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和年度人力资源需求计划

| 人力资源考试 |

【www.guakaob.com--人力资源考试】

篇一:如何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和年度人力资源需求计划
2014年公司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无论是国家、地区还是企业,要想维持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要在激烈的国际经济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一定要有一支高素质的人力资源队伍。而人力资源队伍的建设,特别是人才队伍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高新技术的发展对人的素质及任何组织体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要保证经济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就必须对经济组织战略目标中人力资源的战略目标进行研究,就必须对未来人力资源工作的重点、人力资源的需求情况、人力资源的供给情况进行科学的预测和规划,以保证经济组织在需要人力资源的时候,能及时得到各种人才。要做到这一点,任何经济组织,都应该经常分析员工的状况,制定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实施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企业的战略规划强调经济回收,而企业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则强调人才的高质量培养与储备,使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中始终保持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从而为实现企业的目标做出根本性的保证。

第一节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概述

一、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涵义

“战略”一词,原为军事用语,指对战争全局的统筹和指导。在经济管理领域里,战略应取其泛指重大的、带全局性的或决定性的谋划之意,其涵义为具有统领性的、全局性的、决定胜败的谋略、方案和决策。

所谓规划,就是指从战略的高度上对未来时期事物发展的总体构想和规定,是比较全面的长远设想或蓝图。

所谓战略规划是指由组织中高层管理者制订的,只要对路线、方针、政策等重大问题的计划。它带有明显的全局性、整体目标性和长期性。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这一概念是指根据组织的发展战略,组织目标及组织内外环境的变化,预测未来组织任务和环境对组织的要求,为完成这些任务和满足这些要求而提供人力资源的过程。

包括分析人力资源的现状,预测组织未来人力资源的供求状况,制定行动计划及实施和评估计划等内容。

二、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内容

人力资源的战略规划工作包括选择方向、明确目标、拟定实现目标的途径、方法、程序、政策等内容。

从整体上看主要包含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制定和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实施两大部分或环节。

从具体的工作上看,人力资源的规划包括总体规划,旨在规划期内人力资源管理的总目标、总政策、实施步骤何总预算的安排等内容;包括人力资源各项业务的计划,指人员补充计划、分配计划、提升计划、教育培训计划、薪酬计划、保险福利计划、劳动关系计划、退休计划等内容。这些业务计划是总体战略规划的具体化,每一项业务计划都由目标、任务、政策保证,实施步骤及经费预算等项内容组成。

表3-1 人力资源规划内容表

三、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种类

1.从规划的时间期限上看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可分为短期规划、中期规划和长期规划。

2.从规划的范围上看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可分为整体性人力资源战略规划、部门人力资源规划、某项任务或工作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3.从规划的性质上看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可分为人力资源战略性规划和人力资源战术性规划。 长期的人力资源规划多属于战略性和整体性的;短期规划多属于战术性的和策略性的。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应主要阐明组织内人力资源需求和配置的总框架;阐明人力资源管理的重大方针、政策和原则;确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投资的预算等问题。

四、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任务与目标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任务首先是分析人力资源现阶段的基本状况。在此基础上,预测企业人力资源的供求状况,并制定供求平衡的措施。其次是规定各项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具体目标、任务、政策、步骤和预算,包括人力资源的补充、使用、培训等活动。再次,使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业务计划保持平衡,并使人力资源规划与组织其他计划相互衔接。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目标是通过规划企事业经济组织内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活动,努力使员工的需要与组织需要相吻合,形成高效率——高士气——高效率的良性循环,确保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

五、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意义

1.战略规划的管理与企业的效益密切相关。

美国豪斯和同事对92家企业的调查研究表明,有正式长期计划的17家企业的销售额、税后利润等指标都优于有非正式的长期计划或完全没有长期计划的其余企业。由此可以看出,规划与企业的经济效益是密切相关的。

2.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为组织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的保证。

变动的环境和战略需要对人力资源的数量、质量作出相应的调整。从组织内部来说,员工队伍本身就是处在变化之中,冗员或缺员都需要预先给予考虑和安排、采取相应的措施。此外人力资源现有结构是否合理,能否适应未来组织发展需要,也需要对人力资源进行整体分析并加以调整和改正。这些问题只有运用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管理手段,才能满足组织在发展过程中对人力资源的需要。

3.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为组织各项重大人事决策提供充分的依据和指导。

4.人力资源的战略规划有利于促进人力资源的开发。

通过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制定与实施,使组织内各级人员了解人力资源开发上存在的问题,并将问题解决在萌芽中,可以说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也是人力资源的开发工作。对满足员工的需要、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有巨大作用。

六、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程序

人力资源的战略规划一般程序如图3-1

图3-1 人力资源规划的一般程序

篇二:如何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和年度人力资源需求计划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书

1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书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书 一、战略目标 1、成为中国胶带行业的领导者; 2、使品牌成为中国的驰骋商标。 二、发展目标: 1、在珠三角、长三角地区收购与兼并 2/3 家胶带企业; 2、争取 2016 年在香港上市。 三、市场定位: 力争成为“激光、电子、电器、家电、手机、电脑、汽车、医疗设备行业胶带产品一揽子服 务提供商。 四、经营理念: 积极创新、追求卓越;全员参与、服务社会。 五、企业文化: 团结、敬业、成长、荣誉。 六、职责与使命: 人力资源中心作为日高集团战略执行单位, 承载着集团人资战略策划执行和企业人才育成的 使命。通过制定集团人力资源策略,协调用人机制,系统搭建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充分发挥集团 优势、实现资源共享、控制经营风险;通过人才的养成为集团战略发展提供人才储备,保持公司 人才竞争优势。其目标定位为:以问题为导向、以能力提升为基础,具有战略导向的供给功能。 其具体职能为:人资战略的制定、人才育成、人资制度建设、绩效管理、监督反馈,其关联 架构如下图。

2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书 七、人力资源 SWOT 分析: 1、SWOT 矩阵: S: (优势 Strengths) O: (机会 Opportunity)  属传统行业,受经济危机冲击影响不大;  整体经济发展态势良好,行业前景看好;  集团人力资源建设目标明确;  公司战略扩张需要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  集团享有资源条件优势;  经济发展利于招募高素质人才;  人力资源中心融洽的团队组织文化;  市场经济发展需要企业及其员工不断成长;  集团员工年龄结构趋年青化,易于接受新知  各分、子公司与集团管理同步,争取资源支 识。 持。 T: (威胁 Threats)  外部竞争激烈,人才流失风险增加;  员工薪资福利制度待完善,员工流失率居高 不下;  新用工政策法令实施与金融危机影响,使用 工成本上升;  未形成完善的留才机制,不利于留住核心人 才;  员工满意度不高,工作缺乏积极性,执行力 不佳。 W: (劣势 Weakness)  公司人资选、用、育、留机制未形成;  各公司人事管理未上升至人资层面, 管理成本 较高;  人力资源中心未形成完整人资体系;  公司高、精、尖人才稀少;  内部沟通壁垒,不利于外部人才引入;  人力资源素质不高,后备人才储备不足;  企业文化建设未落地,企业缺少凝聚力; 2、SWOT 分析: SO:  明确公司用人原则及用人机制, 制定吸引人才 及留才策略;  引进外部优秀人才,并能充分发挥人的绩效;  建立员工学习地图及职业发展通道;  制定人才储备培养规划,并付诸实施。 ST:  制定专项留才计划, 留住公司的核心员工;  制定人才储备计划,加强人才梯队建设;  改善员工薪资、福利待遇,降低员工流失 率;  建立和谐的企业文化,文化育人。

3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书 WO:  升级现有各公司人事管理系统, 由传统人事向 人力资源过渡;  将企业培训和员工个人成长需求结合起来;  制定集团及各公司的培训体系, 并将二者结合 起来;  打破内部沟通壁垒,留住优秀员工。 WT:  各公司的核心人才纳入集团留才规划中;  完善人资培训中心组织架构,健全其职责 职能。  健全相关激励措施,提高员工满意度,使 员工快乐工作。 八、集团人力资源结构分析(此项数据有待核实) : 集团目前下属分、子公司 3 家,即深圳市盈嘉丰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深圳日高胶带新 材料有限公司;恩平市盈嘉丰胶粘制品有限公司,其人力资源结构分析如下: 1、日高集团员工年龄结构分析: 2、集团学历结构分析:

4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书 综合 1、2 图表,集团员工整体年龄结构趋于年青化(平均年龄 27.6 岁) ,这有利于基层 班组长及一般技术人员的培养,但不利于高级人才储备建设。 3、直接员工与间接员工比例约为 1:1.5,作业层与管理层比例约为 2:1。 从表 3 可以看出,相对于直接员工、支持部门的间接员工富余,这不利于工作效率提升 和跨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建议对非增值单位可予以外包或精减。 4、管理层员工学历结构: 5、管理层员工年龄结构:

5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书 从该图表可以反映管理人员年龄多集中于 30 岁以下、且学历偏低,缺乏现代企业管理 和实际运作经验,人才职业化水平有待提升。 6、缺失数据: 集团总产值、员工个人薪资、员工异动数据,导致未分析项:人均收入成本、人力成本分 析、员工异动分析。 7、综合上述分析,目前集团人力资源结构整体上趋于年轻化,不利于团队养成和高端人才 储备建设;管理层员工在年龄与专业配置上大多存在断层或不匹配状态,其人力资源水 平有待提升。 九、集团人力需求与供给: 1、集团未来人力需求说明: ①集团计划在 2015 年收购胶带企业 3 家; ②新增企业以其上一年度的人员编制为依据,根据业务的发展适度调整; ③2014 及 2015 人力需求为净增加值。 2、人才需求与供给分析:

篇三:如何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和年度人力资源需求计划
2015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第1篇: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一、总体目标

根据集团总体战略经营目标,利用三到五年时间,围绕公司核心产业,以积蓄人力资本,构建企业文化为目标,整合组织流程、规范人事体系、建立素质模型、优化薪酬激励,通过人力资源的最大化发展,有力地推动集团向现代化新型企业发展。

二、目标解读

积蓄人力资本:利用3到5年时间,以培养为主、挖掘为辅、引进为补充,造就一支有操守、懂专业、善经营、能管理的人才队伍,包括房地产相关专业人才队伍、营销策划人才队伍、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和资本运作人才队伍;并将这支人才队伍锻炼和凝聚成一个上下目标一致、内外价值一致、内部沟通协调、专业能力互补和共担分险成果的高效能团队,

构建企业文化:公司成立和动作多年来,已经形成一定的"文化"和"习惯力量"。但是这种"文化"与刘总倡导的文化还有差异,还存在一些消极面。因此,需要花一段时间来逐渐总结、提炼企业的文化精髓;并通过制度建设和人员培训把这种文化逐渐固化下来,从而影响人的最终行为。企业文化建设一个工期的工程,一方面其建立需要改造人的思想,需要时间;另一方面企业文化需要随着社会和企业的发展而发展,需不断建设。希望五年之内可能形成一个初步的框架和适合企业实际的文化建设模式。

整合组织流程:组织机构和部门间权限流程是企业管理的基础。通过整合组织流程,规范各部门职责和相互间的配合关系,理顺分工合作和业务流程,实现高效管理支作可以整合各部门的人力资源,实现人力配置的科学合理,也为整个集团与各控股公司之间理顺关系打下基础。

规范人事体系:作为一家集团公司,一个合理规范的人事体系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为选用育留提供了最基本的依据,也是集团内部人力资源合理配置与流动的基础。因此需要建立科学规范的集团职位体系、组织架构流程、招聘录用流程、培训发展规范、绩效管理制度和淘汰选拔机制。这一整套人事体系有助于将整个公司对人的管理都纳入制度化的轨道。

建立素质模型:员工对企业的贡献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业务能力和工作动力。其中业务能力是基础和前提。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对于不同的职位,业务能力的要求是不同的,也就是要求员工具备不同种类和程度的能力。这些能力的种类和程度要求的组合就是能力素质模型。协助员工建议素质模型一方面有利于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另一方面有利于员工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实现终身学习,为打造学习型企业打基础。

优化薪酬激励:薪酬是激励员工的重要手段,但不是主要手段,更不是唯一手段。因此,一方面需要设计带有业绩激励导向的薪酬,另一方面,要不段完善包括期权、补充保险等在内的员工保障机制,建立包括内部培训、外派培训、国内外培训基地等在内的员工发展机制。通过这些机制的建立在维护员工关系,实现激励。

三、实施方案

1、建立公司职位体系

由于目前整个集团有总部,有子公司,有全资子公司,有控股公司,各个公司虽然都有职务名称,但职位体系相对比较混乱,需进行统一的规范,以便于以后子公司管理人员的流动与任命。根据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和公司法有关规范,集团可对全资子公司、控股公司和集团掌握经营管理权的公司进行人力资源的统一管理。

(1)规范职位名称:

建议整个集团职位后缀统一为7个:总经理、总监、部经理、经理、主管、专员、助理。具体的职位称呼即为:专业名称+职位后缀,如人力资源部经理、企划主管等;如为副职,则在专业名称和职位后缀间加"副"字。

统一后,公司的职位一共分为九级:总经理、副总经理、总监、部门经理、部门副经理、专业经理、主管、专员、助理。

(2)划分职等

职等是薪资核定的重要依据,是员工发展的通道展示,同时也是集团间人力资源调配的参照比较。职等与职位有一定的联系,一个职位可涵盖数个职等。建议总公司设25个职等。

(2)职位管理

员工进入公司后,在D、E两个阶段的职等上,每年绩效考核等级达到合格以上等级每年可晋升一个职等,A、B、C阶段的职等则需要凭业绩进行晋升。不同的职等对应不对的薪资、不同的培训和不同的福利待遇。从下一职等进入上一职等为晋升,同一职等工作变化为调动、从上一职等进入下一职等为降级。

2、规范录用流程

招聘录用是人才的进口关,直接影响到人力资源的素质水平。因此需要规范录用的流程。建议将整个集团(含集团公司、全资子公司、控股管理的子公司)的进口关统一归在集团人事行政部,即人员的招聘信息和应聘资料需由人力资源部统一归口。

(1)社会公开招聘

社会公开招聘适用于招聘应届大中专毕业生、工作经验在两年以内的专业技术人员及其他有必要通过公开招聘渠道进行招聘的人才、社会公开招聘由集团人力资源部和各子公司行政人事部配合实施。流程如下:

集团:部门整理用人需求计划(所需招聘人员的数量、岗位、能力学习要求等)集团人力资源部每月收集1次信息,研究并提出意见董事长签字同意人力资源部发布招聘信息(通过报纸、网站和其他公共媒体)在规定期限内收集简历人力资源部组织笔试人力资源部与用人部门组织面试人事总监或总经理录用面谈人力资源部核定薪资入职报到签定劳动合同试用期。

子公司:子公司行政人事部搜集整理需求计划报子公司总经理批准签字集团人力资源部每月收集1次信息,研究并提出意见子公司总经理同意人力资源部发布招聘信息通过报纸、网站和其他公共媒体)在规定期限内收集简历人力资源部组织笔试人力资源部与用人部门组织面试人事总监或总经理录用面谈人力资源部核定薪资入职报到签定劳动合同试用期。

(2)内部举荐(含自荐)

内部举荐适用公司紧缺型人才、有3-8年工作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以及其他公司急需的重要人才。鼓励员工进行内部举荐,内部举荐不需回避亲友关系,且给举荐成功的员工一定的物质奖励。内部举荐由集团人力资源部统一归口负责管理。流程如下:

举荐人向人力资源部提交被举荐人的简历等资料人力资源部每月收集一次信息人力资源部组织笔试或面试人事总监或总经理面谈人力资源部提出录用意见董事长批准录用录用安置(需考虑回避问题)

(3)猎头

猎头适用于有特殊技能人才、有8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以及公司需要的高级管理人才。猎头由人力资源部会同专业机构实施,流程如下:

人力资源部整理需猎取人才的相关资料总经理签核同意交专业机构猎头人力资源部组织候选人面试总经理面谈人力资源部提出录用意见董事长批准录用。

公司的进人渠道只能有以上三种,每一种有必须按照上述流程操作。(注:上述三种流程中,已经涵盖了一些特殊情况的处理方式,但由于可以通过几道环节把关,也可以确保通过关系进来的人员素质质量。)

3、薪资改善计划

应该说目前公司的薪资水平相对还是比较具备竞争力的,但是由于薪资没有进行全面系统的科学设计,因此没有充分体现激励因素,需要进行改善。企业发给员工薪资主要应该从下面几个方面去考虑:

首先是生存需要,工资收入是员工及其家庭物质生存的基础,因此薪资的基础水平应该根据社会平均薪资进行确认,调薪的幅度应该根据社会物价水平进行考虑,这一部分可以确定的是员工的基础薪资,确定这一部分薪资时不必考虑竞争对手或同行业的其他工资,也不具备激励作用。

其次是发展需要,工资收入是员工对前期教育投资的回报,同时也是其自身继续发展的需要。因此,确定薪资应该考虑员工所从事专业的学习投入成本和其以后知识更新的成本,确定这一部分薪资时,需要考虑的是该专业人才的社会紧缺程度,有时也会根据公司内的紧缺程度来进行调整。这一部分薪资是激励员工自我学习发展,特别是激励员工学习其具体工作中需要的技能的重要因素。

第三是实现需要,工资收入是员工在企业内工作表现程度的体现,一般来讲,绩效越好,期望得到的薪酬也会越高,同样,如果绩效越高,得到的奖励越多,就会鼓励员工不断创造较高的绩效。这一部分薪资是激励员工提高工作绩效的重要因素。

第四是社会责任需要,一般来讲员工的年龄越大,社会责任越重,就开始需要抚养老小,因此,在薪资确定时,需要在一定程度上考虑员工的工龄、在公司的工作时间等因素进行一些微调。这一部分薪资是给员工职业安全感的重要因素。

综上所述,影响某一员工薪资收入水平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两大类:即岗位因素和个人因素。这两个因素从数学上讲,又可以分为若干个变量:如岗位等级、专业差别、工龄、司龄、绩效表现等。因此一个员工新进公司时,应该有一套合理的数字模型帮助人力资源部确定其起始工资,而进入公司以后的薪酬变化,则根据其情况变化再调整。

薪资改善主要应从下述几步着手:

(1)统一规范薪资等级

按照目前东方智业给公司制订的薪资先统一规范,以后根据具体实施情况再进行适当的修改。

(2)确定核薪公式

一个岗位和一个人的薪资确定应该有一个科学的公式,建议所有人才均使用核薪公式确定基准薪资和薪资范围,然后再通过协商确定具体工资。

公式:岗位基数*(1+学历系数+专业系数)+同业经验补贴*年限+其他因素

举例说明:比如说公司确定助理的岗位基数1500元/月,同业经验补贴为100元/年,任职的起始条件是大专。这时招聘的小王是工程管理专业大学本科毕业,是公司比较紧缺的专业,有两年同专业工作经验,应聘该职位被录用后。小王的基准月薪可定为:

1500(1+0。1+0。1)+100*2=20XX元/月

在具体确定薪资的时候,还可以根据该员工面谈时的印象,是否取得一些领域内较好的成绩和本人的薪资要求进行上下的微调。但上调幅度不可以高于这个职位的最高薪资。这种薪资的确定方式会比单纯靠谈和印象要准确得多,一方面同时可以保证整个公司的工资比较有体系,同时也可以帮助公司比较好地掌握工资和用人的成本。

(3)年终奖金的确定

年终奖金主要是用于激励员工绩效表现,与员工分享公司的业绩。因此年终奖金的确定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第一,根据年初的业绩计划,确定年终奖金的总额,然后按照职位系数确定各岗位的奖金基数,最后根据绩效考核的结果,确定奖金的数额。第二,如果年底的运营超出计划,可以由董事长特拨一定数额的奖金,主要用于两个方面,一个是对有特殊贡献的优秀人才进行奖励,另一个是对全体员工普奖,这个普奖就不再考虑职位高低等情况了。

(4)加薪的确定

加薪的目的主要有三种情况:第一是职务晋升,建议以后公司不要职务调整即调整薪资,即岗变薪不变(实施岗变薪不变主要考虑以下几点:1、尽量减少平时的临时人事变动,尽量到调薪前统一调整;2、岗位薪资给的是人的能力,有时候到新岗位的人往往还不具备该岗位的能力,因此薪水不立即调整有一定的激励作用;3、有利于绩效考核的标准,因为如果中途调整职位,绩效考核的标准也会调整,很可能会出现由于刚调职位导致没有达到绩效考核要求的情况,反面会影响绩效奖金;4、可以通过年终奖金进行调整,虽然岗变薪不变,但年收入还是会有适当的增长的。)第二是绩效表现,员工一年绩效表现优秀的,除了年终奖以外,应该体现一部分在第二年的月薪里,这样能够起到更长久的激励和表率作用;第三是物价调整,每年物价都会有一些调整,同时,员工的在公司的工作年限也有增长,应考虑这一因素进行年度加薪。建议每年在统一时间调整(建议每年四月调整)所有员工的薪水。

综上所述:物价调整因素决定公司年度加薪的统一标准、再根据人事职位变动和绩效表现进行调整。

年度加薪公式:公司年度加薪统一标准+(绩效奖金/12)10%+职位变动调整

举例说明:如果今年公司统一的年度加薪标准为150元,老张去年年底奖金为2。4万元。则老张加薪金额为:150+(24000/12)*10%=350元。

具体的薪资计划还将与激励改善计划配套进行计划、组合和实施。

4、激励改善计划

员工激励除了薪资以外还有很多措施可以相配套,从物质上讲有:目前正在设计股票期权、菜单式福利计划、能力津贴计划、商业补充保险等;从发展和精神角度上讲有:度身打造的培训计划、职业生涯发展设计等等。这些属于人力资源发展的高端项目,将在以后逐渐规范实施。

经理持股计划将是以后对公司职业经理人员的重要激励制度。经理持股计划实施的对象原则上是四种,从重要性排序分别应该是:1、项目总经理;2、具有发展潜力高级经理人才;3、公司发展必须的技术和专业型人才;4、在公司长期服务的优秀员工。这四类对象的平均持股比例计划约为:4:3:2。5:0。5。具体的持股数额由各类对象的绩效表现而定。具体持股计划将在不久制订完成。

目前条件比较成熟可以实施的是能力津贴计划,从目前的人才当中选拔一部分,发给能力津贴,一方面留住公司急需的人才,另一方面使人才可以将这部分津贴用于再学习和深造。能力津贴采取合约制,即要与公司签定服务合约,如合约期内离开公司需要退还该津贴。

同时,菜单式福利计划也可以考虑实现,一方面可以帮助公司规避工资的纳税调整,另一方面可以规避员工的个人所得税,使员工的利益与公司利益都达到最大化。

5、培训发展规划

应该说人力资源短缺是影响公司进一步发展的最大问题,而由人力资源短缺造成的"知识垄断"、"信息垄断"也是目前导致个别职业经理人恶性竞争互相攻击的主要因素,同时也较大地影响了公司高层的科学客观地决策。因此大力培训发展人才是当务之急,也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

(1)现有人才培养

与专业公司合作或独立研究,迅速开发建立员工能力素质模型,确定针对素质模型的培训课程大纲,采取内部培训与外派培训相结合,课堂

培训与实践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再加上能力津贴的评定与发放,重点选拔和培养一批年富力强有发展前景的员工。根据上面所提到的职等,分别给予外派专业培训、台派培训、MBA学历深造等不同程度的培训发展机会。

(2)百名大学生计划

在3-5年内,招收100-150名应届大学毕业生,其中每年引进1-2名硕士生,引进本科生的比例不低于40%。这百名大学生实行定向强化培养,进入公司前全部进行职业规划与发展计划,全部纳入绩效考核系统。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第一、每年录用不少于30名应届大学毕业生(分两到三批),毕业生进入公司前全部规定职位,并制度职业规划与发展计划,毕业生的见习期内(1年)工资成本由集团公司承担,由各子公司负责培养使用和考核。

第二、这30名大学生实现高强度的培训和淘汰,对于培养大学生优秀的大学生的考核和培养第一年实行辅导员制,即一带一或一带二。辅导员实施补贴制,考核优秀的大学生的辅导员给予一定的奖金。大学生试用期内淘汰率不低于30%,一年内再淘汰不低于30%,以后每年淘汰5%-10%。由人力资源部负责跟踪。

第三、通过第一年辅导留用的大学生,第二年由各分公司挑选录用,被分公司录用的,工资成本由用人单位负责。

该计划的基本框架如上,如能通过同意,将制订详细的实施办法。

(3)全面培训提升计划

每年了解和制订一个培训重点,全面培养和提升老员工的文化、技能等素养,对法律基础、电脑基础等基本知识和技能,利用1-2年时间进行全面的梳理和培养,以使整个企业的人力资源水平达到一定层次。

6、绩效考核系统

绩效考核系统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系统,通过这个系统的运行可以将人力资源的管理与发展和公司的具体经营业绩牢牢地捆绑在一起。在目前人员素质未达到考核要求的情况下,建议可以先实地部门绩效考核办法,即针对部门而非单个员工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部门主管的奖罚以及部门内员工整体罚水平进行挂钩。这种绩效管理和考核一方面可以将绩效管理导入公司,为以后全面实施进行绩效管理基础。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针对个人的矛盾。绩效管理具体的实施方案需待今年年底各项数据标准统计出来以后,会同各部门制订明年的经营计划时一起制订,并结合明年组织架构变动确立具体的实施制度。

7、企业文化建设

应该说,无论是品牌建设还是企业文化建设都是一把手工程,都是需要有扎实的内部管理作为基础的,否则去搞那些宣传和花架子只可能是形式主意,花了钱不说,更关键的是会影响员工对"品牌"和"文化"内涵的理解,认为这两个都是虚的,都是形式主义的事情。因此,这几年不建议采取任何形式主义的方法来开展企业文化建设。而是通过培训和潜移默化的方法,通过制度建设,通过树立模范表率,通过内部管理来树立企业内部健康向上的价值观念,等基础牢固了再来进行提炼和全面建设。

现在企业文化主要着力要解决三个经理价值观上的问题:

1、倡导良性竞争。一个良性竞争的内部环境是企业需要的。职业经理人的成长应该来自于自己的发展,自己能力的提升和贡献的大小,而不是整垮谁。从20XX年的倒马运动开始,刘总已经经历了三次针对企业内经理人的运动,虽然在这期间刘总的立场坚定,很好地解决了问题,但根本的问题没有解决,那就是采取这种手段进行竞争的现象应该得到旗帜鲜明的批判,否则下面肯定还会有倒其他人的运动。大家的精力也很难集中到解决问题,谋求企业的发展上来。

2、倡导正面沟通。目前公司内部当面不说,背后乱说的现象非常严重。有许多问题,特别是如果对谁做的工作,办的事有意见,应当先采取合适的方法进行反馈和解决,而不是动不动就用来信来函的方式。具体的事情,经办的相关部门之间进行充分沟通后,问题解决不了再向上反映,这样也就不会造成误解和误会了。目前公司内部的非正面沟通和非正式沟通占主流的地位对于人力资源的建设和发展是非常不利的。部属之间有问题不能自己解决和缓解,最后问题也会都集中到董事长那里,这并不是一件坏事。公司里应该鼓励建设性对抗,即让产生问题的双方自行解决问题。问题解决不了,再上交。

3、传导宽以待人,严以律已。这其实是董事长一直挂在嘴边的,常讲的。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这一观念和行为却没有得到贯彻。相当一部分员工是宽以待已,严已律人,自己身上有问题,还在批评和攻击别人。这与董事长的要求其实是大相径庭的。

综上所述,董事长自身体现出的"老板文化"是非常优秀的,完全可以提炼成为公司的优秀文化。但是如果"老板文化"始终只是老板一个人的文化,没有被下属的职业经理人和员工接受、实践和倡导,就很难成为整个企业的文化。因此,建议董事长在处理一些事情的时候,除考虑事情结果本身外,多从事后的影响、对员工心理的影响和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角度来看,相信在三到五年的时间里,伴随着人力资源的壮大,健康的企业文化一定会如开源节流,水到渠成的。

四、时间安排

1、20XX年下半年:夯实基础、制定标准

完成公司职位体系的梳理与安排;进行企业培训体系的整理和规划,建立集团的经理人能力素质模型,形成集团的培训体系;根据能力素质模型和培训体系,大力开展针对一线员工和中层经理的各类培训;培训1-2名企业内部培训讲师;根据20XX年度各种总结的数据,进行统计和计算,形成明年的绩效考核的部门考核标准;完成公司人力资源现状分析与五年内人力资源需求测算;初步启动"百名大学生计划";制订完善经理人持股计划。

2、20XX年-20XX年:稳步推行、促进发展

全面实施部门绩效考核;深入开展培训,进一步完善培训体系,再培训2名左右内部培训讲师,集团培训体系形成;"百名大学生计划"全面展开,公司现有员工年平均培训课时不少于30小时;经理人持股计划实施修正;开展以倡导"德、能、勤、御"为核心内容的职业经理人职业修养培训与考核;实施薪资改善计划,并推进激励改善计划;公司组织流程进一步优化整合,基本实现公司人力资本的初步形成。

3、20XX年-20XX年:完善整合、巩固效果

规划并推行全员绩效管理体系;企业培训形成规模,80%以上的课程实现内训;"百名大学生计划"成果显现,公司员工年平均培训课时不少于40小时;经理人持股计划全面完善;企业文化提炼基本形成,并进行初步推行;全面完善集团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人力资本初具规模。

由于集团的人力资源管理本身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同进,人力资源管理的规划与实施又要与企业的战略与发展阶段密切配合,所以,上述的时间安排为计划,具体需要稳扎稳打,根据各阶段的具体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整体安排。如此战略整体获得同意并实施,将按月、季度和半年度分别进行计划、实施、反馈和总结。

第2篇: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21世纪伊始,当中国政府首次明确提出将“人才强国”作为一项重大国家战略的时候,国有企业集团的老总们也已深刻地意识到“人才兴企”的至关重要。人力资源已被视为企业的第一资源,其贡献价值远远超过了物质资源。人力资源的形成、培植、开发和使用已经成为决定企业生存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提升人力资源的管理水平,塑造核心人才竞争力,成为摆在大型企业集团面前的紧迫任务,而人力资源规划将在此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

一、人力资源规划能为企业带来什么

企业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这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而围绕“人”产生的许多问题也越来越让企业的老总们感到棘手和头痛。产业多元化的发展对专业化人员的强劲需求缺乏人才支撑,企业基于增强竞争力的规模扩张受限于员工素质能力,知识型员工的个人发展诉求变得日益强烈,各层次员工发展需求的差异得不到满足,人工成本的不断增长却无法维持对核心人才的吸引。,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以解决,就会影响企业的发展进程,削弱企业的竞争能力,最终导致企业战略目标无法实现。

信息时代,企业生存环境瞬息万变,以及企业面对变化缺乏适时的应变能力,是导致上述问题接踵而来,而企业家们却苦无良策的根本原因。那么如何增强自身的应变能力,充分预测“人”这个最为活跃的因素对企业可能的影响,而及时采取措施平复或减缓其所产生的振荡呢?人力资源规划实质上就是这样一项未雨绸缪的举措,它能够帮助企业发现现有人力资源与未来发展需要的差距、通过分析产生差距的原因,明确未来人力资源开发培养的方向和途径以及面临的潜在风险,并且设计和调整相应的政策和制度,以保证及时适应未来的环境变化,为实现人员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创造条件。

二、中华-博略对企业集团人力资源规划的理解和认知

现代人力资源规划与传统意义上人力资源规划的区别见表1,现代人力资源规划的立足点是基于战略的高度,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优化人力资源结构,构建人力资源管理综合体系。【如何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和年度人力资源需求计划】

