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汉语四六级】
四个全面的内涵是什么篇一
《四个全面内涵,基本内容及提出背景》
四个全面
提出背景
2014年11月,习近平到福建考察调研时提出了“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的“三个全面”,2014年12月在江苏调研时则将“三个全面”上升到了“四个全面”,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新增了“全面从严治党”。
尽管此前习近平在不同场合,就这“四个全面”作出过一系列的重要论述,但在公开报道中,将“四个全面”并提,还是第一次,意义深邃。
此外,习近平在江苏将“全面从严治党”加入到“四个全面”中时,特别采用了“大气候和小气候”的比喻,“从严治党是全党的共同任务,需要大气候,也需要小气候。各级党组织要主动思考、主动作为,通过营造良好小气候促进大气候进一步形成。”[1]
从时间轴来看,“四个全面”是在不同高层会议场合逐步提出的。2012年11月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2014年10月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推进从严治党是2014年10月8日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提出
来的。[2]
2基本内容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时间表,以及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等具体内涵。
全面深化改革: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对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进行了全面部署。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党的中央全会第一次专门研究法治建设。决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会同时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原则、任务、布局进行了全面部署。
全面从严治党:从公开的新闻报道看,这6个字合在一
起表述尚属首次。但其主要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10月8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的讲话中已经体现出来——“今天这个大会,是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行总结,对巩固和拓展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全面推进从严治党进行部署。”
3逻辑关系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总目标,而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则如大鹏之两翼、战车之两轮,共同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顺利实现。这个过程中,全面从严治党则是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各项目标顺利实现的根本保证。
关键词一:总目标。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而要实现这个奋斗目标,就要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关键词二:姊妹篇。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闸门,到十八届四中全会高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旗帜,两次全会、两大主题、两份决定,是党中央治国理政总体战略在时间轴上的顺序展开,是推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蓝图的姊妹篇。
关键词三:领导核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十八
届三中、四中全会对“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均进行了专门论述,不论是全面深化改革还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都对从严治党提出了新要求,也都以党的领导作为实现目标的根本保证。[3]
4本质意义
本质
就是“战略布局”。这个战略布局,蕴含了深刻的战略思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定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确定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将全面依法治国论述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抓手、定海神针和助推器;第一次为全面从严治党标定路径,要求“增强从严治党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实效性”[4] 。
每一个“全面”,都是一整套结合实际、继往开来、勇于创新、独具特色的系统思想。四个“全面”加起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方略与时俱进的新创造、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新飞跃[4] 。
意义
四个全面是从我国发展现实需要中得出来的,是从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中得出来的,是为推动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从这个角度理解,四个全面,抓住
改革发展稳定关键,统领中国发展总纲,确立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方向、重点领域、主攻目标,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战略抓手。
四个全面的内涵是什么篇二
《牢牢把握“四个全面”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
牢牢把握“四个全面”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
作者:周培清 《光明日报》( 2015年10月02日 06版)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具有、创新的时代性内容和严密的逻辑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新探索。深刻分析“四个全面”的创造性、科学性,全面把握“四个全面”的历史地位、深邃内涵与指导作用,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鲜明的民族性主题
理论是为了回答和解决实际问题而产生、发展的。一个理论所要回答和解决的实际问题,就是这个理论的主题。任何理论的主题,都因回答和解决的问题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特性。“四个全面”鲜明的理论特性就是民族性——它是为了回答和解决中华民族所遇到的重大现实问题而产生的。具体地说,它是为了回答和解决新形势下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一整个中华民族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而产生的理论。“四个全面”揭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动力,全面依法治国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保障,全面从严治党是实现中国梦的政治保证。由此可见,“四个全面”是紧紧围绕实现中国梦而设计和展开的,它的问题域就是当前中华民族面临的最现实、最紧迫的问题。在这个意义上,民族性成为“四个全面”的鲜明特性。
创新的时代性内容
