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汉语四六级】
雾霾的诗歌篇一
《雾霾杯诗歌比赛2015》
首届《雾霾杯》诗歌比赛获奖情况(2015年) 发起人:佛灯
一等奖: 庞华
二等奖: 沙非、 达达
三等奖 :朵拉、 罗勇泉、 沙里途
作品展示:
雾霾
文/庞华
其所弥漫天地间的
邪恶
一次
又一次
一次
又一次
喂养我
心中的
风暴
雾中行
文/沙非
浓雾是上苍调制的修辞,在清晨
不用梳妆。美丽和丑陋齐跑,谎言和真理并行 路灯闪烁孤独的眼神,车灯飘忽游离的表情 霓虹灯努力分辨颜色,高楼和茅屋一起苏醒 红绿灯挂在半空,太极拳看不见踪影
卖菜的妇女没有出门。校园里学子举着手电打扫卫生 他们的眼睛是一潭透亮的湖水,扫去的都是垃圾和浮尘 昨日的麻雀和斑鸠哪儿去了(藏在树叶中应有声音) 大雾天他们能找到昨日的路吗
早读铃响过,琅琅书声穿越半空
树丛抖动,一只鸟儿冲向雾中
柏籽坠落,它们拒绝交出呼吸和呻吟
雾与霾不是一对亲兄弟
文/达达(詹黎平)
我想说,雾与霾
不是一对亲兄弟
雾是雾,霾是霾,花非花
雾有苍老之心
霾已席卷大地
往昔的雾,在山中或湖面
洁净神秘,让人影幢如画
而今的霾,在穹顶之下
肮脏邪恶,天地如陷鬼域
“灰色的烟雾弥漫,模糊了辽远的星群”
告诉我,为什么
时代的列车驶入高科技,雾反而癌变成霾?
文明在进化的树上结出了硕果,人反而蜕变为奴? 世界变了,变得像一张流浪汉的脸
越来越难以分辨
我的信仰遗失在一片明亮的雾里 再也找不回来
而我的贪欲总是永无止尽
就像那团团的黑霾难以驱除……
我想动用卸载一词
文/朵拉
瞳孔。有限分辨率
你的侧影,我们在哪里相遇
幕后的人是谁
不像梦
什么在吞噬一个今天,岌岌可危的明天 无声的政变
雾,不是单纯的雾
这里不是雾都
谁在守城?谁在墙上涂满地狱的色彩
阴影
埋进阴影
隔着第九层纱布
这里有一张毁坏的脸,锈蚀的心脏
奇怪的跳跃
一只蝴蝶在尖叫
又一只蝴蝶在尖叫
幻听——
这副刑具死死的钉着器官 为什么不反抗?
雾霾
文/罗勇泉
当每天呼吸的自由
成爲一种奢侈的象征
这块天空下还剩下多少
花蕊。可以出口转内销
上架爲美白洁面乳
流入假货市场猖獗
不要笑话,神话就在身边 海啸般侵略生活每个细菌 吞云吐雾一个个修炼成妖 开出一朵朵罂粟花的美德 出门,穿越夜的火线
与戴满防毒面罩的首都
争抢一个流産的座位
回家,倒在冥界的入口
与幽魂分脏一条红心底裤 隔壁,传来一声乌鸦尖叫 人类生活因爲真实而恐惧
雾霾憋爆了彷徨
文/沙里途
一个小男孩,一泼尿
拯救了巴黎
从此,浪漫之都多了一樽永恒的风景
三千万人口,三千万泼尿 浇不灭雾霾的导火索
它正在埋没文化故都的音容笑貌
还要不断地南下扩张,湮灭了大海 甚至进入五脏六腑
所有人都尿不出尿来,憋爆了彷徨
雾霾的诗歌篇二
《雾霾与赞美诗》
雾霾与赞美诗
常听到身边的人议论北京空气质量如何恶化,个人感觉,恶化可能谈不上,近二十多年来,改善倒是看到一些。
就拿我从小居住的西起六里桥,东至虎坊桥之宣南一带来说。小时候的秋冬总是顶着大灰天,春天大风夹杂着颗粒物刮得人睁不开眼睛。生活圈周边工厂林立:家和学校附近能隐约听到经济日报印刷车间、541厂、3401厂的机器轰鸣声;闻得到龙门醋厂、玻璃制品厂、革制品厂和护城河的刺鼻气味。小学骑车通学路上又看到广安门火车站随处堆积的聚氯乙烯颗粒和第二机床厂冒出的黑烟。更有第一监狱烧油的发电机,劳改局墙外和姚家井平房大院冬天烧的煤火,三路居菜地边的粪肥和一座座露天垃圾堆、化粪池。连母亲工作的中学校办厂也是每天马达转个不停。而现在,这些过度发展的落后工业搬走的搬走,改造的改造,取而代之新型住宅小区、绿地花园和清洁能源供应。春天至少睁得开眼睛,秋冬少说见得到几十个蓝天。
当然,发展是不能自满的,我们的环保和健康意识在成长,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成长得更快。所以,我们更关心空气,更关注“雾霾”,这才让我想到一段关于雾霾的历史故事。
南北朝时期,长江南岸的南陈国最后一个君主叫陈叔宝。可见人品、命运和名字的关系不大,陈叔宝是荒淫无道的灭国君主,而不出十年,就生出一位同名叔宝的人物——秦琼,不但艺高胆大,而且忠孝两全。先说这个陈叔宝,传说挥金如土、劳民伤财,在后宫修筑了
可以快速通往嫔妃居所的大花园,整日沉溺酒色财气、歌舞升平,不理政事,把治理国家的大权都交给两名最受宠幸的妃子和攀附她们的大臣。
就在同一时期,长江北岸北周国的丞相名叫杨坚,文武双全、德高望重,不但平定了中国北方,而且受到原北周皇帝的禅让,改国号为大隋。接着,杨坚整理军备,酝酿过江攻打南陈,这大约是“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战略思想的雏形。虽然南陈官场腐败,民怨极深,论兵力却并非不堪一击,况且凭借长江天险,让杨坚一时找不到进攻的战机。
偏偏稍纵即逝的战机就这样来了。是年正月初一,南陈君臣齐聚一堂,举行新年朝会庆典,无非又是陈叔宝主持的一场吃喝玩乐大会。赶上这一日雾霾大作,掌管天气预测的大臣钦天监向陈叔宝建议发布“雾霾红色预警”并取消庆典。陈叔宝只图玩乐,丝毫不理会忠臣的建议。就在庆典进行当中,吸入大量雾霾空气的陈叔宝渐渐感到口鼻之中又辣又酸,呛得喘不过气来。这位陈后主在污染物中毒后昏睡了过去,一直到晚上才醒过来。而就在同一天,杨坚收到情报,抓住陈叔宝昏睡的时机,命令手下部队发动了规模浩大的“渡江战役”。由于前期准备得当,利用陈军的麻痹,借助雾霾的掩护,再加上长期处于压迫之下的南陈人民积极配合,北隋军队仅用半天时间就全部渡过长江天险。
再说陈叔宝慢慢苏醒,得知敌军渡河的消息,临时调集大臣商讨对策、调集军队,已经来到正月初四。北隋军的闪电战势如破竹,正
月二十当天就攻进南陈都城南京,活捉昏君陈叔宝,灭掉了南陈。又经过一年多时间,杨坚结束了自西晋末年延续三百多年的乱世割据局面,统一了全中国。后来,杨坚成为西方人眼中最伟大的中国君主,在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名人榜上高居第八十二名。回头再看看昏睡着被灭国的南陈后主,倒无可争议地进入了昏君排行榜的榜单。可见,雾霾天减少户外活动,佩戴口罩等护具,可能是减少污染伤害的有效手段。
对了,陈叔宝这家伙有一件事做得“流芳百世”。他常常标榜自己是“文艺青年”,当年在后宫喝酒玩乐的时候,喜欢找文人来对诗。陈叔宝也确实有些文采,不过,他的作品几乎都是赞美嫔妃花容月貌的淫词艳曲,其中就有那首著名的“亡国之音”赞美诗—《玉树后庭花》。
后来大诗人杜牧作诗讽刺道——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里的“烟”,恰好对应了直接导致南陈灭国的“雾霾”。而以上这段记载于后世司马光所著《资治通鉴》中的故事,大概是关于雾霾重大危害最早的历史记录了。
雾霾的诗歌篇三
《清人诗文里的伦敦雾霾》
清人诗文里的伦敦雾霾
作者 . 安立志
至少半个世纪前,伦敦曾是世界著名的雾都。英国作家狄更斯的小说《荒凉山庄》,第一章就写到雾都,“到处是雾。雾笼罩着河的上游,在绿色的小岛和草地之间飘荡;雾笼罩着河的下游,在鳞次栉比的船只之间,在这个大而脏的都市河边的污秽之间滚动,滚得它自己也变脏了。”(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P5)当然,伦敦的大雾,并非我国宋代词人秦观《踏莎行》里的“雾失楼台,月迷津渡”,而是有毒的雾霾。
伦敦的大雾,对狄更斯说来,也许是“当局者迷”。说来难以置信,在十九世纪九十年代有两个中国官员,倒是扮演了“旁观者清”的角色,成为伦敦雾霾的目击者,可贵的是,他们还用文字与诗词记下了现场与观感。
1890年2月1日(清光绪十六年正月十二),以缅甸的伊洛瓦底江命名的法国轮船“伊拉瓦第”号驶出吴淞口。船上有两位在中国近代史上鼎鼎大名的人物,一是薛福成,一是黄遵宪。前者的头衔是清政府钦差大臣、英法意比四国公使,后者的身份则是公使参赞。他们与一干随员同乘这艘轮船前往欧洲赴任。经马六甲海峡、印度洋、苏伊士运河、地中海,和一个多月的颠簸,4月22日(三月初四)踏上英国的国土。
