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初中作文】
天津快板。怎么写。篇一
《初中语文学习方法快板词》
初中语文学习方法快板词
(三个人发愁,一个人高兴,不经意中发现那三人发愁而惑,便问之) A:你们怎么啦!
三人:语文难学、学语文难、难学语文
难!愁!郁闷!
A:哎!找我呀!
三人:(齐)怎么办?
A:听我说!
学语文,找方法,法子对,事半功倍!
首先,想题目。
三人:(齐)想什么?
A:猜一猜,我是作者怎么写,这么写,那么写,长期训练,思路广。 B:接下来,看作者,了解作品与背景。
C:第三步:掌握课文字与词,注意了,结合自己的学情,有的多,有的少,有的容易难明了,不要紧,查资料,问别人,坚持到底,基础好。
D:第四步:懂内容,理清结构和段落,系背景,悟主题,揣摩作者为舍写,到最后。。。。
A:你别急,我还有,这一步很繁锁,所以你要勤动手。
三人:(齐)嗯----呢---!
A:(指D)你说说最后怎么做。
B:他不应,我来说。最后---------
三人:(很焦急)
B :最后一步来检测,看课后,做习册,看看自己能掌握。
D:学语文,找方法。
A:笔记法
B: 阅读法
C:词与句子分析法
A:作笔记,有方法。。。。。。。
B:嘿。嘿。嘿。嘿。嘿。时间不够了。
A:不要紧,不要紧,作笔记,有方法,具体法子是什么,
留着。。留着。留着。留着下次我们说。
作者:同乐中学 杨永生 13896669849
重庆市涪陵区同乐乡俱进路110号
天津快板。怎么写。篇二
《《一家三代过儿童节》群口快板》
群口快板《一家三代过儿童节》
泸州市江南小学 赵世昌
甲(边蹦跳边唱入台):啦啦啦,啦啦啦!江南小学是我家,儿童节日又来到,心高兴,上台了,哎——孩子们,上台了
乙丙丁(出场跟着唱):我们的生活多么美好,我们的六一多么快乐, 甲乙丙丁:唱歌、跳舞、相声、快板,老师同学共同好快乐。小朋友们,儿童节好吗?我们一家人庆祝节日来啦——
甲乙丙丁(行礼后开始):走上台来面带笑,打起竹板做介绍,其实我们是一家人,关系处得很微妙。
甲:我出生在98年,一米5的魁梧身材人人羡,要是扮演一家人,你猜你猜,他们该叫我什么
乙丙丁:什么呀?
甲:叫爷爷,我看着他们长大到今天。
乙:啊!你这个同学不害臊,
丙:光天化日瞎胡闹
丁:没根没据胡乱说
乙丙丁:我们最多管你叫大哥。哼——大哥、哼哼——大哥 甲:吵什么,现在听我说一说,
乙丙丁:说什么
甲:我演爷爷,你爸爸,你演孙子,他,他——演你的舅舅张小波。目的是让我们把不同时代的童年心里说一说。你们看看剧本是怎么写的,你们不叫我爷爷,居然要叫我大哥。
甲丙丁:爷爷
甲:唉——
丙:停、停、停,我越听越觉得不对劲。咱们不是跑这儿来论辈分,你演爷爷我不反对,你就该说说当年你们是怎么过的儿童节 乙丁:对!说说你是怎样过的儿童节
甲:60年以前,我们过儿童节,手拿红缨枪,台上一站立 乙丙丁:干什么呀
甲:打到帝修反,学习刘文学
乙丙丁:那平时怎么玩
甲:没有玩具自己做,要想快乐找同学。缠陀螺、蛇抱蛋、藏猫猫、玩蝈蝈。记得那年升国旗,要求白鞋,白衣服。我东家借,西家找,一个村子都跑过,借到白衣服,白鞋没着落,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借到黑球鞋
乙丙丁:不是要白球鞋吗?
甲:白球鞋,我借不到,有双黑鞋我也要,不是白鞋没关系,我自己动手想绝招
乙丙丁:绝招?
