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诗词鉴赏】
感慨物是人非的诗句篇一
《唐宋诗词鉴赏第十二课物是人非事事休——感时伤事》
感慨物是人非的诗句篇二
《初一语文古诗文阅读》
初一语文古诗文阅读
一、诗词鉴赏:
1、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
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妖,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
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沁园春·雪》中由写景转入评古论今的过渡的句子: 。
(2)词中点明主旨赞美无产阶级英雄的句子是:。
(3)《沁园春·雪》中概括写雪景的句子是:。
(4)毛泽东《沁园春·雪》中化静为动、气势奔放的句子是:
(5)下阕“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的具体有哪些历史人物?
[答]
2、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作者歌颂梅花的高尚品格,为什么要多次提到春天?下边的分析哪一项不正确?
A.写“春归”“春到”,交代梅花开放的背景,暗示政治形势的发展变化。
B.预示“春天”就要到来,表现出诗人坚定的信念和乐观豪迈之情。
C.通过春天里的烂漫山花衬托出梅花不与群芳争春的崇高品格。
D.以春天为线索展示梅花的俏丽,以梅花的高洁反衬春天的美好。
[答]( )
(2)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来咏梅,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请举例说明。
[答]
(3)同样是写梅花,毛泽东的《十算子·咏梅》和陆游的《卜算子·咏梅》有着明显的不同,“专题·荷”中写荷的
诗文也是多姿多彩的。请你举例说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答]
(4)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赞美了“梅”的哪些优秀品质?
[答] 。
3、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
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免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 成语是出自《木兰诗》,比喻事物错综笔杂、难于辨别的,诗中原句是:
(2)《木兰诗》中夸张地描写木兰的矫健雄姿的句子是:。
(3)《木兰诗》中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句子是:
(4)《木兰诗》中描写边塞夜景的句子是: 。
(5)《木兰诗》中用比喻对木兰代父从军未被发现的谨慎和机敏进行赞美的句子是
(6)《木兰诗》中用排比句渲染木兰准备出征时的操办急切的诗句是:
(7)《木兰诗》中写军情紧急,将士奔赴前线,行军疾速的句子
是: 。
(8)《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功劳大、天子赏赐多的句子是:
(9)描写木兰出征后思念亲人的心理活动的句子是: 。
(10)“乐府双”璧是和。
4、观刈麦 ◇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1)六月是我省大部分地区收割小麦的季节,这不由得使我们想起白居易在《观刈麦》中描写割麦者辛苦劳作的诗
句: 。
(2)白居易的《观刈麦》中表现作者对农家的同情和关心、同时也表达作者深深自责的句子
有: 。从侧面表现农民劳动繁忙的句子: 。
(3)白居易的《卖炭翁》中有一句“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表现了百姓矛盾痛苦的心理。《观刈麦》中
也反映这一心理的一句是: 。
(4)柳宗元《捕蛇者说》中的“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和白居易《观刈麦》中的“ ”揭示农民赋
税的繁重。
5、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点秋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辛弃疾在《破阵子》中描写想象中的驰骋疆场、英勇杀敌战斗场景的词句
是: 。直接表达抗金报国、收复中原、建功立业壮志的词句是: 。
(2)辛弃疾《破阵子》一词,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概括而生动地再现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的句子
是: , 。
(3)词中变雄壮为悲壮,充满了作者壮志末酬的抑郁、愤慨的诗句是:(4)根据你所掌握的历史知识,说说“了却君王天下事”中的“天下事”指的是 。
(5)辛弃疾尽管“白发生”,却依然眷恋自己曾经浴血征战的疆场。这种眷恋的情结从词中、 两个细节中可以读出。
(6)试体味“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秋”字的表达效果。
[答] 。
6、黄鹤楼 ◇崔 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崔颢在《黄鹤楼》中融情于景,表达物是人非感慨的诗句是:是: 。
(2)以写景出名的诗句是:
(3) 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哪一个字?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请简要分析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
情的。
[答]
7、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卒章显志的诗句是: 。
(2)写诗人早出晚归、欣慰自足的隐居生活的名句是:。
(3)陶渊明《归园田居》中表示辛勤劳作,热爱劳动的诗句:
(4)陶渊明《归园田居》中最能突现诗人摒弃尘俗,躬耕自食,归返自然志愿的诗句是: 。
(5)“草盛豆苗稀”中的“盛”和“稀”的对比说明什么?
[答]
(6)“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你是如何看待陶渊明归隐“遁世”的?
[答]
二、文言文阅读:
正午牡丹
欧阳公尝得一古画牡丹丛,其下有一猫,未知其①精粗。丞相正肃吴公,与欧公姻家,一见曰:“此‘正午牡丹’也。何以明之?其花披哆而色燥,此日中时花也;猫眼黑睛如线,此正午猫眼也。若带露花,则房敛②而色泽。猫眼早暮则睛圆,日渐中狭长,正午则如一线耳。”此亦善求③古人笔意也。
注释:①其:它,指古画。②房敛:花房紧收。③善求:善于探求。
一、解释加点的词
1.其下有一猫( ) 2.何以明之( ) 3.日渐中狭长( ) ...
二、翻译
1.猫眼黑睛如线,此正午猫眼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亦善求古人笔意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人的画惟妙惟肖和丞相吴公能一眼指出画的是“正午牡丹”的原因,都是_____的结果。
江淮之蜂蟹
淮北蜂毒,尾能杀人;江南蟹雄,螫堪敌虎。然取蜂儿者不论斗,而捕蟹者未尝血指也。蜂窟于土或木石。人踪迹①得其处,则夜持烈炬临之,蜂空群赴焰,尽殪。然后连房刳取②。蟹处蒲苇间。一灯水浒,莫不郭索而来,悉可俯拾③。惟知趋炎而不能安其所,其殒也固宜。
注释:①踪迹:跟踪寻找,动词。②连房刳取:把蜂巢整个割下来。刳(kuà ),剖开刮取。③悉可俯拾:全可以捡起来。悉,全。
一、解释加点的词
1.蜂窟于土或木石( ) 2.则夜持烈炬临之( ) ..
