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灵澈上人阅读答案

| 电子商务师 |

【www.guakaob.com--电子商务师】

送灵澈上人阅读答案篇一
《送灵澈上人阅读答案》

送灵澈上人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

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夕阳,

青山独归远。

(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

(1)用自己的语言把这首诗前两句展现的画面描绘出来。

(2)这首诗中的“独”字写出了什么景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23.(4分)(1)(2分)暮色苍茫中,青山深处,竹林寺掩映其中,袅袅钟声,从寺院飘出, 如千里跫音,若有若无。

(2)(2分)“独”字写出了诗人伫立日送、友人独自远去的情景,表达了作者依依不舍之情,构成了一种闲淡的意境。

说明:两个小题每小题2分,大意正确即可给分。

送灵澈上人阅读答案篇二
《刘长卿《送灵澈上人》阅读答案》

诗词鉴赏:刘长卿《送灵澈上人》阅读答案

(2012恩施)

欣赏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4分)

送灵澈上人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

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夕阳,

青山独归远。

(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

(1)用自己的语言把这首诗前两句展现的画面描绘出来。

(2)这首诗中的“独”字写出了什么景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23.(4分)(1)(2分)暮色苍茫中,青山深处,竹林寺掩映其中,袅袅钟声,从寺院飘出,

如千里跫音,若有若无。(2)(2分)“独”字写出了诗人伫立日送、友人独自远去的情景,表达了作者依依不舍之情,构成了一种闲淡的意境。

说明:两个小题每小题2分,大意正确即可给分。

诗词鉴赏:刘长卿《送灵澈上人》阅读答案

欣赏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4分)

送灵澈上人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

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夕阳,

青山独归远。

(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

(1)用自己的语言把这首诗前两句展现的画面描绘出来。

(2)这首诗中的“独”字写出了什么景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23.(4分)(1)(2分)暮色苍茫中,青山深处,竹林寺掩映其中,袅袅钟声,从寺院飘出,

如千里跫音,若有若无。

(2)(2分)“独”字写出了诗人伫立日送、友人独自远去的情景,表达了作者依依不舍之情,构成了一种闲淡的意境。

送灵澈上人阅读答案篇三
《刘长卿《送灵澈上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欣赏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4分)

送灵澈上人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

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夕阳,

青山独归远。

(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

(1)用自己的语言把这首诗前两句展现的画面描绘出来。

(2)这首诗中的“独”字写出了什么景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答案】

23.(4分)(1)(2分)暮色苍茫中,青山深处,竹林寺掩映其中,袅袅钟声,从寺院飘出,

如千里跫音,若有若无。(2)(2分)“独”字写出了诗人伫立日送、友人独自远去的情景,表达了作者依依不舍之情,构成了一种闲淡的意境。 说明:两个小题每小题2分,大意正确即可给分。

送灵澈上人阅读答案篇四
《(带答案)NO.46古诗两首《江南逢李龟年》《送灵澈上人》》

NO.46 古诗两首《江南逢李龟年》《送灵澈上人》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有感情的反复诵读古诗,了解古诗并做好批注。

2、在充分预习,熟读文本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导学案。 小组:

3、小组合作讨论,答疑解惑。 姓名:

【学习目标】

1、有感情的反复诵读古诗,并准确默写古诗。

2、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学会抓取古诗中的意象及关键词品味意境。

3、全力以赴,激情投入,培养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

【中考古诗词赏析考题分析】

理解品味文言诗词,人们有很多高雅的方法:用译诗来解说内容,用描述来表现诗境,用抒情来表达感受,用阐释来点示深意,用呤诵来传情达意,用评说来赏析美点总的来说,人们欣赏诗词的着眼点是诗情画意。

【预习案】

《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4.杜甫《春望》中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写出了国破家亡之际的深切感慨。该诗中与此相类似的诗句: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送灵澈上人》

苍苍竹林寺, 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探究案】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诗中点明初逢地及听歌频繁,表明杜甫和李龟年早有交情的诗句: 2.诗中描绘二人晚年重逢,彼此飘零异地、感慨万千的诗句: 3.含蓄地将个人的悲欢离合与国家的兴衰融合起来的诗句: 1.描绘竹林寺景致的诗句或描绘竹林寺幽静环境的诗句: 2.描绘灵澈上人披着夕阳的余晖,独自走向远方的诗句:

1、“寻常”“几度”各是什么含义?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寻常,平常;几度,多次。这两个词语体现了诗人与歌唱家李龟年当年正值人生盛时,同处权贵之家的经历,表达了诗人对于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

2、赏析“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现在正好是江南风景秀美的时候,在这暮春季节再次遇见了您。“落花时节”比喻国运衰微,人生落魄,盛时不再。表达了诗人对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对国运衰微的现实的无限感慨,对自身身世飘零的深切感伤。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对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对国运衰微的现实的无限感慨,对自身身世飘零的深切感伤。

送灵澈上人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1、请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诗中送别的画面。

幽深的竹林郁郁苍苍,灵澈上人所在的寺院就在竹林深处。天近傍晚,悠远的钟声隐隐传来。我目送灵澈上人离去的背影,只见他头戴斗笠,身披斜阳,向着青山深处去了。

2、中国古诗往往以“寄托遥深”显示无穷的艺术魅力,这首是短短二十字,却含义丰富,请尝试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可以结合人物的身份,诗歌的环境等理解分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虽怀才不遇但闲适,虽宦途失意却淡泊的情怀。也隐隐表露出诗人欲归隐的情绪。

春 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用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①诗中的第二句中,“惊”一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答:用“惊”一词表现了诗人终于见到春色的惊讶、欣喜之情。

②诗的三、四两句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生动传神。试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

答:用白雪盼春的拟人手法,表现了诗人渴望春天的急切心情,生动而传神;把白雪比喻成飞花,把初春的冷落写成了仲春的热闹,富有情趣。

送灵澈上人阅读答案篇五
《深圳2014年语文中考试卷及阅读答案》

2014 深圳中考

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请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3分) ..

A.栖息qī 伎俩jì 襁褓qiǎng 鲜为人知xiān ....

B.吞噬 藩篱pān 怂恿sǒng 孜孜不倦zī .shì...

C.啜泣chuò 挑衅n 窈窕短叹yù ..xì.tiǎo 长吁.

D.狩猎shòu 涟漪偻gōu 众目睽睽kuí ..yī 佝..

2.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一项:( )(3分) ..

A.深圳文博会是我国唯一的综合性产业博览会,也是唯一获得国际展览联盟认证的大都市。

B.今年高考期间,深圳博林集团的20辆爱心车,免费接送考生,赢得赞声一片。

C.政务网站是否有生命力取决于群众参与度,而群众参与度根本上取决于网站真正地为人民办事。

D.一些美国外宾走进深圳福利中心献爱心,他们的行径令人称颂。

3.请选出下列选项中排序正确的一项:( )(3分) ..

①难怪鲁迅把《昆虫记》奉为“讲昆虫生活的楷模”。

②在作者笔下,杨柳天牛像个吝啬鬼身穿短礼服,小麻雀像婴儿般哭闹。

③它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充满了盎然的情趣。

④多么可爱的小生灵!

⑤《昆虫记》是优秀的科普著作,也是公认的文学经典。

A.③②④⑤① B.④②①⑤③ C.⑤③②④① D.②④③⑤①

4.请选出下列各项中说法正确的一项:( )(3分) ..

