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项目管理师】
最新农业综合开发宣传标语
整合项目,集中连片,综合开发,提升水平。 增强农业竞争力,促进农业增收致富。
优化生态环境,发展绿色产业。
引导支农资金整合,完善统筹开发机制。
以农业为本,坚持综合开发。
依托资源优势,培育主导产业,提高开发效益。 依托农业综合开发,推进现代农业进程。
拓宽农发资金渠道,创新开发投入机制。
推进综合开发,促进产业发展。
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强化富民强农基础。
突出重点,精品示范,创新务实,幅射带头。 突出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
锁定目标,齐心协力,打造安居乐业幸福村。
实行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提升资金和项目管理水平。 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构建和谐新村。
实施农业综合开发,促进农民增收奔小康。 实施科学管理,彰显项目效益。
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农林牧副渔全面开发。 抢抓机遇,振奋精神,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
强基础,兴产业,建设现代新农村。
强化项目整合力度,培育壮大主导产业。
强化建后管护,发挥持续效益。
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 农业综合开发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希望之路。 农业开发,利国利民。
农业开发,开发农业,改变农村,致富农民。
立足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培育农业主导产业。 科学规划,综合开发,强化管理,提高效益。 开千村示范之花,结万村推进之果。
开发一方,富民一方。
建章立制,明晰产权,拓宽渠道,强化管护。 建设新农村,倡导新生活。
坚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优势特色产业发展。 加强农业综合开发,推进新农村建设。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提高农业科技水平。
夯实农业基础设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搞综合开发,建富民之路。
搞好土地治理项目,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搞好农业综合开发,提升农业科技水平。
搞好农业综合开发,强化农业基础地位。
搞好农业综合开发,促进农业结构调整。
改土治水兴天下第一产业,打井修路做人间最大善事。 改善农村环境,提升农民素质,促进农业发展。 发展一片基地,扶持一个龙头,带富一方农户。 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发展农业综合开发,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发展农业,繁荣农村,富民农民。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村有主导产业,户有致富门路。
创先争优促发展,三位一体强三农。
城镇田园化,田园景观化,农业产业化,城乡一体化。
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 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发表日期:2012年12月14日 出处:中国农经信息网 作者:农业部经管总站副站长 贾
广东 本页面已被访问 1377 次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朋友们:
非常荣幸参加这次联学活动,农业部经管司、经管总站主要承担着农村土地承包管理、
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农业产业化、一村一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指导,以及农村有关社会事务、农经信息统计、农经宣传等职责。
下面结合这次联学活动的主题和经管司站主要职责,交流学习十八大有关精神的收获、体会
和推进有关工作的思路。我发言的题目是: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
营主体。
一、认真学习十八大精神,深刻领会有关重大部署
十八大报告提出,“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
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这是对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发展作出的重大部署,指明了改造传
统农业和发展现代农业的方向,关系重大、影响深远。从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两
个转变”,到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
化”,再到十八大提出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新“四化”与规模经营相互融合,互为依托,是中央坚持实践基
础上完善农村经营体制机制的最新理论成果,内涵丰富。集约化、专业化更多地强调的是农
业经营主体本身的生产经营方式,组织化、社会化则更多地强调的是农业经营主体间的经济
利益联系;无论是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还是规模经营,既相互联系,又相互
依存,是以现代经营方式改造传统农业、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代表了现代农业发展的
方向。深刻认识、准确把握中央这一重大决策,切实抓好贯彻落实,对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具
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重要内容。我国现有农业经营
主体,是在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按
农业经营主体类型划分,主要有:承包农户、专业户(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组
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其他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目前,全国有承包农户2.26
亿户、50亩以上的种植专业大户276万户、依法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60万家、农业产业
化龙头企业11万家,还有刚刚兴起的家庭农场和大量的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各类农业
社会化服务组织,初步形成了以承包农户为基础,合作经济组织为纽带,龙头企业为骨干,
集体经济组织和其他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为支撑,多种所有制关系并存、多种生产经营
主体共生的农业经营格局,有力地支撑了传统农业改造和现代农业建设。
但是,这一农业经营格局还不完善,与“四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还有很大差
距。主要表现在:一是适应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迫切需要解决农业劳动力结构性短缺问题,
加快培养职业农民。农业劳动力已经呈现老龄化、低文化,出现了年龄段、季节性、区域性
等结构性短缺,许多地方50岁以上的劳动力占比超过了50%。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普遍务
农意愿淡薄。如果这一状况得不到根本改善,将严重影响“十二五”及今后一个时期现代农
业建设。为此,必须加快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确保现代农业后继有人。二是适应承包农户不
断分化,迫切需要解决集约化、规模化水平偏低问题,大力培育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我国
承包农户先天规模小,户均耕地半公顷,且分布零散;年均生产性固定资产支出仅千元,扩
大再生产能力严重不足,既不利于标准化生产和机械化作业,又增加了降低成本和增加收入
的难度;承包农户不断分化,兼业化倾向明显,撂荒等粗放经营现象多发频发;专业大户和
家庭农场尚处于发展早期,数量少、规模小,亟待加大培育力度。从2006年到2011年,我
国纯农户由占农户的75.1%下降到66.3%;农业兼业户由占农户的4.3%上升到17.7%。三是
克服农户分散经营局限,迫切需要解决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偏低问题,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
作社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当前,我国农户家庭经营,多数仍属于分散经营,存在着“小生产”
与“大市场”的矛盾,面临着自然、市场和质量安全“三重风险”。实践已经证明,发展农
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从根本上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矛盾、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
织化程度的有效途径。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还处在起步阶段,龙头企业与农户间的利
益联结机制还不健全,采用合作、股份合作等较为紧密联结方式的仅占38.2%。为此,迫切
需要推进多形式的联合与合作,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四是适应专
业化分工发展要求,迫切需要解决农业社会化服务不足问题,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
组织。伴随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分工、社会化协作转变,对农业社会化服务提出了强烈需求。
目前,农村集体经济比较薄弱,普遍缺乏为农民提供“统”的服务能力;经营性服务组织发
育不充分,经济实力弱,政策扶持不够;公益性服务供需衔接不紧密,服务机制尚需健全。
为此,迫切需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培育和发展以生产性服务为重点的
现代农业服务组织。总体看,“一家一户”单打独斗搞生产的状况还没有从根本改变,迫切
需要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从根本上解决“谁来种地”问题。
二、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韩长赋部长在农业部党组中心组学习扩大会上,对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战略部署,科学
把握新时代农业农村经营发展的新情况新变化新要求,进一步增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活力,
提出了明确要求,特别强调在“四个完善”和“四个强化”上下功夫,其中指出:完善农业
经营体制机制总思路是“在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基础上,
围绕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两大重点,加快推进家庭经营向提高集约
化水平方向转变,统一经营向提高组织化程度方向转变”。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就是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
神,按照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建设现
