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话告诉我们雄关的作用是什么?

| 汉语四六级 |

【www.guakaob.com--汉语四六级】

这段话告诉我们雄关的作用是什么?篇一:第十册参考答案 2

各位五年级的老师:答案仅供参考,可能有不当之处,敬请原谅!

1 草原

课前热身

老舍先生笔下的草原是一幅奇异的民族风景画。读完课文,请说说内蒙古草原的风光是怎样的,有怎样的民族风情。

词语广角

一、看拼音,写词语。

mínɡ lǎnɡ jùn mǎ shuüi jiüo tiün yá dÿ yín ( 明朗 ) ( 骏马 ) ( 摔跤 ) ( 天涯 ) ( 低吟 ) sǎ tuō yū huí lǐ mào xiū sâ ɡüo ɡý ( 洒脱 ) ( 迂回 ) ( 礼貌 ) ( 羞涩 ) ( 高歌 )

二、比一比,再组词。

喧( 喧闹 ) 勒( 勾勒 ) 崖( 山崖 ) 差( 出差 ) 拘(拘束 ) 渲( 渲染) 勤( 勤劳 ) 涯( 天涯 ) 羞( 羞涩) 苟( 一丝不苟)

三、给下列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①疾病 ②痛苦 ③痛恨 ④急速;猛烈

群马疾驰(④ ) 疾恶如仇(③ ) 积劳成疾(① ) 疾苦(② ) ....

四、抄录课文中描写“绿”的四字词语,再写这样的词语两个。 翠色欲流 一碧千里 绿草如茵 苍翠欲滴 句子长廊

一、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1.家门前的小河就像 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

2.马背上的男女老少就像 一条彩虹向我们飞来。

二、读读下面的句子,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绿毯”指 草原 ,“白色的大花” 指 羊群 ,这句话生动地写出了 草原的美丽 ,令人陶醉人令人惊叹不已 。

阅读平台

读片段,完成练习。

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 欢呼着 )着,( 奔驰 )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

1. 按课文内容填空。

2. 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 热烈 )欢迎 ( 尽情)联欢 ( 盛情 )款待 ( 深情 )话别

3. 这段文字描述的是 草原上的主人欢迎远客的情景 。

4. 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照样子写句子) 忽然,像 变魔术 似的,天上的白云 又呈现了凶猛的狮子状 。

5.课文多处描写了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请摘录相关的句子。

① 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主客都盘腿坐下,谁都有礼貌,谁都那么亲热,一点儿也不拘束。

② 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 ③ 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 写作天地

文章作者在最后感叹道:“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请你展开想像,描写出当时的情景。要求用上两种不同的修辞手法。

2﹡ 丝绸之路

词语广角

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矗立(zhí chù√ ) 戎装(nïnɡ rïnɡ√) 丝路(sÿ√ shÿ) ...

薄礼(bï báo√) 夹道(jiü√ jiá) 博望侯(hïu√ hîu) ...

阅读平台

一、读句子,完成练习。 了飘忽在大漠中的悠悠驼铃声……

1.用波浪线划出句子中有关联想的内容。

2.仿写句子。

望着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我仿佛看到 当年硝烟弥漫的战场 , 仿佛听到了 激越人心的嘹亮的冲锋号的声音 。

二、读短文,完成练习。

敦煌月牙泉

天下秀水名泉多得很,而我难忘敦煌月牙泉。三十年前第一次见到敦煌月牙泉时,我的心怦怦然为之所动。在这茫茫大漠之中竟有一泓碧水,经历万千年而不干涸。放眼四周,那铺天盖地而来的黄沙,吞噬了多少绿色,而到月牙..

泉边都戛然止步,你说这奇不奇?当时,我的头顶是炎炎烈日,我的心却是被这个月牙形的蔚蓝润湿了。

月牙泉在敦煌城南七里的大漠中。翻过月牙泉南边的那座沙山,便是蜚声..于世的敦煌莫高窟,那千佛灵岩是人类的艺术殿堂。在月牙泉的西南边有古丝..

绸之路南线必走的阳关。‚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唐诗,

凸现了阳关的千古悲壮,月牙泉的西北边有玉门关,一声‚春风不度玉门关‛的喟叹,冷峻了大漠的月色。正是在这历史的积淀厚重又厚重、雄关大漠苍凉又苍凉的地方,偏有一弯澄澈甘纯的清泉,这水能不牵动人的心么!我曾顶着骄阳跋涉于此,体味当年商贾驼队、大漠旅人的艰辛,捧饮一口月牙泉之水,满嘴清香,浑身酣畅。遥想当年,月牙泉曾召唤了多少驼铃,那羌笛杨柳里吐着怎样的缠绵呢?我也曾在晚霞铺满西天的时候,孩童般坐着流沙,从沙山顶上溜下月牙泉,耳旁风声呼呼,脚下沙鸣铮铮。晚风里月牙泉中芦苇摇曳,如慈母在招手。我也曾于朗月清风之夜,踏访天上地下共有三个月亮的世界。这时,万籁俱静,只有一阵阵回沙风发出啸声,环月牙泉而动,把白天泻下来的流沙复又送回山脊,令月牙泉终不被黄沙所埋,真太奇妙了,这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造化啊!

1.结合上下文,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吞噬: 吞没

(2)蜚声于世: 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名气

2.在文中的括号里填入相应的诗句。

3.仔细体会短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的写法,并仿写一句。 我曾在晚霞映红天边时候, 徘徊于河畔,寻找当年救我的那位大伯 。

4.读了短文,你知道了“敦煌月牙泉”附近有 敦煌莫高窟的千佛灵岩阳关 玉门关 这三处名胜古迹。作者曾在夏天 、傍晚 、

朗月清风之夜 这三个不同的时段感受月牙泉的风情。

﹡5.第一次见到敦煌月牙泉,“我的心怦怦然为之所动”的原因是什么? 茫茫大漠中,黄沙吞噬了多少绿洲,却见这一泓清泉,万千年不见干枯,令作者震惊。

6.黄沙“吞噬了多少绿色,而到月牙泉边都戛然止步”这一奇景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这段话告诉我们雄关的作用是什么?篇二:7 政治-如皋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12月阶段练习政治试题

江苏省如皋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三次阶段练习

高三政治

考试时间:100分钟 满分:12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66分)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33小题,每小题2分,共66分。在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 “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是因为

A.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因素

B.文化能够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C.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

D.文化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促进社会发展

2. 2014年9月6日,离高考还有8个月,南通市某校高三(5)班就打出了冲刺标语“高三(5)STYLE: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这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B.文化活动使人高雅、奋进、积极健康向上

C.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D.文化能够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正能量”一词本为物理学术语,以真空能量为零,能量大于真空的物质为正,能量低于真空的物质为负。但经过一些博主通过微博将其赋予新内容并借助互联网得到广泛传播,成为社会的流行语,具有了积极意义。这一现象表明

A.大众传媒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动力 B.微博已成为文化传播的最主要途径

C.网络是文化多样性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D.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4.2014年7月6日,中国首次以主宾国身份参加在华盛顿举行的以“中国:传统与生活的艺术”为主题的史密森民俗节活动。这是近年来中国参与的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的民俗艺术对外交流活动,活动共吸引超过百万美国民众和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展示了中国传统民俗生活的样态、风格、智慧与艺术

②使得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③旅游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④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A. ①② B.①④ C.②④ D. ③④

5. 近来,国人把广场舞带到欧美,但不是想象地那么受欢迎,甚至遭到附近“不堪这些音乐与噪音骚扰”的居民的多次报警,这启示我们

①应了解对方民族的行为规范,以便真正做到入乡随俗

②既要认同本民族的风俗习惯,又要尊重对方的风俗习惯

③要积极接纳对方的优秀文化,摒弃本民族的文化传统

④要保持本民族文化的优越感,维护本民族的文化尊严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2014年4月2日,中央印发《关于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践行“三严三实”要求的通知》,明确要求党员干部要带头“做老实人”,还应更加关注身边的老实人,要让老实人扬眉吐气,得到更多“实惠”,发挥更大作用。这给社会的文化价值启

示是

A.树立正确的意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B.弘扬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C.紧紧抓住思想道德建设这一现代化建设的中心环节,提高国民素质

D.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风尚

7.“灵灵教”是当前国内危害较大的邪教组织之一,他们散布歪理邪说,蛊惑人心,煽动一

些文化素质不高的群众加入该邪教组织,使他们放弃生产,坐等“世界末日”。对此,正确的做法是

A.尊重差异,包容多样 B.坚决抵制和依法取缔腐朽文化

C.通过科学文化教育改造落后文化 D.发挥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8. 历史上的不少文化现象、社会习俗和价值取向,依然保存在汉字中。比如,功亏一篑的“篑”字,是指装土的竹筐。古时“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要“九尺之高台”,一筐土都不可少,反映的是一种敬畏之心。这表明

① 汉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②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③ 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④ 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9. 2013年12月23日,蒙古族马头琴、回族八极拳、《格萨尔王》说唱、苗族芦笙、黎族

竹木器乐等10余项少数民族艺术,亮相首届“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周”,观众亲身感受到了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这体现了中华文化

A. 源远流长 B. 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C. 博大精深 D. 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10. 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新时期我国爱国主义的主题是

A. 实现国家独立,民族富强 B.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C.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 D.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11.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中华民族“雄关漫道真如铁”

的昨天,铸造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实现中华民族“长风破浪会有时”的明天,必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这是因为

①民族精神产生于社会实践 ②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③民族精神是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基础 ④民族精神是民族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

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12.“一滴水,尚思源;一粒米,报涌泉”。2013年主流媒体推出系列公益广告,将传统民

谣、蔚县剪纸、杨柳青年画等中国元素注入其中,传递了积极向上的价值理念。这些公益广告

①体现了民族文化和时代精神的结合 ②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③有助于构建先进文化,抵制落后文化 ④说明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不竭源泉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3. 文化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下列体现这一改革要求的是

A. 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B. 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C. 为人民提供广阔的文化舞台,满足群众各种各样的文化需求

D. 文化场所一律免费开放,提升人民的文化消费水平

14. 辞别2014,迎来2015。岁末时光,总结一年工作,表彰爱岗敬业、负重拼搏的先进典型,其意义在于

A. 提高公民科学文化修养

B. 彻底消除好逸恶劳的思想意识

C.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D. 确保道德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15.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是

A.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B. 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C.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D. 培育“四有”公民,提高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16. 英国管理学家霍金森说:“哲学的任务在于它必须先于行动。倘若哲学家不能成为管理

者,那么管理者就应成为哲学家。”这一观点强调了

A.哲学对管理实践有指导作用 B.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

C.真理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 D.管理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17. 我国东汉时期的王充认为:“人,物也;物,亦物也,物死不为鬼,人死何故独能为鬼?”下列观点与之一致的是

①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②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

③物是观念的结合 ④人病则忧惧出,忧惧则鬼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18.凡是唯物主义都认为

A.意识能正确反映物质 B.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C.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 D.物质与意识密不可分

19.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由此可以推断,马克思主义哲学 ①正确反映了物质世界的本质和规律

②来自实践,又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

③是无产阶级用来改变世界的学问

④归根到底源于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是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哲学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0. 世界著名作家、大思想家斯宾塞.约翰逊曾经说过“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本身”。这一论断

A.说明静止是世界的本原 B.犯了相对主义和诡辩论的错误

C.说明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D.认为运动与静止是绝对对立的

21.举办《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意义,不仅在于选拔出一个榜样式的“天才少年”,更在于倡导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提高中小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做起的价值观,向全社会倡导书写汉字,保护汉字的意识,倡导爱汉字、爱汉语、爱中国文化的价值观,从而建立起一项意义深远的文化传承活动。从辩证唯物论角度,这段话体现了:

A.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B.要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C.物质决定意识 D. 正确的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22. 2014年获得生理学或医学诺贝尔奖的三位科学家的获奖理由是:构成大脑定位系统的细胞的发现。他们解决了一个困扰科学家和哲学家几个世纪的问题——大脑如何对我们生活的环境产生一个地图并为我们导航,也就是控制方向感的细胞群。这一研究成果证明

①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②离开了客观存在,意识就不能产生

③意识是大脑的机能 ④人脑细胞具有制约意识活动的功能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3.我国政府高度重视“雾霾”天气的治理。近日,国务院发布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该计划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行动指南。这句话体现了实践具有

A.主观能动性 B.直接现实性 C.客观物质性 D.社会历史性

24.中国共产党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等问题。从认识论的角度看,效果最好的活动形式应当是

A.集中开会,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撰写读书心得

B.网络培训,领导干部通过网络互动交流学习心得

C.深入企业、农田、学校,调查社情民意,解决实际问题

D.抓主要矛盾,解决群众的燃眉之急

25. 2014年9月4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决定率先在浙江和上海进行高考招生制度改革试点,待取得经验后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国家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

A. 只有正确认识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才能正确利用规律

B.只有在试点基础上获得的认识才可能是真理

C. 客观与主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D.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26.2014年10月8日,台湾检方查获顶新旗下正义公司以饲料用油混充食用猪油。从哲学

上看,正义公司的做法是

A.根据固有联系调整原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B.属于人为联系,主观臆造并不存在的联系

C.只看到矛盾普遍性,忽视矛盾特殊性 D.只看到矛盾斗争性,忽视矛盾同一性

27.马云语录: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会很美好,但绝大多数人都死在明天晚上。

材料表明

①抓住有利条件,是促成质变的重要因素 ②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③客观事物的发展是在曲折中不断前进的 ④成功与失败没有明显差别,往往只差一步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8.中国有句古话,“同行是冤家。”作为同行,业务、市场基本相同,但却有各自的具体

利益,竞争、冲突在所难免。从哲学角度看,这说明

A.事物矛盾双方相互贯通 B.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C.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D.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29.

