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汉语四六级】
送杜少府智任蜀州的之篇一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解析》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一、重点字词解析:
1、少府:官名。之:到、往。蜀州:今四川崇州。
2、城阙(què)辅:城阙,即城楼,指唐代京师长安城。辅,护卫。
3、三秦:指长安城附近的关中之地。
4、君:对人的尊称,相当于“您”。
5、同:一作“俱”。宦(huàn)游:出外做官。
6、海内:四海之内,即全国各地。
7、天涯:天边,这里比喻极远的地方。
8、比邻:并邻,近邻。
9、无为:无须、不必。
10、歧(qí)路:岔路。
二、赏析:
雄伟长安城由三秦之地拱卫,透过那风云烟雾遥望着五津。
和你离别心中怀着无限情意,因为我们同是在宦海中浮沉。
只要在世上还有你这个知己,纵使远在天涯也如近在比邻。
绝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时,像小儿女那样悲伤泪湿佩巾。
思想与情感表达:
朋友即将上任,诗人劝慰他不要为远别而悲伤:虽然远隔天涯,但友谊不会因为距离的遥远而淡薄,他们的心是连在一起的。虽为送别诗,但全诗却无伤感之情,诗人的胸襟开朗,语句豪放清新,委婉亲切,表现了友人间真挚深厚的友情。
三、王勃简介
1、王勃(649~676)唐代诗人,字子安。 2、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辞齐名,并称“王杨卢骆”,称成“初唐四
杰”。
3、著名篇目:《滕王阁序》
四、中考文学常识考察和诗文默写集锦
1、(2013朝阳一模)(2013平谷一模)(2013石景山一模)(2013延庆一模)(2012海淀一模)(2012房山一模)(2012陕西,4)(2009安徽)海内存知己, 。
2、(2013密云)城阙辅三秦, 。
3、(2013大兴一模)与君离别意, 。
4、(2013西城一模)(2012朝阳一模) ,儿女共沾巾。
5、(2012怀柔一模) ,天涯若比邻。
五、文章鉴赏:
流泪的滕王阁
江畔小舟,轻摇的芦苇,南来聚拢的风……赣江上一览无余,视野里找不到期待的身影。
我在滕王阁的一隅,独想王勃。
游人脆脆的思绪如牵强的秋风,薄薄地依偎在滕王阁穿越时空的坚强里。站在清冷的滕王阁上,睁眼闭眼间全是王勃清瘦忧郁的神情。斜阳拥抱着欲泣的滕王阁,阁影轻轻地躺在江水中荡漾着。槛外长江空自流,帝王群子犹不见。寂寞的阁上,觥筹交错的场景不复存在,诗弦管乐也只是附和。我坐在阁的阶梯上独自听江的声音,江波的皱褶里藏着绝世的才子王勃。
阁的忧伤让我无声息的追随。每一寸楼板,每一抹丹朱,都在我的心弦上颤动。想为流泪的滕王阁续一首诗,诗里面是伤痕累累的王勃。流泪的滕王阁日日孤寂的走入我梦中,独自徘徊复徘徊。我找不到王勃的诗句,无数醒着的黑暗的夜里,枕着阁影到天明。
有人说:“所有的风景都会拒绝一部分人,偏爱另一部分人,所有人,生来都会属于不同的风景。”在朝廷得不到肯定的王勃,一再遭谴受贬。然而,层层不得意却抹不掉他悠游于世、歌舞人生的脾性。贬到赣江边上任小刺史,他仍意心遄飞地要为自己建一座阁“拍檀板唱歌,举金樽喝酒”,吸引文人才子登临放歌。那个仲秋的日子,王勃的“独角戏”正上演着。他深望着水天相接的江面,感叹人生如江面枝柯,沉浮复沉浮,一腔激情与渴望却在纸上无羁的飘洒,洋洋一派文章,力透纸背的全是对生活的向往。有人说“厚积”是为了“薄发”,王勃客居剑南数年,终有了其巅峰之作。滕王阁只不过是显其巅峰昂然之姿的一种凭藉罢了。此时的长安,或许已将王勃忘得一干二净,谁会在抚筝之时,思绪在筝上游移间,想起王勃?如今,赣江畔的孤鹜年年此时都要背起王勃馈
赠给它们的礼物,一上一下翩翩地飞,托起无限秋水长天的风情。
“物是人非事事休”,游人仍在阁上徘徊留连,眺望阁外水云间,心似江水茫茫,欲拍阑干,浅云灰灰地衬着阁,如一双饱蓄泪水的眼睑。
扁舟载着一截悠悠的阁影,忧郁地前行,涌起的江浪层层间依稀可见当年王勃的风姿。这个自幼饱读诗书,贯通五经的青年,彳亍于线装书中陶陶然的青年,瑟缩在蜀地的乡居里,不再想读书之外的事情。属地去长安已遥遥又遥矣。无人识君,只有在迷惘中放纵文字:《属中九日》《盛泉宴》……“每有一文,海内惊瞻”。人生有许多门,可其中一些门只对一些人是永远敞开的;不要试图去敲门,去敲人生遗憾的门。王勃在剑南之地逍遥了三年,终究不甘寂寞,踌躇北上,到河南任参军。书生之迂,终惹大祸,龙颜大怒,险丢小命。人生沉浮反复,王勃心冷了。
