红军战士而冻成冰雕时;当红军战士为一个孕妇生孩子与敌人战斗时……
我承认我是个很容易被感动的人,很多年没看过这样让我感动的片子了。尤其是当连长顶着雪崩为两个孩子赢得一点生存的空间而冻成冰雕时,大家都哭了,我的眼泪也流了出来。我承认我找到了久违的那种感动和激情。在那个艰难的时代,这些共产党员就靠着这么一种理想和信仰在坚持。正是他们的坚持和奋斗,才赢得了最后的胜利和成功。
这部影片将虎子爱恨分明、不畏艰险、与邪恶抗争的勇气、机警镇定、纯洁质朴的性格体现得淋漓尽致。我深深的被片中的人物视死如归的精神品质所感动、震撼。它像启明星,又像战斗的号角,时时催促我奋发向上,勇往直前。又像导航的灯塔,处处照亮我前行之路。
冲锋号观后感篇四
《《冲锋号》观后感》
走进历史,珍惜今天
——《冲锋号》观后感
今天看了电影《冲锋号》,开始的时候感觉这个电影没意思,而且是动画片!可是看了十分钟左右的时候,里边的人物、情景、动画的形象真实性慢慢地感动了我。
其实我对于那段历史并不是很清楚,我只知道八路军很伟大,他们用鲜血染成了我们今天的幸福!这部电影让我深刻了解很多,引起了我的又一次感慨。
有一个小片段很好的展现了八路军的优秀品质,八路军一个个饿得瘦如骨柴,还要英勇奋战。虎子因为年龄小,加上要给“第一冲锋号手”大个子叔叔庆祝,一位好心的爷爷送给他们的一点点吃的和一坛酒,他没禁住诱惑给收下了,回去后,大个子叔叔,连长都狠狠地批评了他,并让他把那些都还给老爷爷。他还酒时阴差阳错地掉到酒缸里喝醉了,演绎了一个非常搞笑的场面。回去后,大个子叔叔被取消了第一冲锋号手的职责,连长也去给首长认了错。虎子因为愧疚离开了八路军战队,后来阴差阳错地因为一位老奶奶被国民党抓去,后来带着重大的消息“白匪军准备在泸定桥两面夹击”再次跋山涉水地回到八路军部队。
泸定桥的惊险让每个人都为之感动,八路军真是越战越勇,什么艰难都抵挡不了他们走向成功的道路,每有一个战士遇难,他们杀敌的力量就会强大很多,最后打败了白匪军。
特别是他们在过雪山的时候遇上雪崩,当时的连长为了救虎子和
诗诗,自己冻成了一个冰人,英勇牺牲了!他的姿势是那样的英姿飒爽,那样的威武!八路军从来想的都是别人,他们真的是伟大到毫不犹豫地舍己救人!
还有一个故事是有一个女战士要生孩子,所有的战士为了掩护她们,为了抵御杀敌,死了不少战士,有一个战士向连长(连长死后,大个子叔叔被任命为连长),“我们这么做值吗?”连长斩钉截铁地说:“值!我们今天的战争不就是为了下一代吗?”这句话让我百感交集,眼眶湿润了。
这个电影不仅让我们走进历史,更让我们从先辈们那里学到了很多做人的根本,也更加珍惜今天的生活!
新兴小学 白巧娟
2015年9月25日
冲锋号观后感篇五
《冲锋号观后感》
冲锋号观后感
‘‘在茫茫的人海里,我是那一个;在奔腾的浪花里,我是那一朵;在征服宇宙的大军里,那默默奉献的就是我’’。每当听到这句歌词,我总会想起我们的祖辈,那些为我们打下新中国的祖辈,那些让中国重新挺起脊梁的祖辈。他们一个个都是无名的英雄,在历史的浪花里也许也只留下红军这个称号。但是我相信他们每一个人,都会以身为共产党而荣,以身为中国人为荣。
在11月21号,听班长说学校会在操场那边放电影。想来应该是红色影片。回想起多年来,似乎只是看过《小兵张嘎》,之后也只是看了几部的抗日片。并没有真正静下心来看过这类的红色电影。真巧今晚月色正佳,于是便叫上同学一同前往。想要看看这久违红色电影。
操场上已经人来人往,似乎很多大一的师弟师妹已经早早来到。是哦!他们如今正在军训,今晚的电影说不得帮他们省了一晚的训练。不过老实说,看着操场上面军装一片。其震撼还是挺大的,让人不禁怀疑是不是一群红军在这里开会。不过说起来,除了这些小鲜肉外,我好像看到很多领导比我还先到场,那个光头不就是我们系的辅导员吗,咦!周主任也来了,还跟一群年老的领导在说话。不管今晚的电影怎么样,至少这排场已经值得我为之等待,为之观看。
遥望全场,大家席地而坐。此时,大地是我们的椅子,黑夜是我们的帷幕,我静静的坐在那。看着那电影。总觉得心里有什么在涌起。似乎再一次听到那条龙在怒吼。回顾那段历史:血战湘江誓死突围的惨烈,急夜行军飞夺泸定桥的壮举、衣不蔽体征服雪山的豪情、食不果腹横跨草地的坚韧。都在影片中重现。我不断的在想,假如当时在场的是我们;假如当时扛起革命大旗的是我们,我们能否想前辈他们一样。凭着理想和信仰;凭着满腔热血,通过那只有十三根铁索的泸定桥。即使冒着枪林弹雨,即使大雪纷飞。老实说,当我看到大个子为了保护虎子和诗诗两个小红军战士而冻成冰雕时,当那座雕像矗立在大雪山上时,我的眼眶似乎有什么要冒出来。一方面,是为历史、为影片中人物的那种精神感动;另一方面,是为现实,为仅仅半个世纪后的当今中国就有如此之大的信仰落差而感伤。这片子充满了对共产党员及其理想的赞颂,我不觉得这种理想主义有任何的错。相反,现在很多人一提到“红色影片”,就嗤之以鼻,我反倒要质疑一句,究竟是红色信仰的笃信者,还是它的诋毁者,哪类人