1840年,国门被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后,薛福成是清政府第六任驻英公使。薛福成此行,不仅在交涉领事设立、滇缅边界、借才异
国等方面取得重要外交成果,而且在考察沿途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也有重要收获。《薛福成:出使英法义比四国日记》(岳麓书社,1985年),不仅是一部外交日志,也是一部国人开眼看世界的重要文献。至于他们对伦敦雾都的观察,不过是其“副产品”。
11月17日(十月初六),薛福成到伦敦后第一次遭遇大雾,他的体验是用心的。他观察的不仅是雾都的现象,而是现象背后的规律。他写道:“伦敦惟四月至八月天气较为清朗。九月以后直至三月,几于无日不阴,无日不雾;虽有时天气稍晴,而日为烟雾所遮,但见红轮晃漾,其光不甚明亮。”(《日记》,P238)伦敦的大雾“冬春犹甚,每五日中必有两三日昼晦者。”(同上,P239)翌年1月11日(光绪十六年十二月初二),他又写道:“余在伦敦,连日大雾者已两阅月。„„是日亦烟雾蔽塞,讵知出伦敦未及十里,则旭日晴朗,天无纤云。余以数月未睹此景,神气为之一清。”(同上,270)从总体上说,这些观察仍然属于表象的范畴。
何以知道这是霾而不是雾呢?刚到伦敦的薛福成感受是这样的,“伦敦数百万户燃煤之烟,为雾所罩,猝不能散,往往白昼晦冥,烟气四塞,受之者无不咳呛,余颇不能耐,亟欲避去。”(同上,P270)雾霾不仅影响人们的呼吸系统,也影响人们的视觉。“室中皆燃灯火,方能观书写字。”(同上,P239)因此,才会出现行人用手电为汽车引路的怪现象。正因如此,“英之官绅,每至夏冬必移居乡间一两月,名为避暑避寒,实则欲换吸空气,谓可却病养身。盖烟煤薰灼之气,与人身脏腑之浊气,惟伦敦为最盛也。”(同上,P239)
导致雾霾的成因是什么呢?他的观察是:“盖英伦三岛,四面皆海,本多白雾;而伦敦五百万烟户之煤烟,又为雾所掩,不能冲霄直上,聚为黄雾。„„盖天地稍冷,则人皆拥炉,又多五百余万人终日夜焚煤之烟,非特灶突之烟也。大抵伦敦为地球第一繁盛之区。洋房几无隙地,又多三层四层之楼,平房之下尚有地室,已不啻五六层矣,是不啻以一伦敦化为三四伦敦也。”(同上,239)短短一段话,分析了伦敦的气候条件、能源结构及城市布局,可谓有心也。
薛福成作为一个初出国门的清廷官员,今人不应苛求他对英国工业革命的背景有多少了解,也不能苛求他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多少研究。作为驻外公使,在极短的时间内,对包括伦敦雾都这样的由工业革命导致的环境污染,能有如此深入的观察与分析,已是难能可贵,这不仅体现了外交官员的职业敏感。
黄遵宪不仅是近代中国真正走向世界第一人,也是二十世纪中国诗界革新之导师。作为诗人,黄遵宪在英国期间,曾就伦敦大雾写过两首诗,一为《重雾》,一为《伦敦大雾行》。中国古代有许多咏雾的诗人与诗作,“终南晨豹隐,巫峡夜猿吟”(董思恭《咏雾》)、“拂林随雨密,度径带烟浮”(苏味道《咏雾》)、“类烟飞稍重,方雨散还轻”(李峤《雾》)。在中国传统的田园乡村里,雾是朦胧而美丽、温馨而亲切的,而雾和霾之于人们的感官,感受是不一样的。黄遵宪笔下的大雾显然与前引的唐诗不同,《重雾》中的伦敦,“雾重城如漆,寒深火不红”,如果还只是关于雾都伦敦的初步印象的话,那么,《伦敦大雾行》则汪洋恣肆地状绘了伦敦雾霾给予人的不适与恐怖。“苍天已
死黄天立,倒海翻云百神集。一时天醉帝梦酣,举国沉迷同失日。”开头几句,以中国特色的历史与神话,引出大雾的话题,而“化尘尘亦缁,望气气皆墨。色象无可名,眼鼻若并塞。„„出门寸步不能行,九衢遍地铃铎声。”显然是直观与写实的现实主义。而充满奇幻与玄妙的“忽然黑暗无间堕落阿鼻狱,又惊恶风吹船飘至罗刹国。”(《人境庐诗草》,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年,P387)则体现了黄遵宪浪漫主义的比兴功力。此行欧洲,黄遵宪之诗笔,不仅记录下锡兰卧佛,记录下巴黎铁塔,而且记录下雾都伦敦。以古风来描述工业革命的负效应,对于中国诗人,可说是绝无仅有的。
最初,人们对于工业革命带来的环境污染,是缺乏认识的。伦敦大雾持续了一个多世纪,终于导致了震惊世界的伦敦烟雾事件。从1952年12月5日开始,由煤炭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粉尘等气体与污染物在城市上空蓄积,引发了连续数日的严重雾霾天气。短短4天,伦敦直接死于雾霾达4000人。12月9日之后,毒雾逐渐消散。但在此后两个月内,又有近8000人因为烟雾死于呼吸系统疾病(2013年1月16日《西安日报》)。
痛定思痛的英国政府,终于开始采取一系列治理环境污染的有力措施,制定《清洁空气法》只是一个开端。与立法保障相伴而行的还有科技发展、全民参与、媒体监督等等,伦敦终于在20多年后摘掉了雾都的灰色帽子。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伦敦的雾天从19世纪末期每年90天左右减少到不到10天。从滚滚毒雾到蓝天白云,伦敦用生命的代价,换来宝贵的经验。
“至于往昔是非,可为来今龟镜。”(《旧唐书·杜佑传》)我国本来具有后发展优势,本来可以免蹈“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不幸的是,近几年我国北方也遭遇了大范围的雾霾。好在世界各国已经探索出了成功的路径。我们已经不必被动地依赖大风治霾,我们也不必为短暂的“APEC蓝”而欣喜。人们追逐蓝天白云,毕竟这才是人类正常的生存空间。
雾霾的诗歌篇四
《环保诗歌》
《呼吸的隐痛——雾霾》 当白天没有太阳光线的青睐, 夜晚的月亮失去往日的光彩; 天上的云层团团有雾霾漫开, 气流一样侵透漫延茫然苍白。 巨大的雾团浑浊迷朦的状态, 多日灰蒙黄黎雾霾聚散不开; 奇怪现象难以表述雾朦覆盖, 每一个角落的每一处都存在。 遮蔽天日是那无厘头的雾霾, 一群帮凶从阴沟里秽迹出来; 远处也看不见往日蓝色大海, 茫茫的雾霾在空中漫游徘徊。 眺望前方看不清山峦的存在, 翠绿的山林笼罩在阴霾雾海; 朦胧的雾霾看不见五十米外, 宽敞道路影响车速慢缓成排。 仿佛风儿静止了迷雾在主宰, 分不清天空中是雾还是阴霾; 浓重废气尾气排放化成烟海, 微类的粉尘飘移凝结成尘埃。
灰蒙蒙的空气呼吸感觉鼻塞, 胸膛肺腑知觉隐痛受到侵害; 郁闷的呼吸承载着灰色尘埃, 健康成长受到天空雾霾毒害。 喘息中隐隐作痛是人类悲哀, 生命受到病毒浸透泛滥贻害; 是不是还要容忍这百害雾霾, 散放遗骸气体空中喧闹成灾。 人类应当觉醒保护环境关爱, 文明社会科技发展制止祸害; 我们需要太阳给大地的关怀, 遥望夜空月亮明亮迷人风采。 不要污染空气是我们的期待, 美化环境净化空气拒绝雾霾; 我们要呵护宽阔蓝天的大海, 清新的大自然依然百花盛开。 二〇一四年二月
第二首诗歌 雾霾 你轻盈飘渺, 若隐若现; 你妖娆柔和, 风情万般; 你曼妙迷离, 轻纱蒙面; 你烟雾缭绕,
似梦似幻。 你貌似仙女, 衣衫翩翩。 你形似仙境, 赐福人间。 谁知你藏污纳垢, 心底阴险, 谁知你携带病菌 恶盈满贯, 你迷惑心灵, 缩短视线, 让人难以看到你真实的一面。 你假装热情缠绕身边 你丝丝缕缕欲剪难断 谁和你接触, 谁会染伤寒。 谁和你亲近, 谁痛苦不堪。 多少人因你卧病在床, 多少人因你寝食难安。 其实, 也不该把你埋怨, 你的出现也不是偶然, 是人类一己私欲, 破坏了你本来的容颜, 是排放污染在先, 你才满腔怒气, 心怀报复, 把细菌撒向人间。 但愿人们清醒后, 能够痛改前非, 还你清白, 保护环境, 治理污染。 但愿你慢慢消失 不计前嫌, 让白云悠悠, 让天空湛蓝。 但愿和你说再见后, 永不再见!
雾霾的诗歌篇五
《雾 霾》
雾 霾
书于2014年2月25日