任何理论都有自己的理论渊源,都是根据时代的需要在继承前人有关理论成果基础上的创新发展。没有继承就没有创新,没有根据时代要求的创新就称不上是新的理论。众所周知,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对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是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的时代,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列宁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是在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时代,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毛泽东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继承与发展,是在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世界已经打破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时代,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在世界进入以和平与发展为时代主题、世界社会主义遭受严重曲折的时期,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理论。
同样,“四个全面”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崭新形态,是根据我国所面临的新的时代特征和实践要求,对前人理论继承并发展的结果。这个前人的理论,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可以说,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四个全面”的基本理论资源和哲学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则是“四个全面”的直接来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已经对建设小康社会、深化改革开放、依法治国、从严治党进行过全面而深刻的论述,在此基础上,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先后把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确立为主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提出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可以说,“四个全面”的理论内容,每一项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中国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逻辑延续。 由此可知,“四个全面”的创新性在于,它根据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现实需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建设小康社会、深化改革开放、依法治国、从严治党等提升到“全面”的高度,并把“四个全面”作为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发展,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崭新成果。
严密的逻辑体系
完整的逻辑体系,是一个理论成熟的重要标志。“四个全面”就是一个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科学理论。这个理论的主题或逻辑起点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围绕这一主题,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上,根据新的实践需要和时代特征,对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目标、强大动力、法治保障、政治保证等全局性、战略性、根本性的问题,做出了全面、系统、深刻的回答,以全新的视角深刻地揭示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内涵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重大意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基本目标是:到2020年,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全面深化改革论”围绕“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总目标,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战略部署,提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建设相对应的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以及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战略任务;明确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动力是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依法治国论”指出,在党的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施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明确全面依法治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保障。
“全面从严治党论”指出,要把党建设好,充分发挥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要求全面从严治党必须落实从严治党责任,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坚持从严管理干部,持续深入改进作风,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发挥人民监督作用,深入把握从严治党规律。这些要求概括起来就是,在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在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进程中,要坚持严思想、严教育、严组织、严标准、严作风、严执纪、严惩治、严制度、严管理,把“严”贯穿于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全部环节,以“严”增强党的建设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实效性;明确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政治和组织保证是全面从严治党。
总之,“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既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阶段性战略目标,又构建了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动力支撑”“法治保障”和“政治保证”,是一个既有战略目标、又有战略举措的科学完整的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崭新形态。
(作者系军事科学院军队政治工作研究中心思想政治理论研究室主任)
四个全面的内涵是什么篇三
《四个全面的内涵及相互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1、阐述四个全面的内涵及相互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1)重大意义:“四个全面”,是习近平同志站在时代和全局的高度,在坚定中国自信、发展中国道路、优化中国模式、总结中国经验,带领人民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提出来的,既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又是实践创新的巨大飞跃。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开拓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新境界。
确立中国由大向强发展的总方略。
开启接续打造“中国优势”的新篇章。
(2)内涵: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确保到2020年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为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复兴奠定坚实基础。
