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诗词鉴赏】
抒志报国的诗句篇一
《唐宋诗词鉴赏第十一课 一蓑烟雨任平生——抒志咏怀》
抒志报国的诗句篇二
《唐宋词第11课 一蓑烟雨任平生——抒志咏怀》
抒志报国的诗句篇三
《语文版唐宋诗词鉴赏第十一课——抒志咏怀学案》
一蓑烟雨任平生——抒志咏怀诗 学案
一、咏物抒怀诗鉴赏要点(与本单元主题有交叉)
郑板桥有一首画竹题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所谓咏物抒怀诗,就是诗人把在自然中得到感染与启迪,并把自己的感情凝注于自然景物,抒发作者思想感情,寄寓作者襟怀抱负的诗歌。
(一)常见类型
1、描摹情态类
这类诗歌只是对物象情态进行生动的描摹,从而抒发作者对物象的喜爱之情。如骆宾王的《咏鹅》: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贺知章《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苏轼《海棠》: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霏霏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更烧高烛照红妆。
头两句,描绘海棠所生长的富丽环境,表明海棠的珍贵,后两句写深夜也点燃蜡烛去欣赏海棠花,诗人爱花、爱美之情极为深切,这样做也够浪漫了,描写精致,用海棠比拟美人,更为生动。
2、托物言志类
这类诗歌表面上看好像写的都是具体的物象,仔细品味就会发现,作者是运用象征手法通过写具体的“物”,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与抱负。
让我们先来看看白居易的《白云泉》: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本诗抒情主人公是一个胸怀淡泊、精神闲适、渴望摆脱俗务,具有出世归隐思想的仕人。运用象征手法写景寓志,以云水的逍遥自在比喻恬淡的胸怀和闲适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自然风浪象征社会风浪,言浅意深,理趣盎然。
再来看看于谦的这首《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乍一看,这首诗写的是石灰从采掘、冶炼到被使用的整个过程。再细细体会,诗中每一句既是在写物“(石灰)”,实际上也是在写人,写作者自己不怕“千锤万凿”、“烈火焚烧”甚至“粉骨碎身”也在所不惜的大无畏革命英雄主义气概。
再来看看清代“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的《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一幅傲然挺立、坚贞不屈的劲竹形象浮现在我们的脑海中。立根破岩,咬定青山,千磨万击,屹立挺然。这副铮铮傲骨也正是诗人所追求和向往的,他那种坚定的意志、顽强的精神和不向邪恶势力屈服的气节通过这首诗表现得淋漓尽致。
3、咏物抒怀类
在咏物类诗歌中,咏物抒怀型的诗歌可以说俯拾即是。这类诗与托物言志类的诗有许多相似之处,只是它抒发的情感相对来说是短暂的,与“物”所处的具体环境和作者当时的个人处境关系更密切。
像初唐诗人虞世南,曾写过一首咏蝉的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诗的前两句描写了蝉的外形和性情,后两句议论,揭示了蝉声传得远的原因。在这里,蝉的“垂緌”有点像古时的官帽,实际上是代指作者自己,“饮清露”则象征着作者像蝉一样的清廉。“非是藉秋风”表明他认为自己口碑好,声名远播,并不是由于自己位高权重,而实实在在是因为自己“德高”的缘故。诗中露出作者对自己才能品德的高度自信,甚至带有几分自鸣得意的意味。
而同样是咏蝉,李商隐的感受却与虞世南大不一样: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李商隐生在晚唐,一直处在“牛李党争”的旋涡中,始终不得志,心情常常处于忧愁苦闷之中。这首诗,他托物自嘲,蝉因处在高高的树梢上,只能吸风饮露,叫的声音再大也没有用,白白地浪费精力,自己不也是这样吗?因为太清高,不趋炎附势,即使不停地写诗文,鸣不平,甚至写到才思枯竭,都不见什么反应,多么令人伤心啊!诗人那种牢骚哀怨、怀才不遇的悲愤心情在这里得到了充分展现。
与贺知章《咏柳》相比,曾巩《咏柳》“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实际上托物寓意,揭露、讽刺得势便猖狂的小人,警告他们必定没有好下场。
4、以物喻人类
这类诗歌所描写或吟咏之“物”与某一类型、某一群体的人相似,而不单单指向作者自己。像北宋宰相李纲所作的《病牛》就是其中典型的一首:
耕田千亩实千箱,精疲力竭谁抚伤。
但求众生皆得饱,何辞羸病卧残阳?
