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汉语四六级】
第22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导学案篇一:第22课、时代特点鲜明明清文化二导学案
第22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2)
一、学习目标
识记和了解:四大古典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的成就,知道明清时期戏剧的繁荣、书法绘画的代表人物。
理解:明清文化是明清政治、经济的反映(明清小说批判封建社会的作用)
认识:明清是中国古典小说创作的成熟期,这些小说多数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重点: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四大古典文学名著的文学成就和时代特点。
难点: 多方面地了解四大文学名著的内容;多角度地理解明清文化作品的时代特点。
二、知识梳理 古典小说的高峰
___时期, ___的创作进入___,众多的小说家,用高超的艺术手法和形象生动的语言,叙述一个个错综复杂的故事,塑造了一个个性格鲜明的典型人物。小说的内容,多数反映了_________,表达了______。
成书于___的《三国演义》,是我国___一部长篇历史小说。这部小说,是___根据历史记载和民间传说创作的。书中描写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错综复杂的政治和军事斗争。
和《三国演义》同时成书的___,是我国第一部以______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作者___,在书中描写北宋末年宋江领导的梁山泊农民起义,歌颂了农民的斗争精神。
______的《西游记》,是一部充满___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这部小说,是___根据民间流传的唐僧取经的故事创作的。他通过塑造孙悟空这个形象,歌颂了______。
___朝曹雪芹创作的___,是我国古典小说的___。书中描写贾、王、史、薛四大封建家族的衰亡,和贵族青年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深刻鞭挞_________。《红楼梦》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戏剧的繁荣
明清时期戏剧表演成为城乡人民重要的文化活动。___是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他的代表作___,通过神奇的爱情故事,有力的批判了___。
___,___成为戏班荟萃之地,各种地方戏曲都这里上演。后来以___、___为基础,融合吸收了其他剧种的曲调和表演方法,在___中期初步形成了一个新的剧种——京剧。 书画的成就
___的书法比以前普及。当时的书法,以行书、草书见长,涌现了___等一批书法家。董其昌的书法,吸收古人书法的精华,但不在笔迹上刻意模仿,兼有___之美。
明朝的绘画,以山水、花鸟画居统治地位。___著名画家___,善用泼墨。___的扬州八怪,进一步发展徐渭的笔墨纵横手法。
三、合作探究
1、根据《三国演义》这部作品,你能说出历史与历史小说的区别吗?
3、明清时期的小说与戏剧在思想上有什么共同之处?
四、随堂检测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成书于明朝中期的《三国演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B.《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C.明朝末年的《西游记》是一部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
D.清朝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歌颂了人民蔑视封建统治、勇于反抗的精神 2.其书法兼有“颜骨赵姿”之美的明代书法家是( )。 A.徐渭 B.黄庭坚 C.董其昌 D.米芾 3.代表我国古典小说创作高峰的作品是( )。
A.《三国演义》 B.《西游记》 C《红楼梦》 D.《水浒传》 4.19世纪中期初步形成的一个新剧种是( )。
A.京剧 B.元曲 C.徽剧 D.昆曲 5.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三国演义》的作者是施耐庵 ②高鹗续写了《红楼梦》后40回 ③《牡丹亭》的作者是明代著名的剧作家汤显祖 ④明末著名的画家有徐渭、陈洪绶 ⑤董其昌是清代著名书法家 ⑥“扬州八怪”指的是明清时期活跃于江苏扬州地区的八位画家 A.②③④ B.②⑤⑥ C.①③④ D.②③④⑥
第22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导学案篇二:第22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第22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
一、学习目标
1.古典小说的高峰。
2.戏剧的繁荣和书画成就。 二、旧知识巩固(3分钟):
回忆上节课所学的科学巨匠和巨著?