“一片阁/躲在云层下/疲倦和黄昏的鸟一样/面对江水恸哭。”江水缓缓流,终有温柔得叫人落泪的时候。一介书生咬文嚼字,终有叫人品错位的时候。该张皇,迷惘,失落,还是愤懑?毕竟人生不是“数点扁舟向斜阳”那样诗意、简单而直观。——人无语,惟有惆怅地醉去。滕王阁不在出产帝王将相的长安,站在这玲珑典雅的阁上,赣江风情一览无余,王勃的梦魂可以与阁相依偎到永远了。
昆德拉说:“生活是棵长满可能的树。”王勃客居剑南的日子,也许模拟了日后的种种,却没料到人生最绝望的一种可能就是立在水中候着。
王勃如断线的纸鸢一头栽进江里去了,灵魂可依附在了江水中的鱼儿身上?想他经行处会不会开出一江的花儿来,让鱼儿也欢喜,让鱼儿也惆怅。
斜阳已成余辉,阁上人去,鸟去,空留一片寂寥。
送杜少府智任蜀州的之篇二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理解及阅读》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三秦护卫着巍峨的长安,你要奔赴的蜀地,却是一片风烟迷茫。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离别时,不由生出无限感慨,你我都是远离故土,在仕途上奔走的游子。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人世间只要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即使远在天涯,也似在身边。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不要在分手时徘徊忧伤,像多情的儿女一样,任泪水打湿衣裳。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你认为首联中哪些字用得好,为什么?
首联“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首句写送别之地长安被辽阔的三秦地区所“辅”,突出了雄浑阔大的
气势。第二句点出友人“之任”的处所——风烟迷蒙的蜀地。诗人巧用一个“望”字,将秦蜀二地联系起
来,好似诗人站在三秦护卫下的长安,遥望千里之外的蜀地,这就暗寓了惜别的情意。“望”字不仅拓宽
了诗的意境,使读者的视野一下子铺开,而且在心理上拉近了两地的距离,使人感觉到既然“五津”可望,那就不必为离别而忧伤。这一开笔创造出雄浑壮阔的气象,使人有一种天空寥廓、意境高远的感受,为全
诗锁定了豪壮的感情基调。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颔联中诗人是怎样劝慰友人的?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诗人劝慰友人:我和你都是远离故土、宦游他乡的人,离别乃常事,何必
悲伤呢?此次友人孤身前往蜀地,远走天涯,举目无亲,更觉惆怅,作者在这里用两人处境相同、感情一
致来宽慰朋友,藉以减轻他的悲凉和孤独之感。惜别之中显现诗人胸襟的阔大。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名句,这两句诗好在哪里?请作赏析。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把前面淡淡的伤离情绪一笔荡开。诗人设想别后:只要我们声息相通,即使远隔天涯,也犹如近在咫尺。这与一般的送别诗情调不同,含义极为深刻,既表现了诗人乐观宽广的
胸襟和对友人的真挚情谊,也道出了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界限的哲理,给人以莫大的安慰和鼓舞,因
而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这首诗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名句请说说它好在哪里。
自古以来,写离别的诗作,大多感情悲伤,基调低沉,而王勃的这两句诗则全无悲伤之情,写得昂扬乐观,能给朋友以安慰和鼓励,这种对待离别的积极态度值得称道。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怎样理解尾联?