A.《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儒家经典著作,与《大学》、《中庸》、《春秋》合称为“四书”。

B.“去好呢?还是不去好呢?”这个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是正确的。

C.“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这句话使用了夸张、排比的修辞手法。

D.“他的办公桌上散乱地铺着写满密密麻麻的字的稿纸。”这个句子的主干是“他铺满稿纸”。

二、本大题共1小题,每空1分,共15分。

5.默写。(15分)

(1)牙璋辞凤阙, 。 (杨炯《从军行》)

(2) ,背灼炎天光。 (白居易《观刈麦》)

(3)今夜偏知春气暖, 。 (刘方平《月夜》)

(4) ,一山放过一山拦。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5)长风破浪会有时, 。 (李白《行路难》)

(6) ,青山独归远。 (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7)大漠孤烟直, 。 (王维《使至塞上》)

(8) ,波撼岳阳城。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9)沉舟侧畔千帆过, 。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0) ,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1)鸟向檐上飞, 。 (吴均《山中杂诗》)

(12) ,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

(13)“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文人墨客的家国情怀,光耀千古。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大声疾呼“安得广厦千万间, ”,其忘我为人的精神被人们赞叹;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境界令人折服;文天祥以死明志,他的豪言壮语“ , ”更是千古传诵。

二、本大题共三段阅读,计12小题,共33分。

(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6-8题。(9分)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

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1)朝服衣冠 (2)孰视之 ..

(3)闻寡人之耳者 (4)时时而间进 ..

7.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8.邹忌对生活小事能“暮寝而思之”,进而“入朝见威王”,最终使齐王纳谏。从这一系列行为中可以看出邹忌是个什么样的人?(3分)

(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9-12题。(9分)

赢了比赛,不要输了童年

①江苏卫视最新一期科学真人秀节目《最强大脑》迎来首场中国选手国际PK赛。中国神童李云龙在“新郎新娘

配”的比赛项目上遭遇意大利神童安德烈,赛果是李云龙完胜。但比赛过程中,李云龙却受到安德烈的“误导”,以为自己“记对了,摆错了”并将输掉比赛而哭到崩溃,与安德烈冷静沉稳的表现反差极大。这在网上引起热议。

②从竞技层面讲,所谓“最强大脑”,评判的标准只有一个:天赋异秉。李云龙在这方面的能力当然无解,也理应

晋级。但从人的角度讲,一个人要想成长,光靠超强记忆力与逻辑思维是远远不够的,理性刻度之外,更需人性温度。换言之,一个人要想全面成长,不仅需要较高的智商,更需要健全的情商。

③智商是天赋的,情商是后天的。在节目中,从始至终,意大利小选手安德烈表现得都很沉稳淡定,这或许是..由于他根本就把这次比赛当作一场游戏而已,正如他自己所言,“能够参与其中,享受比赛并且获胜”,比获胜更重要的是参与跟享受。与安德烈相比,李云龙或许就显得有点急功近利了,他在此前的节目中表示,“我没有梦想,我是来子承父业的”。成败心态如何,完全表现在两人的言语与神态上。

④那么,是谁导致了两个孩子在面对成败时的迥异表现?从孩子口中可窥知一二。安德烈“每周休息两天,周六和周日。不过下午我也没什么事情,所以我就跟朋友去踢足球”。与安德烈相比,李云龙“每个礼拜爸爸基本上不给放假”。一个是每天能自由安排时间,做着自己想做的运动。另一个却是在父亲严格管教下拼命学习,几无自由支配时间;一个能完全循着自己的兴趣度过童年,另一个却在“子承父业”的严格管教下过着格式化生活。自由空间的大小,生活方式的迥异,决定了两个异国少年在面对成败时,表现出不同的心智模式。

⑤拥有一个“最强大脑”固然是人之幸事,固然可在某些专业化领域获取谋生机会。但是,社会结构是复杂的,谋生之外,还应有更多自我实现与人际交往的需求。但如果仅仅只有“最强大脑”,有智商而无情商,恐怕只会有职业,而不会有生活。而生活,才是人生的主题。

⑥没有假期的童年是可悲的童年,没有自由的童年造就残缺的童心。“最强大脑”也好,普通孩子也罢,对一个十来岁的少年来说,最重要的应当是身体、人格与常识,接受起码的规则意识、逻辑训练、爱的教育足矣,并不一定要有多么突出的才华。毕竟,幼小的脊背,驮不动成人世界种种过分的预期。

⑦赢了比赛,输了童年,比输了比赛更令人惋惜。

9.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1分)

10.第③段中加点词“或许”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11.选文第④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3分)

12.读完本文后,你认为文中李云龙父亲的做法对吗?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3分)

(三)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17题。(15分) 红花衣与日记本

①我们家里小孩多,布票远远不够用,母亲就买回一大匹极便宜的粗麻布给我们做衣服。衣服做好后,男孩子的全部用染料染成黑色,只有我的那一套没有染。我记得裤子是紫色的底子上起花朵,上衣是大红底子起绿小叶。我一点都不喜欢这种色彩搭配,觉得怪扎眼的,难看死了。可是没有别的衣穿,只能穿它们。我穿着这身衣服忐忑不安地来到学校,马上就听到了议论。“乡下人……”女孩们说。有一个长得像洋娃娃的同学还特地到我跟前来问:“你怎么穿这种衣服啊?”我答不出,我的脸发烧,恨不得钻进地里去。

②那一天,大家都不愿和我玩游戏,嫌我乡里乡气。不过毕竟是孩子,到了第二天,第三天,他们就忘了这事,又和我玩起来了。当然,我知道她们当中有几个是从心里瞧不起我的。想想看,一个奇瘦的女孩,脸色苍白,穿着那种母亲用手工赶制的,硬邦邦红彤彤的大花衣,同样硬邦邦的紫色花裤子,那会是什么样子,当然土得掉渣了。我是不敢同人比穿的,我的最大的愿望是不要引起别人的注意。一来我瘦骨伶仃,穿衣服撑不起,二来我的所有衣服全是便宜布,母亲粗针大线缝制的,上不得台面。

③尽管样子难看,尽管从来出不了风头,尽管老师也因为我的“出身”而对我有异样的眼光,我却并不消沉。现在回想起这事来有点怪,或许是我体内超出常人的活力给了我某种自信?我总是蠢蠢欲动,跃跃欲试,从来没有一刻消沉过。荡秋千我能荡得最高,短跑我能跑得最快,作文我能写得最好,算术总是第一。当然我做这些事也远比别人认真,花费的劳动也比别人要多。

④老师让我们每天写日记,交给他批改。他要求我们每个人买一个正式的日记本,外面有塑料壳的那种。

⑤星期六,父母带我上街去买本子。我们来到百货店的文具柜,我看中了柜里的好几种,红的黄的,有花儿的,我激动得一颗心在胸膛里“怦怦”直跳。可是他们叫营业员拿出来翻了翻,又退回去了,说“太贵了。”我大失所望。后来又去第二家,又看了一通,还是说“太贵。”这时我已经很不高兴了,但还抱希望。第三家是大百货公司,里头什么日记本都有,简直看得眼花缭乱。我觉得那本鹅黄色的、厚厚的最合我的意。我眼巴巴地看他俩商量了很久,最后,父亲居然叫营业员拿出一个深墨绿色的,马粪纸的外壳,然后再要了一个小小的写字本,将那简易写字本往马粪纸的外壳里头一套,

说:“好!这不就是日记本吗?”我站在那里,眼泪几乎就要夺眶而出!我脑海里不断地出现同学们那些花花绿绿的塑料包皮的日记本,委屈得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⑥于是我就在这个日记本上写日记了。我的字迹端端正正,我几乎每隔几天就发誓,要努力锻炼自己,将自己改造成一个更好的人。当老师将全班人的笔记本放在讲台上时,我看见我的墨绿色的小本子缩在那一堆花花绿绿的豪华本里头,那么不起眼,那么害臊!