①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②事物是矛盾的统一体

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④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

30.当前社会利益格局日益多元化,道德诘问屡见不鲜,行为失范时有发生„„但是,众

多“最美者”的行为,公众对“最美者”的赞美告诉我们:道德之光,人心向善,依然是这个时代的主流。这说明

A.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 B.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向其对立面转化

C.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D.事物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31. 2014年7月5日,习近平主席访问韩国期间,韩国总统朴槿惠说:“我还听说您因为工

作太忙而感慨时间都去哪儿了”。“时间都去哪儿了”成为流行语。这说明

A. 相对于自然,人的力量是极其渺小的 B. 按规律办事可以提高时间的利用率

C. 社会意识的产生有其物质原因 D. 正确认识能够指导实践

32.2014年9月1日,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民政部

公布了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抗日英烈们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受到全国人民世代景仰。这表明

A.价值观是人生的正确向导 B.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也是价值的享受者

C.人生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D.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同等重要

33. 2014年9月29日,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审议的《关于引导农村土地承包

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明确提出,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首先要维护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上述做法说明

A. 改革是对我国社会经济制度的根本变革

B. 改革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C.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状况

D.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4分)

二、简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2分,共计36分。请运用所学知识对所提问题进行简明扼要的分析和说明。

34.材料一 2014年央视热播电视剧《马向阳下乡记》区别于传统的农村题材电视剧,用轻喜剧的表现形式,以真实的农村现状为背景,揭露社会现实和人性,不庸俗却也不死板严肃,开创了农村与都市相联结的新式农村剧创作方法。该剧的成功得益于主创人员的努力,归功于采购与播出机制的创新。创新,让艺术作品发挥了最大的效应。

材料二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中央文艺工作座谈会,与文艺界有识之士共商文艺繁荣发展大计。他指出,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文艺工作者要想有成就,就必须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

(1)有人认为,好剧的标准都是一样的,只要直面现实、观众爱看就行。请从文化生活角度对此加以评点。(6分)

(2)运用唯物史观的知识,说明文艺工作者必须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

这段话告诉我们雄关的作用是什么?篇三:洛阳市2012-2013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含答案(word版)

洛阳市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政治试卷

说明: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卷上。

2.考试结束,将答题卷交回。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共50分)

1。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下列选项中能体现这一道理的有

①拔苗助长 ②杞人忧天 ③司马光砸缸 ④用烛光装满小屋

A.①②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2.将冰凉的手伸进一盆温水感觉到水热,将温热的手伸进去又感觉水凉,于是有人认为“物是感觉的集合”。这种观点是

A.机械唯物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客观唯心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3.有一种雷人的“楼盘文化”:挨着臭水沟叫水岸风光;旁边有小土包叫依山而居;周围有荒草地叫无限绿意;弄个喷水池叫英伦风情。这种现象反映了

①主观与客观具有统—性 ②人的主观随意性

③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④真理具有条件性、客观性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4.“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警示人们要珍惜年华。古人对时间的体验与此类似的是 ①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②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③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④叹长河之流速,送驰波于东海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孟子》云;“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表明

A.自然界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B.客观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改造的

C.自然界的发展规律是客观的 D.改造世界必须遵循客观规律

6.应对气候变化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这体现了

①统筹兼顾,恰当处理好主次矛盾 ②认识事物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③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④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7.2012年9月8日,“寻找最美乡村教师”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在这10位最美的乡村教师中,有坚持37年牵马接孩子们上学的“马背上的老师”徐德光,有用嫁妆撑起山里娃娃希望的张令龙、姚本莲夫妇,有拾荒15年资助7名贫困生的中学教师罗一鸣等。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

①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充分利用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

②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③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正确的价值观的指引

④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

A.②③ B.②④ C.①④ D.①③

8.2012年9月16 H,我国央行发布的《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强调,面对物价的过快上涨,要更加突出价格稳定目标,推进货币政策从以数量型调控为主向以价格型调控为主转型,促进经济健康稳定发展。上述材料体现了想问题办事情要

①坚持从实际出发,达到主观符合客观 ②依据不同事物的特点,具体分析事物

③区分矛盾的主次方面,分清主流支流 ④积极创造条件,促成事物向有利方向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高尔基说:“热爱书本吧,宣会使你的生活变得愉快舒畅,它会帮助你辨别形形色色的思想、感情、事情,它会叫你尊重别人和自己,它会用爱世界、爱人类的情感振作你的头脑和心灵。”这句话包含的哲理

①读书是获得知识的唯—手段 ②强调参加社会实践的重要性

③书本知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④书籍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0.早期.人类的生产活动往往依赖河流,锐河流为主宰命运之神而顶礼膜拜。工业革命后,人类以河流的主人自居,肆意开发利用河流,遭到了河流的报复。今天,人们重新认识人与河流的关系,致力于追求人与河流的和谐。由此可见

①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②实践具有目的性,认识的最终目的是形成理性认识 ③实践具有历史性,认识必然打上历史和时代的烙印④实践是有意识的活动,认识是促进实践发展的动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是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五位一体,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又相互促进的。把每一方面的建设都搞好,才能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胜利。这启示我们

①任何事物之间都是联系的,要用联系观点看问题 ②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实现整体最优目标 ③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根据人的需要建立联系 ④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美国的金门大桥是“4+4”八车道模式,由于上下班车流在不同时段出现两个半边分布不均的现象,桥上经常发生堵车问题。一个年轻人建议把原来“4十4”车道模式按照上下班的车流不同,改为“6+2”或“2十6”模式。整个桥面的车道仍是八车道,但堵车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这个金点子为当地政府节约了再造一座大桥的上亿资金。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①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现有资源比开发资源更重要 ③整体和部分的地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④整体与部分密不可分,部分功能时常大于整体功能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3.2012年工2月22 日,太阳照常升起,大地一片光明!这宣告了“2012世界末日说”的破产。这表明玛雅人的预言,

①否认了规律的客观性 ②表明追求真理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③否认了自然界的物质性 ④证明错误意识不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A.②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14.近百年来,人类关于储存介质的发明,经历了从录音带到软盘、光盘、U盘等的过程。随着科技进步,存储能力更强的介质还将不断出现。这说明

A.事物总处在渐进和不显著的变化中 B.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迂回的、曲折的

C.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和上升的 D.有序的系统内部结构促进事物发展

15.平面与圆锥面相截,截口的结合特性随平面与圆锥轴线的交角而变化。交角是直角时,截口是圆:稍变——点,圆变成了椭圆;再变,过了一个关键点,椭圆就变成了抛物线。截口的这种变化过程包含的哲理是

①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 ②整体与部分是辩证统一的

③事物的变化发展是从量变开始的 ④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在人类的发明创造活动中,对某一事物的“习惯性”思维往往制约着人们的发明眼界。而对这种“思维定式”的有意识破除,则可能使人们产生出许多新的发明和创造。这就要求我们

A.解放思想,破除一切传统观念 B.要有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

C.在科学理论指导下,提出、解决新问题 D.进行逆向思维是发明创造的前提

17.2012年的国庆中秋假期,各条高速都传出“史上最堵”的消息,京沪高速天津段出现大批车辆拥堵,京沪大动脉宛如停车场。于是有人认为“免费是罪魁祸首”。这种说法

①是错误的,违背了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 ②是错误的,没有分清问题的主流和支流

③是正确的,坚持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④是正确的,抓住了高速堵车问题的关键

A.②③ B.①② C.①④ D.③④

18.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对人的影响越来越明显,随之而来,“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生活方式”、“低碳城市”等新概念应运而生。这说明

A.价值观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 B.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C.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D.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

19.十八大报告指出,“稳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健全部门职责体系。优化行政层级和行政区划设置,有条件的地方可探索省直接管理县(市)改革,深化乡镇行政体制改革。”之所以要深化乡镇行政体制改革,是因为

A.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 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上层建筑二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 D.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0.2012年8月14 日,由电商巨头京东掀起的价格大战让消费者感到失望,人们认为是玩价格嘘头。右边漫画《电商价格之战》给人们的哲学启迪是

①要立足广大人民立场,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②企业以营利为目标,价格是企业竞争的重要手段

③价值观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④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地促进作用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21.有时,做事情没有机遇是不行的,但是,有的人在机遇面前却瞻前顾

后、畏缩不前,最终贻误时机,前功尽弃。这种做法的错误在于不懂得

A.事物的发展离不开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B.事物的发展最终是通过质变实现的

C.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受到主观能动性的制约 D.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

22.优秀城市雕塑体现了城市的精神品质和文化追求。北京“十二五”期间将新建一批呈现北京历史文化特色和“北京精神”的城市雕塑,分布在京城的大街小巷。优秀城市雕塑的文化价值主要表现为 ①显示城市的文化底蕴 ②活跃城市的文化市场

③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④培育优秀的文化人才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3.某县开发和利用原生态文化资源,在丰富人们文化消费的同时,也促进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

A.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推进作用 B.文化与经济同步发展

C.文化是经济繁荣发展的基础 D.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24.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故乡牵挂着我们的一生。然而,只有离乡的人才会想故乡;只有离乡的人才会发现故乡愈难回,乡愁便愈深。这说明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③认识来自实践的需要 ④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5.雷锋精神产生于上个世纪60年代初,时至今日,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对提高中国人民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都起到了无可估量的推动作用。这体现了文化

①具有相对独立性 ②源于实践,决定实践的发展

③能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④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文化环境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题5小题,共50分)

26.在人生的长河中,总有一段经历让你终生难忘,总有一份情感让你刻骨铭心,总有一种理想让你永不放弃,总有一种力量让你奋然前行。

请阅读这段话,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文化对人的影响。(10分)

27.2012年12月1日,世界上第一条穿越高寒地区,跨越东北三省的高速铁路,哈尔滨至大连高速铁路正式运营通车。为确保冬季运营安全,铁路部门在哈大高铁运营初期实行冬季和夏季“两张列车运行图”,分别按时速200公里和300公里两个速度等级运行动车组列车,同时实行与两个速度等级相对应的票价。

请你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说明哈大高铁实行“两张列车运行图”,同时实行与两个速度等级相对应的票价的正确性。(8分)

28.2005年-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总基调和关键词

(10分)

29.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的利益方在第一位,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分析说明上述材料。(10分)

30.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时发表了重要讲话。他用“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长风破浪会有时”来描述中华民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用“中国梦”来表述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用“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揭示个人前途与国家民族命运之间的深层关联,用“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来概括历史的重要启示。他强调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告诫人们“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知识,谈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12分)

洛阳市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年级政治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5 DBCBD 6-10 CADBB 11-15 CADCD 16-20 BBCCA 21-25 BADAB

二、非选择题(本题5个小题,共50分)

26.(1)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1分)

(2)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4分)

(3)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2分)

(4)文化是人创造的,文化又影响着每一个人,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3分)

27.(1)物质决定意识,客观决定主观,这就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为确保冬季运营安全铁路部门实行“两张列车运行图”与两个速度等级相对应的票价,是从实际出发的正确选择。(4分)

(2)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高寒地区高速铁路冬夏两季运营有着不同的情况,这就需要具体分析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运行图,实行与之相对应的票价,维护群众的利益,确保运营安全。(4分)

