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汉语四六级】
如今家乡山连山 体验家乡美篇一:如今家乡山连山
《如今家乡山连山》教案
信子
课时:1课时
授课年级:五年级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如今家乡山连山》,表达孩子们天真纯朴、活泼的性格和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2.正确运用连音和断音的唱法唱好歌曲,能认识和运用歌曲中的力度记号-mf、mp;
3.练习二声部合唱,能做到和谐整齐。
教学重点:用甜美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如今家乡山连山》。
教学难点:用和谐、轻巧的声音唱好歌曲的二声部。
教学方法、用具:讲授法、情境法、讨论法、练习法、欣赏法;电子琴、教学光盘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一)?????? 师生问好
(二)?????? 发声练习:
1.
注意:声音要圆润、连贯
2.二声部发声练习:现在让我们来笑一笑
注意:先唱低声部从D调到G调,再唱高声部,再分组合唱;唱出断音的感觉
二、新课教学
(一)谈话导入:
1.老师最近看到我们班的同学写的作文《二十年后回家乡》,发现同学们二十年后的家乡非常
的美,有的更是山青水秀、风景宜人。但老师对你们现在的家乡很好奇,想请同学们给老师
介绍大概一下你们的家乡?
2.师生讨论
3.师总结,
4.现在我们一起来听一首歌曲,感受一下作曲家心目中的家乡到底是怎样的?
(二)歌曲学习
1.?????? 聆听歌曲范唱 [播放歌曲《如今家乡山连山》]
讨论:家乡怎样?
山指什么—谷垛
说明了什么?
2.?????? 乐句学唱
a.请唱唱家乡的“山”:
?
b.妈妈听了我的话后,她怎样了?
[学唱妈妈笑的部分]
c.笑的时候声音是怎样的,断的还是连的,请同学们自己感受一下
[再唱,感受顿音记号]
d.妈妈笑的同时又有一种声音响起了---[师唱低声部的“哈”],你们猜,那是谁在笑呢?
[学唱低声部]
e.感受了笑之后,请同学们想想“▼”表示什么什么意思?
断音唱——师总结:这是顿音记号
f.请两个声部一起笑一笑
[分组合作演唱二声部合唱]
3.?????? 歌曲完整学习
a.学唱最后的扩充乐句,唱出连贯的感觉;
最后的“哟喂”用稍微弱(mp)的声音演唱,表达妈妈亲“我”后,“我”高兴的心情。
b.学唱歌曲的第一、第二乐句
c.完整演唱歌曲(两遍)
d.歌曲情绪处理:你们觉得这首歌曲应该用哪种语气去唱?
e.有感情演唱全曲
三、拓展、表演
1.表演歌曲
分小组表演唱:每一组请两位同学分别扮演“妈妈”和“我”进行表演并默唱,其余同学
分声部演唱歌曲。
2.知识拓展练习:
a.请同学们谈谈会不会唱自己家乡的民歌、童谣等并表演。
b.请同学们课后回家问一问父母亲戚或上网查找、收集资料,写一段自己家乡的音乐文化名
人事迹、民歌、童谣、艺术等短文,下一节课讨论。
四、组织下课
教学目的:通过歌曲的学习,学会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演唱歌颂家乡美好的歌曲,培养学生
爱祖国、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分析:《如今家乡山连山》是一首民族风格的儿童歌曲,有五个大的乐句组成。
电教手段:钢琴、多媒体、口风琴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新授过程:
1、 气息练习:图片上有一座山,山顶上那面小红旗的地方就是今天小火车开往的目的地。
口风琴吹奏:1---|1111|2---|2222|„„|7777|1----||
要求:吸气深,均匀吐气,渐强。
2、发声练习:
来到山顶上,放眼望去,有一个村庄,让我们对着村庄唱唱山歌
5 — | 6. 5 | 32 3 | 2 1||
哎
3、从村庄传回了哈哈的笑声
① 分声部口风琴吹奏
② 口风琴高低声部合奏
③ 声部代表吹奏,其余学生分声部演唱
④ 声部代表吹奏,其余合唱,体会分声部演唱
⑤ 脱离口风琴,钢琴伴奏下声部合唱
4、歌曲教学
1、这样的笑声是谁发出的呢?初听歌曲《如今家乡山连山》
回答笑声来自妈妈和她的孩子。
2、歌曲围绕主人公妈妈和孩子的一段对话来写,把歌词读一读
3、歌曲的空拍与间奏处,用口风琴吹奏出以下的音
第一个“0”吹奏 44 第二个“0”吹奏 66 间奏处吹奏 4 55
22 44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原文地址4 55
(歌曲为F调,口风琴吹奏为C调)
4、歌曲学唱及处理
① 前四句学唱:把母女俩的对话用歌声来唱一唱
处理:这些对话是由女儿转述出来的,应该用用怎样的语气演唱呢?欢快、跳跃的情绪,声
音位置靠前,天真活泼的表情,说话似的演唱。其中第二句“家乡没有山”处理为中弱MP
来演唱
② “哈哈”笑声部分学唱:高声部代表女儿的笑声,低声部代表妈妈的笑声。分声部巩固各
自旋律后合唱。
处理:妈妈发自内心的,开怀的笑。女儿活泼天真的笑。
连续17个“哈”唱出了歌曲最愉快的情绪,处理为中强MP的效果,尤其突出前半句的哈,演唱时强调 记号,跳跃地演唱,声音位置靠后。表情洋溢着笑容。
③ 结束句学唱:孩子天真的回答让妈妈忍不住笑弯了腰。按读最后一句歌词并学唱。
处理:渐弱地演唱最后一句,“腰呀”两个字弱跳音演唱,并换气,“0”是妈妈亲了后小女孩害羞地低了下头,呦喂的前倚音也突出女孩子害羞的、有意思的感觉,并处理为弱P的力度结束全曲。
④ 连唱全曲,要求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并对歌曲处理在全曲连唱时作出更大的要求。
⑤ 表演歌曲:《如今家乡山连山》讲的是妈妈和小女孩之间有意思的对话的情景,请个别扮演妈妈和孩子,把情景再现在我们面前。
三、课题《如今家乡山连山》是不是真的指山呢?
