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的书的段落

| 汉语四六级 |

【www.guakaob.com--汉语四六级】

读的书的段落篇一
《好段关于 读书和学习》

古代名人的读书诗

东晋诗人陶渊明,热爱田园生活,喜爱读书。他写了一首《杂诗》:“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等人。”告诫人们要珍惜时光,好好读书。

唐代文豪韩愈在一首读书诗中写道:“读书患不多,思人患不明。患足已不学,既学患不行。”指出在治学的过程中,要“多读、多思、虚心、躬行”。

唐代书法家颜真卿写有一首流芳千古的《劝学》诗:“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他劝诫人们要勤奋学习,不要错过读书的好时光。

明代大剧作家汤显祖,著有《牡丹亭》,是我国戏剧史上浪漫主义的杰作。他在《正觉寺示弟儒祖》诗中写道:“窗间白发催愁境,烛底苍头劝读书。”

明代诗人于谦喜爱读书,认为读书能得到美好的精神享受:“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清代诗人袁枚,博学多才,他的一首读书诗提醒人们,读书切莫囫囵吞枣:“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蠹鱼尔何如,终日食糟粕。”

下面是一组名人名言,请欣赏:

●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

臧克家

●能够摄取必要营养的人要比吃得很多的人更健康,同样地,真正的学者往往不是读了很多书的人,而是读了有用的书的人。

亚里斯提卜

●仅次于选择益友,就是选择好书。

考尔德

●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我们必须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

别林斯基

●不好的书也像不好的朋友一样,可能会把你戕害。

菲尔丁

●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致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优婉的安慰者。

--伊萨克·巴罗

●书籍鼓舞了我的智慧和心灵,它帮助我从腐臭的泥潭中脱身出来,如果没有它们,我就会溺死在那里面,会被愚笨和鄙陋的东西呛住。

--《高尔基论青年》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

●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世之落拓而无成者,皆自谓不痴者也。

--蒲松龄:《阿宝》

●攀登科学文化的高峰,就要冲破不利条件限制,利用生活所提供的有利条件,并去创造新的条件。

高士其

●青年同志们必须记住,想要连跑带跳地把过去的一切文化遗产得着,那是办不到的。这需要有坚定的顽强性和艰苦的劳动。要知道,在这条路上克服困难,这件事本身就是非常好的兴奋剂。

--《奥斯特洛夫斯基》

●勤勉而顽强地钻研,永远可以使你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舒曼论音乐与音乐家》

●学问对人们要求最大的紧张和最大的热情。

巴甫洛夫

●„„科学是到处为家的,枣不过任何不播种的地方,它是不会使其丰收的。

--赫尔岑:《科学中华而不实的作风》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杜工部集》

●我们自动的读书,即嗜好的读书,请教别人是大抵无用,只好先行泛览,然后决择而入于自己所爱的较专的一门或几门;但专读书也有弊病,所以必须和现实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

--鲁迅:《读书杂谈》

●爱看书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即课外书„„譬如学理科的,偏看看文学书,学文学的,偏看看科学书,看看别人在那里研究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样子,对于别人,别事,可以更深的了解。

--《鲁迅全集》

●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鲁迅:《致颜黎民》

●我有八位好朋友,肯把万事指导我。你若想问真名姓,名字不同都姓何:何事、何故、何人、何时、何地、何去、何如,好象弟弟与哥哥。还有一个西洋派,姓名颠倒叫几何。若向八贤常请教,虽是笨人不会错。

--陶行知:《八位顾问》

●积累知识,也应该有农民积肥的劲头,捡的范围要宽,不要限制太多,„„牛粪、人粪、羊粪都一概捡回来,让它们统统变成有用的肥料,滋养作物的生长。

邓拓

●有些书可供一尝,有些书可以吞下,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咀嚼消化;这就是说,有些书只要读读他们的一部分就够了,有些书可以全读,但是不必过于细心地读;还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全读,勤读,而且用心地读。

--《培根论说文集》

●不要把许多杂乱的词句塞在脑子里,而是要启发了解事物的能力,使得从这种能力之中流泻出来---像从活的泉眼流出一样---一条溪涧(知识)来。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应该随时学习,学习一切;应该集中全力,以求知道得更多,知道一切。

--高尔基:《文学书简》

●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

--苏轼:《东坡文集事略》

●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

--朱熹:《朱子语类大全》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朱熹:《训学斋规》

●学贵精不贵博。„„知得十件而都不到地,不如知得一件却到地也。

--戴震:《戴东原先生年谱》

●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

郑板桥

●无所不能的人实在一无所能,无所不专的专家实在是一无所专„„

--《韬奋文集》

●加紧学习,抓住中心,宁精勿杂,宁专勿多。

--《周恩来选集》

●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

赵树理

●我阅读关于我所不懂的题目之书籍时,所用的方法,是先求得该题目的肤表的见解,先浏览许多页和好多章,然后才从头重新读起,以求获得精密的智识。我对该书的终末,就懂得它的起音。这是我所能介绍给你唯一正解的方法。

--狄慈根:《辩证法的逻辑》

●重要的不是知识的数量,而是知识的质量,有些人知道很多很多,但却不知道最有用的东西。

托尔斯泰

●在所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处的东西,把其它一切统统抛掉,就是抛掉使头脑负担过重和会把自己诱离要点的一切。

爱因斯坦

●久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

程颐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刘向

●我爱书。我常常站在书架前,这时我觉得我面前展开一个广阔的世界,一个浩瀚的海洋,一个苍茫的宇宙。

刘白羽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莎士比亚

●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

莎士比亚

●书籍---当代真正的大学。

托马斯·卡莱尔

●各种蠢事,在每天读书的影响下,仿佛在火上一样,渐渐溶化。

雨果

●书,这是这一代对另一代人精神上的遗言,这是将死的老人对刚刚开始生活的青年人的忠告,这是准备去休息的哨兵向前来代替他的岗位的哨兵的命令。

--《赫尔岑论文学》

●不去读书就没有真正的教养,同时也不可能有什么鉴别力。

--《赫尔岑论文学》

●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

别林斯基

●书是我们时代的生命。

读的书的段落篇二
《【读书札记】优美的段落》

【读书札记】优美的段落

大雁南飞,有北归的时候;太阳落山,有再升的时候;花儿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枯叶已枯,还会再散发青春的活力吗?

