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汉语四六级】
东北三省教学反思篇一:2011东三省一模试题分析及教学反思汇总
明确目标 讲究策略 挖掘潜力 寻求突破
——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分析
一、试题分析:
(一)从考查的知识范围看,试卷很好地考查了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探究六大能力。
(二)从分值的分布看,阅读部分占70分,语言文字运用占20分,写作占60分。
(三从试卷结构看,使用了宁夏高考语文试题模式,符合考试大纲、考试说明的要求。
(四)从试题内容上看,比较关注社会热点和焦点,注重人性和人生价值。比如现代文阅读是探究“热词”,文中出现了很多网络上流行的词语;文学类和实用类阅读作品突出了人性美和对人性的认识;作文则突出怎样来实现人的价值。
(五)从题型设置上看,阅读部分依旧是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古典诗歌鉴赏和文学类和实用类选做题,考查形式沿用以往的客观选择和笔答两种方式。
1、现代文阅读依旧以单纯的三道客观选择为考查方式,分值未变,且以对照信息为主,在宁夏模式中它被放在试卷的头阵,要求考生迅速进入答题状态 ,静心去读、去对照 。
2、人物传记仍是文言文考查的热点,文章采用的手法符合中国传记文学特征,以讲述事件为主,鲜有对人物的评价,而评价放在选择题中,学生只需根据语境和自己的理解将各类事件对号入座。注重对实词和特殊句式的考查,体现在选择题和翻译中,准确的判断离不开学生对语境义的把握和语法分析能力。
3、诗歌部分考查学生鉴赏修辞手法、体会作者复杂情感的能力,特别涉及到对诗歌专业知识的了解,比如“诗歌的三、四句”指的是哪一部分,诗歌中的修辞手法有那些。
4、名句默写部分设置三道小题,学生没有选择的余地,均为必答。从初高中篇目的分配来看,初中有一题,高中有两题,难度相对比较大,容易出现丢字、落字、写错字现象。
5、选做题前者是小说阅读《我的第一只鹅》,后者是实用类文本阅读《胡大白——安安静静做大事》,均由一道双向选择题和三道笔答题组成。由于小说类阅读难度稍大些,只有个别的学生选做,选择的区分度不强。
6、文字应用部分三道选择题考查成语运用、辨析病句和语句衔接能力,笔答部分包括仿写题和填写虚词。作文依然考查材料作文。
(六)从试题的难易程度上看,整体难度不大,现代文阅读和作文难度稍大一些。
(七)对试题的一点看法。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第一题B和D说的都不是很严谨,很容易选错。实用类文本阅读探究题出现的选择问,应该可以从一个方面进行探究,但参考答案要求把两方面结合起来谈。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成绩总体概况:
理科参考人数1264,总平均101.14,及格人数1103,及格率87%,最高分133,最低分23。按照百分折合,80分段37人,70分段460人,60分段606人,50分段139人,40分段18人,40分以下4人。
文科参考人数347,总平均97.54,及格人数273,及格率79%,最高分124,最低分38,按照百分折合,80分段8人,70分段27人,60分段158人,50分段56人,40分段12人,40分以下6人。
(二)学生试题分析:
现代文阅读得分率44.7%,第1、2题失分严重,得分率仅为23.03%和36%。学生对“热词”产生的原因理解不到位,对“被传播”把握不准确。学生对照信息能力和分析信息能力不强。
文言文阅读选择题满分9分,学生平均得分5.98得分率为66.4%。第4题中文言实词的含义掌握地不准确,特别是“属”和“喻”的含义。第5题有一部学生没有理解“才干卓异”应该侧重指“政治方面的才能”。翻译语句题满分10分,学生整体答的比较好,平均得分6.75。失分原因在于没能将踩分点落实或者落实不准确,没有把定语后置和状语后置句调整为正常句式,省略成分也没有补充出来,以及句子语意不通顺。
诗歌鉴赏考查诗歌的修辞手法和复杂情感,学生解答情况很不理想。第8题学生
不能落实好常规知识点,三、四句错误地理解为诗歌的三、四联,学生没有区别“句”与“联”的关系。此题问的是修辞手法,而有些学生答的是其他艺术手法,存在知识点模糊的情况。同时还缺少对诗句的具体分析,修辞的作用没有体现出来。第9题学生没有关注“复杂”两字,情感解读的比较单一,同时忽略了背景介绍和诗歌内容本身。
名句默写6分值的题,平均分只有3.58。学生在背诵方面并不扎实,能填充上的少,能写上的又因为错字而得不到分。
选做题部分,绝大多数都选择做实用类文本阅读,笔答部分(2)(3)(4)的平均分分别为3.35、3.25、4.83。笔答第一题学生没有把内容和结构的作用详细解释出来,忽视了“不仅仅是”。第二题学生只答性格特点,没有结合文本详细分析,概括和整合信息的能力差,条理不够清晰。探究题最大的问题就是脱离文本,在阐述时,用语少,内容单薄,层次性不强。
病句题失分严重,学生在辨析病句方面的能力看似有些退化,有待加强。