更体现着中国人的劣根性? 每次看到影评上都是对红色电影的批判,而有的时候那些批判纯粹是没有道理的,甚至有些人都没看过那个影片就发出那影评。他们说我们被洗脑了。而他们又何尝不是被西方文化洗脑呢?我不是左派,甚至不是共产党,只是一名大学生。也正因为我是大学生,我才知道什么才是我们应该做的,不是在网络上发表什么影片不好,什么政策不好,而是努力学习。电影拍得不好,那行;我们就去学动画设计,学影视制作。拍一部不输给国外的影片。觉得这部影片会洗脑,那我们就去学哲学,学历史。用事实说话。我也不是一味的赞誉红色影片,我也曾经认为中国的红色电影不行。我甚至跟他们调侃过一些国产抗日剧出现手撕鬼子的镜头。但我还是常常一个人默默地去寻找讴歌共产党员精神的所谓红色影片去看,无论是讲战争年代的艰苦卓绝,还是讲和平年代的模范典型,我每每都深受感动和鼓舞。因为即使有很多镜头可能是虚假但只要有一些是真的,那就足够了。过去英雄身上那种忘我的牺牲精神、那种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理想的精神,都是不会过时的,都是永恒的闪耀的指明灯。
生在中国,不为国效力,也至少不拖国家后腿,若连连国之根本都忘了,还配称之为国人吗,当影片结束时,虎子吹响了冲锋号,真希望号声响起,能唤醒沉睡的巨龙,能唤醒那日渐沉睡的国民,愿大家能找到自己的理想和信仰 •
冲锋号观后感篇六
《冲锋号观后感400字》
冲锋号观后感400字
冲锋号>观后感400字(一)
伴着冷冷的秋风,单位组织我们来到东大街,观看抗战题材动画电影《冲锋号》,下午3点,影片准时播放!
还别说,从小都看动画片,什么葫芦娃、黑猫警长、白雪公主之类的,或欢乐、或励志、或惊险、或温情,而像这种战争题材的动画片,我还是很少看到,颇有几分新鲜感。
影片从小主角--虎娃的角度,以主人翁自述的方式,以红军和国民党军队斗智斗勇为主线,描述了从一个流浪娃到合格红军吹号手的经历,更加生动的是,虎娃身边还有一个'小朋友',一条可爱机灵的狗,无疑增加了影片的可观赏性。
影片>故事情节中,分别展现了红军险渡大渡河、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等经典场景,一面是反围剿失败的红军、一面是凶残的国民党军队,在处处硝烟弥漫的战场中,红军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处处化险为夷,绝处逢生!
有几个场景令人十分动容:只有一支医学专用药的时候,红军'大个子'需要手术,而'小流浪者'虎娃也正昏迷,这时候,'大个子'果断滴要求把麻药给虎娃用,自己咬着烟筒杆、几经挣扎中做完了手术……影片中的小卫生院'诗诗姐'忍不住留下了伤心的眼泪……
还有一个场景:诗诗的药箱滑落了,虎娃和她一起去捡,而此时遇到了雪崩,连长为了保护虎娃和诗诗不受冻害,将他们带带一个天然的石洞,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积雪……最终,诗诗和虎娃得救了,而连长最终以坚毅的雄姿冻成了一座冰雕……集体敬礼默哀……
还有一个场景:为了保住女战士顺利生产,面对敌军追兵,红军战士奋勇杀敌,一战队、二战队轮番上阵,死伤无数,最终,在虎娃的巧妙迷惑下,敌军溃败,一个暂新生命的啼哭声响彻了草原……其中,在敌众我寡的形势下,连长有一句话我记忆深刻:我们浴血奋战,不就是为了下一代吗?……
无数个场景,令虎娃感动,也令我们观众感动,每一个场景无不告诉我们,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红军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也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迎来了我们的新生活……而在危险面前,共产党员永远冲在最前面;对人民,共产党更是小心呵护,坚决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处处以人民群众为核心、处处想着为人民服好务!这,就是我们的共产党!