三、学生自学,完成学习任务(30分钟) (一)独学(10分钟):(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并提出不懂得地方,写在导学案上;根据导学案提供的内容,在书上进行勾画和记忆,然后闭书完成预习部分。)
一、古典小说的高峰 阅读第一个标题,完成下列问题:
⑴明清时期,古典小说的创作进入 阶段。小说的内容多数反映当时的 表达人民 的意愿。
二、戏剧的繁荣 阅读第二个标题,完成下列问题:
⑴明朝后期最富盛名的戏剧家是 代表作《 》,通过神奇的爱情故事,批判了吃人的 。
⑵清朝中后期, 成为戏班荟萃的地方。后来,以 为基础,融合吸收了其他剧种的曲调和表演方法,在 初步形成一个新的剧种 。 三、书画的成就 阅读第三个标题,完成下列问题:
⑴明朝的书法比以前普及,当时的书法,以 见长,涌现出了 等一大批书法家。 ⑵明朝的绘画以 居统治地位。水墨写意花鸟画推陈出新。代表人物有明朝的 ,清朝的“ ”。 (二)对学(20分钟): 1.组内交流检查(5分钟):
(1)组长组织交流检查是否勾画正确,并且进行更正。(2)组长组织讨论组员不懂得地方。
(3)组长再根据讨论的结果归纳出小组内还有哪些不懂得问题,写在黑板上。 2.教师引领(5分钟):组织学生解决反馈的问题和帮助学生分类归纳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3.记忆并检查(10分钟):识记基础知识,小组内抽背;小组间互查基础知识记忆的情况,由组长轮流抽别组的两个同学各4个问,老师统计回答问题的正确率来评小组分。
(三)我不懂得有:
四、合作探究,小组讨论。派代表回答。(10分钟): 身边的历史:国粹
⑴观察图片,这些脸谱来自于我国的哪一种戏剧形式?并简单介绍其形成过程。
1
第22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导学案篇三:七年级历史第22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导学案
乡中心学校导学案
1
2
第22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导学案篇四:安徽省蚌埠市行知实验学校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2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导学案
第22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
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古典小说的创作到明清时期进入成熟阶段,知道明清时期戏剧的繁荣、 书法绘画的代表人物。
2、简述四大古典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的成就, 理解其思想艺术特色。
3、知道史学研究和文学创作在方法上的不同之处,提高史学素养和文学素养;培养 鉴赏文艺作品的素质,激发阅读文学名著原作的欲望。
学习重点:《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四大古典文学名著的文学 成就和时代特点。
学习难点:多方面地了解四大文学名著的内容;多角度地理解明清文化作品的时代特点。 学习过程:
一、自学探究:
( 学习任务:详细阅读教材,独立完成下列知识填空,并努力记住下列知识,有疑问的地方作出标记并提出来。)
(一)小说:
1、特点:————的成熟阶段。
2、内容:反映当时的——,表达人民——、——的意愿。
3、代表作:(1)《三国演义》:作者——,是最早的——————。
(2)《水浒传》: 作者——,是第一部——————。
(3)《西游记》: 作者——,是充满———————。 (4)《红楼梦》: 作者——,具有高度的——和——,是我国——的高峰。
(二)戏剧:
1、汤显祖:代表作————。
2、京剧:——世纪中期初步形成,以——和——为基础。
(三)书法:
明朝的书法以——、——见长,书法家——,兼有“————”之美。
(四)绘画:
1、特点:以——、——居统治地位。
2、代表:明末的——,清初的“——”。
二、合作交流:(看看你这堂课的收获。)
1、根据《三国演义》这部作品,说明历史著作和历史小说的不同所在。
2、明清时期的小说和戏剧在思想上有何共同之处?
三、拓展延伸:(思维拓展,学以致用。)
制作一个表格,归纳古代中国在文学、绘画及书法方面的成就。
四、系统总结:(只有不断总结才能有所提高。)
五、巩固练习:(相信自己一定能顺利通过!)