仿写题,平均分4.83。学生审题不清,没有把握例句中隐含的前后照应的关系,选择的主体内容不正确。
虚词填写题主要的问题是学生不知道虚词都包括哪些词,特别容易把虚词和副词混淆在一起,对关联词之间的关系把握不好。
作文平均分43.7。问题有以下几点:
1、面对多则材料,学生没能准确理解每则材料的含义立意不准确,没有谈“启示和联想”,而是就鞋子谈鞋子。。
2 、缺少典型事例,空谈一些道理,内容比较空洞
3 、没有突出中心观点,没在文章的结尾处点明几个方面的相互关系。
4 、文章深度不够,缺少对社会、人生的感悟。
5、开头和结尾不精彩,文章缺少亮点 。
6、字数不够,存在错别字现象,卷面不整洁。
三、对今后教学的改进意见:
(一)树立六观:系统观 、基础观 、学生观 、效益观 、质量观 、 信息观 ; 要引导学生构建学科知识体系,把相关知识系统化;关注学生的基础,特别是背
诵和文言字词的积累,充分利用好晨读、辅导和一些零散的时间,使学生记忆时化整为零,既少了负担有加强了记忆的效果。
把学生意识贯穿复习的中心——复习目标要有学生意识;选择资料要有学生意识;课堂教学要有学生意识;训练要有学生意识;讲评要有学生意识;以“有效”为中心环节备考。教师经常问问:1、这堂课学生能提高多少 ?2、这道题学生能从中悟出多少?
(二)语文题干中的常用术语学生一定要熟记熟用
高考试题题干是解题的“线索”,它给考生指示答题方向、范围、要求等。读懂题干,才能从容抓分。纵观几年来全国各地的高考语文试卷,不难发现题干中隐含着一些相似的“常用术语”。总结起来有以下一些:
修辞手法:常用的有比喻、拟人、反复、夸张、排比、对偶、对比、设问、反问等。
感悟:多指发自内心的感受、理解、领悟等。
有何作用:回答文中某一内容的作用可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内容方面,如深化主题、强调感情等;二是结构方面,如过渡、呼应等;三是语言方面,如引人入胜、生动活泼等。
思想内容:基本是指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主旨。作者或作品人物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如善恶、好恶、褒贬等。
以上各“常用术语”,暗中考查同学们的语文基础,同时也是题目的赋分点所在,将其理解清楚,可根治“答非所问”的弊病。
(三)提高写作能力。
作文是半壁江山,写作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语文成绩的好坏。作文训练可以分三线进行,即以文体为线,以题型为线,以能力为线。复习过程中,注重材料的积累,建立材料库,加强储备,以有备无患;注重加强思维训练,提高科学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写作水平。每个学生都要有作文材料库,积累鲜活论据;
方法:仿句练习、片断练习、仿思维练习是较有效方法;特别是新材料作文更要抓紧抓实。如:细细与考生讲清——新材料作文特点;新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旧材料作文诸多方面的区别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原则;新材料作文审题的方法;新材
料作文写法要点 。让学生练实练好。
今年的高考作文猜想:主题上
“一种回归”:传统文化的回归。
“二个点”:社会焦点、社会热点
“三个观”: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四个关注”:关注时代、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自我。
(四)高效利用课堂、合理利用资源、提高教学效率
剩下的时间学生用在语文学习上的时间非常有限,教师要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学生得到最大的收获。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发挥团队优势,合理利用集体备课,充分发挥每位教师的聪明才智。广泛地收集资料,高效地精选习题,合理的分工安排,使每节课内容充实,收效显著。
勤批勤改作业,掌握学生答题的第一手资料,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使讲解更有实效性。
课后适当地抽查学生的背诵和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可以针对不同班型不同学生的特点布置相应的作业,更好地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
总之,一句话
成功在课堂,潜力在学生,优势在群体,关键在落实。
2011年东北三省高三第一次模拟试题分析及教学反思
海林市高级中学 姜伟
一、试卷分析
1.1 试卷结构:2011年东北三省高三第一次模拟试题分析,客观题(选择题)占总分数的40%,主观题(解选题)占总分数的60%。
1.2 内容比例:
东北三省教学反思篇二:王江 东三省教学观摩有感
走进新课程——
参加第五届新课程音乐教学观摩与交流大会有感
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东北三省)第五届新课程音乐教学观摩与交流大会,于2012年6月在吉林市隆重召开。
本次大会为东北三省中小学音乐教师搭建了展示自我的平台,同时更为我们一线教师提供了学习见识、开阔眼界的机会。这次外出学习使我对新课程教学理念、形式、方法有了更深层次的体会和感受。所以,我由衷地感谢沈阳市音乐教研员孙燕老师、和平区音乐教研员邵志丽老师和李宏彦老师能给我这样一次“零距离”体验学习的机会,同时也感谢我们和平二校郭威校长对我本次外出学习的大力支持。
第一天,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人民音乐出版社社长吴斌老师为我们做了精彩的报告。吴斌老师首先指出了音乐课程的改变、观念的改变以及学习内容的改变。接着又系统地阐述了音乐的意义和主要内容等。如:最具有独特的音乐旋律是教学重点;听辨音乐风格是审美的最高境界;音乐要素独特的表现方式等等。使我对音乐课程标准有了更新更深刻的认识,为今后的音乐教学指明了方向。
接下来几天的会议主体内容是音乐教学观摩交流。本次活动共有小学音乐课9节、初中音乐课4节、高中音乐课2节,可谓节节精彩。不同的课都有独特的教学闪光点,我感受到每一个执教的老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特点。通过几天的观摩学习,我认真地聆听每节音乐课的教学环节,细心揣摩每节音乐课中新的教学理念,身临其境地去学好每一节音乐课。
本次观摩学习,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教师个人魅力在教学中的震撼力。老师独特的个人魅力就像课堂上的一道美丽的风景、一首美妙的乐曲。这种魅力可以是动听的歌声、优美的舞姿、生动的表演,也可以是风趣、亲切或唯美的语言,也可以是自己最擅长的音乐技能等。如:来自沈阳市和平区南京一校的孙苗苗老师执教的《彝家娃娃真幸福》一课就把我带入诗一般唯美的世界。她娓娓细述的语言本身就是一首美妙的乐曲。“头上有个英雄结,威武有力量!”使人们仿佛置身在彝家山寨里,感受古老迷人的彝家文化。孙苗苗老师还现场演奏了乐器巴乌,给现场的老师和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那优美的舞姿、以及和孩子们亲切的交流都非常具有感染力,在观摩教学中展示了最好水准,获得小学组一等奖,得到专家组的一致好评。
听课归来,收获不少。通过这次教学观摩与交流学习,我会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把这次学习的所听、所看、所学、所思,贯彻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细节中,让自己的音乐课更有魅力。
沈阳市和平大街第二小学
王江
东北三省教学反思篇三:《“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案
第二节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学习目标
1. 能在东北地形图上找出本区主要平原和山地,会描述本区的地形特征。
2. 能利用东北的气温和降水分布图归纳本区的气温和降水分布特点。
3. 学会运用资料比较本区内的地形和气候差异。
4. 能根据工业分布图说出工业分布特点,根据工业结构统计图说出工业结构特点。
5. 根据资料说明东北三省的纬度位置、地形等自然要素对东北三省雪期和积雪厚度的
影响。
教学重点
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农业地理和工业地理
教学难点
区域内地理差异比较,工业布局特点和工业结构特点,自然地理要素对雪期和积雪影响。 教学用具 PPT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 山环水绕 沃野千里;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自然地理、农业地理)
学习目标
1. 能利用地图描述和归纳东北三省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特征。
2. 了解东北三省的自然环境对其农业生产的影响,知道本区农业生产的基本特点。
3. 了解东北三省的生态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
重点难点
重点:东北三省的自然环境特征;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农业生产的基本特点。 难点: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教师出示东北地区林海雪原等景观图片,引入新课。
一、山环水绕 沃野千里
【自学导航1】认真阅读教材,你能独立解决下列问题!
