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和毛泽东

| 网络编辑 |

【www.guakaob.com--网络编辑】

蒋介石与毛泽东的风水恶斗
蒋介石和毛泽东 第一篇

蒋介石与毛泽东的风水恶斗

作者:佚名 编辑:周易网

传说当时是有最大权力的蒋介石对风水命相相信甚笃,而且素来很有研究,身边常有一班命相家相随,他用人先看相,例如对刘峙格外优待,即使刘峙无能天下知,但落说他有福相,是个“福特”,所以仍然任用他,亦因为蒋介石深诸风水,所以怀疑毛泽东的威猛气势,肯定是祖坟风水好,所以才有这么勇猛的后人,而且自问每见到他,不知什么因由,心里总是砰砰跳动,像下级见上司的紧张,想定是相貌克正自己,所以感到十分顾忌。

一日,蒋介石访了一群命相家,风水先生在南京城里煮酒论英雄,畅谈各人风水命相的种种认识,各种心得,各抒己见,天南地北,东拉西扯,好不快活,兴致勃勃的时候,蒋介石忽然有所感触,向这班命相学家问当今天下,有谁能和他一比高低,当时,命相学家对他的“灵龟转世”相貌赞叹不已,认为这是上天注定的真命天子相,只有一个命相家不识 趣地说:“毛泽东的男生女貌对总裁的灵龟转世相貌最是相克,所以能与总裁争天下的,必是他无疑了”。蒋听后,当场面色一变十分难看,不作一声,拂袖而去,众命相学家见他甚是恼怒,都吓得死去活来,希望自己语句间,没有什么开罪他的地方,得以明哲保身。

原来蒋介石心里最忌毛泽东,心里早有怀疑毛泽东克正自己的地方,现在这命相家竟一语道破,把心内早存的隐藏都抓了出来,蒋心

中当然很不是滋味,既恼怒不忧心,心情顿燥不已,整晚独自踱来踱去,像鱼骨梗在喉咙里,不吐不快的烦闷,他连夜哪集身边的亲信,大开小组会议(陈城、顾祝同、白崇禧均有参加),亲信人平日得蒋传授,对风水学问颇有功夫,经大家商量策划后,认为对付毛泽东的最好办法是到湖南,查出他的祖坟,破坏其中风水,使可以削他的锐气,破他的运程,于是蒋介石立刻派白崇禧,连同一班风水先生到湖南韶山破坏毛家风水去,传说一群人等浩浩荡荡到达了湖南,但是,这群人当中没有一个看得出湖南风水的奥妙之处,对着群曲村庄,没有一个人明白眼前和其他乡村山庄有什么不同。

白崇禧见各人都没法可想,心里害怕不能交差,领不到功劳,又十分焦急,便决定从另一处下手,把毛泽东的远近亲戚朋友都抓来问话,希望从审问中获知毛家祖先坟的消息,捉人他可尽力而为,大大小小抓来二百多人,连小时和毛泽东谈过话和毛见过面的都抓来了。 先是审问,再是施刑,但二百多人竟没有一个愿意泄露毛家祖坟的地方,白崇禧恼羞成怒,对这班不肯出卖毛泽东的人痛恨不已,焦急之下,竟把心一横;使出恐怖手段,对再受审差别仍然沉默的,仍说不知道的全部一一刑杀„„虽然杀死二百多人,但对毛泽东的祖坟仍然一无所知、满脑袋的脏思想,又想出一个鬼念头,于是,白崇禧决定将整个湖南心脉的树林、河流控断,有“龙脉”的状的山势,花草树木也尽量烧毁,生机不留,大肆破坏湖南风水。

果然在他破脉断河的时候,传说三条连贯“嫦娥奔月”时吉位亦受到破坏,使整座龙脉的形势受挫,而且影响颇为巨大,因为“嫦娥”的方位受刺激,血液澎湃,奔月的速度加快十倍,她起的变化直接影响着毛泽东的运势,毛的血液沸腾,对国家民族的感情从未有减,现在这一转变,只有令毛志气更坚,信心更强,威势更狠,而相克蒋介石速度也更快更深,本来依风水运势,毛斗倒蒋需三十年苦战,白崇禧这次代他的上司倒霉,加快速度了,由三十年变成三年。

历久的斗争宣告爆发,一面以毛泽东为首的,一面以蒋介石为首领导的内战开始激烈展开,在这短短三年的时间内虽然充满火药但也有很多智斗风水的小插曲穿梭其间,毛泽东的男生女相克正蒋介石的灵龟相,在三年内战期间,毛泽东的军事领导才能,获得了充分的发挥,他是一面倒的胜利。胜败已分,蒋介石领导下的国民党军队全军覆没,逃出中国大陆,躲到台湾,其实根据风水原理,毛泽江应该在三十年的时间内才能克死蒋介石,但因为白崇禧不仁不义,所以把毛泽东克正蒋介石的时间加速;三十年的速度改为三年,毛泽东便将荀介石打败了,这一败,对蒋确也有益处,因为原本是命中注定被毛泽东克死的,但风水运势加快,快就缺乏“余气”,蒋的“灵龟”得易逃命到台湾。大家细看台湾形状,很像是一个龟壳呢。

至于“嫦娥”,传说因为奔月速度太快,在接近月亮的时候,头颅顶撞正月亮,险些精神文化失方向,这件事后来深深的影响着毛泽东及整个中国, 这些可以在二十年后的“文化大革命”、“大跃时”

等运动中体现出来„„然而,毛泽东自认为是有一套的,他这时候认为自己得不到别人的理解,所以不时表现出孤独、落寞的神情,此到为止,他的人生际遇、命运一一应了“不过五”所预言,只是“不过五”没有想到他发现的“嫦娥奔月”会遭白崇禧的破坏,这真使大命相学家“不过五”的好意留下深深的遗憾,也可以说是天意不可违,而中国传统文化风水的奇妙之处也正在此„„

相关文章:乾隆皇生辰八字之谜 亿万富豪—李嘉诚 孔明借东风之谜 析“信风水信出人命” 毛泽东和他的“8341”

浅析美国总统布什命造 玄空风水立向错误之处

毛泽东蒋介石异同
蒋介石和毛泽东 第二篇

毛泽东蒋介石异同

尼克松谈毛泽东和蒋介石的相同与差异

2009年04月15日

前美国总统尼克松在他所著的《领袖们》一书中,尼克松通过仔细的思考,饶有兴致地对蒋介石和毛泽东进行了一番评论,用比较的手法,发现毛泽东和蒋介石的一些相同与相异之处。

说来也奇怪,毛泽东和蒋介石在许多方面都很相象。

1。毛泽东一生只有两次离开中国,1949年和1957年,他先后两次去莫斯科会见苏联领导人。蒋介石也只有两次出访,离开亚洲:一次是1923年受命去莫 斯科,一次是1943年去开罗出席四强会议。

