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平顺整体搬迁村

| 项目管理师 |

【www.guakaob.com--项目管理师】

浅谈新农村整体搬迁规划设计
长治平顺整体搬迁村 第一篇

龙源期刊网 .cn

浅谈新农村整体搬迁规划设计

作者:兰晓亮

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20期

摘要:近年来,我国一直致力于新农村建设工作,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当作一项目战略性任务来抓。在新时期,新农村整体搬迁成为了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通过整体搬迁,使广大村民告别了原来交通不便的偏僻地方,生活质量会有很大提高,交通便捷、设施完善、环境优美,这也是当前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规划;总体布局;景观

中图分类号:G81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目前,新农村建设是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整体搬迁是提高农村生活质量、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然而,在目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规划中,普遍存在着模仿城市居住区规划的现象。这种不切实际,盲目模仿的现象造成了农村特色的削弱和消失。使城市居住区肌理代替村庄肌理,城市住宅代替村庄住宅。这种不符合农民生活方式的规划,给农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方便,并且由此滋生了乱搭乱建等违法现象。

在村建规划的编制过程中,我们试图以农民为核心,根据保留改造点和新建居民点的不同情况,从村庄总体布局、农村住宅及宅基地、乡村景观等几个方面,对新农村规划进行分析,并对其农村特色进行思考。

一、村庄总体布局。

由于农村资金有限,在规划中要充分考虑节约用地的原则。总体布局上,在保证农民生活舒适的基础上,在有限的用地红线内建造尽量多的农民住宅。

1、对于保留改造居民点,规划注重体现农村的特点,尊重农村原本的生活习惯。设计时充分考虑现状条件,在对土路、石子路进行规划梳理,对水面进行综合整治改造,对围墙棚舍进行统一安排的同时,遵循农村地区自然肌理,保护农村有别于城市的自然风貌。在规划中,尽可能按照原有道路、河流走向,确定组团形态、道路系统及开敞空间系统,保持村庄整体形态的延续。

(1)以控规为依据的同时做到少拆现状建筑,现状建筑与规划红线矛盾的地方,在规划中可适当调整用地红线,以适应现状建筑,节约用地。

(2)道路规划中尽量利用原有道路及进村位置。为了适应现状道路改造,道路宽度控制在

2.5~5.0m。

某某村搬迁可行性报告
长治平顺整体搬迁村 第二篇

***县***镇***村委会****村

搬迁申报可行性报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拟扶持搬迁村庄的基本情况。

***村委会****村位于***县***镇的西南面,离圩镇16 公里,该村现有17户86人,外出务工24人,全村人均年收入4800元。由于山高路远、荒凉偏僻,与外界联系不紧密,该村生产生活条件落后,严重影响农村经济发展,村民生活水平停滞不前,居住环境长期得不到改善。

(二)项目概述。

***村委会****村拟对村里低收入住房困难户实行搬迁安臵,从根本上改善村民居住环境,搬迁总户数10户38人。搬迁村庄工程项目主管部门为省扶贫办老区工作处,项目实施单位为***镇人民政府,项目建设单位由有资质的施工单位承建。

改造资金主要由各户自筹,政府扶持,银行部门贷款等形式构成。项目计划投入资金 60 万元,目前搬迁安臵目标规划已落实。项目改造完成后,加强发展种植柑桔、水稻、巴戟等农作物,可以解决村民生计问题,预计经过4至5年,柑桔种植可形成规模,有力带动村民脱贫致富,过上更好的生活。

为早日顺利实现***村委会****村搬迁工作,改善该村生产生活条件的目标,***镇遵照省、市、县的有关指示精神,专门成立***镇整村搬迁安臵项目工作领导小组,镇委书记、镇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并具体抓落实。项目建设严格按照项目规划进行实施,并由领导小组严格审查、监督,审查合格后与项目办公室签订建设协议书和质量保证书,明确建设项目、地点、内容、规模、资金额度、质量要求后,才予以按协议实施。建立和健全项目资金管理制度,设立专帐管理,专款专用,严格按照国家基本建设财务会计制度进行财务管理,加强工程管理,项目竣工后及时办理决算手续,明确产权归属。建设项目完成后,由领导小组组织验收,写出书面报告。

二、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村委会****村离圩镇偏远,自然环境恶劣,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落后,已丧失基本的生存条件。

1、实施易地搬迁安臵有利于改善当地村民的生存条件。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县很多村庄都已经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和谐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村民安居乐业,生活蒸蒸日上。但是,***村委会****村由于地理位臵和自然条件的限制,农村经济发展缓慢,村民至今生活仍然贫困。由于山高路远,线路架设难,****村

部分农户至今未能实现电话通讯,阻碍了村民与外界的联系沟通。因此只有实施搬迁安臵,才能使这部分人在政府的扶持下,通过自身的努力,彻底摆脱贫困,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

2、实施搬迁安臵有利于恢复和保护生态环境。***村委会****村位于山腰,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生产发展制约因素多,耕地生产力水平低下,为解决基本的生存问题,不得不加大了土地垦殖力度,在一定程度上对山林和地表植被造成了影响,不利于生态保护。随着搬迁安臵工作的开展,在群众自愿的前提下,通过易地搬迁安臵,迁出区的生态环境将会得到有效的保护和改善,在3至5年内就会有一个大的改观。而迁入区通过建设移民新村,开展山、水、田、林、路的综合治理,开发和保护相结合,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广种植以柑桔、玉桂、巴戟为主的经济产业,安臵区就会实现生态良性循环,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目标。

3、实施易地搬迁安臵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臵。***村委会****村由于所处位臵和自然环境条件的限制,大部分群众文化素质不高,迫于生计问题不得不外出务工。一旦搬入条件较好的安臵区,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在科技的支撑和引导下,实现生产要素的重组,生产就会有一个大的发展,实现脱贫致富就有希望。

4、实施易地搬迁安臵有利于社会长治久安和民族团结。

通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安臵,能使***村委会****村彻底改变缺乏最基本生存条件的状况,能为脱贫致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坚实的基础,能使村里10户38人从此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有利于提高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消除社会的不安定因素,促进各民族团结和社会进步。

5、实施易地搬迁安臵有利于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搬迁户迁入新的安臵地后,在省、市各级党委、政府的扶持、帮助下,通过加强通电、通讯、安全饮水工程、乡村道路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生产生活条件将会有较大的改观,将为搞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推广先进实用农业科技措施,因地制宜,发展以柑桔、巴戟为主特色产业奠定坚实的基础,对于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项目实施的可行性。

通过认真考察,拟选定在***镇***村委会旁建立黄蜂洪新村为集中安臵点,具有较好的生存环境和发展条件。

1、交通便利,环境条件较好。安臵点与外界有新修建的水泥路,出行方便。安臵占为开阔空地,离山边远,且山坡坡度相对平缓,自然坡度在5-15度之间,是较为适宜的建筑用地,经过人工开挖平整,可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规范要求,分台规划建设安居房。

2、地基稳固,地质构造较好。安臵点地基稳固,地质

构造较好,发生滑坡、泥石流、坍塌地质灾害的机率较低,可以作为安居房建设和发展生产的最佳选择区。

【长治平顺整体搬迁村】

3、村民搬迁愿望强烈,发展生产的信心较足。***村委会****村村民渴望过上安定的生活,强烈希望通过搬迁到一个安全、便于生产生活的地方,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安臵点土地开阔,水利、山地资源丰富,村民可以就地发展种植柑桔、水稻、巴戟等农作物,扩大生产,提高生活水平,实现脱贫奔康的目标。

4、政策扶持成为重要保证。省、市、县及地方政府高度重视贫困地区扶贫安臵工作,提出和采取了一系列解决灾区温饱、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措施和办法,从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了积极的支持,加大了重建和扶贫力度。***县人民政府和***镇人民政府也将加快村民安臵工作列入了重要的议事日程,实行行政领导负责制,作为确保农村社会稳定,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民心工程来抓,为实现易地扶贫搬迂安臵提供了重要的保证。

三、项目建设内容和建设规模

1、项目名称:扶持搬迁****村庄工程

2、项目实施单位:***县***镇人民政府

3、项目性质:新建

4、项目迁出区:***村委会****村

5、项目迁入区:***村委会旁的黄蜂洪新村

整体搬迁工作方案简要
长治平顺整体搬迁村 第三篇

县人民医院整体搬迁工作意见

一、现状分析

(一)县基本概况

1.辖区和人口

xxx下辖x个镇、x个乡,分别为。xxxx年末,xx县户籍人口11.50万人,常住人口12.64万人,其中中心城区人口26000多人(城区面积达4平方公里)。全县人口出生率12.44‰,死亡率6.53‰。xxx境内有25个民族,其中有彝族、汉族、傣族、瑶族、哈尼族、拉枯族等6个世居民族,少数民族人口101462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80.3%。

2.经济发展状况

2015年上半年,全县共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10.72亿元;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4.48亿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8亿元;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916万元;财政一般预算支出5.15亿元;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7.82亿元、贷款余额19.33亿元;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2531万美元;实施招商引资项目42个,实际到位资金22.21亿元。

3.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城镇化水平

2015年预计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862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428元,比上年度分别增长24.5%、24%;全县城镇化率达36%,城镇格局初步形成。

4.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截止2015年底,全县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74个,县人民医

院改扩建项目、县急救中心等医疗卫生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新增卫生单位业务用房2400平方米、住院病床425张。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妇幼保健、卫生监督等公共卫生服务网络不断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有效实施,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医疗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5. 社会事业发展情况

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城乡居民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保费标准逐年提高。国民体质监测“合格”以上的人数占人口的70%以上。

(二)医院概述

县人民医院成立于1953年4月,现为二级乙等综合医院,是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院,承担全县医疗和防疫、保健等公共卫生工作,也为xx、xx、xx等邻县居民以及xx、xx邻近地区的边民提供医疗服务。

2015年,xxx医院在岗职工248人,其中在编职工123人(定编140人),合同制人员125人。专业技术人员115人,副高级职称15人,中级职称30人,初级职称70人。医院离退休人员55人 。 医院共有20个科室,编制床位278张,实际开放278张,业务用房18534平方米,固定资产4621.7万元,拥有双排螺旋CT机、DR机、800测速生化分析仪、经颅多普勒、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层流手术史等设备设施。2015年,医院门诊人次为125202人次;住院人次为11233人次,手术1308台次,平均住院日7.7天,病床使用率86.1%。

二、整体搬迁必要性

1、地理位置:xxx人民医院西面、背面靠山,南面政府办公区、东面居民住宿区,院区内两条小溪汇合通过。占地36亩,实际可使用地15.8亩,不能满足现状和未来发展要求。

2、交通:医院出入交通狭窄、车流量大、人口流动多。院内交通设置不合理,停车位少,不能满足现状,几乎不可能扩建改善道路,存在安全隐患,迫切需要解决。

3、院内设置:由于历史原因,院内房屋建设不规范、不合理,四幢主楼分开两个区域;;绿化面积少,未能达到标准,急需解决问题。

4、业务用房:18534平方米,减去危房行政楼、停尸房(1982年建设)、隔离病房(2006年建成、远离城区、长期未使用)、传染病房(2001年建成,偶尔使用)4068平方米,实际使用面积14466平方米(标准24000平方米,缺9534平方米);急需解决看病难(有病有地方看病、有地方住院、有地方检查)问题。

5、展望未来:国家实施一路一带战略,普洱建设面向东盟的商贸流通基地,xxx建设中、老、越三国贸易圈和三国旅游集散地及国家级口岸开通,xxx必将成为云南通往国际重要通道。目前医疗不能为建设者、贸易圈、三国旅游集散地健康保驾护航,需要尽快解决。

综合上述,随着xxx市政建设的不断加强,城市中心逐步下移,城市人口逐年增加,县医院当前规模远不能满足xxx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尽快解决整体搬迁。

三、建设规模和内容

(一)建设规模

1、近期建设规模:按照《综合医院建设标准》(建标110-2008)以下简称标准和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住建部等10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加快推进健康与养老服务工程建设的通知》要求,到2020年病床数达到6张/1000人。依据江城市政、区域卫生、经济发展、卫生资源和医疗保健服务的需求,以及xxx县有病床数进行综合平衡确定。12.5万人口(忽略老挝、越南和邻县患者)每千人4张算设置500张。依据标准每床建筑面积83平方米/床,建设用地115平方米/床,新建设医院:建设用地57500平方米,合87亩,其中建筑面积41500平方米。同时拟建设中医科楼7000平方米。拟通过医院整体搬迁解决目前医院存在的穷迫问题。

2、远期建设规模:为了10到20年内增加100张病床,除了目前建设87亩外,还要求预留20亩做为来发展。合计约120亩。

(二)建设内容

1、住院综合楼:建筑面积16185平方米,内置内一科、内二科、外一科、外二科、妇产科、重症医学科、麻醉科等,主要功能为医疗、手术、监护、康复为主。

2、门诊综合楼:建筑面积9130平方米,内置门诊、急诊、行政管理。功能医院管理、诊疗。

3、医技楼:建筑面积11205平方米,内置CT、核磁、超声、心电图、检验等。主要功能放射、检验、功能检查、科研等。

4、保障系统:建筑面积4980平方米,主要功能通讯、机房、电力保障、水保障、污水处理、中心供氧、负压吸引、厕所等。

5、中医楼: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主要功能中医门诊、中医住院、中医药房等。

四、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一)资金估算:

1、基础建设:土地120亩免费划拨,三通场坪、规划设计、地勘3000万元,住院楼6474万元/4000平方米;门诊楼:3652万元;医技楼4482万元;保障系统:1992元;中医楼:2800万元。

2、附属工程:绿化、停车、院内道路、表示标志、供氧系统、负压系统、呼叫系统、重症医学科特殊装饰、手术室特殊装饰、中心供应室特殊装饰、血透室装饰、设备搬迁等3000万元。

3、设备:5000万元。

合计3.04亿元。

(二)资金筹措

县医院整体搬迁3.04亿元,申请中央资金2.7亿元,省、市、县0.34亿元。

五、项目进度

项目预计五年完成县人民医院搬迁工作,2016年至2017年6月30日项目前期工作阶段;2017年至2020年建设阶段;2021年搬迁阶段。

六、社会效益

一是项目实施后,解决了人民群众生病有地方看病、有地方检查、

村庄搬迁规划
长治平顺整体搬迁村 第四篇

关于冯家塔煤矿压煤村庄五年搬迁规划的建议 冯家塔煤矿设计年产原煤 600 万吨,矿井服务年限 61.5 年,煤 矿井田南北长约 9Km,东西宽约 7Km,面积为 60.45Km2。井田开采影 响范围内有村庄近 30 个, 其中部分压煤村庄压覆可采煤炭资源量大。 这些压煤村庄,一方面影响了矿井生产接续和矿井服务年限;另一方 面煤炭开采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地表变形和沉陷, 给村民的正常生活带 来严重影响。做好压煤村庄搬迁工作,是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促进 公司经济效益稳步提高以及促进矿区和谐稳定的一项重大举措。 一、冯家塔井田压煤村庄概况 煤炭开采将造成一定程度的地表变形和沉陷,对井田内的地形、 地貌、景观、建筑物、交通设施和农业生产以及地表水、地下水等产 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冯家塔井田开采面积大,井田内煤层赋存稳定,开采后一水平地 表下沉 2.7 米,预计最终最大下沉要达到 22m(根据《初步设计》。 ) 井田共开采 12 个煤层,属多煤层重复开采,开采引起的地表沉陷对 地表形态和自然景观的影响具有如下特点: (1)由于煤层赋存浅,开采强度大,且回采速度很快,开采对 地表的影响非常剧烈,并伴随有较大的地表裂缝和小范围内滑坡出 现; (2)井田地处陕北黄土高原北部,地表基本被第四系松散沉积 物所覆盖。区内地形支离破碎、沟壑纵横。煤炭开采后地表形态和地 1 形标高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整个井田区域都会相继下沉,但不会象平 原地区那样产生地表积水,在局部地区会加剧地形的破碎程度,对区 域总体地貌类型有一定的影响。 地表沉陷最大影响半径一水平开采时 在开采边界外 216m,二水平开采时在开采边界外 257m。 冯家塔井田及周边共有村庄 32 个。由于本井田东南角处部分煤 层缺失或不可采,设计对该处煤层暂考虑不开采,故该处地表建筑物 及瓷窑沟、西峁、刘家峁、天桥则、花儿寨等五个村庄不受开采沉陷 影响。 井田范围内可能受开采沉陷影响的村庄共计 28 个, 共涉及 5400 余人和 15891 亩耕地。村庄建筑物约 80%为普通砖混结构,20%为 窑洞。井田内村庄建筑物破坏情况及保护措施列入表 1。 表1 分类 首采区与全井田建筑物破坏等级及保护措施 自然村 王家峁 上魏寨 下魏寨 温家峁 川根底 全寨 铺则坪 破坏等级 Ⅳ级 不损坏 Ⅰ级 Ⅳ级 Ⅳ级 Ⅳ级 Ⅳ级 Ⅳ级 Ⅳ级 Ⅳ级 不损坏 Ⅲ级 Ⅳ级 Ⅳ级 Ⅳ级 搬迁 受清水川河煤柱保护 加固维修 搬迁 留保护煤柱 搬迁 留保护煤柱 搬迁 留设煤柱 留设煤柱 受清水川河及工业场地煤柱保护 扩大边界煤柱,与开采边界保护煤柱连成一 体 留保护煤柱,部分搬迁

