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电子商务师】
送给2015的最后一句话篇一
《2015西城二模》
04、北京市西城区2014年初三二模试卷(语文)
一、基础·运用(共22分)
(一)选择。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共10分)
成语是经过长期锤炼而形成的汉语言文化精髓.,它浓缩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精华,承载着历代华夏儿女千百年来形成的处世哲学。成语多来源于寓言故事,神话传说,古典诗文,也有些源自民间惯用语,谚语,歇后语等,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堪称中华文化的“活化石”。它言简意赅,以简驭繁,以极少的文字传达丰富的内涵,成为汉语言文化中的一道亮丽风景。
人们讲话、写文章都喜欢运用成语,是由于成语除了(甲),还(乙)。而最能体现后者的,莫过于比喻的运用。成语的比喻用法大致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明显的比喻。例如“如虎添翼”“门庭若市”“归心似箭”“味同嚼蜡”等,特点是带有“如”“若”“似”“同”这类比喻词。因此不管放在什么语言环境里,一眼就能看出是比喻。这类成语生动形象,表达效果值得__①__。 更多的一种情况是运用成语的比喻意义。什么叫“成语的比喻意义”呢?那就是一个成语由于它的比喻用法而逐渐形成并固定下来的意义。如“完(bì)归赵 ”出自蔺相如设法把国宝从秦国送回赵国的历史故事,后用来比喻原物完整无损地归还本人,这一比喻义用得多了,得到社会认可,就作为这个成语的固定意义确定下来了。运用这类成语不仅能收到比喻的表达效果,还能提升语言的文化__②__。
1. 文中加点字“髓”的注音和“完(bì)归赵 ”注音处应填入的汉字正确的一项是 【 】
A.髓(sǔi) 壁(声旁为“辟”,形旁为“土”)
B.髓(suǐ) 璧(声旁为“辟”,形旁为“玉”)
C.髓(suǐ) 壁(声旁为“辟”,形旁为“土”)
D.髓(sǔi) 璧(声旁为“辟”,形旁为“玉”)
2. 根据句意,依次填入①②两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①品位 ②品味 B.①品味 ②品味
C.①品位 ②品位 D.①品味 ②品位
3. 对文中画线句标点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
A.成语多来源于寓言故事,神话传说,古典诗文;也有些源自民间惯用语、谚语、歇后语等
B.成语多来源于寓言故事,神话传说,古典诗文。也有些源自民间惯用语,谚语,歇后语等
C.成语多来源于寓言故事、神话传说、古典诗文,也有些源自民间惯用语、谚语、歇后语等
D.成语多来源于寓言故事、神话传说、古典诗文;也有些源自民间惯用语、谚语、歇后语等
4. 文中(甲)(乙)两处应填入的句子是 【 】
A.(甲)具有简洁、精练的特点 (乙)具有生动形象、富于表现力的特点
B.(甲)具有生动形象、富于表现力的特点 (乙)具有简洁、精练的特点
C.(甲)具有简洁、生动形象的特点 (乙)具有精练、富于表现力的特点
D.(甲)具有精练、富于表现力的特点 (乙)具有简洁、生动形象的特点
5. 在下面连环画所表现的历史故事中,“唇亡齿寒”的“齿”具体比喻的一项是 【 】
A. 东周 B.虞国 C.虢国 D.晋国
注:虞(yú)国和虢(guó)国是春秋时的诸侯国,有结盟关系。
(二)填空(共12分)
6.在下面空格内填入汉字,组成三个成语,将三个成语用规范美观的汉字书写在答题卡的田字格内。(3分)
7.默写(共5分)
(1) ,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
(2)某校几个即将毕业的初中生建立了一个微信群,他们以李白《行路难》中的诗句“ ,
”作为微信群的名称,表达终能实现理想抱负的雄心壮志。巧合的是,该校几位即将退休的老教师也建立了一个微信群,他们以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下阕中的六个字“ , ”作为微信群的名称,表达了不在意年华老去,依然要为理想而努力的愿望。这件事在学校一时传为美谈。
8.名著阅读(4分)
古典名著会给人带来十分丰富的阅读感受。如《诗经·秦风·蒹葭》中诗人追求的那个“ ① ”会使人感受到神秘朦胧的文学美,《孟子》中《鱼我所欲也》一篇提出的“ ② ”的主张会使人体会到充满正气的思想美,而《 ③ 》中《曹刿论战》一篇刻画的挺身而出、深谋远虑的曹刿会使人肃然起敬,《战国策》中 ④ (人名)借身边小事讽谏齐王广开言路的故事则让人对古代谋臣的进谏策略拍案叫绝。
二、文言文阅读(共12分)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选段,完成第9~12题。
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居鄛人范增,年七十,素.居家,好奇计,往说项梁曰:“陈胜败固当。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③,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今陈胜首事,不立楚后而自立,其势不长。今君起江东,楚蜂午④之将皆争附君者,以君世世楚将,为能复立楚之后也。”于是项梁然其言,乃求楚怀王孙心⑤民间,为人牧羊,立以为楚怀王,从民所望也。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注:①季父:父之幼弟,即小叔父。②戮:杀。 ③怀王入秦不反:楚怀王熊槐被秦昭王骗至武关会盟,结果被扣留,死在那里。④蜂午:意为蜂起,指数量很多。⑤心:指楚怀王的孙子熊心。 ①②
9. 下列各项中的“以”字,与“梁以此奇籍”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是___ (2分,只填序号) .
A. 或以为亡(《陈涉世家》) B. 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
C. 不以物喜(《岳阳楼记》) D. 卷石底以出(《小石潭记》) ..
10.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素居家 素:_________ (2)楚虽三户 虽:_________ ..
11.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
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
翻译:
12. 项羽能成为“西楚霸王”跟他少年时的成长经历是密不可分的。请结合选文,就其中的某一方面谈谈
你得到的启示。(4分)
答:
三、现代文阅读(共36分)
(一)阅读《白老师的大海》,完成第13~16题。(共15分)
白老师的大海
梅雨
①白雪梅老师来到大青山深处这所乡村中学教初二语文。班上原来有32个学生,白老师走进教室的时候只剩下了8个。白老师决定动员那些辍学的孩子重新走进学堂。孩子们的父母都摇头说,山里人家穷困,孩子们不愿意上学,情愿早点出去挣钱。
②白老师劝服不了这些淳朴的乡民。有些村民给白老师出了个点子:村主任牛伍的儿子牛大夯也逃学在家,老师不用东奔西跑,能把牛大夯动员回到学校,估计那些逃学的孩子也差不多能返校。
③白老师在村民的指点下找到了牛大夯。牛大夯的脸上布满了青春痘,嘴唇周围有一圈黑黑的胡子。白老师说:“牛大夯,跟我回学校去上学吧!”牛大夯朝白老师翻了翻白眼,继续跟一帮比他小许多的孩子玩石子游戏。白老师说:“你都这么大的人了,该懂事了,整天玩耍有什么意思?”
④牛大夯赢了所有孩子的石子,这才站起来说:“要我去上学可以,我有个条件。”白老师问什么条件,牛大夯说:“我俩掰腕子,你要是赢了,我就去上学;你要是输了,就别来烦我。”在场的人都笑了起来。不久前,学校的李老师曾经来过一次,动员牛大夯去上学,牛大夯也是这么说的。李老师真的和他掰腕子,结果输给了牛大夯,红着脸离开了村子。现在,牛大夯又故技重演,他心想:“白老师肯定不会和我掰腕子的,身材魁梧的李老师都不是我的对手,她一个豆腐模样的女子怎么敢?”没有想到白老师竟然接受了牛大夯的挑战,还叮嘱牛大夯要说话算话,不准反悔。
⑤两个人就在旁边的一个大石头墩子上掰腕子,引来了许多人看热闹。牛大夯宽大的手掌抓住白老师的手,两只手一大一小,一黑一白,一个脏兮兮,一个白嫩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白老师的手那么软,好像没有骨头;牛大夯的手又脏又大又黑。
⑥白老师故意不使劲,双眼紧紧盯着牛大夯那双众目睽睽之下的手,牛大夯有些不好意思了,舔了舔嘴唇,就在这时,白老师猛然一用力,毫无准备的牛大夯这只手被白老师扳倒在石墩子上。看热闹的人都鼓起掌来。牛大夯输了,他输得很不服气,因为他还没来得及用力呢!白老师说:“大夯,你是男子汉,可不准说话不算话呀!”
⑦第二天,牛大夯只得背着书包重新回到了学校。白老师送给他一块香皂,说是进口的,包装纸上写满了英文,牛大夯不认识。他吸着鼻子闻了闻,那种香味简直奇妙无比,白老师身上散发出来的就是那种香味。
⑧后来,那些逃学的孩子也都陆陆续续回到了学校。白老师送的那块香皂牛大夯舍不得用,放在书包里,让那种奇妙的清香时时伴随自己。有一回,他问白老师:“那香皂包装纸上的英文是什么意思?”白老师笑着对他说:“老师也不知道,希望你通过自己的努力,把那些英文弄懂,然后再告诉我,好吗?”
⑨牛大夯点点头。从那以后,他的英语学得特别认真。后来,牛大夯很快弄懂了那些英语的意思:牛大夯同学,你性格直率,爱打抱不平,有冒险精神,如果学习上多多用功,我相信你很快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牛大夯懂了,原来这香皂根本不是进口的,写着英文的包装纸是白老师亲手制作的,为的是让牛大夯在爱干净的同时激发他学习英语的兴趣。牛大夯还知道班上32个同学每个人都收到了白老师送的“进口香皂”。连牛大夯自己都感到奇怪,自从有了白老师,他仿佛换了一个人,上课听得特别用心,那些以前让他头疼的公式定理现在学起来一点也不难,反而觉得十分有趣。
⑩一年后,牛大夯被评为三好学生。成了三好学生的牛大夯不免有些得意和骄傲,听课没有以前专心了,和同学相处也傲气起来。
11有一天,白老师说要带同学们去看大海,大家一下子兴奋起来。关于大海的课文他们学了好几篇,可山里的孩子谁也没有见过大海。迎着朝霞,白老师带着她的32个学生出发了。翻过了一座大山,他们终于看到了一片汪洋。一望无际的绿水翻着阵阵波澜,白鸥在宽阔的水面上展翅飞翔。孩子们激动得张开双臂喊了起来:“我爱你,大海!”