小女孩说的山是指家家户户堆着的稻谷、粮食。歌颂祖国人人丰衣足食的景象,唱出对祖国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四、结束课堂
《如今家乡山连山》教学设计
设计人:宜昌市西陵区明珠小学? 汪宏丽
课型:综合课
年级:五年级
教材:人音版第九册
教材分析:歌曲《如今家乡山连山》用第一人称的手法描写了农村儿童天真纯朴的感情,抒发了对家乡的热爱。歌词通过儿童的心理活动,把谷垛比作山,形象、生动第表现了农村丰收的景象。歌曲是五个乐句组成的一段体。
教学目标:
1、学会用喜悦、自豪的情绪演唱歌曲《如今家乡山连山》,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指导学生运用竖笛帮助自己识谱、学唱歌曲,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读谱视奏能力。
3、在感受表现歌曲情绪时,能用简单民族打击乐器和竖笛参与表现。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用欢快热烈的情绪唱好《如今家乡山连山》,唱出对家乡的爱。 教学难点:歌曲二声部合唱;用竖笛流畅吹奏歌谱。
教学设想:
本节课是针对我校承担的国家“十一五”规划课题《器乐教学中的学生音乐素质与创造思维的培养研究》之子课题《竖笛教学培养农村小学生读谱视奏能力的研究》而设计的一节音乐课。本课是新授内容的第一课时,主要目的是运用竖笛帮助学生唱准歌曲《如今家乡山连山》,再通过加入竖笛和锣鼓镲打击乐器伴奏表现家乡丰收的喜悦。主要创设了“感受家乡丰收美---体验丰收的喜悦----唱赞美家乡的歌----庆祝家乡丰收”四个环节。将教学目标分别融入各环节中。在“体验家乡美”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在欣赏家乡的变化中,为家乡的丰收、富裕、变化而自豪;在“体验丰收的喜悦”中完成对歌曲演唱难点的突破,并进行发声练习;
在“赞美家乡的歌”中运用竖笛帮助学生学会唱新歌,进一步培养学生读谱视奏能力,提高学生音乐素质;“庆祝家乡丰收”实质是对歌曲表现的拓展,让学生运用民族打击乐器锣鼓镲和竖笛进一步更完美的表现歌曲的情绪,此环节看似很简单,但里面融入了对学生时值感,对音乐情绪的把握,并将对学生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的培养贯穿其中。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大歌谱、锣、鼓、镲等打击乐器、竖笛
教学过程:
一、师生用竖笛问好,生齐奏《丰收之歌》,感受丰收的喜悦。
? 【设计意图:唤起学生对丰收时喜悦、热闹情绪的感受;巩固竖笛吹奏指法,器乐教学前手指热身。】
?
二、体验家乡美
师:有一位叫小玲的小女孩,和我们一样生活在风景秀丽的农村,她的家乡也丰收了,让我们一起去小玲的家乡看一看。(媒体出示新农村的景象图片+《如今家乡山连山》音乐) ? 师 :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 生1:我看到了很多的麦子和收割机在收割粮食。
? 生2:我听到了一首很欢快的曲子,看到农民伯伯很高兴,笑得很开心。
生3:我看到了很漂亮的房子和马路。
师:大家看的真仔细,听得很认真。由于党的好政策,小玲的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真可谓是年年都有好收成,天天都是好日子。
【设计意图:通过真实的图片资料和《如今家乡山连山》喜悦欢快的音乐,让学生亲临农村丰收的现场,感受农作物丰收、乡村修好了宽阔平坦的柏油马路、农民丰收住上漂亮的新房等景象,体验家乡的翻天覆地变化。】
三、体验丰收的喜悦
?? 1、师: 看到这么多的谷垛,这么美的房子你们说说小玲和农民伯伯他们的心情会是怎样的?
生: 他们很开心。
师:? 假如你现在就在这一片麦田中,看到这丰收的景象,你会是怎样的表情?请你做一做。 生1:微微的笑
生2:哈哈大笑
生3:眼睛明亮有神,惊喜地笑
?? 2、师:大家惊喜的眼神和开心的笑声告诉我:大家和小玲一样开心。是啊,小玲和妈妈都高兴地忍不住笑出了声,你们听。(播放歌曲‘哈哈哈’合唱部分,出示曲谱) 3? 3 3? 3 ︱3? 7? 7? 0 ︱2? 2? 2? 2︱2? 6?? 6? 0︱
哈哈 哈哈?? 哈哈? 哈? ???哈哈? 哈哈? 哈哈? ?哈
7? 7 7? 7 ︱7? 5? 5? 0 ︱6 ?6? 6? 6︱6? 3?? 3? 0︱
??? ?师: 她们的笑声就像一首欢乐、动听的歌。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他们丰收的喜悦,和她们一起唱起来。
3、模仿母女俩的歌声
⊙定声部。生随录音模唱,定声部(生选择哪是孩子的笑声---高声部?哪是妈妈的笑声---低声部? )
师:刚才大家只唱了其中一个人的歌,猜猜看我们刚才唱的谁的歌?(师范唱另一声部,生学唱)
生1:是小玲的歌。
生2:是妈妈的歌。
如今家乡山连山 体验家乡美篇二:如今家乡山连山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如今家乡山连山》
教学目标:
1、学会用喜悦、自豪的情绪演唱歌曲《如今家乡山连山》,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指导学生运用竖笛帮助自己识谱、学唱歌曲,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读谱视奏能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用欢快热烈的情绪唱好《如今家乡山连山》,唱出对家乡的爱。
教学难点:歌曲二声部合唱;
教学方法:听唱法、练习法、启发式、对比式、
教学准备:课件、电子琴
养成教育训练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音乐活动中。
教学过程:
一、体验家乡美
师:有一个小女孩,小的时候生活在风景秀丽的农村,今年家乡丰收了,让我们一起去她的家乡看一看。(媒体出示新农村的景象图片+《如今家乡山连山》音乐)
师 :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让学生亲临农村丰收的现场,感受农作物丰收、乡村修好了宽阔平坦的柏油马路、农民丰收住上漂亮的新房等景象——改变他们对农村看法)。
师:大家看的真仔细,听得很认真。由于党的好政策,如今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真可谓是年年都有好收成,天天都是好日子。
二、体验丰收的喜悦
1、师: 看到这么多的谷垛,这么美的房子你们说说农民伯伯他们的心情会是怎样的?
(他们很开心)。
师: 假如你现在就在这一片麦田中,看到这丰收的景象,你会是怎样的表情?请你做一做。
(学生做表情、动作)
2、师:大家惊喜的眼神和开心的笑声告诉我:大家很开心。你们看农民伯伯都高兴地忍不住笑出了声,你们听。(播放歌曲„哈哈哈‟合唱部分,出示曲谱) ︱ 3︱ ︱ ︱
哈哈 哈哈 哈哈 哈 哈哈 哈哈 哈哈 哈
她们的笑声就像一首欢乐、动听的歌。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他们丰收的喜悦,和她们一起唱起来。
3、模唱
⊙定声部。
⊙学生分两组尝试合唱。
师:请大家看看两个声部的节奏,你发现了什么?
⊙生分四组合唱(甲组吹高声部,乙组唱低声部)。
4、师:同学们,你们的歌声真美,让我们来听听小女孩母女到底在说什么?初听歌曲《如今家乡山连山》,揭示课题。解释“山”的涵义。
师:歌曲中说的 “山”是什么?
