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历史和发展教学反思

| 汉语四六级 |

【www.guakaob.com--汉语四六级】

家乡的历史和发展教学反思篇一:19、家乡的历史和发展

《19、家乡的历史和发展》教案

教学内容与目标

应知:

(1)通过学习本课,初步了解自己家乡的历史与发展概况,对家乡某一方面的过去与现在有比较深入的认识。

(2)知道自己家乡的标志性景观,并能作简单介绍。

应会:

(1)能用手绘小报、文字、绘画等形式综合表现家乡的变化。

(2)能够与同学合作,搜集、整理资料,进行采访、调查活动。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搜集资料,走访调查家乡的历史与发展。

2.通过一至两种形式表现家乡的历史与发展这一主题。

难点:对自己家乡的历史与发展进行分析与总结。

教学过程:

1、导入

(1)播放课件:从猿人到现代人的人类发展历史图片,引入“发展”的概念。 发展:实现现代化的过程。

(2)提问:谁能根据自己的亲身感受说一说家乡这几年哪些方面有了发展变化?

(3)小结:

我们亲眼见到的变化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历经几百年的历史变迁,我们的家乡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学生观看并思考。

学生回答衣、食、住、行各个方面的变化,无论大小均可以说。

2.授新课。

(1)家乡的变化是方方面面的。今天我们从几个方面来进行深入的了解。请各小组同学把本组搜集到的各种资料进行整理,并按照各组问题卡上的内容进行讨论。

(2)“我把家乡的发展说一说”(小展示会)。

①家乡的胡同与现代街道的变化。

②城市与农村现代建筑

问题卡(课件):

③交通工具的变迁

问题卡(课件):

A.早期的交通工具

B.现代的交通工具

C.现代城市的交通状况

D.这一变化说明了什么?

(3)家乡的这些变化使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以小组为单位,组长负责。

学生把自己所搜集的与本组题目相关的文字、图片、物品等资料进行交流,并按照本组问题卡上的内容加以讨论和整理。

各组的学生代表发言。

认真倾听各组的发言。

其他组学生可进行补充。

3.把本组的题目用所学过的小报的形式图文并茂地展现出来。

分工合作,根据自己的特长进行文字抄写、文字排版、图片绘制等各项工作。

4.小结:

一座城市的历史就是一个国家的历史。作为几代帝都和今日中国首都的北京是中国历史和现状的缩影。家乡是古老的,但同时又是一座焕发美丽青春的新城。正以一个雄伟、奇丽、新鲜、现代化的姿态出现在世界上。让我们去了解它更多的历史和发展吧,你会更加热爱它。

5.作业用班级或校级展览的形式表现出来。

板书设计:

19、家乡的历史和发展

衣、食、住、行各个方面的变化

A.早期的交通工具

B.现代的交通工具

C.现代城市的交通状况

教学反思:

本课是“家乡”系列最后一节课,它既是对前三节课的总结,也是对前三节课的升华。前三节课从家乡的老房子、家乡的小吃、家乡的艺术三个点出发,对同学们家乡的历史、传统进行了探究和总结,而本课则把视点放在了过去与现在的对比上,寻找家乡发展变化的足迹。

《家乡的历史和发展》是一节“综合探索”课,其综合性是多方面的。从本课的题材上讲,它综合的是一个地区的历史事件、文物、经济、文化教育、环境等方方面面的内容;从表现方法上看,它又可以用手绘小报、绘画、文字、摄影、板报等多种表现方式呈现学习成果;从学习方法上看,可以采取小组合作、自主学习、探索研究等多种形式开展学习活动。因此,本课给予了教师很大的创意空间去设计、完成家乡历史和发展的学习活动,当然这对美术教师也将是个挑战。

家乡的历史和发展教学反思篇二:家乡的发展与历史

19、家乡的历史和发展 教学内容与目标

1

应知:(1)通过学习本课,初步了解自己家乡的历史与发展概况,对家乡某一方面的过去与现在有比较深入的认识。 (2)知道自己家乡的标志性景观,并能作简单介绍。

应会:(1)能用手绘小报、文字、绘画等形式综合表现家乡的变化。

(2)能够与同学合作,搜集、整理资料,进行采访、调查活动。

2

通过了解自己家乡的历史与发展,进一步认识家乡,激发同学们热爱家乡的情感以及建设家乡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搜集资料,走访调查家乡的历史与发展。 2.通过一至两种形式表现家乡的历史与发展这一主题。 难点:对自己家乡的历史与发展进行分析与总结