留保护煤柱,部分搬迁 留保护煤柱,部分搬迁 保护措施 一 水 平 赵寨 段家墕 冯家塔 寨崖湾 王家嫣 章崖窑 刘家坪 王来家沟 2 柏林店 狄家畔 陈家畔 沟子门前 尖堡则 杨庄则 庄梁则 焦泥峁 高粱沟 二 水 平 海则庙乡 前坟 王家畔 上王家畔 下王家畔 贾家嘴 马圈沟 Ⅳ级 Ⅳ级 不损坏 Ⅳ级 Ⅳ级 Ⅳ级 Ⅳ级 Ⅳ级 Ⅳ级 Ⅲ级 Ⅳ级 Ⅳ级 Ⅳ级 Ⅳ级 Ⅳ级 Ⅳ级 搬迁 搬迁 受清水川河煤柱保护 留保护煤柱,与井田边界煤柱连成一体 搬迁 搬迁 搬迁 搬迁 留保护煤柱,与海则庙沟保护煤柱连成一体 扩大边界煤柱,与开采边界保护煤柱连成一 体 搬迁 搬迁 搬迁 搬迁 搬迁 搬迁 由表 1 可以看出,不留煤柱的情况下,除处于井田边缘的 7 个村 庄不受损坏或受Ⅲ级以下破坏外,其它村庄全部将受到Ⅳ级以上破 坏。 为了保护村庄免受影响,并尽可能地减少村庄压煤,根据村庄所 处位臵、距离井田边界或大巷的距离,分别对受影响的村庄采取不同 的治理措施。治理基本原则是距离井田边界、大巷或其它设计留设煤 柱的保护目标较近的村庄, 原则上随设计留设煤柱一并留设煤柱进行 保护;其它村庄全部按搬迁考虑,迁入地为就近留设煤柱或不受沉陷 影响的村庄;对受沉陷影响失去饮用水源的居民全部搬迁。各村庄的 具体治理措施见表 2。 3 表2 开采区域 冯家塔井田受沉陷影响村庄治理措施 治理对象 保护措施 不受沉陷影响 补偿并加固维修 陈家畔、上魏寨、寨亚湾(共 3 个) 下魏寨(共 1 个) 一水平 温家峁、全寨、赵寨、刘家坪(部分) 、王家来沟(部分) 、 搬迁 狄家畔、段家墕、柏林店、王家峁(共 9 个) 王家墕、沟子门前、川根底、铺则坪、寨峁(共 5 个) 陈家畔、上魏寨、寨亚湾、石家河沟、 (共 4 个) 下魏寨(共 1 个) 温家峁、赵寨、刘家坪、全寨、王家来沟、狄家畔、段 家墕、庄则粱、焦泥峁、杨庄则、前坟墕、马圈沟、贾 家嘴、王家畔、上王家畔、下王家畔、尖堡则、柏林店 (共 18 个) 留保护煤柱, 与边界或巷 道保护煤柱连在一起 不受沉陷影响 补偿并加固维修 二水平 搬迁 王家墕、章崖窑、乱石塔、石窑院、沟子门前、高粱沟、 留保护煤柱, 与边界或巷 海则庙、川根底、铺坪、寨峁(共 10 个) 道保护煤柱连在一起 三、压煤村庄搬迁的基本原则 (一)从公司经济效益考虑,既满足矿井生产接续需要,又遵循 经济合理、实际可行的原则; (二) 从村民利益考虑, 本着不增加村民负担, 不进行二次搬迁, 方便搬迁群众生产生活,生活水平不会因搬迁而降低的原则; (三)村庄搬迁新址的规划布点,不再压

覆煤炭资源,不受沉陷 影响, 尽可能地迁入浅层地下水水源比较丰富的清水川和海则庙沟两 侧,以便于解决人畜饮水问题。同时结合府谷县新农村规划,与当地 村镇体系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农村住房和危房改造总体规划相 一致的原则; (四)依据府谷县人民政府《关于冯家塔煤矿环境影响范围内村 4 民搬迁有关事宜的复函》 (府政函?2009?23 号) ,按照府谷县人民 政府新农村规划的统一安排,按照“企业出资,政府协调解决”的原 则。 三、五年内需要搬迁压煤村庄的确定 根据冯家塔煤矿采煤接续计划以及村庄压覆煤量情况, 拟定对狄 家畔村、赵寨村进行全部搬迁,对王来家沟村、刘家坪村进行部分搬 迁。目前,只对狄家畔村的住户、人口等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其他 三个村庄还未进行调查。 (一)狄家畔村 我矿目前在一采区进行回采,一采区地表有冯家塔村和狄家畔 村,其中冯家塔村在我矿设计首采面时已避开,在保安煤柱范围内, 不受采动影响。狄家畔村在 1403 工作面预设切眼附近,但在所设计 的 1404 和 1405 工作面的上方。根据 1404 运顺掘进以及超前钻探揭 露的地质资料,狄家畔村所压 1404 工作很可能具有开采条件,加之 1405 工作面部分范围也被该村所压, 1404 和 1405 工作面若按设计进 行回采,则需将狄家畔村进行整体搬迁。 狄家畔村庄压覆煤量为:探明地质储量 292 万吨,推断的 9-2 煤 地质储量为 46.17 万吨,合计地质储量为 338.17 万吨,其中可采储 量为 270.54 万吨。 若将该村庄搬迁,则可解放出地质储量 697 万吨(包括 2#煤、 4#煤、8#煤和 9-2 煤) ,其中可采储量为 557.6 万吨,折合成商品煤约 446.08 万吨。按照 50 元/吨的净利润计算,搬迁狄家畔村可为公司 5 带来利润 2.23 亿元。 经过对压煤村庄狄家畔村进行详细摸底,狄家畔村目前大村、小 村总共有村民 59 户(依户口本为依据) ,总人口 170 人,住房 54 间, 窑洞 86 孔。 (二)赵寨村 根据冯家塔煤矿采煤接续方案, 如果在 2017 年开采 2205 工作面, 需开采前, 搬迁工作面地表压煤村庄。 而赵寨村村庄面积大, 住户多, 住户达 120 余户,人口达 470 余人,直接影响 2205、2207 和 2209 工 作面的开采。在以往勘探过程中,赵寨村范围内施钻 3 个钻孔,3 个 钻孔 2 号煤煤层厚度平均在 3 米以上, 可见该村庄所压煤炭资源量大, 必须对其进行搬迁。 (三)王来家沟村(部分搬迁) 根据冯家塔煤矿采煤接续方案, 如果在 2016 年开采 1210 工作面, 王来家沟村将受到影响。该村庄附近钻孔 ZK2803 揭示,2 号煤煤层 厚度为 3.55 米,该村压煤煤炭资源丰富。而

在该村,一部分住户不 在矿井三采区大巷和 1210 工作面保护煤柱范围内,1210 工作面开采 前,需要对其搬迁。 (四)刘家坪村(部分搬迁) 1210 工作面回采,将对刘家坪村部分住户造成影响,这些住户 远离三采区大巷和 1210 保护煤柱范围内,且压覆煤炭资源量大,需 要对该村进行部分住户搬迁。 四、搬迁新址的确定 6 根据压煤村庄搬迁的基本原则,结合实际情况确定搬迁新址,拟 定以下搬迁方案: (一)狄家畔村 沙尧则村位于冯家塔井田的北东方向,在井田边界外部,其位臵 地势较为平坦,距离清水川河和花莲大桥较近,打井取水可满足村民 生活用水需要,且附近有自来水厂,有府墙公路通过,交通便利。该 位臵住户少,可容纳新增住户数较多,能满足狄家畔村搬迁人员的基 本居住生活条件,也符合狄家畔村村民的搬迁意愿,拟将狄家畔村就 近迁入至沙尧则村。 (二)赵寨村 赵寨村住户多,村庄相对较大,搬迁新址需要的基本生活区域面 积大。铺则平村位于冯家塔井田范围内西侧,在井下位于二采区三条 大巷保护煤柱范围内,且煤层埋深大。在大巷保护煤柱范围外的,采 动时留设保护煤柱,所以,铺则平村所处位臵不受采动影响,该村位 臵地势平坦,地貌多以旱地为主,利于土地复垦和新村建设。赵寨村 距铺则平村距离相对较近,有乡村道路相通。综上,拟将赵寨村就近 迁入至铺则平村。 (三)王来家沟村 王来家沟村位于矿井三采区大巷上部地表,村庄面积大,住户相 对较多,有一大部分住户远离三采区大巷保护煤柱范围,需要对这部 分住户进行搬迁。 受该位臵地表地貌限制, 需搬迁住户就地无法安臵。 寨峁村位于井田范围东侧,村庄面积大,交通等生活条件便利。王来 7 家沟村与寨峁村可通过乡村路和府准公路相通。 拟将王来家沟村远离 三采区大巷保护煤柱范围的部分住户搬迁至寨峁村。 (四)刘家坪村 刘家坪村绝大多数住户在三采区大巷保护煤柱范围内, 只需将部 一小部分远离保护煤柱范围的住户搬迁至保护煤柱范围内即可。 五、搬迁费用估算 相对五年内需要搬迁的压煤村庄所需搬迁费用按 13 个基本项测 算如下: (一)狄家畔村 1、土地补偿费用 本次搬迁,土地使用权属不发生变化,冯家塔矿业公司对塌陷区 进行治理后交给狄家畔村委会。狄家畔村现有 2600 亩土地面积,其 中:900 亩耕地,1700 亩荒地。参照相关补偿标准测算,耕地按 1320 元/亩的 14 倍补偿,荒地按 1320 元/亩的 3 倍补偿。测算如下: 耕地补偿费用:1320 元/亩×14 倍×900 亩=1663.2 万元 荒地补偿费用:1320 元/亩×3 倍×1700 亩=673.2

万元 土地损失补偿费合计 2336.4 万元 2、树木的补偿 由于村庄搬迁,村民宅院内及屋前屋后的果树、经济林将由评估 公司统一评估作价,按评估价一次性进行补偿,补偿价参照相关树木 补偿标准, 每株分别补偿 60 元、 元、 元、 元, 40 30 10 果树按 40-1300 元/株,补偿费估计为 60 万元。 3、坟头的补偿 8 坟墓迁址占地由区政府协助统一征地,建立公墓。经了解狄家畔 村共有坟头 30 余个,每个坟头按 0.14 亩,需 4.2 亩,依据依据陕西 省人民政府令第 148 号《陕西省建设项目统一征地办法》 ,需新坟地 选择费约 18 万元。 坟头动迁补偿按 2200 元/个,直接补给所涉坟主,需费用 6.6 万 元。 以上坟地、坟头二项补偿共计测算 24.6 万元 4、评估费用:中介费用按 80 万元估算。 5、新村建设征地费 根据陕西省人民政府有关文件, 征地补偿需按该办法规定标准的 最高限补偿。按照现狄家畔村村庄占地面积等量 30 亩,每亩建设用 地按 12 万元估算,需 360 万元。 6、新村房屋建造费、城市配套费用 预计每人按 30 平方米,新建居民住房面积约 5100 平方米,村委 会需建筑面积 1000 平方米,合计 6100 平方米,按新建预制结构楼房 现行成本造价 2300 元/平米估算,房屋造价 1403 万元。 7、搬迁居民搬家费、借居费 搬迁居民搬家费 59 户×2000 元=11.8 万元 搬迁居民借居费 340 元/人〃月×12 个月(自搬迁之日起) ×170 人=69.36 万元 8、最低生活保障 将狄家畔村村民全部纳入城市低保,每人每月 180 元,每年需 36.72 万元。按照 20 年补偿期限,测算费用为 734.4 万元。 9、 医疗保险 9 狄家畔村村民全部纳入医疗保险, 每人每月 180 元, 每年需 36.72 万元。按照 20 年补偿期限,计费用为 734.4 万元。 10、村庄搬迁后高压线、通讯线、广播线等线路的拆迁费用按 250 万元估算。 11、 搬迁协调费:考虑到搬迁实际情况,预计支付府谷县政府协调 费 300 万元;海则庙乡政府 200 万元;狄家畔村村委会 50 万元;合 计 550 万元。 12、村庄搬迁工作组经费 搬迁工作组经费按每月 20 万元支付(包括清丈时工作车费用、 工作人员野外补助、伙食补助、办公费等) ,按一年的时间考虑需 240 万元。 13、搬迁工作不可预见费用 按 300 万元估算。 此次狄家畔村搬迁费用约 7142 万元,不包括搬迁人员安臵等费 用 1050 万元(如对 18-35 岁的村民考虑,在不提供岗位的情况下, 实行一次性货币补偿费用测算为 70 人×15 万元 =1050 万元)为此, , 狄家畔村搬迁测算总费用约 8192 万元。 (二)其他村庄 目前,未对其他村庄进行调查摸底,故费用无法测算。 由此可见,搬迁狄家畔村,在经济效益上

关于推进整村搬迁与退宅还耕的若干政策
长治平顺整体搬迁村 第五篇

【长治平顺整体搬迁村】

关于推进整村搬迁与退宅还耕的若干政策(试行)

作者:中共开化县委办公室 开化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1-03-15 【大 中 小】【关 闭】08:39:22 文章来源: 【打 印】

中共开化县委办公室文件

县委办[2011]19号

中共开化县委办公室 开化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推进整村搬迁与退宅还耕的

若干政策(试行)

各乡镇党委、政府,工业园区,县级机关各部门:

为深入实施“生态立县、特色兴县”发展战略,坚定不移走“产业高新、小县大城、生态发展”道路,大力推进整村搬迁工程,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加快人口集聚,提高资源共享率,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根据《开化县下山搬迁人口集聚规划(2011—2013年)》,特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整村搬迁的范围、安置地点、安置对象

1、整村搬迁的范围:指县域范围内3户以上的自然村。

2、整村搬迁的安置地点:包括东城、园区、华锋、后山、星口五个县级安置小区。

3、下列对象不能享受整村搬迁政策:

①已享受下山转移政策的农户;

②纳入政府集中供养的“五保”户;

③在城镇规划区范围内的集体土地上已建有私房或在城区范围内已购公寓房的农户;

④除婚嫁、新出生人员以外,在本《意见》实施后将户籍迁入整村搬迁范围内的人员;

⑤整村搬迁范围内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国有企业在职职工; ⑥至整村搬迁报名截止日下落不明满二年(以法院公告为准)的人员; ⑦在整村搬迁报名截止日之前已死亡的人员。

二、申报审批程序

整村搬迁的,需80%以上户主共同联名向村民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经村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逐级审查、同意,并做好户籍、身份、房产核实

【长治平顺整体搬迁村】

工作,填写个人申请表,签订退宅还耕协议,报县扶贫办会同相关部门初审,提交县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审批同意后组织实施。整村搬迁实施期限为3年。

三、整村搬迁安置方式

整村搬迁采取公寓房、联排房或货币等方式安置。东城、园区、华锋等小区采用公寓房安置,后山、星口等小区采取公寓房与联排房相结合的方式安置。独生子女户、结婚未生育户在购置公寓房和建造联排屋时,可按增加1人的标准计算家庭人数。

1、公寓房安置。公寓房全部实行统建,由县政府统一定价,按划拨方式办理供地手续,自办理房屋所有权证之日起,五年后方可上市交易。公寓房分50平方米、68平方米、80平方米、100平方米等4种安置户型,其中园区以小户型为主。搬迁对象每户限购一套,人均享受25平方米建筑面积的购房成本价,购房面积超家庭核定面积部分按市场评估价购买,低于核定面积部分按不高于核定价的30%予以奖励,奖励总额不得超过20000元。

2、联排房安置。按集体土地性质办理建房审批手续,根据各安置小区规划设计要求建造。采用联排房安置的,用地面积以1个人36平方米为基数,每增加1人增加18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不得超过90平方米。低于核定面积部分按不高于竞价择位均价的30%予以奖励。联排房宅基地以成本价为基数,通过竞价选位方式提供给搬迁户。

