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澜凭海临风读后感

| 读后感 |

【www.guakaob.com--读后感】

杨澜凭海临风读后感篇一
《凭海临风读后感》

《凭海临风》读后感

《凭海临风》是杨澜自述的一本随感汇集,这本散文集“游历”了杨澜“记忆中的岛屿”,重温了她“难忘的荧屏”,回顾了“留学的日子”,表达了她对“蓝色的海洋”的向往,也记下了她絮絮“心语”及人生的感悟—这是杨澜的第一本书。如杨澜自己在后记里所写,“思想谈不上深邃,文笔也欠功力”,这本书并没有华丽的词藻和戏剧性的情节,却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杨澜的个性特质及人格魅力。我读过杨澜的《一问一世界》,这本杨澜和朱冰一起记录的<杨澜访谈录>的成长史,见证了三方面的故事:制作团队的成长,一个又一个受访者的故事,和杨澜的心路历程。《一问一世界》是我认识杨澜的主要工具,因为这本书,我燃起了对追求梦想的热情;因为这本书,我更进一步完善了自己的人生规划;更是因为这本书,我燃起了对杨澜的童年,中学生活甚至大学生活和她二十几岁的人生的强烈兴趣,到底是什么样的家庭,什么样的教育让“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再也找不出第二个杨澜”,她和同龄人到底有什么不一样,带着这样的兴趣,更借助于本次作业的契机,我认真地读完了这本写于二十八岁的事业学业前途无量的意气风发的有为女青年写的《凭海临风》,果然,因为这是杨澜的第一本书,它的内容完全符合我的口味,这本书主要分四大部分,每个部分由若干篇不长不短的散文组成,分别讲述了杨澜的大学生涯过渡到被选入央视《正大综艺》的几年历程,杨澜的童年和中学生时代的故事,杨澜环游世界的旅行记以及当时正奋斗在纽约的时光。现在我将从这几个方面分别谈谈我的感悟。

对于杨澜走进《正大综艺》,她获得成功是因为什么?我觉得这主要源于她是个有个性的人,她独特的个性使得她与众不同。首先,她是一个勇敢前进、不断接触、追求、学习新事物,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女人,正因为她对节目选主持人的初衷提出怀疑,敢于打破“为什么选女主持人就一定要漂亮”的偏见,她获得了一次有一次的晋级机会。第二,她心胸开阔,主持面试的一方肯定了杨澜的综合素质却嫌她不够漂亮,而她最终的竞争对手又是十分漂亮的情况下,杨澜并没有自怨自艾,而是处变不惊,她给自己暗示“即使最终不选我,我也要把自己的人格魅力完整地展现给你们”。杨澜正是这样,不管自己内心多么挣扎,面试一路走来有多少次自卑泄气的时候,但她都给自己即时加油鼓气,所以表现在她脸上的总是自信,在别人看来,杨澜给人的是那种胸有成竹的镇静,游刃有余的从容。

杨澜的孩提启蒙时期是在上海一条只有一百多米长的小路上的外婆家度过的,外婆、新婶婶、永远比自己小两岁的患有先天性智障的表妹,这些重要的亲戚给了刚刚懂事的杨澜最初的怜悯的心,而小学以后的杨澜则是跟随爸爸妈妈生活在大学校园里,从小就被书香意气包围着长大的杨澜中学时代一直是班里的好学生,学习的佼佼者。杨澜说:“我的大学生活的真正的馈赠,是它给了我丰富的思想和情感的材料。”当时的校图书馆是杨澜的精神家园。当时杨澜心中的英雄是罗曼·罗兰笔下的约翰·克利斯朵夫。一个真实的人,像火一样渴望美和爱情,无论任何险恶的遭遇都不能阻止他追随心中不泯的理想。我在心中一边崇拜他生

命的狂野和坚韧,一边又脱不开传统文化中中庸端庄一类的观念。“那是个各种思想杂乱并列的年纪,是认真地思考,也认真地痛苦着的年纪。但归根到底,是个相信至爱至纯的理想主义时代,瞧不起功利,相信不懈的努力就会带来成功,相信最大的成功不是世俗的承认,而是品尝人生的一切,最后达到心灵的安详。这么多年后,我基本还是这样一个人。不是说我做到了这些,而是说我还是坚信这些。这是件幸运的事,我希望今生都能如此。”这也是我很有感触的一句话。

杨澜第一次自己外出旅行是在大学时候,去武夷山。对于旅行,自从那一次杨澜真正一览众山小后,她感悟出了旅行的意义。现实生活中杨澜是个会工作,有理想的人,她一直让自己处于努力工作的状态,她背负了尘世中太多的压力,旅行对于她来说就是释放压力,尽情地享受大自然的壮美山河,世界各地有那么多的美景,如果没有亲身融入到大自然,亲身体验造物主给世界留下的各种不一样的壮美景观,如何把渴望追求理想的心超脱于杂世呢?正如杨澜所说,真正伟大的主持人不是说他的技巧有多么高超,他语言功力有多么娴熟,他的知识有多么丰富,而是看他所拥有的一切能不能回归到最原始的自然,也就是所谓的“天人合一”,思想得以升华,这个正是人的人格魅力可以体现的。

