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关军收河南河北的意思

| 电子商务师 |

【www.guakaob.com--电子商务师】

闻关军收河南河北的意思篇一
《4古诗两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闻关军收河南河北的意思篇二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闻关军收河南河北的意思篇三
《六年级下册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7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教学目标

1、理解诗句,了解内容。

2、了解这首诗写作的时代背景,体会诗中抒发的强烈的爱国情感。

3、背诵《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评论(0) 2学情分析

1、学生对杜甫所生活的时代和所经历的艰辛漂泊生活部够了解,需要有一定的补充。

2、学生基础部够扎实,个别基础知识需要强调。

3、学生喜欢自己动手、发现,所以可以利用该特点引导学生自己思考、挖掘、感受知识。 评论(0) 3重点难点

带领学生融入诗歌,体会作者无法言喻的喜悦和爱国之情。

4教学过程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评论(0) 活动1【导入】话题导入

我们知道,杜甫一贯是沉郁忧愁的,然而有一天,一个天大的喜讯传来,让他的感情闸门被打开,于是他挥笔写下的生平第一快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诗歌,走进杜甫。这首诗歌的没名字叫做?

评论(0) 活动2【导入】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

唐代大诗人。字子美,河南省人。他的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篇。当时社会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在他的笔下都有真实的反映,被称为一代“诗史”(能反映某一时期重大社会事件有历史意义的诗歌)。

评论(0) 活动3【讲授】写作背景介绍

“安史之乱”始于公元755年,安禄[lù]山趁唐朝政治腐败,在范阳发动叛乱。叛军南下攻占洛阳、长安。唐朝大将郭子仪等率军平叛。后来,安禄山的部将史思明又起兵反唐。直到763年,唐朝的军队才打败叛军,“安史之乱”的叛军头子史朝义兵败自杀,河南河北相继收复。当时杜甫在四川,听到胜利的消息后写了这首充满欢乐之情的七言律诗,抒发了诗人因多年战乱平息,国家重新统一而无比欢快的心情。

评论(0) 活动4【活动】学习生字

“涕”“巫” “洛”

评论(0) 活动5【讲授】新词的学习

“蓟北”“涕泪”“巫峡”“襄阳”“洛阳”

评论(0) 活动6【讲授】题目理解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意思。

评论(0) 活动7【活动】朗读课文

先学生齐读,再纠错。划分停顿,重音等在各自朗读、齐读、有感情地朗读。

评论(0) 活动8【活动】小组为单位汇报自学内容

小组内总结自学的内容再汇报。

评论(0) 活动9【活动】找出整个诗中所表达的“喜”

1、 最能表现诗人此时心情的是哪几个字,最能体现其心境的是哪个字?(板书:喜若狂)

2、那我们一起动手找一找文章些句子写出了他的喜!分别是什么喜!

剑外忽传收蓟(jì)北,(板书:喜出望外)

初闻涕(tì)泪满衣裳。(板书:喜极而泣)

剑外、蓟北:两个地名,表明相隔数千里之远。 忽传:表明消息来得突然,又极为迅速。 初闻:是刚一听到之意。 涕泪:悲喜交加,尽写酸甜共涌之态。(引用《茅屋为秋风所破格》的“布衾(qīn)多年冷似铁,娇儿恶(è)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gān)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和《石壕吏》的内容突出当时人民的艰辛生活。)

却看妻子愁何在,(板书:喜笑颜开)

漫卷诗书喜欲狂。(板书:欣喜若狂)

愁何在:多年流亡的艰辛满布于妻子,儿女们脸上的愁云一扫而去。

喜欲狂:他们高兴得好像有些癫狂了,生动得表现了诗人一家在突然到来的喜讯面前情感的巨大变化。

白日放歌须纵酒,(板书:“狂”——放歌、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板书:现实喜)(引用《春望》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白日:阳光灿烂。 青春:美好的春天。

即从巴峡穿巫(wū)峡,

便下襄 (xiānɡ)阳向洛(luò)阳。(板书:想象喜)

巴峡、巫峡、襄阳、洛阳:四个地名间漫长的距离瞬间即至,瞬间即过,表达了诗人迫不及待,归心似箭的心境。

评论(0) 活动10【讲授】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

诗人这样欣喜若狂其中也包含着浓浓的爱国之情呀!

