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读书的话

| 汉语四六级 |

【www.guakaob.com--汉语四六级】

赞美读书的话篇一
《关于读书的一段话》

近日,一名印度工程师所写的《令人忧虑,不阅读的中国人》红遍网络。他说,未来的中国前途堪忧!全文如下(编者:从文中叙述看,有些表达不太像是出自一名印度工程师之口,不过道理是一样的,不必太计较是谁说的):

我坐在从德国法兰克福飞往上海的飞机上。正是长途飞行中的睡眠时间,机舱已熄灯,我蹑手蹑脚地起身去厕所。座位离厕所比较远,我穿过很多排座位,吃惊地发

现,我同时穿过了很多排iPad。不睡觉玩iPad的,基本上都是中国人,而且他们基本上都是在打游戏或看电影,没见有人读书。

这一幕情景一直停留在我的脑海里。其实在法兰克福机场候机时,我就注意到,德国乘客大部分是一杯咖啡、一份报纸、一本书,或者一部Kindle、一台笔记本,安静地阅读或工作。中国乘客中也有阅读和工作的,但不太多。大部分人要么在穿梭购物,要么在大声谈笑和比较价格。

中国是一个有着全世界最悠久阅读传统的国家,但现在的中国人似乎有些不耐烦坐下来安静地读一本书。一次我和一位法国朋友一起在虹桥火车站候车,这位第一次来中国的朋友突然问我:“为什么中国人都在打电话或玩手机,没有人看书?”

我一看,确实如此。人们都在打电话(大声谈话),不打电话就低头发短信、刷微博或打游戏。或喧嚣地忙碌,或孤独地忙碌,唯独缺少一种满足的安宁。在欧洲,火车的速度也许已经没有中国快,火车站的现代化程度也许不再领先,但大部分人还是在阅读中度过等待的时间,即使打电话也是轻声细语的,生怕吵到了身边正宁静地阅读着的乘客。

当然,我知道中国人并不是不阅读,很多年轻人几乎是每10分钟就刷一次微博或微信,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但微博和微信太过于流行也让我担心,它们会不会塑造出只能阅读片段信息、只会使用网络语言的下一代?

真正的阅读是指,你忘记周围的世界,与作者一起在另外一个世界里快乐、悲伤、愤怒、平和。它是一段段无可替代的完整的生命体验,不是那些碎片式的讯息和夸张的视频可以取代的。

当然,网络侵蚀阅读是一个全球化的现象,并不只是中国才有。但有阅读习惯的人口在中国庞大的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还是很低的。

我其实更想说的是,当下的中国,缺少那种让人独处而不寂寞、与另一个自己——自己的灵魂——对话的空间。生活总是让人疲倦,我们都需要有短暂的“关机”时间,让自己只与自己相处,阅读、写作、发呆、狂想,把灵魂解放出来,再整理好,重新放回心里。

据媒体报道,中国人年均读书0.7本,与韩国的人均7本,日本的40本,俄罗斯的55本相比,中国人的阅读量少得可怜。

也许媒体报道的统计数据并不准确,但我们从日常生活的一些现象中,凭直觉也可以感受到中国人是越来越不喜欢看书。

此前就有人写过文章介绍,在那些发达国家的地铁里,火车上以及一些其它交通工具上,很多人都在静静地看书。而在中国这些场合,人们要么是在高谈阔论,要么是在打瞌睡,鲜有看书的人。

在中国各地中小城镇最繁荣的娱乐业就算麻将馆和网吧了,一个万多人的小镇,有几十个麻将馆五六家网吧是常事。在历史文化名城、炎帝神农故里——湖北省随州市麻将馆随处可见,几乎所有宾馆、酒店的每个房间都配备了全自动麻将机,90%以上的城乡居民家里都有麻将桌,不论是官员还是普通老百姓都沉迷于打麻将之中,由于受父母的熏陶连几岁的孩子都会打麻将。短短几年间随州取代了成都,成为闻名全国的"麻将之都"。其经营面积达4000多平米的两幢新华书店,有80%的面积都出租经营饮食和家电百贸,几百平米的书店内是门庭冷落。

麻将馆里不论是白天还是黑夜几乎都是满的,不愁客源,生意火爆。来参与打麻将的有农民、生意人、退休老干部,教师、医生、国家公务员等,甚至很多教师趁中午休息也要玩两把,自诩“经济半小时”。可以说,不论文化高低,不分男女,中老年人参与到麻将当中,青年人上网,少年儿童看电视。中国人的娱乐生活几乎就浓缩为麻将、上网和看电视。

不管是在网吧,还是在大学的电脑室,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我们可以看到,大多

数都在玩游戏,少部分在聊天。在网上和图书馆查阅资料或读书的学生少之又少。

以前,有一句来讽刺公务员整天无所事事的话:一杯茶,一包烟,一张报纸看半天。说明那时候还有很多公务员在看报纸,但自从网络化办公后,网络带来的海量阅读信息反而没有人读了,报纸更是无人问津。我到过不同部门的办公室,很多人或公开或偷偷摸摸在网上斗地主、玩游戏。打牌战况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再看看各部门领导,一天忙于应付各种检查、应酬、饭局,更是感叹抽不出时间来读书,读书已经变成了学者的专利。这不只是我善意地猜想,也许很多学者也不看书了。从愈演愈烈的论文抄袭、剽窃来看,他们之所以冒这样的风险干这样见不得人的勾当,说明这些学者写不出东西来了。写不出东西的学者,肯定是没有及时给自己充电,老本吃完了,才会江郎才尽。一个经常读书学习的专家学者,哪有写不出东西的道理。

去年,我在北京与出版界的朋友一起聊天,一位出版社的总编辑这样感慨道:现在中国写书的人比读书的人还多!这话也许是笑谈,但现在买书的、读书的人越来越少。这确实让人担忧。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没错,不光国家与社会都离不开书,人类也离不开书。日益加剧的国际竞争,实际上就是人才的竞争,终身学习是提高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竞争力的不二法门,而阅读又是终身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中国人这样低的阅读量,这样低的文化素养,能让中国可持续发展吗?能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吗?我看有点悬。

中国人不爱读书有四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国民文化素质偏低,直到近几年才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而上述国家,老早就普及高中教育了;二是从小没有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家庭和社会也缺少读书的氛围;三是国家一直在实行“应试教育”,让孩子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读课外书,同时,应试教育剥夺了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和权利,这也最重要的因素;四是好书越来越少,内容不吸引读者。中国每年200多万种新书,去除评职称用的,市场投机的,粗制滥造的,以色情、爱情为主,思想品位高一点的,值得一读的也就是少量的引进版图书。

读书这种习惯要靠从小培养,良好读书习惯的养成主要靠学校和家庭。可是多年的应试教育,让很多家长和教师认为学习就是做作业。所以我们经常听到老师叮嘱学生的一句话:回去把作业做好。而家长督促学生的一句话就是:作业做好了吗?从没有人问:今天看了什么书?在学校看课外书被老师没收,在家里面躲着家长看课外书绝不是传说。读书并没有引起政府的重视,你只要在学校走一转,你还有可能

听到校长或教师无所谓地说:我最不喜欢看书。很多学校的图书馆都是摆设,很少有学生去借阅。而家长只知道给孩子买玩具,买食品,却不知道给孩子买书。我估计,在中国的一些普通家庭中,拥有50册藏书的肯定不多。

中国人都为了钱和权及利而拼搏。孩子读书为了考取名牌大学,将来有个好工作,并非按自己的兴趣去读;成年人读书为了晋级或考取公务员;政府重视的是高文凭人才而不是知识,那么读书何来快乐?关键的关键是如何让国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日本管理大师大前研一的著作《低智商社会》意外地触动了中国人的敏感神经。他在书中说:在中国旅行时发现,城市遍街都是按摩店,而书店却寥寥无几,中国人均每天读书不足15分钟,人均阅读量只有日本的几十分之一,中国是典型的“低智商国家”,未来毫无希望成为发达国家!

