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读后感300

| 读后感 |

【www.guakaob.com--读后感】

文言文读后感300篇一
《古文观止.读后感doc》

《古文观止》读后感

五年前,在一次朋友的聚会上,偶然遇到了一个长者,所谓长者,不是因为他的年龄有多大,而是他的言谈话语中,无处不透着智慧、道理,出于对此人的崇拜,问其为何知识如此渊博,他只告诉我要好好读读《古文观止》这本书,于是很快到新华书店购得此书,并认真地读了此书。

《古文观止》是清人吴楚材,吴调侯叔侄两人为当时的学子编选的一部古文教材,它是一部囊括从东周到明末、集百家经典于一身,同时永远不会落后于时代、绝不会因为政治风云变幻而失去价值的文集。 《古文观止》,按照时间顺序分为:先秦文、汉文、六朝文、唐文、宋文以及明文其中以散文为主,间有骈俪文辞赋。都是历朝历代最富盛名的文章,作者以“观止”两字为题,可以看出书中所收录的文章的尽善尽美,是典范之作。如王勃的《滕王阁序》,李斯的《谏逐客书》,诸葛亮的两篇《出师表》,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等等都是千古名文。

我读这本书,如同跨入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绚丽宫殿,触目所见,多篇作品,都焕发着奇光异彩,闪耀着灼见真知,叫人一读就爱不释手,但它毕竟是文言文,我总是得一点一点慢慢地阅读,虽然这本书中的每一篇文章内容都不算长,但却都值得我认真琢磨其中的人生哲理,好在我买的这个版本中既有题解,又有译文和评析,理解起来容易多了,这也使我越读越爱读,虽然年龄大了,记忆力不是很好,不能把其中的篇目都背诵下来,但其中的一些名篇也是我特别钟爱的,例如,李密的《陈情表》,王勃的《腾王阁序》,刘禹锡的《陋室铭》等等还是背下来了。这让我能更深领悟到其中的哲理,时常静坐时想起,时时受益。 就拿《陋室铭》为例,《陋室铭》中刘禹锡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隐逸情趣让我十分欣赏,虽然文章短小却写出了应有的人生态度。好的居住条件固然

是必要的,社会也当给人们以这方面的关怀。但一个人的成就,并不是由居室状况决定的,而是由其心胸和志向决定的。所以,处陋室就怨天尤人、自暴自弃绝对于事无补,也完全不必。须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里的“惟吾德馨”,似有自我标榜之嫌,但从他这里,却可以让我们悟到,只要一个人有志向,有追求,有德行,那么不管处于怎样一种情形,都可以欣然怡然。“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等这些的名句更是让我熟记于心。

《古文观止》这本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高深莫测,读后给人以宽博的想象空间。这些文章,千百年来流传至今,依然脍炙人口,可见它的生命力是何等的旺盛!因此我以后还会经常拿在手里欣赏它,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去了解它阅读它。让它的价值体现在每一个人的身上。

文言文读后感300篇二
《古诗文读后感》

古诗文读后感

三三班 白睿

“读经典古诗文,做美少年君子”。多读古诗文能陶冶我们的情操,能丰富我们的知识,我爱读古诗文。

从开学到现在,我又读了不少经典诗文,比如《早发白帝城》、《赠汪伦》等,这些古诗不但让我领略了经典古诗文的美妙,更教会了我很多做人的道理。而我最喜欢的还是那首富有哲理的《悯农》。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反映了封建社会贫富不均的矛盾和制度的不合理。读了这首诗,我眼前仿佛出现了在烈日暴晒下的农民们,不怕劳累、不怕炎热,流着满头大汗辛勤锄草、耕地,汗珠儿一串串滴进了禾下的泥土里的情景。有谁知道这盘中的每一粒米饭,都饱含着农民的劳苦,每一粒米都来之不易啊!我想,大家诵读完这首诗,必定会对粮食的来之不易发出由衷的感慨。农民伯伯为了让大家吃上香喷喷的白米饭,自己在烈日当空的正午下田给禾苗除草,这是多么感人的举动啊!

现在,我们大家的生活都富裕了,很多人们都忘记了节约是这个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他们不知道节约、不懂得节约。我想大声呼吁:让我们大家都来爱惜每一粒米,不要浪费粮食,那可是农民伯伯的心血和汗水换来的成果啊!

让我们大家都行动起来,从节约一粒米开始,从自己的身边小事做起,用实际行动来珍惜我们现在美好的生活。

文言文读后感300篇三
《伤仲永读后感300字》

伤仲永读后感300字

篇一:伤仲永>读后感300字

今天,我看了一则寓言,题目叫《伤仲永》。寓言讽刺了方仲永的爸爸,因为他毁了方仲永的一切。仲永五岁时就能写诗四句,还自取了题目。诗写成后,一乡的秀才都传着看。别人指一物叫仲永作诗,他马上就能写出来,乡民们都一至认为他是个天才,有些人还用钱接济他一家。