影片最终以红军胜利会师结束,有欢乐、有泪水、有仇恨、有感动……内容饱满、主题鲜明,为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
看完影片,久久不能平静,想想自己也是一名党员,在和平年代,作为一名农业工作者,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努力好好工作,把农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心里装着农民、心中有爱,将自己共产党员的光和热洒在汉台的每一寸土地上! 冲锋号观后感400字(二)
2015年11月13日根据党组织安排,在天汉大剧院观看了新时代的红色电影《冲锋号》等。
在这个娱乐片当红的年代,我抱着重新寻找理想和信仰的心理去看了这部片子。电影开始了,震撼的炮声,让我突然间感受到了那种久违的激动与感动,带我回到了那个枪林弹雨的年代……
影片从一个流浪儿虎子遭遇战火受伤,被路过的红军战士救起的故事开始说起,通
过红军战士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严苛纪律性,冒着枪林弹雨、忍者火焦火燎的巨痛冲向只有十三根铁索的泸定桥,在雪山上艰难行进,连长为保护虎子和诗诗两个小红军战士而冻成冰雕,过草地时为一个孕妇生孩子与敌人战斗等情节诠释了红军战士在那个艰难的时代,就是靠着共产党员这么一种理想和信仰在坚持,为了革命理想冲锋在前而不惜牺牲生命。也正是他们的坚持和奋斗、他们作为共产党员的担当,才赢得了最后的胜利和成功。
在我们这个和平年代,我们不需要在枪林弹雨中去冲锋陷阵,也不需要为了理想而牺牲生命,但是依然需要有为理想和信仰而奋斗和拼搏的精神。以'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和'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好干部标准为标杆,干好本职工作,做好一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做有知识、懂专业、锐意进取的新生代力量。
冲锋号观后感400字(三)
我国首部红色主题3D动画影片《冲锋号》,日前在北京举行看片会,受到与会者的高度赞扬。
影片讲述了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流浪儿虎子被红军所救而加入长征队伍,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红军司号手的故事。影片既描写了主人公虎子孩童般的活泼、流浪儿不服纪律约束的顽劣,也刻画了他在战友和连长舍身相救的关怀、教诲下的成长过程。更为难得的是影片通过孩子的视角,在70分钟的影像中,精当而生动地表现了血战湘江、遵义会议、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等显示红军长征艰苦卓绝的重大历史事件。巧妙的艺术结构,达到了以小视角展示大事件,透过小人物写出大精神的艺术效果。
影片的精彩处还在于其娴熟的3D技术运用。从开头的血战湘江到后来的草地突围,全片不乏飞机轰炸、炮弹横飞、惊涛翻滚、雪崩撼地等极富视觉冲击力的'火爆'场面,也有小河涟漪、花草烂漫的优美场景,细微处纤毫毕现,栩栩如生,阔大处远近有致,立体逼真。
由中央党史研究室和西安市委宣传部、曲江宏梦卡通影视公司等单位联合制作的《冲锋号》,可谓是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时尚艺术手段,讲述厚重红色历史的一次具有开创性的成功艺术实践,也为我国3D立体动画电影树立了新的艺术标杆。
冲锋号观后感篇七
《观《冲锋号》有感》
树立远大理想,坚定人生信念
——观红色电影《冲锋号》有感
秀山一中 何爱国
应我校党总支要求,我于2015年11月10日在秀山保利万和电影院观看了红色经典电影《冲锋号》,在此之前就听说这是一部以动画形式展现红军题材的影片,激起我对这部电影的好奇,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我早早就来到了电影院,期待着导演如何以动画形式展现这一宏大的题材,更希望通过这部红色电影对自己的心灵进行一次洗涤,找回自己曾经坚守的某些理想和信念。
该片讲述了一个名叫虎子的流浪儿从不被人们关心爱护,到后来偶遇红军战士,在红军连长的教导下逐步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红军战士。其间经历了无数的坎坷和磨难,也凭着自己的机灵和勇敢挽救了很多红军战士的生命,亲身经历了战争的洗礼,亲眼目睹了红军战士在人们群众生命财产为难之时的敢于担当、冲锋在前、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真实场景,并被这种崇高精神所感动,被红军战士的理想信念所鼓舞,最后融入红军队伍,为红军队伍吹响了救命的冲锋号。
重温经典,勾起我们对那些艰难困苦的回忆,唤起我们内心深处对理想信念的坚持;回味历史,提醒我们对现在和平社会的珍惜。正如我们国家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之际举行盛大的阅兵仪式,目的不是要向世界展示强大,炫耀武力,而是通过对战争的反思、对战争的纪念提醒国人勿忘国耻、珍爱和平,警示人们牢记发展才是硬道理,落后贫穷必挨打的历史经验教训。
战争虽然已离我们远去,但一些别有用心的国家和少数个人无时无刻不在觊觎着中国,担心着我们国家的强大,阻挠我国社会主义的和平发展道路,以各种手段渲染中国威胁论,试图浸湿中华民族的伟大文化,颠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脚步已迈入二十一世纪,战争的硝烟已逐渐散去,一部分人的思想开始麻痹、放松、甚至随波逐流,更有甚者发表一些反党反社会主义的言论,完全丢失了我泱泱中华艰苦奋斗、勇于抗争、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伟大民族精神,迷失在自由散漫、唯利是图、享乐奢靡之中,将我们党的理想信念丧失殆尽,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相去甚远,与中国共产党的路线背道而驰。影片中展示了这样一个片段:为了保护一个快要生产的孕妇,红军战士搭起一顶小帐篷,几名红军战士在帐篷外抵挡着敌人的枪炮,直到这名孕妇顺利生产,“虎子”因此而受感动。看到此处,我不禁对红军肃然起敬,他们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对新生命的敬畏和为下一代赢得美好未来而不惜牺牲生命的大无畏精神深深感染了我,我的心灵受到了洗涤,灵魂得到了净化和升华,我相信在场观看的所有观众也应该和我相似的感受。是的,我们这一代人虽然身处和平年代,但我们的和平不正是靠着前辈们的英勇拼杀、凭着他们对理想信念至死不渝的坚守和对美好未来的不懈追求所换来的吗?和平年代我们更需要这样的精神,它是中华民族的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我们这一代乃至下一代人不怕牺牲、顽强拼搏、艰苦奋斗,需要我们继续树立远大理想,坚定人生信念,为我国的繁荣昌盛贡献力量!