我的心渐渐空虚了,六千多的日子已从我心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地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海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春光灿烂,心里寸寸空虚。

我是一个懒汉,不曾遭受过什么大不了的困境,也不曾深思体验,何为痛苦?痛苦都是听来的,痛苦似乎是一些酒,而我只是一个装了旧酒的新瓶。 生活的阳光,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我的世界失去方向,残缺不堪。

我是谁?

为何来这世上白遭一回?

初三:宋佳昱

读的书的段落篇三
《读书的好段》

读书的好段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书到用时方恨少。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悔读书迟。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书就应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

书是逆境中的慰藉。

书房是文人精神的巢穴,生命的禅堂。

世界上最壮丽的宫殿是藏书最多的图书馆。

年轻时读书就像迎着朝阳走路。

最淡的墨水也胜过最强的记忆。

精神能补物质的不足。

在学习中取得知识,在战斗中取得勇敢。

勤动笔墨勤看书。

知识好像砂石下的泉水,掘得越深,泉水越清。

如果知识不是每天在增加,就会不断地减少。

语言是心灵和文化教养的反映。

高尚的语言包含着真诚的动机。

勤学和知识是一对最美的情人。

学到很多东西的决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的东西。

一个人的度量是一种精神力量,是一股强大的文明力量。

书都读得来的人,还怕有什么做不来的。

成功的科学家往往是兴趣广泛的人,他们的独创精神来自他们的博学。

作者不一定能写到老,但是他一定应该学到老。

再高深的学问也是从字母学起的。

写十卷书要比实际行动打下基础容易得多。

读书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养心。

知识上的富有可以享受心灵上的满足。

不断认识自己的无知是人类获得智慧的表现。

学习不但意味着接受新知识,同时还要修正错误乃至对错误的认识。

不信书不能提高境界,光信书不如无书。

掉进知识情网中的人,时时品尝着知识的甜蜜。

穿着饮食可以因陋就简,而搞学问是不能因陋就简的。

努力耕耘,少问收获。

●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

臧克家

●能够摄取必要营养的人要比吃得很多的人更健康,同样地,真正的学者往往不是读了很多书的人,而是读了有用的书的人。

亚里斯提卜

●仅次于选择益友,就是选择好书。

读的书的段落篇四
《读不下去的书》

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

第1名:《红楼梦》

第2名:《百年孤独》

第3名:《三国演义》

第4名:《追忆似水年华》

第5名:《瓦尔登湖》

第6名:《水浒传》

第7名:《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第8名:《西游记》

第9名:《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第10名:《尤利西斯》

上榜理由编辑

读者们“死活读不下去”的理由,可谓千奇百怪。

比如《红楼梦》,有人受不了书中的大量诗词,认为妨碍了理解故事;

再比如《百年孤独》,有人声称是外国人名过分冗长,稍多读一点便分不清谁是谁; 至于《追忆似水年华》和《尤利西斯》,读者多是嫌其篇幅太长,建议当成“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必备书”。

媒体解读编辑

榜单中所举书目,大都是尽人皆知的经典著作,如四大名著,不仅历年来都被列入各种推荐阅读书目,其中很多段落还被选入语文课本。可见,如今的“理想之书”似乎应是通俗的、短小的,而沉重的大部头经典显然是不受欢迎的。

21世纪以来,社会上流行所谓“浅阅读”、“快阅读”、“碎片化阅读”甚至是“读图”之类的概念,恰恰就是迎合乃至强化了当下读者的浮躁心理。此类种种之风盛行,正是导致阅读“去经典化”、名著“读不下去”的罪魁祸首。如此“拈轻怕重”的读书之法,正在消解着阅读的严肃意义,甚至有可能使其彻底沦为一种娱乐化的消遣。

文艺评论家解玺璋曾建议读书人多读经典,并且总该有些“通古今,达中外,能为世益者”的抱负。人们拒绝阅读经典,无异于斩断了历史传承,自绝文脉。[2]

死活读不下去的书”排行榜出炉

近日,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的“死活读不下去的书”排行榜公布,《红楼梦》《百年孤独》等经典图书位居前列。

前十名都是中外经典名著

据悉,广西师大出版社4月-6月,在网络上发起“来说说‘死活读不下的书’”的投票,有近3000位网友参与。最终,《红楼梦》、《百年孤独》、《三国演义》、《追忆似水年华》、《瓦尔登湖》、《水浒传》、《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西游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尤利西斯》名列前十。

对于这些名列前十的中外经典名著,网友所罗列的读不下去的理由,主要还是集中在复杂的人物关系上。网友“小米”吐槽:“做事严谨的我为了理清《红楼梦》中复杂的家族关系,特意画了一个表,结果按图索骥,因为这份表,我忽略了小说中N多感情戏,得不偿失啊,阅读这

样的书完全没有了乐趣。”