自学课文的地图,搜集信息,了解本区自然环境特征(位置范围、地形区、山脉、河流、气候„„)
【预习反馈】
1.读图6.11,结合“中国政区图”,观察东北三省的位置、范围
等。
2.在图中找出长白山、大兴安岭、小兴安岭等山脉,黑龙江、
鸭绿江、图们江等河流。
3.师生共同总结,明确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可以形容为“山环
水绕、沃野千里”。
4.读图6.13,分析东北三省的气候特点。(可结合中国的气候分
布来分析)
(1)东北三省主要位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东,降水较充沛。但降水集中在夏季。
(2)东北三省纬度较高,离冬季风源地较近,冬季气温很低,降雪较多。
(3)东北地区大部分位于中温带,小部分位于寒温带、暖温带,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
【合作探究1】(P16活动)学生分组合作探究,进一步认识东北三省的冷湿气候。
1.东北雪期由南向北增加(纬度因素)
2.延吉58㎝>长春22㎝(地形因素,延吉山地,长春平原);漠河53㎝>长春22㎝(纬度因素)
3.东北传统民居有房顶坡度大、墙体厚、窗户小等特点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房顶坡度大:东北降雪多,可有效避免雨水、雪在屋顶的积存
墙体厚、窗户小:东北冬季气温低,有利保暖
二、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自学导航2】
1.学生自读课本17页的内容,了解标题中的“北大荒”和“北大仓”的含义。
2.学生自主归纳东北三省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有利条件:东北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大规模的机械化耕作;气候雨热同期。 不利条件:纬度较高,气温较低,在春秋季节易受寒潮影响,发生低温冻害。
3.了解东北平原主要的农作物,以及东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拓展:东北三省除了分布有广阔的平原,还有大面积的山地,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可展示图片,介绍东北的林区及林产品。)
4.了解东北的湿地、生态危机及国家的相关保护措施。
【合作探究2】
P18~19活动,再次明确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的地位。师生共同总结其形成条件。
(地形、气候、土壤、人口、技术„„)
【归纳小结】
本节课主要了解了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及其农业生产的基本情况,下节课将要了解东北地区的工业发展。
【当堂检测】
地理填充图册P10~12
【课后反思】
第2课时 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学习目标
1. 知道东北三省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2. 知道东北三省的矿产资源分布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工业部门。
3. 能够分析东北三省工业分布的特点及此地区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
4. 了解东北地区工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并能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重点难点
重点:东北三省的矿产资源分布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工业部门;此区工业分布的特点。
难点:东北地区工业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复习上节课的相关知识点,由“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以及东北地区的工业产品图片引入新课。
【学习新课】
1.自读P19材料,教师出示图片或视频等,让学生了解东北三省是“新中国工业的
摇篮”。
2.教师提问:从阅读材料和图片等资料中可以看出东北地区主要的工业产品都重工
业产品,东北三省成为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的条件有哪些?
3.学生自读课本20页内容,并读图6.20及“中国的主要矿产资源分布图”,归纳
东北地区的矿产资源分布情况。
4.师生共同总结,东北地区主要的矿产资源及其分布。
主要的煤炭产地:鸡西、鹤岗、沈阳、抚顺等;
主要的铁矿:鞍山、本溪;
主要的石油产地:大庆、辽河。
5.结合图6.20和图6.21,师引导分析东北三省的工业分布特点:
靠近矿产资源产地、水源、铁路线。从而引申出东北三省奋战工业的有利条件。
【合作探究】
6.学生分组完成课本21页至22页的活动,推选代表回答,教师评析,师生共同小结。
7.教师出示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东北地区工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调动学生积极
思考,寻求解决措施。(可挑选学生陈述,教师点评)
【归纳小结】
师生共同梳理本节所学知识点,进行巩固深化。(可以要求学生复述或画出知识框
图)
【当堂检测】地理填充图册P13
【课后反思】
东北三省教学反思篇四:6.2“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教学设计
东北三省教学反思篇五: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下册东北三省教案
第二节 东北三省
【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说出东北三省的位置和范围
2.运用地图说出东北三省的主要地形类型,会描述东北三省的主要地形特征。
3.运用图文资料说出东北三省的气候特征及分布特征。
【教学重点】
运用地图说出东北三省的主要地形类型,会描述东北三省的主要地形特征。
【教学难点】
运用图文资料说出东北三省的气候特征及分布特征。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
播放东北三省的景色图片,然后提问:刚才我们看到的是我国的什么地方?关于东北三省,你还知道些什么?