冲锋号观后感篇八
《《冲锋号》观后感》
《冲锋号》观后感
2015年8月,公司党委组织管理人员及党员集中观看了动画电影《冲锋号》。该片是由中央党史研究室、西安市委宣传部、西安曲江新区管委会、湖南蓝猫动漫传媒、曲江宏梦卡通影视公司等联合制作,讲述了一名流浪少年虎子在长征期间,从一个淘气的孩童,成长为一名坚定的红军战士的故事。
该片从一个流浪儿虎子遭遇战火受伤,被路过的红军战士救起的故事开始说起,虎子参加红军队伍,大家都把他当成一个亲人一样来对待他,让他感觉到了温暖和快乐。可是虎子还没有什么明确的理想和信仰,他不过是跟着队伍前进的一个闲杂人员而已,他没有什么纪律性,吃人家的红薯,喝了人家的酒,甚至赌气离开了红军队伍,继续流浪。可是他心里还是惦记着红军队伍里那些待他如亲人般的红军战士,因此他听到与红军有关的坏消息时,会急着去找红军队伍。他终于历尽艰难找到了他熟悉的红军队伍,找到了他的组织,重新接受组织的关心,也重新接受一个组织的温暖,这确实是很让人开心的一件事情。虎子之前是一个没有人关心他生死的流浪儿童,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被红军战士救起,并在这个队伍中看到连长、张大个等红军战士为了革命理想冲锋在前而不惜牺牲生命,他自然也被感动了,最后融入了这个集体当中,为红军队伍而吹响了救命的冲锋号。 影片中,当连长顶着雪崩为保护虎子和诗诗两个小红军战士赢得一点生存的空间而冻成冰雕时,我的眼角已经湿润。让我想起了入党
誓言中的那句“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在那个艰难的时代,共产党员就靠着这么一种理想和信仰在坚持。正是因为他们的坚持和奋斗,才赢得了中国革命最后的胜利和成功。
上周末因为孩子开学了,我在家中收拾他的旧教材。书堆中的一本《延安精神教育读本》吸引了我的目光,翻开书看了起来。“理想,是前进的动力。有了理想,我们就有了前进的方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只有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把理想变为现实”。当时延安的生活虽然艰苦,但人们的精神世界却非常的充实、丰富。大家在繁忙的生产劳动、工作学习之余,还积极组织、参加各种文化和体育活动,为边区的文化生活增添了亮丽的色彩。我们现在的物质生活已经非常丰富了,但人们的精神追求却大不如前。回想过去,需要我们党员继续发扬的延安精神是那么丰富,全新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精神;默默无闻、勇挑重担的精神……。作为一名党员,我深深的感到自己身上的责任,任重而道远。
冲锋号观后感篇九
《冲锋号观后感》
冲锋号观后感
冲锋号>观后感(一)
我去电影院看了一部3D动画电影《冲锋号》,我很久没去电影院看过电影了,尤其是这种红色主题的儿童电影,好像只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看过《闪闪的红星》。我去看这部新时代的红色电影,确实是抱着很复杂的心理去看的。
我是个有着十九年党龄的共产党员,我承认我是抱着重新寻找理想和信仰的心理去看这部片子的。我当年是受身边很多优秀共产党员的影响,怀着满腔的热情和理想入了党。可是在社会上工作快二十年了,经历了很多不如意的事情,而自己为了生活而拼搏,理想和信仰也丢到一边去了。我想通过看这部片子,重新找回那么一点理想主义的激情。 我事先知道这种红色电影不会有很多人看,而且我是周一中午去看的,这个时段确实不会有人会跑去看一部没有娱乐情节的红色电影。电影院在这个时间点上排这个场次,估计也是预计到不会有很多人看的,也许是为了应付上级的要求才排的场次。我进去的时候,电影已经开始了,听到震撼的炮声,我还是很激动的。因为我很久没有这种激动的感觉了。
