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孤独的说说

| 汉语四六级 |

【www.guakaob.com--汉语四六级】

关于孤独的说说篇一
《有关孤独的说说心情短语:是爱情选择了我们》

关于孤独的说说篇二
《qq孤单的伤感说说》

一、我的优点是:我很帅;但是我的缺点是:我帅的不明显。

二、离开他不等于你的世界会崩溃,别再为他流泪。

三、我多害怕习惯了谁的好,然后又被他无情地丢掉

四、涐甪吢莱漈奠涐死呿の嗳情。

五、自己的热情最终还是烫伤了自己。

六、一些事只能当回忆,一些人只能当过客。

七、多希望大雨能抹去你来过的痕迹。

八、曾经很美,但是再美也只是曾经。

九、我只是自己在无病呻吟,没人在乎。

十、遇上你,注定伤悲;遇上你,注定孤独。

十一、深情是我承担不起的重担°

十二、一转身离开的你,我用一辈子来忘记

十三、我,就是一个孤独的小丑......

十四、一个人好好过,何苦在爱情里沦落。

十五、爱情是不是都这样 玩久了 看腻了 就抛弃了。

十六、承诺就像电池,用完就停止了。

十七、我只记得中文里面一个最简短 主谓宾俱全的短语 是我爱你 . 十八、孤独是每个强者必须经历的坎。

十九、我会笑着看你离去,微笑的祝你幸福。

关于孤独的说说篇三
《关于春天的现代说说:愿孤独的人都会唱歌》

关于孤独的说说篇四
《孤独寂寞的男生说说:做事做三分热度的我》

关于孤独的说说篇五
《孤独寂寞的说说:蹲下来摸摸自己的影子》

关于孤独的说说篇六
《忧伤的说说:你是孤独的岛》

关于孤独的说说篇七
《抒发忧愁的说说:我已习惯了孤独寂寞的日子》

关于孤独的说说篇八
《关于孤独》

我的孤独

过二奔三的年纪在日夜的荒芜中,又过了一年,转眼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总结陈词了。

过去的一年中,断断续续写过很多东西,但总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好好地坚持下去,基本写个开头就断了,或许这篇文章也会是这种没有结尾的文章。

看过太多的文章,经历过太多的别人的悲欢离合,就想写一个自己的故事了,但故事的主角却迟迟不见踪影,我吗?并不,我的故事并没有故事性可言,平凡的生活,虽然心比天高,但是命比纸薄,了解的越多,就越觉得自己的渺小,幸好,我只是觉得我渺小,并不曾觉得老子天下第一,幸好,据说这种人都死得很惨。

进入正题,在22,我想说一下,我所理解的孤独。

孤独是什么?与你或许是一个人吃饭,一个人逛街,一个人做两个人可以做的事;与你或许是一个人看电影,一个人旅游,一个人在肯德基买甜筒;与你又或许是一个人生病,一个人感悟,一个人分享这个世界的奇闻异事„„孤独与你有千万种可能,与你同在。

与我而言,孤独是什么?或许也不过是一个人吃饭,逛街,看电影,旅游,一个人生病,感悟„„其实也没有什么不同,跟你比较起来。

大概半年前,很认真的在知乎上写过一个答案,一个关于孤独的答案。

总觉得只有经历过真正孤独的人,才能回答这个问题。

但孤独究竟是什么,这里百度了一下,孤独感是一种封闭心理的反映,是感到自身和外界排斥所产生出来的孤伶苦闷的情感。好吧,这可能和题主的问题有所出入,也就是孤独感跟孤独是不是一回事,这里不深究,大家自行理解。

另外,由于真心没读过多少书,也就无法像某些大咖一样,各种旁征博引了,这里仅仅说说我经历过的浅陋的孤独。

在看着小伙伴玩积木,我却只能一个人玩泥巴的时候;

在看着朋友们升入二年级,我却因学习太差,被迫留级的时候;

在下雨天,看着同学依次被家长接走,我却只能一个人淋雨回家的时候;

在六一看着大家穿新衣吃雪糕,我却只能拽着皱巴巴的衣角吃五毛的冰棍的时候;

在得知我喜欢的人,跟我从小一起长大的兄弟在一起的时候;

在我离重点中学差四分,父母决定花钱让我读的时候;