在这个世界上有两个国家的人最爱读书,一个是以色列,另一个是匈牙利。以色列人均每年读书64本,而以色列的犹太人更甚,占全国人口80%以上的犹太人人均每年读书达68本之多。犹太人有个习俗,当孩子出生时,母亲就会翻开《圣经》,滴上一点蜂蜜,让小孩去舔《圣经》上的蜂蜜,通过这一舔,让孩子对书产生美好的第一印象:书是甜的。当孩子稍稍懂事时,几乎每一个母亲都会问这样一个问题:“假如有一天你家里突然起火,你首先会抢救什么?”当孩子回答是钱或钻石时,母亲会严肃地告诉他:“这些都不重要,你首先应该抢救的是书!书里藏着的是智慧,这要比钱或钻石贵重得多,而智慧是任何人都抢不走的。”因而犹太人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文盲的民族,就连犹太人的乞丐也是离不开书的,即使在乞讨,他们的身边总会带着每天必读的书,更别说衣食无忧的人了。在犹太人眼里,爱好读书看报不仅是一种习惯,更是人所具有的一种美德。在以色列书刊价格非常昂贵,每本书的售价在20美元以上,每份报纸也在6美元以上,但普通以色列人对购买图书和订阅报刊都十分慷慨。这个仅有500万人口的国家,持有借书证的就有100多万人,是全世界人均拥有图书最多的国家。

这里说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安息日”是以色列犹太人一个非常重要的宗教活动日,在“安息日”所有的犹太人都要停止所有商业和娱乐活动,商店、饭店、娱乐等场所都得关门停业,公共汽车要停运,就连航空公司的班机都要停飞,人们只能待在家中“安息”祈祷。但有一件事是特许的,那就是全国所有的书店都可以开门营业。而这一天光顾书店的人也最多,大家都在这里静悄悄地读书。

而另一个国家匈牙利,它的国土面积和人口都不足中国的百分之一,但却拥有近两万家图书馆,平均每500人就有一座图书馆,而中国平均45.9万人才拥有一所图

书馆。匈牙利平均每人每年购书20本,比同地区的西欧人要多得多,而中国上世纪90年代统计,平均每人每年购书只有5本,现在还在下降。匈牙利也是世界上读书风气最浓的国家,常年读书的人数达500万以上,占人口的1/4还多。

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财富。一个崇尚读书学习的国家,当然会得到丰厚的回报。以色列人口稀少,但人才济济。建国时间虽短,但诺贝尔奖获得者就有8个,而诺贝尔获奖者中犹太血统的人占18.5%。以色列环境恶劣,国土大部分是沙漠,像巴勒斯坦等阿拉伯国家的粮食不够吃,还要以石油换食品,而以色列却把自己的国土变成了绿洲,而且生产的粮食不但自己吃不完,还源源不断地出口到其他国家。他们凭着聪明和智慧,创造出惊人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而匈牙利,诺贝尔奖得主就有14位,涉及物理、化学、医学、经济、文学、和平等众多领域,若按人口比例计算,匈牙利是当之无愧的“诺奖大国”。他们的发明也非常多,可谓数不胜数,既有火柴、圆珠笔这样的小物件,也有电话交换器、变压器、汽化器、电视显像管这样的尖端产品。据说,上世纪80年代是匈牙利人发明的黄金时代,平均每年的发明专利都在400件以上,堪称是名副其实的“发明大国”。一个区区小国,因爱读书而获得智慧和力量,靠着智慧和力量,将自己变成了让人不得不服的“大国”。

记得有一位学者说过: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应该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社会到底是向上提升还是向下沉沦,就看阅读能植根多深,一个国家谁在看书,看哪些书,就决定了这个国家的未来。所谓“读书改变人生,知识改变命运”。读书不仅仅影响到个人,还影响到整个民族,整个社会。有人感叹道:“当今社会识字的人多了,读书的人却少了。”很多人把宝贵的时间耗在推杯换盏、打牌搓麻将、欢歌劲舞等娱乐应酬中,却不愿花时间认认真真地读几本好书。要知道:一个不爱读书的民族,是可怕的民族;一个不爱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我坚信:阅读始终是知识的源泉。因此,我们少一些应酬,多读几本好书吧!

赞美读书的话篇二
《关于读书的九句话》

赞美读书的话篇三
《关于读书的句子》

关于读书的句子

每天中午,读书便成了我唯一的乐趣。

正如美国作家艾利莉·狄金森所写的《神奇的书》一文所说:“没有一艘非凡的战舰,能像一册书,把我们带到浩瀚的天地。没有一匹神奇的骏马,能像一首诗,带我们领略人世界的真谛。即令你一盆如洗,也没有任何栅栏能阻挡你在书的王国遨游的步履。多么质朴无华的车骑,可是它装载了人类灵魂的全部美丽。

读书宛如一道菜肴,宛如朋友交谈的与亲人见面,人会人们回味无穷。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像蓝天上自由自在的小鸟没有了翅膀,不过不好的书也会像不好的朋友一样,可能会把你残害。 本站原创,转载必究!