12白老师问:“同学们,说说你们看了大海之后的感想。”有的说,大海很辽阔;有的说,大海很壮观。白老师笑了:“同学们,请原谅老师骗了你们。其实你们今天看到的并不是大海,而是一个湖。你们之所以把湖当做大海,是因为没有见过真正的大海,只有没见过大海的人才会把湖泊当做大海,这不怪你们。”忽然,牛大夯红着脸对白老师说:“老师,我懂了。骄傲的人以为自己就是大海,其实只是湖。”
13白老师一把将牛大夯揽在怀里说:“你能这么理解,我真的很高兴。”白老师向她的学生们承诺,等到中考结束,一定带他们去看真正的大海。
14然而,中考前夕,一场车祸夺去了白老师的生命。那个星期天,白老师从县城回学校的途中,乘坐的中巴车翻下了悬崖,孩子们心中那个可亲的老师,还没来得及给她的学生留下最后一句话,就这么走了,32个学生号啕大哭。
15那年中考,32个学生全部考上了县城的高中,大家本来相约要一起去看大海,牛大夯说:“再等十年吧,十年之后等我们都成材了,一起去看大海,这样才能告慰白老师的在天之灵。”
(选自《小小说选刊》,有改动)
13.白老师教育学生循循善诱,充满智慧。例如:通过巧掰腕子的方式将牛大夯带回课堂,解决了学生的
辍学问题。请概述文中另两个反映白老师这一特点的情节。(4分)
答:
14.依据文意,谈谈你对本文题目中 “大海”一词的理解。(4分)
答:
15.感受文中白老师和她学生相处的经历,针对现实生活中的师生关系,请你提出一个问题,引发同学们
的思考。(2分)
答:
16.结合第⑤段或第○12段,具体说说作者是如何将白老师的形象表现得生动感人的?(5分)
答:
(二)阅读《清明时节话秋千》,完成第17~19题。(共11分)
清明时节话秋千
①秋千起源于北方少数民族地区,是在狩猎、采集等生产劳动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一种嬉戏活动,后传入中原,先是流行于皇宫内院,在南北朝时期流传到民间,唐代以后大为盛行。“秋千”的得名说法不一,有一种说法是,中原女子学得这一游戏后,采用树立特制木架、悬挂彩绳的方式,身着绚丽的服装,或坐
或立,“揪”绳推引“迁”移,故名“秋千”;另外还有一种说法出现在唐人高无际的《汉武帝后庭秋千赋序》里,其中提到:“秋千者,千秋也。汉武帝祈千秋之寿,故后宫多秋千之乐。” ②南北朝时,戏秋千主要集中在立春之日。此后,戏秋千的时间向后推延,唐时集中于寒食、清明节期间。寒食节在清明的前一二天,其源头应为远古时期人类对火的崇拜,后来又用以纪念春秋时期晋国的名臣义士介子推。传说介子推在晋文公流亡期间曾割自己的肉为晋文公充饥,晋文公归国做了国君以后,介子推不愿夸功争宠,携老母隐居于绵山。后来晋文公亲自到绵山恭请介子推,介子推躲藏不见,晋文公手下人放火焚山,原想逼介子推出山,结果介子推抱着母亲被烧死在一棵大树下。为了纪念这位义士,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百姓们不生火做饭,要吃冷食,称为寒食节。寒食、清明在古代都是国家性的法定节日,唐宋时期两节相加最长有7天的假期。官方的倡导与民众的参与使得这两节期间有了众多特征鲜明、格调突出的民俗活动,如扫墓、禁烟、祭祖、吃冷食、插柳、踏青、蹴鞠(中国古代广泛流行的一种技能和体育运动,类似今天的足球运动)、赏花、咏诗等,戏秋千也是其中之一。
③戏秋千的时间在唐时集中于寒食、清明节期间,可以在唐诗中找到依据,如王维的《寒食城东即事》,其中有“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的诗句,可见唐代寒食节京城长安蹴鞠、戏秋千的热闹情景;而由杜甫《清明二首》中“万里秋千习俗同”一句,我们同样也可读出清明节期间戏秋千在当时的流行程度。
④节日风俗往往会成为关涉节日的古诗的重要题材,作为寒食、清明节期间颇具代表性的风俗,秋千在唐宋诗词中频繁出现,说明它的确是此类诗词的标志性意象之一。而这一意象给人带来的联想感受又是十分丰富的。
⑤在古典诗词中,秋千意象是与春天、欢乐、青春相关联的。首先,秋千与红杏绿柳、春烟画船一样,是明媚春日里一道美丽的风景,如“红杏香中歌舞,绿杨影里秋千”。其次,戏秋千的主要功能就是供人娱乐:宫城内外,草野乡村,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谁都不甘落后,在锣鼓喧天、欢声笑语中,人们竞戏秋千,这是何等的热闹快活!其三,秋千虽然老少皆宜,但参与者主要是年轻人,所以秋千意象往往与青春年少有关,如“少年儿女重秋千”“彩绳芳树长如旧,唯是年年换少年”。然而,秋千又与悲伤、惜春、叹老等情感不可分割。由于寒食、清明已至暮春,秋千的出现也意味着春天行将结束,它便牵动了人们的惜春、伤春情怀。那些节后未拆的秋千冷落在残花巷陌,撩人愁思,如:“清明过了,残花巷陌,犹见秋千。对景感时情绪乱……”过了寒食,秋千不再戏,惨景不堪看。
⑥秋千是中国古代寒食、清明节的代表性游戏之一,由此也成为寒食、清明诗歌的典型意象,它一方面联结着【甲】春景的美好和青春的欢乐,另一方面又引发出【乙】人生的感伤和悲愁情怀。了解秋千和与之相关的诗词,既可以帮我们增加古代寒食、清明节的民俗知识,又有助于我们感受古人丰富的情感世界。
(选自《百科知识》2014年第7期,有删改)
17.文章①~⑤段从 、 、秋千作为诗词的意象带给人的感受三个方面对秋千的相关
知识进行了说明。(3分)
18.联系第⑤段,具体说说第⑥段中画线的【甲】【乙】两句不能调换的理由。(4分)
答:
19.下面这首诗印证了第④段中有关秋千的说明,请引用相关诗句对此作具体分析。(4分)
和春深
【唐】白居易
何处春深好,春深寒食家。玲珑镂鸡子,宛转彩球花。
碧草追游骑,红尘拜扫车。秋千细腰女,摇曳逐风斜。
答: (三)阅读《文明的更进一步需要“省视的目光”》,完成第20~22题。(共10分)
文明的更进一步需要“省视的目光”
张铁
①近日,几条社会新闻划出“U型”转弯。事件的反转,舆论的演进,让我们看到讨论社会文明建设 “更进一步”的必要性。
②事情都不复杂,每个人都可能遇到:女司机被逼停遭暴打,行车记录仪却显示,两车早有并线、别车的几度斗气交锋;导游对没有消费的游客破口大骂,却有人指出这本来就是只要1元钱的“旅游消费团”;武侯祠石碑遭人刻字,网友人肉出的电话,却让同名者无辜“躺枪”,不堪其扰。
送给2015的最后一句话篇二
《2015年西城二模》
北京市西城区2015年初三二模
一、基础〃运用(共22分)
(一)选择。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共10分)
成语是经过长期锤炼而形成的汉语言文化精髓,它浓缩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精华,.
承载着历代华夏儿女千百年来形成的处世哲学。成语多来源于寓言故事,神话传说,古典诗文,也有些源自民间惯用语,谚语,歇后语等,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堪称中华文化的‚活化石‛,它言简意赅,以简取繁,以极少的文字表达丰富的内涵,成为汉语言文化中的一道亮丽风景。
人们讲话、写文章都喜欢运用成语,是由于成语除了(甲),还(乙)。而最能体现一种是明显的比喻。例如‚如虎添翼‛‚门庭若市‛‚归心似箭‛‚味同嚼蜡‛等,后者的莫过于比喻的运用。成语的比喻用法大致有两种情况。 特点是有‚如‛‚若‛‚似‛这类比喻词。因此不管放在什么语言环境里,一眼就能看出来是比喻,这类成语生动形象,表达效果值得①________。
更多的一种情况是运用成语的比喻意义。什么叫‚成语的比喻意义‛呢?那就是一个成语由于它的比喻用法而逐步形成并固定下来的意义。如‚完(bì)归赵‛出自蔺相如设法把国宝从秦国送回赵国的历史故事,后用来比喻完成无损地归还本人,这一比喻用的多了,得到社会认可,就可以作为这个成语的固定意义确定下来了。运用这类成语不仅能收到比喻的表达效果,还能提升语言问还的②________。
1. 文中加点字的‚髓‛的注音和‚完(bì)归赵‛注音处的汉字正确的一项是( )
A. 髓(sǔi)
B. 髓(suǐ)
C. 髓(suǐ)
D. 髓(sǔi)
2. 根据句意,依次填入①②两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①品位
B. ①品味
C. ①品位
D. ①品味
3. 对文中画线句标点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A. 成语多来源于寓言故事,神话传说,古典诗文;也有些源自民间惯用语、谚语、歇后语等 ②品味 ②品味 ②品位 ②品位 壁(声旁为‚辟‛,形旁为‚土‛) 璧(声旁为‚辟‛形旁为‚玉‛) 壁(声旁为‚辟‛,形旁为‚土‛) 璧(声旁为‚辟‛形旁为‚玉‛)
B. 成语多来源于寓言故事,神话传说,古典诗文。也有些源自民间惯用语,谚语,歇后语等
C. 成语多来源于寓言故事、神话传说、古典诗文,也有些源自民间惯用语、谚语、歇后语等
D. 成语多来源于寓言故事、神话传说、古典诗文;也有些源自民间惯用语、谚语、歇后语等
4. 文中(甲)(乙)两处应填入的句子是( )
A. (甲)具有简洁、精炼的特点
点
B. (甲)具有生动形象、富于表现力的特点 (乙)具有具有简洁、精炼的特点
C. (甲)具有简洁、生动的特点
5. 在下面连环画所表现的历史故事中,‚唇亡齿寒‛的‚齿‛具体比喻的是( )
A. 东周
注:虞(yú)国和虢(guó)国是春秋时的诸侯国,有结盟关系。
B. 虞国 C. 虢国 D. 晋国 (乙)具有精炼、富于表现力的特点 (乙)具有简洁、生动的特点 D. (甲)具有精炼、富于表现力的特点 (乙)具有生动形象、富于表现力的特
(二)填空(共12分)
6. 在下面空格内填入汉字,组成三个成语,将三个成语用规范美观的汉字书写在答题卡的田字格内。(3分)
7. 默写(共5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
(2)某校几个即将毕业的初中生建立乐一个微信群,他们以李白《行路难》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微信的名称,表达终能实现理想抱负的雄心壮志。巧合的是,该校几位即将退休的老教师也建立了一个微信群,他们以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下阕的六个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微信群的名称,表达了不在意年华老去,依然要为理想而努力的愿望。这件事在学校一时传为美谈。
8. 名著阅读(4分)
古典名著会给人带来十分丰富的阅读感受。如《诗经〃秦风〃蒹葭》中诗人追求的那个‚____________‛会使人感受到神秘朦胧的文学美,《孟子》中《鱼我所欲也》一篇提出的‚____________‛的主张会使人体会到充满正气的思想美。而《____________》中的《曹刿论战》一篇刻画的挺身而出、深谋远虑的曹刿会使人肃然起敬,《战国策》中____________(人名)借身边小事来讽谏齐王广开言路的故事则让人对古代谋臣的进谏策略拍案叫绝。
二、文言文阅读(共12分)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选段,完成9-12题。
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①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为秦将王翦所戮②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学。
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
‚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余,力有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居鄛人范增,年七十,素居家,好奇计,往说项梁曰:‚陈胜败固当。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③,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今陈胜首事,不立楚后而自立,其势不长。今君起江东,楚蜂午④之将皆争附君者,以君世世楚将,为能复立楚之后也。‛于是项梁然其言,乃求楚怀王孙心⑤民间,为人牧羊,立以为楚怀王,从民所望也 。
①季父:父之幼弟,即小叔父。 ②戮:杀 ③怀王入秦不反:楚怀王熊槐被秦昭王骗至武关会盟,结果被扣留,死在那里。 ④蜂午:意为蜂起,指数量很多。 ⑤心:指楚怀王的孙子熊心。
9. 下列各项中的‚以‛字,与‚梁以此奇籍‛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或以为亡(《陈设世家》) .
B. 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
C. 不以物喜(《岳阳楼记》) .
D. 卷石底以出(《小石潭记》) .
10. 解释下列词语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素居家 .
11.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
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项羽能成为‚西楚霸王‛跟他少年时的成长经历是密不可分的。请结合选文,就其中的某一方面谈谈你得到的启示。(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36分)
(一)阅读《白老师的大海》,完成第13-16题。(共15分)
白老师的大海
梅雨
①白雪梅老师来到大青山深处这所乡村中学教初二语文。班上原来有32个学生,素:____________ (2)楚虽三户 虽:____________ .