家乡的历史和发展教学反思篇三:《家乡的美景 家乡的人》教学反思

《家乡的美景 家乡的人》教学反思

里山中心学校 谢亚玲

本课通过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及家乡名人,认识家乡的自然环境、文化、历史的发展,进一步加深对家乡的了解和认识,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并唤起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体会、感受家乡乃至社会的发展变化。

在本课的设计上,我紧扣《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的原则,我的设计初衷是在充分考虑学生生活实际的基础上,广泛挖掘课内外的可用资源,通过创设生活中有趣的活动情况,捕捉鲜活的内容,引导学生在互动、交流的体验中爱上家乡的美景和家乡的人。

课前我让学生分组调查,然后再在班上交流汇报。我觉得这样做,是遵照教材的设计理念的。它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好处是极多的。一是小组调查的内容通过调查、汇报印象深刻,了解更透彻。二是培养了搜集资料的能力。三在展示中学生成为舞台的主体,培养了表达的能力与自信。四是通过调查,学生会珍视身边的资源,愿意从中汲取营养。

教学中,我通过“交流调查的结果”,“寻找家乡的美景”,“我是小导游”,“家乡的骄傲”等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中了解家乡的美景,知道家乡的历史,从而产生热爱家乡的感情。活动是教与学的中介,是实施德育的有效载体。因此,在课程实施中,重视指导学生活动,让更多地通过实际参与活动,构建知识和能力,形成

内化的道德品质。让学生知道家乡的美不仅构建在了解家乡风光秀丽、景色迷人,更要进一步挖掘家乡的风土人情、文化底蕴、地域特色。唯有如此,才能升华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遗憾的是,作为农村的孩子,他们获取知识的渠道很有限,因此所得也有限。以后,课前预习还需带领孩子们开辟更多的获取信息的渠道,以拓展他们的视野,相信他们在展示成果的时候会更精彩。

家乡的历史和发展教学反思篇四:历史教学反思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反思

东胜中学:张平

所谓教学反思就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实践过程的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它是立足于自我之外的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为及情境的能力。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的规律:“经验+反思=成长”。可见教学反思是一个教师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

我已从事多年初中历史教学,深感历史教学任重而道远,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程。同时也让我深深体会到历史教学的乐趣。面对生龙活虎的青春少年,如何调动他们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显著的教学效果显得尤为重要。

新课程实施以前人教学,大都是为了适应应试教育,因此教师大都是以讲解、概括为主。学生则是听众,然后根据讲课的重点,强调学生死记硬背,这样历史课更是枯燥无味,一上课学生就想打瞌睡。现在新课程实施以后的内容更多的是结合学生的时代特点,同时要求教师改变过去“填鸭式”的教法,还学生以课堂和学习的自主权。教与学是交往、互动的,师生双方相互启发、相互沟通、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情感,体验观念。从而达到共识,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通过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根据我所教班级学生的特点,我在上课时让学生充分阅读教材,然后以点拨为主,让学生发挥想象,联系已知知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老师共同探讨、步步引申,让学生在知识生活海洋里尽情地畅游。使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得到极大的满足,学习兴趣愈来愈浓。

现在的学生成长在改革开放以后,接受的思想是多元化的,头脑中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获取知识的途径是多渠道的:电影、电视、书刊、网络等,因此获取的知识是多样化的,也有真真假假的。他们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各方面都知道一些,知识可谓五花八门。当然,这其中也包括大量的历史知识。他们憧憬未来,关注现实,经常对现实的问题要问个为什么,却似是而非,容易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迷惑。他们拥有强烈的好奇心、旺盛的求知欲和敏捷的记忆力。这就使他们想象力丰富,思维能力具有极大的广阔性。这又给当前的历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历史老师带来了更大的挑战。长期以来,在考试指挥棒的指挥下,历史这门学科成为单纯的复述性学科,强调记忆性成为历史教学的一大特点。教学中很少有学生的探究性、分析性的思维过程。具体而言,从教学方法来看,还比较单一、陈旧,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得不够。很大程度上是教师的“一言堂”。如何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历史课焕发出应有的生机与活力,这是历史教学反思的一个重要方面。从教学结构来:看现在很多历史教师大多以历史知识经验传授型的教学为主,这就使得学生很难形成具有主体意识的社会科学理念、人文精神。这一点与我们与我们所倡导的素质教育的理念是完全相悖的。从教学内容来看,历史课的内容是讲述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人类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地点进行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就成为历史课内容的四要素,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太偏重于四要素的传授而容易忽略搜集与处理信息、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学生在解析材料时普遍觉得有一定的难度,不能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加以运用,新课程实施后,如何改变原来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边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提高自己的能力,成为历史教师共同面队的一个难题。从思想教育方面来看,教师进行爱国教育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时,只是