(二)新课教学:
1.冷湿的自然环境:
读图6.2.1,完成读图题。
(1)找出俄罗斯、蒙古、朝鲜、渤海、黄海、日本海,说说它们与东北的位置。
(2)找出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脉、松嫩平原、三江平原、辽河平原。
(3)找出黑龙江、乌苏里江、鸭绿江、嫩江、松花江、辽河,说说哪几条河流是我国与其它国家的界河。
归纳总结
(1)东北三省的位置:位于我国东北部,西临蒙古、俄罗斯,南临渤海、黄海,北临俄罗斯,东临日本海。
(2)东北三省的范围: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
(3)东北三省的地形:以平原和山地为主。西部是大兴安岭,东北部是小兴安岭,东南部是长白山脉,中部是我国最大的平原——东北平原。
(4)东北三省的气候: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气候冷湿。冬季寒冷漫长,夏季短促,气温不高,北部及较高的山地无夏。
(5)东北三省的河流:河流众多。位于国界线的河流有:黑龙江、乌苏里江、鸭绿江、图们江。
小组讨论:
P12活动;
1.读出A、B、C三地的年平均气温,说一说东北三省年平均气温的分布有何特点。
2.读出D、E、F三地的年降水量,议一议东北三省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
(三)课堂练习:(另发)
(四)小结:(结合板书进行)
(五)板书设计:
第二节 东北三省
冷湿的自然环境
1.位置:
2.范围:
3.地形
4.气候
5.河流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引入:
复习上节课的知识,导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
1.重要的农牧业基地
读图6.2.4东北三省农业产值结构,思考:
东北三省农业产值结构的特点。
归纳:东北三省农业结构比较完整,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部门齐全,其中种植业和畜牧业占主导地位,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主要的农作物有:玉米、大豆、水稻、春小麦和甜菜。农作物一年一熟。
东北三省畜牧业也很发达,是我国重要的畜产品基地。其生猪、肉牛、肉羊、肉禽的生产规模均居全国前列。
小组讨论:
有学者将东北三省种植业生产的特点概括为“大、高、优“,你能说说其中的含义吗?
2.转型中的工业基地
读图6.2.6思考:
(1)找到哈尔滨、长春、沈阳,说出她们位于哪条铁路沿线。
(2)找到大庆、鞍山,说出它们的主要矿产。
(3)指出东北三省主要的工业基地,并找出主要的工业城市。 小组讨论:东北三省的工业是如何转型的?
[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了解了东北三省的农业及工业
教学反思:
东北三省教学反思篇六:“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第二节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教学内容:
1、在地形图上识别东北地区的主要地形区域,并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
2、运用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归纳东北地区的气候特征。
3、运用资料比较区域内的主要地理差异。
4、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区域的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特点。
5、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够运用地图说出东北三省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特征。
2、理解东北平原的开发及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二)过程与方法
1、能够运用地图分析东北三省的自然环境特征。
2、能够运用种资料分析东北三省工业分布与资源的关系。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树立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
1、东北三省的自然环境特征。
2、东北三省工业发展与资源的关系。
教学难点:
东北三省农业发展的条件。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由东北的图片引入东北三省的学习。
你知道我国东北地区有哪些自然特征吗? 经济发展如何?让我们一起去探讨吧! (板书)
第二节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展示本节课的知识要点,请学生完成自主学,明确东北地区的自然特征及其范围。 东北三省的自然特征
1、范围:包括 ,位于我国的东北部。
2、地形:以 和 为主。东部为 山地,北部为小兴安岭, 西倚 。
3、河流:山地的东南方有 江和 江流过。
4、气候:东北三省气候 。
5、土壤:人们常把东北平原称为“ ” 。 分别请学生发言指图展示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及其内部差异。
(板书)1、范围 重点请学生指图课本 P14 图 6.11,说明东北三省的范围:包括黑龙江省、 吉林省和辽宁省,位于我国东北部。
(板书)2、地形以平原和山地为主 请学生指图课本 P14 图 6.11 及 P15 图 6.12 说明东 北的地形。主要从地图上明确以下地形: 山地: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脉;山脉排 列呈马蹄形。 平原:东北平原位于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之 间。