尾联“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慰勉友人不要像青年男女一样,为离别泪湿衣巾,而要心胸豁达,坦
然面对。足见情深意长,同时,全诗气氛变悲凉为豪放
1、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 代诗人。汉族,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
人。他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齐称“ ”,其中王勃为之冠。其名句“落霞与
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出自 。
2、.诗篇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历来被人传诵,你认为它好在哪里呢,请简要说明
你的看法。(2分)
参考答案:
15.唐 “初唐四杰” 《滕王阁序》
16.略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6分)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6.这首诗表达出来诗人的思想感情是( )(3分)
A.悲伤流泪 B.离愁别绪 C.深厚情谊 D.黯然伤别
7.对本诗首联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城阙”指长安,送别之地,“五津”采用借代手法,泛指四川,杜少府上任之地。
B.在长安而望“五津”,可“望”并不是实写,这是诗人的想像,使人感到气象宏伟。
C.既“望”中可见,则此行并非远别,因而有不必伤别之意,这两句为全诗奠定抒情基调。
D.这两句承题,叙将别之时的景象,借景抒情,有依依不舍之意。
(6分)6. C 7.D
①出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 )(2分)
A.首联语句工整,写得十分壮阔。在写景中抒情,暗示了与友人从此天各一方,会面很难。
B.颔联写对友人的安慰:彼此处境相同“同是宦游人”,感情一致。一股悲伤之情油然而生。
C.“望”字将送别地点与友人“之任”的地方“属州”联系起来了。
D.尾联这两句承上作结:既非远别,又同为宦游,虽别而如此为邻,别时则不应有儿女之态。
②这首诗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句子,请说说它好在哪里。(4分)
12、①B ②自古以来,写离别的诗作大多情感悲伤、基调低沉,而王勃的这两句诗则全无悲伤之情,
写得昂扬乐观,能给朋友以安慰和鼓励,这种对待离别的积极态度值得称道。
1.诗中既寓不必伤别之意,又起破题作用的两句是: 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
2诗中点明此别是别中别,尤其可伤的两句是: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3离别让人惆怅,让人感伤,但只要友情在,心境就十分豁达,所以王勃说: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4诗中再次劝慰友人不必伤别,不要存儿女之态的两句是: 无为在歧路 , 儿女共沾巾。 5诗中带给我们壮阔,辽远的意境,奠定感情基调句: 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
6诗中意似悲凉而胸襟旷达的句子: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7李白面对友人汪伦折柳相送,满怀深情的吟出“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与这两句意境相近的诗句: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8诗中表现离别时无须悲悲切切的句子;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9点明自身处境,被贬之远的诗句: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10诗中破题,交代朋友身份,体现作者和友人之间的感情产生共鸣的两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11秦观《鹊桥仙》中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诗中与此意境相似 的两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12唐代陆龟蒙《离别》中有“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由此可想到本诗中的两句: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3诗中寓含恢弘气势,为下文作铺垫句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14抒发真挚情感,使得体贴关注之情自然流露的两句: 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
15曹植有诗云“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恩爱苟不分,在远分日亲”诗中与 此意类似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16表明诗人与友人同命相怜的诗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17与成语“咫尺天涯”意境相反的两句: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18劝慰友人不必伤感,表现出一种大丈夫气概的诗句: 无为在歧路 , 儿女共沾巾。
19作者将对朋友的真挚感情上升为哲理,说明知心朋友,息息相通,即使远在 天边也好像近邻一样的两句诗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0诗中与苏轼的千古绝唱“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意境相近的两句: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21美国哲学家欧文曾说过:“志同道合的人,并不需要永远在一起”,由此我们 可联想到本诗中的两句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2描绘一远一近两处景物,衬托出出行者和送行者双方依依惜别的感情的两句诗是 :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
23 对于朋友,有人说:“四海之内皆兄弟,多多益善”;有人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宁 缺毋滥”;英