给出一个或几个结论,说这一事件是爱国的,那个人物是爱国的,学生是茫茫然,似懂非懂,明显思想教育在历史课堂上落实不够。如何在课堂创设思想教育的情境,使学生的品质和情操受到良好的熏陶,把历史课堂变成学生思想教育的主要阵地之一,又是历史教师在新课程中所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为了适应当前教育形势的发展,使自己尽快得成长、成熟起来,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

一、通过学生进行教育反思

一个好的教师应该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如果有的学生在课堂上突然表现异常,那肯定是教学的某个环节出了问题。例如,我在上八年级上册《鸦片战争》一课时,让学生对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进行讨论并选几名代表进行发言,有位同学平时对历史很感兴趣,思维活跃,发言踊跃,但那节课却显得比较沉默,课后我主动与他进行交流,他说,对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不理解,原因是对当时的英国历史知识缺乏了解,随后我对导入新课这个环节进行了反思。

二、通过教师本身进行教学反思

根据新课程的要求,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讨论的时间比较多,但教师必要的引导,适当的点评,也是不可缺少的。如果教师在引导、点评时不流畅,时常卡壳,使得学生满腹疑虑,这就意味着教师对待课堂的准备肯定不充分,也就不得不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了。

三、通过请同事或专家听评自己的课来进行反思

俗话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如果教师对自己的课作了精心准备,上课时得心应手,往往很难觉察出自己还存在着什么不足,但如果青铜市或教学专家来听课以后,总是能找到自己还需改进的地方。

四、通过阅读教育专著和教学文献来进行教学反思

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老师。经常阅读中外教育专著和优秀的教学案例,从中吸取营养并经常与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进行对比,不断反思,使自己不断提高。

在十多年的历史教学实践中,我从未间断过写教学反思,我的课也得到了学生的认可,成为了他们最感兴趣的课程之一。

第17课“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日本侵略者制造的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线索,并由此分析

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通过九一八事变,了解日本军国主义者的侵略本质,明确了解这场战争的性质。

明确聂耳及《义勇军进行曲》在民族危亡的特定历史环境中起到的推动作用。

把握西安事变的发生及发生后国内外各种政治力量的态度、最后和平解决这一基本线索。

过程与方法

多渠道收集有关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的历史资料,通过声、像等材料直观、全面地了解历史发展的原貌。

播放《义勇军进行曲》,创设历史情境,将学生重新融入那民族危亡的时刻,加深学生对“不朽的民族战歌”的认识。

通过“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讨论,培养学生在错综复杂的历史环境下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历史背景,演唱《义勇军进行曲》,感受这首歌曲的巨大震撼力,激发学生真挚的爱国感情。

了解张学良、杨虎城将军在民族危机的关键时刻,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站在全民族立场上发动西安事变,促成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的过程,感受他们强烈、浓厚的爱国情怀,对国家、民族的责任心,从而形成民族大义重于一切、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

了解30年代日军对华侵略的过程和西安事变的历史作用;

三、教学难点

对比蒋介石对日政策的变化,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原因。

四、教学方法

1.启发、讨论式教学方法:在具体操作中,教师注意“启”的适度性原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通过讨论,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团结合作意识。

2.多媒体、多信息渠道教学方法的应用:从多角度切入情境,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

五、课时安排一节

六、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根据内容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

影像资料:譬如,九一八事变及抗日民族救亡运动相关的资料。

音乐资料:《松花江上》《义勇军进行曲》。

2.收集相关的教学内容的资料。

学生准备

多渠道收集有关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的历史资料,全面了解历史发展的原貌。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松花江上》:“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从那个悲惨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

教师设疑: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我”“脱离家乡”“流浪”?由此导入新课。

三、讲授新课

1.事件分析:引导学生分析九一八事变发生的时间、地点、当事者。

2.历史假设:在什么情况下,日本军方攻击我方是有理由的?由此导出一种结论:如果我们去日本炸了铁路,双方是有开战的理由的。教师进一步设疑,这种假设有没有出现的可能?

3.揭示事实真相:到底是谁炸了南满铁路柳条湖的一段路轨?由此导出是日本关东军炸毁了铁路。(多媒体展示)“日本关东军密令”。教师总结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发动的有蓄谋的侵华战争。

由此导出,张学良奉行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部队撤到山海关内。

4.教师提问:日本是在多长时间内吞并了东北三省的?假设:如果到东北三省旅游,在半年之内,能否将3000多平方千米的土地全部旅游完?日本为什么会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吞并整个东北三省。此设计在于突出表现在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纵容下所产生的严重后

果。

7.教师进一步设疑。

(1)蒋介石奉行不抵抗政策,那么此时蒋介石将政策的重心放在哪里?由此导出蒋介石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的围剿。此设计的目的是进行新旧知识的联系,培养学生从横向、纵向两方面把握历史线索的能力。

(2)东北沦陷后,谁是最直接的受害者?