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防尘口罩隆重登场,成为这个时节的新宠 看那大街小巷奔走的人群哪一个不是蒙面斗士,流动着的吸尘器 也许就在那一刻,雾霾铺天盖地而来,席卷西安
一座城,城市的轮廓模糊不清,雾和霾将它笼罩
一座城,天高云淡已是它凋零的花朵,那绽放的是天昏地暗 一座城,历史的沧桑和文化的厚重已被吞噬
一座城,土灰的暗淡取代了昔日的七彩光辉
天问
谁是雾霾的罪魁和祸首呵
谁是雾霾的接收和承担着
究竟是作茧自缚还是理所应当
雾霾的诗歌篇六
《诗歌王子陈昂《渴望一场寒风》被市民誉为战胜雾霾的胜利之歌》
诗歌王子陈昂《渴望一场寒风》被市民誉为战胜雾霾的胜利之歌
2015年12月8日开始,北京正式启动3年来首个重污染红色预警信号,北京因雾霾严重,连武警战士执勤都要带着口罩,走在北京的街道上可见度很低,给北京市民的工作生活出行带来了极大不便。
记者的朋友圈这两天最热的话题就是“雾霾”,“我宁愿在风中瑟瑟发抖也不愿看到北京的雾霾”、“渴望一场寒风,在嘚瑟中,看雾霾远去,不理不睬”、“渴望一场寒风吹走满天的雾霾”“等风来即便瑟瑟发抖也不愿再见雾霾”,“‘雾霾’、‘嘚瑟’、‘风’” 成为这两天朋友圈的高频词汇,那么这些句子、词语出自哪里呢?后经记者调查发现源于诗歌王子陈昂创作的诗歌《渴望一场寒风》(原诗如下:西伯利亚的大风尚未吹来/我拿什么赶走雾霾/近在咫尺的我们/无法看到彼此的无奈/雾朦胧的大地/看不清天空的色彩/渴望一场寒风/在嘚瑟中/看雾霾远去/不理不睬)。
《渴望一场寒风》是陈昂12月8日写的一首新诗,两天的时间已经传遍北京,有市民称这两天朋友见面经常谈起雾霾,谈起《渴望一场寒风》这首诗,一位中学老师说陈昂创作的《渴望一场寒风》这首诗歌之所以这么快这么火一方面因为写作背景和题材好,题材选取上围绕着“雾霾”这一热门话题,另一方面是因为诗歌的作者诗歌王子陈昂文笔好具有很高的诗歌创作天赋,“雾霾”的到来撩动了多少文人墨客的心,为什么偏偏火的是陈昂的《渴望一场寒风》,这需要我们在这首诗中找原因,首句“西伯利亚的风尚未吹来”写出了原来作者在等待风来,那么等风来干什么呢,接着看“我拿什么赶走雾霾”,反问句的形式说明是为了赶走雾霾,“近在咫尺的我们,无法看到彼此的无奈,雾朦胧的大地,看不清天空的色彩”这是此诗的第一个高度,诗人写出了“雾霾”现象,污染严重,能见度很低,“无奈”一词一语双关,写出了表面和内心的双重无奈,“渴望一场寒风,在嘚瑟中,看雾霾远去,
不理不睬”这里“寒”字用的特别好是本诗的第二高度,首先从时间上看冬季当然是寒风,
第二“寒风”一般不招人喜欢而诗人此时“渴望”足以说明“雾霾”更不招人待见,第三只有寒风人们才会“嘚瑟”此处引出了本诗的第三个高度“嘚瑟”,这个词用的很巧妙,一方面“嘚瑟”是实写与“寒风”呼应,另一方面“嘚瑟”是得意,是希望寒风赶走雾霾,除此之外“嘚瑟”还引出了本诗的第四个高度“不理不睬”,写出了诗人和市民们希望“雾霾”早日离开的心声,他们对“雾霾”深恶痛绝毫无留恋之情,“雾霾”离去,皆大欢喜。
《渴望一场寒风》作者陈昂,当红诗人、学者、春草派诗歌代表人物。现任《中国新诗》主讲嘉宾,中国青年诗人协会副主席,北京未来作家艺术学院客座教授。诗歌作品先后译成英语、法语、俄语、日语、德语等十余种版本,2015年《雪人的愤怒》一诗登上美国文学剧舞台。2003年出版第一本诗集《天涯》,2009年荣获“十佳诗人”提名奖,2011年荣获“人民诗人”荣誉称号,2012年荣获“闻一多诗歌奖”,同年应邀加入中国诗歌学会,2014年6月诗歌《洪荒》入编中学生语文课外读本,2014年12月荣登搜狐教育作家榜第二名,2015年6月在北京成立“陈昂文学工作室”,2015年10月应邀录制央视一套CCTV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享有“诗歌王子”、“丹青诗人”之美誉。
12月10日午后受冷空气影响,扩散条件有所改善,空气质量将逐步好转,按照《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预警解除规定,将于12月10日12时,全市解除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雾霾”终被赶走。北京市民非常高兴,有人打起标语“赶走雾霾,永不再来”,更有市民称赞诗歌王子陈昂创作的《渴望一场寒风》功不可没,在“雾霾”笼罩的日子里给予市民无限的乐趣和自信。本网随机采访了市民李女士,她说:“《渴望一场寒风》是赶走雾霾的胜利之歌”。
“渴望一场寒风,在嘚瑟中,看雾霾远去,不理不睬”,“雾霾”危害人体健康,影响市民的正常生活工作,希望雾霾离开,永不再来。(编辑/张纬纱 李红)
雾霾的诗歌篇七
《春风细雨驱雾霾 润物无声悟诗意》
春风细雨驱雾霾 润物无声悟诗意
作者:钱向东
来源:《文理导航》2014年第04期
【摘 要】实践出真知,改革显效率。本文作者理论联系实际,简要分析了初中古诗词教学中的误区,并阐述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瑕疵;情感;意象;主旨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学习古诗词是提高学生文学素养、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学生通过诵读古代诗词,并在有意识地积累、感悟和运用的基础上,对提高审美情趣大有裨益。但是,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还存在着如下误区:
一、重本义,轻意蕴:为了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有些教师从本本出发,用文言文的教学方法来执教古诗词,甚至以解释词语、逐字翻译、最后串讲整首诗词的本义为主要教学目标。如此的课堂教学,只能使学生获得断章取义的知识,但削弱了对古诗词意蕴的深刻理解。
二、重识记,轻朗读:俗话说:“三分诗,七分读”。教师对学生加强识记(背诵)古诗词固然重要,但轻视情感朗读就本末倒置了。其实,只有让学生通过情感朗读,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感染。但是,不少教师把背诵古诗词作为最重要的教学目标,学生自主性朗读的时间少的“可怜”,从而导致学生对学习古诗词感到乏味,乃至厌学。
三、重解题,轻背景:有些教师偏重对诗词题目的字词解释,但讲述写作背景时往往停留于对作者简单的字号称谓,而没有详细解读作者的简要经历、所处的背景以及作者的创作风格,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诗词的系统性理解。
山雨欲来风满楼,前进道路坎坷磨。在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种种误区在所难免;在践行“15/20/10”的教学模式中,我们务必正视现实,着眼未来,为提高初中古诗词教学效率探寻奥秘。
一、在品味文句中让学生体会情感美
虽然新课程改革已经实施了一段岁月,但是有些教师还是打上传统教育的烙印,为了追求学生的“高分”效应,注重强行灌输字句本义的点拨,淡化了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不利于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音乐对人的刺激是由条件反射机制来达成的,而音乐和人类语言的音调都来源于原始非条件反射音调,这就是它们内在的必然联系。因此,我们在引导学生鉴赏诗词时,通过吟唱的办法来加深对作品的感悟。所谓“吟唱”就是采用唱歌似的音调来诵读作品,从而使学生感受作品的主旨和韵味情调。当然,我们可以用优美的音乐来为诗词谱曲,让学生在反复吟唱的过程中激发学习兴趣,真正品味诗情画意。为了提高鉴赏诗词的效率,教师应该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吸引学生,创造性的在教学中将内容相关的几首诗合在一起
