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普通话考试】
篇一:《普通语言学概论试题库及答案》
语言学概论试题(1)
一、填空 15%
1、语言中最单纯、最常用、最原始和最能产的词是 根词 。
2、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文字是最重要的 辅助 交际工具。
•3、我国古代学者为读懂古书而建立的训诂学、文字学、音韵学组成了我国的
语文学 ,通称为“小学”。
4、英语属于印欧语系的 日耳曼 语族的西部语支。
•5、语音可以从 生理 角度分析它的产生方式,从 物理 •角度分析它
的表现形式(传递过程),从 社会功能 角度分析它的功能作用。
6、是否能够 独立(自由) 运用,是区分词和语素的根本特点。
•7、现代大多数国家的拼音文字的字母,大多直接来源于 拉丁 字母。
•8、具有不同功能的三种最基本的语法单位是 语素、词、句子。
•9、 语言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渐变性 和 不平衡性 。
•10、 •我国宪法(1982年)第19条明确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 普
通话 ”。
二、选择题 10%••••••
1、 中国的传统语文学研究的薄弱环••C、语素 D、音位
节是( D ) 7、 汉语单词“忽然”出现的位置是
••A、文字学 B、语音( C )
学 ••A、主语位置 B、谓语位
••C、词汇学 D、语法置
学 ••C、状语位置 D、定语位
•2、 汉语属于( B ) 置
• A、屈折语 B、词根语 8、 以下各种语言变体中,属于社会
• C、多式综合语 D、粘着语 方言的是( D )
•3、 一种语言中数量最少的是•••A、土话 B、客家话
( B ) •••C、客套话 D、黑话
••A、音素 B、音位 9、 下列语素中属于自由语素的是
••C、语素 D、音节 ( C )
•4、 文字的前身是( C ) •••A、初 B、视普通的话语。
••A、结绳记事 B、手势 •••C、人 D、民
••C、图画记事 D、实物记10、 在语言结构的某一环节上能够互
事 相替换,•具有某种相同作用的各个单
•5、 派生词中包含( B ) 位之间所形成的关系叫( D )普通的话语。
••A、词尾 B、词根 ••A、转换关系 B、组合关普通的话语。
••C、虚词 D、根词 系
•6、 语音和语义结合的最小的语言单••C、层级关系 D、聚合关
位是( C ) 系
••A、音素 B、义素
••••••••
三、名词解释 20%
1、 专语语言学 : 以具体语言作为研究对象的语言学。
2、 组合关系 : 指两个以上相连续的语言符号组合而成的线性关系。
3、 语流音变 :语流中的某些音由于相互影响而发生临时性的变化,这种变化就
叫语流音变。
4、 语义场: 由具有某些共同义素的一群词类聚而成的场。
5、 语法范畴: 把同一性质的语法意义综合和概括所形成的语法意义的类别
四、试以国际音标标出下列各词的读音 10%
1、优秀 2、维持 3、宏观 4、精神 5、离开
五、用义素分析法分析下列各组词 9%
• 瞻仰 [+用眼 +往一定方向 +崇敬地]
•• 1、 {
•• 鸟瞰 [+用眼 +往一定方向 +向下]
•• 生 [+存在状态 +开始或继续]
•• 2、 {
•• 死 [+存在状态 +结束]
• • 3、 乳母 [+人 +女性 -生育关系 +成年 -长辈 +授乳关系]
六、简答题 21%
••1、 指出汉语普通话 a 音位的几个条件变体,•描述其发音特点和出现条件。
1) a 音位的条件变体有四个:[a]、[A]、[ɑ]、[ ](1分)
2) 发音特点(3分)
••[a] 前、低、不圆唇舌面元音
••[ A] 央、低、不圆唇舌面元音
••[ɑ] 后、低、不圆唇舌面元音
••[ ] 前、半低、不圆唇舌面元音
3) 出现条件(3分)
••[a] 在韵尾[i]、[n]之前
••[ A] 无韵尾
••[ɑ] 在韵尾[u]、[ ]之前
••[ ] 在韵头[i]或[y]同韵尾[n]之间
2、•举例说明词义的特点。
概括性、
客观性
民族性、
时代性、
模糊性(每一点分,举例共2分)
3、 语言的分化和统一是怎样表现的?