全面深化改革,就是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以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为核心,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国防和军队改革、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就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全面从严治党,就是要落实从严治党责任,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从严管理干部,持续深入改进作风,严明党的纪律,发挥人民监督作用,深入把握从严治党规律,实现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3)逻辑关系:“四个全面”不是简单并列的关系,具有“总分总”的逻辑结构。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奋斗目标,是我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阶段性目标,具有战略统领和目标牵引作用。
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同为支撑,共同支撑和推动奋斗目标的实现。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奋斗目标的根本路径、关键一招、强大动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实现奋斗目标的基本方式和可靠保障。
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领导核心,全面从严治党具有全局性、根本性,只有通过全面从严治党才能使我们党坚强起来,才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因而全面从严治党是实现前三个全面的坚强保证。
四个全面的内涵是什么篇四
《深刻理解和把握“四个全面”的科学内涵》
深刻理解和把握“四个全面”的科学内涵 作者:邸乘光
来源:《求知》2015年第06期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时代和历史的高度,科学把握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大势,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局出发,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和理论观点,特别是提出并形成了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战略布局,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成果,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既有战略目标,又有战略举措,每一个“全面”都具有深刻而丰富的科学内涵。深入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首先必须深刻理解和把握“四个全面”的科学内涵。
一、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为了实现中国梦,党的十八大确立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形成和确立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1979年,邓小平同志最先提出了建设小康社会的命题,把“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中国式的现代化”称之为“小康之家”“小康的状态”“小康的国家”。后来,他又把到20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二步战略目标。2000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
段。”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2007年,党的十七大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2012年,党的十八大又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进行了充实和完善,进一步明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又提出了一些新构想和新要求,使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涵更加丰富。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一个“战略目标”,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提出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这个战略目标既与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和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相衔接,也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一致,是一个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各方面内容的全面发展的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核心就在“全面”。这个“全面”,既体现为人群的全面覆盖,是不分地域、城乡、行业的全面小康,是不让任何人掉队的全面小康;也体现为领域的全面覆盖,是“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的全面小康,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全面小康,是“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和“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的全面小康,是“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
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全面小康,是“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全面小康,是“以改革创新精神开拓国防和军队建设新局面”和“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坚强力量支撑”的全面小康。这两个方面的“全面”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和关键,同时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要求的重要特征。
二、关于“全面深化改革”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明确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任务并作出了具体部署。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深化改革作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三大战略举措”之一,将不断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不竭的动力。
改革开放是与整个新时期相伴随的。我国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我国未来的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为此,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重大原则,描绘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蓝图、新愿景和新目标,汇集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思想、新论断和新举措,对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全面部署。
全面深化改革服从并服务于实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战略目标。从功能定位上说,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推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从指导思想上说,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从道路方向上说,全面深化改革是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从总体目标上说,全面深化改革是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基本任务上说,全面深化改革是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以及紧紧围绕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这一强军目标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从方法原则上说,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在不断实践探索中推进;必须从纷繁复杂的事物表象中把准改革脉搏,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规律;必须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必须坚持全面改革,在各项改革协同配合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重点在“全面”,即改革的任务是全方位、多领域的;关键在“深化”,即要把握内在规律,找准矛盾症结,解决突出问题,实现目标任务。