哥伦比亚大学留学所获,给杨澜的从业带来深深烙印。26岁的时候,杨澜远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就读国际传媒专业。在异国他乡的生活,比想象中的还要艰苦。虽然如此,但这段生活给杨澜带来的收获要远远比磨难多。她的视野开阔了许多,更亲身接触到了许多成功的传媒人和先进的传媒理念。 业余时间,她与上海东方电视台联合制作了《杨澜视线》,一个关于美国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专题节目,这是杨澜第一次以独立的眼光看世界。她同时担当策划、制片、撰稿和主持的角色,实现了自己从最底层“垒砖头”的想法。40集的《杨澜视线》发行到国内52个省市电视台,杨澜借此实现了从一个娱乐节目主持人向复合型传媒人才的过渡。她牢记约翰逊教授对她所说:“记者最忌一个‘懒’字,落在纸上的东西一定要亲自核实,切不可照搬道听途说。”访谈前,团队会给她做各种诸如“人物分析”之类的策划文本,杨澜会不断修改、补充,经过三稿、四稿,文本越来越薄,最后在采访现场出现的一定是杨澜本人用A4纸手写的3—4页提纲,这是经过吸纳、判断、剔除、消化各方意见后的结晶,形成所谓“有嚼劲”的文字,再仰仗她自己的语言组织、即兴发挥、现场应变,总结概括,成为一个完美的脚本。短短半个多小时的访谈,包涵着杨澜和她的团队的多少心血,称得上是一丝不苟。

不管你走上了哪条职业大路,首先要对得起自己的心,只要认定了就不要在行动的时候后悔,坚持不懈的努力是实现梦想的必要条件,豁达的心态是享受追梦的静心剂。这本《凭海临风》本不厚,虽不能解杨澜全貌,却可管中窥豹,见得一斑。长江后浪推前浪,杨澜固然是一个成功女性的典范,她是一个值得尊敬的人,一个值得每个女人学习的人。我们要自勉。

杨澜凭海临风读后感篇二
《杨澜——凭海临风人》

杨澜凭海临风读后感篇三
《《杨澜访谈录》读后感》

《杨澜访谈录》读后感

前段时间,我读了《杨澜访谈录》一书,此书以社会各界精彩人物,精彩话题为特色的访谈类书籍,它关注人的性格和独到见解,以历史的深度与文度,表现个体与社会的相互作用。揭示“历史背后的历史”,更在对过去的反思中透射出人类智慧的光芒。

人的故事,最能引起人的共鸣,人的故事,最能丰富人的内涵。《杨澜访谈录》带你走入那些个性鲜明的心灵世界,描述了社会各界精英在平谈生活中体现的社会责任感。通过阅读本书,使我掌握许多精髓,深有感触。

在阅读此书的过程中,我不但为访谈中各种人物事迹感动,更为作者杨澜为取得第一手资料而不畏追求而感动。我觉得这是敬业责任的根本,每个人的成功都不是那么容易,光环的背后原来都是汗水和泪水。一个人只有脚踏实地做事,才会敬业,才能对工作有责任感,才能在自己的普通岗位上兢兢业业的工作。做为一名交管总站工作人员,我们要感谢那些为了事业的辉煌夯实坚实基础的前辈们,我们要感谢那些带领单位朝着更好方向发展的领导者们,我们要感谢那些奋斗在第一线为事业默默无闻作出贡献的同事们。对此,我们要学会每天提醒自己,为现在所处的环境和机遇,为能遇到这样的领导、同事而感恩。读了这本书后更加坚定了我的信念,一定要成为一个懂得踏实工作,爱岗敬业的工作者。

单位为我们提供了优越的条件,搭建了良好的工作平台,我们只有把责任装在心里,学会承担,踏踏实实做事,才能做到无愧于心,

才能始终保持积极地工作态度,朝着自己的目标去不断的努力。 责任在肩,身体力行,我们都要懂敬业、负责任,成为单位最需要的优秀工作者。

二○一二年十二月十一日

杨澜凭海临风读后感篇四
《《一问一世界》读书笔记》

《一问一世界》读书笔记

一、 提到的相关书籍

萨特《存在与虚无》 《恶之花》 尼克松《领导者》 严歌苓《少女小渔》《天浴》《扶桑》《一个女人的史诗》《小姨多鹤》《第九个寡妇》《金陵十二钗》 彼得·巴菲特《做你自己》 卡特《篱笆后的巴基斯坦》 杨澜《凭海临风》 卡内基《财富的福音》 海伦·布朗《单身女孩》 贝蒂·弗里丹《第二阶段》 吴晓波《激荡三十年》 埃莉诺·罗斯福的自传 周国平《妞妞》《宝贝、宝贝》 黄沾《不文集》 《上下五千年》