(设计说明:承上,使学生再次体味《松花江上》歌曲意境。启下,导出东北抗日联军和未撤走的部队留下来继续抗日的史实,并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进行对比,同时为下一框题“不朽的民族战歌”中的抗日救亡运动做一简单的铺垫)

(3)张学良及其所属部队都是哪儿的人?他们面对东北的沦陷,会在心理上有什么反应?此设计的作用重在启下,为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的心理原因做一事先的铺垫。

8.教师比喻:一只贪婪的恶狼得到一块肉后,它会不会就此满足?它会怎样做?由此导出日军在吞并东北三省后,入侵华北。多媒体展台出示《恶狼扑食图》(恶狼寓意日军,图中的恶狼在霸占了东北三省后,又贪婪地扑向了华北)

(设计说明:此图的设计在于形象直观地再现日本侵略者贪婪、无耻的嘴脸)

(四)音乐赏析

教师引导学生做一前景展望:如果拿下了华北,这只“恶狼”的下一个目标是什么?由此导出“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再次点题。联系东北三省人民自发组织的抗日联军,分析在“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爱国的民众会怎样做,由此导出“不朽的民族战歌”,教师指出“不朽的民族战歌”实际上是寓意双关,一是在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民族矛盾已经上升为主要矛盾,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全国各界民众掀起声势浩大的抗日救亡运动,汇成了一首不朽的民族战歌;二是聂耳所作的《义勇军进行曲》,作为不朽的民族战歌,激励着一代热血青年投入到抗日救亡运动中,成为一面抗日的旗帜。

播放歌曲《义勇军进行曲》,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相关材料,说明《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背景,简介作者聂耳。要求学生伴随着《义勇军进行曲》的乐曲,观看抗日救亡运动的影像剪辑资料。

教师分析:在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的时候,在“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张学良、杨虎城将军以民族大义为先发动了西安事变。

1.学生表演历史小品《张学良、杨虎城劝谏蒋介石联共抗日》。

(设计说明:小品的表演在于展现双方由于截然不同的立场引发的强烈的矛盾冲突必然是不可调和的,为张学良、杨虎城无奈下发动西安事变做了铺垫)

家乡的历史和发展教学反思篇五:美丽的家乡教学反思

美丽的家乡教学反思

本课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自身实践感受家乡自然风景、人文历史、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美。教学时抓住这一要点,引导学生利用各种途径了解安康的自然景观比如小溪、河流、汉江、山川、香溪公园,人文景观比如金洲广场、安澜公园、汉江三桥等,首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通过谈话,激励孩子夸自己的家乡,运用大量详实的图片资料,让学生感受现在环境的优美、设施的完善。然后,利用图片、影像资料和教师亲身经历的讲述以及孩子课前的调查汇报,通过比较以及安康秦楚历史文化和现代城市乡村规划绿化,人民衣食住行方面的变化样,感受家乡的变化,社会的发展,激发孩子爱家乡爱生活的情感。进而让学生深层次,全方位的认识了解家乡的美丽,为家乡骄傲,体会做家乡人的自豪。品德课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为指导孩子更好地生活,我设计了怎样做一个文明的安康人,对学生进行行为指导,利用孩子丰富的想象力,畅想未来的安康,鼓励孩子追求未来美好的生活。

今天的教学中,我感觉到孩子们始终保持着积极的学习状态,对教学内容感兴趣,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很高,较好地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我感到时代对品德教师的要求很高,孩子们的生活对教师的生活经验的积累也要求很高。作为一名品德课教师,我还需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质、业务水平。

家乡的历史和发展教学反思篇六:我爱家乡山和水 教学反思

《我爱家乡山和水》教学反思

店埠镇中心学校 孙梅

本课意在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本人在教学中通过小导游等活动,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使生深刻了解了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

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总结后有以下几点:

1.对家乡的概念理解不清晰,不能准确定位家乡。

2.对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了解不够。

3.语言表述不准确,图画语言有待加强。

针对出现的问题,我在其他班的教学中进行了改进。

在上课前明确了家乡的概念,并教授了相关的内容。运用对比的形式使生对家乡和家的概念进行了区别;明确了家乡的最小单位——村,纠正了某些学生的某某小区的错误观点。

通过提问,我发现学生对家乡,可以说是非常不了解。如只知安徽有黄梅戏,不知合肥有庐剧,虽有些学生看过。此情况暴露出学生并没有留意身边的事物,且眼界过窄,只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探索。这对学生的以后发展非常不利。针对此,我采用图片展示等形式激发学生对家乡的兴趣,引导其去发现家乡美。并请生在遇到问题时多请教别人,寻求他人的帮助,而不是放弃不做,不理睬。