代农业的中心任务,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以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专业大户和
家庭农场、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重点,发展农业社会化服
务和多种形式规模经营,加快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
体系。
(一)加快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没有农民的现代化就没有农业现代化。要把培养职业农民作为农业劳动者素质建设的核
心任务。区别于传统农民,新型职业农民是具有科学文化素质,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能,具
备经营管理能力,以农业生产、经营或服务为主要职业,以农业劳动作为主要收入来源,主
要居住在乡村的农业从业人员。一是制定认定标准。鼓励各地结合实际,从居住地域、农业
劳动时间、生产经营规模、素质能力水平等方面进行认定探索,并作为培育和扶持的依据。
二是拓宽培养途径。突出培养重点,优化培养方式,着重抓好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科技
示范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的培养,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吸引和支持农民工返乡务农,
鼓励和支持新生代农民工子承父业;以农民中等职业教育为平台,以阳光工程创业培训为抓
手,开展多形式、经常性的职业教育培训。三是完善培养政策。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扩大阳
光工程培训规模;完善绿色证书制度,健全农业技能持证上岗制度,探索把绿色证书作为认
定职业农民的重要依据,并与农业扶持政策挂钩。我们建议把农业职业培训纳入中等免费职
业教育范围,对符合条件的中高等学校毕业生、转业退伍军人、返乡农民工务农创业给予补
助和贷款支持。
(二)大力培育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
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是促进家庭经营集约化、专业化、规模化的有效形式。按照科学定
位、加强引导、重点培育的要求,加大财政、税收、金融、保险扶持力度。一是探索认定标
准。鼓励各地按照“生产有规模、产品有标牌、经营有场地、设施有配套、管理有制度”的
要求,探索不同生产领域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的认定标准,对其实行特殊扶持政策。二是加
大扶持力度。对认定的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新增农业补贴重点向其倾斜;实行以奖代补,
对经营耕地、养殖畜禽达到一定规模的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予以奖励;鼓励金融机构将专业
大户和家庭农场纳入信用贷款支持范围,探索将农作物产品纳入抵押品范围;支持专业大户、
家庭农场参加农业保险,提高财政对其保费补贴比例。三是强化工作指导。加强对专业大户、
家庭农场财务收支、成本收益核算和生产经营的指导,提高市场竞争力。
(三)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宣传标语】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引领农民进入国内外市场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坚持发展与规范并
举、数量与质量并重,继续深入开展示范社建设行动,支持引导专业合作社做实做大做强,
不断增强自身实力、带动能力和发展活力。一是建立示范社名录。逐级建立示范社名录,深
入推进示范社建设行动,促进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对示范社开展运行监测、动态管理。所有
涉农项目和优惠政策,重点向进入名录的示范社倾斜。二是完善税收政策。对农民专业合作
社实行税收优惠政策,扩大营业税优惠范围,完善所得税减免政策。我们建议专业合作社兴
办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免征所得税、营业税、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实行符合专业合作社特点
的纳税申报办法,制定全国统一的销售和服务专用发票。三是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启动实施
“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力提升计划”,大幅增加财政投入,重点支持合作社开展加工贮藏、冷
链建设、直供直销等业务。研究制定新增农业补贴倾斜合作社的方法,探索按照种养规模和
服务效果等予以补贴。四是强化信贷支持。建立信用贷款和抵押担保制度,为合作社中短期
贷款提供信贷担保支持。五是加强人才培养。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才库,着力打造合作社
领军人才队伍和辅导员队伍,逐步推行“一社一名大学生”,引导大学生到合作社工作,逐
步形成广覆盖、多层次、可持续的合作社人才培养体系。加大对基地建设投入力度,建立合
作社人才培训基地。六是引导支持信用合作。按照“限于成员内部、用于产业发展、吸股不
吸储、分红不分息”原则,以及地方政府负责、相关部门指导、业务规范有序、风险安全可
控的要求,制定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业务的章程和管理制度,规范开展信用合作。
(四)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龙头企业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主体。推进农业产业化和龙头企业发展,要深
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国发[2012]10号),进一步
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完善扶持政策措施,促进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一是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鼓励龙头企业采取订单农业、设立风险资金、利润返还、为农户承贷承还和信贷担保等多种
形式,建立与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间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引导龙头企业创办或领
办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实现龙头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深度融合。支持龙头企业为生产基地
农户提供农资供应、农机作业、技术指导、疫病防治、市场信息、产品营销等各类服务。二
是明确支持重点。通过财政贴息、信贷奖励补助、设立并购基金等方式,支持龙头企业兼并
重组,组建大型企业集团。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上市融资、发行债券、优
先推荐。鼓励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支持龙头企
业通过农产品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建设、出口信贷和信用保险等措施,扩大优势农产品出
口。三是加大政策扶持。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创建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支持农业产业化示
范基地开展物流信息、质量检验检测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扩大农产品增值税核定进项税额
改革试点,将农产品加工增值税进项税率由现行的13%调整为纳税人销售货物的适用税率;
进一步扩大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农产品初加工范围,适当减免粮油、肉蛋奶、果蔬、
水产等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宗农产品加工流通环节的增值税和营业税。扩大龙头企业贷款有效
担保物范围,加大对龙头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农产品收购的信贷支持力度,探索对订单基地
贷款给予财政贴息,缓解融资困难。
(五)加快培育经营性农业服务组织
发达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加快构建以农业公共服务为依托、合作
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培育公益性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政策已经明确,关键是抓好落实。当前,要着力加快培育
经营性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一是积极培育经营性服务组织。研究扶持经营性服务组织的政
策,鼓励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专业化农业服务公司、专业化服务队、
农民经纪人等参与农业社会化服务。二是支持发展生产性服务。设立专项资金,采取以奖代
补等方式,对农业经营性服务组织在生产服务设施、生产作业服务、提升耕地质量、种苗培
育、测土配方施肥、有害生物专业化防治、粮食烘干、运销贮藏、农产品质量溯源体系等方
面的投入给予支持;减免其从事农机作业、专业化统防统治等服务的营业税;引导金融机构
优先提供浮动抵押贷款、仓单质押贷款和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贷款。三是总结推广多种
服务模式。在领导重视、服务基础较好、经验带有普适性的县市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示范县
创建工作,健全各类服务组织,构建便捷服务机制;积极探索“专业化服务公司+合作社+
专业大户”、“村集体经济组织+专业化服务队+农户”、“农资连锁企业+农技专家+农户”
等多种服务模式,研究分析创建过程中的突出问题、破解方式,及时总结推广。
(六)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
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因地制宜发展多种形式的规
模经营。一是稳步发展土地规模经营。实行农户家庭经营,是保证国家长治久安作出的重大
政治决断,发展土地规模经营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当前重点是发展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
二是稳步探索土地归并。把解决土地细碎化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从土地互换和分割两个层面
稳步探索“小块并大块”,“大块不再分”。三是大力发展社会化服务。符合我国国情的规模
经营发展方向,应当是家庭经营+社会化服务。要探索建立农业经营能力认定暨农地经营准
入制度和风险防范机制,制止“非农化”,控制“非粮化”,引导工商企业兴办龙头企业,开
展产前、产后服务,带动农户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以上是我们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有关精神的具体思路,与四季青镇发展都市现代农
业、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的主题联学活动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四季青镇在推进传统农业向都
市现代农业转型中已有了很好的工作基础,我们希望四季青镇在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
