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显微镜

| 初中作文 |

【www.guakaob.com--初中作文】

初中显微镜篇一:显微镜使用初中

初中显微镜篇二:初中生物显微镜的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实验目的]

1. 熟悉光学显微镜各部分的结构和用途,掌握显微镜维护的基本知识。

2. 初步掌握低倍镜、高倍镜和油镜的使用方法。

[实验用品]

1. 材料:羊毛装片、血涂片、字母装片、兔脊神经节切片。

2. 器材:显微镜、擦镜纸、载玻片、香柏油、二甲苯。

[实验内容与方法]

一、显微镜的构造

显微镜是一种复杂的光学仪器。它是医学实验常用工具之一,其作用是将观察的标本放大,以便观察和分析。

一般光学显微镜包括机械装置和光学系统两大部分,如图1-1所示。

(一)机械装置

1. 镜座:位于最底部的构造,为整个显微镜的基座,用以支持着整个镜体,起稳固作用。

2. 镜柱:为垂直于镜座上的短柱,用以支持镜臂。

3. 镜臂:为支持镜筒和镜台的呈弓形结构的部分,是取用显微镜时握拿的部分。镜筒直立式光镜在镜臂与其下方的镜柱之间有一倾斜关节,可使镜筒向后倾斜一定角度以方便观察,但使用时倾斜角度不应超过45°,否则显微镜由于重心偏移容易翻ss倒。

4. 调节器:也称调焦螺旋,为调节焦距的装置,位于镜臂的上端(镜筒直立式光镜)或下端(镜筒倾斜式光镜),分粗调节器 (大螺旋)和细调节器(小螺旋)两种。粗调节器可使镜筒或镜台作较快或较大幅度的升降,能迅速调节好焦距,适于低倍镜观 察时调焦。细调节器可使镜筒或镜台缓慢或较小幅度地升降,使用于在低倍镜下用粗调节器找到物体后,在高倍镜和油镜下进行焦距的精细调节,藉以对物体不同层次、深度的结构做细致地观察。

5. 镜筒:位于镜臂的前方,它是一个齿状脊板与调节器相接的圆筒状结构,上端装载目镜,下端连接物镜转换器。根据镜筒的数目,光镜可分为单筒式和双筒式。单筒光镜又分为直立式和倾斜式两种,镜筒直立式光镜的目镜与物镜的光轴在同一直线上,而镜筒倾斜式光镜的目镜与物镜的中心线互成45°角,在镜筒中装有使光线转折45°的棱镜;双筒式光镜的镜筒均为倾斜式的。

6. 物镜转换器:又称旋转盘,位于镜筒下端的一个可旋转的凹形圆盘上,一般装有2~4个放大倍数不同的接物镜。旋转它就可以转换接物镜。旋转盘边缘有一定卡,当旋至物镜和镜筒成直线时,就发出“咔”的响声,这时方可观察玻片标本。

7. 镜台:也称载物台,是位于镜臂下面的平台,用以承放玻片标本。载物台中央有一圆形的通光孔,光线可以通过它由下向上反射。

8. 标本推进器:位于镜台的后方或侧面边缘,连一可动弧形弹簧夹。其上方或下方一侧有两个旋钮,转动旋钮可调节推进器,使玻片标本前后或左右移动。

标本推进器上有纵横游标尺,用以测定标本在视野中的方位及其大小。游标尺一般由主标尺(a)和副标尺(b)组成。副标尺的分度为主标尺的9/10。使用时,首先看副标尺的0点位置。然后看主、副标尺的一致点。如图i-2所示,副标尺的0点主标尺的26与27之间,副标尺的6与主标尺的32一致,即6与主标尺上的一个分度线正对,则此标尺所表示的数值为26.6mm。

图1-2 游标尺的用法

(二)光学系统

1. 反光镜:是装在镜台下面、镜柱前方的一面可转动的圆镜,它有平凹两面。平面镜聚光力弱,适合光线较强时使用。凹面镜聚光力强,适于光线较弱时使用。转动反光镜,可将光源反射到聚光镜上,再经镜台中央圆孔照明标本。

2. 聚光镜:在镜台下方,是一组透镜,用以聚集光线增强视野的亮度。镜台上方有一调节旋钮,转动它可升降聚光镜。往上升时增强反射光,下降时减弱反射光。

3. 可变光栏:是在聚光镜底部的一个圆环状结构。它装有多片半月形的薄金属片,叠合在中央成圆孔形。在圆环外缘有一突起的小柄,拨动它可使金属片分开或合拢,用以控制光线的强弱,使物像变得更清晰。