父亲发现可以借助儿子的才能捞取好处,天天带儿子去拜见同乡,却不让儿子学习。他没想到后天的刻苦学习才是成才的根本,结果将仲永变成了他急功近利的牺牲品。

通过这则寓言我知道了,凡事不能急功近利,急功近利会影响长远的利益,就像杀鸡取卵一样,不能贪图眼前的利益,却忘了长远的利益呀!别人虽说我聪明,但我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而且还有很多比我聪明的>对手,战胜对手、战胜自我,我会更出色!如果我骄傲,将走向失败;如果我努力学习,向目标前进,永不骄傲,我将如愿以尝的实现自己的理想。

篇二:伤仲永读后感300字

这个星期我们学习了一篇文言文《伤仲永》。

这篇文章讲述了一味“神童”最终沦落成为常人而惋惜。我觉得仲永之所以变化为常人有几个原因:1.仲永没有遇到有利于他的成长学习的环境。2.父亲贪图小利,目光短浅,鼠目寸光,不让仲永学习。

读了这篇文章,我知道了天才是百分之一的天赋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和汗水。只有努力学习,奋发向上,才能得到回报。天才如果不学习,最终就连常人也不如。

第一次月考也快到了,我要认真复习资料,取得一个优异的成绩。“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有我们付出心血,付出努力,才能收获回报。我虽然只是普通人,但我希望,我会克服一切学习上的困难的。

我要努力,再努力,争取拿下一个好名次,加油吧,我一定会成功的!

篇三:伤仲永读后感300字

我学了一篇王安石 的文言文《伤仲永》,我对此文感慨万千,讲的是一个天生就有作诗的禀赋的孩子被眼里只有名利的的父亲当作是‘摇钱树’,没有得到后天的教育。因此他渐渐的成为了一个普通的人,失去了才能。

我正为仲永惋惜,一个那么聪明的孩子竟然被这么一个贪财的父亲给毁掉了,虽然这只是一件事情,但值得我们深思。大家想想,一个天赋那么聪明的人不接受后天的教

育还要成为普通人,那么天生天资不足的人如果不接受后天的教育那恐怕还不如普通人呢吧„所以我明白一个道理:如果一个人天资再好,但是不经过后天的努力学习,最终还是会一无所成。反之,如果天资相对来说比较差的人来说,只要你好好的努力去拼搏,我相信没有什么事情能难得到你的„

天资差不怕,就怕你本来就不如人家好,还不去努力,那么,真的恐怕要不如一个普通人了。相信自己是最棒的,有了自信 ,你已经成功了一半,下一半就要凭你的努力与汗水了„

但愿以后不要再发生类似方仲永的事件了,太令人悲伤和惋惜了„

篇四:伤仲永读后感300字

读完《伤仲永》,一种既惋惜又愤恨的心情油然而生。

仲永,他不仅是天才,还是国家将来的栋梁之才,天资通达聪慧,小小年纪便会作诗,但沦落到“泯然众人”的结果,无不让人遗憾。如何的问题让这样一个天赋过人的幼芽调零?罪魁祸首首先是他的父亲。在伤仲永小的时候,稍有成就便终止学习,四处作诗挣钱,这样的贪图小利,愚昧无知使得天才未能及时受到教育 而沦为“庸人”。这也时刻警示着父母,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给予他最好的教育 ,不要白白荒废掉孩子的一生。

是啊,天资能够带来优势,省去许多弯路。但如果失去努力,一起将从零开始,便没有一条直路可走。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伟大的爱迪生曾这样说过。人真正的才能不只依靠先天的禀赋,更为依赖后天的教育 与培养。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也不少。

文言文读后感300篇四
《伤仲永读后感300字》

伤仲永读后感300字

这个星期我们学习了一篇文言文《伤仲永》。

这篇文章讲述了一味“神童”最终沦落成为常人而惋惜。我觉得仲永之所以变化为常人有几个原因:1.仲永没有遇到有利于他的成长学习的环境。2.父亲贪图小利,目光短浅,鼠目寸光,不让仲永学习。

读了这篇文章,我知道了天才是百分之一的天赋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和汗水。只有努力学习,奋发向上,才能得到回报。天才如果不学习,最终就连常人也不如。

第一次月考也快到了,我要认真复习资料,取得一个优异的成绩。“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有我们付出心血,付出努力,才能收获回报。我虽然只是普通人,但我希望,我会克服一切学习上的困难的。

我要努力,再努力,争取拿下一个好名次,加油吧,我一定会成功的! 伤仲永读后感300字

文/墨熠琛

有人觉得成功往自于先天的天禀,也有年夜部分人觉得成功往自于后天的教习与积累。

人人一建都知讲方仲永吧,他是一个具有先天天禀的偶材,五岁便会作诗。但他的女亲只觉得他有先天的天禀便够了,没有需要后天的教习与积累,以是没有让他上教。后往,乡里人齐都知讲了方仲永是一个天赋,因而便请方仲永的女亲吃饭或给钱买方仲永的诗。方仲永的女亲觉得他可以靠方仲永的本收赚钱。因而他便带着方仲永到各家各户做客,为他读后感700字人写诗赚钱。后往方仲永长年夜了,但他的知识并出有促进,以是他逐渐天变得和巨人一样,后往又逐渐天没有如巨人了。