文章:《为事业、生活平衡支三招》杨澜博文《向“想象力”致敬》

电子杂志:《澜LAN》

纪录片:崔明慧《谁杀了陈果仁》《杨澜访谈录·王光美》 电影:《冷山》《时时刻刻》《红磨坊》

歌曲:《农村包围城市》《混子》《小城故事》

二、 读书笔录

1. 真正的成功不是赚了多少钱或者做了多高的官,而是有一天你除去这一切身份的时候,还有人愿意在你身边对你微笑。

2. 一个理智的人应该改变自己去适应环境,只有那些不理智的人,才会想着去改变环境适应自己。但历史是后一种人创造

的。 ——萧伯纳

3. 在中国的学校,老师可能对学生说,这有三道方程式需要你来解答;在美国学校,老师很可能说,你自己编三道方程式让其他的同学解答。这不仅仅是教育的不同,更深刻的感受,我们要学会如何提问,如何思考。

4. 挖掘真相、追求真相、报道真相,永远是我们最应该关注的事。 ——克朗凯特

5. 杨澜采访华裔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崔琦先生,崔琦先生被送到香港,就再也没有机会回去,而他的父母就在50年代末的大饥荒中活活饿死。她问崔琦:“有没有想过如果当年母亲没有坚持把你送出来读书,今天的崔琦将会怎样?”崔琦说:“其实我宁愿是一个不识字的农民。如果我还留在农村,留在父母身边,家里有一个儿子毕竟不一样,也许他们不至于饿死吧。”诺贝尔奖也好,科学的成就也好,社会的承认也好,都不足以弥补他的失去和永远的心痛。这也是人性最闪亮的地方。

6. 一个好的主持人要做到无论面对何时、何地、何人都能有话题、有问题。而简单的问题好过复杂的问题。

7. 当我们回首历史,我们要问“为什么”,当我们面向未来,我们要问“为什么不”。——美国前财政部长罗伯特·肯尼迪

8. 所谓远见,即洞察力,是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掌握和对未来趋

势的预测。它是某种稀缺资源,不是因为当事人有多么聪明,而在于能否在正确的时间做出正确的决定。——杨澜

9. 真正的远见就是透过迷乱的现实看到未来世界的模样。——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

10.在当今世界上,虽然交通和通信科技发展迅速,但是并不意味着人们可以更好地相互理解和沟通,相反我们看到隔膜和分离带来的误解、偏见和仇恨,甚至杀戮。

11.我们普通人常常觉得所谓国家政策必是基于国际利益的理性论证之结果,其实,一个政策的制定过程起码是三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即国家利益、部门利益和个人利益。

12.知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大学》

13.当一种文化占据了一个人最初的认知并形成足够的侵入,那留下的烙痕即便时间也难以抹平。

14.作为媒体人,不管你的平台多么国际化,最终你和你的观众建立起来的共同情感、共同归属才是最重要的,这是成功的关键。

15.睿智,有时不在于为别人指点了多少迷津,而在于能否在恰当时候给自己一个正确的选择。

16.关于为什么要做阳光卫视,杨澜给出了两个坚定的理由:第一,从国家文化的角度,阳光卫视不仅要让世界看到政治和经济发展中的中国,而且还要让世界看到一个有深厚文化底

蕴的中国在文化上的演进;第二,未来的电视格局是分众的时代,每个观众有自己个性化的需求。

17.人一辈子总要做一点自己的事,有的时候可以拉开很长的时间做,有的时候只能强度很大地做很多的事。这是无法选择的。如果机会来了,没有把握住,懒懒散散,那么过去就过去了,年轻时该拼的时候就要拼一下。——杨澜

18.无论身处纪录片的哪个时代,陈汉元的眼里始终关注的都是“一撇一捺”的人,关注的都是他们心灵的放飞和思想的自由。

19.在申奥成功之后,有外国记者问杨澜:“你并不为国家机构工作,甚至也不从事体育,为什么投入这么多时间做与奥运相关的事?”杨澜给出了一个这样的回答:“主办奥运在中国现代发展史上是一件重要的事,中国与世界的融合与贡献,世界对中国的认识和理解,从此都将大不相同。我不仅仅是志愿者,也是受益者。因为我是国家的公民。”

20.南非前总统曼德拉,曾经被关在荒凉的大西洋小岛上27年,受尽了三位看守的虐待。当1991年他就任总统时,他的一个举动震惊了世界——邀请这三名前狱方人员到场。当年迈的曼德拉缓缓站起身来,恭敬地向看守们致敬时,在场的所有来宾乃至整个世界,都静了下来。他说:“当我走出囚室,迈过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经清楚,自己若不能把悲痛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我就仍在狱中。”