⑦当我长大起来后,再去看父亲给我买的日记本时,就发现了他深藏的一番苦心。本子的纸张十分好,一点都不是低档货;而墨绿色的外壳更是大方朴素,很有格调,确实是比那些塑料本本好看多了。我那个时候看不出,是因为我还没修炼到他那个份上吧。啊,那种压抑,不是于无形中打掉了我身上的轻浮之气吗?回想这一生,的确从未真正轻浮过,主要还是得益于老谋深算的父亲的影响吧。

⑧母亲让我穿难看的红花衣是为了省钱,维持家庭的收支平衡,父亲给我挑日记本则是于无言中教会我什么是

朴素之美。那一次的委屈刻骨铭心,是不是就因为这,我的小说里头才从来容不得花哨的形容词,也容不得轻浮呢?

(文/残雪 选自《读者》2014年第2期,有删改)

13.这篇叙事散文主要有两个情节,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分)

14.阅读第③段划横线的句子,请从结构和内容方面谈谈它们的作用。(3分)

15.赏析文章第⑥段划横线的句子。(3分)

16.文章第⑤段写到“我眼巴巴地看他俩商量了很久”,父母是怎么商量的?请联系上下文,合理想象父母当时的对话。(3分)

17.文中的“我”最终成为了知名作家。请就全文说说“我”成才的主、客观原因是什么?在你的寻梦路上,最能促使你成功的因素又是什么呢?请谈一谈。(4分)

送灵澈上人阅读答案篇六
《七年级文言文训练题 附答案》

七年级(下)文言文复习训练题

一、 古诗文填空。

1、深林人不知, 。(王维《竹里馆》)

2、 ,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3、山际见来烟, 。《山中杂诗》(吴均)

4、峨眉山月半轮秋, 。《峨眉山月歌》(李白)

5、 ,散入春风满洛城。《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6、有约不来过夜半, 。《约客》(赵师秀)

7、 ,各领风骚数百年。《论诗》(赵翼)

8、《江南逢李龟年》一诗在字里行间藏着无限感慨的诗句是: , 。

9.《春夜洛城闻笛》中写诗人听到《折杨柳》曲调,不觉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的一句是: , 。

10.《滁州西涧》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的是: , 。

1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__________ ,_________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2、雄兔脚扑朔,__________ ;双兔傍地走 ,_________________ ?

13、《木兰诗》中从侧面烘托女主人公在军中乔装之巧妙、作战之勇敢的句子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

14、《口技》中描写宾客反应的句子:满坐宾客无不 以为妙绝;俄而百千人大呼, 。中间 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

15《孙权劝学》中孙权告诉吕蒙读书的方法是 。当吕蒙学成之后,鲁肃见之曰:“ ”吕蒙回答说:“ !”有两个成语出自此对话,它们是 、 。

16、《伤仲永》中仲永“泯然众人”的原因是 。从他身上告诉我们 的重要性。

二、阅读理解。

(一)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1.本文选自 。作者是 时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 。题目中的“伤”意即 。

2.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世隶耕(属于) ②父异焉(感到惊异) ③借旁近与之(身边) ..

④以养父母、收族为意(和同一宗族人处理好关系) ⑤传一乡秀才观之(全乡) ....

⑥邑人奇之(奇特) ⑦或以钱币乞之(乞讨) ⑧父利其然也(从中得到好处) .....

A.①②④⑤ B.②③ C.①⑦⑧ D.③⑤⑧

3.补出下列句子省略的部分。

(1)( )不使( )学。 (2)( )令( )作诗,( )不能称前时之闻。

4.“不能称前时之闻”中的“前时之闻”具体指什么?

5.翻译句子。(6分)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稍稍宾客其父 泯然众人矣。

6、用 “/ ”划分下列语句的停顿

(1)未 尝 识 书 具,忽 啼 求 之。

(2)借 旁 近 与 之,即 书 诗 四 句,并 自 为 其 名。

(3)父 利 其 然 也,日 扳 仲 永 环 谒 于 邑 人。

(4)余 闻 之 也 久 。

7.仲永的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二)木兰诗 (12分)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木兰诗》选自 代 编的《乐府诗集·梁鼓角横吹曲》。这是 朝时 朝的民歌。

2.在横线上填上原诗句。

3.解释下列加点词。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 ) ...

4.说说诗中两个“不闻„但闻„”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5.用//标出第一节诗的层次,概括层意。(3分)

(三) 孙权劝学 (12分)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本文选自 代史学家 所编的 。这是一部上起战国,下至五代的 体史书。

2.选出加点词解释正确的项。

(1)蒙辞以军中多务。( )A.因为 B.以为 C.用 D.凭借 .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A.拜见 B.见解 C.接触、了解 D.出现 .

(3)卿言多务,孰若孤。( )A.任务 B.要务 C.务必 D.事务 .

(4)蒙乃始就学。( )A.竟然 B. 才 C.原来是 D.无义,不译 .

3.解释加点词:

(1)及鲁肃过寻阳( )(2)非复吴下阿蒙( ) ..

(3)即更刮目相待( )(4)肃遂拜蒙母( ) ..

4.写出出自本文的两个成语,并解释其意思。(3分)

5.本文写得传神,三位人物的神情似在读者面前,这主要得益于运用了 描写。(1分)

(四) 口技 (13分)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A.呓语( ) B.中间( ) C. 曳屋许许声( )( ) .....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3分)

(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 (2)虽人有百手( ) ..

(3)不能名其一处也( ) (4)两股战战( ) ..

(5)几欲先走( ) (6)曳屋许许声( ) ..

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段写声音的顺序是由大到小,从屋里到屋外。

B.本段文字描写的特点是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C.这段文字极力渲染了火场和大厅里的嘈杂,表现了口技艺人的技艺高超。

D.这段文字出现了很多“百”“干”这些数字,不能把它看成是实数,而是虚数。

4.找出文中侧面描写的句子,并说说其作用。(4分)

5.翻译下列句子。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五) 狼(17分)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

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

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

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

1.解彝加点的词。

(1)顾野有麦场( ) (2)狼亦黠矣( ) ..

(3)目似暝,意暇甚( ) (4)止有剩骨( ) ..

2.选出加点词不作动词的一项( )

A.场主积薪其中 B.一狼洞其中 C.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 D.以刀劈狼首 ....

3.对下列文句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而两狼之并驱如故:而两狼又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户。

B.乃悟前狼假寐:才明白先走开的狼是假装睡觉。

C.驰担持刀:放下担子拿起屠刀。

D.屠自后断其股:屠户从后面砍断了狼的后腿。

4.选文中最能表现屠户勇敢的一句是( )

A.屠乃奔倚其下,驰担持刀 B.方欲行,转视积薪后。

C.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D.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5.指出下列各句中“其”各指代什么。(5分)

①恐前后受其敌( ) ②场主积薪其中( )③屠乃奔倚其下( )

④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⑤屠自后断其股( )

6.翻译下列句子:(4分)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狼亦黠矣,而倾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六)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意思:2分

(1)见两小儿辩斗( ) (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 ...

(3)孰为汝多知乎( ) (4)及其日中如探汤( ) ..