三、关于“全面依法治国”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明确提出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新要求并作出了具体部署。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依法治国将不断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制度框架,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法治是政治文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标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逐步走上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道路。1997年,党的十五大将“依法治国”确立为治国基本方略,并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目标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大任务。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012年,党的十八大进一步确认“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强调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随后,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科学确定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根本原则、重大任务和具体部署,为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指明了目标和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
全面依法治国作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三大战略举措”之一,也是服从和服务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战略目标的。从功能定位上说,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人民幸福安康和国家长治久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从指导思想上说,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决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依法维护人民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国家安全稳定。从总体目标上说,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就是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从基本原则上说,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从重大任务上说,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要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要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要增强全民的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要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要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
四、关于“全面从严治党”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明确提出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要求。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从严治党作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三大战略举措”之一,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锻造坚强的领导核心,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党坚强有力,党同人民保持血肉联系,国家就繁荣稳定,人民就幸福安康。形势的发展、事业的开拓、人民的期待,都要求我们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的责任,就是同全党同志一道,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上任伊始的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就将对民族的责任、对人民的责任、对党的责任,落脚到从严治党、使党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上。2014年12月14日,他在江苏考察调研时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全面从严治党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战胜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根本保证,是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政治保证。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关键是全面从严治党,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全面从严治党作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三大战略举措”之一,体现了伟大事业与伟大工程的统一,体现了党的建设与治国理政的统一。全面从严治党,“全面”和“从严”是两大关键。“全面”包括主体的全覆盖和内容的全覆盖。主体全覆盖,就是要强化党的建设包括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以上率下,层层传导压力,逐级落实责任。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都是党的建设的主体,都要严格要求、约束和提高自己,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和自我提高的能力。内容全覆盖,就是要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从严”要落实到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贯穿于党的建设的全过程。要增强管党治党意识、落实管党治党责任。这是从严管党治党的前提和基础。为此,一要严格党的制度。从严治党说到底,就是运用制度对党组织和党员进行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就是依靠制度的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来建设我们的党。二要严肃党内生活。“最根本的就是要使全党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都按照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和党的各项规定办事”。三要严格管理干部。从严治党,重在从严管理干部,特别是从严管好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四要严抓党的作风。以最严格的标准、最严厉的举措治理作风问题,使党员干部不仅不敢沾染歪风邪气,而且不能也不想沾染歪风邪气,使党的作风全面纯洁起来。五要严明党的纪律。纪律不严,从严治党就无从谈起。必须坚持纪律面前一律平等,严格执纪,使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六要严格监督。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治国理政、管党治党的智慧和力量,从严治党必须依靠人民,发挥人民监督作用。