甲:教室里找到白粉笔,涂成白鞋去升国旗。照样过了一个有意义的儿童节。
乙:我是爸爸,该我说,我今年已经40多,儿童节比他更快乐。穿着草鞋跳集体舞,看《少林寺》我跑第一个,学习身残志坚的姐姐张海迪。儿童节和班上同学跳迪斯科。
丙:我演舅舅张小波,请别把我叫成小哥哥。虽然不足20岁,比他高了一头哦。儿童节里我最牛,玩具可算我最多。上台表演谁不鼓掌,还未上台别人就把我拖
甲乙丁:拖你干什么?
丙:来段霹雳舞,听我唱《冬天里的一把火》,你就像那冬天里的一把火,熊熊火焰燃烧我心窝…
丁:停停停,他演舅舅太年轻
丙:演员不能看年龄
甲:关键是听他说童年
丁:但是他只比我早生两分钟
甲乙:闭嘴
丙:97年儿童节我真高兴,坐飞机飞到香港城,和港澳台的朋友和了影,香港回归我又跑澳门,我是跨世纪的小学生,与改革开放同年龄,中国航天我见证,你可别小瞧我呀小外甥。
甲乙丙丁:对,跨世纪的小学生,值得骄傲自豪的龙的传人
丁:你骄傲,你自豪,我呀举手来介绍,别看你们生的早,都不如我出生的年代好。你们出生的年代,我考虑再三也没出来,一直等到神州一号上天我才来到人间,
甲乙丙:啊!这有自己说了算的?
丁:哎,这就叫做机不可失嘛。
甲乙丙:哦!神州2号你两岁了
丁:对呀!神州3、4号我在幼儿园里过快乐的儿童节, 神州5号我
给杨利伟叔叔献花,追着他跑,神六的费俊龙与我拉个钩,神七的翟志刚还与我把相照。今年4月我去参加上海世博会,几十个国家的总统围着胡锦涛爷爷问,借点钱来用好不好。最贪心的要算奥巴马,借了我们中国一屁股债没还,还叫人民币升值,不升,不升,就大闹。 甲乙丙:还是谈那你怎样过儿童节吧
丁:齐——刷刷,齐刷刷!我过儿童节顶呱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姨妈舅舅,老师同学,都把我当成宝贝——呵——护——有——加
甲乙丙:如今的生活水平高,你又是独生子女,我们不把你当成心肝宝贝,不捧不呵、不疼不爱,没理由呀!
丁:你们的儿童节没有我快乐了吧,
甲乙丙:嗯!
甲:时代变了
乙:我们的国家富了
丙:你当然比我们幸福了。
丁:唉。还有你们更比不上的呢
甲乙丙:还有什么呀?
丁:我的学校是鼎鼎有名的
甲乙丙丁:江南小学
丁:对呀。听我给你们说一说
乙:我是妈妈也知道
丙:我知道的比你多
丁:那我们一起介绍给奶奶听呀
乙丙:老奶奶,
甲:唉
乙丙丁:你听我们给你说一说
甲:好呀,孩子们我早就想听啦
乙:江南小学领导好,
丙:认真负责学问高
乙:年年都得特等奖,
丙:奖牌荣誉挂满墙。
乙:花香童年好特色,
丙:绿色学校美名扬。
丁:妈妈,舅舅。你们还让我说么。 乙丙:好,你说。你说
丁:江南小学顶呱呱,省长检查也在咵
老师待我如父母,
甲:难怪你常把老师叫成爸妈
丁:今天我是江南小学的小学生, 丙丁:明天就是你祖国的栋梁材
甲乙丙丁:我们要把建设祖国的重担担肩上,乙:从小立誓朝前走,
丙:带着梦想飞上天,
丁:让我们勤奋学习
天津快板。怎么写。篇三
《字理教学片断》
【片断一】
下面是黄亢美老师上的北师大版新实验教材中归类识字有关“手”的偏旁变写的一个教学片断。
在学习以“攵”为偏旁的“牧、收、攻、教、救”等字时,教者先出示“又”字,理解了“又”是手的变写后,那么,在“又”上多加一撇的反文旁“攵”表示手持何物呢?教者把这几个生字分派给学习小组进行合作探究,然后由小组长汇报了如下的探究体会:
牧——“攵”表示手持鞭子在放牧。词语如:放牧、牧羊。
收——“攵”表示手持工具。在“丰收、收割”里表示手持镰刀。
攻——“攵”表示手持器械。在“进攻、攻打”里表示手持刀枪。
“教”字的“攵”原表示手持鞭子训斥小孩,同学们依据现字形想象为教师手持教鞭,或说手持粉笔、书本等。