2、翻译下列句子:2分

(1)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2)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3、怎样看待两小儿对孔子的讥笑?2分

4、《两小儿辩日》的故事对你有何启发?3分

文言文参考答案

一、略

二、(一)1.《临川先生文集》 北宋 王安石 悲伤哀痛 2.A 3.(1)父不使之学 (2)余令其作诗,其文理不能称前时之闻 4.五岁能作诗,指物作诗立就,文理皆有可观。

5.(1)略 (2)略 (3)略 6. ①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②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③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④余闻之也|久

7.先天的资质固然重要,后天的努力更为重要。

(二)1.宋 郭茂倩 南北 北 2.(略) 3.只 胡人的战马 4.对比,写出了宿营地的空寂苍凉,烘托出了木兰对亲人的强烈思念之情。

5.划为二层,第一句为第一层,以下为第二层。第一层叙写木兰紧张忙碌而有序的准备工作。第二层描绘出了行军的历程,同时写出了征途遥远,行军神速和形势的紧迫。

(三)1.宋 司马光 《资治通鉴》 编年 2.(1)A (2)C (3)D (4)B

3.(1)到 (2)再 (3)重新 (4)于是,就 4.刮目相看,意指别人已有显著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来看待。(另有成语:吴下阿蒙,意思略) 5.语言 (对话)

(四)1.(略) 2.(1)夹杂 (2)即使 (3)说出 (4)大腿 (5)几乎 (6)拉、拖 3.C

4.于是宾客无不„„几欲先走。衬托出了口技艺人的技艺高超。5.略

(五)1.(1)看、看见 (2)狡猾 (3)神情 (4)只 2.D 3.B 4.C

5.(1)它们,代两狼 (2)那麦场 (3)柴堆 (4)屠户 (5)狼 6.(1)略 (2)略

(六)1、(1)争辩,争论 (2)距离 (3)通“智”,智慧 (4)热水

2、(1)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距离人近,而正午时距离人远。

(2)太阳刚出来时清凉寒冷,等到了正午,它热得像把手伸向热水里。这不是近的就觉得热,距离远的就觉得凉吗?

3、这则故事出自《列子》,而《列子》是道家的著作,起初也许真有讥笑孔子的意思。但我们应从中受到启发:连孔子这样一位十分博学的人都有所不知,说明人们的确不可能无所不知。因此,不管是谁都必须不断地学习。

4、可以从不同方面谈自己的体会。如对于两小儿辩斗,学生可以认为两小儿喜爱探索,精神可嘉,或者认为两小儿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标准不同,结果就不一致。对于“孔子不能决”,学生可以认为知识是无穷无尽的,即使大学问家也会有所不知,或者认为孔子能正确地对待小儿的问题,有实事求是的精神等

送灵澈上人阅读答案篇七
《20道诗歌鉴赏习题及答案》

诗歌鉴赏题 1.阅读下面一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菩萨蛮·塞上秋望——(清)冯云骧

龙沙落日山衔水,登台怅望寒云里。猎骑返城西,秋风大将旗。

飞蓬迷鸟路,白雁哀鸣去。绝塞易黄昏,孤城早闭门。

(1)词的上阕通过哪些意象呼应了词题?这些意象的描写有何作用?(3分)

(2)一般说来,词的下阕应抒发情感,可文中却看不到直抒胸臆的句子,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下阕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2.阅读下面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除夜作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1)两首诗均写到节日、馆舍、灯,且用意基本相同。请问,用意是什么?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3分)

(2)“故乡今夜思千里”与“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在写法上的共同点是什么?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哪两个诗句也用了这样的写法?高适的《除夜作》末句表达了什么情感?(5分)共同点是:(2分)两句诗是:(1分)末句感情:(2分)

3.读下面一首词,回答后面问题。(8分)

月上瓜洲-南徐多景楼作

[南宋]张辑

江头又见新秋,几多愁?塞草连天何处是神州?

英雄恨,古今泪,水东流。惟有渔竿明月上瓜洲。

[注]南徐,古州名,治所在京口(今江苏镇江)。多景楼,为南徐胜迹,在镇江北固山上。

(1)请结合词的上阕,简要分析“几多愁”中词人“愁”的具体原因。

(2)词的下阕中“惟有渔竿明月上瓜洲”一句,通过塑造“渔翁”这一形象寄托了词人怎样的情怀。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按照要求完成赏析。(6分)

看叶-罗与之

红紫飘零草不芳,始宜携杖向池塘。

看花应不如看叶,绿影扶疏意味长。

【注】罗与之,南宋诗人,曾应进士举不第,晚年归隐。

诗人所说的“意味长”,包含了怎样的人生哲理?是如何表现的?

答:

5.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送灵澈上人①-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②-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注】①灵澈上人是中唐时一位著名诗僧。②刘长卿,唐代诗人,曾登进士第,但终不得志。 这两首诗均为送别诗,但其表现手法和表达的感情又有区别,请简要分析作答。

答:

6.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商歌-(宋)罗与之

东风满天地,贫家独无春。

负薪花下过,燕语似讥人。

【注】《商歌》是一个古老的诗歌题式。春秋时的宁戚就曾唱过两首自鸣不平的《商歌》。“商”是我国古代五音中象征萧瑟秋天的,所以“商歌”属秋,可是罗与之的《商歌》,讲的却是春天里的事。

(1)作者巧妙地运用传统诗题作反面文章,诗言春,而题却言秋,请简要说明作者的用意。(3分)

(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7.阅读下面一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夜泊钱塘-(明)茅坤

江行日已暮,何处可维舟?树里孤灯雨,风前一雁秋。

离心迸落叶,乡梦入寒流。酒市哪从问,微吟寄短愁。

(1) 诗歌颈联“迸”“入”两字精妙传神,请选择其中一个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3分)

(2)诗歌第八句在诗歌结构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短愁”指什么“愁”?(4分)

8.比较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每小题4分)

馆娃宫①怀古(其一) 吴宫怀古②

皮日休 陆龟蒙

绮客飘香下太湖, 香径长洲尽棘丛③,

乱兵侵晓上姑苏。 奢云艳雨只悲风。

越王大有堪羞处, 吴王事事堪亡国,

只有西施赚得吴。 未必西施胜六宫。

①吴王夫差为取悦西施,在灵岩山顶建造的行宫。②吴宫:吴王夫差昔日的寝宫。③香径,长洲:采香烃,长洲苑,昔日吴宫里的处所。

(1)同样是写吴官,两位诗人笔下的景物都各有什么特点?你怎样理解皮诗中,将吴灭亡的原因说成“越王大有堪羞处,只把西施赚得吴”?(4分)

(2)同题材的怀古诗,两位诗人却运用了不同的写法,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4分)

9.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劳歌,送别歌的代称。

(1)前两句和后两句描写的是否同一时间的事?作者这样处理,表达了怎样的感情?(2分) 答:

(2)诗的二、四句写景,其作用有什么不同?(4分)

答:

10.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村行-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1)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2分)

答:

(2)这首诗的颔联和颈联历来为人称道,誉为“绘景佳句”。请简要分析这两联的写作手法。(4分)

答:

11.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村夜-(唐)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 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门前望野田, 月明荞麦花如雪。

秋夜-(宋)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1)两首诗均写了夜景,有什么不同之处?

(2)两首诗均写了秋色秋味,又表现了作者怎样不同的心境?

12.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清平乐

李煜

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清平乐

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1)两首词都写到了春,可是表达的内容有所不同,它们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

(2)李词中“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一句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黄词想象奇特,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答:

13.阅读下面这首曲,做后面两小题(6分)

[双调] 沉醉东风 秋景 (元)卢挚

挂绝壁松枯倒倚,落残霞孤鹜齐飞。四围不尽山,一望无穷水,散西风满天秋意。夜静云帆月影低,载我在潇湘画里。

① 这支曲子体现出作者怎样的心态情绪?

