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电子商务师】
送远 杜甫阅读答案篇一
《杜甫送 远 赏析》
河北省沙河市教师进修学校 高江海 054100
送 远
杜甫
带甲满天地,胡为君远行!
亲朋尽一哭,鞍马去孤城。
草木岁月晚,关河霜雪清。
别离已昨日,因见古人情。
赏析:
本诗是杜甫在乾元二年(759)离开秦州时所作。安史之乱发生后,诗人携带妻儿四处奔波,在战火纷飞时刻,他又离秦州而入蜀道,到处颠沛流离。在和亲朋离别时虽然同声“一哭”,但没有一个人能够以诗文相送,以寄别离之情,因此使得别离更为凄凉。诗人为了自壮“行色”,于是在和亲朋分手之时写下了这首诗歌。
一、粗笔勾勒场景
首句作者以提问开篇,“带甲”写出了全副武装的战士,“满天地”是说遍地皆兵。“君”是指诗人自己。作者向自己发问:在兵荒马乱之际,为何在此刻“远行”?这一问便让读者感受到,离乱之际,远行更是心酸。“亲朋”二句写出启程时情景:亲友同声痛哭,此时一别,不知何时能够相逢,前途很难预测。对此诗人则无言地跨上“鞍马”,告别孤城秦州远去。此时,一边有声的痛哭,一边无声的饮泣,那悲凄之状跃然纸上。
二、借物以表别情
诗人借助于草木万物来表达别后之情。“草木”“关河”点出了远行的时间和征途的感受。“草木”零落 ,时入岁暮,“关河”之上“霜雪”飘洒,冷清凄惨,写出了辞别亲友后途中所见。旨在表现旅途的艰辛“别离”二句是回忆亲朋相送的情谊。与亲朋“别离”,虽“已”成“昨日”,但由于感念难忘,仿佛就在今天,那种依依而别的情景历历在目。由此可“见”,“古人”殷殷惜别,是有深“情”厚意的 。
三、句句透出感慨
诗以“送远”为题,写出了送别以及别后的整个过程。在兵荒马乱中离别,极言环境之恶劣;亲朋相送,可见离别场面之悲壮;关河冷清写出前景之凄惨;眼前故人情,给世人以心灵之慰藉。从这首诗歌来看,前四句应是“从道中追写起身时之情事”,后四句是“因就道而作”之缘由。字字都是作者亲历,句句透析出感慨,诗人那忧国忧民之情也暗藏其中。无怪乎沈德潜极赞此诗开头是“何等起手”,浦起龙更用“感慨悲歌”四字盛誉前四句。
临江仙
夜登小楼记洛中旧游
陈与义
忆昔午桥桥上饮,
坐中多是豪英。
沟流月去无声。
杏花疏影里,
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
此身虽在堪惊。
闲登小阁看新睛。
古今多少事,
渔唱起三更。
赏析:
这是一首抚今追昔、伤时感世之作。作者通过追忆当年和朋友在一起游赏聚会,进而发出对此时北方沦陷,无家可归的感叹。本词在写作上有着十分独到之处。
回忆过去令人振奋。词的上片给读者勾画出一幅豪酣欢乐的生活画面,画面是约会饮于“午桥”之上的一群“豪英”。由诗句可以想象,大家在欢饮之际,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慨叹国家大事,关心民族兴旺之事,是何等的痛快淋漓。“长沟流月”三句写出了“豪英”们欢会的环境,着力表现其静谧与幽美,以烘托英豪门的雅趣和逸兴。“长沟”写空间的广阔;“到天明”写时间的延伸,这样广阔的空间与延伸的时间足见作者欢饮之兴。这里的“长沟流月”,用词十分生动、奇巧,将月光的流动与沟的绵长,达到了和谐的统一,同时令人感受出一种朦胧的美。而“去无声”是感叹年华已逝世;“杏花疏影”勾勒出英雄相聚的环境。这里坐着笔下的桥中豪英,桥下长沟,桥畔杏花,桥上明月,构成了一幅动静制宜、形神兼备的雅人高士夜饮图。
直面现实倍感忧伤。词的下片回到现实,对靖康之变所造成的难以再会的局面深表慨叹。“二十余年”,点明下片所追记的已是二十年多年前的往事。“如一梦”,喻示作者身经浩动、如历恶梦的真实心境。“此身虽在堪惊”,传达出恶梦初醒时的魂悸魄动、胆颤心惊之感,暗示他曾屡涉险境。“闲登小阁”句看似荡开笔墨,实则是以雨后新睛时的月色,抒写月色虽好而欢会已矣的伤悼之情。“古今”二句写古往今来多少兴与亡之事尽付诸渔唱樵歌,托出超越时空的历史感慨,使全词的意蕴更趋深广与厚重。
独特构思堪为绝妙。小词不长,却是有回忆,有眼下;有画面,有感慨;有对以往英豪的赞叹,又有对当朝的感叹。既是作者对民族命运的担忧,也是作者责任感的体现。在用字上作者力行简约,而容量甚大。还有结尾二句化用张升《离亭燕》中“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之句,成为千古绝句。无怪乎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中评论此词:“清婉奇丽,简斋惟此词为最优”。 青 春
闻一多
青春象只唱着歌的鸟儿,
已从残冬窟里闯出来,
驶入宝蓝的穹窿里去了。
神秘的生命,
在绿嫩的树皮里膨胀着,
快要送出带鞘子的,
翡翠的芽儿来了。
诗人呵!揩干你的冰泪,
快预备着你的歌儿,
也赞美你的苏生罢!
赏析:
《青春》一诗是闻一多对“青春”的颂歌,是作者热情奔放的激情的表白,是一代青年对自由幸福新生活的追求。在写作上有着独到之处。
一、妙用形象的比喻
在诗歌的第一诗节里,作者将“青春”比作“唱着歌的鸟儿”,化抽象为具体,给人以形象感。且鸟儿又是从残冬中走了出来,走向深蓝的穹窿,这既是为青春之鸟设置的特殊情境,也是一种意蕴的象征。穹窿是青春飞驶的方向,是一代青年大胆追求的理想之国的符号象征,而“宝蓝”则不仅契合穹窿自然的颜色,更意味着这理想境界的珍贵、神秘和高洁。因此,“宝蓝的穹窿”不仅是青春的目标,更是年轻诗人和所有获得新生的人们共同瞩目的希望。
二、富有哲理般的语言
为了表现作者对青春的期盼,在诗的第二节,诗人展开了对青春与生命的人生哲理层次的探讨。诗人惊喜地发现,自然的青春和生命的青春已融为一体。这里“膨胀”二字,写出了青春的勃发与盎然生机。“绿嫩的”“翡翠的”将自然青春写得有形有色。面对自然和人生的无限春光,诗人的激情沸腾到了顶点,激荡不已的青春之心再也锁不住了,要“送出带鞘子”,诗人迫不及待地昂头呼唤:“诗人呵!揩干你的冰泪!/快预备着你的歌儿,/也赞美你的苏生罢!”残冬已经过去;冰泪已成为历史,沐浴着青春热力的诗人急切地要求否定过去,热烈地拥抱未来。
三、展现青年一代的心声
《青春》一诗传达了一种典型的时代气息,写出了那个时代青年的蓬勃热情。他们的心“苏生”了,正以蓬勃向上的姿态,向旧世界的一切提出挑战,他们的芽儿是“绿嫩的”,他们象鸟儿在歌唱,他们冲出严冬走向宝石般的穹窿。诗人对青春的讴歌,代表着“五四”之后的一代青年对光明前途的渴望,和对自由幸福生活的追求。
夜
叶赛宁
河水悄悄流入梦乡,
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
夜莺的歌声沉寂了,
长脚秧鸡不再欢嚷。
夜来临,四下一片静,
只听得溪水轻轻地歌唱。
明月撒下它的光辉,
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
大河银星万点,
小溪银波微漾。
浸水的原野上的青草,
也闪着银色光芒。
夜来临,四下一片寂静,
大自然沉浸在梦乡。
明月撒下它的光辉,
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
赏析: 叶赛宁在俄国被誉为“天才的乡村歌手”,是苏维埃诗歌奠基人之一。这首小诗着力展示夜的静谧、美丽,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
首先诗歌描写了静谧而美丽的夜景。随着夜的降临,自然万物都归于沉寂:平静的河水仿佛悄悄进入梦乡,树林不再喧响,夜莺停止歌唱,秧鸡也不再喧嚷。这写出了夜晚宁静的环境。 然而在夜的寂静之中,潺潺的溪水在轻轻地歌唱,“河水在倾听莺啼”“与沙岸絮叨”,这里以动衬静,更显寂静。然后诗人由听觉转入视觉,引人月光的意象描写夜的美丽:明月的银辉静静地洒落大地,周围的一切都沐浴在月色之中。诗中的大河,小溪,浸水的原野上的青草,都在月光下熠熠生辉。第四节又回到夜的静谧,并再次写到美丽的月色。
其次,作者在写夜景时,采取了客观性的描述。小诗作者没有一句议论,都是在白描。第一节抓住“河水”“松林”“夜莺”“秧鸡”等意象,写出了夜晚的寂静;第二节围绕着月光与溪流而写,有如“清泉石上流”之感;第三节描写了原野、草园的静寂;最后一节写到美丽的月色。这些描写没有直接表露作者的感情,而是含蓄地写出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最后,诗歌有着极强的节奏美。小诗四个章节,节奏明快,充满着和谐,充分表达出夜的静谧、美丽的氛围。
送远 杜甫阅读答案篇二
《高考备考资料精编_别离已昨日,因见古人情 杜甫《送远》审美赏析》
别离已昨日,因见古人情 杜甫《送远》审美赏析 古文诗歌阅读
0523 1400
杜甫的《送远》是乾元二年(759)离秦州时所之作。诗歌表现了诗人远行后的孤独与寂寞,也感受到了世态炎凉。全诗如下:
带甲满天地, 胡为君远行!
