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独有关的句子

| 对外汉语 |

【www.guakaob.com--对外汉语】

《独词句的调查与分析》
与独有关的句子 第一篇

独词句及悬置问题

——结合《尘埃落定》的调查与分析 2009年第1期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王惠莲

摘要:独词句是汉语中特殊的一类句子,但与之相关的研究并不全面。语用学研究进一步深化,但独词句在语法、语用方面的研究仍待强化。本文结合《尘埃落定》中的独词句,从语法、语用角度对独词句进行分析并提出其至今仍悬置的问题,以期对今后该语用类型的研究有所启发。

关键词:独词句、语用、悬置

独词句实际上主要是以结构为标准分出来的句子,它不同于省略句和单句中的插入语,而是独立于其他句子成分之外的结构。独词句本身即能表词达意,是一种符合现今社会用语要求简单经济的句子。该类句子除能表达简单明了的语义外,还可用来表语词之外难以名状的含义,具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作用。本文归纳总结《尘埃落定》中203个独词句中显示的特征,并将暂时不能解决的问题悬置,以期在独词句的研究方面有所发现。

一 语法角度

能够充当独词句的词都是传统意义上的实词,虚词必须依附于实词才能成句,本身没有独立涵义,因此难以传达独词句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深刻涵义。

二 语用角度

仔细研读《尘埃落定》中的独词句,我们发现有单纯语用义的独词句虽较于复杂语用义的独词句占多数,但须指出此处的“单纯”并非指独词句所用之词自身内在含义的纯粹性,甚至可说绝对纯粹的含义引用并不存在。下文结合《尘埃落定》的小说内涵进行分析。

(一) 追加疑问的独词句

追加疑问的独词句是指在说出这一独词句时,前文已有提及独词句涉及的内容。这种独词句省略了主语并包含说话人自身的判断或猜测。如:

1 “因为没有方向。”“方向?”“你没有指给他们方向。”P279

2 女土司冷笑,说:“税务官?税务官是什么官?”P354

3 叔叔看了我半晌,说:“你是个很特别的孩子。” “特别?!”P175

该类独词句在《尘埃落定》一书中比重较大,一是体现傻子少爷的“痴傻”,二则喻示其大智若愚的意味,如例句中的“特别”、“方向”等。阿来借傻子少爷把自己对转型时代的

疑问加以揭示。而女土司提出“税务官”一词,则在表达她自身疑惑同时反应旧时代即将过去,新时代即将到来。

(二)复杂意味的独词句

独词句的达意方法即借不同语境使说话人的语义彰显。据统计有复杂含义的独词句在全文中占5%。下文抽取《尘埃落定》中有丰富含义的几个句子做详细分析。

(1) 卓玛掐了我一把,说:“傻瓜啊!” “你快说。”“人家还服侍过你,这么快就连名字也记不得了?你不会对我也这个样子吧?”P66

此句是卓玛和傻子少爷关于银匠的对话。结合上下文,卓玛口中的“傻瓜啊”表现了傻子少爷愚钝的一面,同时又体现卓玛迫切希望他能认出银匠,为后文求少爷成全她和银匠的婚事做铺垫。另外卓玛对傻子少爷的健忘感到些许的失落,荒凉和不祥感涌上卓玛的心头,奠定后文卓玛离开傻子少爷后不几年就变的半老徐娘致使少爷无法认出的悲剧。

(2) 这时,她已经从水花里出来了,到了我跟前。她说:“傻子,血啊,血!”P260 塔娜看到傻子被行刺流血表现出紧张之情。塔娜美若仙女,但迫于母亲的要求无奈嫁给了傻子。她不相信自己会爱上一个被世人认定的傻子,但“血啊,血”却为后文塔娜屡次背叛少爷但又最终回到傻子身边奠定基础。

(3) “你说话了。” “你真是个傻子,少爷。”P278

“少爷”是书记官翁波意西舌头被割去一节后又奇迹般开口说话时说出的第一句话。他重新开口说话源于傻子少爷的功劳。“少爷”二字,表明书记官想确认自己究竟是否同傻子说的那样又重新开口说话,并怀着感激的心情道出。苍凉中融合了惊喜,为后文他为傻子少爷辩护而舌根被连根拔去的悲剧打下铺垫。