28.(1)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在不同历史时期,人们根据经济发展状况确定经济工作的基调。(2分)

(2)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发展动力和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随着客观经济状况的实际变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总基调不断调整。(2分)

(3)真理具有客观性、条件性和具体性。历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总基调,都是通过对当年经济运行状况的分析而为下一年经济工作作出的安排,体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2分)

(4)认识具有无限性、上升性。历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总基调和关键词的演变体现了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的发展。(2分)

(5)追求真理永无止境。历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总基调和关键词的演变体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2分)

29.(1)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这体现了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5分)

(2)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保障人民权益,不断在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体现了党和国家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把维护人民利益最为最高价值追求。(5分)

31.(1)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联系具有普遍性),这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中华民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体现了中华民族历史的联系。(2分)

(2)整体和部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部分离不开整体。国家、民族民运和个人前途之间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3分)

(3)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我们要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在我国,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只有发展,中华民族才能自强。(2分)

(4)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要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因此,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断努力,脚踏实地,实干兴邦。(3分)

(5)事物的发展总趋势是前进的和上升的。尽管在前进的道路上会有曲折,但我们坚信,中华民族经历昨天的“雄关漫道”,今天的“沧桑”,必然会迎来明天的“长风破浪”。(2分)

注意:不可死扣答案,学生答案只要意思正确均可酌情给分。

这段话告诉我们雄关的作用是什么?篇四:阅读练习题 20100613

阅读练习题

(一)阅读《永远的歌声》第一和第四部分,想一想,按要求作业。 8分

▲走出山乡、走出童年已是很久了。童年像一幅褪了色的画,贴在记忆迷离的墙壁上,好些地方都淡得看不出线条和色彩来了,而童年的一些歌却如那山间淙淙的小溪,清亮亮地流淌着,至今仍响在我的耳边…… ▲走出童年真的很久很久了,童年时代的启蒙老师姓什么我都忘了,唯有她那歌声像清澈的小溪,一直滋润着我童年的梦。

迎着徐徐吹来的晚风,我又哼起“天上的桃树……”于是,走来了我的童年,走来了我童年的老师,还有二牛、二兰和石花……

1、用“~~~”画出三段文字中的三个比喻句,并标出序号。这三个比喻句各自的意思是: 3分

(1)

(2)

(3)

2、用“-------”画出三段文字中反映课题内容的两个句子。 3分

前一句开门见山的( )了文题,又为文章的展开作了( );后一句结尾( ),使文章前后照应,揭示了文章的中心,增强了感染力。

3、文中三处省略号的意思是 2分

(二)阅读《山海关》选段,完成作业。 9分

这铮(zhēnɡ cēnɡ)铮响的名字,我是很早很早就听到了,现在,我终于亲眼看到这思.

幕已久的山海关了。啊!好一坐威武的雄关!果然是名不虚传!那气势的雄伟,那地形的险要,再我所见到的重关要塞中,是没有能与他伦比的。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1分

2、找出文段中的错别字,改在( )里。 2分

3、这段文字描写了山海关( )和( )两大风貌特点。4分

4、山海关号称“天下第一关”是因为( )。2分

(三)

她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啊,哪怕一根小小的火柴,对她也是有好处的!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哧!火柴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她把小手拢在火焰上。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简直像一支小小的蜡烛。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小女孩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火炉装着闪亮的铜脚和铜把手,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哎,这是怎么回事呢?她刚把

脚伸出去,想让脚也暖和一下,火柴灭了,火炉不见了。她坐在那儿,手里只有一根烧过了的火柴梗。

1、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几(jī jǐ)乎 暖和(hã huo ) ..

2、选择正确答案。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

A、反问句 B、疑问句 C、设问句 D、陈述句

(2)文中画线的句子说明

A、火柴对于贫穷的小女孩来说实在珍贵,她舍不得抽出火柴来。

B、小女孩实在太冷了,使她顾不上恐惧,抽出了一根火柴。

3、用“//”把这段话分成三层。

4、这段话是按( )→( )→( )的顺序写的。

5、用“﹏﹏”画出这段话中想像的部分。

6(体裁),作者是(国家)著名的 作家 。

7、小女孩的眼中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奇异的景象呢?结合文段内容分析。

8、小女孩眼中出现火炉的原因是什么?段末最后一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四)

A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 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 ,传到 ,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1、按原文填空。

2、这段文字选自课文《 》,事情发生在。

3、课文是按顺序来写开国大典的,写了 等场面,其中重点写了 和 场面。

4、“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是指。 “长城内外,大江南北”这里指 。

5、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感受?

B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早上六点钟起,就有群众的队伍入场了。人们有的( )着红旗,有的( )着红灯。进入会场后,按照规定的地点排列。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bēn bân)会场。郊区的农民是五更(gēng gâng)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

路赶来的。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示动作的词语。

2、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3、用“

4、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5、用“//”把短文分为三层,并写出层意。

(五) 啊,雄关,它就是我们伟大民族的英雄历史的见证人,它本身就是一个热血沸腾、顶天立地的英雄好汉!

如今,这雄关虽已成为历史陈迹,但是它却仍以它那雄伟庄严的风貌、可歌可泣的历史,来鼓舞着人们的坚强意志,激励着人们的爱国情感。山海关,将以它那伟大的体魄、忠贞的灵魂,永远地刻在人们的心中。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陈迹:

可歌可泣:

2、请把画“”的句子改为反问句。

3、结合课文和所学知识填空。

山海关既见证了 ,也见证了 ,还见证了 。它成了我们中华民族不倒的丰碑!

4、“山海关,将以它那伟大的体魄、忠贞的灵魂,永远地刻在人们的心中。”其中,“伟大的体魄”指: ;“忠贞的灵魂”

指: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六)

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cáo cháo)笑,毅然接受了任务,马上开始勘测线路。哪.

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周密计算。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背着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测绘。塞(sài sāi)外常常狂风.

怒号(háo hào),黄沙满天,一不小心还有坠(zhuì duî)入深谷的危险。不管条件怎样..

恶劣,詹天佑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白天,他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他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1、用“√”画出文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2、从这段话中找出两组近义词。

( )-------( ) ( )-------( )

3、用“

4小标题,写在括号里。( )

5、这个片断写了詹天佑接受任务,开始勘测线路;接着写他怎样的;然后写他怎样 的;最后写他怎样 的。(各用一个词概括)

6、短文中詹天佑说的话说明了( )

A、詹天佑对工作人员要求非常严格。

B、詹天佑对工作一丝不苟,极端负责,对工作人员要求非常严格。

C、詹天佑对工作一丝不苟,极端负责。

7、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詹天佑在勘测线路时遇到( )险峻和( )恶劣这两方面的困难。

8、在原文中用“~~~”画出詹天佑遇到困难时的想法。他的想法说明了什么?

(七)

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

赶。蔺相如手下的人可看不顺眼了。他们说,蔺相如怕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蔺相如对他们说∶“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他们说∶“当然秦王厉害!”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 )我们俩闹不和,( )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的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1、“诸”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荆”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

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并用这个关联词写一句话。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削弱-----( ) 进攻-----( ) 同心协力-----( )

4、不改变句子的意思,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换一种说法。

5;除了这个故事外,文中还有两个小故事,请写出他们的小标题来 。

(八) 几年后,当我再拿出那首诗看时,不得不承认父亲是对的。那的确是一首糟糕的诗。不过母亲还是一如既往地鼓励我,因此我一直在写作。有一次我鼓起勇气给父亲看一篇我写的短篇小说。“写得不怎么样,但还不是毫无希望。”【我想: 。】根据父亲的批语,我学着进行修改,那时我还不满12岁。

现在,我已经写了很多作品,出版、发行(xíng háng)了一部部小说、戏剧和电影剧.

本。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我有个慈详的母亲,她常常对我说:“巴迪,这是你写的吗?精彩极了。”我还有个严肃的父亲,他总是皱着眉头,说:“这个糟糕透了。”一个作家,应该说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来自母亲的力量,这种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源泉。但是仅仅有这个是不全面的,它可能会把人引入歧(qí qǐ)途。所以还需要警告的力量来.

平衡,需要有人时常提醒你( )小心( )注意( )总结( )提高( )

这些年来,我少年时代听到的这两种声音一直交织在我的耳际:“精彩极了”,“糟糕透了”;“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我谨慎地把握住

这段话告诉我们雄关的作用是什么?篇五:吉林省四平实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2

四平实验中学2012---2013学年度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

政治试题

一、选择题(40题每题1.5分共60分)

1、研究表明,许多处于青春期的少年之所以会做出无所畏惧的大胆举动,是由于大脑产生的一种恐惧记忆抑制效应,使孩子们对恐惧感“暂时性失忆”。这种大脑效应,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及大脑的进一步发育逐渐消失。这表明 ( D )

A、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 B、人脑是意识产生的源泉

C、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D、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2.、回顾上个世纪,物理学在半导体、集成电路、激光、磁性、超导等方面的发现是信息革命的科学基础,为生物、医疗、地学、农业提供了强大的探测手段和研究方法,促进了化学、天文、材料、能源、信息等学科的发展,同时它又极大地推动了哲学的发展。上述材料说明( )

A.各门具体科学随哲学的发展而发展 B.各门具体科学是哲学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C.哲学为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方法论指导 D.各门具体科学与哲学研究对象相同

3、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对某种事物的存在与否感到难以预料、心中无底时,往往就认为“信则有,不信则无”。这种观点从哲学上说是认为( )

A.世界不是由神创造的,而是由人创造的 B.思维是世界的本原,思维决定存在

C.存在决定思维 D.世界观不同,对事物的看法就不同

4、我国东汉时期的王充认为:“人,物也;物,亦物也,物死不为鬼,人死何故独能为鬼?”下列观点与之不一致的世界观是( )

A.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B.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

C.心之官则思 D.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

5、下列选项与“万物皆空无,一切唯心造”观点在本质上相一致的是( )

A.泰勒斯认为,万物都是由水构成的,水是世界万物的始基

B.阿那克西美尼认为,气通过浓缩和稀释形成各种实体

C.空间的观念是天赋的,人生下来就有空间观念

D.马克思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社会

6、下列名言名句符合量变与质变关系原理的是

①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②牵牛要牵牛鼻子 ③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④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⑤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③④⑤

7、“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

A.辩证的否定是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否定 B.否定是对旧事物的保留

C.事物的否定是对事物的克服 D.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8、 “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国家和集体控股,具有明显的公有性,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这段话体现的哲理是

A.矛盾的主要方面支配着矛盾的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由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

B.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也有影响,是事物不可缺少的方面

C、主要矛盾居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进程起决定作用

D.次要矛盾解决得好坏,对主要矛盾的解决也会有影响

9、人民币升值对中国有利也有弊,主要是弊大于利,因而我国坚持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

维护国家经济的安全,这种做法体现的辩证思想是: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一分为二的观点 ③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关系的原理 ④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关系的原理

A、①③ B、②④ C、④⑤ D、①④

10、近些年来,我国思想政治领域的情况总的是好的。但是要看到,社会上一些与四项基本原则相违背的思想言论时有出现,甚至党内同志也受到了这样的影响。从辩证法角度看,上述看法:

① 坚持了一分为二的观点 ②抓住了事物的主要矛盾 ③把握了矛盾的主要方面 ④坚持了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1、十八大报告首次以独立篇幅论述‘生态文明’,第一次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美丽中国’需要:①重视质变,抓住机遇促进发展 ②树立新风尚,克服旧的思想观念③重视量变的作用,从点滴做起 ④在新的质变基础上,进行新的量变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③

12、十八大提出我国要实行创新推动发展战略,对我国的创新提出更高要求。但在我国,创新一直是一个说起来很重要、落实起来效果不明显的问题。破解创新难题,首先要进行思维创新,为此要:①反对权威,大胆进行观念改革 ②敢于破除落后思想 ③认识到创新对思维方式的影响 ④树立创新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3、十八大以后,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反复强调改革的重要性,强调了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中央领导集体做出这样判断的社会历史依据是:①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反作用。 ②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总是存在的。 ③ 生产关系需要不断调整以适应生产力的要求 ④ 改革是发展社会主义特色的强大动力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14、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中,‘用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长风破浪会有时’三句话,概括中华民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阐述了‘中国梦’的深刻内涵,表达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强决心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心。这反映了: ①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②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 ④曲折性和前进行的统一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15、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出的‘‘你幸福吗’‘节目中,出现了神一样的回复。“你幸福吗?”我姓曾。”一位煎捡瓶子的老人因为耳朵不好,就有了下面一席对话;您收了多少瓶子?73岁了;您收了多少瓶子了?我吃的政府低保,630快一个月,您觉得幸福吗?我耳朵不好。之所以出现神一样的回复说明

