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加记忆的穴位

| 汉语四六级 |

【www.guakaob.com--汉语四六级】

赠加记忆的穴位篇一
《穴位记忆》

人体内脏分为五脏属阴:心、肝、脾、肺、肾。

六腑属阳: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

人体分三阴、三阳十二经络走向。

1.手三阴,手三阳,手三阴从胸部走向手部,手三阳从手部向头部。

2.足三阴,足三阳,足三阴从足部走向胸部,足三阳从头部走向足部。

3.手三阴经络走向,手三阳经络走向,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

4.手三阳经络走向,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

5.足三阴经络走向,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

6.足三阳经络走向,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

十二经脉主要病症歌

肺经主要病候歌

咳喘咳血咽喉痛,胸痛外感肺经病。

大肠经主要病候歌

腹痛肠鸣秘泻痢,咽肿齿痛鼻鼽衄,

本经循行部疼痛,热肿寒痛症亦治。

胃经主要病候歌

腹胀肠鸣胃腹痛,水肿善饥吐渴泻,

齿目鼻咽与面瘫,热病发狂经脉病。

脾经主要病候歌

胃痛嗳气食则呕,腹胀溏疸舌根强,

下肢内肿身无力,亦治脾经厥冷病。

心经主要病候歌

心痛咽干渴目黄,胁痛臂痛手心热。

小肠经主要病候歌

小肠经病须牢记,少腹腰脊痛引睾,

耳聋目黄颊咽肿,肩臂外侧后缘痛。

膀胱经主要病候歌

疟疾遗尿溺不通,见风流泪目痛衄,

癫狂热病鼻塞涕,经脉所行部位痛。

肾经主要病候歌

肾经主症有水肿,咳血气喘与腰痛,

舌干咽肿便秘泻,亦主经脉之病痛。

心包经主要病候歌

心烦悸痛胸闷狂,腋肿臂挛掌心热。

三焦经主要病候歌

三焦经病范围广,腹胀肿遗溺不利,

咽颊目肿耳鸣聋,耳后肩肘外侧痛。

胆经主要病候歌

口苦目眩和疟疾,经脉所行之病变。

肝经主要病候歌

腰痛胸满便不利,呃遗疝气少腹肿

一、 巧记经络穴位数

传统针灸学的核心理论为“经络学说”。

“经络学说”的主要内容是“经络”和“腧穴”理论。

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是经络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不是全部)。

经穴是指分布于十二经脉及任、督两脉上的腧穴,共有361个。

尽管我一再反复向大家灌输我的“ 人身无处是穴,人身处处是穴 ”观念,但我认为一个从事针灸的人若能记住传统针灸里每一个腧穴所在的经脉、其所处的位置、作用等等,对我们肯定是大有好处的,至少你不会找错地方。

遗憾的是,无论是大学里还是民间的很多针灸人,不仅无法记住这些,甚至于连这十四条经上各自有多少个穴的数也记不住。

但我深信,假如你看过此文后,不消十分钟,对每一条经上的穴位数你一定会终生不忘。

请先记住人有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也就是 二十 ( 20 )的概念。

任脉的穴位很好记,一年有十二个月,二十四个节气,任脉有24个穴;

督脉的穴位更好记,你联想一下天上的二十八星宿,故督脉有28个穴;

这样的话: 任脉有 :24个穴;

督脉有 :28个穴。

现在我们来看看手上的六条经脉:

手三阴经为: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和手太阴肺经。其中两个和心有关的经脉的穴位数是个位数里最大的一个数,也是古时的至尊数 ,就是9。 另一个是 手太阴肺经的穴位数为20-9=11。

这样的话: 手少阴心经有: 9个穴;

手厥阴心包经有:9个穴;

手太阴肺经有 :11个穴。

手三阳经为: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其中大肠经有20个穴位;小肠是大肠的弟弟,少一个,就是19个;三焦经既然有一个“三”字,就是23个穴位。

这样的话: 手阳明大肠经有: 20个穴;

手太阳小肠经有: 19个穴;

手少阳三焦经有 :23个穴。

再来看看足上的六条经脉:

足三阳经为: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你只要记住4567就行了。也就是说胃经 有45个穴位; 膀胱经有67个穴位(最多的);本来胆应是大的,但由于是少阳经(这里强调说是少阳经,另一方面是为以后的文章埋下伏笔),有一个少,故是这三条经里最少的一个,比胃经少一个,为44个穴位。

这样的话: 足阳明胃经有: 45个穴;

足太阳膀胱经有:67个穴;

足少阳胆经经有:44个穴。

足三阴经为: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你只要记住三组数:37;27;27。即:第一组里,3X7=21;第二组的27不动;第三组里,2X7=14。

这样的话: 足太阴脾经有 :21个穴;

足少阴肾经有 :27个穴;

足厥阴肝经有 :14个穴。

《经络腧穴学》的一些趣味记法

联想法:1.古代的一场战斗,公孙(即爷孙)俩均参加作战,孙子冲锋(即公孙通冲脉)在前,爷爷压阵督后(即后溪通督脉),结果败仗,爷孙无颜见列任(列缺通任脉)祖宗,伤心哭泣(足临泣),只能稍稍用腰带(带脉)擦掉眼泪(即足临泣通带脉)。由此就可以记住八脉交会穴的4个了。

2.“曲径通幽”在中间加个“都”,变成“曲径都通幽”,“曲”联想到“商曲”,“径”联想到石子,即“石关”,“都”联想到“阴都”,“通”联想到“腹通谷”,“幽”联想到“幽门”,由此就可以记住肾经在腹部的5个腧穴。

谐音法:3.“心心相印,长长久久”联想到心经和心包经都有9个腧穴;“审尔妻,督尔爸”想到肾径27穴,督脉28穴;“任你死”想到任脉24穴或者任字左边2划右边4划得知任脉24穴。

4.手三阳经在腕背横纹上的3个腧穴(桡到尺):阳溪,阳池,阳谷,想到“鸡吃谷”就可以记住了。

造句法:5.身柱穴在T3棘突下凹陷中,造句“三生(身)有幸”;心俞穴在T5棘突下旁开

1.5寸,“五心烦热”;肝俞在T9棘突下旁开1.5寸,“酒(9)干(肝)倘卖无”;期门穴在第六肋间隙,日月穴在第七肋间隙,可造句“星期六的明天是第七天”。

这是我在期刊上看到的,希望有更多趣味方法跟上来。

对初学者很有用的哦。

十二经原穴歌

穴有十二原,都在四肢中。

胆原丘墟穴,肝原号太冲,

小肠原腕骨,脾经太白容,

心原神门过,胃经冲阳通,

膀胱原京骨,肺经太渊逢,

大肠原合谷,肾原太溪从,

三焦阳池伴,心包大陵同。

歌诀语释:十二经脉在四肢各有一原穴,临床应用较广。胆经原穴是丘墟;肝经原穴是太冲;小肠经原穴是腕骨;脾经原穴是太白;心经原穴是神门;胃经原穴是冲阳;膀胱经原穴是京骨;肺经原穴是太渊;大肠经原穴是合谷;肾经原穴是太溪;三焦经原穴是阳池;心包经原穴是大陵。

赠加记忆的穴位篇二
《记忆穴位方法》

不同方法记忆三百六十穴

三百六十穴分部诀

口(5穴)

上齐兑端下承浆,口角四分见地仓 ,中上三分水沟定,口禾髎开半寸方

面鼻10穴)

鼻头素髎位中央,两翼沟里挟迎香 ,瞳子直下过阳明,四白巨髎寸寸停

阳白眉上一指定,外眦下颧颧髎应 ,颧弓之上上关行,下抵凹间下关寻

颌角方寸见颊车,颌前动脉取大迎

目(5穴)

眉头眉尾攒丝竹,瞳下眶边承泣出 ,外眦半寸瞳子髎,内眦一分睛明度

颈部(9穴)

天突颈前下凹阙,喉上微陷取廉泉 ,人迎扶突平喉结,相挟颈筋内外缘

气舍人迎连一线,水突平分位中间 ,扶突二寸下天鼎,外临窗后天窗见

天容颌下尽筋前,天牖天容天柱间

头前(17穴)