(4) 有时,我望着他的照片,眼睛里一热,泪水便啪哒啪哒流出来,我叫一声:“叔叔啊!”连肠子都发烫了。P340

“叔叔啊”,寥寥三字却把傻子对叔叔和现实的感情一语点透。心酸和无奈,对叔叔的怀念和失去他的悲痛,傻子心里不被世人理解的苦及担忧以后都不会再有人像叔叔那样理解自己的心情在此和盘而出。

(5) 那人叹息一声:“可惜,可惜呀!” 大少爷问:“可惜你的脑袋吗?” “不,我只可惜来迟了一步。”P120

文中的“那人”是汪波土司派来行刺康巴土司的,但不幸被捕。在被宣知自己要被处死时,他道出“可惜,可惜呀”几字,体现这位刺客复杂的心情。正他所可惜的不是自己的脑袋和生命,而是无法完成汪波土司使命的遗憾。

三 悬置的问题

通过对独词句深入系统地思考研究,笔者总结出几点自己的看法,把那些暂不能解决的问题悬置并将其一一列出。

在谈到省略句和独词句时,都会涉及到应诺语的表达形式,我们应辨别省略简答和独词句中的应诺语,依据该词是否可将其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倘若可以方为省略句。如姜的嗓门很大:“我写他妈的狗屁诗,我吃多了没事干,要冒他妈的狗屁酸水!”父亲说:“好!”P158 最好应视为独词句。另外分析独词句时,即使是最普通的称呼语,我们仍应根据语境

加以分析,不可因小说或剧本中该称呼语的频繁出现而忽视其应有的语用价值,应明白完全纯粹的称呼语很少甚至并不存在,应谨慎视之。

问题一: 独词句的成分是否只包括只有一个词的句子,偏正短语、主谓短语、数量短 语等应排除在外?

思考:我们在审视一个成分是否为独词句时是根据该成分是否独立于他句,是否不和其 他成分发生结构上关联,是否蕴涵词语本身之外难以补充完整的含义,如果是,这一成份方可视为独词句。但下列句子:

⑴ 草贡土司还要装出并不是有求于人的样子,说:“我的女儿……”P198

“我的女儿”很显然带有强烈的表达色彩,草贡土司想表达自己是站在女儿的立场,只是纯粹地想把她介绍给康巴土司,而无借此换得康巴土司援助的动机,而读者却能明白读得该句言此而有别的内涵。这四个字也是独立的成分,不和后面句子发生结构上关联。倘若我们只因“我的女儿”是偏正短语而将其排除在独词句之外,是否不合理?下面的“十倍”和“回去”也是这个道理。

⑵ 哥哥又错了,一脸窘迫愤怒的表情。他把已经低下的头猛然扬起,说:“十倍?!那

可能吗?那不可能粮食总归是粮食,不是金子,也不是银子!”P178

⑶ 土司太大把身子坐直了,说:“呢,傻子跟他妻子准备回去了。”“回去?这里不是他们的家吗?当然,当然,我懂你的意思。”P282

1)句中“十倍”体现当时除康巴土司外其他藏族土司们决策的失误,导致粮食价比金子,把哥哥所谓的聪明与傻子的愚钝巧妙地形成对比,揭示出聪明并不等于能把所有事情都解处理到完美甚至比不上傻子的深刻含义。 “回去”同样如此。

问题二:一些动词和动词的重叠式是否可列入独词句的范围?

思考: 像下文中的几个句子,如:

(1)我一进去,他就收起书本,说:“瞧瞧,是谁来了。”他的脸容是平静的,嘴角带着点讥讽的笑容。P146

(2)我的妻子说:“看啊,我们都讨论了些什么问题啊!”P331

(3) “念你是条汉子,说,有什么要求,我会答应的。”P120 27

以上划线词,是否依然可根据该成分能否与后面句子发生结构关系就确定它们不属独词句。“瞧瞧”除可与后文发生结构的关联,也有独特的语用含义,一是引起听话人的注意,一是带有讥讽、瞧不起人的意思。“看啊”、“说”同样也存在归入上的疑惑。“说”字表明大少爷想通过威胁刺客而得到更多王波土司那边的消息,刺客或许最后惧死而投降,也表明大少爷逼供不成就杀他的决心。但这样的词是否应归入独词句?

问题三:用名词表祈使的句子能否算入独词句?