体,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方面继续探索,走在全国的前面,经管司站将密切关注,加强指
导。
二0一二年十二月十日
1.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2.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3.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
4.传承农耕文明,弘扬民俗文化,发展现代农业。
5.创业带动就业,创业在于行动。
6.发展特色产业,振兴镇域经济。
7.敢想就有出路,敢创就有财路。
8.观念新,有文化,讲文明,懂科技,会经营是新型农民的基本特征。
9.好政策正逢今朝,好日子自己创造。
10.激发全民创业激情,增强全民创业活力。
11.加快改造传统农业,提升发展现代农业。
12.加强农民素质培训力度,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
13.加强农业基础,扶持农村发展,加快农民增收。
14.加强农业基础,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农村和谐。
15.构建“学习型”乡村,造就“学习型”农民。
16.巩固完善强农惠农政策,加快农民创业创富进程。
17.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农业现代化的根基。
18.搞好农业开发,创建和谐社会。
19.开展先进农业技术推广,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
20.以土地托管为契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步伐。
21.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切实保护农民权益。
22.延伸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经营效益。
23.做大做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带动致富广大农民。
24.发挥规模化经营优势,提高农业经营效益。
25.发展是硬道理,合作是生产力。
26.新农业、新生活、新家园。
27.走进合作时代,共创美好美好未来。
28.走进美丽称钩,乡约新型农业。
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方面
随着农村空心化,老龄化的到来,“明天谁来种地”成为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课题。党的十八大提出,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进入2013年,必须进一步突破制约农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激发农村发展活力。目前全镇农业企业 家,年加工产值 元;农民专业合作社 家,入社社员 人,联系带动农户 户、生产基地 亩;新型高素质农民 名,种养殖面积 亩,年产值 元。新型经营主体的不断发展和壮大,切实改变了过去普通农民作为经营主体“一统天下”的状况,有效缓解了农业“小规模与大发展”、“小生产与大市场”难以对接的矛盾,进一步带动和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和谐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着重抓了以下三个方面:
一、着力培育“三大主体”,不断优化农业经营主体结构
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关键是要加快培育一批与区域农业产业结构相适应的新型经营主体。我们以培育新型农民、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为重点,全面提升发展农业经营主体,初步形成了以企业为龙头、合作社为骨干、高素质农民为基础、社会有生力量共同参与的新型生产经营队伍。一是以培养培训为抓手,扶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立足提升传统农民、转化失地农民、引入新型农民,建立健全农民培训体系,着力培养一批有文化、善经营、会管理的现代农业带头人。加强技能培训,重点利用区农民科技培训中心、乡镇成校等培训基地,广泛开展“绿色证书”、实用技术、远程学历教育等培训,帮助农民掌握农业实用技术,近年来,每年培训都超过 万人次。二是以打造品牌为核心,发展壮大农业龙头企业。一方面扶持企业做大做强,充分发挥我镇的区域地理优势,鼓励社会资本创办农产品加工企业,着力培育一批产业关联度大、辐射带动力强、实力雄厚的农业龙头企业,全镇拥有市级农业企业 家。另一方面鼓励企业做精做专,
积极培育一批农产品知名品牌,大力推进农业精深化加工,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农产品博览会、展销会,进一步提高我镇农产品知名度和附加值,全镇拥有农产品知名品牌 个,获得绿色无公害农产品、有机农产品、绿色食品认证 个。三是以产业特色为依托,规范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注重发展为先,鼓励龙头企业、农业大户围绕主导产业和特色农产品,牵头组建、分类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不断提高农户覆盖面和产业覆盖面。注重引导扶持,在销售渠道、社员培训、人才引进、设备设施、品牌建设、联合重组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着力培育一批“龙头型”专业合作社,进一步提高专业合作社的带动能力。注重制度建设,以规范运行方式和经营机制为核心,切实加强内部管理,着力培育产权清晰、机制灵活、运行规范、管理民主的示范性合作组织,全镇市级以上示范性合作社和规范化合作社分别达到 家和 家。
二、着力完善“三大机制”,不断增强农业经营主体活力
针对农业发展中存在的经营规模偏小、科技含量不高、自然风险增多等制约和困难,积极发挥我镇的区位、产业、科技等优势,不断创新农业经营机制,完善农业服务体系,转变农业经营方式,根据我镇实际和市场发展需要初步形成了农业发展新路子。一是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努力形成规模经营体系。土地流转、规模经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牢牢抓住我镇城乡融合发展进程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稳定转移的有利时机,因势利导,加快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一方面加强政策扶持,专门出台扶持办法,落实奖励资金,引导和鼓励农户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采取转包、租赁、互换、转让、入股等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促进土地向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集中,努力提高农业集约化经营水平,目前全镇土地流转总面积达到 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 %,建成区级以上农业产业基地 家。另一方面加强服务管理,全面建立镇土地流转服务中心、村级服务站,及时收集和发布流转信息,及时调
处和裁决流转纠纷,努力促进土地有序、健康流转。二是完善科技强农机制,努力形成科技创新体系。充分发挥科技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促进农业高新成果的转化和规模化应用,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在源头创新环节,实施农业科技重大项目奖励制度,每年表彰奖励20名农业创新带头人。在生产组织环节,积极推进标准化生产和农作制度创新,强化动植物疫病防控和气象信息服务,制定农业地方技术标准 个。在农技推广环节,重点完善农技推广责任制度,为新型农民一对一配备农技专家,帮助他们解决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已初步建立了以 名农技员为基础的新型农技推广体系。三是完善扶持机制,努力形成“三农”保障体系。全面加强农村保障体系建设,切实解决农业经营主体的后顾之忧。率先实施老年人生活补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制度,基本实现了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全覆盖。积极推进农业政策性保险,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农民自愿”原则,不断提高财政补贴标准、增加保险品种,目前政策性保险品种达到 只,参保农户达 多户,投保率达 %,有效降低了经营主体生产风险。
三、着力强化“三大保障”,不断改善农业经营发展环境
牢固树立扶持农业经营主体就是扶持农业、扶持农民、扶持农村经济发展的理念,通过设施配套、政策扶持、舆论宣传等多种途径,着力改善农业经营发展环境。一是强化领导保障。我镇要切实把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列入新农村建设工作绩效考核范围,制定长期规划,分解任务指标,落实责任部门,各司其职,切实做到工作重点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转移,干部力量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集中,舆论宣传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形成了强有力的工作推进机制。二是强化政策保障。率先出台高素质新型农民扶持办法,对新型农民每人每年给予 元财政补助,对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技改投入、产品认证、品牌创建、市场拓展等方面给予适当财政补贴,去年财政支农资金投
入达到 亿元,增长 %。大力推进涉农服务体系建设,切实强化农经信息、农资供应、产销对接服务,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导入现代经营理念、融入国内国际市场。三是强化设施保障。农业公共基础设施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基础,也是影响新型经营主体进入农业领域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我镇大力开展以农田水利、耕地质量、物质装备为主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仅去年全镇就新建改建农村村村通公路 公里,实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 项,建成标准农田 万亩。落实国家农机具补贴政策,积极引进先进适用的农机装备。严格落实农业生产配套设施用地政策,合理安排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工项目用地,优先保障新型经营主体项目用地需求。
加快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农村发展与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将认真完善把培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纳入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中之重,进一步创新机制、强化扶持,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培养一批新型经营主体,争取通过三到五年努力,培育 名新型农民、 家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和 家农民专业合作社。
篇一:新农村建设宣传标语
新农村建设宣传标语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宣传标语
1、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2、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建设现代化新农村
3创建和谐新农村
4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互动