1
1、下列中国古典小说的章节标题中,出自《三国演义》的是( )
A、梁山泊义士尊晁盖 B、林黛玉重建桃花社 C、孙行者大闹黑风山 D、曹操煮酒论英雄
2、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是( )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红楼梦》 D、《西游记》
3、明清小说在思想上的共同点是( )
A、都用高超的艺术手法塑造人物 B、都具有反封建的思想内容
C、都歌颂了农民的斗争精神 D、都揭示了封建社会崩溃的必然性
4、京剧是我国的国粹,你知道它是什麽时候形成的吗?( )
A、18世纪末 B、19世纪中期 C、19世纪末 D、20世纪初
5、《红楼梦》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学的重要文献,作此评价的最主要依据是(
A、它描述了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 B、它深刻鞭挞了封建制度的罪恶
C、它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 D、他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6、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是( )
A、关汉卿 B、汤显祖 C、马致远 D、王实甫
7、作品有“颜骨赵姿”之美的明代书法家是( )
A、柳公权 B、董其昌 C、徐渭 D、颜真卿
8、19世纪初年的流行语:“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请回答:
(1)《红楼梦》的作者是谁?什麽时候创作的?
(2)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什麽?
(3)《红楼梦》在文学史上有何价值?
六、当堂反思:(只有反思才能有所进步!)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与不足?
2 )
第22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导学案篇五: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2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古典小说的创作到明清时期进入成熟阶段,知道明清时期戏剧的繁荣、 书法绘画的代表人物。
2.简述四大古典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的成就, 理解其思想艺术特色。
3.知道史学研究和文学创作在方法上的不同之处,提高史学素养和文学素养;培养 鉴赏文艺作品的素质,激发阅读文学名著原作的欲望。
学习重点:《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四大古典文学名著的文学 成就和时代特点。 学习难点:多方面地了解四大文学名著的内容;多角度地理解明清文化作品的时代特点。 学习过程:
一、自学探究:
( 学习任务:详细阅读教材,独立完成下列知识填空,并努力记住下列知识,有疑问的地方作出标记并提出来。)
(一)小说:
1.特点:————的成熟阶段。
2.内容:反映当时的——,表达人民——、——的意愿。
3.代表作:(1)《三国演义》:作者——,是最早的——————。
(2)《水浒传》: 作者——,是第一部——————。
(3)《西游记》: 作者——,是充满———————。
(4)《红楼梦》: 作者——,具有高度的——和——,是我国——的高峰。
(二)戏剧:
1.汤显祖:代表作————。
2.京剧:——世纪中期初步形成,以——和——为基础。
(三)书法:
明朝的书法以——、——见长,书法家——,兼有“————”之美。
(四)绘画:
1.特点:以——、——居统治地位。
2.代表:明末的——,清初的“——”。
二、合作交流:(看看你这堂课的收获。)
1.根据《三国演义》这部作品,说明历史著作和历史小说的不同所在。
2.明清时期的小说和戏剧在思想上有何共同之处?
三、拓展延伸:(思维拓展,学以致用。)
制作一个表格,归纳古代中国在文学、绘画及书法方面的成就。
四、系统总结:(只有不断总结才能有所提高。)
五、巩固练习:(相信自己一定能顺利通过!)