【蒋介石和毛泽东】

2.他们两人经常长期过着深居简出的生活。毛泽东利用这一时间写诗:蒋介石则经常一边在山间散步,一边背诵古诗。

他们两人之间,既有表面上的差别,也有实质上的差别。

3。毛泽东懒散地躺在椅上的样子,就象是不留心丢在那里的一口袋土豆,蒋介石笔 直地坐着的姿态,则好象他的脊梁骨是钢制的一样。

毛泽东很随和,无拘无束,说话很有幽默感,使谈话气氛很轻松;我与蒋介石会见时,却从未发现他有任何幽默 的话语。

4.毛泽东的书法是信笔成书、不拘俗套的,蒋介石的书法则笔直字方,一望成行。

5.毛泽东和蒋介石的不同也表现在个人生活习惯方面。蒋介石周围的一切都显 得井井有条,包括他的衣着,办公室和他的家庭,都是如此。从各个方面来说,蒋介石都是一位讲风纪、有条理的人。用“整齐”和“清洁”来形容他给人们的印 象,这是毫不过分的。.毛泽东恰好与蒋介石相反,他的书房摆满了书报。如果以书桌的整齐清洁作为标准来衡量一位办公人员是否合格的话,那毛泽东准是不及格 的。毛泽东的杂乱无章和蒋介石的井然有序,毛泽东的漫无拘束和蒋介石的循规蹈矩 ,都造成鲜明的对比。从外貌看来,用“不修边幅”来形容毛泽东是一点也不过分的。

6。毛泽东身高1.83,蒋介石身高1.80左右。两人身高相仿,毛泽东略高于蒋介石。毛泽东和蒋介石都是南方人,都出身平民,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完全凭个人的奋斗身居高位。

7.毛泽东在中央苏区时曾3次失去红军指挥权,蒋介石也曾3次下野。

8。毛泽东和蒋介石都擅长以退为进,不过毛泽东是在军事上以退为进, 蒋介石则在政治上以退为进。蒋介石则在政治上通过3次下野以退为进,不但扭转了不利的 局势,而且每次都进一步巩固了他的权势和地位。毛泽东则通过在军事上以退为进使弱小的红军多次打败强大的国民党军队,并最终夺取了全国胜利。

9。毛泽东和蒋介石都结过4次婚,而且都是最后一次婚姻持续的时间最长, 而且他们的第4位夫人都比他们年轻很多。毛泽东和蒋介石都有2个儿子,而且他们的长子都曾长期呆在苏联。在其回国后毛泽东和蒋介石都对其进行了改造(毛泽东让毛岸英上“农民大学”,蒋介石则严词训斥蒋经国,让他闭门思过,读三民主义) 。

毛泽东和蒋介石相异之处

1。蒋介石身材瘦削,毛泽东则偏胖,魁梧,按传统的观点来说更带有福相。

2。毛泽东是本土派(在中国革命胜利以前从没出过国), 蒋介石则是海归派(从日本学军事回国) 。

3。虽然毛泽东亲手缔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指挥过千军万马,但毛泽东并不以军人自居,背微驼,洒脱不拘一格,从不带枪(曾说要用文房四宝打败国民党),并且 谢绝了中共中央颁发给他的大元帅军衔。蒋介石则无论什么时候腰板都挺得笔直,头发也保持剃得精光。时刻标榜自己是个标准的军人。

4。毛泽东也不怎么喜欢读兵法,他说自己的战略战术都是来源于<资治通鉴>和<三国演义>。蒋介石则精研了古代兵法。

5。虽然毛泽东没上过军校,没有正规系统地学过军 事,但却是古往今来最伟大的军事家之一,打败了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过军事且担任过黄浦军校校长的蒋介石。

6。毛泽东是个战略家,蒋介石则是个战术家。毛泽东又是个哲学家,实际上毛泽东正是用他的哲学思想打败了蒋介石。

7。毛泽东曾暂时退居西北((陕北),蒋介石则最终落脚于东南(台湾)。当蒋介石登上国际舞台时毛泽东还默默无闻,而当后来毛泽东蛮声国际时蒋介石却只有在台湾这个小岛上暗淡度日。【蒋介石和毛泽东】

8。毛泽东提倡自力更生,依靠人民大众,蒋介石则依靠官僚地主和美国援助。

9。毛泽东善用人才,甚至用以前反对过自己的人。蒋介石则喜欢用奴才,用的都是完全效忠于自己的人。

10。毛泽东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因为粟裕的意见而改变了战略部署,从而取得了淮海战役的胜 利。蒋介石则比较刚愎自用,从而输掉了整个解放战争。

11。 蒋介石处心积虑要消灭毛泽东,多次派人暗杀毛泽东并挖毛泽东的祖坟。毛泽东则为蒋介石留条后路,在蒋介石败退到台湾后派人保护蒋介石的祖坟,并

曾说过台湾还是蒋介石当总统好。

12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者,信仰唯物主义,蒋介石则信仰基督教和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的唯心主义哲学。

13毛泽东喜欢吃刺激性食物(辣椒)和肥肥的红烧肉,蒋介石则吃的比较清淡。

14毛泽东晚睡晚起,睡眠极不规律,蒋介石则早睡早起,非常有规律。

【蒋介石和毛泽东】

15毛泽东喜欢抽烟和喝茶。蒋介石最讨厌闻烟味,下属甚至宋美龄和他的儿媳妇都不敢在他面前抽烟,他也不喝茶,平常只喝白开水。蒋介石良好的生活习惯也许就是他之所以比毛泽东多活5岁的原 因。

16蒋介石去什么地方只要远点的都首选飞机,在天上飞来飞去。毛泽东则偏爱火车,乘着自己的专列巡遍祖国大江南北。毛泽东不大相信飞机的安全性,在会见英国元帅蒙哥马力时他提到自己以后可能有几种死法,其中之一就是坐飞机摔死。

17。晚年的毛泽东非常孤独,和夫人江青已经是貌和神离。有次他女儿李敏去看他,毛泽东无限伤感地对她说:“娇娇,为什么这么久才来看我呀”。晚年的蒋介石则比较幸福,儿孙饶膝,和夫人宋美龄感情也非常融洽。