家乡丰收了,谷子堆起来像山,谷垛堆起来就像山。
读一读歌词,去领略小玲家乡的丰收美。
5、学生深情朗读歌词,体会歌曲内容。
6、复听歌曲,用身体感受歌曲的情绪和速度。
师:让我们再来听听这首歌,用你的身体、表情告诉大家这首歌曲的情绪和速度。
(运用竖笛帮助学生突破本课时难点)
四、唱赞美家乡的歌
1、识别拍号。
2、学习节奏。在老师指导下利用吐舌法读节奏、单音吹奏节奏。
3、引导学生识音学习吹奏一、二乐句。
师:今天我们要运用我们的小伙伴---竖笛来帮助我们学唱这首歌。
⊙老师指拍,学生齐奏第一乐句
⊙比较一二乐句,学习吹奏第二乐句。
师:比较第一、二乐句,找出它们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4、学生自由练习前四乐句,根据情况纠错。
5、老师伴奏,学生齐唱、合唱歌曲一至四乐句(合唱时声部代表吹奏歌谱,其余唱词),其间进行情感表现的处理。
6、听唱法学唱第五乐句。处理该句的声音效果和情感。
师:最后一句可美了,小玲心里喜滋滋的,好像被妈妈亲了一下,在哪儿呢?(师声情并茂范唱最后一乐句)
在四分休止符的地方亲了一下。让我们带着这种亲昵的感觉再来唱一唱。
7、完整演唱。
相信大家这个时候一定学会唱这首歌唱歌了,让我们高兴的唱起来。
五、庆祝家乡丰收:唱起来,敲起来。
师:同学们,在过去我们的家乡凡遇到喜事,大家都会敲锣打鼓来庆祝,让我们把锣鼓镲也请到歌曲里来,和我们共同庆祝小玲家乡的丰收吧。
要求:自选一样乐器,自定伴奏型在间奏处为歌曲伴奏。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创编能力、合奏能力、协作配合能力等。
六、课堂小结
师:你们的歌声、锣鼓声好像真的把我带进了小女孩喜洋洋的家乡。我知道你们都来自不同的地区,希望你们再次回到家乡,看看自己家乡的大变化。
课后反思:
《如今家乡山连山》是小学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中的一首歌曲。这是一首五声羽调式的一部曲式结构的儿童歌曲。歌曲以比拟的形象手法来歌颂农村经济改革后的新气象,抒发了对家乡的热爱。
根据歌曲内容,以往的教学过程会是如此:
一、组织教学
二、基本练习
1、视唱:
歌曲的最后八小节曲谱,以解决歌曲的教学难点
2、二声部训练:
3、音乐知识:
▼ 顿音记号
三、歌曲教学:
四、歌曲表演:
五、思想教育:教育学生热爱家乡。
在学习了《音乐课程标准》后,我在想,如何使《如今家乡山连山》的教学有新的突破,为此,对歌曲的教学设计我做了重新安排,打破常规,做了一些尝试:
1、在音乐教学中融入学科综合与其他音乐体裁的联系。我把本课的教学围绕“秋天”这一主题设计成《绚丽多彩的秋天》,让学生在学会歌曲《如今家乡山连山》后,
2、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在歌曲的导入时,我对歌曲的两个声部进行了两次范唱,并告诉学生个人的能力有限,请学生们帮助老师完成歌曲的范唱,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进行了师生合作的训练,让学生在倾听和参与中获得对歌曲的初步感知。在歌曲二声部的训练中,启发学生倾听声部的音量,以培养生生之间的合作精神。
3、在音乐教学中注重学生对美的感受。在朗读歌词时,学生习惯了按歌曲节奏朗读歌词,但在这一课中我强调学生用欢快而富有感情的声音朗读歌词,初步掌握歌曲所要表现的内涵;在歌曲的学唱中,指导学生用正确的姿势进行演唱,教会学生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来演唱歌曲;在教学内容的延伸中,了解秋天不同韵味的美丽。
设计好教案以后,我进行了课堂教学,教学后给了我一些启示:
1、通过具体的音乐材料构建起与其他艺术门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在学习歌曲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歌曲的内涵,增进对音乐不同题材以及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2、针对不同的学生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在今后的备课中,不仅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学生是我们教学的主体,在教学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水平因素。针对水平好的班级还可以插入创作练习,利用歌曲前两句的写作手法,教给学生
“同头换尾”的写作方法进行简单的旋律创编。针对基础较薄弱的班级,不完全采用视唱法,一二乐句采用对唱的形式,最后乐句着重在音的模唱上。歌曲的总体教唱中多听多观察多模仿。
3、在具体的教学设计中,有几处还需进行修改:(1)教授歌曲中的力度记号并能在演唱中运用。(2)最后一句中的附点音符用动作弯腰来辅助,八分休止符用响嘴来替代,对最后一句进行重点的处理。
以上是我在教《如今家乡山连山》时的设想和教后反思总结,以供我今后的教学做参考与借鉴,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如今家乡山连山 体验家乡美篇三:如今家乡山连山
《如今家乡山连山》
教材分析:
歌曲《如今家乡山连山》用第一人称的手法描写了农村儿童天真纯朴的感情,抒发了对家乡的热爱。歌词通过儿童的心理活动,把谷垛比作山,形象、生动第表现了农村丰收的景象。歌曲是五个乐句组成的一段体。
教学目标:
1、学会用喜悦、自豪的情绪演唱歌曲《如今家乡山连山》,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指导学生运用竖笛帮助自己识谱、学唱歌曲,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读谱视奏能力。
3、在感受表现歌曲情绪时,能用简单民族打击乐器和竖笛参与表现。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用欢快热烈的情绪唱好《如今家乡山连山》,唱出对家乡的爱。 教学难点:歌曲二声部合唱;用竖笛流畅吹奏歌谱。
教学过程:
一、导入:瓯海特产:瓯柑、杨梅,感受丰收的喜悦。
同学们,魏老师就是温州瓯海人,那么,瓯海有哪些特产呢?瓯柑丰收的季节刚刚过去,农民伯伯还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之中。
二、体验家乡美
师:有一位叫小玲的小女孩,和我们一样生活在风景秀丽的农村,她的家乡也丰收了,让我们一起去小玲的家乡看一看。(媒体出示新农村的景象图片+《如今家乡山连山》音乐)
(第一次聆听)师:这首歌的情绪怎么样呢?(欢快地)
师:由于党的好政策,小玲的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真可谓是年年都有好收成,天天都是好日子。
三、体验丰收的喜悦
1、师: 看到这么多的谷垛,这么美的房子你们说说小玲和农民伯伯他们的心情会是怎样的?
生:他们很开心。
师:假如你现在就在这一片麦田中,看到这丰收的景象,你会是怎样的表情?请你做一做。
生1:微微的笑
生2:哈哈大笑
生3:眼睛明亮有神,惊喜地笑
2、师:大家惊喜的眼神和开心的笑声告诉我:大家和小玲一样开心。是啊,小玲和妈妈都高兴地忍不住笑出了声。(再次聆听歌曲)
师: 她们的笑声就像一首欢乐、动听的歌。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他们丰收的喜悦,和她们一起唱起来。
3、模仿笑声(弹性、短促)
4、师:同学们,你们的歌声真美,看来你们也被小玲家乡丰收的喜悦感染了,让我们来听听她们母女到底在说什么?
解释“山”的涵义。
生:妈妈说家乡没有山,小玲说家乡有山。
师:那小玲说的“山”是什么?
生:家乡丰收了,谷子堆起来像山,谷垛堆起来就像山。
师:这些同学真聪明,说得好极了。小玲的家乡现在可美了,让我们一起用最美的声音读一读歌词,去领略小玲家乡的丰收美。
5、学生深情朗读歌词,体会歌曲内容。
6、复听歌曲
师:让我们再来听听这首歌,用你的身体、表情告诉大家这首歌曲的情绪和速度。歌曲可以分几个乐段?