4. 目镜:装在镜筒上端,其上一般刻有放大倍数(如5×,10×)。目镜内常装有一指示针,用以指示要观察的某一部分 。

图1-1 显微镜的结构

1.目镜 2.镜筒 3.物镜转换器 4.物镜 5.通光孔 6.聚光器 7.光圈

8.反光镜 9.粗调节器 10.细调节器 11.镜臂 12.推进器 13.载物台

14.倾斜关节 15.镜柱 16.镜座 17. 照明装置 18.粗调限位环凸柄

标本推进器上有纵横游标尺,用以测定标本在视野中的方位及其大小。游标尺一般由主标尺(a)和副标尺(b)组成。副标尺的分度为主标尺的9/10。使用时,首先看副标尺的0点位置。然后看主、副标尺的一致点。如图i-2所示,副标尺的0点主标尺的26与27之间,副标尺的6与主标尺的32一致,即6与主标尺上的一个分度线正对,则此标尺所表示的数值为26.6mm。

5. 物镜:装在物镜转换器上,一般分低倍镜、高倍镜和油镜三种。低倍镜镜体较短,放大倍数小;高倍镜镜体较长,放大倍数较大;油镜镜体最长,放大倍数最大(在镜体上刻有数字,低倍镜一般有4×、10×,高倍镜一般有40×、45×,油镜一般是90×、100×,×表示放大倍数)。

显微镜放大倍数的计算: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显微镜对实物的放大倍数。

二、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一)低倍镜的使用

1. 把显微镜放在桌面的左侧,镜臂对向胸前,坐下进行操作。用手转动粗调螺旋,使镜筒上升,然后转动物镜转换器,使低倍镜对准镜台中央圆孔(当转动到听见“咔”声响,或同时亦感到有阻力时立即停止转动,说明物镜已与镜筒成一直线)。

2. 对光:拨动聚光镜底部圆环的小柄,使光栏完全打开。旋转聚光镜升降螺旋,使聚光镜上升到和镜台相平。用左眼(两个眼睛都要睁开)在目镜上观察,同时用手调整反光镜,对好光源。要求视野达到完全均匀明亮。

3. 放置玻片标本:取蛙血玻片标本放在镜台上,有盖玻片的一面朝上。玻片两端用移动器夹住,然后转动螺旋,使玻片上要观察的标本对准镜中央圆孔。注意,镜台上的刻度可以标示玻片的坐标位置。

4. 调节物距:转动粗调螺旋,使低倍镜距玻片标本0.5mm左右。注意:必须从显微镜侧面观察物镜与玻片的距离。切勿用眼在目镜上观察的同时转动粗调螺旋,以防镜头碰撞玻片造成损坏。用左眼从目镜上观察,用手慢慢转动粗调螺旋下降镜台,当视野中出现物像时,再调节细调螺旋,直至视野中出现清晰的物像(许多椭圆形的红细胞)为止。如果物像不在视野中央,可稍微移动玻片位置(注意:移动玻片的方向与观察物像移动的方向恰好是相反的)。

反复练习上述各操作步骤,做到迅速熟练地找到标本,以及取光合适(即较熟练的应用反光镜、光栏和聚光镜)。

(二)高倍镜的使用

1. 一定要先在低倍镜下找到要观察的标本物像后,并把要放大的部分移至视野正中,同时调节到最清晰程度,才能进行高倍镜的观察。

2. 转动物镜转换器,使高倍镜转到镜台中央圆孔处。转换高倍镜时速度要慢,要细心,并从侧面进行观察(防止高倍镜碰撞玻片)。如果高倍镜碰到玻片,说明低倍镜的物距没有调节好,应重新进行操作。

3. 调节物距:转换好高倍镜后,用左眼在目镜上观察。这时物像往往不清楚、或者要观察的部分不在视野当中,可用细调螺旋慢慢向上或向下转动(切勿用粗调螺旋)即能清楚看到物像。一般只需转动半圈或一圈就能达到要求。在高倍镜下,可见蛙血红细胞呈椭圆形,外被细胞膜,膜内为浅红色细胞质,中央有一圆形呈蓝紫色的细胞核。

(三)油镜的使用

1. 首先在高倍镜下找到所要观察的标本后,把所要观察的部分移至视野中央。

2. 转动物镜转换器,移开高倍镜,在标本上所要观察的位置加一滴镜油(香柏油)。

3. 转动物镜转换器,转换油镜,使之对准镜台中央圆孔处,浸在油滴中。

4. 转换好油镜后,用左眼在目镜上观察。物像如不清楚,可用细调螺旋慢慢向上或向下转动,即能清楚地看到物像。如仍看不清标本,需重新用低倍镜、高倍镜观察,然后再转换油镜。