吟唱。诸如杜甫的《春望》、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和贺知章的《咏柳》三首诗可以组合吟唱,学生从中不仅体验到作品的音乐美,更增添了鉴赏古诗词的无比乐趣。我在执教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课时,就大胆改变学生常态化的“读诗”,先指导学生把握作品的平仄规律,然后配上《阳光三叠》让大家反复吟唱,从而使学生潜移默化中领略到了李白诗词委婉动听的音韵美。
二、在情感诵读中让学生领略诗词的意象美
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教师引导学生找准切入点的基础上进行情感朗读是提高古诗文有效教学的关键;同时,读出韵味、语感和情感更有利于学生领略诗词的意象美。 学生在朗读时一定要注意停顿、重读以及语调的正确处理。一般而言,初中古诗词朗读的节奏比较简单。诸如:七言诗可以分为“二/二/三”的形式;五言诗词则可分为“二/三”或“二/一/二”形式。所谓重读是指体现在作品的关键词上,特别是那些最能体现作者内心感慨的词语。至于语调的处理,应该坚持抑扬顿挫的原则,音调的高低、节奏的缓急升降都是很讲究的。学生在在领略诗词意象美的时候,还要正确把握好深沉悲愤与恬淡自然的区别,做到平声流连舒缓,仄声狂野挺拔,平仄的高低错落合理,使客观物象的张弛和学生的主观情绪有机搭配。诸如:李商隐的《无题》中“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一句,“难”和“残”形象的表达作者凄切、沉重的离别之情,叹惋着人生命运的无常心灵跃然纸上,学生在朗读必须带有低沉委婉的语调。
三、在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中让学生领悟主旨美
从某种角度而言,古诗词往往是作者经历和思想感情的外在表现,因此,我们在引导学生鉴赏作品时,首先要让他们初步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及思想情感的起伏。假如不向学生介绍李白被赐金还山的故事,那学生很难把握《行路难》的主题思想;假如学生不了解唐后主李煜从一国之君沦为阶下囚的悲惨经历,那学生不能真正理解李煜对故国的不尽怀恋和“剪不断,理还乱”的无限愁绪;假如不了解陶渊明的超然闲适、曹操的豪壮雄健和杜甫的沉郁顿挫,那就不能高效达成三维教学目标。毋庸置疑,只有让学生了解古诗词作者的人生经历和创作风格,才能准确理解和把握作品的情感思想。当然,我们在实践中还应鼓励学生仔细分析标题的字眼,因为标题就是文章的眼睛:有些标题揭示了作品的线索,有些标题概括了作品的重要内容,有些标题奠定了作者的感情基调。可见,学生正确的读懂标题,既可以初步读出诗词的重要信息,又可能产生意外的收获。譬如: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江城子”是词牌名,学生很容易理解,但对“密州出猎”四个字上理解颇费周折,“密州”一词简要不仅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而且暗示了作者创作本词的背景:他谪居密州后还是寂寞和落魄的;“出猎”则概括了主要事件,当学生初步感知“出猎”大意后,就为进一步感知作者的情怀奠定了基础。
实践出真知,改革显效率。但愿站在教学改革最前沿的广大初中语文教师群策群力,大胆创新,为构建更理想的“15/20/10”的课堂教学模式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作者单位:江苏启东市陈兆民中学)
雾霾的诗歌篇八
《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卷》
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雾霾天气是一种重要的城市气象灾害。大范围雾霾天气主要出现在冷空气较弱和水汽条件较好的大尺度大气环流形势下,近地面低空为静风或微风。由于雾霾天气的湿度较高,水汽较大,雾滴提供了吸附和反应所需的场所,加速了反应性气态污染物向液态颗粒物成分的转化,同时颗粒物也容易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从具有显著的阶段性特征的雾霾天气过程来看,雾霾过程能见度的变化和PM2.5浓度、相对湿度、温度与风速的变化具有良好的阶段性对应关系。 B.在持续性雾霾天气的整个过程中,PM2.5与能见度是明显的非线性关系;在第二阶段,它对雾霾能见度的影响水平几乎保持不变。 C.在持续时间长的雾霾混合性天气的全过程中,相对湿度、温度与能见度保持稳定的负相关线性关系,风速与雾霾天气能见度的关系则成正相关。 D.北京的雾霾天气有以下特点:霾日多,雾日少;霾日分散,雾日集中;雾霾天气中,大雾在东南地区发生频繁,但强度在城区相对较弱。 作为凝结核加速雾霾的生成,两者相互作用,迅速形成污染。随着冷空气来临,风速增强,雾霾逐渐消散。研究表明,雾霾天气的形成和发展与气象条件关系密切。
一次持续性的雾霾天气过程往往具有显著阶段性特征,是一次持续时间长、阶段性特征明显的雾霾混合性天气。持续性雾霾天气的第一阶段是霾阶段,该阶段PM2.5浓度增加显著,是能见度降低的主要原因;第二阶段是大雾阶段,该阶段迅速增大的相对湿度,是导致能见度下降的重要因素,在持续性大雾天气的静稳条件下,导致PM2.5浓度累积增加;第三阶段,由于北方冷空气的入侵,大雾天气结束。可以看出,雾霾过程能见度的变化和相对湿度、PM2.5浓度、温度、风速的变化具有很好的阶段性对应关系。相对湿度与能见度在整个过程中保持稳定的负相关线性关系。由于温度决定了相对湿度的水平,因此温度与能见度的关系实际上反映了相对湿度与能见度的关系;而从整个过程来看,PM2.5与能见度是明显的非线性关系,在第一阶段PM2.5对能见度影响的速率要明显高于第二阶段,而在第二阶段中,PM2.5对能见度的影响水平几乎保持不变。风速与能见度是正相关的线性关系,从整体上看,风速越大能见度越好,而从风速对能见度影响的线性趋势上看,第一阶段风速对能见度的影响速率要大于第二阶段风速对能见度的影响速率,第三阶段能见度随着风速的增加而迅速增大,反映出风速对雾霾过程能见度的转好有重要的作用。
以北京为例。研究发现:无论是年均水平还是月均水平,霾日都要远远高于雾日,说明霾天气比雾天气对北京的影响更为严重。从月际变化上来看,大雾天气月变化十分明显,更集中于10-12月份;而霾天气在各月差异相对较小,除8-10月份的其他各月均有较多霾天气出现。从空间分布来看,雾霾天气在北京东南及城区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北京西北部雾霾发生频率最低、强度最小。城区和东南地区是霾天气影响最为严重的地区,而大雾天气虽然在东南发生频繁,但是大雾强度在城区相对较弱,在城区的西北和西南大雾强度最大。
雾霾天气频繁发生,对城市大气环境、群众健康、交通安全、农业生产等造成的影响日益显著,极易酿成雾霾灾害。研究雾霾气候特征和影响因素是雾霾灾害风险评估的基础性工作,对雾霾防灾减灾和雾霾风险防范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由于大部分严重的雾霾天气一旦形成往往很难消散,此类持续性雾霾天气对城市环境的危害往往尤其严重,并容易带来较强的社会负面影响。2011年,雾霾天气第一次入选中国十大天气气候事件,反映出社会公众对雾霾天气关注程度的进一步提高。 (摘编自《雾霾天气的影响及对策》)