国哲学家曾说:“朋友是人生的第二个我”。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有很多写给朋友的诗,请写出连续两句。,并作者和出处 。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别董大》高适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人。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送杜少府智任蜀州的之篇三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赏析》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五言律诗)赏析
王勃(唐)选自《王子安集》
一、朗读节奏
(一)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二)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温馨提示 五言诗朗读节奏划分一般有以下几种方式:二三、二一二或二二一句式。
二、诗歌大意
古代三秦之地,拱护长安城垣宫阙。透过迷漫的风烟似乎能望见巴蜀的五大渡口。我之所以有依依惜别的情意,因为你我都是远离故乡,出外做官之人。四海之内只要有知己,即使远在天边,也感觉像邻居一样近。不要在分手时徘徊忧伤,像多情的儿女一样,任泪水打湿衣裳。
三、写作背景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他在长安的时候写的。“少府”,是唐代对县尉的通称。这位姓杜的少府将到四川去上任,王勃在长安相送,临别时赠给他这首诗。
四、诗歌主旨
这是首送别诗,王勃之友杜少府去蜀州任职,诗人在送友路上作此诗对友人表示劝勉,表达了诗人乐观豁达的胸襟(怀)及朋友间真挚的感情。
五、诗歌赏析
首联点明送别地点和友人赴任之处。“城阙”,指京城长安;五津”,是杜少府要去之地,“望”,把相隔千里的秦、蜀两地连在一起,通过一近一远两处景物的对照,衬托出行者、送行者双方依依惜别的感情。颔联把两人之间感情的共鸣写了出来,表现了诗人真挚的感情及诗人豁达胸襟。 颈联笔锋一转,凝练、鲜明地申述对离别的看法,是慰人,也是自慰,情理交融,乃全诗最精警之处,也是千古佳句。尾联紧接前三联,以劝慰杜少府作结。“在歧路”,点出题面上的那个“送”字。(注:歧路者,岔路也,古人送行,常至大路分岔处分手,所以往往把临别称为“临歧”。)
全诗情、景、理融为一体。前两联紧扣送别,记事写景,借景抒情;后两联是对朋友的劝勉。语言形象凝练,饱含深情并富有哲理。
六、补充资料
离愁别绪,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一种主题。古代交通不便,一旦分离,再会难期。所以送别或留别的诗里,难免染上凄凉、伤感的色彩。但也不可一概而论,也有明朗乐观之作。初唐诗人王勃的名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就是这样的一首好诗。
七、作者简介
王勃,唐初诗人,字子安,他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著有《王子安集》。
八、试题
1、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品析有误的是( )
A.这是一首别开生面的送别诗。诗人抒写惜别之情,劝慰友人只要存在着真挚的
友情,就不必为离别而悲伤。
B.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豁达情怀,也饱含诗人黯然消魂的感伤情调。
C.首联中的“望”字是诗人的想象,意思是从蜀州可以于风烟弥漫中望到五津。
D.颈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是全篇的中心所在.语言形象而凝练,饱含深情而富有哲理
2.诵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B.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3.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
B.第一句点出了送别的地点,第二句则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杜少府即将赴任之地。
C.颔联是说,诗人要跟朋友分手,去外地做官,
D.尾联紧承颈联而来,诗人劝慰杜少府,不要在临别之时像儿女一般哭鼻子、抹眼泪。
4.对《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全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中“辅”气势宏大;“望”以实写虚,因为从长安实际上是望不见“五津”的,是作者的想像。
B.颔联是劝慰朋友的话,意思是说既然离乡“宦游”,离别是常事,不必感伤。
C.尾联中的“儿女”指的是男子和女子:我们在分别时不必像他们那样哭哭啼啼。
5、对《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望”字将送别地点与友人“之任”的地方“蜀州”联系起来了。
B.“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表现了依依不舍的伤感之情。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富于哲理,隐含好男儿志在四方的意思。
D. 这首诗,通过送别友人,表现了诗人宽阔的胸襟、真挚的情意和对友人的深情慰勉。
6、这首涛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句子,请说说它好在哪里。请写出一句与其立意相反的送别诗。
7 (2003年连云港市题)简述你对“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两句诗其中蕴含哲理的理解。
8.感悟诗人的情怀,说说这首诗为什么在古代送别诗中是别具一格的。
9、“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一句中,“无为”的意思是,诗人的思想感情。答 。
送杜少付
6.自古以来,写离别的诗大多情感悲伤、基调低沉,而王勃的这两句写得昂扬乐观,能给朋友以安慰和鼓励,对待离别态度很积极。(供参考,意思对即可) 例: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等。
B B C A C
8 诗写送别友人,但一反传统送别诗所表现黯然消魂的情绪,加然意识到羁旅的苦辛和离别的孤独,但表现的却只有真挚的友情和共勉,心境明朗,境界开阔,特别是颈联,饱含友谊,蕴涵哲理,为一篇之警策,千古之名句。
9.不要、无须 豪迈旷达(爽朗乐观) 7.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缩短距离。
送杜少府智任蜀州的之篇四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课件》
送杜少府智任蜀州的之篇五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学课件》
送杜少府智任蜀州的之篇六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ppt课件》
送杜少府智任蜀州的之篇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送杜少府智任蜀州的之篇八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课件》
送杜少府智任蜀州的之篇九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