5. 观察完标本后,用滴加上二甲苯的擦镜纸擦拭干净油镜镜头,再用另一张清洁的擦镜纸盖在玻片标本上,滴上1~2滴二甲苯,轻拉擦镜纸,将玻片上的镜油擦去。注意,勿擦坏标本。

三、使用显微镜注意事项

1. 持镜时要一手紧握镜臂,一手托住镜座,绝不能一把提起显微镜便走,以防目镜从镜筒滑出或反光镜脱落。

2. 轻拿轻放,不要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边缘,防止碰翻落地。

3. 显微镜光学系统部件要用清洁的擦镜纸轻轻揩擦,切勿口吹、手抹或用粗布揩擦。

4. 使用时先用低倍镜调整光线。观察活体标本或染色较浅的标本时,要适当关小可变光栏便视野变暗,方能看得清楚。

5. 放置玻片标本时要对准镜台孔正中央,并且不能反放玻片,如标本玻片反放时高倍镜下看不到物像,并容易压坏玻片或物镜。

6. 观察时要双目睁开,切勿闭上一只眼睛。左眼观察视野,右眼用以绘图。低倍镜用粗调螺旋调节物距,高倍镜要用细调螺旋,粗、细调节螺旋都不能单方向过度地旋转。单向上升粗调螺旋会压碎镜片和损坏物镜。

7. 不要随便取出目镜,以防尘土落人物镜上。也不要任意拆卸任何零件,以防损坏。

8. 使用完毕后,转动粗调螺旋使镜台下降,取下玻片,转动物镜转换器,使物镜离开聚光孔。再上升镜台使物镜接近镜台(不要对着镜台孔)。然后以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轻轻放人镜箱中。

9. 每次使用显微镜之前,先按显微镜登记卡片逐项检查显微镜各部分有无损坏。如发现损坏,应及时向教师报告。使用之后,认真填写显微镜使用登记卡片。

四、操作练习

(一)低倍镜、高倍镜的使用练习

1. 观察文字或字母装片:取一片字母装片,用低倍镜观察,反复练习对光、调光、标本放置和调节焦距等。如将玻片前后左右移动时,注意物像与玻片移动方向是否一致,玻片上的字母是正像还是反像,为什么?

2. 观察羊毛片(或头发)交叉装片:取一张毛(发)交叉装片,先用低倍镜观察,找到两根毛(发)后,再将毛(发)交叉点移到视野中央,然后换高倍镜观察,再轻微转动细调节器,观察不同层次,判定哪条毛(发)在上方,哪条位于下方。

(二)油镜的使用练习

初中显微镜篇三: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册显微镜的使用

初中显微镜篇四:初中生物显微镜复习题

初中显微镜篇五:显微镜知识点

显微镜知识点

七上课本第十三页笔记:

1.(光线暗的时候,用大光圈和凹面镜) ②放大作用:目镜、物镜。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目镜相反,即: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2.玻片的三种类型:

3.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目镜

4.当看到清晰的物象后,玻片与物镜的距离较大时(约半厘米至1厘米),这时使用的是1至2毫米),这时使用的是高倍物镜。

5.污点判断:污点只可能在通过转动目镜,移动玻片,换用别的物镜三种方法来判断。污点不可能在反光镜上,反光镜上有一些灰尘,不影响物象的观察,通过显微镜目镜观察也不会看到反光镜上的灰尘。

6.光线充足的情况下,对光不成功,学生看不到明亮视野的原因有哪些?

答:(1)低倍物镜未对准载物台上的通光孔;(2)遮光器上的光圈未对准载物台上的通光孔;(3)反光镜反射的光线未对准载物台上的通光孔。

课本第十四页:

1.观察材料:。成像性质:

2.显微镜使用步骤:①取拿与安放 ②对光 ③安放装片 ④观

察 ⑤整理和存放

3.室内光线较弱时,对光时需用 。

4.显微镜下看到的物象,以视野中央为基准,偏向哪个方向,就把玻片(实物)向那个方向移动 ,例如:偏向左,就向左移动。

5.由于显微镜成倒像,物象的移动方向和物体的移动方向相反,但做圆周运动的除外。例如:在显微镜下看到一个草履虫在顺时针做圆周运动,它的实际运动方向是顺时针。

6.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和视野中看到的像的个数 。

7.换用高倍镜后,视野变暗,视野变小,标本变大,这时可以调节光线的结构是(遮光器和反光镜),实际操作中,只调节遮光器换用最大光圈即可,一般不调节反光镜。

8.显微镜的放大对象:是物体的长和宽,不是面积,更不是体积。例如:边长是1毫米的正方形,放大100倍后,面积是多大?解答:放大后,边长变为100毫米,面积为:10000平方毫米。 课本17页笔记:

1.制作临时装片步骤1、擦片2、滴水(洋葱实验滴清水; 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滴生理盐水;生理盐水浓度0.9% ) 3、取材 4、展平(口腔上皮细胞实验,不是展平而是涂抹) 5、盖片 6、染色

2.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滴生理盐水的目的是:态。

3.把细胞放在某种液体中出现的现象: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 当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浓度时细胞吸水。(水

向浓度高的方向流动)

4.如果一个同学在做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时,没有滴生理盐水,而是错滴了清水,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现象是:口腔上皮细胞破裂。

5.洋葱表皮细胞没有叶绿体,但洋葱叶肉细胞含有叶绿体。(表皮细胞主要起保护作用)

补充笔记:

1、对光时用的光圈和物镜的组合是较大光圈和低倍镜。 2、使用显微镜时,镜筒下降过程中,眼睛应注视(物镜和标本之间的距离)

3、显微镜各部分中最主要的部分是(目镜)和(物镜) 4、使用显微镜时,若目镜不变,物镜10x换成40x,视野的亮度将变暗,要恢复到原来亮度,换用最大光圈和凹面镜。

初中显微镜篇六:生物中考试题-----显微镜(全)

2010生物中考试题汇编——显微镜的构造与使用

一、选择题

1.(2010承德)3.图1表示一个用右手写字的人正在用显微镜观察,其中观察方法正确的是( )全品中考网

图1

2.(2010承德)7.小明观察血涂片时,首先看到了图3中①所示的物像。然后进行操作观察到图3中②所示的物像,小明观察时没有进行的操作是( ) ..

图3

A.转动转换器 B.转动细准焦螺旋C.转动粗准焦螺旋 D.调节反光镜

3.(2010十堰)55.当转动显微镜的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时,操作者的眼腈一定要看着

A. 目镜 B。物镜 C.镜茼 D.粗难焦螺旋

4.(2010济南)6.小明使用显微镜时,看不到白亮视野。分析其原因不正确的是 ...

A.使用了低倍物镜 B.物镜没有对准通光孔 C.反光镜没有对准光源 D.光圈没有对准通光孔

5.(2010济南)22.下面有关显微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低倍镜换上高倍镜后视野内细胞数目增多 B.目镜和物镜都能放大物像

C.对光时光线太暗应选用凹面镜、大光圈 D.如果视野中物像模糊不清,可以转动细准焦螺旋使像清晰

6.(2010盐城)1.某同学在显微镜的一个视野中看到了一行细胞如右图,此时显微镜镜头的读数是“10×”和“10×”,如果将镜头换成“10×”和“40×”,则可以看

到的细胞数目是

A.1个 B.2个 C.4个 D.8个

7.(2010保定)13.下列是有关显微镜使用的叙述,前一项是操作,后一项是目的,其中正确的是全品中考网

A.转动转换器一换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目镜 B.调节细准焦螺旋一使看到的物像更清晰

C.调节光圈一调节视野的大小 D.调节反光镜一调节物像的大小

8.(2010浙江金华)10、在光线明亮的实验室里,观察透明的口腔上皮细胞后再观察颜色较深的黑藻叶片细胞,为便于观察,此时应( )

A.改用凹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B.改用凹面反光镜、缩小光圈C.改用平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D.改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9.(2010浙江温州)9.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和观察蜗牛爬行用到的工具分别是

A.显微镜、放大镜 B.放大镜、放大镜 C.显微镜、显微镜 D.放大镜、显微镜

10.(2010湖州)13.小丽同学在做“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时,通过低倍显微镜发现视野的上方有一个口腔上皮细胞,若要在高倍物镜下观察该细胞,应

A.向下移动载玻片使细胞位于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调节细准焦螺旋

B.向下移动载玻片使细胞位于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调节粗准焦螺旋

C.向上移动载玻片使细胞位于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调节粗准焦螺旋

D.向上移动载玻片使细胞位于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调节细准焦螺旋

11.(2010义乌)14 .在“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视目镜内的物像

B .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后,视野变亮.