影片从一个流浪儿虎子遭遇战火受伤,被路过的红军战士救起的>故事开始说起。这样的故事情节应该还是很符合当时的情况的。我曾经看过一些红军的纪实故事,历史背景我还是很熟悉的,我主要是想看这部动画电影如何通过这么一个故事来表现一个宏大的红色主题。我也明白,在这个娱乐至上的时代,做这么一部红色主题的影片是一件很不讨好的事情,可是我真的希望从电影中找到一点让我感动的东西。
一开始,电影的节奏不是很快,有些地方甚至有些拖沓,让我有些着急。虎子参加红军队伍,大家都把他当成一个亲人一样来对待他,让他感觉到了温暖和快乐。可是虎子还没有什么明确的理想和信仰,他不过是跟着队伍前进的一个闲杂人员而已,他没有什么纪律性,吃人家的红薯,喝了人家的酒,甚至赌气离开了红军队伍,继续流浪。可是他心里还是惦记着红军队伍里那些待他如亲人般的红军战士,因此他听到与红军有关的坏消息时,会急着去找红军队伍。他终于历尽艰难找到了他熟悉的红军队伍,找到了他的组织,重新接受组织的关心,也重新接受一个组织的温暖,这确实是很让人开心的一件事情。虎子之前是一个没有人关心他生死的流浪儿童,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被红军战士救起,并在这个队伍中看到连长、张大个等红军战士为了革命理想冲锋在前而不惜牺牲生命,他自然也被感动了,最后融入了这个集体当中,为红军队伍而吹响了救命的冲锋号。
我在看电影的过程中,确实也感动了很多次:当红军冒着枪林弹雨冲向只有十三根铁索的泸定桥时;当红军战士在雪山上艰难行进时;当连长为保护虎子和诗诗两个小红军战士而冻成冰雕时;当红军战士为一个孕妇生孩子与敌人战斗时……我承认我是个很容易被感动的人,很多年没看过这样让我感动的片子了。尤其是当连长顶着雪崩为两个孩子赢得一点生存的空间而冻成冰雕时,大家都哭了,我的眼泪也流了出来。我承认我找到了久违的那种感动和激情。在那个艰难的时代,这些共产党员就靠着这么一种理想和信仰在坚持。正是他们的坚持和奋斗,才赢得了最后的胜利和成功。
其实这部电影很少说教,也很少以前红色影片中那种伟大的英雄语言,影片试图通过一些令人感动的情节来感动观众。我确实也被感动了。当一个孕妇在草地上生孩子时,一个连的红军战士为保护帐篷里的孕妇,牺牲了很多人。我也在想为了一个新生命的诞生,是否值得牺牲这么多生命,连长的话让我找到了一个男人的担当,也让我感动。而这些战士的拼命阻挡敌人炮弹的英勇精神也让我肃然起敬。他们正是因为怀着对未来美
好理想的追求,还有对新生命的敬畏,才不惜牺牲自己,为下一代赢得一个美好的未来。 也许在这个娱乐片当红的年代,这种宣传理想和信仰的片子是有些让人难以接受的。也许当我和别人谈理想和信仰的时候,别人会笑话我是个理想主义者。可是扪心自问,难道我们就不需要理想和信仰了吗?一个人没有理想时,就会觉得空虚、无聊。也许有人认为我们还在为了生存而拼搏的时候,我们没有资格去谈什么空虚的理想和信仰。可是一个人没有理想和信仰,会在奋斗的过程中觉得很无力。而当一个人在满足温饱之后,其实更需要有一些精神层面的理想和信仰来充实我们的内心,让我们觉得在这个世界上,我们还要继续为某种理想和信仰而奋斗和拼搏!
冲锋号观后感(二)
儿童节那天,我去电影院看了《冲锋号》这部电影。
这部电影是关于红军和白匪军的故事,我非常喜欢看这部电影。电影里的主角是一个名叫虎子的孤儿,别看他是个孤儿,他可厉害了,如果这部电影里没有他的话,那么多的人可能都会牺牲,为什么这么说呢?