语言能力的改进与提高和学生的年龄、语文素养有关,非一朝一夕之事。作为任课老师,我只能在其表述时引导其逐渐提高。这还需家长、学校、社会、学生本人的共同努力。

家乡的历史和发展教学反思篇七:故乡教学反思

《 故乡》教学反思

《故乡》这篇小说,一向被选在各类教材中,是教课书中的经典篇目。像这样一篇难度较高,篇幅较长,年代较远的文章,要上出新意,无疑是一种挑战。但是如果这课能够探索出一条途径来,那么对今后长文短教、深文浅教、老文新教,就是很好的尝试。同时,也为学生能够走近名人,阅读名篇指出一条新路.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在教学中,我注重学法的指导。本课书学法的指导有三处:1、第一个环节中,指导学生从小说的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入手,有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的方法指导,言语不多,但是教师点一点,对学生今后阅读长文章有很大启发。2、研究人物的方法指导,从两个角度来谈:注意品读人物的言行举止和人物发展变化过程来剖析人物的精神世界。这是本文教学的重点,课堂上反复训练,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3、文章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教给学生筛选信息的方法。阅读文章需要知人论世,那就要查阅资料。在众多的信息中如何捕捉我所需要的内容呢?作者生平、时代特征、

时间。

学生从教师辅助到自主探索的过程,是学生学步的过程,难免会摔倒,有磕磕碰碰,但只要我们认识到学生的认知规律,帮助他们而不是去搀扶他们,终有一天他们会健步如飞的。

家乡的历史和发展教学反思篇八: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反思

《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反思

师大附中 张春丽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就这堂课而言,我对教学进行了认真的反思,总结有以下几点。

一、课前作了充分的准备,顺利完成了教学目标

为了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让学生在历史课上真正的有所收获,我做了充分的准备。

1、充分了解学情

学生对课文中的事件,感受是肤浅的,不能产生亲近感以及重视意识。如果采取常规教学方式,学生一定会兴味索然,效果绝对不会理想。而采用观看家喻户晓的小品、聆听真实的故事、展示鲜活的场景、目睹翻天覆地的变化,享受引人入胜的精彩,无疑可以吸引学生自觉地全身心投入,让学生有感而发,用自己亲眼看到的巨变事实材料去谈发自内心地感受。 “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而更是‘感受课程’。尤其是学习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的状况对比,使每一个学生也包括我在内都以一种“经历历史”的形态,以历史主人翁的角色进入到解放思想、改革开放这场伟大的革命中去,使学生获得极为丰富的情感和精神的历程。水到渠成,从而顺利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2、针对学情选择教法

在互动式教学模式下,为了“激其情,发其智”,我使用情境教学法、讨论法、问题探究法、启发式教学法等。通过多媒体播放经典小品、经典瞬间图片、经典语言等,将学生的思想引入历史的情境之中,使其在历史的欢乐和痛苦中感受、体验,从而产生思想上的震撼和感悟,以收到思想教育的效果。将活的感情注入死的历史知识之中,声情并茂,激活学生的情感。

3、注重历史教育的思想性,突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

如今“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已成为高频率的政治词汇,然而对于学生来说这次会议的转折意义,今天的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是他们不曾用心去体会的,这节课我主要就是把十一届三中全会及改革开放精神,通过一系列精彩的内容设计和语言表达,让学生受到精神上的震撼。比如对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中央工作会议上陈云的发言的描述,对农村改革前后变化的展示和对比,对改革开放30年成就的展示,处处让学生深刻感受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曲折性、艰巨性和伟大性;通过感受深圳及家乡大连的沧桑巨变,逐渐产

生对家乡、对社会的真挚情感。从而把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内化在每位同学心中,让学生在心灵上接受一次洗礼。

二、对教学过程的反思:注重教学过程的逻辑性。

为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历史教学过程要注重教学环节的逻辑性,即从一个知识点到另一个知识点之间的过渡要自然,让学生把握各个历史事件内在的逻辑关系,掌握历史发展的脉络。整课设计衔接紧凑,环环相扣。比如:对“在希望的田野上——农村改革”这部分内容的处理,授课时一共设计了五个问题:

(1)改革之前农村什么状况?

