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雍正王朝》有感1500字

| 汉语四六级 |

【www.guakaob.com--汉语四六级】

观《雍正王朝》有感1500字篇一:雍正王朝有感

观《雍正王朝》有感

康熙四十六年,黄河暴涨,十几道河堤缺口,上百万灾民流离失所。但朝廷却拿不出银子来赈济灾民,国库存银近五十万两.那些钱到哪里去了呢?都被官僚士绅借去了.康熙采纳胤禛的赈济救灾的方案,并命四阿哥胤禛,十三阿哥胤祥为钦差前往江南筹集赈灾款,百般努力之下,终于募得银子得以解救灾民.可是国库亏空,不得不引起重视.倘若打仗怎么办呢?

得有人去追国库欠款啊.但没有一个人敢接这事.因为要得罪很多人.但胤禛却接了这差事.欠国库钱的人有三种:一种是不得不借的人,这类人多,朝廷一年的俸禄银子不过十几两.而要摆一桌酒席呢,要十两,这不是逼着他们借吗.第二种人是立国功的人,他们自持功高,借钱呢就不想换了,累计下来欠了朝廷一屁股债.第三种人呢,不缺钱,但看见别人借自己也借,想浑水摸鱼不换了,这类人最少但最不好讨.人家说站着借钱,跪着讨债啊.虽然皇帝下旨要他们还钱,但他们仍然不还.甚至逼的一代忠臣魏东亭上吊.无奈之下,皇上只有从大内拿出钱来帮他们还.十天已过,却只讨来三成.可见朝廷吏治已经很腐败了.而太子呢,却为了还钱,竟然卖官.这也是太子被废的原因.

另一方面呢,朝廷里一直存在朋党.其中最大的应该是八爷党.八阿哥胤禩,以贤明称.其实呢,他却早就觊觎皇位很久了.连康熙临终都说,八阿哥一直在学朕,但总是学不好,朕以仁义治理天下,而胤禩呢,却以仁义收买人心!在我们现实生活中这类人还少吗?因此四阿哥的政敌就是以八爷为首的八爷党.

雍正以前是按人头税纳粮收税的,这一制度有一个弊端,就是士绅不用交税,于是他们就大量兼并土地,而百姓呢却只能为他们做工,反而要替他们按人丁交粮食.雍正即位后,继承康熙意志要改革吏治整顿吏治.于是实行官绅一体纳粮,一体办差.就是不分士绅还是都要交税出人丁干活,比如修黄河大堤.还有实行摊丁入亩,就是按占有土地的多少来交税.

这样好啊.但这触犯了士绅的利益啊.这些士绅表面上不反对新政,但却以田文镜是酷吏为理由要求皇上严办田文镜以达到抵制新政的目的.田文镜是雍正的得力助手,任河南巡抚,奉雍正命令在河南实行新政.但行事雷厉风行,遭到官员不满抵制.还说田文镜得罪了天下的读书人.以此为理由,逼雍正严办田文镜.田文镜错了吗!他是在为老百姓做好事.但那些人却以自己的利益来污蔑他.这样的人在现实中还少吗?

另一个人是年羹尧.是雍正在潜邸时的奴才.为人干练又能力.在康熙时因为有功劳,竟被八爷推荐为四川巡抚,成封疆大吏.这也使年羹尧与八爷有结下恩怨,使四阿哥恼火.做人不能忘本啊.后来帮助雍正即位,被雍正命为抚远大将军,平定西北叛乱.位极人臣.但自持功高,怠慢王法.做官腐败,奢侈.国家正直大治,连皇帝都十分节俭,而他却十分奢侈,连睡觉都要翻牌.这是为人臣之道吗?后来竟杀害了去西北为皇帝实行改革火耗归公的一代忠臣孙嘉成,惹怒朝野.上下要求严办年羹尧.但雍正念他为自己办了很多事不忍杀他,只是降官.但他却不识抬举,摆架子,使得朝廷上下无不愤慨.最后可怜大将军被降为士兵却还要被赐死.最后他的处境也是可悲的,令人同情啊.一代大将啊. 八旗不振,令雍正苦恼.雍正身体力行亲自耕田以作表率.但八旗怎么会放架子去从事低等职业呢?也是整天的闹,甚至说雍正是篡位的.后来八爷党的人纠集官外八旗进京逼宫,被十三爷怡亲王胤祥粉碎.这么多阿哥数胤祥和雍正最亲.虽然胤祥为国操劳,三十几岁头发就白了,但一心辅佐雍正.可伶胤祥四十六岁就病死了.哎,可歌可泣的侠王啊.

雍正即位一心改革推行新政,心力交瘁,终于暴死与北京畅春园,享年五十八岁.他

每天很晚才睡,四更便起,囫囵谁两三个小时.积劳日久.可是呢?竟然有人说他杀父杀母,贪酒好色!说他篡位.这是谁干的呢,是八爷党的人.雍正最后为什么不杀他们呢?康熙临终说让他不要杀自己的兄弟,所以雍正封八王为总理王大臣,希望他一心为国.而他十几年来图谋不轨却一直觊觎皇位.最后是被抄家.

谁能理解雍正一心为国家办事的苦心呢?还要说他的坏话,难为他.他为登基时,大家叫他冷面王,康熙希望他成为一个真正的孤臣.就是这样一个不受士绅欢迎的人统治国家十三年,国库存银达五千万两之多.要知道雍正登基时,国库仅有七百万两啊.可惜一代明君竟然吐血身亡.

知道文字狱吗?为什么会有呢?我认为与别人的诬告有关,说雍正将遗诏改为传位十四子改为传位第四子或是于四子.其实诏书根本不是这要的写法,而是传位四子胤禛,更何况前面还有一堆说胤禛为人的话呢.这能怪他吗?作为一代君主竟被人如此污蔑.更可气的是老百姓竟然不知道啊.

得民心者得天下.我深深的感悟,不敢再用言语解释了…最后我建议大家看看雍正王朝吧,更多收获尽在其中,非三两句可以说完的.谢谢.

观《雍正王朝》有感1500字篇二:《雍正王朝》观后感

《雍正王朝》观后感

来源: 范悦的日志 韩愈曾经讲到写文章,说“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在第三次看完电视剧《雍正王朝》后,心中实在窃为雍正不平,于是写一篇观后感算是因寄所托吧。

史学上把康熙到乾隆的历史称之为“康雍乾盛世”,民间则俗称“康乾盛世”。这一俗,非但雍正的贡献没了,胤禛更是被刻画成了一个篡位,弑父,矫诏,好色的暴君。不知道有多少人像我一样,被港台电视剧蛊惑,从小对雍正的印象就是把”传位十四子”改成“传位于四子”。第一次看《雍正王朝》电视剧是在初中,看完之后雍正的形象才在心中“拨乱反正”。后来读了二月河的小说,又二看电视剧,不过那时过分关注于九王夺嫡外在的紧张凶险,忽略了对雍正内心世界的感悟,当然,对于那时的我来说,即使有心观察,恐怕也无力感受。就像李宗盛歌里唱的那样,“这歌里的细微末节就算都体验,若想真明白,真要好几年”。终于,今天,再一次看完《雍正王朝》时,感觉自己走入了雍正的内心。思绪充盈而来,郁于中而必泄于外也。

雍正一定是孤独的。康熙曾对他说,“要有一个做孤臣的心,才能把事做好”。不知道雍正面对这道选择题内心是怎样的挣扎与翻滚。不做这个孤臣,则上可不开罪王公贵胄,下可坐享仁爱美誉;可是做了这个孤臣,则前为群臣诸公所制约掣肘,后遗千秋万代之骂名诋毁。八爷选择了第一条,遂得“贤王”美名传于天下。而雍正选了后者。从治理黄河,追缴户部欠款开始,到登基后的摊丁入亩,火耗归公,士绅一体当差纳粮,雍正一步一步地得罪了各级官员,得罪了天下的读书人,变成了一个真正的“孤家寡人”。《无间道》里韩琛说,“路怎么走,你们自己挑”。雍正从那个岔路口做了决断之后,就再没有回头。他选择了前行,便一路只顾风雨兼程。古人说,“虽千万人,吾往矣”,诚哉斯言!他走向远方,这个远方叫“上无愧于国家社稷,下无愧于黎民百姓”;然而这个世界是官员和士绅的,所以他留给世界的便只有背影。 我曾经自问,雍正这样做心中难道不会后悔么?然而,我现在想明白了,他一定是无怨无悔的。正所谓,“求仁而得仁,又何怨?”什么是仁?仁是心中的一个信念,一种理想,一团炙热。有了这个信念,就不会临阵而动摇;有了这种理想,就可以坚定前进的方向;有了这团炙热,就会虽九死,其犹未悔。有了这个仁,一股浩然正气就会从心底油然而生,就会凛然于天地之间,横槊于沧海之际。所以《白鹿原》中白嘉轩在面对全村人跪求为小娥立祠时可以昂头说,“我就不信,邪还能压了正!”;所以,《射雕英雄传》里,众人都不敢惩治裘千仞时,洪七公可以疾声令喝道,“老叫化一生杀过二百三十一人,这二百三十一人个个都是恶徒,若非贪官污吏、土豪恶霸,就是大奸巨恶、负义薄幸之辈。老叫化贪饮贪食,可是生平从来没杀过一个好人。裘千仞,你是第二百三十二人!”有了这个仁,就可以对自己诚,不自欺,才能不欺世而盗名。所以杨震在面对受贿时说,”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有了这个仁,就会真正的无私,而心底无私,天地始宽。儒家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以及“无一事不可对人言”,便正是如此吧。有了这个仁,才能心中有光,知行合一,真正做到无怨无悔,才能在离别人际之时像王守仁说的那样,“此心光明,夫复何言!”

