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项目管理师】
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为大家整理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资源请搜索文档频道与你分享!
永远的铁道兵观后感1
多少年后,作为中铁工人的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去看《永远的铁道兵》。片子一集一集的看完了,叶剑英元帅的题词也一次又一次的在我的脑海里留下印记:逢山凿路,遇水架桥,铁道兵前无险阻;风餐露宿,沐雨栉风,铁道兵前无困难。这是铁道兵的生活和工作的真实写照,也是留给我们中铁建员工的宝贵精神财富。
从解放战争到抗美援朝,从新中国建设到改革开放,中国大变革时期的关键事件一直有铁道兵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吃苦耐劳、积极进取的身影。正如编剧所说的:铁道兵用他们的双手构架起了新中国崛起的框架,用年轻的肩膀挺起了新中国不屈不挠的脊梁!
大军未动,铁路先行。是他们用血和汗,时间和生命铸就了解放战争的后勤补给线。他们在战火中诞生的,在战火中成长。登高英雄“杨连第“、“拆弹大王”李云龙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解放战争结束了,铁道兵却不能停歇。鹰厦铁路、成昆铁路、青藏铁路、引滦入津工程等等,已经成为铭记铁道兵功勋的丰碑。
这部作品成功追溯了铁道兵的光辉历史,弘扬了铁军精神,展示了中国铁建的良好社会形象。当看到铁道兵将士奉命集体转业并入铁道部,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万里给了这样的临别赠言:铁道兵脱下军装走向市场,能活则活,活不了就死!这何尝不是党和国家交给铁道兵战士的又一个艰巨而又长期的任务呢!脱下军装、军旗不倒、凤凰涅槃、面向市场、迎难而上、煤海筑路、秦岭筑桥、走出国门、面向市场!这无疑是他们交给祖国的一份满意的答卷。
回顾中铁建辉煌的历史,她与铁道兵一脉相承;展示中铁建良好社会形象,她的未来将更加辉煌。铁道兵没了、但铁道兵的逢山凿路、遇水架桥、风餐露宿、沐雨栉风的精神却会一脉相承、渊源流传!
我想,这便是“永远的铁道兵”的真正含义吧!
永远的铁道兵观后感2
在这个世上,有这样一种人:他们的双手握着和工人同样的铁锹,他们的筋骨却充斥着军人的刚强,他们的衣服沾染的是工地上的泥浆,他们的旗帜却在边疆的战场上迎风飘扬。他们的名字叫“铁道兵”。
手里是雪亮的钢刀,胯下是雄健的骏马,驰骋在祖国辽阔的边疆线上,当一名光荣的军人是多少少年儿时最为真挚的梦想。肩上是闪亮的军衔,身上是整洁的戎装,在高高的山岗上迎风而立的伟岸身影又是多少少女春闺的梦中人。但是这一切与他们无关,只因为他们是铁道兵。
铁道兵没有清晨那一声嘹亮的军号,因为铁道兵的世界是没有白天与黑夜之分的。军人是护卫祖国的铁拳,而铁道兵则是输送养料的动脉,可能会有休息的拳头,但是从来没有休息的动脉。
当七月的烈阳灼烧着大地的时候,他们背负着火似的阳光用心筑路。
当劳累的一天的人们在甜蜜的梦乡中休憩的时候,工地的灯光下依旧散不去他们忙碌的身影。
当七夕佳节情人们执手相望的时候,他们却只能通过夜空中的明月传达着隐藏在心底的思念。
在边关的万里黄沙中迎风而立,在东海的无际海水中披涛斩浪。祖国大地的每一个角落里都留下过他们辛劳的身影。天南海北的施工环境养成了铁道兵坚毅的性格,不过他们的坚毅也使得他们不善言辞,寂寞的环境压抑着他们感性的冲动,男儿的尊严不允许他们留下代表着软弱的泪水。夜空下无人的角落里时时响起一声撕心的吼声,那不是离群的孤狼,那是流落他乡的儿郎对家乡亲人最深沉的思念。寂寞的时候,大家都喜欢唱歌,用歌声传达出心中最寂寞的感情。可是世界上哪一首寂寞的歌曲能比得上这种深夜无人的吼声?