3.蜂空群赴焰,尽殪( ) 4.一灯水浒,莫不郭索而来( ) ..
二、翻译
1.然取蜂儿者不论斗,而捕蟹者未尝血指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惟知趋炎而不能安其所,其殒也固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这则故事的寓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雪夜访戴
王子猷居山阴①。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②。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③。忽忆戴安道④;时戴在剡⑤,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⑥,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注释 :①王子猷居山阴:王子猷住在山阴。王子猷(yóu),名徽之,字子猷,王羲之的儿子。山阴,今浙江绍兴。②命酌酒:命令(下人)斟酒来喝。③咏左思《招隐》诗:吟诵着左思的《招隐》诗。左思,字太冲,西晋大文人。④戴安道:名逵,字安道,名画家。⑤剡(shàn):今浙江省嵊(shèng)县。⑥经宿方至:过了一夜才到。
一、解释加点的词
1.夜大雪,眠觉( ) 2.四望皎然( ) ...
3.因起彷徨( ) 4.经宿方至( ) ...
二、翻译
1.造门不前而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即便夜乘小船就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出出自本文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慨物是人非的诗句篇三
《杜甫诗五首》
杜甫诗五首 (高二语文组公案)
教学目标:
1、掌握《哀江头》中今昔对照的手法。
2、理解《蜀相》中寄托的诗人的身世感慨。
3、体会《登岳阳楼》雄浑阔大的意境。
4、体会这几首诗中体现的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哀江头》
一、背景简介
此诗作于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哀恸欲绝,写下这首名诗。(参见《月夜》写作背景简介)
二、结构分析
按现实——回忆——现实,将诗歌分为三部分,请找出标志性的语句。大衣。
1、行曲江所见景象
2、忆往昔繁华盛况
3、发物是人非感慨
三、鉴赏和探究
诗中哪些词句表现“哀”?试找出来加以分析。
“哀”字是这首诗的核心。开篇第一句“少陵野老吞声哭”后面写春日潜行是哀,睹物伤怀还是哀,最后不辨南北更是极度哀伤的表现。“哀”罩全篇,沉郁顿挫,意境深邈。
四、艺术手法分析
1,<<哀江头 >>采用什么方法表现今昔情景?请找出有关诗句并略加分析. 今昔对照
2、反衬手法
“江头宫殿锁千门,
细柳新蒲为谁绿?”
“细柳新蒲”,景物是很美的。岸上是依 依袅袅的柳丝,水中是抽芽返青的新蒲。“绿”无限凄凉,大有使人肝肠寸断的笔力。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人生有情泪沾臆,
江草江花岂终极。”
意思是说,人是有感情的,触景伤怀,泪洒胸襟;而大自然是无情的,它不随人世的变化而变化,花自开谢水自流,永无尽期。这是以无情反衬有情,而更见情深。
五、主旨分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安史乱中独行昔日繁华之地曲江的感受,通过今昔对比,表达诗人忧时伤乱的哀思。
《蜀相》
一、写作背景介绍
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杜甫避乱成都的次年春天,安史之乱仍未平息,唐王朝仍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唐肃宗信任宦官,猜忌如杜甫这样真正忧国忧民的文人。杜甫经历了一系列仕途打击,其“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彻底落空。诗人流落蜀地,寄人篱下,困厄穷途,家事、国事均忧心忡忡,苦闷彷徨。这段时间,他创作了一系列赞扬诸葛亮的诗篇,《蜀相》为其中最著名的一首。
二、讨论赏析
本诗开头写诸葛祠,而且紧接一联又写祠景,却题为《蜀相》,为什么?
题曰“蜀相”,而不曰“诸葛祠”,可知老杜此诗意在人而不在祠。然而诗又分明自祠写起。何也?盖人物千古,莫可亲承;庙貌数楹,临风结想。因武侯祠庙而思蜀相,亦理之必然。
颔联“自”“空”二字有何妙处?试作分析。
“自”“空”二字,景语含情。表现了对祠庙荒凉、世人逐渐冷落前贤之慨叹。“草自春色,鸟空好音,此写祠庙荒凉,而感物思人之意,即在言外。”
颈联“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以凝练的笔墨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和才德。勾画了一个有为的政治家形象。
尾联“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抒写自己对诸葛亮一生遭际的沉痛感慨。 诸葛亮功业未遂,留给后人无限怀念,表达了对诸葛亮的赞美和惋惜之情。这两句苍凉悲壮,千古名句。
三、主旨分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这首诗通过诗人对丞相祠堂的寻访,表达了对诸葛亮的景仰之情,
寄寓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和政治理想:诗人对忧念苍生、济世扶危的诸葛亮极其崇敬景仰,希望在当时安史之乱中也能有诸葛亮这样雄才大略而又忠心为国之人出现为国效力;同时也寄寓了自己生不逢时、抱负难施的感慨。
第二课时
《又呈吴郎》
一、背景简介
见课文注释(P14)
二、整体感知:
1、这首诗写了一件什么小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诗人通过劝告吴郎让老妇人打枣这样一件小事,表达了诗人对战乱中的人民真切的关心和深挚的同情。(主旨)
2、颈联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那寡妇一见你插篱笆就防你不让她打枣,虽未免多心,未免神经过敏;但是,你一搬进草堂就忙着插篱笆,却也很象真的要禁止她打枣呢!
言外之意是:这不能怪她多心,而是你有点不近人情。她本来打枣时就提心吊胆,你不表现亲善一些,反而一来就插起篱笆了!
3、哪一联是全诗劝说强有力的理由?蕴含着诗人什么样的情怀?