1.下列中国古典小说的章节标题中,出自《三国演义》的是( )
A.梁山泊义士尊晁盖 B.林黛玉重建桃花社 C.孙行者大闹黑风山 D.曹操煮酒论英雄
2.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是( )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红楼梦》 D.《西游记》
3.明清小说在思想上的共同点是( )
A.都用高超的艺术手法塑造人物 B.都具有反封建的思想内容
C.都歌颂了农民的斗争精神 D.都揭示了封建社会崩溃的必然性
4.京剧是我国的国粹,你知道它是什麽时候形成的吗?( )
A.18世纪末 B.19世纪中期 C.19世纪末 D.20世纪初
5.《红楼梦》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学的重要文献,作此评价的最主要依据是( )
A.它描述了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 B.它深刻鞭挞了封建制度的罪恶
C.它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 D.他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6.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是( )
A.关汉卿 B.汤显祖 C.马致远 D.王实甫
7.作品有“颜骨赵姿”之美的明代书法家是( )
A.柳公权 B.董其昌 C.徐渭 D.颜真卿
第22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导学案篇六:【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2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导学案
第22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
内容标准:以明清小说为例,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字成就;列举明清时期书法、绘画等方面的主要成就。
学习重点:《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四大古典文学名著的文学成就和时代特点。 学习难点:多方面地了解四大文学名著的内容;多角度地理解明清文化作品的时代特点。
预习指导:通读课本,勾画并记忆以下知识点:(1)明清小说的思想及代表作品,四大名著各自的作者、体现的思想和地位。(2)戏剧繁荣的背景和表现。(3)明清书法和绘画的特点、代表人物。
【知识梳理】(15分钟独立完成)
一、古典小说的高峰
1、表现: 时期,古典小说的创作进入成熟时期。
2、思想:多数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表达了人民反抗 、追求 的意愿。
3、代表:(1)《三国演义》①作者:元末明初的 。②地位:是我国最早的一部 。
(2)《水浒传》:①作者:元末明初的 。②思想:歌颂了 的斗争精神。③地位:我国第一部以 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3)《西游记》:①作者:明朝中期的 。②思想:歌颂了人民蔑视 、勇于反抗的精神。③地位:一部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 。
(4)《红楼梦》:①作者:清朝的 。②思想:深刻鞭挞了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罪恶,揭示了 的历史趋势。③地位: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具有高度的 ,
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二、戏剧的繁荣
1、背景:明清时期, 成为城乡人民的重要的文化活动。
2、表现:(1)汤显祖“明朝后期戏剧家,其代表作 ,通过神奇的爱情故事,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2)京剧的形成: 中期,以徽剧、汉调为基础,融合吸收了其他剧种的曲调和表演方法,初步形成。
三、书画成就
1、书法:(1)特点:明朝的书法比以前普及;以 见长。(2)代表: 的书法兼有“颜骨赵姿”之美。
2、绘画:(1)特点:明朝绘画,以山水、花鸟画居统治地位。水墨写意花鸟画,推陈出新。(2)代表:明末的 ,善用泼墨。清朝的“ ”,继承、发展徐渭的手法,又各有特点。 【学习探索】(深入学习,学以致用)
一、古典小说的高峰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明清是中国古典小说创作的成熟期,这些小说多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表达了人民反抗封建统治、追求自由幸福的意愿。
【探究思考】
(2)请结合材料一中的一本书内容,谈谈明清小说是如何表达了人民反抗封建统治或追求自由幸福意愿的。
(3)结合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历史和《三国演义》的内容,谈谈《三国演义》中人物形象与历史事实是否相符?罗贯中时都犯了歪曲历史的根本性错误?为什么?(提示:理由从历史和历史小说的区别切入)
二、书画成就
阅读下列材料:
图一《墨葡萄图》 图二《兰竹图》
请回答:
(1)请分别指出图一、图二的作者是谁?你能从图一中看出该画有何特点吗?
(2)图二的作者是哪一画派的代表人物?他与图一作者有何关系?