以一对夫妻社员的对话展示改革前的农村形势,回顾建国以来中国农村政策的起起落落,逐步让学生意识到,经过席卷中华大地十年文革之后,农村经济破败萧条到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紧接着讲述三个震撼人心的事实:一、百万大军乞讨,因为没有饭吃;二、安徽第一书记万里微服私访时,与那个衣不遮体的青年农民的谈话使省委第一书记热泪长流。三、78年安徽的人祸天灾相互交织,百姓流离失所。饿死人的悲剧又要重演。

(2)怎么走出困境?

设计意图是让学生积极思考,想出办法:分田给农民。对比省委书记万里的“借地渡荒”的办法,这就是最早的责任田,也为改革的进一步突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奠定了基础。

(3)那么,中国大地上哪个地区的农村最先用行动开始了农村这种改革的突破呢? 镜头转向安徽凤阳县小岗村,作详细介绍。

1978年12月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际,几乎与此同时,远在千里之外的江淮,一个只有20户人家的小村子里,也发生了一件大事„„

小岗村的18户农民,他们用行动开始了农村改革的突破。

(4)那么实行这种包产到户的生产组织形式后,农村生产关系有没有什么变化呢? 出示引文,引导学生分析:土地所有制性质,责权利的分配。

(5)农村实行改革后农民生活有没有变化和改善?展示湖北省天门县农民彭立成家春节贴出的三幅对联证明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农村的巨大变化。

三、对教学媒体应用的反思:

注重历史课堂的活跃性,充分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多样的教学方法。在这节课中,多次运用视频(《昨天今天明天》、《安徽凤阳小岗村》)、音频(歌曲《春天的故事》)等多媒体教学软件和大量的教学图片,使学生从视觉直观形象的感知了具体的历史情节,包括一些书本没有的,未曾接触的历史趣闻,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内涵,提高了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和热情。实践证明:历史课和多学科整合,特别是历史课与信息技术融合运用,效果比较理想。

四、教学中的遗憾:

课堂的节奏显得过快、教师语速较快,给人造成了授课教师始终担心不能完成教学内容的感觉。其实这与长期以来对教学的认识有关,从刚走上教学岗位,我就形成了这样一个认识:一堂好的历史课有两个基本特征:首先:应该有丰富的信息;其次:应该有大量的证据,教学中所形成的结论应该有充足的证据,论从史出、证由史来。但这就会造成课堂内容过多、时间显得过紧的感觉。这也给我提出一个新的挑战,今后在保证这些基本特征的情况下,大胆地取舍,去粗存精、准确地选择出最举代表性、最具说服力的例证。

五、对今后教学的启示:

本节课学生能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他们体会到了改革开放成功的喜悦,快乐而紧凑的教学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对今后的历史课程学习的兴趣更大。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新课标的重要目的之一。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进一步领会新课标的精神,更加深入的了解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的特征,已有的知识结构,设计贴近学生的学习任务,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促使学生更大的发展,这是一个漫长的学习实践过程,我将一如既往,争取和学生共同进步。

2009年6月16日

家乡的历史和发展教学反思篇九:高中历史教学反思

关于高中历史教学中课前备课的教学反思

经过一学期的教学,我发现,课堂教学的质量高不高,与课前备课到不到位有非常大的关系。甚至,备课的好与不好直接关系到一节课的成功与否。所以,课前备课,是教师整个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同时也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所以,我总结了一下这学期以来我的备课与上课的效果之间的联系,得出了以下的教学经验与教学反思。

一、 首先要弄清楚即将要讲的这一课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

历史书当中的每一课,都与前面学过的一课和后面的新课有着必然的联系。 所以,我每次在备课的时候,都会将这一课与整个教材内容有机的联系起来,理清整个历史发展的来龙去脉,也就是这个知识是如何从上一课发展而来,又将如何发展到下一课的,简单地讲,也就是知识的延续性。

例如,我在备《伟大的历史性转折》这一课时,首先将它与前面的《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联系起来,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为什么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成为了伟大的历史性的转折,就是因为从1949年建国到1978年间,社会主义建设经历了太多的曲折与坎坷,比如社会主义改造过快遗留下的问题;比如人民公社、大跃进造成的发展问题,再比如文化大革命对于整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破坏,这些都能让学生体会到社会主义建设的艰难曲折,也就能够体会到为什么1978年是如此的伟大。同时也要将这一课和下一课联系起来,达到一种承上启下的作用,这样就让学生对于本课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二、 其次就是要认真分析本课内容,找到其中的线索和联系