“耕田千亩”、“精疲力竭”表明了牛的勤劳卖力,“实千箱”突出了牛劳动成果的丰硕和其对人类的贡献,然而尽管这样的居功至伟,牛却依然无怨无悔,任劳任怨:只要天下众生都能吃饱饭,何必计较自己年老体衰、病卧残阳之中呢?作者这首小诗既是对病牛的崇敬和礼赞,同时也是对像老牛一样勤劳朴实、无私奉献的广大劳动人民群众的讴歌和赞颂。
5、托物言理类
苏轼的《琴诗》就是此类诗歌最好的例子:
若言弦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这首诗表面上看是探索了琴声产生的根源,而实际上,作者是想通过这首诗揭示文学艺术作品创造产生的道理,那就是:在文艺作品创作中,素材与技巧同等重要,二者缺一不可。就象弹琴一样,只有将“琴(素材)”与“指(技巧)”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可产生优美的琴声(优秀的文学作品)。这类诗的主要特点是通过具体的物象来说明一些“事理”,即通过某个具体事物的“理”,引申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大道理。在理学兴盛的宋代,写这种类型诗歌的人最多。
(二)咏物抒怀诗的常见情感
一首好的咏物诗,不仅以其生动的形象和强烈的美感吸引读者,而且有意无意地、或深或浅地透过所咏之物,或流露作者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理想,或隐含生活的道理。那么,通过所咏之物所寄托的情志,通常有哪些呢?
1、抒写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受。
古代文人,往往恃才傲物、随心所欲、率性而为,因而在统治者看来是格格不入的,是不能受到重用的。于是,感叹生不逢时,英雄无用武之地便成了文人屡见不鲜的作品主题。屈原、宋玉、李白、李贺、李商隐„„名单可以开出一长串。如以下两首:
题榴花 (朱熹)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苍台落绛英。
杨柳枝 (白居易)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榴花开得那么鲜艳;柳色嫩黄,柳枝条条柔软如丝,但是或是没有车马,或是长在荒园里,又有谁来欣赏呢?
2、表达自甘寂寞、坚贞不屈、高洁脱俗(不同流合污)的气节。
当国家政治腐败甚至灭亡、统治者昏庸无能、奸佞小人为非作歹时,是随波逐流,还是洁身自好?大多数是会选择后者的,因为他们是读过书的,不知不觉中受到先烈们的影响,因而有着高尚的气节。
画菊 (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无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花开不并百花丛”是一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脱俗,“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是一种宁愿粉身碎骨也不委曲求全的坚贞不屈。
3、厌恶官场,追求自由、隐逸、淡泊闲适等的生活。
在官场呆久了,上有皇上压着,下有臣子们钩心斗角,尽职些的还得为百姓劳碌奔波,时间久了,难免有身心俱疲之感,于是渴望摆脱官场,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便成了咏物诗中常常寄托的一种情感。
画眉鸟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又如上文中的白居易的《白云泉》。在林间啼叫比在笼中自由自在得多,不是一种对自己的向往对官场的厌倦吗?而白云泉何必奔冲山下去呢?山上才没有风浪险恶,自由自在。
(三)咏物抒怀诗的常用手法
1、整首:
托物言志(借物喻人)。托物言志:就是诗人把自己的某种理想、人格或感情融于某种具体事物,就是物与志的结合。所以,只要是咏物抒怀诗,肯定会用到这种手法。
2、局部:
(1)、比喻
写物的特征时使用比喻往往更形象生动。“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眼中,高高的柳树像碧玉装扮成,万千条柳枝都垂下绿色的丝绦;“垂緌引清露,流响出疏桐”, 虞世南看到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像下垂的冠缨,故比作“垂緌”。
(2)、拟人
拟人常常会使物带上人的色彩。如《石灰吟》中,“烈火焚烧若等闲”表现了石灰临难不惧、处变不惊的非凡气度,“粉骨碎身浑不怕”表露了石灰甘愿献身的美德。
(3)、对比、衬托
为了更加突出物本身的特征,常常把所咏之物跟其他物进行对比,或者用其他物来衬托所咏之物。“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王冕《白梅》),把梅与混芳尘的桃李对比,显梅之高洁守志;“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无穷”(郑思肖《画菊》),将独立疏离的菊花和丛中百花作对比,突出菊花自甘寂寞。
(4)、环境烘托