②请自行选定一个角度,简要赏析曲子写作上局部的或整体的特点(不超过60个字)

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杂诗三首(其三)-沈佺期

闻道黄龙戍①,频年不解兵。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②。

【注】①黄龙戍:即黄龙,在今辽宁开原县西北,此指边地。②龙城:在今蒙古境内,这里借指敌方要地。

(1) 请分析颔联中“月”的意象在表达上的作用。

送灵澈上人阅读答案篇八
《2014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含答案)》

2013学年七年级(下)语文独立作业(二)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2分)

1.结合语境,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语文世界风光无限。读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我们感受到作者在广大的关东原野

上炽(▲)痛的爱国情怀;读臧克家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我们感受到了闻一多先生.

钻探古代典籍时qiè(▲)而不舍的钻研精神;读杨振宁的《邓稼先》,我们了解到他鲜(▲).

为人知的贡献,jū(▲)躬尽瘁的精神。

2. 名著阅读。(4分)

(1)下面文学常识选项搭配错误的一项: ( )(2分)

A、《福楼拜家的星期天》——莫泊桑——法国

B、《口技》——林嗣环——清代

C、《最后一课》——都德——法国

D、《孙权劝学》——司马迁——北宋

(2)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按要求填空。(2分)

每到宁静的夏夜,草丛中便会传来阵阵清脆悦耳的鸣叫声。我们田园歌唱家蟋蟀——奉

献的一场场精彩的演奏会„„它们不仅为大自然的美好而高歌,更是在为自己的生命复苏而

歌唱。

上面的文段选自 《 》,作者是法国的。

3.古诗文默写。(8分)

(1)春潮带雨晚来急, 。韦应物《滁州西涧》

(2)_____________________,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3)黄梅时节家家雨, 。赵师秀《约客》

(4) ,青山独归远。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5)赵翼的《论诗》中常用来赞美人才辈出,江山代代出新人的诗句: , 。

(6)古代诗歌中有很多描写“春”的名句,请写出连续的两句 , 。

4.综合性学习。(6分)

水是生命的源泉,水环境直接关系我们的生活品质,健康安全,开展治污水、防洪水、

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五水共治”是省、市党政的重大决策部署,更是关乎我们每一个

人切身利益的大事,构建“碧水蓝天、人水和谐”的宜居环境是我们共同的愿望,为此学校

邀请你参加这个活动,并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1)请仔细观察下边这幅图,补充填写下面的解说文字。(2分

)

(2)争当“五水共治”宣传员(2分)

学习雷锋、发扬主人翁精神,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橱窗、班级板报

等阵地,拟写一条标语,至少用一种修辞方法,来宣传“青山绿水”和“五水共治”的重要

性。

(3)争当“五水共治”践行员(2分)

学习雷锋,365我们在行动,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争

当五水共治小卫士,为共建文明、和谐、低碳、绿色、环保的社会环境,献计献策,让我们

的家园水更清、天更蓝。请写出两条计策。

二、现代文阅读。(27分)

(一)轻轻掩门的一声清响(14分) ①小时候临睡前,父母每每要到我床边帮我掩好被褥,才熄灯关门,安心离去。我喜

欢躺在床上,眯着眼,看着自己卧室的门像一把扇子似的被合起,看着那原先敞开的光逐渐

被门缝压成一条线,渐细,渐细,然后消失尽,并在一瞬间发出极轻的细响——是锁洞咬住

了锁舌。 ②记忆中,父亲关门特别轻,像怕惊扰了我小脑袋下枕着的梦,有时我甚至屏息也听

不到那瞬间的声响。

③还记得八九岁的时候,有一天,父亲在午睡,我蹑手蹑脚地走进他的卧房取一本书,

出来时小手攥紧了门把手,希望也能像父亲一样,让锁洞轻轻含住锁舌,莫发出声音惊扰他,

谁料,关门瞬间的声音还是异常响。

④此后,我便开始琢磨关门时的力度,左右手的配合。这渐渐成了一种习惯、癖好,以

至于每每有人离开房间,我都会不由自主地竖起耳朵,去留意门被合上的那一刻发出的声响。

我着迷于此,就像钟情于品一口茶的余香,错过了,心里总会若有所失。

⑤渐渐地,我学会在那一响中读人。

⑥有些人,离开时从不关门,像特意为留在屋内的人准备一颗隐性炸弹,就等一阵乱闯

的风撞上。于是,就知道这些人多半欠些细心、体贴。还有些人,不愿默默离开,悄悄不是

他们别离的声息,他们决意要离开得轰动些,于是,他们的背影便伴随“砰”的一声巨响,

久久回荡在一双双备受惊吓的眼神中。 ⑦相比之下,有些人的离开则如露滴竹叶,那清响着实令人回味。那轻轻的一合,就像

为一首短诗画下了一个清脆的句点,言尽而意无穷。于是我暗自揣度,这样的人该有怎样一

颗细密而饱满的心啊。 ⑧记得读大学时的一天,我闭门在寝室里自习。有人在门外轻叩两声,停约几秒,再

推门而入。现在想来,那两声提醒的轻叩真是妙不可言,因为那小心的提醒给出了一段时间,

让门里门外的两个人避免了一场措手不及的尴尬。许多时候,人跟人之间的点点关怀与温暖,

就在于如此不经意的掩门、叩门之间。

⑨前些日子回家,看父亲坐在椅子上听着音乐睡着了,我轻轻地关上门,毫无声响。那

感觉,就像完成了一个多年的夙愿。

5. 请你用一句话简要概括选文⑤~⑧段的主要内容。(2分)

6.虽然关门、叩门是一件很平常的小事,但从中能窥见一个人的人品,了解一个人的性格。

从如下几种关门情形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各是怎样的一种人?(3分)

(1)离开时将门轻轻一合,发出一声清响:

(2)离开时从不关门,等一阵乱闯的风撞上:

(3)离开时“砰”的一声,发出巨响:

7.本文反映父子之间浓浓的亲情,作者选取了不同时期的哪几件事来表现这种亲情?(3分)

8.文中画线句写得很好,试品味其妙处。(3分)

9.有人认为本文主要的笔墨是写“关门”,而第⑧段却写“叩门”,有离题之嫌,是多余的。

你赞同这个观点吗?请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3分)

(二)父亲的手 李亮 (13分)