【知识探究】
明清处于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科技文化虽然取得一定成就,但较之宋元时期的文化,却明显逊色不少,而且与西方的差距也拉大了,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学习本课的收获与不足:
第22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导学案篇七:七年级下第22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导学案
第22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导学案
一. 学习目标:
1. 识记四大古典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的作者,认识它们
的主要内容和思想艺术特色。
2. 识记汤显祖及其代表作品,认识京剧的形成。
3. 列举明清时期书法、绘画等方面的主要成就,培养鉴赏书画艺术作品的素质。
二. 重点:四大古典文学名著的文学成就和时代特点。
三. 学习难点:
1. 没读过四大古典文学名著,利用影视剧、连环画等媒体获得的已有认知理解本课的
学习目标。
2. 理解明清文化的时代特点。
四. 预习自学
1. 查资料,了解我国古典小说的起源和发展。
2. 古典小说的高峰概况。
3. 列表比较、识记四大名著(提示表格比较项目:著作、作者、成书时间、地位、主要
内容及特色)。
4. 查资料了解罗贯中、施耐庵、吴承恩、曹雪芹、汤显祖、董其昌、徐渭、陈洪绶、扬
州八怪。
5. 了解中国戏剧的产生和发展。
6. 了解京剧的形成,了解徽剧和汉调。
7. 列举明清时期书画成就。
五. 合作探究:
1.《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是什么形象?历史课本中介绍的曹操是什么形象?讨论p127页动脑筋。
2.《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作者在创造孙悟空这个形象时,用意是什么?(提示:可以结合自己对《西游记》和孙悟空的了解回答第一问,结合《西游记》的内容回答第二问。)
3.为什么说《红楼梦》通过对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的描写,有力地鞭挞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的罪恶?(可以结合《红楼梦》的内容分析作品对封建礼教和制度的批判。)
4.查资料了解后人对《红楼梦》的研究,明白《红楼梦》为什么被誉为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
5.我国长期流传着这样的见解:“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男不看《红楼》,女不看《西厢》。”你知道这种见解的理由吗?你认为这种见解对不对?
六.思维小助手:影视剧具有直观性强、易于普及的特点,但仅看根据文学名著改编的影视
剧,很难品味出原著的艺术价值,要养成看原著的习惯。而且,真正理解影视语言也不是容易的事。
七.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学习“古典小说的高峰”,第二课时学习“戏剧的繁荣”
和“书画成就”。
第一课时上课流程
导语:十九世纪初年的流行语:“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点出了《红楼梦》的地位和影响:它是我国古典小说的最高峰,也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古典名著的海洋,撷取一些珍宝,领略它们撼人心魄的美。
请两位学生说导语,激发同学学习的兴趣。
师过渡:在明清时期,我国商品经济超过以往,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在此基础上,唐宋时期出现的市民文化也日趋成熟和繁荣。这种成熟和繁荣在文学方面的表现,就是长篇白话小说取代诗词散文而成为文学的主流。四大名著是这一时期小说最高成就的体现,其中《红楼梦》更是把古典小说的成就推上了高峰。
(第 组)
一 简述我国古典小说的起源和发展。
二 古典小说的高峰概况。(作品多、作家多、内容反映生活等方面。)
三 列表比较、识记四大名著(提示表格比较项目:著作、作者、成书时间、地位、主要内容及特色)。
(第 组)
四 合作学习《三国演义》。
1.简介罗贯中。
2.说说你喜欢的书中的人物。
3.《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是什么形象?
4.历史课本中介绍的曹操是什么形象?
5.讨论p127页动脑筋。
(第 组)
五 《水浒传》
1.简介施耐庵
2.详细介绍《水浒传》的主题和思想内容
3.你喜欢的《水浒传》的人物。
(第 组)
六 吴承恩和《西游记》
1.简单了解吴承恩
2.《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作者在创造孙悟空这个形象时,用意是什么?(提示:可以结合自己对《西游记》和孙悟空的了解回答第一问,结合《西游
记》的内容回答第二问。)
(第 组)
七 曹雪芹和《红楼梦》
1.简介曹雪芹的生平
2.为什么说《红楼梦》通过对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的描写,有力地鞭挞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的罪恶?(可以结合《红楼梦》的内容分析作品对封建礼教和制度的批判。)
3.查资料了解后人对《红楼梦》的研究,明白《红楼梦》为什么被誉为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
(第 组)
八 我国长期流传着这样的见解:“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男不看《红楼》,女不看《西厢》。”你知道这种见解的理由吗?你认为这种见解对不对?(三人说)
九 讨论古典小说如何体现了明清时代的特点?
十 总结本课内容。侧重在梳理有关古典名著历史知识。
十一.全班学生辩论:观看根据文学名著改编的影视剧,能否代替读文学原著?