“救”字的“攵”表示手持物件。在“救人”这一词语里,一些同学想象为手持竹竿递给落水者,在医生“抢救”病人这一情境里,同学们想象为医生手持手术刀等。
在同学们合作探究的基础上,老师又引导同学们对“攵”这个偏旁的形义用顺口溜进行了总结概括,并用天津快板的曲调和节拍进行诵读。
这个反文旁,
东西拿手上,
拿个啥东西,
具体看情况。
【汉字绝大部分为形声字,掌握了形声字就掌握了学习汉字的主动权。学习形声字重点是把握好形旁,如果理解了常见形旁,就能自主地析形索义,因义记形,就能达到“学一个带一串”的功效。“攵”是常见的偏旁,但是,很多教师只是让学生说出其名称叫“反文旁”即可,至于它的构形和含义则不甚了了。而黄亢美老师不但让学生能说出其反文旁的名称,更主要的是让学生在比较探究的过程中掌握其形义,不难想象,学生掌握了“攵”的形义后,今后碰到以“攵”为形旁的形声字乃至会意字,就能自觉地与手持物件的含义联系起来,自能识字的能力也就逐渐形成。】
【片断二】
下面是黄亢美老师上的一节归类识字课中复习巩固阶段的教学片断,从复习的形式和要求可以看出在这节课中教者是如何引导学生去“析形索义、因义记形”的,而且一字一法,学生兴趣盎然,给观摩的老师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
1.同桌判分法
在复习巩固阶段,为了使学生能进一步地加深对“镜”字形义的识记,黄老师提出了这样两个问题:“镜”字为什么用“金”做偏旁?(古人曾以铜为镜)镜子为什么说“一面”而不说“一只”“一条”?要求同桌的同学一人回答一个问题,并互相判分,回答正确的出示十个手指亮10分,回答不够正确就适当地递减手指。
每个同学既做“运动员”,又做“裁判员”,人人都动脑、动口又动手,个个都兴趣盎然地参与。
2.举手示意法
同学们在理解了“幅”(原指布帛的宽度,故从巾)和“副”(用刀剖物,使物一分为二,合二而一)这两字为什么是布巾旁和立刀旁后,为了让同学们很好地区分这两个字,黄老师说了一段这样的话:
张爷爷六十多岁了,他戴着一副老花眼镜,待人很热情,见人总是一副笑脸。他很爱好书画,给我画了一幅国画,写了一副对联和一张条幅。天气太冷了,我把一副手套送给张爷爷。
——黄老师在说这段话时,左右手分别拿着“副”和“幅”的生字卡片,讲到该用“副”字的词语时,同学们举左手表示,当说到该用“幅”字的词语时,则举右手表示。这种采用左右手示辨词语的形式新颖有趣。
3.手指示数法
学了“杯”字后,同学们懂得了古人曾“以木为杯”的字义,这时黄老师让学生四人小组讨论组词,每组成一个词语组长就举一个手指,组成两个词语就举两个手指,以此类推,然后请举手指最多的一个小组回答。这种把竞争引入小组讨论的方法非常奏效,合作讨论非常热烈。
4.随意作画法
同学们理解了“串”字是一根线段穿过两个钱贝的字理和引申义后,除按课本中组的“一串葡萄”外还可组成什么词语呢?这时,教者让每位同学都拿出纸笔,想组什么词就把它画出来,以此形象地感知“串”字的形义。
于是人人动手画画,“一串珍珠”“一串鞭炮”“一串羊肉串”等很快便画出来了。如果让同学们口头组词,再怎么说也是几个同学说,而用画的方式“组词”,则不但人人能参与,而且个个都乐于参与。
最后,黄老师还组织了一个“摘苹果”的游戏,老师画的苹果树上贴有纸形的“苹果”,每个“苹果”后面附有问题,这些问题也都十分地突出汉字的形义。如:“副”字为什么是立刀旁?你能用“副”作量词说两种以上的物件吗?“轮”字为什么是车字旁?为什么“明月”说“一轮”?“束”字“木”中的“口”表示什么?等等,谁上来摘并且回答对了就把“苹果”送给他。