由此看往,只要先天的天禀是没法成材的,必须要有后天的教习与积累才止。

在世界上,靠先天的天禀红材的一个都出有,然则靠后天的教习与积累成材的却数没有胜数:居里夫人、爱果斯坦、华罗庚„„果而,有了先天的天禀没有能自豪,要在后天的教习和积累上跟精彩才止。

伤仲永读后感300字

我学了一篇王安石的文言文《伤仲永》,我对此文感慨万千,讲的是一个天生就有作诗的禀赋的孩子被眼里只有名利的的父亲当作是‘摇钱树’,没有得到后天的教育。因此他渐渐的成为了一个普通的人,失去了才能。

我正为仲永惋惜,一个那么聪明的孩子竟然被这么一个贪财的父亲给毁掉了,虽然这只是一件事情,但值得我们深思。大家想想,一个天赋那么聪明的人不接受后天的教育还要成为普通人,那么天生天资不足的人如果不接受后天的教育那恐怕还不如普通人呢吧„所以我明白一个道理:如果一个人天资再好,但是不经过后天的努力学习,最终还是会一无所成。反之,如果天资相对来说比较差的人来说,只要你好好的努力去拼搏,我相信没有什么事情能难得到你的„

天资差不怕,就怕你本来就不如人家好,还不去努力,那么,真的恐怕要不如一个普通人了。相信自己是最棒的,有了自信,你已经成功了一半,下一半就要凭你的努力与汗水了„

但愿以后不要再发生类似方仲永的事件了,太令人悲伤和惋惜了„ 伤仲永读后感300字

读了《伤仲永》这篇古文,令我感受到后天的教育十分重要。

这篇古文主要写了方仲永五岁时,突然要那些书写工具。他父亲很惊讶,就从邻居那些儿借来了书写工具。仲永立即写了四句诗,并为诗取了题目。从

此,他的父亲就让他作诗,他马上就能完成。同县的人看后觉得奇怪,都纷纷以宾客之礼对待他父亲,还有人花钱请他作诗。他父亲为了赚钱,不让他学习。最后仲永比普通人还不值。

我想告诉仲永的父亲:“您孩子最终还不如普通人,是因为您没有让他去学习。他在原地踏步,而别人在学习,在不断进步。时间长了,那些天赋也会淡化呀!”

古往今来,有不少人正因为明白后天教育的重要,才获得了不朽的成就。小时候,王献之的母亲对献之说:“用尽三缸水,一点像羲之。”他听后,十分羞愧,下决心坚持不懈,发奋学习,用完十八缸水,仍然笔根不缀。还有毛泽东小时候,他爸爸不让他看书,要他干活。有一次,他爸爸发现他又蹲在草堆旁看书,就叫他去干活,他一下子扛了十五袋猪粪。他说:“活我会干,但是,书我也要看。”

让我们接受后天的教育,认真学习,做个有用的人。

文言文读后感300篇五
《小王子读后感300字》

小王子读后感300字

我读了《小王子》这本书,书中讲的是一个从B612号小行星来的王子,去了7个星球旅行,在旅行中他遇到了各种不同的人:要别人服从自己命令的国王;要别人崇拜自己的爱虚荣的人;为忘记自己难为情而喝酒的酒鬼;为占有星星而毫不停息的商人;还有个奇怪的点灯人和一位地理学家,最后小王子来到了地球。在地球上他先遇到了一条蛇,蛇告诉小王子,它会帮助他回到他的星球,然后他遇到了狐狸,并且驯养了它,之后小王子又在沙漠中遇到了因飞机发生事故而落在沙漠里的飞行员,他与飞行员一起在沙漠里生存,最后小王子想回家了,就让毒蛇咬死自己,就这样小王子回到了自己的星球。

读了这本书,我知道了一个道理:人只能用心灵去观察,去感受。要知道,光靠肉眼是不可能看到本质的东西的,而且要懂得做人不能只想自己,要做个负责任的人。举个例子,世界上的中华龟很多,但只有我的是独一无二的,因为只有它是我驯养成过的,所以,我的是独一无二的。记住,凡是你培植过,驯养过的一切,你对它们是负有责任的。你为你的东西花费了时间,它才会变得重要。 我喜欢《小王子》这本书,更喜欢小王子这个人,因为他是个善良、快乐的人。

文言文读后感300篇六
《背影读后感300字》

背影读后感300字

记忆深处,总抹不去朱自清的《背影》,他细腻的文笔看似平淡却令人刻骨铭心,像云絮轻轻划过天际,留下永远拭不去的云天爱语。

浓浓的父爱,让人深深地怀念。在《背影》中,一位父亲对儿女至深的爱,在朱自清笔下却溢着独特的伤感。父亲家境贫寒,又遭突变,却依然像每个父母一样默默地关爱着儿女。在火车站上,父亲买橘子的背影,爬上月台的背影,深深地烙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父亲面对贫苦的家境,在一个人挑起这个支离破碎的家庭的同时,对儿子更是爱护有加。当作者去北京求学之时,年迈的父亲还执意把作者送到北去的月台,临走时,留下了那一道耐人寻味的背影。

那是一道爱的背影,温暖着每位读者的心房,也触动着每个儿女最柔软的情感芳草地。

那也是一道爱的背影,在推开现实大门的那一刻,我们被深深地震撼!那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大地震,山崩地裂,摧倒生命无数!汶川,一个让人听到它便无限悲痛的地方。有多少父母,为了儿女的安危,留下了这一幕幕壮丽的背影。在楼房塌陷的那一刻,一位母亲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仅有15个月大的孩子。她用精神肉体筑成了一座永摧不毁的堡垒。沉重的水泥板、石块砸下来,她纹丝不动。而更让人惊异的是,孩子竟在母亲的庇护下安静地睡着了!母亲最后留下的背影,那样艰难却又那样坚强地匍匐着,守护着她身下挚爱的幼小生命。这是生命中最亮丽的背影,留给世人最伟大的母爱芬芳!