C .换用高倍镜后,应使用粗准焦螺旋调节

D .可观察到细胞壁、细胞核、液泡等细胞结构

12.(2010衢州)3.使用显微镜时,下列操作中符合要求的是

1

13.(2010台州)11.实验课上,小柯在低倍镜下看清某种细胞结构后,将显微镜轻移到小妍面前给她看,而小妍看到的却是较暗的视野,她首先应操作的是

A.目镜 B.物镜转换嚣 C.反光镜 D.粗准焦螺旋

14.(2010绍兴)3.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时,小敏发现视野上方较暗,下方较亮,她应该调节( )

A.反光镜 B.目镜 C.物镜 D.细准焦螺旋

15.(2010苏州)1.用显微镜观察人的血涂片,发现视野内有一淋巴细胞(如右图)。为了进一步对该细胞进行观察,应将其移到视野正中央。则临时装片的移动方向为

A.右上方 B。右下方 C。左上方 D。左下方

16.(2010南京)1.用显微镜观察写在载玻片上的英文字母“d”,在低倍镜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

A.d B.q C.p D.b

17.(2010济宁)1.下图中①和②为物镜长度,③和④为目镜长度,⑤和⑥为物像清晰时物镜与装片的距离。在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时,如想在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最多,其正确组合应是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②④⑤

18.(2010临沂)22.小明同学在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发现视野内有一污点,转动目镜和移动装片时,污点均不动,你认为污点最可能位于下列哪一结构上

A.反光镜 B.目镜 C.物镜 D.装片

19.(2010枣庄)1.当显微镜视野过暗时,应该怎样调亮

①选用大光圈 ②选用小光圈 ③选用平面反光镜 ④选用凹面反光镜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20.(2010潍坊)1.下列有关显微镜使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显微镜视野内观察到的物像是“bpdq”,则载玻片上的实物为 “bpdq”

B.下降显微镜镜筒时,眼睛应从侧面注视物镜

C.在安放显微镜时,应把显微镜放在离实验桌左边缘7厘米左右的地方

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对被观察物体长或宽的放大倍数

21.(2010菏泽)2在利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时,小莉同学发现视野太暗,想调节一下。请你告诉她与调节视野明暗程度无关的是

A反光镜 B光圈 C镜头 D通光孔

22.(2010日照)13.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中,将视野亮度调得暗一些,可以更清晰地观察到细胞结构。此时除调节遮光器(光圈)外,还可以调节

A.目镜 B。物镜 C。反光镜 D。细准焦螺旋

23.(2010长沙)2.用5×的目镜和10×的物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细胞被放大的倍数是

A.15倍 B.50倍 C.500倍 D.150倍

24.(2010威海)8.用下列显微镜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组合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视野中细胞最大的一组是

A.20×、45× B. 10 X. 40X C.15×、10× D. 5X. 8 X

25.(2010广东)5.下图是光学显微镜的4个镜头,甲、乙一端无螺纹,丙、丁有螺纹。若要在视野内看到最多的细胞,宜选用的镜头组合是

2

A.甲和丁 B.乙和丁 C.甲和丙 D.己和丙

26.(2010长春)2.小明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发现视野中的物像不是很清晰,应调节显微镜的( )

A.粗准焦螺旋 B.细准焦螺旋 C.反光镜 D.光圈

27.(2010长春)3.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第一次使用的目镜为16×,物镜为4X,第二次使用的目镜为16×,物镜为10×。第二次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与第一次相比 ( )

A.细胞数目增多,细胞个体增大 B.细胞数目增多,细胞个体变小

C.细胞数目减少,细胞个体增大 D.细胞数目减少,细胞个体变小

28.(2010海南)3.在用低倍物镜观察菜豆叶下表皮实验时,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如下图所示,你认为观察效果最好的是

29.(2010乐山)3.在低倍镜下观察时视野内所见的图像是“上”和“6“那么载玻片上的图形是

A“上”和“6” B”下”和“9“ C。“”和“9'” D“”和“6”

2011生物中考试题汇编——显微镜的构造与使用

一、选择题

1.(2011丽水)12.制作洋葱表皮装片时,盖上盖玻片的操作方法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图中撕下的洋葱表皮已经展平在清水中,箭头表示盖上盖玻片的方向,椭圆表示载玻片中央的清水)

2.(2011义乌)6.在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装片时,由于突然停电导致视野偏暗。班里同学采取的如下措施合理的是

A.凹面镜换成平面镜 B.调节粗准焦螺旋

C.换用高倍镜 D.用更大的光圈

3.(2011福州)9在下列镜头的组合中,看到细胞数目最多的是

A目镜5x、物镜5x B目镜10×、物镜10×

C目镜5x、物镜10× D目镜i0×、物镜15×

3

5.(2011苏州)2. 下列细胞结构中,能控制二氧化碳等物质进出细胞的是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核 D.线粒体

6.(2011济宁)1、右图为显微镜中的两个视野,其中细胞甲为主要观察对象,当视野①转到视野②时,操作显微镜的正确步骤是

A转动反光镜,选择平面镜B转动反光镜,选择凹面镜 C向右下方移动玻片标本 D向左上方移动玻片标本

7.(2012南通)24.使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若光线很强,应选用的光圈和反光镜

