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卉现在在做什么

| 节日作文 |

【www.guakaob.com--节日作文】

李卉现在在做什么篇一
《晨读学案12月2日》

语文科学案 序号68 高一年级(4)(12)班 教师:李卉 学生______________

晨读学案(12月2日—12月8日) 学习目标:

1、读准字音、识记词义,积累基础知识。

2、阅读鉴赏诗歌,渐渐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提高文学修养。

3、积累素材,锻炼思维,运用于写作。

学习重点:目标1、2、3

学习难点:目标2、3

学习建议:大声朗读,动手、动脑、用心。

学习过程:

一、以下各字只有一种读音,请牢记

愤懑mân 粳稻jīng 轻佻tiāo 休憩qì 悖谬bâi 风岚lán 痉挛jìng 清癯qú 修葺qì 笨拙zhuō 讽fěng刺 静谧mì 龋齿qǔ 踽踽独行jǔ 编纂zuǎn 否泰pǐ 拘泥nì 蜷曲quán 羞赧nǎn 鞭笞chī 敷衍yǎn 狙击jū 确凿záo 勖勉xù鞭挞tà 拂晓fú 巨擘bò 日晷guǐ 酗酒xù 别墅shù俯瞰kàn 镌刻juān 冗长rǒng 喧嚣xiāo 濒临bīn 讣告fù诀别juã 睿智ruì 烜赫xuǎn 波浪bō 阜盛fù

二、熟语

1.八竿子打不着。比喻关系疏远或没有关系。

就连和东方文化八竿子打不着的情人节、愚人节,也大有席卷华夏之势。 2.拔出萝卜带出泥。比喻一个犯罪分子的落网,带动了另一个犯罪分子的暴露。

共同犯罪,特别是重大经济犯罪,案犯之间盘根错节,每个案犯的存在都以其他案犯为条件。借用“拔出萝卜带出泥”的说法,他们互为萝卜,又互为泥土。在这种情况下,“拔出萝卜带出泥”就不可避免。 3.不要把鸡蛋放进一个篮子。 告诫人们进行经济活动等时不要孤注一掷,要多留几条后路。

营销专家告诫说,‘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进一个篮子’,否则一旦市场突然发生变化,企业就可能因产品的崩溃而元气大伤。 4.唱白脸。白脸:京剧中的反派角色。指扮演反面的角色,对事情采取尖酸苛刻的态度。

记得有一次妈妈生病了,她都坚持要我背乘数表,背不出就不准我吃饭。妈妈唱白脸,爸爸就唱红脸,所以当时我更喜欢爸爸多一点。 5.穿小鞋。比喻暗中报复人,刁难人。

道理明摆着,不去‘祝贺’一下,把自来水公司得罪了,以后给你“穿小鞋”,经常停水,有你受的。

三、 诗歌鉴赏

塞下曲六首(其一)

李 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注释] ①天山: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山上冬夏积雪不消。②折柳:即《折杨柳》,古乐府《横吹曲》的曲调名。③金鼓:以金为饰的战鼓。玉鞍:以玉为饰的马鞍。④楼兰:汉西域部族名。此泛指向内地侵扰的敌人。斩楼兰:用汉朝傅介子斩楼兰王的典故,意指消灭敌人。 【译文】

五月,塞外的天山依然是白皑皑的积雪;看不到鲜花开放,只有笼罩的寒气。一阵笛声飘进将士们的耳际,那是《折杨柳》的曲调,便立即联想到杨柳轻拂、生机盎然的春天。但是寒冷的天山自然看不到春天之景。战士们,清晨,在战鼓声中冲锋陷阵;晚上,抱着马鞍进入梦乡。多么希望效法傅介子,用自己的佩剑,斩杀敌酋,消灭敌人,为国立功。 [赏析]

这首诗描写天山风光和边塞生活,表现了戍边将士不畏艰苦的乐观精神和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前半部分写边地苦寒,环境艰苦。首联写边塞环境:在五月内地已是夏季,而塞外的天山依然是白皑皑的积雪;看不到鲜花开放,笼罩着一片寒气。颔联渲染气氛:一阵笛声飘进将士们的耳际,将士们听出那是《折杨柳》的曲调,便立即联想到杨柳轻拂、生机盎然的春天。但是寒冷的天山脚下,无柳可折,自然也看不到春天之景。后半部分写将士英勇战斗、杀敌为国。颈联写

紧张的战斗生活:清晨,在战鼓声中冲锋陷阵;晚上,抱着马鞍进入梦乡。尾联抒情言志:希望

效法傅介子,用自己的佩剑,斩杀敌酋,消灭敌人,为国立功。这首诗在结构上别具一格,打破了律诗以联为单位作起承转合的常式,前二联起,三联为承,末联转合。前人评曰:“天山积雪,

五月犹寒,搭上‘无花’二字,便觉凄然,塞上无春,不见杨柳,添出笛中闻得,更觉悲凉。‘随

金鼓’、‘抱玉鞍’,言无休息。落句谓唯灭而后已,语似壮而情实迫也。四十字中不假雕镂,自然

情致。”(《唐诗笺注》)

四、关于“习惯”的名句

由智慧养成的习惯,能成为第二天性。 ——培根【英】 习惯若不是最好的仆人,便就是最差的主人。 ——艾门斯【荷兰】

习惯不加以抑制,不久它就会变成你生活上的必需品了。——奥古斯丁【古罗马】

不良的习惯会随时阻碍你走向成名、获利和享乐的路上去。——莎士比亚【英】

人喜欢习惯,因为造它的就是自己。——萧伯纳【爱尔兰】

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培根【英】 科学大师爱因斯坦说:“什么是教育?当你把受过的教育都忘记了,剩下的就是教育。”换句