亲朋尽一哭,鞍马去孤城。
草木岁月晚,关河霜雪清。
别离已昨日,因见古人情。
诗歌首联写道:“带甲满天地,胡为君远行。”“带甲”即全副武装的战士。“满天地”意即遍地皆兵。诗歌开始就描写了到处都是全副武装的战士,可以说,诗人用极有力度的笔墨,描写了一种威武的场面。这不但描写了威武雄壮的场面,同时也暗示了时代背景——安史之乱的时代。接着下句写道:“胡为君远行。”“君”这里是指诗人自己。“胡为”即何为,为什么。 如,《诗·邶风·式微》 :“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这一句是诗人向自己发问。意思上是说,在这兵荒马乱的年月里,为何还要“远行”?这里,不但照应了标题,也说明了事件(送远)。
接着颔联写道:“亲朋尽一哭,鞍马去孤城。”“一”即同一。“尽一哭”就是同声哭泣。这里上承“远行”而来。上句写“远行”前“亲朋”送别的情景。你看,诗人要远行了,亲友同声痛哭,表现出依依不舍之情。下句写诗人骑马告别。面对如此景象,诗人无言地跨上鞍马。可以说,此时此刻诗人内心伤感是不言而喻,这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凄凉。离别,在古代来说,也许就是永别,特别是又在兵荒马乱的时候,生死难卜。无奈啊,诗人已经是含着眼泪,告别孤城秦州而远去。这里,诗人运用了对比手法,一边有声的痛哭,一边无声的饮泣,真是悲凄之状如在眼前。
接着颈联一转,写道:“草木岁月晚,关河霜雪清。”这里点出远行的时间和征途的感受。上句是说,“草木”零落,时入岁暮。下句是说,“霜雪”飘洒,关河冷清。其中,诗人用了“霜”、“雪”、“清”三个意象,从不同角度描绘了“岁月晚”的情景。当然,这也是诗人在远行途中所见。远行之途是如此寒冷,除了自然气候外,也与心境有关。真可谓是景语,也是情语。 于是,诗人在尾联写道:“别离已昨日,因见古人情。”这两句又回到对亲朋相送的情谊的回忆之中,集中抒发了自己孤苦伶仃的感受。上句说,与亲朋“别离”虽“已”成“昨日”,下句说,由此可“见”“古人”殷殷惜别之情。这两句联系起来看,“昨日”离别,而今就产生孤独与思念之情。这里,诗人通过“亲朋”的深情与厚意,来反衬了离开“亲朋”之后的孤独寂寞。同时,也表现了诗人远在他乡所感受到的世态炎凉,人情淡薄世风。 在艺术上,这首诗歌主要艺术特点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前后照应,形成一体。其次,场面细致,感人至深。再次,虚实结合,增强抒情效果。第四,对比描写,增强情感的表现力。
送远 杜甫阅读答案篇三
《别离已昨日,因见古人情 杜甫《送远》审美赏析》
别离已昨日,因见古人情 杜甫《送远》审美赏析
杜甫的《送远》是乾元二年(759)离秦州时所之作。诗歌表现了诗人远行后的孤独与寂寞,也感受到了世态炎凉。全诗如下:
带甲满天地,
胡为君远行!
亲朋尽一哭,鞍马去孤城。
草木岁月晚,关河霜雪清。
别离已昨日,因见古人情。
诗歌首联写道:“带甲满天地,胡为君远行。”“带甲”即全副武装的战士。“满天地”意即遍地皆兵。诗歌开始就描写了到处都是全副武装的战士,可以说,诗人用极有力度的笔墨,描写了一种威武的场面。这不但描写了威武雄壮的场面,同时也暗示了时代背景——安史之乱的时代。接着下句写道:“胡为君远行。”“君”这里是指诗人自己。“胡为”即何为,为什么。 如,《诗·邶风·式微》 :“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这一句是诗人向自己发问。意思上是说,在这兵荒马乱的年月里,为何还要“远行”?这里,不但照应了标题,也说明了事件(送远)。
接着颔联写道:“亲朋尽一哭,鞍马去孤城。”“一”即同一。“尽一哭”就是同声哭泣。这里上承“远行”而来。上句写“远行”前“亲朋”送别的情景。你看,诗人要远行了,亲友同声痛哭,表现出依依不舍之情。下句写诗人骑马告别。面对如此景象,诗人无言地跨上鞍马。可以说,此时此刻诗人内心伤感是不言而喻,这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凄凉。离别,在古代来说,也许就是永别,特别是又在兵荒马乱的时候,生死难卜。无奈啊,诗人已经是含着眼泪,告别孤城秦州而远去。这里,诗人运用了对比手法,一边有声的痛哭,一边无声的饮泣,真是悲凄之状如在眼前。
接着颈联一,写道:“草木岁月晚,关河霜雪清。”这里点出远行的时间和征途的感受。上句是说,“草木”零落,时入岁暮。下句是说,“霜雪”飘洒,关河冷清。其中,诗人用了“霜”、“雪”、“清”三个意象,从不同角度描绘了“岁月晚”的情景。当然,这也是诗人在远行途中所见。远行之途是如此寒冷,除了自然气候外,也与心境有关。真可谓是景语,也是情语。
于是,诗人在尾联写道:“别离已昨日,因见古人情。”这两句又回到对亲朋相送的情谊的回忆之中,集中抒发了自己孤苦伶仃的感受。上句说,与亲朋“别离”虽“已”成“昨日”,下句说,由此可“见”“古人”殷殷惜别之情。这两句联系起来看,“昨日”离别,而今就产生孤独与思念之情。这里,诗人通过“亲朋”的深情与厚意,来反衬了离开“亲朋”之后的孤独寂寞。同时,也表现了诗人远在他乡所感受到的世态炎凉,人情淡薄世风。 在艺术上,这首诗歌主要艺术特点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前后照应,形成一体。其次,场面细致,感人至深。再次,虚实结合,增强抒情效果。第四,对比描写,增强情感的表现力。
送远 杜甫阅读答案篇四
《古诗鉴赏(2014年新题型)》
古诗鉴赏
---2014新题型
一、画面意境类
(一)提问方式
1、这首诗(某联、某句)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有什么作用?
2、诗歌的某联的内容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二)答案格式
1、概述画面
画面意境特点+画面本身
格式:这首诗为我们描绘出一幅……的……画面。
2、结合诗句具体描述
3、简述作用
抒发某思想感情
如果是诗歌开头则从如下角度考虑:
①照应标题 ②点明时间、地点
③为下文的描写抒情做铺垫或奠定某种感情基调;
④渲染某种气氛、烘托某个形象。
(三)典型例题
例题1
闻临船吹笛
扬基
将空月寒露华白,何人船头夜吹笛。
参差楚调转吴音,定是江南远行客。
江南万里不归客,笛里分明说鬓华。
已分折残堤上柳①,莫教吹落陇头花②。
①指《折柳曲》。②指《梅花落》。
问题:这首诗的首联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有什么作用?(6分)
参考答案:
这首诗的首联描写在霜露满天,江月普照的深秋夜晚,诗人在空寂的江面上听到临船传出
动听的笛声,(2分)描绘出一幅凄凉、空寂、孤寒的江月闻笛画面。(1分)
作用:点出听到笛声的时间、地点,照应了诗歌的标题;营造了凄凉的意境,为下文的抒情作铺垫。(3分)
例题2
蝶恋花
【清】纳兰性德
尽日惊风吹木叶。极目嵯峨,一丈天山雪。去去丁零①愁不绝,那堪客里还伤别。 若道客愁容易辍。除是朱颜,不共春销歇。一纸乡书和泪折,红闺此夜团圞②月。 ①丁零:古代少数民族名。②团圞月:圆月。
问题:这首诗的前三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有什么作用?(5分)
参考答案:
这首诗的诗的前三句描写了狂风整日呼啸、木叶脱光、天山耸立、白雪皑皑的边塞之景。(3分)
作用:渲染一种苍凉、壮阔、苦寒的氛围,为后文抒情做铺垫。(2分)
例题3
送远【注】
杜甫
带甲满天地,胡为君远行。
亲朋尽一哭,鞍马去孤城。
草木岁月晚,关河霜雪清。
别离以昨日,因见古人情。
【注】杜甫因安史之乱于乾元二年(759年)离开秦州,此诗为“不言所送,盖自送”之作。 问题:这首诗的首联具体作用是什么?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①交代背景。上句写国家当前的严峻形势,营造了紧张氛围,“带甲”指全副武装的战士,“满
天地”指遍地都是士兵。
②使用疑问语气,引发读者阅读兴趣。下句写诗人向自己发问:兵乱连天,为何在这样的时刻“远行”?
③营造悲凉的气氛,为全诗定下悲凉的感情基调。诗人在天下动乱时要远行,悲凉孤独之感油然而生。
例题4
浣溪沙
辛弃疾
父老争言雨水匀,眉头不似去年颦,殷勤谢却甑中尘!