要达到这一目标,首先就要对整课的内容进行逐字逐句的剖析。每一个历史事件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他们之间都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这种联系有时候可能不太明显,但它又是必须存在的联系,所以这种情况的话作为老师更应该找出其中的联系,并且通过非常通俗易懂的方式让学生理解。例如,我在分析《罗斯福新政》这一课中的“新政的实施”这一目时,我发现,罗斯福新政有5点内容,其中看似关联不大,但如果与前面经济危机的表现一起来看,就能发现,新政的顺序与经济危机带来的危害的顺序是一模一样的。比如,经济危机首先发生在金融领域,所以新政的第一点就是整顿金融市场;接着经济危机带来的危害是企业破产,所以新政第二点就是恢复工农业生产;后面的以此类推,也是如此。所以,当我找到了这条线索之后,学生理解起本课来就更加得心应手了。

三、 本课的课堂想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

在新课标前提下,三维目标成了历史教学中的核心内容,也就是这节课想要达到怎样的目标就全部体现在这样的三维目标里面。所以,提前拟定好这个目标对教学目标的实现就显得尤为重要。

每一节课的历史教学目标,决定了我如火如荼组织教材,选择教法,尤其是如何制作多媒体。所以,每次进行到这一步的时候,我都尤其的认真。怎样将每一课的知识串联起来,让学生有清晰的认识;怎样找到知识之间的联系,让学生不觉得乱;怎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都成了我备课的重点。例如,每次上课的板书,一定要选择本课的重点知识点,而且我的板书都必须精简,因为学生对板书

的映像应该是每一课中比较深刻的,所以我将知识点精炼地写出来,让学生明白这一课到底要达到怎样的知识与能力的目标。其次,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当中,对于重点知识点用大号字体加红色,使之更加醒目,让学生知道这个就是重点。再次,讲到重点知识点的时候说话的语速语调也做相应的调整,以引起学生的注意,这些都是我的备课的时候要注意到的因素。

关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准备与设计,我的着重点是在多媒体上面。我会寻找一些与生活有着直接关系的材料,尤其是身边的图片,比如我会将我们身边的一些与学习有关的景物事物等用手机照下来,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发现,原来书本上的知识其实与生活相距并不远,学习历史原来可以从生活中来,然后又回到生活中去。例如,在准备《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这一课时,有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就是秦朝开创的郡县制,为了让学生对这个知识有更加直观的了解,我准备了仁寿县的历史信息,让学生通过认识家乡,了解家乡,进而对书本知识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再例如,在准备“人民公社”这个内容的时候,我会去向我的祖辈们询问当年的情况,用这些生活中活生生的例子来作为教学素材,让同学生觉得,历史,其实离我们很近。

四、 组织和处理教材

我每次在拟定了自己的教学目标之后,为了能够达到这个教学目标,我都会根据本课的内容,以及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关系,以及学生对于这方面知识的掌握程度来处理教材,使书本内容更加简化,也符合课标要求,更容易被学生接受。例如,我每次在组织和处理教材的时候,对于杂乱的时间、地点、人物的组织都会花非常多的精力与时间。中学历史教材中历史人物、地点、时间都非常多且杂,所以,如何将杂乱的内容精简就是我每次要注意的事情。而且我本人认为,记住历史的时间跟记住英语的单词一样重要,是学好历史最基本的要素,所以,我非常注重对于时间的中外联系记忆。比如,学生经常会记不住俄国十月革命发生在1917年,而学生对于五四运动的年份却非常清楚,所以,我在组织教材的时候,特意的列出了五四运动的年份,也就是1919年,让同学们明白1917年的十月革命和1919年的五四运动之间是有非常重要的联系的,也就是俄国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对我国无产阶级的鼓舞作用,这样,学生基本上就都能记住了。

以上就是这段时间以来我在教学上关于备课这一重要环节的一点反思与见解,当然,肯定还有很多不足,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继续纠正自己的不足,不断完善自己,让自己的工作更上一层楼!

家乡的历史和发展教学反思篇十:故乡教学反思

《故乡》教学反思

龙莲明

《故乡》这篇小说,一向被选在各类教材中,是教课书中的经典篇目。像这样一篇难度较高,篇幅较长,年代较远的文章,要上出新意,并且渗透二期课改的精神,无疑是一种挑战。但是如果这节课能够探索出一条途径来,那么对今后长文短教、深文浅教、老文新教,就是很好的尝试。同时,也为学生能够走近名人,阅读名篇指出一条新路。

一、 课堂环节设计及思想

第一、要讲的是板书的处理。

在现在的教学中,我们往往忽略了板书的效用,特别是多媒体的运用,更让我们置板书于脑后;而在教学中板书又往往成了文本核心内容的再现。在本课时里,板书是整堂课的重点,它展现的是学法指导。学生一看到这个板书,就能明白该如何阅读本文。更重要的事,这个板书不仅对本文有指导作用,对于任何类似的文章都具有指导性。