5促进社会和谐
6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7设新农村
8城市化带动农村,产业化提升农业
9城市带动农村
10扩大农民就业,拓宽增收渠道,富裕农民生活 11农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12农业,构建环境友好农村
13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14化,推进农业产业化
15创新,实现农业产业经营
16气,树新风,促和谐
17改善农村面貌
18提升农民素质,促进农业发展
19倡导新生活
20、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工促农、以城、统筹城乡发展,、坚持多予少取放、大家一条心,建、工业化致富农民,、工业反哺农业,、鼓励农民创业,、发展现代高效、加快发展循环、加强农村基础、培育企业规模、推进农村科技、知荣辱,讲正、搞好村庄规划,、改善农村环境,、建设新农村,、破除陈规陋习,
倡导文明新风
21、培育文明新风,构筑和谐农村
22、爱岗敬业勤劳富,精打细算聚财富,遵纪守法健康富,家庭和睦同心富,邻里相亲互相富
23、诚实守信,勤劳致富
24、好心总有好报,帮人就是帮己
25难相助
26眷;邻居好,赛金宝
27莫把闲言讲
28环境更优美
29春,育儿不严害一生
30右手,节俭是幸福的左手
31离毒品
32性,建设和谐新农村
33先进性建设 积极推动新农村活动开展
34建和谐新农村目标而努力奋斗
36机制,实现资源永续利用
37明确创建要求,实现创建目标
38、生态发展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 39构建和谐社会
40能源,促进农村小康建设
41福人类,利在当代,功在千秋
42促进可持续发展
43、扶贫帮困,患、金乡邻,银亲、莫为小事争,、四季有花香,、春耕不好害一、勤劳是幸福的、反对邪教,远、保持党员先进、大力加强党的、为加快实现创、创新农业运行、增强创建意识,、发展农村能源,、大力发展农村、发展沼气,造、开发利用沼气,、推广沼气农业
技术,治理农业面源污染
44、发展农村沼气,建设生态家园
45、沼气建成庭院美,炊烟远去农家乐
46、加强农村沼气建设,打造文明卫生庭园
47、美好家园大家建设,幸福生活自己创造
48创美好家园
49路,小康进入万家门
50展,展新貌
51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
52建设新农村
53共走致富路
54开掘创新动力,创建和谐扬溪
55素质是建设新农村的根本之策
56建设现代农村,培育现代农民,树立现代风尚 57明生活
58潜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59爱女孩
60促进社会文明
61改善农村面貌
62增加农民收入【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宣传标语】
63改革,理顺基层管理体制
64户有致富门路
65、做文明村民,、文明铺设七彩、暖人心,促发、百姓创家业,、推进一体化,、高奏文明曲,、整合农业资源,、全面提高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科学生产,文、挖掘农业内部、珍惜生命,关、传播婚育新风,、落实村庄规划,、发展现代农业,、深化农村综合、村有主导产业,、讲整洁,爱卫
生,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
66、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美好家园
67、科学规划,全民发动,人人参与,加快发展
68、全心全意谋发展,全民创业兴扬溪
69、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现代文明
70塑造农村新貌
71加大农村投入,建设文明村镇
72新农村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
73维护农民利益,增进农民福址
74公共事业
75教育事业
76文化事业
77卫生事业
78优化发展环境
79就没有社会主义新农村
80建设新农村
81精神文明建设
82、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83农村的物质基础
84农村的精神要求
85农村的生态状况
86农村的核心目标
87、倡导文明新风,、调动社会力量,、建设社会主义、尊重农民意愿,、大力发展农村、大力发展农村、大力发展农村、大力发展农村、转变政府职能,、没有现代农业、培育新人才,、大力加强农村、生产发展是新、乡风文明是新、村容整洁是新、生活宽裕是新、管理民主是新
农村的根本保障
89、打造城镇品牌,优化投资环境
90、加强环境综合整治,促进社会协调发展
91、城乡联动,全民动员,整体推进,促进全镇综合环境上台阶
92、改善环境,保护家园,净化环境,打造魅力城镇
93、保护环境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94、关心环境就是关心自己
95、保护环境光荣,污染环境可耻
96、人人是投资环境,人人是招商主体
97、招商引资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98、拓宽招商渠道,创新引资方法
99、营造环境亲商扶商,优化服务富商安商
100、集中精力抓经济,一心一意谋发展
101、朋友是财富,客商是资源,招引是桥梁
102、观念的转变是最大的转变,观念的进步是最大的进步
103、计划经济讲级别,市场经济讲实力,招商引资讲服务。
104、人人有职业,个个有技能,家家有物业。
105、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认认真真做事。
106、走千山万水,吃千辛万苦,说千言万语,想千方百计,引千万外资 107、转变观念是前提,抓住机遇是关键,搞好服务是保证,勇攀高峰是动力 108、外商投资的富地,商务成本的盆地,政府服务的高地
109、抓环境就是抓机遇,优化环境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10、你投资、我服务,你发展、我保护,你困难、我帮助,你发财、我铺路 111、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事事都关招商引资
新型农业宣传标语
1、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2、道路硬化、村庄美化、环境净化、庭院绿化。
3、做文明村民,建文明新村。
4、建设新农村,创造美好家园。
5、发展为了群众、发展依靠群众、发展惠及群众。
6、做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7、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筑未来美好生活。
8、净化、绿化、美化、亮化我们的家园。
9、实施农村清洁工程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10、青山绿水好农村要环保。
11、讲整洁爱卫生共建新农村。
12、清洁美丽家园大家携手共建。
13、垃圾分一分环境美十分。
14、搞好垃圾分类处理共建清洁美丽家园。【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宣传标语】
15、村有主导产业户有致富门路。
16、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17、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18、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19、加快农村信息化发展步伐,助力和-谐秀美乡村建设。
20、没有农村信息化,就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
21、一网通晓天下事,一站服务千万家。
22、鼠标轻点促增收,贴心服务解民忧。
23、信息惠农、科技兴农、产业富农。
24、农民奔小康,信息来帮忙。
乡村文化建设宣传标语
1.完善农村文化建设,巩固农村文化阵地。
2.满足农民文化需求,促进农村和-谐发展。
3.文化和-谐发展,社会安定文明。
4.建好公共文化体系,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5.办好农村文化站,努力服务人民群众。
6.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构建和-谐社会。
7.建设新农村和-谐文化,培育新农民文明风尚。
8.建设农村文化,维护农村稳定。
9.加大新农村文化建设,促进新风尚农民文化。
10.培育文明新风,构筑和-谐农村
11.爱整洁讲卫生,共建新农村。
12.建设美好家园,创造幸福生活
13.不断深化“三有工程”,巩固完善“五道保障”。
14.加大新农村文化建设,促进新风尚农民文化。
15.家有一老是个宝,要知人人都要老
16.推进农村民-主法制建设,提高农民群众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水平
17.村有主导产业户有致富门路。
18.农村要环保青山绿水好。
19.建设新农村,倡导新生活。
20.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21.大家一条心,建设新农村
22.不打架,不酗酒,不赌博。
23.共同致富,天下大同
24.建设新农村,受益每个人
25.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纵深推进农业产业化。
26.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27.精心组织务求实效深入,开展新农村建设活动。
28.全党动员,全面发动,全民参与,努力开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局面
29.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抓手,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30.争做科技致富的新农民
31.勤劳是幸福的右手,节俭是幸福的左手
32.推进农村科技创新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33.坚持城乡统筹发展,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
34.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35.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理顺基层管理体制。
36.大家一条心,建设新农村。
37.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倡导文明新风
38.破除陈规陋习,倡导文明新风。
39.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40.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互动
41.建设新农村,倡导新生活
42.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
43.整治村庄环境,改善农民生活。
44.加快新农村建设,全面实现“两个率先”。
45.心要净化,屋要亮化,路要硬化,山要绿化,村要美化
46.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47.坚持多予少取放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48.周围多栽树,乡村胜都市
49.再穷也不能穷精神,再富也不能丢精神
50.群众心中有秆称,民-主管理自公正
51.落实,创建和-谐新农村
52.文化和-谐发展,社会安定文明。
53.着力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54.尊重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发挥农民群众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
55.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全面繁荣农村经济。
56.创新集体经济发展思路,增强集体经济实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物质基础。
57.农村要环保,青山绿水好
58.扶贫帮困,患难相助
59.培育文明新风构筑和-谐农村?