白老师走进教室的时候只剩下了8个。白老师决定动员那些辍学的孩子重新走进学堂。孩子们的父母都摇头说,山里人家穷困,孩子们不愿意上学,情愿早点出去挣钱。
②白老师劝服不了这些淳朴的乡民。有些村民给白老师出了个点子:村主任牛伍的儿子牛大夯也逃学在家,老师不用东奔西跑,能把牛大夯动员回到学校,估计那些逃学的孩子也差不多能返校。
③白老师在村民的指点下找到了牛大夯。牛大夯的脸上布满了青春痘,嘴唇周围有一圈黑黑的胡子。白老师说:‚牛大夯,跟我回学校去上学吧!‛牛大夯朝白老师翻了翻白眼,继续跟一帮比他小许多的孩子玩石子游戏。白老师说:‚你都这么大的人了,该懂事了,整天玩耍有什么意思?‛
④牛大夯赢了所有孩子的石子,这才站起来说:‚要我去上学可以,我有个条件。‛白老师问什么条件,牛大夯说:‚我俩掰腕子,你要是赢了,我就去上学;你要是输了,就别来烦我。‛在场的人都笑了起来。不久前,学校的李老师曾经来过一次,动员牛大夯去上学,牛大夯也是这么说的。李老师真的和他掰腕子,结果输给了牛大夯,红着脸离开了村子。现在,牛大夯又故技重演,他心想:‚白老师肯定不会和我掰腕子的,身材魁梧的李老师都不是我的对手,她一个豆腐模样的女子怎么敢?‛没有想到白老师竟然接受了牛大夯的挑战,还叮嘱牛大夯要说话算话,不准反悔。
⑤两个人就在旁边的一个大石头墩子上掰腕子,引来了许多人看热闹。牛大夯宽大的手掌抓住白老师的手,两只手一大一小,一黑一白,一个脏兮兮,一个白嫩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白老师的手那么软,好像没有骨头;牛大夯的手又脏又大又黑。
⑥白老师故意不使劲,双眼紧紧盯着牛大夯那双众目睽睽之下的手,牛大夯有些不好意思了,舔了舔嘴唇,就在这时,白老师猛然一用力,毫无准备的牛大夯这只手被白老师扳倒在石墩子上。看热闹的人都鼓起掌来。牛大夯输了,他输得很不服气,因为他还没来得及用力呢!白老师说:‚大夯,你是男子汉,可不准说话不算话呀!‛
⑦第二天,牛大夯只得背着书包重新回到了学校。白老师送给他一块香皂,说是进口的,包装纸上写满了英文,牛大夯不认识。他吸着鼻子闻了闻,那种香味简直奇妙无比,白老师身上散发出来的就是那种香味。
⑧后来,那些逃学的孩子也都陆陆续续回到了学校。白老师送的那块香皂牛大夯舍不得用,放在书包里,让那种奇妙的清香时时伴随自己。有一回,他问白老师:‚那香皂包装纸上的英文是什么意思?‛白老师笑着对他说:‚老师也不知道,希望你通过自己的努力,把那些英文弄懂,然后再告诉我,好吗?‛
⑨牛大夯点点头。从那以后,他的英语学得特别认真。后来,牛大夯很快弄懂了那些英语的意思:牛大夯同学,你性格直率,爱打抱不平,有冒险精神,如果学习上多多用功,我相信你很快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牛大夯懂了,原来这香皂根本不是进口的,写着英文的包装纸是白老师亲手制作的,为的是让牛大夯在爱干净的同时激发他学习英
送给2015的最后一句话篇三
《北京市西城区2015年初三二模试卷语 文 2015》
北京市西城区2015年初三二模试卷语 文 2015.6
一、基础·运用(共22分)
(一)选择。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共10分)
成语是经过长期锤炼而形成的汉语言文化精髓.,它浓缩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精华,承载着历代华夏儿女千百年来形成的处世哲学。成语多来源于寓言故事,神话传说,古典诗文,也有些源自民间惯用语,谚语,歇后语等,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堪称中华文化的“活化石”。它言简意赅,以简驭繁,以极少的文字传达丰富的内涵,成为汉语言文化中的一道亮丽风景。
人们讲话、写文章都喜欢运用成语,是由于成语除了(甲),还(乙)。而最能体现后者的,莫过于比喻的运用。成语的比喻用法大致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明显的比喻。例如“如虎添翼”“门庭若市”“归心似箭”“味同嚼蜡”等,特点是带有“如”“若”“似”“同”这类比喻词。因此不管放在什么语言环境里,一眼就能看出是比喻。这类成语生动形象,表达效果值得__①__。 更多的一种情况是运用成语的比喻意义。什么叫“成语的比喻意义”呢?那就是一个成语由于它的比喻用法而逐渐形成并固定下来的意义。如“完(bì)归赵 ”出自蔺相如设法把国宝从秦国送回赵国的历史故事,后用来比喻原物完整无损地归还本人,这一比喻义用得多了,得到社会认可,就作为这个成语的固定意义确定下来了。运用这类成语不仅能收到比喻的表达效果,还能提升语言的文化__②__。
1.文中加点字“髓”的注音和“完(bì)归赵 ”注音处应填入的汉字正确的一项是
A.髓(sǔi) 壁(声旁为“辟”,形旁为“土”)
B.髓(suǐ) 璧(声旁为“辟”,形旁为“玉”)
C.髓(suǐ) 壁(声旁为“辟”,形旁为“土”)
D.髓(sǔi) 璧(声旁为“辟”,形旁为“玉”)
2.根据句意,依次填入①②两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①品位 ②品味 B.①品味 ②品味
C.①品位 ②品位 D.①品味 ②品位
3.对文中画线句标点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A.成语多来源于寓言故事,神话传说,古典诗文;也有些源自民间惯用语、谚语、歇后语等
B.成语多来源于寓言故事,神话传说,古典诗文。也有些源自民间惯用语,谚语,歇后语等
C.成语多来源于寓言故事、神话传说、古典诗文,也有些源自民间惯用语、谚语、歇后语等
D.成语多来源于寓言故事、神话传说、古典诗文;也有些源自民间惯用语、谚语、歇后语等
4. 文中(甲)(乙)两处应填入的句子是
A.(甲)具有简洁、精练的特点 (乙)具有生动形象、富于表现力的特点
B.(甲)具有生动形象、富于表现力的特点 (乙)具有简洁、精练的特点
C.(甲)具有简洁、生动形象的特点 (乙)具有精练、富于表现力的特点
D.(甲)具有精练、富于表现力的特点 (乙)具有简洁、生动形象的特点 5. 在下面连环画所表现的历史故事中,“唇亡齿寒”的“齿”具体比喻的一项是
A. 东周 B.虞国 C.虢国 D.晋国
注:虞(yú)国和虢(guó)国是春秋时的诸侯国,有结盟关系。
(二)填空(共12分)
6.在下面空格内填入汉字,组成三个成语,将三个成语用规范美观的汉字书写在答题卡的田字格内。(3分)
7.默写(共5分)
(1) ,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
(2)某校几个即将毕业的初中生建立了一个微信群,他们以李白《行路难》中的诗句
“ , ”作为微信群的名称,表达终能实现理想抱负的雄心壮志。巧合的是,该校几位即将退休的老教师也建立了一个微信群,他们以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下阕中的六个字
“ , ”作为微信群的名称,表达了不在意年华老去,依然要为理想而努力的愿望。这件事在学校一时传为美谈。
8.名著阅读(4分)
古典名著会给人带来十分丰富的阅读感受。如《诗经·秦风·蒹葭》中诗人追求的那个“ ① ”会使人感受到神秘朦胧的文学美,《孟子》中《鱼我所欲也》一篇提出的“ ② ”的主张会使人体会到充
满正气的思想美,而《 ③ 》中《曹刿论战》一篇刻画的挺身而出、深谋远虑的曹刿会使人肃然起敬,《战国策》中 ④ (人名)借身边小事讽谏齐王广开言路的故事则让人对古代谋臣的进谏策略拍案叫绝。
二、文言文阅读(共12分)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选段,完成第9~12题。
①②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居鄛人范增,年七十,素.居家,好奇计,往说项梁曰:“陈胜败固当。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③,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今陈胜首事,不立楚后而自立,其势不长。今君起江东,楚蜂午④之将皆争附君者,以君世世楚将,为能复立楚之后也。”于是项梁然其言,乃求楚怀王孙心⑤民间,为人牧羊,立以为楚怀王,从民所望也。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注:①季父:父之幼弟,即小叔父。②戮:杀。 ③怀王入秦不反:楚怀王熊槐被秦昭王骗至武关会盟,结果被扣留,死在那里。④蜂午:意为蜂起,指数量很多。⑤心:指楚怀王的孙子熊心。
9. 下列各项中的“以”字,与“梁以.此奇籍”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是___(2分,只填序号)
A. 或以.为亡(《陈涉世家》) B. 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C. 不以.物喜(《岳阳楼记》) D. 卷石底以.出(《小石潭记》)
10.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素居家 素:_________ (2)楚虽三户 虽:_________ ..
11.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
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
翻译:____________
12. 项羽能成为“西楚霸王”跟他少年时的成长经历是密不可分的。请结合选文,就其中的某一方面谈谈你得到的启示。(4分)
答: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36分)
(一)阅读《白老师的大海》,完成第13~16题。(共15分)
白老师的大海
梅雨
①白雪梅老师来到大青山深处这所乡村中学教初二语文。班上原来有32个学生,白老师走进教室的时候只剩下了8个。白老师决定动员那些辍学的孩子重新走进学堂。孩子们的父母都摇头说,山里人家穷困,孩子们不愿意上学,情愿早点出去挣钱。
②白老师劝服不了这些淳朴的乡民。有些村民给白老师出了个点子:村主任牛伍的儿子牛大夯也逃学在家,老师不用东奔西跑,能把牛大夯动员回到学校,估计那些逃学的孩子也差不多能返校。
③白老师在村民的指点下找到了牛大夯。牛大夯的脸上布满了青春痘,嘴唇周围有一圈黑黑的胡子。白老师说:“牛大夯,跟我回学校去上学吧!”牛大夯朝白老师翻了翻白眼,继续跟一帮
比他小许多的孩子玩石子游戏。白老师说:“你都这么大的人了,该懂事了,整天玩耍有什么意思?” ④牛大夯赢了所有孩子的石子,这才站起来说:“要我去上学可以,我有个条件。”白老师问什么条件,牛大夯说:“我俩掰腕子,你要是赢了,我就去上学;你要是输了,就别来烦我。”在场的人都笑了起来。不久前,学校的李老师曾经来过一次,动员牛大夯去上学,牛大夯也是这么说的。李老师真的和他掰腕子,结果输给了牛大夯,红着脸离开了村子。现在,牛大夯又故技重演,他心想:“白老师肯定不会和我掰腕子的,身材魁梧的李老师都不是我的对手,她一个豆腐模样的女子怎么敢?”没有想到白老师竟然接受了牛大夯的挑战,还叮嘱牛大夯要说话算话,不准反悔。
⑤两个人就在旁边的一个大石头墩子上掰腕子,引来了许多人看热闹。牛大夯宽大的手掌抓住白老师的手,两只手一大一小,一黑一白,一个脏兮兮,一个白嫩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白老师的手那么软,好像没有骨头;牛大夯的手又脏又大又黑。
⑥白老师故意不使劲,双眼紧紧盯着牛大夯那双众目睽睽之下的手,牛大夯有些不好意思了,舔了舔嘴唇,就在这时,白老师猛然一用力,毫无准备的牛大夯这只手被白老师扳倒在石墩子上。看热闹的人都鼓起掌来。牛大夯输了,他输得很不服气,因为他还没来得及用力呢!白老师说:“大夯,你是男子汉,可不准说话不算话呀!”
⑦第二天,牛大夯只得背着书包重新回到了学校。白老师送给他一块香皂,说是进口的,包装纸上写满了英文,牛大夯不认识。他吸着鼻子闻了闻,那种香味简直奇妙无比,白老师身上散发出来的就是那种香味。
⑧后来,那些逃学的孩子也都陆陆续续回到了学校。白老师送的那块香皂牛大夯舍不得用,放在书包里,让那种奇妙的清香时时伴随自己。有一回,他问白老师:“那香皂包装纸上的英文是什么意思?”白老师笑着对他说:“老师也不知道,希望你通过自己的努力,把那些英文弄懂,然后再告诉我,好吗?”
⑨牛大夯点点头。从那以后,他的英语学得特别认真。后来,牛大夯很快弄懂了那些英语的意思:牛大夯同学,你性格直率,爱打抱不平,有冒险精神,如果学习上多多用功,我相信你很快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牛大夯懂了,原来这香皂根本不是进口的,写着英文的包装纸是白老师亲手制作的,为的是让牛大夯在爱干净的同时激发他学习英语的兴趣。牛大夯还知道班上32个同学每个人都收到了白老师送的“进口香皂”。连牛大夯自己都感到奇怪,自从有了白老师,他仿佛换了一个人,上课听得特别用心,那些以前让他头疼的公式定理现在学起来一点也不难,反而觉得十分有趣。
⑩一年后,牛大夯被评为三好学生。成了三好学生的牛大夯不免有些得意和骄傲,听课没有以前专心了,和同学相处也傲气起来。
○11有一天,白老师说要带同学们去看大海,大家一下子兴奋起来。关于大海的课文他们学了
好几篇,可山里的孩子谁也没有见过大海。迎着朝霞,白老师带着她的32个学生出发了。翻过了一座大山,他们终于看到了一片汪洋。一望无际的绿水翻着阵阵波澜,白鸥在宽阔的水面上展翅飞翔。孩子们激动得张开双臂喊了起来:“我爱你,大海!”