赞美读书的话篇四
《特级教师俞正强关于读书的话》

特级教师俞正强关于读书的话

最初读书是件开心的事,后来有段时间会觉得读书很苦,因为有更多诱惑在身边。重要的是能坚持住这种阅读。捱过这段苦,读书就成了一件真正开心的事。一个好教师的意义,就在于缩短学生的苦,帮助学生乐观地捱过这段苦。

正心诚意是读书的起点,也是读书的归宿。心正,则书中皆为芝兰;意诚,则处世无不圆融。一个好教师的意义,就在于以自己的正心诚意,在孩子读书之前,启蒙出孩子的正心诚意。如此,孩子的心便会日益强大。读书则是一件造福人间的事。

教材只是书的一种,以罗列介绍人类知识为主,却非真正的书。因此,读书不可只限于教材。如果将读书只限于读教材,人生则已落于苦痛之中矣。

天下之书何其之多,人生却匆匆而过。因此,对书的选择十分重要。人生所以优秀,也许只因为选对了一本书。

书是人们对世间物态的观察与思考的记录。所谓的行走、交流、考察、远望,等等,无非是另一种读书。

读书,是一种惊诧的美丽。

赞美读书的话篇五
《关于读书的句子》

读书,读一本好书,让我们得以明净如水,开阔视野,丰富阅历,益于人生。书籍就是望远镜,书籍就是一盏明灯。让我们看的更远、更清晰。下面是学习啦总结的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

第一部分: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古代名人篇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三国志》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陶渊明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第二部分: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近代名人篇

▲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郭沫若

▲韬略终须建新国,奋发还得读良书——郭沫若

▲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毛泽东

▲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赵树理

▲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臧克家

▲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叶圣陶

▲不怕读得少,只怕记不牢——徐特立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余秋雨

▲如果把生活比喻为创作的意境,那么阅读就像阳光——池莉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鲁迅

▲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陶行之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之

▲伟大的成绩和辛勤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鲁迅

第三部分: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国外名人篇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统——莎士比亚

▲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列夫·托尔斯泰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惠普尔

▲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致于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温情的安慰者——巴罗

▲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雨果

▲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活伴侣和导师——高尔基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

▲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雨果

▲书籍是培植智慧的工具——夸美绍斯

▲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獈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凯勒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

▲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鲁巴金

▲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歌德

▲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这样的读书使我获益不少——卢梭

▲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狄德罗

▲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富兰克林

▲与其用华丽的外衣装饰自己,不如用知识武装自己——马克思

▲知识是珍贵宝石的结晶,文化是宝石放出的光泽——泰戈尔

▲知识就是力量——培根

▲书籍——通过心灵观察世界的窗口。住宅里没有书,犹如房间没有窗户——威尔逊 ▲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苏霍姆林斯基

赞美读书的话篇六
《关于读书的阅读及答案》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读书能使人风度高雅,气宇轩昂;读书能使人恬淡宁适,获得心灵的愉悦。”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亲爱的中学生朋友们,拿起书,请读吧,做一个丰富的人。

走着读书

文/刘茂胜

从前,有走读大学,走读大学的学生不住校,上大学跟上班族一样,许多人早出晚归,英语单词和数学公式都是在路上背的。走读大学退出历史舞台之后,现如今有“走读一族”。在上班路上,经常能看到有人边走边读,当然,还包括汽车火车或者飞机轮船上读书,都属于走着读书的范畴。

邻居有位大爷,每天去路口买晚报,必先戴上他的老花镜,为的是在回家的路上读新买的晚报。都市里的白领职业女性,一天到晚紧紧张张,给孩子讲童话故事,就爱在送孩子去幼儿园的路上。而开私家车的人呢,有时为怕路上堵车,一般会备上本书,等红灯时就读了几页。一次在地铁里,我见到有位年轻人读《黑格尔哲学》,尽管这本精装书包着书皮。在奔驰的公交车上,即便是农民也有不少人读书看报。而一种最浪漫的读书方式,就是带一本《红与黑》去巴黎,或者带上一本《双城记》去伦敦。不管是多么的“小资”,说白了就是走读。如今的图书出版部门,更是推波助澜,为顺应这个走着读书的时代,出的都是一些“口袋书”,把经典之作改编成一本本小册子,或者是文字和图片各占一半的书籍。这些书籍好像都有潜台词,欢迎你加入这个走着读书的年代。

马可以走着入睡,人可以走着读书。如今,有谁算过自己一年到头的读书时间吗?不用算,算出来一定会让你大吃一惊,许多书都是走着读的。不夸张地说,在匆匆忙忙的路上,书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回到家里,我们冷落书,书也冷落我们,似乎已变成了“敌人”。这不是耸人听闻,这恰恰反映出了这个时代的特征以及现代人的心理特征。只是,在这样一种走着读书的风景里,我们是该高兴呢,还是多多少少有点感伤?

(选自《北京晚报》)

[阅读感悟]

如今,在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中,人们苦于没有时间读书,于是“走读一族”应运而生。“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雨者时之余也。”这是汉魏之际的学者董遇提出的“三余”读书法。可见,古人读书很善于利用冬、夜、阴这样的空闲时间。今天,不再“晴耕雨读”的城市人,他们比起古人来,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们竟然走着读书。

中学生朋友们,你们“走读”过吗?如果没有,读了这篇文章后,想必你也跃跃欲试吧!暑假是我们学生的空闲时间,那就打开书,读起来吧!

[阅读训练]

1. 结合语境,解释下面一句话中加点的词语。

不管是多么的“小资”,说白了就是走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这些书籍好像都有潜台词”这句话中的“潜台词”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在匆忙的路上,书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可是为什么一到家里就似乎变成了“敌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文章结尾说,“在这样一种走着读书的风景里,我们是该高兴呢,还是多多少少有点感伤?”对此,你是怎么看的?把你的想法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书再读书

文/佚名

①还是要先讲个故事给你听。一位巴格达商人走在山路上,突然,有个陌生的声音对他说:“捡几块石头吧,明天,你会既高兴又懊悔。”

②商人捡了几块石头继续走路。天亮了,他掏出石头,它们都是宝石!商人无比高兴。可是,过一会儿,他却很懊悔。高兴的是,石头变成了宝石;懊悔的是,捡得太少了。

③亲爱的小读者,读书也如此。我们今天读的书。明天就会变作宝贵的财富,当我们长大成人,总会懊悔自己读得太少。

④很幸运的是,我从小就爱看书。记得小学三年级时就开始捧着厚厚的《女游击队长》囫囵吞枣地看,这份读书的兴趣一直伴随我长大。随着时间的推移,读书给我带来的好处越来越多:小时候从不为写作文发愁,高考语文得了100分,选择职业考上电台主持人,直到今天开始尝试写作„„这,都是读书的功劳。我常常在想,如果当初我不爱读书就不会有 今天。但在庆幸的同时我也和那个商人一样懊悔:我为什么不读得多一些再多一些呢?这份懊悔来自我工作的时候,常常感到“书到用时方恨少”。

⑤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喜欢读书?因为:

⑥读书使我们视野开阔。我没有去过非洲,没有到过南极大陆,但我却领略过非洲大陆的美丽风情,为南极洲的圣洁天地深深陶醉,这是因为读书让我身临其境。

⑦读书使我们情趣高雅。初春,我在晨光中吟诵泰戈尔的《金色花》:“假如我变了一朵‘金色花’,只为了好玩,长在那树的高枝上,笑哈哈地在风中摇摆„„妈妈,你会认识我吗?”我感觉有花瓣儿正悄悄在我心中开放,并潜入我的气息。

⑧读书使我们美丽。书一本一本地读,时光一年一年地溜走,蓦然抬头,那份书卷气已从内心悄然映在脸上。是呀,还有什么比书卷气更让人赏心悦目的呢?