依次是

A.较大的光圈,平面镜 B.较大的光圈,凹面镜C.较小的光圈,平面镜 D.较小的光圈,凹面镜

8.(2012南通)25.用显微镜观察叶下表皮临时装片时,发现一气孔位于视野的右下方。要想使该气孔移

至视野中央,装片应移向

A.左上方 B.左下方 C.右上方 D.右下方

9.(2011南安)1.小滨用右图所示的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观察到的物像放大倍数是

A.10倍 B.40倍 C.50倍 D.400倍

10.(2011湘潭)5.用下列不同放大倍数目镜和物镜的组合来观察人血永久涂片,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少的一组是

A.20×、45× B.10×、40× C.15×、10× D.5×、8×

11.(2011兰州)l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若要转换物镜,需要调节

A转换器 B光圈 c反光镜 D目镜

12.(2011郴州)5小刚同学使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要使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选择的镜头组合为

A③和⑤ B,④和⑥ c.①和④ D. ②和⑥

13.用显微镜观察透明的口腔上皮细胞后再观察颜色较深的黑藻叶片细胞,此时应使用

A.平面反光镜、大光圈 B.凹面反光镜、小光圈

C.平面反光镜、小光圈 D凹面反光镜、大光圈

14.(2011潍坊)2.在使用显微镜过程中,常有压碎装片的现象发生,下表是对不同学习小组装片压碎情况及原因的调查统计结果。则通过此表归纳出的装片压碎原因应为:

A.用低倍镜兴、镜筒下落、粗准焦螺旋B.用低倍镜头、镜筒上升、细准焦螺旋

C.用高倍镜头、镜筒下落、粗准焦螺旋D.用高倍镜头、镜筒上升、细准焦螺旋

15.(2011泸州)1.在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小明在对光后没有在目镜中看到白亮的视野。小明采取了以下补救方法,请你选择其中不起作用的一项( )

A.转动遮光器 B.转动转换器 C.调节细准焦螺旋 D.转动反光镜

16.(2011孝感).某同学用低倍镜观察到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清晰物像,这时如果转动转换器改用高倍镜观察,下列情况一般不会出现的是( )

A.视野内的细胞变少了,变大了B.视野变亮了C.物像变模糊了D.物像不在视野正中央

17.(2011襄阳)17要将显微镜视野中“右下方”的物像移动到视野的“中央”,应将载玻片

A向左上方移动 B向左下方移动 c向右下方移动 D向右上方移动

4

初中显微镜篇七:七年级生物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

初中显微镜篇八:初中显微镜的操作

初中显微镜篇九:初中生物关于显微镜的知识点[1]

初中生物关于显微镜的知识点

1、显微镜观察的原则是先用_________镜后用________

2、低倍镜视野____,高倍镜视野_____.

3、放大倍数=_______放大倍数X _________放大倍数

4、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而目镜与物镜正好相反,

即目镜短的放大倍数___________,长的放大倍数_________

5、显微镜成像是___ 像,玻片移动的方向与物像的移动方向相反。

6、要得到暗视野可①调节遮光器用________②调节反光镜用_____________镜.

7、高倍镜使用的步骤:①先移动装片使图象移到视野的中央②转动转换器用高倍镜③调节细准焦螺旋

8.当细胞单行排列在视野中央时,低倍镜换高倍镜时的细胞数为低倍镜时数目/扩大的倍数。

当细胞均匀分布在视野中时,低倍镜换高倍镜时的细胞数为低倍镜时数目/扩大倍数的平方。

9.

视野中污物的判断:

①转动目镜,污物移动,则污物在目镜上,不动的则不在目镜上

②移动玻片,污物移动,则污物在玻片上,不动的则不在玻片上

③污物不在目镜上、玻片上,则在物镜上。

10、显微镜观察的是物体的长度或宽度,而非体积、面积。

11..低倍物镜与高倍物镜的比较

低倍镜时 高倍镜时

镜头与装片的距离

所看到细胞的数目

所看到细胞的大小

视野的明暗

视野的广度

初中显微镜篇十:中考显微镜试题

2012中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 显微镜

1(2012东营).正确地盖盖玻片是成功制作临时装片的关键。图1所示制作临时装片时盖盖玻片的操作,正确的是

A

2(2012广州). 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正确操作顺序是

D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④②①③ D.③④②①

3(2012广东梅州).用显微镜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观察不到的结构是C

A.细胞核 B.细胞质 C.细胞膜 D.细胞壁

4(2012宜春).若用同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4次,通过调整目镜、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得到如下四个图。试问其中视野最暗的是„„„„„„„„„„„„„(C )