背影,无数的背影。抗洪抢险时,一个又一个默默无闻的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泛滥的生死关头,日夜兼程赶赴灾区。他们赤着脚走在嶙峋的石片上,被石子划破了,咬咬牙,继续在茫茫洪水中寻找受灾人群;铁钉深深地扎进了他们赤裸的双脚,咬咬牙把铁钉一拔,跟上队伍接着扛沙袋……轻轻地来,默默地走,不留下一个姓名,只留下一个个在洪水中浴血奋战着的背影,那样疲倦却又那样巍然的背影,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精神长城,屹立在灾难面前,抵挡!奋进!无畏!不屈!那一道生命中最壮美的背影啊,留给祖国的是晴空万里、风和日丽!

背影,静静地来,悄悄地去。无论是大是小,是崇高是卑微,都凝聚了水乳交融般的真挚情感,那是自然赋予人类最美的情感——爱!

文言文读后感300篇七
《高中文言文300实词+18虚词全总结》

高考文言文300实词整理

1.哀

①悲哀,哀悼

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秦晋崤之战》) ②慨叹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阿房宫赋》)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前赤壁赋》) ③同情,怜悯

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 ④悲伤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⑤(声音)凄清尖利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并序)》 2.爱

①给人好处、恩惠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过秦论》)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其用者(《史记?陈涉世家》) ②喜欢,爱好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过秦论》) ③爱惜,顾惜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六国论》) ④舍不得,吝惜

爱剑伪心,廉者不为也(《<新序>二则》) 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指南录〉后序》)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过秦论》) ⑤关心,爱护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说》) 蟹白栗黄,备极护爱(《促织》) 3.安

①安稳,安全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谏太宗十思疏》) ②安定,安逸,安适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寝(《六国论》)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归去来兮辞》) 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种树郭橐驼传》) 不念居安思危(《谏太宗十思书》) ③怎么,哪里 沛公安在(《鸿门宴》) 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黄州快哉亭记》)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前赤壁赋》) 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病梅馆记》)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 ④抚慰,安抚

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5.案

1

①文书,案卷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 ②通“按”,考察,查办,查看

召有司案图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几案,长方形矮桌,可用来学习或办公 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项脊轩志》) 器皿非满案,不敢会宾友(《训俭示康》) 6.拔

①提升,提拔

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桓,有所希冀?(《陈情表》)

②越出,突出,高出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梦游天姥吟留别》)

③攻克,攻取,占领

其后秦伐赵,拔石城(《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拔出,抽出

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鸿门宴》) 7.白

①表明,陈述,禀报,告诉 阿母白媒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②白色

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黄州快哉亭记》) ③纯洁

世以清白相承(《训俭示康》)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石灰吟》 8.败

①毁坏,背弃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过秦论》)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训俭示康》) ②打败仗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六国论》)③失败 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过秦论》) 入险而脱,又不能谋,能无败乎?(《秦晋崤之战》) ④打败,战胜

败秦师于骰(《秦晋崤之战》) ⑤断,破烂的,破旧的

于败堵丛草处,探石发穴(《促织》) 9.拜

①授给官职

拜臣郎中(《陈情表》)

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上,奉 瑾拜表以闻(《陈情表》) ③就任

于是辞相印不拜(《〈指南录〉后序》)

④表示恭敬的礼节,跪地,两手合抱于胸前 拜送书于庭(《廉颇蔺相如列传》)

⑤拜谢

三年将拜君赐(《秦晋崤之战》) ⑥拜访,拜见

府吏还家去,上堂拜阿母(《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10.报

①报告,告知

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促织》)

求人可使报秦者(《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报复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过秦论》) ③通“赴”,急忙 吾今且报府(《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④报答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出师表》)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陈情表》)

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陈情表》) 未报秦施而伐其师,其为死君乎(《秦晋崤之战》) 11.暴

①暴躁,急躁

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②猛然,突然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聊斋志异?狼》) ③通“曝”,晒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劝学》) ④凶恶,残暴 伐无道,诛暴秦。(《史记?陈涉世家》) 12.备

①防备,戒备 挟匕首以备不测(《〈指南录〉后序》)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②周到,齐全

备极护爱(《促织》) 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③具备,完备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劝学》)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④准备,预备

郑有备矣,不可冀也(《秦晋崤之战》) 13.被

①遭受,蒙受

闻妻言,如被冰雪(《促织》) 闻左公被炮烙(《左忠毅公逸事》) ②被子,引申为“覆盖” 公虽自信清约,外人颇有公孙布被之讥《(训俭示康》) ③表示被动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列传》) ④通“披”,披着,穿着