毛泽东和蒋介石有着惊人的相似,又有着完全截然相反的地方。

A.从他们相异之处我们或许可以明白毛泽东之所以得到天下和蒋介石之所以失去天下的原因。

B. 毛泽东和蒋介石这两个曾经主宰过中国命运的巨人逝世的时间也只相差8个月,几乎是同 时从属于他们两人的历史舞台消失,

至于他们的成与败,得与失。则永远成为了后人津津乐道的话题。

蒋介石与毛泽东比较
蒋介石和毛泽东 第三篇

毛泽东与蒋介石气质特点比较 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毛泽东和蒋介石相继去世,台湾相当多民众当年对蒋去世和大陆人民1976年对毛去世的悲痛的感觉几乎一模一样,他们那里也曾出现过长街两旁挤满了送行和吊唁的民众。由于台湾保留了更多的传统的东西,甚至可以发现有很多人是跪在地上痛哭失声,他们认为自己的精神支柱倒塌了。在当年很多台湾国民党人的心目中,蒋介石是最权威的领袖,是他们的恩人。

实际上,无论是站在大陆还是站在台湾的角度来评价,都必须承认,毛泽东和蒋介石对中国20世纪的历史都起过相当重要的作用。只是,如果我们从历史上来看问题,具体地比较毛泽东与蒋介石的话,我们没有必要把他们神化或者妖魔化。因为只要深入研究一下就会发觉,他们其实也都是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他们既不是神,也不是鬼。所

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无论成功与失败,都与他们自身的优点和缺点分不开。为什么毛泽东、蒋介石这样的人能成为国共两大党的唯一领袖呢?这就涉及我们要讲的他们的个人的一些特有的气质和特点了。

一、 出身

蒋介石出身于普通盐商,祖籍浙江奉化镇,地位不太高,财富也不是很多,在当时也只是中等收入家庭。再来看看毛泽东的出身背景,他的家也是一个中等收入的家庭,他的父亲辛劳了一世,才把家业弄到了富农的程度,在当时的湖南韶山也算得上是中等收入的家庭。比较全国状况而言,毛泽东与蒋介石的出身状况颇为相似,都属于当时中国的中间阶层。

二、 教育背景

他们两个人即使在当时条件下,也都只是中等文化水平。从20世纪初开始,中国就有大批学生出国留学,国内也陆续办起了一些大学,这些留学生和

大学生构成了20世纪上半期的社会精英的一个群体。但是毛泽东和蒋介石都没有上过大学,他们仅仅受过中等教育。毛泽东是小学毕业后入了师专,毕业以后又去当小学教员。那个时候的师专,就相当于现在的中专,即初高中水平。蒋介石名义上读过军校,其实也只是培训式的速成学校。蒋后来的师爷们把蒋说成是日本士官生,结果台湾的李敖一考证,日本士官学校根本就没有蒋的名字。蒋当年从保定速成学堂转去日本后,上的只是一个补习班性质的军事补习学校,叫振武学校。毕业后,他再没有入过军校,只是在1910年冬天被分到日本的一个炮兵部队做了一段“弼马温”,就是养马的兵。蒋介石受的教育显然也是一种初高中水平。这两人的教育状况对他们后来的人生道路有很大影响,不过,他们之所以没有再谋求深造实际上也是他们两人独特的性格和气质所决定的。我们知道,毛泽东当年曾经是有机会像周恩来、邓小平、李富春他们那样

去国外勤工俭学的。但是,所有一切都办得差不多了,毛泽东却坚持留了下来。在这方面,蒋介石与毛泽东也有颇多相似之处。

三、 性格和气质特征

1、 相似之处

毛泽东和蒋介石的性格、气质之相似,可以从他们小时候的故事中清楚地看出来。比如,蒋介石从小就有颇具反抗心理,自尊心极强。用他自己的话说,叫从小“顽劣益甚”,就是非常顽皮、淘气。一些老人曾经回忆,说蒋介石小的时候如何不听母亲的话,如何顶撞老师,别人要打他手板的时候,还没有打上,他就哭开了,边哭还边在地上打滚。过节的时候,孩子排队等长辈发给糖果,他偏偏不排队,去加塞儿,孩子们把他挤出去后,他就跑到外面去弄上一身泥,再来加塞儿,大家看他脏兮兮的只好让他。这些老人的回忆可能有点儿演义的成分,但太过顽劣不服管教的个性,蒋介石自己也是承认的。

毛泽东小的时候也有很相似的一面。他同样反抗心理非常强,自尊心也极强。他自己讲的最典型的一件事就是,他几乎从来不服父亲的管教,甚至敢于当着众人的面与父亲顶撞。有一次父亲气得要打他,他也气鼓鼓地跑到门外的池塘边,威胁父亲敢打他,他就敢跳塘。父亲怕他真的跳下去,自然也就不敢打他了。从上面这些简单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毛泽东和蒋介石小时候至少不像我们今天许多孩子那样“乖”。不仅不乖,而且极具反抗精神。他们在后来近乎残酷的政治斗争的风浪中战胜各自的对手,成为一方的最高领袖,这种独特的性格气质显然起了很大的作用。

2、 差异性

事实上,就具体的性格表现上,他们二人是有很大的差异性的。蒋介石比较内向,而毛泽东却是相当外向。岁数越大,二人的这种差异也就越明显。我们平时看纪录片时其实也能看到这种情况。蒋介石在片子里从来都是正襟危坐,

毛泽东蒋介石遗嘱惊人一致
蒋介石和毛泽东 第四篇

毛泽东蒋介石遗嘱惊人一致

题记:1976年9月9日,毛泽东在49年前打响秋收起义枪声、开始井冈山创业的时刻合上了他生命的传奇书卷。这一天的零点10分,这位创造了无数奇迹的历史巨人带着一种深深的惆怅无奈地走到了生命终点,享年83岁。而早在前一年,1975年4月5日,清明节,中国人悼念亡者的传统节日。子夜晨钟响起前的10分钟的时候,蒋介石衰竭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享年89岁。但是,人们发现毛泽东和蒋介石的遗嘱惊人的一致。《毛主席和蒋介石共同的遗愿——两岸统一》一文讲述了毛泽东和蒋介石遗嘱背后的秘密。

20世纪70年代上半期,对于毛泽东、蒋介石来说,是他们人生的最后岁月。历史把他们的希望与遗憾、成功与失败、喜悦与忧伤交织到生命的最后:

1972年3月,在台湾上空的浓重阴云中,蒋介石以86岁高龄出任第五届“总统”,“悲壮宣誓”只要“毛共”一日尚存,“我们革命的任务就不会终止,纵使我们必须遭受千百挫折与打击,亦在所不惜,决不气馁。”

但此时的蒋介石已经迟暮,他的体力已支撑不住他的宏志,健康每况愈下,多种疾病与车祸交相而至。最后三年,他只公开露面三次。毛泽东虽然推动了乾坤的转移,但是由他发动的“十年动荡”已让他非常疲倦了,特别是林彪事件的强烈刺激,这位奋战一生的伟人也处在疾病与苦闷的折磨中。