表1:现代人力资源规划与传统意义上人力资源规划的区别

企业集团人力资源规划的功能定位

人力资源战略和规划与组织发展在中华-博略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六大功能模块(见图1)中,居于战略功能地位,而其他管理模块具有业务功能的属性。我们理解企业集团的人力资源规划是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对相应人员做出的战略部署和规划,是企业业务发展规划在人力资源层面的具体落实和体现。

图1:中华-博略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六大功能模块

由于人力资源是企业获得持久竞争优势的保障,越来越多的企业集团都开始重视对人力资源的整体规划,希望通过有效的人员规划,使企业拥有充备数量和质量的人力资源来支撑事业的持续发展,保证企业中长期发展战略的实现。但是目前国内企业集团在人力资源规划方面存在着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往往导致人力资源规划与实际情况差别很大,无法发挥其战略功能作用;或者是缺乏与其他人力资源业务管理功能模块的有机结合,使得人力资源规划不能执行落实。那么如何才能进行有效的企业集团人力资源规划?人力资源规划应当包括哪些重点内容?人力资源规划的主要方法是什么呢?我们认为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明确人力资源规划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地位和目的。如上所述,人力资源规划具有战略功能的属性,因此人力资源规划应当被视为企业在人力资源层面进行的战略性规划,定位在“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更为恰当。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是人力资源具体管理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对人事发展、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培训管理等业务管理功能模块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鉴于国内企业集团在规划方面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实践经验不足的现状,我们认为多数企业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应着眼于人力资源规划体系的建立,而并非传统意义上仅仅是对企业人员的需求和供给规模进行预测和平衡。

三、企业集团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目标

目前,企业集团在认识上的误区导致了人力资源规划存在一些普遍性的问题。比如:只追求人员数量上的规划,而忽视企业未来对于人力资源质量方面的要求;只侧重整体人员规模与企业发展的匹配,而没有关注企业员工个体的发展诉求;只着眼于对现状问题的审视,没有对未来发展提出人力资源对策措施等等,进而导致了人力资源规划的有效性降低。那么企业集团进行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到底需要实现什么目的呢?我们认为,在企业集团管理模式下,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应当实现如下目标:

1。根据企业集团战略目标,确定人力资源发展战略。

2。深入分析企业人力资源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发现问题和潜在风险,提出应对措施。

3。合理预测企业中长期人力资源需求和供给,规划和控制各业务板块人力资源发展规模。

4。规划核心人才职业生涯发展,打造企业核心人才竞争优势。

5。规划重点专业/技术/技能操作领域员工队伍发展,提高员工综合素质。

6。提出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和制度的改进建议,提升整体管理水平。

四、企业集团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主要特点

一般来讲,集团总部与下属企业的管理职能分工不同,企业集团总部负责整个集团战略目标与发展规划的制订,集团政策、制度的制定与实施监督,集团整体经营状况的宏观调节与控制,各下属单位经营管理策略的审核与协调,以及集团对外合作与发展等。而下属企业一般是以业务为核心,为集团公司提供决策信息支持,同时接受集团公司的指导与监督。

母子公司的这种管理模式,决定了集团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是由总部公司和下属各级企业多个层次的人力资源规划组成,各层次具备不同的特点和内容。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这里所指的是广义范围的集团人力资源战略规划,而狭义概念的集团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仅指集团总部层面的规划(

1。集团总部层面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主要特点

1)确定企业集团人力资源整体发展战略

集团总部需要根据企业总体业务发展战略,提出明确的集团人力资源发展战略。从而确保重点领域突出发展,兼顾各业务板块协调发展的需要,避免下属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偏离企业集团经营战略的要求。

2)侧重国家人力资源政策制度和人力资源市场的宏观研究

作为集团整体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是对企业人力资源进行中长期的战略部署,要求集团总部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国家人力资源政策制度、本行业人力资源市场环境、以及本企业面临的潜在人力资源风险和危机等宏观层面进行深入研究分析,为企业集团人力资源政策和规划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3)关注企业集团人力资源现实状况的微观分析(见图2)

结合宏观因素的分析,集团人力资源战略规划还需关注对本企业人力资源现状的分析评价。一般来说,通过对集团人力资源存量进行规模、结构、素质等方面的摸底分析,发现本企业人力资源方面的现实问题,以及人力资源在行业中所处的水平和差距。其中人力资源规模的分析应当关注企业集团人力资源总量规模和各业务板块或产业链各环节人员的分布情况;人员结构的分析应当从人员的年龄、学历、岗位和专业等纬度判断现有人力资源结构的合理性;而素质评价应当侧重于人力资源的品德、知识、能力、竞争力等方面。通常集团人力资源的现状分析是基于下属企业的人员现状分析,以及集团总部的信息核实和分类汇总处理两项工作的全部完成。

4)平衡协调人员分布结构,控制集团人力资源总体发展规模(见图2)

集团总部需要审核批准下属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统一协调和平衡各业务板块或产业领域的人员数量分布,形成集团人力资源供求规划,预测集团人力资源的总体发展规模。

图2集团人力资源学历分布、板块人员需求预测

5)提出企业集团核心人才评价标准,进行核心人才职业发展规划

企业对于人才的选拔,尤其是对核心人才的甄选、培养和使用至关重要,其数量和质量水平直接关系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整体水平。建立企业核心人才的选拔和规划体系,是保证企业核心人才队伍持续发展的条件基础。所以,集团总部需要根据企业发展的客观需要,明确集团核心人才的范围和选拔标准,从而指导下属企业推荐或遴选核心人才。

6)改进集团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制度规划的建议

为了实现企业集团人力资源发展战略,保障企业未来人力资源的有效供给,落实核心人才职业发展规划。,集团总部必须制定和完善集团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相关政策、制度。对哪些政策需要修订或建立,主要的内容框架以及时间计划等都是集团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内容之一。这里所指的政策、制度是关系整个集团的人力资源政策制度,诸如集团内外部招聘政策、集团内部人员流动政策、核心人才培养计划、干部考核制度等等(见表2举例)。

表2:人力资源规划示例

2。下属企业层面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主要特点

1)根据企业业务发展战略,进行人员需求详细预测(见表3)

各级企业的各个部门按照公司职位管理制度的要求进行未来年度岗位需求和基于岗位需求的人员配置预测。

2)分析企业人力资源存量状况,进行人员供给预测

通过对本企业内外部人力资源状况的详细分析,合理预测未来人力资源供给规模和趋势特点。

3)进行供求平衡分析,提出供求保障措施

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发现企业人力资源方面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实现供求平衡的保障措施。需要上级企业或集团总部提供支持的,提交建议方案。

4)制定本企业核心人才评价标准,规划核心人才职业生涯

在集团核心人才评价标准的框架下,结合本企业的产业特点和发展阶段确定本企业的核心人才评价标准,并对核心人才建立专门档案,对其职业生涯发展进行设计和规划。各级下属企业不一定必须开展这项工作,一般在集团二级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中包含这部分内容。

表3:公司岗位人员净增需求预测

五、中华-博略的咨询方法体系介绍

中华-博略在长期的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服务过程中,已经建立起一套关于“企业集团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成熟的方法体系,并且日臻完善。

我们认为企业集团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体系是由人力资源年度供求滚动规划、中高级核心人才规划、专业队伍发展规划三个部分组成。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制度是对这三个组成部分在规划时间、流程、方法、组织、内容方面的具体规定和要求。

人力资源年度供求滚动规划主要包括对人力资源宏观环境和企业现实情况的分析、未来年度集团人力资源需求供给的预测、以及保障人员供给的对策和举措等内容。供求滚动规划是其他两部分规划的基础,通常集团人力资源战略规划首先是从人力资源年度供求滚动规划开始的。该规划时间跨度一般为3-5年,每年定期连续滚动编制。在进入规划编制之前,我们一般会建议客户对本企业集团所属单位进行业务板块的分类,同时确定相应的重点专业(工种)(见图3)。同时还要制定集团人力资源规划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人力资源规划编制手册》(见图2),对人力资源规划的组织体系和职责、编制流程、具体内容、报告体系做出说明和限定。所属单位按照《手册》规定具体执行,并层层汇总至集团总部。集团总部分析核实上报的规划数据和信息,确保其合理完整性。然后按照业务板块或产业链环节、专业和工种分类进行人力资源信息统计汇总与详细分析。最后以集团业务发展战略为导向,综合平衡各业务板块人力资源分布与规模,编制集团人力资源供求滚动规划,提出人力资源供求方面的保障对策和计划。

图3人力资源规划部分文件示例

高级核心人才规划主要是在供求滚动规划的基础上,对企业集团各类别的高级核心人才在职业发展方面进行的专门规划。通常我们建议客户根据自己的企业特点确定核心人才的范围。例如我们曾经建议生产企业的客户按照高级管理人才、高级专业技术人才、高级技能人才确定核心人才队伍。建立甄选核心人才的标准体系和测评体系,设计核心人才的职业生涯规划、培养开发计划,制定核心人才的考核政策和制度都是核心人才规划的具体内容。

专业队伍发展规划是基于企业的重点专业或工种,对各只队伍人员状况进行现状分析,在未来专业队伍发展方向、人员开发和调配等方面做出整体规划,以提升整个专业或工种队伍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和人员使用效率,避免专业队伍出现人员断层、结构不合理的局面。通常我们建议客户成立一些集团核心专业小组,由各小组完成专业队伍发展规划。

需要指出,由于客户以往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限制,可能无法在一次咨询项目中全部完成上述集团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内容,所以对于从未进行过人力资源规划的集团企业,我们一般会建议首先编制年度供求滚动规划,同时为核心人才规划和专业队伍规划进行一些组织上的准备工作,通过1-2年时间逐步完善集团人力资源规划体系。

在规划编制中,我们通常建议采用基于岗位设置和专业或工种两个纬度的统计口径,进行人力资源现状信息收集和未来人员供求的规划。这样既能看到横向层面各级组织发展的规模,提高职位管理的水平,又能了解纵向层面各支队伍人员的分布与发展情况,为核心人才和专业队伍规划提供有效信息。

作为人力资源规划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专业队伍发展规划和核心人才发展规划,是建立在人力资源供求滚动规划基础之上的,两项规划的内容与滚动规划比较,更具针对性,所以要求更高质量的信息和数据支持,比如需要确定核心专业的范围、成立核心专业小组,制定专业高级人才和高级技能人才选拔标准、建立技能人才职业鉴定系统和员工素质测评体系等等。因此可以看到,专业队伍发展规划和核心人才发展规划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首先需要开展一些基础性工作,可以按照时间计划逐步完善。

六、其他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为了确保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有效性,还需要建立一些必要的配套政策制度,推进规划的切实执行。

1。建立集团对所属单位的人力资源规划审核批复制度

2。建立人力资源规划执行差异分析制度

3。集团实施对各级单位的人力资源规划考核和审计

4。其他业务管理模块相关具体政策措施的制定与落实

第3篇: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概述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是指根据组织的发展战略、目标及组织内外环境的变化,预测未来的组织任务和环境对组织的要求,以及为完成这些任务,满足这些要求而提供人力资源的过程。狭义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是指对可能的人员需求、供给情况作出预测,并据此储备或减少相应的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内容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不同于以往的人力资源规划,更强调规划的战略性。“战略”一词原为军事用语,是指作战的谋略。《辞海》中对战略的定义是:“军事名词。对战争全局的筹划和指挥。它依据敌对双方的军事、政治、经济、地理等因素,照顾战争全局的各方面,规定军事力量的准备和运用。”“战略”的英文是“strategy”,来源于希腊语的stratagia,亦是与军事有关。《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对战略的定义是:“在战争中利用军事手段达到战略目的的科学和艺术。”随着人类实践活动的发展,“战略”一词被广泛地运用于军事领域之外。XzS中国好文秘

由于“战略”的特殊含义,该词被引用到企业管理学的各个领域,并且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美国哈佛商学院的安德鲁斯(K·Andrews)教授认为,战略从本质上讲,是要通过一种模式,把企业的目的、方针、政策和经营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企业形成自己的特殊战略属性和竞争优势,将不确定的环境具体化,以便较容易地着手解决这些问题。美国达梯莱斯学院的魁因(J·B·Quinn)教授认为,战略是一种模式或计划,它将一个组织的主要目的、政策与活动按照一定的顺序结合成一个紧密的整体。从管理学家的定义中,我们可以认识到,战略是一种计划或模式,为组织的特定目标服务,要解决一定的问题。因此,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是为组织的人力资源目标服务、要解决人力资源供需动态平衡问题,同时,它包含了一系列计划,也反映了一系列行动。

战略具有总体性、系统性、长远性、指导性、竞争性、现实性等特点,导致了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比人力资源规划更全面、更系统、更长远。因此,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着眼于长期规划,兼顾中期规划、短期规划;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着眼于企业总体人力资源规划,兼顾部门人力资源规划、某项任务的人力资源规划;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着眼于战略性人力资源规划,兼顾战术性人力资源规划。

许多学者已对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内容进行了划分,对几项内容上的划分大体一致,但对另几项内容的划分又存在着许多区别,如划分内容上的区别、表述上的差异等。认识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重点和兼顾内容,非常有利于认清各项内容的主次、结构和作用,在以上认识的基础上,结合目前主流的划分方式,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内容可分成七个子规划:

1.外部人员补充规划:指根据组织内外环境变化和组织发展战略,通过有计划地吸收外部人员,从而对组织中长期内可能产生的空缺职位加以补充的规划;

2.内部人员流动规划:指根据组织内外环境变化和缓缓发展战略,通过有计划的组织内部人员流动,实现在未来职位上配置内部人员的规划;

【如何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和年度人力资源需求计划】

3.退休解聘规划:指根据内外环境变化和组织发展战略,通过有计划有让达退休标准人员和不合格人员离开组织,从而使组织的人员结构更化、更合理的规划;

4.职业生涯规划:指组织根据组织内外环境变化和组织发展战略引导员工职业发展方向,员工根据个人能力、兴趣、个性和可能的机会制定个人职业发展计划,从而组织可系统安排内部员工职业发展的规划;

5.培训开发计划:指根据组织内外环境变化和组织发展战略,考虑员工发展需要,通过对员工有计划地培训和开发,提高员工能力、引导员工态度,使员工适应未来岗位的规划;

6.薪酬激励规划:指根据组织内外环境变化和组织发展战略,为了使员工结构保持在一个恰当水平,为了提高员工工作绩效,为了激发员工工作热情,制定一系列薪酬激励政策的规划;

7.组织文化规划:指根据组织内外环境变化和组织发展战备的需要,不断完善组织长期积累形成的组织文化,使其在未来能更好地引导和激励员工,从而为组织提供更优秀的人力资源规划。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是人力资源工作的起点,是企业人事行动的指南和工作纲领。在战略规划层次上,人力资源规划主要涉及的内容是:企业外部环境因素分析、预计未来企业总需求中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估计远期的企业内部人力资源数量、人力资源规划的调整等,重点在分析问题。在经营计划的层次上,人力资源规划涉及对人力资源需求与供给量的预测,并根据企业人力资源的方针政策,制定具体的行动方案。

第4篇: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人力资源是指人所具有的对价值创造起贡献作用并且能够被组织所利用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是指总人口在经济上可供利用的最高人口数量,或指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包括就业人口、失业人口、就学人口、家务劳动人口和军事人口。前两部分人口合计为经济活动人口,亦即现实的社会劳动力;后3部分人口是潜在人力资源,虽具备劳动能力,但尚未成为社会劳动力。劳动力来自人力资源,而人力资源来自人口的部分阶层。

人力资源的特点: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其开发和利用受时间限制)、能动性(不仅为被开发和被利用的对象,且具有自我开发的能力)、两重性、连续性、再生性、社会性和消耗性。