1)伴随社会的变化进行(1分)
2)分化的初级表现是方言,•最大分化是亲属语言(3分)
3)方言分歧缩小,民族共同语的形成,最后形成国语。(3分)
七、论述题 15%
•1、 指出下列句子中“语言”的含义有何区别?在此基础上,论述语言和言语
的区别。
•••••(1) “四美”是心灵美,行为美,语言美,环境美。
•••••(2) 要学习人民群众的语言。
•••••(3) 鲁迅是运用语言的楷模。
1、 指出三个例子中的“语言”的差别。(3分)
前两例指“言语”例(3)指语言。
2、•指出“语言”和“言语”定义。(3分)
3、 具体说明两者的不同。(9分)
1) 一般与个别
2) 封闭性与开放性
3) 时间先后(言语先于语言)
语言学概论试题(2)
•一、填空 15%
1、“语言学概论”课程内容在语言学学科分类中,属于一般(普通)理论语言
学。
2、 1898年中国第一部系统的语法著作是 马建忠 写的《马氏文通•• 》。
3、 俄语属于印欧语系的 斯拉夫 语族的东部语支。
4、 从产生声音角度来看引起音质的不同主要是 发音体、发音方法、共鸣器
形状 三个方面。
5、根据语素在句子中是否具有独立性,可以把语素分为 成词语素 和•不成
词语素 。
• 6、文字是在 记事图画、词语 的基础上产生的。•因为它在发展过程中固
定地与语言中的 联系在一起,•才具备文字的资格。
7、“吃饭”、“煮饭”和“混饭(吃)”中的具体语义关系分别是动作与受事、结
果、目的 的关系。
•8、语言演变的主要原因是 外部(社会 )和内部(语言结构要素的相互影响)
••二、选择题 10%
1、 研究语言亲属关系的语言学是的是( C )
( C ) A、主谓 B、体
• A、结构主义语言学 B、小学 C、语调 D、语境
• C、历史比较语言学 D、转换生 7、 汉语语法学中,有将副词归入实
成语言学 词的,其分类标准是( •A••• )
2、 一个词尾可以同时表示多个语法••A、能够作句子成分
意义的语言属于( A ) B、是否能够表达意义
• A、屈折语 B、词根语 ••C、能够作句子的主要成分
• C、多式综合语 D、粘着语 D、是否有形态变化
3、 音高具有特别重要作用的语言一•8、 在语言结构的某一环节上能够互
般属于( A ) 相替换,•具有某种相同作用的各个单
A、汉藏语系 B、印欧语系 位之间所系叫( D )
C、南岛语系 D、阿尔泰语系4、 •••A、转换关系 B、组合关系
汉字属于( B ) •••C、层级关系 D、聚合关系
A、图画文字 B、表意文字 •9、 洋泾浜英语的基本特征是
C、表音文字 D、音节文字 ( D )
5、 采用拉丁字母的是•A、语音、词汇是英语的,语法基本
( B ) 上是汉语的
A、俄语文字 B、汉语拼音 B、词汇主要是英语的,语音、语法
C、朝鲜文字 D、日语文字 基本上是汉语的
6、 下列语言学术语与语法形式有关C、语音有较大改动,词汇、语法基
本上是英语的
D、语音有较大改动,词汇主要是英
语的,语法基本上是汉语的
10、 下面词语属阶级方言的一组是
( B )
A、多头 田心 B、黔首 寡人
C、行头 亮相 D、圣母 上帝
三、名词解释 20%
1、 语法: 语言中各语法单位的组织结构规律(包括词法、句法)
2、 聚合关系:语言单位按某些共同点相互联系的纵的潜在关系
•••• 3、 音位:一种具体语言或方言中有区别意义作用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 4、 文字:记录语言的书写的符号体系
•••• 5、 语言的演变:指语言中新的语言要素的产生和旧的语言要素的消亡,有时导致语言系统变得不同。
四、试以国际音标标出下列各词的读音 10%
••• 1、 年龄 2、至少 3、寒暄 4、角度 5、部门
•••五、用义素分析法分析下列各组词 9%
••• 妻子 [+人 +女性 +成年 +未婚]
• 1、{
• 未婚妻 [+人 +女性 +成年 +已婚]
• 香(气味香) [+嗅觉 +好气味]
•••••2、{
•••••• 香(他很吃香)[+感觉 +受欢迎]
•••••3、 镰刀 [+工具 +农具 +用于割谷物和割草+由弧形刀片和木把构成]
六、解答题 21%
••• 1、 指出汉语普通话 e 音位的几个条件变体,•描述其发音特点和出现条件。A、 四个:[e]、
[ ]、[ ]、[ ] (1分)
••••••B、 发音特点 (3分)
••••••••• [e] 前、半高、不圆唇舌面元音
••••••••• [ ] 前、半低、不圆唇舌面元音
••••••••• [ ] 央、中、不圆唇舌面元音
••••••••• [ ] 后、半高、不圆唇舌面元音
•••••••C、 出现条件 (3分)
••••••••• [e] 在[i]前
••••••••• [ ] 在[i][y]后
••••••••• [ ] 在[n][ ]前或辅音后轻声
••••••••• [ ] 单独或辅音后
•• 2、 “狼孩子”的故事说明了什么?