在毛泽东和蒋介石个人间,毛泽东早已以“老朋友”呼蒋介石。国共争雄,蒋介石使毛主席家破人亡,迷信的蒋介石曾数次派人去掘毛

主席的祖坟,而毛泽东面对落在自己手中的蒋介石的祖墓,却维护其一草一木、一砖一石。毛泽东的胸襟让世界敬佩有加。

“动荡”中,周恩来一再指示不许冲击溪口蒋宅墓地,但1968年还是有人闯入,炸毁慈庵,所幸未移动遗骨。蒋介石在台得知,嘱其儿孙“永记此一仇恨不忘,为家为国建立大业,光先袷后,以雪此家仇国耻也。”但中央政府很快修复并严加保护。

1972年2月21日,毛泽东巧妙地把蒋介石“拉”入中美间的历史性对话中,他握着尼克松的手幽默一语:“我们共同的老朋友蒋委员长对这件事可不赞成了。”轻松一语把中美蒋三方本来很敏感微妙的关系点明了。

当尼克松问道,蒋介石称主席为匪,不知道主席称他什么,毛泽东哈哈大笑。周恩来代答,一般地说,我们叫他们“蒋帮”;在报纸上,有时我们称他作匪,他反过来也叫我们匪,总之,互相对骂就是了。毛泽东说:“实际上,我们同他的交情比你们长得多。”

在打开美国大门一周年时,毛泽东又迫切地去拧国共间那扇僵锁了多年的门,他的思维向“和平解放台湾”的基点回落,国家体育机构仍作先锋,主动邀请台湾运动员、教练等到北京参加亚非拉乒乓球友好邀请赛、亚运会选拔赛、全运会等,对应邀回国参加比赛的旅日、旅美等台籍同胞热情接待,并召开座谈会、联欢会阐述北京的政策。 有关部门恢复“二·二八”纪念活动,廖承志、傅作义等著名人士纷纷走出,发表谈话,重新强调“爱国一家,爱国不分先后”,“欢

迎台湾各方面人员来大陆参观、探亲、访友,保障他们安全和来去自由”。

1975年里,司法机关连续特赦了全国在押的293名战犯、95名美蒋特工和49名武装特务船员。原国民党县团级以上党政军特人员,能工作的安排工作,不能工作的养起来,愿去台湾的给路费。病榻上的毛主席在竭尽全力地向历史作着交代。

1973年5月中旬,香港启德机场落下了久违了八年的第一架中国民航客机。机上抬下一位坐着轮椅的老人,他就是人所共知的国共和平使者章士钊。中断七年的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进程因他的到来开始了新启动。

章士钊到港第一天,就急匆匆地安排会见各方面的朋友,以打通与台的联系。他叮嘱回京的女儿章含之,转告毛泽东、周恩来,他最多在港停三个月。但他已是风烛残年的老人,7月1日,章士钊的生命之火就在香港这个国共勾连的驿站熄灭了,他把自己的生命最终留在国共再携手的民族统一事业中。

掩卷而思,国共“合”“分”70载,演绎了多少成败荣辱、多少人生的感叹呀,这里写着像章士钊、曹聚仁、张学良这样献身两党联袂事业人士的忧与喜,也写着张治中、李宗仁等跳出党派恩怨人士的殷殷期盼。

李宗仁逝前给毛泽东、周恩来坦言:“在我快要离开人世的最后一刻,我还深以留在台湾和海外的国民党人和一切爱国的知识分子的前

途为念。”张治中逝前遗嘱:“二十年来,我所念念不忘的是解放台湾这一片祖国的神圣领土。”

与毛泽东相比,蒋介石的思想是拘谨僵持的。毛泽东给蒋介石的自尊压力太大,蒋介石至死未放弃“讨毛”的呼吁,毛主席成为蒋介石一生无法原谅的“敌人”。对外他无法做到轻松地讨论毛泽东,更谈不上称毛泽东一句“老朋友”。他反复强调绝不与苏共和中共接触。 但“国”在蒋介石的心中。1974年元旦,南越派军舰闯入西沙。蒋介石激烈拍案:如果中共不出兵,我即出兵。当即指示台“外交”部门“发表中国领土不容侵犯”的声明。中国与南越的海上之战爆发后,西沙海军要求增兵,邓公请示,毛主席同意,并特别强调“直接走!” 以前为避免国共不必要的磨擦,大陆海军军舰在东海南海间的往来调动都绕道台湾东南的公海,穿越巴士底海峡。但此次4艘导弹护卫舰却鲜明地站在东引岛一侧,准备通过。午后正坐在安乐椅上闭目养神的蒋介石听了这个报告,不由一顿,后不假思索地幽幽一言:“西沙战事紧哪!”当晚,国民党军打开探照灯,大陆舰只顺利通过。毛主席精明地考了“老朋友”一下。

人老情切,蒋介石的思乡情在生命的最后时光里愈加炽烈。1975年元旦,他发表了一生中最后一个“复国”文告。春节前后,回台任“总统府资政”的国民党元老陈立夫接受蒋之命,经秘密渠道向北京发来了邀请毛泽东访问台湾的信息。

没等共产党回音,陈立夫在香港报纸上公开发表《假如我是毛主席》一文,“欢迎毛主席或者周总理到台湾访问与蒋介石重开谈判之路,【蒋介石和毛泽东】

以造福国家人民。”陈立夫特别呼吁毛泽东能“以大事小,不计前嫌,效仿北伐和抗日国共两度合作的前例,开创再次合作的新局面。” 没有等到回音。蒋介石永远地走了。1975年4月5日,清明节,中国人悼念亡者的传统节日。早晨,久卧病榻的蒋介石坐在轮椅上,以久已不见的笑容迎接前来请安的儿子。临别嘱咐经国:“你应好好多休息。”夜幕降临,蒋介石陷入昏迷中,子夜晨钟响起前的10分钟,蒋介石衰竭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享年89岁。

儿子经国倒地痛哭,据老蒋贴身侍卫回忆,当准备移灵时,天上突起隆隆雷声,继之一阵倾盆大雨如排山倒海而来。蒋经国将之附会为“风云异色,天地同哀”。蒋介石带着一个遗憾走了,他把自己的梦想留给了儿子。这是一个多么令人伤悲的梦。他年复一年充满激情地发表着“反攻”的文告,宣布着“反攻”的时间表,作着“反攻”的计划,如他自己所说,“无一日中断”。人们笑他不自量力,痴人说梦。

事实上,“复国”于他,与其说是可笑的“梦”,不如说是一个神圣不可侵犯的“信念”;他要回去,他要让美国、让岛上所有的人深信他和国民党带台岛回家的坚定不懈的决心与信心。