啼鸟有时能劝客,小桃无赖已撩人,梨花也作白头新。
问题:这首词的下片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请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
描绘出了一幅充满生机的百鸟啼鸣、桃李芬芳的热闹春景图。
下片三句,前句写春鸟啼鸣,中句写桃花明艳照人,后句写梨花清丽洁白。
例题5
金谷园
杜牧①
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②。
注:①诗人生活于晚唐时期。金谷园:故址在今河南洛阳西北,是西晋富豪石崇的别墅,繁荣华丽,唐时已荒废,成为供人凭吊的古迹。②坠楼人:石崇爱妾绿珠,美而艳,大将军孙秀使人求之,不得,矫诏收崇,崇正宴于楼上,谓绿珠:“我今为尔得罪。”绿珠泣曰:“当效死于君前。”因自投楼下而死。
问题:请结合本诗的前两句分析景与情的关系。
参考答案:
前两句妙在即景生情,情景交融。面对已经荒废的金谷园,作者触景生情,想起此处曾经的繁华,随着芳香的尘屑消散无踪;尽管眼前的流水依旧,春草依旧,不管人世间的沧桑变化。作者感慨今昔变化。
解析:首先概括景与情之间的关系,再分析诗歌的景,最后突出诗歌的思想感情。
二、表现手法类
(一)提问方式
1、这首诗(某联某句)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试做简要分析。
2、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二)答案格式
1、概述表现手法
对比、拟人、比喻、双关、借代、用典;
反衬、正衬、烘托、视听结合、虚实结合;
借景抒情、直抒胸臆;
格式:这首诗 主要采用了某某手法。
2、结合诗句具体解说
3、简述作用
抒发某思想感情。
(三)典型例题1
寄黄几度
黄庭坚①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②,治病不蕲三折肱③。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④溪藤。
①黄庭坚:宋代诗人。王安石变法之后形成的新党、旧党之争延续多年,黄庭坚受牵连两次被贬谪。写此诗时黄庭坚在北方德州做官。黄几度:黄庭坚的朋友。②《史记》中说大文豪司马相如很穷,“家居图四壁立”。③出自《左传》,意思是折断三回胳膊,积累了治病经验就可当好医生了。④瘴:瘴气,热带或亚热带森林中的湿热空气。
问题:颔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试做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对比(对照、映衬)手法。
前一句写当年在桃李春风中痛快地饮酒畅谈,后一句写一别十年,只有每天挑灯夜读时才彼此深情地思念。
这样写充分表达了对友人和往昔岁月的深切思念。
例题2
宫词
【唐】朱庆余
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
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
问题: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5分)
参考答案:
反衬。(1分)
诗人从写景开篇,以景衬情,以热衬冷。百花盛开的阳春,应是热闹非凡,然而宫门却寂寂锁闭。宫女赏春,本是欢欣乐事,然而久已失宠,感怀无限,心中郁闷,极愿互吐,却恐鹦鹉饶舌,竟不敢言。(3分)
怨深怨重,裸露无遗。(1分)
例题3
浣溪沙【注】
辛弃疾
父老争言雨水匀,眉头不似去年颦,殷勤谢却甑中尘!
啼鸟有时能劝客,小桃无赖已撩人,梨花也作白头新。
问题:这首词的上阕表达了农人怎样的感情?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6分) 参考答案:
送远 杜甫阅读答案篇五
《《滕王阁序》练习题及答案》
【跟踪试题】
一. 选择题:
1.下列加点词注音全都正确 的一组是:
A.翼轸(zhen) 骖(can)騑 睇眄(mian) 捧袂(mei)
B.瓯(ou)越 潦(liao)水 簪(zhan)笏 桑梓(zi)
C.台隍(huan) 舸(ge)舰 帝阍(hun) 叨(dao)陪
D.懿(yi)范 彭蠡(ni) 虢(guo)州 遄(chang)飞
2.下列几组成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物华天宝 钟明鼎食 老当益壮 高山流水
B.人杰地灵 鱼舟唱晚 穷且益坚 清云之志
C.千里逢迎 天高地迥 桑榆非晚 白首之心
D.高朋满座 萍水相逢 一介书生 俊采星弛
3.下面两组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①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③兰亭已矣,梓泽丘墟
②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④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
A.①句与②句的“且”字相同,③句与④句的“矣”字不同。
B.①句与②句的“且”字相同,③句与④句的“矣”字也相同。
C.①句与②句的“且”字不同,③句与④句的“矣”字也不同。
D.①句与②句的“且”字不同,③句与④句的“矣”字相同。
4.下列各组加点实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A.豫章故郡,洪都新府/六国灭亡之故事 ..
B.都督阎公之雅望/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 ..
C.十旬休假,胜友如云/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
D.敢竭鄙怀,恭疏短引/《谏太宗十思疏》 ..
二. 填空题
5.江南三大名楼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初唐四杰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勃,字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文集存世。
6.默写填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烟光凝而暮山紫。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
③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⑤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北海虽赊,扶摇可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高试题】
三.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7-10题: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 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轴。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
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7.下列各组加点词语含义和用法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A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若属皆且为所虏
B、潦水尽/宾主尽东南之美/满城尽带黄金甲
C、即冈峦之体势/胡天八月即飞雪/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D、穷岛屿之萦回/穷且益坚/觉宇宙之无穷
8、找出与例句对偶句式结构相同的一项
例:披绣闼,俯雕甍
A、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B、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C、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D、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9、下列对有关语句分析不正确着的一项是:
A.“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本句在色彩上,上句淡雅,下句浓
重,浓淡对比,突出了秋日景物的特征。
B.“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写滕王阁周围景
物,是近景。
C.“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写彩霞自上而下,写孤鹜自下而上,相
映增辉;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写尽了秋晚暮色之美。
D.“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此句所写为眼前所见
之实景,登高远眺,目之所见,耳之所闻,集于笔端。
10.对文中下列典故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表明自己怀才不遇,有似屈原和贾谊。
B.“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表明自己生不逢时,有对皇帝的怨恨之情。
C.“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表明自己身处逆境,仍能达观看待。
D.“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表明自己不会怨世恨俗而放任自流。
四.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1-14题:
黄鹤楼记 阎伯理
州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图经》云:“费讳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观其耸构巍峨,高标宠苁,上倚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馆,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何必濑乡九柱①、东阳八咏②,乃可赏观时物、会集灵仙者哉。
刺史兼侍御史、淮西租庸使、荆岳沔等州都团练使,河南穆公名宁,下车而乱绳皆理,发号而庶政其凝。或逶迤退公,或登车送远,游必于是,宴必于是。极长川之浩浩,见众山之累累。王室载怀,思仲宣③之能赋;仙踪可揖,嘉叔伟④之芳尘。乃喟然曰⑤:“黄鹤来时,歌城郭之并是;浮云一去,惜人世之俱非。”有命抽毫,纪兹贞石。时皇唐永泰元年,岁次大荒落,月孟夏,日庚寅也。
(注)①濑乡九柱:指位于懒乡的老子祠,故址在今河南鹿邑.柱,屋柱,代指屋宇.九,泛指多数.②东阳八咏:指南齐文学家沈约任东阳太守时所建八咏楼.楼原名元畅楼,沈约有《登台望秋月》等诗八首,称八咏诗,故称.③仲宣:汉文学家王粲(177—217),善诗赋。所作《登楼赋》颇有名。④叔伟:荀叔伟,曾于黄鹤楼上见到仙人驾鹤而至。⑤“乃喟然曰”五句:传说汉辽东人丁令威学道成仙,化鹤归来,落城门华表柱上,有少年欲射之,鹤乃飞鸣作人言:“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累累.”
11.下列各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遂以名楼---于是就用这件事来给楼命名
B.亦荆吴形胜之最也----也是荆吴一带最美好的风景。
C.下车而乱绳皆理---从车上一下来就先整理混乱的绳子。
D.游必于是,宴必于是---游玩和集宴一定都在这里。
12.下列各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州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点明黄鹤楼所在的位置在城的西南角。
B.“观其耸构巍峨,高标宠苁”是刻划黄鹤楼的整体形象,着重突出了楼高。
C.“何必濑乡九柱、东阳八咏”用典说明黄鹤楼可代替这些楼以观景集仙。
D.“或逶迤退公,或登车送远”指来往的过客行人都在这里经过停留。
13.下列两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①坐窥井邑,俯拍云烟 ②月孟夏,日庚寅
A.“井邑”即有“闾阎”之意,“孟夏”指夏季的第一个月。
B.“井邑”即有“舸舰”之意,“孟夏”指夏季的第二个月。
C.“坐窥”是讲抬眼看市容,“日庚寅”是用干支纪日。
D.“俯拍云烟”可见楼之高,“日庚寅”是指当时天气良好。
14.对本文的内容解说不当的一项是:
A.第一段写景,有上有下,有远有近,有内有外,有虚有实。
B.“荆吴形胜”一句对楼的重要性作了极为简明扼要而又极有分量的概括。
C.第二段点出曾在黄鹤楼活动的历史人物,表达了历史的苍桑感。
D.本文取材得当,层次分明,有掌故,有事实,有议论,也有感慨,情辞并茂。
【创新试题】
五.阅读下面三首唐诗,完成15-16题。
滕 王 阁 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 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 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 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 槛外长江空自流。
黄 鹤 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登 岳 阳 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 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
15. 从上述三首诗中各找出一句与“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同属主谓结构的对偶句: 王诗:
崔诗:
杜诗:
16.理解三诗内容,简要回答下列问题(要简述理由):
①从诗的格律形式来看,三诗有何共同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诗的立意内容来看,哪两首更为接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从诗的主题来看,哪一首更切近现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你比较喜欢哪一首,理由何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2.C 3.C 4.A 5.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王勃、卢照邻、杨炯、骆宾王;子安、《王子安集》 6.略 7.C 8.D(动宾结构) 9.D(虚实结合) 10 .B(无恨主之意)
11. C(刚上任就治理得好) 12.D(只指穆公) 13.A 14.C
15. 阁中帝子今何在? 槛外长江空自流/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16.①三首都是律诗。八句四联,双句末尾押韵。②王诗和崔诗更为接近。因为都表达出了物是人亡、繁华不再的感慨。③杜诗更接近现实。写出了自己的贫病交加和国家战乱的忧患。④略
滕王阁序·基础训练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
A.俊采..星驰 俊采:指人才
都督阎公之雅望.. 雅望:好名声
B.宇文新州之懿范.. 懿范:美好的风范
时维.九月 维:在
C.披.绣闼,俯雕甍 披:披着
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 扑:满。
D.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 凌:超过
北海虽赊.,扶摇可接 赊:远
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
A.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
B.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C.遥襟甫畅,逸兴遄飞
D.舰舸弥津,青雀黄龙之轴
3.下列各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控蛮荆而引.瓯越
A
恭疏短引.
