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项目管理师】
蟾蜍养殖技术
蟾蜍别名癞蛤蟆、癞刺、苦蠪、蟾、癞蛤蚆、蚧蛤蟆、蚧巴子。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蟾蜍是无尾目、蟾蜍科动物的总称。最常见的蟾蜍是大蟾蜍,俗称癞蛤蟆。皮肤粗糙,背面长满了大大小小的疙瘩,这是皮脂腺。其中最大的一对是位于头侧鼓膜上方的耳后腺。这些腺体分泌的白色毒液,是制作蟾酥的原料。蟾蜍一般是指蟾蜍科的300多种蟾蜍,它们分属26个属。
蟾蜍从春末至秋末,白天多潜伏在草丛和农作物间,或在住宅四周及旱地的石块下、土洞中,黄昏时常在路旁、草地上爬行觅食。行动缓慢笨拙,不善于跳跃、游泳,只能作匍匐爬行。大蟾蜍多隐蔽在阴暗的地方,如石下、土洞内或草丛中。傍晚,在池塘、沟沿、河岸、田边、菜园、路边或房屋周围等处活动,尤其雨后常集中于干燥地方捕食各种害虫。大蟾蜍冬季多潜伏在水底淤泥里或烂草里,也有在陆上泥土里越冬的。
蟾蜍是一种药用价值很高的经济动物。其全身是宝!蟾酥、干蟾皮、蟾衣、蟾头、蟾舌、蟾肝、蟾胆等均为药材。蟾蜍的耳后腺、皮肤腺分泌的白色浆液的干燥品叫蟾酥,是珍贵的中药材,内含多种生物成分,有解毒、消肿、止痛、强心利尿、抗癌、麻醉、抗辐射等功效,可治疗心
力衰歇、口腔炎、咽喉炎、咽喉肿痛、皮肤癌等。蟾蜍除去内脏的皮,性寒、味苦,可用于治疗小儿疳积、慢性气管炎、咽喉肿痛、痈肿疗毒等症。蟾衣是蟾蜍自然脱下的角质衣膜,对慢性肝病、多种癌症、慢性气管炎、腹水、疗毒疮痈等有较好的疗效。此外,蟾蜍的头、舌、肝、胆均可入药。
【蟾蜍养殖技术】
一 蟾蜍的品种特征及生活习性
1、蟾蜍的品种特征及分布:蟾蜍俗名癞哈蟆。主产于中国、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家,广泛分布于我国南北地区,常见主要品种为中华大蟾蜍,花背蟾蜍和黑眶蟾蜍3种。这几个品种个体大,体长10厘米以上,背面多呈黑绿色,布满大小不等的瘰疣。上下颌无齿,趾间有蹼,雄蟾蜍无声囊,内侧三指有黑指垫。
2、蟾蜍的生活习性:蟾蜍雌雄异体,产卵于浅水中孵化繁殖成蝌蚪,幼成蟾蜍水陆两栖,喜欢湿、暗、暖避光地方。夏秋季节,白天常栖息于沟边、草丛、灌丛、屋后砖墙乱石孔洞阴暗潮湿处。傍晚和清晨出来捕食蚯蚓、蜗牛、昆虫并兼食嫩草嫩叶等。半夜成群活跃于露地。冬季气温下降到10℃以下进入土穴、乱石洞中或水底泥中冬眠。次年春季气温回升到10~12℃时,又出来开始活动,捕食昆虫,繁殖产卵。
二蟾蜍养殖对环境的要求
1、蟾蜍对生活环境条件的要求:饲养蟾蜍应根据它的生活习性,为其提供潮湿、阴暗、温暖凉爽的地方,水源良好,四季不涸,与水连接处有绿色草丛、蔬菜栖息地,并有充足的饵料来源,为其繁殖产卵创造条件。
2、饲养蟾蜍最适宜的地方:蟾蜍最适宜于野外天然环境条件中饲养。选择村庄附近,四周有草丛、灌丛并靠近水源,排灌方便,常年不干涸的池塘、水田、水沟、沼泽地放养,四周设1米以上围栏,产卵水域须静,有水草。也可在稻田、藕池中放养,但应设围栏防逃,注意科学施用农药,防止药死蟾蜍。还可建人工养蟾蜍场,场周围设围墙、场内建养殖池、繁殖产卵池、孵化池。养殖池周围种植饲用牧草及蔬菜,供蟾蜍避光栖息。池中投放少量水浮萍、水葫芦等水生植物,调节水质,繁殖水蚤供蟾蜍捕食。可在场中安灯诱杀昆虫作为饵料,还可人工养殖蝇蛆、黄粉虫、蚯蚓等高蛋白鲜活动物饵料,保证蟾蜍不缺饲料。
【蟾蜍养殖技术关键环节】
1、建蟾蜍养殖场:场周围设围栏1米高。内设养殖池、产卵孵化池。面积大小以规模而定。保证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池中或池边留空地种植草坪或蔬菜,池中适量投养水生植物。饲养黄粉虫、蝇蛆、蚯蚓或安灯诱虫增加饵料。
2、人工繁殖蟾蜍:捕养中华大蟾蜍、花背蟾蜍和黑眶蟾蜍做种。成蟾在10℃产卵,每次产卵约5000粒,放孵化池中,水温18~24℃经3~4天孵出蝌蚪,加强饲养。
3、蟾蜍放养密度:每平方米小蝌蚪2000~4000只;20天减为500~1000只,幼蟾蜍30~40只。按不同发育阶段分池分群饲养。
4、蟾蜍饲料配制:刚孵出的小蝌蚪5天后以熟蛋黄、水蚤等新鲜适口饵料,日喂2次。幼蟾饲喂蝇蛆、蚯蚓、黄粉虫、球藻饵料。成蟾蜍食量大,可采用豆饼、糠麸 、面粉、鱼粉、槐叶粉配合饲
5、蟾蜍病害防治:蟾蜍病少,主要是防止老鼠、蛇、鸟等危害。搞好围栏、巡查,冬天将其转移到地洞或水下泥土中安全越冬。