或许他比任何人都清楚,他永远兑现不了自己的诺言,他唯一能做的只能是把自己这一生的信念、奋斗的意义留在遗嘱中:“全国军民,全党同志,绝不可因余之不起而怀忧丧志,务望一致精诚团结,服从本党与政府领导,奉主义为无形之总理,以复国为共同之目标。而中正之精神,自必与我同志、同胞长相左右,实践三民主义,光复大陆国土。”

毛泽东和蒋介石的差别
蒋介石和毛泽东 第五篇

毛泽东和蒋介石的差别【蒋介石和毛泽东】

蒋介石与毛泽东是中国现代史上最重要的两个历史人物,在他们的身上,聚焦了中国近代史的诸多问题,折射出中国文明史的人文性格和未来走向。研究中国,无论是中国的历史、现状和未来,不能不研究这两位关键的历史人物。

他们两人之间,既有表面上的差别,也有实质上的差别。

毛泽东懒散地躺在椅上的样子,就象是不留心丢在那里的一口袋土豆,蒋介石笔直地坐着的姿态,则好象他的脊梁骨是钢制的一样。毛泽东很随和,无拘无束,说话很有幽默感,使谈话气氛很轻松;蒋介石,却从未发现他有任何幽默的话语。毛泽东的书法是信笔成书、不拘俗套的,蒋介石的书法则笔直字方,一望成行。

毛泽东和蒋介石的不同也表现在个人生活习惯方面。蒋介石周围的一切都显得井井有条,包括他的衣着,办公室和他的家庭,都是如此。从各个方面来说,蒋介石都是一位讲风纪、有条理的人。用“整齐”和“清洁”来形容他给人们的印象,这是毫不过分的。毛泽东恰好与蒋介石相反,他的书房摆满了书报。如果以书桌的整齐清洁作为标准来衡量一位办公人员是否合格的话,那毛泽东准是不及格的。毛泽东的杂乱无章和蒋介石的井然有序,毛泽东的漫无拘束和蒋介石的循规蹈矩,都造成鲜明的对比。从外貌看来,用“不修边幅”来形容毛泽东是一点也不过分的。

毛泽东和蒋介石都是南方人,都出身平民,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完全凭个人的奋斗身居高位.毛泽东在中央苏区时曾3次失去红军指挥权, 蒋介石也曾3次下野.

毛泽东和蒋介石都擅长以退为进,不过毛泽东是在军事上以退为进, 蒋介石则在政治上以退为进. 蒋介石则在政治上通过3次下野以退为进,不但扭转了不利的局势,而且每次都进一步巩固了他的权势和地位. 毛泽东则通过在军事上以退为进使弱小的红军多次打败强大的国民党军队,并最终夺取了全国胜利.

虽然毛泽东亲手缔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指挥过千军万马,但毛泽东并不以军人自居,背微驼,洒脱不拘一格,从不带枪(曾说要用文房四宝打败国民党),并且谢绝了中共中央颁发给他的大元帅军衔. 蒋介石则无论什么时候腰板都挺得笔直,头发也保持剃得精光.时刻标榜自己是个标准的军人.

虽然毛泽东没上过军校,没有正规系统地学过军事,但却是古往今来最伟大的军事家之一,打败了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过军事且担任过黄浦军校校长的蒋介石.

毛泽东是个战略家, 蒋介石则是个战术家.毛泽东又是个哲学家,实际上毛泽东正是用他的哲学思想打败了蒋介石.

【蒋介石和毛泽东】

毛泽东提倡自力更生,依靠人民大众, 蒋介石则依靠官僚地主和美国援助.

毛泽东善用人才,甚至用以前反对过自己的人. 蒋介石则喜欢用奴才,用的都是完全效忠于自己的人.

毛泽东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因为粟裕的意见而改变了战略部署,从而取得了淮海战役的胜利. 蒋介石则比较刚愎自用,从而输掉了整个解放战争.

蒋介石处心积虑要消灭毛泽东,多次派人暗杀毛泽东并挖毛泽东的祖坟.毛泽东则为蒋介石留条后路,在蒋介石败退到台湾后派人保护蒋介石的祖坟,并曾说过台湾还是蒋介石当总统好.

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者,信仰唯物主义, 蒋介石则信仰基督教和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的唯心主义哲学.

毛泽东晚睡晚起,睡眠极不规律, 蒋介石则早睡早起,非常有规律.

毛泽东喜欢抽烟和喝茶. 蒋介石最讨厌闻烟味,下属甚至宋美龄和他的儿媳妇都不敢在他面前抽烟.他也不喝茶,平常只喝白开水. 蒋介石良好的生活习惯也许就是他之所以比毛泽东多活5岁的原因.

毛泽东和蒋介石有着惊人的相似,又有着完全截然相反的地方.从他们相异之处我们或许可以明白毛泽东之所以得到天下和蒋介石之所以失去天下的原因. 毛泽东和蒋介石这两个曾经主宰过中国命运的巨人逝世的时间也只相差8个月.几乎是同时从属于他们两人的历史舞台消失.至于他们的成与败,得与失,则永远成为了后人津津乐道的话题.

2015内战烽火教学反思
蒋介石和毛泽东 第六篇

反思一:内战烽火教学反思

这节课内容有三个子目:重庆谈判;转战陕北;挺进大别山,重点是重庆谈判和挺进大别山。上课过程中的情景一幕幕象电影一样在脑海里闪过,品味着成功的喜悦,思考着不足的改进。

重庆谈判这一子目讲课,自我感觉不错,上得比较成功。上课过程中充分地利用讲学稿和课件的影视短片,设计了环环相扣的系例问题,运用谈话法,个别回答和集体回答相结合,配以集体朗读重要内容:

抗战胜利后,在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的背景下,蒋介石敢于发动内战的重要原因有哪些?(个别学生回答)

为使发动内战有效进行,蒋介石耍了一个什么阴谋?这一阴谋的真正目的是为了什么?(集体回答)

毛泽东到重庆去谈判能不能改变蒋介石发动内战的既定方针?为什么?(集体回答)

既然阻止不了内战的爆发,毛泽东还应不应该赴重庆谈判?谈谈你的看法。(个别回答)

毛泽东在谁的陪同下到达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最后达到了什么协议?(集体回答)然后集体朗读双十协定的内容。

学生在讲学稿和课件的帮助下,大多数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进来,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从而顺利地完成上述教学目标。最后,我通过精简的归纳把这部分知识升华到一个高层次:蒋介石虽然通过谈判为他发动内战赢得了准备时间,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通过谈判向国民党统治区人民尤其是向全国人民表明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政治主张,赢得了政治上的主动,蒋介石如再发动内战,必将遭到全国人民的唾骂,被全国人民所抛弃!其政权的败亡也将不可避免。