⑨读书使我们思想深邃。它帮助我们在别人的思想上建立自己的思想。当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已经把别人的智慧“偷”过来装在自己的头脑中,多好!我们本来天生只有一个头脑,是读书让我们又多一个头脑。

⑩更为重要的是,读书使我们多活几度生命。不读书的人,只有一个生命,他充其量只能过一辈子。读书,使我们拥有丰富的人生:过去、现在和将来。

(11)还不仅仅如此,读书使我深刻领会高尔基的话:“书,要算人类在走向未来道路上所创造的一切奇迹中最复杂最伟大的奇迹。”

(12)读书有许多好处,我历数不完,想来想去,我只想到它的一个坏处:造成近视眼。但是,如果要选择,我宁愿一辈子戴难看的眼镜,也不要过一天没有书的日子。而且,如果你掌握了科学的读书方法,这唯一的坏处也可以避免。

(13)说到这里,这读书真让人受益无穷。所以,亲爱的读者,请你从看电视、看卡通漫画、玩游戏机的时间中务必抽出时间来读书。别忘了,“书是奇迹”,如果你也想让自己的生命发生奇迹的话,那就去读书再读书——为了明天不致懊悔,让我们快快来捡宝石噢! (选自《读者》)

[阅读感悟]

文章从一位巴格达商人捡石头的故事说起,将读书与捡石头进行类比,自然地引出读书的话题。接着作者历数读书的好处,最后又把读书和捡石头联系起来,谆谆告诫读者:如果想让自己的生命发生奇迹,那就去读书再读书——为了明天不致懊悔,让我们快快来捡宝石噢!是啊,读书就像捡宝石,既有懊悔,又有惊喜。惊喜的是,读书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使我们情趣高雅,让我们美丽,更能使我们多活几度生命。为了不让“书到用时方恨少”的尴尬出现,那就抓紧时间“读书再读书”吧!

[阅读训练]

1. 本文是谈读书的,可是文章开头却从一位巴格达商人捡石头的故事说起,这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第③段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文章第⑨段中有一个词语的感情色彩发生了变化,这个词语是_________。

4. 作者认为人们喜欢读书的原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请选择文章中一个最能触动你的句子,结合自己的读书实践,谈谈你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需要一种激情

文/余秋雨

阅读,需要一种激情。无论阅读何种书刊,只要我们觉得有必要或有兴趣,那么,只要翻开书,我们就应该用饱满的激情去投入。否则,我们就不可能真正用心、用情去了解它,品味它,也就不会获得对它的深入理解以及由此而展开的生命内在的秉承与领悟。

一本书,只要对我们的成长有助益,那么我们就要学会在阅读中与它融合、与它交流。并且这种融合与交流不应该是肤浅的与空泛的,而应该是深刻的和充满激情的。

用激情去阅读,可以使我们与书本之间的关系由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上升到一种共有、互动、沟通的关系及境界中。这时,书中人物和事件,书中的理念与智慧就会与我们的经历及体会,与我们的思想与情感达成心与心的共鸣。日子久了,这种心灵上的共鸣就必然引发自我内在品格与素质的提高与升华,使我们获得成长。

因此,用激情去阅读,是一个很优秀的阅读理念。没有激情,就不会运作人与书之间的深入和细致的沟通与交流。而拥有激情,无论是阅读。亦无论是做事还是做人,都会使我们获得对生命和对生活的最深刻的认知与感悟。

用激情去阅读,用激情去领悟这个世界。我们会从一本看似简单的书中挖掘到深沉的哲理,我们会从看似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把握到清晰的线索。那么,无论书内书外,无论肤浅还是深刻,对于我们来讲都将是我们认知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工具与桥梁。

请用激情去阅读吧!激情将引领生命走向辉煌。

[阅读感悟]

我们常常习惯于那种“一主题二分段三写作特点”式的机械、冷漠的传统阅读方法,这样去阅读,是永远也无法真正走进作品中去的。阅读有一个很重要的目的,那就是陶冶我们的性情,特别是阅读文学作品,其出发点与归宿,是人的心灵,人的感情,人的精神。所以,唯有用激情去阅读,才能实现人与书之间的深入和细致的沟通与交流,才能将作品的真正魅力,通过你的感受,体验而内化为你的精神。这样去阅读,通过日积月累的潜移默化,最终就会提高与升华我们的内在品格与素质,使我们在阅读中获得成长。

[阅读训练]

1. 文章的不少段落都以“用激情去阅读”开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为什么要“用激情去阅读”?请你用文中的一句话加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你平时读书用心、用情了吗?读了本文后你有哪些感悟?请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走着读书》

1. 指有一定品味的时尚的读书人。

2. 欢迎你加入这个走着读书的年代。

3. 因为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只有在匆忙的路上,才能以书为伴,以书为友,并从中获得知识的快乐。一回到家里,劳累了一天的人们,最需要的就是休息,也就与书无缘了。

4. 只要结合本文,就书在匆忙的路上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回到家里就变成了“敌人”这一反映出时代特征及现代人心理特征的现象,谈出自己的看法,言之成理即可。 《读书再读书》

1. 设置悬念,以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话题。

2. 承上启下(过渡)。

3. 偷

4. 读书能使人视野开阔;读书使人情趣高雅;读书使人美丽;读书使人思想深邃;读书使人多活几度生命。

5. 开放性试题,只要能结合自己的经历谈出感受即可。

《阅读需要一种激情》

1. 在内容上,因为句句紧扣中心,所以可使中心突出;在形式上,由于它的反复出现,可使层次更清晰;在表达上,可增强语言的气势与节奏感。

2. 用激情去阅读,可以使我们与书本之间的关系由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上升到一种共有、互动、沟通的关系及境界中。

3. 结合本文,联系自己的读书实践,言之成理即可。

本文来源于369资源

赞美读书的话篇七
《关于读书的国旗下讲话》

《我读书,我快乐》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我读书,我快乐》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时光悄悄,转眼开学已经快两个月了,我们走进了硕果累累,美轮美奂的金秋。在秋天来临之季,金风赶来了。它带着丰收的喜悦,带着神奇的色彩,带着清爽的空气,拿着一支大画笔,把树叶..田野、果园染上了金黄色。一切都变得金灿灿的,给人一种全新的感觉。

但,在这美丽和谐的景色中你读书了吗?

人要维持自己的生命,必须按时补充生命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人要保持精神世界的富足,也需要时时处处为精神补充各种“营养”。“精神营养”来自哪儿?如何补充“精神营养”?其实,“精神营养”来源于浩如烟海的书世界,吸取“精神营养”的管道就是孜孜不倦地阅读。

我国自古有凿壁偷光、囊萤映雪、悬梁刺股的感人故事。这些读书故事表现了古人对读书的渴望和对知识的向往。我国著名文学大师鲁迅、郭沫若、茅盾和老舍先生,以及刚去世不久的巴金爷爷,都是学贯中西、博古通今。能达到如此境界,与他们在学生时代大量阅读各种文学名著是分不开的。

同学们,我们正处在读书、求知的黄金阶段。大家知道应该选择哪些书来读,利用哪种方式读书最科学吗?首先,要精读课堂上的书,尤其是语文课本,仔细品味文章中的妙词佳句,认真揣摩文章蕴含的道理,感悟文章表达的感情。其次,要泛读课外书。从文学类到科技类,从中国名著到外国名著,从汉语文章到英语文章„„只要有书的地方,就要有你们的身影。

英国文学家培根曾说过: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同学们,你们制定好自己的读书计划了吗?今天,你读书了吗?