1、下列对于雾霾天气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雾霾天气之所以形成污染,是由于反应性气态污染物向液态颗粒物成分的转化和颗粒物作为凝结核加速雾霾生成的相互作用。 B.雾霾天气是一种重要的城市气象灾害, 对城市大气环境、群众健康、交通安全、农业生产等影响较大。 C.雾霾天气的大范围出现,主要是在冷空气较弱和水汽条件较好的大气环流形势下,而且近地面低空为静风或微风 D.雾霾天气的湿度较高,水汽较大,最后的消散往往受到冷空气入侵的影响,它的形成和发展与气象条件的变化有密切关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尽管雾霾天气在北京东南及城区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但是雾天气和霾天气对这些地区的影响却有着明显不同。 B.雾霾天气入选中国十大天气气候事件,体现了民众关注度的提高,也可以反映出政府关注民生、直面问题的工作态度。 C.雾霾天气极易酿成雾霾灾害,如果对它的气候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采取针对措施,就有利于防范雾霾风险。 D.严重的雾霾天气一旦形成,大多很难消散,对城市环境的危害很大,容易酿成雾霾灾害。 二、古代诗文阅读(40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苏轼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比冠,博通经史。嘉佑二年,试礼部。以《春秋》对义居第一。后以书见欧阳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
山泊,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日:“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政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日:“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日:“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雨日夜不止,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汉、唐灭亡之兆。祖宗以仁厚治天下,正欲革此。今西方用兵,连年不解,东南数起大狱,公独无一言以救之乎?”安石曰:“二事皆吕惠卿启之,安石在外,安敢言?”轼日:“在朝则言,在外则不言,事君之常礼耳。上所以待公者非常礼,公所以待上者,岂可以常礼乎?”安石厉声日:“安石须说。”又曰:“出在安石口,入在子瞻耳。”又曰:“人须是知行一不义,杀一不辜,得天下弗为,乃可。”轼戏日:“今之君子,争减半年磨勘①,虽杀人亦为之。”安石笑而不言。 仁宗初读轼、辙制策,退而喜曰:“朕今日为子孙得两宰相矣。”神宗尤爱其文,宫中读之,膳进忘食,称为天下奇才。而卒不得大用。(选自《宋史 苏轼列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比冠,博通经史——比:等到 B.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庐:建房
C.轼诣武卫营,呼卒长——诣: 到,去 D.大兵大狱,汉、唐灭亡之兆——狱:监狱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苏轼“才学”的一组是( )
①以《春秋》对义居第一 ②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③今西方用兵,连年不解
④在朝则言,在外则不言 ⑤争减半年磨勘,虽杀人亦为之⑥神宗尤爱其文,宫中读之,膳进忘食 A.①⑤ B.①⑥ C.②⑥ D.③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轼从小就以东汉范滂为榜样,母亲赞许他的志向,并说儿子你能做范滂那样的人,母亲我也
能像范母一样。 B.路过金陵,苏轼劝王安石面对国家危险的政治局势要勇于向皇上进言,两人针砭官场现状,相谈甚欢。 C.苏轼在徐州当政期间,遇到水灾,他身先士卒,发动城里的富人和禁军一起修筑城墙,最后徐州城得以保全。 D.苏轼才学受到欧阳修称颂,文章得到宋仁宗、宋神宗夸赞,词学成就被王灼褒奖,可惜他最终没有得到重用。 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所以待公者非常礼,公所以待上者,岂可以常礼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8~9题。 人日思归 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杂诗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8、这两首诗的主旨及语言风格相似,请简要分析。(5分)
答: 9、《人日思归》一诗中最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
答: (三)名句名篇默写(10分)
10、 ,不尽长江滚滚来。 11、锲而不舍, 。
12、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 13、丛菊两开他日泪, 。 14、一去紫台连朔漠, 。 15、 ,百年多病独登台。 16、 ,此时无声胜有声。 17、 ,相逢何必曾相识。 18、庄生晓梦迷蝴蝶, 。
19、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18分) 寂静钱钟书
周劼人
12月19日,寂寥的寒夜,清华园日晷旁,烛光隐隐,小提琴哀婉的曲调飘散在清冷的夜空,人们伫立无语,鞠躬,献上白菊。 偶有路人好奇:“这是在祭奠谁?” 有人低声答语:“今天是钱钟书先生辞世10周年。”
10年前,钱钟书先生安详离世,遵钱先生遗嘱,“一切从简”,连在八宝山的告别仪式也只有短短的20分钟,“如此寂静”。钱先生的一位生前好友说,那日,清华的南北主干道上飘起了一千只纸鹤,学生们用这种方式,静静地送别他们的老学长。
他的人生,本不寂静。 无论是人们熟稔的《围城》,还是近乎天书的《管锥编》,都惊讶了世人,折服了学界。《管锥编》单是书证就数万条,引述涉及四千位作家,上万种著作,世人惊叹“大师风华绝代,天才卓尔不群。”
然而他却又静静地坐在书斋里,照例埋头读他的书,做他的学问。图书馆内很多冷僻线装书的借书单上,只有他一人的名字。即使是身处困境,他也只是默默地埋头书本。
“文革”时他被送去干校劳动改造,能看的只有寥寥几本书,但只要抱起书本来,就能兴致盎然。第一批“大赦”回京的名单中,没有钱钟书,也没有杨绛。他们夫妻二人平静地走回窝棚,杨先生说:“给咱们这样一个棚,咱们就住下,行吗?”钱先生歪着脑袋认真的想了一下,说:“没有书。” “文革”后,对钱钟书先生的称颂日渐声高,然而钱家的书斋内一如既往地平静。他谢绝了一切记者和学者的拜访,有人将此误读为“清高孤傲,自以为是” 。他人的不解,钱先生并未在意过,杨绛先生说:“他从不侧身大师之列„„他只想安安心心做学问。” “钱先生做学问是“心在焉”,清华大学一位老师说:“而我们今天这个社会上,今天这个校园里,有多少人则是‘心不在焉’。”清华大学一位博士生说,他多次读《围城》,读第三遍时忽然明白,“围城不是别人给的,正是人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为自己编织的。钱先生没有为自己修筑围城,所以,他一辈子都活得坦然,真挚。”
10年后的清华,10年后的12月19日,依旧是纸鹤飘飞,烛光摇曳,依旧只有师生们的心照不语,不时有人向钱先生的照片投来好奇的眼光:“这是谁?”