作者单位:安徽省社会科学院
责任编辑:双艳珍
四个全面的内涵是什么篇五
《简析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涵及其重大意义》
四个全面的内涵是什么篇六
《“四个全面”发展战略的内涵及实现途径》
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
之
“四个全面”发展战略的内涵及实现途径
研究性学习成果报告
学校班级: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
市政与路桥工程系1303班
小组成员:胡振华 马瑞峰 肖锐涌
曾涛 肖晨辉 钱百顺
时间:2015年6月7日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
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优势
研究性学习成果报告
第一部分:选题原因
“四个全面”是党中央的整体布局:习近平总书记不久前在江苏调研时提出了“四个全面”,即“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这深度展示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基本布局。
它的理论意义:“四个全面”从系统思维、整体推进的把握上对治国理政方略作了更为全面的定位。在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主线与主轴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实现“两个一百年”和中国梦的目标,是党治国理政方略所要实现的基本要求;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反映了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任务;全面从严治党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得以顺利推进的根本保证。毫无疑问,“四个全面”对治国理政方略的定位,使党和国家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总体布局、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主攻方向更加清晰,内在逻辑更加严密,升华了我们党的执政理念和治国方略,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了新的内涵。
它的实际意义:对于我们当代大学生,学习和了解“四个全面”是我们与时俱进、关心政治的体现,有利于加强我们对国家治国理政方略的深度认识,培养爱国情怀。
因此,我们选择了此题,通过对此题的详加研究,能够提升我们的思想素质,紧跟党和国家的步伐,让思想时刻走在前面,做好大学生模范带头作用。
第二部分:国内外研究状况
目前国内的研究方向
高建生认为“四个全面”是党中央治国理政方略的全新展示,曲
青山认为,如何全面从严治党,习近平总书记对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提出了八项要求:第一,落实从严治党责任;第二,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第三,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第四,坚持从严管理干部;第五,持续深入改进作风;第六,严明党的纪律;第七,发挥人民监督作用;第八,深入把握从严治党规律。只要我们按照这八项要求去做,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就一定会把我们的党建设好,我们党就一定会承担起庄严的历史使命,完成好人民所赋予我们党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四个全面”让中国梦实现路径更加清晰
“大国的复兴关键靠战略,大国之间的较量说到底也是在拼战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我们中国最伟大的梦想。要想实现这个梦想,它必须得有战略的建构。战略好,这个事情就能成;战略优,这个竞争就能胜。”辛鸣认为,“四个全面”就是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伟大梦想的历史进程中所做的战略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他认为,一个目标、三大战略举措,用个形象的说法,就好比是“三足鼎立”,上面架起了目标,“一体三足”构建起了中国未来美好的蓝图。从这个角度来讲,“四个全面”这个战略布局的提出,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最伟大梦想的路径更加清晰,步伐也更加稳健了。
凸显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三种意识”
“要想真正全面地理解‘四个全面’,恐怕还要再往前讲,就是仅仅明白了一体三足的战略建构之外,还要明白这一体三足的战略建
构凸显了什么样的意识。”辛鸣认为,“四个全面”背后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或者今日中国社会三种意识的强烈凸显。
第一,使命意识。今日中国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应该做一些什么工作?中国共产党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这一历史进程中应该肩负起什么样的责任?承担什么样的使命?这种强烈的使命意识,贯穿了“四个全面”这个战略布局的始终。使命意识其实就是大目标的意识、大愿景的意识,战略说到根本上是实现目标与应用手段之间的战略的规划。在这个意义上讲,大目标是什么,中国共产党人应该如何带领中国社会、带领中国人民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样一种使命意识时时强烈地萦绕在“四个全面”战略始终。
第二,强烈的问题意识。“四个全面”战略的提出是为了破解今日中国社会,在走向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我们所遇到的问题、所面对的问题、所不可回避的问题,比如,要想实现民族复兴,全面小康是关键的一步,这一步我们应该怎么走,会遇到哪些问题,我们要认认真真研究破解之法。要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会遇到哪些障碍,我们如何通过改革破解这些障碍,如何通过依法治国确定规矩,如何通过从严治党锻造核心,所有这些方面存在什么问题,紧紧围绕问题进行战略构建。
第三,担当意识。中国共产党人有这样一种崇高的使命,同时,我们也很清楚在完成这个使命的过程中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遇到这些问题怎么办?我们是绕着走、视而不见,还是迎头而上,去破解问
题、化解问题、解决问题。做这些工作要什么?需要一种担当。没有这种担当意识,我们做不出这样一种战略构想,没有这样一种担当意识,也许我们就会捡好的做,捡容易的做,捡能马上见效的做,而不会在“全面”上大做文章。
建立在“两个重大判断”基础之上
"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的提出,是基于今日中国社会的两个重大判断。”辛鸣向记者谈到,第一个重大判断是我们对国内发展态势的重大判断。就是今日中国国内形势进入了发展的新常态。所谓发展的新常态,他谈到,今日中国社会和过去60年来,甚至过去30多年来发展状况、发展要求都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或者借用现在网友说的比较多的一句话,已经有了相当大的不同。所有这些不同意味着我们过去一些习以为常的、用得好、用得惯的一些办法、一些措施,甚至包括一些思维,在今日中国社会已经越来越不管用,越来越不能用,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也不敢用。那么怎么办?我们要顺应新常态,认识新常态,培育新常态。需要有新的战略,需要有新的战略筹划和战略建构。
第二个重大判断,今日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呈现出一种新格局。辛鸣认为,所谓新格局,就是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发生重大变化了。30多年前,中国和世界基本上是保持着相对独立。随着世界潮流的发展,我们发现,当今世界的发展,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所以中国必须开放。过去30多年来,中国对外开放,走向世界。我们在既有的国际格局和既有的国际规则框架下如何更好地与世界合作,如何去发展
四个全面的内涵是什么篇七
《“四个全面”的基本内容》
“四个全面”的基本内容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确保到二〇二〇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时间表,以及“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等具体内涵。