读书,需要时间。时间在哪里?它就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双手里。你一松手,

它就从指间溜走了。

因此,读书需要只争朝夕。一早到校,可以读书;午间休息,可以读书;睡觉之前,可以读书。

只争朝夕,就是在你茫然的时候,可以选择读书;只争朝夕,就是在你沮丧的时候,可以选择读书;只争朝夕,就是在你懒散的时候,可以选择读书;只争朝夕,在你还拥有梦想的时候,赶紧读书„„

选择读书,就选择了勤勉和奋斗,也就选择了希望与收获;

选择读书,就选择了纪律与约束,也就选择了理智与自由;

同学们,太阳每天都是新的,生活永远充满希望,现在就开始吧,把握每个瞬间,不要再犹豫!拿起书,让读书成为我们良好的习惯。

赞美读书的话篇八
《古今中外赞美读书的名人和文章》

总 序季羡林 古今中外赞美读书的名人和文章, 多得不可胜数。 张元济先生有一句简单朴素的话: “天下第一好事, 还是读书。 ” “天下” 而又“第一” , 可见他对读书重要性的认识。为什么读书是一件“好事” 呢?也许有人认为, 这问题提得幼稚而又突兀。 这就等于问“为什么人要吃饭” 一样。 因为没有人反对吃饭, 也没有人说“读书不是一件好事” 。但是, 我却认为, 凡事都必须问一个“为什么” , 事出都有因, 不应当马马虎虎, 等闲视之。 现在就谈一谈我个人的认识, 谈一谈读书为什么是一件好事。凡是事情古老的, 我们常总说“自从盘古开天地” 。 我现在还要从盘古开天地以前谈起, 从人类脱离了兽界进入人界开始谈。 人变成了人以后, 就开始积累人的智慧, 这种智慧如滚雪球, 越滚越大, 也就是越积越多。 禽兽似乎没有发现有这种本领。 一只蠢猪一万年以前是这样蠢, 到了今天仍然是这样蠢, 没有增加什么智慧。 人则不然, 不但能随时增加智慧, 而且根据我的观察, 增加的速度越来越快, 有如物体从高空下坠一般。 到了今天, 达到了知识爆炸的水平。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 “克隆” 使全世界的人都大吃一惊。有的人竟忧心忡忡, 不知这种技术发展伊于胡底。 信耶稣教的人担心将来一旦“克隆” 出来了人, 他们的上帝将向何处躲藏。人类千百年以来保存智慧的手段不出两端: 一是实物, 比如长城等等,二是书籍, 以后者为主。 在发明文字以前, 保存智慧靠记忆; 文字发明了以后, 则使用书籍, 把脑海里记忆的东西搬出来, 搬到纸上, 就形成了书籍,书籍是贮存人类代代相传的智慧的宝库。 后一代的人必须读书, 才能继承和发扬前人的智慧。 人类之所以能够进步, 永远不停地向前迈进, 靠的就是能读书又能写书的本领。 我常常想, 人类向前发展, 有如接力赛跑, 第一代人跑第一棒; 第二代人接过棒来, 跑第二棒; 及至第三棒, 第四棒, 永远跑下去, 永无穷尽, 这样智慧的传承也永无穷尽, 这样的传承靠的主要就是书,书是事关人类智慧传承的大事, 这样一来, 读书不是“天下第一好事” 又是什么呢?但是, 话又说了回来, 中国历代都有“读书无用论” 的说法。 读书的知识分子, 古代通称之为“秀才” , 常常成为取笑的对象, 比如说什么“秀才造反, 三年不成” , 是取笑秀才的无能。 这话不无道理。 在古代——请注意,我说的是“在古代” , 今天已经完全不同了——造反而成功者几乎都是不识字的痞子流氓, 中国历史上两个马上皇帝, 开国“英主” , 刘邦和朱元璋,都属此类。 诗人只有慨叹“可惜刘项不读书” 。 “秀才” 最多也只有成为这一批地痞流氓的“帮忙” 或者“帮闲” 。 帮不上的就只好慨叹“儒冠多误身” 了。但是, 话还要再说回来, 中国悠久的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是这一批地痞流氓, 还是“秀才” ? 答案皎如天日。 这一批“读书无用论” 的现身 “说法” 者的“高祖” 、 “太祖” 之类, 除了镇压人民剥削人民之外, 只给后代留下了什么陵之类, 供今天搞旅游的人赚钱而已。 他们对我们国家毫无贡献可言。总而言之, “天下第一好事, 还是读书” 。现在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这一套《书海浮槎》 , 实在也是天下一件“好事” 。 因此, 我十分乐意为这一套书写这样一篇短序。1997. 4. 8洒扫封尘 启迪来者 ——读《纪念陈寅恪先生诞辰百年学术论文集》陈寅恪是一位史学家, 但是他的成就的意义和影响并不限于历史学界。如果我们要探讨中国近现代的文化思想史, 要研究自清末特别自“五四” 以后, 一部分上层知识界人士怎样企求将传统的治学格局与西方近代文明相结合, 以开拓一条新的学术途径, 希望建立一种新的思维模式, 那末, 陈寅恪无疑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代表人物。陈寅恪的研究, 在“文革” 及“文革” 以前的十几年中, 似乎是一个禁区。 近些年来, 他的著作陆续出版和重印, 受到学术和读书界的注意。 这不能不说是这几年来我们文化学术界健康发展和开放精神的反映。1988 年下半年, 中山大学曾举行过一次较大规模的陈寅恪学术讨论会。使人高兴的是, 继这次会议之后, 由北京大学中古史研究中心发起, 邀集大陆和港台约 30多位专家撰文, 编辑了一部《纪念陈寅恪先生诞辰百年学术论文集》 , 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全书分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六篇, 记述陈寅恪的事迹, 研讨其学术成就和学术思想, 第二部分27篇, 大致是就陈寅恪生平曾

