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普通话考试】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普通话教学计划
姚志华
一、指导思想
以《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以及普通话口语交际教学的基本要求为纲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和口头表达能力为目的,认真了解学生普通话基础,从而确定教学起点,强化基本技能训练,力求在这一学期内使学生习惯讲普通话,并提高通话水平。
二、基本情况
本学期,本人担任14级八个班的《普通话口语交际》教学。受方音影响,同学们普遍存在普通话发音不标准,方言词汇和语法突出,即“广普”口音比较明显,且不习惯讲普通话的特点。
三、教材分析
目前我校学生使用的课本,是河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等职业教育系列教材。本教材结构合理,实用性、可操作性强,使用率可达80%。
四、教学内容
1、课前演讲。锻炼胆量、口才、思维能力。
2、普通话基础知识。普通话与粤语的区别、声母、韵母、声调、音变。
3、口语交际。交谈、学会赞美、批评是一门艺术、学会拒绝。
重点、难点:
1、掌握翘舌音zh ch sh r的发音要领及日常词语。
2、掌握儿化音、轻声的发音要领和技巧。
3、习惯问好、学会倾听、说话礼貌有条理、敢于在公众场合讲话。
五、教学目标
1、有一定的演讲能力。克服公众场合讲话的紧张心理,训练学生有条理的表达自己的意思、并注意与倾听者互动沟通。
2、学生习惯讲普通话、提高普通话水平。
3、学会说话,交谈礼貌有条理,让人喜欢。
五、教学措施
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我校的实际,本学期拟采用以下措施:
1、每次利用课前20分钟,请5—7位同学课前演讲(人员前一节课拟定,演讲题目、内容自拟,教师当堂点评指导,并打分,为平时成绩)。
2、矫正发音要多练,因此每节课都有读、练训练;每班选出发音较准确的同学为课代表,早读时领读词语和篇目。
3、利用竞赛法,多设置绕口令、顺口溜,并结合方言笑话等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4、口语交际多启发学生自己思考,教师总结,并结合案例讲解,力求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情商。。
六、教学进度及计划安排
本科目每班每周两课时,具体进度安排见《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普通话教学进度表》。
2014年9月1日
2014年上学期普通话教学计划
衡阳县教师进修学校 龙新华
班级: 幼师13、14、15、16班 周数:19周 课时:38节
一、指导思想
以《普通话口语表达训练》为纲,以《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内容与要求》为指南,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和口头表达能力为目的,根据学生上一学期的达标情况确定教学起点,强化基本技能训练。力求在这一学期内使学生的普通话水平有较大提高。
二、基本情况
学生普遍存在普通话语音不规范,不标准,方言语调比较明显。朗读技巧有欠缺。
三、教材分析
要求:
1、要求掌握普通话中轻声、变调、儿化及语气词的音变。
2、音节的拼读和拼写。
3、掌握停顿、重音、语调、节奏等朗读基本技巧。
4、练习普通话测试内容中的六十篇范文。
重点、难点:
1、掌握轻声、变调、儿化及语气词的音变。
2、掌握停顿、重音、语调、节奏等朗读的基本技巧。
3、掌握口语化的语气、语调和节奏,讲究语言的自然、清晰、流畅和规范。【普通话教学计划】
四、教学目标
1、强化普通化口语表达技能训练。针对学生实际情况,结合普通话测试具体要求,对《普通话训练与测试》中的相关
知识点逐个讲练,力求使学生掌握规律,突破难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全面提高朗读能力。在朗读中,要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教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以使学生掌握规律,提高学生朗读能力。
五、教学措施
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我校的实际,本学期拟采用以下措施:
1、每堂课教师一定注意当堂的学习效果,突出重点难点,务必要求学生掌握必须掌握的基本的东西。
2、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口语能力。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
3、利用竞赛法等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4、课前五分钟朗读,包括新闻消息,小故事,成语解说等,锻炼表达能力。
六、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2014年2月16日
普通话教学计划
一、课程的性质、教学的目的和任务
1、课程的性质
《普通话》作为一门社会培训课程,旨在培养学员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学员普通话口语表达水平。是一门在理论的指导下,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2、教学的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训练普通话口语表达的实践性课程,应着重训练和提高学员的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教学中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课堂示范和自我训练相结合、课内学习和课外活动相结合的基本原则。以理论为指导,以训练为主导。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即汉语普通话语音系统和普通话语音训练两部分。 第一部分汉语普通话语音系统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员对汉语普通话语音系统有一个系统而完整的认识,掌握汉语拼音,能给汉字注音,能识读音节,会说普通话。 第二部分普通话语音训练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是:把普通话的声、韵、调贯穿始终。