思考:火车上列车员对乘客喊出“票”时,语义是否就真如我们想象中纯粹?倘若乘务员面对的是衣衫褴褛的人,乘务员的不耐烦和不信任的态度可从他喊出的“票”中体现出来,但这些又很难补充完整,又如(傻子少爷)走进他的酒馆,我把一个大洋扔在桌子上,说:“酒。”店主抱来了酒坛。P263这里的“酒”是否应理解为独词句似乎更为恰当。傻子少爷走进的是一家主人是康巴土司仇人的酒馆,“我”把一个大洋扔在桌子上,一来显示“我”的直爽、率性,二来明确自己此行目的是喝酒而非寻仇。但这个表祈使的词是否应视为独词句?

参考文献:① 郭中平著《简略句、无主句、独词句》新知识出版社1957年版 ② 阿来著《尘埃落定》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1998年版

Abstract: single words and phrases in Chinese is a special type of sentence, but related study is not comprehensive. Pragmatics to further deepen the study, but only words in grammar, pragmatic studies remain to be strengthened. This paper bases on analysising the alone words of the novel "settled" ,from pragmatic independent analysis of words and the unsettled problem, with a view to the future of the pragmatic type of researching a source of inspiration.

Key words: words only, pragmatics, unsettled problems

《独句成段的简约美》
与独有关的句子 第二篇

《独句成段的简约美》课堂实录与点评

一、导入

师:今天我们学习独句成段的段落在写作中的运用。什么是独句成段?请一位同学读一读。

生:独句成段,就是以一句一段的形式,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传达出言短意长的意蕴,从而使文章表现出一种简约美的写作形式。【与独有关的句子】

师:这段话看起来很复杂,提炼出来只有三个关键词,请大家齐读。

【屏显】

一句一段(结构形式)。

简洁明快(语言特点)。

言短意长(情感表达)。

【点评:由理清概念入手,提炼关键词朗读,不仅引领学生迅速进入课题,而且让学生对概念有了清晰的感知。导入简洁有效。】

二、品读经典,感受简约

师:在课本中具有以上特点独句成段的经典段落特别多,大家不妨和我一起来品读品读。

(师生共读)

【屏显】

独句成段是《背影》里遥隔千里感念父恩时的那句话:“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余年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是《社戏》里迅哥儿事隔多年仍念念不忘的好豆和好戏:“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还是《台阶》里儿子一声沉重的叹息:“怎么了呢,父亲老了。”

独句成段是《爸爸的花儿落了》里小英子面对生活的磨难,被迫长大时心里的默念:“我已不再是小孩子。”是《最后一课》小弗朗士知道自己再也不能学习母语时内心的震撼:“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它还是《孤独之旅》里杜雍和心里难以抑制的狂喜:“杜雍和从儿子手中接过还有点温热的蛋,嘴里不住地说:?下蛋了,下蛋了……?”

独句成段是鲁迅先生对长妈妈的愧疚和祈福:“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还是莫泊桑笔下菲利普夫妇极力要躲避穷困的于勒时的绝情:“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

【点评:从课文中提炼出经典段落,用抒情的方式和学生品读,不仅引领学生进一步理解了文本,而且有助于唤醒学生的审美意识,具体感知独句成段的表现魅力。这样的引领看似简单,实则蕴含了教者解读教材的智慧。】

三、赏析经典,解读简约

师:这些独句成段的段落,它们或出现在文章开头与结尾,或散落于文章中间部分,往往令人眼前一亮。按表达方式我们可以把它们分为三类,请大家齐读第一句话。

【屏显】

独句成段的简约美可从以下三方面赏析:

(1)简约的叙事;

(2)简约的描写;

(3)简约的抒情。

师:大家已经提前从课本中做了积累,接下来请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把所摘抄的段落分类,然后展示给大家,用一二句话评点赏析。

(生小组交流,个性展示)

生1:我找的句子来自九年级上册《孤独之旅》:“四周只是草滩或凹地,已无一户人家。”我觉得它属于简约的叙述,短短十几个字,就写出了当时荒无人烟的环境。

师:有同学要质疑。

生2:我认为这句话应该属于简约的描写。

师:把你认为是描写的地方读出来。

生2:四周只是草滩或凹地。

师:把你们俩的答案合并起来就更完美了。这句话的前半句是简约的描写,后面半句是简约的叙事,提醒我们杜雍和父子俩已经来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了。【与独有关的句子】

生3:我找的是八年级下册《海燕》里的一句话:“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短短的一句话表现出海燕的勇敢以及面对暴风雨时内心的渴望、坚强和坚定。我认为它属于简约的抒情。

师:你能再读一遍么?把这种渴望、坚定的情感表现得更充沛一些。

(生读)

师:品得好,读得也好。

生4:我找的句子是九年级上册《故乡》里的句子:“阿!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 师:请问“阿”后的标点是什么?