广西师大出版社的营销负责人戴学林表示,

参与本次投票的网民集中在“90后”和“00后”,这个活动的初衷是想鼓励大家说出自己的阅读体验。“毕竟阅读是很私人的事情,哪怕是对很出色的作品,也可以说说自己的感受。”他表示,此次投票结果,反映出了青少年对经典文学的排斥,阅读逐渐走向快餐化和网络化。

专家:文化消费时代要找对阅读经典的方法

“中国的四大名著都是经过时间考验的作品,它们的文学性和思想性不是网络上的一个排行榜就可以推翻的。”得知四大名著名列“死活读不下去的书”排行榜,西南大学教授熊辉表示非常气愤。

“不错,这是一个文化消费的时代。”熊辉指出,一些出版公司片面追求商业价值、经济效益,使得出版物感官化、图片化、快餐化,一味迎合大众浅阅读的消费,穿越、玄幻等小说损伤了青少年的审美能力。因此,对于“大部头”,青少年很难沉下心来阅读。他建议,出版公司应有所担当,不应停留在对大众浅阅读的迎合上,要提高文化出版物的精神审美和品位。同时,青少年要避免浮躁,读书不只是读文字,而是要找对阅读方法,才能体会到经典作品的价值。 “‘死活读不下去的书’排行榜只代表了部分青少年的看法。”重庆天宝实验中学老师廖兵表示,“阅读经典对人的一生受益匪浅,中学时代是人一生文化积淀的基础时期。”为了培养中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和能力,他认为正确的阅读方法尤其重要。廖兵说:“天宝实验中学举行了3年读128本经典名著的‘海量阅读’活动,四大名著和诺奖的部分作品都在我们‘海量阅读’计划中。每个月学生都会交一篇读后感。”在他看来,不少名著有中学生版本,对难懂的部分和章节,都进行了处理。这些方法对学生理解经典行之有效。

本土作家阿蛮建议,在学生时代读经典名著,可以采取速读、快读等方法,有个大概的印象,初步的认识即可,不一定非要对人物关系理个清楚,“因为经典的魅力是需要反复阅读,才能领略的。”他认为,首先要对经典有个感性认识,在有了一定的人生阅历之后,重读、深读、精读经典,收获会更多。(记者

读的书的段落篇五
《各年龄段合适的阅读书籍》

各年龄段合适的阅读书籍

半岁到一岁:《看图识字》《宝宝认颜色》《宝宝认图形》之类,这算简单的早期教育。

一岁到三岁:经典中外童话故事,比如《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单部作品有《牛郎织女》《十二生肖由来》《梁祝》《365夜故事》(中国传统神话比较重要,文化的传承靠孩子);《三字经》《唐诗300首》[注1]

三岁到六岁:《西游记(白话文少儿版)》以及各种关于自然科学知识的书籍,《手工制作教程》《365夜科幻故事》《海尔兄弟》《聪明的阿凡提》《寓言故事》。[注2]

小学低年级:接触更多的中外优秀作品。《唐诗三百首》《三字经》[注3]。了解中外名人,适当接触有关伟人生平的故事,比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可以读四大名著少儿版。多读有关自然科学的书籍,从小引发这方面的兴趣。根据知识水平选择《头脑冲浪》之类的书籍,开发智力。可以多读一些浅显易懂,真挚感人的现代诗歌,比如冰心的《繁星·春水》,培养高情商。历史故事也应该了解,比如

来自《史记》的少儿版故事。

小学高年级:扩大阅读范围,可以读文学性思想性比较强的名家美文,比如高尔基的《海燕》。接触新的文学体裁,比如宋词;这个时期甚至更早孩子的阅读偏好已经出现,应该根据兴趣有选择性地阅读,比如《兵器知识》《中外美术图典》作为兴趣引导。对于小学高年级的男女生,可以阅读杨红樱的校园小说《男生日记》《女生日记》,这是成长时期的最好礼物。

初中时期:接触哲理散文名篇,比如培根的《谈读书》,《读者》《意林》《箴言》之类的文摘可以阅读,时事评论之类的文章也应涉及。更多地阅读文学名著,比如高尔基的《童年》、《母亲》。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及《简·爱》《基度山伯爵》等外国名著。特别推荐美国女作家奥尔科特的《小妇人》,这是女孩子必读的书。中国名著:《骆驼祥子》《鲁迅文集》《城南旧事》《史记》。四大名著和《史记》应该阅读原版。现代文方面可以阅读毕淑敏等的作品。

高中时期:这个时期孩子的个人品位基本定性,将来要走何种道路也基本确定,此时应该有选择性地阅读实用性的书籍。高中阶段学习任务比较繁重,不适宜阅读大部头长篇,可以选择篇幅适中而意蕴丰富的作品比如《三毛全集》《卡耐基全集》。关于中国古典文学,诗词曲赋各类都应有所积淀,文化素养应该更加成熟。课外文言文阅读也比较重要。高中时期推荐读《飘》《战争与和平》《复活》等。

高中学生面临的是大学教育,推荐一本《读大学,究竟读什么》,应该对高中生有所启迪。

大学时期的阅读更加个性化,哲学系的学生会偏爱弗罗伊德著作,社会学系的学生对马克思论著更感兴趣……但即使如此也不能丢弃基本的文化教育,而且当代大学生应该是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专业之外的门类虽说不用精研也不能一窍不通,不说做为一个学生,作为任何一个人,都应该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作引导,应该具备欣赏能力、运算能力等,所以哲学、美学、法学……各个方面都应该有所涉猎,这是作为“人”不可缺少的精神财富与生活经验,而不要变得除了专业外其他各项薄弱的所谓“专业人才”,就像除了数学什么都不会做的

陈景润。[注4]

[注1]这个时期应该注意情商的塑造,多让孩子了解美丽的传说,开发想象力。我上幼儿园时读的是幼儿园教师讲故事用书。多背唐诗,并不一定把其中的妙处与思想完全理解,头脑中有这样的积淀就可以了。