○12白老师问:“同学们,说说你们看了大海之后的感想。”有的说,大海很辽阔;有的说,大海很壮观。白老师笑了:“同学们,请原谅老师骗了你们。其实你们今天看到的并不是大海,而是一个湖。你们之所以把湖当做大海,是因为没有见过真正的大海,只有没见过大海的人才会把湖泊当做大海,这不怪你们。”忽然,牛大夯红着脸对白老师说:“老师,我懂了。骄傲的人以为自己就是大海,其实只是湖。”
○13白老师一把将牛大夯揽在怀里说:“你能这么理解,我真的很高兴。”白老师向她的学生们承诺,等到中考结束,一定带他们去看真正的大海。
○14然而,中考前夕,一场车祸夺去了白老师的生命。那个星期天,白老师从县城回学校的途中,乘坐的中巴车翻下了悬崖,孩子们心中那个可亲的老师,还没来得及给她的学生留下最后一句话,就这么走了,32个学生号啕大哭。
○15那年中考,32个学生全部考上了县城的高中,大家本来相约要一起去看大海,牛大夯说:“再等十年吧,十年之后等我们都成材了,一起去看大海,这样才能告慰白老师的在天之灵。”
(选自《小小说选刊》,有改动)
13.白老师教育学生循循善诱,充满智慧。例如:通过巧掰腕子的方式将牛大夯带回课堂,解决了学生的辍学问题。请概述文中另两个反映白老师这一特点的情节。(4分)
答:
14.依据文意,谈谈你对本文题目中 “大海”一词的理解。(4分)
答:
15.感受文中白老师和她学生相处的经历,针对现实生活中的师生关系,请你提出一个问题,引发同学们的思考。(2分)
答:
16.结合第⑤段或第○12段,具体说说作者是如何将白老师的形象表现得生动感人的?(5分)
答:
(二)阅读《清明时节话秋千》,完成第17~19题。(共11分)
清明时节话秋千
①秋千起源于北方少数民族地区,是在狩猎、采集等生产劳动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一种嬉戏活动,后传入中原,先是流行于皇宫内院,在南北朝时期流传到民间,唐代以后大为盛行。“秋千”的得名说法不一,有一种说法是,中原女子学得这一游戏后,采用树立特制木架、悬挂彩绳的方式,身着绚丽的服装,或坐或立,“揪”绳推引“迁”移,故名“秋千”;另外还有一种说法出现在唐人高无际的《汉武帝后庭秋千赋序》里,其中提到:“秋千者,千秋也。汉武帝祈千秋之寿,故后宫多秋千之乐。” ②南北朝时,戏秋千主要集中在立春之日。此后,戏秋千的时间向后推延,唐时集中于寒食、清明节期间。寒食节在清明的前一二天,其源头应为远古时期人类对火的崇拜,后来又用以纪念春秋时期晋国的名臣义士介子推。传说介子推在晋文公流亡期间曾割自己的肉为晋文公充饥,晋文公归国做了国君以后,介子推不愿夸功争宠,携老母隐居于绵山。后来晋文公亲自到绵山恭请介子推,介子推躲藏不见,晋文公手下人放火焚山,原想逼介子推出山,结果介子推抱着母亲被烧死在一棵大树下。为了纪念这位义士,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百姓们不生火做饭,要吃冷食,称为寒食节。寒食、清明在古代都是国家性的法定节日,唐宋时期两节相加最长有7天的假期。官方的倡导与民众的参与使得这两节期间有了众多特征鲜明、格调突出的民俗活动,如扫墓、禁烟、祭祖、吃冷食、插柳、踏青、蹴鞠(中国古代广泛流行的一种技能和体育运动,类似今天的足球运动)、赏花、咏诗等,戏秋千也是其中之一。
③戏秋千的时间在唐时集中于寒食、清明节期间,可以在唐诗中找到依据,如王维的《寒食城东即事》,其中有“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的诗句,可见唐代寒食节京城长安蹴鞠、戏秋千的热闹情景;而由杜甫《清明二首》中“万里秋千习俗同”一句,我们同样也可读出清明节期间戏秋千在当时的流行程度。
④节日风俗往往会成为关涉节日的古诗的重要题材,作为寒食、清明节期间颇具代表性的风俗,秋千在唐宋诗词中频繁出现,说明它的确是此类诗词的标志性意象之一。而这一意象给人带来的联想感受又是十分丰富的。
⑤在古典诗词中,秋千意象是与春天、欢乐、青春相关联的。首先,秋千与红杏绿柳、春烟画船一样,是明媚春日里一道美丽的风景,如“红杏香中歌舞,绿杨影里秋千”。其次,戏秋千的主要功能就是供人娱乐:宫城内外,草野乡村,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谁都不甘落后,在锣鼓喧天、欢声笑语中,人们竞戏秋千,这是何等的热闹快活!其三,秋千虽然老少皆宜,但参与者主要是年轻人,所以秋千意象往往与青春年少有关,如“少年儿女重秋千”“彩绳芳树长如旧,唯是年年换少年”。然而,秋千又与悲伤、惜春、叹老等情感不可分割。由于寒食、清明已至暮春,秋千的出现也意味着春天行将结束,它便牵动了人们的惜春、伤春情怀。那些节后未拆的秋千冷落在残花巷陌,撩人愁思,如:“清明过了,残花巷陌,犹见秋千。对景感时情绪乱„„”过了寒食,秋千不再戏,惨景不堪看。
⑥秋千是中国古代寒食、清明节的代表性游戏之一,由此也成为寒食、清明诗歌的典型意象,它一方面联结着【甲】春景的美好和青春的欢乐,另一方面又引发出【乙】人生的感伤和悲愁情怀。了解秋千和与之相关的诗词,既可以帮我们增加古代寒食、清明节的民俗知识,又有助于我们感受古人丰富的情感世界。
(选自《百科知识》2014年第7期,有删改)
17.文章①~⑤段从 、 、秋千作为诗词的意象带给人的感受三个方面对秋千的相关知识进行了说明。(3分)
18.联系第⑤段,具体说说第⑥段中画线的【甲】【乙】两句不能调换的理由。(4分)
答:
19.下面这首诗印证了第④段中有关秋千的说明,请引用相关诗句对此作具体分析。(4分)
和春深
【唐】白居易
何处春深好,春深寒食家。玲珑镂鸡子,宛转彩球花。
碧草追游骑,红尘拜扫车。秋千细腰女,摇曳逐风斜。
送给2015的最后一句话篇四
《2015语文西城二模试题及答案》
2015年北京市西城区初三二模试卷
一、基础·运用(共22分)
(一)选择。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
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共10分)
成语是经过长期锤炼而形成的汉语言文化精髓,它浓缩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精华,承载着历代华夏.
儿女千百年来形成的处世哲学。成语多来源于寓言故事,神话传说,古典诗文,也有些源自民间惯用语,谚语,歇后语等,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堪称中华文化的‚活化石‛。它言简意赅,以简驭繁,以极少的文字传达丰富的内涵,成为汉语言文化中的一道亮丽风景。
人们讲话、写文章都喜欢运用成语,是由于成语除了(甲),还(乙)。而最能体现后者的,莫过于比喻的运用。成语的比喻用法大致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明显的比喻。例如‚如虎添翼‛‚门庭若市‛‚归心似箭‛‚味同嚼蜡‛等,特点是带有‚如‛‚若‛‚似‛‚同‛这类比喻词。因此不管放在什么语言环境里,一眼就能看出是比喻。这类成语生动形象,表达效果值得__①__。
更多的一种情况是运用成语的比喻意义。什么叫‚成语的比喻意义‛呢?那就是一个成语由于它的比喻用法而逐渐形成并固定下来的意义。如‚完(bì)归赵 ‛出自蔺相如设法把国宝从秦国送回赵国的历史故事,后用来比喻原物完整无损地归还本人,这一比喻义用得多了,得到社会认可,就作为这个成语的固定意义确定下来了。运用这类成语不仅能收到比喻的表达效果,还能提升语言的文化__②__。
1.文中加点字“髓”的注音和“完(bì)归赵 ”注音处应填入的汉字正确的一项是
A.髓(sǔi) 壁(声旁为“辟”,形旁为“土”)
B.髓(suǐ) 璧(声旁为“辟”,形旁为“玉”)
C.髓(suǐ) 壁(声旁为“辟”,形旁为“土”)
D.髓(sǔi) 璧(声旁为“辟”,形旁为“玉”)
2.根据句意,依次填入①②两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①品位 ②品味 B.①品味 ②品味 C.①品位 ②品位 D.①品味 ②品位
3.对文中画线句标点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A.成语多来源于寓言故事,神话传说,古典诗文;也有些源自民间惯用语、谚语、歇后语等
B.成语多来源于寓言故事,神话传说,古典诗文。也有些源自民间惯用语,谚语,歇后语等
C.成语多来源于寓言故事、神话传说、古典诗文,也有些源自民间惯用语、谚语、歇后语等
D.成语多来源于寓言故事、神话传说、古典诗文;也有些源自民间惯用语、谚语、歇后语等
4.文中(甲)(乙)两处应填入的句子是
A.(甲)具有简洁、精练的特点 (乙)具有生动形象、富于表现力的特点
B.(甲)具有生动形象、富于表现力的特点 (乙)具有简洁、精练的特点
C.(甲)具有简洁、生动形象的特点 (乙)具有精练、富于表现力的特点
D.(甲)具有精练、富于表现力的特点 (乙)具有简洁、生动形象的特点
5.在下面连环画所表现的历史故事中,“唇亡齿寒”的“齿”具体比喻的一项是
A.东周 B.虞国 C.虢国 D.晋国
注:虞(yú)国和虢(guó)国是春秋时的诸侯国,有结盟关系。
(二)填空(共12分)
6.在下面空格内填入汉字,
(3分)
7.默写(共5分)
⑴ ,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
⑵某校几个即将毕业的初中生建立了一个微信群,他们以李白《行路难》中的诗句“ , ”作为微信群的名称,表达终能实现理想抱负的雄心壮志。巧合的是,该校几位即将退休的老教师也建立了一个微信群,他们以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下阕中的六个字“ , ”作为微信群的名称,表达了不在意年华老去,依然要为理想而努力的愿望。这件事在学校一时传为美谈。
8.名著阅读(4分)
古典名著会给人带来十分丰富的阅读感受。如《诗经〃秦风〃蒹葭》中诗人追求的那个‚ ① ‛会使人感受到神秘朦胧的文学美,《孟子》中《鱼我所欲也》一篇提出的‚ ② ‛的主张会使人体会到充满正气的思想美,而《 ③ 》中《曹刿论战》一篇刻画的挺身而出、深谋远虑的曹刿会使人肃然起敬,《战国策》中 ④ (人名)借身边小事讽谏齐王广开言路的故事则让人对古代谋臣的进谏策略拍案叫绝。
二、文言文阅读(共12分)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选段,完成第9~12题。
①②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
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
居鄛人范增,年七十,素居家,好奇计,往说项梁曰:‚陈胜败固当。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
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今陈胜首事,不立楚后而自立,.
④其势不长。今君起江东,楚蜂午之将皆争附君者,以君世世楚将,为能复立楚之后也。‛于是项梁然其言,
⑤乃求楚怀王孙心民间,为人牧羊,立以为楚怀王,从民所望也。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注:①季父:父之幼弟,即小叔父。②戮:杀。 ③怀王入秦不反:楚怀王熊槐被秦昭王骗至武关会盟,结果被扣留,死在那里。④蜂午:意为蜂起,指数量很多。⑤心:指楚怀王的孙子熊心。 ③
9.下列各项中的“以”字,与“梁以此奇籍”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是___(2分,只填序号) .
A.或以为亡(《陈涉世家》) B.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
C.不以物喜(《岳阳楼记》) D.卷石底以出(《小石潭记》) ..