• 尾联.蕴含着诗人忧国忧民的深厚情怀。前句是借寡妇的诉苦,指出了这位寡妇、同
时也是广大人民穷困的社会根源在于官府的剥削,即“征求”。这也为寡妇的行为作了进一步的开脱。后句说得更远更深,诗人想到持续了十余年的安史之乱,不禁涕泪横流。而这也正是广大人民穷困的又一深刻时代根源。
四、 要点总结
• 此诗富有强烈的人民性,是诗人忧国忧民精神的具体例证。诗人由一件普通的打枣
小事,联想到广大人民尚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现实,并为此涕泪横流。同时也是向吴郎、向广大尚处于战乱中的人们说明了一个道理:在此艰难岁月之中,人们更应该互敬互爱、同甘共苦,共渡难关。
《登岳阳楼》
一、背景介绍
此诗为诗人晚年作品,是年(769)诗人已五十七岁。当时,诗人处境艰难,
年老体衰,贫病交加,再加上北归无望,全家人寄居在一只小船上,沿着洞庭湖向南漂泊。
二、意境赏析
(1)首联:
诗人以“昔闻”杜甫一生怀才不遇,路途坎坷,此时已值衰年,万事成空,所有的愿望即将化为泡影,在今昔对比之中,抑郁之情和壮志难酬的感慨流露无遗。
(2)颔联:
写登临所见。广阔无垠的洞庭湖,浩浩荡荡,好像把东方的吴地和南方的楚地一分为二,连日月星辰都漂浮于湖水之中。
此句写出了洞庭湖恢弘的气象和诗人博大的胸襟。
(3)颈联
转而写自己之凄苦情状。这十字可谓字字辛酸:亲朋绝少而音讯难通;年老体衰而又病魔缠身;生活艰难,唯有一叶小舟顺流漂泊,困顿潦倒之状令人凄然。
(4)尾联
显出诗人博大的胸襟。诗人凭栏遥望北方,想到那长年不息的战火和涂炭的生灵,不禁涕泪纵横,难以抑止。这正表现了其宽广的胸怀,忧国忧民的崇高精神。
三、比较赏析
• 试对比两诗颔联描写洞庭湖景观的妙处,并评论两诗的主题思想。
•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参考答案:杜诗只用十字就把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的巨大形象逼真地写出来了;孟诗写湖的丰厚蓄积,澎湃动荡,极为有力,不仅写出其广大浩渺,还充满了活力。
杜诗写出了洞庭浩翰汪洋的不凡气势,亦触景伤情,写自己身世的凄凉孤寂,反映出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关心。孟诗表达的是漫游洞庭湖思及个人前途,希望张丞相引荐出仕的主题。
四、主旨小结:
这首诗写诗人登楼所见之景,表达了自己衰暮之年仍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
教学后记:
感慨物是人非的诗句篇四
《古诗鉴赏》
古诗鉴赏
《登幽州台歌》
[文学常识]
1
2.幽州台,即“蓟北楼”,是当时燕昭王礼贤下士的处所,诗人因此有感而发。
[重点字词]
怆然:悲伤、凄恻 涕:眼泪
[内容理解]
1(同时包含希望平定叛乱、巩固国家统一的爱国情感。)
2孤独。
3.、
4.
5.全诗通过采用直抒胸臆的表现手法,具有苍凉悲壮的感情基调。
《黄鹤楼》
[文学常识] 崔颢,唐代诗人。
[重点字词]
历历:清楚可数。 萋萋:形容草木长得茂盛。
[内容理解]
1的情怀。
2.“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近景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远景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景(实景)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晚景
3.描写黄鹤楼周边景色(描写登临黄鹤楼所见江上情景)的诗句: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 流露诗人由登楼而引发的思乡愁绪的诗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与“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表达物是人非之感慨地诗句)
4.“愁”字直接点明诗人内心情感。
5.诗中运用不少双声、叠韵词,使全诗富有音乐美。
6.其它与黄鹤楼有关的诗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山居秋暝》
[文学常识] 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苏轼曾赞美他的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重点字词]
暝:日落,夜晚 歇:消散 王孙:贵族子弟的通称,这里指王维自己。
[内容理解]
1.这首山水田园诗清新宁静,于诗情画意中寄托了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的追求。
2.诗中点明题目之意的诗句——“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点明地点、时间、季节、环境。) 描绘动静结合、声影相间优美图画的诗句是——“明月松间照(静景),清泉石上流。(动景)” 苏轼把此联誉为“诗中有画”的典范之秀句。 诗中诗人巧妙地以动衬托出山林幽静的诗句——“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听觉和视觉)这纯洁美好的生活图景,反映了诗人过安静纯朴生活的理想,同时也从反面衬托出他对污浊官场的厌恶。 以典故作结,表达诗人心志的诗句——“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表达了诗人希望忘情于山水的隐逸之情。虽然春光已逝,但秋景更佳,愿意留下来。王孙指诗人自己,这是诗人对《楚辞•招隐士》“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的诗意的反其义而用之,是说春天的芳华虽歇,秋景也佳,隐着自可久留。
《过故人庄》
[文学常识]
1.孟浩然,唐代诗人,著名山水田园诗人,与诗人王维齐名,并称“王孟”。
2”
3
4
[重点字词]
过:拜访 故人:老朋友 具:准备,置办。 轩:窗户 把:握 就:靠近,欣赏 郭:城墙
[内容理解]
1
2.“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故人“邀”而我“至”,文字上毫无渲染。以“鸡黍”相邀,既显出农家特有风味,又见待客之简朴。这种不讲虚礼和排场的招待,显示出了友人间的真诚情谊。
“合”,写出村边绿树环绕,自成一个幽静的天地。“斜”,写出城外青翠的山峦遥遥耸立,构成一种旷远的境界。远景映衬近景,描写出故人村庄环境的旷远幽静,诗人来到这样环境的村庄,自然心情十分愉快,心旷神怡。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对偶。主客在屋里饮酒交谈,面对的是打谷场,谈论的是农事。有这两句和前两句的结合,绿树、青山、村舍、场圃、桑麻和谐地打成一片,构成一幅优美宁静的田园风景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揭示主旨。孟浩然深深为农庄生活所吸引,于是临走时,向主人率真地表示将在秋高气爽的重阳节再来观赏菊花。表明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流露出隐逸的思想。
感慨物是人非的诗句篇五
《初一语文古诗文阅读 (2)》
初一语文古诗文阅读
一、诗词鉴赏:
1、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妖,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沁园春·雪》中由写景转入评古论今的过渡的句子: 。
(2)词中点明主旨赞美无产阶级英雄的句子是: 。
(3)《沁园春·雪》中概括写雪景的句子是:
(4)毛泽东《沁园春·雪》中化静为动、气势奔放的句子是: 。
(5)下阕“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的具体有哪些历史人物?