四、唱赞美家乡的歌
1、轻声跟钢琴唱第一乐段,哪两个乐句是相似的,哪两个乐句是一样的呢? 师:最后一句可美了,小玲心里喜滋滋的,好像被妈妈亲了一下,在哪儿呢?(师声情并茂范唱最后一乐句)
师:让我们带着这种亲昵的感觉再来唱一唱。
2、学生找出表情记号。(顿音、前倚音、mp、mf),其间进行情感表现的处理。
3、完整演唱。
师:相信大家这个时候一定学会唱这首歌唱歌了,让我们高兴的唱起来。
五、拓展:《梦想天堂》
师:浙江的杭州非常美丽,那么,那里是杭州人的家乡,是杭州人的天堂,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梦想天堂》。
六、课堂小结。
师:不管同学们的家乡在哪里,我们都要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自己的祖国,让我们的祖国更美丽,更加繁荣富强!
如今家乡山连山 体验家乡美篇四:如今家乡山连山
《如今家乡山连山》
教材分析:
歌曲《如今家乡山连山》用第一人称的手法描写了农村儿童天真纯朴的感情,抒发了对家乡的热爱。歌词通过儿童的心理活动,把谷垛比作山,形象、生动第表现了农村丰收的景象。歌曲是五个乐句组成的一段体。
教学目标:
1、学会用喜悦、自豪的情绪演唱歌曲《如今家乡山连山》,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指导学生运用竖笛帮助自己识谱、学唱歌曲,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读谱视奏能力。
3、在感受表现歌曲情绪时,能用简单民族打击乐器和竖笛参与表现。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用欢快热烈的情绪唱好《如今家乡山连山》,唱出对家乡的爱。 教学难点:歌曲二声部合唱;用竖笛流畅吹奏歌谱。
教学设想:
本节课是针对我校承担的国家“十一五”规划课题《器乐教学中的学生音乐素质与创造思维的培养研究》之子课题《竖笛教学培养农村小学生读谱视奏能力的研究》而设计的一节音乐课。本课是新授内容的第一课时,主要目的是运用竖笛帮助学生唱准歌曲《如今家乡山连山》,再通过加入竖笛和锣鼓镲打击乐器伴奏表现家乡丰收的喜悦。主要创设了“感受家乡丰收美---体验丰收的喜悦----唱赞美家乡的歌----庆祝家乡丰收”四个环节。将教学目标分别融入各环节中。在“体验家乡美”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在欣赏家乡的变化中,为家乡的丰收、富裕、变化而自豪;在“体验丰收的喜悦”中完成对歌曲演唱难点的突破,并进行发声练习;在“赞美家乡的歌”中运用竖笛帮助学生学会唱新歌,进一步培养学生读谱视奏能力,提高学生音乐素质;“庆祝家乡丰收”实质是对歌曲表现的拓展,让学生运用民族打击乐器锣鼓镲和竖笛进一步更完美的表现歌曲的情绪,此环节看似很简单,但里面融入了对学生时值感,对音乐情绪的把握,并将对学生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的培养贯穿其中。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大歌谱、锣、鼓、镲等打击乐器、竖笛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丰收之歌》,感受丰收的喜悦。
【设计意图:唤起学生对丰收时喜悦、热闹情绪的感受;】
二、体验家乡美
师:有一位叫小玲的小女孩,和我们一样生活在风景秀丽的农村,她的家乡也丰收了,让我们一起去小玲的家乡看一看。(媒体出示新农村的景象图片+《如今家乡山连山》音乐)
(第一次聆听)师:这首歌的情绪怎么样呢?(欢快地)
师:由于党的好政策,小玲的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真可谓是年年都有好收成,天天都是好日子。
【设计意图:通过真实的图片资料和《如今家乡山连山》喜悦欢快的音乐,让学生亲临农村丰收的现场,感受农作物丰收、乡村修好了宽阔平坦的柏油马路、农民丰收住上漂亮的新房等景象,体验家乡的翻天覆地变化。】
三、体验丰收的喜悦
1、师: 看到这么多的谷垛,这么美的房子你们说说小玲和农民伯伯他们的心情会是怎样的?
生:他们很开心。
师:假如你现在就在这一片麦田中,看到这丰收的景象,你会是怎样的表情?请你做一做。
生1:微微的笑
生2:哈哈大笑
生3:眼睛明亮有神,惊喜地笑
2、师:大家惊喜的眼神和开心的笑声告诉我:大家和小玲一样开心。是啊,小玲和妈妈都高兴地忍不住笑出了声,你们听。
师: 她们的笑声就像一首欢乐、动听的歌。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他们丰收的喜悦,和她们一起唱起来。
3、模仿歌声
4、师:同学们,你们的歌声真美,看来你们也被小玲家乡丰收的喜悦感染了,让我们来听听她们母女到底在说什么?(再次聆听歌曲)
解释“山”的涵义。
生:妈妈说家乡没有山,小玲说家乡有山。
师:那小玲说的“山”是什么?
生:家乡丰收了,谷子堆起来像山,谷垛堆起来就像山。
师:这些同学真聪明,说得好极了。小玲的家乡现在可美了,让我们一起用最美的声音读一读歌词,去领略小玲家乡的丰收美。
5、学生深情朗读歌词,体会歌曲内容。
6、复听歌曲,用身体感受歌曲的情绪和速度。
师:让我们再来听听这首歌,用你的身体、表情告诉大家这首歌曲的情绪和速度。
【设计意图:运用在完整欣赏歌曲中感受歌曲演唱情绪,为表现歌曲做铺垫。】
四、唱赞美家乡的歌
1、轻声跟钢琴唱。
2、学生找出表情记号。(顿音、前倚音、mp、mf)
3、引导学生
生1:两句的前面两小节是一样的。
生2:两乐句的后面两小节的节奏是一样的。
师:大家观察的真仔细,下面请大家根据第一乐句的学习方法,试着吹吹第二乐句。
4、学生按以上方法自学吹奏第三乐句。
师:经过第一、二句的学习,我相信大家一定能自己学会吹奏第三乐句了,试试吧!