经涉及过的领域, 分哲学、 语言学、 文学、 历史学等几方面, 进行专题探讨。 这种用论文集的形式纪念某一位有造诣有影响的学者, 是一种值得提倡的方式, 因为这不仅可以让人们了解这位学者的治学轮廓, 更为重要的,是可以使后学者知道, 我们应当怎样在前人已经修建的道路上再往前延伸,让后来者有这样一种信念: 任何大师的成就都是可以突破的, 我们要铺设我们将要行经的那一段路程。陈寅恪生于光绪十六年(1890) , 死于1969年的“文革” 浩劫中, 终年80岁。 这 80 年, 他经历了几个不同的时代。 他的祖、 父两代曾是他们那一时代的改革家, 热心参与政治, 但受到政治的牵累, 在百日维新失败后受到革职的处分。 父亲散原老人, 在后半生以诗文自娱, 有盛名于东南, 但最终仍逃不脱时代的劫难, ——在他晚年移居旧都北平不久, 芦沟桥炮声起, 日本侵略军进城, 老人不胜家国之悲, 一气之下, 绝食而死。 比较起来, 陈寅恪倒是走着一条平静的学者道路, 长期不太过问政治。 即使处于中国人民在与国内外敌人进行殊死战斗的激荡年代, 他似乎也力争过一种书斋式的生活, 搞他的与现实保持相当距离的中古史研究。但这只是这位学者的表面现象。 在灾难深重的旧中国, 恐怕没有一个有良心、 有正义感的读书人是会真正漠视政治的。 我们从陈寅恪留存的旧体诗中, 可以真切地感觉到民族的前途, 国家的命运, 在这位学者心灵上所加的重压。 不过对于陈寅恪那样出身于书香门第, 早年又长期留学欧美诸国, 直接受到过资本主义文化熏陶, 具有相当高的中西文化修养的人来说, 这种重压表现的, 不是直接的呐喊怒吼, 而是冷静的、 从容的对本土文化的观察和体验, 对外来文化追求一种理性的比较和分析。 这种学术心态, 贯串在他的几乎所有著作中。 我认为, 我们现在研究陈寅恪, 除了研究他所论述过的一个个专题之外, 更为重要的, 就是要稍稍超脱一点, 对他的这种学术心态(包括其长处和弱点) , 作一些整体性的探索。闻一多有一首题为《祈祷》 的诗, 其中说:请告诉我谁是中国人,启示我, 如何把记忆抱紧;请告诉我这民族的伟大,轻轻的告诉我, 不要喧哗!这种热烈而深沉的故国乔木之思正是那一时代不少诗人、 学者, 以各种不同方式挽救民族于危亡以报效祖国的根本动力。 陈寅恪又何尝没有这种爱国的赤子之忧, 不过他走着适合自己方式的道路。 近现代中国知识分子如何从不同的途径, 探讨我们固有文化在自己时代的使命——这将使我们更为清晰地认识陈寅恪, 也将更为清晰地使后来者认识和选择新时代文化的正确道路和走向。 我想, 这或许是我们可以从这本新出版的《学术论文集》 中得到一定的启示。陈寅恪史事新证近日读到三联书店出版的《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 (陆键东著) , 很受启发。 这部书最大的特点, 也是最有意义的, 是搜集了不少档案材料, 及有关人物的书信、 日记、 谈话、 回忆, 好些是第一次公之于世的, 对研究陈寅恪晚期的人生态度和学术思想, 极有参考价值。我过去也写过几篇关于陈寅恪研究的文章, 自谓对他前期的几部著作和有关隋唐史的文章多少有所把握, 对他五六十年代所写的《论再生缘》 与《柳如是别传》 , 虽心向往之, 有所研索, 但总想多了解一些这位大学者当时的人生思考和学术心态, 而又苦于材料不多, 且公之于世的又大多一般, 因此总是未敢贸然着笔。 读了《最后二十年》 , 不敢说都解决了问题, 但确比过去了解得具体了。 对陆键东同志的辛勤搜求之功, 是应该表示谢意的。我从 1958年起即在中华书局工作, 《最后二十年》 有几处提及中华书局,自然引起我的兴趣。 书中提到 1961年 3月上旬郭沫若曾去陈府访问, 说郭的过访, 令北京学界再次瞩目这位传统史学大师。 又说同年 5月上旬中华书局总经理金灿然到广州参加学术会议, 曾专程去拜访了陈寅恪, 提出请将《论再生缘》 一稿修改后交中华书局出版。 页 320引 1961年《陈寅恪近况》 , 说 “陈也有此意, 但目前尚未着手修改” , 云云。从这一叙述中, 似乎金灿然去访晤陈寅恪, 是受到郭沫若的影响, 或可能是郭回到北京后曾对金灿然有所建议。 但我从中华书局的档案材料中获知, 在此之前, 中华书局已在准备编印陈的文集。 我在 1995年初曾写过《齐燕铭同志与古籍整理出版》 一文, 刊于国家古籍小组办公室编的《古籍整理出版情况

简报》 同年第 3期。 该文曾述及齐燕铭对出版陈寅恪著作的态度,但限于篇幅, 未能详述, 今因《最后二十年》 读后, 补充一些材料于下, 以供参阅。1960年 8月 22日, 金灿然曾给当时国务院副秘书长、 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组长齐燕铭一信, 信中说:杨荣国同志这次在京时曾谈到关于陈寅恪的两件事情, 兹写上供您参考。 (一) 杨建议我们考虑印陈寅恪的文集(包括解放前后的论文) 。 杨说陈先生在被批判后, 表示不再教课。 如印他的文集, 一要不改, 二要印快,三要稿酬高。 (二) 陈研究《再生缘》 后写成一部稿子, 以书中主角自况。这部稿子曾经在广东油印, 印数少, 售价定得很高。 后来香港有人把这部稿子拿去出版, 书前加了一篇序, 说像这样的稿子, 在大陆上是不能出版的,等等。 陈知道此事后, 心情很沉重。按杨荣国此时任中山大学历史系主任。 从金灿然这封信中可知 1960年 8月杨即建议编印陈寅恪的文集。 信中所述关于《论再生缘》 的情况, 也是杨告知的。齐燕铭在接到此信后, 于当日即批示: “陈文集要否印应请广东省委文教部门考虑。 ” 可见齐的态度是积极而又慎重的。 在这之后, 金灿然即与杨荣国通讯谈此事, 现在中华书局文书档案中保留有金于 12月 12日给杨荣国的信:荣国同志: 出版陈寅恪文集问题, 广东省委的意见如何? 最近我曾口头请示过周扬同志, 周扬同志表示可以出, 也曾问过郭沫若同志, 郭老也认为可以出。 如果广东省委同意出, 请把你们对出版的要求和作法告诉我, 以便正式向中宣部请示。 又, 陈寅恪先生最近的政治、 思想情况如何? 在香港出版了《论再生缘》 以后他有什么反映, 请寄一书面材料, 直接送给中宣部许立群同志或送给我转交都可以。这封信所提供的信息很重要。 从中可见, 关于出陈的文集, 金灿然是请示过周扬、 郭沫若的, 他们二人都表示同意, 则周、 郭去广州会晤陈寅恪前已知此事。 另外, 在那种年月, 要出版一位有一定影响的学者的著作, 是需向中宣部请示的, 并且还要叫人写有关政治、 思想情况, 这对于了解具体环境下的学者生涯, 是很有意思的。杨荣国在接到信后, 于同月 21日复信:金灿然同志: 两函均奉悉。 关于陈的材料, 写好后即直寄许立群同志处,请释念。 至于著作出版问题, 中央同意, 则由贵局和陈进行商酌如何?杨荣国所写关于陈的材料, 当时不知内容如何, 待查。 金灿然在接到杨信后, 即令中华书局那时的历史一组从《史学论文索引》 中把陈的著作查出,开一目录, 并说此事要在新年前办完。 现在这份目录还保留着, 我看所收陈的文章篇目是相当全的, 可见金灿然对此事抓得很紧。 但他又在杨的信上写道: “在上级未正式决定前, 出版陈的论文集问题, 不要在群众中宣谈。 ” 金灿然是一位相当重视学术, 也极为爱才的文化领导人, 但在当时他确实也有顾虑, 这也可以见出那一时期特殊政治情势下的一种特殊心态, 恐怕现在一些年轻人是不大容易理解的了。金灿然随即于 1961年 1月 6日再次给齐燕铭写信, 说:关于出版陈寅恪论文集一事, 我曾口头请示过周扬同志, 他表示可以;也曾问过郭老, 郭老赞成。 最近接杨荣国同志信, 附上。 为慎重起见, 我们就手边的材料查了一下陈到底发表过哪些文章, 篇日附上(不全) 。 请考虑可否正式向陈约稿。 从争鸣上讲, 似可以约, 但据说他的稿子是不能动的,约了可能有些麻烦。齐燕铭于 3月在金的信后作了政策性的批示:可由中华提出向陈约稿, 只告他文中如有涉及兄弟国家和东南亚国家的(因中国古代史常有把这些国家做为藩属和文中带有污辱话的情形, 今天发表容易引起对方不快) , 请其慎重处理, 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此外问题随其任何论点均不必干涉(对少数民族似关系不大, 因国内问题总好讲清楚,当然也要看讲话的分寸) 。 又约稿可否通过杨荣国与之面谈, 比写信好。齐燕铭的这段话, 应当说是相当通情达理的。 50年代末、 60年代初, 有一种特殊的国际环境, 在历史研究和古籍整理中十分注意于对周边国家的关系, 中华书局编辑部当时还特地起草过一个题为《关于整理出版古籍中涉及我国同友邻国家关系的情况和处理意见的请示报告》 , 长达好几千字, 可见非同一般。 这在当时是一个大问题, 因此齐燕铭不得不提及, 但是他还是提到其他任何论点均不必干涉, 这确实表现出齐的灼