A实践决定认识,认识源于实践 B意识是客观存在于人脑的反映

C如实的回答正是正确意识的反蚋 D意识反映形式受到主体的内在体验影响

16、2012年感动中国人物罗阳,投身航空事业,秉持航空报国的志向,坚持敬业诚信,创新超越的理念,常年超负荷工作,带领工程技术人员完成了多个重点项目的研制才,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为我国航空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罗阳的实际告诉我们:①奉献社会,彰显自我价值 ②唯有劳动奉献方能创造价值 ③人生价值实现与否取决于自身的素质和社会需要 ④人生价值的实现离不开正确价值观的决定作用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

17、2012年,当每个中国人都在讨论《舌尖上的中国》里各式令人垂涎的美食,网络上却

流行“据说一个中国人死了,倒在地上,拍扁了就是一张元素周期表”的挖苦和自嘲,这源于中国人多年来对食品安全根深蒂固的焦虑和不安。食品安全事关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下列说法与体现哲理相一致的是:①唇亡齿寒 ②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③看相知命 ④绳锯木断,水滴穿石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18、近期,上海,安徽,江苏等地相继出现H7N9流感病例。流感病毒可分为甲(A),乙(B)丙(C)三型。而禽类特别是水禽是所有这些流感病毒的自然宿主,H7N9禽流感病毒是其中的一种。它既往仅在禽间发现,未发现过人的感染情况。这体现出:①自然界具有物质性 ②价值判断具有社会历史性 ③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④联系具有多样性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9、“华西样本”是经历了30多年不倒的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专家总结,华西的发展就是综合运用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资本这四大资本。刚去世的老书记吴仁宝说“中国25~30个小村,还不如华西村一个家庭。目前华西村村民收入主要由三个来源,一是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多劳多得;二是共产主义的按需分配,每个村民至少每年都可以分到3000元福利;三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资本分红,“多提多积累,少分配;少分现金,多转制。’’华西村秉承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念:

①符合社会存在发展变化的要求 ②能创造性地综合各种条件促发展

③取决于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 ④创造了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与规律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20、《说文解字》:“禾,嘉谷也,二月始生,八月而熟,得时之中,故谓之和”。农耕时代的人们普遍认为,禾苗是天地万物和谐的产物,禾苗是自然协调的象征。以上材料说明:①农耕时代所产生的观念,反映了该时代社会生产生活的图景 ②农耕社会的生产实践,是顺应该时代观念的需要而产生的 ③禾苗被赋予自然协调的象征,源于农耕时代的生产活动 ④禾苗被赋予自然协调的象征,这一观念的产生与农耕社会无必然联系

A.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21、早期的储蓄罐是由陶土烧制而成的,一旦存满了钱,就要被人敲碎。如果有这么一只储蓄罐,一直没有钱投进来,一直保存到今天,它就可能成了贵重的古董。这给我们的价值观启示是:

①最大限度地保存自己就是最大的价值 ②价值的实现是在社会关系中达成的 ③事物实现价值的方式和条件是多样的 ④价值的实现取决于事物的固有属性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2、从邓小平同志首先提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两个文明”建设后,中共在此基础上提出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三位一体”理念,党的十七大上又将包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写人党的章程。中共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五位一体”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述材料说明:①追求和获得真理的过程实质就是一个不断进行的量变积累过程 ②真理具有具体性和条件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无限、反复的过程 ③真理与谬误总是相伴而行,而实践始终是二者转化的唯一条件 ④随着社会实践深人发展,人们会获得更多、更丰富的理性认识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3、下列词语中符合认识运动反复性和无限性的是

A.一概而论 B.千虑一得 C.百感交集 D.三人成虎

24、世纪末,伽利略通过比萨斜塔所做的自由落体试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的降落速

度与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说法。这一事例说明

A.认识是实践发展的动力 B.真理与谬误是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

C.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5、“任何一个有机体,在每一个瞬间是它本身,又不是它本身,始终处于不间断的变化之中。这句话是说:①事物的变化是捉摸不定的 ②事物的运动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

一 ③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④对立统一是各种运动形式的普遍现象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26、下列观点与“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包含相同哲学道理的是:①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②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 ③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④知是行之始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27、某地农民过去误以为多施肥就能提高产量,存在盲目施肥现象。现在,他们根据耕地的地力、肥力、肥效和作物需肥情况精确设计配方,对症施肥,效果显著。这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认识要透过现象达到本质

C.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 D.做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28、真理,没有不被怀疑和突破的特权,这是因为:

A.人能认识世界,但并不一定能正确认识世界

B.人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C.认识的根本目的在于指导实践

D.客观世界是无限变化发展的,人们的实践也是发展的

29、达•芬奇曾经说过“热衷于实践而不要理论的人好像一个水手上了一只没有舵和罗盘的船,拿不稳该往哪里航行。”这表明

A.理论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 B.科学的理论是实践的基础

C.理论和实践是始终统一的 D.实践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30、古希腊赫拉克利特认为“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这一观点

A.夸大了物质运动 B.否认了相对静止

C.否认了意识的能动性 D.肯定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

31、近年来,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不断推进,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信息网络快速普及。信息网络在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科技创新的同时,也带来十分突出的信息安全问题。2012年12月2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审议了委员长会议提请审议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草案)》的议案。从我国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立法活动看( )

A.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是人们在生活中不能回避的

B. 世界是运动的物质世界,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C. 人类的实践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D. 认识具有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

32、古人云:“用一贤人,则贤人必进。”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①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准 ②系统内部结构具有有序性 ③关键部分对整体有重要影响 ④办事情必须抓关键、抓重点

A. 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33、2013年1月中旬,全国各地各部门继中共中央提出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之后,先后出台了各项实施细则。截止目前,甘肃、江苏、北京等30个省区市已向社会公布了具体实施细则。中央军委及教育部、文化部等多个部委的实施细则也陆续与公众见面。出台细则:①说明矛盾的普遍性必须通过特殊性才能体现 ②要在“八项规定”这一普遍性指导下来进行 ③说明矛盾的普遍性必须转化为特殊性才能存在 ④体现出矛盾

的次要方面对事物有重要的影响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34、 2013年1月12日,中央电视台“寻找最美乡村医生”大型公益活动正式揭晓了最美乡村医生名单,他们的高尚道德品质感动着每一个人。时代越发展,人们越需要优秀的道德传统,这表明: ①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②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③正确地改造客观世界,需要科学价值观的指导 ④价值判断和价值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35、2012年末到2013年初,北半球出现极寒天气,我国南方持续出现低温雨雪天气,南方居民要不要享有集中供暖的权利引起广泛关注,有超过八成的人表示支持南方冬季进行集中供暖,几十年以秦岭--淮河为界的南边取暖分界线受到挑战。这告诉我们( )

①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②想问题办事情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④事物发展的前途光明,道路曲折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36、一些从事保健品推销的企业或人员,抓住老年人注重健康的心理,常常用“免费讲座、赠送礼品”等手段,忽悠老年人买各种不合规的产品,使许多老年人上当受骗。防止上当受骗,需要:

①坚持对立统一的观点,认识到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②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看到多数商家是诚信经营的 ③有批评精神,用评判好怀疑一切的眼光看待事物 ④抓住主要矛盾,看到贪婪是导致上当受骗的关键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37、下列既体现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又体现唯物辩证法发展的观点的是( )

A. 邯郸学步 B. 唇亡齿寒 C. 吐故纳新 D. 因地制宜

38、微博,有时是公民向国家表达意愿的途径,有时是政府与公民沟通的桥梁,有时是推动各国文化传播的平台。从哲学上看,这主要反映了 ( )

A.联系的多样性 B.联系的客观性 C.联系的规律性 D.联系的可知性

39、2013年1月2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第八次全体会议讨论即将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决定将《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发往各省(区、市)和中央有关部门、单位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的过程:①是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规律的过程

②体现出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③是调查研究探求事物本质的过程 ④体现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0、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结束后,习近平总书记同500多名中外记者见面,他在讲话中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常怀忧患之思,常念人民之托”。这体现出: ①人们总是在一定价值判断下进行活动 ②人们在一定社会关系中实现价值目标 ③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④人民的需要是价值判断的客观依据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二、非选择题(3题共40分)

41.(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贵和尚中”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贵和”,即“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悖。”但这种和谐不是排除矛盾、消弭差异的和谐,而是蕴含着沉浮、升降、动静等对立面相互作用、相互消长、相互渗透、转化过程的和谐。正是这种整体的、动态的和谐,推动着事物的变化发展。“尚中”,即不偏不倚,不走极端。尚中乃是实现“和”的理想的根本途径。

这段话告诉我们雄关的作用是什么?篇六:六上习题

一、课文内容填空

1、童话有叶圣陶写的《 》 安徒生写的《 》 格林兄弟写的《 》 塞尔玛、拉格洛芙写的《 》 稻草人的特点是 、 。 汉斯的特点是 、 、 ,同时告诉我们做人道理 尼尔斯特点是 、 、 。

2、有一位可怜的小女孩,在大年夜的风雪里卖火柴,可是她一根也没卖出去。他一根根点燃,在火光中幻想到了 、 、 、 、 。新年的第一天,他冻死街头。这个人悲惨故事是 ,作者是

3、《矛与盾》,楚人有鬻矛与盾者,誉之曰:„„其人弗能应也。 这是一则文言文小寓言,我们所知道的 这一成语就是由此而来。

鬻的意思是 ,誉的意思是 ,弗的意思是 ,应的意思是 。那个卖矛与盾的人可笑在 ,从中告诉我们:

4、《画蛇添足》选自《 》告诉我们

的道理。

11、《开国大典》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开国大典。具体是 、 、 、 。重点写了 、 、 三大场面。

5、《望大陆》饱含于佑任的 情深。体会诗人强烈期盼 的情感和渴望 的心情。

6、 在亿万( )中,有一位伟人( )。他用超人的( )和( ),为你绘制了回归的( )。斩( ),破( ),前进的( )不可挡。百年之梦终相圆,拥抱时的泪水中充满( )。回到母亲( )的( )啊,明天更加美好、更加( )。伟人指( ),百年之梦终相圆指( )

10、辨一辨,填一填。

带 戴 穿衣( )帽 一衣( )水 ( )领 拥( )

褐 竭 渴 喝 ( )色 ( )力 ( )望 ( )彩

1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 )稻草人急得要命,使劲摇动扇子,( )老妇人不懂得他警告的意思,一步一步走远了。

( )音乐能给人们美的享受,( )我每天总要欣赏一段音乐。

13、根据课文内容,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再想一想这样写的好处

文段中“多么美丽的东西”是指 、 、 、 。

3、“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中的“曾经”是什么意思?

4、文段中的省略号表示 。

5、理解下面句子。

①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儿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小女孩既然冻死的,为什么还“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

②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句中的两个“幸福”各是什么意思?)

6、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们中间,你会说些什么?把你想到的写下来。

一、看拼音,写字词。

qí zhì sī lìng chǐ rǔ xún mì diǎn zhuì

rǔ zhī jīng jí bù fá wān yán

二、辨字组词。

钮( ) 扭( ) 纽( ) 缓( ) 援( ) 烽( ) 峰( ) 擎( ) 挚( ) 垠( ) 银( ) 狠( ) 魏( ) 巍( )

三、补充词语。

( )不( )传 ( )山( )海 骨肉( )( ) ( )( )不息 可( )可( ) ( )天( )地 ( )( )一体 气势( )( ) ( )( )起伏 ( )( )子孙

五、按要求写句子。

1、这高耸云天的坚固城墙上的一块块砖石,处处都洒落过我们英雄祖先的殷红热血。(改为反问句)

2、长城像一条巨龙,顺着那连绵起伏....的山峦,由西北蜿蜒而来,向南面伸展开去。(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3、山海关是我们伟大民族的英雄历史的见证人,是一个热血沸腾、顶天立地的英雄好汉! (缩句)

4、正在这些花上,有几只漂亮的蝴蝶翩翩起舞(修改病句)

1.他的作文里病句大大地进步了。(修改病句)

2.强烈的阳光热辣辣地照射着广阔的田野。(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的作文里病句大大地进步了。(改病句)

5、又烂又软的淤泥承受不住这样重的老象。(改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师说:“你认真地完成了今天的作业,是个好学生。”(改成不用引号的句子)

六、理解句子。

1、两个半钟头的阅兵,广场上不断地欢呼,不断地鼓掌,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达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喊哑”与“拍麻”这两个词语说明了什么?)