[答]。
2、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作者歌颂梅花的高尚品格,为什么要多次提到春天?下边的分析哪一项不正确?
A.写“春归”“春到”,交代梅花开放的背景,暗示政治形势的发展变化。
B.预示“春天”就要到来,表现出诗人坚定的信念和乐观豪迈之情。
C.通过春天里的烂漫山花衬托出梅花不与群芳争春的崇高品格。
D.以春天为线索展示梅花的俏丽,以梅花的高洁反衬春天的美好。
[答]( )
(2)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来咏梅,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请举例说明。
[答]
(3)同样是写梅花,毛泽东的《十算子·咏梅》和陆游的《卜算子·咏梅》有着明显的不同,“专题·荷”中写荷的诗文也是多姿多彩的。请你举例说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答]
(4)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赞美了“梅”的哪些优秀品质?
[答] 。
3、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免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 成语是,比喻事物错综笔杂、难于辨别的,诗中原句是:
(2)《木兰诗》中夸张地描写木兰的矫健雄姿的句子是:
(3)《木兰诗》中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句子是: 。
(4)《木兰诗》中描写边塞夜景的句子是:。
(5)《木兰诗》中用比喻对木兰代父从军未被发现的谨慎和机敏进行赞美的句子是
(6)《木兰诗》中用排比句渲染木兰准备出征时的操办急切的诗句是:
(7)《木兰诗》中写军情紧急,将士奔赴前线,行军疾速的句子是: 。
(8)《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功劳大、天子赏赐多的句子是:。
(9)描写木兰出征后思念亲人的心理活动的句子是:。
(10)“乐府双”璧是和
4、观刈麦 ◇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1)六月是我省大部分地区收割小麦的季节,这不由得使我们想起白居易在《观刈麦》中描写割麦者辛苦劳作的诗句: 。
(2)白居易的《观刈麦》中表现作者对农家的同情和关心、同时也表达作者深深自责的句子有: 。从侧面表现农民劳动繁忙的句子: 。
(3)白居易的《卖炭翁》中有一句“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表现了百姓矛盾痛苦的心理。《观刈麦》中也反映这一心理的一句是: 。
(4)柳宗元《捕蛇者说》中的“”和白居易《观刈麦》中的“ ”揭示农民赋税的繁重。
5、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点秋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辛弃疾在《破阵子》中描写想象中的驰骋疆场、英勇杀敌战斗场景的词句是: 。直接表达抗金报国、收复中原、建功立业壮志的词句是: 。
(2)辛弃疾《破阵子》一词,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概括而生动地再现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的句子是: , 。
(3)词中变雄壮为悲壮,充满了作者壮志末酬的抑郁、愤慨的诗句是:
(4)根据你所掌握的历史知识,说说“了却君王天下事”中的“天下事”指的是 。
(5)辛弃疾尽管“白发生”,却依然眷恋自己曾经浴血征战的疆场。这种眷恋的情结从词中 、 两个细节中可以读出。
(6)试体味“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秋”字的表达效果。
[答] 。
6、黄鹤楼 ◇崔 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崔颢在《黄鹤楼》中融情于景,表达物是人非感慨的诗句是: 。表达吊古思乡情怀的诗句是: 。
(2)以写景出名的诗句是:。
(3) 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哪一个字?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请简要分析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
[答]
7、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卒章显志的诗句是:。
(2)写诗人早出晚归、欣慰自足的隐居生活的名句是:
(3)陶渊明《归园田居》中表示辛勤劳作,热爱劳动的诗句:。
(4)陶渊明《归园田居》中最能突现诗人摒弃尘俗,躬耕自食,归返自然志愿的诗句是: 。
(5)“草盛豆苗稀”中的“盛”和“稀”的对比说明什么?
[答]。
(6)“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你是如何看待陶渊明归隐“遁世”的?
[答]
二、文言文阅读:
正午牡丹
欧阳公尝得一古画牡丹丛,其下有一猫,未知其①精粗。丞相正肃吴公,与欧公姻家,一见曰:“此‘正午牡丹’也。何以明之?其花披哆而色燥,此日中时花也;猫眼黑睛如线,此正午猫眼也。若带露花,则房敛②而色泽。猫眼早暮则睛圆,日渐中狭长,正午则如一线耳。”此亦善求③古人笔意也。
注释:①其:它,指古画。②房敛:花房紧收。③善求:善于探求。
一、解释加点的词
1.其下有一猫( ) 2.何以明之( ) 3.日渐中狭长( ) ...
二、翻译
1.猫眼黑睛如线,此正午猫眼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亦善求古人笔意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人的画惟妙惟肖和丞相吴公能一眼指出画的是“正午牡丹”的原因,都是_____的结果。
江淮之蜂蟹
淮北蜂毒,尾能杀人;江南蟹雄,螫堪敌虎。然取蜂儿者不论斗,而捕蟹者未尝血指也。蜂窟于土或木石。人踪迹①得其处,则夜持烈炬临之,蜂空群赴焰,尽殪。然后连房刳取②。蟹处蒲苇间。一灯水浒,莫不郭索而来,悉可俯拾③。惟知趋炎而不能安其所,其殒也固宜。 注释:①踪迹:跟踪寻找,动词。②连房刳取:把蜂巢整个割下来。刳(kuà ),剖开刮取。③悉可俯拾:全可以捡起来。悉,全。
一、解释加点的词
1.蜂窟于土或木石( ) 2.则夜持烈炬临之( ) ..
3.蜂空群赴焰,尽殪( ) 4.一灯水浒,莫不郭索而来( ) ..