5、齐奏歌谱一到三乐句,依据吹奏情况辅导。
6、学生自由练习前四乐句,根据情况纠错。
7、老师伴奏,学生齐唱、合唱歌曲一至四乐句(合唱时声部代表吹奏歌谱,其余唱词),其间进行情感表现的处理。
8、听唱法学唱第五乐句。处理该句的声音效果和情感。
师:最后一句可美了,小玲心里喜滋滋的,好像被妈妈亲了一下,在哪儿呢?(师声情并茂范唱最后一乐句)
生:在四分休止符的地方亲了一下。
师:让我们带着这种亲昵的感觉再来唱一唱。
9、完整演唱,竖笛伴唱。
师:相信大家这个时候一定学会唱这首歌唱歌了,让我们高兴的唱起来,吹起来。
【设计意图:发挥竖笛功效,充分利用竖笛帮助学生识谱、准确视唱歌谱,以互帮互助,你吹歌谱我唱歌词的形式帮助学生唱会新歌,从而提高学生音高概念、音符时值概念,提高学生读谱视奏能力和音乐素质。】
五、庆祝家乡丰收:唱起来,吹起来,敲起来。
师:同学们,在过去我们的家乡凡遇到喜事,大家都会敲锣打鼓来庆祝,让我们把锣鼓镲也请到歌曲里来,和我们共同庆祝小玲家乡的丰收吧。
要求:自选一样乐器,自定伴奏型在间奏处为歌曲伴奏。
【设计意图:使学生增长一些关于传统的、民族打击乐的音乐常识。运用传统的民族打击乐器渲染丰收后的喜悦气氛。让学生自己表现对丰收的感慨,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创编能力、合奏能力、协作配合能力等。】
六、课堂小结。
师:谢谢你们,谢谢你们对小玲家乡的祝福。你们的歌声、锣鼓声好像真的把我带进了小玲喜洋洋的家乡。我知道你们都来自不同的地区,希望你们再次回到家乡,你们的家乡一定会比小玲的家乡变化更大。
教后反思:
在歌曲教学中,有好多知识点适合学生进行发散性的创编,如果教师不能做个有心人,不能充分挖掘教材因素,学生就会丧失一次创新的实践。在课堂实践中,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诱导学生去创新。
在教学《如今家乡山连山》这一歌曲时,在学生初步会唱这首歌曲时,为了把歌曲唱得生动入情,我抓住歌曲中的三个休止符,让学生讨论这三个休止符分别有什么作用,除了停顿是否还能形象地描绘人物的神态,可以加上怎样的动作表情。学生经过激烈的商讨后,认为:“ 妈妈告诉我家乡没有山”中的四分休止符表示我奇怪,可以加上“咦”这个语气助词,而“我呀 摇摇头 拉着 妈妈 看|”中的四分休止符表示“看”的神情,最后结尾乐句中的“亲我 小脸 蛋 呦 喂|”。八分休止符是妈妈亲了我一口。通过这样的诱导,歌曲的难点不知不觉中被攻破了,学生不仅能生动形象地唱好这首歌,而且也能自主性地学会了表演。看来抓住教学中的点滴,给学生营造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对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是很有必要的。
如今家乡山连山 体验家乡美篇五:如今家乡山连山教案2
《如今家乡山连山》教学设计
设计人:芦茂江
课型:综合课
年级:五年级
教材分析:歌曲《如今家乡山连山》用第一人称的手法描写了农村儿童天真纯朴的感情,抒发了对家乡的热爱。歌词通过儿童的心理活动,把谷垛比作山,形象、生动第表现了农村丰收的景象。歌曲是五个乐句组成的一段体。 教学目标:
1、学会用喜悦、自豪的情绪演唱歌曲《如今家乡山连山》,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指导学生运用竖笛帮助自己识谱、学唱歌曲,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读谱视奏能力。
3、在感受表现歌曲情绪时,能用简单民族打击乐器和竖笛参与表现。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用欢快热烈的情绪唱好《如今家乡山连山》,唱出对家乡的爱。
教学难点:歌曲二声部合唱;用竖笛流畅吹奏歌谱。
教学设想:
本节课是针对我校承担的国家“十一五”规划课题《器乐教学中的学生音乐素质与创造思维的培养研究》之子课题《竖笛教学培养农村小学生读谱视奏能力的研究》而设计的一节音乐课。本课是新授内容的第一课时,主要目的是运用竖笛帮助学生唱准歌曲《如今家乡山连山》,再通过加入竖笛和锣鼓镲打击乐器伴奏表现家乡丰收的喜悦。主要创设了“感受家乡丰收美---体验丰收的喜悦----唱赞美家乡的歌----庆祝家乡丰收”四个环节。将教学目标分别融入各环节中。在“体验家乡美”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在欣赏家乡的变化中,为家乡的丰收、富裕、变化而自豪;在“体验丰收的喜悦”中完成对歌曲演唱难点的突破,并进行发声练习;在“赞美家乡的歌”中运用竖笛帮助学生学会唱新歌,进一步培养学生读谱视奏能力,提高学生音乐素质;“庆祝家乡丰收”实质是对歌曲表现的拓展,让学生运用民族打击乐器锣鼓镲和竖笛进一步更完美的表现歌曲的情绪,此环节看似很简单,但里面融入了对学生时值感,对音乐情绪的把握,并将对学生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的培养贯穿其中。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大歌谱、锣、鼓、镲等打击乐器、竖笛
教学过程:
一、师生用竖笛问好,生齐奏《丰收之歌》,感受丰收的喜悦。
【设计意图:唤起学生对丰收时喜悦、热闹情绪的感受;巩固竖笛吹奏指法,器乐教学前手指热身。】
二、体验家乡美
师:有一位叫小玲的小女孩,和我们一样生活在风景秀丽的农村,她的家乡也丰收了,让我们一起去小玲的家乡看一看。(媒体出示新农村的景象图片+《如今家乡山连山》音乐)
师 :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生1:我看到了很多的麦子和收割机在收割粮食。
生2:我听到了一首很欢快的曲子,看到农民伯伯很高兴,笑得很开心。 生3:我看到了很漂亮的房子和马路。
师:大家看的真仔细,听得很认真。由于党的好政策,小玲的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真可谓是年年都有好收成,天天都是好日子。
【设计意图:通过真实的图片资料和《如今家乡山连山》喜悦欢快的音乐,让学生亲临农村丰收的现场,感受农作物丰收、乡村修好了宽阔平坦的柏油马路、农民丰收住上漂亮的新房等景象,体验家乡的翻天覆地变化。】
三、体验丰收的喜悦
1、师: 看到这么多的谷垛,这么美的房子你们说说小玲和农民伯伯他们的心情会是怎样的?
生: 他们很开心。
师: 假如你现在就在这一片麦田中,看到这丰收的景象,你会是怎样的表情?请你做一做。
生1:微微的笑
生2:哈哈大笑
生3:眼睛明亮有神,惊喜地笑
2、师:大家惊喜的眼神和开心的笑声告诉我:大家和小玲一样开心。是啊,小玲和妈妈都高兴地忍不住笑出了声,你们听。(播放歌曲‘哈哈哈’合唱部分,出示曲谱)
3 3 3 3 ︱3 7 7 0 ︱2 2 2 2︱2 6 6 0︱
哈哈 哈哈 哈哈 哈 哈哈 哈哈 哈哈 哈
7 7 7 7 ︱7 5 5 0 ︱6 6 6 6︱6 3 3 0︱
师: 她们的笑声就像一首欢乐、动听的歌。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他们丰收的喜悦,和她们一起唱起来。
3、模仿母女俩的歌声
⊙定声部。生随录音模唱,定声部(生选择哪是孩子的笑声---高声部?哪是妈妈的笑声---低声部? )
师:刚才大家只唱了其中一个人的歌,猜猜看我们刚才唱的谁的歌?(师范唱另一声部,生学唱)
生1:是小玲的歌。
生2:是妈妈的歌。
师:既然不能肯定,那就让我们来听听另外一个人的歌声。(师范唱另一声部,生学唱。)
师:把刚才唱的笑声和现在唱的笑声进行比较,高声部可能是谁的笑声?低声部是谁的笑声?
生1:高声部是小玲的笑声,因为小孩子的声音清脆一些。
生2:低声不是妈妈的笑声,因为妈妈年纪大了,声音长不起来,低沉一些。 师:你们说的太好了、太有道理了。
⊙学生分两组尝试合唱。
师:小玲和妈妈是不约而同的笑出声的,我们一起来学一学,请第一大组的同学模仿小玲的笑声,第二大组的同学模仿妈妈的笑声。
师伴奏,生尝试合唱。
师:哎呀,我好象没听到妈妈的笑声呢,合唱确实有点不好唱,那请我们的小竖笛来帮帮我们吧。
⊙生分两组分别学吹两声部。
师:请大家看看两个声部的节奏,你发现了什么?