狼孩子的故事说明了:A、 语言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2分)B、 离开人类社会就没有语言。 (2分) C、 孩提时期是学会语言、掌握语言的一个重要的阶段。 (2分)如果错过了这个最好的时机,•就很难学会一种语言。
••• 3、 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及其产生的地方?
A、 圣书字、产于古代埃及 (2分) B、 楔形文字、产于美索不达米亚(两河流域)(2分)
C、 汉字、产于中国 (2分)D、 马雅文字、中美洲 (2分)
•••七、论述题 15%
••• 1、 什么是词类?划分词类的标准主要有哪些?哪种标准最适用汉语?为什么?
1、 词类是指词的语法分类 (2分)
2、 划分词类的标准主要有三:意义标准;形态标准;功能标准。(6分)
3、 功能标准最适用于汉语 (1分)
4、A、 因为汉语缺乏形态变化,无法从形态上区分词类。•(2分)
•• B、 意义标准过于抽象,不易辨认, 且词类是语法上的分类,理当从语法的考虑。(2分) •••C、 形态标准从本质上看也是功能。(2分)
篇二:《普通语言学概要》
普通语言学概要
第一章语言与语言学
第一节语言是人类特有的财富
一动物的语言和人类的语言.
1,语言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重要特征之一.
2.动物"语言"的表现是现场的刺激引起但额,所能传递的信息种类有限,可以列举.我们从功能.构造习得三方面研究,其中构造是关键。
功能开放 动物语言索恩那个传递的信息固定有限,是封闭的系统。与之相反,人类语言是开放的系统,能够传递的信息是无限地丰富。不论思想驰骋到哪里,语言就如影随形地跟随到哪里,听侯调遣。
构造灵巧 开放的功能要求语言有高度的运转能力,这要靠语言本身的构造来保证。认了语言具有远非动物语言所能企及的合理。灵巧的构造。由语音层和符号层组成。语音曾包括语言选用的几十个音。音义结合,构成符号,符号层有分,语素、词句子三级。语素是音义结合的最小单位。大多数词是现实世界一类类食物的名称,是说话的基本单位,他只能指称事物,表达不出完成的意思。
3、灵巧的构造是怎么设计出来的?主要靠任意性、离散性、层级性。
1.任意性。如果声音和意义必须有道理可说,那么只有两类事物能用自然的声音表达:一类是事物本身所发出的声音,一类是自发的激情。只有任意性才能保证任何事物都能用语音表达。
2.离散性指每个单位有独立的存在,彼此不相混淆。人类语言的各个层级由一个个离散的单位组成,无论音、语素、词都能像砖块或元件那样按照规则组装成上一级的单位,或者从哪里写下来,换到别的单位上去。离散性保证了单位的自由拆装,而且通常可以使组装成的上一级单位内涵分明,便于从成分断定整体。
3.层级性,语言划分了层级,就可以用较少的单位有规则地组成数量上扩大许多倍的上一级单位,逐级递增,从几十个单位三次翻番而达到无穷多的句子。掌握一种语言以为菏泽掌握它的几十个音素,几千个语素,一级语音、语素。词的组合规则。
4、语言演变的条件。
人类要产生语言,本身必须具备高度的思维能力和灵活的发音能力,客观上手脚分工,制造工具,组成社会这些重大的步骤都促成了条件的形成。人类的祖先在长期维持生存的劳动活动中锻炼了自己的大脑,改造了发音器官。在共同劳动中产生了组织、协调、交流思想的需要。需要和可能结合,促成了语言的产生。
二、幼儿怎样学会说话?