写到物生长的外部环境往往就是用环境来突显物的品质。如:“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以冰雪林来烘托梅,突出梅的坚毅耐寒;“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用大雪来烘托青松。
总之,以上几种手法很多咏物诗都会用到,但绝对不是所有的咏物诗都会用到,也不是所有的咏物诗都仅仅只有这几种手法。
二、咏史诗与咏怀诗
1、咏史诗
我国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江山胜迹,人物风流。尽管历史如大浪淘沙,但无数前人在历史舞台上叱咤风云,留下多少辉煌业绩,令人钦佩仰慕;留下多少经验教训,让人唏嘘感慨。于是以历史故事、古人事迹为题材的怀古咏史之作在魏晋甚至更早一些时候便已产生,到了唐代蔚然成风,甚至出现了像刘禹锡、杜牧等卓有成就的咏史大家。
咏史诗多以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融合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或喟叹朝代兴亡的变化,或感慨岁月倏忽变幻,或讽刺当政者的荒淫无耻,从而表现作者阅尽沧桑之后的沉思,蕴涵了深沉的伤今怀古的忧患意识。咏史诗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刘禹锡、杜牧等。刘禹锡的咏史诗名篇有《西塞山怀古》、《乌衣巷》、《石头城》、《蜀先主庙》等;杜牧的咏史绝句被人称为“二十八字史论”,千百年来脍炙人口,足见其艺术造诣之深,其咏史诗名篇有《泊秦淮》、《过华清宫绝句》、《赤壁》、《登乐游原》、《题乌江亭》等。
鉴赏咏史诗,要注意从以下几个角度去掌握。
①弄清作品所涉及的历史事实、有关人物和用典(对于典故不仅要了解典故本身的内容,更要明确作者用典的目的)。
对作品所涉及的史实和人物有所了解,这就要求我们要积累一定的历史知识,积累得越多越好。作为咏史诗,不少篇章在吟咏的人和事之外,还会引用一些典故,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就用了六个典故。对于这些典故,一定要有所了解,并且要很好地体会作者用典的目的。用典有明用的,也有暗用的,有正面用的,也有反其意而用的,在分析时,要留意。
②揣摩作者写这段历史、这个古人的意图所在。
后代作家对尘封的往事发思古之幽情,一定有现实的原因或者是触发感慨的媒介。苏轼被贬黄州,到过当地一处叫赤鼻矶的地方——传闻就是当年三国的古战场赤壁——凭吊,这赤鼻矶可以说是触发诗人感想的媒介了。辛弃疾登上京口北固亭,从历史上孙权、刘裕以京口为基地坚持抗击北方劲敌,联想到南宋小朝廷在风雨飘摇中苟且偷安,这京口北固亭就是触发诗人感想的媒介。南宋小朝廷的苟且偷安,自己的报国无门,也就是诗人引发诗思的现实原因。
③推敲作者对待这段往事、这个古人的态度,归结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诗人们由于不同的艺术技巧,不同的历史观和人生观,对于同一历史题材,可能从不同角度去反映。我们在鉴赏古诗时,要仔细推敲作者的态度,和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诗家怀古
咏史,大致有这么几种情况,一种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的思考,诗人自己并不置身其中。如杜牧和王安石都写过《题乌江亭》,杜牧为项羽自刎而惋惜:“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然而王安石却意识到项羽失败是历史的必然:“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另一种情况是把史实和现实扭结在一起,或是感慨个人遭遇,或是抨击社会现实。苏轼的《赤壁怀古》和辛弃疾的《京口北固亭怀古》就是如此。
还有一种情况是只抓住历史的一些影子,故意借题发挥,如李商隐的《贾生》就是如此。同是昭君出塞这样一个汉代的和亲故事,杜甫说“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深沉地抒发了自己对远嫁异域的姑娘的同情,他在这里只是就史论事。而王安石则说“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作者在这里“借他人酒杯,浇心中块垒”,更多地是表达自己被排挤时的心理。
④分析作者咏史抒情时的写法。
咏史诗的写法可以说是百花齐放。在构思上,有以景衬情的,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有议论引发的,如清人刘献庭的《王昭君》:“六奇已出陈平计,五饵曾闻贾谊言。取惜妾身归异国,汉家长策在和番。”对汉元帝统治的无能作了辛辣的讽刺。在章法上,或作正反对比,或是侧面烘托,不一而足。不同的写法,是由主题的需要而定的,我们要在对具体篇章的分析中仔细体味,并从中领悟作品的基本风格。
2、咏怀诗
如果说写景诗是借景来抒情的话,咏怀诗的特点就是即事抒怀。作者往往因一事有感,发而成诗,即为抒怀。这类作品如果扩而大之的话,几乎可以涵盖所有的抒情诗。由于“诗言志”的关系,咏怀的作品相当多,内容包括思亲、送友、怀乡、赠人、表达人生感悟、抒写闲情逸趣等。