生4:感叹号。

师:那你刚才读了几句话?

生4:两句话。

师:这显然不是独句成段了。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内心怎样的情感?

生4:反映作者复杂的思绪,沉重的思绪。

师:有一种诧异对不对?但你找的也不错,这个段落虽然没有独句成段的形式,却有简约的内涵,同样具有美感。

生5:我找的是九年级上册《心声》里的句子:“京京站起来,结结巴巴地说:?老师,我能……念一段吗??”我认为这是简约的语言描写,把京京渴望朗读课文的心情表现出来。

师:除了渴望还有没有其它的感情?

生5:还有一点害怕。

师:为什么会害怕呢?

生5:害怕被老师拒绝。

师:很复杂的情感,请你再读一遍,尽量读出这种既渴望又害怕的感受来。“我能”后面声音可以再读小一点,因为不确定,不自信。

(生5读)

生6:我找的句子是《邓稼先》里的句子:“今天,一个世纪以后,中国人民站了起来。”它属于简约的抒情,给人一种震撼的感觉。

师:嗯,这里独句成段是在强调一个事实,同时内心还有一种难以抑制的激动之情。你能读得更有力些么? (生6读)

师:请大家齐读一遍,把“站”字咬重音。

(生齐读)

师:非常好,大家随手拈来的这些段落,经典中有简约,简约中有经典。我也找了一些这样的段落,请大家读起来。

(男女生穿插诵读)

师:简约的叙事——

男生齐读: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余年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背影》)

女生齐读: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故乡》)

师:简约的描写——

男生齐读:“那只羚羊哪儿去啦?”妈妈突然问我。(《羚羊木雕》)

女生齐读: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蝉》)

师:简约的抒情——

男生齐读:法兰西万岁!(《最后一课》)

师:感情再充沛一点——

男生齐读:法兰西万岁!

女生齐读:好一个安塞腰鼓!(《安塞腰鼓》)

师:用赞叹的语气再读一遍——

女生齐读:好一个安塞腰鼓!

师:用深沉的语气一起读——

齐读: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阿长与山海经》)

【点评:课前要学生寻找课文中的例子,课上先教给学生品析的方向,然后合作讨论品析,最后教师引领品析,层层深入,扎实有效。品析的三个方向,实际就是记叙文写作常用的三种表达方式,既是本节课教学内容的深入,也是对学生写作知识的引领。此环节不仅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了文本,认识到独句成段的表现效果,更清晰地明白了独句成段不能只追求形式,更要为文章的表情达意服务,为学生如何运用独句成段的写作形式做了必要的铺垫。】

四、巧学活用,解构简约

师:这些句子或叙事,或描写,或抒情。简约的文字传达给读者的是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感。培根在《谈读书》中说过:“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只有善于观察,学会变通,我们才能巧学妙用,学以致用。请大家齐读老师要说的第二句话。

【屏显】

巧学妙用是实践独句成段简约美的前提。

(一)指导学生巧学,破中求立

师:先请大家看一个经典例句,请大家先读。

(生读)

【屏显】

凄风。苦雨。天昏。地暗。(《亲爱的爸爸妈妈》)

师:注意标点符号,八个字一词一句,停顿得要稍长一些才能表现出沉重感。请再读一遍。 (生读)

师:它算不算独句成段简约的句子呀?

生:不算。

师:我们能不能把它稍作修改,让它独句成段呢?

生7:把“凄风苦雨”作一个词,“天昏地暗”作一个词。

师:那还是两句话呀,不过你给大家提供了一个思路。

生8:倒不如把每个词后面的句号都改成逗号,只保留最后一个句号。

师:改成逗号停顿就没有这么长了,我们一起读读看。

生读:凄风,苦雨,天昏,地暗。

师:还有其它的改法么,谁来说说?