1、分为5个阶段:
咿呀期(几个月)-------独词句阶段(1.5岁)----双词句阶段(2岁)-----电报体阶段(2.5-3岁)---接近成人阶段(4岁)
2、两个问题:
1.成人学习外语,条件比幼儿优越,学到的语言反不如儿童地道。(掌握本族语了解语言的一般特点)
首先,儿童花在学话上的时间是相当多的,1.5岁能说1860个不同的词,11岁能说5000个。平均每天12小时。
其次,成人对孩子说话,不同于成人之间说话,有一系列特点。发音方面:声音偏高,吐词清楚,语速较慢,重复音节;用词造句方面:句子简短,实词多,虚词少,其实聚合疑问句用的多。
最后,本族语的知识对成人学习外语有参照作用也有干扰作用,而且成人过了关键期才
学外语。
2.四五岁的儿童能说出好多话,多数不是照搬成人说过现成的句子,而是学会了说话的本领,也就是在入学以前,在学习比语法简单多的算数之前,就已经不自觉的学会了自己的母语,这是为什么?幼儿学话的机理。
一.模仿说。一有二说的句子,好多从未听到成人说过,不可能出于模仿。二、幼儿在某个时期出现的语法错误往往带有一贯性。说明这是出于他们自己的理解。
二.模仿说的对立面-----天赋说。认为儿童天生就具有一种语言习得装置,它是大脑专为学话预先准备好的,包括一套发现或构筑语言规则的一般规则。有人认为语言习得装置只提供发现语言该如何学习的一般程序,尚未得出结论。
三.稍后于天赋说的认知说。认为语言习得是儿童智力发展的一个方面,不能脱离智力发展的全局考察。但是认知能力和语言表达简的对应只限于学话早期,当两者都比较发达的时候,他们间的关系就复杂起来了,是否能继续找到这样的对应,就很难说。
第二节语言是符号系统
一、语言是说话的一部分
1、 语言不等于说话,知识说话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
2、 说话是一种复合现象,其中至少可以分出三个组成部分:
一是张口说话的动作。———言语动作
二是说话所用的那套代码(汉语,日语)语言是第二部分
三是说出来的话。———言语作品。
二、语言存在的方式
1、 个人具备语言知识,只能正确地使用语言却说不清语言的条理。即对自己的语言有正确
的直觉和灵敏的语感,但缺乏条理性的认识。
2、 要研究语言可以再说出的话(作品)和说话人的脑子里找到踪迹。
三、语言的符号性
1、 符号作为事物的标记,具有约定性。约定分为由某些人规定或者是社会习惯。符号分为
象征和狭义的符号。哈哈。。啊、、等人类激情的本能反应,可以归入征候。模拟事物声音的的词可以归入象征。除此之外,基本上是符号。
2、 符号的形成包括好多心智的努力。作为带哦表的符号,只能按类起名。代表一类类事物。
所以语言的符号,不管他是指事物、性质、动作还是人类内心世界的感受、观念、概念、都是按类给出的。人们接触的一个个,一件件的事物,要能从中归出类来,必须开动脑筋,舍去个体的特性(形状、大小、颜色),抽出整类的共性区别于其他水果的特性),概括成类的意义(苹果的意义0,然后把这个意义跟一组音相结合,形成一个符号(苹果)。
3、 两种语言里意义相当的符号,不但有声音部分有差别(shu和book)意义部分也往往不
重合。(book除了书还指卷篇订票,书还指书信,文件)这是学习外语的困难之一
4、 符号是语言里的单位,语言里除单位外还有规则。语言规则的形成也有任意性。规则的
任意性是学习外语的又一重困难。
5、 语言的任意性给语言带来一系列特点:
(1)、民族性。任意性允许各个民族对自己语言的各个环节作出自己的安排。
(2)稳固性。语言是千百万人无时无刻不在使用的工具,很难进行发音和规则的有意识的改变,而且各个环节既然是任意性,就无所谓好坏之分,也没有变更的必要。
(3)时代性。如果自发力量的推动促使语言里的某个环节发生变化,原先的状态因为带有任意性,无力抗拒,要变也随它变去,日积月累,小变汇成整个语言的改观。
6、语言符号的另一个特点是线条性。
当符号和符号组合,形成更大的单位时,只能在一条线上伸展,不能在两维的面上或者是三维的立体空间摆开。语言符号的排列只能成一条线,线条性限制了符号在组合时的空间配置。
7.说话中的符号的组合是由层次的,而层次是两维的跟线条性发生龃龉。
四、语言的系统性
1、每个词都处在两种关系:组合与聚合。组合关系是组成结构的词之间的关系。聚合关系是有同样组合能力的词之间的关系。