21.在他人的软肋面前,表现出的不是廉价的同情,而是尊重的空间。

22.成功就是世间最大的硬道理,只有这个前提成立,远见才始为远见,否则这位火车查票员的儿子(韦尔奇)的命运又将是另一种局面。

23.韦尔奇的六个西格玛质量管理体系:“六个西格玛”是一项以数据为基础,追求完美的管理经营方法。西格玛是一个描述运作的结果与标准之间偏差的数理统计术语。计算方法是由具体运作人员将所加工的单位数量乘以每单位潜在的失误,除以实际出现的失误,然后再乘以一百万。这样得出的结论表示每百万次操作中所产生的失误。

24.王石:“我发现登山中不允许你感情用事,必须时时提醒自己保持冷静,而且下山比上山更难,很多人就是因为登顶后太兴奋或大意,以为大功告成,结果酿成悲剧。所以其实在最高峰的时候你不能得意忘形,要到安全返回大本营才算成功。做企业家也是一样,要能够全身而退才是最有智慧的。” 注:这些话让我想起了毕胜的一句话“乐淘做到第一,我感觉自己是在悬崖边跳舞,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摔得粉身碎骨。”

25.对商人而言,没有快乐的生意做不好,可没有生意支撑的快乐也走不远。

26.商场上比的是财富的创造与积累,但是不论你赚了多少钱,你只能是财富暂时的保管者,企业家最后在乎的还是精神遗

杨澜凭海临风读后感篇五
《他们的成功之路》

他们的成功之路 ——我读杨澜《凭海临风》 、朱军《时刻准备着》 、白岩松《痛并快乐着》 、崔永元《不过如此》所感 今天才开始写读后感,有些急了,选了几个我比较喜欢的主持人,从他们的书中了解他们的 主持经历以及他们对待人生的态度。 杨澜《凭海临风》 杨澜的凭海临风是早前写的一本书, 书中提到了她在正大综艺的日子, 而后去到美国留学的 一种心经的变化。凭海临风,十分欣赏这个名字,一看就有一种大气的感觉,是经历过的人 所能体现出来的胸怀,或者和她的抱负有关。初登舞台的她,和许多人一样紧张而兴奋,她 回看自己的节目时, 总会提出很多的修改意见, 比如说眨眼太多, 她关注自己很多的小细节。 电视会放大人很多的小毛病, 这是他的启蒙老师姜昆和他说的, 她曾经一度对摄像机很抵触, 认为要对着这么一个黑乎乎的东西讲话真的很难,不过她都一一克服了。他写的文字中,有 一句话我感触很深, “你首先应该放弃想讨好所有的人的想法。先做你自己,然后再考虑 那些批评到底有没有价值。有些人眼中的你的缺点,恰恰就是你的特点。中国看过的从一个 模子里铸出来的人太多了,你别迫不及待地再去加入那个行列。 ”相信姜昆的话给了她很大 的感触,当她摇摇晃晃地走上主持之路的时候,那些话语使她免走了很多弯路,致使她在主 持之路上更加坚定。 主持人的语言功底至关重要, 而语言功底的根本在于写作。 不少主持人盲目追求如何树立电 视形象等等,都是舍本求末的做法。一离开别人的稿子就说不出一句整齐的话来的主待人, 是没有前途的。在这一点上,杨澜并没有想做一个专职的播音员,在被分配到中央电视台国 际部工作后,她申请做编导,第一档节目是《我们亚洲》 ,她深厚的写作功底使她不仅仅局 限与主持人的工作。 杨澜吸引观众的是她自信的言谈,知性的主持风格。在书中我找到了答案。她说对于主持, 我一直抱着学生的态度:凡事查阅资料,力求全面准确,北京图书馆是我周末常去的地方。 到了那儿,我才发现目前国内介绍海外的大众型的资料常局限于人口、地理、历史、宗教等 枯燥的数字与史实,可读性不强,在电视上说出来就更是味同嚼蜡。电视节目上资料搜集固 然重要,但是与观众的互动也十分重要,寓教于乐,她逐渐摸索出电视主持的规律,使节目 多一些灵活性,多加一些真情实感。正如她在篇末总结的:信息不仅是指硬性的数字,也包 括感情的交流。感情所负载的信息量更直接,更能打动人心。我这个总想把凡事上升到理性 的年轻人,在与赵老师