2、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用“红流”比喻什么?有什么作用?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你被迫离开母亲的怀抱,骨肉分离撕断肠。”中“你”指 ,“母亲”指 。

4、山海关,将以它那伟大的体魄、忠贞的灵魂,永远地刻在人们的心中。(“伟大的体魄”指什么?“忠贞的灵魂”指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用查字典的知识填空。(5分)

“兮”是 结构,按部首应先查 部,再查 画,用音序应先查 ,再查 。“快”在字典中可表示:①速度大;②赶紧;③将,就要,接近;④敏捷;⑤高兴,舒服。请说出下列词语中“快”的意思:进步很快。( )天快亮了。( )眼疾手快。( )大快人心。( )快去上学。( )

七、按课文内容填空。(9分)

1、这 的宣告,这 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 的宣告,这 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 ,传

到 ,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这段文字选自《 》,文章主要运用了 描写的方法。主要写了典礼开始、 、 、放礼炮、宣读公告、 、群众游行等场面。话中的“宣告”指 ,表达了全国人民 、 、 的思想感情。

2、葬我于高山之上兮, ; ,永不能

忘。 ,望我 ; ,只有 。天苍苍,野茫茫; , !这首诗叫《 》,作者是中国国民党元老 。

3、《明天更辉煌》是以 事件为背景,这一事件发生的时间

八、阅读理解。(27分)

㈠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6分)

接着,升国旗。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的第一面国

旗——五星红旗徐徐上升。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1、联系课文,理解词语。(2分)

肃立—— 瞻仰——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1分)

肃立——( ) 瞻仰——( )

4、用“—”画出描写人们行动的句子。(1分)

5、“五星红旗升起来了”的意义是什么?(1分)

㈡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11分)

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从早上六点钟起,就有群众的队伍入场了。人们有

的qíng( )着红旗,有的提着红灯,进入会场后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

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谷、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上队伍已经满满的,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1、根据拼音在文中括号里写出相应的汉字。(1分)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1分)汇集( ) 预定( )

3、用“ ”画出这段话的中心句。(1分)

4、“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从加点词语中体会到人们怎样的感情?(2分)

5、这段话是按 顺序来写的。(1分)

6、缩句:“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 (1分)

7、用“ ”画出这段话中的比喻句,并说说是用什么比喻什么?(2

分)

8、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2分)

①“从早上六点钟起,就有群众的队伍入场了。”句中的“早上六点钟”说

明参加典礼的群众来得早。( )

②“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谷、通县来的”“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说明参

加典礼群众的路途远。( )

㈢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10分)

①先说那城楼吧:它是那么雄伟,那么坚固。②那高高的箭楼,巍然耸立

于蓝天白云之间;那“天下第一关”的巨大匾额,高悬于箭楼之上,特别引人瞩目,从老远的地方,就看得清清楚楚。③这五个大字,笔力雄浑苍劲,与那高耸入云、气势磅礴的雄关浑然一体,无比壮观。④但是,最壮观的还是它那形势的险要。⑤顺着城门左侧的台阶拾级而上,走到城墙之上,站在箭楼底下,手扶着雉堞(zhì dié)的垛口,昂首远眺,你会情不自禁地发出一声又惊又喜的赞叹:“嗬,好雄伟的关塞,好险要的去处!”

1、解释词语。

浑然一体:

2、写近义词。

坚固——( ) 险要——( )

3、用“‖”将这段话分成两层,概括出每层的意思。

4、“嗬,好雄伟的关塞,好险要的去处!”中的“嗬”的读音是 ,

意思是

5、这一段话主要是介绍了 ,说明山海关 的特点。

6、请用“情不自禁”写一个句子。

这段话告诉我们雄关的作用是什么?篇七:一中高二政治期中考试

2014年11月 荣成市第一中学模块考试

高二年级政治试题

命题人:王丽清 2014年11月18日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环顾我们身边的生活,各种文化活动目不暇接,文化现象无时不有、无处不在。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A.2014年2月7日,等22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俄罗斯联邦索契市举办开幕式

B.2014年2月24日,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霾黄色预警

C.2014年3月起,12306网站对互联网购票进行身份信息核验

D.2014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

2.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开展以来,收到了积极效果。不仅给老、少、边地区送去了知识和技术,为这些地区脱贫致富作出了贡献,同时也让参加志愿者行动的青年学生们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学到了在大学里学不到的知识,使自身的素质得到了提高。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所起到的积极作用,表明 ( )

A.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B.不同地域各具特色的文化具有互补性

C.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提高个人文化素养的根本途径

D.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在社会实践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3. 据美国中文网报道,在美定居数十年的华人们平日仍喜爱在公园内下棋、烧烤、健身等休闲活动,然而在进行这些活动时,一些不经意的细节却违反了公园的相关规定,有的人还甚至因此吃了罚单。这说明

A.我们要摒弃传统文化,学习外国文化 B.增进文化交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C.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D.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4.嫦娥三号的成功发射,是中国太空计划的最新一步,也是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的标志,在国际社会产生广泛影响。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这表明

A.文化力是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 B.文化对经济具有促进作用

C.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D.文化发展决定了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

5.同样是分苹果,中国母亲用“孔融让梨”(大让小)来教育子女,而美国母亲则用“约翰争梨”(平等竞争,谁干的活多谁得到大苹果)来教育子女。这说明

①文化具有多样化,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积极的、向上的 ③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6. 2014年6月22日大运河申遗成功,中国政府将恪守《世界遗产公约》及其操作指南的要求,为大运河珍贵文化遗产提供最好的保护。是因为:

①文化遗产最能体现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是一国文化的集中体现

②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③它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④文化遗产反映了人类共同的发展历程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7.我国将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拓宽终身学习通道。从文化角度看,拓宽终身学习通道是基于

A.教育是文化创新的根本动力 B.教育的基本功能发生了变化

C.教育是促进文化交流融合的主要途径 D.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作用

8.“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从文化生活角度来看,这句话体现的道理是 ( )

A.传统文化的继承是文化创新的根基 B.学习借鉴别国的文化有利于本民族文化的发展

C.要加强国与国之间的交流合作 D.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9.如果有外国人问你,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的中华传统文化是什么?你的回答应该是( )

A.传统习俗 B.传统节日 C.传统文艺 D.传统思想

10.《致青春》编剧李樯认为《致青春》六天破3亿的票房和口碑摆在那里,数字不会骗人,市场不开玩笑,它火爆的原因之一便是,“它触发了话题,引起了众议”。这个事实说明

A.文化对人的影响有深远持久、潜移默化的特点

B.文化创作要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

C.凡是为人们所喜闻乐见的文化都是社会主义文化

D.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才能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11.收视爆棚的亲子节目《爸爸去哪儿》并非“零差评”。批评者认为,节目同样是从韩国购买版权,缺乏原创品牌,过度依赖“拿来主义”。这警示我们,对待外来文化需要

A.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B. 取长补短,相互借鉴

C.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D. 以我为主,善于创新

12.对于传统艺术或者前辈艺术家的艺术成果,是“把自己掰碎了做成别人”进行复制,还是“把别人掰碎了成为自己”再加以提高?我们无疑应该选择后者。这是因为

A.发展是继承的必要前提 B.继承和发展是统一的

C.没有继承就没有创新 D.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源泉

13.近年来青花瓷服饰受到人们的追捧,其青花瓷服饰设计灵感就取自历史久远的中国青花瓷器。“青花瓷”服饰的设计灵感向人们展示了中华文化的特征。

A.兼收并蓄 B.推陈出新 C.博大精深 D.源远流长

14.澳门第十一届妈祖文化旅游节由湖南省政府协助澳门举办。借助这一平台,湘澳两地人民与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同根情谊更加深厚,交流合作更加密切,发展前景也更加广阔。上述材料

①说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②体现了中华各民族文化从个性差异走向共性同一发展趋势

③说明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具有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

④表明中华传统文化具有整体性和实用性的特点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5.过去十年间,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以海尔空调为首的中国一线空调企业转变思想观念,树立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发展的思想,不断探索创新,走出了一条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从“家电大国”到“家电强国” 的转变之路。这说明

①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②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③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

④只要进行文化创新就能赢得综合国力的竞争

A.①② B. 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2014年3月2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夫人彭丽嫒与美国总统奥巴马夫人米歇尔共同参观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彭丽嫒一路陪同并书写“厚德载物”作为礼物赠与米歇尔,米歇尔高兴地说,中国书法太美了,今后 我要多练习。对彭丽嫒的礼物理解正确的是 ①书法艺术体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②书法艺术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③厚德载物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④厚德载物启示我们要努力提高科学文化修养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7.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石库门”、广东的“围村”、陕西的“窑洞”、福建的“土楼”等民居建筑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 民俗民风息息相关,特色鲜明、异中有同,是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财富。这说明

A.文化的差异性是由各地千差万别的自然条件决定的

B.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蕴涵着中华文化的共性

C.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D.区域文化相互借鉴而日趋同一、渐趋融合

18.民族精神不是虚幻的、虚无缥缈的。在我国的古代经典著作《论语》、《孟子》、《韩非子》以及四大名著中,在鲁迅的《狂人日记》、矛盾的《白杨礼赞》、冰心的《致小读者》中„„都凝聚着民族精神,只要认真读它,都能受到它的熏陶。这段话说明( ) ①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之中

②只有大力创造优秀的文化作品,才能弘扬民族精神

③我国的优秀文化作品中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

④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

A.①②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③④

19.中华民族精神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下列诗句能体现中华民族精神核心的是

①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③勇于义而果于德,不以贫富贵贱死生动其心 ④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20.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中国梦。中华民族“雄关漫道真如铁”的昨天,铸造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实现中华民族“长风破浪会有时”的明天,必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这是因为

①弘扬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②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③民族精神是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基石

④民族精神是民族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

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21.歌曲《走向复兴》唱道:“我们迎着初升的太阳,走在崭新的道路上。我们是优秀的中华儿女,谱写时代的新篇章。我们迎着风雨向前走,万众一心挽起臂膀,我们要把亲爱的祖国,变得更加美丽富强。前进,前进,向前进,肩负民族的希望。”这体现了

①团结统一的精神 ②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

③爱国主义是抽象的不是具体的 ④民族精神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2.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经常运用"和"的观念阐发他们的哲学思想和文化理念。今天,我们所说的"和以处众"、"政通人和"、"和谐社会"、"内和外顺"等都是这一思想的延伸。这说明( )

A.先进文化来源于传统文化 B.传统文化体现了浓厚的历史色彩

C.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继承性 D.先进文化只能从传统文化中吸取合理内核

23.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2014年春节期间,湖南岳阳楼景区游客背诵出《岳阳楼记》可免费领取门票。一时间,景区内书声琅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景区回响。这个创意的意义在于

①传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②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③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④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4.为将优秀传统文化融人公共服务中,全国许多城市纷纷把《沦语》中的经典名言制作成宣传语挂在公共车厢内,打造车厢文化,陶冶市民情操,提升城市文明.若让你为这种现象写一篇新闻报道,你认为最合适的关键词是

A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面向世界 B.文化影响.道德修养、文化建设

C.和睦相处、文化融合、文化竞争力 D.色彩斑斓、尊重差异、文化创新

25. 自青岛市13家图书馆开始免费开放以来,进馆阅读的市民已有数万人,请你为青岛市图书馆的免费开放活动确定一个合适的宣传标题( )

A.变革文化传播方式,促进中国先进文化发展

B.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

C.挖掘传统文化内涵,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D.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追求更高思想道德目标

26.如果说“舌尖上的中国”展现了中华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那么“舌尖上的浪费”,则呈现了一种丑陋的饮食观。自从中央提出厉行勤俭节约等“八项规定”、反对浪费的号召以来,民间发起了“光盘行动”,号召国人向好面子、穷摆阔“说不”。有效遏制“舌尖上的浪费”

①要坚决抵制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对我国的冲击 ②要通过教育对落后文化予以改造和剔除

③要对传统文化发起“移风易俗”的彻底革命 ④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文明风尚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27.某著名大学校长认为,一所大学所能给予学生最宝贵的东西是心灵。精神家园里没有了心灵,人就不可能去思考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也就不可能对他人、对社会有真正的情感和责任。这是因为