3、货币安置。对在县城规划区范围内新购买商品房且放弃在集体土地上建房权利的农户,再按28000元/人给予补助。

四、整村搬迁异地安置户补助标准(按家庭实际人口计算):

1、对符合下山脱贫条件,签订退宅还耕协议,并在异地转移安置小区安置的农户,给予5600元/人的补助。

2、对在整村搬迁异地转移安置小区安置的农户,再按8000元/人给予补助。

3、对在东城小区购买公寓房安置的农户,按8000元/人给予补助;对在园区、华锋小区购买公寓房安置的农户,按4000元/人给予补助;对在星口、后山小区购买公寓房安置的农户,按3000元/人给予补助。

4、拆除原住宅奖励补助:泥木、砖木结构的住宅,按占地面积的1.5倍计算,分别按40元/平方米、60元/平方米给予补助;砖混结构的住宅,按建筑面积计算,按90元/平方米给予补助,附属用房不予补助。

5、宅基地收回奖励补助:根据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证登记面积,按30元/平方米计算。

6、安置过渡费一次性补助:900元/户。

五、退宅还耕奖励补助标准

1、整村搬迁对象退出的原住房宅基地和其它空闲地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复垦,根据建设用地复垦立项面积,按2000元/亩、4000元/亩标准给予所在乡镇、村工作经费补助。

用地指标奖励按净增耕地面积(即:复垦面积减新安置地面积部分)的10%提取,由整村搬迁所在乡镇自行安排使用。

复垦面积扣除新安置地面积和奖励指标面积后,按5000元/亩、10000元/亩标准分别对所在乡镇、村给予奖励。

2、整村搬迁到县级安置点的,县政府按每户1000元标准奖励给整村搬迁所在乡镇。

3、安置小区由当地乡镇负责做好土地报批、三通一平、配套设施建设等工作,资金自求平衡。

六、资金拨付方式

1、补助资金由县扶贫办会同其它职能部门提出方案,提交县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后,由县财政统一拨付。

2、采取公寓房安置的,在原住房拆除后其相关补助资金用于抵交房款。

3、采取联排房安置的,在原住房拆除后即拨付60%补助款,在房屋竣工通过验收后再拨付剩余的40%。

七、安置管理办法

1、县国土、规建部门在下山搬迁安置房屋权证相关批件上要注明“下山搬迁安置房”字样。

2、凡跨乡镇搬迁的农户,如有将户口迁移到安置小区要求的,可凭县扶贫办出具的下山搬迁“户口迁移抄告单”及户口本到公安部门办理户口迁移手续。

3、整村搬迁下山脱贫农户的计划生育、子女入学、征兵、民事纠纷调处等行政管理工作由迁入地村或社区负责管理。户口转为城镇居民的搬迁对象,可按规定享受居住地城镇居民低保、医保等相关政策。

4、农民搬迁后不享受迁入地村级集体的生产资料和资产分配。农户下山前与原居住村签订协议,继续长期享有原居住地的山林和土地等承包权。农户原承包山和承包田自愿流转到村集体的,村集体应给予合理补偿。

5、户口没有迁移到安置地的转移对象,在承担相应义务的前提下,享有原所在村村民同等待遇。

6、被列为整体搬迁的行政村或自然村,今后原则上不再安排康庄工程、村庄整治、供电、通讯、广播、电视、卫生、学校等基建项目,同时不再安排宅基地新建房屋。

7、制定出台安置小区就业创业扶持政策,深入开展下山搬迁农民技能培

训,着力提高就业创业能力,提高工资性收入。出台安置小区来料加工扶持政策,各安置小区都要配套一定面积的来料加工场所,大力发展来料加工业。

8、金融部门对下山搬迁户提供优质、优惠服务。

八、制约措施

在整村搬迁过程中,申请人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的,或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骗取建房地基和资金补助等优惠政策的,一经查实,将建房地基和补助资金等优惠政策予以收回;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工作人员有收受贿赂、玩忽职守等违法乱纪行为的,从严处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九、附则

1、各县级安置小区所在乡镇,要根据本政策制定具体实施细则。

2、整村搬迁对象安置到县级安置小区以外的乡镇脱贫小区和中心村,由所在乡镇按照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要求,制定具体实施办法,报县政府同意后实施。

3、本政策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过去有关规定与本政策不一致的,以本政策为准。

本政策由县扶贫办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解释。

中共开化县委办公室

开化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1年3月11日

主题词:下山脱贫 整村搬迁 政策

报:市委办、市府办

抄:市农办

发文形式:电子版

中共开化县委办公室 2011年3月11日发

2015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方案
长治平顺整体搬迁村 第六篇

方案一: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方案

北社乡地处平顺县西部台地,周边北依潞城,西邻郊区,西南与壶关结界。全乡辖25个行政村,36个自然庄,国土总面积102986亩,耕地面积27414亩,5081户,16085口人。其中:秦家后等7个村地处西岭沟两侧,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十年九旱,自然条件相当恶劣,农业生产力水平较为低下,农民主要靠种植业、养殖业、劳务输出为生。

根据上级有关易地扶贫搬迁精神,结合我乡实际,经充分调研,现申请秦家后等7个村,13个自然庄,117户,417口人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具体情况如下:

一、迁出村的基本情况

北社乡共有秦家后等7个村涉及申请移民搬迁,其中秦家后(2个自然庄)整村搬迁42户,125人;西北坡村东头自然庄5户,25人;庄上村北岸自然庄22户,82人;牛家后村西麦、东边2个自然庄8户,38人;东河村新农村、常家后、南岸上、东河4个自然庄19户,71人;集林村后沟自然庄3户,13人;北社村西南沟自然庄18户,63人。

迁出原因:

通过对秦家后等7村的实地调查,实行易地搬迁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交通条件落后。欲搬迁的村民中有117户地处残垣沟壑区,居住地方坡陡、路窄、弯多,天晴尘土飞扬,下雨道路泥泞,大中型货车无法进入村内,造成群众生产、生活困难,农产品运销难,群众出行难,与外界的经济往来和信息沟通严重滞后。

2、吃水困难。由于地域偏僻,村民们吃水条件十分恶劣,大部分村民吃水仍靠降水,遇到天气干旱经常缺水,且水源较差,安全用水无保障。

3、居住条件简陋,存在很大安全隐患。需搬迁群众大多住在六七十年代土窑洞或土坯房中,由于年久失修,大部分群众房屋存在窑洞裂缝,房顶梁、掾朽烂,墙体掉土,时常漏雨。给群众生命财产造成威胁,存在很大安全隐患。

4、上学就医难,通讯网络难以覆盖。所搬迁7个村中距周边学校都在3公里以上,远的在6公里以上,孩子上学困难,致使个别孩子因故辍学。大部分另迁他处觅学。在医疗方面,群众看病很不方便,缺医少药,有些病常常被耽误,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增加了群众负担,群众身体健康得不到保障。另外,文化生活落后,电视、电话等通讯覆盖不到,与外界沟通困难,而且缺少了解农业科技知识,市场信息的渠道,导致观念陈旧,农业生产方式单一,经济文化十分落后。

二、迁入地的基本情况

鉴于上述原因和实际状况,通过多次会议,集中群众意见,对我乡秦家后等7个村117户417口人实行易地搬迁,选择移民新区具有如下有利条件。

1、北社村移民新区

(1)地理位置。北社村新区位于北社村北楼后。地势平坦,交通便利,规划功能齐全,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符合入迁条件。

(2)建筑规模及占地。该安置点共规划117户417口人,占地33774.62平方米(50.66亩),能容纳移民搬迁户。

(3)迁建新区的有利条件

北社村是乡政府所在地,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①交通条件优越,省道李东线和县道成小线穿村而过,群众出行及交通运输条件十分便利。

②水电通讯设施功能齐全。该村现有5000立方米蓄水池2座,水源来自平顺集中供水工程,可满足4000人正常用水,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供电方面,本村现有500KVA变压器2台,100KVA变压器3台,可保证5000人日常用电。通讯方面,拥有移动、网通、联通基站各一户,有线电视2000年开通使用。完全可以满足移居之用。

③教育医疗资源配置合理。本村现有集水、电、暖于一体的中学一所,住宿制小学一所。可容纳1000名学生就读。图书室、仪器室、操场、食堂、宿舍、电教设备等教学设施齐全。2015年新建高标准,总面积1775.32平方米卫生院一所和村级卫生所一处,有医护人员14人,床位30张,配有B超、心电图、透视、胃镜、化验等医疗设施,为方便群众就医提供保障。

④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北社乡是文化大乡,村内文化活动场所和科技文化阅览室可以进一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三、建设规模内容和资金来源

1、建设规模内容

移民建设项目工程总占地33774.62平方米(50.66亩)。其中,移民搬迁户房屋及院落建筑面积40.66亩,巷道硬化、绿化、自来水管网、农电线路等公共设施占地10亩,房屋建设标准分为2种户型。具体如下:

(1)住宅工程:

①建设74套三间两层移民住房,每户占地面积168平方米,居舍建设面积95平方米。大门、厕所及院落73平方米。

②建设一栋五层单元楼44户,建筑面积5300平方米,楼房占地面积1060平方米,院落面积1060平方米。

(2)街道工程:

硬化主巷道250米,宽5米;支巷道180米,宽4米;硬化面积1970平方米。

(3)供水工程:

供水主管道采用50PE塑料管,支管道采用40PE、25PE塑料管,每户安装立管龙头及水表。共安装供水管道5680米,水表井51个。

(4)配电工程:

架设高压变压器1台,低压输电线路及入户线路5680米,配套入户电力器材118套。

(5)村内绿化:

小区四周种树绿化671米,小公园绿化面积672平方米。

(6)场地平整:

由于现有宅基地参差不齐,需重新进行场地平整。共动用土石方10000立方米。

(7)地上休闲活动场,地下停车场,占地1512平方米。

2、资金来源

(1)投资预算

项目估算总投资2562.8万元。其中:建安工程费2547.8万元,其他费用15万元,具体各项工程投资如下:

①住宅工程:74户三间两层楼房,投资1480万元,平均每户投资20万元;

②五层单元楼房44户,投资812万元,平均每户投资18万元;

③街道工程:硬化1970平方米,每平方米120元,需投资23.64万元;

④供水工程:5680米,每米45元,需投资25.56万元;

⑤高低电输配电工程:5680米,电力器材配套118套,需投资95万元;

⑥绿化工程:四周绿化641米,绿化小公园672平方米,需投资20万元;

⑦场地平整动用土石方10000立方米,每立方米16元,需投资16万元;

⑧地上休闲活动场,地下停车场1512平方米,每平方米500元,需投资75.6万元;

⑨其他费用15万元。

我们通过申请国家移民搬迁补助资金和省、市配套资金外,移民住房建设资金不足部分主要由群众自筹,自筹方式是:一是个人少量积蓄;二是农村信用社小额支农贷款;三是亲戚朋友资助和个人与村民相互投工投劳。【长治平顺整体搬迁村】

方案二: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方案

一、项目背景

宁县新庄镇颉家村地处董志塬南端,距县城45公里,镇内自然经济条件差异较大,区域之间发展很不平衡。全镇还有个行政村,XX个村民小组生活在缺水、少电、无路、信息闭塞,基础设施极端落后,经济发展缓慢,自然条件极差的沟、湾、梁、峁、掌等地方。这些区域是干旱山区,也是贫困区,这些地区的群众在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条件限制下,难以摆脱贫困,为了彻底改变他们的居住生存环境,必须下决心实施以工代赈扶贫移民搬迁项目,这对改变生存条件,稳保扶贫成果,促进社会稳定和区域经济发展,推动农村城镇建设,改变生态环境节约建设资金,提高基础设施投资效益,提高人口素质,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积极响应党中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号召是完全必要的,也是切实可行的,扶贫治本之举措。XXXX

二、项目概况

新庄镇位于宁县西南部董志塬南端,东涉马莲河,与中村分界,西南至泾河之滨,与陕西省长武县、宁县长庆桥镇毗邻,北靠太昌乡。海拔高度896—1213米,相对高差3170米。北纬35°20′,东经107°48′。年降雨量500—600MM,平均气温8.7℃,光照时数2365.7小时,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全镇共辖24个行政村,140个村民小组,8616户,总人口36094人,其中农业人口35146人,非农业人口948人,人口窑度每平方公里282人,钱镇总土地面积12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2567亩。

㈡社会经济状况

据统计资料提供,2015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064万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68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16元。粮食总产量14200吨,人均粮食产量XX公斤。全镇通电户数户,街区及13个村通上了自来水,自来水受益农户2975户,受益人口13388人。镇村道路总长52公里,柏油公路8.6公里,砂石路面67.5公里,全镇村村通车、通邮。7个行政村通上了有线电话,全镇固定电话装机量达到758门,建有3个移动通讯基站。

三、项目区基本情况

1、搬迁原因

迁出区自然村均处于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山区,居民基本上都生活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沟、湾、梁、峁、掌等不利于人群生存的地形地貌上。农户居住极其分散偏僻,水电路基础设施条件极差,经济收入低,极端贫穷,文化落后、信息闭塞,农业产业结构单一,生产方式落后,人口素质普遍低,且呈下降趋势,居住条件落后等。总之,干旱缺水,无电无路,停息闭塞,上学困难,就医看病难,这些因素是我镇贫困移民搬迁的主要原因。

2、迁出方式

新庄镇以工代赈易地搬迁采取以村民小组为单位整体搬迁,集中安置的方式。迁出区不留一人一户,使迁出区域能够封山禁牧,植树造林,迅速恢复生态植被。

3、搬迁人员

20XX年计划搬迁人员共XX户,XX人,其中XX村XX组XX户XX人;XX村XX组XX户XX人;XX村XX组XX户XX人;XX村XX组XX户XX人;搬迁人员中老年人XX人,儿童XX人,劳动力XX人。搬迁人员花名册见附表。

㈠安置区基本情况

两个安置区共有土地面积XX亩,其中耕地面积XX亩,有撂荒地XXXX亩,复垦土地XX亩。

安置区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耕作条件好,政治、经济、文化发达区域,学校、医院均有,电视、电话畅通,附爱吃有公路主干线通过,地下水资源能够保证人畜饮水,电力设施齐全,附近有砖瓦厂,水泥预制厂和养殖场,能够使一部分群众就近做工和进行家庭养殖。也可进入小城镇务工经商,接收区大量的可复垦利用土地,人均产粮XX公斤左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XX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XXXX元以上。

西南门村安置区。是镇政府所在地,是全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早青公路经过之地,全村有XX户,XX口人,当地人均耕地XX亩,农民人均纯收入XX元,可为搬迁农户提供土地XX亩。周围水电路公用设施齐全,群众基础好,可为移民提供土地XX亩。

四、建设目标

总体目标为:一年搬迁建家园,两年定居抓收入,三年脱贫又致富。

1、基础设施面。项目实施后,搬迁移民户均拥有占地亩,居住面积XX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达XX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达到XX平方米的住宅一套,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完善。

2、完善教育、医疗等服务设施。增加校舍面积XX平方米,改造校舍XX平方米,新建卫生所两年,配备教育、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保证迁入农户的子女当年就可以入学教育,群众能够得到医疗保健服务。

3、经济目标:迁入农户1—3年人均纯收入达到XX元,人均产粮量达到XX公斤以上。

五、建设方案

㈠人员搬迁方案

20XX年计划搬迁人员共XX户XX人,具体是西南门村安置点接收XX村XX户XX人,接收XX村XX户XX人;颉家村安置点接收XX村XX户XX人,接收XX村XX户XX人。

㈡安置区建设内容及方案

1、土地开发方案

为了解决迁入区群众最基本的生存有保障条件,两个安置点共提供可开发利用土地XX亩,土方量为XX立方米。主要是复垦旧庄基和平整撂荒地,其中西南门村XX组提供开发利用土地XX亩。

2、供电

为了解决群众照明问题,需对迁入村安装30KV配变2台,10KV线路XX公里,0.4KV线路XX公里,户表工程XX户。

3、道路

计划修建农一级及住宅区道路XX公里,其中西南门安置点XX公里,颉家安置点XX公里。

4、人畜饮水工程

建人畜饮水2处,新打机井1眼,16米30立方米水塔1座及配套设施;建供水房间,检修井XX个,铺设供水管线XX米。

5、卫生所

为了完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满足居民医疗保健需要,计划新建村级医疗卫生所两年,建筑面积XX平方米,其中每个安置点建设砖混结构瓦房XX平方米,分别设置门诊室、药房、治疗室和观察室。