斯人已逝,然而如下事实是不容忘记的:雍正即位时国库存银不足700万两,实行“摊丁入亩,火耗归公,士绅一体当差纳粮”等新政,十三年后驾崩时,国库余银已超过5000万两;雍正在位时废除贱籍,使得平民有机会翻身;雍正实行“改土归流”,稳定了国家边疆;雍正的朱批有上千万字之多,平均每天要批七、八千字,自古君王勤政,未出其右者。看明白了这些,也就懂得了为什么雍正之得到一个千秋的骂名了。所有的新政,无一不是福荫于百姓,而有损于士绅。然百姓颂扬无口,而士绅毁之有笔。雍正对弘历说,“任何时候,都不要得罪读书人!”雍正得罪了天下读书人,给弘历留下一个太平盛世。所以乾隆得以和康熙并列,而雍正只能数百年来背负着如此骂名。雍正写《大义觉迷录》时内心的孤苦,岂是区区“委屈”两个字可以概括的?

必须承认,电视剧里把雍正的想象过分拔擢了,然而明知是虚,我也宁愿信其实。这不是要把雍正描绘成伟光正,而是要给心里画一个太阳,树一座高山,所谓“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有了这座山,能让我心中有杆秤,有把尺,有棵松,可以“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可以让我懂得敬畏,心中有光。叶梦得说,“此会真难偶,此醉且留连”。就让我在梦中与《雍正王朝》再会,且让我在这座深山中大醉不归。

观《雍正王朝》有感1500字篇三:《雍正王朝》观后感

又把电视剧《雍正王朝》大略看了一遍,太费时间,太耗精力了。

记得我看第一遍的时候,或者说还没开始看的时候,只觉得电视剧《康熙王朝》很好,我也熬神看过。后来听说是《雍正王朝》唐国强主演的,便开始产生了兴趣。暑假实习结束后回家,开始用电脑看,“爱不释手”,专心致志。我爹问说:“看这个于学习有用吗?”我回答说:“有点用。”稍微节制了一点。去清河打了半个多月的工,回来之后便开始接着看,早怀此意。甚至一个人在房间里看到了深夜凌晨4点左右,从未“快进”,细节都仔细看了。连续两三天晚上熬夜,我娘发现了很心疼,劝我不要这样,可我是非常地爱好它啊!我本来就喜欢历史剧,而且这电视剧有很好,焉能自制?

看完之后,我果断地把它(文件夹)删了,不想再耗费精力如此了。删了便转到了电脑的回收站,回到学校后,有一天看电脑,竟把它还原了回去。在学校里忙碌事多,尽量克制自己看视频甚至是玩电脑什么的。可十月一国庆节放假之后,回家看电脑的时候又发现了它,不禁想再大略看看,以至于昨天晚上和今天晚上都没有干正事,睡得也很晚。实在惭愧!

我要把它彻底删除了,在此谈谈我的观后感吧。

此剧用一半多一点的情节描述雍正皇帝潜邸时各个皇子争权夺位的状况,康熙皇帝苦于此甚矣。从中我更看出了康熙的英明,感觉这里的康熙比《康熙王朝》中的康熙还要伟大,实乃“千古一帝”。尤其是乾隆皇帝幼时的师傅邬思道,为胤禛出谋划策,分析康熙之心思,令人感佩心服。与当时的太子胤礽、八阿哥胤祀比起来,雍亲王实在堪当大任。在十三阿哥胤祥的辅助下,四阿哥得以顺利照先帝遗命登基,大快人心。

后一半是真正的雍正王朝了,可又许多事物。先是继续追比欠款,又有西北战事,政局难稳。年羹尧胜利后,开始实行新政,火耗归公,摊丁入亩,官绅一起纳粮当差。新政虽好,天下百官不悦,士绅顾己利而怨,文人闻谣言而意气乱政。廉亲王允祀“八王党”的人一直从中作梗,最严重的一次是他们和隆科多一同谋反,这次也是亏了胤祥力挽狂澜。后胤祥死,雍正也因劳累过度不能日久,弘时在允祀的撺掇下做了很多坏事,雍正因前车之鉴,狠心将自己的儿子赐死,为弘历的登基扫清障碍。

唉!多少王朝更替,多少皇帝治理,百姓仍不能逃苦命也。雍正帝励精图治,虽有时急躁心狠,但也不失为一位明君。而且他宵衣旰食,焚膏继晷,夜以继日,以至于崩殂。嗟夫!吾念诸葛武侯之死,叹为政者之不易也。若果吾得爵禄于党国,意欲为民为国,终必如此般也。呜呼!人生之苦。

2013年10月1日星期二深夜

观《雍正王朝》有感1500字篇四:雍正王朝观后感

电视剧《雍正王朝》观后感——千古智者邬思道

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邬思道是康熙皇四子(后来是雍正皇帝)身边那位不动声色、尽算先机的极有分量的人,腿瘸,走路拄拐棍,被皇四子尊称为“邬先生”。他在康熙三十六年曾以举人身份参加应天府会试,期间率领五百考生大闹贡院,触犯国法,被康熙镇压收容了十多年,幸蒙皇四子相救,最后成为其府邸高级幕僚,潜心参谋政务十年。他虽未象诸葛孔明那样羽扇纶巾,但却有足不出户便洞明天下事态、人心善恶之智,仅凭风声耳报就能洞穿错综复杂的朝野局势,建言献策,一语中的,在皇四子走向雍正皇帝的坎坷道路上竭忠尽智,居功至伟。大功告成后又不贪恋富贵荣华,急流勇退,半隐江湖,既有散仙逍遥自在之乐,又无达官遭疑召祸之忧,常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挽狂澜于既倒,神龙现首,点到即退。其超人才智不亚于春秋范蠡、汉代张良、东方朔、明朝刘伯温。仅举几例以证之:

1.向皇四子提出“以不争为争”的竞争策略,切合当时实际。

康熙废掉太子后,太子之位已成空缺,一时间议举储君成为朝野关注热点。号称“八贤王”的皇八子胤祀派人到处拉选票,给老皇帝施加压力,皇四子内心也骚动不安,但苦于势单力薄,放不甘心,争又无把握,邬先生看出主子心思,经反复考虑后,献出妙计,他先讲了一个故事: "一个大富人家,老爷子生了一大群儿子。慢慢地,老爷子逐渐老迈,这么大一个家当总得交给一个儿子来管吧。可是管家的钥匙只有一把,儿子却有一群。交给谁哪?一时拿不定主意,等等看吧。于是,儿子们争得你死我活,不可开交。这时,只有一个儿子默默站在一边,只帮老爷子干事,却从不参与争斗。争来争去,老爷子终于想明白了,这把钥匙交给这群争吵的儿子中的任何一个,都会管不好。于是,老爷子将钥匙交给了那个不争的儿子"。

邬先生讲完故事后又提炼出观点:“这就叫争是不争,不争是争,夫唯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 其实,邬思道讲的这个十分浅显的故事揭示了康熙王朝中整个夺嫡的复杂过程。管家和治国同一道理,皇四子心有灵犀一点通,把“以不争为争”作为自己的竞争策略,使本来好象没有多少希望的他逐渐取得了皇阿玛——康熙的理解、信任和赏识,最后水到渠成。

2.忠告皇四子跳出争嫡矛盾旋涡,推荐皇十四子任“大将军王”。

康熙晚年,新疆准葛尔部叛乱,朝廷六万平叛大军因种种原因全军覆没,朝野震惊,此时众皇子夺嫡争斗如火如荼,谁能到西北带兵平叛,谁就有了兵权,皇八子、皇十四子、皇四子都志在必得,朝臣意见不一,皇上也很为难。这时邬先生忠告皇四子放弃这次没把握的机会,向皇上推荐皇十四子任“大将军王”,经略西北,并保举心腹干将年羹尧押运粮草,即向康熙表明自己无意争“大将军王”的淡泊心境,又缓和了与皇十四子的关系,也牵制了炙手可热的皇八子,同时冠冕堂皇地把自己的嫡系安插到事关平叛成败的关键职位,可谓一剑四雕!退一步海阔天高,真是高明之至!