这就是铁道兵,另外一个战场上的军人。
战火纷飞的年代,他们和普通的军人一样上战场。军人用手中的钢枪面对敌人,他们则用手中的铁锹保卫国家。军用物资的补给线一向是敌人炮火最猛烈的地方,铁道兵和前线的战士同样用自己的鲜血来捍卫祖国的边疆。
和平年代,军人享受着国人的赞誉。归来的街道两边是祖国人民最热烈的欢迎,他们的对面是无数儿童少女为他们送上的花朵。但是在欢迎的人群中又有几个人知道战场上有一种士兵叫铁道兵?
作为一名军人要耐的住寂寞,作为一名铁道兵更是要忍得住寂寞中的寂寞。寄情山水,陶冶情操,那是对身家丰厚的旅行者而言。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生活让谁又有那份精力去看山看水?就算工作是在城市之中,那闪亮的霓虹灯也不会出现在铁道兵的生活之中,围挡之内的那方天地才是铁道兵生活的世界。
在困难面前,一直在默默无私的奉献;在鲜花面前又从台前转到幕后。不会喊苦,不会喊累,只知道用自己手中的铁锹书写自己对祖国的无限忠诚,这就是我们中国的铁道兵。
永远的铁道兵观后感3
自12月5日以来,西成项目组织了以当过兵的老同志为主的新老职工兴致勃勃地观看了10集大型文献纪录片《永远的铁道兵》,作为兵改工过来的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员,在共和国百万大裁军30周年之际,一支被国人称为“祖国铁道建设突击队的英雄部队--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部队,在集体脱下军装30年后,再度重装走进人们的视野。
纪录片叙述了铁道兵这个特殊兵种35年波澜壮阔的历史,和这支队伍脱下军装、走向市场三十年来改革发展的艰难历程。它以鹰厦铁路、嫩林铁路、成昆铁路、襄渝铁路、南疆铁路、引滦入津工程为叙事依托,从全新的角度书写了共和国历史不可或缺的一个侧面。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是一支从战火中诞生、修路中成长的工程技术部队。影片真实地再现了铁道兵35载峥嵘岁月,活现了当年铁道兵保家卫国和建设祖国浴血奋战的场景,让新时代的铁建人也身临其境受到了铁兵历史的洗礼。一幅幅珍贵的历史镜头、一幕幕感人的影像,让大家更深刻地感悟了叶剑英元帅对铁道兵“逢山凿路,遇水架桥,铁道兵前无险阻;风餐露宿,沐雨栉风,铁道兵前无困难”最高评价的含义。“野战军打到哪里,就把铁路修到哪里”、“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登高英雄”杨连第、“硬骨头战士”张春玉、“雷锋式的好干部”梁忠孟等等事迹让大家一次次感受到铁道兵英勇无畏,大家无不为铁道兵将士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而深深打动。
在观看的过程中,当看到31团修建的成昆线上的浮漂隧道时,68年参军的老同志非常亲切地说:这隧道是我们团修建设的,号称“火焰山,水帘洞”,当时我们新兵五连就驻扎在离洞口不远处。在观看人员中有几位老铁道兵同志,不时地指着画面说,“这个是我们参加过的工程,当年我们生活怎么困难、条件怎么艰苦、部队机械化程度又不高、很多活都靠肩挑人扛,工作环境怎么差等。慷慨激昂地向后入铁建的同志们讲述了那个时代他们的艰苦奋斗历程。让大家感同深受,置身于铁道兵的岁月之中,眼前的一幕幕是那么的熟悉,我们仿佛看到我们曾经的影子,就如同脑海的回忆一样,亲身经历一般。三工区的新职工观看完后纷纷表示:通过这次的观看,让我们许多没有经历过那些岁月的人,更加深刻了解了铁道兵,知道了他们曾经的辉煌,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铁道兵精神!铁道兵精神是我们独有的宝贵“资产”,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把铁道兵的事业和精神在新时期的中国铁建中传承好,有信心、有能力把企业建设的更美好。
上一篇:漯河消防宣传标语条幅
下一篇:四个字的男生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