[注2]这个时期应该注重知识的扩充,适当灌输人生哲理。

[注3]幼年背诵的诗篇对于这个时期进一步理解是有好处的。

[注4]本人对陈景润先生并没有不尊重的意思,只是说实话。也许是他在数学方面的成就太高了,他自身素质用于数学的太多了,导致其他方面的薄弱,也可以理解。但话说回来,陈景润不是谁都能做的,因此我们依然需要全面人才。

读的书的段落篇六
《关于“读书和学习”的经典好段》

关于“读书和学习”的经典好段

写作素材

0704 1227

关于“读书和学习”的经典好段

①书是良药,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书是益友,臧克家说:"读过一本书,像交了一位益友;书是窗户,高尔基说:"每一本书,都在我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

②书是世界的一个窗口,人们就是通过这许许多多的窗口去认识世界的。书就是一艘船,它载着人们在知识的海洋中航行。

③书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书籍如同一把钥匙,它能帮助我们开启心灵的智慧之窗。

④书籍是知识的一台电脑,题目是主机,目录是键盘,文字、标点是书籍的内存。]

⑤在学校里,读书学习是我的天职,在老师孜孜不倦的教诲下,我的羽翼渐渐丰满; 在家里,上网是我的课余爱好,与网友们谈天说地,侃侃而谈,是我人生一大乐趣; 奔驰在操场,享受狂奔的欢愉; 遨游在书海,享受文学的乐趣.

⑥我匆忙,书本是我善良的朋友;我悠闲,书本是我真诚的伙伴。生活于善良和真诚的氛围里,哪儿还有不悦之理?

⑦如果以考试来对应四季,春天是考试前老师的动员,夏天是动员后考场的铃声,秋天是铃声过后巨大的努力,冬天是努力过后无情的家长会

⑧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讲,中考是一次重大的敲打。有人从此可以继续深造,前途一片灿烂;可更多的被拒之“象牙塔”外,望“塔”兴叹,前途一片茫茫。当理想之舟刚刚起锚,就被狂风所掀翻,哪会不黯然神伤?然而,人总要长大,总要逐渐走向成熟。敲打总要挺住,泪水总要拭干,受伤的心总要愈合,布满荆棘的路总要走下去„„

读的书的段落篇七
《优美段落(三)书籍和学习》

优美段落(三)书籍和学习

8. 智慧必须通过智慧才能被认知,否则智慧也成为未知。

9. 每一本优秀的书都开启了一扇智慧之门,每一扇门后都有一位智者在等候你的来访,把你引领到新的境界。

10.在很大程度上,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是以书籍的形式保存的,而读书就是享用这些成果并把它们据为己有的过程。做一个读者,就是加入到人类精神文明的传统中去,做一个文明人。

11.文字和书籍的发明,让后人从一开始就可以站在人类已有文明的起点上,继续出发。

12.与女娲造人并给万物命名一样,每一个人的一生,就仿佛在重新经历一遍女娲命名世界的辉煌过程。因为学习,每天的太阳才是新的,我们也在发生奇妙的变化,日渐创造出一个全新的自我。

读的书的段落篇八
《阅读的基本方法(概括段落大意)》

阅读的基本方法(归纳段落大意)

段落大意是指段的主要意思,是对一个段落的基本内容的简缩和初步的概括。段落大意要用明确、完整、简洁的语句表达。

一篇文章是由许多段组成的。这里的段是指自然段、小段,也叫小节。它是由一句或几句话连在一起,自成段落的。在书写格式上,是以开头空两格的形式为标志的。一般情况下,每段都能表达一个相对独立的意思。

大段,是指结构段,也叫逻辑段。它是由一个或几个自然段组成的。这些自然段内容上是紧密联系的。

一篇文章通过分段和归纳段落大意,能使我们了解作者是怎样安排材料、组织材料的,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中心思想,同时能提高我们的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

概括段意,可以直接通过阅读句概括全段段意,也可以先给自然段划分层次,概括出层意后再归纳段意。一般比较简单的自然段采用前面的方法,比较长、结构又比较复杂的自然段采用后面的方法比较稳妥。

一、概括段落大意的要求

1、概括段落大意的要求是:明确、完整、简练、连贯。

“明确”是指让别人一看就明白这段主要写了什么,一般用叙述语言表示。“完整”是指段意的语言要完整,不能是半句话,也不能是一个词组,概括的要点不能遗漏。“简练”是指语言表达要简明扼要,不罗嗦。“连贯”是指概括出各段的段意或各层之间的层意应该是互相联系的。如果把各段段意连续起来看,就是一篇文章的脉络及主要内容。

2、概括段意还要掌握以下几个原则:

(1)、概括段意要从内容的角度概括,而不能从思想角度概括,不能写成这一段说明了什么。

(2)、不能写成提纲式。如“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原因。”

(3)、应该是完整的句子,不能是词或词组,也不能是疑问句,而应该是陈述句。

红色的光透过雪雨和雾气的本领很强。司机在恶劣的天气里,老远就能看到醒目的红色信号,引起警惕。所以红光用来禁止通行。黄光的亮度大,在阴雨和雾天,透雾的能力也很强。变灯时,黄灯一亮,就告诉司机:“注意啦!准备停车!”“注意啦!准备开车!”绿色,是大自然中花草、树木的颜色,看了以后使人感到舒畅、愉快,象征着平安,所以把绿色作为通行信号。

以下是四个同学概括的段意:

(1) 光的特点。

(2) 红光、黄光透过雪雨和雾气的本领很大。

(3) 红色的光透过雪雨和雾气的本领很强,司机能看到红色信号,引起警惕。

黄光亮度大,透雾的能力也很强。绿色是大自然的颜色,看了以后使人感到舒畅、愉快,所以作为通行信号。

(4) 红光、黄光透过雪雨和雾气的本领大,信号醒目。绿光使人感到舒畅。

二、概括段意的步骤

1、弄清全文的内容

2、读懂自然段的内容,正确理解句与句、层与层之间的关系,区别主次

3、选择最合适的归纳方法

4、用明确、完整、简练、连贯的语句表达

三、概括段意的方法

(一)、摘句归纳法

摘句归纳法是最简便的概括段意的方法,就是从文章中找出足以表达段意的句子,可以把它摘录下来直接作为段意,或者稍加修改作为段意。有中心句或过渡句的段落往往可用摘句归纳法。承上启下的过渡句有时能作为前后两段话的段意。

用摘句归纳法要谨慎。必须先弄清这段的主要意思,然后再看看所摘的句子是否能明确、完整、简要地表达段意。同时也要注意摘录的句子是否需要修改加工。

海南岛是个宝岛,是祖国南海的一颗明珠。在那里,椰子、槟榔、芒果、木瓜、香蕉等热带水果,到处都是;橡胶、油棕、咖啡、可可、胡椒等热带经济作物,遍布全岛。在五指山区,有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有各种名贵的树木,还有珍奇的热带、亚热带动物。在环岛的海洋中,海滩上,盛产鱿鱼、马鲛鱼、飞鱼、龙虾、麒麟菜,还有海石花、海盐和五光十色的海螺、海贝。在平原地区,一年四季可以种植庄稼,水稻一年可以收三次,树木四季常绿,鲜花四季常开„„一句话,这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这是一座巨大的万宝库。‖

海南岛不但是美丽富饶的宝岛,还是一个有着光荣革命斗争传统的宝岛。 早在1926年,当地的汉族群众和黎族、苗族群众,在党组织的领导下,组成了琼崖游击队,同国民党军队、日本侵略者作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你会概括这两段话的段意吗?试一试。

[练习]请用摘句归纳法概括以下各段的段意。

1、下午,我们几个人攀谈起来。通过谈话,我们了解到“八仙桌子”自然保护区资源非常丰富。这三万多亩林子,简直就是一片林海,不仅有松树和各种果树,还特别适合次生阔叶树生长。这里还有二百多种可以入药的植物。森林中野生动物也很多,地上跑着狍子、狐狸、豹,树上有几十种鸟在鸣叫,给这片森林增加了生机。

2、在西沙群岛辽阔的海面上,成千上万的海鸟在自由自在地飞翔。海鸟中数量最多的是一种白鸟。清晨,白鸟成群地飞向大海寻找鱼群;傍晚,它们又成群地飞回岛上,住进巢里。最大的海鸟是信天翁,它的翅膀就有两米长,它能连续飞行好几百公里,不用停歇。最珍贵的鸟是野鸭,用它的羽毛制成的衣服,又轻又软,穿在身上暖和极了。这里的海鸟种类繁多,有的连名字都叫不上来。这里可真是鸟的世界啊!

3、你问我的弟弟吗?他名叫甜甜。弟弟的模样长得可招人喜爱哩!浓黑的眉毛下,长着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红扑扑的脸蛋,好像那熟透了的鲜苹果,一笑,腮上就显出两个小酒窝。别人都夸他聪明可爱,我呢?也很喜欢他,可又觉得他有点傻乎乎的。

4、我赞美桥,更赞美我们敬爱的老师,老师像桥一样朴实。他们既不像著名科学家那样驰名中外,也不像电影明星那样引人注目。他们普通而平凡,但他们担负着培育下一代的重任。老师像桥一样辛勤。多少静静的深夜呵,老师还在灯下备课,批改作业。那作业本上的条条批语,个个红钩,不全都凝聚着老师的心血吗?老师把一批批学生送到各个工作岗位上,而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却像火炬一样燃烧着自己。老师像桥一样无私。如果将来我能取得一些成就,那我要说,是老师用身躯为我架起了通往成功之路的桥梁。老师呵,您为我们无私地贡献了一切!

(二)联词归纳法

联词归纳法就是找出能表达本段内容的词语,然后将其摘出联接在一起作为段意。

用联词归纳法必须认真思考所摘出的词语能否表达段意,把词连在一起时要注意语句通顺,别扭、累赘都是不可取的。

请看下面这段话。在认真阅读的基础上,用笔在原文上划出有关词语,然后把它们稍加整理联结起来。 那是去年五月的一个星期天,我不小心摔了一跤,左小腿骨折,被送进了医院。消息传到学校,同学们非常关心地来医院看望我。

七天以后,由于我一再要求,医生同意我出院。可是爸爸在外地工作,妈妈又要上班又要忙家务事,我自己还是上不了学呀!正当我为上学的事为难时,同学们伸出了友谊之手。大家轮流,每天早上接我上学,每个课间扶我上厕所,每天中午为我打饭,每天放学送我回家,每次换药背我上医院„„整整四十五天,同学们从未间断。

这段话的段意是:“我”小腿骨折住院了,同学们都来看望“我”。出院后,同学们每天接“我”上学,送“我”回家,四十五天从未间断。

[练习]用联词归纳法概括段意。

1、有一天中午放学后,学校里其他同学都走了,我一个人留在教室里,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并洒上了水。然后,我满头大汗地跑回了家。下午,老师一