父亲离开我们整整半个世纪了,但他那两只浑厚结实、握满人世沧桑的手,却一直晃在

我的脸前,好像我一伸手就能拉住。

父亲满手掌像一个大茧子,大茧上又长些小茧子,每一只都像一面小铜锣,以指叩击,

铮铮有声。手掌竖起来,就像一面大云锣—— 握拢手掌,能听见小锣们的撞击声。掌面凹凸不平,像丘陵,又极不光滑,像砂纸。这是终年不得闲造成的。即使雨雪天,不能下地干

活,也闲不住。房漏水,当然要修;如不修房,就折麻皮,拨麻绳,或搓蓖麻壳,敲核桃,

簸花椒,缚笤帚,缉草笼,或磨刀剪,修犁杖,垫鞍鞯,编筐篓,钉鞋掌„„

父亲的手经常变幻着颜色,当他忙于割草、拔苗、翻秧时,呈墨绿色;摘柿子时,呈

红色;收花椒时,变成紫色;褪核桃皮时污染得最重。核桃硬壳的外面,有一层果肉,饱含

绿汁,常把人手污染成黑色,极难洗涤。好在大秋接踵而至,收割庄稼开始了,在各种庄稼

的叶子秆子穗子根子的磨蚀中,手上的颜色渐渐被磨掉。说父亲的手是五彩的手,并不夸张。

父亲手上很少扎刺,一如枣核大的蒺藜狗子,也能被他拈碎。刺进他手里的只是些硬

刺、老刺。正干着活,顾不上挑,要等到闲时才挑。因为手皮太厚,像鼓皮,绣花针是挑不

动的,须用上鞋的锥子挑。往往掘进很深不见血,像在掘一眼枯井。而在等待空闲的日子里,

一些扎得浅的刺,脱落掉了;扎得深的刺,竟被肌肉吸收掉;没被吸收的大刺,因为难挑,

就不再挑。这有点像战士体内残存的弹片。父亲说,反正不影响干活。

父亲的手指粗糙,却又极其灵巧。能解开头发丝上小结——他把发丝上的小结夹进手

掌横纹里,润点唾沫,只敲一阵,小发便松脱成大圈圈。他能两手抛起三颗、四颗乃至五颗

石子,顺溜飞个齐眉高,形成一条运动的虹,又像捧着一眼喷泉。这时候,便是父亲最高兴

的时候了„„

在为他封棺时,我紧紧地握住了老父亲的手。他那如同铁片似的苍凉硬实的手,像洗

衣板,长着黑斑,不同于我的绵软平滑的手,人说我是握笔杆的手。我的手是父亲那粗糙得

掌心里能划着火柴的手变的,是父亲一双手的再生与延续。许多名人会在宏伟的建筑里留下

手模,父亲没留下手模,但我却觉得,在我们家乡的田野、沟谷、幽壑里,到处落着他的手

模。

10.第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2分)

11.本文语言清新朴实,请赏析第二段画线句。(2分)

12.文章从哪些方面来描述父亲的手的特征的? (3分)

13.文章结尾说:“许多名人会在宏伟的建筑里留下手模,父亲没留下手模,但我却觉得,在

我们家乡的田野、沟谷、幽壑里,到处落着他的手模。”,联系全文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分)

14.本文以“父亲的手”为题有什么好处?(3分)

三、古诗文阅读。(21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古诗,按要求答题。(4分)

乡村四月 【宋】翁 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15.诗中“ ” 、“ ”两个字突出反映了农事的紧张和繁忙的程度。(2分)

16.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二)阅读《孙权劝学》,完成17-20题。(9分)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

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

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

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 ②但当涉猎 ( ) ③卿今者才略 ( ) ....

18.下列加点的“以”与“蒙辞以军中多务”中的“以”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B.或以钱币乞之。 ..

C. 以为妙绝。 D.此独以跛之故。 ..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20.吕蒙从“吴下阿蒙”到令人“刮目相待”给你的学习启示是什么?(2分)

(三)阅读下面一篇课外文言文,完成21-24题。(8分)

陈晋之读书法

读书惟在记牢,则日见进益。陈晋之一日只读一百二十字,遂无书不读,所谓日计不足,

岁计有余者。今人谁不读书,日将诵数千言,初若可喜,然旋读旋忘,是虽一岁未尝得百二

十字也,况一日乎?予少时实有贪多之癖,至今每念腹中空虚,方知陈晋之为得法云。

2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岁计有余者 ( 年 ) B.遂无书不读(于是,就) ..

C.然旋读旋忘 (旋转) D.予少时实有贪多之癖(毛病) ..

22.用“/“给文中画线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只划一处)(1分)

予 少 时 实 有 贪 多 之 癖

2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读书惟在记牢,则日见进益。

24.结合自身的学习体会,你认为陈晋之的读书方法是否有效。为什么?(3分)

四、写作。(45分)

25.生活是个万花筒,它向我们展现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十四五岁的你同样拥有一

片蓝天,一份乐土。在那里你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着,用自己的智慧创造着。那里的一切一切

都让你着迷,令你陶醉:读书、踢球、种花、画画儿„„

你一定从中享受了无限的乐趣,得到了教益和启迪,增长了才干,陶冶了性情。

请以“_________真让我着迷”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请先补题,再下笔作文;文章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2013学年七年级(下)语文独立作业(二)答题卷

考试说明:全卷满分120分,其中卷面书写5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2分)

1.( ) ( ) ( ) ( ) (4分)

2. (1) ( )(2分) (2)(2分)

3.古诗文默写。(8分)

(5) , 。 (6) , 。

4.综合性学习。(共6分)

(1)(2分)

(2)(2分)

(3)(2分)

二、现代文阅读(26分)

(一)(14分)

5.(2分)

6. (3分) (1) (2) (3)

7.(3分)

8.(3分)

9.(3分)

送灵澈上人阅读答案篇九
《201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语文试卷(16)(含答案)》

201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语文试卷(16)

本套试卷共四大题,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亲爱的同学们:如果这份试卷是碧绿的草原,你就是那驰骋万里的骏马;如果这份试卷是蔚蓝的天空,你就是那展翅翱翔的雄鹰。只要你自信、沉着、细致、认真,相信你一定比骏马跑得更快,比雄鹰飞得更高!

一、语言积累与综合运用(本题共9小题,满分30分)

1、阅读下面语段,并根据注音,在答题卷的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漫步湘江风光带,你会感受到自然之灵秀,民风之chún 朴;步入陶铸书院,你会领lüè 到文风之昌盛,儒风之浩荡;翻阅古城历史,你会看到江山代有才

人出,毛泽东、刘少奇、彭德怀、陶铸„„人与自然和xié 相融,历史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2分) 生命的季节,亦如四季的更替,有春的烂漫,有夏的,有秋的,也有冬

的 。此乃亘古不变的自然规律。

A.奔放、成熟、萧瑟 B.奔放、萧瑟、成熟

C.成熟、奔放、萧瑟 D.成熟、萧瑟、奔放

3、下列各项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 俯瞰 绵延 不可名状 迥乎不同

B. 膺品 臆测 头晕目眩 别出心才

C. 诙谐 追朔 拐弯抹角 瘁然长逝

D. 伦理 撕杀 出奇致胜 重蹈覆辙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A.自安倍再次担任日本首相以来,鼓励参拜靖国神社,挑起钓鱼岛争端,企图修改和平宪法„„这些行径之卑劣比起他是某些前任来真是有过之无不及。 ......

B.围绕“科学与文学”的话题,杨振宁、范曾、莫言三位大师引经据典,侃侃而谈,给大家....

献上了一道丰盛的文化大餐。

C. 虽然明明知道自己犯了严重的错误,但他仍然不以为然。 ....

D.网络热词在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针对这一现象,大家各执己见,争论激烈,一时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陶铸中学在嫦娥三号发射成功后,开展话说“嫦娥奔月”。

B.今年春节前后各大媒体都报道了人感染H7N9型禽流感疫情。

C.国家主席习近平抵达俄罗斯索契参加冬奥会开幕式时,受到了索契人民的亲切欢迎。

D.藏独分子的言论充满了颠倒是非、隐瞒和歪曲西藏历来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的事实。

6、默写填空。(每空1分,共8分)

(1) ,勿以善小而不为。

(2) ,关山度若飞。 (《木兰诗》)

(3) ,白露未晞。(《关睢》)

(4)____________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毛泽东《沁园春‘雪》)

(5)近年来,国家加快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步伐,努力实现百姓“安居梦”。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所写的“ , ”就体现了这种美好的愿望。

(6)“ , ”,如今好人好事层出不穷,顷刻之间“最美女孩”“最美教师”“最美武警”,以他们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大美大爱”的精神。(用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诗句回答)

7、(1)“青春的睿智”。正值青春的我们,思维活跃,善于探索,日渐睿智。请你阅读下面几则材料,把握文意,找出共同点,写出结论性的话。(2分)

材料一:《晋书》有言:“有人不及,可以情恕。”