评论(0) 活动11【讲授】教学板书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出望外

想象 极而泣 现实 喜 笑颜开

欣 若狂( 放歌、纵酒) (强烈的爱国之情)

闻关军收河南河北的意思篇四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课件》

闻关军收河南河北的意思篇五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闻关军收河南河北的意思篇六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闻关军收河南河北的意思篇七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闻关军收河南河北的意思篇八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闻关军收河南河北的意思篇九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闻关军收河南河北的意思篇十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学科:语文

2、课时:1

3、学生课前准备:

(1)自读整首诗,注意读准确,注意停顿。

(2)搜集有关杜甫的资料,了解他的生平;搜集“安史之乱”的资料,了解时代背景。

(3)文中的地名了解现今的名字和具体位置。

(二)教材分析: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作于763年(唐代宗广德元年)春。当年正月史朝义自缢,他的部将李怀仙斩其首来献,安史之乱结束。杜甫是一个热爱祖国而又饱经丧乱的诗人,听到这消息,不禁惊喜欲狂,手舞足蹈,冲口唱出这首七律。全诗八句。开头写初闻喜讯的惊喜;后半部分写诗人手舞足蹈做返乡的准备,凸显了急于返回故乡的欢快之情。全诗情感奔放,处处渗透着“喜”字,痛快淋漓地抒发了作者无限喜悦兴奋的心情。因此被称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诗的后六句都是对偶,但却明白自然像说话一般,有水到渠成之妙。

(三)教学目标:

1、了解这首诗的创作时代背景,理解诗句,感受诗人的狂喜和爱国热情。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整首诗。

(四)教学重点:理解这首诗,想象诗人狂喜的样子。

(五)教学难点:理解七、八两句。

(六)教学方法:诵读法;图文对照法;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我国文坛史上唐朝时期出现了两位大师——一位是“诗仙”李白,一位是“诗圣”杜甫。

二、理解课题,了解背景。

1、指名读题。

2、理解“闻、官军、收”,理解题目的意思。

三、指导读通、理解这首诗。

1、指名读整首诗,指导读准字音,读准停顿,纠正字音“涕、巫、洛”,“妻子(zǐ)——妻子和孩子”。

2、同桌互读,指名读。

3、齐读。

4、自读,找出反映作者“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后心情的字。(将“喜”用红色显示)诗人为何而喜?

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历史上有名的“安史之乱”了。(“安史之乱”

的故事)

4、理解诗意。

(1)、有哪些词语的意思你通过查资料理解了?

漫:胡乱,随意。

青春:明媚的春光。

涕泪:眼泪。

却看:回头看。

(2)、这首诗中出现了六个地名,画出来。这些地方现在在哪里呢? 剑外:四川,杜甫出生于河南,流落在四川。

蓟北:河北北部一带。

巴峡:重庆以东地区。

巫峡:四川、湖北交界处。

襄阳:湖北省。

洛阳:河南省。

(3)对照地图找出这几处地点。

(4)说说第七、八两句的意思。

(5)讨论:诗人真的已经出发回家乡洛阳吗?从四川到河南的归途远不远?有他说的那么快吗?那为什么他要这样说呢?

(6)理解诗我们有好多方法:看注解、将字义连起来、了解诗的背景,看插图。试着结合这几种方法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四、赏诗,感受“喜欲狂”,感情朗读。

1、找一找全诗的诗眼。(“喜”)

2、理解“喜欲狂”。

3、自读全诗,从诗中哪些地方你感受到了他的“喜”?

4、交流:“忽传”“涕泪满衣裳”“却看”“漫卷诗书”、第五、六句,第七、八句的想象。

5、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6、齐读。

五、想象写话,背诵全诗。

1、“剑外忽传收蓟北”,诗人杜甫听到这个消息,会有什么表现呢?请你展开想象,描写当时的情形。学生写,老师巡视。

2、交流评议。

3、练习背诵。

六、拓展阅读:

杜甫的绝句、诗句赏析

查找杜甫的爱国诗篇《春望》《茅屋为秋风扫破歌》

(八)教学反思:

这首诗是写于深受“安史之乱”其害的杜甫听说家乡河南洛阳被收复后喜极而泣之作,小学生对历史知识“安史之乱”和杜甫的生平

并不了解,因此在课前我就要求学生回去查找资料,能借助网络的借助网络了解杜甫其人以及“安史之乱”的大概,以便于理解这首诗的“喜”。课上紧紧地围绕诗眼“喜”字来进行教学的。诗人为何而喜?第一个环节是让学生根据收集到的资料介绍杜甫或背诵杜甫的诗,对杜甫有初步的认识,第二个环节大体介绍诗的写作背景。诗人“喜欲狂”的表现,前面几句的容易体会,但最后两句,地名的地理位置比较抽象,我借助课件中从网络搜索的地图让学生感知路途的遥远,而诗人用了“即从”“穿”“直下”“向”等词,从而体会诗人的“归心似箭”和狂喜。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zigeleikaoshi/142881.html

    上一篇:鼓励年青人

    下一篇:金玉满堂对联

    【闻关军收河南河北的意思】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