鉴赏咏怀诗,要注意从以下几个角度去掌握。
①了解作者写的是什么事。
咏怀诗往往因一点事由而发感慨,所以遇到这类作品,首先要了解引发诗人感慨的事。如张继《阊门即事》:“耕夫占募逐楼船,春草青青万顷田。试上吴门看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诗人的感慨是由登上城楼眺望而起。只见田园荒芜,百姓流散,于是诗人有感于募农为兵的政策(“占募”句是指农民估量自己要被征兵而逃亡)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又如苏轼《定风波·沙湖道中遇雨》是写路上遇雨,没带雨具,雨后遂晴,由这么一件小事诗人生发出既不为忧患而动摇,也不为喜乐而忘形的人生感悟。
在了解引发诗人感慨的事的时候不能过于粗疏,即使相似的事,在不同的情形和不同的作者笔下会有不同的陈述。同是怀亲思乡,杜甫《月夜》是在战乱离散、月夜清冷的情景中思念妻子;李煜《浪淘沙》是在国破身囚、欢梦醒来的景况中痛悼故国;朱弁《春阴》是在被拘塞北、春寒阴冷的环境中盼望返乡。由于引发感慨的事由不一样,诗人抒发的感情和采取的笔法也不一样。
②体味作者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怀。
咏怀诗不比叙事诗偏重于叙事,咏怀诗重点在于其“抒怀”的性质,也就是诗中作者不是着重于客观冷静地叙述,而是比较明显地直抒自己的情怀。如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诗的开头两句以问答的形式和对眼前环境的叙写——这就是“即事”,阐发了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怀念——这就是抒怀,后两句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反衬今夜的孤寂,这是进一步抒怀。全诗语浅情深,含蓄隽永,脍炙人口,余味无穷。
③分析作者是怎样来抒发感情的。
在赏析咏怀诗“抒怀”的特点时,首先要看“事”与“怀”的结合是否高明。李白的《春夜洛
抒志报国的诗句篇四
《一蓑烟雨任平生-----抒志咏怀(第二学时)》
一蓑烟雨任平生-----抒志咏怀
第十一课学案(第二学时)
教师:高亚飞
《满江红》
学习目标
1、通过朗读,把握诗歌表达的情感。
2、通过学习,提高爱国热情。
一、作者简介
岳飞(1103-1142),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为南宋抗金名将。二十岁应募从军,身经百战,屡建奇功。因力主北伐、反对和议,被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诬陷而死,年仅三十九岁。孝宗时追谥武穆,宁宗时追封鄂王。有《岳武穆集》,为后人所编。
二、背景介绍
这是一首气壮山河、光照日月的传世名作。绍兴十年(1140),岳飞挥师北伐,大破金兵于偃城。 进抵距汴京仅四十五里的朱仙镇后, 他对部下说:“直抵黄龙(今吉林农安,金故都),与诸公痛饮耳。”这是以恢复为己任的岳飞的素志。
三、整体感知
1.老师范读。背景音乐:贝多芬《命运》交响曲
2.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四、朗读,说理解。
1、运用个人自由读、指名读、南北两面对抗读、齐读、默读等不同形式,根据手头资料,同桌合作解决诗歌的大意,教师以让学生当小老师的形式检查疑难语句。
(1)“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明确:这两句话很好理解,可作用很大,接着上面表达出壮烈胸怀,急切期望早日为国家收复山河。不能等待了!到了白了少年头,那悲伤都来不及了。它有力地结束词的上片所表达的作者心情。
(2)“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为什么“朝天阙”不能改成“传捷报”?
明确:以此收尾,既表达要胜利的信心,也说了对朝庭和皇帝的忠诚。岳飞在这里不直接说凯旋、胜利等,而用了“收拾旧山河”,显得有诗意又形象。
2、小组合作归结上下阙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板书)上:立功报国的愿望
下:还我河山的信念
五、本词主旨
此词即抒发他扫荡敌寇、还我河山的坚定意志和必胜信念,反映了深受分裂、隔绝之苦的南北人民的共同心愿。
六、情感基调
全词声情激越,气势磅礴。
七、(附)赏析
开篇五句破空而来,通过刻划作者始而怒发冲冠、继而仰天长啸的情态,揭示了他凭栏远眺中原失地所引起的汹涌激荡的心潮。
接着,“三十功名”二句,上句表现了他蔑视功名,唯以报国为念的高风亮节,下句则展现了披星戴月、转战南北的漫长征程,隐然有任重道远、不可稍懈的自励之意。
“莫等闲”二句既是激励自已,也是鞭策部下:珍惜时光,倍加奋勉,以早日实现匡复大业。耿耿之心,拳拳之意,尽见于字里行间。它和《汉乐府·长歌行》中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一样,是被后人奉为箴铭的警策之句。