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
B
公又与遂书,多所点窜.
譬渚草木,区.以别矣
C
彩彻区.明
识盈虚之有数.
D
以为李广数.奇,毋令当单于
4
(1)襟.三江而带五湖[ ]
A.以……为襟 B.胸襟 C.衣襟
(2)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 ] .
A.连接 B.接着 C.结交
(3)恭疏短引[ ] .
A.疏通 B.撰写 C.疏远
(4)一言均赋,四韵俱成[ ] .
A.铺陈 B.给予 C.一种文体
5.选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
A.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
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
C.古今异俗,新故异备 .
D.既克,公问其故 .
6.下列句中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B.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C.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
D.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二、常识填空
7.本文作者为唐著名诗人________,与杨炯、________、________并称为“初唐四杰”。标题原作“_________”。
8.十旬休假________,________;千里逢迎,________。
9.潦水尽而寒潭清,________。
10.________,纤歌凝而白云遏。
11.关山难越,________?________,尽是他乡之客。
12.老当益壮,________?穷且益坚,________。
13.胜地不常,_________;________,梓泽丘墟。
三、阅读白居易《与元九书》(摘录)回答问题
微之!古人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仆虽不肖,常师此语。大丈夫所守者道,所待者时。时之来也为云龙为风鹏勃然突然陈力以出时之不来也为雾豹为冥鸿寂兮寥兮奉身而退①进退出处,何往而不得哉?故仆志在兼济,行在独善,奉而始终之则为道,言而发明②之则为诗。谓之讽喻诗,兼济之志也;谓之闲适诗,独善之义也。故览仆诗,知仆之道焉。其余杂律诗,或诱于一时一物,发于一笑一吟,率然③成章,非平生所尚④者但以亲朋合散之际,取其释恨佐欢⑤。今诠次之间⑥,未能删去。他时有为我编集斯文者,略之可也。
[注]:
(1)雾豹:藏在雾里的黑豹,喻指隐退的贤人。冥鸿:飞在高空的鸿雁,比喻远走高飞的人。奉身而退:抽身退隐。
(2)言而发明:用艺术语言阐发清楚。
(3)率然:随意。
(4)非平生所尚:不是平生所重视的。
(5)释恨佐欢:用诗来消除怨恨,助长欢乐。
(6)诠次:编造。
14.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加标点。
15.对作者写作指导思想认识有误的一项是[ ]
送远 杜甫阅读答案篇六
《诗歌鉴赏六读20150526》
诗歌鉴赏六读:
一、读诗题。二、读“明示”。三、读形象。四、读注释。五、读“有无”。六、读类型。
1、钱塘逢康元龙 明•谢肇淛
黄梅细雨暗江关,我入西吴君欲还。 马上相逢须尽醉,明朝知隔几重山。【注】康元龙:作者同乡诗友,“常游历边塞,无所遇”而归乡。江关和钱塘都指杭州。
一、读诗题。在、、遇到、、
二、读“明示”。暗”字,就形象传神地描绘出黄梅时节,杭州城细雨纷飞暗淡凄迷的景象,渲染了一种低回迷茫的离别时的氛围,也给全诗蒙上一层依依惜别的感伤色彩。
三、读形象。我入西吴君欲还:彼此都是羁旅生涯。 马上相逢须尽醉:邂逅同乡诗友喜出望外的心情,以及刚见面又须分手的离情别绪,诗人想借酒表达感情,借酒化解悲愁,“须尽醉”率真豪爽,情感真挚热烈。对彼此都是羁旅生涯的感慨。
四、读注释。康元龙:作者同乡诗友,“常游历边塞,无所遇”而归乡。江关和钱塘都指杭州。也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不得志的朋友的劝慰。
五、读“有无”。
六、读类型。
2、春 阴 朱弁①
关河迢递②绕黄沙,惨惨阴风塞柳斜。花带露寒无戏蝶,草连云暗有藏鸦。
诗穷莫写愁如海,酒薄难将梦到家。绝域东风竟何事?只应催我鬓边华!
【注释】①朱弁,曾出使金国,像苏武一样,被拘留十五年,此间他拒绝金人的威胁利诱,不肯屈服,在宋高宗绍兴十三年秋天才回到故国。②迢递,高远的样
一、读诗题。春阴:春天阴冷的日子。
二、读“明示”。惨惨”字,阴风:寒风、北风。愁如海。
三、读形象。惨惨阴风吹着塞外的柳。绝域东风也是说这股风,绝域肯定是指身处的塞外。关河肯定也是塞外的河。所以才漫天黄沙绕着关河。写出荒凉淒惨之情。无戏蝶、有藏鸦可对照杜甫的“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正好相反,花上露水充满寒
意,连蝴蝶都不愿飞来,虽有芳草碧连天,可草中藏着乌鸦,十分阴森恐怖。鬓边华:东风吹白了两鬓的黑发,感慨年华已逝。
四、读注释。被拘留十五年,此诗就写于他被拘金国的时期。有家难回,思念故国。
五、读“有无”。
六、读类型。
3、春游湖 徐府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
一、读诗题。春游湖:时间是春季,事件是去游春,泛舟湖上、湖边赏春
二、读“明示”。
三、读形象。1、问:“双飞的燕子啊,你们是几时回来的?”因为已点明是春游,是肯定看见了燕子,然后惊问“几时来的?”肯定不是问你啥时能来呀?这一问可看出惊讶和喜悦的心情。
2、两岸的桃花蘸水开。但桃花不同于柳树,它的枝叶不是丝丝下垂的,怎能蘸水呢? 下句有“春雨”,那肯定是春雨使湖水上涨,水距花枝更近了,而且桃花开得太繁盛了,花枝倒影映在水中,波光荡漾,岸上水中的花枝连成一片,远处望见,仿佛蘸水而开。而且春雨过后,花瓣带着水珠,这景色美极了!
3、春雨断桥。春雨把桥面淹没了的地方。一条小溪上面,平常架着小木桥。雨后水涨,小桥被淹没,走到这里,就过不去了。对称心快意的春游来说,是一个让人略感失望的小波折。
4、小舟从柳阴中撑出来。又一惊喜。
四、读注释。
五、读“有无”。
六、读类型。赏春。有动静结合:燕与花、断桥与小舟。有感情波动:见燕子惊喜-见花喜悦-见断桥略失望-见小舟撑出欢喜。有哲理:困境中仍然蕴含着希望,世间事物都有消长变化,产生了类似“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理趣。
4、送远 杜甫
带甲满天地,胡为君远行!亲朋尽一哭,鞍马去孤城。
草木岁月晚,关河霜雪清。别离已昨日,因见古人情。
注释:杜甫于公元759年(乾元二年)离秦州,此时“不言所送,盖自送”之作。
一、读诗题。送远:送人远行的送别诗。
二、读“明示”。哭:悲伤、无奈。
三、读形象。
1、“带甲满天地”,“带甲”,全副武装的战士,《战国策》:“带甲百万。”。“满天地”意即遍地皆兵。乃兵荒马乱之时指当时史思明之乱。
2、胡为君远行:作者向自己发问:兵荒马乱之际,为何在这样的时刻“远行”?古诗:“忽如远行客。”
3、亲朋尽一哭:亲友同声痛哭,因为正值离乱,不知此后能否重逢。这一哭既为远行客担忧,又知道事出无奈,是远行客没有办法的办法,亲友无能为力。
4、鞍马去孤城:诗人则无言地跨上“鞍马”,他实际上也是含着眼泪,告别孤城秦州远去的。一边有声的痛哭,一边无声的饮泣,悲凄之状如在眼前。阮籍诗:“鞍马去远游。”《秦州》诗云“孤城山谷间”,此云“鞍马去孤城”,故知为离开秦州作矣。
5、草木岁月晚:岁月晚=岁暮 草木=“草木”零落,点明时间:时入,为冬日也。《楚辞》:“草木摇落而变衰。”古诗:“岁月忽已晚。”“霜雪”飘洒,关河冷清。
6、关河霜雪清。关河指塞外或边塞或偏远之地。关河迢递绕黄沙。霜雪清”,见其为冬日也。陶潜诗:“关河不可逾。”应玚诗:“远行蒙霜雪。”
1234写:甲兵满世,胡为远行,怜而问之也。亲朋皆哭,生离而有死别之忧。56,写出既去后,中途憔悴之苦。