6、学校

为了使搬迁农户的子女能及时上学,按需要为两个安置点扩建校舍XX平方米,维修改造旧校舍XX平方米,购置桌椅XX台套。

㈦住宅

通过开发废弃庄基和撂荒地为移民提供农宅基地XX亩,修建占地XX亩的农户住宅XX套,建筑面积XX平方米,修建围墙XX米,并修建大门、厕所、猪圈等。

8、新建XX村村部,建筑面积XX平方米,为砖混结构瓦房。

六、投资概算

㈠投资概算依据

1、《甘肃省水利水电建设工程概算定额》(1996年);

2、《甘肃省建筑工程基价定额》(2000年)居民建筑,水利、交通农电、卫生、教育等有关规定和定额,结合以工代赈项目具体情况编制。

㈡投资概算

宁县20XX年共建立两个移民点,搬迁移民XX户,概算共需资金XX万元,人均XX元。其中:基本农田开发XX万元;生产基础设施XX万元;公共基础设施XX万元;建房XX万元;第一生产力补助XX万元;搬迁费XX万元;人员培训费XX万元,;勘察设计费XX万元;项目管理费XX万元(详见概算附表)。

㈢资金筹措

资金筹措来源为:需国家投资XXXX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XXXX万元,主要用于土地开发、农田水利、道路等方面建设;预算内专项资金XX万元,主要用于卫生所、学校、农电线路等方面建设补助;市级财政配套资金XX万元,主要用于生产生活补助及农民培训等方面建设补助;地方政府及群众自筹XX万元,主要用于移民建房。

方案三: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全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贫困地区“易地搬迁,无土安置”及农民工公寓建设的工作方案》要求,确保我市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建设顺利实施,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搬迁安置总体情况

(一)搬迁安置范围及对象

金城江区、罗城县、环江县、南丹县、天峨县、东兰县、巴马县、凤山县、都安县、大化县等10个县(区),人均耕地面积在0.5亩以下,而且不具备基本生存条件或地质灾害严重威胁的农村人口,以及生活相对富裕,相对具备发展潜力,有创业能力和就业条件的农村人口。

(二)搬迁安置方式

易地扶贫搬迁以县为基本实施单位,实施县内或乡镇范围的搬迁工程,并采取以集中安置为主的方式,依托县域经济的城镇化、工业化、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趋势,按“无土安置”的模式进行统一规划,分步实施。一是依托县城周边城郊结合区域进行搬迁安置;二是依托小城镇发展,结合乡镇扩容的需求进行搬迁安置;三是把居住环境分散、生态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落后、生产生活状况较差的农村人口搬迁安置到交通便利、资源相对较好的区域。

(三)搬迁安置任务

2015-2020年,全市计划搬迁安置农村贫困人口约3.3万户15万人,同时吸引部分生活相对富裕、相对具备发展潜力、有创业能力和就业条件农村人口搬迁到乡镇、县城或项目园区周边,涉及总人口预计达6万户30万人。“十二五”期间(2015-2015年),全市计划搬迁安置农村贫困人口17208户81450人。其中:

2015年计划搬迁安置农村贫困人口5577户26140人;

2015年计划搬迁安置农村贫困人口4338户20451人;

2015年计划搬迁安置农村贫困人口3688户17744人;

2015年计划搬迁安置农村贫困人口3605户17115人。

(四)资金筹措

“十二五”期间(2015-2015年),全市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需要进行住房及附属设施、道路硬化、人畜饮水工程、土地开发和调整、水利渠道、入户沼气池及通电项目建设,共需投入资金20亿元左右。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资金计划从国家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资金、中央财政专项资金、自治区财政专项资金、地方配套资金、群众自筹资金等五部分筹措。

二、各县(区)“十二五”期间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方案

(一)金城江区

1、搬迁安置任务

2015-2015年搬迁安置农村贫困人口规模为579户2456人。其中:

2015年搬迁安置258户1106人;

2015年搬迁安置122户557人;

2015年搬迁安置104户411人;

2015年搬迁安置95户382人。

2、主要建设内容

房屋建设:2015-2015年共需搬迁579户2456人,按照户均120m2的标准计算,以砖混结构为主,共需建房69480m2。

人畜饮水:安置区要达到农村安全饮水的标准,概算共需新建人畜饮水45处,其中蓄水池830m3,输供水管道47.34公里。

道路建设:新建泥结碎石乡村公路18.8Km,按四级下限路面设计;安置点的屯内道路硬化46666平方米。

沼气池:为解决搬迁贫困户的生活能源问题,结合条件适宜与群众需要,共需新建沼气池249座。

通电工程:400V低压输电线路架设30.5公里。

由于金城江区实施的都是地质灾害避让搬迁,采取的是屯内安置方式,可以利用原来的公共基础设施,不需要配套建设学校、卫生室等公共服务设施。

3、资金筹措

(1)资金来源

估算总投资12446万元,资金来源为:中央易地扶贫搬迁资金1560万元,占12.5%;地方配套投资352万元,占2.8%;整合其它资金及搬迁群众自筹资金10540万元,占84.7%。

(2)资金投向

中央补助投资用于建设搬迁群众基本的生产设施和必要的生活设施,包括住房、基本农田、水利设施、乡村道路及必要的教育、文化、卫生等设施。中央补助投资不得用于生产经营性项目,包括设备购置、运输工具、加工项目等,以及土地和房屋的征用补偿费。

(二)环江县

1、搬迁安置任务

2015至2015年搬迁安置农村贫困人口985户4324人,其中:

2015年搬迁安置235户1024人;

2015年搬迁安置275户1200人;

2015年搬迁安置250户1100人;

2015年搬迁安置225户1000人。

2、主要建设内容

新建住房及附属设施107250平方米;农田水利设施42公里;修建通村公路46公里;卫生院1000平方米;村级公共设施8600平方米;后续产业发展项目;生态建设项目。

3、资金筹措

(1)投资来源

“十二五”期间,环江县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总投资9700万元,其中,中央易地扶贫搬迁资金4015万元,整合中央相关支农投资1200万元,中央扶贫资金860万,地方政府投资485万元,群众自筹资金3140万元。

(2)资金投向

中央补助投资用于建设搬迁群众基本的生产设施和必要的生活设施,包括住房、基本农田、水利设施、乡村道路,及必要的教育、文化、卫生等设施。中央补助投资不得用于生产经营性项目,包括设备购置、运输工具、加工项目等,以及土地和房屋的征用补偿费。

(三)罗城县

1、搬迁安置任务

2015至2015年搬迁安置农村贫困人口3677户16988人,其中:

2015年搬迁安置1277户5788人;

2015年搬迁安置1000户4500人;

2015年搬迁安置800户4000人;

2015年搬迁安置600户2700人。

2、主要建设内容

建设住房和附属设施面积145600m2,其中住房建设面积89600m2,附属设施建设面积56000m2。

改扩建农村公路94km;新建人饮工程25处数,解决移民饮水人口1120户4790人。

新增或恢复灌溉面积1300亩,中低产田改造1000亩,修建渠道67km,田坎硬化等工程,开发和调整农田面积500亩。

新建沼气池800个,容积6400m3。

3、资金筹措

(1)投资来源

“十二五”期间,罗城县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总投资50000万元,其中,中央易地扶贫搬迁资金18000万元,地方政府投资2000万元,国家、自治区财政扶贫配套资金5000万元,群众自筹资金25000万元。

(2)资金投向

中央补助投资用于建设搬迁群众基本的生产设施和必要的生活设施,包括住房、基本农田、水利设施、乡村道路,及必要的教育、文化、卫生等设施。中央补助投资不得用于生产经营性项目,包括设备购置、运输工具、加工项目等,以及土地和房屋的征用补偿费。

(四)巴马县

1、搬迁安置任务

2015至2015年搬迁安置农村贫困人口1972户9492人,其中:

2015年搬迁安置863户4366人;

2015年搬迁安置429户1945人;

2015年搬迁安置322户1466人;

2015年搬迁安置358户1715人。

2015县开展下乡服务活动的情况报告
长治平顺整体搬迁村 第七篇

县开展下乡服务活动的情况报告

(刘建军李素芳)

平顺县是一个农业小县,全县辖12个乡镇263个行政村,总人口16.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4.6万人,总耕地18.82万亩,其中小麦种植面积2.3万亩。小麦作为平顺县主要的夏粮作物,主要分布在**河岸有水浇条件的**、**、北耽车以及虹梯关等四个乡镇,其他乡镇有零星种植。小麦面积虽然种植不大,但对产区农民的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全县2015年玉米计划春播面积10万余亩,谷子0.8万余亩,马铃薯3万亩。我们下乡服务活动共分三个阶段:

一、平顺县冬小麦抗旱春管情况

1、全县小麦种植、生产情况

2015年全县共种植小麦2.3万亩,比去年增加0.12万亩。从小麦种植分布看,主要集中在有水浇条件、无霜期长的**河岸**、**、北耽车以及虹梯关等四个乡镇,从水地、旱地分类看,全县小麦种植面积中水地、旱地基本各占一半,其中水地小麦1.2万亩,旱地小麦1.1万亩。从越冬前我们下乡调查苗情看,一、二、三类面积比例是40:40:20,分别是一类苗面积0.92万亩,二类苗面积0.92万亩,三类苗面积0.46万亩。由于从去年10月中旬到今年2月7日全县连续近三个月基本没有出现有效降水,该县各乡镇麦田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旱情,部分麦田还有受冻害死亡情况,冬小麦一、二、三类苗情分别下降。到2月10日部分乡镇麦田开始陆续进入返青时调查,一、二、三类小麦面积比例为20:35:45,分别是一类苗面积0.46万亩,二类苗面积0.805万亩,三类苗面积1.035万亩。除有水浇条件的**河岸三个乡镇在越冬前经有关部门督促、协调,部分田块浇过越冬水外,大部分田块特别是旱地均无水浇。现在小麦的生产情况是,水地小麦土壤墒情较好,10厘米土壤含水量达到15.1%;旱地小麦土壤墒情较差,10厘米土壤含水量只有13.9%。全县小麦受旱情况是,1.1万亩旱地小麦全部受旱,其中5000亩旱地小麦达到中等以上干旱程度,2000亩小麦发生不同程度的点片死亡现象。各乡镇小麦种植分类面积见下表:

2、抗旱春管工作情况

自去年10月中下旬以来,该县天气持续干旱,有将近三个月基本无降水,给小麦的正常生长造成了严重影响。为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意见,基于该县持续旱情,特别是越冬作物冬小麦受到的严重影响,该县把抗旱保苗工作放在当前工作的第一位,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全力以赴,狠抓抗旱保苗工作不放松,积极推动各项措施落实,以确保大旱之年小麦不减产,农民种粮不减收。主要工作措施是: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和宣传发动。

2015年春节前,县政府分管农业的孙伟县长就召集有关部门、小麦产区重点乡镇分管农业常务副乡长,安排部署小麦抗旱工作,要求各乡镇特别是重点乡镇要把小麦抗旱保苗工作放在首位,动员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农民群众紧急行动起来,采取得力措施确保小麦正常越冬和生长。2月8日开始,该县离河南**邻近的**等乡镇土壤开始解冻,**小麦田块开始进入返青期,县政府孙县长又安排部署农业部门、各乡镇协调战备渠浇水之事,农业技术部门及时下乡指导小麦春季管理,确保了小麦能正常生长。特备是2月7日,借助省市结合气象状况实施的人工增雨(雪),该县普降11毫米左右的降水,对缓解全县的旱情发挥了良好作用。该县各乡镇也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指示召开了抗旱浇麦动员会,成立了相应的抗旱浇麦工作领导小组,以乡、村两级为重点进行了全面宣传发动,为全县抗旱浇麦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是制定周密的抗旱浇麦措施,不断强化技术指导和服务。为有效地指导农民开展抗旱浇麦,去年元旦节日之前我县农业技术部门及时下乡指导小麦进行冬季管理,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还专门在《今日平顺》撰写冬小麦冬季管理技术措施,及时发放到小麦产区所有村、庄,并在平顺电视台播放小麦冬季管理措施,提醒农民在春节之际关注天气变化,抓好麦田管理;另一方面,积极开展指导农民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冬灌,并结合冬灌,合理追肥,中耕增温,促进了苗情升级转化和麦苗安全越冬。立春之后,为尽快落实各项抗旱保苗技术,县农业局每乡安排2名技术人员包乡搞好技术指导和督促,深入到田间进行技术指导,同时通过电视直播、发放技术明白纸等形式加大抗旱浇麦技术的宣传力度,深入发动广大农民群众积极投入到抗旱浇麦工作中来,迅速在全县掀起了抗旱浇麦高潮。

三是加强部门协调,合力推动工作开展。除县农业局每乡安排2名技术人员包乡搞好技术指导和督促,深入到田间进行技术指导,指导农民开展抗旱浇麦工作外,水利局也相应派出人员分包重点乡镇,协调落实**河岸战备渠水源,有效保障了抗旱用水,组织开展小麦返青期逐步浇水。同时加强部门间的协作配合,集中力量推动抗旱浇麦工作开展。

四是积极筹措资金,千方百计协调抗旱水源。为确保抗旱浇麦工作的顺利进行,县委、县政府一方面积极筹措资金用于抗旱工作,全县各级共投入抗旱资金80余万元,另一方面对有水浇条件的**河岸三个乡镇的战备渠进行安排和指导;各乡镇也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和筹措资金投入抗旱浇麦工作。由于组织有力,措施到位,保障充分,干群同心,在去年1.2万亩水地小麦普遍冬灌的基础上,3月5日前全县水地小麦又基本普浇了一遍。

五是围绕抗旱,突出抓中耕追肥。全县2.3万亩小麦,春季抓中耕追肥1.3万亩,其中旱地中耕0.9万亩,追肥0.8万亩,3月8日前普遍进行了中耕追肥一次。

六是强化技术培训和指导,加强小麦田间管理。基于该县小麦严峻的旱情,为确保冬小麦正常生长,夺取今年夏粮丰收,我们和县农业技术部门主动深入小麦产区,指导各乡镇、村开展小麦进行田间管理。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放弃星期天休息时间,从2月21日开始,深入到土壤解冻并已逐步进入返青期的**、**等乡镇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小麦管理;共组织技术人员下乡300余人次,开展技术培训20余场次,培训农民1500人,发放技术宣传资料2万余份。**河岸乡镇种植小麦农户,按照技术人员的指导,采取不同措施追肥管理,有的农户还拉圊追施小麦,追施圊肥2500亩。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根据当前苗情,在平顺电视台专门做了宣传报道,并在《今日平顺》"农技指南"栏目撰写"春季抗旱保麦抓'四早'",发放到产区乡村,有效促进了小麦春季管理。

七是加强舆论宣传,搞好技术服务。我们农业技术人员进村入户,指导广大农民群众开展抗旱浇麦,加强春季麦田综合管理,利用电视广播、技术培训、专家讲座、发放技术明白纸和技术宣传资料等形式大力开展宣传发动,面对面、手把手的进行技术指导,把以抗旱保苗为主的春季麦田管理各项技术措施向广大农民讲清讲透,全力确保了抗旱保苗工作取得了实效。

二、平顺县2015年春耕备耕情况

1、主要作物玉米品种准备情况

全县玉米春播主要播种区域是**、西沟、龙溪、杏城、东寺头、虹梯关、中五井、北社、苗庄等九个乡镇,其中以西部台地北社、苗庄两乡镇位玉米主要种植区域,**河岸北耽车、**、**三个乡镇是以夏播玉米为主。在玉米种植中,东**龙溪、杏城两乡镇是以中早熟品种为主。主要玉米品种及价格为:(特点是玉米品种比较多,经营门市和单位多这个两个特点。)

品种名称价格(市斤/元)

2、主要化肥品种及价格

在春播主要物资化肥上,因现在市场开放,经营门市、单位或户多,但因为近几年来大部分农户主要依赖化肥,虽然经营单位多,但是基本所有种植农户都已准备了化肥。主要化肥品种及价格为:

化肥名称价格(元/吨)

硝酸磷肥2250

美国二铵3500

过磷酸钙680

碳铵720

因春播主要以硝酸磷肥和碳铵作底肥为主,故实际销售和农民实际购买以这两种化肥为多,尿素因一般用作追肥,现在实际储备和农民购买不多。

3、计划春播总面积及各作物面积

根据县委、县政府建设上党地区绿色农产品名县战略思路和本县气候以及传统种植情况,农作物主要以玉米、谷子、马铃薯等三大作物为主,计划春播总面积近14万亩,其中玉米为10.2万亩左右,谷子0.8万亩,马铃薯3万亩。

4、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开展情况

根据县委、县政府确定的"优质马铃薯、以潞党参为主的中药材、以西红柿为主的旱地蔬菜和以花椒芽菜为主的花椒产业带"等四大产业带,我们和该县农业技术部门主要抓了以下技术服务和培训:

(1)抗旱培训

针对今年春季严重的旱情,特别是处于返青和拔节的冬小麦,我们和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对冬小麦生长进行全方位的技术培训和指导,有效地指导农民开展抗旱浇麦。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专门在《今日平顺》撰写冬小麦春季管理技术措施,及时发放到小麦产区所有村、庄,并在平顺电视台播放小麦春季加强管理;另一方面,我们积极开展指导农民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返青和拔节期间合理追肥,中耕增温,促进了小麦正常生长。对玉米**种植作物,也及时下乡指导农民合理耕作,保墒耕作,充分利用秸秆覆盖保墒,并要求农民做好春雨的接纳,以顺利播种。

我们和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共组织技术人员下乡400余人次,开展技术培训50余场次,培训农民3000余人,发放技术宣传资料2万余份。

(2)优势产业培训

针对本县旱地西红柿、优质马铃薯等两大优势规模产业,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三干会之后即全部投入培训和指导育苗、调种,如西部台地旱地西红柿产业,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杨红平带队对北社、苗庄、中五井等三个旱地西红柿种植乡镇45个村进行巡回培训,每个村现已培训过一至两次,少数村三至四次,有力地指导了西红柿种植户科学育苗,所有西红柿种植户现已开始育苗;同时我们还专门为西红柿种植大村引进购买了朝研219、东圣夏宝等多个抗旱、高产、皮厚、果实大、耐运贮的西红柿品种。在东**优质马铃薯产业带,我们技术人员在培训指导农民增施钾肥、小整薯播种、合理密植等培训的同时,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杨红平还专门到**、大同省高寒所为龙镇鑫源淀粉加工企业引进了瑞典一号、同薯19号、同薯23号、合作88等高淀粉含量、高抗晚疫病、高产品种,为该公司发展高淀粉原料薯基地提供了保证,为老马岭等早熟马铃薯育种基地引进了紫花白、摘花白、金冠、系薯一号等早熟马铃薯品种,为该县向长治周边县市提供早熟用种奠定了基础。

(3)新技术培训

针对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我们和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还对重点产区农民进行了玉米"一埯多株"、"绿色植保"等方面的培训,我们在该县中五井乡西赛村、北社乡常家村进行了"一埯多株"培训,并已落实玉米"一埯多株"栽培示范点三个村50余亩,在西红柿重点村,培训了杀虫灯诱杀棉铃虫等害虫,捕虫黄板诱杀害虫等技术,为农民联系购买毒死蜱等多种高效低毒农药等等。

(4)绿色生产知识培训

【长治平顺整体搬迁村】

该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组织推广中心农艺师以上技术骨干,编写完善了《旱地绿色蔬菜实用技术手册》等培训资料,对种植农民培训以旱地西红柿为主的重点蔬菜绿色标准化种植生产技术,培训绿色农产品知识、市场准入知识,培训绿色植保、公共植保及农药使用和管理知识,培训高毒剧毒农药危害知识、绿色农产品肥料使用知识等。

三、平顺县抗旱保春播春管工作开展情况

1、旱情表现情况

由于去年冬天长时间没有降水,全县普遍干旱。截至5月8日,全县降水量县据气象局记录(设在县城)仅59.8毫米,其中:

1月份没有降水;

2月份分14次降水量20.1毫米;

3月份分9次降水23.0毫米(最大的一次3月12日降水仅7.1毫米);

4月份分8次降水16.7毫米(4月18日晚至19日降水仅11.0毫米)。

5月1日--5月8日无降水。

由于4月18日晚至19日的降水对西沟、龙溪、杏城、东寺头旱情有所缓解,东**西沟、龙溪、杏城、东寺头等四个乡镇降水较好,降水量达10毫米,加之这四个乡**拔高、蒸发少,土壤墒情稍好,这四个乡镇玉米、马铃薯在4月底以前全部播种完毕。但该次降雨显着分布不均,其他乡镇降水量不足4毫米,包括北社、苗庄、中五井三乡镇所有村,**镇部分村,**河岸三个乡镇大部分村,这些乡镇正常年份玉米播种完毕在4月底以前,由于土层干旱,无法播种,绝大部分农户在等待降雨再进行播种。

同时,由于干旱,旱地小麦生长严重受阻,据调查旱地小麦亩穗数平均在18万穗左右,且正处于扬花期,产量将受到严重影响。水地小麦(主要在**河岸三个乡镇,包括**镇、**乡、北眈车乡)从**镇马塔村到北耽车实会村已开始进行抽穗、扬花,但**河岸三乡镇普遍浇过一遍水,部分村开始浇第二遍水,部分田块小麦因干旱麦苗生长不良,少数田块小麦卷叶叶尖枯黄,同时因干旱导致蚜虫和红蜘蛛等病虫害活动十分猖獗,如实会村、北耽车村每百株小麦蚜虫发生4000头以上,每百株小麦红蜘蛛发生5000头以上,远远高于防治指标,且存在黄萎病等潜在病害。

另外以西红柿为主的旱地蔬菜已进入定植阶段,由于干旱将直接影响育苗期管理和铺膜等前期工作。

主要旱情表现情况可以概括为:

(1)干土层较厚,据我们调查,西部台地、中五井乡以及**河岸旱地10-15公分土壤处于干土层,土壤持水量不足7%。

(2)玉米是该县主要农作物,常年春播面积10万余亩,正常适宜播种适期是"五一节"前,目前仅播种3.7万亩左右,尚有6.3万亩没有播种。西部台地两乡镇、中五井乡绝大部分农户都没有播种,都在等待降雨。

(3)旱地小麦生长严重受阻,病虫害严重。部分田块小麦因干旱麦苗生长不良,少数田块小麦卷叶叶尖枯黄,同时因干旱导致蚜虫和红蜘蛛等病虫害活动十分猖獗。

2、春播计划和实际播种情况

3、当前抗旱春播、春管情况

针对当前的持续严峻的旱情,为确保今年春播在大旱的情况下能挽回损失,争取夺取高产,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全力以赴,积极推动各项措施落实,我们农业技术人员下乡指导,开展抗旱工作,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成效体现在为民办实事上来,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和宣传发动。县政府分管农业的孙伟县长非常重视小麦抗旱春管和**农作物春播工作,多次要求有关部门、各乡镇主抓抗旱春播、春管工作,动员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农民群众紧急行动起来,采取得力措施确保小麦正常生长和促进春播工作。5月8日,孙县长和分管农业的政协副主席、统战部长曹建国带领农业局局长和技术人员深入到中五井乡、北眈车乡调查了解旱情、小麦春管以及病虫害发生情况,对抗旱春播、春管工作进行实地指导,并现场对发生小麦红蜘蛛、蚜虫的农户发放农药进行防治。农业局主要领导针对当前发生的旱情,迅速组织相关技术人员下乡调查,指导抗旱,安排部署小麦抗旱工作和农作物春播工作。县人大常委、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杨红平及时组织技术人员调查旱情,把旱情反映给政府孙县长和农业局主要领导;同时带领本中心技术人员与市局技术人员下乡指导小麦病虫害防治和浇水工作。目前虽然天旱,严重影响春播和春管工作,但已经形成了全社会抓抗旱保春播、春管氛围。

二强化技术指导和服务。为有效地指导农民开展抗旱浇麦,我们和该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及时下乡指导各乡镇各村进行小麦抗旱、病虫害防治和加强田间管理等工作,还专门在《今日平顺》撰写小麦穗期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及时发放到小麦产区所有村、庄,并在平顺电视台连续播放三天小麦抗旱和病虫害防治建议,提醒农民在大旱之际加强麦田管理;同时,对因干旱不能播种的7个乡镇指导农民千方百计浇水点播、点圊播种。县农业局每乡安排2名技术人员包乡指导抗旱工作,技术人员下乡入户、发放技术明白纸宣传发动农民拉圊追施小麦,担水、圊粪抢时播种以及探墒播种,指导农民加强麦田病虫害防治**间管理。

三是多方协调保春浇。为确保小麦正常生长,积极帮助**河岸有水浇条件的三个乡镇与战备渠协调水地小麦浇水事宜,以确保小麦能正常灌溉浇水。目前在第一遍普浇的基础上,已经开始浇第二遍水,部分村已浇上第二遍保命关键水。

四是千方百计筹资金。针对因干旱导致小麦红蜘蛛等病虫害高发态势,农业局筹措资金5万元,给重点乡镇下拨防治红蜘蛛、蚜虫等病虫害农药,以最大限度地控制小麦病虫害发生、蔓延。

五是多方联系供信息。为及时掌握天气变化情况,我们积极与县气象局联系,并在网上查阅相关气象资料,及时给农民发布气象信息。

根据气象部门预测预报,最近该县将有一定的有效降雨,麦田旱情有可能得到缓解,春播工作估计能得以开始进行。因此,下一步,该县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安排,把抗旱保春播、春管工作作为当前一项事关全局的大事,切实加强领导,认真落实各项抗旱技术措施,立足抗大旱、抗长旱,抢时间,全县上下齐动员,搞好春播和春管工作,力争今年粮食不减产。

4、下一步春播、春管抗旱工作打算

1、进一步加强对抗旱春播、春管工作的领导,在全县再掀新一轮抗旱工作高潮。下一步,该县将进一步加强对抗旱春播的领导,加强宣传,广泛发动群众,集中时间,集中精力,集中人力,确保有效降雨之后立即组织开展春播工作,争取早日完成春播。对各乡镇我们将继续加强督导,搞好技术服务。总之我们将动员群众,挖掘一切抗旱的潜力,想尽一切办法,采取一切可行措施,尽一切努力减轻旱灾损失。

2、进一步做好以抗旱防病虫为主的小麦田间麦田管理。在组织协调发动群众浇水的同时,该县还将进一步做好小麦田间管理工作,主要是派遣技术人员深入乡村认真落实各项技术措施,加强技术指导,指导农民科学田间管理;加强战备渠水源管理,科学搞好水源调度,(

3、加强舆论宣传,搞好技术服务。继续组织农业技术人员进村入户,指导广大农民群众开展春播后的管理以及出苗后的管理工作,利用电视广播、技术培训、专家讲座、发放技术明白纸和技术宣传资料等形式搞好宣传发动,面对面、手把手的开展技术指导,把因错过播种时间造成的损失降低在最低程度。

截止5月11日,该县喜降中雨,全县普遍下了一场透雨,据该县气象局资料,北社周围降雨量93.9毫米,县城周围降雨量55.3毫米,龙溪镇周围降雨量50.4毫米,虹梯关周围降雨量46.2毫米,平均降雨量61.5毫米,有效解决了严重的旱情,等天晴土壤稍干能耕作后即可播种。预计5月18日以前可把玉米播种完毕,5月25日前可把谷子全部播种完毕。

2014三下乡活动方案
长治平顺整体搬迁村 第八篇

第1篇:暑期三下乡活动策划方案

一、活动主题:服务农村 体验自然 共享和谐

二、活动目的及意义:

1、当代大学生普遍缺少社会实践经验,渴望得到参与社会实践、积累社会经验的机会。

2、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学院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实践平台,使学生们的课堂知识在课外能学以致用、得到锻炼,学生们参与的积极性普遍较高。

三、活动内容:

1、活动时间:年7月8日—7月17日。

2、活动地点:山西省长治市平顺县井底村

3、带队教师:周 锋 陈远宏

4、队长:*** ,队员:艺术设计系动画系15名同学

5、队伍名称:传媒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

6、口号:

四、具体实施方案:

1.活动前期:

制定一份完整的活动方案,成立活动小组,招募参与实践人‚联络活动地点,沟通协调活动内容,以及活动前期相关工作的安排部署。ƒ召开全体参与实践人员的相关会议,分组、设组长、分工、安排工作项目与细节,并讨论解决实践人员的吃、住、行问题,并报告活动的行程和注意事项。④制定暑期三下乡活动安全预案。⑤物资准备或所需物品:团队物品:(校旗或系旗)一面、相机等;个人物品:学生证、身份证、随身现金等。

2. 活动中期:

全体成员从学校组织出发去活动地,到达当地后,与当地负责人见面,安置好行李后,举行活动开幕仪式,做好人员相关登记。

活动具体内容为:a、在井底旅游区做旅游向导,为游人作解说服务;b、在当地小学支教,教小朋友绘画、唱歌、跳舞、智力游戏等等,要求撰写教案、教学日历,规范教学;

3、活动后期:

检点好行李物品,有序撤退。切记返程安全,做好返程人员登记。

回校后所有队员写实践心得与实践总结,对实践活动的影像、文字等资 料进行汇总、整理、收集。做一次实践交流研讨,分享所获。

五、预期目标:

通过社会实践,锻炼青年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我校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农村的改革与谋求发展提供好的建议,让“三下乡”真正以先进的科技、教育和文化新颖的形式下乡,努力提高“三下乡”活动的服务水准。这次活动同时也是我院“第二课堂”的延伸,我院领导大力支持“第二课堂”,在学习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锻炼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不断完善自己,努力做到“学以致用”。

六、活动要求与安全预案:

由于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时间相对较长,所以请参加暑期社会实践集中实践团队及成员严格遵守暑期社会实践相关安全规定注意以下几点细节以保证我系暑期社会实践的顺利进行。

1、队员必须注意维护学校与社团形象,不做与身份不相符的事情。队员要有良好的团队精神,互相帮助,团结协作,亲密配合。每天晚上19:00进行交流与汇总,队员讨论,安排次日工作。

2、队员必须服从统一的组织管理,服从集体的决定,活动期间必须以团队为单位,禁止任何形式的单独行动。队员必须统一着装活动,按作息时间工作与休息。不单独去陌生或偏僻的地方;夜间不单独出行,防范抢劫、诈骗等事故的发生;

3、不去自然灾害(例如地震)易发地及各种疾病感染高发区,不要在恶劣天气下进行长时间的户外活动;

4、准备必要的药品、充足的饮用水,高度警惕感冒、外伤等情况发生,注意带足御寒衣物;

5、严禁去治安状况差的场所活动,在野外活动时严禁夜间出行;

6、出行在外时注意文明举止,尽量避免与陌生人发生任何形式的冲突,以免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了解并尊重实践当地的风俗习惯;

7、严格遵守交通法规,杜绝交通意外的发生;

8、在乘车、乘船及外出时保管好自己的行李物品;

9、严禁在野外进行危险性活动;

10.确保饮食安全,不喝生水,不在不卫生的地方就餐;

11.实践队员在实践活动结束后返回各地时尽量结伴而行,单独返回的同学应特别注意安全,抵达目的地后主动向带队教师汇报。

第2篇:三下乡支教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及构建和谐社会重要思想,范文之规划方案:三下乡支教活动方案。在纪念建国六十周年的同时,将素质教育推广到农村各个角落,宣传教育知识和与教育相关的信息,在帮助同学们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进行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活动主题

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结合当地教育实际情况,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组织相关师生培训农村中小学师资,丰富中小学生的暑假文化生活,为农村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开展农村基础教育状况调查,组织学生开展更多“体育”“美育”教学,提高素质教育。

三、活动时间

20xx年7月8日——7月14日

四、活动地点

阳新县王英镇王英小学

五、活动内容

(一)准备阶段:(20xx年7月1日—年7月7日)

7月 1日:晚上贾老师召开20xx年暑假社会实践“三下乡”动员大会。

7月3日:晚上进行分组,各个组员进行自我介绍,支教组学组初步进行准备阶段。小组成员浏览查阅往年的资料并讨论工作主题脉络问题。

7月 4日:上午8点,小组讨论并确定标语内容,制定初步活动方案;下午2点半,与指导老师李炎清老师取得联系,并商讨安排工作细节问题。

7月5日:上午8点,小组成员进行形象展示预演,并书写标语,进行前期宣传工作,包括海报、宣传单及电视宣传广告;9点,与指导老师李炎清老师开会讨论活动安排,汇报本组昨天初步形成的活动方案;下午2点半,继续完善活动方案,根据活动方案安排,涉及具体的程序工作,讨论拟定家访方案。结合当地师资教育情况制定合理的开展方式(主题、程序、效果)。协助参与讲课的成员做好备课准备。同时制定宣传单。

7月6日:上午8点,制作彩喷并拿取,购买支教组所需要的材料,同时整理之前收集的留守儿童的材料;下午2点半,制作报名登记表、安全协议书及家访问卷调查表。

7月7日:进入收尾阶段,查漏补缺。完善以上各项准备工作,并做好出发前准备。上午11点贾老师交代去之前所有的准备工作以及去之后要注意的问题,同时发放队服及帽子。下午2点30,进行最后的打包整理。