的合作中知道了返璞归真的魅力。今天的我阅历浅薄,还做不到这一 步,但起码明白了这是一种目标和水准。 朱军《时刻准备着》 虽然没有完整地看过这本书,但是他的《艺术人生》不可谓不成功,让我对私下的他产生了 强烈的好奇。书的开篇就是他岁自己在春晚上口误的描述,简单数语,就能看出他对自己的 错误难以忘记,作为主持人,那一刻的他可能最痛恨的就是自己吧,最后当他能理智对待自 己的时候,他说自己得到了意外的收获。他的文字没有杨澜的华丽,但是有些真情实感让人 觉得异常亲切,就像是我们身边经常发发生的一样,这也是《艺术人生》的感人之处吧,人 生如戏,戏如人生,舞台上上演的只是人生中那些小截点。 从兰州军区歌舞团的小主持人到第一次面对摄像机, 他说这是命运的垂青, 电视让他从以往 平淡的生活中走出来, 尝到了那种因为兴奋而喜悦的心情, 因此在艺术人生中每每嘉宾讲到 自己当时的努力时,他都能感同身受。朱军的主持之路并不平坦,从《东西南北中》到《中 国音乐电视》 ,他和很多成功的人一样在不断寻求自己的定位,直到《艺术人生》的出现使 得朱军真正与名主持联系在一起,一个节目的成功,不仅仅依靠精彩的策划,还需要一个经 历过沉淀,并努力寻求自己的主持人,在从成功走向更大的成功 的舞台上,朱军以“时刻 准备着”的心态在审视和思考着自己,面对未来,他始终保持着积极进取的意志与决心。 白岩松《痛并快乐着》 我一直这么认为,只有经历过了的人,感触才能有所不同,白岩松的在电视上的讲的“故 事”很多,他采访政要,他带我们走进日本,他给我的感觉是成熟,大气,稳重,他的经历 必然带进他的文字,有些话语在书里留下了,文中他以新闻人自居,我要找的也是他新闻人 的视角。书中很多文字让我感触很深。 崔永元《不过如此》 看崔永元的《不过如此》十分带劲,和他的书名一样,带着一种对当今社会的审视,让我想 到了韩寒。他的大学时光,我很有带入感,和我们现在的生活现实很相似,联系采访者,拟 定采访提纲,总认为自己的作品将有一番大作为,最后总是被现实一整奚落。不过大男生的 那种精神劲使我有了一种热血。越往下读,我越被他的言语所刺激。他是一个真正的知识分 子,所关注的也不是小市民小人物所关心的衣食住行,一亩三分地。风趣与沉重的话语中不 时透露出他对电视圈的担忧,知识分子的担心不无道理,因为他们总是走在时代的前沿,看 到我们所看不到事物。崔说电视节目 他的文字需要细读,正如他的人一样

杨澜凭海临风读后感篇六
《保留一份阅读记忆——10年阅读热点回溯》

保留一份阅读记忆——10年阅读热点回溯

作者:卢可思

没有深入下去的“人文精神讨论”

1994年,人文精神的讨论由上海的一批中青年学者发起,所反映的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文知识分子感受到的持久压力,所涉及的问题相当广泛,如知识分子生存的外部政治和经济条件变化、大众文化的兴起、道统与学统等。《读书》1994年第3、4、5期连着3期刊载了上海12 位学者的对话。《东方》1994年第5期发表了王蒙针锋相对的讨论意见。双方各有根据,只有局部的对话,没有全面的交锋。讨论未能真正深入下去,自然也无结果,但还是对1990年代的中国文化界产生了一些影响。

“星光”下的阅读

1995年赵忠祥以《岁月随想》开启了明星出书的热潮。以前明星大多不擅长写作,也就没有动过写书的念头。可是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公众中间蕴藏着了解明星的巨大需求也就意味着明星出书具有巨大的市场。赵忠祥的《岁月随想》出版不足3月,连印5次,印数达55万册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尽管“文化人”总是对明星的文字表达水平持挑剔态度,但是大众似乎并不这么“较真儿”。杨澜的《凭海临风》(1996)、倪萍的《日子》(1997)、水均益的《前沿故事》(1998)、白岩松的《痛并快乐着》(2000)、崔永元的《不过如此》(2001)、冯小刚的《我把青春献给你》(2003)等等,一个接着一个,纷至沓来。君不见,“星光”灿烂而没有出书的还有几人?

数字时代的召唤

比尔·盖茨是信息时代当之无愧的英雄,其《未来之路》(1995)一书的中文版和英文版几乎同时面世。由于书出得恰逢其时,写得又很通俗,引起广泛的阅读热情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据说,书刚出不久,中央有关部门就到出版社要书以备研究。这本书和尼葛洛庞帝的《数字化生存》(1996)完成了很多中国人进入数字时代的启蒙。

乔伊斯迟到了!