【要提高小学生的识字效率,首先就必须提高其识字的能力;要提高学生识字的能力,就必须“进一步研究小学识字教学的规律,包括学生的汉字学习的认知规律和汉字本身的规律”(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李连宁语)。学生的汉字学习的认知规律最主要的是形象感知和意义识记,而形象感知和意义识记汉字最主要的是“应充分考虑汉字的特点,以提高识字教学效率。同时,让学生在识字过程中初步领悟汉字的文化内涵”(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关于当前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从上述的教学片断可见,教师引领着孩子们进入了汉字无比美妙的构形情境里,由“一轮明月”的“轮”想到了车子之轮,进而想到月圆如轮;由“一面镜子”的“镜”懂得了古人曾磨铜为镜,镜子是平面的,而且又是用以照人的脸面的,所以称谓它的量词用“面”;由“副”字的立刀旁进而了解了古人“债券”之“券”刀字底的来龙去脉以及“副”字“一分为二,合二而一”的含义;由“束”从木从口想到了古代先民们正用绳索捆绑(口)草“木”的劳作情景„„
在孩子们的眼里,这些汉字已不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幅幅图画,甚至还会浮现出动态性的内心视像,祖国汉字深厚的文化内涵也就自然地融入学生的心里。佟乐泉先生指出,评价一种识字方法的优劣,“首要的标准就是看它能不能尽量地减少死记硬背的内容,提供更多易于联想的线索,更快更牢地识记汉字”。从这个意义上讲,可以说,讲析字理是识字教学最根本的方法。而黄亢美老师就是执著地依据此法施教的一位教师。】
【片断一】
这是黄亢美老师上《守株待兔》一课的教学片断。在品读课文第二自然段中“种田人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于是,就乐滋滋地走回家去”时,教者引导同学们作了如下的词句比较:
他乐滋滋地走回家去。
他乐悠悠地走回家去。
师:“乐滋滋”与“乐悠悠”在字形上有什么区别?
生:“乐滋滋”的“滋”是三点水旁,“乐悠悠”的“悠”是心字底。
师:从这两个ABB式的形容词不同的形旁你能推断出他们不同的词义吗?
生:“乐悠悠”的“悠”是心字底,说明心里高兴,很悠闲自得的样子;而“乐滋滋”的“滋”是三点水旁,与水有关系。
师:这里的“水”会是什么水呢?想想,种田人白捡得这只又肥又大的野兔乐得有滋有味的,看着看着,这时什么流出来了?
生:口水流出来了。
师:“滋”是指滋味,有滋味了就会流口水,“滋滋”连用说明——
生:说明口水流得很长。
师:说得好。那么,是用“乐滋滋”好还是用“乐悠悠”好呢?同桌的同学讨论一下,要注意联系前后文来理解。
生1:因为前面写他“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这个野兔不但是“白捡”的,而且是“又肥又大”的,想到马上就可以煮着吃了,所以口水就流了出来,因此,课文里用“乐滋滋”这个词好。
(先后有三位学生发言,大意相同,而且都能联系“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这一句子来品味“乐滋滋”这个词。)
师:说得真好!他“乐滋滋地走回家去”是因为他——
生:“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
师:因为他“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所以他才——
生“乐滋滋地走回家去。”