四、读注释。“不言所送,盖自送”
五、读“有无”。送别诗会写甲送乙去、、、。这里“不言所送,盖自送”,是自己写给自己的送别诗,可以想见送无可以做诗的人来送我。由此可“见”,“古人”殷殷惜别,是有
深“情”厚意的。而如今,世态炎凉,人情淡薄,无人送我,只有一个人感慨悲歌了。
六、读类型。
5、秋晚登城北门[南宋]陆游
幅巾藜杖北城头,卷地西风满眼愁。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秋。
山河兴废供搔首,身世安危人倚楼。横槊赋诗非复昔,梦魂犹绕古梁州。
注释:1、杜陵本指长安,此处借指汴京。2梁州:古梁州州治在汉中,南宋西北边境上重要关塞南郑、大散关皆在此地,诗人曾在这里驻守。3、横槊赋诗:原文见苏轼《前赤壁赋》,是指曹操在军中赋诗的情况。这里借指乾道八年(1172)陆游在南郑四川宣抚使幕府任职时军中的生活。槊:长矛,古代兵器的一种。
一、读诗题。
二、读“明示”。满眼愁。梦魂犹绕古梁州。
三、读形象。
1、“幅巾”指不著冠,只用一幅丝巾束发
2、“藜杖”,藜茎做成的手杖。杖藜老人。
3、烽:即烽火,古时边境发生战争时即在高台上点燃薪草告警。
4、散关:即大散关,在今陕西省宝鸡市西南大散岭上,是当时南宋抗金的边防重镇。
5、“西风”是秋天的象征,“卷地”形容风势猛烈。时序已近深秋,西风劲吹,百草摧折,寒气袭人,四野呈现出一片肃杀景象。“西风卷地菊无姿”
6、搔首:表示心中烦急。这句说,想到中原山河失守,人民横遭迫害,使人搔首不安。 杜甫《春望》诗有“白首搔更短”句,此系借用。
7、“山河”在此代表国家
8、“身世”指自己的人生。先写国家再写自己。山河兴废难料,身世安危未卜,瞻望前途,真令人搔首不安,愁肠百结。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9、非复昔,梦魂犹绕:自己闲置无事,报国无门,只能倚楼而叹了。
四、读注释。梁州:古梁州州治在汉中,南宋西北边境上重要关塞南郑、大散关皆在此
地,诗人曾在这里驻守
横槊赋诗:原文见苏轼《前赤壁赋》,是指曹操在军中赋诗的情况。这里借指乾道八年(1172)陆游在南郑四川宣抚使幕府任职时军中的生活。
五、读“有无”。
六、读类型。爱国,又报国无门。
6、《又呈吴郎》杜甫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草堂前的枣树任由西邻打枣,因为她是没有饭吃没有儿子的一位妇人。
不是因为穷困怎么会做这样的事情?只因为不让她变恐惧所以需要转变你的态度,更应该对她亲近点。那妇人防着你虽然是多心,但你在枣树周围插上稀疏的篱笆就显得太较真了。贫妇人已经诉说过了因为赋税的征求而一贫如洗,我不由想到现在战乱带给百姓的灾难而眼泪打湿了衣巾。
三、读形象。
1、扑是全力扑打的意思,用于儿童扑蝴蝶,老妇人打枣。可知西邻=妇人
2、远客指刚搬到这里的吴郎。是妇人防吴郎。
3、插疏篱的人是吴郎。
4、诉的人是妇人,她向原屋主杜甫诉说吴郎不让她象以前那样打枣了。所以我才又给你写诗,劝你别这么做。
5、泪盈巾的是诗人,想到了战乱和百姓。
7、甲辰八月辞故里 张煌言①
国破家亡欲何之?西子湖头有我师。日月双悬于氏②墓,乾坤半壁岳家祠。
惭将赤手分三席,敢为丹心借一枝③。他日素车东浙路,怒涛岂必属鸱夷④!
【注】①张煌言:是与郑成功齐名的南明抗清人物。抗清兵败被俘,慷慨就义。此诗作
送远 杜甫阅读答案篇七
《杜甫诗《放船·送客苍溪县》赏析——武汉市2015届高中毕业生二月调研考试语文试卷·诗词鉴赏题》
杜甫诗《放船·送客苍溪县》赏析——武汉市2015届高中毕业生二月调研考试语文试卷·诗词鉴赏题
杜甫诗《放船·送客苍溪县》赏析
——武汉市2015届高中毕业生二月调研考试语文试卷·诗词鉴赏题
【原作呈现】
放
船
唐·
杜甫
送客苍溪县,山寒雨不开。
直愁骑马滑,故作泛舟回。
青惜峰峦过,黄知橘柚来。
江流大自在,坐稳兴悠哉。
【注释】
苍溪县,地名,位于
四川盆地北缘深丘,巴山东障,剑门西横,古称秦陇锁钥,蜀北屏藩。山明水秀,名胜星列。有誉为“嘉陵第一楼”的临江古寺,诗圣
杜甫到此游览,作《放船》诗,“送客苍溪县,山寒雨不开。直愁骑马滑,故作 放船回。青惜峰峦过,黄知橘柚来。江流大自在,坐隐兴游哉!”
【简析】
放船即乘船。但顺水而下方可言放船,谓其顺流而下,放任可也。逆流而上则撑篙摇橹,言摇船、撑船,不言放船。
这是记叙粹公春季时一次乘船出行的经历的诗,一首七言绝句。“上四放船之由,下四放船景事。见青而惜峰过,望黄而知橘来,皆舟行迅速之象。青是雨后色,黄是秋深色。”
【赵汸注】青字黄字略读,乃上一字,下四字格。
诗很精炼地描述了清晨时坐着船顺流扬帆前进时的景况,两岸的景致很美,心境也很欢快;预示着这次旅行一定会很顺利。诗写得很活泼,很生动,很有情趣!
【试题】
1、本诗前四句与诗题“放船”之间有何联系?请简要说明。(3分)
【参考答案】(1)本诗前四句点明诗题,交代“放船”的原因。(2分)(2)送客到苍溪县后,碰上连日阴雨,山路湿滑,返回时只能弃马乘船。(1分,意思对即可)
2、后人评价“青惜峰峦过,黄知橘柚来”两句写得“入神”,请作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1)这两句诗从视觉的角度生动传神地表现了舟行的迅疾。船上之人远远看到一片青色,还没来得及看仔细,两岸的峰峦便一闪而过;刚看到一片黄色,岸边成熟的橘柚就好像扑面而来。这样的视觉效果均于舟行之快。(3分,意思对即可)(2)句中,“青”“黄”互衬,“过”“来”交织,凸显了两岸风景的独特优美,使本来静止的山峦和橘柚立即鲜活灵动起来。(2分,意思对即可)
【同题诗拓展阅读】
放
船
唐 · 杜甫
收帆下急水,卷幔逐回滩。江市戎戎暗,山云淰淰寒。
村荒无径入,独鸟怪人看。已泊城楼底,何曾夜色阑。
【赏析】
这是永泰元年自忠渝下云安时作。川江帆船,在缺乏动力的唐朝时期,在黄昏时候到达云安县的码头是非常困难的。而且杜甫是在重阳节前几天到达云阳的。秋季的川江,水势还是湍急的,没有帆船可能在傍晚的“戎戎暗,淰淰寒,独鸟怪,夜色阑„„”的恶劣环境下从上游的万州放船下行的。况且这只小船还要穿过云阳境内的窄窄的水流湍急的巴阳峡和大小磐石——青龙滩?这里的“已泊城楼底,何曾夜色阑”和
“江市”好像都指明了,杜甫的小船就泊在现在的州。前程渺茫,小船飘摇;阖家大小,天地沙鸥。面对夜色与明月,听微风细语,看大江奔流,想病老官休。
收帆下急水,卷幔逐回滩。江市戎戎暗,山云淰淰寒。荒林无径入,独鸟怪人看。已泊城楼底,何曾夜色阑。
上四放船暮景,下四泊船暮景。帆以御风,幔以蔽日,曰收曰卷,日将晚矣。市暗、云寒,行舟所见。荒林、独鸟,停舟所见。无径入,林已昏也。怪人看,鸟将宿矣。自放而泊,夜色未阑,正见行舟之速。
庾肩吾诗:“离舟卷幔城。”《诗》:“何彼穠矣。”注:“穠,犹戎戎。”张衡《冢赋》:“乃树灵木,戎戎繁霜。”【黄注】戎戎,市中晚烟之盛也。董斯张曰:《礼运》:“龙以为畜,故鱼鲔不淰。”注:“群队惊散貌。”淰淰者,状云物散而不定。孔氏曰:读淰为闪者,淰从水,闪从门中人,言水中之形状忽有忽无,如人在门,或见或不见也。何逊诗:“独鸟赴行楂。”阑,尽也。胡应麟曰:诗用叠字最难。叠字中最譬语,对属尤不易工。如“野日荒荒白,江流泯泯清”,下句稍逊。不若“山市戎戎暗,江云淰淰寒”,铢两既敌,而骈偶天成。昔人有以“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莲”为的对者,彼特常格常语耳。
送远 杜甫阅读答案篇八
《2014年安庆市中考模拟考试(一模)语文试题(word版)》
2014年安庆市中考模拟考试 (一模)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
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3.答题过程中,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新华字典》。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 (35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分)
(1)补写出下列诗文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6句)(6分) ......