60.建好公共文化体系,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61.坚持多予少取放活,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62.一村一品,一乡一业,走产业化发展道路。
63.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育造就新型农民。
64.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65.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66.破除陈规陋习倡导文明新风?
67.全党动员全民参与,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
68.着力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塑造农村新风貌
69.推己及人,仁爱为本
70.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保障农民民-主权利。
71.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反哺农业,回报农民
72.繁荣文化,传承文明,宣传科技,培智富民。
73.搞好村庄规划,改善农村面貌。
74.工业化致富农民,城市化带动农村,产业化提升农业
75.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76.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77.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建设现代化新农村
78.落实科学发展观,创建和-谐新农村
79.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互动
近年来,我县在做好土地流转,坚持适度规模经营的基础上,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带头人、涉农企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人才为重点,以提高农民素质和农业技能为核心,以政策扶持为动力,突出机制创新,培育了一批综合素质高、生产经营能力强、主体作用发挥明显的新型农民队伍,造就了一批辐射带动作用显著的涉农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一步推进了我县农业农村发展,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走出了一条创新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探索之路。
一、基本情况
目前,我县共发展各类涉农龙头企业55家,组建农民合作社400家,有50亩以上的家庭农场40个、各类专业大户2776户。全县共培育新型职业农民4.5万人次,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805个。
1、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日益壮大。一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实做强。我县始终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的重要抓手,以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为平台,通过精心包装农业项目,积极引进外地客商,引导本地工商资本和民营资本向农业产业开发,发展规模效益农业,培育壮大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大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应运而生。目前,全县共有农产品加工企业55家,资产上千万的10多家,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4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33家。特别是金农米业集团成功跻身国家级龙头企业,实现了我县国家级龙头企业零突破。2016年,龙头企业已实现销售收入28.8亿元,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带动农民增收中发挥着骨干作用。二是农民合作社发展迅猛。2016年4月,绿万佳种养专业合作联社正式成立,该联社通过整合优势资源,在原有的17家合作社、龙头企业、经营服务部等基础上创建而成,有效地改善了当前合作社生产单一、经营粗放、服务环节脱钩、经济效益较低等现状,为农民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和机械化探索出了一条新的途径。联社现有成员3286人,建立种养基地583个,实现双赢利润8000万元,极大地带动了我县农民合作社的迅猛发展,将千家万户的农民有序带入产业发展轨道,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目前,我县共有农民合作社400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6家、省级示范社12家、市级示范社32家,登记入社农户3万户,带动农户4.9万户,建立基地14.5万多亩。农民合作社的发展得到了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被评为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先进县。三是种养大户和家庭农场蓬勃兴起。在劳动力加速转移、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农村土地流转不断增加等因素影响和推动下,我县种养专业大户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种养大户大量增加,经营规模不断扩大,集约化水平日益提高。据不完全统计,全县现有种粮大户186户,其中百亩以上85户;养殖大户1000多户,其中万头以上4户,1000头以上110户,500头以上433户。一些种养大户在不断扩大土地经营规模的基础上,积极采用先进生产技术和市场化经营方式,生产经营模式已转为家庭农场模式。这种家庭农场是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农业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具有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的经营特点。四是新型职业农民绽放异彩。我县多渠道、多形式组织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作为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为培育对象搭建项目对接、技术信息、行业交流、融资等四大平台,有力地推动全县农业企业、种养大户规模化发展。以“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阳光工程、金蓝领工程、雨露工程、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工程为平台,培育了一批有文化、有技术、有素质的技能型、管理型和专业型的新型职业农民,已成为农业大军的“领头羊”。几年来,共培训农民10万余人次,其中新型职业农民4.5万人次。传统农民转变为职业农民,既增强了农民增收致富的能力,又为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提供了持续动力。日前我县被列为全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县,成为全市入围的4个县市区之一。
2、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逐步健全。一是健全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以农技推广制度改革为契机,积极创新机制,已全面完成14个乡镇农技推广服务站,实现了基层农技推广机构100%覆盖。现有基层农技专业技术人员254名,涉及粮油、种子、蔬菜、茶叶、果树、畜牧,土肥植保、机械、病虫害防治、农村能源等专业。二是加强动物疫病防控。建立了县、乡、村三级动物疫病防疫检疫防控体系,其中设立了14个乡镇防疫检疫站,选聘了61个防检员,实行财政全额拨款,做到定岗、定编、定人。在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上,达到免疫密度100%目标,有效控制了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和流行。通过做好免疫物质调拨,组织开展免疫技术培训等措施,实现动物疫病监测全覆盖,全面保障了免疫工作的顺利开展。三是推进农产品质量监管。积极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机制,坚持农产品品质和数量并举,质量监管与品牌培育并举,政府主导与企业主体并举,形成了培育、发展、检测、保护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打响了“三辣”、“桃苑金猪”、“鱅”等一批无公害、特色农产品,产品远销国内外。目前,全县拥有中国绿色食品标志6个。四是加快农产品市场流通。着力引进发展了百亩锦江农产品物流中心、恒龙物流、和达天下物流等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使之成为区域性的农产品集散中心、价格形成中心、信息交流中心和仓储物流配送中心。同时,大大培育农村经纪人、农产品运销专业户等农村各类流通中介组织,积极拓宽与乡村消费相匹配的农贸市场、农资超市、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渠道,继续实施农超对接、农批对接、农社对接,构建一体化农村现代流通服务体系,激活了农村消费潜力。
3、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一是推行土地流转新机制。我县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积极探索、推行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新机制,推进流转主体多元化,使土地流转从单一的农户之间流转向农业企业、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等共同参与流转转变,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土地的综合利用率和生产效益。我县共有耕地总面积38.57万亩,其中土地流转面积11.7万亩,涉及农户近万户,流转率达33%;林地面积103.5万亩,流转面积26.87万亩,流转率达25.96%。土地流转后的农业产业化规模经营有力地解决了农村有地无人种、有人没能力种、有地无技术种等问题,促进了农民增收。二是创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和土地流转服务平台。逐步建立完善“土地流转服务中心”等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平台,构建县、乡、村三级流转服务网络。2016年,我县就设立了县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在14个乡镇建立了乡镇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所和土地流转服务中心,服务中心设置了咨询和综合接件、信息服务、农村产权流转审查办理、金融服务和纠纷调解等窗口,主要办理信息发布、组织交易、成交备案、代办登记、融资服务等业务,为构建县、乡、村三级农村产权流转服务体系奠定了基础,进一步促进了农村资源向资本转化。