(二)实施阶段:(20xx年7月8日—年7月14日)

7月8日:上午8点出征仪式,8点半启程前往阳新县王英镇,10点半到达阳新县王英镇,规划方案《三下乡支教活动方案》。布置寝室,整理内务。下午进行招生工作。分为三组,第一组在王英小学的人流集合地进行设点招生,第二组和第三组进行流动宣传,发放宣传单并张贴标语,指导老师做了相关的报告,登记入学名单,进行初步分班,分为小学组和中学组。晚上9点30,贾老师和刘老师对各组组长开会。

7月9日:上午7点半,在定点招生的地方继续摆摊设点,8点半,开展主题班会,所有组员对学生进行自我介绍,同时让学生进行互相认识,签订安全承诺书,并通知学生详细上课时间,同时与科技兴农组一道组织了一场安全知识讲座。下午开始进行义务课程辅导,并将学生分成三个兴趣小组,晚上分组进行家访,家访分成三组分头进行,晚上8点50,各组组长开会,晚上9点所有成员开会总结一天以来的工作进程,暂定由占天异汇报本组工作。

7月10日:上午进行义务课程辅导,预计小学组教授儿歌《雷锋叔叔爱集体》,初中组上数学课及语文课,下午小学组播放《喜羊羊与灰太狼》的电影,兴趣音乐班教授了两首歌,美术班进行美术辅导,下午放学之后进行家访,今天本组派占天异下乡进行实践考察,晚上8点50各组组长开会,9点所有成员开会总结一天以来的工作进程,暂定由余钊泉汇报本组工作。

7月11日:上午进行义务课程辅导,下午进行单组授课。今天本组派陈妍君下乡进行实践考察。晚上8点50各组组长开会,晚上9点进行开会总结,暂定由陈红丹汇报本组工作。

7月12日:上午进行义务课程辅导,预计小学组上英语课及音乐课,教授歌曲《鲁冰花》,初中组上数学课和物理课,同时进行了手工课——丝网花的编制,下午小学组上数学课、英语课和音乐课,初中组上数学课和音乐课,兴趣音乐班进行继续辅导,今天本组派陈姗和陈红丹下乡进行实践考察。晚上8点50各组组长开会,9点所有成员开会总结一天以来的工作进程。暂定由曾聪汇报本组工作。

7月13日:上午进行义务课程辅导,中午11点30,赠与王英镇镇政府牌匾,下午一二节课进行单组授课,三四节课进行成果汇报展的节目彩排。今天本组派余钊泉、占天异和曾聪下乡进行实践考察。晚上8点50各组组长开会,晚上9点进行开会总结,暂定由陈姗汇报工作。

7月14日:上午9点为“告别仪式”及小型成果展,下午进行仙岛湖半日游。晚上7时返校。

(三)总结阶段:(20xx年7月15日—年7月20日)

7月15日至7月20日:整理活动资料,并进行总结、反思。

六、活动纪律

1、自觉遵守宪法和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维护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

2、坚持集体主义原则,发扬团队精神,听从带队老师的指挥。

3、自觉维护志愿者服务队的形象,展现当代大学生的良好风貌和文明素质,维护湖师形象,不做损害湖师形象的事。

4、遵守社会道德规范,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爱惜公共财产,损害公物照价赔偿。

5、明确职责分工,认真完成任务。

6、坚持事实求是原则,说话要事实依据,办事力求从实际出发,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7、尊重当地人民群众,虚心向当地群众学习,不与当地人民发生冲突,事事要做到有礼有节。

8、若有违反上述条款的,视情节给予批评、警告、开除队籍处分,情节严重的,建议学校给予相应纪律处分。

七、注意事项

1、队员须佩戴校徽,穿着队服,着装整洁。

2、应入乡随俗,密切联系群众,多与当地群众联系。

【长治平顺整体搬迁村】

3、尊重当地工作人员的作息时间,不要随便打扰别人休息。

4、热爱劳动,为当地群众做力所能及的各种活动。

5、服务过程中要有耐心,尽可能满足群众的合理需要。

第3篇:化学系“三下乡”活动

活动主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活动目的:通过"三下乡"实践活动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帮助和引导大学生按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成长成才;为农村人民传播先进文化,帮助和引导大学生接受先进文化的哺育;服务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服务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深入学习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服务新农村建设,我系组织开展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

活动时间:20xx年8月1日——8月7日

活动地点:山东德州市夏津县苏留庄镇前屯村、王堤村、报效屯、宋楼村。

活动安排:

一、前期准备

跟当地村委会取得联系,了解当地情况、便于开展的一些活动。

设计调查问卷,收集和整理宣传材料。

二、实施过程

1.调研:进行深入的调查,形成比较规范的调研报告。

2.宣传工作:宣传“中央一号文件”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八荣八耻”,对农民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

环境检测:对当地水体开始出现富营养化污染趋势进行检测,宣传环保知识,发放自己编印的农村环保宣传手册。

话剧表演:邀请系话剧团的演员们以生动的表演向村民们宣传“八荣八耻”重要思想以及有关环境方面的知识、环境污染的危害

三、实施过程时间安排

具体实践和活动内容见下表:

时间 活动内容

8月1日 8:30出发,中午与村领导见面,安排住宿。

下午各小组走访当地农户

8月2日 上午贴宣传标语,下午组织农民学习中央有关文件及环保知识,以黑板报形式展示环保图片

8月3日 白天各小组开始按计划开展活动,对土壤、水质(包括灌溉水、饮用水)、大气、噪音进行检测,晚上,各小组成员写心得体会

8月4日 调研小组上午到集镇联系宣传地点,中午到集镇上组织环保知识宣传及调查问卷(如当天不是赶集,则把当天的活动安排与其他天调换)晚上,各小组成员写心得体会

8月5日 白天调研小组总结过去几天的调查情况,以及当地土壤、水质(包括灌溉水、饮用水)、大气、植被检测情况,晚上,开总结会

8月6日 白天,在学校组织学生家长开交流会,主题:家庭教育对学生的教育的影响,晚上采用多媒体形式为当地的村民放映环保影片

8月7日 上午,整理调查问卷,布置表演会场,下午话剧演出,晚上返回

四、活动器材

帽子、喇叭、横幅、系旗、胶卷、黑板、笔记本电脑一台、投影仪一套、温度计、燥声仪、COD测定仪、BOD测定仪、分光光度计、离子色谱、原子吸收光谱

第4篇:大学生三下乡活动方案

一活动标题

大学生下乡活动

二 活动意义

通过组织大学生下乡活动,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大学生勤俭节约的习惯,宣传大学生的生活

三 活动前期准备

由仙桃职业学院毛泽东青年学习会组织部负责参与活动同学的组织工作,宣传部负责本次活动的相关宣传工作,秘书部负责本次活动的相关联系人的通知,仙桃职业学院医学院学生会筹备一场大型的文艺晚会。

四 活动内容

本次活动将由仙桃职业学院毛泽东青年学习会及仙桃职业学院医学院学生会合作举办一场大型的大学生下乡文艺晚会,仙桃市工业园区铁匠湾村委会给予支持和配合。

五 活动目的

通过本次活动提高大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六 活动总结

通过成功举办大学生下乡及相关文艺晚会活动,是我们社团内部合作更加默契,各部门对自己各自职责更加明确,也在活动中发现了社团内部工作的不足,同时也对我们社团的宣传工作期了很大的作用。

七 举办单位

第5篇:

为深入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广大青年学生在服务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进一步提高青年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为云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力量。按照校党委和团省委的统一部署,今年暑期我校将组织青年志愿者“三下乡”服务队赴

2016学校创建文明单位汇报材料
长治平顺整体搬迁村 第九篇

范文一:学校创建区级文明单位汇报材料

Xx区Xx小学创建于1963年,座落于长江三峡Xx峡口,毗邻闻名遐迩的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学校占地面积5668㎡,建筑面积1666㎡,绿化面积1750㎡,有标准的教学功能室、塑胶操场、现代化的教学设施,是一所全日制六年制农村完全小学。学校服务对象主要是“三村一社区”(龙泉山村、前坪村、Xx村及Xx社区)的农家子弟以及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现有6个教学班,学生140人,教师17人,其中党员教师11人,占65%;小学高级教师15人,占88%;本科学历9人,占53%,拥有一支师德高尚,敬业乐业,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

学校秉承“传承峡江文化,培育人文素养”的教育理念,以“让学校充满活力,让爱心誉满校园”为目标。依托峡江浓郁的文化底蕴,丰富办学内涵,让孩子的童年精彩、教师的职业幸福、学校的品质闪亮。

一、加强组织领导,狠抓文明创建工作

为了确保文明单位创建活动的扎实开展,我校成立了由校长胡宏军任组长,书记、副校长、全体中层干部为成员的创建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的规划、方案的制定和实施以及创建活动的管理等工作事项。

学校领导班子在创建活动中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并层层落实创建工作责任制。各部门分工配合、齐抓共管,积极投身于文明单位的创建活动中去。支部和学生工作处开展争创“文明办公室”、“文明班级”和争做“文明礼仪好少年”等系列评比活动,号召师生积极参与文明创建活动,努力为学校的文明创建工作做出积极的贡献。

二、丰富文明创建主题活动,深化学校德育教育内涵

1、抓养成教育,强化学生文明行为。学生工作处以“星级评价”、“综合素质评价”为载体,加强学生文明行为的过程管理。校内设置了文明监督岗,对各班的文明情况一周一评比、一周一公示,学期结束时汇总考核。学生有了约束力,良好的习惯逐渐养成,如今的校园干净整洁、绿树成荫;学生语言文明、行为规范。

2、开展丰富多彩德育活动,充分发挥活动育人效能。学生工作处充分利用重大活动,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如每年3月开展“学雷锋献爱心”志愿服务活动月,号召同学们从小事做起,与文明握手,与爱心同行,组织学生到景区拾捡白色垃圾,引导学生感受文明旅游的意义;3月12日开展植树护绿环保教育活动;4月开展“网络祭英烈”活动,并以此为契机开展文明上网、不进“三室一厅”教育活动;6月开展“童心飞扬庆六一”系列活动。9月份,除组织学生开展教师节“感恩教师”活动外,还配合风景区管理局宣传文明旅游工作;10月份,“歌唱祖国及庆祝建队日”开展“向国旗敬礼,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寄语等系列教育活动等等。由于学生普遍离校较远,中午不能回家吃饭,学校克服困难为80名学生提供午餐,学生处借此长期开展文明进餐、不浪费一粒米的教育活动,并将此活动推广到校外与“光盘”行动结合起来,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我校还充分利用农村学校的实际及学生特点成立了“韵律空竹”“童声嘹亮”“乒乓部落”“阅读经典”等特色社团,通过社团活动发展学生个性、挖掘学习潜能、培养个性特长。让孩子们在文明中成长,在活动中陶冶情操。

3、家校携手,共建“三位一体”育人工程。Xx小学高度重视与家长及周边单位、村组、社区的沟通联系,积极争取他们对学校工作的理解与支持。一是,先后召开四次家长会及家长学校培训活动,两次举办开放日活动,两次与服务区内村组、单位召开座谈会,共商学校发展大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二是,与Xx社区紧密合作,成立“七色阳光”活动室,教师志愿走进社区开展学习辅导、心理咨询、活动组织等工作,赢得了广大家长的好评和学生的欢迎。三是,积极参加社区及周单位的各项活动。如:组织教师参加Xx社区元宵节庆祝表演活动;积极参加风景区管理局的综治活动及文明旅游宣传活动(我校的何丽老师还被评为了“服务旅游先进个人);积极参加前坪村的新式农用机器推广活动;与龙泉山村配合向公汽公司申请解决该村学生上下学乘车问题等。

4、关爱留守儿童,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每年“六一”全体教师捐款为留守儿童及家庭困难儿童赠送书包、文具等节日礼物。让他们能感受到教师、学校的温暖,快乐地学习与生活。学校还在全体党员中开展了“一对一”帮扶活动,每名党员结对帮扶一名学困生或生活困难学生。校党支部还集体扶帮了一名特殊学生——易敏,学校支部定期为他募捐衣物,全体教师为他捐助早餐和午餐费用,还轮流家访协助监护人强化其家庭教育、辅导该生学习等。

三、营造文明的校园氛围,挖掘峡江文化底蕴

1、丰富校园文化,提升办学品质。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如何挖掘、丰富我校“峡江文化”的内涵,更好的为我校的教育教学服务,提升我校的教育品质,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我校通过发放问卷、座谈等形式发动全体学生、教师、家长及社会人士的广泛参与,研究讨论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峡江文化到底是一种什么文化,体现我们Xx人的什么特质。通过校园文化的建设,让峡江文化的内涵进一步明确、丰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峡江文化”的显性文化建设,进一步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质,也使校园变得更加亮丽多姿。

2、开发校本课程,渗透文明教育。我校地处美丽的Xx峡口风景区,这里自古就是三峡门户,川鄂咽喉,地理位置独特,文化古迹和乡土文化尤为丰富,著名的嫘祖庙、三游洞、白马洞、桃花村等闻名遐迩的风景名胜和诸如白居易、欧阳修、苏轼等文人墨客的足迹在历史长河中闪耀着奇光异彩。学校充分利用尽在咫尺的教育资源,以“Xx峡口风景区文化”为依托,以“走进峡江、了解峡江、爱我峡江”为活动载体的开放式教育特色办学思路,积极加强以“峡江文化”为主线的校本课程建设,开发出峡江景观、峡江诗词歌赋等具有地域特色的校本课程,并将学生的文明教育融入其中,得到社会人士的肯定。

3、美化校园环境,增强环境育人功能。我校内务管理规范有序,内外环境清洁整齐。做到了“三化”(净化、绿化、美化)。无纸屑,无痰迹,无乱写乱画,无卫生死角。办公室、教室、各功能室美观、整洁;厕所无臭味,无污垢。同时学校建立了完善的卫生管理和环境保护制度,落实了卫生防疫制度,确保每位教工、每个学生每年进行一次常规体检。走进社区、走进市场、走上街头进行宣传教育活动,全校形成了人人爱护环境、保护环境、建设环境的良好氛围。

四、扎根课堂教学改革,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1、以读书学习为抓手,提升教师理论素养

学校以区“全民阅读书香县市区”创建为契机,大力加强学习型校园和学习型党支部建设,让学习与思考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双翼。学校图书室开展了“你读书,我买单”读书奖励活动。学校图书室做到了全天对师生开放,并将教师阅读时数折算成相应额度的购书券进行奖励;学校还采用为老师们推荐图书、为各项活动中涌现的优胜教师赠送图书等方法来激励教师读书。同时,学校大力开展“书香教师”“书香家庭”的评选,辅助以读书心得交流、读书笔记评比等活动增强校园的读书氛围。Xx小学校园处处翰墨飘香,洋溢着浓厚的书香氛围。

2、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阵地,提升教师实践能力

教改的关键在教师,教师的关键在课堂,课堂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主阵地。一是,结合学校实际,采取了“看、思、比”的课堂研究模式,全面提升教师业务水平。主要采取的措施有:看名师视频、思片段设计、比课堂效果、校内教学大比武等。二是,在校际互动援助,我校充分利用帮扶学校(市实验小学)这一优质的教育资源为自身服务。两校通过联合开展教学研讨、课题研究、校本培训等方面的交流活动,实现资源共享,有效地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三是,还积极拓展校外资源,学校与区内东山小学、绿萝路小学等知名学校开展“手拉手”活动,弥补教育资源的不足,拓宽教师的视野,更好地促进了教师的发展,使教师的业务素养进一步提高。

五、加强民主管理,构建文明、和谐、平安、创新校园

1、创新学校管理,增强教师凝聚力。学校领导不断更新管理理念,加强责任意识、法制意识、开放意识和服务意识的培养,主动了解教师精神上的需求,想教师所想,急教师所急。由于在学校管理中以了解教师、尊重教师的思想为出发点,使领导与教师之间增进了沟通,融洽了关系、增强了学校的凝聚力,使全校教师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工作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不断增强。

2、关爱教师生活,营造和谐工作环境。让温情成为文明创建的源头活水。学校有计划地对教师的学校生活实施关照,让教师体验到学校生活的幸福。如,对有困难教师进行关爱补助,职工及家属有困难及时走访与探望,教师家有红白喜事,工会都组织参加,每年节日如:“三八”妇女节、七一、教师节、元旦等节日都会有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让老师们处处感受到学校的关怀之情。这些活动不仅让教师忘掉了教学的疲惫,融洽了老师们之间的感情,更多的是创造出一派积极、健康、和谐、向上的氛围,凝聚了教师。

3、强化师德教育,人人争当文明教工

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始终将师德教育放在教队伍建设的首要地位来抓,并积极渗透核心价值观教育。