通常来说,人力资源的数量为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数量,其质量指经济活动人口具有的体质、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水平。一定数量的人力资源是社会生产的必要的先决条件。一般说来,充足的人力资源有利于生产的发展,但其数量要与物质资料的生产相适应,若超过物质资料的生产,不仅消耗了大量新增的产品,且多余的人力也无法就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反而产生不利影响。在现代科学技术飞跃发展的情况下,经济发展主要靠经济活动人口素质的提高,随着生产中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人力资源的质量在经济发展中将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人力资源规划的定义

人力资源管理规划又称人力资源计划(HRPlanning,简记HRP),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部分和重要领域。猎头顾问钟克峰先生认为,一般来说,关于人力资源规划的理解,主要有三个层次的意思:

1、确保组织和部门在需要的时间和岗位上获得所需要的合格人员,并使组织和个人得到长期的益处;

2、在组织和员工目标达到最大一致的情况下,使人力资源的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

3、分析组织在环境变化中的人力资源需求状况,并制定必要的政策和措施以满足这些要求。

所谓人力资源规划是预测未来的组织任务和环境对组织的要求以及为此而提供人员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工作者和组织的利益,最有效地利用短缺人才。在这个总的概念下,人力资源规划系统包括几项具体的相互关联的活动(

人员档案资料:用于估计目前的人力资源(技术、能力和潜力)和分析目前这些人力资源的利用情况。

人力资源预测:预测未来的人员要求(所需的工作者数量、预计的可供数量、所需的技术组合、内部与外部劳动力供给量)。

行动计划:通过招募、录用、培训、工作安排、工作调动、提升、发展和酬劳等行动来增加合格的人员,弥补预计的空缺。

控制与评价:通过检查人力资源目标的实现程度,提供关于人力资源计划的系统的反馈信息。

由此看来,人力资源规划就是组织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的平衡过程。

人力资源六大模块

人力资源分为人力资源规划、人员招聘与配置、培训开发与实施、绩效考核与实施、薪酬福利、员工关系管理六大模块。

具体细分:

一、人力资源规划:1、组织机构的设置,2、企业组织机构的调整与分析,3、企业人员供给需求分析,4、企业人力资源制度的制定,5、人力资源管理费用预算的编制与执行;(国际人力资源管理1、职业生涯发展理论2、组织内部评估3、组织发展与变革;4、计划组织职业发展;5、比较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综述6、开发人力资源发展战略计划7、工作中的绩效因素8、员工授权与监管)

二、人力资源的招聘与配置:1、招聘需求分析,2、工作分析和胜任能力分析,3、招聘程序和策略、4、招聘渠道分析与选择,5、招聘实施,6、特殊政策与应变方案,7、离职面谈,8、降低员工流失的措施

三、人力资源培训和开发1、理论学习,2、项目评估,3、调查与平谷,4、培训与发展,5、需求评估与培训,6、培训建议的构成,7、培训、发展与员工教育,8、培训的设计、系统方法,9、开发管理与企业领导;开发自己和他人,10、项目管理:项目开发与管理惯例。

四、人力资源绩效管理:1、绩效管理准备阶段,2、实施阶段,3、考评阶段,4、总结阶段,5、应用开发阶段,6、绩效管理的面谈,7、绩效改进的方法,8、行为导向型考评方法,9、结果导向型考评方法。

五、人力资源薪酬福利管理:(补偿、激励和收益)1、薪酬,2、构建全面的薪酬体系(岗位评价与薪酬等级、薪酬调查、薪酬计划、薪酬结构、薪酬制度的制定、薪酬制度的调整、人工成本核算),3、福利和其它薪酬问题(福利保险管理、企业福利项目的设计、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补充医疗保险的设计)4、评估绩效和提供反馈。

六、人力资源的员工和劳动关系:1、就业法,2、劳动关系和社会,3、行业关系和社会,4、劳资谈判,5、工会化和劳资谈判(安全、保安和健康、安全和健康项目安全和健康的工作环境促进工作场所的安全和健康管理执业健康和安全)

人力资源管理与竞争1、人力资源管理与竞争优势,2、人力资源管理的发令以及环境,3、人力资源规划,4、工作分析,5、人员招聘6、培训和发展员工7、员工绩效评估8、提高生产力方案。

国内企业普遍存在的人力资源问题

YIntl“管理上市”系列丛书之《绩效·剑》认为,认为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目前国内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

1、缺乏与企业战略相匹配的人力资源规划。

2、缺乏规范化、定量化的员工绩效考评体系。

3、信息沟通体系影响了员工参与管理。

4、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的培训工作。

【如何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和年度人力资源需求计划】

5、缺乏长期有效的激励手段,报酬制度尚未完整、健全。

6、距离“以人为中心”的理念尚远。

篇四:如何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和年度人力资源需求计划
2015人力资源规划方案

第1篇:人力资源规划方案

工作规划

根据佐尚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前期人力资源建设中的工作分析、岗位评估结果,在对组织架构进行调整,人员重新编配的前提下,人力资源部工作总体思路:以招聘为先导,调整、完善人力资源招聘体系,加强新员工入职管理,协助佐尚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进行岗位评估后的薪酬设定与绩效考评体系推行、维护,利用工作分析、岗位评估结果建立健全培训体系,以标准化、集团化模式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具体工作步骤如下:

1、统一思想,树立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在前期与佐尚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的老师沟通中,其有意愿为公司主管级以上人员培训“非人力资源部门主管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建议公司使佐尚管公司为部门主管以上人员培训此课程,确保公司在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推行中形成统一的认识,使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知识在管理层中普及,降低后期绩效推行的阻力、提升推行效率。

2、加强内部建设,明确人员工作职责

在部门、人员调整后,结合工作流程,将对人力资源部门内部进一步明确各个岗位及相关的工作人员的职责,全面整理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流程和表单,制订人力资源内部工作和会议通报制度。在人力资源内部建立起会务、培训沟通渠道与OA沟通模式相结合部门内部定期沟通机制,使人员首先养成良好的内部工作氛围。

3、建立健全招聘体系、强化招聘职能

首先根据各个岗位的岗位职责(或工作说明书)提炼出基本的任职素质,建立基本的任职素质模型,确定招募的人员标准,建立起基本任职素质模型库,为简历的筛选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使招聘工作更为系统化。

其次构建招聘渠道。目前的招聘渠道主要有内部招聘、行业媒体、人才市场、校园招聘、人才中介公司、人际推荐、网络招聘、人才追逐等。结合目前招聘效果、行业特点,加大网络宣传、小广告张贴、内部人员推荐,在维护好现有招聘渠道的基础上,与外围招聘人员沟通,了解更多的渠道,进行新的招聘渠道的开拓。

第三建立管理人员招聘评估体系。对招募的管理人员,进行人才测评、评估,选定测评、评估工具,为面试人员评估上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

第四优化招聘流程,根据集团与各公司办公相对分散,招聘工作由集团统一管理特点,在流程的设定上,建立起集团与各公司面试联动,确保招聘的人员使招、录双方都满意,更适合岗位需求。

第五完善招聘、测评及评估表单。按流程化、结构化面试、审批要求,优化各类招聘、入职表单。

4、建立健全培训体系、加强培训效果评估

公司培训体系的建设以企业战略为导向,着眼员工岗位胜任力的提升,在关注员工职业化塑造及职业生涯规划的同时,提高员工绩效和组织效率、促进员工个人全面发展,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提供动态的人才支撑。

首先建立起以人力资源部牵头,以各部门主管、经理为骨干力量的培训组织体系,根据层级的不同,培训课程的开发、编排,培训授课方式进行规范。

其次课程体系建立。

新员工课程体系建立上,以文化认同、角色定位为核心,分别在试用初、中期及结束选择、开发不同课程进行培训。入职初期的企业概况、发展史、经营模式、企业文化,员工品行规范、企业制度、规章、工作流程、仪表礼仪为中心课程安排;试用中期的团队意识训练、职业素养引导为重点;试用结束前总结提升、责任意识等为主导,结合员工自我试用总结,提升对企业、岗位的认知力。

老员工课程体系建立上,以纪律意识、工作技能为核心,不定期的进行团队精神、工作态度、工作流程提升、员工品行规范、规章制度等课程培训,并根据培训需求调查,结合工作中存在不足进行课程的开发。

骨干力量与基层管理人员课程建立上,以团队管理、沟通技能、时间管理与工作效率、培训引导能力等,在培训需求及企业运营需求基础上进行课程的开发与编排。

中层、高层管理人员课程建立上,以职业经理人核心技能、领导力与执行力、如何打造高效的工作团队、问题分析与解决、时间管理与工作计划、非HR经理的HR管理等课程进行开发。

课程的开发必须依据公司发展战略需求及员工成长状态、动态调整关键培训内容。逐渐形成公司课题及案例库。

根据培训对象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培训形式。

第三、培训讲师队伍建设。结合目前公司培训现状,培训讲师队伍以各级骨干、主管为主,对其进行培训讲师必备的素质、技能的培训。并结合不同层级的培训需求,采取外聘培训讲师或参加外部培训,使讲师队伍以内部讲师为主,外聘、外培为辅培训讲师队伍。

在访谈中,因公司业务性质、工作时间特点,有些骨干、主管虽然在进行着员工培训、但效果不佳,且自身没有授课的积极。

在培训讲师队伍建设中,可以设定授课奖励制度(

第四、培训制度、流程体系建设。对于公司目前培训制度进行整理、汇编,结合公司运营发展需,进行必要的修订,完善培训制度,优化培训流程。

第五、培训评估系统建设。对于每一项培训,根据授课内容,进行不同层级的评估。培训结束后,培训人员对于培训建议与意见,反馈培训课程、讲师情况,首先做好反应层面的评估;对于培训课程进行考试或让员工来谈心得体会,做好学习层面的评估;培训结整一段时间后,检查参训人员行为、绩效是否是改变或提升,进行行为层面的评估;对于培训后,公司运营、发展是否起到了积极的影响,从而进行结果的评估。

第六、建立健全培训档案。员工培训档案是员工晋升、年终考评、防范劳动纠纷的重要依据。根据管理效率,可进行人人建档或按月建档,确保员工培训档案的完整性。

5、强化执行力、推进绩效薪酬体系运行

绩效薪酬体系依佐尚管理公司对公司进行岗位调查、工作分析、岗位评估的基础上确定的,其形成时间长、动员人员多、制作成本高。人力资源部协助管理加大推行力度,做好绩效访谈、跟踪、效果评估及考核结果的应用。

一是加大检查、追踪力度,确保绩效指标数据来源的准确真实性;

二是对于各项考评指标,力求量化衡量,不能量化,评估方法要科学,指标定义要界定明确;

三是绩效考评过程,要做到公平、公正;绩效结果一定要反馈到个人,确保被考评人员了解自身不足,下步知道工作如何进行改进。【如何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和年度人力资源需求计划】

四是结合考评过程跟踪、辅导,了解人员需求,进行人员培训课程开发。

6、其它方面

指导下属做好员工关系管理,一是社保年度审核;二是员工档案管理;三是劳动合同管理;四是部门人员下基层进行必须的员工访谈,并有记录;五是人事报表提交完整性;六是工作计划总结规范等员工关系、人事事务工作开展与完成。

由于入职时间短,看到的、听到只是工作中的参考,对于大量信息一是要消化,二是要分析,了解信息中关键因素及背景,通过表面了解更深层的原因,力求解决就要见效。

第2篇:人力资源规划方案

人力资源规划是一种战略规划,着眼于为未来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先准备人力,持续和系统地分析企业在不断变化的条件下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并开发制定出与企业组织长期效益相适应的人事政策的过程。它是企业整体规划和财政预算的有机组成部分,因为对人力资源的投入和预测与企业长期规划之间的影响是相互的。

人力资源规划一般包括人员总规划、职务编制规划、人员配置规划、人员需求规划、人员供给规划、人员补充规划、人员考核规划、薪酬规划、人才分配规划、人力资源管理政策规划、投资预算规划等等。制定人力资源规划必须遵循的几个原则。第一,必须充分考虑内部、外部环境的变化。人力资源规划只有充分地考虑了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才能适应需要,真正做到为企业发展的目标服务。为了更好地适应这些变化,在人力资源规划中应该对可能出现的情况作出预测包括风险和变化,最好能有面对风险的应对策略。第二,明确人力资源规划的根本目的,确保企业的人力资源。企业的人力资源保障问题是人力资源规划中应解决的核心问题。只有有效地保证了对企业的人力资源供给,才可能去进行更深层次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第三,人力资源规划的最终目的是使企业和员工都得到发展,取得预期目标。人力资源规划不仅要面向企业规划,而且要面向员工规划。企业的发展和员工的发展是互相依托、互相促进的关系。如果只考虑企业的发展需要,而忽视了员工的发展,则会有损企业发展目标的实现。优秀的人力资源规划,一定是能够使企业的员工实现长期利益的规划,一定是能够使企业和员工共同发展的规划。第四,优质的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内部相关人员共同完成的,而绝非人力资源部单独所能够解决的问题。因此,人力资源部在进行人才资源规划时,一定要注意充分吸收各个部门以及高层管理者的参与,只有这样,人力资源规划才能够符合企业实际并落到实处。

在年度或季度结束时编制相应人力资源规划体系,步骤如下:

首先是根据企业的发展规划,结合企业各部门的人力资源需求报告进行盘点,确定人力资源需求的大致情况。结合企业现有人员及职务人员,职务可能出现的变动情况,职务的空缺数量等,掌握企业整体的人员配置情况,编制相应的配置计划。

其次是编制职务计划。企业发展过程中,除原有的职务外,还会逐渐有新的职务诞生,因此,在编制人力资源计划时,不能忽视职务计划。编制职务计划要充分做好职务分析,根据企业的发展规划,综合职务分析报告的内容,详细陈述企业的组织结构、职务设置、职位描述和职务资格要求等内容,为企业描述未来的组织职能规模和模式。

第三是合理预测各部门人员需求。在人员配置和职务计划的基础上,合理预测各部门的人员需求状况。在做人员需求预测是,应注意将预测中需求的职务名称、人员数量、希望到岗时间等详细列出,形成一个标明有员工数量、招聘成本、技能要求、工作类别,及为完成组织目标所需的管理人员数量和层次的分列表,依据该表有目的地实施日后的人员补充计划。

第四是确定员工供给状况。人员供给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公司内部提升,二是从外部招聘。如果采取第一种方式,人力资源部经理要求充分了解公司各部门优秀员工,了解符合提升的条件的员工数量、整体质量等,也可与各部门经理联系,希望他们推荐。内部提升是一种比较好的方式,因为被提升的员工基本上已经接受了公司的文化,省去了文化培养的程序。其次是通过提升使员工得到某种满足,更易激发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外部招聘相对来说比内部提升效果要差一些,但也不是全部,如果能够从外部招聘优秀人才并留住人才,得以发挥其作用,也是很好的。在确认供给状况时要陈述清楚人员供给的方式、人员内外部的流动政策、人员获取途径和获取实施计划等。

第五是制定人力资源管理政策调整计划。该计划中要明确阐述人力资源政策调整的原因、调整步骤和调整范围等。人力资源调整是一个牵涉面很广的内容,包括招聘政策调整、绩效考核制度调整、薪酬和福利调整、激励制度调整、员工管理制度调整等等。人力资源管理政策调整计划是编制人力资源计划的先决条件,只有制定好相应的管理政策调整计划,才能更好地实施人力资源调整,实现调整的目的。

第六是编制人力资源费用预算。费用预算包括招聘费用,员工培训培训费用,工资费用,劳保福利费用等等。有详细的费用预算,让公司决策层知道本部门的每一笔钱花在什么地方,才更容易得到相应的费用,实现人力资源调整计划。

第七是编制培训计划。对员工进行必要的培训,已成为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内容。培训的目的一方面是提升企业现有员工的素质,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培养员工认同公司的经营理念,认同公司的企业文化,培养员工爱岗敬业精神。培训计划中要包括培训政策、培训需求、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培训效果评估以及培训考核等内容,每一项都要有详细的文档,有时间进度和可操作性。