进教室就微笑着把目光投到我身上,全班同学都会意地笑了。我心里觉得甜丝丝的。

2、我的妈妈是个儿科医生,她和所有的妈妈一样,有一双普通的手。这双手不曾干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也不曾创造过什么了不起的奇迹。但这双手整天忙碌不停,缝纫、绣花样样都行,还常与抹布、脏碗、脏衣服打交道。每当夜晚来临,人们进入梦乡时,这双手还没停止工作,她握着笔杆写呀写,也许是写治病心得,也许是在摘抄医学资料„„妈妈的手是一双勤劳的手,我深深地爱妈妈的这双手。

3、有一次算术考试,我得了满分。那天放学后,我飞奔回家,一见到妈妈就说:“我算术考试得了满分!”我把“满分”两个字说得特别响,生怕妈妈不注意听。正当我 得意非凡,轻飘飘地踱到书桌前的时候,无意之中又看到了周爷爷的相片,我仿佛感到周爷爷对我摇了摇头,并对我说:“知识是无限的,考卷上的一百分,„„”我清醒了。

4、春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在密密的雨帘中,街上的行人稀少,我不禁加快了脚步向前走去。我只顾低头赶路,突然把身旁的一个行人撞了一下。我连忙抬起头来,只见他踉跄了一下,迅速扶住了路旁的墙壁,才没有倒下去。“对不起,对不起!”我连声道歉。“噢,噢,不要紧。”哎呀!我这时才发现他竟是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我心里感到一阵不安,忙说:“大泊,我扶你回去吧!”说着,就伸出手搀扶着他。“太谢谢了,小姑娘。”他很感动地说着。我们一起继续向前走去。

5、1932年春,贺龙带领队伍,从洪湖出发,向汉水以北的京山挺进。当地群众成群结队地来送行。有个农民挑着一担藕,好不容易挤到贺龙面前,一定要把这担节节像胳膊粗的嫩藕送给红军。盛情难却,贺龙只得按部队的规定,付了钱,收下了这担藕。

读的书的段落篇九
《朗读手册 精选段落》

1在影像时代,阅读仍然重要吗?

阅读是教育的核心,学校中几乎每一科的知识都是通过阅读来学习的。我们必须先会读文字叙述的数学题,才能了解题意;如果我们不会读社会学科或自然学科的课文,就无法回答每个章节后的问题;复杂的计算机手册对操作非常重要,但我们必须先读懂其内容。 你甚至可以说:阅读是今日美国生活中最重要的社会要素。以下是支持这个论点的定律,听起来很简单,虽不能说放之四海而皆准,但验证起来通常都是正确的:

1. 你读得越多,知道得越多。

2. 你知道得越多,你越聪明。

3. 你越聪明,在校学习的时间越长。

4. 你在校时间越长,获得的文凭越多,受雇工作的时间就越长———你一辈子赚的钱就越多。

5. 你的文凭越多,你的孩子在学校的成绩越高。

6. 你的文凭越多,你的寿命越长。

反之,以下定律也成立:

1. 你读得越少,知道得越少。

2. 你知道得越少,越早辍学。

3. 你越早辍学,越早变穷,而且穷得越久。

4. 你越早辍学,入狱的几率越大。

这些定律的基础牢固地建立在:贫穷与文盲是相关的———贫穷与文盲会滋生绝望,导致犯罪。

82%的受刑人员都是辍学的学生。

低识字率阶层中的受刑人员,是一般人中受刑人员的两倍。

60%的受刑人员是文盲。

63%的受刑人员是累犯。

为什么这些学生会辍学离校呢?因为他们不会阅读———这影响到成绩单。改变毕业率,就改变了入狱人数,也就改变了整个国家的风气。一个国家的高中毕业率愈高,入狱人口就愈少。

因此,由常识可知,阅读是消灭无知、贫穷与绝望的终极武器,我们要在它们毁灭我们之前先歼灭它们。一个阅读不够的国家见识不多;见识不多的国家,人民在家庭、商店、陪审团与投票所都会作出糟糕的抉择,而这些抉择最终会影响整个国家———无论是文盲与非文盲都会深受影响。

因此,大家所面临的任务是,让下一代的孩子深信,随身带书比带枪收获更多。 对读者的一则警告:如果我们只知道阅读在教育上的益处,而对不阅读所造成的伤害一无所知,仍然于事无补。因此,在本书中,我在这两方面均有探讨。家长、老师、图书馆馆员与校长们对阅读及儿童的不当做法并不会因为我们的置之不理而凭空消失。有些人认为,老师很少引导孩子阅读这类事,最好少提为妙。我对此强烈反对,只有引起大众注意,才可以改善情况。

本书前几章所引用的统计数字很可能让人以为,今日学生的阅读成绩与50年前的学生相比,简直是一塌糊涂。其实不然,今日学生的阅读水准与昔日不相上下。关键不在于分数,而是今日的世界比从前复杂多了。昔日也许还可以的成绩,却不足以应付今日的社会了。本书提供的方法能大幅度改善一般学生的学习成绩,让今日的学生有能力应付这个复杂的世界.

2我现在才开始给孩子读书会不会太晚了?