教师出示课件,学生齐读灯片中有关读写例话的语词:
天津快板。怎么写。篇四
《浓浓语文味深深汉语情》
浓浓语文味 深深汉语情
——特级教师黄亢美语文教学特色赏析
北京教育学院宣武分院 教育科研室主任 赵玉琦
广西小学教育研究中心教研员、特级教师黄亢美是位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并举的复合型的小学语文教学专家,他不但讲学生动深刻和富有情趣,而且上课也极富特色,不管是听他的识字课还是阅读课,始终都充盈着一种浓浓的语文味,尤其是字理识字和字理析词的特点非常的突出。
下面撷取他的几个教学片段进行赏析。
识字课——依据字理,析形索义。
由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以来受到“汉字落后论”、“拉丁字母万能论”的影响,对汉字以及汉字教学的深入研究是很不够的,师范学校汉语教材中有关文字学的知识非常苟简。因而,即使师范院校毕业的小学语文教师,一般来说,其文字学基础仍是相当薄弱的,在教学中很难娴熟而灵活地依据汉字的构字规律和原理进行识教学,多为独体字数数笔画、合体字说说结构而已。
黄亢美老师识字教学最主要的特色就是能充分地依据汉字构字的原理,引导学生析形索义,因义记形,形象地识记汉字。他的实践改革经验开拓了一条教学新思路,在全国已经产生了重要影响,现已成为字理教学研究的领军人物。
【片段一】
下面是黄亢美老师上的北师大版新实验教材中归类识字有关“手”的偏旁变写的一个教学片段。
在学习以“攵”为偏旁的“牧、割、攻、教、救”等字时,教者先出示“又”字,理解了“又”是手的变写后,那么,在“又”上多加一撇的反文旁“攵”表示手持何物呢?教者把这几个生字分派给学习小组进行合作探究,然后由小组长汇报了如下的探究体会: 牧——“攵”表示手持鞭子在放牧。词语如:放牧、牧羊。 收——“攵”表示手持工具。在“丰收、收割”里表示手持镰刀。
攻——“攵”表示手持器械。在“进攻、攻打”里表示手持刀枪。 “教”字的“攵”原表示手持鞭子训斥小孩,同学们依据现字形想象为教师手持教鞭,或说手持粉笔、书本等。
“救”字的“攵”表示手持物件。在“救人”这一词语里,一些同学想象为手持竹竿递给落水者,在医生“抢救”病人这一情境里,同学们想象为医生手持手术刀等。
在同学们合作探究的基础上,老师又引导同学们对“攵”这个偏旁的形义用顺口溜进行了总结概括,并用天津快板的曲调和节拍进行诵读。
这个反文旁,
东西拿手上,
拿个啥东西,
具体看情况。
【汉字绝大部分为形声字,掌握了形声字就掌握了学习汉字的主动权。学习形声字重点是把握好形旁,如果理解了常见形旁,就能自主地析形索义,因义记形,就能达到“学一个带一串”的功效。“攵”是常见的偏旁,但是,很多教师只是让学生说出其名称叫“反文旁”即可,至于它的构形和含义则不甚了了。而黄亢美老师不但让学生能说出其反文旁的名称,更主要的是让学生在比较探究的过程中掌握其形义。不难想象,学生掌握了“攵” 的形义后,今后碰到以“攵”为形旁的形声字乃至会意字,就能自觉地与手持物件的含义联系起来,自能识字的能力也就逐渐形成。】
【片段二】
下面是黄亢美老师上的一节归类识字课中复习巩固阶段的教学片段,从复习的形式和要求可以看出在这节课中教者是如何引导学生去“析形索义、因义记形”的,而且一字一法,学生兴趣盎然,给观摩的老师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
1.同桌判分法
在复习巩固阶段,为了使学生能进一步地加深对“镜”字形义的识记,黄老师提出了这样两个问题:“镜”字为什么用“金”做偏旁?(古人曾以铜为镜)镜子为什么说“一面”而不说“一只”、“一条”?