他一生淡泊,未曾想过要轰轰烈烈,但也正是这种“寂静”中,他书写了后人无法想象也难以企及的波澜壮阔。我们往往只惊叹他“这个脑袋是怎么长的”,却总是忘了去关注他两耳不闻喧嚣事的用心苦读,以及恪守完整人格的刚毅坚卓。
寂静,这是钱先生的心底所愿。不要奇怪为什么他的离世和10周年纪念都如此寂寥,这正是他的一生的格调。 一位热爱他的读者说:“这个世上唯一的钱钟书走了。”是的,这个时代再也没有了钱钟书,但,是不是也因为这个时代不再寂静? (选自2008年12月24日《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20、下列对作品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文章写路人对清华师生祭奠钱钟书先生的好奇,突出了他人对钱钟书的不了解,他人之所以不了解,是因为钱钟书清高孤傲,拒绝了一切媒体的采访。 B. 不能被“赦”回京,继续留在干校,钱钟书夫妇依然平静,对于希望能够埋头读书、潜心治学的钱钟书来说,干校生活的缺憾只是“没有书” 。 C. 钱钟书先生作为世人公认的大师,他的人生本可轰轰烈烈而不“寂静”,但他从不想侧身大师之列,没有修筑名利的“围城”将自己“围”住。 D.题目“寂静钱钟书”,意味着文章要围绕各种人的“静”来写,如写清华师生10年后纪念钱钟书先生,虽没有出现“静”字,但也暗示了“静”。 E.文章报道了清华师生的祭奠活动,写了钱钟书先生给人们带来的好奇、惊叹和崇敬,展现了他的大师风范和完整人格,给人以启迪。
21、文章倒数第二段加点词语“格调”的内涵丰富,请简要分析(6分)
22、 文章的结尾说:“这个时代再也没有了钱钟书,但,是不是也因为这个时代不再寂静?”请结合全文,探究时代的“寂静”与产生钱钟书这样的大师之间的关系(8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9分)
2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亨德尔写的《里纳尔多》一节销售火爆,出版商狠赚了一笔钱,然而亨德尔却只得到了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 B、竹筏把我们带至江中,从这里远观象鼻山,只见象鼻山栩栩如生....
地出现在眼前,我们不得不慨叹自然造化的奇妙。 C、一些地方政府的官员片面地理解发展经济的内涵,又好大喜功....,搞了许多形象工程,弄得当地的百姓苦不堪言。 D、大地震发生的瞬间,土崩瓦解....,房屋倒塌,路面坍塌,人畜伤亡,许多市镇繁华不再,到处是一片凄惨景象。 2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民间舆论对延迟退休这一政策的一个较为普遍的看法是,此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推迟领取养老金年龄,增加缴费总量,以弥补养老金整体缺口。 B、电影《喜羊羊与灰太狼之虎虎生威》自上映以来,票房接近亿元,再次刷新了国产动画电影的票房纪录,成为第一部突破亿元票房的国产动漫电影。 C、在印度、日本、韩国等国纷纷表示将力争增强本国文化的国际地位之后,如何进一步提高中国文化的影响力也成了中国学者研讨的中心问题。 D、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只是在考试科目、考试形式上做改革调整,将很难打破当前的应试教育体系,缓解社会各界的考试焦虑情绪。
2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韩愈在教育史上的最突出的贡献是他关于“师道”的论述。 。《师说》这篇文章虽然只有456个字,但它精湛的思想却一直影响着历代教育工作者,是我国古代教育史中珍贵的教育文献,是一份宝贵的教育遗产。
①而且,这种风气已从魏晋开始流传几百年了 ②当时韩愈刚进国子监当四门博士,面对这种不良风气,为恢复师道,不仅自己抗颜为师,而且写了《师说》一文 ③唐德宗贞元18年(公元802年),社会上存在着严重的“耻学于师”的风气 ④它的思想意义在于它继承和发展了前人关于师道的观点,是有创见的,是韩愈教育思想的精髓,为我国教育史提供了新的比较进步的见解 ⑤《师说》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篇比较全面地从理论上论述师道的文章 ⑥在文中,韩愈对师道做了精辟的论述
A、③①②⑥⑤④ B、③①②④⑥⑤ C、②⑥①③④⑤ D、②⑥①③⑤④
26、根据材料的内容,从下列词语中选出最恰当的填入画线处,使之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4分)
钻入 刺入 坚定 坚持 千方百计 费尽心机 绞尽脑汁 简直 确实
怎么会有这样一棵树呢!它茶杯般粗细,高不过四五米。盘龙交错的树根整个地裸露着,而且还生怕被谁抢走似的齐心协力地紧紧搂抱着一块块乱石。那形态就像一堆洗净的红薯,在根的周围竟找
不到一点可供养分的泥土。它的无数条根系正是在穿越石丛之后,又钢钉般深深 ① 地下的。加上它的那些边根又是紧紧地把那堆乱石抱在了怀里,这样就产生了一种难以动摇的 ② ,根抱着石,石帮着根。根, ③ 地寻找生长的土;石,忠贞不渝地护卫蓬勃的根。根石相助,紧密合作,树才成为了这样一簇令人感叹的景观。这时候再看树, ④ 就像一部内容丰实的哲学著作,它令人思索,它给人启迪,它使人咀嚼品味再三。
答:① ② ③ ④ 五、写作(4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某著名外企要招聘一名资深会计,一位女大学生去应聘,因为没有工作经验被拒绝了,可她坚持参加笔试并且拿了第一。于是人事经理亲自复试,女孩坦言唯一的工作经验只是在学校掌管过学生会财务。经理失望了:“以后有消息我会打电话通知你。”女孩点点头,掏出两块钱双手递给经理:“不管是否录用,请都给我打个电话。”“如果没被录用,你想知道些什么呢?”“请告诉我,哪些方面我没有达到你们的要求,我好改进。”“那两块钱„„”女孩微笑道:“给没有录用的人打电话,不属于公司的正常开支,所以由我付话费,请您一定打。”经理笑了:“你把两块钱收回。我现在就通知你,你被录用了。”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雾霾的诗歌篇九
《2014届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2014届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
语 文 试 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I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雾霾天气是一种重要的城市气象灾害,大部分严重的雾霾一旦形成往往很难消散,此类持续性雾霾天气对城市环境的危害往往尤其严重。大范围雾霾天气主要出现在冷空气较弱和水汽条件较好的大尺度大气环流形势下,近地面低空为静风或微风。由于雾霾天气的湿度较高,水汽较大,雾滴提供了吸附和反应场所,加速反应性气态污染物向液态颗粒物成分的转化,同时颗粒物也容易作为凝结核加速雾霾的生成,两者相互作用,迅速形成污染。冷空气来临,风速增加,雾霾逐渐消散。研究表明,雾霾天气的形成和发展与气象条件关系密切。
2013年12月初,一场罕见的大范围雾霾笼罩我国,从华北到东南沿海,覆盖了将近一半的国土,可谓来势汹汹:不仅有上海PM2.5指数直蹿到‚爆表‛,更有20多个省份、上百座大中城市同时遭遇雾霾的大范围来袭,甚至遵不少被称为‚好山好水好空气‛的城市也难以幸免。中国气象局的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平均雾霾天数为52年来之最。
气象专家表示,造成雾霾天气偏多、偏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一是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较常年偏弱,风速小,中东部大部地区稳定类大气条件出现频率明显偏多,易造成污染物在进地面层积聚,从而导致雾霾天气多发;二是我国冬季气溶胶背景浓度高,有利于催生雾霾.三是雾霾天气会使近地层大气更加稳定,会加剧雾霾发展,加重大气污染。
那么,该如何治理雾霾?减少污染源,削减大气污染物是解决雾霾的根本之道。北京市经济信息化姿副主任李洪说,据《关于北京市空气重污染日应急方案》,在2013年重点减排企业中,北京共有58家企业实现了停产,完全切断了污染源;41家企业通过降低生产负荷,减少污染供需,实现30%以上的污染减排。
除了治理企业污染之外,我们还应在针对雾霾的预防机制上多下功夫。
为了最大限度降低市区汽车车轮和路面尘埃的接触频率和面积,应将花圃和马路牙子做得比汽车通行的路面低,这样雨浆水和污染洒水就会从马路中间流向花圃下的土壤。然而遗憾的是,我们在城市中很少观察到这种防范颗粒型扬尘污染的设计。