师小结:影视剧具有直观性强、易于普及的特点,但仅看根据文学名著改编的影视剧,很难品味出原著的艺术价值,要养成看原著的习惯。而且,真正理解影视语言也不是容易的事。
我国古典小说的起源和发展
1. 起源: 小说起源于古代的神话传说。
2. 初具规模时期:魏晋时代,有一些文人或佛教徒,用古代的神话传说作材料,进行
加工,创作了许多神仙鬼怪小说。
3. 初步成熟时期(唐传奇):到了唐朝,小说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创造了相当完整的短篇
小说的形式。唐朝的传奇小说,不仅篇幅比以前扩大了,而且注意到结构的安排和
人物的性格描写、形象塑造,内容也由志怪述异扩展到人情社会的广阔生活领域。
从魏晋南北朝直到唐代,小说都是用文言写的。
4. 进一步发展(宋白话小说):宋代开始出现白话小说——“话本”。白话文体的运用,
在唐代的民间文学里已经萌芽。到了宋代,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生活的需要,民间艺人的说书活动——“说话”日益活跃。由于听众大多是平民,说话人就采用当时
最流行的白话来讲述故事。把这些故事记录下来的话本,就是白话小说。
5. 成熟:到了元末明初,一些文人也开始用白话创作小说,出现了许多优秀的短篇小
说和章回体的长篇小说。元末明初,我国的白话小说进入了成熟阶段。
6. 高峰时期(明清章回体小说将古代小说逐渐推向了顶峰):如《三国演义》《水浒传》
《西游记》《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红楼梦》等,《红楼梦》则代表古代小说
的顶峰。
中国古典小说的特点
(1) 注意人物行动、语言和细节的描写;在矛盾冲突中层示人物性格;人物性格单一,少
变化;把刻画人物的行动、语言和具有典型意义的细节作为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而很少涉猎人物的内心世界。
(2) 情节曲折、故事完整。如唐传奇布局雄伟,情节发展有戏剧性,头尾完整,复杂矛盾
冲突始终围绕一条主线。
(3) 语言准确简洁、生动流畅、富于个性化。如《水浒传》中对鲁智深拳打镇关西的描写。
(4) 叙述时常带有说书人的印记,行文常是说书人的叙述口气,如“看官听说”、等。为了
需要而设置的巧合,更是古代小说的特色之一。巧合的设置使故事情节变得更加离奇。
中国戏剧的产生和发展
1. 中国戏剧的源头是先秦时代的“优”。《左传》说:“宋华弱与乐辔,少相狎,长相优。”
所谓优,就是戏谑的意思。这种优,既有歌舞,又有戏谑,歌舞与戏谑相混杂。以
表演歌舞为主的称为“倡优”,以表演戏谑为主的称为“俳优”。以戏谑表演为主的优,
到晋代发展成为戏剧,叫做参军戏。主要由参军、苍鹘(hú)两个角色作滑稽的对
话或动作,引人发笑,有时也用以讽刺朝政或某种社会现象。参军戏在唐宋大为流
行,宋时又称杂剧,角色也有所增加,并有了演出的脚本。
2. 到南宋,南方的杂剧逐渐发展为宋元南戏;北方的杂剧(院本)逐渐发展为元杂剧。南
戏用南曲演唱,由宋杂剧、唱赚、宋词以及里巷歌谣等综合发展而成,是中国戏曲
最早的成熟形式,元代广泛流行于南方民间,明成化、弘治以后进一步发展为传奇。元杂剧用北曲演唱,是在金院本和诸宫调的基础上广泛吸收多种词曲和技艺发展而
成的,对后来中国的戏曲艺术有着深远的影响。
3. 明中叶以后,杂剧衰落,其优秀的遗产为传奇所继承。
4. 明清是传奇盛行的时期,曲调、表演艺术、角色分行等都有进一步的发展,同时又
吸收、继承一部分元杂剧的精华,兼用一些北曲的曲调,因而也更加丰富多彩。明
嘉靖至清乾隆年间,是传奇发展的鼎盛时期,当时的许多剧种如昆腔、弋阳腔、青阳腔、高腔等,都以演唱传奇剧本为主。
舞台布景的出现