(生陷入沉默,师展示幻灯片)

【屏显】

凄风。

苦雨。

天昏。

【与独有关的句子】

地暗。

(生恍然大悟,哇声一片)

师:可以这么改么?

生:可以。

师:去年中考作文中就有同学是这样巧学的。请大家看去年威海市中考满分作文的范例,这篇文章写的是“我”遇到一位肮脏邋遢的老乞丐帮助另一个流浪乐师的故事。他是这样开头的。

【屏显】

《还有别的风景》威海一考生

夜幕。

斜风。

细雨。

……

师:能说说它营造了什么样的氛围么?

生8:我觉得应该是一个非常非常美丽,惬意的夜晚。

师:嗯,“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一种惬意美好的感觉。类似巧学的例子在荆州市中考满分作文《温暖的阳光》中也有出现,这篇文章写的是寒冷冬日里父亲及时送来棉袄让自己感觉到爱的温暖的故事。

【屏显】

风,在肆虐,雪,在飞舞。

……

风,不再肆虐,雪,不再飞舞,因为阳光来了。

师:说说你的发现。

生9:我觉得结尾既照应了开头,又深化了文章主旨。

生10:还有,它还点了题。

师:你们一下子就看出来了,其实这篇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不仅有“凄风。苦雨。天昏。地暗”的影子,还让我想起了我们学过的另一篇课文。

生:《紫藤萝瀑布》。

师:有谁还记得《紫藤萝瀑布》的开头结尾?

生11:开头是“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结尾变成“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师:是不是有异曲同工之妙呀?刚才的中考满分作文范例告诉我们,学习时要巧学,不能拘泥于形式,要敢于变化中求新,这样才能化为已用。

(二)指导学生活用,触类旁通

【与独有关的句子】

师:巧学的目的是为了活用知识,因为知识本身并不会使一个人具有创造力,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就在于如何活用知识。接下来请大家看一篇荆州市中考满分作文的开头。

【屏显】

《温暖的阳光》荆州一考生

我怒气冲冲又郁闷万分地摔门而进。“砰”的一声巨响,眼角瞥见沙发上的爷爷身体猛地一惊,被吓了一跳吧。

师:这篇文章写爷爷教我宽以待人的故事,请大家读开头,用欣赏的眼光来看,说说这个开头好在哪里。

生12:我觉得这个开头好在通过动作描写来反映人物的情态。

师:你能找出其中的动词么?

生12:“摔”“瞥”“猛一惊”“吓一跳”,这些动词把出场人物的情态写得生动形象。

师:还有什么好?

生13:我觉得文章开头设置了悬念。

师:什么悬念?

生13:为什么“我”要摔门而进?

师:也就是说一系列的动作引起了你的好奇,让你非常想知道他心情不好的原因是什么,对么?

师:如果要把这个开头就改成“开篇设疑式”,你们觉得该怎么改?

生14:“我怒气冲冲又郁闷万分地摔门而进。”写爷爷的部分我们就放在第二段去写,看到这样的开头读者心里马上就会产生强烈的疑问:怎么了?发生什么事情了?

师:把它改成“先声夺人式”怎样写呢?

生15:“砰!”我怒气冲冲又郁闷万分地摔门而进,沙发上的爷爷猛地一惊,被吓了一跳。 师:为什么要这么改?

生15:因为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被突如其来的响声吓到,这样就先声夺人了。

(师微笑点头)

师:继续改。文章题目叫——

生:温暖的阳光。

师:怎么样把题目在文章开头就点示出来呢?

(生沉默)

师:“我怒气冲冲又郁闷万分地摔门而进”,家里乌云密布,门外会有什么?

生:温暖的阳光。

师:对,“把温暖的阳光关在了门外”。好不好?

生:好!

师:那如果要改成“景物渲染式”又该怎么写呢?

生16:灿烂是他们的。我的头顶只有密云。我怒气冲冲又郁闷万分地摔门而进,把温暖的阳光关在了门外。

师(赞许):妙哉。这里的景物是虚写,是为了渲染一种紧张的气氛。一句一段的虚写,形成对照,再用一段来叙述此时我的状态,设置悬念同时点题。一个简单的开头竟然蕴涵了这么丰富的内容,你真是冰雪聪明。

师:从以上巧学妙用的例子中我们得到哪些启示呢?