二、翻译
1.然取蜂儿者不论斗,而捕蟹者未尝血指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惟知趋炎而不能安其所,其殒也固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这则故事的寓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雪夜访戴
王子猷居山阴①。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②。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③。忽忆戴安道④;时戴在剡⑤,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⑥,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注释 :①王子猷居山阴:王子猷住在山阴。王子猷(yóu),名徽之,字子猷,王羲之的儿子。山阴,今浙江绍兴。②命酌酒:命令(下人)斟酒来喝。③咏左思《招隐》诗:吟诵着左思的《招隐》诗。左思,字太冲,西晋大文人。④戴安道:名逵,字安道,名画家。⑤剡(shàn):今浙江省嵊(shèng)县。⑥经宿方至:过了一夜才到。
一、解释加点的词
1.夜大雪,眠觉( ) 2.四望皎然( ) ...
3.因起彷徨( ) 4.经宿方至( ) ...
二、翻译
1.造门不前而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即便夜乘小船就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出出自本文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慨物是人非的诗句篇六
《初一语文古诗文阅读 (2)》
初一语文古诗文阅读
一、诗词鉴赏:
1、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妖,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沁园春·雪》中由写景转入评古论今的过渡的句子: 。
(2)词中点明主旨赞美无产阶级英雄的句子是:
(3)《沁园春·雪》中概括写雪景的句子是: 。
(4)毛泽东《沁园春·雪》中化静为动、气势奔放的句子是:
(5)下阕“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的具体有哪些历史人物?
[答]。
2、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作者歌颂梅花的高尚品格,为什么要多次提到春天?下边的分析哪一项不正确?
A.写“春归”“春到”,交代梅花开放的背景,暗示政治形势的发展变化。
B.预示“春天”就要到来,表现出诗人坚定的信念和乐观豪迈之情。
C.通过春天里的烂漫山花衬托出梅花不与群芳争春的崇高品格。
D.以春天为线索展示梅花的俏丽,以梅花的高洁反衬春天的美好。
[答]( )
(2)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来咏梅,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请举例说明。
[答]
(3)同样是写梅花,毛泽东的《十算子·咏梅》和陆游的《卜算子·咏梅》有着明显的不同,“专题·荷”中写荷的诗文也是多姿多彩的。请你举例说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答]
(4)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赞美了“梅”的哪些优秀品质?
[答] 。
3、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免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 成语是 出自《木兰诗》,比喻事物错综笔杂、难于辨别的,诗中原句是:
(2)《木兰诗》中夸张地描写木兰的矫健雄姿的句子是: 。
(3)《木兰诗》中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句子是: 。
(4)《木兰诗》中描写边塞夜景的句子是:
(5)《木兰诗》中用比喻对木兰代父从军未被发现的谨慎和机敏进行赞美的句子是
(6)《木兰诗》中用排比句渲染木兰准备出征时的操办急切的诗句是:
(7)《木兰诗》中写军情紧急,将士奔赴前线,行军疾速的句子是: 。
(8)《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功劳大、天子赏赐多的句子是: 。
(9)描写木兰出征后思念亲人的心理活动的句子是:。
(10)“乐府双”璧是 和 。
4、观刈麦 ◇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1)六月是我省大部分地区收割小麦的季节,这不由得使我们想起白居易在《观刈麦》中描写割麦者辛苦劳作的诗句: 。
(2)白居易的《观刈麦》中表现作者对农家的同情和关心、同时也表达作者深深自责的句子有: 。从侧面表现农民劳动繁忙的句子: 。
(3)白居易的《卖炭翁》中有一句“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表现了百姓矛盾痛苦的心理。《观刈麦》中也反映这一心理的一句是: 。
(4)柳宗元《捕蛇者说》中的“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和白居易《观刈麦》中的“ ”揭示农民赋税的繁重。
5、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点秋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辛弃疾在《破阵子》中描写想象中的驰骋疆场、英勇杀敌战斗场景的词句是: 。直接表达抗金报国、收复中原、建功立业壮志的词句是: 。
(2)辛弃疾《破阵子》一词,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概括而生动地再现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的句子是: , 。
(3)词中变雄壮为悲壮,充满了作者壮志末酬的抑郁、愤慨的诗句是:
(4)根据你所掌握的历史知识,说说“了却君王天下事”中的“天下事”指的是。
(5)辛弃疾尽管“白发生”,却依然眷恋自己曾经浴血征战的疆场。这种眷恋的情结从词中 、 两个细节中可以读出。
(6)试体味“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秋”字的表达效果。
[答]。
6、黄鹤楼 ◇崔 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崔颢在《黄鹤楼》中融情于景,表达物是人非感慨的诗句是:。表达吊古思乡情怀的诗句是: 。
(2)以写景出名的诗句是:。
(3) 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哪一个字?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请简要分析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
种感情的。
[答]
7、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卒章显志的诗句是:。
(2)写诗人早出晚归、欣慰自足的隐居生活的名句是: 。
(3)陶渊明《归园田居》中表示辛勤劳作,热爱劳动的诗句:。
(4)陶渊明《归园田居》中最能突现诗人摒弃尘俗,躬耕自食,归返自然志愿的诗句是: 。
(5)“草盛豆苗稀”中的“盛”和“稀”的对比说明什么?
[答]。
(6)“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你是如何看待陶渊明归隐“遁世”的?
[答]
二、文言文阅读:
正午牡丹
欧阳公尝得一古画牡丹丛,其下有一猫,未知其①精粗。丞相正肃吴公,与欧公姻家,一见曰:“此‘正午牡丹’也。何以明之?其花披哆而色燥,此日中时花也;猫眼黑睛如线,此正午猫眼也。若带露花,则房敛②而色泽。猫眼早暮则睛圆,日渐中狭长,正午则如一线耳。”此亦善求③古人笔意也。
注释:①其:它,指古画。②房敛:花房紧收。③善求:善于探求。
一、解释加点的词
1.其下有一猫( ) 2.何以明之( ) 3.日渐中狭长( ) ...