5(2012济宁).小明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发现视野中的物像不是很清晰,应调节显微镜的A

A.细准焦螺旋 B.粗准焦螺旋 C.反光镜 D.遮光器

6(2012德州).下图中,通过下列哪项操作能实现视野“甲”到视野“乙”的变化?(D )

A.调节遮光器换用大光圈

B.调节反光镜换用凹面镜

C.向右上方移动装片,并换用高倍物镜

D.向左下方移动装片,并换用高倍物镜

7(2012德州).下列材料和用具中,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应该用到的是( A ) ①生理盐水 ②清水 ③稀碘液 ④消毒牙签 ⑤刀片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②③⑤

8(2012上饶)、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发现视野中有一处污点,移动装片和转动目镜时,污点都不动,则污点可能在C

A.反光镜 B.装片 C.物镜 D.目镜

9(2012广安).小红在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发现视野的右上方有一污物(位于载玻片上),若要把它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载玻片向( D )移动

A.左上方 B.右下方 C.左下方 D.右上方

10(2012泸州).小明同学用同一台显微镜,通过调整目镜和物镜以及准焦螺旋,

观察同一标本四次。请问,其中视野最暗的目镜和物镜的组合是( B )

A.5倍、10倍 B.5倍、40倍 C.10倍、10倍 D.10倍、40倍

11(2012眉山).绝大多数细胞非常小,必须借助显微镜观察。下列有关显微镜知识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B )

A.对光后,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

B.小明用显微镜观察血涂片时,发现视野中有一个污点,他转动目镜,污点不移动,他判断污点一定在物镜上

C.两台显微镜,1号显微镜目镜10×,物镜40×,2号显微镜镜目镜15×,物镜10×,要

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量最多,应选用2号显微镜

D.在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下降镜筒时眼睛一定要注视物镜

12(2012年南充)、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发现视野中的图像有圆黑色异物,移动装片和转动目镜,该异物仍然存在。这说明该异物位于( B )

A.目镜上 B.物镜上 C.装片上 D.载物台上

13(2012武汉). 右图为显微镜中的两个视野,其中细胞甲为主要观察对象,当视野①转到视野②时,操作显微镜的正确步骤是D

A.转动反光镜,选择平面镜

B.转动反光镜,选择凹面镜

C.向右下方移动玻片标本

D.向左上方移动玻片标本

14(2012金华).下列有关显微镜使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对光时,用高倍物镜正对通光孔

B. 要使视野变亮,可把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

C.镜筒下降,当物镜靠近载玻片时两眼注视目镜

D. 要使刚观察到的物像更清晰,可调节细准焦螺旋

15(2012湘潭).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滴加的染液是C

A.清水 B.生理盐水 C.稀碘液 D.自来水

16(2012枣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显微镜就是生物实验中常用的观察仪器。显微镜在对光时应先转动D

A.粗准焦螺旋 B.转换器 C.遮光器 D.反光镜

17. (2012枣庄)制作洋葱鳞片叶临时装片的正确步骤是C

①用镊子撕取实验材料 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③擦拭载玻片、盖玻片 ④用碘液给实验材料染色 ⑤将实验材料浸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并收收展平 ⑥盖上盖玻片

A.①②③④⑤⑥ B.③①②⑤④⑥ C.③②①⑤⑥④ D.①③②⑤⑥④

18.(2012恩施自治州)18某校生物兴趣小组使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但下列镜头上所标注的放大倍数模糊不清(见图5)

。现欲使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少,应选用的镜头组

合是

.乙和丙B.乙和丁C.甲和丙D.甲和丁

19(2012盐城).若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象暗淡且偏左上方,则以下操作中能使它明亮并位于视野中央的是D

A.换用小光圈,装片向右下方移动 B.换用小光圈,装片向左上方移动

C.换用大光圈,装片向左上方移动 D.换用大光圈,装片向右下方移动20、用低倍镜观察时,如果在视野内所看到的图象是“↗”,那么,在载玻片上写的是(B )

A、↖ B、↙ C、→ D、↘

21、绘生物图时,对图中较暗部分的绘制要求是: ( B)

A、用直线条涂黑它 B、点上细点表示

C、用横线条涂黑它 D、随意涂黑它

22、在观察临时装片时,如在视野中看到中央发亮,周边黑暗的圆圈,该圆圈可能是: ( B )

A、污物 B、气泡 C、细胞 D、墨水

23、李明在一个视野中看到一列细胞,此时物镜和目镜的放大倍数分别是“

物镜换成“40”,那么在视野中可以看到的细胞数目是( B )