下片进一步表现作者报仇雪耻、重整乾坤的壮志豪情。
“靖康耻”四句,句式短促,而音韵铿锵。“何时灭”,用反诘句吐露其一腔民族义愤,语感强烈,力透字背。
“驾长车”句表达自已踏破重重险关、直捣敌人巢穴的决心。
“壮志”二句是“以 牙还牙,以血还血”式的愤激之语,见出作者对不共戴天的敌寇的切齿痛恨。
结篇“待从头”二句再度慷慨明誓:等到失地收复、江山一统之后,再回京献捷。 全词以雷贯火燃之笔一气旋折,具有撼人心魄的艺术魅力,因而一向广为传诵,不断激发起人们的爱国心与报国情。
八、关于本词作者的争议
近人余嘉锡先生《四库全书提要辩证·岳武穆遗文》考证出此词为明人所作而托名于岳飞。夏承焘先生进一步证成其说。但持异议者也不乏其人。因此,此词的作者及背景等问题都须进一步探讨,这里不便详及。
【水龙吟 辛弃疾鉴赏】(参照赏析自主学习)
这首词作于乾道四至六年(1168-1170)间建康通判任上。这时作者南归已八、九年了,却投闲置散,作一个建康通判,不得一遂报国之愿。偶有登临周览之际,一抒郁结心头的悲愤之情。建康(今江苏南京)是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的都城。赏心亭是南宋建康城上的一座亭子。据《景定建康志》记载:“赏心亭在(城西)下水门城上,下临秦淮,尽观赏之胜。”
这首词,上片大段写景:由水写到山,由无情之景写到有情之景,很有层次。开头两句,“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是作者在赏心亭上所见的景色。楚天千里,辽远空阔,秋色无边无际。大江流向天边,也不知何处是它的尽头。遥远天际,天水交溶气象阔大,笔力遒劲。“楚天”的“楚”地,泛指长江中下游一带,这里战国时曾属楚国。“水随天去”的“水”,指浩浩荡荡奔流不息的长江。“千里清秋”和“秋无际”,显
出阔达气势同时写出江南秋季的特点。南方常年多雨多雾,只有秋季,天高气爽,才可能极目远望,看见大江向无穷无尽的天边流去的壮观景色。下面“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三句,是写山。“遥岑”即远山。举目远眺,那一层层、一叠叠的远山,有的很象美人头上插戴的玉簪,有的很象美人头上螺旋形的发髻,景色算上美景,但只能引起词人的忧愁和愤恨。皮日休《缥缈峰》诗:“似将青螺髻,撒在明月中”,韩愈《送桂州严大夫》诗有“山如碧玉”之句(即簪),是此句用语所出。人心中有愁有恨,虽见壮美的远山,但愁却有增无减,仿佛是远山在“献愁供恨”。这是移情及物的手法。词篇因此而生动。至于愁恨为何,又何因而至,词中没有正面交代,但结合登临时地情景,可以意会得到。北望是江淮前线,效力无由;再远即中原旧疆,收复无日。南望则山河虽好,无奈仅存半壁;朝廷主和,志士不得其位,即思进取,却力不得伸。以上种种,是恨之深、愁之大者。借言远山之献供,一写内心的担负,而总束在此片结句“登临意”三字内。开头两句,是纯粹写景,至“献愁供恨”三句,已进了一步,点出“愁”、“恨”两字,由纯粹写景而开始抒情,由客观而及主观,感情也由平淡而渐趋强烈。一切都在推进中深化、升华。“落日楼头”六句意思说,夕阳快要西沉,孤雁的声声哀鸣不时传到赏心亭上,更加引起了作者对远在北方的故乡的思念。他看着腰间空自佩戴的宝刀,悲愤地拍打着亭子上的栏干,可是又有谁能领会他这时的心情呢?这里“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三句,虽然仍是写景,但无一语不是喻情。落日,本是日日皆见之景,辛弃疾用“落日”二字,比喻南宋国势衰颓。“断鸿”,是失群的孤雁,比喻作为“江南游子”自己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境。辛弃疾渡江淮归南宋,原是以宋朝为自己的故国,以江南为自己的家乡的。可是南宋统冶集团根本无北上收失地之意,对于像辛弃疾一样的有志之士也不把辛弃疾看作自己人,对他一直采取猜忌排挤的态度;致使辛弃疾觉得他在江南真的成了游子了。“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三句,是直抒胸臆,此时作者思潮澎湃心情激动。但作者不是直接用语言来渲染,而是选用具有典型意义的动作,淋漓尽致地抒发自己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悲愤。第一个动作是“把吴钩看了”(“吴钩”是吴地所造的钩形刀)。杜甫《后出塞》诗中就有“少年别有赠,含笑看吴
钩”的句子。“吴钩”,本应在战场上杀敌,但现在却闲置身旁,只作赏玩,无处用武,这就把作者虽有沙场立功的雄心壮志,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也烘托出来了。第二个动作“栏干拍遍”。据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记载,一个“与世相龃龉”的刘孟节,他常常凭栏静立,怀想世事,吁唏独语,或以手拍栏于。曾经作诗说:“读书误我四十年,几回醉把栏干拍”。栏干拍遍是胸中有说不出来抑郁苦闷之气,借拍打栏干来发泄。用在这里,就把作者雄心壮志无处施展的急切非愤的情态宛然显现在读者面前。另外,“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除了典型的动作描写外,还由于采用了运密入疏的手法,把强烈的思想感情寓于平淡的笔墨之中,内涵深厚,耐人寻味。“无人会、登临意”,慨叹自己空有恢复中原的抱负,而南宋统治集团中没有人是他的知音。后几句一句句感情渐浓,达情更切,至最后“无人会”得一尽情抒发,可说“尽致”了。读者读到此,于作者心思心绪,亦可尽知,每位读者,也都会被这种情感感染。