从“重庆谈判”到“转战陕北”内容过渡衔接自然。在“双十协定”签订后,蒋介石是不是不发动内战了呢?不是,然后抛出问题:蒋介石什么时候挑起了内战?内战爆发的标志是什么?自然过渡到转战陕北这一子目录。

在讲“转战陕北”这一子目时,发现我的课件制作处理有欠妥当,即党中央转战陕北图附边字上的处理不好,显得有此累赘,不明不白,讲课时用起来很别扭,应该把它变得更简明,带有提示性,直接指明党中央粉碎国民党对陕甘宁解放区进攻的策略有二:党中央撤离延安;西北解放军采用“蘑菇”战术;

挺进大别山这一子目,在教材和课件处理上有欠妥之处,我补充内容显得太多,讲了国共两党力量对比的变化,讲了国民党对解放区实施重点进攻时,它自身的弱点暴露出来,给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机会。这样讲下来,从知识体系上看是巧妙地上下联结起来啦,但在讲课的时间上就显得不够了。还有,就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这一内容,我在课件中插入了一个影视短片,本意是想让学生动态直观了解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途中的艰辛和风险,但在讲课中播放出来,却发现效果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好,一则是播出来的图象不够清晰,二则是影视短片时间太长。其实,现在想来,完全没有必要插入影视短片,只要运用“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图”讲解就可以了,既直观、又简单明了,最后让学生找出回答: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有何影响?

反思二:内战烽火教学反思

本节课用学生熟悉的抗日战争的知识来导入。使学生从宏观的角度认识抗日战争时期进入到解放战争时期的历史发展进程。通过学生阅读教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分析历史资料、图表等得出结论,如重庆谈判,我让学生结合课本中的历史照片分析出蒋介石和毛泽东各自的目的。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到当时毛泽东等中共代表冒着生命危险前去重庆谈判真挚诚意。这样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既是教学难点也是教学重点,讲解时我利用示意图把三军形成品字阵和各个战场上的反攻形象地画出来,这样就很容易的解决了“为什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是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开始?”一问题。使学生对这个问题有更透彻的认识和理解。使得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一重难点问题得以突破和解决。

当然这节课还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如国民党发动的内战是一场非正义性的战争,而战争的性质则决定了国民党注定失败的的结局。对于这一问题,如果能引导学生分析出来,那么课堂效果就会更好。对于问题的不足,自己还要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进行改进、完善。

反思三:内战烽火教学反思

首先,用复习提问的方式导入新课。这样导入的主要目的是:既复习了学生熟悉的旧知识,又便于教师点明本节课在本章中的地位,体现模块教学的专题性。本节课我用的是学生熟悉的抗日战争的知识来导入,激活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从宏观的角度认识抗日战争时期进入到解放战争时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从而使学生认识到:本节课在中国人民的解放战争这一专题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承抗日战争,下启人民解放战争

然后通过学生自主阅读教材,让学生借助导学案解决基本知识点后组内交流,既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FFKJ.Net]自主学习的能力,又增强了小组间的合作互助意识。在学生对本课内容有了基本了解的基础上,学生再次阅读课本,提出合作探究的问题。老师针对学生质疑的情况作补充,提出拓展性问题。然后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主探究,通过分析历史资料、图表等得出结论,形成自己的观点,并且交流展示,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积极参与者,体现了生命化课堂的“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基本要求。比如说重庆谈判的背景,我让学生结合课本中的历史照片分析出蒋介石和毛泽东各自的目的。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到当时毛泽东等中共代表冒着生命危险前去重庆谈判的超凡勇气和心系百姓的真挚诚意。这样不仅解放了自己,更解放了学生,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

由于《内战峰火》这节课涉及到很多的地理位置和抽象难懂的战略部署,所以我用课件作为辅助手段,课件设计的原则是简洁、实用。把它作为教材的辅助工具,目标是把原来晦涩、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生动。比如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既是教学难点也是教学重点。让学生观察地图,在地图中找出大别山的位置。学生从图上可以很直观地看到大别山是三省交界处,而这里恰恰是国民党统治既敏感又薄弱的地区。在大别山开辟根据地,东可威胁到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西可威胁到湖北重镇武汉,并且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可以把将战争由解放区引向国统区。这样就很容易的解决了“为什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是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开始?”一问题。在学生分析完的基础上,我又用一个动态的示意图把毛泽东的这一战略部署形象的显示出来,并作相关的补充,使学生对这个问题有了更透彻的认识和理解。使得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一重难点问题得以突破和解决。

当然这节课还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有教学设计与教学理念上的不足,对教材挖掘的深度不够。比如国民党发动的内战是一场非正义性的战争,而战争的性质则决定了国民党注定失败的的结局。对于这一问题,如果能引导学生分析出来,那么课堂内容就会更加的饱满、有深度。还有对用于课堂的掌控和驾驭能力都有待提高,比如在学生最后谈完本节课的收获之后,对学生作爱党爱国的情感教育时,可以针对学生的学习感受,适时地找到恰如其分的切入点来升华最后的情感教育,这样就避免显得呆板、老套。对于以上的问题及不足,自己还要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进行改进、完善。

反思四:内战烽火教学反思

20xx年12月9日,威海市生命化课堂课题历史学科阶段性总结现场会在我校举行,我有幸承担了这次公开教学的任务。

我执教的《内战烽火》是七年级上学期的内容,这节课讲述了抗日战争胜利后,共产党为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同国民党进行了政治较量(即重庆谈判)和军事较量(解放战争)。初中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多历史学科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和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所以在本课的教学方面,按照初中“生命化课堂”的要求: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性,我采取了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在对教材内容的处理方面,首先遵循的主要原则就是“基于课标,以课标为基本”。基于课标,突出重点难点问题:例如重庆谈判和挺进大别山。其次在遵循课标的基础上,我为了加深学生对本节课的理解,引导学生对一些问题进行了深入挖掘,例如转战陕北虽然不是本课重点,但转战陕北过程中,保存了解放军主力,扭转西北战场的形势,为后面挺进大别山并争取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所以我引导学生对教材的这部分内容进行了深层次挖掘,以加深学生对本节课的理解。

在课堂教学设计方面,遵循“以课标为基准,实现模块教学”的原则,

2016利用作风建设加强修身养性计划
蒋介石和毛泽东 第七篇

古人是非常善于用寓言阐释深刻道理的,人生许多深刻的哲理蕴含在简单的生活现象里。宋代有个哲学家叫王廷相,他讲过这样一个寓言:一个轿夫穿着新鞋进城,他开始的时候小心翼翼,生怕弄脏新鞋,后来一分心踩进了水塘,他于是也就无所谓了,便高一脚低一脚地踩过去,再也无所顾忌了,新鞋已不是新鞋了,也就不再小心爱护了。

这个故事揭示了一个简单的道理:凡事都有开头,一旦有了开头,有些顾忌和规则也就不再起作用了,就像一个人走路,一旦走错第一步,可能就会导致后面许多步的错误。作为一个共产党员,一个国家工作人员,一个党的领导干部,我们在人生的征途上,应该怎样爱护自己的鞋,走好自己的路,做到“常在河边走,小心不湿鞋”,能够在各种不良的诱惑面前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保持纯洁的人格和党性,这就必然涉及干部个人的自我建设和整个队伍的作风建设问题。今天,我和大家共同探讨一个课题:

我们党历来重视党组织和党员的作风建设,作为一个概念和名词,怎样理解“作风”这两个字?怎样理解“作风建设”的内涵?