2、组合和聚合不但是词之间的主要关系,也是低于词的层级各部分内部诸因素间的主要关系。它们是揭示语言每个层级上的单位如何运转的钥匙,也是语言系统性的集中体现。
篇三:《福柯的话语权》
傅柯的“话语理论”简述
1、话语权概述
“话语权”成为当代一个非常时髦的词,出现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方面面,在国内被人们频繁使用,在许多研究领域都运用傅柯的“话语权理论”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上至学者,下至普通百姓,大家似乎都对“话语”和“话语权”的含义甚是了然。不同的学者在他们不同的学术领域中都多次提到对相关“话语”和“话语权”的理解,有人论述女性文学与女性主义的“话语权”,有人论述亚裔文学在国外的“话语权”,有人论述中国农民的“话语权”,有人论述民间文学的“话语权”,也有人研究建筑设计中的“话语权”,还有很多学者运用“话语权”这一较为复杂的概念来进行文本细读和分析,比如利用话语权来阐述某些特殊翻译现象等等。
话语作为人认识世界的工具,作为人与人相互交流和沟通的工具,作为与思想直接对应的关系,其存在初期仿佛被认为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并不为人们所重视,但随后对话语的认识与研究却越来越丰富和深入,事物各式各样的存在激起人们的思考,而思考又需要一个中介来“想”和“表述”,思考的结果也需要一个承载体来表达和外化。因此,在后现代主义看来,话语是极其重要的中介,人类所知所晓的一切,人类所建构起来的所有文明,都是通过话语这个中介作为传递手段并最终完成的。独特的话语由个体的出生、家庭背景、文化环境、时代风貌等诸多因素综合而成,正是有了独特的话语,才由话语建构起了独特的个体。
国内外学界对于话语是有一番深入分析和研究的。语言学界对话语做的界定是:“‘话语’通常有两种理解:狭义的理解是与篇章相对,指口头说出来的一句句话;广义的理解指言语交际行为体现出来的由词句构成的言语表达形式,它既可以是口语体,也可以是书面体。”这种广义的理解与语言学家索绪尔的“言语”概念较为接近。
2、傅柯的话语权
法国思想家米歇尔·傅柯是当代西方著名的后现代哲学家,学术研究广泛且深刻,出版过多部学术著作,其影响渗入到社会学、政治学、精神病学、医学、心理学、文学艺术等多个领域,但修辞学只研究其著作中以话语为中心的观点。话语以及话语权是傅柯在研究中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傅柯的“权力理论”一直受到学界关注。普通的话语。
由于独特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历,傅柯对精神病学、心理学和性错乱等问题感兴趣,他
对话语问题的研究也就不是停留在普通的人文领域,而是集中在权力、历史、性、死亡、疯癫、精神病学、不正常的人等非常规领域里。事实上,话语与话语权在傅柯生平的不同时期、不同著作的研究中是一个比较复杂多变的概念体系,甚至傅柯自己对话语与话语权的理解,都是随着他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的变化而变化的。话语和话语权在傅柯的理解中,并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内容,而是可以在诸多领域中发生变化的概念。但是,虽然在傅柯的理解和认识中,话语是一个复杂多变的概念,他同时也指出:“话语是间断的、偶然的和有形的特殊事件系列。话语作为一种具有自身的连贯和前后相继形式的实证性实践,既不同于线性的言语或书写,也不同于流变的意识。而话语事件的前后连贯和相继出现就意味着认可间断、断裂、散布、界限和转换等的存在,否定了事件的一成不变的线性连续性。”
傅柯所关注话语与言语交际领域普遍关注的话语并不处于同一层次。他认为,“话语不仅来源于某个作家某部作品的思想,代表超常的精神,也不仅仅是阅读、写作的过程,应当把它看作是一种反复无常、难以捉摸,但能展示某种物质内容的活动。”他还强调的一个概念就是修辞即认识方法。