上片写景抒情,下片则是直接言志。下片十一句,分四层意思:“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这里引用了一个典故:晋朝人张翰(字季鹰),在洛阳作官,见秋风起,想到家乡苏州味美的鲈鱼,便弃官回乡。(见《晋书•张翰传》)现在深秋时令又到了,连大雁都知道寻踪飞回旧地,何况我这个漂泊江南的游子呢?然而自己的家乡如今还在金人统治之下,南宋朝廷却偏一隅,自己想回到故乡,又谈何容易!“尽西风、季鹰归未?”既写了有家难归的乡思,又抒发了对金人、对南宋朝廷的激愤,确实收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是第二层意思。求田问舍就是买地置屋。刘郎,指三国时刘备,这里泛指有大志之人。这也是用了一个典故。三国时许汜去看望陈登,陈登对他很冷淡,独自睡在大床上,叫他睡下床。许汜去询问刘备,刘备说:天下大乱,你忘怀国事,求田问舍,陈登当然瞧不起你。如果是我,我将睡在百尺高楼,叫你睡在地下,岂止相差上下床呢?(见《三国志•陈登传》)“怕应羞见”的“怕应”二字,是辛弃疾为许汜设想,表示怀疑:象你(指许汜)那样的琐屑小人,有何面目去见象刘备那样的英雄人物?这二层的大意是说,既不学为吃鲈鱼脍而还乡的张季鹰,也不学求田问舍的许汜。作者登临远望望故土而生情,谁无思乡之情,作者自知身为游子,但国
势如此,如自己一般的又何止一人呢?作者于此是说,我很怀念家乡但却绝不是像张翰、许汜一样,我回故乡当是收复河山之时。作者有此志向,但语中含蓄,“归未?”一词可知,于是自然引出下一层。“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是第三层意思。流年,即时光流逝;风雨指国家在风雨飘摇之中,“树犹如此”也有一个典故,据《世说新语•言语》,桓温北征,经过金城,见自己过去种的柳树已长到几围粗,便感叹地说:“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树已长得这么高大了,人怎么能不老大呢!这三句词包含的意思是:于此时,我心中确实想念故乡,但我不不会像张瀚,许汜一样贪图安逸今日怅恨忧惧的。我所忧惧的,只是国事飘摇,时光流逝,北伐无期,恢复中原的宿愿不能实现。年岁渐增,恐再闲置便再无力为国效命疆场了。这三句,是全首词的核心。到这里,作者的感情经过层层推进已经发展到最高潮。面就自然地收束,也就是第四层意思:“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英雄泪。”倩,是请求,“红巾翠袖”,是少女的装束,这里就是少女的代名词。在宋代,一般游宴娱乐的场合,都有歌妓在旁唱歌侑酒。这三句是写辛弃疾自伤抱负不能实现,世无知已,得不到同情与慰藉。这与上片“无人会、登临意”义近而相呼应。
这首词,是辛词名作之一,它不仅对辛弃疾生活着的那个时代的矛盾有充分反映,有比较真实的现实内容,而且作者运用圆熟精到的艺术手法把内容完美地表达出来,直到今天仍然具有极其强烈的感染力量,使人们百读不厌。
抒志报国的诗句篇五
《黄海抒志》
黄海抒志
谷培生
我站在旅顺港东南侧黄金山前海角的电岩炮台上,眼前就是湛蓝的黄海。尽管天气晴朗,但我还是没有望见山东的威海。我知道,旅顺与威海是渤海的犄角,是黄海的依托,共同构成“京津的钥匙与门户”。
中国近代史的耻辱,病根生在北京的紫禁城,病态却表现在海岸线。南至广州湾,北到渤海口,万里海岸线上,刻满了中国近代的悲壮史、耻辱史。
中国四大领海中最为开阔的黄海,在一百年前,就流淌着屈辱的泪水,翻腾着不屈的怒涛。
1894年(甲午年)9月17日上午11时,完成护送赴朝鲜增援部队任务的北洋海军战舰,在准备返航时,发现了日舰队。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一面命令军舰升火以待,一面命令军士抓紧时间吃饭,以便战斗。但许多军人面对即将爆发的海战,心存胆怯,无心吃饭。11时30分,日舰队也发现并确认了北洋舰队。——清军比日军早半小时发现敌方,半小时,在分秒必争的战场上是何等的珍贵啊!可是清军还是没有抓住主动权。在日军舰队向北洋舰队逼近的同时,日舰队统帅吉野也命令士兵用餐,并格外允许士兵吸烟,以缓和士兵面对有“亚洲第一舰队”之称的北洋舰队的压力。狭路相逢勇者胜,就从战前吃饭这一点上,我们就可以看出,清军已有败迹。一是士兵心理有障碍胆不大,气不正,未战已输三分气;二是一下午(中日甲黄海之战从9月17日中午12时50分至下午5时30分,历时4小时40分)的恶战,日军吃饱了饭,而清军许多士兵饿着肚子,体力上又输三分。
中国人历来提倡处惊不变,每临大事有静气。这就是强调心理素质的必要性、重要性。然而国人的心理素质,就整体而言,是亟待提高的。因为国人有听风就是雨的流感症,有谈虎色变的底虚症。联系到近时许多人
对“非典”、对“禽流感”的恐慌行为,不是发人深思、令人震惊吗?我以为提高全民素质,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提高全民的心理素质。