材料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材料三:天空容留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故天空广阔无比;高山容留每一块岩石,不

论其大小,故高山雄伟壮观。(佚名)

材料四:有人批评林肯总统:“你为什么让政敌变成朋友?你应该消灭他们。”“当我们与

政敌成为朋友时,政敌就不存在了。”林肯温和地说。后来,林肯再度当选美国

总统。

这些材料都告诉我们:

(2)“青春的赞语”。青春充满活力,青春充满希望。面对美好的青春,请你写几句话给以赞美。(至少用上两种修辞手法)(2分) 8、2014年3月1日,“马航失联”事件,牵动了全世界人民的心,客机成员的家属更是忧心忡忡,请你代表马航向客机成员的家属发一则慰问短信。(2分)

9、名著阅读(4分)

从这一天起,他把整个身心扑在这部书的创作上。他缓慢地,一行又一行,一页又一页

地写着。他忘却了一切,全部身心都沉浸在书中的人物形象当中,也初次尝到了创作的艰辛„„

在工作过程中,他必须凭记忆整页整页,甚至整章整章地背诵,因此母亲有时觉得他疯

了。

(1)语段选自小说 ,“他”指的是 (2分)

(2)结合小说,简要概括“他”身上哪些美好的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2分)

二、文言文阅读。(20分)

(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题目。(6分)

送灵澈上人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10、用自己的语言把这首诗前两句展现的画面描绘出来。 (3分)

11、这首诗中的“独”字写出了什么景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3分)

(二)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

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12、下列选项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人不知而不愠 ..

B.臣之妾畏臣 能以径寸之木 ..

C.皆以美于徐公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

D.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所欲有甚于生者 ..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14、邹忌之智体现在哪里?请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15、你认为要想劝谏成功应该要具备哪些条件?(2分)

(三)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1)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2),感泣辞母,.

去之南都(3),入学舎。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4)以水沃面。往往饘.

粥(5)不继,日昃(6)食。遂大通“六经”(7)之旨,慨然(8)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注释:(1)适:女子出嫁。(2)世家:家世。(3)南都:今河南商丘。(4)辄:总是,就。

(5)饘粥:稠粥。(6)昃;日偏西。六经:儒家的六部经典著作。

(8)慨然:慷慨的样子。

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2分)

(1)范仲淹二岁而孤 (2)去之南都 ..

17、把文中加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18、这则短文中的范仲淹有哪些品质值得你学习?(2分)

三、现代文阅读。(20分)

(一)教 诲

崔鹤同

巨象集团总部位于纽约曼哈顿,一天下午,大厦楼下的花园里,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正在聚精会神地修剪低矮的灌木。

突然,一团卫生纸抛落在刚剪过的灌木上。白花花的卫生纸在青翠的灌木上显得特别刺眼。老人抬眼望去,是坐在花园边一张长椅上的一位中年妇女扔过来的。中年女人一边嘴里对身边的孩子说着什么,一边满不在乎地看着老人。老人什么也没说,捡起那团纸丢进了旁边的垃圾筒。

这时,又一团纸飞了过来。“妈妈,你要干什么?”儿子奇怪地问。中年女人只朝老人摆了摆手,示意他不要吱声。这次,老人仍然没说什么,走过去将那团纸放进了垃圾筒。可是,老人刚拿起剪刀,第三团纸又落在了他眼前的灌木上。如此这般,老人一连捡起了中年女人扔的六团纸,但他始终没有流露出不满和厌烦的神色。

“我希望你明白,如果你现在不努力学习,将来只能跟这老园工一样没有出息,只能干低贱、卑微的工作!”中年女人指着老人在教育儿子。

这时,老人才明白,中年女人生气是因为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好,她要让孩子明白学习的重要性,而自己则成了她“现身说法”的“活教材”。

老人听到中年女人的话,放下剪刀走过去说:“夫人,这是巨象集团的私家花园,按规定,只有巨象集团员工才能进来。”

中年女人掏出一张证件朝老人晃了晃,趾高气扬地说:“我是巨象集团的部门经理,就在这座大厦里工作!” “我能借你的手机用一下吗?”老人沉思了一会儿说。 中年女人极不情愿地把手机递给老人。老人拔了一个号码,简单地说了几句话。中年女人又乘机教育儿子:“你看这些穷人,这么大年纪了,连部手机也买不起。你今后千万要努力啊!” 这时,中年女人突然看到巨象集团人力资源部的负责人急匆匆地走过来,满脸堆笑地迎向老人,毕恭毕敬地站好。老人指着中年女人对来人说:“我现在提议免去这位女士在巨象集团的职务!”“是!总裁先生,我立刻按您的指示去办!”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应声答道。 老人走到男孩面前,抚摸着他的头,意味深长地说:“孩子,我希望你明白,虽然你要学习的东西很多,但你首先要学会尊重每一个人。” (摘自2008年第9期《科学大众》,有删改) 19、以下是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这是对老人心理活动的描写,是老人对中年女人教子意图和方式方法的觉察。 B、“现身说法”是指中年女人的教子方式,她以自己为例证对儿子进行了教育。 C、“活教材”是指老人,中年女人认为这老人是不努力学习因而没有出息的典型。 D、作者有意在“现身说法”“活教材”上加引号,使它们带有了明显的否定意味。 20、你认为,这位母亲在教育儿子时有哪些失误?(2分) 21、文中的巨象集团总裁给你怎样的印象?(2分) 22、纵观全文,对标题“教诲”应作怎样的理解?(3分) (二)何为书 (张 炜) ①这个世界就是这样:有人能够思想、怀念、激动和幻想,而有人却不能——不知从什么时候丧失了这种能力。后一种人觉得前一种人很奇怪,甚至还有些令人费解;而前一种人

却认为自己拥有这些..都是自然而然的,并保有一种充实的幸福。

②现在到处都是书,可是那些书的作者却不尽是前一种人。书是什么?书是真诚待人的文字,是真正的人才有的心事,是人真切朴实感情的投影。

③然而许多书并没有感情,或者说没有真切朴实的感情。这样的书也能算得上书吗?如果仅仅是印上满纸的花言巧语、卖弄、粗鄙的发泄,装订得再好,在我看来都不能算是真正的书。我们应该被一个人的心事牵引着,走向很远。我们于是在这时候也会想起自己的一些

送灵澈上人阅读答案篇十
《七年级下册第3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第三次月考七年级语文试卷(10,6.2)

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

1.用你认为最帅气的字体把下列语句抄写到横线上。(2分)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加粗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行辈(háng) 亢奋(kàng) 羁绊(jì) 惊鸿(hóng)

B.归省(shěng) 凫水(fú) 撺掇(cān) 絮叨(xù)

C.呓语(yì) 粲然(càn) 嗔视(chēn) 叱咤(zhà) .