在听着同学讨论新款阿迪,耐克的时候;

在高中毕业照面对镜头的时候;

在高考前夕彻夜失眠,瞪着天花板的时候;

在收拾行李,准备复读的时候;

在收拾行李,放弃复读,步入大学的时候;

在跟前女友一起嬉戏过的公交站台前等公交的时候;

在一个人漫无目的,坐着公交,听着摇滚,看着窗外的时候;

在考试前夜,一个人出去买咖啡的时候;

在洗澡的时候,在等车的时候,在吃饭的时候,在听歌的时候,在成为张小凡的时候„ 鉴于目前的人生轨迹,大概就这么多吧。当然要是你认真看了,你会发现

1、这些孤独都很琐碎,很平凡,甚至普遍到每一个人都经历过

ps:写到这,回头看了一下,我靠,我真的好孤独,看来真是屌注孤了,真想知道,这么孤独的我是怎么顽强的活到现在,而且还没有出现心理扭曲

2、废话好多,真矫情

3、怎么可以这么矫情?

4、果然只有经历过真正孤独的人才能回答这个问题

5、孤独到底是啥?能吃吗?

大概就是这样,写完这个答案到现在,我并没有再次去看他,哪怕是现在把它搬出来,也只是纯粹的复制粘贴,之所以贴出这个答案,我也不知道我想说明什么,为什么不再看一下这个答

案,我也不大清楚,总觉得,特意说孤独就是矫情,而我,又不是一个乐意在别人面前展现矫情一面的人,如果可以选择别人眼中的自己的话,我希望我是一个刚毅的人,大概就是成为面壁者之后的罗辑吧。

既然特意的说孤独是矫情,那就讲个故事吧,一个关于孤独,却并不孤独的故事。

《卖火柴的小女孩》

好了,故事讲完了,哈哈,抖了个机灵,也许你看到这里还在期待着我讲故事或者希望我讲一个不一样的结尾,不好意思,你误会了,这个故事就是原版的故事,就是你小学课本上的故事,并不需要加工,对我来说,这就是一个关于孤独,却并不孤独的故事,也许对你来说,对我来说,这都是一个不幸的故事,不止于家庭的贫苦,不止于旁人的冷漠,甚至不止于整个时代的悲哀,我们无法用21世纪的眼光去看待发生在安徒生时代的故事,我们也不能理解有人需要靠卖一根一根的火柴来度日,而至于用火柴来取暖,能够温暖的恐怕也只能是小女孩临死前的心灵,我以为她是孤独的,生活的艰苦,不敢回去的家,没人买的火柴,甚至于很大的一只拖鞋,当然最为直观的大概就是临死前的一个人了,甚至是因为寒冷而冻死的,在这里,我们不能理解的事实在太多,我也不能够设身处地的去感受她,就如同,为什么不用火柴引火,莫非没有木柴可用?当然,这都是我眼中的她,而对于她自己来说“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或许她并不孤独。 Ok,总算通过抖机灵完整的讲述了一个故事,其实

当我小时候,孤独孤独对我来说不过就是一个人玩

当我再大一点,上小学之后,孤独就是一个人上学

更大一点的时候,大概就是打架没人帮忙了

而到了中学,好像就是我喜欢的人不喜欢我

再之后呢,感觉爸妈都不能理解我,跟他们没话说了

等跟他们有话题的时候,我想我就已经长大了

之后我又开始觉得,没有人懂我,这让我感受到深深的孤独

等有人懂我之后,又为我的怀才不遇感到不满

„„„„

其实,与我,孤独有千万种形式,但总的来说孤独大概就是对当前生活的不满。

跟很多人说过当我心情不好的时候,我并不需要发泄,只要一个人静静就好,一个人看几部电影,听几首歌,一个人出去瞎逛,或者干脆睡一整天,然后我就依然是我了,就像跟MISS Z分手之后,我依然睡觉,依然聊天,依然第二天起早跑步,依然跟朋友谈笑风生,依然当什么都没发生过,自始至终知道的人也寥寥无几,大概是我和她都刻意的去隐藏这些关系了吧,我们都是理性的人,虽然这些事都过了好久,但或许也只有我知道我依然放不下,或许是她,或许是内心的不甘,亦或许是执着„„我早已不再去纠结究竟是什么原因,放不下就是放不下,不丢脸,趁自己目前需要考虑的还不是太多,趁年轻,去感受自己,当然,我已学会不再庸人自扰。