10.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⑴素居家 ⑵楚虽三户 ..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
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
12.项羽能成为“西楚霸王”跟他少年时的成长经历是密不可分的。请结合选文,就其中的某一方面谈谈你得到的启示。(4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36分)
(一)阅读《白老师的大海》,完成第13~16题。(共15分)
白老师的大海
梅雨
①白雪梅老师来到大青山深处这所乡村中学教初二语文。班上原来有32个学生,白老师走进教室的时候只剩下了8个。白老师决定动员那些辍学的孩子重新走进学堂。孩子们的父母都摇头说,山里人家穷困,孩子们不愿意上学,情愿早点出去挣钱。
②白老师劝服不了这些淳朴的乡民。有些村民给白老师出了个点子:村主任牛伍的儿子牛大夯也逃学在家,老师不用东奔西跑,能把牛大夯动员回到学校,估计那些逃学的孩子也差不多能返校。
③白老师在村民的指点下找到了牛大夯。牛大夯的脸上布满了青春痘,嘴唇周围有一圈黑黑的胡子。白老师说:‚牛大夯,跟我回学校去上学吧!‛牛大夯朝白老师翻了翻白眼,继续跟一帮比他小许多的孩子玩石子游戏。白老师说:‚你都这么大的人了,该懂事了,整天玩耍有什么意思?‛
④牛大夯赢了所有孩子的石子,这才站起来说:‚要我去上学可以,我有个条件。‛白老师问什么条件,牛大夯说:‚我俩掰腕子,你要是赢了,我就去上学;你要是输了,就别来烦我。‛在场的人都笑了起来。不久前,学校的李老师曾经来过一次,动员牛大夯去上学,牛大夯也是这么说的。李老师真的和他掰腕子,结果输给了牛大夯,红着脸离开了村子。现在,牛大夯又故技重演,他心想:‚白老师肯定不会和我掰腕子的,身材魁梧的李老师都不是我的对手,她一个豆腐模样的女子怎么敢?‛没有想到白老师竟然接受了牛大夯的挑战,还叮嘱牛大夯要说话算话,不准反悔。
⑤两个人就在旁边的一个大石头墩子上掰腕子,引来了许多人看热闹。牛大夯宽大的手掌抓住白老师的手,两只手一大一小,一黑一白,一个脏兮兮,一个白嫩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白老师的手那么软,好像没有骨头;牛大夯的手又脏又大又黑。
⑥白老师故意不使劲,双眼紧紧盯着牛大夯那双众目睽睽之下的手,牛大夯有些不好意思了,舔了舔嘴唇,就在这时,白老师猛然一用力,毫无准备的牛大夯这只手被白老师扳倒在石墩子上。看热闹的人都鼓起掌来。牛大夯输了,他输得很不服气,因为他还没来得及用力呢!白老师说:‚大夯,你是男子汉,
可不准说话不算话呀!‛
⑦第二天,牛大夯只得背着书包重新回到了学校。白老师送给他一块香皂,说是进口的,包装纸上写满了英文,牛大夯不认识。他吸着鼻子闻了闻,那种香味简直奇妙无比,白老师身上散发出来的就是那种香味。
⑧后来,那些逃学的孩子也都陆陆续续回到了学校。白老师送的那块香皂牛大夯舍不得用,放在书包里,让那种奇妙的清香时时伴随自己。有一回,他问白老师:‚那香皂包装纸上的英文是什么意思?‛白老师笑着对他说:‚老师也不知道,希望你通过自己的努力,把那些英文弄懂,然后再告诉我,好吗?‛
⑨牛大夯点点头。从那以后,他的英语学得特别认真。后来,牛大夯很快弄懂了那些英语的意思:牛大夯同学,你性格直率,爱打抱不平,有冒险精神,如果学习上多多用功,我相信你很快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牛大夯懂了,原来这香皂根本不是进口的,写着英文的包装纸是白老师亲手制作的,为的是让牛大夯在爱干净的同时激发他学习英语的兴趣。牛大夯还知道班上32个同学每个人都收到了白老师送的‚进口香皂‛。连牛大夯自己都感到奇怪,自从有了白老师,他仿佛换了一个人,上课听得特别用心,那些以前让他头疼的公式定理现在学起来一点也不难,反而觉得十分有趣。
⑩一年后,牛大夯被评为三好学生。成了三好学生的牛大夯不免有些得意和骄傲,听课没有以前专心了,和同学相处也傲气起来。
11有一天,白老师说要带同学们去看大海,大家一下子兴奋起来。关于大海的课文他们学了好几篇,○
可山里的孩子谁也没有见过大海。迎着朝霞,白老师带着她的32个学生出发了。翻过了一座大山,他们终于看到了一片汪洋。一望无际的绿水翻着阵阵波澜,白鸥在宽阔的水面上展翅飞翔。孩子们激动得张开双臂喊了起来:‚我爱你,大海!‛
12白老师问:○‚同学们,说说你们看了大海之后的感想。‛有的说,大海很辽阔;有的说,大海很壮观。白老师笑了:‚同学们,请原谅老师骗了你们。其实你们今天看到的并不是大海,而是一个湖。你们之所以把湖当做大海,是因为没有见过真正的大海,只有没见过大海的人才会把湖泊当做大海,这不怪你们。‛忽然,牛大夯红着脸对白老师说:‚老师,我懂了。骄傲的人以为自己就是大海,其实只是湖。‛
13白老师一把将牛大夯揽在怀里说:○‚你能这么理解,我真的很高兴。‛白老师向她的学生们承诺,等到中考结束,一定带他们去看真正的大海。
14然而,中考前夕,一场车祸夺去了白老师的生命。那个星期天,白老师从县城回学校的途中,乘坐○
的中巴车翻下了悬崖,孩子们心中那个可亲的老师,还没来得及给她的学生留下最后一句话,就这么走了,32个学生号啕大哭。
15那年中考,32个学生全部考上了县城的高中,大家本来相约要一起去看大海,牛大夯说:○‚再等十年吧,十年之后等我们都成材了,一起去看大海,这样才能告慰白老师的在天之灵。‛
(选自《小小说选刊》,有改动)
13.白老师教育学生循循善诱,充满智慧。例如:通过巧掰腕子的方式将牛大夯带回课堂,解决了学生的辍学问题。请概述文中另两个反映白老师这一特点的情节。(4分)
14.依据文意,谈谈你对本文题目中 “大海”一词的理解。(4分)
15.感受文中白老师和她学生相处的经历,针对现实生活中的师生关系,请你提出一个问题,引发同学们的思考。(2分)
12段,具体说说作者是如何将白老师的形象表现得生动感人的?(5分) 16.结合第⑤段或第○
(二)阅读《清明时节话秋千》,完成第17~19题。(共11分)
清明时节话秋千
①秋千起源于北方少数民族地区,是在狩猎、采集等生产劳动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一种嬉戏活动,后传入中原,先是流行于皇宫内院,在南北朝时期流传到民间,唐代以后大为盛行。‚秋千‛的得名说法不一,有一种说法是,中原女子学得这一游戏后,采用树立特制木架、悬挂彩绳的方式,身着绚丽的服装,或坐或立,‚揪‛绳推引‚迁‛移,故名‚秋千‛;另外还有一种说法出现在唐人高无际的《汉武帝后庭秋千赋序》里,其中提到:‚秋千者,千秋也。汉武帝祈千秋之寿,故后宫多秋千之乐。‛
②南北朝时,戏秋千主要集中在立春之日。此后,戏秋千的时间向后推延,唐时集中于寒食、清明节期间。寒食节在清明的前一二天,其源头应为远古时期人类对火的崇拜,后来又用以纪念春秋时期晋国的
名臣义士介子推。传说介子推在晋文公流亡期间曾割自己的肉为晋文公充饥,晋文公归国做了国君以后,介子推不愿夸功争宠,携老母隐居于绵山。后来晋文公亲自到绵山恭请介子推,介子推躲藏不见,晋文公手下人放火焚山,原想逼介子推出山,结果介子推抱着母亲被烧死在一棵大树下。为了纪念这位义士,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百姓们不生火做饭,要吃冷食,称为寒食节。寒食、清明在古代都是国家性的法定节日,唐宋时期两节相加最长有7天的假期。官方的倡导与民众的参与使得这两节期间有了众多特征鲜明、格调突出的民俗活动,如扫墓、禁烟、祭祖、吃冷食、插柳、踏青、蹴鞠(中国古代广泛流行的一种技能和体育运动,类似今天的足球运动)、赏花、咏诗等,戏秋千也是其中之一。
③戏秋千的时间在唐时集中于寒食、清明节期间,可以在唐诗中找到依据,如王维的《寒食城东即事》,其中有‚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的诗句,可见唐代寒食节京城长安蹴鞠、戏秋千的热闹情景;而由杜甫《清明二首》中‚万里秋千习俗同‛一句,我们同样也可读出清明节期间戏秋千在当时的流行程度。
④节日风俗往往会成为关涉节日的古诗的重要题材,作为寒食、清明节期间颇具代表性的风俗,秋千在唐宋诗词中频繁出现,说明它的确是此类诗词的标志性意象之一。而这一意象给人带来的联想感受又是十分丰富的。
⑤在古典诗词中,秋千意象是与春天、欢乐、青春相关联的。首先,秋千与红杏绿柳、春烟画船一样,是明媚春日里一道美丽的风景,如‚红杏香中歌舞,绿杨影里秋千‛。其次,戏秋千的主要功能就是供人娱乐:宫城内外,草野乡村,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谁都不甘落后,在锣鼓喧天、欢声笑语中,人们竞戏秋千,这是何等的热闹快活!其三,秋千虽然老少皆宜,但参与者主要是年轻人,所以秋千意象往往与青春年少有关,如‚少年儿女重秋千‛‚彩绳芳树长如旧,唯是年年换少年‛。然而,秋千又与悲伤、惜春、叹老等情感不可分割。由于寒食、清明已至暮春,秋千的出现也意味着春天行将结束,它便牵动了人们的惜春、伤春情怀。那些节后未拆的秋千冷落在残花巷陌,撩人愁思,如:‚清明过了,残花巷陌,犹见秋千。对景感时情绪乱……‛过了寒食,秋千不再戏,惨景不堪看。
⑥秋千是中国古代寒食、清明节的代表性游戏之一,由此也成为寒食、清明诗歌的典型意象,它一方面联结着【甲】春景的美好和青春的欢乐,另一方面又引发出【乙】人生的感伤和悲愁情怀。了解秋千和与之相关的诗词,既可以帮我们增加古代寒食、清明节的民俗知识,又有助于我们感受古人丰富的情感世界。
(选自《百科知识》2014年第7期,有删改)
17.文章①~⑤段从 、 、秋千作为诗词的意象带给人的感受三个方面对秋千的相关知识进行了说明。(3分)
18.联系第⑤段,具体说说第⑥段中画线的【甲】【乙】两句不能调换的理由。(4分)
19.下面这首诗印证了第④段中有关秋千的说明,请引用相关诗句对此作具体分析。(4分)
和春深
【唐】白居易
何处春深好,春深寒食家。玲珑镂鸡子,宛转彩球花。
碧草追游骑,红尘拜扫车。秋千细腰女,摇曳逐风斜。
(三)阅读《文明的更进一步需要“省视的目光”》,完成第20~22题。(共10分)
文明的更进一步需要“省视的目光”
张铁
①近日,几条社会新闻划出‚U型‛转弯。事件的反转,舆论的演进,让我们看到讨论社会文明建设 ‚更进一步‛的必要性。
②事情都不复杂,每个人都可能遇到:女司机被逼停遭暴打,行车记录仪却显示,两车早有并线、别车的几度斗气交锋;导游对没有消费的游客破口大骂,却有人指出这本来就是只要1元钱的‚旅游消费团‛;武侯祠石碑遭人刻字,网友人肉出的电话,却让同名者无辜‚躺枪‛,不堪其扰。