二、翻译
1.猫眼黑睛如线,此正午猫眼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亦善求古人笔意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人的画惟妙惟肖和丞相吴公能一眼指出画的是“正午牡丹”的原因,都是_____的结果。
江淮之蜂蟹
淮北蜂毒,尾能杀人;江南蟹雄,螫堪敌虎。然取蜂儿者不论斗,而捕蟹者未尝血指也。蜂窟于土或木石。人踪迹①得其处,则夜持烈炬临之,蜂空群赴焰,尽殪。然后连房刳取②。蟹处蒲苇间。一灯水浒,莫不郭索而来,悉可俯拾③。惟知趋炎而不能安其所,其殒也固宜。
注释:①踪迹:跟踪寻找,动词。②连房刳取:把蜂巢整个割下来。刳(kuà ),剖开刮取。③悉可俯拾:全可以捡起来。悉,全。
一、解释加点的词
1.蜂窟于土或木石( ) 2.则夜持烈炬临之( ) ..
3.蜂空群赴焰,尽殪( ) 4.一灯水浒,莫不郭索而来( ) ..
二、翻译
1.然取蜂儿者不论斗,而捕蟹者未尝血指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惟知趋炎而不能安其所,其殒也固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这则故事的寓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雪夜访戴
王子猷居山阴①。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②。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③。忽忆戴安道④;时戴在剡⑤,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⑥,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注释 :①王子猷居山阴:王子猷住在山阴。王子猷(yóu),名徽之,字子猷,王羲之的儿子。山阴,今浙江绍兴。②命酌酒:命令(下人)斟酒来喝。③咏左思《招隐》诗:吟诵着左思的《招隐》诗。左思,字太冲,西晋大文人。④戴安道:名逵,字安道,名画家。⑤剡(shàn):今浙江省嵊(shèng)县。⑥经宿方至:过了一夜才到。
一、解释加点的词
1.夜大雪,眠觉( ) 2.四望皎然( ) ...
3.因起彷徨( ) 4.经宿方至( ) ...
二、翻译
1.造门不前而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即便夜乘小船就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出出自本文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慨物是人非的诗句篇七
《初一语文古诗文阅读 (2)》
初一语文古诗文阅读
一、诗词鉴赏:
1、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妖,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沁园春·雪》中由写景转入评古论今的过渡的句子: 。
(2)词中点明主旨赞美无产阶级英雄的句子是:
(3)《沁园春·雪》中概括写雪景的句子是:
(4)毛泽东《沁园春·雪》中化静为动、气势奔放的句子是:。
(5)下阕“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的具体有哪些历史人物?
[答]。
2、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作者歌颂梅花的高尚品格,为什么要多次提到春天?下边的分析哪一项不正确?
A.写“春归”“春到”,交代梅花开放的背景,暗示政治形势的发展变化。
B.预示“春天”就要到来,表现出诗人坚定的信念和乐观豪迈之情。
C.通过春天里的烂漫山花衬托出梅花不与群芳争春的崇高品格。
D.以春天为线索展示梅花的俏丽,以梅花的高洁反衬春天的美好。
[答]( )
(2)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来咏梅,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请举例说明。
[答]
(3)同样是写梅花,毛泽东的《十算子·咏梅》和陆游的《卜算子·咏梅》有着明显的不同,“专题·荷”中写荷的诗文也是多姿多彩的。请你举例说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答]
(4)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赞美了“梅”的哪些优秀品质?
[答] 。
3、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免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 成语是出自《木兰诗》,比喻事物错综笔杂、难于辨别的,诗中原句是:
(2)《木兰诗》中夸张地描写木兰的矫健雄姿的句子是:
(3)《木兰诗》中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句子是:
(4)《木兰诗》中描写边塞夜景的句子是:
(5)《木兰诗》中用比喻对木兰代父从军未被发现的谨慎和机敏进行赞美的句子是
(6)《木兰诗》中用排比句渲染木兰准备出征时的操办急切的诗句是:
(7)《木兰诗》中写军情紧急,将士奔赴前线,行军疾速的句子是: 。
(8)《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功劳大、天子赏赐多的句子是:
(9)描写木兰出征后思念亲人的心理活动的句子是:。
(10)“乐府双”璧是和。
4、观刈麦 ◇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1)六月是我省大部分地区收割小麦的季节,这不由得使我们想起白居易在《观刈麦》中描写割麦者辛苦劳作的诗句: 。
(2)白居易的《观刈麦》中表现作者对农家的同情和关心、同时也表达作者深深自责的句子有: 。从侧面表现农民劳动繁忙的句子: 。
(3)白居易的《卖炭翁》中有一句“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表现了百姓矛盾痛苦的心理。《观刈麦》中也反映这一心理的一句是: 。
(4)柳宗元《捕蛇者说》中的“揭示农民赋税的繁重。
5、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点秋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辛弃疾在《破阵子》中描写想象中的驰骋疆场、英勇杀敌战斗场景的词句是: 。直接表达抗金报国、收复中原、建功立业壮志的词句是: 。
(2)辛弃疾《破阵子》一词,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概括而生动地再现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的句子是: , 。
(3)词中变雄壮为悲壮,充满了作者壮志末酬的抑郁、愤慨的诗句是:
(4)根据你所掌握的历史知识,说说“了却君王天下事”中的“天下事”指的是 。
(5)辛弃疾尽管“白发生”,却依然眷恋自己曾经浴血征战的疆场。这种眷恋的情结从词中 、 两个细节中可以读出。
(6)试体味“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秋”字的表达效果。
[答]
6、黄鹤楼 ◇崔 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崔颢在《黄鹤楼》中融情于景,表达物是人非感慨的诗句是:的诗句是: 。
(2)以写景出名的诗句是:。
(3) 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哪一个字?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请简要分析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
表达这种感情的。
[答]
7、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卒章显志的诗句是:
(2)写诗人早出晚归、欣慰自足的隐居生活的名句是:。
(3)陶渊明《归园田居》中表示辛勤劳作,热爱劳动的诗句:
(4)陶渊明《归园田居》中最能突现诗人摒弃尘俗,躬耕自食,归返自然志愿的诗句是: 。
(5)“草盛豆苗稀”中的“盛”和“稀”的对比说明什么?