三是加速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自今年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以来,我县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由县领导任团长,从县直各单位抽调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干部为成员,组建了14个驻乡工作团,全力指导协助村组开展土地确权登记、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实行县、乡、村、组四级责任落实制。目前,已完成全县14个乡镇、186个村、1614个村小组、68794户农户的测绘,确权面积达38.57万亩,下一步等待市里软件安装并着手进行数据录入。该项工作得到了省、市的高度肯定,人民日报于8月24日对我县在土地确权方面的做法、成效和成功经验进行了报道。四是推动农村融资体制改革。我县积极探索金融机构改革新途径,组建了村镇银行和贷款公司,引进农业担保和保险机制,通过银保合作、银企合作、银政合作,积极拓展业务空间,缓解农户和涉农企业资金难题。今年8月份开展的“财政惠农信贷通”融资试点工作,是当前创新财政支农体制机制、强化财政资金引导、撬动金融资金支持农业生产经营的重要举措,既是一种探索创新,更是今后改革的方向和必然趋势,对广大农民特别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来说,是“及时雨”,是“雪中送炭”。我县迅速行动,成立领导小组,进行调查摸底,合理调配信贷资源,并向农民合作社倾斜。自我县第一批1个亿的信贷计划批复下来后,省500万、市250万和县500万的配套资金已全部到位,部门与合作银行也已签订协议,放贷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开展。此举极大的发挥了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加大了融资资金对农业的信贷投入,切实解决了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融资困难问题,促进了新型农业主体做大做强。
二、三个共性
从我县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发展来看,有以下三个共性:
1、规模化。适度规模化,是确保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稳定开展生产经营的重要基础。没有规模化就不能保证足够的收入,没有足够的收入就不能保证新型经营主体的稳定性。我县已流转的水田面积达11.7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33%;已流转林地达26.87万亩,占总面积的25.96%,且流转的水田、山地大多集中在龙头企业、合作社、经营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手中,规模经营效率明显显现。比如,九峰园林工程有限公司投资10亿元在芦洲乡建成了一个全省最大、连片面积达1.1万亩的花卉苗木基地。公司以每亩90元租赁农民土地和雇聘当地农民等方式,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至今已种植花卉苗木4.5万株,发展花卉苗木基地3万余亩,辐射带动农户2.6万户,成为我县首当其冲的花卉苗木富民产业龙头企业。
2、专业化。当前我县基本生产模式为“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基地+农户”,但实践证明,社会化服务必不可少。专业化的社会服务可以有效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生产成本,促进增产增收。我县已建成14个乡镇农技推广服务站,实现了基层农技推广机构100%覆盖。现有基层农技专业技术人员254名,涉及粮油、种子、蔬菜、茶叶、果树、畜牧,土肥植保、机械、病虫害防治、农村能源等专业,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逐步健全。
3、标准化。举例来说,作为粮食大县,我县在推行高标准农田、粮田方向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生产资料投入、整地、播种、育苗、栽培、灌溉和收割等生产全程都推行标准化。与此同时,积极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保障机制,坚持农产品品质和数量并举,质量监管与品牌培育并举,政府主导与企业主体并举,形成了培育、发展、检测、保护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打响了“三辣”、“桃苑金猪”、“蒙山猪”等一批无公害、特色农产品,产品远销国内外。目前,全县拥有中国绿色食品标志6个,有力推进了现代农业发展升级。
三、四点体会
在发展过程中,我县根据现状,不断进行创新摸索,逐步建立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主要有四点体会:
1、要从制度上赋予农民更加完整的土地财产权。农民需要政策激励,更需要制度公平。我们的土地制度与管理体制改革还不到位,农民土地权益保护仍存在重大制度缺失,土地收益分配明显是向城市、向非农部门倾斜,农民得到的太少。要赋予农民更加完整的土地财产权,是维护农民土地权益的关键。要通过产权的有效分割和清晰界定,赋予农民更加完整的土地权利(包括排他的使用权、独享的收益权及自由的转让权),使农民感觉到真正成为土地的主人。一是坚持农民主体,推进土地确权。近年来,虽然我县涉农龙头企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得到快速发展,但农业生产经营“一家一户”单打独斗、“靠天吃饭”落后意识仍然存在,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成迫切需要。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农民始终是农业生产的主人。要依法稳妥开展土地确权登记,确保合同、证书、地块、面积“四到户”,清晰产权归属、强化物权登记管理,赋予农民更加完整的土地权利。通过产权的有效分割和清晰界定,使农民成为土地真正的主人,是确保土地流转的关键。今年我县开展了整县推进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由县领导任团长,从县直各单位抽调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干部为成员,组建了14个驻乡工作团,全力指导协助村组开展土地确权登记、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实行县、乡、村、组四级责任落实制,确保全面完成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二是开展农村产权交易,创新土地管理制度。建立完善以土地流转为主要业务的农村产权市场体系,是保障土地管理机制创新、规范、平衡推进的关键。我县借鉴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建立了县级农村产权综合交易中心。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的建立和发展,有利于让市场发现农村产权价值,实现农村资源效益最大化,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有利于引导农村“三资”资本化进入流通市场,切实破解农村“三资”入市难、流通难、增值难、议价难问题。探索建立土地信托公司,引导农村集体组织或农户个人将合法拥有或具有处置权限的农村土地使用权作为信托财产,委托信托公司进行经营管理,使农民收益由过去的单纯收租金变为“基本地租+浮动效益”。积极完善交易流转、抵押登记、处置变现等中介机构和服务体系,切实盘活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为农村各类产权流转和抵(质)押贷款提供配套服务。建立土地增值评估机制,让农民获得更多的土地增值收益。探索建立农村闲置宅地置换、流转、退出机制和农村闲置宅基地综合治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有偿使用机制,努力在土地资源自由流动、集约使用方面积极突破,把土地资源变为土地资本。
2、要引导土地、政策、资金、人才向新型农业主体靠拢。一要引导土地向新型主体流转。积极稳妥推进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土地确权,建成县、乡、村三级农村土地承包服务平台和经营纠纷调处体系,建立健全土地流转登记、鉴证和合同备案制度。通过完善利益分配机制,推广租金动态调整、土地入股保底分红等利益分配方法,积极引导农村土地向种养大户、家庭农场、龙头企业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二要引导资金向新型主体流入。培育农村“内生”的金融组织,规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探索完善“龙头企业十农户”、“基地十农户”的贷款担保模式,解决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贷款难的问题。三要引导人才向新型主体聚集。深入实施新型农村人才培养工程,通过创业培训、市场指导、资金支持等措施着力培养一批职业农民。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大中专毕业生、专业技术人员投身农业、扎根农村。
3、要建立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体系取得农村融资新突破。融资难题是个普遍问题,主要体现在“贷款难、费用高、网点少”。要建立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体系,加快农村金融创新。一是转变观念。金融部门要与时俱进开发更多适合农业、农村、农民的金融产品,土地、房屋、农产品是农村最大的资源资产,要加快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激活农村静态资产,为农村金融抵押担保提供支撑。二是培养农村金融的本土力量。大力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民资金互助社。培养农村金融的本土力量。农业贷款关键是担保,成立农业担保公司,专门为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提供贷款担保。推广综合性农民合作社发挥农民资金互助组织作用,调剂农户间资金余缺,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社自主解决融资难题的能力,成为农户与金融机构搭建融资的桥梁。三是创新贷款品种。开展农产品订单、保单、仓单等权利质押,探索农业企业通过融资租赁等方式进行融资的新途径。进一步增加抵押贷款品种,盘活农民土地资源,赋予农民更多土地财产。积极探索开展农村宅基地、农村类知识产权等农村产权抵押贷款服务,创新涉农贷款担保方式、实物抵押方式、资金发放和结算方式,实现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开辟农村产权抵押融资新渠道。四是加强农村金融服务网点建设。引导金融机构网点下延,在居民多的大村增设网点,对偏远村和人口少的村点增设村级金融服务站。五是完善农业保险机制。需要继续深化农业险种改革,不断完善现有险种与理赔机制,更加有效的为农业发展提供保障与支撑,让保险为农业的发展遮风避雨。除水稻、油菜、棉花、能繁母猪等险种之外,要发展农业保险新险种,将优势特色农产品等纳入政策性农业保险范畴,扩大农业保险实施范围。同时进一步扶持农业商业保险的发展,实现双赢双保险。
4、要采取有效举措保障新型农业主体经营权益。一是规范准入门槛。要进一步提高新型职业农民及农业经营主体的准入门槛,防止套取国家补贴资金的假职业农民和经营主体,切实保障真正经营者的权益。二是强化风险防控。主要包括金融风险、农业自然灾害风险和市场风险。应该从金融、生产技术、产业链、农业保险等方面入手,采取相应措施,完善健全机制,降低风险系数。整合涉农资金,建立农企合作、银企合作,破解货款难题。三是加强扶持力度。在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政策倾斜方面,上级部门还要加大对新型主体的扶持力度,出台各项优惠政策,将农业补贴新增部分和涉农项目向新型主体倾斜。如出台金融、科技、产业、社保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保障机制和扶持体系极为重要。
第1篇:法制宣传工作方案