③面对这样的场景,大家都有基本的文明观,对错的边界不会模糊,一些根本性的判断不会出错:不管有理没理,打人不仅是文明问题,更是法律问题;不管多么难,做好服务都是导游的本分,骂人有悖基本的职业道德和社会伦理;而从埃及的卢克索神庙到故宫的大水缸,‚到此一游‛的方块字确实是文明的
送给2015的最后一句话篇五
《20句感人肺腑的话,最好的是最后一句》
似水流年,允我相思不尽;蝶花陨落,许你一世柔情
1、自爱,沉稳,而后爱人。
2、青年,青年!无论受怎样的挫折和打击,都要咬着牙关挺住,因为你们完全有机会重建生活;只要不灰心丧气,每一次挫折就只不过是通往新境界的一块普通绊脚石,而绝不会置人于死命。
3、生活不能等别人来安排,要自已去争取和奋斗。而不论其结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总不枉在这世界上活了一场。
4、有错过才会有新的遇见,缘分就是,不早不晚,恰恰刚好。
5、有时候你特别想要找人谈谈心,但到最后你会发现,往往都谈不出所以然,慢慢你领悟到,你想倾诉给别人的,别人不一定会耐心听下去,谈心只会让自己更加迷茫,即使告诉了别人,别人也理解不了。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先让自己静下来。
6、微笑和沉默是两个有效的武器:微笑能解决很多问题,沉默能避免许多问题。
7、有人尖刻地嘲讽你,你马上尖酸地回敬他。有人毫无理由地看不起你,你马上轻蔑地鄙视他。有人在你面前大肆炫耀,你马上加倍证明你更厉害。有人对你冷漠,你马上对他冷淡疏远。看,你讨厌的那些人,轻易就把你变成你自己最讨厌的那种样子。这才是”敌人”对你最大的伤害。
8、我来这里是为了和一个举着灯,在我身上看到自己的人相遇,我们必须相信很多东西,才不至度日时突然掉进深渊。
9、现在每个我遇见的笑着的人,他们都不曾因为苦而放弃,他们只因扛而成长。谁不希望自己活得轻松,没有压力,一切随性,但如果你真的那样去做的话,你会发现这个世界都在
和你作对。如果有一天你真的觉得自己轻松了,那也不是因为生活越来越容易了,而是因为我们越来越强。
10、最复杂的问题,往往有最简单的答案。
11、我觉得好的感情不是一味的单向付出,而是我在努力的同时也能收到你的回应;不是我为你改变许多,而是每一天都甘愿为对方做更好的自己;不是两个人互相捆绑,而是两个人一起去看更多更精彩的世界。
12、对自己多一点耐心。你可以做到的,你可以睡着的,你可以忘记的,你可以忍住的,你可以健康的。不会有很多人懂你,学会自己懂自己。
13、上帝没有那么好心,不可能送给你一个你完全喜欢的人。合适的人不是靠遇见的,是上帝给足够成熟、愿意付出和相互改变的两个人的珍贵的礼物。像榫和卯,没天生的,都是雕刻和彼此痛苦的改变之后的一种契合。
14、你选择看的方向,决定了你所看到的事物。而你选择往哪个方向看,决定于你希望看到什么。
15、在我的心里,还有一个女孩,永远的。也许成熟但不世故,也许复杂但不浑浊。该笑的时候笑,该哭的时候哭,会愤怒,也会发傻气,永葆好奇之心,永远赞叹,期待奇遇。梦想不是一个目标,是一种气质。我是一个“老女孩”,我很幸运。
16、星星发亮是为了让每一个人有一天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星星。
17、哪样比较孤独,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谁也不爱。还是心里爱着一个人,却始终无法向爱靠近。
18、有的人来到你身边,是告诉你什么才是真情,有的人,是告诉你什么才是假意,就像有的人来到你身边是为了给你温暖,有的人是为了使你心寒,这一切都是生命的礼物,无论你喜欢与否也要接受。
19、光勤劳是不够的,蚂蚁也非常勤劳。你在勤劳些什么呢?有两种过错是基本的,其他一切过错都由此而生:急躁和懒惰。
20、落寞的孤辰,乱了谁的发梢,三生的河畔,许了谁的流年。奈何桥上谁饮了那孟婆汤刻下这遥远的怀念,遗忘,感伤!月老手中错绑的红线,苍涩了千年。似水流年,允我相思不尽;蝶花陨落,许你一世柔情;残缺了月圆,凄美了誓言,终是那一世花开,这毕生花落。
送给2015的最后一句话篇六
《2015送东阳马生序》
送给2015的最后一句话篇七
《2015西城二模试题及答案》
北京市西城区2015年初三二模试卷
语文
一、基础·运用(共22分)
(一)选择。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
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共10分)
成语是经过长期锤炼而形成的汉语言文化精髓,它浓缩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精华,承载着历代华夏.
儿女千百年来形成的处世哲学。成语多来源于寓言故事,神话传说,古典诗文,也有些源自民间惯用语,谚语,歇后语等,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堪称中华文化的‚活化石‛。它言简意赅,以简驭繁,以极少的文字传达丰富的内涵,成为汉语言文化中的一道亮丽风景。
人们讲话、写文章都喜欢运用成语,是由于成语除了(甲),还(乙)。而最能体现后者的,莫过于比喻的运用。成语的比喻用法大致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明显的比喻。例如‚如虎添翼‛‚门庭若市‛‚归心似箭‛‚味同嚼蜡‛等,特点是带有‚如‛‚若‛‚似‛‚同‛这类比喻词。因此不管放在什么语言环境里,一眼就能看出是比喻。这类成语生动形象,表达效果值得__①__。
更多的一种情况是运用成语的比喻意义。什么叫‚成语的比喻意义‛呢?那就是一个成语由于它的比喻用法而逐渐形成并固定下来的意义。如‚完(bì)归赵 ‛出自蔺相如设法把国宝从秦国送回赵国的历史故事,后用来比喻原物完整无损地归还本人,这一比喻义用得多了,得到社会认可,就作为这个成语的固定意义确定下来了。运用这类成语不仅能收到比喻的表达效果,还能提升语言的文化__②__。
1.文中加点字“髓”的注音和“完(bì)归赵 ”注音处应填入的汉字正确的一项是
A.髓(sǔi) 壁(声旁为“辟”,形旁为“土”)
B.髓(suǐ) 璧(声旁为“辟”,形旁为“玉”)
C.髓(suǐ) 壁(声旁为“辟”,形旁为“土”)
D.髓(sǔi) 璧(声旁为“辟”,形旁为“玉”)
2.根据句意,依次填入①②两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①品位 ②品味 B.①品味 ②品味 C.①品位 ②品位 D.①品味 ②品位
3.对文中画线句标点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A.成语多来源于寓言故事,神话传说,古典诗文;也有些源自民间惯用语、谚语、歇后语等
B.成语多来源于寓言故事,神话传说,古典诗文。也有些源自民间惯用语,谚语,歇后语等
C.成语多来源于寓言故事、神话传说、古典诗文,也有些源自民间惯用语、谚语、歇后语等
D.成语多来源于寓言故事、神话传说、古典诗文;也有些源自民间惯用语、谚语、歇后语等
4.文中(甲)(乙)两处应填入的句子是
A.(甲)具有简洁、精练的特点 (乙)具有生动形象、富于表现力的特点
B.(甲)具有生动形象、富于表现力的特点 (乙)具有简洁、精练的特点
C.(甲)具有简洁、生动形象的特点 (乙)具有精练、富于表现力的特点
D.(甲)具有精练、富于表现力的特点 (乙)具有简洁、生动形象的特点
5.在下面连环画所表现的历史故事中,“唇亡齿寒”的“齿”具体比喻的一项是
A.东周 B.虞国 C.虢国 D.晋国
注:虞(yú)国和虢(guó)国是春秋时的诸侯国,有结盟关系。
(二)填空(共12分)
6.在下面空格内填入汉字,
(3分)
7.默写(共5分)
⑴ ,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
⑵某校几个即将毕业的初中生建立了一个微信群,他们以李白《行路难》中的诗句“ , ”作为微信群的名称,表达终能实现理想抱负的雄心壮志。巧合的是,该校几位即将退休的老教师也建立了一个微信群,他们以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下阕中的六个字“ , ”作为微信群的名称,表达了不在意年华老去,依然要为理想而努力的愿望。这件事在学校一时传为美谈。
8.名著阅读(4分)
古典名著会给人带来十分丰富的阅读感受。如《诗经〃秦风〃蒹葭》中诗人追求的那个‚ ① ‛会使人感受到神秘朦胧的文学美,《孟子》中《鱼我所欲也》一篇提出的‚ ② ‛的主张会使人体会到充满正气的思想美,而《 ③ 》中《曹刿论战》一篇刻画的挺身而出、深谋远虑的曹刿会使人肃然起敬,《战国策》中 ④ (人名)借身边小事讽谏齐王广开言路的故事则让人对古代谋臣的进谏策略拍案叫绝。
二、文言文阅读(共12分)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选段,完成第9~12题。
①②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
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
居鄛人范增,年七十,素居家,好奇计,往说项梁曰:‚陈胜败固当。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
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今陈胜首事,不立楚后而自立,.
④其势不长。今君起江东,楚蜂午之将皆争附君者,以君世世楚将,为能复立楚之后也。‛于是项梁然其言,
⑤乃求楚怀王孙心民间,为人牧羊,立以为楚怀王,从民所望也。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注:①季父:父之幼弟,即小叔父。②戮:杀。 ③怀王入秦不反:楚怀王熊槐被秦昭王骗至武关会盟,结果被扣留,死在那里。④蜂午:意为蜂起,指数量很多。⑤心:指楚怀王的孙子熊心。 ③
9.下列各项中的“以”字,与“梁以此奇籍”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是___(2分,只填序号) .
A.或以为亡(《陈涉世家》) B.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
C.不以物喜(《岳阳楼记》) D.卷石底以出(《小石潭记》) ..