2

将军身被坚执锐(《史记?陈涉世家》) ⑤通“披”,散开

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屈原列传》) 14.倍

①通“背”,背叛,违背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门宴》) ②一倍,加倍

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师(《过秦论》) ③更,更加,越发

每逢佳节倍思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5悲

① 悲哀,伤心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②同情,哀怜

使来者读之,悲余志焉(《〈指南录〉后序》) ③感叹,叹惜

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游褒禅山记》) 16.北 ①指元兵

时北兵已追修门外(《〈指南录〉后序》) ②战败而逃跑的军队 追亡逐北(《过秦论》) ③败逃,败北,溃败 ④北方 17.背 ①脊背

左手扶鲁直背(《核舟记》) ②事物的反面、后面 其船背稍夷(《核舟记》) ③违反,违背

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鸿门宴》) ④死亡的委婉说法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陈情表》) ⑤离开

背井离乡,卧雪眠霜(《汉宫秋》) ⑥(bēi)背负,用脊背驮

草履,背筐(《左中毅公逸事》) 18.奔 ①跑

永之人争奔走焉(《捕蛇者说》)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归去来兮辞》) 臣欲奉诏奔驰(《陈情表》) ②快跑的马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与朱元思书》) ③私奔

文君夜亡奔相如(《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④战败逃跑,逃亡

杞子奔齐(《秦晋崤之战》) ⑤(bèn)直往,投向

得间奔真州(《<指南录>后序》) 19.本

①草木的根或茎干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谏太宗十思书》) 摇其本以观其疏密(《种树郭橐驼传》) ②根源,来源

有本者如是(《诸子喻山水》) ③根据;推究,推原

抑本其成败之迹(《伶官传序》) ④本来,原来

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病梅馆记》) 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训俭示康》)

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鱼我所欲也》) 本图宦达,不矜名节(《陈情表》) ⑤版本,书册,稿本

今存其本不忍废(《<指南录>后序》) 已后典籍皆为板本(《活板》) ⑥基础,根本

今其本而趋末(《论积贮疏》) ⑦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活板》) ⑧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 是无难,别具本章(《狱中杂记》)

○附本末:树木的根和梢,喻指事物的根源和结局、原委

且事本末未易明也(《报任安书》) 20.逼

①接近,迫近

鸡健进,逐逼之,虫已在爪下矣(《促织》) ②催逼

必虑人逼取(《黄生借书说》) ③强迫,逼迫

郡县逼迫,催臣上道(《陈情表》) 逼迫有阿母(《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④极,非常

与村东大佛阁逼似(《促织》) 21.彼 ①他,他们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师说》) 彼实构吾二君(《秦晋崤之战》)

②人称代词,对方,别人,与“我”相对 彼竭我盈,故克之(《曹刿论战》)

③指示代词,那,那个,那里,那样,与“此”相对 彼童子之师(《师说》)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硕鼠》) 22.辟

①开启,开辟

前辟四窗(《项脊轩志》) ②同“僻”,偏僻

3

辟不当道者,皆不及往(《登泰山记》) ③开,打开

唇吻翕辟,不知何词(《促织》) ④(bì)同“避”,躲避,避免 文王所辟风雨也(《秦晋崤之战》)

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孟子>二章》) 23.蔽

①蔽塞,蒙蔽

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谏太宗十思疏》) ②概括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论语?为政第二》) ③覆盖,遮挡,遮蔽

项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训俭示康》) 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鸿门宴》) 舳舻千里,旌旗蔽空(《前赤壁赋》) 24.毕

①完毕,结束

六王毕,四海一(《阿旁宫赋》) 语未毕,余泣(《项脊轩志》)

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欢(《苏武传》) ②尽,都,全部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兰亭集序》) 25.便 ①就,即

便可作婚姻(《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桃花源记》) ②便利条件,有利的机会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过秦论》) ③(pián)能说会道

便言多令才(《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6.遍 ①全

一切异状遍试之(《促织》) ②广泛地

因得遍观全书(《送东阳马生序》) ③量词,次,回 吾于书读不过三遍,终身不忘也(《张中丞传后叙》) 27.表

①外,与“里”相对

山河表里潼关路 (张养浩《潼关怀古》) ②文章的一种,臣下给皇帝的奏章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陈情表》) ③表明,表白

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报任安书》) ④表彰

刻石表功兮炜煌煌(《石鼓歌》) 28.并

①连词,连,连同

对联、提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核舟记》) 两股间脓血流离,并虫亦不能行捉矣(《促织》) ②合并,吞并

并吞八荒之心(《过秦论》) ③副词,一并,一起,一齐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过秦论》) 文武并用,垂拱而治(《谏太宗十思疏》) 并受促织恩荫(《促织》) ④ 相挨,并列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 29.伯

①古代管领一方的长官

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陈情表》)

②长兄,哥哥。“伯仲”连用,常表示不相上下之意 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 ③父亲的哥哥,伯父

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陈情表》) ④古代五等爵位的第三代 秦伯素服郊外(《殽之战》) 30.薄

①薄,与“厚”相对 薄如钱唇(《活板》) ○引微薄,少

不终岁,薄产累尽(《促织》) 儿已薄禄相(《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②浅薄,不厚道,淡薄 贵贱情何薄(《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③轻视,看不起 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④迫近