生17:有时候一点点的改变可以收到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师:这是你的心得。人之可贵在于能创造性地思维,当灵感向你微笑时,赶快拥抱她,说不定你会发现更多的方法和技巧。还有么?

生18:独句成段的形式是可以累加的,就是可以用几个独句成段的句子合起来用。

师:你有自己的发现。我们可以做减法,把冗长的段落裁剪瘦身。我们还可以做加法,用一段简约的描写与一段简约的抒情进行叠加,使它们既具有独句成段的简约美,还具有一种整齐的美,交错的美。

【点评:先通过经典段落的解构,帮助学生学会变通地看问题,巧妙地运用独句成段,然后选用中考作文范例和课内经典范例,引领学生如何活用。巧妙的契合点和范例的充分佐证,彻底打破束缚学生思维的枷锁,使学生思维更开放,更活跃,真正达到巧学妙用的目的。这样的引领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为学生的写作实践搭建了桥梁。】

五、牛刀小试,实践简约

师:学者陈善说:“(读书应该)既能钻得进去,又要跳得出来。”看完这些巧学妙用的范例之后,我们也来试试,看能不能学以致用。一起来读今天的第三句话。

【屏显】

勇于尝试是实践独句成段简约美的不二法门。

《走过那一个拐角》成都一考生

《独句成段的作用》
与独有关的句子 第三篇

“独句成段”的修辞作用

独句成段就是以一个句子构成自然段,这在现代文章中是很常见的。大家知道,文章自然段的长短,取决于文章的内容层次和作者的思路条理,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但是,通过对现代文章分段情况的考察,我们发现:不少由一个句子构成的自然段,从内容上看并不是必须独立成段,而是作者有意为之的。即为了取得特殊效果而让某些句子单独成段。如鲁迅《狂人日记》:

……

【与独有关的句子】

但是我有勇气,他们便越想吃我,沾光一点这勇气。老头子跨出门,走不多远,便低声对大哥说道:“赶紧吃罢!”大哥点点头。原来也有你!这一件大发现,虽似意外,也在意中:合伙吃我的人,便是我的哥哥!

吃人的是我哥哥!

我是吃人的人的兄弟!

我自己被人吃了,可仍然是吃人的人的兄弟!

作者为了把封建礼教利用伦理关系吃人这一血的事实突出呈现在读者眼前,特意将三个感叹句独立成段。使之如电影中连续映现的特写镜头,触目惊心,发人深省。这里,独句成段的方式很好地体现了鲁迅“揭出病苦,引起疗救注意”的创作意图。由此可见,为适应题旨情境的需要而使独句成段,具有积极的修辞作用。这种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突现强调

现代文章分段书写是为了条理清楚,便于作者表述和读者阅读。从心理学角度看,独句成段之后,字句简短、节奏明快,特别是在视觉上显得突出醒目。因此,不少作家常运用独句成段方式来点明文章题旨、表达观点态度,以充分引起读者注意,收到突现强调的修辞效果。请看刘心武的《班主任》:

望着低头坐在床上,……的这个宋宝琦,张老师只觉得心里的火苗扑腾扑腾往上窜,一种无形的力量冲击着他的喉头,他几乎要喊出来——

救救被“四人帮”坑害的孩子!

面对被“四人帮”极左路线的愚民政策摧残的孩子,班主任张老师向人们发出了忧愤急切的呼喊。独句成段的格式,切合了“救救孩子”的主题,振聋发聩,令人深思。

茅盾的《白杨礼赞》也是一例:

白杨树实在不是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

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与独有关的句子】

……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

篇首即独句成段,鲜明地唱出了对白杨树的赞歌。接着,作者一唱三叹,以独句成段反复赞颂普通而不平凡的白杨树,让读者强烈地感受到文章以白杨树象征北方农民、歌颂力求上进的民族精神的主旨。

又如鲁迅的《拿来主义》,为阐明主张,特意让下面这句话独立成段:

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鲜明地告诉读者,必须树立辩证分析的态度,从文化遗产中有批判、有选择地“拿来”对我们有用有益的东西。

二、调整节奏

自然段具有构成文章节奏的功能。一般来说,长段节奏比较舒缓,短段节奏比较急促,而独句成段更是简捷、明快、有力。通过独句成段可以调整文章的节奏,以适应题旨情境的需要。 首先,运用独句成段的节奏特点来抒发激情。请来看朱自清的《春》: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的脚步近了:

……

春天象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象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象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它领着我们上前去。

四个句子独立成段,构成欢快热烈的节奏,写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抒发了对美好春天的向往和赞美。

其次,由于独句成段的节奏特点,不少作者还常常以之渲染紧张急迫的气氛,收到特殊的表达效果。通讯《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中有一以下一节文字:

……

可是,三门峡没用这种特效药!