(板书)3、河流众多 请学生指图课本 P14 图 6.11 说明东北的主要河流, 主要有鸭绿江、图们江、黑龙江及相邻的国家朝鲜、俄罗斯。
(板书)4、气候冷湿 请学生完成合作探究 1 ,认识东北三省的冷湿气候。小组合作完成后, 请学生指图讲解,教师进行地图、图片等资料展示。 1、读图(课本 P15 图 6.13 )认识东北三省的冷湿气候 ( 1 )气温 : 从图中等温线的分布,可以看 出东北三省气温的分布规律是 , 原因是 __ 。图中一 4 ℃等温 线 中 部 向 南 弯 曲 的 原 因 是 __ 。
( 2 )降水 : 从图中年降水量的分布,可以 看 出 东 北 三 省 的 降 水 分 布 规 律 是 ,原因是 。辽 东丘陵东侧降水量大约为 _ 毫米, 为什么降水多? 。 ( 3 )气候特征 : 东北三省气候 。 由于纬度 ,又紧邻着亚洲北部 寒冷的 源地,大部分地区冬季 ,夏季 。东北三省 降水集中于 季,冬季降雪较多。
2、读图(课本 P16 图 6.14 )比较东北三省内的气候 差异。 ( 1 )北极村、齐齐哈尔、沈阳的雪期,归纳三地 雪期由南向北的变化规律 。 ( 2)) 分别比较延吉和长春、北极村和长春的积雪 厚度,并说明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 ( 从地形、纬 度位置和距海远近三个方面考虑 ) ( 3)东北三省的传统民居具有房顶坡度大、墙体厚、窗户小等特点,说说 这种传统民居特点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小结: 东北三省气候冷湿,年平均气温从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年 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由于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影响,东北三省 的气候也有明显的内部差异。正由于东北的冬季漫长、降雪多,所以东北 的民居形成了屋顶坡度大、墙体厚、窗户小的特点。
(板书)二、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请学生完成自主学习,完成6至8题。
农业--农业发展的条件:
(1)制约因素:东北三省的农业生产与 密切相关。这里纬度较 , 气温条件只能满足农作物 的需要。在春秋季节,由于经常受 影响容易发生 。
(2)有利条件:地势 ,土壤 ,适宜大规模的 耕作;气 候 ,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东北平原开发历程。 (在书中找到标注) 请学生发言进行展示,分析出东北三省发展农业生产的条件。
(小结)东北三省的农业生产与气候、地形、土壤等自然条件关系密切。该 地区成为了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
认识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
阅读课本 P19 图 6.18 及图 6.19,认识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 (1)读图 6.18 说出东北三省的商品粮在我国的地位。 (2) 阅读课本相关课文及地图, 分析东北三省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条件。
(小结)东北三省的粮食产量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也能从超市中看到大量产自东北的农产品, 东北三省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这里优越 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 从这里我们要学会具体分析一地的自然和 人文特点,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
板书设计
第二节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一、 自然特征
二、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教学反思:
东北三省教学反思篇七:东北三省.
课题:第六章 北方地区 第二节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东北三省教学反思篇八: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设计1
东北三省教学反思篇九:6.2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第一课时)
授课内容:6.2“白山黑水”——东北三省(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
①. 能够运用地图说出明确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 。
②. 能够运用地图说出东北三省的主要地形类型,会描述东北三省的地形
特征。
2.能力目标:
①.通过阅读图表,培养读图、析图能力。
②.通过对漠河、大连两个城市的气温和降水逐月分布图的分析比较,总结
东北三省的气候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3.情感目标:
培养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
①. 运用地图说出东北三省的主要地形类型,会描述东北三省的地形特
征。
②. 运用图文资料说出东北三省的气候特征及分布特征。
教学难点:
运用图文资料说出东北三省的气候特征及分布特征。
教学方法:
讨论法、归纳法、分析法、启发引导法。
教学准备:自制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媒体展示:东北景观
同时播放《东北人都是活雷锋》这首歌曲,师提问:这首歌是介绍中国哪个地区的啊?