① ,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
②烽火连三月, 。 (杜甫《春望》)
③ ,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雁门太守行》)
④ ,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
⑤无可奈何花落去, 。 (晏殊《浣溪沙》)
⑥岁寒, 。 (孔子《论语》)
⑦ ,在乎山水之间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⑧出淤泥而不染, 。 (周敦颐《爱莲说》)
(2)请默写李煜《相见欢》的下阕。(4分) , 。 ,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9分)
徜徉于桃花潭畔,【A】初夏的阳光已有了些许暖意。尽管同属江南且毗邻而居,但我们
踏上安徽土地,【B】青山绿水被午后的阳光渡上温暖的色彩。那风那水那景色被徽墨的儒香、徽商的智慧、黄梅戏的清新和古典诗词的儒雅xūn染过,【C】显得那样雅静缱绻,悦目怡人。
【D】但凡烙着地域元素和色彩的人文、物事、景致,都会成为一座古城,一个古村落唯美的韵角,令人神往。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汉字,给加点字注音。(2分)
xūn( )染 缱绻( ) .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它的正确写法是 。(2分)
(3)“悦目怡人”中“怡”的意思是 。“徜徉”的意思是 。(3分)
(4)“总有一种新奇的感觉”一句,是从原文中抽取出来的,将它还原,应放在 处。(2分)
3.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在横线上填空。(5分)
(1)《西游记》中唐僧骑的马叫 ;《水浒传》中“健足欲追千里马,罗衫常惹尘埃,神行太保术奇哉”指的人物是 ;《骆驼祥子》作者老舍的原名舒庆春,
字 。
(2)请说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个书名的含义。
4.“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幸福底色,“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内在气质。近年来,我市一直为
争创“安徽省文明城市”而努力。为了响应市政府“文明创建”的号召,某校组织了“文明
志愿者进社区”主题活动。现邀请你参与本次活动,请完成以下任务。(11分)
(1)为在小区内营造文明创建的氛围,学校开展了“写温馨提示,做文明学生”的活动。
请参照事例,选择“健身区”或“楼梯”,写一句温馨提示语。(2分)
示例:草坪:小草也有灵,脚下请留情。
我选择____________,提示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区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假如你遇见有人在公共场所吸烟,你会怎么劝说?请把你
劝说的话写下来。(4分)
(3)活动中,班级宣传委员写了一份倡议书。下面是倡议书的部分内容,请你按要求帮助
修改。(5分)
创建文明城市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也离不开我们中学生的支持和参与。我们应本着积极发展到创建文明城市的攻坚战中,争取为创建文明城市、共建美好家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量!积极【A】响应市政府创建文明城市的号召,【B】提升城市品位,【C】改变城市现状。
①划线句子有语病,应将“ ”删去;把“ ”改为“ ”。(3分)
②【A】、【B】、【C】三句语序不合理,应把【 】和【 】调换(只填序号)。(2分) ....
二、阅读(5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一】(22分)
天堂寨枯枝
①当你走进华东最后一片原始森林——天堂寨国家森林公园,你会被公园的奇松、怪石、
茂密的森林、山于水的完美结合等自然景色所陶醉,但不知你是否注意到这片原始树林中随
处可见的独特一景——“枯枝”。
②小溪旁一棵枯树冲天而立走近它,你会情不自禁地抚摸着那光滑而又粗壮的树干,用
小石头敲一敲“当、当”的铮响,真是一身傲骨。
③远看瀑布边的大枯树,似乎在向游人诉说:我虽遭不幸,受折磨,但我仍然珍惜生命,
热爱生活。
④崎岖蜿蜒的山路上,迎面又是一棵枯树,正当你为之而叹息时,却发现枯树身上又发
了绿芽,这是一棵“死”而复活的枯树,真是生命之奇迹,它仿佛是在告诉你一个真理:身
处逆境不可怕,只要你有信心,敢于与命运奋起抗争,奇迹就会发生。
⑤山涧中,你拽着藤蔓在攀登,来到一棵绿树旁,细看却是一棵大枯树,枯树爬满了青
藤,“青藤如若不缠树,枉过一春又一春。”枯树虽已苍老,但裸露的肌肤,苍劲有力,像一
个健美运动员,对青藤情有独钟,青藤被枯树执着的爱所感动,紧紧地缠绕着枯树。
⑥瞧,岩石上的枯树,那伸出的粗大臂膊上却站一棵亭亭玉立小松树。小松树站在了“巨
人”肩膀上,特别引人注目;枯树慈祥地、默默地呵护着这棵幼小的生命成长;这一老一少
孑然而立,又浑然一体。阐释着生命的延续,对此情此景,你作何感想呢?
⑦各具情态的枯树遍布在森林公园的沟沟壑壑,观后让人感叹不已,但枯树的集中群体
形象更为壮观,令人叹为观止。
⑧春、夏之际尤其是你乘索道缆车在原始森林临空俯瞰,或登上山脊向森林深处眺望,
除了装点大山、体现森林旺盛生命的一望无际的绿色之外,最能冲击你视觉的就是那白花花
一棵棵赤条无挂、毫无掩饰的钢筋铁骨,傲然挺立在绿色丛中的枯树了。枯树是镶嵌在翡翠
上的一尊尊雕像,是大自然变迁的见证者,它们好像在向游人证明,我们曾是这个世界的生
命之一!是的,当你看着那高大、魁梧的枯树,你就不得不承认它曾是这个世界的主人,肯
定有其风姿绰约的青春岁月,有其辉煌的历史。同时,你又不得不想,它们是怎么了?是什
么原因使它们失去了青春年华?是雷击、是虫害、是病魔、是大自然的风刀霜剑!此时此刻,
你是否会想到人生的艰辛与沧桑。你在进一步透过森林绿叶的间隙,细看地表横七竖八躺着
的枯枝,那情景就像刚刚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经历了多少不幸,经历了多少拼搏,终于訇
然倒下了。这时你会明白森林的土壤是因为枯枝而变得如此肥沃,是它们哺育了新的绿色生
命,是其最后的无私奉献。
⑨枯枝与绿色生命同在,从而构成了一幅雄伟、壮丽的画卷,大自然真是一支神奇的画
笔,细想这不也是人类与自然,开发与保护相互和谐、相互统一的杰作吗?枯树,这道独特.
风景线却给人以意想不到的启迪、联想、情趣和自然享受。
⑩枯树是原始森林生命的乐章;是原始森林的风骨。
⑪枯树“枯”而不“朽”。
7.品位下列句子,根据括号内的提示答题。(6分)
(1)枯树慈祥地、默默地呵护着这棵幼小的生命成长.(加点词语能否删去?说说理由) ......
(2)枯树是镶嵌在翡翠上的一尊尊雕像,是大自然变迁的见证者。(从修辞的角度简述该句
的表达效果)
8.第⑨段加点词语“这”指代的内容是什么?(3分) 6.请从文章结构的角度,具体说说第⑦段的作用。(4分)
9.文章结尾说“枯树‘枯’而不‘朽’”,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并说说你有此联想到
哪一类人。(6分)
【二】(18分)
时间会把幸福还给你
包利民
①人的一生中,总会有些东西被时间的长河所带走,就像那些生生灭灭的浪花,美丽着
的都在不停地消逝。可是,时间也会回赠给我们许多美好,除了那些随波而来的希望和憧憬,
便是那些远去的,回望,亦是美意盈怀。
②身处苦难之中,总会感叹命运,怨命运夺走了太多的幸福。可是再长久的痛苦,也终
有过去之时。有时这成为我们走过艰难的精神力量,一切都会过去,再沉重的生活也不会拖
累时间的脚步。感谢时间,总能把折磨我们的种种送远。更奇妙的是,当我们走过痛苦,再
回头去望,那些曾经的挫折伤痕,都会有一种幸福的感觉。有人说,那是因为我们超越了痛
苦而回头去欣赏痛苦,其实,被命运剥夺的幸福,都被寄存在时光里,在某个心静如云的时
刻,给我们一份不期然的感动。
③可是,在这个世界上,也真的有人潦倒到老,也真的有人终生不乐。是时间将他遗忘,
还是他们的苦难超越了人生的长度?时间不会把任何一个人遗弃,之所以郁郁终生,是因为
在风尘磨难中,有人让心里枯了希望的泉。有的人在世事风尘中,在挫折打击中,让心上起了厚厚的茧,于是淡了痛苦的感觉。那不是坚强,是麻木,一颗麻木没有希望的心,感受不
到痛苦,同样也感受不到幸福。幸福一直在时光里,是我们的心把它拒之门外。 ④有的人会在痛苦之中找寻出幸福。而我们却常常嘲笑他们,笑他们心大,笑他们只会
自我安慰。其实可笑的恰恰是我们,没有人愿意在痛苦中长久地挣扎沉沦。即使再黯淡的日
子,也会有闪亮的时刻,让眼中充满色彩。抬头看云低头见花,只要心一直柔软如初,便会
于身边发现让我们幸福的种种。哪怕只有点点滴滴,也能汇成清亮的溪流,浸润生命。如此,
才能让心不疲惫,才能有力量走得更远。所以,有时,幸福并不一定全都存在于时间的彼岸,
它获许就在我们低头的瞬间。
⑤所以不要放弃心里的希望,希望就如一片土壤,能生长出许多美好。也不必为今天的
苦与痛而伤感失落,当时间走过,心灵的空地上便会开满花朵。所以,且把痛苦当成幸福的
种子,在未来的某一天,便会将生命丰盈得灿烂无比。
10.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请加以概括。(4分)
11.第③段划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请简述其作用。(5分)
12.请给第④段划横线句补充一个事实论据。(4分)
13.第⑤段连用两个“所以”是否累赘?请说说你的理由。(5分)
【三】(15分)
【甲】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
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
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
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乙】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
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
射天狼。
14.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5分)
(1)老夫聊发少年狂 聊: (2)会挽雕弓如满月 会: ....
(3)先帝知臣谨慎 谨慎: (4)夙夜忧叹 夙: ......
(5)庶竭驽钝 驽钝: ....
1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2)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7.用“/”标出下列句子的正确停顿(每句只标一处)。(2分) ......