日薄西山,气息奄奄(《陈情表》) 薄暮冥冥,虎啸猿啼(《岳阳楼记》) ⑤草木丛生的地方

死林薄兮(屈原《涉江》) 31.泊 ①听船

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石钟山记》) ②淡泊,恬静

非淡泊无以明志(诸葛亮《诫子书》) 32.博

①副词,广泛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形容词,宽广,广博 思九州之博大兮(《离骚》) 仲尼语之以为博(《秋水》) ③换取,去得 不如拼搏一笑(《促织》) 33.步

①脚步,步伐

纤纤作细步(《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②名词,走路时迈两次脚的距离

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廉颇蔺相如列传》)

夹岸数百步(《桃花源记》)

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促织》)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劝学》) ③行走

四人持剑盾步走(《鸿门宴》) ④步兵

诸人徒见操书言水步八十万而各恐慑(《赤壁之战》) 34.裁

①通“才”,刚刚 手裁举(《促织》) ②裁衣服

十四学裁衣(《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③裁剪,删减

不知细叶谁裁出(贺知章《咏柳》) ④自裁,自杀 不能引决自裁(《报任安书》) 35.苍 ①灰白色

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翁》) ②深蓝色或深绿色

郁乎苍苍(《前赤壁赋》) 36.操

①握,拿着

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②从事……行业 操童子业(《促织》) ③掌握,控制

所操之术多异故也(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④品德,操守 穷不易操(《淮南子?主术》) 37.草

①初稿,底稿

庑下一生伏案卧,文方成草(《左忠毅公逸事》) ②草本植物的总称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陋室铭》) 触草木,尽死(《捕蛇者说》) ③乡野,荒野 草行露宿(《<指南录>后序》) 38.策

①竹制的鞭子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过秦论》)

②计谋,计策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归而求救国之策(《<指南录>后序》)

4

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 ③拄着

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归去来兮辞》) ④鞭打,鞭策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39.曾 ①曾经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 臣侍汤药,未曾废离(《陈情表》)

②(zēng)用作加强与其,连……都……,竟,竟然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前赤壁故长利积,大功立(《诸子喻山水》) ③常常

何事长向别时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④(zhǎng)生长,增长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谏太宗十思书》) 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前赤壁赋》) 堕军实而长寇雠(《秦晋崤之战》) ⑤(zhǎng)年纪大的,与“幼”相对 众贤毕至,少长咸集(《兰亭集序》) 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石钟山记》) ⑥(zhǎng)首领,负责人

赋》)

曾不知老之将至(《兰亭集序》) ③通“层”,重叠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杜甫《望岳》) ④(zēng)通“增”,增加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下子》) ⑤(zēng)还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核舟记》)

⑥(zēng)指与自己隔着两代的亲属

高、曾之时,隙地未尽辟(洪亮吉《治平篇》) 40.差 ①差别

赏群臣及当坐者各有差(《荆轲刺秦王》) ②差错,错误

失之毫厘,差以千里(《汉书东方朔传》) ③稍稍地,比较地

今山门有一楼,差可以存迹(《徐霞客游记》) ④(chāi)差使

一面差人到吴侯处报捷(《群英会蒋干中计》) ⑤(chài)病愈

后虽小差(袁枚《祭妹文》) ⑥(cī)交错

其岸势犬牙差互(《小石潭记》) 41.尝 ①曾经

家有老妪,尝居于此(《项脊轩志》) 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秋水》) 吾尝终日思矣(《劝学》) ②尝试

故古之贤将能以兵尝敌(苏洵《权书?心术》) 42.长

①长,与“短”相对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劝学》) 小姑如我长(《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②长久,永远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 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前赤壁赋》)

见长人者好烦其令(《种树郭橐驼传》) ⑦擅长

敢问父子恶乎长(《孟子?公孙丑上》) ○附长者

①年纪大、辈分高的人 长者加以金银华美之服(《训俭示康》) ②指有德行的人

故宋国之长者曰(《宋人有得玉者》) 43.超

①一跃而上,跳上、

超乘者三百乘(《秦晋崤之战》) ②遥远

平原忽兮路超远(屈原《国殇》) ③超过,胜过

听言则远超于上圣(魏征《十渐不克终疏》) ④跳过

挟泰山以超北海(《齐桓晋文之事》) 44.朝 ①日,天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咏史》) ②朝见,朝拜

强国请服,弱国入朝(《过秦论》)

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项脊轩志》) 相如每朝时,常称病(《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朝廷

于是入朝见威王(《邹忌讽齐王纳谏》) ④朝代

逮奉圣朝 (《陈情表》) ⑤(zhāo)早晨

朝歌夜弦,为秦宫人(《阿房宫赋》) 史朝夕狱门外(《左忠毅公逸事》) 45.陈

①陈列,陈设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过秦论》) ②旧,与“新”相对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兰亭集序》) ③陈述 陈情表