事情是这样的,有一天虎子不小心闯了祸了,大家都批评他,虎子羞愧之下就离开营地开始流浪去了,当他路过一位老奶奶家门口的时候,听到白匪军在欺负老奶奶,于是他就上前打白匪军,结果没打到还被白匪军抓起来了,到了白匪军的营地里,虎子就找机会把营地里的汽油罐全部打翻,用蜡烛往汽油里一放,整个营地里全部燃烧了起来。虎子的小伙伴小地瓜——就是一条大黄狗,从白匪军那里叼回了红军最缺的药箱,而且虎子还从白匪军那里听到一个消息,他们要攻打红军。于是虎子赶紧回到红军的营地,告诉了大个子叔叔,让红军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虎子可真是个勇敢机智的孩子,我真佩服你。
冲锋号观后感篇十
《观后感》
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当《沂蒙山小调》的旋律响起,我终于决定不再控制自己,眼泪夺眶而出。好久了,好久没有为一部电影流泪了。
往看的中国战争电影,总是大气磅礴。指挥员运筹帷幕,三军将士浴血奋战,到最后冲锋号一响,战斗取得胜利,电影进入高潮。以前电影似乎,战争总是属于男人,铁血残阳,疾风骤雨,充满雄性的较量,容不下丝毫属于女性的特质。女人在常态中多是柔弱的,女人害怕丧失安全感,女人从心底排斥战争。然而,无数身为女儿、母亲和妻子的女人们,身在后方,心系前线,走不出战争。
但是《沂蒙六姐妹》与以往的战争电影不同,它从小入手,让我们通过六个女人的眼睛来审视战争,品味战争中的亲情与爱情,体会人性的光辉与伟大。生活在沂蒙山区的六姐妹,各有各的苦难,也各有各的欢乐,是战争把她们紧紧地拴在了一起。兰花、春英、月芬、秀秀、小鹤、黑燕,六个柔弱的女人,用她们的爱谱写了一曲沂蒙颂。
1947年孟良崮战役前夕,沂蒙山的烟庄举办了一个特殊婚礼,嫂子春英抱着公鸡替当兵的小叔子拜堂娶了月芬。妇救会长兰花带领村里仅有的妇女和老人忙着一项艰巨的支前任务,两、三天内摊五千斤煎饼,收五千斤马草和二百双军鞋。春英一家为摊煎饼熬了两个通宵;童养媳黑燕为做军鞋挨了婆婆的打;秀秀在六纵当兵的哥哥大壮请假回来探望生病的娘,结果中了爹的计被锁在地窖。黑燕召集小鹤、秀秀、月芬要点燃自家的场院屋,用“调虎离山”计救大壮„„
印象最让我深刻的莫过于新媳妇月芬,她的遭遇最让人感动,最让观众揪心。从未谋面,只是听说他是全村最棒的男人,只是听说侄儿跟他长得很像,而她忙飞奔回家,点灯看臭长什么样 ,希望能从臭的身上找到一点丈夫的影子于是月芬就不断地在追寻,在一队人之中苦苦追寻。战事又紧,新的支前任务派了下来,可是公粮一时半会运不到,于是乡亲们四处筹粮。月芬赶了几十里山路回娘家借粮,恰与正在奔赴前线又素未谋面的丈夫擦肩而过,影片中南成顺路回家,而月芬却不巧回娘家取粮,他飞奔回来,她一袭红袄不要命般飞奔而回,荒凉的天地之中,一个红色的身影掠过灰色的树林,但是却仍然错失。进屋之后,她嚎啕大哭,直到发觉丈夫带走了自己刚刚绣好的荷包,正如他拿到荷包那时脸上甜蜜的笑。月芬跑到高坡之上,对着远去的队伍大喊南成的名字,仿佛难成走时那不舍的回眸。
又如大嫂知道自己丈夫牺牲了,还要装着坚强,还要操持一家老小的生活,还要积极支援前线。
随着战事的吃紧,六姐妹们纷纷奔赴前线,抬担架救伤员,运送炮弹等,真真正正的体会到了战争的残酷。尤其是月芬看到一个个的伤员,发疯地在伤员中寻找,害怕那其中有她的南成。当医生说急需用血的时候,月芬第一个站了出来,可是医生却说要一个男人的血,月芬激怒了,大声喊道,“你瞎了吗,我们沂蒙山的男人全都在战场上!”影片中还配以《送哥参军》的旋律,“哥哥你参军去前方,我在后方生产忙,冬有棉衣夏有粮,请你把心放”。
这些真的很让我感动,这是一个伟大的女人对革命大无畏奉献精神。
看完电影除了被剧情深深的感动之外,还有就是这个世界需要和平,希望不再有任何形式的战中来扰乱我们幸福的生活
不动声色的力量
——电影《战争中的女人---沂蒙六姐妹》观后感
由王坪执导、苏小卫编剧、荣获2009年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的《战争中的女人---沂蒙六姐妹》,作为新中国成立60华诞的献礼影片一经亮相,便以其独特的魅力在众多的献礼影片中脱颖而出,无论是在主题表达还是感情回馈方面,《战争中的女人---沂蒙六姐妹》无疑都是最出人意料的一部。作为献礼片,在同为表达“爱国、爱党”主题的主流电影格局中,《战争中的女人---沂蒙六姐妹》虽然没有《建国大业》172位中国电影史上不可复制的明星阵容,也没有《风声》、《秋菊》可乘的炙手可热的谍战风,但它却以自身独具的艺术魅力,打动了在场观众的感情和心灵。其成功的原因何在?