3.在皇四子即位的惊涛骇浪中居中调度,举重若轻。

康熙传位于皇四子后归天之际,众皇子都在宫内,形势瞬息万变,皇八子早已串通军界,准备武力夺位,当时却昧着良心说未听清皇阿玛传位给谁,其党羽——皇九子、皇十子随声附和,推波助澜,两个年幼的小皇子却说了真话,诸皇子争论不休,当即打斗起来。皇四子严令九门提督隆克多守住宫门:“谁敢出宫一步,立刻锁拿”。隆克多是康熙用恩威并施之术打造的一把锋利宝刀,这时派上了用场,唯新皇之命是从,立即派人将畅春园团团围住,皇八子兵变的信息没有传出去,避免了一场大流血。

皇四子在皇上传位后,立即派人带皇帝金牌回府找邬先生,邬按事先商量好的计策,持金牌到

宗人府放出最得皇四子信任的“侠义十三郎”胤祥,胤祥火速持皇上金牌进入卫戍京城的丰台大营,以霹雳手段提升三个强悍旧部为副将,杀死八爷走卒——丰台大营主帅程文远,带兵火速勤王救驾。“老十三”进宫后,皇四子一颗悬着的心才落了地。八爷见大势已去,只好在隆克多宣读康熙遗诏后,很懊丧地随同众皇子朝拜新君。1722年11月13日深夜,康熙皇四子在畅春园继位,史称雍正皇帝。

继位当晚,雍正以“乍逢大变,宫中情形不明”为由回府过夜。老谋深算的邬先生安排五路人马护驾,彼此互不统属,由“老十三”居中指挥,保证万无一失,并不准任何人接近皇上,吩咐府中人说:“公事找张廷玉,兵事找十三爷,如私事则答天子没有私事”。

每逢大事有静气,邬先生就是这样的人,他知机之明、谋事之精、成事之略令人叹为观止!

4.功成身退,半隐自保,千古绝顶聪明之人。

综观皇四子夺嫡史,邬先生居功第一。但皇四子继位的同时,乌先生的使命也已经完成,以后怎么办?是留还是走?乌先生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选择了后者。

皇四子继位当晚,回府后第一个要找的就是邬先生,他淡淡地说,“你的名分我已经想好了”,但没说是啥,实际在观察试探邬的态度,这早在邬的预料之中,邬不假思索地说,不想做官啦,原因有三:第一是说他是残疾人,腿瘸,不宜在朝廷上行走,不符合领导干部应有的形象;第二是说他是先皇废弃之人,不宜就仕新朝;第三是说“臣虽小有才气,但以阴谋为体,皇上行光明之道,用的应是光明正大之人,臣纵有些才气,也是熬干了的药渣,何堪再用?”

仔细想来,邬先生说的三条理由都是站不住脚的:当官儿靠的是脑子,身体残疾不是主要的;一朝天子一朝臣,先皇不用的新皇就不能用啦?先皇康熙为平定台湾而在东北马场启用的姚启圣不就是顺治皇帝下旨永不任用的吗?至于善于搞阴谋诡计也说不通,管人治军治国的方式都能拿到桌面上来吗?

雍正在追问归隐的方式时他说: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臣想采取半隐的方式,理由:一是不挣点银子晚年生活没有保障,二是跟随主子多年,情义难断,想主子的时候可以来看看主子;三是主子需要奴才的时候,能够找着了„„云云。

这几句话说的实在,也说到皇帝心里去了。雍正不是不明白这些道理,如果皇帝真的有心,完全可以留下邬先生,但是他没有,丝毫没有挽留的意思。邬先生提出辞职告退,他也就照准了。当晚把酒言欢,不过是客套而已。就这样,邬先生悄然离开了雍正,以后虽无大贵大富,却有衣食之源、逍遥之乐、全身之保!

5.在国家需要时,神龙现首,排忧解难。

年羹尧在西北平叛期间,月耗白银700万两,国库空虚,拖欠国家官银的达官显宦都被免职抄家,朝廷已到山穷水尽地步,此时年的20万大军虽已对叛军形成合围之势,但找不到叛军主力决战,皇上忧心如焚。而年羹尧飞扬跋扈,大肆铺张,地方运粮官因雨迟到一日就地正法。每天派一些有家室的军官打探叛军藏身之处,打探不到就杀全家,一时间,西北大营血雨腥风,人心遑遑。

当此危难之时,已经半隐在河南地方官田文静幕府中的邬先生,在粮草不够、无人敢押粮去西北大营之时,主动请缨拄着拐杖去年营送粮。年知道邬有通天彻地之才,又曾是雍正红人,破例迎出帅府,寒暄之后,单独置酒,为邬接风洗尘,并诚心求教平叛之策。是夜二人秉烛查看战图,胸有成竹的邬先生谈笑间一句“灯下黑”令焦头烂额的年大将军豁然开朗。叛军主力既未钻天也未入地,就在大营附近。年羹尧在邬先生的指点下,一战功成。

邬先生表面上既帮了田文静也帮了年羹尧,待遇自然不薄,但暗地里实际上是帮了雍正度过难关,实现了自己归隐前的诺言,其见识、胆略、心智都无不令人拍案叫绝,这才是高人!

电视剧《雍正王朝》观后感——康熙选择接班人

前几天,在碎语里加了那句话:

康熙对臣子说:我为你们选了一位金刚不可夺其志的主子.....

张庭玉,也就是三朝宰相,被康熙大帝称之胃衡臣,则猜出了,是四皇子。转帖子如下: 康熙晚年,当了三十年的太子在皇四子追缴国库欠银过程中遇事推诿、卖官鬻爵,掌管刑部时制造冤狱,和康熙的妃子郑春华私通,被康熙发现,康熙对太子彻底失望。此时皇十四子为彻底扳倒太子,伪造太子的手谕进行叛乱,康熙借机废掉太子,罢为庶人,永远圈禁。但精明的康熙在发现真相后对皇十四子的为人也画了问号。同时皇十三子胤祥做事仗义,容易意气用事,也被康熙圈禁,留作后用。太子之位已成空缺,一时间议举储君成为朝野关注热点。号称“八贤王”的皇八子胤祀派人到处拉选票却弄巧成拙,这时选择皇四子作为储君的想法已经在康熙的心中萌芽,但他认为还须继续观察,人未看准,时机未到,过早揭锅可能会激起内乱。电视连续剧《雍正王朝》通过康熙的音容笑貌和行动以及雍王府里神秘瘸子谋士邬思道的一次次精辟入理的分析,将康熙选择接班人的复杂心理活动一步一步地展现给了观众。我们看到康熙选择接班人的心术的确耐人寻味。简议如下:

1、在查办朝臣拖欠官银案中发现能够刷新吏治的铁腕人才。在查办朝臣拖欠官银案中,四王子显现出不计得失、心系苍生、敢于碰硬的钢毅、忠正性格,他以霹雳手段追缴了大量欠银,筹集了大量赈灾款,但也因此得罪了一大批臣僚,一些老臣借魏东亭因被逼交欠银而吊死之机向康熙哭诉。十皇子在八爷的怂恿下到大街上变卖家当并当众殴打协助四王子催交欠银的小吏田文静,无异于火上浇油。康熙对当时形势洞若观火,处理方式很有艺术:罚挑事的十王子到宗人府监禁半年,以儆效尤;将用官银置办个人产业者交刑部议罪,严肃纲纪;将田文静调任陕西,远离是非;对牵头办案的四王子罚俸一年,以示薄惩。但康熙当庭对四王子的训诫之语却很有分寸:“你一向以精明自诩,办事有欠舒缓,致使不该死的死了,该办的却没有办,想你一心为朝廷办事,朝廷自然不能委屈了你,但做错了不能不罚,现免去你一年俸禄„„”。康熙的这番话既堵住了悠悠众口,又对四王子的忠心进行了肯定,同时也发现四王子是能够刷新吏治的铁腕人才。

2.对寿宴上的死鹰案心明眼亮,却忍痛不查。在庆祝康熙六十八岁寿辰的庆典会上众皇子、臣僚争献寿礼以表忠心,四王子献的寿礼非金银非玉器珠宝非古玩字画,而是一本他读过万遍的佛经,百官皆笑,康熙先惊后喜,愉悦有加,此时正在西北平叛的“大将军王”——皇十四子的寿礼千里传到,说礼物是带“寿”字的祥瑞天石,打开一看,却是一只僵硬的死鹰,康熙当即急火攻心,一病不起。他知道皇十四子纵有天大胆子也不敢如此,寿礼显然是被人调了包,是谁?是何居心?显然是八王子的人干的,目的在于制乱、栽赃、从中渔利,用心歹毒。老皇帝心知肚明,痛心不已,却未予追查,免去一场大乱。

3.恩威并施,使九门提督隆克多成为保证皇位成功移交的一把锋刀。隆克多是当朝重臣童国伟侄子,精明干练,当时在童国伟授意下对八王子和四王子两头讨好,见风使舵,但一维皇命是从,康熙知隆之才,疑隆之德,压抑隆多年,直至晚年才提到京城九门提督重位上,以备大用。死鹰案出现后,康熙一病不起,日渐沉重,自知大限将至,遂传隆到畅春园密室交付重任,但方式却很讲艺术:先出示诏书,责隆党随八阿哥、十四阿哥,图谋不轨,该杀!促隆表明心志,然后话锋一转,让把此诏存于张中堂处,如隆变节再依诏重惩。使隆毛骨悚然,汗出如浆。然后又