话语问题显然并不仅仅是语言学问题,因为在完整的言说活动中,话语所传递的信息不仅仅局限于语言因素,还有大量超语言因素存在。因此,傅柯所谈论的话语有其独特的所指,并非通常语言学中所论,话语体现出的是权力。在傅柯看来,话语是由符号组成,但它不仅仅是符号集合,也不只是用来指明事物,它的内在远比我们描述及揭露出来的要多得多。不同历史时期的话语是不同的,它们影响和支配着特定历史时期人们的行为准则、思维方式等。话语在语言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是语言形成的要素之一。
有的学者将话语权与翻译研究相结合,认为某些特殊的译语现象源于该语言在国际上拥有了话语权。显然这种理解是片面的、有失偏颇的,这种看法仅仅从语言学层面理解了话语权,傅柯的话语权修辞思想并不等同于语言学提及的“话语权”。并且,即使拥有了“权力”,也不能强硬的将某种语言为人们所接受,语言应该是约定俗成的。
话语作为一种实践,不仅仅是一种思想和静止的结构,同时话语关系体系也是在经济和社会机制、过程、行为方式、规范体系、技巧、分类类型和特征化方式之间确立起来的。话语实践就是一个匿名的、历史的、有确定时空定位的规则体系。傅柯曾经指出,话语事件具有一定的规则性,而其规则性只存在于话语实践中,而无关于主体意识的独创性; 我们始终要在话语的层面上,在话语的范围内,从话语本身出发,去把握偶然系列的事件得以产生的外部可能性条件,而不应苦苦搜寻话语的内在意义核心。
在傅柯的著作中,有时候他并没有对话语和语言、言语等概念做一个区分,似乎这些是
可以互换的概念;但有时候他却又将话语独立于语言和思想之外,代之以“话语事件”、“话语实践”等概念做出区分。当然,在单独区分话语事件时,傅柯也明确表示:“显示话语事件展开的纯净空间,并不意味着把它自我封闭起来,而是要不受束缚地在其自身中和它之外描述关系的游戏。”
由此可见,当傅柯将“话语”与其它概念进行区分时,是旨在建立起某种关系,做出某种区分。所以傅柯说:“这些关系所标志的不是话语使用的语言,不是话语在其中展开的景况,他们标志的是作为实践的话语本身。”
在更多时候,傅柯的“话语”都是不同于语言和言语的。因为话语是一种实践,作为话语实践特征的话语关系体系就是在经济和社会机制、过程、行为方式、规范体系、技巧、分类类型和特征化方式之间确立起来的,并不出现在对象中,却限定对象相互之间的关联和差异。这些关系体系就是一个内在于实践并限定其特殊性的规则整体。由此可见,话语不止是用符号来指称事物的语言和言语,话语也是间断的、偶然的和有形的特殊事例体系。
3、话语权的建构
权力展现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人们通常对权力的理解都集中在国家权力、政治权力、统治权力等显性的领域,而傅柯所论述的权力却不同于这几种显而易见的、高高在上的权力。傅柯对权力的理解是独特的,他认为权力渗透在个体的生活之中,每一个细微的生活细节都渗透了权力,一个人总是想要控制另一个人,权力无所不在、无所不及,权力并非是与普通的个体无关的东西。而在话语的发展史中,权力始终是与话语如影随形的,话语最终发展成为了一种权力,这便是“话语权”。话语作为一种权力,它和其它形式的权力一样,也是渗透性的,其影响也是深入而持久的。
话语与权力的关系是辩证的,二者密不可分。前者是后者的效用的表现形式,是后者的工具,是掌握后者的关键所在。从这一意义出发,可以说“话语权”就是所谓的“权力”,一切权力均是通过话语来实现的。不同历史时期的话语同权力一样组成巨大的网,影响着不同时期人们的思想与行为。对权力来说,话语是把双刃剑,因为它也可能阻碍权力,也就是所谓的对抗力量。话语是权力的传播途径,话语产生权力,巩固权力,但它也能削弱甚至破坏权力;因此,不能一刀切地认为话语从属于权力,或者说话语与权力处于对立面。
傅柯的权力话语理论还揭示了话语、权力和知识的关系。在傅柯看来,话语既有书面文本,也有口头文本,还有非言语的具体与抽象的形式。话语不仅是文献,还有构成话语对象的实践。话语是掌握这个世界的关键,它直接牵涉着知识,而更为隐蔽地牵涉着权力。傅
柯的“话语”实际上就是权力的表现形式,是施展权力的工具,掌握权力的关键,只有满足某种条件或是从一开始就获得资格的人才能掌控。社会各阶层以其特定的话语来约束和规范它们的成员以及他们的思与行。话语犹如一张网,网住了它所该笼罩的成员,使他们能够按照一定的规矩和秩序来思考和行动。话语这张网的幕后推手就是权力,话语编织的网络就是权力的网络。因此,话语的实质是权力。权力透过知识来加以展示,而知识的展示要更多地借助于话语。这就是它们三者相对的一种存在的关系。