爱尔兰作家乔伊斯1920年代的意识流小说《尤利西斯》,在1994年同时出版了译林出版社和人民文学出版社两个译本。虽然公认此书晦涩难懂,但还是受到读者追捧,销量不俗。阅读《尤利西斯》,“中国作家可以向乔伊斯学习如何深入探索人物的心理机制,如何全面、立体地塑造人物形象。学习他从语言到文体,从心理到生理,以及他所极大发展了的意识流写作技巧”。不过,不少文艺界的学者觉得《尤利西斯》在现在这个时候才引进有点“落伍”,不会产生冲击性影响。

书生情趣

1995年开始出版的“书趣文丛”先后出了6辑,比较集中地体现了1990年代以来学者散文、随笔出版热和阅读热的诸多特征。据说 1990年代是一个“思想家淡出,学问家凸显”的时代,学问家如何使更多的人认识他们的价值理念或文人情趣,必须有一个可以承载的形式,学者散文、随笔热便是其表现之一。

学者“小群落”自发办刊舒展个性

民间性的“学刊”以前不是没有出现过,但是1990年代尤其是中期以后如雨后春笋般一个接一个冒出来,却是这个时代特有的新景观。较著名者如《学人》(1991)、《原学》(1994)、《原道》(1994)、《学术思想评论》(1997)、

《中国学术》(2000)。他们大致上摒弃了1980年代激进的文化批判姿态,以一种更加建设性的学理探讨为特征。

亨廷顿难觅知音

香港《二十一世纪》1993年10月号翻译发表了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一文。作者认为,今后文明冲突将取代意识形态、经济冲突,成为未来国际政治斗争的主线,并提出西方文明要防范儒家与伊斯兰两大文明的联合。此文立论惊人,引发了热烈争论。国内学术界、思想界约在1994、1995年针对此文展开广泛的讨论,似乎没有人赞同亨氏的观点。

“新张爱玲”细说上海旧事

1995年出版的王安忆的长篇小说《长恨歌》在《钟山》连载时就受到读者和评论家的关注。小说以一个上海弄堂的女儿王琦瑶50年的经历勾勒了上海这座城市 50年间特有的市民文化气息。据说获得了女性读者的认可,遭到了相当多的男性读者的批评。由于王安忆的女性身份,处理的是上海市民生活题材,颇有人将她与张爱玲作比较。

“煽情”乎?“庄严”乎?

1995年首届“大家·红河文学奖”授予莫言的《丰乳肥臀》(1996年1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单行本),书名的煽情引起了不少非议,但作者坚持认为“丰乳”、“肥臀”最美丽、最神圣、最庄严当然也是最朴素的物质形态,如此命名是为了重新找回庄严的朴素,并无媚俗之意。有评论家认为,“这是一部熔人性、女性、母性与爱情、亲情等人间至情于一炉的重型制作”。

观照当下的历史专题研究

从表面上看,1995年茅海建的《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只是在近代史领域的“熟地”鸦片战争所开展的一项专题研究,但作者真正关心的是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他试图探讨在近代初始阶段,中英双方以各自不同的物质技术、政治体制、道德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相遇,在彼此又缺乏“跨文化”沟通的条件下,如何导致了中国传统的“天朝”体制由不适应近代国际惯例,到不得不去适应的历史过程。直到今天这一进程还在支配着中国的国际与国内政策,所以,阅读这本书随时使人发生“似曾相识”的联想,这是一本近代史的专门著作能够激起专业圈外人士极大兴趣最根本的原因。

《读书》变了

1996年4月,沈昌文告别《读书》。既深入学术文化界的前沿思考,又始终以“一般读者”为念,笔法轻松活泼,是《读书》的独特风格。而对形成此风格贡献最大者,当推杂志的长期当家人沈昌文。沈公离开后,杂志风格有了较大转变,所刊文章专门程度加深,使杂志在读者中影响力有所减弱。 2003年沈公将主持杂志期间所写的“编后语”汇集成《阁楼人语》一书,读者从中可以领略这位出版界名流的见识、眼光和幽默。

“读图时代”

“地球人都知道”,现在是“读图时代”。开启“读图时代”的很可能非山东画报出版社的《老照片》系列出版物(1996年开始)莫属。起初的《老相册》、《知青老照片》、《老房子》等还有人说是“跟风”之作。如今,类似的书已经被自然地接受了。从市场的检验来看,“图文书”大多更受读者青睐,或许这是因为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已难以静下心来捧读一本纯文字书了。而有的“图文书”配图完全不着边际,徒增读者购书成本而已。

周国平的两种遭遇

周国平一贯强调自己的文学创作和哲学研究是统一的,都是灌注了自己生命体验的结晶。现实状况是,他在哲学界的不被承认和他在哲学界外获得广泛的声誉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周国平最广为流传的著作是1996年出版的《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1996年出版的两个版本累计印数达9 万5千册,据1998年初《中国图书商报》的报道,盗版数至少在20万册以上,2000年的插图珍藏版也在不断重印之中。周国平最新推出的《岁月与性情 ———我的心灵自传》也引发了购阅热潮,其中对个人生活和心迹的披露以及对某些人事的负面描述,都颇值得注意或者引起了争议。