10.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⑴素居家 ⑵楚虽三户 ..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
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
12.项羽能成为“西楚霸王”跟他少年时的成长经历是密不可分的。请结合选文,就其中的某一方面谈谈你得到的启示。(4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36分)
(一)阅读《白老师的大海》,完成第13~16题。(共15分)
白老师的大海
梅雨
①白雪梅老师来到大青山深处这所乡村中学教初二语文。班上原来有32个学生,白老师走进教室的时候只剩下了8个。白老师决定动员那些辍学的孩子重新走进学堂。孩子们的父母都摇头说,山里人家穷困,孩子们不愿意上学,情愿早点出去挣钱。
②白老师劝服不了这些淳朴的乡民。有些村民给白老师出了个点子:村主任牛伍的儿子牛大夯也逃学在家,老师不用东奔西跑,能把牛大夯动员回到学校,估计那些逃学的孩子也差不多能返校。
③白老师在村民的指点下找到了牛大夯。牛大夯的脸上布满了青春痘,嘴唇周围有一圈黑黑的胡子。白老师说:‚牛大夯,跟我回学校去上学吧!‛牛大夯朝白老师翻了翻白眼,继续跟一帮比他小许多的孩子玩石子游戏。白老师说:‚你都这么大的人了,该懂事了,整天玩耍有什么意思?‛
④牛大夯赢了所有孩子的石子,这才站起来说:‚要我去上学可以,我有个条件。‛白老师问什么条件,牛大夯说:‚我俩掰腕子,你要是赢了,我就去上学;你要是输了,就别来烦我。‛在场的人都笑了起来。不久前,学校的李老师曾经来过一次,动员牛大夯去上学,牛大夯也是这么说的。李老师真的和他掰腕子,结果输给了牛大夯,红着脸离开了村子。现在,牛大夯又故技重演,他心想:‚白老师肯定不会和我掰腕子的,身材魁梧的李老师都不是我的对手,她一个豆腐模样的女子怎么敢?‛没有想到白老师竟然接受了牛大夯的挑战,还叮嘱牛大夯要说话算话,不准反悔。
⑤两个人就在旁边的一个大石头墩子上掰腕子,引来了许多人看热闹。牛大夯宽大的手掌抓住白老师的手,两只手一大一小,一黑一白,一个脏兮兮,一个白嫩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白老师的手那么软,好像没有骨头;牛大夯的手又脏又大又黑。
⑥白老师故意不使劲,双眼紧紧盯着牛大夯那双众目睽睽之下的手,牛大夯有些不好意思了,舔了舔嘴唇,就在这时,白老师猛然一用力,毫无准备的牛大夯这只手被白老师扳倒在石墩子上。看热闹的人都
鼓起掌来。牛大夯输了,他输得很不服气,因为他还没来得及用力呢!白老师说:‚大夯,你是男子汉,可不准说话不算话呀!‛
⑦第二天,牛大夯只得背着书包重新回到了学校。白老师送给他一块香皂,说是进口的,包装纸上写满了英文,牛大夯不认识。他吸着鼻子闻了闻,那种香味简直奇妙无比,白老师身上散发出来的就是那种香味。
⑧后来,那些逃学的孩子也都陆陆续续回到了学校。白老师送的那块香皂牛大夯舍不得用,放在书包里,让那种奇妙的清香时时伴随自己。有一回,他问白老师:‚那香皂包装纸上的英文是什么意思?‛白老师笑着对他说:‚老师也不知道,希望你通过自己的努力,把那些英文弄懂,然后再告诉我,好吗?‛
⑨牛大夯点点头。从那以后,他的英语学得特别认真。后来,牛大夯很快弄懂了那些英语的意思:牛大夯同学,你性格直率,爱打抱不平,有冒险精神,如果学习上多多用功,我相信你很快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牛大夯懂了,原来这香皂根本不是进口的,写着英文的包装纸是白老师亲手制作的,为的是让牛大夯在爱干净的同时激发他学习英语的兴趣。牛大夯还知道班上32个同学每个人都收到了白老师送的‚进口香皂‛。连牛大夯自己都感到奇怪,自从有了白老师,他仿佛换了一个人,上课听得特别用心,那些以前让他头疼的公式定理现在学起来一点也不难,反而觉得十分有趣。
⑩一年后,牛大夯被评为三好学生。成了三好学生的牛大夯不免有些得意和骄傲,听课没有以前专心了,和同学相处也傲气起来。
11有一天,白老师说要带同学们去看大海,大家一下子兴奋起来。关于大海的课文他们学了好几篇,○
可山里的孩子谁也没有见过大海。迎着朝霞,白老师带着她的32个学生出发了。翻过了一座大山,他们终于看到了一片汪洋。一望无际的绿水翻着阵阵波澜,白鸥在宽阔的水面上展翅飞翔。孩子们激动得张开双臂喊了起来:‚我爱你,大海!‛
12白老师问:○‚同学们,说说你们看了大海之后的感想。‛有的说,大海很辽阔;有的说,大海很壮观。白老师笑了:‚同学们,请原谅老师骗了你们。其实你们今天看到的并不是大海,而是一个湖。你们之所以把湖当做大海,是因为没有见过真正的大海,只有没见过大海的人才会把湖泊当做大海,这不怪你们。‛忽然,牛大夯红着脸对白老师说:‚老师,我懂了。骄傲的人以为自己就是大海,其实只是湖。‛
13白老师一把将牛大夯揽在怀里说:○‚你能这么理解,我真的很高兴。‛白老师向她的学生们承诺,等到中考结束,一定带他们去看真正的大海。
14然而,中考前夕,一场车祸夺去了白老师的生命。那个星期天,白老师从县城回学校的途中,乘坐○
的中巴车翻下了悬崖,孩子们心中那个可亲的老师,还没来得及给她的学生留下最后一句话,就这么走了,32个学生号啕大哭。
15那年中考,32个学生全部考上了县城的高中,大家本来相约要一起去看大海,牛大夯说:○‚再等十年吧,十年之后等我们都成材了,一起去看大海,这样才能告慰白老师的在天之灵。‛
(选自《小小说选刊》,有改动)
13.白老师教育学生循循善诱,充满智慧。例如:通过巧掰腕子的方式将牛大夯带回课堂,解决了学生的辍学问题。请概述文中另两个反映白老师这一特点的情节。(4分)
14.依据文意,谈谈你对本文题目中 “大海”一词的理解。(4分)
15.感受文中白老师和她学生相处的经历,针对现实生活中的师生关系,请你提出一个问题,引发同学们的思考。(2分)
12段,具体说说作者是如何将白老师的形象表现得生动感人的?(5分) 16.结合第⑤段或第○
(二)阅读《清明时节话秋千》,完成第17~19题。(共11分)
清明时节话秋千
①秋千起源于北方少数民族地区,是在狩猎、采集等生产劳动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一种嬉戏活动,后传入中原,先是流行于皇宫内院,在南北朝时期流传到民间,唐代以后大为盛行。‚秋千‛的得名说法不一,有一种说法是,中原女子学得这一游戏后,采用树立特制木架、悬挂彩绳的方式,身着绚丽的服装,或坐或立,‚揪‛绳推引‚迁‛移,故名‚秋千‛;另外还有一种说法出现在唐人高无际的《汉武帝后庭秋千赋序》里,其中提到:‚秋千者,千秋也。汉武帝祈千秋之寿,故后宫多秋千之乐。‛
②南北朝时,戏秋千主要集中在立春之日。此后,戏秋千的时间向后推延,唐时集中于寒食、清明节
期间。寒食节在清明的前一二天,其源头应为远古时期人类对火的崇拜,后来又用以纪念春秋时期晋国的名臣义士介子推。传说介子推在晋文公流亡期间曾割自己的肉为晋文公充饥,晋文公归国做了国君以后,介子推不愿夸功争宠,携老母隐居于绵山。后来晋文公亲自到绵山恭请介子推,介子推躲藏不见,晋文公手下人放火焚山,原想逼介子推出山,结果介子推抱着母亲被烧死在一棵大树下。为了纪念这位义士,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百姓们不生火做饭,要吃冷食,称为寒食节。寒食、清明在古代都是国家性的法定节日,唐宋时期两节相加最长有7天的假期。官方的倡导与民众的参与使得这两节期间有了众多特征鲜明、格调突出的民俗活动,如扫墓、禁烟、祭祖、吃冷食、插柳、踏青、蹴鞠(中国古代广泛流行的一种技能和体育运动,类似今天的足球运动)、赏花、咏诗等,戏秋千也是其中之一。
③戏秋千的时间在唐时集中于寒食、清明节期间,可以在唐诗中找到依据,如王维的《寒食城东即事》,其中有‚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的诗句,可见唐代寒食节京城长安蹴鞠、戏秋千的热闹情景;而由杜甫《清明二首》中‚万里秋千习俗同‛一句,我们同样也可读出清明节期间戏秋千在当时的流行程度。
④节日风俗往往会成为关涉节日的古诗的重要题材,作为寒食、清明节期间颇具代表性的风俗,秋千在唐宋诗词中频繁出现,说明它的确是此类诗词的标志性意象之一。而这一意象给人带来的联想感受又是十分丰富的。
⑤在古典诗词中,秋千意象是与春天、欢乐、青春相关联的。首先,秋千与红杏绿柳、春烟画船一样,是明媚春日里一道美丽的风景,如‚红杏香中歌舞,绿杨影里秋千‛。其次,戏秋千的主要功能就是供人娱乐:宫城内外,草野乡村,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谁都不甘落后,在锣鼓喧天、欢声笑语中,人们竞戏秋千,这是何等的热闹快活!其三,秋千虽然老少皆宜,但参与者主要是年轻人,所以秋千意象往往与青春年少有关,如‚少年儿女重秋千‛‚彩绳芳树长如旧,唯是年年换少年‛。然而,秋千又与悲伤、惜春、叹老等情感不可分割。由于寒食、清明已至暮春,秋千的出现也意味着春天行将结束,它便牵动了人们的惜春、伤春情怀。那些节后未拆的秋千冷落在残花巷陌,撩人愁思,如:‚清明过了,残花巷陌,犹见秋千。对景感时情绪乱……‛过了寒食,秋千不再戏,惨景不堪看。
⑥秋千是中国古代寒食、清明节的代表性游戏之一,由此也成为寒食、清明诗歌的典型意象,它一方面联结着【甲】春景的美好和青春的欢乐,另一方面又引发出【乙】人生的感伤和悲愁情怀。了解秋千和与之相关的诗词,既可以帮我们增加古代寒食、清明节的民俗知识,又有助于我们感受古人丰富的情感世界。
(选自《百科知识》2014年第7期,有删改)
17.文章①~⑤段从 、 、秋千作为诗词的意象带给人的感受三个方面对秋千的相关知识进行了说明。(3分)
18.联系第⑤段,具体说说第⑥段中画线的【甲】【乙】两句不能调换的理由。(4分)
19.下面这首诗印证了第④段中有关秋千的说明,请引用相关诗句对此作具体分析。(4分)
和春深
【唐】白居易
何处春深好,春深寒食家。玲珑镂鸡子,宛转彩球花。
碧草追游骑,红尘拜扫车。秋千细腰女,摇曳逐风斜。
(三)阅读《文明的更进一步需要“省视的目光”》,完成第20~22题。(共10分)
文明的更进一步需要“省视的目光”
张铁
①近日,几条社会新闻划出‚U型‛转弯。事件的反转,舆论的演进,让我们看到讨论社会文明建设 ‚更进一步‛的必要性。
②事情都不复杂,每个人都可能遇到:女司机被逼停遭暴打,行车记录仪却显示,两车早有并线、别车的几度斗气交锋;导游对没有消费的游客破口大骂,却有人指出这本来就是只要1元钱的‚旅游消费团‛;武侯祠石碑遭人刻字,网友人肉出的电话,却让同名者无辜‚躺枪‛,不堪其扰。
③面对这样的场景,大家都有基本的文明观,对错的边界不会模糊,一些根本性的判断不会出错:不管有理没理,打人不仅是文明问题,更是法律问题;不管多么难,做好服务都是导游的本分,骂人有悖基
送给2015的最后一句话篇八
《2015初三语文二模含答案》
北京市西城区2015年初三二模试卷
语 文 2015.6
一、基础·运用(共22分)
(一)选择。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共10分)
成语是经过长期锤炼而形成的汉语言文化精髓.,它浓缩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精华,承载着历代华夏儿女千百年来形成的处世哲学。成语多来源于寓言故事,神话传说,古典诗文,也有些源自民间惯用语,谚语,歇后语等,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堪称中华文化的“活化石”。它言简意赅,以简驭繁,以极少的文字传达丰富的内涵,成为汉语言文化中的一道亮丽风景。
人们讲话、写文章都喜欢运用成语,是由于成语除了(甲),还(乙)。而最能体现后者的,莫过于比喻的运用。成语的比喻用法大致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明显的比喻。例如“如虎添翼”“门庭若市”“归心似箭”“味同嚼蜡”等,特点是带有“如”“若”“似”“同”这类比喻词。因此不管放在什么语言环境里,一眼就能看出是比喻。这类成语生动形象,表达效果值得__①__。 更多的一种情况是运用成语的比喻意义。什么叫“成语的比喻意义”呢?那就是一个成语由于它的比喻用法而逐渐形成并固定下来的意义。如“完(bì)归赵 ”出自蔺相如设法把国宝从秦国送回赵国的历史故事,后用来比喻原物完整无损地归还本人,这一比喻义用得多了,得到社会认可,就作为这个成语的固定意义确定下来了。运用这类成语不仅能收到比喻的表达效果,还能提升语言的文化__②__。
1.文中加点字“髓”的注音和“完(bì)归赵 ”注音处应填入的汉字正确的一项是
A.髓(sǔi) 壁(声旁为“辟”,形旁为“土”)
B.髓(suǐ) 璧(声旁为“辟”,形旁为“玉”)
C.髓(suǐ) 壁(声旁为“辟”,形旁为“土”)
D.髓(sǔi) 璧(声旁为“辟”,形旁为“玉”)
2.根据句意,依次填入①②两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①品位 ②品味 B.①品味 ②品味
C.①品位 ②品位 D.①品味 ②品位
3.对文中画线句标点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A.成语多来源于寓言故事,神话传说,古典诗文;也有些源自民间惯用语、谚语、歇后语等
B.成语多来源于寓言故事,神话传说,古典诗文。也有些源自民间惯用语,谚语,歇后语等
C.成语多来源于寓言故事、神话传说、古典诗文,也有些源自民间惯用语、谚语、歇后语等
D.成语多来源于寓言故事、神话传说、古典诗文;也有些源自民间惯用语、谚语、歇后语等
4. 文中(甲)(乙)两处应填入的句子是
A.(甲)具有简洁、精练的特点 (乙)具有生动形象、富于表现力的特点
B.(甲)具有生动形象、富于表现力的特点 (乙)具有简洁、精练的特点
C.(甲)具有简洁、生动形象的特点 (乙)具有精练、富于表现力的特点
D.(甲)具有精练、富于表现力的特点 (乙)具有简洁、生动形象的特点 5. 在下面连环画所表现的历史故事中,“唇亡齿寒”的“齿”具体比喻的一项是
A. 东周 B.虞国 C.虢国 D.晋国
注:虞(yú)国和虢(guó)国是春秋时的诸侯国,有结盟关系。
(二)填空(共12分)
6.在下面空格内填入汉字,组成三个成语,将三个成语用规范美观的汉字书写在答题卡的田字格内。(3分)
7.默写(共5分)
(1) ,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
(2)某校几个即将毕业的初中生建立了一个微信群,他们以李白《行路难》中的诗句
“ , ”作为微信群的名称,表达终能实现理想抱负的雄心壮志。巧合的是,该校几位即将退休的老教师也建立了一个微信群,他们以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下阕中的六个字
“ , ”作为微信群的名称,表达了不在意年华老去,依然要为理想而努力的愿望。这件事在学校一时传为美谈。
8.名著阅读(4分)
古典名著会给人带来十分丰富的阅读感受。如《诗经·秦风·蒹葭》中诗人追求的那个“ ① ”会使人感受到神秘朦胧的文学美,《孟子》中《鱼我所欲也》一篇提出的“ ② ”的主张会使人体会到充满正气的思想美,而《 ③ 》中《曹刿论战》一篇刻画的挺身而出、深谋远虑的曹刿会使人肃然起敬,《战国策》中 ④ (人名)借身边小事讽谏齐王广开言路的故事则让人对古代谋臣的进谏策略拍案叫绝。
二、文言文阅读(共12分)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选段,完成第9~12题。
①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
②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居鄛人范增,年七十,素.居家,好奇计,往说项梁曰:“陈胜败固当。夫秦灭六国,楚
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③,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今陈胜首事,不立楚后而自立,其势不长。今君起江东,楚蜂午④之将皆争附君者,以君世世楚将,为能复立楚之后也。”于是项梁然其言,乃求楚怀王孙心⑤民间,为人牧羊,立以为楚怀王,从民所望也。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注:①季父:父之幼弟,即小叔父。②戮:杀。 ③怀王入秦不反:楚怀王熊槐被秦昭王骗至武关会盟,结果被扣留,死在那里。④蜂午:意为蜂起,指数量很多。⑤心:指楚怀王的孙子熊心。
9. 下列各项中的“以”字,与“梁以.此奇籍”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是___(2分,只填序号)
A. 或以.为亡(《陈涉世家》) B. 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C. 不以.物喜(《岳阳楼记》) D. 卷石底以.出(《小石潭记》)
10.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素居家 素:_________ (2)楚虽三户 虽:_________ ..