最后,在编写人力资源规划时,还要注意防止人力资源管理中可能会遇到的风险,比如优秀员工被猎头公司相中、新的人力政策导致员工情绪不满、内部提升遇到阻力、外部招聘失败等等。这些潜在的风险有些甚至会影响到公司的正常运作,甚至造成致命的打击。规避这些风险是人力资源部的一项重要职责,在编写人力资源计划时要结合公司实际,综合职务分析和员工情绪调查表,提出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及应对办法,尽可能减少风险带来损失。

人力资源规划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必须关注影响人力资源规划的各种因素。实践中,我们发现

,一些企业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往往缺乏动态的人力资源规划和开发观念,它们把人力资源规划理解为静态地收集信息和相关的人事政策信息,无论在观念上还是实践上都有依赖以往规划,一劳永逸的思想。这是一种有害的错误观念。因为这种静态观念与动态的市场需求和人才自身发展的需求是极不适应的,造成人力资源得不到合理的利用,甚至严重地影响了人力资源的稳定性,造成优秀人才的流失,对企业的发展壮大极为不利。所以,企业在做人力资源规划时,必须坚持动态的规划,必须密切关注影响人力资源规划的一些重要因素。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使人才真正成为公司最宝贵的资源。

篇五:如何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和年度人力资源需求计划
2014人力资源工作总结

第1篇:公司人力资源部工作总结

总结年全年工作感慨万千,新的一年也即将来临,做好年工作总结尤为重要,也为自己工作做一个全面分析及认识,较好的促进个人年工作的顺利开展。

年是自己在人力资源奠定专业基础的一年,自己年主要围绕公司战略方针及人力资源部工作计划,切实做好招聘、培训、薪酬管理、绩效考核及社保事务,在日常工作中始终以较强的责任心及工作态度应对工作,主要开展以下工作:

招聘工作:积极以维护现有渠道、拓展额外渠道为主,全方位及多渠道整合内外资源,尽全力做好招聘工作。年2-12月招聘入职94人。

招聘的成果:1)积累了较大的储备人才简历,1000余份简历,充实我公司人才储备人员数目,年毕业大学生涵盖销售、设计、文职及工人,为开年招聘做好基础工作2)拓宽渠道,建设公司渠道维护开发思想,还得不断维护、摸排、调研,在必要时侯投入资金与时间,效果就会明显3)利用招聘较好的调研同行业及同类型岗位薪酬为薪酬改革提供依据4)利用招聘较好宣传公司的文化及优势,在品牌认可度在高校、人才市场取得较好的宣传与推广。

公司人力资源基础工作薄弱,人员流动性大,导致许多岗位招聘较多,公司人力资源战略不明晰及经费投入不足,对外人力资源成本上涨,导致整体招聘工作陷入被动与僵局。年主要开展以下招聘工作的目标改善。

(1)招聘面试建立了明晰化标准及流程上规范:年3月份开始起草公司面试题目、笔试题设计、技术测试及性格测试,在其后的招聘工作中严格依据笔试再面试的标准执行,从一开始严格把关,做到心中有数,让一部分不符合人才筛选出来。规范招聘流程组织,初试、复试、再复试以多次面试再上岗,减少招聘的风险,确保人员稳定,下降离职率。积极的拓宽我公司渠道建设,以渠道建设推进工作进展。维护现有客户渠道,增进新的渠道。年在维护原有的智联网聘、莲湖人才市场、欧亚学院、部分职介机构外,积极的拓展渠道开发与建设。

A)针对网络招聘:调研了中华英才网、智联招聘、前程无忧等网站,并取得网聘第一手信息。并及时调研:58同城、西安029招聘网、大秦人才网及汽车人才网,赶集网、百姓网等拓展招聘发布信息及简历搜集面,以信息拓展为对外信息辐射做好工作。以较短时间及经费投入电话与网络宣传,及时补进销售、文职、设计岗位。这样效果最好,也是最常用办法;

B)针对报业招聘做好了对华商报价格调研、对同城信息报、今日资讯、博思人才周刊、学聘报等不同类型报纸踩点及调查,取得一手样报及价位,为以后招聘做好基础。年在开年或中期有必要还得投入报纸广告,以短期内取得效果最为明显。

C)针对人才中介及服务机构开发做好了与高新人才市场参加6次免费招聘会、与新城人才市场合作参加2次免费招聘会,与西安培华学院、西安外事学院、西安汽车科技学院、西安工业大学明德学院、西安现代学院、宝鸡文理学院、西安交大城市学院、西安工业大学北方信息工程学院等10余所高校建立长期合作事宜,稳定输送高校毕业生,做好人才储备及校园招聘工作服务。较好的建设公司高校网络及对外合作平台。招聘到合适大学生20-30人进入公司团队,在工作一线表现优秀。

(3)积极参加人力资源招聘方法研讨与培训课程,积累招聘面试经验。年6月份参加陕西百佳人力资源招聘渠道建设研讨会、高新企业大学招聘实务及党校招聘形势分析较强的促进个人专业化、对招聘全局把控能力及水平,为招聘缩短周期及增强招聘质量打下坚实基础。

(4)积极与3-5家职业介绍中心合作,为公司推荐人员,确保基层人员特别是电焊工、电工及司机招聘做好信息铺垫。

(5)公司目前存在招聘的难点:现有工资水平与社会人员水平有一定差距没有竞争力;公司的用人标准很严格,也不愿意雇佣水平一般员工;中层与用人部门对人才的管理及沟通不能及时到位导致今年凸显2个人问题:3-4月份基础工人很难招聘;8-10月份业务人员很难招聘;部分高层次人才招聘渠道缺乏,比如中级会计职称人员得在同行财务资源去挖掘,并未取得建立高层人才圈子及路子;司机招聘常年不懈,重点在于待遇跟不上、部分用人理念管理理念未深化、不人性及对于司机考核方式与薪酬制度迫在改革;这对招聘问题我认为不简单单是招聘问题,是牵扯到许多问题的最终结果。

(6)劳动力成本上涨及人才渴望的迫切性及改革速度形成反比,也将在人力资源招聘工作中成为一个难点及重点。招聘成本控制与招聘的投入也将是改革的重点。

(7)二、培训工作

年培训工作主要坚持公司育人理念,培养公司复合型人才为己任,重点提高公司人员整体职业化素质及职业情操,掌握现代管理知识与能力,为工作开展注入活力。年3月份下发培训安排,严格依据培训计划执行。年培训60余次。年培训方面主要开展以下工作:

(1) 继续保持与高新企业大学合作关系,做好中层、业务人员、财务人员及部分生产管理人员对外输送培训,举办42余次,也及时通知汽贸及大统公司人员参训,确保培训效果及安排

(2) 积极组织新员工入职培训2次,较大大提高新入职人员对公司文化规章制度了解,融入公司集体及团队生活。

(3) 中干管理知识培训10次,开春举办了全公司品质管理视频学习、姜岚昕管理学习、品质管控知识及团队建设知识,对新任职中干举办了中干职业能力培训;4月份输送公司高管参加EMBA《品牌建设论坛》;11月份输送高管参加《团队打造》管理培训课程;12月份聘请莲湖人才讲师做《情绪化管理》课程培训。

(4) 举办员工内训课程8次,针对员工进行李强《优秀员工》视频学习、针对中干《中层危机》视频学习、针对业务开展《成功营销》《引爆销售》视频学习;针对基层员工进行《礼仪知识》《职业化塑造》《忠诚与责任》专题讲座,激发员工掌握新知识、新思想,合理应用知识及针对性培训,起到一定效果。

(5) 对外合作方面:积极调研了3家对外户外团队拓展公司,年举办员工对外拓展;调研了蓝天咨询公司、西安红衫管理咨询公司、西安交大EMBA、杨智管理咨询公司、天智管理咨询公司、智华管理咨询公司及中国广协远程教育等,积极探索我公司培训实际与对外课程设计,取得一定效果与进展。

(6) 更改培训记录、起草培训管理制度及做好培训后效果评估及调查,使得培训有方向、有目标、有思路。

培训存在的问题:

1.对于培训管理及组织放松。相关管理制度并下发执行慢,培训管理能力需加强,对各单位及各部门培训的监管与指导不力,未做好培训工作的调研与研究。

2.针对培训需求分析及培训课程设计不合理,体系不明。未做好每次培训调研及问卷下发,未形成课程设计团队,确保培训实效。培训调研及效果评价表格执行流于形式。

3.经费投入不足,必要在设备、外训参加及培训教材中投入资金。

三、薪资管理、社保管理方面:

年在薪资管理方面主要针对公司薪酬做了普调及改革,确保每月及时下发核算公司人员工资。在核算与执行中主要将大统公司工资纳入人事核算,逐步规范及步入正轨。目前存在问题:1.核算不及时,有时不能保证发放时间。这个问题较多,在流程上规范,及时规范各部门上报资料时间及质量,必要纳入考核及财务转款时间缩减等2.薪酬架构需改革。在原有工资基数普调已经形成许多现实问题,在新的财税政策与宽带薪酬影响下,需改革薪酬结构及明确薪酬体系,实现薪酬激励作用3.规范薪酬增减及核算程序,确保出错少、漏洞小4.大统公司工资与财务联合做好有关项目检查及成本估算,确保用工成本合理化、规范科学化。

社保管理工作方面:

一)主要针对社保主要是年审工作,在年审过程中实现顺利通过, 11年主要研究了社会保险网络申报、年审流程、社保法律条文及西安市高新社保局各类社保业务流程,从门外汉逐步掌握网络申报、月度基数申报、待遇报销、养老转移等操作流程及规范。担任2家公司社保专管员,基本流程已经上手。

二)社会保险工作主要为员工提供保障及咨询服务。在公示拉张贴相关社保政策宣传政策及关注政府动态,为员工谋福利。做好失业保险登记、住房补贴登记及生育保险报销、个人账户信息变更维护等。

三)加强业务知识学习,参加社会保险培训3次,积极与社会保险管理基金人员学习,利用社保转移机会也了解了雁塔区养老经办中心、残疾人就业证办理等知识,不断登陆网站学习政策及做好服务是职责所在。

问题:1.新的社保法颁布,新的政策出台,将对民营企业是个挑战。积极学新的政策、做好薪酬及财税申报、社保申报,为公司节约资金将是一个难点。

2.针对政府公关、沟通及事务处理方法、技巧及政策研究、专业化知识有待加强。

四)个人成长方面:

个人年主要是专业知识转化与不断工作总结的一年。主要学会了工作的执行及目标的管理。在人事部人员更替及工作环境复杂做出了巨大付出。也同时个人也发现自己许多工作不足及成长的机会。

1.年招聘工作有点难,都想去放弃,但是我学会了坚韧、坚持及狠心。在一部分岗位中自己取得成长、也算是经验;这是领导的栽培及鼓励结果

2.利用机会较大的提高自己知识专业能力。个人热爱学习,公司也给与较大平台。年参加了陕西人力资源峰会、招聘建设论坛、高新企业大学近10次课程、礼仪、心灵、执行力、绩效考核关键点等外训课程,让自己建立了庞大思维及空间,为工作注入较好的思路。

3.人力资源部门接触的人不较多,自己在年较大改善自己说话方式及沟通能力,在行政事务处理、员工投诉处理及政府公关、对外洽谈合作取得一定进步。

4. 加入西安人力资源俱乐部,及许多专业咨询网站、QQ群增加了自己的眼界,扩充了自己的HR知识,结识了HR同行。为专业化、前瞻性探索我公司人力资源模式与借鉴外部优秀理念搭建许多平台。

五)对于公司的人力资源建议:

1. 中国企业已经进入战略人力资源管理阶段,最大挑战首先是来自于企业家与企业高层的人力资源战略意识与战略思维。真正把人才上升到企业战略高度,企业高层只是有意识,但是还没有确定人力资源战略性思想。人力资源战略管理能力不足,如何较好的传达并执行在战略上落地成为关键

2.重视团队的建设及打造,对人力资源部门有必要给予资金或人员投入,这将是对于企业未来的投资。

3.规范公司管理行为及人员素质,建立健全公司战略体系及文化建设、管理思想转轨、中层干部队伍最为关键。

年即将过去,留下来是知识及经验的积累。在工作中顿悟、在工作中创新。我时刻明白公司人力资源的薄弱环节及未来目标,在不断提高自我工作能力、工作绩效,在不断切合公司实际、做好管理改革与创新;不断地向专业化、正规化发展而努力。

第2篇:人力资源工作总结范文

一、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年,是公司业务突飞猛进的一年,这一年来里实现了销售业绩和员工规模的双翻番。人力资源部作为公司重要的职能部门,在保障人才供应及公司正常运转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年人力资源部以“完善基础管理平台”为目标,以员工招聘为重点,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员工招聘与培训

年随着公司业务的急速发展,员工规模不断扩张,由年初的230余人扩张到463人,累计完成招聘243人(包括离职人员),研发人员新增XX人,技术人员新增XX人,市场销售人员新增XX人,行政人员新增XX人,人才结构和员工整体素质不断得到优化。年共组织新员工培训XX次,技术培训XX次,起草并制定新员工培训方案。

(二)制度及流程建设

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一些制度及流程也不断得到修订及完善。年人力资源部主导和参与修订了《费用报销及差旅管理制度》、《销售管理暂行规定》、《项目管理暂行规定》、《版本发布及实施流程》、《个人购置笔记本电脑补贴暂行规定》、《考勤管理暂行规定》、《办事处管理暂行规定》、《工号编制规则及工作证管理暂行规定》、《劳动合同范本》等相关制度流程。

(三)员工关系管理与企业文化建设

随着员工规模的不断扩张,良好的员工关系和企业文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年人力资源部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稳妥处理员工离职,减少劳动纠纷和负面影响;二是筹划组织员工集体活动及年会,增强员工凝聚力;三员积极地进行员工日常的教育与引导,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四是通过表彰先进,鞭策落后,培育积极进取的企业文化;五是实施工号及工作证管理制度,提高员工归属感。

(四)重要文字组织及文件起草

年人力资源部还承担了公司重要文件起草及文字组织工作。主要包括:XXX政府采购目录、ISO质量管理认证、商密资质申请、海淀区自主创新产品、国家自主创新产品、科技部科技型企业创新资金、海淀园重大产业专项、海淀科委基本计划、公司年度工作总结及规划起草、重要通知起草及发布、重要会议组织及纪要发布等。

(五)其他日常事务性工作

积极稳妥有效地处理好日常事务性工作,是公司管理和运营的基础。年人力资源部积极处理了以下几个方面的事务性工作:简历筛选及面试通知、面试及面试组织、工资表制作及上报、技术文档的翻译、绩效考核的组织及实施、员工转正组织及实施、年度考核组织及实施等。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管理平台亟待规范和完善

近两年人力资部以制度及流程建设为重点,初步建立了基础管理平台,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制度流程不健全,还有许多工作找不到制度及流程依据,员工凭感觉或以往的习惯做事很容易造成权责不清,遇到问题相互推诿扯皮, 奖罚不明,激励乏力,导致员工得过且过;二是制度缺乏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有些制度由于原则性太强,或者是过于复杂脱离公司实际,对一些具体的、突发的事件没有明确规定,造成制度执行过程中困难重重;三是制度缺乏执行力,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习惯和文化,在新制度的执行过程中遇到阻碍,从短期来看,工作的规范可能会造成一定的时间和人力成本,但从长期来看,没有一套规范的工作流程势必会增加不少沟通、培训成本,更严重可能会阻碍公司进一步的发展。

(二)员工培训力度薄弱

员工培训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手段,也是一项重要的投资。由于缺乏培训,造成了许多隐形成本和损失。培训需要投入,不仅包括人力成本的投入,还包括资金的投入。当前公司缺乏系统的培训机制,在员工培训中人力资源部、业务部门各自应充当什么样的角色,培训效果如何,没有明确界定,并缺乏相关的考核标准。另外,缺乏高质量的系统的培训教材,每次培训的内容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培训者和被培训人都不知道培训的目标,导致培训流于形式。