就我目前的人生经历来说,孤独与我,大概就是如此了。

总算在生日这天,又矫情了一把。

与22岁生日

关于孤独的说说篇九
《孤独》

孤独是形式的,在生活中你可能形单影只,踽踽独行;但你又是不孤独的,全国各地有多少学子在和你做着同样的事情,暗暗地和你赛跑。孤独是痛苦的,因为你要拒绝诱惑、延迟满足;孤独又是幸福的,因为你在前进中体验到跨越障碍后的喜悦,感受到自我在成长中拔节的声音。

早上五点,闹钟准时响起,小张以最快的速度起床、洗漱,冲出房门,到校园僻静的地方朗读英语,早饭后直奔教室,开始一天的考研复习。小张平时很少和室友说话,每天晚上回宿舍的时候大家都睡了。用小张自己的话说,自己就像个“孤魂”。其实,和小张有相似经历的考研人不在少数,他们内心深处都隐藏着一份不为人知的孤独。

对于大多数学子而言,考研是仅次于高考的人生大事。如果说高考是一场群体性的战役,那么考研则更像是单打独斗、分散作战。高考,在身边就可能有很多战友和对手;考研,最大的对手则是自己。高考,背负着父母和师长的期冀,不完全是自愿的;考研,承载的是自己的梦想,是自觉自愿的事。因此,考研更像是一个人的旅程,注定与孤独结伴,与寂寞同行。

上述案例中的小张是孤独的。从表面上看,孤独似乎不是一种很好的状态。但在考研这样一个特定的情形之中,只要学会正视孤独,学会调适心理,处理好生活与复习的关系,孤独也能开出美丽的花朵。

所谓孤独,即缺乏正常的社会接触,是一种主观意识上的社交孤立状态,伴随产生的是不被接纳或与他人隔离的意识表现。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孤独有3个特点:首先,它是由社会关系缺乏造成的;其次,表现为不愉快的情绪体验;最后,它是一种主观感觉。孤独客观上是因长期独处引起的,但也不尽然。生活模式单一、挫折和事物的不可预知性等也是孤独产生的不可避免的因素。孤独产生的情绪后果往往是令人苦恼的,甚至会感到痛苦,严重的则会导致自闭、抑郁等心理问题和极端的行为倾向。

但是,孤独给人们带来的并非都是负面情绪。在自主性和自我意识越来越强的时代,孤独情绪产生的后果也不都会让人感觉苦恼和抑郁。在考研的过程中,我们所提倡的“享受孤独”的心态,就是对孤独的另一种诠释。而“独自一个”则是“孤独”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

一、孤独需要勇敢面对

出镜人物:杨同学

背景资料:西北工业大学大三学生,准备跨专业报考北京大学天体物理专业研究生。平时学习成绩优异,但是少言寡语。

孤独心语:我一直都觉得自己是一个很坚强的人,最大理想就是当天文学家。高考的时候我没能实现这个理想,所以这次考研我准备放手一搏。但是最近我的注意力总是难以集中,对于外界信息的反应明显迟钝,目光长时间盯在书本上,但对书中的内容却一无所知。

我一向很少说话,想与人说说我的难题,却找不到合适的人;拿起电话,却不知道要打给谁。我不认为自己有什么心理疾病,但是对于目前的状况,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心灵解读:这是孤独心理的表现。孤独心理的产生与个体以往的生活经历、工作经历、家庭情况都有关系。孤独者的某些行为,常常令他们不太招人喜欢。比如说话方式、为人处世的方式等。杨同学首先应对自己进行一番冷静、客观、合理的分析,特别要留意自己的一些长处、优势,以增强自信心。在每天必须的社交活动中多注意一下自己的言行,学会换位思考,尊重、理解他人,多培养一些生活乐趣,如听音乐等。此外,如果报考的是你喜欢的专业,只要信心十足,专注地学习,相信你一定可以从中找到乐趣。遇到难题的时候不妨告诉自己,这些都是在所难免的,只要勇敢面对,努力解决问题,相信就会离成功不远。