5

文言文读后感300篇八
《论语300读后感》

读《论语300讲》有感

——学习、交友、为人

《论语》是一本记载孔子有关政治、社会、教育、交友、处事的说法的书。根据其重要性可分为四等。第一等是孔子自己的话,第二等是孔子跟第一流学生的对话。孔子的学生大概可以分为四科,一般称为“四科十哲”,这四个科目里面有十位哲学家。“哲”是指古代有学问的读书人。具体分类为:德行科: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科:宰我、子贡;政事科:冉有、子路;文学科:子游、子夏。第一流学生包括德行科和言语科。第二流学生从政事以下,第三等就是孔子跟第二流以下的学生对话。第四等是学生自己发表的言论。孔子有着温和的理性主义、深刻的道德情怀、乐观的人生理想三个思想特色。

论语全书共分“学习与人生成长”、“对生活的启示”、“人性到底是什么”、“如何建设和谐的家庭与社会”、“提升心灵,超越自我”五辑,傅先生更是用其独特的西方思维方式来理解中国古代哲学,清晰理路与独到诠释,不仅使人更易深入体会孔子的思想,导入现代社会的生活情境中,从学习、交友、为人、中庸、风度、生死等方面阐述人生。

作为一名小学老师,读到开篇的第一句便深有感触:“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是古代对老师、长者的一种尊称,让做我老师的我备感荣幸。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这个“学”到底是学什么呢?一般人认为是学习古代的“五经”、“六艺”,但是学“五经”、“六艺”就好像现在的学生在学校上课一样,你看见有几个学生真正高兴的?所以根据孔子整个思想来说,我认为是学做人处事的道理。在古代,“诗”代表文学——《诗经》;“书”代表历史——《尚书》;“礼”代表社会科学——《礼记》(有很多详细的生活规范);“乐”代表艺术——《乐经》;“易”代表哲学——《易经》。古代的人文学科以及生活的基本规范就在这“五经”里面。“五经”的“经”即永恒的道理,学习五经就是学习永恒的道理,也就是做人处事的道理。同时这句话也无不凸显做人处事的道理,尤其是“时”——适当的时机。孔子曾用水来比喻人的生命智慧,“智者乐水”,以水为乐,水就是能够顺着地形的各种状况而调整,碰到山它就绕弯了,碰到低的地方就把它填满,所以水代表智慧,能够适

应各种情况。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悦”跟“乐”有什么差别呢?其实差别不是很大,“悦”是内在的一种高兴,“乐”是外在显示出来的笑哈哈、笑眯眯的快乐。 “东海有圣人,西海有圣人,此心同,此理同。”这是跟朱熹同一个时代的宋朝哲学家陆象山说的,所谓的东海、西海、南海、北海都有圣人,心是一样的,掌握的理也是一样的,都是相通的。这应该是阐述了孔子对待交友的一种方式:志同道合绝不是党同伐异,而是没有任何特定的目的,只是纯粹追求人生的理想。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说明什么呢?说明一个人已经学问有成,在社会上有很大的声望,但是照样不能为人所理解。谁不理解?当然是有权力的人。别人不理解你,而你并不生气。为什么不生气呢?因为求人不如求己,时机还不成熟,再有学问也不能代表这个时代都要照你的方式来做。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充斥的各种尔虞我诈,相互利用,各种不理解,又有多少人能做到不生气保持君子风度呢?

《论语》的开篇就告诉我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生道理:先是自己努力学习,其次朋友互相呼应,然后在学习有成而未受重视时,可以坦然自处。虽然只是简简单单的翻阅了《论语300讲》,但是觉得如果“半部论语可以治天下”是真的,那么“半篇论语可以护一生”也是有效的命题。关键在于:如何确实把握其中的道理?

文言文读后感300篇九
《《飘》 英文读后感300字》

Gone with the wind --Margaret Mitchell

This book was written during the American Civil War. Scarlett ,a beautiful girl with "bristling black eyelashes ",use to charm man. When I first read it, I did not like her. In my view ,she was a paradoxical human. She was hopelessly selfish,vain,manipulative,deluded and foolish,but she is also extremely vivacious,loyal and strong character.She had a strong will .whatever she thought she will try her best way to do it.

In the book,she always think she loves Ashley.and she believe that Ashley also loves her.Although at the end he leaves her unkindly,she never give up this thought.

But when I read it secondly.I find that she is just a lonely girl. during the Civil war , she has to make enough money to live with her lover and valentine. She pursuits but also ignore the true love . she regards Ashley as her true love but ignore Barrett who is always being with her.

What a pity! If Scarlett can understand who is her lover and can give her happy life, she will not live so hard. Luckly , she has a strong will.

Barrett is one of the persons that I like most. He was born in a wealth family, And has a good education. He did many things for Scarlett. He protected her, loved her,looked after her. He is waiting for Scarlett patiently. But Scarlett refused. As a smart ,charming,grave man. He could have had a better lover . He is not leave until his daughter's death.

After read this book, I learned that we should enthusiastic with our

life. Such as Scarlett. When I happen to something bad , I will tell myself "Tomorrow is another day" !