要求同桌的同学一人回答一个问题,并互相判分,回答正确的出示十个手指亮10分,回答不够正确就适当地递减手指。
每个同学既做“运动员”,又做“裁判员”,人人都动脑、动口又动手,个个都兴趣盎然地参与。
2.举手示意法
同学们在理解了“幅”(原指布帛的宽度,故从巾)和“副”(用刀剖物,使物一分为二,合二而一)这两字为什么是布巾旁和立刀旁后,为了让同学们很好地区分这两个字,黄老师说了一段这样的话:
张爷爷六十多岁了,他戴着一副老花眼镜,待人很热情,见人总是一副笑脸。他很爱好书画,给我画了一幅国画,写了一副对联和一张条幅。天气太冷了,我把一副手套送给张爷爷。
——黄老师在说这段话时,左右手分别拿着“副”和“幅”的生字卡片,讲到该用“副”字的词语时,同学们举左手表示,当说到该用“幅”字的词语时,则举右手表示。这种采用左右手示辨词语的形式新颖有趣。
3.手指示数法
学了“杯”字后,同学们懂得了古人曾“以木为杯”的字义,这时黄老师让学生四人小组讨论组词,每组成一个词语组长就举一个手指,组成两个词语就举两个手指,以此类推,然后请举手指最多的一个小组回答。这种把竞争引入小组讨论的方法非常奏效,合作讨论非常热烈。
4.随意作画法
同学们理解了“串”字是一根线段穿过两个钱贝的字理和引申义后,除按课本中组的“一串葡萄”外还可组成什么词语呢?这时,教者让每位同学都拿出纸笔,想组什么词就把它画出来,以此形象地感知“串”字的形义。
于是人人动手画画,“一串珍珠”、“一串鞭炮”、“一串羊肉串”等很快便画出来了。如果让同学们口头组词,再怎么说也是几个同学说,而用画的方式“组词”,则不但人人能参与,而且个个都乐于参与。
最后,黄老师还组织了一个“摘苹果”的游戏,老师画的苹果树上贴有纸形的“苹果”,每个“苹果”后面附有问题,这些问题也都十分地突出汉字的形义。如:“副”字为什么是立刀旁?你能用“副”作量词说两种以上的物件吗?“轮”字为什么是车字旁?为什么“明月”说“一轮”?“束”字“木”中的“口”表示什么?等等,谁上来摘并且回答对了就把“苹果”送给他。
【要提高小学生的识字效率,首先就必须提高其识字的能力;要提高学生识字的能力,就必须“进一步研究小学识字教学的规律,包括学生的汉字学习的认知规律和汉字本身的规律”(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李连宁语)。学生的汉字学习的认知规律最主要的是形象感知和意义识记,而形象感知和意义识记汉字最主要的是“应充分考虑汉字的特点,以提高识字教学效率。同时,让学生在识字过程中初步领悟汉字的文化内涵”(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关于当前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从上述的教学片段可见,教师引领着孩子们进入了汉字无比美妙的构形情境里,由“一轮明月”的“轮”想到了车子之轮,进而想到月圆如轮;由“一面镜子”的“镜”懂得了古人曾磨铜为镜,镜子是平面的,而且又是用以照人的脸面的,所以称谓它的量词用“面”;由“副”字的立刀旁进而了解了古人“债券”之“券”刀字底的来龙去脉以及“副”字“一分为二,合二而一”的含义;由“束”从木从口想到了古代先民们正用绳索捆绑(口)草“木”的劳作情景……
在孩子们的眼里,这些汉字已不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幅幅图画,甚至还会浮现出动态性的内心视像,祖国汉字深厚的文化内涵也
就自然地融入学生的心里。佟乐泉先生指出,评价一种识字方法的优劣,“首要的标准就是看它能不能尽量地减少死记硬背的内容,提供更多易于联想的线索,更快更牢地识记汉字”。从这个意义上讲,可以说,讲析字理是识字教学最根本的方法。而黄亢美老师就是执著地依据此法施教的一位教师。】
阅读课——依据字理,品析词语
多年以来,中小学的阅读教学一直难以摆脱“红领巾教学法”的影响,把划分段落、概括段意、分析人物、归纳中心等当作语文教学的主体内容,用大白话串讲白话文,语文课相当程度地上成了繁琐多余的内容分析课。进入新课改后,“人文强化,语文弱化”的现象日甚。
黄亢美老师一直认为语文课必须突出其本质特性,特别是阅读教学课,更是要念好“三品”、“三层次”、“三境界”和“三维度”的“三字经”。因而,他的阅读教学课总是充盈着浓浓的语文味,特别是在依据字理品味词语方面,成为了他阅读教学十分耀眼的亮色——
【片段一】
这是黄亢美老师上《守株待兔》一课的教学片段。在品读课文第二自然段中“种田人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于是,就乐滋滋地走回家去”时,教者引导同学们作了如下的词句比较:
他乐滋滋地走回家去。
他乐悠悠地走回家去。
师:“乐滋滋”与“乐悠悠”在字形上有什么区别?
生:“乐滋滋”的“滋”是三点水旁,“乐悠悠”的“悠”是心字底。
师:从这两个ABB式的形容词不同的形旁你能推断出他们不同的词义吗?
上一篇:初中毕业感言唯美句子
下一篇:对同学的外貌细节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