第二、强调学法的指导。整堂课学法的指导有三处:1、第一个环节中,有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的方法指导,言语不多,但是教师点一点,对学生今后阅读长文章有很大启发。2、研究人物的方法指导,从两个角度来谈:注意品读人物的言行举止和人物发展变化过程来剖析人物的精神世界。这是本文教学的重点,课堂上反复训练,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3、文章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教给学生筛选信息的方法。阅读文章需要知人论世,那就要查阅资料。在众多的信息中如何捕捉我所需要的内容呢?作者生平、时代特征、历史背景等等。方法一落实,可以大大减少学生盲目搜寻资料的时间。

第三、重视语言的训练。语文教学离不开听说读写,学生回答问题时语言的完整性条理性都非常重要。因此在课堂设计中,有些小环节的处理,希望能够引起教师的共鸣。如在分析闰土这一人物形象时提出的高要求:让学生先概括说人物形象,再有条理的说明理由。这其实是训练学生清晰和缜密的思维,为学生的后续学习作铺垫。

第四、注意学生的认知坡度。尊重学生的思维过程,让学生的阅读能力能够盘旋上升,在这堂课的环节设计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从几个环节上来看,学生的学习层面是这样倾斜上升的:1、教师引导,师生互动,归纳方法。2、运用方法,小组合作,共同学习。3、巩固方法,独立思考,自主学习。4、课外延伸,搜寻资料,探究学习。学生从教师辅助到自主探索的过程,使学生学步的过程,难免有磕磕碰碰,但只要教师认识到学生的认知规律,帮助他们而不是搀扶他们,终有一天他们会健步如飞的。

三、 教学后的感想

通过这一节课,让我受到很大的启发。

首先是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教师理解课文的深度,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理解的深度。对于文本的解读,教师首先要有一个底。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的回答有合理的评价——对于他们的欠缺和不足,教师能够及时的点拨和纠正;对于学生出色的表现,教师也能及时捕捉,适当的表扬将影响其他同学的思维倾向。在这次的备课过程中,我们四人进行了反复的研讨,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深挖文本,对鲁迅的为人和思想有了新的认识。

其次,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对学生的思维发展要有充分的认识,他们的认知障碍可能会出现在哪里,学生理解问题有偏差又该如何纠正?这些教师备课时都应该有所准备,只有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到山峰的坡度,教师才能给予适当的台阶,帮助学生登上山峰。

再次,对语文课堂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其一,语文课应当重视方法的传授。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任何一堂语文课,不是让学生了解一篇课文,而是通过这篇文章,能够解读更多的文章。教师重视了方法的传授,也就让教材成为真正的教材,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鉴赏能力。其二,课堂环节的设计要注意坡度。在《故乡》的教学中,就体现了这一点。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首先分析了郭老师的形象,然后归纳出了学习方法,再用相同的方法分析闰土的形象。这个环节虽说有跨度,但是学生的思维层面却是相同的。如果要让学生从零散的点状的层面提高到综合的网状的层面,教师就要提高要求,设置障碍。在教学中,补充一个答题语言的要求,粗看是语言的训练,其实是思维的训练。组织整理已有的材料,正是学生思维的过程。更何况学习有条理的阐述观点和理由,综合和归纳是初三学生的学习重点。这对学生以后学习和写作议论文,也有很大的帮助。其三,重视课与课之间的衔接,课内学习和课外探究的衔接。我们应该明白学生学习是一个完整的序列,这堂课只是这个序列中的一环。学生能力是否有序的提高,就需要教师研究一环与一环之间的衔接。《故乡》教学最后一个环节的设计,就比较合理的让学生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文本解读拓展到知人论世,既有知识层面的扩展又有能力的提升。所以宏观地看待教材,合理地利用教材,甚至重新组织教材也是教师迫切需要认识的问题。

最后,是对自身素养的审视。在备课上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让我对自己有了更深的了解。比起年长的一辈和年轻的后辈,我缺乏的还不只是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不够深厚的文化底蕴使我在演绎一堂环节比较合理的课程时显得青涩和稚嫩;缺乏随机应变的能力,又使我在课堂上显得呆板,不够灵活;而不够合理的注意力分配,又使我不能兼顾学生的回答和教学内容。这一切,使我不得不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在驾驭课堂的能力上还需要多方面的修炼,包括听说读写这些基本功的训练。要做一名出色的语文教师,几个合理的教学环节是远远不够的。高瞻远瞩的眼光和丰富的学识,需要从现在培养起来。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zigeleikaoshi/122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