一是,通过组织教学习《中小学教职业道德规范》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文件精神,开展自查、互查和整改。

二是立足实际,积极开展“道德讲堂”宣讲活动,倡导“日行一善,月积一德”。具体做法为:(1)选树师德典型。学校支部紧密结合学校实际,以师德标兵、先进个人的评选为载体,重点选树、培育一批师德先进个人的典型代表,在学校形成学习师德典型、崇尚师德典型、关爱师德典型、争当师德典型的良好风尚。(2)内外结合多样化开展活动。校内充分利用政治学习会、党员民主生活会、教研组活,积极开展党风廉政教育、政风行风教育、师德师风教育活动;校外则积极参加兄弟学校的道德讲堂活动。如三峡职院师德讲堂、明珠小学的党史讲座及“教师礼仪风采漫谈”讲座、东山小学的“诚实守信为人之本”的讲座、区政府的“十八大”教育精神解读等。

三是,重视公益广告的宣传活动。电子显示屏是我校一景,也是学校传播先进文化、引领文明风尚的一块阵地,学校以电子屏为媒介,发“讲文明、树新风”为主题,进行了60多条公益广告宣传活动,对外宣传文明的同时,自身也受到深刻教育。

4、全面校务公开,落实监督机制。让公开成为文明创建的助推器。一是积极推进校务公开,规范了校务公开的组织、形式、内容和程序,通过学校公示栏和QQ群向全校师生公开,通过各种会议向广大教职工公开;二是认真落实了学校教代会制度;三是加强了学校民主监督,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和党组织的监督职能,保证评职、晋升、大事决议等工作的公正公平。

5、强化综合治理,确保师生平安。学校一直把安全工作作为学校的头等大事来抓,聘请了Xx区峡口指导员毛卫东为我校的法制副校长,加强与峡口派出所、交警中队、“三村一社区”主要领导的联系、沟通与协作,消除安全隐患。同时学校发动学生进行了“校园安全隐患我来找”活动,专人负责督促整改。学校每学期都开展疏散演练、交通安全专题讲座等。如,在“文明交通”活动中,我校重点强化了学生集中站路队放学,并由教师将学生送过马路,开展有序上下车,文明乖车、安全乘车,主动为需要的人让座的思想教育。由于学校高度重视安全工作,确保了零事故,学校每年都被评安全先工作进学校。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Xx小学作为一所农村学校,学校的发展,所取得的点滴与成绩与区政府的政策倾斜、大力投入分不开的,与区教育局真情重视、指导帮助分不开的,与在座各位的真情帮助分不开的。今后,我们将一如既往做好学校的各项工作,创新学校管理,深入推进课堂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使学校工作再上新台阶。

范文二:学校创建市级文明单位汇报材料

一、基本情况

xx县职业教育中心是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全省中等职业教育管理五星级学校。学校占地100亩,其中县城校区占地41、6亩,现有教职工150人,在校学生1735人,开设有机电技术应用、计算机技术应用、会计、美术绘画、社会文化艺术、美发与形象设计、酒店服务与管理等7个专业,建有实训室33个,省内外实践实训基地35个。

近年来,我校突出“德育为先、文化为魂、产教融合、重在特色”的发展主题,实施“抓改革、抓管理、抓质量、抓拓展”四轮驱动战略,推进“文化育人、管理育人、技能育人、情感育人”四个育人工程,提升了竞争力、学生文明行为养成和技能水平,赢得了社会的广泛好评,获得了“xx省平安校园”、“xx省依法治校示范校”、“xx市五一劳动奖状表彰单位”、“xx市中等职业教育先进单位”、“xx市教育教学质量优异奖”、“xx市德育工作模范学校”、“xx市创建卫生城市示范单位”等多项荣誉。

今年元月8日,省委书记袁纯清来我校视察指导,对我校各项工作给予充分肯定。xx青年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讲团郑宝兰老师去年9月份第二次来我校作《弟子规》讲座时,对我校两年来发生的变化感到震撼。县委书记韩良会、县长王琳玉和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王耀武等领导也多次来我校视察指导,有力地促进了我校市级文明单位的创建工作。

二、市级文明单位创建活动情况汇报

(一)加强领导、完善制度,促进工作作风的转变。

1、为搞好创建工作,我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的创建市级文明单位领导组,把创建工作纳入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将职责和任务分解落实。我们坚持在发展中创建,在创建中提高的原则,学校各处室分工把关、通力协作,积极开展市级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将市级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纳入平时的各项工作之中,做到了与学校各项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同考核。形成了“党政齐抓共管,文明建设人人有责”的共识,同时把建设工作纳入了目标考核。

2、加强行政管理和民主管理,创建文明和谐校园。根据我们的办学指导思想、办学目标和办学理念,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强行政领导班子建设,不断提高领导班子的素质,班子团结协作,具有锐意改革的进取精神。进一步加强民主管理,改革学校治理结构,定期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重大事项由教职工代表大会表决,特别重大事项由全体教职工代表大会表决,保障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与监督,完善了学校现代管理制度,促进依法治校。多次召开教职工座谈会、学生座谈会,征求对学校发展的意见和建议。每次研究重大问题之前,提前公开研究议题,在网上征求意见。

3、进一步完善制度,用制度管人,明确职责管事。根据我校实际,修订了学校章程和100多项规章制度,制定了教职工行为规范和全体教职工绩效考核方案,明确了每一个教职工的职责;成立了督查考核领导组及其办公室,对全校各项工作和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和考核排队,有绩效考核方案、行政领导考核方案、教职工综合考核方案、教研组长考核方案、班主任考核方案等方案推动工作的落实和制度的执行,形成计划、督查、考核完整的抓落实体系;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班子成员带头执行“八项规定”、“五个不准”制度,认真落实好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

4、进一步加强教师学习,在每年的教师节为教师发放一本书籍并组织集体学习,全校教职工全部开通百度空间,坚持每周写心得、感受、总结、计划,利用这一平台进行学习交流。我们还组织教师参加国家级教师培训、省级培训以及假期外出培训,全面提高教师的水平,加大“双师型”教师培养力度。

5、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强化教职工爱岗敬业意识,将文明创建和师德师风建设结合起来。我们在全体教职工中开展了向全国道德标兵学习、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活动,每年我们评选责任标兵、骨干教师和校“三八”红旗手,激发教职工的积极性,凝聚正能量,不断提升教师的文明素养。我校制定了教师行为规范20条,规范全校教职工的言行,全体教职工统一着装、文明上岗,突出教师在学校工作中的主导者身份,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在聘用、评先、评优、晋级时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教师无违法犯罪、体罚、变相体罚学生情况,全校教师以“知行垂范,爱生进取”的教风塑造了我校教师的崭新风貌。

(二)以德为先,全面育人,着力提升文明素养。

坚持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相结合,根据学校大德育的理念,将学生处更名为德育处,实施了文化育人、技能育人、管理育人、情感育人的全面育人工程。

1、文化育人。

一是全方位营造文化氛围。我们在校园精心设计制作了内容涵盖《弟子规》全文、践行《弟子规》行为规范100条、晨思文、暮省文、晋商文化、红色文化、励志文化、企业文化等不同主题的校园文化墙,在教室、宿舍、餐厅窗口、厕所等处都有文化墙。美术专业的学生还自制了学校的文化台历,并在操场围墙画出了美丽的阳光体育文化墙,校园的每一面墙都会说话,每一个空间都在育人。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国旗下全校师生诵读《弟子规》和进行《弟子规》演讲;每到下课时间,校园广播就播放《弟子规》之歌,以及以践行《弟子规》为主要内容的校歌《放飞理想》,让同学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让同学们快乐成长,让教职工在文化的熏陶下得到提升。

二是多形式强化学习。2016年的教师节,学校送给每位教师一件特殊的节日礼物——《钱文忠解读<弟子规>》,从此《弟子规》走进了校园,走进了每一位师生的生活。从校领导和中层领导开始带头学习践行,积极推进《弟子规》学习活动,做《弟子规》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示范者。每周二下午,我校举办《弟子规》大讲堂,编印了《弟子规》校本教材和法律校本教材,举办《弟子规》讲座,把身边的事和《弟子规》融为一体,更有教育意义。学校办有校报,班级办有板报,学校有阅览室,班级有图书角,学校还建有三个网站,每年编撰一本属于我校师生的作品集。加强教师的学习和培训工作,每周一下午自习时间坚持集体学习。

三是抓落实重在践行。学校把学习《弟子规》的落脚点放在践行上,学习《弟子规》,将文化落地为文明。结合学生实际,起草了学生学习践行《弟子规》行为规范100条,对照要求,培养同学们的文明行为养成。全校师生推选出了学习践行《弟子规》师生十佳标兵,成为全校师生学习践行《弟子规》的楷模,将学习践行《弟子规》的活动引向深入。近日,xx卫视专门来我校采访我校学习践行《弟子规》情况。每年我们还评选十佳青年标兵、十佳技能标兵、十佳就业标兵,张扬同学们个性,树立同学们的自信。

四是增底蕴建设特色文化。从学校实际出发,重新修订了校训、校风、教风、学风、校歌、校徽,确立了学校精神、办学宗旨、办学理念。取《弟子规》之精髓,写出了我们的校歌,组建了红葡萄师生合唱团,参加了两届“三晋之春”大合唱比赛。每年我们都要组织各种活动,有《弟子规》学习交流会,全校师生诵读《弟子规》活动、《弟子规》情景剧表演、推进军事化管理队列比赛以及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等,还有一系列师生社团组织的文化活动……每次活动都让师生们的心灵受到启迪。此外,还组建了《弟子规》诵读队、动感舞队、健美操表演队等。

2、技能育人。

学校坚持升学和就业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我校培养模式主要有“2+1”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在校学习两年,实习一年,重点学习实用技能;“3+4”对口本科升学培养模式,就是在校学习3年,通过对口升学考试升入本科学校;“3+3”直通车大专升学培养模式,就是在校学习两年,实习一年,学校推荐升入大专学习3年;“3+2”分段大专培养模式,就是在校学习3年,在大专学校学习两年。今年与我校“3+2”分段培养模式的合作高职院校有:xx综合职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计算机应用专业、机电专业;xx机电学院的焊接专业;xx青年职业学院的电脑艺术设计专业和会计专业。

学校高度重视专业建设,加强机电和计算机两个省级骨干专业建设,提升会计和美术两个品牌专业,扶持美容美发、酒店管理专业和社会文化艺术专业。实行专业细分,让学生把技能学精,机电专业细分为机加工专业、电工专业、汽车修理专业、焊接专业,计算机专业细分为网页制作、电脑维修和组装,美术专业细分出电脑艺术设计专业。

我校不断加大教学改革力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按照“企业需要什么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人才的原则”,积极推进课程体系建设,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企业需要,对原有课程大胆改革,积极开发适应企业需求、适合学生实际、适应社会发展的校本教材,加大了技能课的训练。

加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积极推进和省内外企业的合作,近年来,我们和天津力神电池有限公司、苏州达方电子公司、曙光机械制造公司等企业进行了合作。目前,我校校企合作企业达26家,部分专业的实训课直接上在企业,在做中教、在做中学,让学生学到了真本事。电脑维修组装专业的学生不仅承担了全校500多台电脑的维修任务,还主动到乡村和社区为群众义务修理电脑。

组织学生赴天津、江苏、珠海等地实习实践,组织美术专业学生赴安徽、长治平顺、榆次后沟等地写生,组织学生到企业、红色景点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实行毕业生双证书制度,即毕业证和技能证,就是在学生毕业时,保证学到一种技能并取得证书。每年,我们都要组织较大规模的就业招聘会和技能展示会,为毕业生就业搭建平台。

近年来,我校教学质量明显提升,在今年的省、市级技能大赛中,我校取得了优异成绩,其中,xx市技能大赛我校共获得一等奖21名,二等奖44名,三等奖65名,苏欢同学蝉联会计项目全市第一名;xx省第八届中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共获得一等奖6名,二等奖11名,三等奖4名,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3、管理育人。

强化以生为本理念,加强后勤服务工作,不断改善学习、生活条件;严格宿舍管理,建设宿舍文化,促进了学生宿舍管理的经常化、制度化,为学生学习和生活提供了温馨的环境;从严纪律管理,实行纪律巡查、督查、考核制度,建立了完备的纪律管理体系,实行不间断、无缝隙纪律大巡查;实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将学生德育、操行量化、学业成绩、实习成绩等结合起来综合考评;突出两操管理,制定了出操精细化标准,无论冬夏,每天坚持2000米的两操,每天评比班级跑操情况,磨砺同学们的毅力。学风、校风、班风明显好转,做到了没有保洁的校园干干净净,没有教师的自习安安静静。

4、情感育人。

为加强德育工作,实行联班联生工作制度和德育导师制。每一个行政领导都有自己联系的班级,配合班主任进行日常管理,每周参加所联班级的班会;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德育导师,每一名教职工联系10名学生,和学生结对子、交朋友,联生老师经常和学生在一起谈心、交流,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帮助同学们解决思想、生活、学习中的困难。深入开展家访活动,今年3月份,我们深入118个村庄,对1000多名学生进行了家访,收集家长对学校和老师的意见、建议,开展了“向家长汇报、请家长评议”活动。学校向全校同学公开了校领导手机号和QQ号,和同学们直接沟通、交流,每天专门收集、办理、答复同学们的留言和短信,共性问题在公示栏中公示。全体教职工和同学们同跑步、同吃一锅饭、同学《弟子规》、同进大讲堂,师生之间建立了浓浓的友情。

(三)以生为本,强化服务,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

1、高度重视安全工作。一是成立安全工作领导组和专门的安全办公室,主管全校安全工作;二是制度完善,责任到人,应急体系健全,有可操作性强的各类安全应急预案,并定期开展安全应急演练;三是加强安全知识的学习,每周一召开安全例会,组织全体行政领导学习安全知识,每周班会组织学生学习安全知识,并开设安全课;四是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每个办公室都有安全责任人,并实行安全责任人公示制度;五是实行安全工作一岗双责制和安全管理全员负责制,做到了安全工作常抓不懈、警钟常鸣;六是安全检查常态化,安全日志规范化,校长坚持每天签阅安全日志、巡查日志,及时排除各类安全隐患;七是大型集体活动审批及时,预案合理,组织到位;八是学生实习实训全部签订合同,全部入国家统保责任险;九是建立安全隐患奖励举报制度,动员全校师生排查安全隐患,确保安全无事故。每个班都配备了安全委员,检点本班安全工作,做好安全宣传教育。2016年我校创建成市级平安校,2016年创建成省级平安校。

2、加强校园综合治理工作,始终坚持把引深“平安校园”创建活动作为加强和创新校园综合治理的重要抓手,健全安保体系,落实安检制度,推行联合整治,创建成全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示范单位。我们建立了与公安机关联防联动机制,主要是抓教育、定制度、保安全、促教学。我校还开设法律课,开办法律大讲堂,向学生宣传法律知识,通过教育,使师生的法制观念、安全意识得到提高和强化。2016年,投资20余万元,安装监控探头近85个,实现了校园监控全覆盖。学校值班制度、保安制度、宿舍管理员制度、学生在校核查制度、出入学校管理制度、食堂安全等制度健全规范,执行严格。实现了多年安全无事故。

3、加大投资力度,不断改善办学条件。2016年,投资xx万元建设塑胶运动场,2016年,投资xx万元改造食堂,购置了餐桌、餐柜,改善学生就餐条件,为学生安装了纯净水机,让学生喝上了优质的纯净水。2016年,教室安装了智能电视。投资2027万元的国债资金实训楼项目已开工建设,预计今年9月份投入使用,投资xx万元的国家级机电专业实训室正在装备中,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学校继续实行国家免学费政策,困难家庭学生每年可享受xx元助学金,品学兼优的学生还可获得学校设立的奖学金。即将出台的高考制度改革方案,分技能型高考和学术型高考,最大的受益者就是中职学生,打通了中职学生向上发展的空间,中职学生可以升入高职、本科、研究生,今年全省对口升学本科指标是去年的3倍多,终结了中职生升学断头路的历史,我校改革发展的又一个春天到来了。

尽管我校在文明创建活动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新的环境,新的形势,新的挑战,我们要把育人放在更重要位置来抓,把文明单位的创建放在更重要位置来抓,为学生快乐学习、快乐成长、快乐成功创造一流的条件,培养更多德、智、技、体全面发展的人才,建设文明、文化、创业、幸福校园,办好人民满意的中职学校,实现美丽的职中梦。