二、独处并非孤独

出镜人物:李同学

背景资料:四川大学大三学生,准备报考本校本专业研究生,为人乐观。

孤独心语:最近常常一个人待着,感觉挺好,考研复习效率也提高了很多。我的上铺总说他孤独、痛苦,我倒没有这些感觉。考研复习的时候,如果旁边总是有人在走动,我就会感觉很不自在,甚至觉得特别烦躁。我最讨厌在背书的时候身旁有人说话,注意力很难集中。所以,为了考出好成绩,我需要安静,我宁愿一个人待着。

心灵解读:心理学上,孤独与独处是两个概念。独处体现的是一种避开他人的客观存在状态,孤独更强调个体的主观心理感受。由独处引发的孤独往往具有被迫、不得已的特性,同时伴有失落、沮丧的情绪表现。

考研复习的过程中,多数人是需要独处的。因为只有在独处的状态下才能尽量避免他人的打扰,保证自己的复习进

度和质量。李同学的表现仅仅是不情愿的独处,并没有“享受”考研人必须要经历的孤独磨难。只要心情坦然,平静地复习,相信李同学会对孤独“甘之如饴”。

三、孤独与性格有关

出镜人物:小王

背景资料:南京师范大学研二学生

孤独心语:我是一个很外向的人,平时特别能闹,同学都觉得我很能折腾。考研那段时间,可把我憋坏了,光是让我安静下来就费了不少功夫。每天背着书包往返于宿舍、食堂和教室之间,模式化的三点一线。朋友约我出去玩,坚决推掉,其实特别心不甘情不愿。看那些不考研的、找好工作的同学自由自在,可把我羡慕坏了。总想,这日子什么时候是头啊,真难熬。还好考上了,要不然可真对不起自己。

心灵解读:人的性格构成中,气质是决定性因素。心理学上将人的气质分为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每一种类型都有优劣两面,相比之下,粘液质、抑郁质的人更喜欢安静,更安于孤独;而多血质、胆汁质的人则喜欢动荡和变化,孤独对于他们来说,可能会有些痛苦。小王的性格明显属于胆汁质偏多血质类型,外向、活泼、精力充沛,但也轻率、不踏实,容易见异思迁。考研复习往往需要很多重复性的工作,这样的枯燥本身与小王的性格就是矛盾的,但是,考研过程中必须的孤独学习磨砺了小王,即使“心有不甘”,他也还是“坚决推掉”了,通过自我调节战胜了自己。而这种对考研复习的坚定、执著来自于读研这一目标对他的吸引力,其中,孤独所产生的刺激和反刺激的效应会很明显地在行动中表现出来。

四、主动孤独才是享受

出镜人物:赵同学

背景资料:西北大学研一学生

孤独心语:我考研那段时间也没怎么感觉孤独,偶尔有点沮丧,睡一觉也就好了。跟同学在一起复习,总觉得会打扰到对方,独立解题的能力也会变差,总想着不会就问,上自习的时间也大大缩短。这有点像心理学中的“从众效应”,如果周围的人都早早地下自习,就会感觉竞争小一些,甚至忽略了竞争。我选择孤独完全是出于自愿,所以不怕承受什么,我相信没有什么是战胜不了的。

心灵解读:孤独根据个体的主观意愿分为主动性孤独和被动性孤独。主动性孤独又称为积极孤独,强调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够很好地塑造一个人独立的人格,增强个体的承受能力和忍耐力;被动性孤独又称为消极孤独,往往会对处于孤独中的个体产生很多负面效应。

在考研复习过程中,大家在面对孤独时,应尽可能通过改变现状,减少环境中触发抑郁的不利因素,将孤独感限制在可控制的范围内。比如在因孤独感到痛苦时,做些相对容易的习题,以增强自信心;面对挫折觉得沮丧时,不断地重复“我是最好的”,通过自我暗示,自我激励,将消极孤独转化为积极孤独,变被动为主动。同时,积极保持正常的人际交往,既保证适当的独处又不疏远群体。相信不久,你就会发现,命运把握在你的手中。