中国的古典戏剧,一向是在空舞台上演出的,舞台上没有近似自然景物的布景,连道具也很少用。剧情中的景物描写,主要通过演员的虚拟表演间接地表现出来。明万历年间,经济发达的江南地区,大官僚地主养优成风。一些大官僚在退职闲居之后,往往组织大规模的戏班,称为“家班”,以供自己娱乐。这种家班具有比较优越的经济条件,开始尝试在演出中使用舞台装置。据张岱《陶庵梦忆•刘吉晖女戏》的记载,当时有个刘吉晖的女戏班,在演出《唐明皇游月宫》(可能是明传奇《彩毫记》中的一出《游玩月宫》)时就使用了布景。帷幕拉开,舞台上恍如月宫,白兔捣药,桂树婆娑,吴刚倚立,嫦娥中坐,云气五色,月光满晖,真是神奇境界。到清代康熙年间,这种舞台布景在《长生殿》和《桃花扇》的演出中,又有新的发展。不过,后来随着地主家班的逐渐衰落,这类舞台装置未能继续发展下去。而一般的民间职业戏班,限于经济条件,又搞不起这种花钱的布景。所以,舞台布景在中国的古典戏剧中未能发展成为传统。到了近代,西方的话剧传入我国,舞台布景才逐渐被其他剧种所采用,中国的古典戏剧才普遍使用布景。
第22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导学案篇八:人教版七年历史下册第22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导学案
北林区兴福中学“导学·合作·探究”型课堂教学导学学案
班级 姓名 编号 日期: 2014-5- 审批:
课题
【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古典小说的创作到明清时期进入成熟阶段,知道明清时期戏剧的繁荣、 书法、绘画的代表人物。
2、过程与方法:导学、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创新思维。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四大名著等,得出其反封建的积极内容,体现鲜
明时代特点;了解它们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在世界文学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22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 (第 1 课时;共 1 课时) 设计者:刘百燕 一年级·组制
书法、绘画的代表人物。
“日日清巩固达标训练题” 自评: 师评:
一、基础题:精挑细选,(检验自主学习的成果,并交流展示3分钟) 1.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 ) 2.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 ) 3.被誉为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的作品是 ( ) 4. 我国古代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是 ( )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5.作品有“颜骨赵姿”之美的明代书法家是 ( )
A、柳公权 B、董其昌 C、徐渭 D、颜真卿
6.京剧是国粹,它形成于 ( )
A明朝前期 B清朝前期 C明朝中期 D清朝中期
7.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是 ( )
A、关汉卿 B、汤显祖 C、马致远 D、王实甫
8.善写兰、竹、石的画家是 ( )
A.郑板桥 B.徐渭 C.徐悲鸿 D.齐白石
9.下列中国古典小说的章节标题中,出自《三国演义》的是( ) A、梁山泊义士尊晁盖 B、林黛玉重建桃花社
C、孙行者大闹黑风山 D、曹操煮酒论英雄
10.明清小说在思想上的共同点是 ( ) A、都用高超的艺术手法塑造人物 B 、都具有神话色彩 C、都歌颂了农民的斗争精神 D、大都具有反封建的思想内容 二、(互帮互学,共同提高) 1、 19世纪初年的流行语:“开谈不说《红楼梦》, 读尽诗书也枉然。” 请回答:(1)《红楼梦》作者是谁?何时创作的?
(2)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红楼梦》在文学史上有何价值? 2、观察右图,回答问题: 1)图中人物是谁?出自我国哪部古典文学名著? 2)写出该古典文学名著的作者及成书的年代。 3)作者塑造他是反天庭玉帝、战妖魔鬼怪的英雄人物。其寓意怎样?