民族主义浮出水面

1996年《中国可以说不》的两位年轻作者张藏藏、宋强明确地以民族主义者自命,他们自认为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者,没有谩骂,没有简单粗暴地喊口号,只是本着爱国情怀进行理性判断和感情梳理。发展中国家面临实现现代化与捍卫民族利益的双重要求,这种内在的紧张使得民族主义成为一种经常性的社会政治选择,成为现代化的一种并非暂时的伴生现象,在此背景下,张、宋两位作者标榜的姿态是有其特殊意味的,这也是这本书引起国内外强烈关注的原因。

“浪漫骑士”一骑绝尘

1997年4月11日,作家王小波英年早逝,使这位以自由主义思想写作杂感的作家身上蒙上了一层悲情的色彩。其小说“时代三部曲”、杂感集《沉默的大多数》等为他赢得了极大的“身后名”,有人竟以“王小波门下走狗”自称,这在当代作家中几乎是独一无二的。他与社会学家李银河纯真浪漫的爱情生活也为人们传诵,2004年王小波、李银河的情书以《爱你就像爱生命》为名出版。

倾听村落里人性的呼吸

《蒙塔尤:1294 1324年奥克西坦尼的一个山村》(1997)是对中世纪法国南部一个小山村社会生活的全面细致的描写,是微观史、心态史研究的代表作之一。作者把历史学与人类学的视野、材料小心地缝合在一起,织成了一块色彩斑斓、情趣盎然的锦缎。原来历史可以这样来研究。此书或可重塑学者们对于历史学的认知。

斯蒂格利茨带来《经济学》旋风

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无论是在经济理论方面,还是在社会地位方面,都是当今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他的教科书《经济学》对现代经济学的方方面面提供了百科全书式的入门导引,“最精彩的地方,是说明政府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说明信息经济学的基本规律”。该书从青年学生和普通老百姓熟悉的事情讲起,文字深入浅出,内容博大精深,极具吸引力。1997年在中国翻译出版了原著第一版,3年内又很快翻译出版了原著第二版。斯氏深谙市场规则,特意在第二版的中文版加进了有关中国的一章。前后两版均引起了阅读的一阵旋风。以教科书译本的形式来使更多的人了解现代经济学的最新进展,斯蒂格利茨堪称最佳代表。

黄仁宇与吴思———史学圈外的史学阅读

1997年三联书店开始出版“黄仁宇作品系列”,2001年其回忆录《黄河青山》翻译出版。黄氏以《万历十五年》一书流传最广,自1980年代初期以来一直盛行不衰,此书写法、文风及背后蕴涵的历史观学界都有广泛的讨论。吴思的《血酬定律:中国历史中的生存游戏》(2003)等著作与黄仁宇的作品一样的是,作品中糅合了作者丰富的社会经验和人生体会,在表述中考虑了一般读者的阅读需求。专业史学作品往往“足不出圈”,从业者颇为抱怨读者冷落了自己,黄仁宇

和吴思的例子有力地告诉我们,“不是我不喜欢史学,是有些著述使我不喜欢史学”。

青春无忌

1998年,25岁的北大中文系研究生余杰出版《火与冰———一个北大怪才的抽屉文学》一书。此书一出,余杰立刻暴得大名,此后在媒体上频频露脸,书也一本接着一本地出产。成为一时的焦点人物之后,自然也成为文化界争议批评的靶子之一。

严肃书评的轰动效应

1998年《历史研究》第1期刊登了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葛剑雄、曹树基的长篇书评《是学术创新还是低水平的资料编纂———评杨子慧〈中国历代人口统计资料研究〉》,尖锐地批评了杨著错误过多,漠视他人学术成果等问题,认为这项研究“从总体上说是不合格的”,是“一个基本失败的课题”,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学术委员会的评审意见也不恰当。此文是近年来提倡学术规范、严肃书评活动的重要作品,曾引起过强烈的反响。一篇书评能有轰动效应,其实恰反映了此前敢说真话的严肃书评、批评性书评实在是太缺乏了。

永远的“家书”

1998年《傅雷家书》出了第5版,字数由22万字增加到27万字,此前的一次是由15万字增加到22万字。自从1981年此书初版以来,累计印数已逾百万册。书中包含了一位父亲对儿子的殷殷之情,谈艺术,谈人生,可以听到在别的场合不易听到的深切感受。同时,此书也折射出20世纪中国社会政治变迁过程中一位知识分子特具的情怀。

科学文化阅读方兴未艾

1998年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的“哲人石丛书”开始出版,到2004年已有50多种。在1990年代中期以来兴起的科学文化出版热中,“哲人石”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此前有名气甚大的“第一推动丛书”、“科学大师佳作系列”等,此后则有“新视野丛书”、“盗火者译丛”等。这些书超越了传统的科普,展现了科学作为一种独特文化和重要思想资源的魅力。在知识为基础的高科技社会里,如何看待科学至关重要;而当科学只为少数人所拥有,民主就成了没有意义的空话 ———科学文化图书的出版和阅读,意义都可以提到这一层面来理解。