蟾蜍养殖场的布局和设计 发布日期:2013-02-03 来源:吉林市昌邑区永发蟾蜍养殖专业合作社 作者:赵文强 浏览次数:610 蟾蜍养殖场的建设规模,应根据生产需要、资金投入情况等来确定。在一定建设规模(总面积)条件下,各类建筑的大小、数量及比例必须合理。 蟾蜍养殖池根据用途可分为种蟾蜍(产卵)池、孵化池、蝌蚪池、幼蟾蜍池和成蟾蜍池。对于自繁自养的商品蟾蜍养殖场,种蟾蜍(产卵)池、孵化池、蝌蚪池、幼蟾蜍池和成蟾蜍池的面积比例为 5 : 0 . 05 : 1 : 10 : 20 。对于种苗场,可适当缩小幼蟾蜍池和成蟾蜍池所占的面积比例,相应增加其他养殖池所占的面积比例。 养殖池一般建成长方形,长与宽的比例为 2 一 3 : 1 。
蟾蜍养殖可行性报告
一 蟾蜍的品种特征及生活习性
1、蟾蜍的品种特征及分布:蟾蜍俗名癞哈蟆。主产于中国、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家,广泛分布于我国南北地区,常见主要品种为中华大蟾蜍,花背蟾蜍和黑眶蟾蜍3种。这几个品种个体大,体长10厘米以上,背面多呈黑绿色,布满大小不等的瘰疣。上下颌无齿,趾间有蹼,雄蟾蜍无声囊,内侧三指有黑指垫。
2、蟾蜍的生活习性:蟾蜍雌雄异体,产卵于浅水中孵【养殖蛤蟆】
化繁殖成蝌蚪,幼成蟾蜍水陆两栖,喜欢湿、暗、暖避光地方。夏秋季节,白天常栖息于沟边、草丛、灌丛、屋后砖墙乱石孔洞阴暗潮湿处。傍晚和清晨出来捕食蚯蚓、蜗牛、昆虫并兼食嫩草嫩叶等。半夜成群活跃于露地。冬季气温下降到10℃以下进入土穴、乱石洞中或水底泥中冬眠。次年春季气温回升到10-12℃时,又出来开始活动,捕食昆虫,繁殖产卵。
二、蟾蜍养殖市场前景
蟾蜍全身是宝,蟾酥是从它的耳后腺和皮肤腺中采集
分泌的白色乳浆加工而成的,是我国传统名贵药材。据医学分析,蟾酥含有蟾蜍毒素、精氨酸和淄体类等物质,具有强心镇痛、兴奋通窍、利尿解毒、抗癌等功能,它是六神丸、
梅花点舌丹等几十种中成药材的主要原料,在国际医药市场
倍受青睬。近年国内外对蟾酥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价格一再
上扬,在国内蟾蜍收购量仅能达到市场需求量的23%,满足
出口量的50%,可见其价格仍有上涨的趋势。
蟾衣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止痛镇静等功能。据
"本草纲目"记载,蟾衣能治一切恶性肿等疑难杂症,但采集
加工的人不多,养殖者更少,加上蟾衣独特的医疗效果,蟾
衣在各大药材市场十分火爆。
蟾蜍除去内脏干燥后制成的干蟾和胆均可人药,而蟾蜍
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很有开发价值的保健佳
肴。
由于生态环境日趋严峻,野生资源急剧减少,人工养殖
蟾蜍势在必行。蟾蜍以各类昆虫和浮游生物为食,繁殖力很
强,年产卵量逾万,产卵场所也很随便,养殖技术简单,无
需饲料成本。可见,蟾蜍的养殖和加工是一项低成本,高效
益,前景广阔的新型养殖业。
三、效益分析
1、投入成本:
(1)、购买种苗:每只2元,10000只共需20000元。
(2)、投入防逃费:饲养10000只蟾蜍,占地面积5亩
左右,可使用石棉瓦或尼龙网将四周围起来,高度60厘米
左右,需费用4000元左右。
(2)、电费:灯泡5个,饲养7个月(每年的4~10月
份可养殖,其余时间冬眠),每天电费10元,共需要电费:30天×7个月×10元=2100元。
(3)、饲料费:蛆虫、蚯蚓等饲料费用1000元。
(4)、其他:包括加工用具和砌砖池2000元。
投入共计:20000元+4000元+2100元+1000元+2000元
=29100元。
2、产出效益:
(1)、蟾衣:10000只蟾蜍共计脱衣30000张,每张1.5
元,共计30000张×1.5元=45000元。
(2)、蟾酥:10000只蟾蜍每年可取蟾酥7公斤左右,每
公斤3000元,共计3000元×7公斤=21000元。
(3)、活蟾蜍:年终出售活蟾蜍,每公斤10元,10000
只蟾蜍约重10000公斤,可收入1000公斤×10元=10000元。
全年收入:45000元+21000元+10000元=75000元。
3、年收益 75000元-29100元=40900元。 除去意外损
失,年收益35000元左右。如果加工蟾油,效益更高。
四、结论:
蟾蜍养殖技术简单,投入少、见效快、可利用池塘,菜
园,荒地,荒沟等地养殖。是一桩能长期从事的特种养殖致富
项目,一次投资,常年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