全面深化改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对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进行了全面部署。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党的中央全会第一次专门研究法治建设。决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会同时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原则、任务、布局进行了全面部署。
全面从严治党:从公开的新闻报道看,这6个字合在一起表述尚属首次。但其主要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10月8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的讲话中已经体现出来——“今天这个大会,是对北京四海昌信咨询中心 tel:010-68998188,17090881956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行总结,对巩固和拓展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全面推进从严治党进行部署。”
对于管党治党来说,“全面”二字至少包含三个层面。一是内容无死角,涵盖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各个领域。二是主体全覆盖,从严管党治党不仅是党中央的责任,党的各级组织都必须贯彻从严治党要求。同时,落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意味着一把手不仅仅“独善其身”,还要把班子成员管好。三是劲头不松懈,要把从严治党常态化、制度化。
北京四海昌信咨询中心 tel:010-68998188,17090881956
四个全面的内涵是什么篇八
《深刻把握“四个全面”的科学含义》
四个全面的内涵是什么篇九
《四个全面的科学含义》
辛向阳: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四个全面”的科学含义(4)
大家下午好!2014年12月份,习总书记在江苏考察工作的时候强调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在这次讲话中应该说习总书记第一次提出了“四个全面”的思想,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展规律的认识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那么这四个方面,我们讲这“四个全面”是什么关系呢?我想从总体上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一个总目标,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实现这个总目标的两大支柱,而全面从严治党则是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各项目标顺利实现的根本保障。我想“四个全面”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内在的关系。
那么下面我想从四个方面介绍一下“四个全面”的思想:第一个就是介绍一下我们要深入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内涵;第二个系统认识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任务;第三个要科学把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意义;第四个深刻认识全面从严治党的本质要求。
第一个方面就是深入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内涵,十八大提出来,到2020年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那么当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思想的形成是一个非常长的过程,那么我下面主要从两个方面介绍,第一个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想的形成与发展经历的四个阶段。
当然第一阶段大家知道就是邓小平理论最早提出来要建设小康社会的的命题,应该说在1979年12月,邓小平在接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的时候,第一次使用小康来描述中国式的现代化,他当时讲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从1979年他第一次提出小康社会的思想以后,在很多年中,小平同志围绕着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很多新的思想。
第二个阶段大家知道就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构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应该说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构想。那么这个最早我想就是2001年1月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的讲话中,江泽民同志第一次提出了我们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那么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就是2002年的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在这个报告中第一次提出今后20年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以这是第二个阶段。
第三个阶段应该说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思想,我们知道党的十七大是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到了党的十八大,第一次提出了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为此做了很多的战略部署。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来,我们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比如说经济是持续健康发展的,人民民主是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得到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这么一个社会,所以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了很多的战略部署,应该说这是第三个阶段。
第四个阶段就是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很多新构想,比如说他提出很多新的概念:他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国梦的内在要求,我们知道中国梦意味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意味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包含在实现中国梦的战略要求中的;他提出来人民的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强调是每一个人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第三,他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能丢了农村这一头,他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第四,他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等。应该说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围绕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了很多的论述,所以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涵就越来越丰富,从最早20世纪70末提出来到现在经历三十多年的发展,应该说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涵越来越丰富,这是关于小康社会基本内涵的构想怎么形成的。