毫无疑问,《战争中的女人---沂蒙六姐妹》的魅力是在声色光影的交错中,以一种不动声色的力量为读者建构了一个令人泪腺涌动的心理场,并在其中孕育着爱国情怀的精神力量。
首先,这种不动声色的力量突出表现在叙述策略的创新上。对于革命战争题材的影视作品来说,聚焦于领袖人物、英雄或者普通士兵的形象之上,由此进行一场惊天动地的宏大战场描写似乎已成了一种表现范式。而在这部电影中,我们惊喜地看到,1990年代以来在社会领域和文学领域被广泛提及的女性主义话语和视角,对一贯以男性为主导的“雄性模式”战争片发生了深刻影响。《战争中的女人---沂蒙六姐妹》舍弃了对这场“小不了”的战事的直接叙述,它把关注视角转向了战争的后方,也就是沂蒙山“红嫂”的支边生活。用真实而抒情的艺术手法成功塑造了战争背后的女性英雄形象,展现了一群普通女性对战争的理解和奉献。电影镜头表达了许多以往被忽视的看似新鲜实则久已存之的东西。透过这个“新鲜之眼”去看战争,虽然我们依然收获的是战争的残酷、战士的无畏以及人民的坚韧与无私,但这些收获则蕴含了更深刻的力量。透过月芬看似歇斯底里的问话“你瞎了吗?我们沂蒙山的男人都在前线呢”,还有象“女子火线桥”、做军鞋、六姐妹推磨等经典场景,深刻展现了根据地人民尤其是女人对于革命战争的全力投入和无私奉献,再度激起我们新的关注与敬仰之情。
《战争中的女人---沂蒙六姐妹》虽是一部主旋律电影,但它选择的“非主流”视角,却让它获得了情感表达上的自由与独特,并让这种不动声色的感人力量贯穿始终。当革命传统、老区精神、烈属光荣的非物质财富越来越被
我们淡忘时,这部影片给了我们一个生动的提醒和有力的补课。我们理应铭记那些默默的幕后付出——这是这部电影告诉我们的一个深层次主题。但与以往那些政治意味浓厚或催人泪下的电影不同,《战争中的女人---沂蒙六姐妹》并没有使用爱国话语布道式的灌输与说教,也没有一味塑造高大的英雄形象,而是通过一种不动声色的讲述,对沂蒙山区普通人的命运给予了唯美的、细腻的、全方位的极富艺术性的表达。从头到尾,我们无法忘记这样的场面:抱公鸡拜堂、数夜不眠摊煎饼、大壮被锁地窖、施计偷粮、染红的沂蒙水、架设浮桥,以及镜头最后的“满门忠烈”和老人家的满头银霜„„。对于这些革命历史上最常见的支前活动与场面,《战争中的女人---沂蒙六姐妹》只是按照时间顺序上演着这些事情,并没有刻意地去渲染某个环节或某个情节高潮。自始至终,于平常处娓娓道来,但却潜移默化,处处是情,不断激发人们的情感高潮。因而,我们感动的不是某个人的某种行为,而是一群人的所有行为,这也是《战争中的女人---沂蒙六姐妹》可以在不动声色中连缀所有观众,建构感动心理场,可以让眼泪从头流到尾的真正原因。同时让观众在艺术享受中真切感受到伟大沂蒙精神的生动内涵。
再次,这部电影能在纷繁的革命战争题材中独树一帜,还在于它对战争和爱情的独特处理方式。从《卡萨布兰卡》、《广岛之恋》到《英国病人》,战争背景下的爱情故事已经被演绎得淋漓尽致,美好的爱情被残酷的战争所摧杀的人性议题被不断地探讨更新。而在《战争中的女人---沂蒙六姐妹》中,爱情也成了诸多评论及观众品味的重点。月芬和南成,兰花和四喜,甚至黑燕和二宝,他们在严酷战争环境中的爱情,都让人为之沉思,为之感动。的确,导演是巧妙地将中国望穿秋水和望夫石的古老神话幻化在俊俏的月芬身上,让她为素未谋面的丈夫坚守一生。可这只是线索,在整部影片中,我们所看到的,是影片用光影语言传达出来的高于爱情的东西,那就是这部电影的主题——对祖国的古老传承的爱。他们也因此成功地跳出了战争和爱情模式的束缚,完美地表达了主题。因而,这个电影中的爱情不应该被过度地聚焦和解读。
毋庸置疑,我们应该感谢《战争中的女人---沂蒙六姐妹》这部电影,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重点献映,用独特的不动声色的力量,感染了成千上万的观众,它让我们无形的沂蒙精神财富通过镜头变成了可以铭记的一幅幅画面,让
我们在标榜人文理性的今天,放弃了诸多条条框框的束缚与审视,以完美的艺术性以及永恒美好的人性视角带给我们心灵和视觉的双重“震撼”,实实在在让我们抹了一把眼泪。
《战争中的女人》:用留白创造成功
留白是指在作品中留下相应的空白。方寸之地亦显天地之宽。比如南宋马远的《寒江独钓图》,只见一幅画中,一只小舟,一个渔翁在垂钓,整幅画中没有一丝水,而让人感到烟波浩渺,满幅皆水。正所谓“此处无物胜有物”。而电影《战争中的女人》运用了同样的方式,让电影在整体布局上给人遐想并且成功的塑造了一批可爱的女性。
作为一部描述战争的影片,《战争中的女人》反而弃战场于不顾,只是蜻蜓点水般的用几个画面来表现战场,然而影片所透露出的信息却丝毫不亚于战争大片,处处显现出战争的残酷和紧迫。