识和勇气。接着就是《最后二十年》 所述金灿然于该年5月上旬去广州拜访陈寅恪,向他组约《论再生缘》 稿。 但是很奇怪, 在这之后, 中华方面就再也未提出版陈寅恪文集事, 中华是否去函与陈联系, 还是通过杨荣国与陈洽商, 或陈是如何答复, 现在都无材料, 只知后来陈的《金明馆丛稿》 由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即“文革” 后的上海古籍出版社) 联系编印。 但在 1966年 3月中华书局总编室的《情况反映》 中, 还有一份中华上编所提供的材料, 说他们在审稿过程中, 发现“作者从资产阶级唯心史观出发, 完全无视封建时代被统治阶级对统治阶级的剥削、 压迫所进行的斗争, 而以婚姻集团、 地域关系和宗教信仰作为历史演变的根据” 。 这样的评价, 处于当时的政治环境, 是可以理解的。《最后二十年》 曾述及1961年 3月郭沫若会晤陈寅恪, 陈曾向郭建议组织力量整理出版宋人所编的古籍《文苑英华》 (页 319) 。 我起初曾怀疑后来中华书局影印《文苑英华》 , 是否即是郭返京后传达陈的信息。 后来翻阅有关材料, 才知中华于1961年初即决定动手影印此书, 当时在中华工作的著名版本目录学家陈乃乾曾于 1961年 1月 10日给金灿然信, 提出“《文苑英华》 如果决定了要印, 有两点要先解决” 。 一是《文苑英华》 全书一千卷,现存宋版只存一百四十卷, 而且其中十卷还在台湾, 因此先要确定是用明版配宋版, 还是全部用明版。 二是要考虑利用傅增湘的校勘记, 这就需要有专人加以校勘整理, 陈乃乾提出从上海借调善于做校勘工作的胡文楷。 由此可见, 影印《文苑英华》 是中华书局自己独立决定的, 但在那时提出要影此书,而且要组织人加以整理, 则确与陈寅恪不谋而合, 南北共识, 这倒也是一段佳话。普及的层次近日翻阅过去开明书店出版的《朱自清文集》 , 重点阅读了几篇论述古典文学的文章, 对古典文学的普及产生了一点应讲究层次的想法。朱先生是我国现代文学中卓有贡献的诗人与散文家, 后期他主持清华大学中文系的工作, 致力于古典文学的研究。 他与闻一多先生时以惊人之笔破陈说、 创新见不同, 往往以平实的文笔, 把古义源源本本地讲述出来, 在演绎与概括中把他的心得一点一滴地告诉读者, 并且似乎时时采取与读者商量的口气, 想征求你的意见。 每读他的这些篇章, 总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朱自清先生很重视古典文学的普及工作。 他与叶圣陶先生编了好几部文言读本, 他极力推荐浦江清先生的词的讲解, 他自己也动手作《古诗十九首》析解, 还写了一本《经典常谈》 , 系统介绍中国传统的经史子集各类著作。但是我感到, 朱先生的这些普及著作是不容易读懂的, 按照现在古典文学普及读物的标准和要求, 如果不是他的大名, 说不定会被出版社的编辑先生退稿的。 我在大学读书时, 根据老师的指点, 第一次读了《经典常谈》 。记得当时的印象是两点: 一是有些讲得太概括, 看不懂; 二是有些讲得太平淡, 无所获。 于是大致浏览了一遍, 即放置一边, 一直没有再看。 时隔三十余年, 如白居易所说的, “年齿渐长, 阅事渐多” , 再来读一遍这部书, 恰好像发现了一部新的从未读过的专著, 似乎每一段每一句都能印入心中。 阅毕掩卷, 确有一种“真乃不可及也” 之感。为什么年轻时看了觉得平淡无所获的书, 三十多年后再读时却感到大有所获呢? 我想主要原因恐怕是作者功底厚, 书的内蕴深, 这种书如果没有一定的知识准备和社会阅历, 是不易获知其价值的。 反过来说, 随着知识的增长, 阅历的积累, 看这种书, 就随时看会随时有新的获得。 年轻时看《红楼梦》 , 与 40岁以后看《红楼梦》 , 所得定然不同, 也是这个道理。《经典常谈》 这部书, 胜义真是不胜枚举。 如《诗经》 一章讲采诗, 说各国都养着一批乐工, 管采集歌谣的事, 乐工的老师叫太师, “太师们是伺候贵族的, 所搜集的歌儿自然得合贵族们的口味, 平民的作品是不会入选的。 ” 这几句话实在也是平淡得很。 但是我们记得, 过去我们讲《诗经》 ,大谈民歌的现实性和战斗性, 近几年有人又“创” 新说, 大谈《诗经》 中的奴隶主意识。 对此, 朱先生这几句平淡无奇的话, 不是更能使人思考吗?《经典常谈》 中第十二节题目是《诗》 , 不到八千字, 谈了乐府诗到五七言诗的发展, 时期是两汉到南宋末, 真是洗炼极了。 片言只语, 往往能使人咀嚼再三。 如说曹植“诗中