同样,为了最大限度减少城外车辆和施工车辆带来扬尘,可以在城外带尘车辆入城时在城市关口收费站边设立喷水清洗轮胎、底盘的环节,在城内施工车辆进入马路时设立遮盖和清洗轮胎、底盘的环节,但很多城市往往只有入城后的终端罚款机制而没有入城时的清理预防机制。可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缺乏扬尘构造治理规划,缺乏预防机制的行为才是构成雾霾形成的第一源头,施工工地和经济发展数量及规模仅仅是二阶污染。
治理雾霾不能单是环境保护部门的任务,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都应该尽快建立符合中国地理现实的防治颗粒型污染通则和落实细则,督促城市管理部门和建设部门按照标准落实。
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这个生命共同体的任何一部分生病,最终都会引发全身症状。目前,我国政府已将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具体化,提出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制度的生命在于落实,即便雾霾退去,环境保护的脚步一刻也不能停,合力治污的干劲一点也不能松。
人不进则霾逼进,我们面对的是一场事关未来的攻坚战、持久战。
1.下列对于雾霾天气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雾霾天气会造成城市气象灾害,大部分严重的雾霾一旦形成,大多很难消散。
B.在冷空气较弱或水汽条件较好的大气环流形势下,大范围雾霾天气便会出现。
C.反应性气态污染物向液态颗粒物成分的转化和颗粒物作为凝结核加速雾霾生成的相互
作用,会使雾霾迅速形成污染。
D.雾霾的消散往往要依赖冷空气的入侵、风速的增加等因素,雾霾天气的形成和发展也与 气象条件的变化有密切的关系。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2013年12月初,我国20多个省份和上百座城市遭遇大范围雾霾天气,一部分以空气好
著称的城市也出现了雾霾天气,霾情来势汹汹。
B.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较常年偏弱,风速小,中东部大部地区稳定类大气条件出现频率
明显偏多,易造成污染物在近地面层积聚从而导致雾霾天气多发。
C.雾霾天气会使近地层大气更加稳定,从而加剧雾霾发展、造成大气污染,这也是2013年12
月雾霾天气偏多、偏重的原因之一。
D.北京市重点减排企业通过降低生产负荷、停产等方法,减少或切断了污染源,以期治理雾
霾。
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将花圃和马路牙子做得比汽车通行的路面低,有利于雨浆水和污染洒水从马路中间流向
花圃下的土壤,从而有效降低市区汽车车轮和路面尘埃的接触频率和面积。
B.我国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缺乏扬尘构造治理规划,只有人城后的终端罚款机制而没有人
城时的清理预防机制,这构成了雾霾形成的第一源头。
C.治理雾霾不能单是中央政府的任务,各个地方政府都应该尽快建立符合中国地理现实的防治
颗粒型污染通则,落实细则,督促城市管理部门、建设部门、环境保护部门按照标准落实。
D.我国政府已将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具体化,提出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
系,我国治理雾霾的任务有望尽快落实完成。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 -7题。
王冕,字元章,绍兴诸暨人也。父力农。冕为田家子,少即好学,长七尺余,仪观甚伟,须髯若
神,通《春秋》诸传,尝一试进士举,不第,即焚所为文,益读古兵法,有当世大略。着高檐帽,.
被绿蓑衣,履长齿木履,击木剑,行歌会稽市,或骑黄牛持汉书以读,人或以为狂生。同里王公止善甚爱重之,为拜其母。王后为江浙检校,君往谒,衣敝,履不完,足指践地。王公深念,遗草履一緉,讽使就吏禄,君笑不言,臵其履而去。时高邮申屠公酮新任绍兴理官,过武林,问交于王公。.
公曰:‚越多传先君子,非所敢知。吾里人有王元章者,其志行不求于俗。公欲与语,非就见不可。‛.
駉至,即遣吏以自通。君曰:‚我不识申屠公,所问者他王先生耳。‛谢不与见,吏请不已。君斥曰:‚我处士,宁与官府事!毋扰乃公为也。‛ .
君又善写梅花竹石,士大夫皆争走馆下,缣素山积。君援笔立挥,千花万蕊成于俄倾。每画竟,则自题其上,皆假图以见意。为歌诗,雄浑跌宕,以古豪杰自居久之。复游金陵,诸御史虽新贵,皆加敬待。遂北上燕蓟,纵观居庸、古北之塞。至正戊子南归,过吴中,谓予言:‚黄河将北流,天下且大乱。吾亦南栖以遂志,子其勉之。‛于是择会稽山九里买山一顷许,筑草堂,读书其中。服古衣冠,或乘小扁舟日‚浮萍轩‛,自放于鉴湖之曲,好事者多载酒从之。岁己亥,君方昼卧,适外寇入,君大呼曰:‚我王元章也。‛寇大惊,重其名,与君至天章寺,其大帅臵君上坐,再拜请事。君曰:‚今四海鼎沸,尔不能进安生民,乃肆虏掠,灭亡无日矣。汝能为义,谁敢不服;汝为不义,谁则非敌?越人秉义,不可以犯,吾宁教汝与吾父兄子弟相杀乎?汝能听吾,即改过以从善;不能听,即
速杀我。我不与若更言也。‛大帅复再拜;终愿受教。明日,君疾,遂不起,数日以卒。众为之具棺服,敛之。葬山阴兰亭之侧,署曰‚王先生墓‛云。
(选自《稗史集传》,有删节)
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当世大略 当:掌管 .
B.讽使就吏禄 讽:规劝 .C.公欲与语,非就见不可 就:前往 .D.我处士,宁与官府事 与:结交 .
5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王冕“志行不求于俗”的一组是
①仪观甚伟,须髯若神,通《春秋》诸传
②不第,即焚所为文,益读古兵法
③君笑不言,置其履而去
④谢不与见,吏请不已。君斥曰„„
⑤每画竞,则自题其上,皆假图以见意
⑥服古衣冠,或乘小扁舟曰“浮萍轩”,自放于鉴湖之曲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④⑤⑥
6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王冤在乡里颇为知名,申屠駉上任绍兴理官时曾经过杭州,虚心向王冕请教问题,并请求
和他交往。
B.王冕擅长画梅花竹石,他的画作在当时便备受追捧;他喜欢画梅花竹石,与其高洁傲岸的品
行有着密切的关系。
C.王冕虽有当世大略,但怀有归隐之心,在北上游历之后,选择南归,在山水之间过起了放逸
自适的隐居生活。
D.在危急关头王冕自报家门而免于杀身之祸,可见其名气之大;寥寥数语而让敌寇大帅心悦诚
服,显示了他非凡的口才。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黄河将北流,天下且大乱。吾亦南栖以遂志,子其勉之。
(2)今四海鼎沸,尔不能进安生民,乃肆虏掠,灭亡无日矣。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 -9题。
采桑子
晏殊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8.“好梦频惊”是全词点睛之笔,词中引起“好梦频惊”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全词简答。(5分)
9.这首词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结合具体诗句,选择其中两种进行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驾一叶之扁舟,。寄蜉蝣于天地,。(苏轼《赤壁赋》)
(2)民生各有所乐兮,。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屈原《离骚》)
(3)潮平两岸阔,,江春人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11)、四(12)两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请用2B铅笔在答题 卡上将所选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题目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目内的小题。如果 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题目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o(25分)
第三条河流
[巴西]罗 萨
父亲是个正派人,人都这么说。在我的记忆中,他既不比别人快乐,也不比别人忧伤。他一直
沉默寡言,家里的事全由母亲做主。但是有一天,父亲居然张口订购了一艘木船。
他从未像这时那么认真:船必须用相思木制造,必须小巧玲珑、正好供一人乘坐,必须经久耐
用——至少有二三十年寿命。对此,母亲百思不得其解:莫非丈夫突发奇想要去当渔夫?