三、2、延伸:课外阅读四大名著,搜集相关历史故事,课下交流。
Ⅲ.复习辅导部分:
回头看:基础知识再现与梳理. 整合知识:制作表格,归纳古代中国在文学、绘画及书法方面的成就。
1、 秀身手:完成作业任务. 自主完成练习册上与本课相关习题。 【教师寄语】 在竞争中进步!在合作中成长!
第22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导学案篇九: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22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 第1课时 导学案 张凤瑜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深圳市龙华新区万安学校教案表
第22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导学案篇十:第22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导学案
第二十二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
七下历史 编写人:张瑞红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明代三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及其作者罗贯中、施耐庵、吴承恩;戏剧家汤显祖及其《牡丹亭》。书画上明朝董其昌的“颜骨赵姿”,徐渭的泼墨作画。清朝的“扬州八怪”。
2.能力目标:1.归纳明代三大古典小说及其作者,培养学生的归纳、列举能力。2.概括明朝文学艺术的时代特点,分析小说、戏剧、书画繁荣的原因。
3.德育目标:1.市民文学的兴盛是明朝经济发展、商业繁荣、城市兴起的必然结果。2.明朝文学艺术的主流是揭露封建社会的腐朽、罪恶,歌颂真善美。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明代著名的奇书、戏剧、及其作者。
难点:分析明代小说、戏剧繁荣的原因及主要的思想特点。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明清时期,我国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哪些领先世界的成就?明清时期,我国不仅在自然科学方面取得了辉煌成就,在社会科学领域也呈现出百花齐放、全面繁荣的局面。涌现出许多著名的小说作家、书法家和画家,把我国在小说、书画方面的成就推向一个新的繁荣阶段。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明清时期艺术的殿堂,去领略古代文人的风采。
二)自学
1.( )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 )的丝织业后来居上;( )是全国的制瓷中心。
2.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是《 》;我国第一次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是《 》。
3.明代书法兼有“颜骨赵姿”之美的书法家是( ),创泼墨画法的画家是( ) 。
三)点拨
一、古典小说的高峰
明清时期,小说的创作进入了繁荣阶段。众多的小说家,用高超的艺术手法和形象生动的语言,叙述一个个错综复杂的故事,塑造了一个个性格鲜明的典型人物。
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边看边回忆对于这些小说的了解,请学生来自己介绍介绍这些小说。
出示总结的表格
二、戏剧的繁荣
明清时期,戏剧表演成为城乡人民重要的文化活动。汤显祖是明朝后期最著名的戏剧家。他的代表作《牡丹亭》,通过神奇的爱情故事,有力地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
清朝中后期,各种地方戏都在北京上演。后来,以徽剧、汉调为基础,融合吸收了其他剧种的曲调和表达方法,在19世纪中期初步形成了一个新的剧种——京剧。
三、书画的成就
明朝的书法比以前普及。当时的书法,以行书、草书见长。董其昌的书法,吸收了古人书法的精华,但不在笔记上刻意模仿,兼有“颜骨赵姿”之美。
明朝的绘画,以山水、花鸟画为主。明朝末年的著名画家徐渭,善用泼墨。他的画,挥洒自如,气势磅礴。清朝的“扬州八怪”,进一步发展了徐渭的笔墨纵横手法,流传下来的作品很多。
(介绍一下徐渭、扬州八怪等人,比如说:郑板桥)
四)训练
1.总结明代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的著作是( )
A.《天工开物》 B.《农政全书》 C.《齐民要术》 D.《梦溪笔谈》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徐渭是“扬州八怪”之一B.曹雪芹创作了《红楼梦》
C.施耐庵创作了《三国演义》D.董其昌是著名的小说家
3.明朝小说和戏剧在思想上共同点是( )
A.都是描写才子佳人的故事 B.都具有反封建的思想
C.都有很高的艺术性 D.都是用浪漫手法写成的
五)板书设计:
二、戏剧的繁荣
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
三、书画的成就
1.董其昌的书法
2.明朝末年的著名画家徐渭
3.清朝的“扬州八怪”
六)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