颁诏嘉奖,使隆畏威怀德,最后出示宝刀,明确意图:“这些年来真正压抑你的是朕,你这把宝刀朕要等到最要紧的时候才用啊!我给你们选了一位金刚不可夺其志的主子,传位诏书放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之后,你到时要如实宣读诏书”。当时九门提督掌控京城卫戍部队,举足轻重,康熙威恩并施,用心良苦,促使隆克多死心塌地为新主登基服务。

4.对内定接班人欲扬先抑,明降暗保。康熙为使心仪的四皇子不卷入夺嫡之争,在病榻上突然给四王子降职,同时降职的还有以汉人身份供职宰辅的中流砥柱张廷玉等。朝臣大都误认为四皇子失宠了,四皇子本人也因不理解而意冷心灰,后经府内首席参谋乌思道妙语点拨,才由忧转喜,体会到皇阿玛的一番苦心,并产生“胜读十年书”之感。

5.临终品评诸王子,确定接班人。康熙在位六十年,被称为千古一帝,临终前头脑仍然十分清楚,弥留之际,召四王子交代后事。谈到诸王子,他说:“八阿哥学朕宽和,却学的不象,以宽和收买人心,但对臣下放纵过度,由他理政,久之必毁大清江山;十四阿哥整兵经武,多有成效,但胆大心小,用于治兵得当,用于治国一定坏事;十三阿哥性情光明,重情重义,但嫉恶如仇,不会权变,朕监禁他十年,就是怕他闯出祸来,将你牵扯进去,十年教训想他能承受得起,以后足可做你的一个帮手了!”以后的历史证明,这位被皇阿玛寄予厚望并以非常手段保护下来以狭义著称的“拼命十三郎”,在他四哥即位关键时刻及执政期间应对八爷“逼宫”的非常时刻都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遗憾的是积劳成疾,英年早逝,令人扼腕长叹!

康熙最后语重心长地对他煞费苦心选出的接班人四王子说:“朕将千斤重担交付于你,望你刷新吏治,匡扶朕的过失,这串佛珠朕赐于你,你性情过于急噪,待人有欠宽和,望你善待你的兄弟,善待你的臣民,不到万不得已,不要伤害他们!”

睿智慈爱的康熙爷费尽心机,终于为大清江山选定了一位值得他放心的接班人,但他临终前舐犊情深、字字千钧的话语令向来以冷峻著称的“铁面王”感动得热泪盈眶。为了不负先皇重托,雍正以少有的宽和给了“八爷党”以超乎寻常的权力,但同时也在自己的身边树起了强大的对手集团。苦闷、焦灼、愤怒、无奈的恶劣情绪伴随这位铁腕皇帝走过了执政的十几个风雨春秋。 “一心要江山同治垂青史,也难说身后骂名滚滚来”,这位雄才大略、勇于开拓进取、勤政爱民的雍正皇帝在执政期间,始终践行着他最崇拜的皇阿玛——康熙的临终遗言,但自己的身心却始终承受着难以言表的煎熬,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人若有灵,当这位身心憔悴、英年早逝的雍正皇帝带着兄弟相争的凄苦和壮志未酬的遗憾到九泉之下,向他敬若神明的皇阿玛汇报工作时,这位功彪青史、宽厚仁和的康熙爷会作何感想?后人就不得而知了!!!

电视连续剧《雍正王朝》观后感——年羹尧招祸之因浅议

年羹尧,字亮工,号双峰,康熙时代汉军镶黄旗人,自幼读书,才识过人,强悍刚猛,康熙三十九年中进士,后升任四川巡抚、总督、川陕总督,成为封疆大吏。为康熙皇四子胤禛(后来的雍正皇帝)效力多年,成为皇四子府中一把不卷刃的宝刀。雍正即位之后,年羹尧更被倚为栋梁,和隆科多并称雍正的左膀右臂。雍正元年十月,青海发生叛乱。雍正命年羹尧接任抚远大将军,指挥平叛。大军纵横千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横扫敌营,大获全胜。“年大将军”的威名也从此震慑西陲,享誉朝野。雍正喜出望外,把年视为大清的“恩人”,破格恩赏,对年宠信无以复加,年的权位登峰造极,古来人臣罕能相匹。但好景不长,风云骤起,雍正三年四月,年被解除川陕总督职,交出抚远大将军印,调任杭州将军。当年十二月,朝廷议政大臣给年羹尧开列92款大罪,应服极刑及立斩的就有30多条,但雍正念及年羹尧功勋卓著,格外开恩,赐其自裁。可怜盖世英雄化作南柯一梦!年羹尧父兄族中任官者俱革职,嫡亲子孙发遣边地充军,家产抄没

入官。年大将军以身败名裂、家破人亡告终。

一个曾经叱咤风云的盖世英雄最终落此下场,实在令人扼腕叹息。那么,年大将军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又是什么原因导致雍正皇帝要下决心除掉自己曾经倚为心腹、称为“恩人”的第一宠臣?二百多年来,对年的死因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人说他功高震主,权重主疑;有人说他心怀异志,拥兵自重;有人说他目无君王,与主子争风吃醋;有人说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电视连续剧《雍正王朝》给观众作了比较详细的解读,笔者仅就剧中的一些情节对年的招祸之因简议如下:

1.刚猛残暴,杀伐过重。早在康熙时代,年羹尧在皇四子府中当差之时,受命追查记载大清一百多官员过失的《百官行述》下落时,就杀害无辜百姓800多人,凶残性格暴露无遗。在西北平叛期间,乱杀暴行更是令人发指:押运粮草的河南地方官因中途遇雨山洪暴发道路堵塞而迟到一日,被就地正法;因找不到叛军隐匿之处,每天都派一些有家室的军官带人四处打探,找不到就杀全家;杀害朝廷大员20余人;鞭打朝廷派到军营效力的大内侍卫;对违规的陪筵将领施以剁手酷刑„„他乱用权力,肆意杀戮,形成人人谈年色变、见年心慌的局面。后来年大将军虽为朝庭立了大功,但他泯灭人性的暴行本身就是犯罪,有才无德,更谈不上一位高级干部应有的领导风范,与古今名将相去甚远。

2。骄奢淫逸,作威作福。西北平叛期间,劳民伤财,国库亏空,大清经济已到崩溃边缘,满朝文武节衣缩食,连皇宫用度都减半以充军费,雍正皇帝忧心如焚,为筹粮筹款费尽心机,夜不能寐,而将军府却肆意挥霍,“宰卖爷田不心疼”,日耗银万两,年羹尧竟学皇上“传膳”、“坐御座”、“翻牌子” „„调任杭州将军后,仍然讲究任大将军时的排场,如将猪崽子活活拍死后吃小炒肉;吃卷心菜时专吃最里面的菜心;国丧期间和十几个蒙古小妾厮混,纵情声色„„一个活生生的腐败高官、大清朝祸国殃民的败家子儿!

3.居功自傲,唯我独尊。年羹尧的失宠、继而被整是以雍正二年十月进京陛见为导火线的。在赴京途中,他令都统范时捷、直隶总督李维钧等跪道迎送。到京时,雍正命王公以下官员出城跪接,年羹尧黄缰紫骝,安然坐在马上慢行而过,看都不看一眼。王公大臣向他问候,他也视如草芥,只是点点头而已,一副小人得志的样子。更有甚者,他在雍正面前,态度竟也十分骄横,“无人臣之礼”,见到皇帝仍不下马,直到侍臣捧上赏物才不得不下马谢恩,以雍正皇帝的性格,竟也不便发作,因为他毕竟“给主子争了气”,但心里肯定是不满的,说不定要打压他的念头就已经产生了。当晚的庆功宴会上,又有令皇上吃惊的两幕发生了:

一是皇上令参加宴会的几位高级将领就餐时“卸甲”,愣是不动,都看年的眼色,年解释说:“将士只听将军将令,不奉皇上诏书,既然皇上让卸甲就卸了吧。”各位将军听年大将军发话了才敢动。此举让雍正又咋想?可能就不仅仅是将士失去礼节的问题了,将士唯你年大将军之命是从,这还了得?二是皇上说要对有功将士进行封赏,话还没落地,年马上掏出一大沓子立功将领名单,皇上接过来一看,连职务都替皇上定好了,而且大部分都是要害部门的,当时就面露不悦之色,但有什么办法,人家立功了!照准吧!但年大量安置亲信、收买人心的想法已经昭然若揭,这在年以后肆无忌惮地插手中央和地方政务、广植党羽、培植个人势力的实践中进一步得到印证。

西北大捷后,年又以扫清叛军余孽、预防叛军死灰复燃为名,力主在西北驻军十万人,由他掌控,而且不能减一人一钱,用雍正的话说就是:年羹尧的部队“针扎不进,水泼不进”,和平年代,

观《雍正王朝》有感1500字篇五:《雍正王朝》观后感

附:朋友们的真挚留言——

【1】

谢谢你愿意让我看你的作品,了解你的故事,感受你的情感世界。说实话,我没想到你一个男生会把感情写得如此细腻,更重要的是,这是你自己的故事,真实却遥不可及,细腻却又朦胧,苦恼过,但更多的却是幸福的回忆。

从这本文集的封面设计,内容安排形式,内容本身都可以看出,你是多么重视它,甚至可以说是珍爱它。由此可见,这份感情在你心目中的分量。所以我想,她很幸福,因为不管在任何情况下,至少,她还有你。

当然,我觉得你同样应该感到幸福,至少由一个时刻让你牵挂的人,有时候不免感到心的疲惫,但一定是痛苦并快乐着,因为你由宽阔的胸怀,你在乎的是付出多少,而不是得到多少回报。所以说,幸福,不是得到的比较多,而是要求的比较少。由真爱的暗恋并不痛苦,因为你从来没想着要占有对方。对她,更多的是尊重和理解,爱她就给他自由吧!