莫非丈夫心血来潮要去当猎人?父亲保持了神圣的沉默。
当时我们家住河边,离那条望不到对岸的大河不到一里。
我永远不会忘记送船交货的那一天。父亲的脸上没有一丝表情。同往常一样,父亲戴上草帽,
挥挥手和我们再见,既没有带衣服,也没有带食品o我以为母亲准得大发雷霆,可她没有。她脸色苍白,咬着嘴唇,只说了句..‚你要走,就走得远远的,别回来。‛
父亲没有理会,只是温柔地看着我,示意我陪他走一阵。我生怕母索不许,但还是跟着父亲出
了家门。我们朝河边走去,一路上我为自己的大胆感到自豪并试探地问父亲:
‚爸爸,带我上船吗?‛
他望着我,默默地为我祝福,然后做了个手势,叫我回家。
我假装顺从,待他转过身去,闪身躲进了树林,目送着父亲解开缆绳,跳上船,划着桨渐渐远
去。
小船在水面上游动,长长的影子像一条鳄鱼。
父亲一直没有回涞,但也没有远走高飞。他漫无目的地在河上漂泊。
河边的居民及沿河旅行的人们可以作证,父亲从未离开水面,不论白天黑夜、刮风下雨。
他离家出走的那天夜里,我很难过,觉得应该做点什么。第二天一早,我偷偷地带了些吃的出
了家门。我沿着河岸,找了足足一个小时,才远远地看到父亲的小船在水面上轻轻游动。父亲端坐船尾,煞似一尊塑像。见父亲不理不睬,我只好将食品高高举起,并提醒他别忘了取走,随即将包袱藏进了河边的岩洞。此后,我每天都去送饭,从未间断。后来我才知道,母亲对我的所作所为了如指掌:晓得我要去送饭,这才把好吃的预备了放在我能够轻易得手的地方。
全家,须面对现实,但我们又无法忘掉父亲。我隐隐约约地感到,父亲之所以这么做,也许是为
了达到某种神秘的目的。但是我始终无法理解他是怎么活下来的。他吃得很少,或者可以说是—直处在斋戒、绝食状态。我送去的食物常常原封不动地被留了下来。
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不管刮风下雨、烈日严寒,他总是头戴草帽,衣衫单薄,一
动不动地坐在船尾。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和母亲还有姐姐不再提他,只是想在心里。我们永远不会将他忘记。假使
我们有一刻把他忘记,也会自责、不安,仿佛噩梦初醒后要立即找回现实。
姐姐出嫁,母亲无心宴客;因为没有父亲,任何聚会都黯淡无光。再说只要有好吃的,我们就
会不约而同地思念父亲,担心他饥肠辘辘,就像风雨交加的晚上躺在温暖的床上担心他衣不遮体,一碗一碗地舀那船上的积水。
常有人说我长得越来越像父亲了,但是我知道,父亲早已像个野人,头发蓬乱,衣衫褴褛(尽
管我那时常送去衣物),而且我猜他从不修指甲,花白的头发遮盖着的也一定是布满皱纹,被风雨、太阳染黑的脏脸。
我决定到河边去寻找父亲。我一边喊,一边挥舞着手帕,然后静静地坐在岸边等侯父亲的出现。我终于看见他划着小船在远处出现了。我兴奋地大声喊叫起来,可是父亲没有理睬,而且模糊的身影越来越模糊不清。
从此以后,就没人再看到父亲,或者听到关于父亲的消息。我陷入了深深的精神危机,成了名
副其实的行尸走肉。我的前途一片空虚,我的命运就是在孤独、绝望中等待死神。我盼望死神早些来临,我要尽快离开这片沙滩,把自己装入一艘小船,任河水把我带到天涯海角。这河水……这河水清新、永恒……
(l)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这是一篇南美现代派写实小说力作;似乎有一个现实的故事,也不乏细节的真实,但却
具有整体的象征性,甚至有几分神秘的色彩。
B.小说以真实的主人公“我”的视角,通过清晰而单纯的叙述,渐次展开了一幅图画,无论
是故事的叙述,还是其内涵,都满蕴着悠长的意味。
C.正派的父亲,与常人相异之处仅在于他“一直沉默寡言”。然而,正是这位看似平庸的
父亲却毅然决然地离家,走进了一种现实与梦境不分的生活状态。
D.母亲对父亲的理想不理解,不支持;对于父亲的举动,她觉得羞辱,但在物质方面她却总
是所食物“预备了放在我能够轻易得手的地方”。
E.作为一种精神绝对自由的至境的第三条河流,毫无疑问是虚幻的。父亲在上下求索,于是,
命运便在“孤独—-漂泊——孤独”的轮回中延续。
(2)“父亲”为什么要离家出走?请简要分析。(6分)
(3)小说中的“我”是唯一能和父亲有一点沟通的人,孤独的父亲似乎也需要我,这是为什么?
请简要说明。(6分)
(4)当父亲离家出走时,母亲只说了句:“你要走,就走得远远的,别回来。"可是,后来母亲
又偷偷为父亲准备了食物。你怎么看待小说中“母亲”这个形象?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
看法。(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 (25分)
陈祖德,一位真正的弈者
胡延楣
祖德先生是中国优秀围棋选手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位。 1944年,祖德先生出生于上海,他的祖父是近代著名教育家陈济成先生,姐姐陈祖芬是有名的报告文学作家。他初学棋时,正是中国现代围棋萌动的年代;血气方刚之际,他担当了向日本棋手冲击的重任;‚文革‛中,他被下放到工厂,在宿舍研究围棋,坚持不放弃;改革开放,他病愈复出,已经成为当仁不让的围棋领军人物;而中国围棋崛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他功不可没。
陈祖德是中国棋院院长、中国围棋协会主席,但他似乎并不在乎官员的身份,除了官方活动,他一般都以棋手以及围棋研究者身份出现。
陈祖德在回忆自己和围棋难解难分的一生时说:‚从我自己来说,对棋的感触非常深,这是我一辈子最大的精神寄托,没有东西可以替代的寄托……我现在下棋的机会太少,而我又特别喜欢下,到外地出差,到任何地方,都会找人下棋,即使是爱好者也好。这是一种最大的乐趣,最大的满足。即使我再累,下棋也有一种幸福感。‛
‚棋院这个地方,是我小时候的梦想,或者说是幻想、理想吧。从前,我们是在茶馆里、公园里下棋。我1950年学棋时,下棋在中国还被人看不起,也不是个职业……我经常想,能有一个地方,让我们一起下棋,棋手能在一起讨论就好了,但那时还总觉得这是不太可能的。今天我的梦想实现了。‛
陈祖德经常说:‚我下什么棋都想赢,不想赢就没有意思了。包括和业余棋手下,让你九子,我也想赢,我也不想随便下。要是我对你客气而输给你,一点意思也没有,说是‘表示友好’,其实并不友好而有点虚伪o"
一度,天才棋手马晓春因多次输给日本棋手小林光一九段,在国内备受舆论批评。那时的马晓春处在人生也是棋艺的重要关口,祖德先生那时的一些话,让我们记忆犹新:
雾霾的诗歌篇十
《4.5诗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