发际五分入神庭,眉冲半寸紧相邻 ,旁行一寸至曲差,头临泣下瞳子应

本神三寸傍中居,额角头维属阳明 ,发缘一寸至上星,平开寸半五处寻

三经九穴平三列,太阳惟上半寸行 ,发缘二寸定囟会,承光之外目窗平

囟会寸半走前顶,太阳通天对正营 ,百会两耳交巅尽,旁有络却外承灵

头后(9穴)

后缘半寸哑门定,左右天柱旁相应 ,上行一寸风府明,平取少阳风池并

寸半节节上巅厅,脑户强间随后顶 ,户旁玉枕脑空平,相邻太少分两经

头侧(9穴)

完骨耳后骨突寻,入发四分下缘平 ,上耳入发一寸五,角孙之上对率谷

斜下三分天冲入,环耳周行连完骨 ,上下两穴三分数,头窍阴上浮白处

角孙寸前曲鬓出,头维寸下颔厌主 ,再将两穴三分数,下应悬厘上悬颅

耳(8穴)

耳珠外临听宫位,上缺耳门下听会 ,耳底陷处有翳风,耳尖缘头角孙对

颅息瘛脉等寸围,耳前动脉和髎推

胸(27穴)

相递二寸列三经,少阴阳明至太阴 ,天突寸半平气舍,四寸缺盆属阳明

天突一寸下璇玑,俞府气户云门栖 ,再厘一寸至华盖,太阴中府遥相期

库房彧中平对齐,左右共居一肋隙 ,三肋相平紫宫地,神藏周容挟屋翳

两乳之中应膻中,左对天溪右神封 ,膻中寸六上玉堂,灵墟膺窗对胸乡

膻中寸六下中庭,食窦乳根步廊平 ,再问天池何处起,乳中开外一寸寻

腹(40穴)

上离八寸下有五,腹前任脉节节数 ,阳明相邻两寸行,少阴相挟五分度

太阴旁开三寸五,三经三列齐中路 ,中庭一寸下鸠尾,脐下寸半气海驻

神阙正当脐中央,肓俞大横对天枢 ,天枢上应滑肉门,平度二寸落水分

水分一寸下脘续,太乙阳明随商曲 ,八寸对开分中脘,外建梁门阴都立

中脘一寸下建里,腹哀石关关门起 ,中脘一寸上脘去,腹通谷外承满齐

中脘中庭开巨阙,内把幽门不容居 ,脐下三寸关元路,旁挟气穴水道出

脐下一寸阴交度,外引外陵内中注 ,再行一寸石门渡,阳明大巨四满布

耻骨之上交曲骨,气冲平行齐横骨 ,上行一寸中极入,少阴大赫归来路

一寸三分大横下,太阴腹结一穴孤

胸胁少腹(13穴)

胸胁少腹纳三经,腋下三寸渊腋明 ,前推一寸应辄筋,大包腋下六寸寻

十一十二浮肋下,章门京门寻端尽 ,不容寸半期门开,期门寸半日月来

章门之下寻带脉,原与神阙列一排 ,冲门正交腹沟上,府舍七分往上抬

带脉直下齐关元,五枢维道共一脉 ,相邻五分上下取,髂内缘间寻所在

二寸五分曲骨外,腹股沟间见急脉

肩(13穴)

肩头陷外求肩髃,肩峰下从臑俞去 ,两穴平开肩髎续,腋纹一寸肩贞取

锁骨胛骨押巨骨,正当腋下极泉出 ,肩岗中头秉风居,岗内凹里曲垣立

肩髃大椎开肩井,垣井当中天髎栖 ,陶道三寸出肩外,大椎两寸肩中齐

天宗正从胛中起,内应五椎岗下际

背(33穴)

外邻三寸内寸五,太阳背脉齐中督 ,第一节上大椎孤,节下陶道平大抒

三节之下寻身柱,内挟肺俞外魄户 ,五节之下定神道,神堂之内起心俞

附分风门二节入,四节膏肓厥阴窟 ,六节之下灵台驻,督俞噫嘻等分度

七节至阳齐胛下,外立膈关内膈俞 ,九节之旁定肝俞,筋缩之外魂门出

胆俞阳纲十节布,内有中枢立中督 ,十一节下脊中应,旁开脾俞意舍定

十二节下胃俞排,旁行寸半胃仓开 ,十三节下问悬枢,外启肓门三焦出

腰骶(21穴)

十四节下命门驻,志室宅前肾俞安 ,十六节取腰阳关,大肠寸半齐两端

上推气海下关元,入抵八孔八髎全 ,上髎上齐小肠间,次髎膀胱胞肓添

中髎中膂平排见,下髎白环对秩边 ,骶下孔陷腰俞眼,长强尾骨三分前

尾闾左右上两缘,会阳正取五分间 ,两阴之间会阴连,冲任督脉三气原

手掌(6穴)

少商正出拇指前,外齐甲根一分间 ,少冲上起小指边,甲旁一分居内缘

三阳三井三指见,中冲中指在末巅 ,太阴上荥到鱼际,掌外肉间着中际

劳宫少府何处居,中指小指贴掌取

手背(12穴)

阳明大肠出商阳,外去一分居甲旁 ,关冲少泽甲根起,无名小指甲外方

荥输一寸跨掌节,阳明二间走三间 ,少阳液门行中渚,太阳前谷后溪边

大指次指挟合谷,拇指半节掐前数 ,阳池腕背横纹中,大筋外缘贴筋附

侧腕凹间寻腕骨,高骨下推接掌处

前臂内(12穴)

腕上横纹三输列,三输直上三经穴 ,外筋之内有太渊,太渊一寸经渠接

内筋之旁神门现,神门寸半灵道见 ,大陵中出两筋前,入肘三寸间使延

尺脉之外寻列缺,通里一寸上尺边 ,腕上二寸内关连,三阴之脉开络穴

太渊七寸上孔最,大陵五寸郗门位 ,神门五分入阴郗,三阴郗穴此中推

前臂外(9穴)

寸外两筋入阳溪,高骨之下阳谷居 ,腕间三寸支沟去,三阳经穴此中记

偏历上腕三寸齐,再起一寸温溜郗 ,外关去腕二寸居,沟外一寸会宗离

腕后五寸支正起,高骨后筋养老宜

上臂内(7穴)

三阴合穴居肘间,肘中筋外取尺泽 ,天府侠白一寸连,上三下五两端见

曲泽肘中筋内缘,腋纹二寸入天泉 ,少海半寸去肘端,三寸直上青灵间

上臂外(14穴)

肘间一寸上两筋,两筋陷中出天井 ,曲池曲肘纹头尽,肘端内陷小海明

曲池两寸下肘间,手三里过上下廉 ,下距温溜三寸前,三穴相行等寸连

肘外骨上陷肘髎,曲池七寸对臂臑 ,手五里行侧筋边,相离肘上三寸遥

上腕四寸三阳络,前行三寸四渎过 ,天井寸上清冷渊,渊上三寸消烁沿

腋纹一寸下臑会,遥遥七寸天井对

赠加记忆的穴位篇三
《穴位记忆法》

传统针灸学的核心理论为“经络学说”。 “经络学说”的主要内容是“经络”和“腧穴”理论。 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是经络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不是全部)。 经穴是指分布于十二经脉及任、督两脉上的腧穴,共有361个。 尽管我一再反复向大家灌输我的“ 人身无处是穴,人身处处是穴 ”观念,但我认为一个从事针灸的人若能记住传统针灸里每一个腧穴所在的经脉、其所处的位置、作用等等,对我们肯定是大有好处的,至少你不会找错地方。 遗憾的是,无论是大学里还是民间的很多针灸人,不仅无法记住这些,甚至于连这十四条经上各自有多少个穴的数也记不住。 但我深信,假如你看过此文后,不消十分钟,对每一条经上的穴位数你一定会终生不忘。 请先记住人有 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也就是 二十 ( 20 )的概念。 任脉的穴位很好记,一年有十二个月,二十四个节气,任脉有24个穴; 督脉的穴位更好记,你联想一下天上的二十八星宿,故督脉有28个穴; 这样的话: 任脉有 :24个穴; 督脉有 :28个穴。 现在我们来看看手上的六条经脉: 手三阴经为: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和手太阴肺经。其中两个和心有关的经脉的穴位数是个位数里最大的一个数,也是古时的至尊数 ,就是9。 另一个是 手太阴肺经的穴位数为20-9=11。 或在国内的朋友记住“119报警电话” ,海外朋友记住“911紧急电话”。 这样的话: 手少阴心经有: 9个穴; 手厥阴心包经有:9个穴; 手太阴肺经有 :11个穴。 手三阳经为: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其中大肠经有20个穴位;小肠是大肠的弟弟,少一个,就是19个;三焦经既然有一个“三”字,就是23个穴位。 这样的话: 手阳明大肠经有: 20个穴; 手太阳小肠经有: 19个穴; 手少阳三焦经有 :23个穴。 再来看看足上的六条经脉: 足三阳经为: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你只要记住4567就行了。也就是说胃经 有45个穴位; 膀胱经有67个穴位(最多的);本来胆应是大的,但由于是少阳经(这里强调说是少阳经,另一方面是为以后的文章埋下伏笔),有一个少,故是这三条经里最少的一个,比胃经少一个,为44个穴位。 这样的话: 足阳明胃经有: 45个穴; 足太阳膀胱经有: 67个穴; 足少阳胆经经有 :44个穴。 足三阴经为: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你只要记住三组数:37;27;27。即:第一组里,3X7=21;第二组的27不动;第三组里,2X7=14。 或你这样记:我这个人发起脾气来可是“不管三七二十一的”