我觉得你是一个感性兼理性同时具备的人。你的《五部曲》也是你完整的情感历程,从热情到迷惘在到坦然,在各个过程是青涩的,但结果是成熟的。当然要做到百分之百的坦然,是需要时间的。但我相信,你会做的很好的。你的理智,你的乐观都是资本。人们常说,人一声都会遇到三个人:你爱的人,爱你的人,适合你的人。也许你才只等到了第一个,把心放宽,学者去接纳被人,因为有的人只能被你默默地守护,并且对她来说,这也是最好的方式。

你的第三篇文章的描述,曾经我也有同感。但那样真的很累。其实,事情不能做的太完美了,否则就会被完美所累。有时候不能周全,出错是必然的,不是原则性的问题,就宽容一下自己吧,人总得学会心疼自己吧!我觉得我们有一个共同点,至少都想做一个好人吧!所以,无愧于心,尽力而为就够啦!请善待别人,也善待自己吧! 最后,恭喜你慢慢走出阴影;也恭喜我,有问题的时候又多了一个可以麻烦的人。

——蓝天

2007.5.25

别人逗喜欢叫你“奥哥”,“苗副教授”,“多啦B梦”,但我还是更习惯叫你“苗雨”!

我现在正在吃着同学邮过来的巧克力,心里自然想到一句话:女人用友情拒绝爱情,男人用友情来换取爱情。爱情的枝蔓在心中肆意蔓延,那个让他(她)生根发芽的她(他)会让它继续疯长下去吗? 未知,一切都尽在变化之中。爱神在不经意间敲开你的房门;你知道是爱情来了,我们不会拒绝爱神的来临,至少我不会,我们会盛情宽带这位“难得”的客人,会心甘情愿地拿出最好的东西来招待它,最好是一生一世,亦或想着时间就驻足在这一刻,不要再走。

呵!故事中的主人公正是在享受爱情啊!虽然她给了他爱情藤蔓不一样的阳光,但这仍然滋润着它,它在小心地成长,盼望着有一天能开花结果。他是明智的,他的所作所为,都让我感受到真情所在;他是幸福的,他的爱没有错。所以他们的关系并没有一次破裂,反而更进一步;他又是茫然的,手放开,还是执着坚持,徘徊,选择不同的路,终点和沿路的风景都会不一样,但结果应该都是幸福的!所以我认为,不论文中的“他”会选择哪一个,都会有碧海蓝天的,而曾经的窗明几净,与文中的“她”,还是故事之外的另一个她分享,空气中都会有阳光的味道呵丝丝甜蜜!

最后,不得不说的是,苗雨,你的文笔真是不错,这样的写作风格我很欣赏,尤其是前三部曲,佩服!在下三生有幸,能够拜读您的佳作。希望这次的牛刀小试,还会有再试,三试……加油!!

跳跳虎

2007.1.12

读奥哥的力作,感觉应该写点什么,于是今天就写了。从“一生有你”的执着,到手“放开”的洒脱,我仿佛看到在爱情中游弋的真实苗雨……

一个梦能做成什么,一个梦就是一个故事,而且还是爱情故事;没有时间,只在梦中,就像现实中的爱一样模糊!

我一直在想,奥哥是一个什么人,我以为他是一个情种,我搓了,他是情圣,情之大者也。

世人多谈爱情之残酷,大豆因为其结果不尽人意,而手放开的选择对我们这些俗人来说,也许是一个很好的解答。

奥哥哭了,奥哥撒谎了……奥哥做了错事,只为了她;然后为了她,又有了这部作品。

《青春五部曲》作为他的第一部作品肯定有不成熟的地方,而就是这种朴实的天然,深深地吸引了许多读者。

阿兴

2007.1.15

【4】

我怀着好奇,疑惑和激动地心情将《五部曲》读完,但不知为什么它给我的震撼没有想像中的强烈,也许这会令作者失望,可作为一个诚实的,忠实的读者,我只是想让作者听听不同的声音。当然作者的文笔和知识底蕴是毋庸置疑的。作者以景来衬托主人公的心情,更让人感受到这份情的凄凉,一大家耳熟能详的歌曲来命题,更让读者体会到这份情的无可奈何。但抛开这些形式上的东西,除了故事本身带给我的触动外,对作品没有其他想法了,或许我说的不够专业。。。 在文章中作者用到“真爱”,如此一个沉重的词语,不知作者怎么会轻易脱口而出;以作者这个年龄对于爱的理解,真谛真的由如此深吗?!不要因为一时的冲动而如此轻易的说出。即使爱会令人迷失

方向,那我们也得保持那最好的一丝理智。爱是一种承担,是一种责任,从来就是一件千回百转的事,不曾被离弃,也不曾被伤害。

虽然如此,但令读者欣慰的是,主人公最终选择了放手。“放开”是主人公的理想境界,还是真的做到了,对于令“他”朝思暮想,肝肠寸断,无可奈何的一个“她”,“他”能够这么容易地就放开吗?但能说出这样的话真的需要莫大的勇气。虽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可这过程中的痛苦,又有几个旁观者能真正体会到呢?其实,痛苦和快乐都掌握在主人公自己手中,她选择了放手,选择了快乐。“他”放开的不仅仅是“他”,更重要的是放开了他自己,让自己活得轻松些!

人生下来只有一半,为了寻找另一半而行走,有的人很幸运很快就找到了,但有的人却需要一生。

再接再厉!

虚城

2007.8.27

【5】

回味小苗同志呕心沥血的文章,为其折服。回想小苗同志搜集材料的执着,油生佩服。看到小苗同志费尽心思设计的封页,深受触动,实在有必要说几句。

《青春五部曲》看到了一个少年最真挚的心,只为付出不求回报的一颗爱人的心,虽然有压抑,有迷惘,有徘徊,但因为有爱,所以痛并幸福着。人的生命中不会单单拥有爱情,有时候友情比爱情牢固得多!白云从不想天空承诺去留,却朝夕相伴;风景从不向眼睛说出永恒,却始终美丽;星星从不向黑夜许诺光明,却努力闪烁---这就是守护者!!

一路的寻寻觅觅,也许最真的,最适合的是一直陪在你身边,为你遮风挡雨的那个人,爱情是也个很玄妙的东西,有人渴望轰轰烈烈的谈一场曾经拥有的恋爱,有人却希望细水长流地拥有一份天长地久

的真情,不过可以确定的是,每个人都希望拥有爱人和被爱的幸福,匆忙寻找幸福的她或他不妨放慢脚步,细细品味生活的点点滴滴,抓住幸福的每一个瞬间!

L Goomiho

2007.1.12

【6】

看了荒村先生的《青春五部曲》,让我感受很深,所以很想写出一点我的感觉。未经先生授权,便私自看了,还请见谅,只因为太崇拜先生的文采了。

首先,很想对先生说一句:人生自有痴情者,莫笑痴情太痴狂。像你这样痴情的男生在世上已经所剩无几了,而那个女生却那么幸福,得到了你的真情,只是也许是有缘无分,你们成不了男女朋友。但却做成比男女朋友更好的朋友。我不会笑你的痴情,不会认为你痴狂;相反,我很崇敬你,所以把这句我认为你最需要的话送给你!希望可以给与你心灵上的支持!

其次,也许我不太懂的爱情,所以会不明白超越爱情和友情的感情是什么?也希望有时间可以和先生探讨一下。在我心中,我认为感情其实很虚幻,所以不可避免难以分清爱情和友情。人生要寻找的爱情,不过是一种感觉,一种一见到九让人怦然心动的感觉,心动过后就希望可以相守到老,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找到这种感觉。你既然找到了,就要坚持,或许她会成为你的“白雪公主”,成不了也没什么,总有一天你会找到一个更加适合你的。继续保存那份超越爱情和友情的感情,对你,对她都会是一种安慰。

再次,其实,每个人都想“一生有你”,即使必须在“千里之外”送最爱的人离开,对他也会“痴心绝对”,对他的爱会追随她到“天涯”。之后,最难做的也是必须做的就是手“放开”。即使在困难,再痛苦也没办法,在她“沉默年代,或许不该,太遥远的相爱,生死难猜,用一生,去等待”!!不知这样是否值得?!