D.雏凤(chú) 朱砂(shā) 参差(cān) 惬意(qiè)

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宽慰 依稀 端疑 忧心仲仲

B.欺侮 悠杨 妄相 尽态极妍

C.赢弱 疏密 甜静 众妙必备

D.弥散 漂渺 淋漓 变幻多姿

4.下列句子中,使用修辞方法不一致的一项是( )

A.浓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

了。

B.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咝溜溜的南风吹动了高粱叶子,也吹动了他

们的衣衫。

C.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

D.卡拉玛和拉达还只是这棵大榕树上的两条柔枝。

5、下面具体场合女主持人所说的一句话应该是( )(2分)

晚会帷幕徐徐拉开,女主持人姿态优美地步出舞台,不小心跌倒在地,观

众哗然。此时,女主持人从容站起,神态自若地说了一句话,场内立刻掌声四起。 A、女主持人说:对不起,我太紧张了,请不要见笑。

B、女主持人说:刚才,我是被大家的热情倾倒了。

C、女主持人说:对不起,我太激动了,失礼了。

D、女主持人说:不好意思,刚才我跌倒了,幸好没有扭伤脚。

6.在下面句中横线处填人短语,正确的一组是 ( )

,是急促的鼓点; ,是飞扬的流苏; ,是蹦跳的脚步。

A.旋风一样 骤雨一样 乱蛙一样 B.骤雨一样 旋风一样 乱蛙一样

C.旋风一样 乱蛙一样 骤雨一样 D.乱蛙一样 旋风一样 骤雨一样

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A、《红岩》这部小说塑造了共产党员江姐的英雄事迹。

B、通过这次实践活动,使我深受教育。

C、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的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电视剧对我来说有较大的兴趣。

8.默写课文原句。(13分)

(1)遥闻深巷中, ,其夫呓语。既而儿醒, ,夫亦醒。妇抚儿乳, ,妇拍而呜之。(林嗣环《口技》)

(2)独怜幽草涧边生, 。(韦应物《滁州西涧》)

(3) ,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4)苍苍竹林寺, 。(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5)谁 家 玉 笛 暗 飞 声,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6)有约不来过夜半, 。(赵师秀《约客》)

(7)江山代有才人出, 。(赵翼《论诗》)

(8)故园东望路漫漫,_________________。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__。(岑参

《逢入京使》)

(9)《送灵澈上人》中写一抹斜阳下,几重青山外,远行人渐行渐远的句子是: , 。

9.按要求修改下面语段。(3分)

洪江考大学因差6分未被录取,张峰去信安慰,其中有用语不当之处,请找出三处并加以修改。

一个人难免不遭厄运,希望你能经受住这次打击。你的学习基础不错,望你重振雄风,明年的此时,你一定能再度辉煌。

答:(1)改为 ;

(2)改为 ;

(3)改为 。

, 。

二、阅读理解(共30分)

(一)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练习

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吹到耳边来的又是横笛,很悠扬;我疑心老旦已经进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说再回去看。

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了深夜。他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骂,或笑,一面加紧的摇船。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

离平桥村还有一里模样,船行却慢了,摇船的都说很疲乏,因为太用力,而且许久没有东西吃。这回想出来的是桂生,说是罗汉豆正旺相,柴火又现成,我们可以偷一点来煮吃的。大家都赞成,立刻近岸停了船;岸上的田里,乌油油的便都是结实的罗汉豆。

“阿阿,阿发,这边是你家的,这边是老六一家的,我们偷那一边的呢?”双喜先跳下去了,在岸上说。

我们也都跳上岸。阿发一面跳,一面说道,“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一声答应,大家便散开在阿发家的豆田里,各摘了一大捧,抛入船舱中。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于是各人便到六一公公的田里又各偷了一大捧。 我们中间几个年长的仍然慢慢的摇着船,几个到后舱去生火,年幼的和我都剥豆。不久豆熟了,便任凭航船浮在水面上,都围起来用手撮着吃。吃完豆,又开船,一面洗器具,豆荚豆壳全抛在河水里,什么痕迹也没有了。双喜所虑的是用了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这老头子很细心,一定要知道,会骂的。然而大家议论之后,归结是不怕。他如果骂,我们便要他归还去年在岸边拾去的一枝枯桕树,而且当。面叫他“八癞子”。

“都回来了!那里会错。我原说过写包票的!”双喜在船头上忽而大声的说。 我向船头一望,前面已经是平桥。桥脚上站着一个人,却是我的母亲,双喜便是对伊说着话。我走出前舱去,船也就进了平桥了,停了船,我们纷纷都上岸。母亲颇有些生气,说是过了三更了,怎么回来得这样迟,但也就高兴了,笑着邀大家去吃炒米。

大家都说已经吃了点心,又渴睡,不如及早睡的好,各自回去了。

10.“回望”一词在文中结构上起________作用。(1分)

11.“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一句在表达上有什么妙处?(2分)

12.“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一句在文章中的作用是什么?(2分)

13.文中表现阿发憨厚无私的句子是:(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

14.从文中双喜的所言所思,可看出他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少年。(1分)

15.针对文中孩子们的偷豆行为的是与非,谈谈你的看法。(1分)

(二)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练习

美丽的谎言 阿仑(13分)

我至今都记得我的第一位老师说的谎言。

那年夏天,我被母亲领进了校园,迎候我的是一位五十多岁亲切和蔼的女老师。入学考试的内容是从1数到l0。我站在校园大操场的阳光下,面对着老师的笑容,脆生生地一口气从1数到了100。老师拍拍我的脑袋,伸手在她的花名册上画了个红五星。我非常仔细地留意着她的这一举动,在心里暗自猜测着那个红五星的含义。

开学了,看着班里四十多个同我一般大的孩子,我固执地想找出与他们的不同来,心里一直惦记着在名册里的那个红五星,终于忍不住了,跑到老师那里问她,是不是我的入学考试第一名才得到了红五星,老师笑着点了点头了头,当我满怀着希望从校园跑开时,快乐一直在我心里升腾。我是得了第一名的,我一定还可以再得第一名。这种信念一直鼓励着我。直到很多年以后,当我们一群同学聚在一起谈起我们的第一位老师时,大家突然明白每一个人的入学花名册上都有一个红五星,而她几乎对每一个班上的学生都说过:你很棒,你是第一名!

我一直认为人与人之间,有一些用心说出的谎言是那么美好。这和真实意义上的欺骗绝不相同。因为前者是尊重,是关爱,是惦念,是为了让对方快乐。

从我离家来美国,至今已快十年了。在这十年里,我跟母亲说过不少的谎话。刚到这座城市时,包围我的是陌生和孤独,连找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都不那么容易。在5个月的时间里,我换过5次住处。那时我还是一个穷学生,担负不起租房的费用.就轮流住在朋友以及朋友的朋友家里,每天早出晚归躲避那些家人敏锐的眼睛。但每次都是我自己先受不了而被迫转移。拎着一个大箱子。这座城市的东西南北我都住过。每到夜晚最感到无助的时候,我都会想起遥远的家园和母亲的殷殷笑容。但是在每一封给母亲的信里,我都说我住得很好,一切都顺利。并且,用那些写给母亲的文字鼓励自己。之所以这样,唯一的原因是怕母亲知道了担心。而母亲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那一次,母亲在电话里说她一切都好,每天散步看看电视,连心脏病也多日没犯了。刚放心地挂了电话,就接到朋友的信,说是遇见了我的母亲,她病了,一个人去医院打针。我愣了好久,觉得心里很慌,赶忙往家里拨电话,拨到一半,又停了下来,我质问母亲又有什么用呢。我原本真切地知道她为什么要说谎的!

16.本文记叙了 、 和 说“谎”的几件事.这几

个人说谎的共同原因是 。(4分)

17.结合具体内容说明老师的“谎言”起到了怎样的作用。(2分) 。

18、当“我”得知母亲有病,一个人去医院打针,却在电话里说她很好时,赶忙

往家里拨电话,拨到一半又停下来。请你写出“我”此时的心理变化。(3分)

19.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我一直认为人与人之间,有一些用心说出的

谎言是那么美好”一句话的理解。(2分)

20、结尾说“我原本真切地知道她为什么要说谎的”,“我”到底知不知道母亲说

谎的真正原因?为什么?(2分)

(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22、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zigeleikaoshi/143800.html

    上一篇:适合双子的语句

    下一篇:遗憾爱情语录

    【送灵澈上人阅读答案】相关推荐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