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官传序》教学设计

| 诗词鉴赏 |

【www.guakaob.com--诗词鉴赏】

《伶官传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反复诵读课文,因声求气,把握文章的情感结构及写作特点。

  2.读出文理、文情、文气 。

  教学重点、难点:

  如何读出本文的情感变化和文气

  一

  导入新课

  我们从<<六国论>>的学习中学到鉴赏古代的方法:提要钩玄、因声求气。今天我们就用这两种方法来学习《伶官传序》,进一步体会古代散文“散而不乱,气脉中贯”的特点。

  二回顾旧知,落实字词

  文言知识检测

  1、请说出下列重要实词的含义:

  函梁君臣之首

  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祸患常积于忽微

  2、指出下列文言句式特点

  A、此 三 者,吾 遗 恨 也。

  B、盛 以 锦 囊 。

  C、系 燕 王 父 子 以 组。

  D、身 死 国 灭, 为 天 下 笑 。

  E、智 勇 多 困 于 所 溺。

  三初读课文,把握章法

  1、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思考文章章法结构。

  同学回答,老师归纳、小结:

  论点:盛衰成败,由于人事

  论据:后唐庄宗得天下与失天下的史实

  结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论证方法:例证法、对比法

  作为一篇典范的议论文,文章以理服人。板书:文理

  四细读课文,品味特色

  《过秦论》语言:气势恢宏,酣畅流利,极富文彩。

  《六国论》语言:斩钉截铁,雄健有力,不容置疑。

  那么,本文在语言上有何特色?我们先不读课文,看看清代学者沈德潜对本文的评价:

  【投影展示】

  • 抑扬顿挫,得《史记》神髓,此六一公平生最得意之笔,五代史第一篇文字,后学者当百读不厌也。

  • 那么,我们今天就从语言入手,看文章如何抑扬顿挫,得《史记》神髓。

  (一)品读第一自然段,比较句式特点,读出情感变化。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却是人事啊!

  盛衰之理,岂非人事哉!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原庄宗之所以得失天下,可以知之矣。

  老师小结:

  雄、惜之气相互变化,形成了全文跌宕起伏之气,跌宕起伏是好文章的特点,因为文似看山不喜平,文曲星,文在曲上,情感在变化上。气表现在不平上,有起伏上。

  感叹句开篇,语气强烈,奠定全文咏叹、惋惜的情感基调。

  板书:叹惋

  (二)品读第二段,体会情感

  分角色读,全体女生作叙述人,全体男生就当晋王

  体会其情感(庄重、期许、勉励)

  (三)阅读课后作业第二题:读句子,体会“盛”与“衰”相配合在文势上的扬和抑,起和落, 以及前后情感的变化。

  1、请一同学朗读: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2、学生点评,是否读出情感变化。

  3、老师归纳情感:从昂扬激烈到低沉凄怆。志得意满时,赞叹中含轻蔑:衰败失意时,惋惜中含谴责。

  4、思考:作者为了表现这种情感的变化采取的方法?

  5、拓展延伸:作者这种情感的落差之大,在李煜的《虞美人》中我们似曾读到过,他由一国之君沦为阶下囚,下面再来读清代孔尚任《桃花扇》:

  俺曾见

  金陵玉殿莺声晓,

  秦淮水榭花开早,

  谁知道容易冰消!

  眼看他起朱楼,

  眼看他宴宾客,

  眼看他楼塌了。

  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过风流觉,把五十年兴亡看饱。

  那乌衣巷,不姓王;

  莫愁湖,鬼夜哭;

  凤凰台,栖枭鸟!残山梦最真,旧境丢难掉。

  不信这舆图换稿,诌一套‘哀江南’,放悲声唱到老。

  小结:作者用三句话形象生动地展示了南明王朝由盛而衰的过程,一方面让我们惊叹古文的魅力,一方面让我们对历史的兴亡唏嘘不已。

  ( 四 )品读最后一段

  1.思考:文章开头提出中心论点,接着就用庄宗例子论证,文中用了一个“原 ”

  它的意思是-------- 推究 ,按理说,文章已经写完,那么作者为何加上第四段 ?

  学生回答,老师小结,展示创作背景

  【投影展示】

  北宋王朝建立以后,一直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大官僚大地主的政治经济利益,“不立田制”,“不抑兼并”,还让他们享有免役、免税等特权。随着土地和财富的高度集中,北宋的统治集团日益腐化,对劳动人民的榨取便更加残酷。在尖锐的民族矛盾中,北宋王朝不但不力求振作,反而忍受耻辱,长期向辽王朝输款纳币,以求维持苟安的局面。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欧阳修通过活生生的李存勖兴亡史,来呼吁“忧劳兴国”,警告“逸豫亡身”,便不能不说是对症下药的。

  2.知人论世,有助于理解文情,下面老师希望同学们展开想象,进行穿越,回到一千多年前的宋朝,把自己当做欧阳修,美美地读文章,我们在这节课中,通过诵读,把握文理,领会文情,体悟文气,把平面的文字转化文立体的交响。请同学们在诵读中认真体会一个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的拳拳爱国心。

  板书:沉重。

  五再读文章,拓展延伸

  庄宗:忧劳则兴,逸豫则亡;

  秦王:仁政则兴,暴政则亡;

  六国:抗秦则兴,赂秦则亡;

  学生: ------则兴,-----则亡?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伶官传序》是一篇经典议论文,在教学中很多老师都侧重于其选材特点和章法结构进行教学。我在本次设计中,紧扣单元特点“散而不乱,气脉中贯”,择重于其文情、文气的把握。课堂切入角度新颖。朗诵贯穿课堂始终,学生参与度高,课堂生态良好。听课老师评价很高。既联系诗歌学习方法,又扣住本文的单元定位。不足之处:对孔尚任《桃花扇》的解读应更具体。关于多变句式老师总结不够到位。文章以感叹句开头,以反问句结尾。长短句,对比句,骈散句,疑问感叹等句式交错使用,有鲜明的抑扬顿挫之感。关于标点符号,虽古代没有,但是它确实可以作为我们把握文章感情的一片钥匙。古人创作讲文气,以文气反映作者精神状态与情感流程。作者的神气通过音节字句表现,读者则由音节字句寻求神气。本节课我结合古诗诵读方法,总结散文阅读“因声求气”的四个角度。对如何读好一篇散文有一定指导意义。

  附:王君老师,自从2015年11月15日,在美丽的浏阳市第一中学听了你的讲座后,我就深深爱上了你。你的青春语文,唤醒了我青春的激情。作为一名对课堂有追求的老师,我花了一个多月时间看完了你博客中的全部文章。感动,敬佩。于是,我把学习后的精髓转化为我《伶官传序》教学设计中,请你批评指正!并提出宝贵意见。《伶官传序》出自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之《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 散而不乱 气脉中贯。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zuowendaquan/143721.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