孩子永远不会因为年龄太大而不适合听故事,只是读书给较大的孩子听,不像读书给2岁或6岁的孩子听那样容易。

要开始读书给一个13岁的孩子听,老师实行起来要比家长容易多了,因为无论家长的意图有多么善意,要在家中读书给青少年听总是很难。在这段社交和情绪发展才刚起步的年龄,孩子上课以外的时间都花在对性的兴趣、对将来的职业的焦虑上,并且希望在家人以外能形成一个小团体,以证明自己的存在。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所关心的事正在改变,而且他们待在父母身边的时间有限,所以父母并没有太多机会可以读书给他们听。

但如果你能把握机会,也并非完全没有希望。不过当女儿正坐着观看她最喜爱的电视节目,或刚刚和男朋友吵了一架怒气未消时,绝不要尝试要求女儿来听你读故事。除了时机很重要之外,你阅读的长度也要考虑,应尽量缩短时间,除非你发现孩子有兴趣再听久一点。 当孩子差不多12岁到14岁时,也就是青少年初期,你可以先试着和他们分享书中的一小部分,可能只有1—2页;当他们零星地问些问题时,你必须将希望他们阅读的心态轻描淡写地表现出来,不能让他们感到丝毫的勉强。当我的孩子杰米和伊丽莎白十几岁时,我通常只读我自己正在阅读的书的摘要给他们听,不管是不是小说。一天傍晚,我正在看费罗?萨姆(Fer?鄄rol Sam)的《和骑师一起奔跑》(Run with the Horseman),那是一本以南方为背景的很棒的小说。我想起之前曾看到儿子在田野里跟骡子玩,也看过他在屋子外面和公鸡玩,于是我想:“哇!杰米一定会喜欢这本书!”

所以有一天早上,我叫住他:“嗨,杰米,听听这个!”

他站在门边说:“对不起,爸爸,我正要出去和朋友见面。”

“我知道,但我保证只要1分钟就好了。”他翻了翻白眼,很不情愿地坐下来,而我开始朗读一小段给他听时,就像我所预料的那样,他喜欢这本书。几个小时之后,他带着他的朋友们回来了,坐成一排,并要求我读给他们听。

因为有太多的家长和老师总是对如何为青少年选择合适的书感到头痛,我在《读一读》(Read All About It)一书中列了50本适合十多岁孩子的书,其中包括小说、非小说、短篇故事和一些从小说中摘录出的章节(看这些小说的全文会让孩子对阅读感到厌倦)、报纸上的专栏和每位作者的生平描述等。

对于热爱阅读、把阅读当作消遣,且阅读范围很广的人来说,为十几岁的孩子选择合适的书不成问题,而必须对许多合适的书进行取舍才是难题。以下是我会为十多岁孩子选择的书,虽然这些书的对象是成人。

3读书给10岁左右的大孩子听,是不是在浪费时间?

关于读书给大孩子听,有以下两个有争议的问题:第一,你认为如今的青少年花在阅读上的时间已经足够甚至太多了吗?第二,你认为美国成人的阅读时间已经足够了吗?如果你的答案都是肯定的,那么我建议,孩子长大后,你就不用再读书给他听了,而是增加许多和书有关的活动,例如让他写报告、做论文、参加考试;然而这些事却会让孩子对书产生错觉,他们会认为读书是件苦差事,等到成人之后,就会逃避阅读。

当然,我并不建议让上学变得像度假般轻松。我们必须承认,当我们试着让孩子对阅读产生兴趣时,我们就如同在向他们推销。想想大卫?奥格威(David Ogilvy)的话,他的著作在过去半个世纪以来,一直在广告界被视为圣经,他曾经建议一些知名大企业内撰写广告文案的员工:“推销时,你不能使人们因感到厌烦而勉强购买你的产品;相反,你必须让他们感到兴致勃勃而愿意购买。”在这里,我们要推销的东西是“阅读”,而朗读故事是一种令人愉悦的广告方式;反之,做练习册上的习题就是一种令孩子厌恶的广告方式。当孩子感受到的厌恶大于愉悦时,他们就会选择别的产品了。

在要求孩子阅读之前,我们必须先了解一些情况。有一项对一个幼儿园班级进行的为期8周的调查研究。这个班级里的藏书像小型图书馆一般,而老师每天都读故事给小朋友听。他们的藏书被分为三类:非常熟悉(老师一直重复读的)、熟悉(老师只读过一次的)和不熟悉(老师没读过的)。

研究人员观察小朋友在自由活动时间会选择哪一类书来看,他们发现“非常熟悉”的书被选的次数是“不熟悉”的书的3倍,而“熟悉”的书被选的次数是“不熟悉”的书的两倍。此外,这些实际上还不会自己阅读的小朋友在看“非常熟悉”的书时,通常会试着模仿老师朗读;但当他们看“不熟悉”的书时,只是快速翻阅而已。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平时老师“广告”的效果。

当对30名七年级和十二年级中学生的阅读嗜好进行调查时,研究人员发现这些孩子在看两类书:连载小说和受过推荐的书(较有深度的文学作品)。影响他们选择较有深度的书的最大原因是,他们在班上看到或听说其他同学有这样的书。研究报告指出,68%的中学生选书是因为老师或同伴们在讨论某一本书,这本书在班上显得很热门。所以当老师朗读给学生听时(不论是对较幼小的孩子还是大孩子),都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去找那些在班上被读过的书。

4规定孩子读书,最后会不会让他们兴趣全无?

我在进行一次教育演说时,询问在场的父母:“你们中有多少人曾强迫孩子做事──比如整理房间或刷牙?”在场80%的父母都表示有过。

我继续说:“没错,我们都承认诱导孩子做那些事,要比强迫他们做更轻松容易。不过有时候,我们就是没有时间和耐性。现在我们谈得更深入些:各位有多少人曾强迫孩子看书?”举手的人变少了。

父母不想强迫孩子看书,是因为唯恐这样会使孩子心生反感,讨厌看书,最后索性不看书了。真是这样吗?10岁的孩子被强迫刷牙或换内衣裤———他们长大后会停止做这些事吗?不会。所以我们为什么要认为强迫孩子看书会扼杀他们对书本的兴趣?