影片开头就通过月芬的嫁人而把影片整个背景完美展现。月芬和公鸡拜堂以及喜庆的音乐中参杂的炮火声让这场婚礼添上了一丝灰色。让观众在疑问中把乡民们对战争的习以为常和月芬对爱情的憧憬表现的丝丝入扣。虽然没有出现战争场面,但是却满眼都是战争,时时刻刻都感觉可能发生战争。影片中经常出现月芬身穿红衣奔跑在山间,苍茫的山地上,只有那一点红是那么的显眼,其它全部是空白,从这点“红”上,我们看到的是月芬对于那未见面丈夫的思念和对战争的嘲讽,人们渴望的是红色的生活,而不是那苍凉的群山和枯黄的杂草,月芬思念的是丈夫的回归而不是战争的残酷。影片处处以小见大,以方寸之地显天地之宽。用留白这种方式不光没有损失影片信息的传递,反而让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能够得到画面以外的东西,那些才是一部影片的精髓所在。
另一方面,用细节取代宏大,用沉默代替痛哭。一部战争片的成功不在于展现真刀真枪的实战,而是在于情感的塑造。而情感的展现则更多的取决于细节的力量,而不是用一种宏大的场面来展现。影片在这一点上走的很远而且很成功。特别是月芬为丈夫缝制的锦囊。它不仅仅是作为一个道具而存在,它成了联系月芬和丈夫之间的桥梁。丈夫没见到月芬但是却带走了月芬缝制的锦囊,带走的不光是它,更多的是月芬对丈夫那种想念和盼望之情。而影片最后,香案上摆放的那个锦囊则具有了更强的力量,让观众看到后内心深深的一沉。影片的最后,当月芬和嫂子回家后看到那“满门英烈”的牌匾后并没有大哭大闹,周围前来慰问的乡亲们也没有安慰或者是哭喊,有的只是沉默。用沉默代替了呐喊,营造出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影片把痛哭把呐喊都舍弃了,观众看过后已经被这种沉痛所震撼,这种留白的效果显露无疑。
通过留白影片成功讲述了一部关于战争的电影,成功塑造了一群坚韧而又充满希望的女性。艺术是相通的,这部影片成功的诠释了这句话,也成功的完成了一部精彩的电影。
《沂蒙》电视剧,讲述的是我们上辈人和大上辈人真实发生的故事。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沂蒙人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巨大的奉献,其中的每一个故事主人公都有原型。只是,多少年过去了,沂蒙人依然是默默奉献,那段历史,也就被掩埋了。剧中的马牧池就是沂南县的一个乡的名字。
作为沂蒙人,我是眼含热泪看完《沂蒙》的。曾经发生在沂蒙这片热土上耳熟能详的老辈人亲身经历的故事,熟悉的场景,熟悉的话语,一下子聚焦了我和电视剧的距离。除了亲切感,更感到出了一口气,出了扬眉吐气的一口气。忍辱负重,在战争年代做出巨大牺牲和巨大奉献的沂蒙山人终于得到了一个言说历史,言说自己的机会。被逐渐淡忘的那段历史终于从历史纵深处走入走入前台,那种心灵的震撼,是无以言表的。
《沂蒙》堪称一部沂蒙山女人的史诗。它还原了一段历史,一段历史中的真实。孙犁在他的小说中,曾展示了一群勤劳纯朴、内秀委婉、真挚多情而又勇敢机智、积极向上的农村青年妇女形象,体现着特定时代的人性之善和人情之美。我们沂蒙山女人,与她们相比,作出的牺牲和奉献,不能说超过她们,但至少也不会逊色于她们。可多少年过去了,沂蒙山女人在特殊年代的所作所为,除了在沂蒙山区的历史中提到外,几乎不为外界的人知晓。近10年来,高军在小小说中塑造了一些战争年代沂蒙山女人的形象,不过,那也只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没有形成群的气候。那段历史也在社会的发展进程中被遮蔽了。感谢《沂蒙》展现了一群憨厚、朴实、识大体、顾大局、默默奉献的沂蒙山妇女,她们站成一排,成为沂蒙山最美丽的风景。《沂蒙》也是沂蒙山女人的赞美诗。
安居是凡人在大地上存在的方式。平平淡淡过好自己的小日子更是世世代代沂蒙农村人最大的愿望乃至理想。这也是中国家文化的重要体现。这在于宝珍的老伴李忠厚身上得到最为明显的体现。但当这一切被战争践踏,国家处于危难时,平凡人的生活常态被打破了,沂蒙人勇敢地站了出来,倾其人力、物力加入到战争的洪流中。此时,家文化被国文化所遮掩,体现出一种人间的大爱来,这种人间大爱与沂蒙人身上的真善美交相辉映,这是电视剧最震撼人心的地方。为了战争的胜利,沂蒙人奉献出了所有能奉献的东西。
《沂蒙》是对遗忘的言说。有些历史,是需要铭记的,但记忆往事需要勇气,尤其是直面那种血淋淋的现实。遗忘,就必须言说,言说一切的事实与真相。在这个善于遗忘的时代,《沂蒙》犹如一道闪光,直逼人的心灵,促人反省。《沂蒙》也是一副欲望时代的良药。
上一篇:领导班子不严不实问题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