文言文读后感300篇十
《老王读后感300字》

老王读后感300字(一)

初读《老王》,已是初中的事了,老师说:初中高中、大学都有这篇课文,不同的年龄读这篇文章会有不同的领悟,现在我就作为一名高中生,谈谈我读了这篇文章后的小小感悟。

老王,贫穷。他仅靠一辆破旧的三轮车为生,住在塌败的小屋里,没有什么亲人,有一只眼睛是“田螺眼”,另一只还有夜盲症。生病了,花钱不知吃了什么药,总不见好。老王,真是一个不幸者。

老王,善良。老王送的冰比他前任大一倍,冰价相等,“他没有看透我们是好欺负的主顾,大概压根没有想到这点”,他送默存去医院却不肯收钱,他欣然在三轮平板的周围装上半寸高的边缘,好像有了这边缘,乘客就围住了不会掉落,在弥留之际,把好香油和大鸡蛋慷慨送给了杨绛。这样的人少有了„„

每当读到老王给“我”送鸡蛋和香油这儿,我的心都为之震撼。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两只眼上都借着一层翳”,“简直像从棺材里倒出来的”“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岁月的年轮和病魔的缠绕让不幸者的不幸表面化,显得更加不幸,让“我”感到害怕,感到“不安”,感到“愧怍”。生活非常拮据且病重的老王,却能慷慨地送给别人好香油和大鸡蛋,这些应该是他自己没有吃过或是舍不得吃的,即使他现在生病了。老王真是一个好人。

“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者的愧怍”。“我”为什么会感到愧怍呢?字典里关于“愧怍”一词的解释为:因为自己的缺点、做错了事或未能尽到责任而感到不安。作者认为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帮助他们改善处境,“我”是不是因为觉得自己对老王做的还不够而感到愧怍呢?又或许是老王为“我”做的太多了?又或许是不幸者地不幸触动了“我”?

读了《老王》,读到了他的不幸,更读到了他的善良与朴实,再贫困也阻碍不了他的热心肠,现在这样的人真的不多了,当读到了老王,又给心上增添了一丝暖意,一丝感动,让我们也多为不幸者多做些什么吧„„

老王读后感300字(二)

老王,乍一听这称呼,只让人感觉又是一个没有文化之人,带着略微的鄙夷,甚至不屑于去翻看。若不是因为它是课文,想必它就不会让我这般难忘了。

《老王》的文字甚为含蓄,有时竟让人有些捉摸不透,似在非在的含义,似有非有的情感,让人迷茫。老王,你究竟是怎样一个人?

很难想象,一个眼瞎、贫困、有亲人却没有亲情又是单干户的人,如何在这世间生存?诸多的不幸,取其之一,便会让我崩溃,可是他呢?当我们面对不幸在怨天尤人之时,他又在干什么?

没有崩溃,没有自我放逐,甚至没有一句抱怨。我们用语言来宣泄自己的不满,而他却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在这个复杂的社会中努力生存。两相对比,我们的心灵竟是如此脆弱,如此的不堪重负。

老王是不幸者中的不幸者,可是,他都尚且没有抱怨上天的不公,我们这些幸运者又有什么资格去指责?连老王都尚能意识到要去感谢生命,要自己开拓自己的命运,而我们呢?当面对“感恩”这个字眼之时,我们只是很狭义的认为父母养育我们,老师教导我们,朋友帮助我们,他们才是我们应该感谢的人。又有多少人,会想到要感谢生命,感谢它给予这个独属于你的灵魂,若没有生命,就不会出现现在你所拥有的一切。

每次,总会不由自主幻想,如果在历史上没有发生或发生了一件事,那么就会有很多人不存在于这个世界。如此去想,(Inspirational quotes yuedu.mipang.com)每个人都是幸运的。不幸者所谓的不幸与无法来到这个时间相比实在是微乎其微。正是因为有生命,才会有不幸与幸运之分。

生命给予了我们诸多,那么在感恩时,我们又怎能漏下如此重要的它。在生命面前,感恩一切的一切都显得虚伪,那么,何时时间之人才能真实的去审视自己的人生以及命运?

老王读后感300字(三)

从课文写老王的生活片断可以看出,老王穷苦卑微却纯朴善良。他靠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活命。“文革‘’期间载客的三轮车被取缔,他的生计就更加窘迫,只能凑合着打发日子。他打了一辈子光棍,孤苦伶仃。住在荒僻的小胡同里,小屋破破烂烂的,他的眼睛又不好,一生凄凉艰难,是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不幸者。但是老王心好,老实厚道,有良心,关心人。他需要钱,可是做生意从不多收一分钱,而且非常讲感情,讲仁义,常愿意尽义务,或者少收钱,是一个精神上没有受到任何污染的极其纯朴的好人。

作者对老王这样的不幸者不是冷漠、蔑视而是本着平等观念和人道主义精神去关心、爱护他。知道老王有夜盲症,就送给他大瓶鱼肝油。

老王的善良也有许多表现:”愿意给我们带送“冰决,车费减半;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拿了钱还不大放心,担心人家看病钱不够。老王的善良更表现在,受了人家的好处,总也不忘,觉得欠了人情,去世前一天还硬撑着拿了香油、鸡蛋上门感谢。

老王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身子僵直,样子非常怕人,作者心里只有同情和悲酸。老王死了好几年了,作者每每想起来还感觉有愧于这个不幸者,总觉得在他生前,对他关爱不够。所有这些,都是人道主义精神,正是公民道德建设所提倡的。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zuowendaquan/163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