(1)酒 酣 胸 胆 尚 开 张 (2)故 临 崩 寄 臣 以 大 事 也
18.【甲】【乙】两文都表现了作者的理想与追求。诸葛亮的理想与追求是
“ ”,表现了他 的思想感情;苏轼的理想
与追求是“ ”,表现了他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4分)
三、写作(55分)
19.一个汉字,一段记忆,一种生活。每到岁末年初,人们都喜欢用一个汉字来形容一年总
曾经的感动或感慨、曾经的悲哀或悲痛、曾经的幸福或幸运,把自己的记忆、自己的情绪和
期待浓缩在这一个汉字中。在初三生活即将结束的时候,你将用哪一个汉字来表达自己过去
一学年的体验和感受呢?请以“__________,我的年度汉字”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1)从“搏”、“梦”、“变”、“泪”这四个词语中任选一个,将题目补充完整。 ....
(2)请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用你喜欢的表达方式写作。
(3)可以写你的经历、见闻,也可以写你的感悟、认识。
(4)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5)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6)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
2014年安庆市中考模拟考试(一模)
送远 杜甫阅读答案篇九
《滕王阁序同步练习》
滕王阁序同步练习
福建省福鼎七中 夏如意
一. 选择题:
1.下列加点词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翼轸(zhěn) 骖(cān)騑 睇眄(miǎn) 捧袂(mèi)
B.瓯(ōu)越 潦(liǎo)水 簪(zhān)笏 桑梓(zǐ)
C.台隍(huán) 舸(gě)舰 帝阍(hūn) 叨(dāo)陪
D.懿(yì)范 彭蠡(nǐ) 虢(guó)州 遄(cháng)飞
2. 下列几组成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物华天宝 钟明鼎食 老当益壮 高山流水
B.人杰地灵 鱼舟唱晚 穷且益坚 清云之志
C.千里逢迎 天高地迥 桑榆非晚 白首之心
D.高朋满座 萍水相逢 一介书生 俊采星弛
3. 下面两组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①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③兰亭已矣,梓泽丘墟
②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④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
A.①句与②句的“且”字相同,③句与④句的“矣”字不同。
B.①句与②句的“且”字相同,③句与④句的“矣”字也相同。
C.①句与②句的“且”字不同,③句与④句的“矣”字也不同。
D.①句与②句的“且”字不同,③句与④句的“矣”字相同。
4. 下列各组加点实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A.豫章故郡,洪都新府/六国灭亡之故事
B.都督阎公之雅望/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
C.十旬休假,胜友如云/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D.敢竭鄙怀,恭疏短引/《谏太宗十思疏》
5、下面句中词语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 睢园绿竹 睢园:西汉梁孝王在睢水旁修建的竹园
B. 气凌彭泽之樽 彭泽:指陶渊明,他做过彭泽县令,喜好饮酒
C. 邺水朱华 朱华:曹丕诗中有“朱华冒绿池”的句子
D. 光照临川之笔 临川之笔:指谢灵运,他曾任临川内史
6、下面句子中“而”字用法与其他句子不同的一项是( )
A.爽籁发而清风生 B.控蛮荆而引瓯越 C.天柱高而北辰远 D.蟹六跪而二螯 阅读课文1自然段,完成下列各题:
7、西面加点字用法不同与其他项的一项的是( )
A. 俊采星驰 B. 其一犬坐于前 C. 徐孺下陈藩之榻 D. 常以身翼蔽沛公
8.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通假字的一项是( )
A.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B.青雀南龙之轴 C.所赖君子见机 D.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9.对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都督阎公之雅望,綮戟遥临 雅:崇高 B.山野旷其盈视 盈:满
C.所赖君子见机 机:通“几”,预兆 D.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 等:相等
10.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雄州雾列 B.宾主尽东南之美 C.我腾跃而上 D.俊采星驰
11.下列句子,从修辞角度分析,不相同的一项是( )
A.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B.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C.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D.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
12.对下列句子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人有俊杰,地有灵秀(之气),徐孺子(竟然能够)在太守陈蕃家中下榻
B.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用桂木、兰木修筑的宫殿,(高低起伏)像冈峦的样子
C.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阮籍行为猖狂,怎么不在无路可走的情况下痛哭流涕
D.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登上高楼而作赋,那是在座诸公的事
二. 填空题
13、 江南三大名楼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初唐四杰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勃,字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文集存世。
14、 默写填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烟光凝而暮山紫。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
③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⑤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北海虽赊,扶摇可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翻译句子: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三.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7-10题: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 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轴。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16、下列各组加点词语含义和用法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A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若属皆且为所虏
B、潦水尽/宾主尽东南之美/满城尽带黄金甲
C、即冈峦之体势/胡天八月即飞雪/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D、穷岛屿之萦回/穷且益坚/觉宇宙之无穷
17、找出与例句对偶句式结构相同的一项
例:披绣闼,俯雕甍
A、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B、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C、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D、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18、下列对有关语句分析不正确着的一项是:
A.“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本句在色彩上,上句淡雅,下句浓重,浓淡对比,突出了秋日景物的特征。
B.“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写滕王阁周围景物,是近景。
C.“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写彩霞自上而下,写孤鹜自下而上,相映增辉;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写尽了秋晚暮色之美。
D.“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此句所写为眼前所见之实景,登高远眺,目之所见,耳之所闻,集于笔端。
19、对文中下列典故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表明自己怀才不遇,有似屈原和贾谊。
B.“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表明自己生不逢时,有对皇帝的怨恨之情。
C.“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表明自己身处逆境,仍能达观看待。
D.“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表明自己不会怨世恨俗而放任自流。
四.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1-14题:
黄鹤楼记 阎伯理
州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图经》云:“费讳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观其耸构巍峨,高标宠苁,上倚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馆,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何必濑乡九柱①、东阳八咏②,乃可赏观时物、会集灵仙者哉。
刺史兼侍御史、淮西租庸使、荆岳沔等州都团练使,河南穆公名宁,下车而乱绳皆理,发号而庶政其凝。或逶迤退公,或登车送远,游必于是,宴必于是。极长川之浩浩,见众山之累累。王室载怀,思仲宣③之能赋;仙踪可揖,嘉叔伟④之芳尘。乃喟然曰⑤:“黄鹤来时,歌城郭之并是;浮云一去,惜人世之俱非。”有命抽毫,纪兹贞石。时皇唐永泰元年,岁次大荒落,月孟夏,日庚寅也。
(注)①濑乡九柱:指位于懒乡的老子祠,故址在今河南鹿邑.柱,屋柱,代指屋宇.九,泛指多数.②东阳八咏:指南齐文学家沈约任东阳太守时所建八咏楼.楼原名元畅楼,沈约有《登台望秋月》等诗八首,称八咏诗,故称.③仲宣:汉文学家王粲(177—217),善诗赋。所作《登楼赋》颇有名。④叔伟:荀叔伟,曾于黄鹤楼上见到仙人驾鹤而至。⑤“乃喟然曰”五句:传说汉辽东人丁令威学道成仙,化鹤归来,落城门华表柱上,有少年欲射之,鹤乃飞鸣作人言:“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累累.”