二、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普通话声母、韵母、声调和音变的基本特点;了解方言与普通话声母、韵母、声调和音变的主要区别,结合方言进行声母、韵母、声调和音变的辨正练习;了解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有关要求,熟悉应试技巧,针对声母、韵母、声调和音变的读音错误和缺陷进行训练,并了解朗读和说话时应注意的问题。
2、理解普通话语音系统的各结构要素,方音系统与普通话语音系统的主要对应关系。并能运用这一对应关系进行方音辩正。
3、掌握普通话语音系统,包括声母、韵母、声调、音节、音变的语音知识,做到正确发音,能使用标准而流利的普通话进行语言交际,朗读或演讲等。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
1、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中应坚持边讲、边示范、边练习,并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按照普通话标准音进行严格训练,以使学员打下良好的语音基础,为辨正方音、学好普通话提供前提条件。
2、教学形式
本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教师讲授与学员自学相结合。以文字教材为基础,对主要内容加以介绍、提示和示范;并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及学员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安排。
3、实践性环节教学要求
本课程必须以语音训练为主,精讲多练。语音训练可采用说话、朗读、演讲等方式,尽量生动活泼,不断总结该方言区的发音特点,和普通话做比较,切实提高学员运用普通话进行语言交流的水平。
四、教学内容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课程名称:普通话培训测试教程 授课教师:
授课班级:计算机一班、计算机二班、电工班、一年级四班 授课日期:2015年3月6日-2015年 月 日 选用教材:
《河北省普通话培训测试教程》,河北教育出版社,主编:王晖、唐健雄【普通话教学计划】
第一章 普通话基础知识概述
目的:1什么是普通话 2普通话学习的意义 3如何学好普通话 4等级考试 5试卷结构
第二章 普通话语音知识
目的:1声母分类.举例.发音练习 2韵母分类.举例.发音练习 3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第三章 普通话音变
目的:1变调(上声的变调.一的变调.不的变调)2轻声 3儿化音 4语气词“啊” 第四章 单音节字词
目的:1单音节字词的基本发音纠正与练习 第五章 多音节字词
目的:1多音节字词的发音纠正与练习 第六章:轻声词语、儿化词语
目的:1轻声词语和儿化词语的发音纠正与练习 第七章 朗读训练
目的:1普通话的节律(停延.重音.句调.语速)2朗读的含义.要求.技巧 第八章 朗读训练
目的:1练习国家指定的普通话朗读训练作品 第九章 命题说话
目的:1熟悉命题说话的考试要求及常规考试所用题目 第十章 命题说话练习
目的:1练习命题说话.达到流畅自如的表达题意的程度 第十一章 复习
目的:1重新复习已经学过的单音节和多音节发音练习 第十二章 复习
目的:1重新复习朗读训练.掌握节律.要求.技巧 2熟练流利的朗读指定考试范围作品 第十三章 复习
目的:1熟练掌握发音技巧、控制好发音速度、 2对于常规考试题目能达到充分发挥的程度 第十四章 考试
目的:1通过考试加强学生自主练习、提升语言能力 2夯实学生的普通话基础
教学进度【普通话教学计划】
一个新的学期又开始了。在本学期中,我担任《普通话口语交际》这门课程。在跨世纪的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中,普通话口语交际能力是一种可感性较强的显性素质,它是诸多隐性素质的物质外化,人每天都要说话,无论求学就职,还是人际交往,因而,口语交际能力往往关系到学习、工作、生活的成败得失。可见,普通话口语交际是跨世纪的必修课,现将本学期教学内容计划如下:
一、 学生情况分析
在本学期中,我担任微机专业的口语交际课,春季招生的学生,他们已经经过了一个学期的学习,在这一学期中,同学们已经系统的学习了普通话的基础知识,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大部分学生都有了很好的底子,但仍有小部分学生由于来自方言较重的地区,或者是自身的理解能力较弱,对于平翘舌音的发音还是含糊不清,对于前后鼻音在分辨时仍有困难,但这些已经不是太主要的毛病了,经过纠正与练习,学生能够很快克服。
在上一学期的学习中,学生主要以基础知识的掌握为主,在说话能力与朗读能力上有所欠缺,比如说话能力上,经学生一个话题他们经过精密的组织,还可以做到流利说话,但是让学生自由组织话题或者就一件事情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话语的组织能力较差的特点就彰显出来,在朗读能力上同学们还不能把朗读的各种技巧熟练的运用到朗读的表现上,这一点应有待加强。
综上所述,在本学期中学生的训练目标是在说话能力的培养,以及朗读水平的提高。
二、教学分析
浅、用、新是本教材的特色,这学期的主要教学内容是遵照《口语交际》的主要内容去进行训练。
浅,针对外事专业的需要,理论知识力避艰深,力求深入浅出,语言的运用力避生涩、枯燥,力求简明、晓畅;“用”注重“教”与“学”的关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新”以“课”为载体构建教材的基本框架,以落实教材的操作性,本学期中主要教授给学生的内容以实用为主。
三、教学目标
文明、规范、得体、生动是《普通话口语交际》努力追求的教学目标,也是本教材的教师应努力达到的教学和学习目标。文明要求说敬语谦语,说礼貌语言;不说粗俗的话,不说肮脏下流的话,不恶语伤人,不诬蔑漫骂。规范要求说国家通用语言—普通话,普通话水平应达到国家要求的相应等级标准;不在工作、学习场合或公众场合说方言土语;得体即说话要看对象,论场合、讲方式、求效果;忌不分青红皂白信口开河;生动要求说话机智、幽默、富有哲理而不乏情趣,传情达意要有感染力、感召力,忌语言干瘪乏味,忌说假话、空话、大话。这是本教材本学期训练的主要内容。
四、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注重“讲”与“练”的关系,力求精讲、多练,以“训练”作为课堂教学的主线,训练点的设置注重实用价值,尽可能选用本专业学生使用频率较高的技能,专业覆盖面较广的技能作为口语交际的训练点,训练角度的切入注重实用价值,侧重把握口语交际的原则、方法、技巧。
2、突破普通话课与口语课各自为政,前后脱节的传统课结构,将“普通话训练”与“口语交际训练”两条主线并行贯穿于全课始终,使普通话能力随时在朗读训练和口语交际的语境训练中得以巩固和提高。
五、教学进度表
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
教学计划
科目:普通话 姓名:白燕
时间:2007年9月1日
上一篇:办公室员工守则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