A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B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相互促进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D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文化素养的核心

28.恩格斯说:“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 这主要体现了( )

A.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B.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指导

C.哲学揭示一般规律,具体科学揭示个别规律

D.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与总结

29.下列说法中能体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根本分歧的是( )

A.“气者,理之依也”与“理在事先,理生万物”

B.“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与“物是观念的集合”

C.“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与“天不变,道亦不变”

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与“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30.下列说法正确反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的是 ( )

A.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 B.“形存而神存,形谢则神灭”

C.神灵天意决定着社会的变化 D.“物是观念的集合”

3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每年11月第三个星期四定为“世界哲学日”。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知识的学习,是因为哲学是( )

A.使人聪明、给人智慧的一门综合科学 B.科学之科学,是最高概括的科学

C.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D.哲学家思维活动的科学总结

32.从下方漫画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①有什么样的幸福观,就会用什么方法追求幸福

②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③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转化

④方法论决定世界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3.2014年5月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到北京大学参

观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这告诫广大青年

A.人们的活动受世界观的支配,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B.世界观与方法论是统一的,有了世界观就能走好人生的道路

C.哲学可以使人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

D.思维方法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起决定作用

这段话告诉我们雄关的作用是什么?篇八:2010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期中考试

2010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期中考试

语 文 试 卷

注意: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 文言文阅读:

(一) 默写(8分)

1. 东市买骏马,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轻烟老树寒鸦。

3. _____________,灵旗空际看。

4. 落花水香茅舍晚,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散曲,完成第5——6题(5分)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5.对这首曲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________(2分)

A.这首曲题为“秋思”,“秋思”就是“思考秋天”的意思。

B.“枯藤老树昏鸦”六字,起首便展现一幅萧瑟的秋天景象,凝冻而隽永。

C.“断肠人”句中的“断肠人”是一位“旅人”,“天涯”即“极远的地方”。

D.此曲既是一幅秋景图,又是一幅绝妙的秋思图。图中的人和景都经过作者精心选择,最能表现“秋思”。

6.有人认为“小桥流水人家”和“古道西风瘦马”两句连起来最能表现游子断肠的原因,请谈谈你的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诗,完成第7——10题(8分)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7. 文段节选自《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2分)

8. 翻译选段前一句: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2分)用一句话概括这段话的段意

10. (2分)选文中连用四个“我”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第11——14题(8分)

①喜人面谀俗称“好戴高帽”。

②有京官将赴任之巴陵者,往辞其师。师诫之曰:“地方官为之不易也,慎之。”其人曰:“学生已备高帽一百,诣尊长,遇同仁辄遍送之,不吝也。当不使有所龃龉.。”师怒曰:“吾辈素以正直立身,岂可谀人如此!”其人曰:“天下恶戴高帽如吾师者,能有几人耶?”师颔其首日:“诚哉,斯言!”

③其人还,自语曰:“吾备高帽一百,未赠已损一顶。”

【注释】 ①面谀:当面奉承。 ②龃龉(jǔ yǔ):上下牙齿不齐。比喻意见不合,产生矛盾。 ③颔首:点头。

11.解释加点词语。(共2分)

⑪诣尊长,与同仁辄遍送之 ⑫其人还

12.下列各句中的“之”与“王以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中的“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 有京官将赴任之巴陵者 B.师诫之曰

C.. 诣尊长,遇同仁辄遍送之 D. 地方官为之不易也

13.翻译句子:诚哉,斯言!(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本文就人性的弱点进行了披露,读过之后,你悟出了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17题(12分)

青铜器

①我国古代青铜器中有许多精美绝伦的艺术珍品,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②从考古发掘的实物看,商、周两代是青铜器生产的鼎盛时期,此时的作品主要有礼器、兵器、乐器等,都标志着当时青铜器制作的高超水平。如商代晚期的司母戊鼎,器物极为庞大:方形,四足,高至1.33米,重达875公斤。又如湖南醴陵出土的商代铜像尊则表现出构思的精巧。铜像尊用高举的象尊作为注酒的口,象鼻尖端呈凤头状,凤头上再伏一虎,象的四足敦实厚重,着地有力,栩栩如生。象尊全身满布花纹,有兽面、夔龙、凤鸟和虎等图案,以繁缛细密的云雷衬托。至于1978年出土的随州编钟更是规模惊人。六十五件青铜分三层八组大大小小编排有序地悬于架上,至今仍能演奏出精妙的乐曲。

③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生产有了新的发展,作品从宗庙重器向日常用品转化,甚至出现了供赏玩的“弄器”(玩具),造型和花纹也由深沉凝重转向轻盈精巧。而到汉代,青铜器逐渐被铁器、漆器和陶瓷器替代,生产数量日减,青铜器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

④历史流传下来以及商周遗址出土的青铜器数量达几万件,其中带有铭文的就有四千种以上。这些铭文为我们研究商、周历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如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的西周初期的大孟鼎,记载了周康王一次就赏给大奴隶主孟一千多个奴隶的史实。西周晚期的散氏盘,记载了奴隶主之间交换田邑关系的事件。另外。商周青铜器铭文,其内容可作为文学作品来欣赏,其书体(被称为钟鼎文或金文)是我国书法艺术的瑰宝。

⑤青铜器研究的意义还在于它和文字、城邦一起,是作为人类文明产生的一个标志的,我们用这三个标志作为文化和文明的分界。中国有五千年文化,更有三千年文明,这是值得我们

15.我国商周青铜器的制作水平高超,这高超的水平与下列不甚相关的一项是 (2分)

A.栩栩如生 B.器物庞大 C.构思精巧 D.规模惊人

16.说明性的文章一般不用描写手法,但本文寓说明于描写之中,例如所描写的 ,这样描写的作用是 (4分)

17.青铜器研究的意义在于为我们提供了:(6分)

(1)

(2)

(3)书法临摹的对象

(4)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8——23题(22分)

旗手

题记:腾冲国殇墓园埋葬着中国远征军将士,其中有一个被称作“旗手”的小兵。

①腾冲反击战开始之前,他不是旗手,只是一个当兵才几个月的新兵蛋子。因全家毁于日军炮火,他苦大丑深,才满十八岁,就扛枪上了抗日战场。

②连里本来不配旗手,可这次他们一连是师里的突击队,必须在黄昏前夺下被日军占领的那处炮楼,得把军旗插上顶端。当时也不知道连长是怎么想的,从师长手里接过军旗以后,随手就交给了身后的新兵。

③新兵到队伍里刚三个月,经历过两次战斗。第一次,他竟吓得趴在一个土堆后面,双手捂住耳朵,一枪也没放,气得连长兜着他的屁股就是一脚,“熊货!”——全连将士都在看着连长,不知道连长为什么会把军旗交给这么一个胆小鬼。

④新兵感觉到周围射过来刀子样的目光,自觉不配。他捧着那面军旗,像捧着一团红红的火炭,放下也不是,捧着也不是,轻声问了句:“连长„„该我啦?”

⑤连里有个一脸凶相的麻脸士兵,作战十分英勇。他当年是29军大刀队的一员,在喜峰口战役中,曾抡大刀砍下七个鬼子的脑袋。只见他一步跨出队伍:“报告连长,他不配当旗手,把军旗交给我吧,我保证完成任务!”

⑥连长看着新兵。他的目光是复杂的——那是从铁血军人眼睛里轻易看不到的一种目光。这新兵实在太年轻了,要不是日寇问鼎,大敌当前,他应该在庄稼地里忙农活呢!他前两仗表现是嫩了点,可他还是个孩子啊!他知耻,知耻而后勇,他一定会成为一名真正的战士的。他默默地盯了一会儿,从新兵手里取回军旗,郑重地交给了那位麻脸士兵。

⑦新兵不觉脸红了,眼睛湿润了„„他读懂了连长眼睛里的意思。

⑧战斗终于打响了,日军的子弹像蝗虫一样贴着士兵的头顶飞,压得弟兄们抬不起头来。连长急了,抓起帽子扔了,撕开了衣扣,露出紫红色的胸膛。他挥动着驳壳枪爬了起来:“弟兄们,冲啊!”

⑨全连的士兵看连长站起来,也跟着从地上爬起来。一排手榴弹投掷出去,顿时腾起一片硝烟。借着弥漫的硝烟,九连终于打破了一直在地上匍匐前行的被动局面,开始冲锋了。只见麻脸旗手一马当先,擎着军旗,呼啦啦地跑在队伍的最前面。身影那么矫健,步伐那么敏捷。军旗所向,万马奔腾„„新兵在后面情不自禁地跟着。他备受鼓舞,他热血沸腾,他奋起直追。

⑩远远地,他看到麻脸旗手一个趔趄,扑通一声,倒在了地上。后面的连长朝他大喊着:“起来,站起来,冲啊!”麻脸旗手硬撑着站起来„„他只迈出去几步,又有几颗子弹射中了他„„麻脸旗手再也没有站起来。紧跟着他的士兵抓起麻脸旗手身边的军旗,举起手接着朝前冲。不过,他也很快倒在了枪弹下。

11战斗打得十分惨烈,九连已经有近一半的人倒在了血泊中,只有那面军旗一直没倒。第三个擎起军旗的是连长。只要军旗不倒,前进的脚步就不会停!这面军旗已经被子弹射穿了无数的洞眼儿,浸染了鲜血,却一直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猎猎飘动。

12短短的功夫,麻脸旗手死了,解题麻脸旗手的士兵也死了,周围不断有新兵熟悉的人倒下去。若不是连长也倒在了血泊中,新兵还不会成为旗手。一颗迫击炮弹带着尖锐的呼啸声从半空中跌落下来,在爆炸声中,连长也倒下了,战旗的一角被炮弹皮子撕掉了。紧跟在连长后面的新兵想也没想,高喊着:“连长——该我啦”抓起军旗,前仆后继,朝枪林弹雨中冲去。他决心无愧地当个旗手。

13在军旗的引导下,队伍很快接近了他们的目标。

14跃过沙包袋,翻越水泥墙,登上岗楼顶,军旗在跃进,在战地上高高飘扬„„

战斗接近尾声了,但雾里的子弹还在胡乱地飞舞着,带着凄厉的尖叫声从人们的头顶或身边掠过„„新兵像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似的,向前踉跄了两步,双手抓住旗杆,慢慢挪到墙角那里,半斜着身子靠上去,终于又站稳了——他不愧是旗手!

15在战旗的引导下,一连胜利了。士兵们高兴地在楼顶上举起枪欢呼雀跃,只有那位新兵还一直撑着旗杆,斜着身子靠在墙角,纹丝不动,旗手一直都没有倒下„„

这段话告诉我们雄关的作用是什么?篇九:阅读十五讲

阅读十五讲

第一讲 准确理解 概括主旨

考 点:

感知并能概括文章(段)内容

知识要点:

准确感知和理解语言材料,概括文章(段)的主题。

考试说明:

1、能判断对文章(段)内容的概括正确与否。

2、能准确概括出文章(段)的中心。努力避免感知不准,理解不透,概括不准或不全等问题。

3、能找出最能体现文章(段)主题的语言材料或事件材料。

4、能结合自已的认识,联系自己的生活,就文章(段)主题谈一点体会。

考点例析:

一、阅读下列散文,然后结合本考点的考试说明答题。

①她在自己的生活中积下了一个厚厚的茧。

②那是一种细细的,若有若无的丝织成的。

③她埋怨、气恼,然后就是焦急;甚至自己折磨自己。她想用死来结果自己,同时用死来对这突不破的网表示抗议。

④但是,她终于被疲劳征服了,沉沉地睡过去。她做了许多梦,那是关于花和草的梦,是关于风和水的梦,是关于阳光和彩虹的梦,还有爱的追逐以及生儿育女的梦„„

⑤在梦里,她得到了安定和欣慰,她得到了力量和热情,得到了关于生活的可贵。

⑥当她一觉醒来,她突然明白拯救自己的,只有自己。于是,她便用牙齿把自己吐的丝一根根咬断,咬破自己积下的茧。

⑦果然,新的光芒向她投来,云隙间的阳光刺激着她的眼睛。新的空气,像清新的酒,使她陶醉。 ⑧她简直要跳起来了。

⑨她简直要飞起来了。

⑩一伸腰,果然飞起来了。原来,在她沉睡的时刻,背上长出两片多粉的翅膀。

⑴从此,她便记住了这一切,她把这些告诉了子孙们,你结的茧,得你自己去咬破!