今年是实施“六五”普法的XX年,为做好今年“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系列宣传活动,推进“六五”普法规划的全面贯彻落实,根据寿县依法治县暨法制宣传教育领导组有关文件精神和要求,和寿县教育局“关于开展20XX年‘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系列宣传活动的紧急通知”,特制订寿县迎河中学开展20XX年“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宣传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六五”普法规划,紧紧围绕县委、政府中心工作,按照“法治寿县”建设的要求,突出宣传宪法和国家基本法律,努力提高全县公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不断推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进程,为实现“十二五” 规划目标任务、维护社会和谐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活动主题
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大力弘扬法治精神。
三、时间安排
从即日起到12月中旬结束。
四、宣传内容
(一)突出加强宪法的学习宣传。大力宣传我国基本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大力宣传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国家生活的基本原则等内容,使广大人民群众全面深刻理解宪法的基本原则和精神,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进一步增强宪法意识、公民意识、爱国意识、国家安全统一意识和民主法制意识。
(二)深入学习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国家基本法律。深入学习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重要意义、基本经验及其基本构成、基本特征。深入学习宣传《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方面的法律,在全社会形成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法治氛围,充分发挥法律在经济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规范、引导、保障作用。
(三)大力宣传实施“六五”普法规划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主要任务,为全面落实我县“六五”普法规划,建设“法治寿县”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五、活动安排
(一)组织师生召开“实施‘六五’普法 建设法制寿县”主题座谈会。
(二)组织参加全国百家网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知识竞赛活动。
(三)对“五五”普法涌现的先进个人、先进集体进行宣传报到。
(四)举办“关爱明天 普法先行”法制报告会。
(五)各班要召开主题班会、出专题黑板报、开展法律知识竞赛等活动。
六、活动要求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学校政教处要围绕活动主题,切实加强领导,认真制定方案,精心组织好我校20XX年“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系列宣传活动,确保各项活动落到实处。
(二)丰富形式,形成声势。学校要利用校会、班会、国旗下讲话、黑板报、宣传栏等形式,做好宣传活动。要组织法制讲座、知识竞赛和法律咨询服务,增强法制宣传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扩大法制宣传教育的影响。
(三)要加强协调,务求实效。我校要高度重视“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宣传活动,紧密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和特点,制定活动方案,组织力量认真抓好落实。学校要积极主动与新闻媒体沟通,提供相关宣传资料,努力营造良好的法治舆论氛围,务求工作实效。
政教处要及时将开展本次活动的方案及进展情况及时报县教育局基教股,同时要收整好各项材料,做好总结表彰工作。
第2篇:法制宣传工作方案依法治县(市、区)领导小组办公室、市直各单位:今年是实施“六五”普法规划和法治XX建设纲要(20XX一20XX年)的XX之年。为做好今年“12i”全国法制宣传日系列宣传活动,为全面启动“六五”普法和“十二五”期间法治XX建设营造良好氛围,决定在全市开展XX市“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暨法治XX建设宣传活动,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XX。
二、时间安排
从11月下句开始到12月下旬结束:
三、活动内容和形式
(一)举办“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暨法治XX创建集中宣传活动
1、时间:2Ol1年l月2日(星期五)上午9:0一 l:
2、地点及参.加单位
(l)主场:地点:市人民广场参加单位:市法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市监察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计生委、市一文广新局、市卫生局、市经信委、市商务局、市农委、市交通运输局、市建委、市国土局、市规划局、市城管执法局、市安.监局、市食药监局、市工商市地税局南谁区。
、团市一委、市妇联、市总工会.各3一5人.及琅圳各单位参加活动情况表(附后一)于11月30日局区前传真至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办公室(传真号码:。)(2)分场:各县一(市)。
3、内容
(1)大力宣传宪法、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国家基.本法律制度,使广大.人民群众全面深刻理解宪法的基本原则和精神,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进一步增强全体公民的宪法意识、公民意识、爱国意识和民主法制意识;(2)结合实施“五大战略”和“五个XX”建设,积极开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大力宣传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宏观调控、资源环境、土地经营权流转、保护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服务科学发展,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3)围绕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深入开展“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促进社会矛盾化解”主题宣传活动,宣传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服务和保障民生相关的法律法规,引导公民依法表达利益诉求,维护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矛盾化解;(4)重点宣传普法和法治创建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服务民生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宣传在服务司法体制改革,促进民主法制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
4、形式
(1)主场:参加单位结合各自职能,自行准备宣传资料,通过布置宣传展架,发放宣传资料、手册、书籍,接受群众咨询、开展教育宣传。
(2)分场:在辖区繁华地段,通过悬挂标语、横幅,接受群众咨询,布置宣传展架,发放宣传资料、手册、书籍等形式,开展教育宣传。
(二)以“流动法律课堂”为载体,市人社局、市教育
局、市经信委、市农委、一市-民政局、市司法局、、进学校、进企业、市建委要分
别组织集中开展送法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军营、进监所、进工地活动。
(三).各地.各部门要在活动期间自行组织开展一次法制
RI或讲座。
四、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口各县(市、区)、市直各
部门要高度重视“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动的指导,围绕中心工作,结合实际,认真部署,加强对活切实开.展系列活动宣传活动。
(二)面向基层,服务群众。
,结合不同人群的特点和需求要紧紧围绕“法律八进”,开展有针对性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要深入基层社区、农村和单位,通过组织法律咨询、法制讲座、发放法制宣传资料、举办法制文艺演出等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把法律知识和法治精神送进千.家万户,帮助广大群众解决身边的法律问题,引导群众依法表达利益诉求,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三)拓宽.渠道,加大宣传。各地各部门要根据安排积
极组织,重点抓好主要活动项目和宣传内容的落实,进一步扩大普法和法治XX建设的影响力。要充分发挥报刊、广播、影视、网络等大众传媒的
优势,及时与宣传部门取得联系,加强沟通与协作,在媒体上开辟法制宣传专栏、专版、专题,制作播出高质量的法制宣传新闻,加强对“12-”法制宣传日活动开展情况的新闻报道工作,展示宣传活动盛况和成效,营造良好的宣传声势。
(四)加强联系,及时反馈。各地各部门要结合实际,
制定活动方案,11月28日前将活动方案报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办公室;活动结束后,于12月25日前将开展活动的总结(包括活动开展信息、图片等)报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办公室
第3篇:法制宣传工作方案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XX大和XX届X中、X中全会精神以及县委综治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平安企业目标,继续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建立健全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继续坚持法制教育与法制实践相结合,积极推进依法治企,促进我厂各项工作快速、和-谐发展。
二、宣传对象
普法的对象是在厂全体员工。其中,重点是青年员工;提高对象是各单位中层以上经营管理人员尤其是领导班子成员和法律顾问。
三、主要要求
1、加强领导干部的法制宣传教育,着力提高依法治企能力。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法用法,树立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的观念,提高依法管理企业的能力,规范决策、管理和服务行为。要大力推进领导班子成员法制教育制度化、规范化,继续坚持和完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法制度、领导干部法制讲座制度、法律知识年度考试考核制度,并把学习和掌握法律知识的情况作为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和任用考察时的重要内容。