,那脾经就是21个穴位。 这样的话: 足太阴脾经有 : 21个穴; 足少阴肾经有 : 27个穴; 足厥阴肝经有 : 14个穴。 这种361个穴位数的记忆方法,我相信任何一所学校或学院里还没人讲过,完全是我自己个人的总结。我还把这361个穴位编成了361个脍炙人口的小故事。我的病人喜欢我,并不仅仅是因我的医术,很多时候他们从我讲的故事里知道了这个穴位的位置、功能和性格脾气;了解了中医;领略了针灸的神奇,当然他们也更能理解我为何写“我和我那三百多个情人的故事”

赠加记忆的穴位篇四
《穴位增强记忆力》

每日按摩颈椎后两穴位可增强记忆力

[按摩]两穴按揉 消除头昏

当人们用脑过度精神疲惫的时候,往往会不由自主地按揉前额,或者用拳头轻轻地鼓打,其实,这就是刺激头部的两个重要穴位“印堂”和“神庭”。

印堂穴是人体经外奇穴,《达摩秘功》中将此穴也列为“回春法”之一,可见其重要地位。神庭穴属人体督脉,对神经系统有治疗作用。按压这两个穴位对消除头痛头昏,恢复大脑的活力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时按摩,互相补益,则效果更佳。

印堂穴在两眉连线的正中间。按摩时将中指放在印堂穴上,用较强的力点按10次。然后再顺时针揉动20—30圈,逆时针揉动20—30圈即可。

神庭穴在印堂穴上面,发际正中直上半寸左右,按揉方法与印堂穴相同。

眼部按摩 清醒明目:

传统医学认为:“目者,五脏六腑之精也,营卫魂魄之所常营也,神气之所在也。(”《灵枢》)把眼睛的重要性提到了极高的程度。眼部按摩法主要是通过按摩、疏通眼部的经络来调合营卫,从而消除眼部胀痛,干涩,来达到明目、醒脑、提神的作用。同时对远视、近视、散光等眼部疾病还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按摩时首先要训练眼球的灵活性。端坐在椅子上,面对窗子,相距约两米左右,在窗子的上、下、左、右四个方向上各确定一个固定点,然后头部不动,转动眼球,沿顺时针方向,按顺序看四个点,看一遍就是使眼球转动一圈。开始转的要慢一些,以后逐渐加快速度。转10圈以后,再按逆时针方向转十圈。

然后按揉眼部的穴位。主要是睛明、攒竹、球后三穴。眼明穴在内眼角上方的凹陷处,将两手中指放在穴位上,用中等的力量,上下揉动20—30次,揉动的幅度要小,攒竹穴在眉毛内端下缘眼眶上,双手轻握拳,拳头抵在额部,拇指按在穴位上,用力按下,约五秒钟后,突然松开,停两、三秒钟再按下,反复 10次。球后穴在眼眶下缘,从外眼角起约四分之一处,将两手中指放在穴位上,轻轻向内按揉20圈,然后再向相反方向按揉20圈。

按揉穴位后,将两手大拇指放在两侧太阳穴上,其余四指弯曲,放在内眼角处,用食指第二节从内眼角到外眼角刮上眼眶,然后指起手回

到内眼角,再用同样的方法刮下眼眶,一上一下为一次,反复做15—20次。

最后是揉眼皮。将两手食、中、无名三指指肚,放在两眼皮上,轻轻旋转揉动,向内各外各15—20圈。

赠加记忆的穴位篇五
《记忆人体穴位的口诀》

记忆人体穴位的口诀 一、督脉穴位分寸歌(28穴)

尾骨尖端是长强,二一椎下腰俞藏。十六阳关十四命,十三悬枢细推详。 十一椎寻脊中穴,十椎中枢穴需量。第九椎是筋缩穴,七椎之下即至阳。 六灵五神三身柱,一椎之下陶道当。一椎之上大椎穴,入发五分哑门行。 风府哑上五分取,脑户府上寸半量。强间后顶两个穴,相距俱做寸五量。 百会颅顶中央取,向前寸半前顶张。顖会百前三寸是,上星入发一寸量。 神庭入发五分处,素髎乃在鼻尖上。水沟鼻下唇上纪,兑端上唇正中央。 龈交门齿微上取,二十八穴已章详。

二、任脉穴位分寸歌(24穴)

任脉会阴两阴间,曲骨耻骨之上缘。中极脐下四寸取,脐下三寸是关元。 石门脐下二寸是,气海乃在寸半间。阴交脐下一寸是,脐窝中央神阙传。 脐上上行各一寸,水分下脘建里参。中脘上脘与巨阙,气穴行至鸠尾边。 中庭膻中下寸六,膻中位在两乳间。玉堂紫宫华盖穴,上行俱做寸六看。 璇玑华盖上一寸,天突胸骨上凹探。廉泉喉头节上陷,承浆唇下窝中间。

三、手太阴肺经穴位分寸歌(11穴)

肺经穴起于中府,华盖平去六寸处。云门璇玑旁六寸,锁骨之下外端处。 天府腋三臂内求,侠白泽上五寸渚。尺泽肘中横纹是,孔最腕上七寸属。 列缺食指交叉尽,经渠腕后五分处。太渊腕后横纹头,鱼际红白肉界处。 少商大指甲根旁,喉痛刺之可除苦。

四、手阳明大肠经穴位分寸歌(20穴)

商阳食指内侧端,二间寻来本节前。三间节后陷中取,河谷虎口歧骨间。 阳溪腕上两筋陷,偏历溪上三寸端。温溜偏历上二寸,溜上一寸下廉堪。 再上一寸上廉穴,池下二寸三里辩。曲池曲肘纹头陷,池上一寸肘髎探。 池上三寸手五里,臂臑池上七寸观。肩髃最好举手取,前后凹陷穴在前。 巨骨肩锁两端间,天鼎扶突下寸端。扶突喉节旁三寸,禾髎沟旁五分参。 迎香鼻旁五分取,大肠经穴已完篇。

五、足阳明胃经穴位分寸歌(45穴)

胃之经系足阳明,承泣目下七分寻。四白目下方一寸,巨髎鼻孔旁八分。 地仓口角四分处,大迎颔前寸三分。颊车耳下八分近,下关合口有孔寻。 头维神庭旁四五,人迎喉旁寸五分。水突人迎气舍间,气舍突外寸五分。 缺盆锁骨上窝取,气户璇旁四寸平。库房华盖去四寸,屋翳库下一肋寻。 膺窗玉堂旁四寸,第四肋间乳中明。中庭旁边四寸许,乳下一肋是乳根。 不容承满粱门穴,关门太乙滑肉门,六穴中横均二寸,巨阙旁下一寸匀。 天枢脐旁横二寸,阴交旁二是外陵。大巨石门旁二寸,水道关元二寸横。 归来终极旁二寸,气冲曲骨二寸寻。髀关伏兔之上取,斜里去膝尺二平。 伏兔膝上六寸准,膝上三寸阴市存。粱丘膝上二寸定,犊鼻膝下骨陷寻。 膝眼三寸下三里,里下三寸上巨真。里下五寸条口论,里下六寸下巨明。 丰隆外踝上五寸,解溪鞋带窝中存。冲阳二三跖骨陷,陷谷二寸到内庭。 内庭中次趾间取,厉兑次趾外侧寻。