五、把握好情绪性孤独

出镜人物:刘同学

背景资料:往届毕业生,准备报考西安交通大学企业管理专业研究生,今年已经是第三次考研了,现在西安独居,专职考研。

孤独心语:我现在唯一的目标就是考研,而且必须考上。如果考不上,其他什么都免谈。要回报就一定要有付出,包括孤独。我每天除了复习就是复习,其他什么事都不敢干,担心分心也担心占用复习时间,似乎稍微一做与考研无关的事情,就像欠了谁似的。我承认自己有点压抑,但我觉得这是考研阶段必须经历的,如同凤凰涅磐,只有经过这样的历练,才会浴火重生。

心灵解读:孤独根据客观存在状态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情绪性孤独,一种是社会性孤独。所谓情绪性孤独,是指个体不愿与家人、朋友交往;所谓社会性孤独,是指个体不具有家人、朋友等社会关系网。前者出于个体的主观意愿,需要合理把握;后者出于个体的客观情况,需要坦然接受。情绪性孤独的最大决定因素往往在于作出这种选择的主观动因,最好问明白自己,你不愿与人交往是因为讨厌他人,还是因为考研本身的特殊性所致。然后排除非理性的思考,建立合理的符合实际的期望,并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逐步推进期望值。孤独不是寂寞,也不是无奈,更不是放任,而是一种动力,一种坦然,一种自我修复。认真地思考之后,积极地投入学习,再思考,再学习。坦然面对考研,坦然面对自

己。

【专家寄语】

孤独也能成就人生——写给正独自在考研路上前行的朋友

宋崇升(北京回龙观医院心理医师)

选择了考研,在一定程度上就意味着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考上了研究生,科研探索将成为学习、工作的主题,一部分人以后还可能要考博士,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活动。而要做好科研,要求之一就是要拒绝浮躁、耐得住寂寞。如果从备考开始,让自己习惯孤独,那么你今后的人生也将“宁静以致远”。历史上的众多科学家莫不在孤身钻研中完成人生的超越与升华。

孤独是形式的,在生活中你可能形单影只,踽踽独行;但你又是不孤独的,全国各地有多少学子在和你做着同样的事情,暗暗地和你赛跑。孤独是痛苦的,因为你要拒绝诱惑、延迟满足;孤独又是幸福的,因为你在前进中体验到跨越障碍后的喜悦,感受到自我在成长中拔节的声音。有考研人说,当你面对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突然茅塞顿开,当你对某一知识点产生顿悟,当你势如破竹地解决一个又一个难题的时候,那种满足感、成就感是别人难以体会的,这个时候的孤独反而让人感到相当幸福。

孤独是一杯酒,可以默默地品尝,也可以和别人分享。有这样一个考研佳话:一个宿舍的几个同学全部考上了研究生。在复习的那段时间,他们分享、见证了彼此的孤独、坚忍和执着,更加坚定了必胜的信念,最终梦想成真。

孤独是相对的,需要我们和外界保持联络的那些信息通道,是不可阻断的。我们不提倡与世隔绝,完全封闭自己。孤独如水,学习如舟,我们要在孤独中奋力划行,而不是沉溺其中。

孤独不是逃避退缩,而是一种对生活的主动选择,是一种人生的智慧和策略。孤独是破茧化蝶前的蛰伏,是养精蓄锐、厚积薄发,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因为孤独,你可以简化生活的繁文缛节,怀里只揣着梦想,一心一意地去实现它;因为孤独,你有了一方属于自己的天地,可以尽情地汲取知识养分,化作羽翼,让自己的生命逐渐丰满起来;因为孤独,你远离了世俗的喧嚣,可以聆听自己前进的足音和有力的心跳;因为孤独,你可以与自己对话,可以清晰地感觉到自己的存在,甚至会发现一个你不知道的自己。

有人问一位刚刚参加完毕业典礼的女博士,拿到博士学位是什么感觉?她婉转地回答:对女人来说,学位服的意义仅次于婚纱。而婚纱只能美丽一时,学位却是一辈子的骄傲。这人又问她,默默地做这么多年学问,还没有男朋友,是否感到孤独或者遗憾?女博士回答:开始曾有过孤独的感觉,但逐渐就习惯了,后来甚至很享受孤独。因为几年专心致志的学习和积淀,让自己感到非常充实。

孤独也是成长的需要。对于广大学子来说,考研不仅意味着获得学位,还包含着提高人生层次、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即成长的需要。而成长必须自己完成,别人无法替代,所以必将伴随着孤独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zigeleikaoshi/115754.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