阅读“老大学”

1998年北大百年校庆引发的出版和阅读热潮,在90年代的大学校庆里面是首屈一指的。只有2001年清华90年校庆约略可以比肩。据估计,北大校庆出版的书籍总数有50种左右,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陈平原的《老北大的故事》等。该书以扎实的现代学术与教育关联史研究见长。

语文教育问题讨论———“厚积厚发”

中学语文教材的泛道德化、泛政治化,过于强调语言点的烦琐分析,轻视课文的人文性和欣赏性,久已引起人们的不满。1997年11月开始在包括语文教育界在内的文化界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在1998年达到高潮,所刊发的文章数量甚多,难以准确统计。《光明日报》、《文汇报》等全国大报开辟专栏展开讨论。 2000年著名作家王蒙、刘心武亲自“掌勺”,做成《课外语文》这道“名菜”,钱理群等领衔的《新语文读本》也受到好评。今天中学语文教材已经有了很大改观,但是围绕语文教学、高考作文命题的讨论仍余波荡漾。

葛兆光提出思想史新理念

1998年葛兆光出版《中国思想史》第1卷,3年后出版第2卷。葛氏以一人之力,撰写贯通古今的思想通史,其学识储备和勇气值得佩服。此书最惹人注意的是,极大的扩展了思想史的文献范围,提出了把知识、思想和信仰世界作为思想史处理对象的理念。

钱能通“读”?

10年间商业运作介入图书最著名的例子,莫过于1998年12月北京中关村的科利华软件公司斥巨资推广《学习的革命》一书了。虽说科利华投资1亿元、 100天内销售1000万册的宏伟目标不曾实现,但是41天发行287万册的业绩还是向人们显示了商业化时代金钱对人们的购买、阅读行为产生了多么大的影响力。

翻译质量问题积重难返

1999年2月10日《中华读书报》发表倪乐雄的《孟子变成“门修斯”———学术界必须关注的问题》,对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1998)一书的译名错误进行尖锐的批评,由此引发对翻译质量、大学教育中忽视基础学科、教师评职称的数量要求等当前重要问题的思考。与此文所发掘的“根源”相类似的言论在近些年早已成筐成堆,现状似乎还照旧。作者所揭示的“枝叶”即译名问题,随着一句口头禅———孟子变成“门修斯”——— 反倒让谁都记住了。

文学刊物转向“大文学”

1999年,一些文学期刊在经历了前几年的不景气之后,纷纷放弃了纯文学的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四大件”追求,转向“大文学”寻求更大的市场份额。《小说家》将文学史学和文化史学作为关注焦点,《黄河》以思想文化作为核心,《芙蓉》将艺术与出版推到了显著的位置,《青年文学》新设的“话语空间” 为人们展示了一个开阔的文化视野和思想天地。

影视与文学“恋爱”了

1990年代之后,文学日益失去了其号召力,很少有一部作品再像1980年代那样被各个阶层的人们竞相传阅、评说,但改编成影视的作品属于例外。影视使原作插上了影像的翅膀,飞得更远,也使作家的名气扩展到了大众之中。海岩也许是这个时代在观众/读者(尤其是女性)里面最成功的作家,从早期的《便衣警察》到近年的《永不瞑目》、《玉观音》等都火得一塌糊涂。到后来,已经不是影视为海岩增加声名,而是海岩这个名字成为了收视率的保证。这几年很出名的例子还有二月河《雍正皇帝》(1994)之于《雍正王朝》、石钟山《父亲进城》系列(1998)之于《激情燃烧的岁月》、刘震云的《手机》(2003)之于冯小刚的《手机》。读者/观众或者取其一,或者二者兼取,闲谈时偶尔也乐于比较比较短长。

与网络文学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于很多人而言,接触网络文学正是从1999年蔡智恒的那本《第一次亲密接触》开始的。这本书连续22个月高居内地畅销书排行榜,自那以后,一大批网络“文青”藉着网络扬名立万,如李寻欢、安妮宝贝、邢育森、俞白眉等。不过,连网络文学的热心推动者陈村都说,“网络文学只是文学的卡拉OK”。更尖刻的批评是说网络文学缺乏艺术性、思想性的追求,“网络上产生不出《红楼梦》”。但更应该注意到的是,网络开辟了文学的另一个舞台,其发表的门槛低、成本低对写作者和读者都是福音。像近年来的《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悟空传》还是带给我们新鲜的阅读体验,从文学的意义

杨澜凭海临风读后感篇七
《2012世界读书日好书赏析》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zuowendaquan/187961.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