如果说中日甲午黄海之战,是中国的耻辱,那么1904年日俄的黄海之战,更是中国人的悲哀。
黄海是中国的领海,这一点清政府是十分清楚的,日本和俄国也是心知肚明的。然而在中国近代,日俄两国争夺旅顺、争夺大连、争夺黄海,争夺中国的领土、领海、领空。面对日俄在中国领土领海上的战事,清政府竟宣称“彼此均系友邦”,甚至将辽河以东划为日俄“交战区”,而自守什么“局外中立”。这就好比一户人家,家里来了两个强盗,强盗要抢占平民的院子,要抢占平民的房了,要抢占平民的财物,在平民的院子中、房子里,大打出手,强盗虽然都有伤残,然而受伤害最重的是这家无辜的人家,他们的房子被烧,财物被掳,妻女被辱,院内一片狼籍。就这样,这家的主人,缩在炕角里,说:“你们俩都是我的朋友,让给你们一块院子和两间房子打去吧,我是局外人,我中立!”
是满清政府软弱无能吗?也不尽然。为镇压太平天国,清政府不仅成立“江南大营”、“江北大营”,还命令大江南北各省在籍官绅举办团练,组织地主武装。湘军、淮军就是这样产生的。在镇压农民起义和盘剥劳动人民方面,清政府显示出强权政治之能。
日俄在我国东北大打出手的时候,中国留日学生组织“拒俄义勇队”,提出宁死“不为亡国人”的口号,表示要“为火炮之引线,唤起国民铁血之气节”。然而清政府勾结日本政府强行镇压,既不心慈也不手软。
崇洋媚外的腐败政府具有两面性、双重性:对敌慈悲对民刁。例如:八国联军入侵时西逃的慈禧,虽如丧家之犬,惶惶不可终日,然而一方面发布命令,要官兵对义和团“严行查办,务净根诛”;一方面任命李鸿章和庆亲王奕匡为议和大臣,要他们尽快和帝国主义商议和谈。
我们常说,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一个国家的强大,不完全在于经济,不完全在于科技,首先在于政治,在于中枢机构。“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凭的不是经济实力,不是武装势力,而是“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凭的是党中央、毛主席的英明领导,所以能“抗美援朝,打败美国野心狼!”我以为建设民主、文明、富强的国家,首要的是政治,关键的是执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面对黄海,稍有良知的中国人,都会想起中日黄海之战、日俄黄海之战,这是国耻。
面对黄河,稍有血性的中国人,都应有居安思危之心、知耻后勇之心,这是国格。
面对黄海,我说:我是中国人,我要像岳武穆一样:精忠报国。
(2004年3月15日)
抒志报国的诗句篇六
《抒发报国之志的句子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
抒发报国之志的句子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 1、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2、粉身碎骨全不顾,要留清白在人间。
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4、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5、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堕北风中。
6、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抒志报国的诗句篇七
《一蓑烟雨任平生-----抒志咏怀(第一学时)》
一蓑烟雨任平生-----抒志咏怀
第十一课学案(第一学时)
教师:高亚飞
定风波 苏轼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生平及本文写作背景 2、理解本词中的思想感情,感悟其哲理
3、鉴赏本词运用的艺术手法。
学习重点: 1、理解苏词中的思想感情,感悟其哲理 2、鉴赏本词运用的艺术手法。
学习内容
一、回顾作者
苏轼(1037~1101年),字 ,号 ,谥号 。北宋眉州眉山(即今
四川眉山)人,是宋代(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他与他的父亲 、弟弟 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且苏轼与唐代的 、 和宋代
的 、 、 、 、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 、 、 、 被称为最能代表宋代书法成就的书法家,合称为"宋四家"。苏氏四门生为: 、 、 、 。
二、背景
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词人贬谪黄州后的第三年。
三、整体感知
词的内容(上阙、下阙)
上阙主要写的内容:
下阙主要写的内容:
四、品读与探讨
(一)重点字词
1、词中“莫听”、“何妨”两个词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2、“竹杖芒鞋轻胜马”中的“轻”字有何含义?