当然,这里我们使用“规定”这个字眼,会比“强迫”一词要好些。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按规定去上学,所有大人也都按规定遵守行车限速,但很少有人会因为这些规定而心生厌恶。不让“规定”令人排斥的方法,是把规定变得美好而吸引人,使它成为一种乐趣———这时朗读便发生作用了。

我在本书第八章一开始,会提到一位单亲妈妈桑亚?卡森的故事,她规定两个儿子去图书馆办借书证,每星期看两本书。如今她的一个儿子是工程师,另一个儿子成为优秀的小儿脑外科医生。这是不是很不寻常?让我们再来看看。

迈克尔?狄贝基(Michael DeBakey)博士是医疗史上最有传奇性的心脏外科医生,他不仅创立了美国“国家医药图书馆”(the 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现在更名为“国家心肺与血液协会”,the National Heart, Lung, and Blood Institute),还创建了流动陆军外科医院,很多电影和电视节目都在此摄制。狄贝基的父母是自学成才的黎巴嫩移民,在路易斯安那州生活。狄贝基家规定每个孩子每周都要去图书馆一次,借一本书来看———每周一本。有一天,迈克尔发现了他有生以来见过的最棒的一套书———《大英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Britannica),但图书馆馆员却不肯让他借。他父亲得知后,便给他买了一套。

我并不是说规定孩子看书,以后他就会成为医生,但阅读确实能引导孩子进入正途。孩子如果缺乏高程度的阅读技巧,日后便没有机会获得较高的成就。不要求,也就不会有所得。公司若不要求员工守时,员工就很少会准时上班。要如何规定孩子阅读,又不因此让孩子失去阅读兴趣呢?首先,要记住,乐趣往往是自己发现的,而非被教会的。其次,要注意以下各点:

大人一定要做好榜样,让孩子看见你天天看书,如果你能和孩子同时看书,效果会更好。

对年幼的孩子而言,看着书本里的图画,并翻书页,就可称之为“看书”了。 让孩子自行挑选他们想看的书,即使那些书达不到你的高标准。

设定时间,刚开始时间短一些,等孩子大一点,阅读量增多后,再延长时间。 报纸、杂志看多少应视阅读时间而定———它们的词汇经常和图书的词汇一样深。 自行选书、自得其乐相当重要。让孩子们看他们感兴趣的书。暑期班规定孩子们阅读的书单,其内容往往是老师们感兴趣的。

如果你还是不太愿意规定孩子看书,那不妨这么想:如果你规定孩子整理房间或刷牙,却不规定他看书,那显然你认为做家务事和个人卫生比孩子的头脑更重要。

4单身妈妈卡森培养出世界知名脑外科医生儿子

分享一个故事,在过去10年里的每一场演讲中,我都会和所有身为父母的听众分享这个故事。故事的主角是一位名叫桑亚?卡森的单亲妈妈,她住在底特律的贫民区,独自抚养两个儿子。卡森太太出生在一个有24个小孩的大家庭,而她的教育程度只有小学三年级,她的工作是帮一些富有的家庭做家务或照顾小孩,有时甚至必须同时做两三份工作才能维持生计。许多年后,她的儿子才发现,妈妈因为心理焦虑,常常向心理咨询机构求助。

另一方面,卡森太太的两个儿子却不像妈妈那样勤奋。他们在学校的成绩很差,小儿子班尼在五年级班上是成绩最糟糕的学生。这两兄弟曾在波士顿的教会学校就读,当时成绩还算不错,但自从转到底特律的公立学校后,成绩就一落千丈,这表明公立学校与之前学校的水平相差很多。卡森太太觉得,不得不住在美国治安极恶劣的城市,并独自将两个孩子抚养长大,已经够糟糕的了,没想到儿子们的学习成绩更是让她伤透脑筋。有一天,她把班尼叫到面前,手上拿着他的成绩单,并指着数学科的分数告诉他:“班尼,其实你可以取得更好的成绩,现在你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九九乘法表上的每一栏都背会。”

“妈妈,可是你知道那会有多少算式要记吗?我看我得花一整年的时间才能统统背下来。”班尼回答。

“我自己才上到小学三年级,可是我12岁时就把九九乘法表全部都记下来了。”他妈妈接着说,“所以,从明天开始,你背不出来就不准出去。”

班尼指着数学课本上的九九乘法表哭了起来:“看看这一大堆数字,我怎么可能背下来呢?”

他的妈妈只是紧绷着脸,静静地看着班尼,并再次坚决地告诉他:“除非你把九九乘法表都背下来,否则别想出去玩。”

班尼只好开始背九九乘法表,他的数学成绩同时开始进步了。他妈妈的下一个目标是提高班尼其他科目的成绩。她发现,只要两个孩子在家,家里的电视就从来没有关过,于是她告诉他们:“从现在开始,你们一个星期内只许看3个电视节目!”(桑亚?卡森虽然没有学过很多书本上的知识,不过她的直觉判断却与30年后专家的研究结果不谋而合,那就是,“过度看电视”和“学习成绩差”有着很大的关联性。)

卡森太太接着想办法去填补孩子因为不能看电视而空出来的时间,她告诉他们:“你们两个人要去图书馆借两本书回来读,每个星期都要交给我一篇读书报告。”(许多年后,这两个小男孩才发现,其实以妈妈的阅读程度根本就无法理解他们所写的报告。)

两兄弟不喜欢这样的决定,又不敢违抗妈妈的命令,只好开始每周读两本书,再向妈妈汇报书的内容。一段时间后,班尼的阅读课成绩进步了许多,而因为其他课程的理解程度也都和阅读能力有很大的关系,所以成绩单上其他科目的分数也都提高了。接下来的每学期、每学年,他的成绩都不断进步,当他升到高二时,他的成绩已经是班上第三名,而且跻身全美国排名的前10%。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zigeleikaoshi/132031.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