第二个大的方面,要描绘一下我们到2020年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宏伟蓝图是什么?具体内涵是什么?我想用六个字可以概括到2020年我们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概括为六个字,就是塑型、强体、铸魂的中国要建成。下面就从三个方面讲一下:
第一是塑型,所谓塑型就是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的中国,一定是一个成熟定型的中国,成熟定型是各方面的制度我们已经成熟定型了,所以我想十几年以来中央围绕着成熟定型做了大量的工作,提出了很多成熟定型的一些科学的构想。比如说到2020年,中国至少有这么几个方面要成熟定型。
第一个我们要建成一个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就是政府是服务型的,要围绕着十六个字,去塑造服务型政府。
第二个我们要建成一个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的经济体系,经济体系是开放型的,这个开放型就是要按照十二个字去塑造,互利共赢、多元平等、安全高效。
第三我们要形成一个新型的工农城乡关系,工农的城乡关系是新型的,新在什么地方?十六个字,就是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工农关系形成这么十六个字的新型关系。
第四个就是强调我们要建成一个创新型的国家,国家是创新型的。这个创新型就强调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要大幅度上升。也就是说到2020年以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的经济增长主要靠科技进步。
第五个型就是两型社会建设要取得重大进展,这两型社会大家都知道就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要取得重大进展。在这个方面我们确实要有很多的部署,包括我们现在强调建设生态文明等等都是未来在这个方面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第六个就是强调我们要建立学习型社会,我们强调要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继续发展继续教育,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一个学习型社会,当然这个学习型社会,我强调一条就是我们不断通过教育让大家获得知识,更重要的要通过我们的教育,通过获得的知识要不断地提高我们的能力,也就说学习型社会本身也应该是两型的,也就通过学习丰富知识,再一个通过学习我们还要提高能力,我想这个学习型社会它包含着很多要求的。
第七个型就是我们中央强调的要建设三型政党,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三型政党建设任务要相当繁重。
第八个就是我们要推进新型城镇化,所以在很多的方面,到2020年的中国,它展现给世界的,应该说是非常成熟的一个中国,而且相当定型的一个中国,我想这是首先展现给我们的一个蓝图。
第二个所谓强体,强体就是中国在方方面面要非常的健康,要体魄健康的中国。那么体魄健康体现在哪几个方面,我认为也是八个方面。比如说产业要强,工业化的中国要建成了,到2020年我们要强调工业化基本实现,从2020年以后中国就进入后工业社会,我想产业要强大。
第二法治要强,就是我们现在强调要建设法治中国,建设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法治国家,而且三个是一体化建设,所以我们去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专门部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确保到2020年前后要建成一个法治的国家,法治的社会,法治的政府。
第三个就是弘扬文化的力量,我们要初步建成一个文化的中国,包括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体系,中华文化走出去要迈出更大步伐,这四个方面都要切实的做一些工作。
第四个就是人才要强,到2020我们建成人才中国,所以中央也要求我们到2020年要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这个目标应该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目标,要人才要强大起来。
第五个民生的中国,我们到2020年前要实现“五有”,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和住有所居,老百姓能够得到越来越多的实惠,能够获得越来越多实实在在的利益,让老百姓的生活不断的好起来,一个民生的中国展现在我们面前。
第六个就是平安中国,我们强调社会要充满活力,同时又安定有序。
第七个建立宽带中国,要建设更加强大的信息化国家,我们就要发展我们的信息产业,让信息化的发展越来越有助于老百姓生活的提高,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要确保国家的信息安全,建立一个宽带的中国。
当然还有一个就是美丽中国,美丽中国要初步建成,我们说到2020年我们要促进生产空间的集约高效,生活空间的宜居适度,生态空间的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的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的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所以看,从方方面面,从产业到法治,从文化到人才,从民生到环境,这几个方面中国都应该是体魄健康的一个国家,所以一个强体展现我们面前,一个强体的中国。当然这里面还有一个中国,就是共富的中国,就是我们要促进共同富裕,我觉得这应该是包含在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一个内在的要求,要不断地促进共同富裕的发展,包括党的十七大提出来到2020年,中等收入占多数,党的十八大提出来到2020年要缩小贫富差距,我想这都是我们需要做的大量的工作。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内涵的第二个方面。
第三个方面就是要铸魂,到2020年形成一个昂扬向上的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到2020年能够深入人心,内化于社会生活中方方面面,我想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我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的工作是非常重要,它对于我们引导、适应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要求,是很重要的一个工作。我们一定要适应,现在思想意识领域发生的变化,发生的多元、多样、多变的这种变化,思想意识多元化,那是由于利益多元化,社会分层多元化带来的。比如说还有思想意识的多样化,由于职业多样化,和工具的多样化,包括意识形态自身的变化,带来人们思想意识的变化。还有一个思想意识的多变化,由于经济全球化,市场经济深入发展,所以人们很多观点思想都是变动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通过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多元、多样、多变的思想意识,形式一个最大的共识,为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一个好的舆论氛围和思想氛围。再一个就是通过我们引导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这种变化,能够形成一种健康向上的、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为实现中国梦奠定一个非常好的精神基础。
再一个就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这个方面到2020年之前我们确实应该找到一些科学的路径,比如说我们要通过唱响中华文化好声音来培育践行我们的核心价值观,习总书记也讲过今天,我们提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我们的优秀文化中吸取丰富的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
第二个到2020年之前要让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就要强调理想信念和信仰的作用,因为任何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我们知道都有非常强烈的信仰色彩。
再一个就是创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产和再生产机制,把核心价值观渗透到生产方式去,所以到2020年之前我们在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方面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做,以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一定是一个精神风貌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