(二)根据你的理解,分析下面的几句话,你认为在词中有什么深刻含义?
1、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2、“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给我们以怎样的人生启示?
3、回首向来萧洒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三)词中塑造了怎样的一个形象?
五、总结作者在本词中所表现出的思想感情及人生哲理,你从中得到了什么人生启示? 附:《定风波》赏析
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贬谪黄州后的第三年。写眼前景,寓心中事;因自然现象,谈人生哲理。属于即景生情,而非因情造景。作者自有这种情怀,遇事便触发了。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只“莫听”二字便见性情。雨点穿林打叶,发出声响,是客观存在,说“莫听”就有外物不足萦怀之意。那么便怎样?“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在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徐行而又吟啸,是加倍写;“何妨”二字逗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首两句是全篇主脑,以下词情都是从此生发。
“竹杖芒鞋轻胜马”。先说竹杖芒鞋与马。前者是步行所用,属于闲人的。作者在两年后离开黄州量移汝州,途经庐山,有《初入庐山》诗云:“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用到竹杖芒鞋,即他所谓“我是世间闲客此闲行”(《南歌子》)者。而马则是官员或忙人的坐骑,即俗所谓“行人路上马蹄忙”者。两者都从“行”字引出,因而具有可比性。前者胜过后者在何处?其中道理,用一个“轻”点明,耐人咀嚼。竹杖芒鞋诚然是轻的,轻巧,轻便,然而在雨中行路用它,拖泥带水的,比起骑马的便捷来又差远了。那么,这“轻”字必然另有含义,分明是有“无官一身轻”的意思。
关于“一蓑烟雨任平生”,流行有这样一种解释:“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这表示能够顶得住辛苦的生活)。”(胡云翼《宋词选》)从积极处体会词意,但似乎没有真正触及苏轼思想的实际。这里的“一蓑烟雨”,我以为不是写眼前景,而是说的心中事。试想此时“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了,哪还有蓑衣可披?“烟雨”也不是写的沙湖道中雨,乃是江湖上烟波浩渺、风片雨丝的景象。苏轼是想着退隐于江湖!他写这首《定风波》在三月,到九月作《临江仙》词,又有“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之句,使得负责管束他的黄州知州徐君猷听到后大吃一惊,以为这个罪官逃走了;结合答李之仪书中所述的“扁舟草屦,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而自觉可喜,他是这一种心事,在黄州的头两三年里一而再、再而三的表白出来,用语虽或不同,却可以彼此互证,“一蓑烟雨任平生”之为归隐的含义,也是可以了然的。
下片到“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是写实。不过说“斜照相迎”,也透露着喜悦的情绪。词序说:“已而遂晴,故作此。”七个字闲闲写下,却是点晴之笔。没有这个“已而遂晴”,这首词他是不一定要写的。写晴,仍牵带着原先的风雨。他对于这一路上的雨而复晴,引出了怎样的感触来呢?
这就是接下去的几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萧瑟,风雨声。”“夜雨何时听萧瑟”,是苏轼的名句。天已晴了,回顾来程中所经风雨,自有一番感触。自然界阴晴圆缺的循环,早已惯见;宦途中风雨的袭来,却很难料定何时能有转圜,必定有雨过天青的遭际吗?既然如此,遭受风吹雨打的人那是要望晴的吧,苏轼于此想得更深,他说无风雨更好。无风雨,则盼晴、喜晴的心事也不需有了,这便是“也无风雨也无晴”的真谛。如何得到政治上“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境界?是“归去”!这个词汇从陶渊明的“归来去兮”取来,照应上文“一蓑烟雨任平生”。在江湖上,即使是烟雨迷蒙,也比宦途的风雨好多。
上一篇:形容美丽不可方物的古诗词
下一篇:有关初三毕业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