生:两个声部是节奏一样的。
师:让我们用单音Sol把节奏吹出来。
老师指挥,生单音齐吹节奏。
学生分两组自学吹奏各自承担的声部,而后齐奏,熟悉各声部旋律。
⊙生分四组合唱、合奏(甲组吹高声部,乙组唱高声部;丙组吹低声部,丁组唱低声部)。
4、师:同学们,你们的歌声真美,看来你们也被小玲家乡丰收的喜悦感染了,让我们来听听她们母女到底在说什么?初听歌曲《如今家乡山连山》,揭示课题。解释“山”的涵义。
生:妈妈说家乡没有山,小玲说家乡有山。
师:那小玲说的“山”是什么?
生:家乡丰收了,谷子堆起来像山,谷垛堆起来就像山。
师:这些同学真聪明,说得好极了。小玲的家乡现在可美了,让我们一起用最美的声音读一读歌词,去领略小玲家乡的丰收美。
5、学生深情朗读歌词,体会歌曲内容。
6、复听歌曲,用身体感受歌曲的情绪和速度。
师:让我们再来听听这首歌,用你的身体、表情告诉大家这首歌曲的情绪和速度。
【设计意图:运用竖笛帮助学生突破本课时难点即歌曲演唱难点—准确、和谐、悦耳地合唱。在完整欣赏歌曲中感受歌曲演唱情绪,为表现歌曲做铺垫。】
四、吹、唱赞美家乡的歌
1、识别拍号。
2、学习节奏。在老师指导下利用吐舌法读节奏、单音吹奏节奏。
3、引导学生识音学习吹奏一、二乐句。
师:今天我们要运用我们的小伙伴---竖笛来帮助我们学唱这首歌。
⊙唱指法学习第一乐句
⊙老师指拍,学生齐奏第一乐句
⊙比较一二乐句,学习吹奏第二乐句。
师:比较第一、二乐句,找出它们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生1:两句的前面两小节是一样的。
生2:两乐句的后面两小节的节奏是一样的。
师:大家观察的真仔细,下面请大家根据第一乐句的学习方法,试着吹吹第二乐句。
4、学生按以上方法自学吹奏第三乐句。
师:经过第一、二句的学习,我相信大家一定能自己学会吹奏第三乐句了,试试吧!
5、齐奏歌谱一到三乐句,依据吹奏情况辅导。
6、学生自由练习前四乐句,根据情况纠错。
7、老师伴奏,学生齐唱、合唱歌曲一至四乐句(合唱时声部代表吹奏歌谱,其余唱词),其间进行情感表现的处理。
8、听唱法学唱第五乐句。处理该句的声音效果和情感。
师:最后一句可美了,小玲心里喜滋滋的,好像被妈妈亲了一下,在哪儿呢?(师声情并茂范唱最后一乐句)
生:在四分休止符的地方亲了一下。
师:让我们带着这种亲昵的感觉再来唱一唱。
9、完整演唱,竖笛伴唱。
师:相信大家这个时候一定学会唱这首歌唱歌了,让我们高兴的唱起来,吹起来。
【设计意图:发挥竖笛功效,充分利用竖笛帮助学生识谱、准确视唱歌谱,以互帮互助,你吹歌谱我唱歌词的形式帮助学生唱会新歌,从而提高学生音高概念、音符时值概念,提高学生读谱视奏能力和音乐素质。】
五、庆祝家乡丰收:唱起来,吹起来,敲起来。
师:同学们,在过去我们的家乡凡遇到喜事,大家都会敲锣打鼓来庆祝,让我们把锣鼓镲也请到歌曲里来,和我们共同庆祝小玲家乡的丰收吧。
要求:自选一样乐器,自定伴奏型在间奏处为歌曲伴奏。
【设计意图:使学生增长一些关于传统的、民族打击乐的音乐常识。运用传统的民族打击乐器渲染丰收后的喜悦气氛。让学生自己表现对丰收的感慨,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创编能力、合奏能力、协作配合能力等。】
六、课堂小结。
师:谢谢你们,谢谢你们对小玲家乡的祝福。你们的歌声、锣鼓声好像真的把我带进了小玲喜洋洋的家乡。我知道你们都来自不同的地区,希望你们再次回到家乡,你们的家乡一定会比小玲的家乡变化更大。
如今家乡山连山 体验家乡美篇六:如今家乡山连山音乐课教案
《如今家乡山连山》音乐课教案
——湘版小学音乐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十二单元
教学目标:
1.能学会演唱歌曲《如今家乡山连山》。
2.初步体会合唱的效果,养成良好的合唱习惯。
3.在听赏乐曲时,能感受乐曲热烈欢快的音乐情绪,并能用简单的打击乐参与表现。
4.通过对歌词和歌曲演唱形式地改编教学,培养学生创造思维意识,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教学设想:
1.在学生听赏乐曲的过程中,通过律动和参与打击乐伴奏的活动方式,让学生感受乐曲热烈欢快的音乐情绪。
2.在学唱《如今家乡山连山)歌曲的过程中,把一些音乐知识,歌唱技巧、演唱形式、表现手法融入到学生在“听、赏、说、唱、做、创”的音乐实践活动中,并注意培养学生的创作意识和创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合唱中的二声部教学。2.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教学程序:
一、听一听、动一动
1.播放《喜洋洋》音乐,老师带领学生随着音乐的节奏做动作。
(师:同学们,这段欢快活泼的音乐,把我们带进了音乐课堂,我相信,在同学们和 我共同努力下,一定会使这节音乐课成为“星光课堂”。)
2.再次播放《喜洋洋》音乐片断,让学生加进打击乐伴奏,边听边做律动。
(师:在这段欢快的音乐中,若让我们加进打击乐进行伴奏就更好听了。让我们试一试。)
(1)指定几名同学选择沙锤、双响铜、碰铃、三角铁、铃鼓等打击乐承担伴奏任务。
(2)没有伴奏任务的同学在听音乐的过程中,随着音乐的节奏,选择最能表达自己快乐心情的动作(动作不要求全班统一)做律动。
(3)播放《喜洋洋》音乐片段,让学生听、奏、做结合,在教师指挥手式下进行。
二、导入新课:学唱歌曲《如今家乡山连山》
(一)说说家乡美
(师:快乐的心情来自快乐的生活。在党中央发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号召下,如今广大农村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这节课我要和同学们一起去了解新农村的新变化,那么请同学们能谈谈你所知道的农村新变化吗?谁能讲一讲?)
生1:我听外婆说:村里变化大,电视家家有、户户通电话。
生2:我听姑姑说:村里变化大,家家建新楼、电脑信息化。
生3:我听叔叔说:山区变化大,山沟马哒响,村村通公路。
生4:我听爷爷说:家乡变化大,村有文体站,看书下棋听音乐、还跳巴山舞。
师:党的富民政策使山区走上了幸福之路,让我们用歌声来歌颂这快乐生活吧!
(二)母子乐
学唱歌曲中第19—22小节两个声部
1、 出示两个声部的曲谱
2、即兴角色教唱:用“哈、哈、哈、哈”表示孩子的笑声唱第一声部;用“呵、呵、呵、呵”表示 母亲的笑声唱第二声部。
3、两个声部的合唱、老师手式指挥。
(三)一路走来一路歌
学唱歌曲:《i口今家乡山连山》
(师:听了同学们愉快的描述农村的新貌,和这么爽朗的笑声,更加激起了我想和同学们一起去看一看现在的新农村、新变化,同学们、走嗨!