有了„我‟ , 所以独成大家” ; 说五言诗到了阮籍手里, 增加了“文人化的程度” 。 又说陶渊明“是第一个人将田园生活描写在诗里” , 谢灵运“是第一个在诗里用全力刻划山水的人; 他可以说是第一个用全力雕琢字句的人” 。 但谢灵运不像陶渊明, 陶诗中也讲哲理, 这些哲理“是他从实生活里体验得来的, 与口头的玄理不同, 所以亲切有味” ,而谢则“像硬装进去似的” 。 同样说理, 杜甫又有不同, 杜甫“常在诗里发议论, 并且引证经史百家; 但这些议论和典故都是通过了他的满腔热情奔进出来的, 所以还是诗” 。 至黄庭坚, 虽继续将诗散文化, 但由于刻意求新, “使每个字都斩绝地站在字面上, 不至于随口滑过去” 。 这些评论, 既见出朱先生作为有高度古典文学修养的学者的工力, 也包含有他作为诗人的精致的审美体验。可是《经典常谈》 写作时是作为普及读物而写的。 我作为 50年代前期的大学生看了觉得不够味儿, 料想现今的大学生也不会对它有特别的爱好。 由此我想到古典文学的普及应有不同的层次。 《经典常谈》 可以说是普及读物,但这是专门研究基础上向具有中高级的人作的普及, 不是一般的鉴赏或赏析。 它是在严格的知识传授的意义上, 对古典作出系统的评析, 这可以说是普及的中间环节, 我们可以通过这中间环节, 再作浅近一些的普及。 我总感到, 目前古典文学的鉴赏、 赏析作品, 数量很多, 五花八门, 但一是讲得太腻, 二是有不少知识性的纰漏。 这方面的读物存在着提高科学性的问题, 就需要有如《经典常谈》 一样较高一层的普及著作, 也就是普及与专题研究相结合的作品。 在普及读物的写作上也应提倡多层次, 不要简单化、 一体化。感召前些日子听说《叶圣陶文集》 已经出版了, 想来卷帙一定繁富, 可惜无缘拜读。 近来因偶然的机会, 从我所在单位中华书局的文书档案中, 获睹几件叶圣陶先生手迹的复印件, 读后受到一种人格与文品的感召, 久久不能平静。 特记于此, 谨以自勉。从 1958年起, 中华书局即致力于《永乐大典》 散佚本的辑集, 至 1959年, 已从国内外公私所藏收集到 720卷。 为供学术界研究、 观摩, 中华书局于该年 9月选印其中一册, 全照原书大小式样, 影印仿制出版。 这一仿制本前面有一篇出版说明, 由编辑部一位同志起草, 当时中华书局总编辑金灿然同志即特地将这篇出版说明送请叶圣陶先生修改。这篇出版说明篇幅不长, 大约只有一千二百来字, 由 720字一张的稿纸誊写, 共 32行。 使人惊异的是, 几乎每一行都有叶老修改的笔迹。 叶老修改,每一个虚字、 每一个标点都不放过。 譬如文中说《永乐大典》 “辑入古今图书七、 八千种” 。 叶老把“七” 字下的顿号删去, 并在旁边批注: “此顿号无论如何不能要。 ” 有一句“未毁者几全被劫走” , 叶老改为“未毁的几乎全被劫走” 。 原稿“劫” 字写成“刼” , 叶老特地勾出来, 用毛笔正楷写成 “劫” 。 最后一段原槁说: “要说明《永乐大典》 这一类型的百科全书, 这一册的内容是具有代表性的。 ” 粗看似也说得过去, 但被叶老划去了, 并特地在文末写了三行字: “一册的内容具有代表性, 可以知道全书的体例和规模, 我觉得想不通, 恐怕一般读者也想不通。 因此, 代表性的说法不如删去。如果必须保留, 就该说得明白些, 说明从什么几点可以见出这一册的代表性。 ” 经这几句一点, 真使人豁然开朗。叶先生当时的工作是很忙的。 他在给金灿然同志的一封信中说: “我在最近两三个月内, 忙碌殊甚, 每日上下午非开会即商量文稿, 傍晚归来, 颓然无复精神。 ” 但他还是对这样一篇极为平常的文稿作那样仔细的审阅和修改, 一点“大名人” 的架子也没有。1959年至 1960 年间, 中华书局准备重印朱自清的《经典常谈》 。 这是朱先生以通俗的笔法介绍古代经典文献的著作, 解放前即出版, 无论专业研究者还是一般读者, 都爱读。 这次中华书局重印时, 拟请叶老写篇序。 由叶老为此书作序, 当然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中华书局文书档案内保存了叶老为此事给金灿然同志的一封信, 信中说: “作序之事, 非我所宜。 您应了解我, 古籍云云, 我之知识并不超于高中学生。 人皆以为我知道什么, 我实连常识也谈不上。 此一点恐不能叫人相信, 以为我谦虚。 您与我相识十年, 且非泛泛之交, 当知我言非虚也。 苟我稍有真知灼见, 则佩弦为我之好友, 于其遗著, 有不肯欣然作序

赞美读书的话篇九
《描写读书的句子》

关于描写读书的好句子

①书是良药,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书是益友,臧克家说:"读过一本书,像交了一位益友;书是窗户,高尔基说:"每一本书,都在我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

②书是世界的一个窗口,人们就是通过这许许多多的窗口去认识世界的。书就是一艘船,它载着人们在知识的海洋中航行。

③书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书籍如同一把钥匙,它能帮助我们开启心灵的智慧之窗。

④书籍是知识的一台电脑,题目是主机,目录是键盘,文字、标点是书籍的内存。

⑤在学校里,读书学习是我的天职,在老师孜孜不倦的教诲下,我的羽翼渐渐丰满; 在家里,上网是我的课余爱好,与网友们谈天说地,侃侃而谈,是我人生一大乐趣; 奔驰在操场,享受狂奔的欢愉; 遨游在书海,享受文学的乐趣。

⑥我匆忙,书本是我善良的朋友;我悠闲,书本是我真诚的伙伴。生活于善良和真诚的氛围里,哪儿还有不悦之理?

⑦如果以考试来对应四季,春天是考试前老师的动员,夏天是动员后考场的铃声,秋天是铃声过后巨大的努力,冬天是努力过后无情的家长会

⑧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讲,中考是一次重大的敲打。有人从此可以继续深造,前途一片灿烂;可更多的被拒之“象牙塔”外,望“塔”兴叹,前途一片茫茫。当理想之舟刚刚起锚,就被狂风所掀翻,哪会不黯然神伤?然而,人总要长大,总要逐渐走向成熟。敲打总要挺住,泪水总要拭干,受伤的心总要愈合,布满荆棘的路总要走下去„„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zigeleikaoshi/132797.html

    上一篇:风雪诗词

    下一篇:鼓励爱心捐款语录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