冷梦

2007.1.11

观《雍正王朝》有感1500字篇六:雍正王朝观后感

雍正王朝观后感

二月河的“三部曲”早已经浏览过,比较痴迷于书中总所描写的故事情节,比较喜欢书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我甚至想亲自拜访一下老先生,请教几个我所关心的,又搞不明白的问题。曾经和一位“才女”师妹聊天,她告诉我,二月河的“三部曲”是文艺创作,是编造来的,不是写实,不是历史。这让我很惆怅。

有些人不喜欢看电视剧,因为看电视剧太简单,属于白痴型的,不用思考,而看书就恰恰相反。我也不太喜欢看电视剧。不过,《雍正王朝》确实是一部值得看的电视剧。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鉴于明朝的教训,在大清朝,有两件事情控制的比较严格:一.严禁宦官干政。二.严查结党营私。第一条做的比较到位,太监们始终没有发挥出巨大的政治作用。而第二条就不好办了。在中国历史上,这种事情就没有间断过,一直延续了下来。 有一种野史说,康熙把皇帝的位子传给了十四阿哥,而不是四阿哥。我觉得,总有那么几个闲的无聊的人,而且这些人现在还比较普遍,编造,跟风一些有影无据的事情,来打发一下自己空洞的时间或者来实现某种目的罢了。康熙皇帝的谋略不是一般,雍正王朝的到来不是偶然,康乾盛世的来临就是一种必然。

电视剧是以争夺帝位开始的,也贯穿了整部电视剧。首先,是康熙的儿子们争,然后是雍正的儿子们争。皇帝的宝座是个好东西,皇帝的儿子们都愿意接着坐。其实,宝座确实是个好东西,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在面对宝座的时候,必须得有自知之明,不要犯

僭,不要给自己找麻烦,不要自掘坟墓。当然,毛遂自荐,当仁不让也是应该做的。

康熙是一位英明的皇帝,同时比较注重儿子们的培养,把他们培养成了有思想,有抱负的人。而正是这些不是蠢材的儿子们,为了帝位展开了明争暗斗。如果他们都想开一点儿,团结一点儿,明智一点儿,让有德者居宝座,会发挥出怎样的社会效应?就不会发生兄弟相残,父子反目的事情了。我个人认为,是雍正杀了自己的儿子弘时的。正因为雍正经历了与八爷党争夺帝位的斗争,深知兄弟相残的难处,杀则对不起祖宗,留恶名于天下,不杀就有人背后放火,麻烦不断。索性就杀了吧,为乾隆做皇帝铺好道路。

雍正王朝最为轰轰烈烈的人物莫过于年羹尧。其文武全才,战功显赫,是稳定新生的雍正王朝的坚强柱石。但是,在功成名就之后就很快的退出了历史舞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有多少个年羹尧在历史的轮回中不断的徘徊,又有几个大丈夫划过长河夜空?

李卫是我比较喜欢的人物之一。沦为乞丐的狗儿,人称鬼难缠,被胤禛收为家奴后改名为李卫。刚开始,李卫仅仅是一个不能再小的小人物,没读过书,不识字,等到当了清朝的封疆大吏之后,仍然认不了几个字,浑身透漏着“俗气”,但是不失雅气。李卫办事,不拘小节,不寻常理,但维护大局,事半功倍。喜欢李卫,不仅仅是因为他幽默风趣,性格随和,聪敏机变,还因为他始终阐释着“忠义”两个字。这就是他和年羹尧的区别。

田文镜是一个悲剧式的人物。作为地方大员,一省的最高长官,最终累死在任上,不得不说是一个悲剧。细想一下,河南巡抚田文镜手下有多少官员,而没有一个和他一条心,没有哪一个不是和他对着干,确实很可怕。田文镜是一个清官,难道河南巡抚之下就再也没有一个清官?田文镜不是一个好官。好官就要发挥出应有的作为。一个人是干不成事的。不能从大局着想,固执己见,累死,只能说是一个悲剧。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雍正王朝,雍正是一个好皇帝。他刷新吏治,改革弊端,减轻了老百姓的负担,推动了历史的进步。从另一个方面讲,无论雍正多么英明,都只是一个封建土地所有者。

观《雍正王朝》有感1500字篇七:观 纪录片《南京大屠杀》有感1500字

观《南京大屠杀》有感

比尔·古登泰格和丹·斯图尔曼联合执导的回顾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纪录片《南京大屠杀》是根据美国华裔作家张纯如生前著作《南京大屠杀》创作,主要讲述德国商人约翰·拉贝、美国女教士明妮·沃特林等人在日军屠杀期间,在中国建立了一个临时庇护所,拯救了大量中国人的故事,其间穿插着当年幸存者的采访和参与大屠杀的日军老兵的回忆。值得注意的是在影片摄制过程中,工作人员辗转多国,采访了近80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及当年的日军老兵,并分别从6个国家搜集了各种影像和文字资料,用了侵华日军老兵、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外籍证人三个层面的证人;同时,还通过照片、影像、幸存者口述、亲历者日记等方式来展现历史,而且是以外国人的视角完成该片的制作,因此可以说是非常具有说服力和公信力的。

看完影片思绪仿佛瞬间回到那个鲜血淋淋的年代—1937. 1937年11月、12月间,日本侵略军兵锋直指中国首都,淞沪会战结束后,中国军队向南京方向溃退,中国当时的首都南京处于日军的直接威胁之下。日军一路烧杀抢劫南下,1937年12月13日,南京保卫战随着中国军队的溃败宣告结束,日军正式进占南京城,南京城滞留平民自此暴露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下,南京大屠杀拉开序幕。期间日本侵略者犯下的罪行令人发指,12月15日,日军将中国军警人员2000余名,解赴汉中门外,用机枪扫射,焚尸灭迹。同日夜,又有市民和士兵9000余人,被日军押往海军鱼雷营,除9人逃出外,其余全部被杀害;16日傍晚,中国士兵和难民5000余人,被日军押往中山码头江边,先用机枪射死,抛尸江中; 17日,日军将从各处搜捕来的军民和南京电厂工人3000余人,在煤岸港至上元门江边用机枪射毙,一部分用木柴烧死;18日,日军将从南京逃出被拘囚于幕府山下的难民和被俘军人5.7万余人,以铅丝捆绑,驱至下关草鞋峡,先用机枪扫射,复用刺刀乱戳,最后浇以煤油,纵火焚烧,残余骸骨投入长江,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在日军进入南京后的一个月中,全城发生2万起强奸、轮奸事件,无论少女或老妇,都难以幸免。许多妇女在被强奸之后又遭枪杀、毁尸,惨不忍睹。与此同时,日军遇屋即烧,从中华门到内桥,从太平路到新街口以及夫子庙一带繁华区域,大火连天,几天不息。全市约有三分之一的建筑物和财产化为灰烬。无数住宅、商店、机关、仓库被抢劫一空。中国文化珍品也遭到了大掠夺。据查,日本侵略者占领南京以后,派出特工人员330人、士兵367人、苦工830人,从1938年3月起,花费一个月的时间,每天搬走图书文献十几卡车,共抢去图书文献88万册。据1946年2月中国南京军事法庭查证:日军集体大屠杀28案,19万人,零散屠杀858案,15万人。日军在南京进行了长达6个星期的大屠杀,中国军民被枪杀和活埋者达30多万人。

《南京大屠杀》给了我莫大的震撼,不仅仅是因为那些尚滴着鲜血的头颅、被虐杀的妇女、烧焦的尸体等极负视觉冲击的真实的图片影像资料,还因为以德国人约翰·拉贝、美国人米妮·沃琴等为首的国际友人在大屠杀期间对深受日本人蹂躏的中国人的无私的帮助,在我看来,他们就是拯救当时中国人民的辛德勒。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占南京,人类历史上最残酷的一场大屠杀开始。国民政府已迁都重庆,各国使馆纷纷撤侨,英美记者被迫撤离。南京成为与世隔绝的地狱。有22名西方人自愿留在南京,成立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德国西门子公司驻南京办事处负责人约翰.拉贝被选为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这些国际友人在南京城外栖霞山江南水泥厂难民营,不久又规划处“南京安全区”,大批难民涌向红十字庇护的区域。到12月16日,难民所已发展为25个,后来居住难民人数达25万。日军为使安全区崩溃,百般刁难米煤供应。为养活这几十万人,国际委员会成员一方面与日军谈判争取,一方面偷偷出城购买。国际友人们改变自己的饮食习惯,不再吃面包,和难民一样喝稀饭,以节约粮食。他们不仅保护当时毫无反击之力的平民,甚至是当时溃败的中国军人也一样得到了他们的帮助。按照国际惯例,安全区应当保持中立,只收容难民和解除武装的军人。掩护抗日军官,如被日本人发现,极有可能给国际委员会和整个安全区带来灭顶之灾。第72军军长兼第88师师长孙元良被魏特琳隐藏在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的女难民中;教导总队参谋长邱清泉被贝德士藏在金陵大学管理大楼最顶层密室;教导总队第二旅参谋主任廖耀湘被卡尔.京特与辛德贝格藏在江南水泥厂的难民营中;南京卫戍司令部卫生部部长金诵盘先被藏在美国大使馆,后被转移到金陵大学美籍教师宿舍楼;南京卫戍司令部的参谋龙应钦与周上校被藏在拉贝住宅的二楼。国际友人将他们安全送出南京,保存了中国抗日的精英力量。 在救助难民过程中,国际委员会成员受到日军威胁甚至殴打是