1、音画结合播放歌曲《如今家乡山连山》
(让生聆听后回答下列问题:(1)这首歌的节奏特点是什么?(张驰相间)。(2)这首歌的旋律特点是什么?(忽高忽低)。(3)这首歌描写了什么?(母子俩愉快地对话)。(4)这首歌是用什么情绪演唱的?(风趣、兴奋、热烈)。
2、老师范唱
(当学生回答完上述问题后,师:满怀着丰收的喜悦,聆听了她们母子俩的对话,我也想体验这种快乐,我也想模仿唱一唱这首歌,好吗?(生:好!)。老师边弹琴边唱《如今家乡山连山》)
3、让学生随琴用“啦”轻声哼唱曲谱。
4、随录音伴奏唱出歌词。
5、分声部试着演唱歌曲的合唱部分。
6、随录音伴奏演唱歌曲,老师手式指挥。(演唱之前,老师提醒同学们注意:演唱时音量不能过大,在唱到二声部时要注意聆听对方声部的演唱。)
三、快乐着我们的快乐(创作与表现)
(一)“老调新唱”(让生创编歌词进行演唱)
(师:同学们听了、唱了这首母子对话的歌曲,我想同学们还有许多话要对自己的爷爷、外婆、叔叔、姑姑讲吧?那么就请同学们把它讲出来、唱出来吧!)
1、自由创编、写出歌词,老师巡回辅导。
2、选择几首具有代表性的歌词进行点评,并由词作者进行演唱,老师钢琴伴奏。
(二)我快乐我歌唱(对歌曲进行改编,多种形式的演唱)
1、用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进行说唱。(流行歌曲风格)
2、师生角色表演唱(师扮母亲,生扮孩子,二人唱)
3、在歌曲中加“衬词”的演唱(在每句歌词后面加上一个衬词,增加角色问与答的语气)
4、一领众和地进行演唱(老师领唱,学生唱二声部;一女生领唱,其他同学唱二声部)
5、女生领男生和,进行演唱。
6、合唱(唱到二声部时,女声唱第一声部,男生唱第二声部,老师钢琴伴奏)
四、小结
师:幸福的生活来自于党的富民政策和人们辛勤的劳动,让我们从小努力学习,不断掌握科学文化知识,长大后把我们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更加美好!
如今家乡山连山 体验家乡美篇七:原创如今家乡山连山教学设计 - 李莉颖的_20151125_195128
教学目的 1、认识顿音记号,学习短促、跳跃、有气息支持的断音唱法。 知识与技能 2、理解歌曲《如今家乡山连山》的意境,用活泼、欢快情绪演唱,对歌曲作即兴创造与改编,表达对家乡的赞美之情。 过程与方法 3、在音乐活动中获得生活幸福美好与母女亲子情感的体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重点: 1、顿音演唱方法,激发赞美家乡的情感。 2、 顿音记号、四分休止符的正确演唱。 3、二声部的处理。 教学难点:歌曲最后一句的处理 教具学具:电子琴 多媒体 课件 一、体验家乡美: 师:同学们好,很高兴走进你们的音乐课堂,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好消息,有一个小女孩,小的时候生活在风景秀丽的农村,听说今年家乡丰收了,那你们想不想去她的家乡看一看呢?(生)好,让我们快点出发吧!(出示新农村的景象图片) 师:同学们,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看到了忙碌的农民伯伯和阿姨,粮食丰收了,他们笑的笑容,听到了他们的笑声) 师:是啊!由于党的好政策,如今我们的家乡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真可谓是年年都有好收成,天天都有好日子啊! 二、体验丰收的喜悦 1、师:唉,那你们猜,农民伯伯看到,这么丰收的景象,他们的心情会怎样呢?(生:很开心) 师:假如你现在就站在这一片田野中,看看到这丰收的景象,你会是怎样的心情?请你做一做(生:开心地笑,高兴地跳) 2、师:从大家惊喜的眼神和开心的笑容中,老师就知道你们很开心,那小▼姑娘他开不开心啊?(生:开心)那让我们和小姑娘一起开心地笑一笑,把我们的笑声加入旋律当中,一起来唱一唱吧!(出示课件) ▼▼ ▼▼ ▼▼ ▼ ▼▼ ▼▼ ▼▼ ▼ 66 66 ∣63 30 ∣55 55 ∣ 52 20 师:①请随老师的琴一起用“哈”来模唱 ②在唱时,请同学们打开口腔,打开到好像半打呵欠状一样,好,让我们一起来体验(师弹生唱) ③曲谱中你还发现了什么呢?老师请同学们猜个谜语:(嘿嘿的小三角,调皮的小符号,唱起来一顿一跳,我们都叫它----顿音记号)师,你们知道的可真不少! 师:为了我们笑得更开心,请加上顿音记号一起来唱一唱吧!注意唱出断音的感觉。(师弹生唱) 3、 师:哎呀,你们的笑声真好听,农民伯伯听到你们的笑声忍不住也笑起来了呢!你们听…… ▼▼ ▼▼ ▼▼ ▼ ▼▼ ▼
▼ ▼▼ ▼ 33 31 ∣ 31 10 ∣ 22 22 ∣ 26 60 ∣ ● ● 师:想不想和农民伯伯一起开心地笑一笑呢?让我们一起来吧!(师弹生唱) 师:注意,演唱时我们的好朋友顿音记号,他提醒我们要唱的轻巧有弹性呢!好,让我们来试一试。 师:啊呀,好听极了!老师也想加入你们的队伍一起来唱呢!我有一个提议,你们来唱小姑娘的笑声(第一声部),老师来唱农民伯伯的笑声(第二声部),听听我们的笑声是不是很和谐呢?(师唱二,生唱一) 师:我们配合的太默契了,让我们交换过来,老师唱第一声部,你们唱第二声部,有信心唱好吗?(师一,生二) 三、新课学习: 师:太棒了,我们笑得真开心!嘘,老师好像听到有一对母女在争吵呢?他们在争吵什么呢?两人最后为什么开心地笑了呢?让我们一起来聆听歌曲《如今家乡山连山》,请同学们打开课本32页! 1、师:这对母女在争吵什么呢? 生:妈妈说家乡没有山,女儿说家乡有山 师:为什么姑娘说有山呢?这山又指什么呢? 生:是农民伯伯丰收的谷垛 是啊!这一座挨着一座的谷垛就像山一样,说明我们的家乡丰收了! 师:噢,你可真聪明!为什么最后两人都笑了呢? 生:①姑娘聪明可爱 ②妈妈夸我聪明,从小爱家乡 2、师:你感觉这首歌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情绪来唱呢?让我们再次聆听歌曲(生:欢快活泼) 师:你体会的真到位,让我们带着欢快活泼的情绪读歌词,一起去体验小姑娘的家乡美!好吗?(随伴奏读歌词) 3、师:小姑娘的家乡好美呀!老师忍不住想用歌声来,赞美小姑娘的家乡呢!你们来找一找哪两句是相同?(师弹唱)生:一二句 师:你能试着唱一唱吧!(生唱,然后一起合唱) 4、师:谁能以最快的速度找出哪些句子是唱家乡的山的?(生找) 师:让我们一起来唱唱家乡的山吧?(生随琴唱) 36 16 ∣13 2 5、看到家乡的庄家丰收了,谷垛多的就像连绵起伏的小山,你猜,她们母女俩会怎样?让我们一起在来感受一下歌曲。 6、师:老是觉得这笑声特别的熟悉,向我们前边学过的谁的笑声呢? 师:你们的小耳朵可真灵!是小姑娘和农民伯伯的笑声,让我们再来唱一唱吧!你们来唱第一声部(小姑娘的笑声),老师唱第二声部(妈妈的笑声),(师生合唱)。 师:你们的笑声可真甜,瞧,妈妈听了女儿的话,都笑弯了腰呢!小女孩心里