2、加强经营管理人员和广大员工的法律教育。要树立诚信守法、依法经营、依法办事的观念,着力提高依法经营、依法管理能力。采取多种形式,结合企业需要,开展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员工的法制培训。建立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学法用法考试考核制度,把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经营作为考核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重要依据。要注重测试应试人员掌握法律知识的水平和运用法律知识的能力,加强廉政法制教育,促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四、具体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专门成立了法制宣传领导组,有厂长任组长,负责各项工作。
二是充实宣传内容。在加大《宪法》、《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劳动合同法》、《安全生产法》、《信访条列》等有关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力度的同时,广泛宣传各级党委、政府政策规定以及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目的意义。
三是创新宣传形式。在采取法制宣传车、法制宣传专栏、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和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加强宣传的同时,还采取举办培训班、“现身说法”警示教育、送法入户和签订睦邻友好协议等有效形式,广泛开展了宣传教育。
工作步骤和安排
普法规划从20XX年开始实施,共分三个阶段:
(一) 宣传发动阶段 20XX年3月底前。根据本规划研究制定本单位普法规划实施意见,做好宣传发动工作,营造浓厚的普法氛围。
(二) 组织实施阶段 20XX年下半年至20XX年。依据本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和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每年制定工作计划,突出年度工作重点,做到部署及时、措施有效、指导有力、督促到位,确保“六五”普法规划全面贯彻落实。20XX年开展督导检查活动。
(三)检查验收阶段 20XX年。在公司普法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对单位的普法规划实施情况进行总结验收。
此次法制宣传活动以“创平安”为主题,主要利用工厂企业现有或新建宣传栏为平台,抓住工厂企业人员相对集中、传播信息相对快的特点分步展开。在全厂创办的法制宣传橱窗,实现100%的全覆盖,派发自行印制的治安防范,开展禁毒、治安防范、消防安全、交通安全宣传教育,通过以案说法的形式,形象生动的将法制知识“送”到企业员工手中。
第4篇:法制宣传工作方案一、总体目标和工作原则
(一)总体目标
紧紧围绕“十二五”时期我县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农业发展的目标任务,按照建设“法治黄梅”和法治政府的要求,坚持法制宣传教育与推动科学发展相结合、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相结合、与农业法治实践相结合,深入开展农业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促进农业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提高农业依法行政水平,增强行政管理相对人、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为农业发展、农民富裕、农村和谐稳定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工作原则
一是坚持围绕中心,服务“三农”。按照“十二五”时期中央、省、市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围绕县委县政府决策和局中心工作,深入开展农业法制宣传教育,服务现代农业发展,服务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保障和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服务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二是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群众。着眼于农民群众的实际需求,以促进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农民群众生产生活中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宣传,把握农民群众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的特点,使法制宣传教育更加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实际。
三是坚持分类指导,注重实效。根据不同产业、不同行业、不同对象的不同特点,确定农业法制宣传教育的重点内容,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增强农业法制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是坚持学用结合,普治并举。坚持农业法制宣传教育与农业法治实践相结合,深入推进农业依法治理,切实加大农业执法力度,提升农业依法行政水平,用法治实践推动法制宣传教育、检验法制宣传教育成效。
五是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和新任务,积极适应新时期农民群众对农业法制宣传教育的新期待和新要求,推动农业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理念创新、机制创新、载体创新、手段创新,努力开拓农业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新局面。
二、主要任务
(一)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突出抓好宪法的学习宣传,增强宪法意识和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观念。深入学习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重大意义、基本经验、基本特征,加大对行政法、诉讼法等基本法律的宣传力度。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在农业系统形成崇尚法律、遵守法律、贯彻法律、维护法律权威的良好氛围。
(二)深入学习农业法律法规。围绕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大力开展农业法、农业技术推广法、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围绕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着力学习宣传湖北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等有关生态循环农业和农业环境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推动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围绕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重点学习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以及种子、农药、肥料等农业投入品方面的法律法规法规,充分发挥法律法规在规范农业经济秩序、保障农业产业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中的作用。
(三)深入学习关于农业、农村的基本法律法规。学习宣传村民自治和农村基层民主管理等法律法规,提高农村社会管理水平。学习宣传农村土地承包管理与承包经营权流转、土地征收征用与补偿、农民负担等法律法规,注重运用法律保障农民群众切身利益。学习宣传信访、调解、仲裁等法律法规,引导农民群众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四)深入开展农业法制宣传教育主题活动。深化“法律六进”活动,立足提高农业系统人员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不断增强依法管理和服务农村的能力;深化“法律进乡村”活动,把法制宣传教育作为培育新型农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基础性工作来抓,服务现代农业发展;深化“法律进企业”活动,重点围绕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宣传和法制培训,增强生产经营者的责任意识和法治观念。深入开展“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和农业法律法规宣传月、宣传周、宣传日活动,不断扩大农业法制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和渗透力。
(五)深入推进农业依法治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以及农业部、省政府和省农业厅、县政府关于深入推进依法行政的工作部署,加强农业体系建设,健全体制机制,完善以农业综合执法为主干、与法律法规授权机构相结合的农业执法体系,推进以农业综合执法为重点的执法规范化建设,提升执法办案能力。强化农业法制监督工作,依法纠正不当行政行为。健全依法行政考核机制,深入推进具有农业部门行业特点的依法治理工作,促进农业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在推进农业依法治理中深化、提升农业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三、对象和要求
我局系统“六五”普法的对象是全体干部职工、行政相对人和农民群众。重点加强领导干部、公务员、执法人员、农业企业和农资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
(一)切实加强公务员尤其是领导干部学法守法用法。全局系统公务员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宪法和基本法律,系统学习和熟练掌握与履行职责相关的法律法规,不断提高自身法律素质,增强依法行政意识和运用法律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和完善公务员法律学习培训和考试考核制度,定期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新颁布法律法规专题培训和涉农法律知识轮训,并将学法和依法办事情况作为公务员任职、晋升和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健全并落实局党委中心组集体学法制度,探索研究对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守法情况的评估考核,推进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化、常态化。农业“六五”普法期间,及时组织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参加省、市相关部门举办的法律知识培训和考试。
(二)着力提高执法人员法律素养和执法能力。坚持和完善执法人员学习培训制度,充分利用执法培训班、专题讲座、案例研讨等形式,积极组织相关人员参加上岗培训、专题培训和定期轮训,全面提高执法人员的法律素质和执法技能。加强政纪法纪教育,教育执法人员坚守职业道德、恪守执法程序。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坚持实行岗位考试考核制度,不断增强执法人员严格执法、规范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的观念,切实提高执法人员依法办案的能力和水平。
上一篇:邀请对方参观考察的函
下一篇:一什么的收获4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