这已经是二月三日的中午了。

张村公社医院又来电话:“如果明晨以前拿不到?二硫基丙醇?,十四名重患者将会死亡!” 找药的电话不断头地回来了:

运城县没有这种药!

临汾县没有这种药!

附近各地没有这种药!

……

短促急迫的语句,独句成段的格式,突出渲染了紧迫气氛。读之令人不禁为事态的严重而焦急,为人们救死扶伤的崇高精神所感动。这里,如果将同样的话合为一个自然段来写,其效果将逊色得多。

三、显示文脉

文脉就是文章组织材料、表达思想的线索条理。为了让读者把握文章线索、了解各个层次的内在联系,更好地理解文章,不少作家善于借助独句成段方式来显示文脉。常见有以下几种情况:

1、彩线串珠

如峻青的《秋色赋》,全文近十处独句成段,反复赞美迷人的秋色。既抒发了作者的情感,又显示了文章的线索,犹如“彩线串珠”,读来条理清晰、文路贯通。茅盾的《白杨礼赞》也是如此,全文以白杨树的“不平凡”为贯穿始终的主线,使若干文字近似的句子多次独句成段,显示了文章的主题线索,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2、前后照应

例如朱自清的《绿》,开头是独句成段:

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结尾也是独句成段,而且文字完全相同。这样首尾呼应,不仅使文章有头有尾、清楚利落,而且加深了读者的印象,引起读者的共鸣。

3、过渡标志

文章在思想内容、结构层次有较大变化时,常常出现过渡性的自然段,其中不少是独句成段。有的表示开头与正文之间的过渡,有的是由叙述一事过渡到另一事,有的是描写空间的转换,有的则是由倒叙转入顺叙,等等。从实际情况看,不少发挥过渡作用的独句段,大多可以归入前一个自然段而成为结句,或并入后一个自然段而成首句。作者之所以将它们独句成段,意在显示文章脉络的转换承接,以便读者更好理解。这就好比作者为读者设置的“导游路标”,循此而往,曲径通幽。

文章独句成段的修辞作用积极而丰富,除上述几种情况,还有用独句成段介绍时/地背景,描写环境氛围,以构成类似电影“分镜头”效果的;也有用独句成段记录人物对话(特别是多人对话)以节省叙述语言的,等等。限于篇幅,不再列举。

《有关孤独的句子》
与独有关的句子 第四篇

1、对面不言情脉脉,烟水隔,无人说似长相忆。

2、心情无缘无故的低落,对自己的孤单,感到有些莫名的哀伤。

3、由于时间的本身就是一种孤独,所以我一直在抒写着自己的寂寞。

4、孤独和年龄没有关系,只要你活着,就会是孤独。有关孤独的句子

5、孤单时,仍要守护心中的思念,有阴影的地方,必定有光。

6、灵魂深处的美丽和寂寞,总是需要一个人来读懂。

7、孤独从一开始注定要用一生来承担。

8、没有伴侣的孤单,即使是孤单,也可以很快乐。一个人的孤单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有了伴侣之后的那份孤单。孤单不是与生俱来的,9、当是时,孤灯一盏,举目无亲,两手空拳,寸心欲碎。绵绵此恨,曷其有极!

10、看了一场看不懂的电影,四处张望,发现别人专注而陶醉,才忽然明白孤独是什么。

11、孤独是空气,你呼吸着它而感觉到自己存在。

12、在这个被游戏充斥的城市里,也许我们只认识自己。

13、凤凰起丹穴,独向梧桐枝。

14、唯爱隐几时,独游无何乡。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zigeleikaoshi/436161.html

    上一篇:有关部的词语

    下一篇:押韵说说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