11.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
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
翻译:____________
12. 项羽能成为“西楚霸王”跟他少年时的成长经历是密不可分的。请结合选文,就其中的某一方面谈谈你得到的启示。(4分)
答: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36分)
(一)阅读《白老师的大海》,完成第13~16题。(共15分)
白老师的大海
梅雨
①白雪梅老师来到大青山深处这所乡村中学教初二语文。班上原来有32个学生,白老师走进教室的时候只剩下了8个。白老师决定动员那些辍学的孩子重新走进学堂。孩子们的父母都摇头说,山里人家穷困,孩子们不愿意上学,情愿早点出去挣钱。
②白老师劝服不了这些淳朴的乡民。有些村民给白老师出了个点子:村主任牛伍的儿子牛大夯也逃学在家,老师不用东奔西跑,能把牛大夯动员回到学校,估计那些逃学的孩子也差不多能返校。 ③白老师在村民的指点下找到了牛大夯。牛大夯的脸上布满了青春痘,嘴唇周围有一圈黑黑的胡子。白老师说:“牛大夯,跟我回学校去上学吧!”牛大夯朝白老师翻了翻白眼,继续跟一帮
比他小许多的孩子玩石子游戏。白老师说:“你都这么大的人了,该懂事了,整天玩耍有什么意思?” ④牛大夯赢了所有孩子的石子,这才站起来说:“要我去上学可以,我有个条件。”白老师问什么
条件,牛大夯说:“我俩掰腕子,你要是赢了,我就去上学;你要是输了,就别来烦我。”在场的人都笑了起来。不久前,学校的李老师曾经来过一次,动员牛大夯去上学,牛大夯也是这么说的。李老师真的和他掰腕子,结果输给了牛大夯,红着脸离开了村子。现在,牛大夯又故技重演,他心想:“白老师肯定不会和我掰腕子的,身材魁梧的李老师都不是我的对手,她一个豆腐模样的女子怎么敢?”没有想到白老师竟然接受了牛大夯的挑战,还叮嘱牛大夯要说话算话,不准反悔。 ⑤两个人就在旁边的一个大石头墩子上掰腕子,引来了许多人看热闹。牛大夯宽大的手掌抓住白老师的手,两只手一大一小,一黑一白,一个脏兮兮,一个白嫩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白老师的手那么软,好像没有骨头;牛大夯的手又脏又大又黑。
⑥白老师故意不使劲,双眼紧紧盯着牛大夯那双众目睽睽之下的手,牛大夯有些不好意思了,舔了舔嘴唇,就在这时,白老师猛然一用力,毫无准备的牛大夯这只手被白老师扳倒在石墩子上。看热闹的人都鼓起掌来。牛大夯输了,他输得很不服气,因为他还没来得及用力呢!白老师说:“大夯,你是男子汉,可不准说话不算话呀!”
⑦第二天,牛大夯只得背着书包重新回到了学校。白老师送给他一块香皂,说是进口的,包装纸上写满了英文,牛大夯不认识。他吸着鼻子闻了闻,那种香味简直奇妙无比,白老师身上散发出来的就是那种香味。
⑧后来,那些逃学的孩子也都陆陆续续回到了学校。白老师送的那块香皂牛大夯舍不得用,放在书包里,让那种奇妙的清香时时伴随自己。有一回,他问白老师:“那香皂包装纸上的英文是什么意思?”白老师笑着对他说:“老师也不知道,希望你通过自己的努力,把那些英文弄懂,然后再告诉我,好吗?”
⑨牛大夯点点头。从那以后,他的英语学得特别认真。后来,牛大夯很快弄懂了那些英语的意思:牛大夯同学,你性格直率,爱打抱不平,有冒险精神,如果学习上多多用功,我相信你很快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牛大夯懂了,原来这香皂根本不是进口的,写着英文的包装纸是白老师亲手制作的,为的是让牛大夯在爱干净的同时激发他学习英语的兴趣。牛大夯还知道班上32个同学每个人都收到了白老师送的“进口香皂”。连牛大夯自己都感到奇怪,自从有了白老师,他仿佛换了一个人,上课听得特别用心,那些以前让他头疼的公式定理现在学起来一点也不难,反而觉得十分有趣。
⑩一年后,牛大夯被评为三好学生。成了三好学生的牛大夯不免有些得意和骄傲,听课没
有以前专心了,和同学相处也傲气起来。
○11有一天,白老师说要带同学们去看大海,大家一下子兴奋起来。关于大海的课文他们学了
好几篇,可山里的孩子谁也没有见过大海。迎着朝霞,白老师带着她的32个学生出发了。
翻过了一座大山,他们终于看到了一片汪洋。一望无际的绿水翻着阵阵波澜,白鸥在宽阔的水面上展翅飞翔。孩子们激动得张开双臂喊了起来:“我爱你,大海!”
○12白老师问:“同学们,说说你们看了大海之后的感想。”有的说,大海很辽阔;有的说,大海很壮观。白老师笑了:“同学们,请原谅老师骗了你们。其实你们今天看到的并不是大海,而是一个湖。你们之所以把湖当做大海,是因为没有见过真正的大海,只有没见过大海的人才会把湖泊当做大海,这不怪你们。”忽然,牛大夯红着脸对白老师说:“老师,我懂了。骄傲的人以为自己就是大海,其实只是湖。”
○13白老师一把将牛大夯揽在怀里说:“你能这么理解,我真的很高兴。”白老师向她的学生们承诺,等到中考结束,一定带他们去看真正的大海。
○14然而,中考前夕,一场车祸夺去了白老师的生命。那个星期天,白老师从县城回学校的途中,乘坐的中巴车翻下了悬崖,孩子们心中那个可亲的老师,还没来得及给她的学生留下最后一句话,就这么走了,32个学生号啕大哭。
○15那年中考,32个学生全部考上了县城的高中,大家本来相约要一起去看大海,牛大夯说:“再等十年吧,十年之后等我们都成材了,一起去看大海,这样才能告慰白老师的在天之灵。” (选自《小小说选刊》,有改动)
13.白老师教育学生循循善诱,充满智慧。例如:通过巧掰腕子的方式将牛大夯带回课堂,解决了学生的辍学问题。请概述文中另两个反映白老师这一特点的情节。(4分)
答:
14.依据文意,谈谈你对本文题目中 “大海”一词的理解。(4分)
答:
15.感受文中白老师和她学生相处的经历,针对现实生活中的师生关系,请你提出一个问题,引发同学们的思考。(2分)
答:
16.结合第⑤段或第○12段,具体说说作者是如何将白老师的形象表现得生动感人的?(5分) 答:
(二)阅读《清明时节话秋千》,完成第17~19题。(共11分)
清明时节话秋千
①秋千起源于北方少数民族地区,是在狩猎、采集等生产劳动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一种嬉戏活动,后传入中原,先是流行于皇宫内院,在南北朝时期流传到民间,唐代以后大为盛行。“秋千”的得名说法不一,有一种说法是,中原女子学得这一游戏后,采用树立特制木架、悬挂彩绳的方式,身着绚丽的服装,或坐或立,“揪”绳推引“迁”移,故名“秋千”;另外还有一种说法出现
在唐人高无际的《汉武帝后庭秋千赋序》里,其中提到:“秋千者,千秋也。汉武帝祈千
秋之寿,故后宫多秋千之乐。” ②南北朝时,戏秋千主要集中在立春之日。此后,戏秋千的时间向后推延,唐时集中于寒食、清明节期间。寒食节在清明的前一二天,其源头应为远古时期人类对火的崇拜,后来又用以纪念春秋时期晋国的名臣义士介子推。传说介子推在晋文公流亡期间曾割自己的肉为晋文公充饥,晋文公归国做了国君以后,介子推不愿夸功争宠,携老母隐居于绵山。后来晋文公亲自到绵山恭请介子推,介子推躲藏不见,晋文公手下人放火焚山,原想逼介子推出山,结果介子推抱着母亲被烧死在一棵大树下。为了纪念这位义士,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百姓们不生火做饭,要吃冷食,称为寒食节。寒食、清明在古代都是国家性的法定节日,唐宋时期两节相加最长有7天的假期。官方的倡导与民众的参与使得这两节期间有了众多特征鲜明、格调突出的民俗活动,如扫墓、禁烟、祭祖、吃冷食、插柳、踏青、蹴鞠(中国古代广泛流行的一种技能和体育运动,类似今天的足球运动)、赏花、咏诗等,戏秋千也是其中之一。
③戏秋千的时间在唐时集中于寒食、清明节期间,可以在唐诗中找到依据,如王维的《寒食城东即事》,其中有“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的诗句,可见唐代寒食节京城长安蹴鞠、戏秋千的热闹情景;而由杜甫《清明二首》中“万里秋千习俗同”一句,我们同样也可读出清明节期间戏秋千在当时的流行程度。
④节日风俗往往会成为关涉节日的古诗的重要题材,作为寒食、清明节期间颇具代表性的风俗,秋千在唐宋诗词中频繁出现,说明它的确是此类诗词的标志性意象之一。而这一意象给人带来的联想感受又是十分丰富的。
⑤在古典诗词中,秋千意象是与春天、欢乐、青春相关联的。首先,秋千与红杏绿柳、春烟画船一样,是明媚春日里一道美丽的风景,如“红杏香中歌舞,绿杨影里秋千”。其次,戏秋千的主要功能就是供人娱乐:宫城内外,草野乡村,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谁都不甘落后,在锣鼓喧天、欢声笑语中,人们竞戏秋千,这是何等的热闹快活!其三,秋千虽然老少皆宜,但参与者主要是年轻人,所以秋千意象往往与青春年少有关,如“少年儿女重秋千”“彩绳芳树长如旧,唯是年年换少年”。然而,秋千又与悲伤、惜春、叹老等情感不可分割。由于寒食、清明已至暮春,秋千的出现也意味着春天行将结束,它便牵动了人们的惜春、伤春情怀。那些节后未拆的秋千冷落在残花巷陌,撩人愁思,如:“清明过了,残花巷陌,犹见秋千。对景感时情绪乱„„”过了寒食,秋千不再戏,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