我查阅了一些资料和专家的解释,这里借用以下的定义和说法。

第一,关于作风:作风是指人们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态度和行为。是人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和荣辱观的综合体现和反映。包括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等。它的形成主要取决于个人的自觉培养和一定的组织纪律约束。良好的作风包括认真仔细、严谨踏实、任劳任怨、一丝不苟等。一个执政党的作风形成了党风,它是党员和党的各级组织在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稳定的态度和行为。

第二,关于作风建设:作风建设包括哪些方面?在今年1月召开的中纪委七次全委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就全面加强新形势下的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要加强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建设,倡导树立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其中,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这五个方面明确了作风建设的基本内容,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具体阐释了五个方面的要求。

第三,胡锦涛总书记谈到的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具体内容是:

1.勤奋好学、学以致用,就是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持之以恒地抓紧抓好学习。既重视理论学习,也重视在实践中学习。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从领导工作的实际出发,着眼于解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把学习的体会和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促进工作的措施、领导工作的本领。

2.心系群众、服务人民,就是要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思想上,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把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履行职责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在工作中,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把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作为决策的根本依据,把切实解决民生问题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努力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3.真抓实干、务求实效,就是要发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增强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克服浮躁情绪,抛弃私心杂念,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把精力投入到抓落实中,察实情、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在攻坚克难上狠下功夫,不怕辛苦,不畏艰难,同群众一起研究办法、采取措施,努力打开工作局面;在改革创新上狠下功夫,在深入调研、把握规律的基础上,研究新情况,拿出新办法,解决新问题,创造新业绩;在抓好落实上狠下功夫,一步一个脚印地把我们的事业推向前进,使各项政绩真正经得起实践、群众、历史的检验。

4.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就是要牢记“两个务必”,在各项工作中严格贯彻勤俭节约的原则,真正把有限的资金和资源用在刀刃上。

5.顾全大局、令行禁止,就是要自觉维护中央权威和大政方针的统一,同时善于把中央精神与地方和部门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6.发扬民主、团结共事,就是要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规定,自觉接受党组织、党员和群众的监督,努力形成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良好局面。

7.秉公用权、廉洁从政,就是要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和国家的法律法规,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

8.生活正派、情趣健康,就是要讲操守,重品行,注重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

上述八个方面,涵盖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等五个方面的要求,进一步突出了对领导干部的党性要求,是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基本内容和具体解释,是对新形势下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深刻内涵的系统阐述,也是对党的建设理论的重要发展。

历史是一面镜子,历史可以反映党的成长和发展轨迹。据《党史纵横》2016年第6期一份资料讲,当年蒋介石也曾偷偷搜集、暗暗学习延安整风文件和毛泽东著作,这个现象非常耐人寻味。史料称,蒋介石通过公开和秘密的手段,搞到一批中共的延安整风文件和毛泽东的著作。非常有趣的是,蒋介石愈是认真研究毛泽东的一些著作,特别是中共的整风文献后,愈对国民党腐败深恶痛绝,大加申斥。懂得中共历史的人都知道,中共政治上、思想上、理论上的发展成熟期是在延安整风时期和党的七大。在延安整风时期,毛泽东许多闪烁着智慧光芒的名著就诞生在这个时期。比如《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论联合政府》等就为人们解决世界观方法论问题提供了最深刻的理论武器,指引着中共前进的方向。因此,当年视中共为政敌的蒋介石暗学“毛著”不是没有道理的。

我们党在八十多年的光辉历程中,始终高度重视并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从延安整风运动到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等中国革命建设重大历史关头都特别强调要加强干部作风建设问题。我们重点回顾一下改革开放以后这段时间的情况,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历次党的中央全会都专门对党的作风建设作出要求:

1980年十一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

1983年十二届二中全会作出了“关于整顿党的决定”;

1990年十三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

1994年十四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

2001年十五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

2016年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党的十六大刚闭幕,胡锦涛同志率中央书记处的领导到西柏坡学习考察,重温毛泽东同志当年倡导的“两个务必”,大力发扬艰苦奋斗作风。2016年元月,胡锦涛同志在中纪委三次全会上强调,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今年元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七次全会上再次强调,要全面加强新形势下的领导干部作风建设。这一切都说明了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一项战略任务,必须常抓不懈。

在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上,胡锦涛同志又提出全面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这一时代命题,号召各级领导干部树立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并对此作出了深刻阐述。这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对党的作风建设规律的认识。

我们在清楚了作风建设的基本内涵之后,我们来共同探讨作风建设的基本方法和途径,也就是说,怎样搞好党员个人和党组织的作风?

中国的传统哲学中,关于人生修养的学问是很丰富的,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在《答李翊书》一文中写道:“不修其身,虽君子而为小人;能修其身,虽小人而为君子。”意思是说,不注意自己的品德修养,即便是君子也会沦落为小人;而注重提高自己的品德,即便是小人将来也能成为君子。这句话强调了修身重要性,揭示了立德做人的道理。对党员个人而言,从举起右手庄严宣誓那天起,入党誓词和党旗就成为心中永远的烙印,这是一个党员政治生命的起点,也是我们修身的出发点,是一个党员党性意识的基本要求,心中有责任,心中才能有全局,有事业,有群众。

胡锦涛同志在中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上对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全面加强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建设,弘扬新风正气,抵制歪风邪气”。重点抓好领导干部的这“五种作风”建设,就抓住了新形势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抓住了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切入点,有很强的针对性,切中时弊。这是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是做好新形势下反腐倡廉工作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在执政情况下必须面对的考验,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对我们党寄予的殷切希望,完全合乎党心,真正顺应民意,势在必行。