六、足太阴脾经穴位分寸歌(21穴)

大趾内侧端隐白,节前陷中大都称。本节之后太白穴,白后一寸是公孙。 商丘内踝微前陷,三阴踝上三寸寻。再上三寸漏谷是,膝下五寸地基真。 曲膝纹头阴陵泉,血海膝上二寸寻。箕门血海上六寸,本云宜浅或禁针。 冲门曲开三寸半,府舍冲门上七分。腹结横下寸三是,孕妇不宜此穴针。 大横当脐外四寸,再上三寸腹哀平。食窦中庭旁六寸,乳旁二寸天溪存。 胸乡玉堂旁六寸,紫宫六寸是周荣。大包腋下六寸取,脾经穴位已分明。

七、手少阴心经穴位分寸歌(9穴)

心经穴起极泉中,腋窝前端动脉冲。青灵少海上三寸,少海肘窝纹内通。 灵道腕后一寸半,通里腕后一寸同。阴郄通下五分地,神门手腕纹陷中。 少府握拳小四界,小指内侧是少冲。心经九穴终于此,惟有神门莫放松。

八、手太阳小肠经穴位分寸歌(19穴)

小指外端为少泽,本节前陷前谷穴。节后陷中取后溪,腕骨腕前歧骨侧。 阳谷腕背尺陷中,养老尺骨凸起宅。腕后五寸支正取,肘端五分小海别。 肩贞腋缝上一寸,臑俞肩胛骨端决。天宗肩胛中央是,三椎旁开秉风列。 肩胛上部曲垣取,外俞陶道三寸切。中俞大椎外二寸,天窗扶后一寸别。 天容天窗上一寸,颧髎颧骨陷中列。听宫耳柱前下陷,小肠左右十九穴。

九、足太阳膀胱经穴位分寸歌(67穴)

从头细数膀胱经,内眦一分起睛明。眉头即是攒竹穴,眉冲神庭旁五分。 曲差庭旁一寸五,五处寸半对上星。承光通天络却穴,相距俱是寸五分。 玉枕络却下四寸,脑户旁开寸三分。天柱哑门七分取,亦云此穴寸三分。 由此脊中开寸半,第一大杼二风门。三椎肺俞厥阴四,心五督六膈七论。 肝九胆十脾十一,胃在十二椎下寻。十三三焦十四肾,十五椎俞气海称。 大肠关元十六七,十八椎乃小肠名。膀胱俞穴寻十九,二十椎下中膂真。 白环俞穴二十一,八髎十八骶孔寻。会阳骶下外五取,脊开寸半穴分清。 脊开三寸背两旁,附分二椎第二行。魄三膏四神堂五,譩譆膈关六七藏。 魂门第九阳刚十,十一意舍二胃仓。十三肓门四志室,十九椎旁是胞肓。 秩边穴对二一椎,背部二行已周详。承扶臀下纹中取,阴门扶下六寸量。 浮郄委阳上一寸,委中外寸是委阳。委中膝腘窝中是,合阳委下二寸详。 承筋穴在合承界,承山腓机分肉张。飞扬昆仑上七寸,昆上三寸是跗阳。 昆仑外踝后侧陷,仑下寸半仆参详。申脉踝下五分处,金门申前五分藏。 京骨申前约三寸,束骨节后陷中央。通谷节前陷中取,至阴小趾外测当。

十、足少阴肾经穴位分寸歌(27穴)

足掌中央是涌泉,然骨公孙后寸观。太溪踝后五分对,息下五分大钟悬。 水泉息下一寸陷,照海踝尖下寸传。复溜太息上二寸,溜前五分交信连。 息上五寸筑宾穴,阴谷膝纹之内端。横赫气满注肓穴,六穴横五直寸焉。 商曲石关阴都并,通谷幽门五穴全。上行俱是一寸取,中行各开五分观。 步廊神封灵墟位,神藏彧中俞府安。上行寸六旁二寸,二十七穴仔细研。

十一、手厥阴心包经穴位分寸歌(9穴)

心包络起天池间,乳横一寸陷中安。天泉腋缝下二寸,曲泽肘窝正中参。 郄门腕后五寸地,间使陵上三寸观。内关距掌后二寸,大陵手腕横纹间。 劳工握全掌心取,中指之末中冲端。

十二、手少阳三焦经穴位分寸歌(23穴)

关冲四指外侧端,液门四五指缝间。中渚液门上一寸,阳池手腕背面传。 外关腕后二寸取,池上三寸支沟言。会宗沟外一寸取,沟上一寸三阳堪。 四渎阳池上五寸,天井肘上一寸探。天井再上一寸地,举臂可取清冷渊。 消泺肘间上四五,臑会肩后三寸连。肩髎肩膊关节处,天髎肩井后寸边。 天牖乳突后下部,翳风耳垂后面探。瘈脉翳风上一寸,颅息瘈上一寸端。 角孙卷耳当尖处,耳门耳前上缺间。禾髎耳前锐发部,丝竹空在眉外端。

十三、足少阳胆经穴位分寸歌(44穴)

瞳子目外五分连,耳柱前下听会安。上关穴在颧弓上,额角后上颔厌探。 悬颅厌下六分处,悬厘颅后五分观。曲鬓角孙前一寸,入发寸半率谷传。 天冲率后三分许,冲斜下寸浮白悬。窍阴浮白下约寸,窍下七分完骨言。 本神神庭旁三寸,阳白眉中上寸间。临泣阳白直上取,入发五分穴在焉。 目窗正营承灵穴,距前均作寸五观。脑空灵后四寸五,风池横寸风府边。 肩井胛锁两骨际,腋下三寸渊腋参。辄筋渊腋前一寸,日月九肋软骨端。 再下五分方是穴,侧卧取之两侧然。京门十二肋前下,带脉脐旁七五探。 带下三寸五枢穴,维道枢下五分间。居髎维斜下三寸,环跳股骨上陷悬。 风市垂手中指尽,中渎膝纹五寸观。阳关阳陵上三寸,腓骨前下阳陵泉。 阳交踝后上七寸,外丘阳交五分前。光明踝直上五寸,踝上四寸阳辅参。 悬钟踝上三寸取,丘墟外踝之下前。临泣距侠一寸半,五会距临五分端。 侠溪四五足趾陷,窍阴四趾外侧边。

十四、足厥阴肝经穴位分寸歌(14穴)

大敦拇趾外侧端,拇次趾缝是行间。太冲本节上二寸,中封内踝一寸前。 蠡沟内踝上五寸,蠡上二寸中都宣。膝关曲泉下二寸,膝国纹上寻曲泉。 阴包膝上四寸现,五里气冲穴下三。阴廉五里上一寸,曲旁二五急脉观。 章门肘尖贴胁尽,期门约当九肋端。

赠加记忆的穴位篇六
《记忆穴位方法(已排版)》

不同方法记忆三百六十穴

口(5穴)

上齐兑端下承浆,口角四分见地仓 ,中上三分水沟定,口禾髎开半寸方

面鼻10穴)

鼻头素髎位中央,两翼沟里挟迎香 ,瞳子直下过阳明,四白巨髎寸寸停 阳白眉上一指定,外眦下颧颧髎应 ,颧弓之上上关行,下抵凹间下关寻 颌角方寸见颊车,颌前动脉取大迎

目(5穴)

眉头眉尾攒丝竹,瞳下眶边承泣出 ,外眦半寸瞳子髎,内眦一分睛明度

颈部(9穴)

天突颈前下凹阙,喉上微陷取廉泉 ,人迎扶突平喉结,相挟颈筋内外缘 气舍人迎连一线,水突平分位中间 ,扶突二寸下天鼎,外临窗后天窗见 天容颌下尽筋前,天牖天容天柱间

头前(17穴)

发际五分入神庭,眉冲半寸紧相邻 ,旁行一寸至曲差,头临泣下瞳子应 本神三寸傍中居,额角头维属阳明 ,发缘一寸至上星,平开寸半五处寻 三经九穴平三列,太阳惟上半寸行 ,发缘二寸定囟会,承光之外目窗平 囟会寸半走前顶,太阳通天对正营 ,百会两耳交巅尽,旁有络却外承灵

头后(9穴)