(三)企业文化建设滞后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企业文化是系统管理,由精神、物质和行为三个层面组成,对员工的归属感、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工作态度等方面的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公司当前所谓的企业文化建设仅仅局限于物质层面,没有大家一致认同的价值准则、没有员工基本的归属感、没有大家公认的行为方式,我认为这应该是制约公司发展的最大瓶颈。没有健康的企业文化,员工规模和销售业绩可以实现一时的“翻番”和“跨越式增长”,但无法实现持久的发展,甚至还会滑落到发展的原点。企业文化建设不是华丽的办公环境,不是形式上的重视,是领导层和管理者“一句句话、一个个行为”点滴的累积。

(四)执行力及团队协作能力有待加强

公司当前许多制度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 一方面与员工的习惯性思维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我个人的执行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有关。由于过于担忧制度推行带来的阻力和压力,导致很多制度在执行过程中走了样,甚至半途而废。

四、公司下年度发展规划建议

(一)增强公司发展的战略性和规划性

战略规划是公司远景和战略目标的具体化,战略规划是指导公司在某一阶段发展的路标,明确、具体、可行的战略规划对全体员工具有激励作用,能够使员工明确地看到公司发展的前景。公司当前虽有3-5年的战略目标,但如何实现这些战略目标,有哪些风险需要规避,有谁来执行等等都没有明确的计划。这样很容易让员工感觉是在画馅饼,公司总是处于原地踏步的状态,没有激励作用。

建议公司制定系统明确的战略规划体系,包括,公司愿景、战略目标、长期战略规划、中期战略规划、年度工作规划,并于每个季度分析差距,进行纠偏,凡是与战略规划相悖的事情坚决不做。让每个部门根据公司的战略规划制定工作计划,根据战略规划进行绩效考核,使绩效考核成为战略执行的工具。

(二)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和标准化程度

公司从事行业的特殊性,对公司软件产品的稳定性和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这也直接关系到公司品牌的美誉度和发展的持久性。在丰富产品线的同时,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的质量,不断打造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另外,还应适时提出并推进产品的标准化程度,减少研发和实施产本,实现市场的规模化扩张和公司的跨越式发展。

(三)加强市场和品牌建设,加大市场开拓力度

一是加大市场宣传和品牌推广力度,扩宽宣传渠道和载体,提高公司在行业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是不断扩充和壮大销售队伍,加大市场开拓力度。

三是规范销售团队管理和渠道管理体系,为市场的规模化扩张提供机制保障。

第3篇:年公司人力资源部工作总结

年,是公司五年战略规划的第一年,在这一年里,公司加大对人力资源部的授权,规范化人力资源管理的分工,从专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出发,力求将人力资源部打造成专业,系统,规范,高效的部门。在这一年里,人力资源部在公司党委、董事会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各级领导部门的具体指导和全部同志的共同努力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走专业化道路,做规范化人力资源管理”的总体化要求,克服现阶段人力资源管理无序化,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业余化等多重问题,以建立规范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为切入点,从变革,创新、发展的大局出发,紧紧围绕公司五年战略规划,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立足本职,认真落实每一项工作,努力学习专业化知识,为公司经济和发展建设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

今年是公司管理突破年,也是人力资源部专业化建设的第一年,意味着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必须从业余到职业化转变,从零散到系统化转变,所以在今年的工作中,加强学习,建设职业化、专业化的人力资源管理队伍是基础;明细分工,建设系统性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是原则;工作丰富化,建设多元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是根本。在这一年里,人力资源部员工参加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培训班,增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化能力,参加成人再教育,夯实各类基础知识。在这一年里,人力资源部落实责任一对一,对各模块的工作明确主要负责人;再将各模块有机的结合,建设系统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在年,人力资源部的专业管理能力有了质的飞跃和提升,整体工作也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在公司当前高速发展的态势下,人力资源部还有很多的东西要学习,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去解决。鉴于此,现将本年度的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一、年度工作总结

(一)现阶段员工结构

在信息化的时代,准确的信息资料是公司进行战略调整的重要依据,而准确的人力资源资料是进行人力资源规划与全年人员布局的重要指导。

1.截止今年11月24日,公司共有员工2239人,其中男性1299人,女性940人,进厂年限主要集中在1-5年和10-19年。

总人数性别进厂时间段(年)男女1-56-910-1920-2930-3940-4922391299940140654565181294

2.公司现有员工的文化程度中,占比重最大的是初中文化程度,高中、中专及同等程度的员工有724人,为公司员工按文化程度分类的第二大人群。

博士硕士本科大专高中中专初中小学1382149365359119288

3.公司现阶段人员年龄构成如下图。

19以下20-2930-3940-4950-5960-6940496994658501

(二)招聘与配置

1.人员招聘情况分析

招聘是补充公司新鲜血液最有效的途径,而高效率的招聘是加速血液流动的动力。在今年,人力资源部共受理招聘申请 起,需招聘 人,实际录用 人,招聘完成比 %。

招聘次数

应聘人数

录用人数

录用比

招聘费用

费用比率

在本年度的招聘中,外部招聘 人,内部调整 人;

招聘次数

外聘次数

内聘次数

招聘完成比

外部招聘人员中,本科文化程度 人,专科 人。

本科

大专

高中

初中

2.人员配置情况

在部分岗位需要进行招聘的同时,合理安排富余生产一线员工。

在今年下半年,对xx分公司富余人员进行调整,其中调整到xx分公司 人,xx分公司人,xxxx分公司 人,共计 人。

3.内部招聘情况

内部聘用是今年人力资源部招聘人员的主要途径,在今年,根据用人需要,人力资源部在内部人员中进行招聘,降低招聘成本,并且在公司内部营造出一个人人有机会晋升,人人有机会更换工作环境的氛围,提高了员工的忠诚度,各用人单位所需要人员在新的岗位上适应较快,进一步地降低了管理成本,克服了外部招聘时间长,进入角色慢、招聘成本高,决策风险大,并影响内部员工积极性的弊端。

(三)培训与开发

公司在持续地发展,内外部环境在不断的变化,多种因素的影响,公司面临一系列新困难和新问题时,必须进行培训才能有效地解决,培训是提升员工工作能力、技能的有效途径。

1.入职培训

入职培训是帮助新员工了解和适应组织、接受组织文化的有效手段。人力资源部组织公司有关部门对公司发展状况和未来发展规划、职业道德和劳动用工管理制度等厂纪厂规、劳动安全、环保、职业卫生、社会保障、岗位职责、员工权益及工资福利状况等内容对新进行员工进行入职培训,共培训 人次。

2. 在职培训

在职培训是提升在职员工工作能力,态度及技能的重要手段。今年,人力资源部共组织在职培训 次,包括研究生培训 人次,中旭鹰计划培训 人次,总裁执行力培训 人次,由佳静培训 人次,年终绩效考核、下年度人力资源规划及动态薪酬设计培训 人次,四川化工学院培训 人次,以及举行了在职员工职业技能培训共 人次。

3.内部培训师队伍建设

在采用外部培训师培训的同时,加快公司内部培训师队伍建设,在今年 月,初步确定内部培训师队伍,并由中旭顾问谭浩波对内部培训师队伍进行了培训,就培训过程礼仪,技巧等进行培训。

培训是一项投资,而不是一项支出,今年的培训中,培训费用共计 元,参加培训人员人均 元。

(四)薪酬与绩效

1.薪酬总额管理与工资发放

薪酬总额的控制是人力资源部薪酬工作的重点。在年初,人力资源部根据集团公司对各分公司的产量与利润指标对各分公司的薪酬的总额进行了预算,在本年度的总额预算中,集团公司的薪酬总额为 万元,各分公司薪酬总额见下表

总额xx分公司xx分公司xx分公司xxxx分公司xx分公司xx分公司

公平、公正的工资核算,增长一线员工工作积极性,截止11月,共发放工资 元,发放 人次,人均工资 元。与去年相比,员工工资收入提高 个百分点。

2.考勤管理

加强考勤管理,在年初购买指纹机,及时录入指纹,并制定出详细的考勤管理细则,规范化了公司的考勤管理,拟定加班管理制度,做好出差单管理,详细核对员工考勤。

3.绩效管理

积极配合xx项目组对公司绩效管理的开发与构建,参与整个项目运行过程,并在项目组撤离公司后,建立绩效与薪酬管理试行方案,组织各单位确定本单位内岗位价值及员工适岗度,组织各单位制定本单位绩效管理方案,并予以试运行。截止12月1日,已试行4个考核周期。同时在绩效考核试运行过程中,不断收集来自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为下一步的绩效管理方案的调整及管理制度的制订做好基础工作。

(五)员工福利管理

1.社保管理

员工福利是社会和组织保障的一部分,是工资报酬的补充和延续,人力资源处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按时完成了公司、个人社会保险保费的扣缴和上报各项资料,并按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办理了公司养老、失业等保险的缓缴工作,截止目前为止,公司缓缴社保费达 万余元。

新建年新进员工 人次的养老保险,完成年员工保险登记和审核。

按社保部门规定积极为职工做好因病和工伤住院医疗费的赔付工作。全年全公司职工生病住院 人次,工伤住院 人次,赔付医疗费(含工伤赔付),共计 万元。

2.无偿资金争取

熟练掌握国家政策,争取无偿资金,为公司创造非生产性利润。及时完成公司困难企业失业保险岗位补贴的申报,现已通过就业中心审核;完成《地震灾害援助证》申报材料,并经县就业中心,财政局、纪检部门审查通过。在1-12月,人力资源部共争取无偿资金约 万元。

3.职业病检查

为加强和保障公司员工职业病预防和健康,根据《职业病防治法》有关规定, 年 月 日— 日组织各分公司生产一线员工进行了职业病防治检查工作,共计检查 余人,为员工职业病的预防工作起到了一定作用。

4.退休人员管理服务

人力资源处是公司与老同志联系的桥梁和纽带。部门全体人员不仅深入细致的做好退休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还对来信来访的退休员工给予了热情的接待,并认真做好解释工作。年“九九重阳节”来临之际,在公司领导的关心重视下,对 名退休员工进行了慰问,使他们过上了一个欢乐祥和的节日。

5.节日慰问品发放

做好防暑降温,节日慰问活动,年共发放劳保茶叶xx00kg,皮蛋4xxx盒,月饼2xxx盒,员工过节费xx.4万。

(六)员工关系与劳动争议

以真诚、公正的态度服务于员工,以法律、规章、合同约束员工,是员工劳动着么管理的本质特点,年,共办理入职登记 人,退休 人,解除关系 人,工伤认定 人,合同续签 人,新签 人。

入职登记退休登记解除劳动关系工作认定合同续签新签合同员工流失率

加强信息管理,规范花名册建立全面的人员管理档案模式,方便员工情况的分析。

(七)采取一切可行的措施,保证人口普查工作的开展

在今年,人力资源部全部人员及各分公司有关人员全程参与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严格遵照普查程序,多次入户调查,摸底。掌握公司各小区内住户实际情况,在本次人口普查中,共普查 人,普查 户,普查 小区。普查结果准确,可靠,已通过上级有关部门审核。

(八)薪酬与绩效改革

薪酬与绩效的变革是今年人力资源部工作的核心,在整个项目开展过程中,人力资源部全程参与,从每次研讨会的资料准备,到研讨会后的各项作业收集,从调查问卷的收集到统计,以及对岗位说明书的整理,各类访谈过程的组织和安排。在整个项目过程中,人力资源部员工的专业技能知识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第4篇:人力资源工作总结

本人xxxx年分配到xxx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工作,从事养老、失业、医疗保险统计管理及劳动合同的签订等方面的工作,同时还主要从事劳动工资、员工绩效考核等方面的管理。现将本人自参加工作以来所从事的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一、 养老、失业、医疗保险统计管理

本人主要是从事养老、失业、医疗保险统计管理工作。95年,正实公司员工养老保险进入行业统筹阶段,刚刚起步的职工养老保险工作千头万绪要从最基本的职工养老保险信息的采集、整理、建立台帐记录做起。在上级领导的指导下,我认真负责地做好职工的养老保险信息采集、登记工作,填写核算《河北正实城建开发有限公司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基数过录表》,做好各类养老保险数据统计工作,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在办理、核算养老保险金的支付过程中,我灵活运用自己学习掌握的《社会保障学》及有关计算机数据信息库知识,将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基数的核算修改为一项简便、合理的函数公式,使单位职工养老保险管理工作由单一、老化的手工操作真正转变成了计算机科学管理,大大缩小了工作量,缴费基数核算的准确性也得到了提高,受到单位领导和职工一致好评。在完成公司职工养老保险的前期阶段性工作后,在随后而来的失业、医疗保险统计数据的统计过程中,我准确理解各类统计指标的解释内容,保证各种保险统计报表基础原始数据正确,对上述保险统计报表体系中,指标栏目涉及内容较多,指标分解要求也较为细致的,我认真正确归类处理统计报表各项指标的内容,按统计报表的填报要求,使发生数据变化的逻辑关系正确,对表中指标数据发生重大变化的,及时调整并作变更说明,及时统计汇总。在实际工作中,这样烦琐的统计工作要求我作为一名业务经办人员,要时常进行细致的业务工作效果分析,从定性和定量分析的角度,对整个业务工作效果进行评价,才能得出准确的定量报表数据,同时,必要的企业保险统计数据报表综合分析也是做好此项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以养老保险为例,从参保单位、参保职工、缴费人数、缴费基数到养老保险费的征缴额度的确定,相互之间形成了一条紧密的工作链,在指标参数都确定的情况下,各项指标之间的对应关系都是十分明确的。通过对统计报表各项指标数据的综合分析,我进一步提高了上报统计报表数据的准确性。多年来,我所在人事部门的保险统计信息资料,填报及时可靠,数据准确无误,多次受到有关业务部门的高度评价。

二、 日常工资管理和岗位工资制度改革

在正实公司人力资源部,我除主要负责上述类别的保险统计工作以外,还主要具体负责全公司职工工资管理工作。河北正实城建开发有限公司作为一家改制后的民营企业,其下属各分公司工资管理在经过该公司劳资员造表核算后,交人力资源部最后审核。我从05年到正实公司至今,公司实行的岗位结构工资制度变化不大,工资管理也成了一项较为简单的日常管理工作。尽管如此,我仍然小心认真地做好每月的劳动工资统计审核工作,保证各项原始数据准确无误,并根据上级各部门的要求,及时、准确地上报给各业务部门。包括每月向市公共事业局人事处上报人事劳动工资报表等,除此之外,我还建立健全了公司职工工资管理各类各项记录台帐,并按规定办理日常的职工转正、职务变动、岗位变动及工龄变化等工作调整的办理工作,几年来,由我经手上报的各级各类报表无差错、无遗漏,时间上从不滞后,多次在有关业务检查、审核中受到上级业务部门的高度好评。

以上是我从事人事工作4年多时间来所做的主要工作,其他方面工作因其不占我工作内容中的主导地位,在此就不再敷述了,总的来说,我自05年参加工作以来,作为一名人力资源部的业务经办人员,多年的工作实际也为自己积累了一些有益的工作经验,有较为熟悉过硬的专业技术能力,但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还将进一步加强学习,努力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为企业的生存、改革与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第5篇:人力资源年底工作总结

年,是人力资源部收获的一年。是人力资源管理从事务性管理迈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真正转型的一年。我部在集团公司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开发区相关部门的正确指导下、在公司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部门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紧紧围绕集团公司的发展目标及“团结、务实、开拓、创新”的企业精神,勤奋学习,积极工作,同心协力,较好地完成了上级和公司领导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将年工作总结:

一、开展全员培训,提升员工素质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帮助公司面对不断的变化提升员工素质和技能,完成公司战略发展目标。这就需要创造一个公司文化网-互联网最大文秘资源网,让所有的员工都了解,因此人力资源部在制度完善上加大了力度,重新修订完善了《劳动人事管理规定》、下发了员工手册,并根据员工需求详细制定了全员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这次培训历时一个月,参加培训人数40xxxx人,人均参加军训20学时、接受理论知识授课60学时、参观考察3学时。参训人员均写出1000字左右的培训心得,纷纷表示将培训中所学的知识、理念、价值观变成自己的工作热情和优质服务,去支持公司,积极主动地去工作。通过**节的检验,员工的综合素质和整体服务意识均有很大提高,此次全员培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积极学习、开拓创新