⑵蚕,就是这样一代一代传下来。

1、选出符合本文第一至第三自然段内容的一个成语( )

A. 自作自受 B . 作茧自缚 C. 自讨苦吃 D. 垂死挣扎

2、请从文中找出两句既能体现主题,又富含哲理的话来。

3、联系本文的主题,联系你的学习和生活实例,谈一点体会,50字左右。

简析:第1题属于判断选择性的题目,要求在感知、理解第一至第三自然段的基础上选出能概括其大意的成语来,其答案是B。第二题则要求考生在理解全文主题(即自己造成的失误或不幸得靠自己去解决)的基础上,从文中找出能体现主题,富含哲理的语言材料。通过仔细阅读,我们发现,文中“她突然明白拯救自己的,只有自己”、“你结的茧,得你自己去咬破!”两句符合题目要求。第三题要求在理解文章主题的前提下,联系自己的生活实例谈点体会,本题的关键是生活实例要和文章主题相符合,答案略。

二、阅读下列议论文段,然后答题。

马克思的这段名言早已成为广大科学工作者的座右铭:“在科学的入口处,正像在地狱的入口处一样,必须提出这样的要求:‘这里必须根绝一切犹豫;这里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对于第一个去征服科学征途上的险隘雄关的科学家来说,更需要有超乎常人的勇气和毅力,有时甚至需要为这献身。第一个提出血液循环理论的塞尔维特,在教会的淫威下牺牲;第一个发明滑翔机的里利塔尔,在最后一次飞行中突遇狂风,机坠身亡;随麦哲伦进行环球航行的265名水手,在三个多月航行中忍受一切困难,甚至饮用污水,

以木屑和老鼠充饥,生还的仅18人;第一个导引天电的富兰克林,在风雨雷电中用风筝和绳索引电,面对的是被雷电击倒的危险;第一个发明牛痘疫苗的琴纳,在儿子身上试验牛痘疫苗,担了极大的风险„„当我们历数这些灿若繁星的科学先驱者的名字的时候,深深感到这些勇敢无畏的“第一个”是用鲜血和生命来铺就人类通向科学之宫的道路的。每一位“第一个”,都是一座令后代钦慕的丰碑。

1、 这一段话的论点是:

2、 根据文章的意思给这篇文章拟一个标题:

3、 这段话中有个论据需要换一下,你认为应该换哪一个?为什么?

请将用来替换的新论据写在下面。

简析:第一题要求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概括出文章的论点(也可在文中找出能充当论点的原句),答案是“在科学的入口处,必须根绝一切犹豫;这里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第二题则要求考生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给文章拟一个合适的标题。这一题主观性较强,有一定的开放性,象“在科学的入口处”、“要敢做第一个”等等之类的答案均可。第三题要求考生辨别出不能有效支撑观点的事件材料,纵观这几个材料,唯有麦哲伦环球航行这一材料中没有突出麦哲伦的“第一”,它突出的是水手的艰难和伤亡,这显然不能有效证明本文的观点。可以替换为第一次使用麻沸散的华佗等首开历史先河的材料。

第二讲 情感透视 突出人物

考 点:

把握作者或作品中人物的情感、态度、观点。

知识要点:

1、在阅读中体会出渗透在文章字里行间的作者的情感、态度、观点。

2、把握作品中人物的情感、态度和观点。

考试说明:

1、能对关于作者和作品中人物的情感、态度、观点的表述作出正确与否的判断,能用合乎要求的对其作准确归纳。

2、能找到体现人物观点、情感和态度的相关文字依据。

考点例析:

一、阅读《谁赶走了鸟类》,然后根据本考点的考试说明答题。

谁赶走了鸟类

(1)我已经久没有听到鸟声了。有几次我竖直耳朵谛听,只有车辆超标的喇叭声和工地上机器的轰鸣。

(2)我还知道是谁驱赶了鸟类。我常看见一些理直气壮的人信手折下青枝嫩叶后又信手丢下,让它们绝望地挺着身子露宿街头。

(3)终于听到鸟鸣,是只引亢高歌的麻雀。可仅仅是试了嗓子,歌声便嘎然而止。正疑惑着,我看到一个举着汽枪的兴高采烈的男人。

(4)我的愤怒忽地涌到脸上,也只是涌到脸上而已。我想喊却没喊一声,想吼也没吼一下,想骂也没骂一句。我连盯着他看一眼的勇气都没有,若无其事地从那个男人身边走过去,像见了猫的小老鼠。

(5)真该感激多年训练出来的“冷静”。“冷静”告诉我;别理他,他会骂你神经疯子。再做一次于事无补的神经病,疯子有什么好处?“冷静”还安慰我:骂他一个人有什么用?回头你可以写文章骂,告诉更多的人爱护鸟类。

(6)可是我无法不怀念鸟声,就像怀念因为我疏忽而远走他乡的最亲密的朋友。一处浓荫,三五只鸟,曾把我和喧闹的世界隔开。那清丽的歌声沁人心脾,一洗心上尘埃和身上的疲惫,任何人类的语言都无法代替。

(7)在喧闹的人的世界中,我重新寻找我们口口声声的“人类朋友”——鸟类。

(8)“我们的朋友”在鸟市上被明码标价。

(9)“我们的朋友”被搬上各式各样的餐桌,塞进各式各样的嘴里。

(10)我们这样待“朋友”太久了。不用多久,我们这些“好人”的后代只能到鸟市上去认识“我们的朋友”了。

(11)鸟声渐远。而渐远的又何止是鸟声呢?

1、 第①段中加点的“竖着耳朵”和“谛听”,从内容上看,作者要突出强调的是什么?

2、 文中写了作者没有阻止举着汽枪打鸟的男人的行动,写这件事时详写的是什么?为什么要详写?

3、文章末段说“鸟声渐远。渐远的又何止鸟声呢?”从全文看,你认为,“渐远的”除了“鸟声”还有什么?

简析:这三个习题考查的内容都与作者态度和情感有关。第一题“竖着耳朵听”、“谛听”,旨在极言鸟鸣声之少,突出强调的是在繁华的都市,人与自然的不谐和。第二题表面上是详略问题,实际考查的内容也关乎作者的态度和观点。作者写没有阻止举着汽枪打鸟的男人的行动这件事时,详写的是“我”的心理活动。这样写是为了解剖、批评象“我”一样的人——他们既是环境保护(爱鸟运动)的鼓吹者、宣传者、“环保卫士”,却又对形形色色的“凶残者”听之任之。第三题考查的是作者对所写之事更为广义的态度。它要求考生在充分理解“我”的情感的基础上答题,答案是:还有兽语、虫鸣、鱼游等;还有成片的树林、天然的草场;还有人们善待生灵,善待自然的爱心。

二、阅读《永远的蝴蝶》,然后答题。

永 远 的 蝴 蝶

陈启佑(台湾)

①那时候刚好下着雨,柏油路面湿冷冷的,还闪烁着青、黄、红颜色的灯火,我们就在骑楼下躲雨,看绿色的邮筒孤独地站在街的对面。我白色风衣大口袋里有一封要寄给在南部的母亲的信。

②樱子说她可以撑伞过去帮我寄信,我默默点头,把信交给她。

③“谁叫我们只带一把小伞哪。”她微笑着说,一面撑起伞,准备过马路去帮我寄信,从伞骨渗下来的小雨点溅在我眼镜玻璃上。

④随着一阵拔尖的刹车声,樱子的一生轻轻地飞了起来,缓缓的,飘落在湿冷的街面,好像一只夜晚的蝴蝶。

⑤虽然是春天,好像是深秋了。

⑥为什么呢?只带一把雨伞?

⑦然而我又看到樱子穿着白色的风衣,撑着伞,静静地过马路了。她是要帮我寄信的,那,那是一封写给在南部的母亲的信,我茫然站在骑楼下,我又看到永远的樱子走到街心。其实雨下得并不大,却是我一生一世中最大的一场雨。而那封信是这样写的,年轻的樱子知不知道呢?

⑧妈:我打算在下个月和樱子结婚。

1、体会下列两句话里蕴藏的人物心理活动。

①“谁叫我们只带一把雨伞哪。”

②“为什么呢?只带一把雨伞?”

2、文中的“蝴蝶”指什么?文章以“永远的蝴蝶”为题,有何深意?

3、第5段“虽然是春天,好像是深秋了”一句怎么理解?

4、第8段中写道:“却是我一生一世中最大的一场雨”。如果要在这句话“雨”的前面加上一个修饰语,以使表情达意更明白的话,这个修饰语应该是什么?(提示:可借用某个流行歌曲名)

简析:这四个题目都是对作品中人物情感和态度的理解性考查:第一题中,①表现的是樱子的心理活动,表现了她想为男友分担忧愁的心理:一把伞,不能两人同时去寄信,既如此,我去为他——我的所爱寄信去吧!②表现的是“我”自责、痛苦的心理:就因为只有一把伞,才让樱子送了命。第二题涉及到了文章的主旨——“我”的感情的核心成分。蝴蝶指樱子 樱子虽然去了,但她却永远留在我心中,她的人,她的情,成了我永远的怀念。第三题“虽然是春天,好像是深秋了”,似是写景,实则是刻画“我”的心理:樱子去了,是因车祸而去的,这种凄惨的场面令人心痛不已,自然界虽为春天,而我心里却已是潇飒

的秋天。第四题名为考查修饰语,实际上还是在考查学生对“我”的情感把握的准确程度,答案示例:“心”

第三讲 理解词意 紧扣语境

考 点:

领会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知识要点:

词语的运用具有灵活性和复杂性。词语在词典中的义项大多不止一个,词语在运用中的灵活性还不止于此,语言环境甚至可能赋予它词典中没有的含义。所以,判断某个词的用法必须以其所处的语言环境为依据。

考试说明:

1、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解释某个词的含义。

2、根据要求,在具体语言环境中选用合适的词表情达意。

3、能对某个词的运用进行或好或差的评价。

考点例析:

一、阅读下列文段,完成相关习题。

天使的声音在耳边吹拂,这是老师的吗?我怔了一下才缓过神,这“批评”是对着我的吗?怎么闻不到硝烟味?

我如约来到老师办公室,她表情依然平静似水。我可不敢出大气,嘤嘤着说,全世界大约有蝴蝶15000种,单台湾就有400多种。见老师没吱声,知道她不满意,赶紧补充道:“凤蝶最美呢,全世界有600多种。”老师依旧闷葫芦。我急了,休息日片刻不闲地忙活着查资料,换得老师没态度,可了得?我猛地仰起头,豁出去了,大声说,蝴蝶翅膀上的花纹,由鳞粉状的细木构成;产于美洲大陆的大烨斑蝶能迁徙2000到3000公里,集体过冬呢„„

1、 解释文中加横线的词。

硝烟味:

闷葫芦:

2、 第一段中“天使的声音在耳边吹拂”。“天使”指谁?文中为什么用

“吹拂”一词。 (大连市2002年中考题,有改动)

简析:第一题,根据语境,“硝烟味”指语气的严厉或大声批评,大声呵斥;“闷葫芦”指一声不吭或不吱声。第二题中的“天使”指老师;用“吹拂”一词能够体现老师语气的温柔。

二、对下面加点字选择义项正确的一项是()

错落有致“致”的义项:①给予②集中③达到④情趣

莫名惊诧“名”的义项:①名称②说出③名声

分门别类“别”的义项:①分离②分辨,区分③另外的④不要

A、 致①名②别② B.致④名②别②

C、 致②名②别② D.致④名①别③

简析:略。答案 B

三、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

B.母亲是个好劳动,她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

C.动物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如同人间千丝万缕联系一样,十分复杂。

D.我们应像农民珍惜他们丰收的果实一样珍惜我们胜利的果实。

简析:A 句中前一加点的词指李公朴本人,后一个加点的词指象李公朴一样为民主、为自由而不懈奋斗

的人;B句中前一个加点的词意为劳动者,后一个加点的词意为耗费体力或脑力的活动;C句中前后两个加点的词均为多、细、复杂之意;D句中前一个加点的词意为农作物成熟时的果实,后一个加点的词指我们事业中取得的成绩。故答案为C 。