家常便饭。他们的日记中都有详细记录:1937年12月16日晚上,贝德士被喝醉的士兵从床上拖起;18日在金陵大学农业经济系被士兵用手枪威胁。农艺学教授里格斯12月16日在阻止日军将平民带走时遭到日军殴打;1938年1月9日晚上在自己住所附近被士兵用刺刀威胁。医生威尔逊12月18日遭手枪威胁,但是他们没有退缩,最终凭借自己的力量拯救了25万中国无辜的平民。战后在对日本侵略者罪行定性的世纪审判中,这些国际友人的出庭作证和提供的日本人的犯罪证据至关重要。抗战胜利后,中国政府给这些帮助过中国的外国朋友颁发了勋章。当时获救的人们不会忘记他们,后人也不会的。更值得一提的是该部记录片中的震撼的镜头正是出自这些国际友人之手,一名叫约翰·麦基的西方人曾用16毫米小摄影机冒死拍摄了40分钟关于“日军南京大屠杀暴行”的录影带,这其中直接表现日军暴行的内容,被评为《南京大屠杀》中“最让人背脊发凉的片断之一”。

1937年12月13日的中国南京,是中国历史上的耻辱灾难一天,更是世界近代战争史上的一次灭绝人寰的浩劫。今天我们怀着沉重的心情回顾这段历史的同时,必须要从中总结出一些发人深省的东西。之所以有南京大屠杀的发生,除了日本人毫无人性的凶残行径外,我们是否也要反思下当时中国的国防力量呢?正是因为当时我们薄弱的国防才给了日本人打入国门的机会,酿成了中华民族历史上不可谓最大的悲剧。因此,我个人觉得“落后就要挨打”这句话永远是不会过时的,只有自己强大起来才有能力抵御外敌。在如今这个和平年代,更是要狠抓国防建设,防患于未然,以赢得未来可能发生的战争。

在地上边爬边哭的婴儿、妇女绝望的目光、遍地被砍死炸死或枪杀的尸体、被炸弹炸出来的血淋淋的伤口、刚被砍下头颅还喷着热血的人体、扔下炸弹后呼啸而过的飞机、站在俘虏前持刀比赛杀人的日军……电影镜头将我们带回了七十年前的南京——那个在日军铁蹄和刺刀的蹂躏下化作废墟的六朝古都。这部电影是第一部以外国人的视角回顾南京大屠杀的纪录片,讲述了一九三七年发生在中国南京震撼人心的故事。在数月的空袭和炮火之下,日军攻克了当时作为中国首都的南京城,对手无寸铁的南京市民进行了惨无人道的恐怖大屠杀,屠杀了我中国同胞30万人。在暴行持续的过程中,一些西方的传教士、教授、医生和商人自发组织了小团体,并在城市中建立了避难安全区,保护了近20万南京市民免遭日军杀害,这些西方人中,甚至还包括了来自德国的纳粹党党员,他们都成为这段历史的目击者。影片通过西方人的视角,客观、真实地再现了“南京大屠杀”的人间地狱惨状,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了南京大屠杀,而每一位中国同胞更应该看看,看看那个猪狗不如的民族是如何在我们的土地上恣意妄为、恶事做绝的

影片中最让人震撼的是大屠杀发生时,一名叫约翰•麦基的西方人用16毫米小摄影机冒死拍摄的录影带,直接拍录了日军的暴行,那是一段叫人脊背发凉的资料。片中记录了侵华日军的残忍行径,他们折磨伤者,一刀砍断被俘者的头颅,被烧焦的伤者发出凄惨的声音。而这些录影资料也是当事者冒了巨大风险保留下来的,它被层层包裹着,才通过了日本人的检查带到美国。可是当这些资料被带到美国后,有人呼吁大家救救中国难民时,所有人都沉默以对,没有人愿意站出来阻止日本人的暴行。这与那些在南京保护难民的明妮•华群、约翰•拉贝们的壮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看罢电影,不禁掩息长叹,真是弱国无外交,国家不强大,在这个世界上势必任人宰割,根本谈不上发言权,国人的利益就更加不能保障。从唐宋元明之时,日本就不断对我国侵边略民,虽败其无数,但“狗改不了吃屎”。倘清朝不积弱、民国多奋发,何来我中华民族百年耻辱?我泱泱大国又怎能受一小小倭国兵祸战乱之危?而且,侵华战争由倭国裕仁天皇亲自发动,裕仁的亲叔叔朝香亲王亲自统帅军队,这不由得让人对日本整个民族产生痛恨之心。且看今日之日本,对侵华战争可有丝毫悔改愧疚之心?对我们放弃战争索赔可有丝毫感激之情?不但统统没有,反而不断对中国发难,《日美安保条约》、《与台湾关系法》、钓鱼岛之争、春堤破晓油田之非议、右翼份子对南京大屠杀的否认、日本历史教科书篡改“入侵中国”为“进入中国”等等,无一不是对我国处心积虑,亡我中华之心不死。

《南京大屠杀》让我们牢牢记住,在这个古老的国度里,中国人民曾经遭受过怎样的人间浩劫和刻骨磨难,这种浩劫磨难将使无数华夏儿女即使漂泊在世界各地,也能在一呼一吸之间感觉到彼此的血脉相连。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位卑未敢忘忧国”,让我们永远铭记历史,

把那些发动战争的侵略分子永远钉在耻辱柱上,让历史的车轮踏着反人类的侵略者的尸体滚滚向前。日本人在上个世纪犯下的这场罪行,无疑是人类史上最不光彩的一页。可是日本到现在还不能正视这段历史,还在粉饰他们当初的侵略。抗日战争给中国人留下了一条深刻的教训,这就是“落后就要挨打”。作为中国人,我们要牢记这段屈辱的历史,勿忘国耻,奋发图强,努力建设祖国,为振兴中华而奋斗。

最后我还想谈谈关于某些日本政客或者是某些日本市民否认日本大屠杀事件的言论。日本名古屋市长河村隆之公开声称没有所谓的“南京大屠杀”事件,在其受到中方严肃抗议后仍坚持此观点。更有甚者,日本的历史课本竟然否认了南京大屠杀30万人遇难,宣称“30万人遇难的说法夸张”。看完这些报道我笑了。铁铮铮的历史摆在那儿,怎容你日本人胡乱加以否定又或者是篡改,那些珍贵的历史资料是我们瞎编的吗?无耻的否认历史,还试图在教科书上做文章,是想教育下一代彻底忘记这次屠杀吗?又或者是整个侵华战争?如果真是如此,我只能说这是日本民族的悲哀和耻辱……

勿忘国耻……

观《雍正王朝》有感1500字篇八:雍正王朝读后感 12.09.15

读《雍正王朝》有感

《雍正王朝》是作家二月河所写的清朝宫廷小说,与康熙和乾隆构成一个系列。但是其中最精彩的同时最引人深思的大概要算是《雍正王朝》。我以本书中的社会为整体思考的背景,写下一些看法。

众所周知,清朝鼎盛便是康雍乾三朝盛世,康熙与乾隆都是久坐皇位的,只雍正做了短命皇帝。这之间的种种关系需要做一个简单描述。康熙是治乱的皇帝,天资聪颖,宽厚爱人,早年平内廷,撤三藩,收台湾,民政上为民生做出不小贡献;其后平西边准葛尔叛乱。但晚年精力不济,吏治腐败,政令不行也都是有的。雍正是治平皇帝,在康熙晚年就被称为“冷面王”,为人“苛刻”、“刻薄”,与康熙帝比起来,看似竟全无仁慈可言。但是,雍正皇帝上台接手的是一个国库空虚,吏治腐败,党争严重的朝局,他的苛刻与刻薄,带来的是吏治的刷新,国库的充盈,政治的改革,刚直不屈,果敢无畏,为之后的乾隆皇帝创下了盛世的的基础。

我们用心体会就会发现,为什么康熙精力不及时国家就出现了危机,吏治、经济、民生全现颓势?因为康熙老了,他的老为什么对朝政影响如此之大呢?因为制度,或者说是封建社会,我们可以理解到在古代国家兴亡全在皇帝身上,只有勤政并有能力的皇帝才能治出盛世王朝、中兴天下或力挽狂澜挽救家国天下。雍正就是这样的皇帝,他面临兄弟竞争皇位、西边叛臣有虎狼之心。吏治严重腐败、国库空虚、民不聊生等严峻的问题。因为众多危机,他勤政的程度几乎任何一位皇帝都不能企及,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每天工作到凌晨,早上六点便又起身,所有奏折一一细览,动辄便是数千字的朱批,一个一个的接见县官进行考核,可以讲事无巨细。正是这番努力,才成就了他刷新吏治的理想。

从个人来看,勤勉是极其重要的!事实上无论是对于个人还是团队、国家都是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力量。其次就是个人的宽厚和刻薄,这些都是相对的,存善心而误错就不会罚,甚至要表扬鼓励,若要存有邪念,即使成功也要罚。这些对于我们来讲应当作为自省的话。用在王道上是一种巩固势力,保护能臣贤臣的做法。

从全局讲,要说的是吏治。即便是今天,吏治也是极其重要的。在现在的制度环境,比起当时要强上百倍千倍,可钻的漏洞也少许多许多,但是,仍然有漏洞会被人所钻,这就是所说的犯罪。现如今国家所讲的正是吏治,结合近些年所见媒体报道的事件,事实上问题出现在法令政令不能施上。因为往往势、利纠缠不清,一件事就可能会牵连一大批的社会名流,引发社会动荡,甚至影响国家发展,所以往往法制为人视而不见,虽欲治而不能,会留下更大后患。所以,吏治一定要痛下决心,此时此刻,国家应当刚正无畏,破除阻碍,由此而兴中华!