A、1个 B、2个 C、4个 D、32个

( D )

A、用高倍镜 B、用凹面反光镜和大光圈

C、用低倍目镜 D、用平面反光镜和小光圈 24、观察没有染色的玻片标本时,用暗视野往往可以看得更清楚,能得到暗视野的操作是

25、请你判断

(1).将手指放在通光孔的中央,用显微镜观察,就能看清手指的结构。 ( 错 )

(2)显微镜视野中出现一个污点,移动目镜和玻片标本,污点不动,这污点可能是在反光

镜上( 错)

(3)要将位于视野右上方的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应将装片往左下方移.(错)

26、王刚在使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下面是他的操作过程:

取一洁净的载玻片,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0.7%的生理盐水。用凉开水把口淑干净,取一根消毒的牙签在口腔内壁上轻轻刮几下,再把牙签放在载玻片的液滴中涂一下,然后把玻片标本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请回答:

(1)使用生理盐水的目的是: 。

(2)制作前,将口淑干净的目的: 。

(3)王刚操作过程中有两出错误,请指出并改正:

① 。

② 。

(1)维持口腔上皮细胞的正常形态

(2)清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

(3)①生理盐水的浓度应为0.9%

②应先盖上盖玻片再放到显微镜下观察

27、右图是显微镜结构图,请据图回答:

(1)用来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 [ ] 和[ ] 。

(2)转动时,镜筒的升降范围很小的结构是

[ ] 。

(3)接近玻片标本的镜头是[ ] 。

(4)取显微镜时,握镜的部位是[ ] 。

(5)把玻片标本放上[ ] 后,要用标本夹

标本要正对[ ] 的中央。 压住,

、(1)[7]遮光器; [9]反光镜

(2)[12]细准焦螺旋

(3)[4]物镜 (4)[13]

(5)[5]载物台; [6]通光孔

镜臂

28(2012年南充)、在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先擦干净载玻片,然后在其中央滴一滴 生理盐水 ;盖盖玻片时,应先使盖玻片的一边接触水滴,然后缓缓地盖在水滴上,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临时装片出现 气泡 而影响观察;观察时欲使观察到的图像更加清晰,应调节显微镜的 细 准焦螺旋;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口腔上皮细胞结构由细胞膜、 细胞核 和细胞质组成;与成熟的绿色植物细胞结构比较,口腔上皮细胞不具备的结构的细胞壁、 液泡 和叶绿体等。

29.(2012荷泽)( 4分)请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

(1)在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图甲中所滴的液体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乙、丙、丁一分别表示使用显微镜时的一个步骤,其中图乙所示操作的目的是能够在显微镜中看到一个明亮的视野。那么这一步骤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进行图丙所示操作时,眼睛注视所指部位的目的是为了避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在图丁状态下观察时找到相关物像后,如果需要进一步放大,操作的步骤应该是先把要观

察的物像调整到视野中央,然后转动____________________换用高倍物镜观察,不清晰时可用细准焦螺旋调节。

(1)生理盐水(2)对光(3)物镜压碎装片(4)转换器

30.(2012泉州).以下是制作和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图示。请分析回答:(8分)

(1)、切去洋葱鳞片叶时常有刺激物喷出,这些刺激物来自细胞结构中的 液泡 ; 洋葱表皮取自鳞片叶表层,属于生物体结构层次中的 组织 。

(2)、图一中,制作临时装片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③】【④】【②】【①】。

(3)、要将图二的甲转化成乙,应转动 转换器 ,换用 高倍 (低倍或高倍)物镜观察。

(4)、视野中细胞内近似球形的结构是 细胞核 ,该结构中储存着控制细胞生命活动的

遗传 物质。

31.(2012株州).(6分)根据“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你是老师,在准备本实验的材料用具时,不需要准备图1中的 (填标号),

还需要添加的材料用具有 。

(2)如果观察时使用5×目镜和10

×物镜,则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

倍。

(3)观察时如果视野过亮,除了调节显微镜的光圈外,

还可以调节哪一结构?请在答题卡上的显微镜上

标注该结构的名称。

(4)图2是孙悟同学所绘的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结构图,

请你指出图中存在的错误或不妥之处。

(1)③ 消毒牙签、凉开水、稀碘液、吸水纸、纱

布和生理盐水(除“纱布、凉开水”外,其

他项目不能缺少) (2)50 (3)见右上图

(4)多画了液泡 ; 细胞核是涂抹而不是用细点描绘的

(合理即可,仅仅只是改正错误不给分,答对一点给一分;共2分)

2013中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 显微镜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zuowendaquan/119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