[答]
(6)“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你是如何看待陶渊明归隐“遁世”的?
[答]
二、文言文阅读:
正午牡丹
欧阳公尝得一古画牡丹丛,其下有一猫,未知其①精粗。丞相正肃吴公,与欧公姻家,一见曰:“此‘正午牡丹’也。何以明之?其花披哆而色燥,此日中时花也;猫眼黑睛如线,此正午猫眼也。若带露花,则房敛②而色泽。猫眼早暮则睛圆,日渐中狭长,正午则如一线耳。”此亦善求③古人笔意也。
注释:①其:它,指古画。②房敛:花房紧收。③善求:善于探求。
一、解释加点的词
1.其下有一猫( ) 2.何以明之( ) 3.日渐中狭长( ) ...
二、翻译
1.猫眼黑睛如线,此正午猫眼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亦善求古人笔意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人的画惟妙惟肖和丞相吴公能一眼指出画的是“正午牡丹”的原因,都是_____的结果。
江淮之蜂蟹
淮北蜂毒,尾能杀人;江南蟹雄,螫堪敌虎。然取蜂儿者不论斗,而捕蟹者未尝血指也。蜂窟于土或木石。人踪迹①得其处,则夜持烈炬临之,蜂空群赴焰,尽殪。然后连房刳取②。蟹处蒲苇间。一灯水浒,莫不郭索而来,悉可俯拾③。惟知趋炎而不能安其所,其殒也固宜。
注释:①踪迹:跟踪寻找,动词。②连房刳取:把蜂巢整个割下来。刳(kuà ),剖开刮取。③悉可俯拾:全可以捡起来。悉,全。
一、解释加点的词
1.蜂窟于土或木石( ) 2.则夜持烈炬临之( ) ..
3.蜂空群赴焰,尽殪( ) 4.一灯水浒,莫不郭索而来( ) ..
二、翻译
1.然取蜂儿者不论斗,而捕蟹者未尝血指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惟知趋炎而不能安其所,其殒也固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这则故事的寓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雪夜访戴
王子猷居山阴①。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②。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③。忽忆戴安道④;时戴在剡⑤,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⑥,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注释 :①王子猷居山阴:王子猷住在山阴。王子猷(yóu),名徽之,字子猷,王羲之的儿子。山阴,今浙江绍兴。②命酌酒:命令(下人)斟酒来喝。③咏左思《招隐》诗:吟诵着左思的《招隐》诗。左思,字太冲,西晋大文人。④戴安道:名逵,字安道,名画家。⑤剡(shàn):今浙江省嵊(shèng)县。⑥经宿方至:过了一夜才到。
一、解释加点的词
1.夜大雪,眠觉( ) 2.四望皎然( ) ...
3.因起彷徨( ) 4.经宿方至( ) ...
二、翻译
1.造门不前而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即便夜乘小船就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慨物是人非的诗句篇八
《初一语文古诗文阅读 (2)》
初一语文古诗文阅读
一、诗词鉴赏:
1、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妖,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沁园春·雪》中由写景转入评古论今的过渡的句子: 。
(2)词中点明主旨赞美无产阶级英雄的句子是:
(3)《沁园春·雪》中概括写雪景的句子是: 。
(4)毛泽东《沁园春·雪》中化静为动、气势奔放的句子是:。
(5)下阕“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的具体有哪些历史人物?
[答]。
2、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作者歌颂梅花的高尚品格,为什么要多次提到春天?下边的分析哪一项不正确?
A.写“春归”“春到”,交代梅花开放的背景,暗示政治形势的发展变化。
B.预示“春天”就要到来,表现出诗人坚定的信念和乐观豪迈之情。
C.通过春天里的烂漫山花衬托出梅花不与群芳争春的崇高品格。
D.以春天为线索展示梅花的俏丽,以梅花的高洁反衬春天的美好。
[答]( )
(2)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来咏梅,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请举例说明。
[答]
(3)同样是写梅花,毛泽东的《十算子·咏梅》和陆游的《卜算子·咏梅》有着明显的不同,“专题·荷”中写荷的诗文也是多姿多彩的。请你举例说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答]
(4)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赞美了“梅”的哪些优秀品质?
[答] 。
3、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免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 成语是出自《木兰诗》,比喻事物错综笔杂、难于辨别的,诗中原句是:
(2)《木兰诗》中夸张地描写木兰的矫健雄姿的句子是:
(3)《木兰诗》中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句子是: 。
(4)《木兰诗》中描写边塞夜景的句子是:
(5)《木兰诗》中用比喻对木兰代父从军未被发现的谨慎和机敏进行赞美的句子是
(6)《木兰诗》中用排比句渲染木兰准备出征时的操办急切的诗句是:
(7)《木兰诗》中写军情紧急,将士奔赴前线,行军疾速的句子是: 。
(8)《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功劳大、天子赏赐多的句子是: 。
(9)描写木兰出征后思念亲人的心理活动的句子是:。
(10)“乐府双”璧是 和 。
4、观刈麦 ◇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1)六月是我省大部分地区收割小麦的季节,这不由得使我们想起白居易在《观刈麦》中描写割麦者辛苦劳作的诗句: 。
(2)白居易的《观刈麦》中表现作者对农家的同情和关心、同时也表达作者深深自责的句子有: 。从侧面表现农民劳动繁忙的
句子: 。
(3)白居易的《卖炭翁》中有一句“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表现了百姓矛盾痛苦的心理。《观刈麦》中也反映这一心理的一句是: 。
(4)柳宗元《捕蛇者说》中的“”和白居易《观刈麦》中的“”揭示农民赋税的繁重。
5、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点秋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辛弃疾在《破阵子》中描写想象中的驰骋疆场、英勇杀敌战斗场景的词句是: 。直接表达抗金报国、收复中原、建功立业壮志的词句是: 。
(2)辛弃疾《破阵子》一词,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概括而生动地再现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的句子是: , 。
(3)词中变雄壮为悲壮,充满了作者壮志末酬的抑郁、愤慨的诗句是:
(4)根据你所掌握的历史知识,说说“了却君王天下事”中的“天下事”指的是 。
(5)辛弃疾尽管“白发生”,却依然眷恋自己曾经浴血征战的疆场。这种眷恋的情结从词中 、 两个细节中可以读出。
(6)试体味“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秋”字的表达效果。
[答] 。
6、黄鹤楼 ◇崔 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崔颢在《黄鹤楼》中融情于景,表达物是人非感慨的诗句是: 。表达吊古思乡情怀的诗句是: 。
(2)以写景出名的诗句是: 。
(3) 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哪一个字?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请简要分析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
[答]
7、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卒章显志的诗句是: 。
(2)写诗人早出晚归、欣慰自足的隐居生活的名句是:
(3)陶渊明《归园田居》中表示辛勤劳作,热爱劳动的诗句: 。
(4)陶渊明《归园田居》中最能突现诗人摒弃尘俗,躬耕自食,归返自然志愿的诗句是: 。
(5)“草盛豆苗稀”中的“盛”和“稀”的对比说明什么?