简析:本题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同第四题,简析略。答案:B

四、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

A.我军坚守阵地一天一夜,牺牲惨重,在千钧一发之际,后援部队终于赶到了。

B.这个扫街的老妈妈的劳动也许是微不足道的,但又是不可缺少的,因为我们的城市需要“美容师”。

C.北国人民连续30年用他们坚韧不拔的毅力和辛勤的汗水,铺设了这道宽达100公里的防护林,阻止了沙漠的南侵。

D.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简析:D句中既然是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其效果就应该是事半功倍,所以答案应该是D。

五、阅读下列短文,体会加点词语的妙处。

如今在海上,每晚和繁星相对,我把它们认得很熟了。我躺在舱面上,仰望天空,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船在动,星也在动,它们是这样低,真是摇摇欲坠呢!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荧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他们在对我眨眼,我仿佛听见它们的小声说话。这时我忘记了一切。在星的怀抱中我徽笑着,我沉睡着。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简析:解答这类题目,既要考虑这个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更要考虑到这个词语的实际表达效果。“半明半昧”意为有时明亮,有时朦胧。它形象地写出了星星闪烁不定的情状。“摇摇欲坠”意为摇晃着,象要掉下来一样。它既写出星星闪烁不定的情状,又符合在运动着的船上进行观察的实际情况。

第四讲 理顺结构 左右逢缘

考 点:

理解句子内部的结构,领会句子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

知识要点:

和词语一样,句子的含义虽然有相对的稳定性,但它却有着与语言环境密切相关的灵活性,同一句话,不同身份的人说,在不同的话语场合说,在不同的情势下说,用不同的语气和感情说,其含义大有区别,甚至完全相反。

考试说明:

1、能判断某个句子用在某种语言环境下是否恰当,并能改正;

2、能用合适的语言作准确诠释、能对精彩句子作一点赏析。

3、理解句式特点,根据语境和语义提示写出合适的句子,根据提示仿写出合适的句子。

考点例析:

一、为了使下面的这段话简明、连贯,应做的修改是 ()

①轮船在海上航行,需要灯塔指明方向,不然就可能搁浅或触礁沉没。②航海史上这样的事故出的太多了,举不胜举。③这类惨剧给人类带来了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同时也给人以深刻的教训。④在人生的道路上又何尝不是如此。⑤要有所作为就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作指导,否则,就会庸庸碌碌,虚度时光,甚至误人歧途。”

答:

简析:第二句,第三句对灯塔能指明方向的意义的阐发偏离了文段的主旨,故应删去②③

二、下面语段的空白处,应依次应填入哪个句子是

不是所有的笑容都表达喜悦, ;不是所有的喝彩都表达赞颂, ;不是所有的顺从都表达虔敬, ;不是所有的顺利都表达成功, 。

①就像不是所有的反对都表达憎恶。

这段话告诉我们雄关的作用是什么?篇十:江苏省重点中学2016届高三阶段练习

江苏省重点中学2015-2016学年度阶段练习

高三政治

考试时间:100分钟 满分:12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66分)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33小题,每小题2分,共66分。在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 “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是因为

A.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因素

B.文化能够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C.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

D.文化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促进社会发展

2. 2014年9月6日,离高考还有8个月,南通市某校高三(5)班就打出了冲刺标语“高三(5)STYLE: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这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B.文化活动使人高雅、奋进、积极健康向上

C.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D.文化能够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正能量”一词本为物理学术语,以真空能量为零,能量大于真空的物质为正,能量低于真空的物质为负。但经过一些博主通过微博将其赋予新内容并借助互联网得到广泛传播,成为社会的流行语,具有了积极意义。这一现象表明

A.大众传媒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动力 B.微博已成为文化传播的最主要途径

C.网络是文化多样性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D.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4.2014年7月6日,中国首次以主宾国身份参加在华盛顿举行的以“中国:传统与生活的艺术”为主题的史密森民俗节活动。这是近年来中国参与的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的民俗艺术对外交流活动,活动共吸引超过百万美国民众和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展示了中国传统民俗生活的样态、风格、智慧与艺术

②使得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③旅游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④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A. ①② B.①④ C.②④ D. ③④

5. 近来,国人把广场舞带到欧美,但不是想象地那么受欢迎,甚至遭到附近“不堪这些音乐与噪音骚扰”的居民的多次报警,这启示我们

①应了解对方民族的行为规范,以便真正做到入乡随俗

②既要认同本民族的风俗习惯,又要尊重对方的风俗习惯 ③要积极接纳对方的优秀文化,摒弃本民族的文化传统

④要保持本民族文化的优越感,维护本民族的文化尊严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2014年4月2日,中央印发《关于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践行“三严三实”要求的通知》,明确要求党员干部要带头“做老实人”,还应更加关注身边的老实人,要让老实人扬眉吐气,得到更多“实惠”,发挥更大作用。这给社会的文化价值启

示是

A.树立正确的意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B.弘扬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C.紧紧抓住思想道德建设这一现代化建设的中心环节,提高国民素质

D.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风尚

7.“灵灵教”是当前国内危害较大的邪教组织之一,他们散布歪理邪说,蛊惑人心,煽动一

些文化素质不高的群众加入该邪教组织,使他们放弃生产,坐等“世界末日”。对此,正确的做法是

A.尊重差异,包容多样 B.坚决抵制和依法取缔腐朽文化

C.通过科学文化教育改造落后文化 D.发挥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8. 历史上的不少文化现象、社会习俗和价值取向,依然保存在汉字中。比如,功亏一篑的“篑”字,是指装土的竹筐。古时“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要“九尺之高台”,一筐土都不可少,反映的是一种敬畏之心。这表明

① 汉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②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③ 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④ 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9. 2013年12月23日,蒙古族马头琴、回族八极拳、《格萨尔王》说唱、苗族芦笙、黎族

竹木器乐等10余项少数民族艺术,亮相首届“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周”,观众亲身感受到了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这体现了中华文化

A. 源远流长 B. 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C. 博大精深 D. 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10. 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新时期我国爱国主义的主题是

A. 实现国家独立,民族富强 B.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C.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 D.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11.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中华民族“雄关漫道真如铁”

的昨天,铸造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实现中华民族“长风破浪会有时”的明天,必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这是因为

①民族精神产生于社会实践 ②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③民族精神是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基础 ④民族精神是民族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

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12.“一滴水,尚思源;一粒米,报涌泉”。2013年主流媒体推出系列公益广告,将传统民

谣、蔚县剪纸、杨柳青年画等中国元素注入其中,传递了积极向上的价值理念。这些公益广告

①体现了民族文化和时代精神的结合 ②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③有助于构建先进文化,抵制落后文化 ④说明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不竭源泉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3. 文化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下列体现这一改革要求的是

A. 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B. 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C. 为人民提供广阔的文化舞台,满足群众各种各样的文化需求

D. 文化场所一律免费开放,提升人民的文化消费水平

14. 辞别2014,迎来2015。岁末时光,总结一年工作,表彰爱岗敬业、负重拼搏的先进典型,其意义在于

A. 提高公民科学文化修养

B. 彻底消除好逸恶劳的思想意识

C.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D. 确保道德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15.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是

A.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B. 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C.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D. 培育“四有”公民,提高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16. 英国管理学家霍金森说:“哲学的任务在于它必须先于行动。倘若哲学家不能成为管

理者,那么管理者就应成为哲学家。”这一观点强调了

A.哲学对管理实践有指导作用 B.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

C.真理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 D.管理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17. 我国东汉时期的王充认为:“人,物也;物,亦物也,物死不为鬼,人死何故独能为鬼?”下列观点与之一致的是

①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②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

③物是观念的结合 ④人病则忧惧出,忧惧则鬼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18.凡是唯物主义都认为

A.意识能正确反映物质 B.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C.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 D.物质与意识密不可分

19.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由此可以推断,马克思主义哲学 ①正确反映了物质世界的本质和规律

②来自实践,又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

③是无产阶级用来改变世界的学问

④归根到底源于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是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哲学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0. 世界著名作家、大思想家斯宾塞.约翰逊曾经说过“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本身”。这一论断

A.说明静止是世界的本原 B.犯了相对主义和诡辩论的错误

C.说明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D.认为运动与静止是绝对对立的

21.举办《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意义,不仅在于选拔出一个榜样式的“天才少年”,更在于倡导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提高中小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做起的价值观,向全社会倡导书写汉字,保护汉字的意识,倡导爱汉字、爱汉语、爱中国文化的价值观,从而建立起一项意义深远的文化传承活动。从辩证唯物论角度,这段话体现了:

A.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B.要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C.物质决定意识 D. 正确的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22. 2014年获得生理学或医学诺贝尔奖的三位科学家的获奖理由是:构成大脑定位系统的细胞的发现。他们解决了一个困扰科学家和哲学家几个世纪的问题——大脑如何对我们生活的环境产生一个地图并为我们导航,也就是控制方向感的细胞群。这一研究成果证明

①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②离开了客观存在,意识就不能产生

③意识是大脑的机能 ④人脑细胞具有制约意识活动的功能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3.我国政府高度重视“雾霾”天气的治理。近日,国务院发布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该计划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行动指南。这句话体现了实践具有

A.主观能动性 B.直接现实性 C.客观物质性 D.社会历史性

24.中国共产党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等问题。从认识论的角度看,效果最好的活动形式应当是

A.集中开会,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撰写读书心得

B.网络培训,领导干部通过网络互动交流学习心得

C.深入企业、农田、学校,调查社情民意,解决实际问题

D.抓主要矛盾,解决群众的燃眉之急

25. 2014年9月4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决定率先在浙江和上海进行高考招生制度改革试点,待取得经验后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国家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

A. 只有正确认识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才能正确利用规律

B.只有在试点基础上获得的认识才可能是真理

C. 客观与主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D.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26.2014年10月8日,台湾检方查获顶新旗下正义公司以饲料用油混充食用猪油。从哲学

上看,正义公司的做法是

A.根据固有联系调整原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B.属于人为联系,主观臆造并不存在的联系

C.只看到矛盾普遍性,忽视矛盾特殊性 D.只看到矛盾斗争性,忽视矛盾同一性

27.马云语录: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会很美好,但绝大多数人都死在明天晚上。

材料表明

①抓住有利条件,是促成质变的重要因素 ②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③客观事物的发展是在曲折中不断前进的 ④成功与失败没有明显差别,往往只差一步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8.中国有句古话,“同行是冤家。”作为同行,业务、市场基本相同,但却有各自的具体

利益,竞争、冲突在所难免。从哲学角度看,这说明

A.事物矛盾双方相互贯通 B.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C.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D.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29.

①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②事物是矛盾的统一体

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④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

30.当前社会利益格局日益多元化,道德诘问屡见不鲜,行为失范时有发生„„但是,众

多“最美者”的行为,公众对“最美者”的赞美告诉我们:道德之光,人心向善,依然是这个时代的主流。这说明

A.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 B.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向其对立面转化

C.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D.事物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31. 2014年7月5日,习近平主席访问韩国期间,韩国总统朴槿惠说:“我还听说您因为工

作太忙而感慨时间都去哪儿了”。“时间都去哪儿了”成为流行语。这说明

A. 相对于自然,人的力量是极其渺小的 B. 按规律办事可以提高时间的利用率

C. 社会意识的产生有其物质原因 D. 正确认识能够指导实践

32.2014年9月1日,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民政部

公布了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抗日英烈们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受到全国人民世代景仰。这表明

A.价值观是人生的正确向导 B.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也是价值的享受者

C.人生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D.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同等重要

33. 2014年9月29日,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审议的《关于引导农村土地承包

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明确提出,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首先要维护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上述做法说明

A. 改革是对我国社会经济制度的根本变革

B. 改革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C.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状况

D.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4分)

二、简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2分,共计36分。请运用所学知识对所提问题进行简明扼要的分析和说明。

34.材料一 2014年央视热播电视剧《马向阳下乡记》区别于传统的农村题材电视剧,用轻喜剧的表现形式,以真实的农村现状为背景,揭露社会现实和人性,不庸俗却也不死板严肃,开创了农村与都市相联结的新式农村剧创作方法。该剧的成功得益于主创人员的努力,归功于采购与播出机制的创新。创新,让艺术作品发挥了最大的效应。

材料二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中央文艺工作座谈会,与文艺界有识之士共商文艺繁荣发展大计。他指出,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文艺工作者要想有成就,就必须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

(1)有人认为,好剧的标准都是一样的,只要直面现实、观众爱看就行。请从文化生活角度对此加以评点。(6分)

(2)运用唯物史观的知识,说明文艺工作者必须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zigeleikaoshi/119167.html

    【这段话告诉我们雄关的作用是什么?】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