20、下列各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遂以名楼---于是就用这件事来给楼命名
B.亦荆吴形胜之最也----也是荆吴一带最美好的风景。
C.下车而乱绳皆理---从车上一下来就先整理混乱的绳子。
D.游必于是,宴必于是---游玩和集宴一定都在这里。
21、下列各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州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点明黄鹤楼所在的位置在城的西南角。
B.“观其耸构巍峨,高标宠苁”是刻划黄鹤楼的整体形象,着重突出了楼高。
C.“何必濑乡九柱、东阳八咏”用典说明黄鹤楼可代替这些楼以观景集仙。
D.“或逶迤退公,或登车送远”指来往的过客行人都在这里经过停留。
22、下列两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①坐窥井邑,俯拍云烟 ②月孟夏,日庚寅
A.“井邑”即有“闾阎”之意,“孟夏”指夏季的第一个月。
B.“井邑”即有“舸舰”之意,“孟夏”指夏季的第二个月。
C.“坐窥”是讲抬眼看市容,“日庚寅”是用干支纪日。
D.“俯拍云烟”可见楼之高,“日庚寅”是指当时天气良好。
23、对本文的内容解说不当的一项是:
A.第一段写景,有上有下,有远有近,有内有外,有虚有实。
B.“荆吴形胜”一句对楼的重要性作了极为简明扼要而又极有分量的概括。
C.第二段点出曾在黄鹤楼活动的历史人物,表达了历史的苍桑感。
D.本文取材得当,层次分明,有掌故,有事实,有议论,也有感慨,情辞并茂。
五.阅读下面三首唐诗,完成15-16题。
滕 王 阁 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 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 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 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 槛外长江空自流。
黄 鹤 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登 岳 阳 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 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
24、从上述三首诗中各找出一句与“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同属主谓结构的对偶句:
王诗:
崔诗:
杜诗:
25、理解三诗内容,简要回答下列问题(要简述理由):
① 从诗的格律形式来看,三诗有何共同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从诗的立意内容来看,哪两首更为接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从诗的主题来看,哪一首更切近现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你比较喜欢哪一首,理由何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滕王阁序同步练习答案
1.A 2.C 3.C 4.A 5C 6.A 7、C 8、A(B项“轴”通“舳”;C项“机”通“几”;D项“销”通“消”。)9、D(“等”解释错误,应是“同于”。)10、B(B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其余是名词活用作状语。)11、D(D项为借代,其余三项为比喻。)12、C(“猖狂”
是“不拘礼法”之意。)13.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王勃、卢照邻、杨炯、骆宾王;子安、《王子安集》 14.略 15、略 16.C 17.D(动宾结构) 18.D(虚实结合) 19 .B(无恨主之意) 20. C(刚上任就治理得好) 21.D(只指穆公) 22.A 23.C 24. 阁中帝子今何在? 槛外长江空自流/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25.①三首都是律诗。八句四联,双句末尾押韵。②王诗和崔诗更为接近。因为都表达出了物是人亡、繁华不再的感慨。③杜诗更接近现实。写出了自己的贫病交加和国家战乱的忧患。④略
送远 杜甫阅读答案篇十
《《滕王阁序》同步练习1》
《滕王阁序》同步练习1一. 选择题: 1.下列加点词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翼轸(zhěn) 骖(cān)騑 睇眄(miǎn) 捧袂(mèi)B.瓯(ōu)越 潦(liǎo)水 簪(zhān)笏 桑梓(zǐ)C.台隍(huán) 舸(gě)舰 帝阍(hūn) 叨(dāo)陪D.懿(yì)范 彭蠡(nǐ) 虢(guó)州 遄(cháng)飞2. 下列几组成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物华天宝 钟明鼎食 老当益壮 高山流水 B.人杰地灵 鱼舟唱晚 穷且益坚 清云之志 C.千里逢迎 天高地迥 桑榆非晚 白首之心 D.高朋满座 萍水相逢 一介书生 俊采星弛 3. 下面两组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①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③兰亭已矣,梓泽丘墟 ②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④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 A.①句与②句的“且”字相同,③句与④句的“矣”字不同。 B.①句与②句的“且”字相同,③句与④句的“矣”字也相同。 C.①句与②句的“且”字不同,③句与④句的“矣”字也不同。 D.①句与②句的“且”字不同,③句与④句的“矣”字相同。 4. 下列各组加点实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A.豫章故郡,洪都新府/六国灭亡之故事 B.都督阎公之雅望/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 C.十旬休假,胜友如云/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D.敢竭鄙怀,恭疏短引/《谏太宗十思疏》 5、下面句中词语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 睢园绿竹 睢园:西汉梁孝王在睢水旁修建的竹园B. 气凌彭泽之樽 彭泽:指陶渊明,他做过彭泽县令,喜好饮酒C. 邺水朱华 朱华:曹丕诗中有“朱华冒绿池”的句子D. 光照临川之笔 临川之笔:指谢灵运,他曾任临川内史6、下面句子中“而”字用法与其他句子不同的一项是( )A.爽籁发而清风生 B.控蛮荆而引瓯越 C.天柱高而北辰远 D.蟹六跪而二螯阅读课文1自然段,完成下列各题:7、西面加点字用法不同与其他项的一项的是( )A. 俊采星驰 B. 其一犬坐于前 C. 徐孺下陈藩之榻 D. 常以身翼蔽沛公8.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通假字的一项是( )A.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B.青雀南龙之轴 C.所赖君子见机 D.云销雨霁,彩彻区明9.对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都督阎公之雅望,綮戟遥临 雅:崇高 B.山野旷其盈视 盈:满C.所赖君子见机 机:通“几”,预兆 D.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 等:相等10.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雄州雾列 B.宾主尽东南之美 C.
我腾跃而上 D.俊采星驰11.下列句子,从修辞角度分析,不相同的一项是( )A.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B.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C.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D.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12.对下列句子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人有俊杰,地有灵秀(之气),徐孺子(竟然能够)在太守陈蕃家中下榻B.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用桂木、兰木修筑的宫殿,(高低起伏)像冈峦的样子C.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阮籍行为猖狂,怎么不在无路可走的情况下痛哭流涕D.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登上高楼而作赋,那是在座诸公的事二. 填空题 13、 江南三大名楼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初唐四杰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勃,字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文集存世。 14、 默写填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烟光凝而暮山紫。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 ③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⑤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北海虽赊,扶摇可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翻译句子: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三.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7-10题: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 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轴。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
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16、下列各组加点词语含义和用法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A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若属皆且为所虏 B、潦水尽/宾主尽东南之美/满城尽带黄金甲 C、即冈峦之体势/胡天八月即飞雪/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D、穷岛屿之萦回/穷且益坚/觉宇宙之无穷 17、找出与例句对偶句式结构相同的一项 例:披绣闼,俯雕甍 A、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B、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C、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D、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18、下列对有关语句分析不正确着的一项是: A.“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本句在色彩上,上句淡雅,下句浓重,浓淡对比,突出了秋日景物的特征。 B.“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写滕王阁周围景物,是近景。 C.“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写彩霞自上而下,写孤鹜自下而上,相映增辉;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写尽了秋晚暮色之美。 D.“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此句所写为眼前所见之实景,登高远眺,目之所见,耳之所闻,集于笔端。 19、对文中下列典故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表明自己怀才不遇,有似屈原和贾谊。 B.“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表明自己生不逢时,有对皇帝的怨恨之情。 C.“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表明自己身处逆境,仍能达观看待。 D.“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表明自己不会怨世恨俗而放任自流。 四.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1-14题: 黄鹤楼记 阎伯理 州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图经》云:“费讳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观其耸构巍峨,高标宠苁,上倚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馆,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何必濑乡九柱①、东阳八咏②,乃可赏观时物、会集灵仙者哉。 刺史兼侍御史、淮西租庸使、荆岳沔等州都团练使,河南穆公名宁,下车而乱绳皆理,发号而庶政其凝。或逶迤退公,或登车送远,游必于是,宴必于是。极长川之浩浩,见众山之累累。王室载怀,思仲宣③之能赋;仙踪可揖,嘉
叔伟④之芳尘。乃喟然曰⑤:“黄鹤来时,歌城郭之并是;浮云一去,惜人世之俱非。”有命抽毫,纪兹贞石。时皇唐永泰元年,岁次大荒落,月孟夏,日庚寅也。 (注)①濑乡九柱:指位于懒乡的老子祠,故址在今河南鹿邑.柱,屋柱,代指屋宇.九,泛指多数.②东阳八咏:指南齐文学家沈约任东阳太守时所建八咏楼.楼原名元畅楼,沈约有《登台望秋月》等诗八首,称八咏诗,故称.③仲宣:汉文学家王粲(177—217),善诗赋。所作《登楼赋》颇有名。④叔伟:荀叔伟,曾于黄鹤楼上见到仙人驾鹤而至。⑤“乃喟然曰”五句:传说汉辽东人丁令威学道成仙,化鹤归来,落城门华表柱上,有少年欲射之,鹤乃飞鸣作人言:“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累累.” 20、下列各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遂以名楼---于是就用这件事来给楼命名 B.亦荆吴形胜之最也----也是荆吴一带最美好的风景。 C.下车而乱绳皆理---从车上一下来就先整理混乱的绳子。 D.游必于是,宴必于是---游玩和集宴一定都在这里。 21、下列各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州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点明黄鹤楼所在的位置在城的西南角。 B.“观其耸构巍峨,高标宠苁”是刻划黄鹤楼的整体形象,着重突出了楼高。 C.“何必濑乡九柱、东阳八咏”用典说明黄鹤楼可代替这些楼以观景集仙。 D.“或逶迤退公,或登车送远”指来往的过客行人都在这里经过停留。 22、下列两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①坐窥井邑,俯拍云烟 ②月孟夏,日庚寅 A.“井邑”即有“闾阎”之意,“孟夏”指夏季的第一个月。 B.“井邑”即有“舸舰”之意,“孟夏”指夏季的第二个月。 C.“坐窥”是讲抬眼看市容,“日庚寅”是用干支纪日。 D.“俯拍云烟”可见楼之高,“日庚寅”是指当时天气良好。 23、对本文的内容解说不当的一项是: A.第一段写景,有上有下,有远有近,有内有外,有虚有实。 B.“荆吴形胜”一句对楼的重要性作了极为简明扼要而又极有分量的概括。 C.第二段点出曾在黄鹤楼活动的历史人物,表达了历史的苍桑感。 D.本文取材得当,层次分明,有掌故,有事实,有议论,也有感慨,情辞并茂。 五.阅读下面三首唐诗,完成15-16题。滕 王 阁 诗 王勃滕王高阁临江渚, 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 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 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 槛外长江空自流。黄 鹤 楼 崔颢昔人已乘黄
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登 岳 阳 楼 杜甫昔闻洞庭水, 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24、从上述三首诗中各找出一句与“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同属主谓结构的对偶句: 王诗: 崔诗: 杜诗: 25、理解三诗内容,简要回答下列问题(要简述理由): ① 从诗的格律形式来看,三诗有何共同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从诗的立意内容来看,哪两首更为接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从诗的主题来看,哪一首更切近现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你比较喜欢哪一首,理由何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滕王阁序同步练习答案1.A 2.C 3.C 4.A 5C 6.A 7、C 8、A(B项“轴”通“舳”;C项“机”通“几”;D项“销”通“消”。)9、D(“等”解释错误,应是“同于”。)10、B(B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其余是名词活用作状语。)11、D(D项为借代,其余三项为比喻。)12、C(“猖狂”是“不拘礼法”之意。)13.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王勃、卢照邻、杨炯、骆宾王;子安、《王子安集》 14.略 15、略 16.C 17.D(动宾结构) 18.D(虚实结合) 19 .B(无恨主之意) 20. C(刚上任就治理得好) 21.D(只指穆公) 22.A 23.C 24. 阁中帝子今何在? 槛外长江空自流/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25.①三首都是律诗。八句四联,双句末尾押韵。②王诗和崔诗更为接近。因为都表达出了物是人亡、繁华不再的感慨。③杜诗更接近现实。写出了自己的贫病交加和国家战乱的忧患。④略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PAGE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JimiSoft: Unregistered Software ONLY Convert Part Of File! Read Help To Know How To Regi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