后缘半寸哑门定,左右天柱旁相应 ,上行一寸风府明,平取少阳风池并 寸半节节上巅厅,脑户强间随后顶 ,户旁玉枕脑空平,相邻太少分两经

头侧(9穴)

完骨耳后骨突寻,入发四分下缘平 ,上耳入发一寸五,角孙之上对率谷 斜下三分天冲入,环耳周行连完骨 ,上下两穴三分数,头窍阴上浮白处 角孙寸前曲鬓出,头维寸下颔厌主 ,再将两穴三分数,下应悬厘上悬颅

耳(8穴)

耳珠外临听宫位,上缺耳门下听会 ,耳底陷处有翳风,耳尖缘头角孙对 颅息瘛脉等寸围,耳前动脉和髎推

胸(27穴)

相递二寸列三经,少阴阳明至太阴 ,天突寸半平气舍,四寸缺盆属阳明 天突一寸下璇玑,俞府气户云门栖 ,再厘一寸至华盖,太阴中府遥相期 库房彧中平对齐,左右共居一肋隙 ,三肋相平紫宫地,神藏周容挟屋翳 两乳之中应膻中,左对天溪右神封 ,膻中寸六上玉堂,灵墟膺窗对胸乡 膻中寸六下中庭,食窦乳根步廊平 ,再问天池何处起,乳中开外一寸寻 腹(40穴)

上离八寸下有五,腹前任脉节节数 ,阳明相邻两寸行,少阴相挟五分度 太阴旁开三寸五,三经三列齐中路 ,中庭一寸下鸠尾,脐下寸半气海驻 神阙正当脐中央,肓俞大横对天枢 ,天枢上应滑肉门,平度二寸落水分 水分一寸下脘续,太乙阳明随商曲 ,八寸对开分中脘,外建梁门阴都立 中脘一寸下建里,腹哀石关关门起 ,中脘一寸上脘去,腹通谷外承满齐 中脘中庭开巨阙,内把幽门不容居 ,脐下三寸关元路,旁挟气穴水道出 脐下一寸阴交度,外引外陵内中注 ,再行一寸石门渡,阳明大巨四满布 耻骨之上交曲骨,气冲平行齐横骨 ,上行一寸中极入,少阴大赫归来路 一寸三分大横下,太阴腹结一穴孤

胸胁少腹(13穴)

胸胁少腹纳三经,腋下三寸渊腋明 ,前推一寸应辄筋,大包腋下六寸寻 十一十二浮肋下,章门京门寻端尽 ,不容寸半期门开,期门寸半日月来 章门之下寻带脉,原与神阙列一排 ,冲门正交腹沟上,府舍七分往上抬 带脉直下齐关元,五枢维道共一脉 ,相邻五分上下取,髂内缘间寻所在 二寸五分曲骨外,腹股沟间见急脉

肩(13穴)

肩头陷外求肩髃,肩峰下从臑俞去 ,两穴平开肩髎续,腋纹一寸肩贞取 锁骨胛骨押巨骨,正当腋下极泉出 ,肩岗中头秉风居,岗内凹里曲垣立 肩髃大椎开肩井,垣井当中天髎栖 ,陶道三寸出肩外,大椎两寸肩中齐 天宗正从胛中起,内应五椎岗下际

背(33穴)

外邻三寸内寸五,太阳背脉齐中督 ,第一节上大椎孤,节下陶道平大抒 三节之下寻身柱,内挟肺俞外魄户 ,五节之下定神道,神堂之内起心俞 附分风门二节入,四节膏肓厥阴窟 ,六节之下灵台驻,督俞噫嘻等分度 七节至阳齐胛下,外立膈关内膈俞 ,九节之旁定肝俞,筋缩之外魂门出 胆俞阳纲十节布,内有中枢立中督 ,十一节下脊中应,旁开脾俞意舍定

十二节下胃俞排,旁行寸半胃仓开 ,十三节下问悬枢,外启肓门三焦出

腰骶(21穴)

十四节下命门驻,志室宅前肾俞安 ,十六节取腰阳关,大肠寸半齐两端 上推气海下关元,入抵八孔八髎全 ,上髎上齐小肠间,次髎膀胱胞肓添 中髎中膂平排见,下髎白环对秩边 ,骶下孔陷腰俞眼,长强尾骨三分前 尾闾左右上两缘,会阳正取五分间 ,两阴之间会阴连,冲任督脉三气原

手掌(6穴)

少商正出拇指前,外齐甲根一分间 ,少冲上起小指边,甲旁一分居内缘 三阳三井三指见,中冲中指在末巅 ,太阴上荥到鱼际,掌外肉间着中际 劳宫少府何处居,中指小指贴掌取

手背(12穴)

阳明大肠出商阳,外去一分居甲旁 ,关冲少泽甲根起,无名小指甲外方 荥输一寸跨掌节,阳明二间走三间 ,少阳液门行中渚,太阳前谷后溪边 大指次指挟合谷,拇指半节掐前数 ,阳池腕背横纹中,大筋外缘贴筋附 侧腕凹间寻腕骨,高骨下推接掌处

前臂内(12穴)

腕上横纹三输列,三输直上三经穴 ,外筋之内有太渊,太渊一寸经渠接 内筋之旁神门现,神门寸半灵道见 ,大陵中出两筋前,入肘三寸间使延 尺脉之外寻列缺,通里一寸上尺边 ,腕上二寸内关连,三阴之脉开络穴 太渊七寸上孔最,大陵五寸郗门位 ,神门五分入阴郗,三阴郗穴此中推

前臂外(9穴)

寸外两筋入阳溪,高骨之下阳谷居 ,腕间三寸支沟去,三阳经穴此中记 偏历上腕三寸齐,再起一寸温溜郗 ,外关去腕二寸居,沟外一寸会宗离 腕后五寸支正起,高骨后筋养老宜

上臂内(7穴)

三阴合穴居肘间,肘中筋外取尺泽 ,天府侠白一寸连,上三下五两端见 曲泽肘中筋内缘,腋纹二寸入天泉 ,少海半寸去肘端,三寸直上青灵间

上臂外(14穴)

肘间一寸上两筋,两筋陷中出天井 ,曲池曲肘纹头尽,肘端内陷小海明 曲池两寸下肘间,手三里过上下廉 ,下距温溜三寸前,三穴相行等寸连 肘外骨上陷肘髎,曲池七寸对臂臑 ,手五里行侧筋边,相离肘上三寸遥 上腕四寸三阳络,前行三寸四渎过 ,天井寸上清冷渊,渊上三寸消烁沿 腋纹一寸下臑会,遥遥七寸天井对

赠加记忆的穴位篇七
《十二正经穴位记忆口诀》

手太阴肺经:

尺泽屈肘筋外边,泻肺清热利喉咽。

列缺交叉食指尽,偏正头疼喘咳安。

太渊寸口动脉寻,理气疗咳散风寒。

少商拇指甲角内,肺热昏迷及癫痫。

手阳明大肠经:

商阳食指绕侧部,齿痛咽热急昏迷。

合谷虎口上边在,解表通络面口功。

肘下二寸手三里,齿颊痛泻与近治。

曲池曲骨纹头尽,近治痫狂双调节。

迎香穴在鼻翼外,口眼歪斜鼻塞通。

足阳明胃经:

地仓平口四分旁,齿痛颊肿舒面瘫。

颊车咬肌下颌角,牙关不利口眼斜。

天枢脐开旁两寸,疼吐胀闭及痢疾。

三里犊鼻下三寸,理气调胃噎膈通。

丰隆外踝尖八寸,咳嗽痰饮肺家伤。

足太阴脾经:

隐白大趾甲内旁,善疗诸血治癫狂。

太白跖骨小头缘,健脾醒脾除湿痰。

公孙大跖前下方,唯除逆气理胃肠。

内踝上三三阴交,阴虚诸症月经调。

脾为湿困伴黄疸,内侧髁下阴陵泉。

屈膝内上取血海,血虚血热闭崩痊。

手少阴心经:

通里腕纹上一寸,心悸怔忡语出难。

神门横腕尺侧端,镇心养心神志安。

手太阳小肠经:

少泽甲角旁一分,明目泄热小肠火。

后溪会穴通督脉,耳聋目赤项背舒。

尺骨茎突陷养老,肩背肘痛目能明。

听宫耳屏下颌骨,近治耳病利齿龈。

足太阳膀胱经:《此经功效最简单,我们只须记穴位的部位,比如:大风肺厥心督膈……沿脊柱椎体往下数,大杼(骨会穴)风门肺俞厥俞心俞督俞……旁开一寸半,既为取穴点》 目内眦角始睛明,眉头陷中取攒竹。

天柱顶後发髻中,头项肩背腰痹同。

大风肺厥心督膈,肝胆脾胃焦肾气。

大肠关元小肠盲,中膂白环髎会阴。

委中腘纹正中点,承山腓肠肌腹端。

昆仑外踝跟腱间,申脉外踝下凹陷。

至阴小趾甲一分,能转胎位疗滞产。

足少阴肾经:

足掌心中是涌泉,热厥惊风狂癫痫。 太溪踝後跟骨上,益肾固精充髓海。 照海踝下四寸安,能调经带治失眠。

手厥阴心包经:

曲泽屈肘陷中央,清胃散胸定惊悸。

内关去腕止二寸,心胃疾患双调节。

手少阳三焦经:

中渚液下去一寸,头目耳喉伸肩手。 外关腕後方二寸,五官热疾肢痿痹。 支沟腕纹上三寸,耳鸣耳聋肝肾调。 肩髃穴后寸肩髎,肩臂疼痛痿痹消。

足少阳胆经:

阳白眉中一寸上,睑目充活视力强。 风池耳後髻陷中,诸风能熄耳窍聪。 环跳髀枢宛宛处,下肢痿痹经脉遂。 阳陵膝下一寸从,肝胆犯胃与近治。 临泣侠溪後寸半,近治清胆调月经。

足厥阴肝经:

行间大指缝中存,肝风火热气血行。 太冲本节後二寸,效同行间与近治。 期门募穴巨厥旁,肝胃不和呕功彰。

赠加记忆的穴位篇八
《穴位记忆部分》

1、晕厥——水沟 中冲 涌泉 足三里。-口诀:晕厥要在山里涌泉边的水沟中冲醒。 --2、虚脱——素膠 水沟 内关。-口诀:虚脱要速(素)关水沟。--3、抽搐——百会 印堂 人中 合谷 太冲。-口诀:堂中(人中)百合气味太冲,引发抽搐。--4、中风闭证——十二井穴 水沟 太冲 丰隆。-口诀:中风是由于十二条水沟臭气太冲,轰(丰)隆一声倒地所致。--5、中风脱证——关元 神阙(隔姜灸)。汗出配阴郄(xì)、复溜,小便失配三阴交。-口诀:中风脱证会元神出窍--6、痛经——(实证)中极、次髎、地机。(虚症)气海 关元 足三里 三阴交。-口诀:实痛是中计(中极)吃了(次髎)低级(地机)食品。虚痛是三阴天在山里太久气海没有关圆(元)。-7、内脏绞痛-(1)心绞痛——心俞 厥阴俞 内关 膻中。-口诀:心绞痛到内堂休息,心越平静,感觉应越好。--(2)急性胆囊炎、胆石症——胆俞 肝俞 日月 期门 阳陵泉 胆囊穴。-口诀:胆囊疾病主治肝胆,日月不停,其(期)门自通,扬名(陵)全靠这。--(3)胆道蛔虫症——迎香透四白 鸠尾透日月 胆囊穴 中脘 阳陵泉。-口诀:九尾偷日月,您想(迎香)偷肆佰?阳陵泉边过,胆怯早中晚。--(4)肾绞痛——肾俞 三焦俞 关元 阴陵泉 三阴交。-口诀:肾绞痛只要自大观园的阳陵泉,三叫三应肾即愈。--8、牙痛——合谷 下关 颊车。-口诀:何故(合谷)下车?牙痛啊。--9、高热——大椎 十二井 十宣 曲池 合谷。-口诀:高热何故拿十二斤大锥去池边?是宣发热气。--10、血管性头痛-(1)外感头痛——百会 太阳 风池 合谷。-口诀:何故(合谷)太阳风总拜会(百会)我?让我头痛啊!--(2)内伤头痛-A、肝阳头痛——百会 风池 太冲 太溪。-口诀:慈(池)禧(溪)拜会太宗(太冲),大怒,肝阳直线上亢。--B、肾虚头痛——百会 肾俞 脾俞 足三里。-口诀:走三里路拜会朋友,友曰:我脾肾俱虚,肾亏头痛也。--C 、血虚头痛——百会 心俞 脾俞 足三里。-口诀:走三里路拜会朋友,友曰:我心脾两虚,血虚头痛也。--D、痰浊头痛——头维 太阳 丰隆 阴陵泉。-痰浊头痛会引起头围、太阳穴丰隆,可能是阴陵泉浊气太盛所致。--E、淤血头痛——阿是穴 合谷 血海 三阴交。-血淤何故头痛?是三股阴气交会(即三阴交)于血海是也!--11、急性腰扭伤——肾俞 腰眼 委中。-腰扭伤自己在肾部腰眼处揉揉,再放首娓娓中听的曲子。--12

、呕吐——中脘 内关 足三里。-在关内走三里地中脘不舒服,吐了。

赠加记忆的穴位篇九
《记忆穴位方法》

不同方法记忆三百六十穴

三百六十穴分部诀

口(5穴)

上齐兑端下承浆,口角四分见地仓 ,中上三分水沟定,口禾髎开半寸方

面鼻10穴)

鼻头素髎位中央,两翼沟里挟迎香 ,瞳子直下过阳明,四白巨髎寸寸停

阳白眉上一指定,外眦下颧颧髎应 ,颧弓之上上关行,下抵凹间下关寻

颌角方寸见颊车,颌前动脉取大迎

目(5穴)

眉头眉尾攒丝竹,瞳下眶边承泣出 ,外眦半寸瞳子髎,内眦一分睛明度

颈部(9穴)

天突颈前下凹阙,喉上微陷取廉泉 ,人迎扶突平喉结,相挟颈筋内外缘

气舍人迎连一线,水突平分位中间 ,扶突二寸下天鼎,外临窗后天窗见

天容颌下尽筋前,天牖天容天柱间

头前(17穴)

发际五分入神庭,眉冲半寸紧相邻 ,旁行一寸至曲差,头临泣下瞳子应

本神三寸傍中居,额角头维属阳明 ,发缘一寸至上星,平开寸半五处寻

三经九穴平三列,太阳惟上半寸行 ,发缘二寸定囟会,承光之外目窗平

囟会寸半走前顶,太阳通天对正营 ,百会两耳交巅尽,旁有络却外承灵

头后(9穴)

后缘半寸哑门定,左右天柱旁相应 ,上行一寸风府明,平取少阳风池并

寸半节节上巅厅,脑户强间随后顶 ,户旁玉枕脑空平,相邻太少分两经

头侧(9穴)

完骨耳后骨突寻,入发四分下缘平 ,上耳入发一寸五,角孙之上对率谷

斜下三分天冲入,环耳周行连完骨 ,上下两穴三分数,头窍阴上浮白处

角孙寸前曲鬓出,头维寸下颔厌主 ,再将两穴三分数,下应悬厘上悬颅

耳(8穴)

耳珠外临听宫位,上缺耳门下听会 ,耳底陷处有翳风,耳尖缘头角孙对

颅息瘛脉等寸围,耳前动脉和髎推

胸(27穴)

相递二寸列三经,少阴阳明至太阴 ,天突寸半平气舍,四寸缺盆属阳明

天突一寸下璇玑,俞府气户云门栖 ,再厘一寸至华盖,太阴中府遥相期

库房彧中平对齐,左右共居一肋隙 ,三肋相平紫宫地,神藏周容挟屋翳

两乳之中应膻中,左对天溪右神封 ,膻中寸六上玉堂,灵墟膺窗对胸乡

膻中寸六下中庭,食窦乳根步廊平 ,再问天池何处起,乳中开外一寸寻

腹(40穴)

上离八寸下有五,腹前任脉节节数 ,阳明相邻两寸行,少阴相挟五分度

太阴旁开三寸五,三经三列齐中路 ,中庭一寸下鸠尾,脐下寸半气海驻

神阙正当脐中央,肓俞大横对天枢 ,天枢上应滑肉门,平度二寸落水分

水分一寸下脘续,太乙阳明随商曲 ,八寸对开分中脘,外建梁门阴都立

中脘一寸下建里,腹哀石关关门起 ,中脘一寸上脘去,腹通谷外承满齐

中脘中庭开巨阙,内把幽门不容居 ,脐下三寸关元路,旁挟气穴水道出

脐下一寸阴交度,外引外陵内中注 ,再行一寸石门渡,阳明大巨四满布

耻骨之上交曲骨,气冲平行齐横骨 ,上行一寸中极入,少阴大赫归来路

一寸三分大横下,太阴腹结一穴孤

胸胁少腹(13穴)