在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方面,我部为进一步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基础工作,在加强定岗定员、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和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有效结合的同时,不断开拓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视野,把握人力资源动态,吸收外部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和理念,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改革与创新。形成了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月例会制度,在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中间倡导“学习、积累、总结、提高”;“专业 勤奋”;“8 2”的工作、学习理念。在思想上,我部各位同志都充分认识到了学习型企业的深刻含义,积极学习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积极参加了市、区相关部门组织的各种培训活动,在充实头脑的同时也为今后各种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三、人力资源的管理和调配

今年,为了实现公司利益的最大化,针对我们旅游行业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岗位有不同的人力需求情况,我部及时、合理调配工作人员,保证了各岗位工作的有序运行。一是年初,我部门及时地完成了集团公司安置彭楼子及石台子子女就业的收尾工作。并与所安置的12xxxx彭楼子及石台子子女并签订了劳动合同;二是根据开发区人事局的要求,为30xxxx更换了技术等级证书,并着手为符合条件的xxxx职工晋升初级职称;三是集团公司自1999年转制后至年6月末,对已达到退休年龄的职工一直未办理退休手续,致使2xxxx职工未按时办理退休手续,导致本应由保险公司支付的退休金一直由企业自付。经我部工作人员多方位的协调沟通逐一的理顺了与市(区)劳动局、市(区)保险公司的工作关系,而且极力挽回了本应由保险公司支付确因延误或停办造成的由企业负担的养老金1xxxx余元;四是为适应公司发展的需要,公司领导班子做出决定,面向社会招聘一部分专业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我部门立即着手通过知名招聘平台——智联招聘发布招聘信息,在两周的时间里,共有20xxxx人通过电话、email以及亲自登门报名。我部门对这些人员通过笔试、面试、体检等方式逐一筛选,共有3xxxx被我公司录用。

篇六:如何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和年度人力资源需求计划
2015银行新员工培训计划

第1篇:银行新员工“C.A.N.”培训计划

一、实施新员工“C.A.N.”计划的背景及目的

2015年,中信银行拥有30家一级分行、20家二级分行、493家营业网点、15,070名员工,并于07年4月在上海、香港两地同步上市,经营和管理步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随着业务的快速发展,机构和人员规模不断增加,每年全行都有几千名新员工加入。其中,既有大学毕业生也有社会招聘人员,个人的经历、背景等存在很大差异。业务的快速增长和现有人员紧张的矛盾日益突出,要求新员工更快地适应岗位工作要求。

2015年以前,全行新员工培训缺乏统一规范的要求,各分行在新员工培训内容、形式、组织管理模式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培训效果也参差不齐。内容方面,有的分行仅对新员工进行点钞、辨伪、计算器等业务技能的培训,有的已经系统安排了企业文化、主要业务发展战略、礼仪、沟通、公文写作等方面的培训;形式方面,大部分分行停留在单一的集中面授培训阶段,做得比较好的分行已开始综合采用拓展训练、模拟银行上机操作、师傅带徒弟、管理培训生制度等多种形式;组织管理模式方面,普遍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新员工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没有充分调动起来。一方面,新员工上岗后,对中信银行的业务和管理规章制度不够熟悉,难以很快独立承担岗位工作,业务压力大而人员相对紧张的矛盾没有得到缓解,更重要的是存在潜在的操作风险;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合理的引导,新员工难以尽快融入新的团队和集体,原本对工作的满腔热情和憧憬转变成满心失望,造成很大的心理落差,出现新员工在试用期内离职的现象。

如何让全行的新员工都接受统一、标准化的培训?如何让他们具备基本的职业技能和素养,掌握岗位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如何让这些来自不同背景的新员工尽快接受中信文化,融入所在团队?如何缩短他们的适应期,更快地成为一名合格的员工?这些已成为全行培训管理者必须尽快解决的问题。

【如何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和年度人力资源需求计划】

二、新员工“C.A.N.”计划的主要做法

从培训对象角度看,新员工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从事的岗位工作覆盖银行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要做到统一,首先必须深入了解我们的客户,也就是全行各用人单位对新员工培训的期望,把握新员工群体共有特点,明确各个岗位对新员工的整体要求。为此,2015年3至4月,中信银行总行培训中心启动了新员工培训调研活动,发放了近百份问卷,全面覆盖总行各部门、各分行人力资源部、业务部门及重点支行,了解了对新员工的培训期望、各分行现行的新员工培训做法。同时,对IBM、微软、英特尔、索尼、惠普、海尔、联想、宜家等国内外企业新员工培训进行了调研。

在调研问卷分析中,我们结合逻辑思维方法和数量关系分析方法,对全部调研问卷分别从经营/管理、所在地域、分行规模等多个维度进行分类汇总分析、归纳、整理,力求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新员工培训的内在规律,满足各方面对新员工培训的需求。通过整理调研问卷和走访调查,我们认识到,新员工入职培训体系建设需遵循以下基本的原则:

一是要基于新员工能力素质要求设计培训课程和培训形式;二是要在推出课程体系的同时提供分行拿来即用的标准化的培训课程;三是要辅之以规范化的制度要求来确保培训体系的落地实施;四是要有特色的包装设计来树立中信银行新员工培训的品牌。

为此,我们明确了以下总体思路:中信银行新员工入职培训体系以“新员工能力模型”为基础,以“管理为体、课程为用”为基本架构,采取在线学习、集中面授、基层实习、在岗培训等阶梯式、混合式培训形式,以全程“学分制管理”为保障,最终实现将新员工转化为合格的“中信人”、“职业人”、“岗位人”的目标。

(一)新员工能力模型

根据美国学者斯潘塞1993年提出的著名的素质冰山模型,个体素质划分为表面的“冰山以上部分”和深藏的“冰山以下部分”。其中,“冰山以上部分”包括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是外在表现,是容易了解与测量的部分,相对而言也比较容易通过培训来改变和发展。而“冰山以下部分”包括社会角色、自我形象、特质和动机,是内在的、难以测量的部分。它们不太容易通过外界的影响而得到改变,但却对人员的行为与表现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根据这一理论,我们从知识、技能、职业素质、核心价值观四个维度构建了新员工能力模型。同时明确,具备团队合作、自我发展、压力管理、沟通、问题解决、服务意识等职业素质,可以成为“职业人”;掌握行业及行内的各类知识和技能,可以成为“岗位人”;形成诚信、创新、融合、奉献、卓越、凝聚的价值观,才可以成为“中信人”。

(二)新员工培训体系架构“C.A.N.计划”

通过对新员工从入行到转正的全流程进行深入分析,我们制定了新员工培训的“C.A.N.计划”(即Camping Learning培训营、Action Learning基层实习、Navigation在岗培训这三阶段的首字母缩写),寓意整个体系是以能力为导向的,新员工入行后通过C、A、N三个模块的培训,迅速实现从“不能”到“能”的飞跃。

1.培训营(Camping Lear-ning)

培训营阶段是新员工入行后接受系统培训的第一阶段。为了设计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我们首先对新员工能力模型中的各项能力要素进行解析,从中提炼出该要素的内涵,并导出其对应的培训要点;其次,将培训要点进行归类整合,明确课程名称、编码、课程目标、课程对象、课程来源、学习方式、评估方式、学时、学分等要素,形成具有中信银行特色的新员工培训课程体系。

培训营阶段包括在线学习和集中培训两个阶段。在线学习阶段,新员工自行登录网络学院学习电子课件;集中培训阶段,采取封闭式集中面授的方式,学习组织文化、组织架构、规章制度、业务知识、职业素质等。讲师主要由本单位的领导、业务骨干、外部讲师组成。同时,安排拓展训练、业务模拟操作和新老员工座谈会等活动,时间不少于五天。考核方式为笔试,合格可获得相应学分。在这一阶段,重点是强化新员工对制度流程、业务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提高职业素质,感受并认同中信银行文化,快速融入中信银行这个大家庭,完成向“中信人”的转变。

在线学习阶段,针对核心价值观、行内通用知识模块,我们将企业文化、银行业务和产品、规章制度等制成“新人珠峰攀登之旅”系列电子课件,利用网络学院学习平台,为全行新员工提供统一化、标准化的培训课程资源。为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挑战性,该系列电子课件以攀登珠峰的形式展现,每个节点是一门课程,点击后进入单门课程的学习,具体包括:

“中信之道”:中信银行陈小宪行长对新员工培训体系建设高度重视,专门录制了《行长寄语》,表达对全行新员工的殷切期望;《中信发展史与战略规划》,采取文字、声音、视频、多媒体动画等方式,详细展示了中信银行的发展历史、组织发展、竞争优势、战略方向等。

“中信之业”:由总行各主线业务部门负责人讲解我行公司银行、零售银行、国际业务、资金资本市场业务、投资银行、汽车金融、托管等业务的发展战略、业务流程,录制成流媒体电子课件。同时,根据主线业务产品手册制作基础业务介绍的电子课件。

“中信之治”:由总行各主要职能管理部门负责人讲解风险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合规文化与管理、计划财务管理、会计管理等管理模式,录制成流媒体电子课件。

“中信之规”:将银行业从业人员职业操守、中信银行员工行为守则(试行)、中信银行员工廉洁从业规定、中信银行劳动合同制管理办法(试行)、中信银行员工考勤管理办法等16个规章制度,制作成电子书。

“新人珠峰攀登之旅”系列电子课件推出后,我们根据我行经营管理的发展情况不断对其进行更新。例如,2015年6月我们启动了课程更新升级工作,第一批开发的19门课程中有17门进行了局部内容更新,公司银行、会计管理这2门课件进行了全面重新录制开发,同时新增录制了信贷管理、托管业务、资金资本市场业务等3门课件,电子课件内容不断丰富完善。

2. 基层实习(Action Learning)

在基层实习阶段,新员工在分行的对口部门轮岗及支行一线进行上岗实习,熟悉分支行基本业务流程和操作程序。实习期间,培训主管部门还会组织新员工进行课题研究或组成读书小组,统一推荐选读书目,如《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柯维著)、《从优秀到卓越》(柯林斯著)、《创新的十个面孔》(凯利著)、《赢》(杰克·韦尔奇著)、《幸福与经济学》(弗雷、斯塔特勒著)等。基层实习时间一般为1-3个月,分行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新员工在实习期间要至少完成一个课题的研究,并在实习结束后提交课题研究报告和学习心得。实习单位对新员工实习期间的表现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可获得相应学分。这一阶段,重点是使新员工了解基层业务,提升职业素养,完成向“职业人”的转变。

3.在岗培训(Naviga-tion)。

在岗培训阶段主要采取导师制的方式,由所在部门为新员工指定管理人员或业务骨干担任导师,通过正式和非正式的途径将知识、经验、技能传授给新员工。时间从应届毕业新员工上岗开始到试用期结束为止。在岗培训期间,培训主管部门还可组织新员工到优秀分行、同业进行参观交流。辅导期结束后,由导师对新员工上岗期间的工作、学习及思想品德等表现进行评估。考核合格可获得相应学分。这一阶段,重点是通过导师的辅导,使新员工尽快掌握任职所需的知识、技能,解答新员工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实现向“岗位人”的转变。

(三)管理制度

为确保新员工培训的顺利实施,我们制定了《中信银行新员工入职培训管理办法》:

一是明确了总分行培训管理部门、用人部门、实习单位等的职责分工。其中,总行培训中心和分行培训主管部门是新员工培训工作的组织管理机构,总行培训中心负责把握方向、制定标准、引领前沿、整合资源,分行培训主管部门是分行新员工培训和总行新员工基层实习的组织实施部门。用人部门负责向培训主管部门反馈新员工的培训需求,协助培训主管部门制定新员工的基层实习计划,并负责于新员工的在岗培训阶段为其指定导师,有效推动导师制的实行。基层实习单位负责按照新员工基层实习的具体方案组织实施;

二是详细规定了从新员工培训计划制定、课程资源准备、师资资源准备、导师资源准备到相关材料准备的规范要求。培训主管部门应于新员工入行前备妥《中信银行新员工学习手册》,于新员工入行时发放给每位新员工。另需准备好《中信银行在岗培训导师指导手册》,并于新员工上岗结成“师徒对子”后发放给导师。

三是规定了“C”、“A”、“N”各模块的培训实施、考核评估和学分管理要求。新员工培训期间,所有考核的结果按权重累积,并于培训结束时计算出总分。新员工转正定级前必须修满所要求的学分,其中培训营阶段不少于45学分,基层实习阶段不少于15学分,在岗培训阶段不少于15学分。

统一、规范的管理制度成为“C.A.N.计划”顺利、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但是,仅仅制定了制度还不够,企业管理者遇到的最为头疼的问题是有制度不执行。为此,我们将各分行新员工培训执行情况作为年度分行培训工作考评的重要指标之一,同时根据新员工考核结果评选优秀新员工并进行表彰。以2015年总行新员工培训为例,我们经综合小组自评、分行推荐和实习报告评审,从九个小组中共评选出九名优秀学员,在新员工培训总结会上进行公开通报表彰。在这些优秀新员工身上,体现了总行员工的精神风貌,他们在认真学习的同时给分支行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

(四)宣传与推广

从市场营销的角度看,一个好的培训产品要获得市场的认可,必须配以合适的宣传推广策略。新员工入职培训体系是中信银行历史上第一个体系建设项目,为了让全行上下了解并真正落地推行,我们设计了详细的营销推广方案:

一是统一编写《新员工培训管理手册》、《新员工学习手册》、《在岗培训指导手册》、《新员工培训在线电子课程示例》,并印刷成册,分发到每位新员工手中;

二是统一设计宣传展板、海报、易拉宝、折页、logo、主题标语,并将印刷版刻录成光盘下发,各分行可以自行印刷;

三是在2015年全行培训工作年会上,总行培训中心向各分行详细介绍新员工入职培训体系,各分行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和培训管理员近60人参加。大家对新员工入职培训体系的研发背景、核心理念、主要阶段、管理要求、电子课件等有了系统把握,同时就如何结合各分行新员工培训工作的实际情况有效推广落实进行了深入研讨。全行培训管理人员共同参与,积极投入,群策群力,为新员工入职培训体系的推广落实奠定了基础。

新员工入职培训体系推出后,各分行积极响应,结合分行实际进行了有效地推广和实施。自2015年起,各分行在新员工培训方面全面采用了“C.A.N.”计划,并因地制宜,创新地开展了“新人珠峰攀登之旅学习双月”活动、“新月计划之五星训练营”活动,编写《人聚四海、才纳八方中信银行杭州分行新员工培训十二讲》等等。“新人珠峰攀登之旅“电子课件登录学习率达到100%。全行新员工培训实现了统一化、规范化、标准化,经过培训后,新员工能够很快适应岗位工作要求,达到了预期效果。同时,打造我行新员工培训的品牌,提升我行在人才市场上的影响力。

以总行2015年新员工培训为例:当年总行共招收了41名新员工,培训营阶段,总行各部门负责人为新员工讲授了公司银行、零售银行、国际业务、资金资本市场业务以及风险管理、合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办公管理、行政管理、支行经营管理等课程。部门负责人对业务战略和管理模式的解读高屋建瓴,生动精彩,在课堂上赢得了阵阵掌声。基层实习阶段,新员工分别赶赴总行营业部、大连、南京、杭州、重庆、武汉、沈阳、西安和苏州等九家分行实习三个月。期间,新员工撰写了大量学习报告,对各阶段的实习内容和心得体会进行了及时回顾和总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导师制”在岗培训阶段,总行培训中心举行了简短而隆重的拜师仪式。新员工敬茶拜师,一声“师傅,请喝茶”表达了新员工拜师求教的真心;导师赠书收徒,一本本《我与中信》传递了导师收徒授业的真情。一阵阵的掌声见证了师徒的情义。一杯香茗,一份薄礼,深深一躬,这种传统的方式带着新的活力、新的寓意,将师徒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这种深深的情谊是新员工步入工作岗位后更快成长的强有力基础。