美滋滋的,好像被妈妈亲了一下,在哪儿呢?听老师唱最后一句,你们来找, 师:你真善于动脑,让我们带着这种甜蜜的感觉,再来唱一唱吧!(师弹教唱) ①注意”吆喂”稍弱一点,唱出妈妈亲我后,我高兴的心情来! ②“亲我小脸蛋“要轻一点,音量不宜过强! ③完整来唱一遍最后一句。 ④在四分休止符处,老师演唱时加入了响舌,让学生来说还可加入?(跺脚、捻指) 四、创造表现: 1、师:相信大家一定会唱这首歌了,让我们高兴的唱起来吧!(注意歌曲的前奏和间奏) 2、提速演唱:这是一首欢快的歌曲,那么演唱时速度快还是慢呢?让我们带着欢快的情绪,有感情的再来演唱一遍。 3、师:想不想使我们的演唱更加丰富多彩?那我们可以用什么形式来丰富歌曲的表现形式呢?(生:领、齐) 4、师:看到家乡越来越美了,你们的心情怎样?(生:自豪、骄傲、高兴、、、、) 5、师:让我们师生一起来合作演唱这首歌曲吧,听听老师是怎样配合你们的。(生唱词,师加入丰富的语气词) 如:妈妈告诉我,家乡没有山(咦)。我呀摇摇头,拉着妈妈看(耶)家家谷垛堆得高(是吗)如今家乡山连山(真的)哈哈、、、、。 6、师:你知道刚才老师是用什么形式和你们来表现这首歌曲的吗? 师:你觉得这种形式出现在歌曲里,会让歌曲变得怎样? 师:那你们能不能想出更多更丰富的语气词加入歌曲中来唱一唱吗? 师:听了你们的演唱,老师觉得很不够尽兴,不如这样,让老师来扮演妈妈,请一位同学来扮演孩子,,衬词大家一起唱,让我们一起来夸夸我们的家乡吧! 师:我们的家乡就在沂河岸边,这里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美丽的临沂市区风貌。(播放课件) 【完美结课】 师:同学们,为了我们的家乡变得更加美丽,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做一个从小热爱家乡的好孩子吧!
如今家乡山连山 体验家乡美篇八:如今家乡山连山
( 第八 )单元 课时教案
( 第八 )单元 课时教案
( 第八 )单元 课时教案
如今家乡山连山 体验家乡美篇九:如今家乡山连山说课稿
《如今家乡山连山》(模式课竞赛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好,很荣幸能有这样的机会和大家一起交流,我的说课题目是《如今家乡山连山》,根据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音乐教育的任务、音乐教学领域和我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实际水平,我分六项来完成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如今家乡山连山》选自湘教版社三年级第11课。全曲由五个乐句两个声部组成,用第一人称的手法描写了农村儿童的天真、纯朴。抒发了对家乡的热爱,歌颂了农村经济改革后的大好形势。歌词通过儿童的心理活动,把谷垛比作山,形象、生动的表现了农村丰收的景象。歌曲活泼、风趣,具有儿童语言特征。根据三年级学生的特点:接受能力强,学习歌曲快,我选择了这节音乐课。
二、说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为此我制定了知识、情感、能力三个方面的学习目标。具体如下:
1、知识目标:掌握顿音记号的标志,知道顿音记号要唱的短促、跳跃。
2、情感目标:能够用优美、圆润的嗓音演唱这首歌,歌颂美好的生活,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情。
3、能力目标:练习简单的二声部合唱,初步做到两声部间协调、整齐。
三、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生能够用优美、圆润的嗓音演唱这首歌,并表现出丰收的喜悦和儿童的天真、活泼。
难点:二声部是这节课的难点,我会拿出时间让他们单独练习二声部。
四、说教法
1、体验性音乐教学法:音乐欣赏法,聆听音乐,感受歌曲旋律美,歌词美,想象家乡美,培养学生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
2、实践性音乐教学法:练习法,练习二声部演唱,使二声部演唱和谐统一。创作教学法,让学生进行歌词创编,培养学生音乐创作兴趣。
3、语言性音乐教学法:给学生讲解顿音、切分音、附点四分音符的讲解,让学生理解掌握,使歌曲演唱表现更完美。
4、讨论法:分小组讨论的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五、说学法
1、主动吸收法:教育并不只是教师教的过程,而是人的本能发展的一种自然过程,所以我会给孩子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主动吸收。
2、小组合作法:我用合唱的方式,将他们分成高声部和低声部来演唱这首歌,从而增强他们的合作意识。
3、发现探究发:通过学生对歌词的理解,让他们去对歌词即兴创作。
六、说教学过程(音乐教学模式)
1、音乐感受与鉴赏
音乐新课程理念: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营造浓郁的音乐课堂氛围、加强教学的直观性。我采取了用多媒体来创设情境导入了新课。通过对音乐的体验使学生在音乐审美的过程中获得喜悦,对音乐产生兴趣,因而学生全身心的投入了课堂。
2、音乐表现
演唱歌曲是小学生最易于接受和参与的表现形式。为了使学生能主动的参与互动教学并能自信的演唱歌曲,我适时的创设与歌曲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情境。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1>我运用教唱法先将二声部歌谱学会,学生能够完整的唱歌谱后,加入歌词,让学生完整的唱这首歌。
<2>把高声部的4个小节拿出来,单独练习高声部,再高声部学会的情况下,加入二声部,让他们感受二部和声的效果。
<3>用游戏的方法唱歌,分高声部、低声部两个小组,把整首歌演唱出来,体会丰收的喜悦和儿童的天真、活泼。
3、音乐创作
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在学生对歌曲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我会让学生在歌词中适当的地方加入语气词,使歌曲更生动、形象。例如:“妈妈告诉我,家乡没有山”这句歌词,显得有点惋惜和遗憾之情,我觉得用“唉”比较好,下面的就分组讨论。
<1>每小组派一个代表唱出自己组里填的语气词。
<2>在所有组里的语气词里选一组最好的,确定下来。
<3>全班一起演唱,并加上确定的语气词。
<4>唱歌比赛:将学生分个组,一组高声部、一组低声部、一组加语气词,增强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合作默契。
4、音乐与相关文化
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我将给学生介绍常见乐器,让学生亲自体验乐器演奏,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以上是我的说课内容,敬请评委老师批评指正。
谢谢!
如今家乡山连山 体验家乡美篇十:9册音第五课
上一篇:《我多想去看看》教学反思
下一篇:西周的分封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