胸胁少腹纳三经,腋下三寸渊腋明 ,前推一寸应辄筋,大包腋下六寸寻

十一十二浮肋下,章门京门寻端尽 ,不容寸半期门开,期门寸半日月来

章门之下寻带脉,原与神阙列一排 ,冲门正交腹沟上,府舍七分往上抬

带脉直下齐关元,五枢维道共一脉 ,相邻五分上下取,髂内缘间寻所在

二寸五分曲骨外,腹股沟间见急脉

肩(13穴)

肩头陷外求肩髃,肩峰下从臑俞去 ,两穴平开肩髎续,腋纹一寸肩贞取

锁骨胛骨押巨骨,正当腋下极泉出 ,肩岗中头秉风居,岗内凹里曲垣立

肩髃大椎开肩井,垣井当中天髎栖 ,陶道三寸出肩外,大椎两寸肩中齐

天宗正从胛中起,内应五椎岗下际

背(33穴)

外邻三寸内寸五,太阳背脉齐中督 ,第一节上大椎孤,节下陶道平大抒

三节之下寻身柱,内挟肺俞外魄户 ,五节之下定神道,神堂之内起心俞

附分风门二节入,四节膏肓厥阴窟 ,六节之下灵台驻,督俞噫嘻等分度

七节至阳齐胛下,外立膈关内膈俞 ,九节之旁定肝俞,筋缩之外魂门出

胆俞阳纲十节布,内有中枢立中督 ,十一节下脊中应,旁开脾俞意舍定

十二节下胃俞排,旁行寸半胃仓开 ,十三节下问悬枢,外启肓门三焦出

腰骶(21穴)

十四节下命门驻,志室宅前肾俞安 ,十六节取腰阳关,大肠寸半齐两端

上推气海下关元,入抵八孔八髎全 ,上髎上齐小肠间,次髎膀胱胞肓添

中髎中膂平排见,下髎白环对秩边 ,骶下孔陷腰俞眼,长强尾骨三分前

尾闾左右上两缘,会阳正取五分间 ,两阴之间会阴连,冲任督脉三气原

手掌(6穴)

少商正出拇指前,外齐甲根一分间 ,少冲上起小指边,甲旁一分居内缘

三阳三井三指见,中冲中指在末巅 ,太阴上荥到鱼际,掌外肉间着中际

劳宫少府何处居,中指小指贴掌取

手背(12穴)

阳明大肠出商阳,外去一分居甲旁 ,关冲少泽甲根起,无名小指甲外方

荥输一寸跨掌节,阳明二间走三间 ,少阳液门行中渚,太阳前谷后溪边

大指次指挟合谷,拇指半节掐前数 ,阳池腕背横纹中,大筋外缘贴筋附

侧腕凹间寻腕骨,高骨下推接掌处

前臂内(12穴)

腕上横纹三输列,三输直上三经穴 ,外筋之内有太渊,太渊一寸经渠接

内筋之旁神门现,神门寸半灵道见 ,大陵中出两筋前,入肘三寸间使延

尺脉之外寻列缺,通里一寸上尺边 ,腕上二寸内关连,三阴之脉开络穴

太渊七寸上孔最,大陵五寸郗门位 ,神门五分入阴郗,三阴郗穴此中推

前臂外(9穴)

寸外两筋入阳溪,高骨之下阳谷居 ,腕间三寸支沟去,三阳经穴此中记

偏历上腕三寸齐,再起一寸温溜郗 ,外关去腕二寸居,沟外一寸会宗离

腕后五寸支正起,高骨后筋养老宜

上臂内(7穴)

三阴合穴居肘间,肘中筋外取尺泽 ,天府侠白一寸连,上三下五两端见

曲泽肘中筋内缘,腋纹二寸入天泉 ,少海半寸去肘端,三寸直上青灵间

上臂外(14穴)

肘间一寸上两筋,两筋陷中出天井 ,曲池曲肘纹头尽,肘端内陷小海明

曲池两寸下肘间,手三里过上下廉 ,下距温溜三寸前,三穴相行等寸连

肘外骨上陷肘髎,曲池七寸对臂臑 ,手五里行侧筋边,相离肘上三寸遥

上腕四寸三阳络,前行三寸四渎过 ,天井寸上清冷渊,渊上三寸消烁沿

腋纹一寸下臑会,遥遥七寸天井对

赠加记忆的穴位篇十
《12条经络300多个穴位记忆法》

经络是人体天然药库,而要控制这个天赐的宝藏,只需要明白12经络的运行原理就足够了,这就是中医整个经络学说的要素。

12经络上面有三百多个穴位,我们没必要都去记住,现在,你只需跟著我一步步地往下学,就容易多了。

1.先熟悉一下12经络的名称:

手少阴心经 足少阴肾经

手厥阴心包经 足厥阴肝经

手太阴肺经 足太阴脾经

手太阳小肠经 足太阳膀胱经

手少阳三焦经 足少阳胆经

手阳明大肠经 足阳明胃经

2.搞清楚它们为什么要这样称呼 ?

这12条经络分别连著人体12个脏器,所以这些经络都是用相连的脏器命名。其中,三焦是指人的整个胸腹,心包是保护心脏的一块区域,是心的屏障,其余的都比较容易理解。记住这12个脏器名称是很重要的,如果身上哪里不舒服,就看是哪条经络经过此地,一对应就出来了。从12经络的排列上看,是分为两组,一组是按手足分,另一组是按阴阳分。

按手足分是告诉你手及手臂上有6条经络,足、腿上有6条经络。

按阴阳分是告诉你手臂的内侧、腿的内侧各有3条阴经;手臂的外侧、腿的外侧也各有3条阳经。

少阴、厥阴、太阴、太阳、少阳、阳明又是代表什么呢?它们是代表阴气的重与轻,阳气的足与弱。

少阴阴气最重,所以它就排在手臂和腿内侧的最里面。

厥阴的阴气比少阴轻,但又比太阴重,所以它就排在中间。

太阴的阴气最轻,就排在最外面。

太阳是阳气最足的,就像中午的阳光,所以它排在手臂、腿外侧的最外面。

少阳比太阳的阳气要弱一些,就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所以排在外侧的中间。

阳明又比少阳的阳气要弱,就像黎明初现的阳光,就排在了外侧最里面了。

我们的祖先为什么将阴、阳细分到这样的程度呢?就是让你在使用经络时随时注意阴阳的平衡。这个阴阳的平衡既包括经络与经络之问的阴阳平衡,也包括身体与经络的阴阳平衡,还包括经络与大自然的阴阳平衡。身体与经络的阴阳平衡是要你根据身体的强弱去选择经络。比如身体弱的,最好先选择阳经按摩以补足正气为主,阴经要等正气补上了,再去碰它;身体好的,则阴经、阳经都可以按摩。

经络与大自然的阴阳平衡,是与四季的温度有关。夏天阳气最旺盛,就是身体虚弱的人,在这个时候也可以去疏通阴经了。阴阳平衡的理论还可以用在按摩时的手法上,如阴经的按摩最好是用补法,阳经的按摩可以用泻法。

3.什么是按摩的补与泻呢?

一般来说,顺看经络按摩为补,逆著经络按摩为泻。

按摩时力度轻的为补,力度重的为泻。

按摩时间短的为补,时间长的为泻。

按摩范围小的为补,范围大的为泻。

4.需要把三百多个穴位都记住吗?