“建构”,是傅柯学术领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在傅柯看来,人类的整个文明,无论是辉煌还是阴暗,无论是伟大或者渺小,都是一种建构,整个人文历史就是一部有关人类的自我建构史。在这些建构中,最基本同时又是最重要的建构即是“话语建构”。
话语是人类社会相互沟通与理解的交流平台,正因为有了话语平台,人类才得以在此基础上建构起各种制度、法律、原则、权力乃至整个文明。所以,可以说“话语”是一项最初始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建构,在话语建构的同时,它也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中不断地解构并重构,因此整个话语史会显得极其复杂。“观念史学家们始终将历史看作是一个连绵不断的、承上启下的过程,而傅柯自己却是要发现偶然的、散布的间断性,打破观念史学家们所认为的历史的连续性,发掘出确确实实存在的历史中的种种间断性。”因此傅柯在《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一书中多次提到,“知识史是由具有不同认识型特征的基本上的间断的历史时期组成的。”
正是因为话语不停地建构、更迭、解构、重构,话语就在历史中不停地建构起了各种各样四处渗透的权力,而权力又反过来建构起新的话语——为权力服务的话语;话语建构了整个历史,可以说人类所有或荒谬或伟大的历史文明都是由话语建构而成,历史无所谓真相或假象,历史就只是一堆由话语堆砌而成的文件、记录、书籍,随着权力与权力话语的发展方向而左右摆动;权力话语也建构起了人类的生命状态,建构起了生命的隐秘话语——性状态的话语,并借此来掌控人的肉体与灵魂,达到身体规范、灵魂驯顺的目的。
从严格的意义上讲,话语就是一种经过较长时间历史积淀而形成的社会文化语码,以语词言说的形式潜在地制约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话语一旦形成,便拥有了自己的意义世界,形成了自己的特定规则,构建了自己的知识形式和话语系统,语言是人造就的,语言也造就了人。由此可知,话语是一种建构,它的目的除了交流与沟通之外,其最大的功能还在于“建构”,建构起整个人类文明,并在漫长的建构过程中,建立起了无数复杂多样的文化、生活乃至生命状态。
4、结语
傅柯并非一个常规意义上的学者,他的研究领域非常独特,他的很多思想被视为奇思异想,他的想法也常常出人意料。但是傅柯的诸多思想都是与他的话语以及话语权思想紧密相关的,然而他又不是从普通的语言学等领域切入话语研究,他的话语研究以及话语权理论大都是与他的权力观相联系的。
傅柯研究的话语是语言的形式和文化生活的所有形式和范畴的综合。它是“一种隐匿在人们意识之下的深层逻辑,暗中支配着各个不同群体的言语表达、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它是对某一特定的认知领域和认知活动的语言表述,是一种制约的语言应用,且体现意识形态的语义,是一种政治语义学范畴”。因此,傅柯所谈论的话语有其独特的所指,并非通常语言学中所论,话语体现出的是权力。
话语建构起了人类文明,可以说人类前进的每一步都与话语紧密相连。当话语逐步发展成为一种权力的时候,它不是一种野蛮的权力,它是一种实践,是一个匿名的、历史的、有确定时空定位的规则体系。拥有话语权,就拥有了一种强大的、渗透人身体和思想的权力。话语权的持有者,可以建构胜利、历史、理性,可以将异己的话语建构为他者,让它保持沉默,将它排斥和放逐,或者改造它,将它归为己用。所以话语权是一种实践性的权力,它不停地控制和征服其他各种力量,并最终以话语的力量对人体的运作加以精细的控制。 傅柯对于话语的研究涉及到了诸多学者没能涉足的地方,他的权力话语观是独特而全面的,研究他的话语理论,有助于我们看清权力的渗透和演变,傅柯不愧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