观《雍正王朝》有感1500字篇九:观《美丽人生》有感

观《美丽人生》有感

心理课上看电影——《美丽人生》,之前已经看过一次了。但是我决定再看多一次,因为这真的是一部很好的电影,讲述的是有关爱情和亲情的故事。导演用二战中犹太人民受到压迫残害为背景来表现这两种人世间最美丽和纯洁的情感,而且男主人公悲惨的结局让我看后在心里总留下了挥之不去的忧伤。

在电影的开端,当我看到男主人公那种非常诙谐幽默、近乎有点神经质的行为时,我疑心这会不会又是一部很无聊的爱情片——关于一个风趣的傻小子赢得美人归的故事。电影里用了好多个很开心和无厘头的镜头来表现男主人公的性格——如开着汽车乱闯乱撞插进入了卫队和国王的车驾中,站在车上手舞足蹈地指挥夹道欢迎的人群散开,无意中却冒充了一次国王;车子撞进农庄里,男主人公又哄骗小女孩说这一带都是他这位王子的农庄,接着偶然地刚好接住了从小屋上层失足跌下的女主人公,上演了一场英雄救美——帮女主人公吮吸了小腿上的毒素;老爱耍手段偷老板的新帽子,用手一指说:“老板,你后面有......”等老板回过头去,便带着帽子逃得无影踪;到某个管理部门去申请开书店,却惹恼了负责人,不仅将花盆打到他头上,还让他淋了一头的鸡蛋。之后被这位长官追赶的时候又一次不小心撞到了女主人公,匆忙之中还不忘深情地喊一声“Pricess!”;这些片段的镜头将他的诙谐幽默性格刻画得淋漓尽致。在男主人公乐观的性格感染下,在他惹下的各种让人啼笑皆非的趣事下,影片的前半部分充满令人异常轻快的气息。

犹太人一直被认为是世界上非常聪明的种族,男主人公圭多就是一个很聪明的人,而且是非常聪明的犹太人,影片中的前部分一个片段让我记忆深刻,就是圭多对他的儿子解释商店上的告示:“狗和犹太人不得入内”,让我觉得他是一个成功的父亲。他总致力于维护小孩子幼小的心灵,不愿意让他过早地接触到丑恶的社会现实,聪明如他,解释起这句沉重的话来轻描淡写,那是因为店主的喜好而已。比如你不喜欢蜘蛛,我不喜欢野蛮人,那我们也可以在自己的书店门口里一块牌子说:蜘蛛与野蛮人不得入内。他跟喜欢猜谜的医生在餐厅里的交往让我忍俊不禁,而且打从心底里佩服他的灵活和智慧。我想电影在充分表现他的聪明才智的时候,其实是在为后面的发展埋下了伏笔,进而也起到一种烘托的效果——男主人公圭多越是睿智无比,后来他的悲惨遭遇便越让感到扼腕叹息。

男女主人公结合得非常之快,充满戏剧性。但是后来他们的共患难见证他们之间坚贞不渝的爱情。女主人公多拉在丈夫和儿子被纳粹抓走后,毅然决然地跟随着他们登上象征着死亡的黑暗的列车。在那一刻,我觉得她的庄严,她的气度,她的不卑不亢,她的坚决的神情,她的斩钉截铁的话语,她的全身笼罩着伟大而迷人的光彩,让站在她旁边的那个纳粹军官渺小得如同虫豸。她是最最忠诚的情人,也是最伟大的母亲。

影片渐进高潮,是圭多跟他的小儿子乔舒亚一起踏上死亡之旅的过程。小小的儿子不解,为什么他们像被押解的犯人一样,要登上那拥挤不堪的火车。但从一开始圭多就编织了一个美丽的谎言,他告诉

可爱的儿子,因为他们要去旅游。确实是一次旅游,只不过是恐怖之旅,噩梦之旅而已。在他们被推入拥挤不堪的看守所时,聪明绝顶如他,居然想到用参加比赛来哄住小儿子,只要能够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比较中抢先获得5千分,就可以赢得一辆坦克,深深地吸引住了有一个坦克梦的小儿子。小儿子乔舒亚对此深信不疑,现实虽然残酷,但他幼小的心灵只当它是一场虚拟的比赛,所以就不会产生恐惧感。因为聪明善良的父亲不能够告诉孩子这些现实,那只会吓坏他幼小的心灵,给孩子的童年蒙上阴影,于是他在孩子面前只能够装作若无其事,强颜欢笑,然而所有的苦痛、惊怖和恐惧只能独自往下咽。从这里我看到,男主人公的生命虽然掌握在残忍的纳粹手中,由于他乐观的性格使然,他一刻也没有放弃生的希望,至少他没有放弃过让儿子生还的希望,他想让将来长大成人的孩子不去回忆这么一个充满死亡和恐怖的童年,不然他不会这么致力于维护孩子脆弱易碎的心灵。这是一位多么伟大的父亲啊!

影片中孩子跟爸爸约定要遵守好“游戏规则”,成为整个影片中最扣人心弦的部分。观众时时在担心小孩子会忍受不了“苛刻的规则”, 进而跟父亲闹别扭要回家,或者发现残酷的事实真相,或者被纳粹抓住。小孩子不仅是影片中父亲的心头肉,也紧紧地牵动着观众的心。小乔舒亚在纳粹营中曾经面临着好几次生命的威胁,幸而化险为夷,让观众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身在纳粹营中,男主人公不仅要保护幼弱的儿子,保护自己,而且不断地在寻找机会向他亲爱的妻子传递信息——在这样险恶的环

境下,他还不忘用那一句贯穿他们爱情始终的“my pricess”来告诉妻子他们还活着,让她不要担心。故意地将餐厅的音乐传出窗外——那也许是见证他们爱情的音乐来告诉妻子:我仍安在,你还好吗?最后,圭多冒着生命的危险来寻找亲爱的妻子,最终牺牲了他的生命。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为了完全消除儿子的疑虑和保全儿子,大摇大摆地跨着他的鸭子步,仍旧是当年诙谐幽默乐观的青年,具有天塌下来完全能当被子盖的勇气和魄力。这一刻也许让很多人心酸得留下了眼泪。

《美丽人生》是一部很好的电影,里面表现了很多值得我们去深思的元素如亲情和爱情,如何维护孩子的幼小心灵,如何做一个乐观的人,我想每个人看完这部电影之后都能懂得许多,获益良多。

观《雍正王朝》有感1500字篇十:观《职来职往》有感

观《职来职往》有感

初二(5)班周宵

进入初二下学期,原本墨守成规的课程中,新增加一门课程——生涯教育。虽然时间不长,但是我感触颇深。

观看N期《职来职往》,每个求职者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他们自信、乐观、开朗、富有朝气。令我感触最深的是他们在求学期间所获得的社会经验,这告诉了我不要只停留于书本,还要放眼于社会。或许资历不是最好,但那又怎样,我还年轻不是么?我敢闯无惧于失败,我自信,永远坚信自己,所有求职者传递的都是这样一种向上的正能量。

另外,在众多求职者中,很多人的职业选择都不是当初所学的专业,但他们敢以青春的名义做梦。我总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目标是我的方向,也是我的力量,只要有了目标,也就一定会看到彼岸梦想之花的开放。

挫折对于求职者是习以为常的,而心态往往是最重要的,人生不可能通畅无比,就像节目中说的一句话:什么都不懂又怎么样,白纸是最容易画出最美丽的蓝图的。挫折告诉我们不足,也给了前进的动力。长大的爱丽丝丢了钥匙,是选择俯身哭泣,还是继续往下走?我不知道;但失败来袭,我学到的是选择坚强。

追求梦想的路上,我们多多少少需要引路者,但更多的是靠自己。向自己认定的那个方向勇敢的走下去。梦想的路上你我同在。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zigeleikaoshi/116905.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