中医在按摩经络时有个说法叫「以痛为俞」,也就是说疼痛的部位就是按摩的穴位。比如你知道自己患有心脏方面的疾病,就可以在相应的心经和心包经上沿著经络慢慢地按压,去感受整条经络上各处的感觉。如有的地方酸痛,有的地力刺痛,有的地方麻木,有的地方发酸、发胀,那么这时你按摩的重点就放在最痛的部位,把病灶揉开、揉散,甚至拔罐、艾炙、敲打都可以,越是痛感明显的,越要坚持多刺激此处,这样你身体的疾病很快就有好转。

有些人明明知道自己心脏有病,可在这两条经上按压时并没有明显的痛感,这时,你左右两只手臂上都要去摸,因为人体经络左右都是对称和一致的,但患病时左右经络的反应并不完全一样,痛感明显的就代表著病偏向于哪一边,这也说明了你这条经络的气血不足,反应迟缓,这时的冶疗以食疗为主先,补足气血,同时在这条经络上慢慢摸,看上面是否有硬块,是否多出了一块肉,是否比别处微微凸起,然后重点搓

揉这个部位就行了。如果只是死记硬背了所有穴位,但忽视了最痛的那一点,治病效果绝不会好。

先从我们最常用的足太阳膀胱经(下面简称“膀胱经”)开始,因为这条经的阳气最足,治疗范围最广,所以也是最常用的一条经。膀胱经的起点在眼角的睛明穴,上行过额至头顶,行颈后、后背、大腿后外侧,小腿后侧至小脚趾外侧的至阴穴止。共有67个穴位,是人体中最长、穴位最多的一条经络。〈请打开→人体经络运行图〉 当膀胱经从头走到了脚的至阴穴后,它的流动并没有停止,而是穿过小脚趾从脚心的涌泉穴上行。这时经络又有了新的名字--足少阴肾经(下面简称“肾经”)。

肾经是起于足小趾之下,斜向足心,沿足心及下肢内侧后缘上行,穿过腹部到达胸部,与下一条经络手厥阴心包经相连。

从膀胱经到肾经的走向,我们可以看到:

1.经络是流动的,而且是有方向地流动的,膀胱经是从上往下,肾经是从下往上。

2.膀胱经和肾经是完全相连的一条经,只是在小脚趾的外侧至阴穴处将其分开了,走在人体的外侧是膀胱经,走在人体的内侧的是肾经。正因为这一阳一阴的经络其实是一条相连的经络,所以刺激膀胱经,肾经就会有反应;刺激肾经,膀胱经也会有反应,中医就称之为“互为表里”,而这两条经络各自所连的脏器--肾脏与膀胱也就互为表里 。

3.膀胱经是阳经中阳气最足的一条经络,而肾经是阴经中阴气最重的一条经络,这正好符合了中医阴、阳平衡的特点。

4.膀胱经走在前,肾经走在后,膀胱经是肾经的源头,所以在膀胱经上进行的推拿、按摩、针灸等疏通方法,就能促进膀胱经向下流动的力量,反过来就是推动了肾经,滋补了肾脏。

而在肾经上进行推拿、按摩、针灸的时候,肾经运行快了而膀胱经没能及时跟上,就会出现空缺、中断。这就是只按摩肾经时,病人往往会出现气虚的原因。

与膀胱经相连的是手太阳小肠经(下面简称“小肠经”)。它起于小指外侧的少泽穴,沿著上肢外侧后缘上行过肩分为两个分支,一个从颈上面颊,到耳,到眼睛大眼角的睛明穴与膀胱经相连,另一个进入锁骨,入胸腔,最后到达心脏。

这条经络走在手臂的外侧,属于阳经,与膀胱经是相连的,是阳经与阳经相连,组成一条长长的、完整的太阳经,小肠经在前,膀胱经在后。小肠经是膀胱经的源头,当膀胱经不舒服时,就会有颈椎病、腰痛、腿痛时,除了按摩膀胱经以外,按摩小肠经同样有效,而且效果更好。

小肠经又与手少阴心经(下面简称“心经”)相连。心经起于心脏,它有几个分支:一支向下通向小肠,一支向上沿著食管上行至眼睛,另一支上行于肺部,在腋下出来,沿上臂的后缘行至手腕的内侧,到小指内侧的少冲穴,然后走向小指外侧的小肠经的少泽穴,再往上循行。

这是一条阴经转变为阳经的经络,是阴经在前、阳经在后的一条相连的、互为表里的、长长的经络。所以按摩心经不但能治疗与心经相连的心脏、小肠、肺、食道、眼睛等处不适,还能推动和滋养小肠经,按摩它既能冶疗颈椎、腰椎、腿的疾病,又能治肾脏的疾病。

只要颈肩、腰有毛病,你去摸摸手臂外侧的小肠经就会有明显的痛点,再去摸与之相表里的心经也会有瘀堵、疼痛的感觉,所以这时就要从源头上疏通手臂内侧的心经,从腋窝处往下轻轻搓至小手指,然后再沿著小手指的外侧向上搓至手臂的外侧,遇到哪里有痛点,就在哪里多搓搓揉揉,这样就可以治疗心经、小肠经、膀胱经、肾经这4条经络上所连著的所有脏器的毛病。

这4条经络一路走过来,形成了表里相连的两组长长的经络,它们起于心中,在人的四肢绕了一圈后又将肾经推向了腹部,推到了胸。

那么又是哪条经络在胸中与心经相连呢?

这就是足太阴脾经(下面简称“脾经”)。这时,有人会问,一个是少阴,一个是太阴,好像在阴阳上已不能做到平衡了,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一会再说。

与膀胱经相连的肾经走到胸中后,就与手厥阴心包经(“下面简称“心包经”)相连,是阴经与阴经的相连,可它们一个叫少阴,一个叫厥阴,名字不一样,阴气的程度不一样,经络走到这里,好像与刚才在四肢绕了一圈的作用与关系不一样了,为什么呢?因为当经络一路走过来,走到肾经时已经很虚弱,所以一般不去按摩肾经,按多了就会泻气,这时,进入了腹部、胸部的经络需要休息一下,补充能量,然后换条经络继续出发,去进行下一次的四肢大循环,所以补气作用最强的丹田穴在腹部,而通过腹部的就是循环回来的、已经很疲劳的肾经、肝经和脾经。

通过腹部的还有一条经--足阳明胃经(下面简称“胃经”),它也是通过腹部的,但其走向与肾经、肝经、脾经的从下向上的运行方向不同,是从头穿胸、穿腹再走到脚的,胃经也需要在这里一次补充能量,促使向下的力量更加有力,加强脾胃的消化能力。 下一轮的四肢大循环,就从肾经传递给心包经开始,它是走在四肢内侧中间的一条经络,所以与它相连的是走在手臂外侧中间的手少阳三焦经(下面简称“三焦经”),又与走在腿外侧中间的足少阳胆经(下面简称“胆经”)相连,胆经则是与走在腿内侧中间的足厥阴肝经(下面简称“肝经”)相连,这样就又形成了一组完全相连、互为表

里的经络,最后又是将肝经推向小腹,推向胸中,去休息、补充能量,换一条线路继续前进。

最后一轮运行的4条经络是肝经在胸、肺传递出的手太阴肺经(下面简称“肺经”),具体的循环顺序是这样的:肺经→大肠经→胃经→脾经。

人的所有病都能在经络上找到

经过上面的论述,大家就会明白,其实这12条经络是分成了3组大经络,这3组大经络分别在四肢绕了一个大圆圈后又重新回到腹部、胸部,这样再去记忆就容易了。你只要分组去记,记住一组里的4条经络,记住这4条经络相连的脏器都叫什么名字,只要这4个脏器里的一个生病了,你就从这4条经络的源头,也就是从胸走向手的手臂内侧的经络上开始寻找痛点,慢慢地搓揉,或拍打或刮痧,去慢慢理顺它。这样治起病来不但效果好,而且不会留下后患,更不会复发。

在人体内循环的3组大经络就已经很清楚了,而这3组大经络又是谁先谁后呢? 中医学是这样分的:

第1组:走在外侧,是肺经→大肠经→胃经→脾经

第2组:走在内侧,是心经→小肠经→膀胱经→肾经

第3组:走在中间,是心包经→三焦经→胆经→肝经

另外,用经络冶病要选择好时辰。中医学认为人与宇宙是息息相关的统一整体,人体实际上是宇宙的一个缩影,自然界的一切变化(如白昼黑夜的交替)都与人的生命活动紧密相关。

在古代中国,人们把一天24小时分为12个时辰,而中医学则把每个时辰都与12条经络相对应,如下表。

第一组:

时辰 时间 经络

寅 3:00~5:00 肺经

卯 5:00~7:00 大肠经

辰 7:00~9:00 胃经

巳 9:00~11:00 脾经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zigeleikaoshi/115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