[答] 。
(6)“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你是如何看待陶渊明归隐“遁世”的?
[答]
二、文言文阅读:
正午牡丹
欧阳公尝得一古画牡丹丛,其下有一猫,未知其①精粗。丞相正肃吴公,与欧公姻家,一见曰:“此‘正午牡丹’也。何以明之?其花披哆而色燥,此日中时花也;猫眼黑睛如线,此正午猫眼也。若带露花,则房敛②而色泽。猫眼早暮则睛圆,日渐中狭长,正午则如一线耳。”此亦善求③古人笔意也。
注释:①其:它,指古画。②房敛:花房紧收。③善求:善于探求。
一、解释加点的词
1.其下有一猫( ) 2.何以明之( ) 3.日渐中狭长( ) ...
二、翻译
1.猫眼黑睛如线,此正午猫眼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亦善求古人笔意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人的画惟妙惟肖和丞相吴公能一眼指出画的是“正午牡丹”的原因,都是_____的结果。
江淮之蜂蟹
淮北蜂毒,尾能杀人;江南蟹雄,螫堪敌虎。然取蜂儿者不论斗,而捕蟹者未尝血指也。蜂窟于土或木石。人踪迹①得其处,则夜持烈炬临之,蜂空群赴焰,尽殪。然后连房刳取②。蟹处蒲苇间。一灯水浒,莫不郭索而来,悉可俯拾③。惟知趋炎而不能安其所,其殒也固宜。
注释:①踪迹:跟踪寻找,动词。②连房刳取:把蜂巢整个割下来。刳(kuà ),剖开刮取。③悉可俯拾:全可以捡起来。悉,全。
一、解释加点的词
1.蜂窟于土或木石( ) 2.则夜持烈炬临之( ) ..
3.蜂空群赴焰,尽殪( ) 4.一灯水浒,莫不郭索而来( ) ..
二、翻译
1.然取蜂儿者不论斗,而捕蟹者未尝血指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惟知趋炎而不能安其所,其殒也固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这则故事的寓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雪夜访戴
王子猷居山阴①。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②。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③。忽忆戴安道④;时戴在剡⑤,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⑥,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注释 :①王子猷居山阴:王子猷住在山阴。王子猷(yóu),名徽之,字子猷,王羲之的儿子。山阴,今浙江绍兴。②命酌酒:命令(下人)斟酒来喝。③咏左思《招隐》诗:吟诵着左思的《招隐》诗。左思,字太冲,西晋大文人。④戴安道:名逵,字安道,名画家。⑤剡(shàn):今浙江省嵊(shèng)县。⑥经宿方至:过了一夜才到。
一、解释加点的词
1.夜大雪,眠觉( ) 2.四望皎然( ) ...
3.因起彷徨( ) 4.经宿方至( ) ...
二、翻译
1.造门不前而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即便夜乘小船就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出出自本文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慨物是人非的诗句篇九
《关于感叹时间流逝的诗句》
关于感叹时间流逝的诗句
劝君莫惜金缕衣 劝君惜取少年时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沉
人寿几何?逝如朝霞。时无重至,华不在阳。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年难留,时易损
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天波易谢,寸暑难留
时间乃是最大的革新家
欢娱不惜时光逝
时间伟大的作者,她能写出未来的结局
时间是一条金河,莫让它轻轻地在你的指尖溜过(拉丁美洲)
时间最不偏私,给任何人都是二十四小时;时间也最偏私,给任何人都不是二十四小时(赫胥黎)
勤奋的人是时间的主人,懒惰的人是时间的奴隶
钉子是敲进去的,时间是挤出来的
用“分”来计算时间的人,比用“时来计算时间的人,时间多五十九倍(雷巴柯夫)
生命如日出日落
岁月蹉跎
时光荏苒
时光一去不复返
往事只能回味
物是人非事事休
岁月不饶人
岁月无情
仿佛还在昨天
白驹过隙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一日三秋
光阴如梭
光阴似箭
三春花事好, 为学须及早。 花开有落时, 人生容易老。
——《惜时》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尡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长歌行》
昨日复昨日,昨日何其好! 今日徒懊恼。 世人但知悔昨日,不觉今日又过去了。 水去日日流,花落日日少。 成功立业在今日,莫待明天朝悔今朝。
——《昨日诗》
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 今日又不为,此事何其了? 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 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 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
——文嘉《今日诗》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世人皆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文嘉《明日歌》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诗迟。
——颜真卿《劝学》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人寿几何?逝如朝霜。时无重至,华不再阳。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生事应须南亩田,世情付与东流水。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岁去弦吐箭。. 一寸光阴一寸金 寸金难买寸光阴。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一日无二晨,时间不重临。 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 . 白驹过隙 日光荏苒?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花儿还有重开日,人生没有再少年。 皇皇三十载,书剑两无成。 节气不饶苗,岁月不饶人。 惊风飘白日,光景西驰流。
上一篇:江上 童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