生:东北地区。
师:对,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东北三省。
板书:第六章 北方地区
第二节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讲授新课]
一、东北三省的自然特征:(板书)
多媒体展示东北三省的一些图片,师提问:同学们,看完这些图片,你们来形容一下对东北三省的印象。
生:“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北大仓”。
师总结:同学们形容的非常好,东北地区山脉纵横,河流众多,土壤肥沃,是一个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的好地方,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学习一下。
(板书:一、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师:要了解东北三省,首先就要了解东北三省的位置和范围,同学们将地理图册翻到第十二页,观察东北三省的地理环境图,找出东北三省的位置和范围。
(板书:1、东北三省的位置和范围)
生:东北三省在我国的东北部,有黑龙江、吉林、辽宁。
师总结:对,东北三省位于我国的东北部,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个省份。 师:同学们,东北三省是一个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的地方,那么,东北三省被哪些山、哪些河所环绕着呢?同学们一起参考课本14页图6.11东北三省的地形图来找一找。 (板书:2、东北三省的地形与河流)
1.读图6.11“东北三省的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
(1)找出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脉。
(2)找出东北平原、松嫩平原、三江平原、辽河平原。
(3)找出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辽河、鸭绿 江、图们江。
(4)找出俄罗斯、朝鲜、韩国。
师总结:东北三省以山地和平原为主。东部为长白山地,北部为小兴安岭,西倚大兴安岭。在山地之间分布着辽阔坦荡的东北平原。东北的山脉分布像一个马蹄形。山地的东南方有图们江和鸭绿江流过,这两条河是中朝两国的界河。大小兴安岭的北部有黑龙江流过,它是中俄两国的界河。
师:同学们,我们都知道,东北三省地区被称为“林海雪原”,那么是怎样的气候特征使得东北三省有着这样的称号呢?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参考课本第15页图6.13东北三省年平均气温和降水的分布图,总结出东北三省的气温和降水分布规律。 (板书:3、东北三省的气候特征)
读图6.13 “东北三省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气温:从图中等温线的分布,可以看出东北三省气温的分布规律是 ,原因是 。图中一4℃等温线中部向南弯曲的原因是 。
(2)降水:从图中年降水量的分布,可以看出东北三省的降水分布规律是 , 原因是 。辽东丘陵东侧降水量大约为 毫米,为什么降水多? 。
(3)气候特征:东北三省气候 。由于纬度 ,又紧邻着亚洲北部寒冷的 源地,大部分地区冬季 ,夏季 。东北三省降水集中于
季,冬季降雪较多。
学生分组合作,完成这部分内容。
师总结:东北三省气候冷湿。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
师:同学们,接下来我们就趁热打铁,共同来认识一下东北三省的冷湿气候,大家将课本翻到第十六页,完成活动题。
读图6.14“东北三省雪期始期、终期和雪厚的分布”图,认识东北三省的冷湿气候。
(1)计算漠河、齐齐哈尔、沈阳的雪期,归纳三地雪期由北向南的变化规
律 。
(2)分别比较延吉和长春、漠河和长春的积雪厚度,并说明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从地形、纬度位置和距海远近三个方面考虑)
(3)东北三省的传统民居具有房顶坡度大、墙体厚、窗户小等特点,说说这种传统民居特点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学生分组合作,完成这部分内容。
师总结:(1)东北地区的雪期由北向南雪期始期越来越晚,终期越来越早,雪期越来越长。
(2)从纬度上来看,纬度越高,降雪越多;从海陆位置上来看,距海越近,降雪越多;从地形上来看,山地的迎风坡降雪多。
(3)民居房顶坡度大,有利于清扫积雪;墙厚、窗小利于保温、防寒。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共学习了我国东北三省的自然环境。了解了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地形以平原和山地为主;东北三省气候冷湿。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
[板书设计]
一、东北三省的自然特征:
1. 位置、范围
2. 地形
(1)地形
(2)地形区
(3)山脉
(4)河流
(5)地形特征
3. 气候
(1)气候类型
(2)气候特征
(3)影 响
教
学
反
思
东北三省教学反思篇十:第二节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第1页共3页
第2页共3页
第3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