范文三:学校创建市级文明单位汇报材料

一、学校基本情况

湖北信息工程学校是经荆门市委、市政府批准,由原湖北信息工程学校、荆门市职业中专、荆门市财经学校合并组建的一所融职业教育、普通高中教育、成人教育与短期培训于一体的综合性学校。校占地面积504亩,在职教职工538人,专任教师386人,高级教师161人,14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5000余人。

在市委、市政府和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全国职业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不断扩展职业教育内涵,取得了丰硕办学成果,先后被评为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全国中小学德育信息技术教育实验学校、国家教改实验基地、湖北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湖北省卫生和园林绿化先进单位。教育教学成绩蜚然,在近两年教育行政部门举办的职业院校专业技能竞赛中,获得国家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省级一等奖9项、二等奖26项,其中烹饪专业学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连续四年获得一等奖,荣获四连冠;幼师专业学生参加湖北省幼师专业技能竞赛,连续两年荣获团体第一名,充分展示了学校办学成果。由于办学成果显著,2016年11月,提前两年成功创建成国家首批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

二、文明单位创建活动情况汇报

文明创建是我校的中心工作之一。在职教集团和学校成立之初,我校就提出了“创品牌,争一流,出特色”的办学目标,制定了“以人为本,民主治校,科学管理,面向市场,创特促优”的办学方针,明确了以教育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德育为工作主线和修订完善管理制度、推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强化专业建设、探索校企合作、营造具有职教特色的校园文化等多措并举的办学思路,将文明创建贯穿于教育教学和日常管理全过程,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一)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强化管理,为文明创建提供组织保障

制定文明创建目标。我校是上一届市级文明单位。为保持文明创建成果,我于2016年10月,根据学校总体发展规划,结合新成立学校的实际,经过集思广益,研究制定了学校《2016—2016年度文明单位创建活动规划(修订稿)》,对新学校组建后的头五年文明创建工作进行规划部署,提出了指导思想、创建目标、工作措施,强调要通过文明创建活动,实现“一个明显增强,四个明显提高”,即:校党委领导班子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干部职工政治业务素质明显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能力明显提高、学校整体形象明显提高、内部管理水平明显提高。通过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推动教育教学工作上新台阶,塑造学校良好形象,为学校进入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打下良好基础。同进制定年度文明创建计划,对文明创建工作进行细分、细化,将文明创建与教育教学工作同部署安排、同督办检查、同考核奖罚。

建立文明创建责任网络。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其他校领导任副组长的文明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同时成立文明创建工作专班,由校党委副书记牵头,办公室、政教处、教务处、后勤保障部、工会和10大专业科负责人具体落实。建立了校委会—处室(科)—班级的纵向和党—政—工—团—妇的横向文明创建网络,使文明创建工作做到全覆盖。为加强文明创建活动检查考核,校长与27个处室负责人签订了《文明创建责任书》,责任书明确了各处室的创建目标和责任范围。

(二)打造一支德能兼备的教师队伍,为文明创建工作提供人才支撑

教师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传播者、探索者、实践者。教师的教育教学过程既传播知识的过程,也是传播文明的过程。因此,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显得尤为重要。

1、用严格制度约束人。针对职业学校特点,我校对有教师管理制度去粗取精,去繁就简,在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教师教学行为八要八不准》、《教学管理制度》、《教学检查制度》、《教学评价制度》和《教学工作考评细则》等制度,既便于教师开展教学工作,也便于学校进行教学检查,使教学管理有章可循。经过不懈努力,造就一支遵章守纪、行为目标一致的教师队伍。

2、用灵活机制引导人。学校把教师转型作为一项重要常抓不懈,加大“双师型”教师培养力度。一是鼓励教师跨专业代课,解决学校教师结构性矛盾问题。二是根据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需要,先后投入60余万元,有计划进行师资培训工作,选派60多名教师到北京、重庆、浙江、武汉等地高校培训学习,掌握最新专业知识;安排26名教师到知名企业实践,培养双师型教师。三是设置数控、烹饪2个重点专业楚天技能名师教学岗位,已得到湖北省教育厅专项经费支持,聘请2名楚天技能名师来校担任专业课教学和专业教师培训工作。四是聘请有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社会能工巧匠10多人担任兼职教师,造就一支专兼结合、以教学名师和技术大师为主导的专家型、师傅型的教师队伍。

3、用身边典型带动人。我校是优秀教师辈出的地方,涌现了一批以敖小锋、范冬梅、吴羡凤等为代表的全国模范教师、湖北省师德标兵和荆门市优秀教师。学校以各种形式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引领示范,弘扬正气,用身边的先进典型激励广大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形成主流。近两年来,在省、市教育部门举办的教师教学技能竞赛活动中,我校6名教师获得省级一等奖,4名教师获得省级二等奖,17名教师获得市级一等奖。我校青年教师指导学生参加专业技能竞赛,按照学校提出的“有奖必争,逢旗必夺”的要求,精心组织,科学训练,1人获得国家级一等奖,两人次获得二等奖,9人次获得省级一等,26人次获得二等奖,为湖北和荆门的职业教育争得了荣誉。积极开展校本研究和校本教研,2016年以来教师参编教材、出版专著4本,发表论文78篇,38篇论文获奖。还有很多教师爱岗敬业,崇尚师德,默默奉献。通过优秀教师的感召和引领,造就了一支积极进取、勇于争先的教师队伍。

4、用良好待遇激励人。受多种因素影响,职业学校教师待遇在整个国民教育中处于低位。工作责任重、压力大、待遇低是职业学校的共性。特别是我校由原三所市直中职学校整合而成,各种矛盾汇集,人心思动。为稳定教师队伍,学校从改革内部分配办法着手,以按劳取薪、多劳多得、绩优酬高为分配原则,适当拉开收入差距,实现劳动报酬与业绩、贡献挂钩,以此形成充满活力的竞争激励机制。随着学校发展逐步进入正轨,在资金相对紧张的情况下,又对原分配方案进行调整,增加课时和班主任津贴标准,鼓励一线教师想代课、多代课。新的方案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运行,效果较好,基本了形成人人想上课、个个要当班主任的良好局面,造就了一支乐于奉献、安心职教的教师队伍。

(三)优化德育工作机制,营造良好育人环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增强文明创建的实效性

学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对象,更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受益者。我校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重中之中常抓不懈。据调查摸底,我校有近五分之一学生来自单亲或离异家庭,有五分之三学生是留守或打工子女,近十分之一学生在原初中学校受过各类处分,一半以上学生厌学,还有极少数学生有身体或精神障碍,成份相当复杂,管理难度很大,稍有管理不慎或监督不力,就会出现安全事故。与普高学生比起来,我校学生是社会弱势群体,更需要理解和关怀,更要加强教育和管理。我们深知,把一个学生培养成人,一个家庭就有了希望;把所有学生都培养成人,校园就变得安宁,整个社会就会变得和谐、稳定。为此,我们主要采取以下措施,强化德育工作。

1、优化德育工作机制。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首”的观念,加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成立由校长牵头,分管领导负责,专业科主抓,政教处督办,全体班主任参与,德育教师指导的德育工作队伍,各负其责,开成合力。学校将德育工作纳入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将工作任务分解到相关处室,明确工作职责和考评办法,将德育工作作为专业科、班级的重要考核内容,考核结果与岗位津贴直接挂钩。

2、排查德育工作风险点。为使德育工作有的放矢,新学年开学后,学校都要制定工作方案,组织专门人员,用一个月左右时间,对学生情况进行全面模底,将掌握的资料分类整理、登记。给家庭背景特殊、行为习惯异常的学生建立专门档案,作为教育重点予以关注,安排班主任跟踪管理,专业科定期谈话,政教处、心理咨询老师定期“会诊”,力争将德育和管理工作风险降到最低,帮助这部分学生度过“危险期”,让他们成为对家庭、对社会有用的人。

3、开展德育工作研究。作为“三差生”集中的学校,我校一直加强德育工作研究,积极探索德育工作新的模式,把养成教育作为永久的主题,组织部分教师进行研究攻关,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我校承担的《学科教育中有机渗透德育的研究》、《问题学生思想行为状况的成因及转化方法研究》、《新形势下中等职业教育德育工作创新研究》、《引导和帮助学生确立主导价值观的途径与方法研究》等市级研究课题已顺利结题;承担的国家级课题《新课程下班级心理辅导的实践与研究》正在研究,计划于明年上半年结题。在省、市职教学会德育学会年会上,我校有6篇论文进行交流,其中《新形势下中等职业教育德育工作创新研究》获省职教学会二等奖。我校的德育研究成果受到了有关专家的关注。湖北省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主任、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江光荣于今年11月上旬专程来到我校,指导课题研究,并将我校作为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我国青少年危险行为的评估、预警与干预研究”的协作研究单位,为该课题研究提供相关信息。

4、丰富德育活动形式。开展活动、寓教于乐,管理与疏导相结合,是德育工作的有效形式。一是以重大活动为依托,增强学生市民意识。先后组织2300多名学生参加省十三运会团体操排练、表演,分别组织700和400多名学生参加市老干部运动会和老年人健身大会开幕式表演,多次组织师生参加荆门市和市教育局举办的其他活动,让师生在参与中亲身体会到作为荆门市民的责任和荣耀。二是利用传统和重大节日举办活动,引导学生树立公民意识。每逢传统和重大节日,学校都要举办系列活动,如清明祭扫烈士墓、五四新老团员宣誓、端午呤诗演讲、七一业余党校讲座、国庆唱响红歌、九九重阳敬老、元旦文艺汇演等等,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到作为一个公民的道义和人性归宿。三是结合学校特点,开展校园集体活动,增强学生团队意识。学校以专业科为单位,在不同时段举办各类活动,如球类、棋类、拔河、趣味运动会等体育活动和班级卡拉OK、读书、绘画、合唱等文娱活动,在活动中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四开展社会公益活动,增强学生社会意识。组织学生参加所在社区的公益活动,上街打扫责任路段清洁卫生,参与卫生和园林城市建设,为受灾地区捐款,为生病同学解困等,让学生融入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同时,开展文明礼仪、内务整理、女生专题讲座、法制宣传教育、到所守所和戒毒所接受警示教育等活动,抓好学生养成教育,规范学生日常行为,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班会、国旗下讲话、关工委作报告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将德育活动贯穿于教学、生活、娱乐及社会实践全过程,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主阵地作用充分发挥了出来。

(四)强化管理,明确职责,狠抓项目建设,增强办学实力,为文明创建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物质技术条件

1、全力以赴抓好示范校建设。我校组建时间虽然不长,但由于有市委、市政府和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和坚强领导,有全校5000多名师生的积极进取和奋力拼搏,我校于2016年11月以全省排名第二的优异成绩,提前两年进入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行列,今、明两年内,国家教育部、财政部投资1080万元,支持我校四个重点专业(即数控技术、电子技术应用、汽车应用与维修、学前教育)、两个特色项目(仿即真实训室、服装设计与工艺)和师资队伍、教材编写、课程体系建设。这在我校发展史上是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为此,学校成立了专门机构,抽调精干力量,组建了专业建设组、教材编写组、师资建设组、课程体系建设组、资金保障组、宣传组、督查组等工作专班,集中时间和精力,抓示范校建设。由于没有范例可供借鉴,我校一方面认真学习文件,研究政策,吃透精神;另一方面,选派人员外出学习、取经,边学习边摸索。截止目前,示范校建设思路已经理清,框架已经搭好,各项建设工作已经启动,某些项目已经取得初步成果。我校对成功创建成国家中职示范学校充满信心。

2、积极争取外国政府贷款项目尽快落实。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准备和申报,我校利用300万欧元的外国政府贷款项目已经国家发改委批准,已进入资金落实阶段。这笔贷款将主要用于购买国外先进教学实训设备,装备我校各个实训中心,改善教学实训条件。

3、筹划建设职教产业园区。由市政府主导、市教育局统筹、我校牵头负责的荆门职教产业园建设方案已经得到上级部门批准,即将付出实施。职教产业园计划投资5000万元,以政府投入、学校自筹、招商引资等方式进行建设。产业园建成后,将成为教学、实训、生产和师资培训的重要基地,彻底改变我校实训设施和实训场所不足的问题,实现政府、学校、企业三方共赢的目标。

(五)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建设具有职教特色的校园文化。一是将每年的三月份定为“文明、健康活动月”,四月份定为“班主任节”,五月份定为“技能文化月”,十月份定为“节能环保月”,十一月份定“技能竞赛月”,用丰富的校园活动凝聚人心,塑造师生的精神家园。二是高起点、高标准对校园进行规划,绿树、草坪、花坛相映成趣,各类建筑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各尽其用。三是采取点、面结合,集中与分散搭配的方式,设置宣传橱窗、公示栏、宣传栏、标语牌等宣传阵地,各类宣传阵地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时效性强,宣传效果明显。四是通过塑造孔子雕像、设立名人名言墙、悬挂格言警句标语等形式提升办学品位,净化师生心灵,让师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启迪。五是开展文娱活动,利用重要节庆、传统节日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寓教于乐。我校师生先后代表市教育系统参加了省十三运会开幕式团体操、荆门市庆祝建党90周年群众赛歌会等重大活动的表演任务,受到社会各届高度评价,充分展示了学校良好形象,也检验了我校文明创建成果。

(六)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着力打造学校品牌,充实文明创建活动内涵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基本方向。我校通过构建四种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促进学校与企业、专业与职业、教学与生产对接,提高职业教育服务社会、服务经济的能力。

一是建立教学车间,办工厂化学校。现已引入李宁(荆门)工业园、雪驰集团、新港服饰、东光电子4家企业入校办厂,建立服装专业、电子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

二是实施产教结合,办实体化学校。托幼师专业优势,创办经济实体——附属艺术幼儿园,该园已创办成为荆门市示范幼儿园。现有10个幼教班500多名幼儿,年创收近80万元。我校幼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幼儿园开展工学结合学习。

三是实行订单培养,办合作化学校。与众多名企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书,培养“订单”学生。学生毕业后,就业月薪不低于1800元,有的在2400元以上。这些企业主要有:厦门恒力机电运营有限公司、天津摩托罗拉有限公司、深圳招商银行、深圳富士康鸿准模具有限公司、深圳长城电脑有限公司、深圳飞亚达有限公司、深圳洋华光电有限公司、珠海南特精密机械加工有限公司、广东汕头汽车配件加工有限公司等50个,确保毕业生及时就业、稳定就业、高质量就业,达到了学生和家长满意、企业满意、社会满意的办学目的。

四是拓展办学功能,办培训化学校。大力开展社会各类技术培训,形成了学校出“菜单”,企业下“订单”,政府来“买单”的培训机制。先后为李宁集团培训职工人数2030名,为雪驰公司培训400名,为东光电子培训职工80名,为家政服务行业培训200多人,创收近100万元。

(七)推行文明创建细胞工程建设,提高师生文明素质

我校现有500多名教职工,20多个处室,近220多个家庭;5000多名学生,110个班级。为使文明创建做到全覆盖,积极扎实开展细胞创建工程。印发了先进处室、文明家庭、先进班级、文明寝室评选办法,组织开展先进处室、文明家庭、先进班级、文明寝室创建和评选活动。两年来,共评选先进处室27个,文明家庭104户,文明班级52个,文明卫生寝室76个。同时,在教师节期间,开展先进工作者、优秀班主任评选活动,弘扬先进,树立正气,近两年共评选先进工作者146名,优秀班主任52名。通过这些创建活动,为学校创建文明单位奠定了坚定的基础。

(八)加强平安校园建设,使学校真正做到安全、文明、稳定、和谐

为确保师生在安全、文明的环境中学习和工作,学校成立了创建平安校园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组成了由专、兼职人员组成的平安校园创建工作队伍。制定了平安校园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和管理制度。开展法制宣传、消防演练、自然灾害避险、传染病防控等多项专项活动,提高师生应急和自我防护知识。制定消防、自然灾害和传染病应急预案,防患于未然。定期检查校园安全防护设施设备,加大资金投入,加高、加固教学楼、学生寝室、礼堂等公共场所栏杆,更换消防器材。加强校园值班巡查,在重点时段、重占区域加强值班力量,确保万无一失。近两年来,学校没有发生一起安全责任事故,维持了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确保了校园平安。

尽管我校在文明创建活动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我校规模大、成立时间不长,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表现在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文明创建经费投入不足、文明创建长效机制还不够健全等方面。今后,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和市教育局的领导下,紧紧团结和依靠广大教职工,进一步强化管理,优化措施,细化责任,狠抓落实,以文明创建促校风、学风的不断改善,促教职工队伍素质的不断提高,促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让师生员工充分享受文明创建和学校改革发展的成果,不断开创学校美好的未来,续写学校新的辉煌篇章。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zigeleikaoshi/780560.html

    上一篇:安全通报

    下一篇:感谢政府互贫信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