加强和改进思想作风建设,最根本的是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作风建设必须把思想作风建设摆在第一位。这是对新的发展阶段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一个重要定位。确立这个定位的科学依据是,在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中,思想作风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在当前的国内外形势下,要开创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局面,首先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永无止境的,我们要正确认识和始终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就必须准确理解和牢牢把握这个本质特征。世界在变化,我国改革和建设在推进,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在发展,这些情况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当前,一些领导干部不认真学习领会和贯彻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不注意汲取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不尊重客观规律,思想严重脱离实际。有的习惯于单凭老方式老办法想问题、做工作,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有的习惯于凭主观意志办事,盲目蛮干,随意性和片面性严重。这种精神状态和思想作风,都是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思想作风格格不入的。不首先解决这个问题,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加强和改进都无从谈起。

加强和改进学风建设,最根本的是要在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上下功夫。对于一个严肃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树立正确的学风,是至关重要的。当前,学风不正的现象在一些领导干部和党员的身上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是缺少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认为学不学无所谓,强调没时间学,却成天忙于不必要的应酬,甚至沉迷于灯红酒绿;二是学习不刻苦,不钻研,浅尝辄止,浮光掠影,蜻蜓点水,满足于一知半解;三是理论与实际脱节,喜欢在名词、概念上兜圈子,装潢虚饰,做表面文章,“说功”比“做功”好,讲道理头头是道,一接触实际却束手无策,甚至言行不一,说一套,做一套;四是奉行实用主义的真理观,即“有用即真理”,任意裁剪理论,搞断章取义,各取所需,甚至把自己不正确的理解说成是理论的原意和上级的精神;五是搞教条主义,不顾实际照本宣科,把理论与实践简单对号,照抄照搬,而不去用或者不会用理论武器解决面临的实际问题。因此,努力端正学风,是全面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面临的重要课题。在新的形势下,要努力建设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组织,深入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真正学懂弄通,掌握精神实质,提高理论素养,不断加强工作中的理论自觉和理论指导;要自觉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不断丰富做好领导工作的知识武装和知识储备,要自觉成为学以致用、学有所成的表率,着眼于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的实际问题,把学习的体会和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促进工作的措施、领导工作的本领,特别是要转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转化为推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能力,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

加强和改进工作作风建设,最根本的是要坚持群众路线,刹住群众反映强烈、危害大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是党的生命线;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我们的工作任务不管怎么变化,时代不管怎样发展,离开群众我们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加强和改进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当前影响群众路线贯彻落实的突出问题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要害是,贪图虚名,不务实效,劳民伤财。官僚主义的要害是,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做官当老爷。官僚主义引发形式主义,形式主义助长官僚主义,已经成为影响我们事业发展的一大祸害。因此,我们应当坚持群众路线,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今年青岛的高考取得了优异成绩,共有38519名(含对口高职3613人)考生榜上有名,比去年增长6.14%,在全省比去年提高了五个位次。但我们决不能满足,要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针对存在的问题继续深化课程改革,向课堂要效益,一步一个脚印,把百姓关心的难点问题作为我们工作的重点,勤政为民,真抓实干,扎扎实实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加强和改进领导作风建设,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和执行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也是我们党最重要的组织纪律和政治纪律。民主集中制的贯彻执行,是干部领导作风的具体表现,也是加强和改进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制度保证。这方面对领导干部的要求要更高一些,要努力成为正确执行民主集中制的表率,成为改进领导作风的带头人,胸怀全局,作风民主,多谋善断,做好团结协调工作,当好“班长”而不是成为“家长”,善于总揽全局,而不是包揽一切权力,决策果断而不武断,善于集中正确意见和集体智慧,周密论证,科学决策,分工负责,集体决定,分头去办,把民主集中制原则贯彻于具体单位的政治生活、业务工作中,共同推动形成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局面。

加强和改进干部生活作风建设,最根本的是要自觉地加强党性锻炼,不断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领导干部的生活作风不是小事,也决不仅仅是个人私事。从近年来揭露出来的大量事实看,许多领导干部走上腐化堕落、违法犯罪的道路,往往是从贪图安逸、追求享乐开始的。许多别有用心的违法犯罪分子,也常常是从所谓“生活小节”上打开缺口的,他们总是设法让领导干部迈错一小步,先湿一点鞋。对于领导干部来说,粗茶淡饭、安步当车是考验,灯红酒绿、香车宝马同样是考验,而且往往是更加难以抗拒的诱惑和考验。温家宝总理在前不久和北京师范大学学生座谈时,语重心长地对学生们谈道:“外面的世界五光十色,诱惑确实很大。但同学们必须要坚守心里的道德底线,必须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把自己的一切献给社会、献给人民、献给祖国。只要怀着极大的社会责任感去学习、工作,我们的生活就会是多彩的,我们的精神就会是高尚的。”这段话对我们加强作风建设,生活上严以自律是非常有启发意义的。

我国目前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艰苦奋斗,勤俭创业,勤俭办一切事,必将是我们党长期坚持的作风。我们共产党人只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甘当人民群众的服务员。党员领导干部的良好修养、品德和荣辱观,不是与生俱来的,既在于个人自修,还离不开组织上的管理、教育和群众的监督、帮助。领导干部应该自觉地置身于党组织的管理约束和群众的监督之下,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忘记党的教育、制度和纪律,不能忽视群众的意见、要求和呼声。正确对待党组织和同志们的监督、批评,及时扫除自己政治上、思想上、人品上沾染的灰尘,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灯红酒绿的侵蚀影响面前,做到一尘不染,一身正气,廉洁从政,以优秀的品格、高尚的行动、良好的形象,取信于人民,服务于人民。第一公文网

大家熟知的一个故事是《分粥的故事》,讲的是有七个人曾经住在一起,每天分一大桶粥。粥每天都是不够的,如何选出最能公平分粥的人。开始无论是抓阄还是推选,结果总是无法确保公平和均衡,搞得大家心里不满意。后来采用一个简单的办法,也是规则,轮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其它人都挑完后拿剩下的最后一碗。为了不让自己吃到最少的,每人都尽量分得平均,就算不平,也只能认了。大家快快乐乐,和和气气,日子越过越好。

这个故事揭示了人的本性的某些特点,更说明了管理机制的重要性。作为一个党员干部,如果说他境界高于普通群众,就是因为他能时时刻刻用党性的要求,战胜人性的弱点,在物质利益面前能够做到“慎独”。在实践中我们每一个党员领导干部应当做好那个“分粥的人”,每天为人民群众服务好,在贡献方面把自己推在前面,在索取方面把自己放在后面,既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和社会公德,又时刻严格要求自己,这样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才能构建和谐的党群关系。

我们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但是担负着不同的使命,一个共产党员既要有胸怀天下的抱负,也要有担当重任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常除非分之想,常修为政之德,不断加强自我修养,不断练好服务群众的硬功,做永不停止的思想者,做永不满足的学习者,做勇于创新的实干家,做一心为民的带头人,做严以自律的党员干部。

谢谢大家!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zigeleikaoshi/798222.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