总之,中信银行新员工入职培训体系的推出,实现了新员工培训工作的“四个统一”:统一了全行新员工培训的组织形式,统一了课件体系,统一了培训操作流程,统一了考核机制。通过统一、规范的培训,为新员工灌输统一的价值观、经营管理理念,系统了解我行的业务流程、规章制度,为做一个合格的中信人打下了基础。

三、开展新员工“C.A.N.”计划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C.A.N.”计划统一了全行新员工入职培训的组织形式、课件体系、操作流程、考核机制,改变了以往各分行在新员工培训方面参差不齐的状况。“CAN计划就像一个模子,是我们打造合格新员工的一个模子,是有中信银行特色的模子”,总行培训中心总经理如是说。

(二)“C.A.N.”计划有效提升了全行新员工培训的质量和效果,大大缩短了新员工适应岗位工作的时间,获得了各分行和总行各部门的充分认可,提高了用人部门的工作效率,为业务发展和经营管理提供了合格的人力资源,最终促进了业务的持久发展。2015年以前,新员工上岗后往往需要近一年的时间才能基本适应岗位工作要求,同时试用期结束时,由于缺乏约束机制,转正成为了一种形式;实施“C.A.N.”计划后,用人部门普遍反映,转正成为一种有效的激励手段,基本上新员工在试用期内即可胜任岗位工作要求,而且主动学习意愿、参与意识和创造性更强了。有的新员工不仅很好完成了本职工作,还就部门的其他工作提出了很多好的意见和建议,“新员工不再是‘生手’的代名词,而真正是部门的新鲜血液,是带着活力、激情、创造力的一股清泉,团队整体的绩效都提升了”,业务部门负责人如是说。

(三)“C.A.N.”计划促进了新建行业务尽快步入正轨。新建行成立之初,几乎全部都是来自不同企业、有着不同背景的新员工,新员工培训的成效决定了新建行业务能否正常开展。2015年以前新建行培训采取总行业务指导的形式,“C.A.N.”计划实施后,新建行员工的培训得到了系统的指导和支持,不仅掌握了业务知识和技能,而且尽快融入了中信银行的文化,促进了新建行的业务发展。“作为新建分行,有了CAN计划,我们心里更有底了,业务发展更有后劲了”,新建分行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如是说。

四、问题及进一步完善新员工“C.A.N.”计划的设想和计划

从2015年至今新员工“C.A.N.”计划的实施情况来看,该计划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该计划仅覆盖新员工通用知识和技能培训,尚未与我行各专业技术序列岗位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培训有效配合;二是随着业务发展和新员工素质结构的变化,该计划培训内容需要持续的更新和完善。

下一步,总行培训中心将针对各专业技术序列新员工所必备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培训内容和培训活动进行深入研究和设计,进一步丰富新员工“CAN”计划的内涵,全面提升新员工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同时,适时组织研发集中培训阶段的面授课程研发,同时根据银行战略发展和业务需要对原有的珠峰攀登之旅系列电子课件进行更新和完善。

五、结论

新员工入职培训体系建设是一次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为我行今后领导力培训体系和专业技术序列培训体系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在实施该计划的过程中,我们深深体会到,人力资源管理者要深刻理解业务合作伙伴这一角色的深刻内涵。把业务部门当作合作伙伴,遵循“以客户为中心、以价值为导向”的原则,我们的培训工作就有了不竭的动力和源泉。从这个角度看,培训也要以客户为中心。只有“以客户为中心”,我们才能跳出培训来看培训,找准自己的定位,将我们的时间和精力用在最大程度满足客户的需求上;只有“以客户为中心”,我们才能做到“一手抓管理,一手抓服务”,在提出管理要求的同时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解决方案;只有“以客户为中心”,我们才能找到评价自己工作的准则,才能不偏离培训工作的价值创造的轨道,在为企业培养出更多的优秀员工的同时,为全社会的人才培养与发展贡献力量!

第2篇:银行新员工培训计划

简介

为尽快提高银行员工的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更好的帮助新员工在最短时间内融入银行工作氛围,适应新的工作环境,东南银通银行培训中心根据银行新进员工的特点和多年培训经验的积累,从不同角度入手,进行系统、全面地培训,从而强化新员工的职业认同感,加强新员工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

培训对象

银行新入员工

培训方式

启发式讲授、互动式教学、体验式学习,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

培训大纲

一、新进员工职业素养培训

简单的讲,新进员工职业素养就是一种工作状态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即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用合适的方式,说合适的话,做合适的事。使新进员工在知识、技能、观念、思维、态度、心理上符合职业规范和标准。具体包括:新进员工职业素养包含职业道德素养、行为规范和职业素养技能三个部分内容。

二、银行基础知识【如何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和年度人力资源需求计划】

1、银行知识与业务:详细阐述了包括中国银行业概况及经营环境:银行存款业务、银行贷款业务、银行其他业务;银行管理知识在内等基础内容。

2、银行相关法律法规:具体包含有银行业监管相关内容、银行主要业务法律规定、银行相关民事及商事法律基本规定、以及银行业犯罪及刑事责任等知识点。

三、银行员工技能训练

1、银行礼仪培训

2、银行柜面操作技能培训

学习和熟练点钞技术,锻炼点钞的基本功,还有珠算、数字录入、记帐、计息、翻打传票、货币的识别与防伪等内容,使新员工能很快地掌握银行工作的基本技能,尽快地适应工作流程。

3、银行业务操作技能培训

4、银行营销技能培训

第3篇:银行新员工培训计划

一、培训目的:

1.引导员工思维,聚焦员工目标,塑造积极心态,树立职业意识、提升职业素养,加强员工的严格严谨态度和求真务实精神,从而获得企业与员工的共同快速成长;

2. 员工了解自己的兴趣特长,准确定位自己的职业方向,从而提升员工的稳定性和忠诚度,达到有效留人、育人、用人;

3.帮助企业与员工有效沟通,实现高效团队,进一步塑造新员工敬业、创业、提供国际一流产品和真诚服务的企业文化;

4.帮助员工养成一流的银行服务礼仪,提升个人和企业美好形象。

5.充分了解服务营销的重要性,掌握现代银行业必须具备的营销理念,并掌握在实际操作中运用。

二、课程对象:

银行新招聘员工以及入职两年以内的新员工。

三、课程简介:

如何使新员工能以最快的速度融入公司?如何能让新人以良好的心态、出色的成绩为企业创造产出?这是每一个成长中的企业都必须面临的问题。

一个新人在企业的成长与发展要经过一个较长的过程:一个新人要摆脱外来者的心态,一般需要6个月左右的时间;而一个新人要真正理解与接受公司的文化,实现为企业创造价值,需要2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如何在较短的时间里使新人建立归属感?如何让新人更好了解和融入企业文化?”

“如何使新人迅速进入工作角色,并建立良好的同事关系?”

所有这些问题都是企业经常面对的问题。

四、课程模型:

根据员工能力冰山模型:冰山上(职业资质、职业技能、职业规范)和冰山下(职业心态、职业道德、职业意识),从深层次冰山下隐形部分出发,最终落实到冰山上显性部分。

五.授课方式:

启发式讲授、互动式教学、体验式学习,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管理游戏、导师将多年的实际工作经验与案例开放式与学员分享。

六、课程时间:4-5天

七.课程内容:

一)职业心态

职业化必备12种心态

二)职业道德

a.敬业精神

b.责任意识

c.团队精神

三)职业意识

14项职业意识

四)职业规范

杰出员工的16个习惯

五)认识企业与我

六)职场沟通与人际关系处理

a.沟通方式选择

b.沟通关键点

c.沟通礼仪

d.如何与上司沟通

e.如何与同事沟通

f.如何与客户沟通

七)时间管理

预先规划

要事第一

行动日志

八)有效会议

有效会议管理8大步骤

九)商务演讲

十)职业形象与礼仪

男士着装礼仪

女士着装礼仪

电话礼仪

坐姿、站姿、走姿规范

各种礼节

办公室礼仪

用餐礼仪

公共礼仪

十一)主动服务营销

营销理念树立

银行客户服务意识

银行销售技巧

十二)银行业必备专业知识

银行业从业职业操守

银行金融知识

银行金融产品服务介绍

银行常用法律基础知识

中国银行业发展趋势

第4篇:银行新员工培训计划

市场竞争中,人才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第一要素。国内商业银行或已股改上市的股份制商业银行都拥有一支规模庞大的员工队伍,如何盘活存量的人才储备,尽快提高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改善人才的结构,是确立国内银行在竞争中制胜地位的紧迫需求。当务之急,是建立、完善银行员工培训计划体系,强化中国银行业从业人员的培训。

一、国内外商业银行之间的差距分析

客观评价和分析当下中国银行业的竞争力态势,引导中国银行业抓住机遇,保证平稳过渡,并争取在国际金融竞争中居于有利地位,对于我们制定竞争策略、维护金融业健康发展,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具有全局性意义。

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两个层次:现实竞争力指标(包括市场规模、资本充足性、资产质量和安全性、资产盈利能力、资产流动性管理能力、国际化业务能力);潜在竞争力指标(包括人力资源、科技能力、金融创新能力、服务竞争力、公司治理及内控机制)。现实竞争能力是指银行在当前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生存能力。而潜在竞争力则代表了实现这一现实竞争力的进程。

我们从以下几个关键指标来分析国内外商业银行之间的差距。

(一)盈利能力之比较

在"分业经营"的管理模式下,国内银行经营同质化致使行业内存在同层面的低水平竞争状况。目前,国内银行盈利能力主要取决于资产扩张效率与资产盈利能力即存贷利差收入,占总体盈利水平的90%以上;而中间业务创利能力是国内商业银行的薄弱环节,依然未摆脱种类少、收入占比低、盈利能力差的状况,其总体盈利水平在10%以下。

20世纪的最后十年,美国银行业信贷业务日渐萎缩,为此,ZF和美联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促使商业银行实现业务多元化。例如,鼓励商业银行特别是具有人、财、物优势的大银行,全面"转产",开发以金融衍生品交易为主的附营业务。正是这些政策的陆续出台,给美国银行业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在90年代后半期至本世纪初,美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非利息收入在银行整个经营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从1980年20.3%、1993年的35%上升到2002年的41.9%。到2015年,美国商业银行业更是取得了1205.78亿美元这一创历史记录的纯利,与上年同比增长了14.2%,当年非利息收入在银行整个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也接近50%。需要强调的是,大银行从附营业务获取的利润,其实远不止占总收入的50%!从90年代中期开始,金融衍生品交易所产生的利润,已成为大约100家全世界最大的商业银行的主要盈利来源。

作为未来银行的业务发展方向,中间业务创利水平代表银行创造高附加值金融产品的能力,而其收入水平将更能反映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竞争实力。国内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利能力的薄弱最主要的原因固然有政策因素,但归根结底是缺少熟悉中间业务的人才。

(二)银行对中高端客户私人业务服务能力之比较

近年来,美国银行把以往用于公司客户的一些服务手段,用来对中产阶级以上的"高端客户"提供私人理财服务。为这些"高端客户"提供理财服务的,除了银行自身或外聘的投资专家,还可能会有税务专家,或公正机构的公证人。他们共同的任务就是为每一位客户量身制定一些经营计划与投资计划,把他们当作小型机构(或者说是小型公司客户)来对待,使他们的金融资产能规避风险,并得到保全和升值。

国内商业银行在近两年才开始尝试建立个人客户经理队伍,服务中高端个人客户的战略转型刚刚起步,处于一个销售银行产品给客户的营销员阶段,根本谈不上替客户理财和规划;个人客户经理队伍与国外商业银行在经验、知识结构、了解和熟悉国际规范、国际准则等方面有相当大的差距。

(三)传统银行借网络走出新路径之对比

十年前,美国一家名叫"安全第一(SecurityFirst)"的网上银行呱呱落地。它的出世,成为美国整个银行业全面转型的先声。以网络技术为手段,这家银行为客户提供全天候24小时服务,业务涉及信息传递、数据查询和交易支付等各项传统银行业务。借助网络手段,网上银行无需修建遍布各地的营业网点、雇用大量柜面操作人员、支付昂贵的办公费用,所以其经营成本只占营业收入的15%,仅为传统银行的1/4。比尔.盖茨预言:"随着网上银行的出现,传统银行将是在21世纪灭绝的一群恐龙。"为了幸免于难,近几年来各国传统银行纷纷拿出巨资开办自己的网上银行。美国人由于此前已长期使用信用卡,电脑普及率和因特网走在世界前面,因而很容易接受网上银行业务。目前,美国传统银行原来手工办理的存贷款业务几乎都转到网上银行。而花旗、汇丰等银行不仅提供个人网上银行的各项服务,而且对于公司客户,他们可以提供完善的现金流管理平台、财务顾问系统,运用知识进行营销。

国内商业银行也看到了网上银行的发展趋势,招行、建行、工行等紧跟潮流,在国内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但用国际水平衡量差距仍是很大,症结之一是银行技术人才队伍数量、质量的不适应。

综上所述,不管是现实竞争力指标还是潜在竞争力指标,国内外商业银行之间的差距归根结底是体现在人员的知识结构和知识水平的差距上。

二、国内外商业银行员工培训计划体系的现状对比

这种人员的知识结构和知识水平的差距,有多种原因。缩短这种差距的有效途径是强化中国银行业从业人员的培训。不久前中国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委员会的宣布成立,无疑具有非比寻常的意义。要逐渐地推进中国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考试认证体系的建立,银行业对从业人员的培训要逐渐走上秩序化、专业化、正规化的轨道,花大力气培养和造就一大批自己的一流专业人才,切实提高整体素质,从而达到提高服务水平、满足社会各界人士对金融服务需求的目的。

下面,试分析国内外银行员工培训计划体系的差距。

(一)以花旗、大通为例,看国外银行员工培训计划体系的建设、运作

花旗认为"对企业员工培训计划不仅是适应日益变化的金融发展与日剧激烈的金融竞争的需要,而且对降低劳动产出比率也十分重要"。他们把培训定位于"既有基于技能的培训、又有与顾客相关的培训,还有员工自我发展的培训"。每年平均每人培训达5天以上,培训的费用支出更是相当之高,在20世纪90年代,仅用于波兰分行120人的电子银行业务一项培训费每年就达40万美元。

花旗把对员工培训计划作为一项长期战略,从中发现人才,发展企业。花旗在使用平衡计分卡管理绩效之外,还开发了能力测评体系以测量员工的能力(把该岗位的能力胜任模型和测评后每位员工的实际能力水平相对照,以决定该员工的培训和提升晋级等问题)。此外,花旗时刻怀有人才的"危机感",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因人才流动而形成的"人才陷阱",对人才进行"备份",有效应对高尖人才的断层和流动。

大通曼哈顿银行重视培训、重视人才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在对教育费用的重金投入上,平均每年对教育经费的支付就达5000万美元。大通总裁曾说过:企业的实力是一定要让人才队伍超前于事业发展,才能更快地适应国际金融市场并得以发展。

大通设置专门培训机构和专职人员,大通的职员培训部门是由83个有经验的培训管理人员组成,其主要任务:

1、为领导提供员工教育的有关信息,如本年度培养的具体人员、培训的基本项目、培训的结果;

2、负责领导与员工之间的信息交流,定期组织员工与领导会面,把员工的想法和愿望反馈给领导;

3、根据领导或董事会的要求,组织员工撰写个人年度培训计划;

4、认真执行年度员工培训计划,组织落实各种培训工作。如他们的职工教育技能培训可分月进行,趣味性的培训每周二次,尤为重视学员的心理素质培训,让学员所设的各种各样的困境中,训练战胜并超越自我的能力,等等。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zigeleikaoshi/592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