话说,忘不掉的才是真正的教育,而最忘不掉的是习惯。

日本教育家福泽谕吉有一句名言:“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教师。”著名心理学家

威廉.詹姆士有段名言: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

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这段名言意思是说习惯是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的。有了好习惯的孩子是走遍天下都可以放心的孩子,一身坏习惯的孩子会让你一生都不能放心,不得安宁。

孔老夫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就是说小的时候养成的习惯会像人的天性一样自

1

然、坚固,甚至说就变成你的天性了。以至于以后所取得的成功,创造的奇迹,很多方面都是小时候形成的习惯所支撑的。

细细品味这些名人所说的话,可见习惯人的一生中的重要性,因此,要具有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从小抓起,不论好习惯还是坏习惯,特别是一些不良的习惯,一旦养成很难改变。所以,学校教育应该同学生家长一同配合,共同来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这可以说当务之急,刻不容缓,这要比多考几分多拿几个优秀重要得多。 五、美文阅读

论习惯 人的思考取决于动机,语言取决于学问和知识,而他们的行动,则多半取决于习惯。所以马基雅弗利说:人的性格和承诺都靠不住。靠得住的只有习惯。他举了一个例子(是一个邪恶的例子),如果要谋杀一个人,他认为在挑选刺客时,找一个生性残忍或胆大妄为的人并不可靠,最可信任的还是那种手上曾经染过血的杀手。也许马基雅弗利忘记了刺杀亨利第三的克雷姆,刺杀亨利第四的瑞瓦雷克,以及行刺威廉公爵的约尔基和杰尔德却并非这种人。①但尽管如此,他的话还是有道理的。因为一切天性与诺言都不如习惯更有力。我们常听到有人起誓说以后要做什么,或者不再做什么;而结果却是从前做些什么,后来依然做什么。在这一点上,也许只有宗教狂热的力量才可与之相抵。除此之外,几乎一切都难以战胜习惯,以至一个人尽可以诅咒、发誓、夸口、保证——到头来还是难以改变一种习惯。

如果说个人的习惯只是把一个人变成了机械,使他的生活仿佛由习惯所驱动。那么社会的习惯,却具有一种更可怕的力量。例如印度教徒,为了遵守宗教的惯例,竟可安静地卧于柴堆上,然后引火焚身。而他的妻子也心甘情愿地与他一起跳入火炕。古代的斯巴达青年,在习惯风俗的压力下,每年都要跪在神坛上承受笞刑,以锻炼吃苦的耐力。我记得在伊丽莎白女王时代的初期,曾有一个被叛死罪的爱尔兰人,请求绞死他时用荆条而不用绳索——因为这是他们本族的习惯。在俄国说有一种赎罪的习惯,要人在凉水里成夜浸泡,直到被冰冻上为止。诸如此类的事例是太多了,由此即可以看出习惯对人的行为有多么大的控制力。

由此可见,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因此,人自幼就应该通过完美的教育,去建立一种好的习惯。我们知道,幼年学习过的语言,常常是终生不忘的。这也是一种习惯。而在中年以后再学一种新语言,就常常很困难了。在体育运动也是如此。当然也有一些人,他们终生的性格仿佛是可以不断塑造,因此可以在不断的学习中进步。但这种人毕竟太少了。 此外还必须考虑到,一种集体的习惯,其力量更大于个人的习惯。因此如果有一个有良好道德风气的社会环境,是最有利于培养好的社会公民的。②在这方面,国家与政府只能是美德的培育者,而不是播种者。更何况,还有些政府连这事也做不到呢!

【 ①此处所说的几位刺客都是十四——十五世纪时人。克雷姆行刺法王亨利第三;瑞瓦雷克刺杀亨利第四;约尔基谋刺荷兰威廉公爵,未成功,后来公爵被杰尔德刺死。②这思想是借用毕达哥拉斯的名言。有人问应如何教育子女,他答:“让他在一个具有良好法制的社会中一个好公民。”】

六、新闻素材积累与点评

一场极奢婚礼丢了多少人格

——我们或许不该仇富,我们却必须反奢。

3月18日,在海南三亚度假的游客们有幸目睹了一场盛大的婚礼、一场规模盛大的演唱会。演唱会由朱军和周涛主持,请来的明星既有王力宏、萧亚轩、周杰伦、范玮琪、飞轮海、游鸿明等港台流行歌手,也有宋祖英、阎维文、殷秀梅、韩红、冯巩、朱时茂等等大陆艺术家。不过,这既不是央视的《同一首歌》,也不是《欢乐中国情》,而是山西一位煤老板为女儿举办的豪华婚礼的一部分。

这位煤老板叫邢利斌,是山西柳林首富、联盛集团董事长。为了女儿的这场婚礼,他专门花费数千万元从北京请了专业的婚礼策划,订下当地两家最知名的五星级饭店,同时还包下了三架专机。迎娶的车辆,也是6台超过百万的法拉利跑车。婚宴一共花了超过7000万元人民币,其中最大的开销,莫过于艺人的出场费。

星级酒店,大牌明星,奢华婚礼的确令人艳羡,可这7000万除了能满足煤老板暴富的虚荣,还能为我们留下些什么? (2012年3月29日《竞报》)

①朱军和周涛主持婚礼,算不算是违规?

央视不许主持人商业代言,不许参加商演,但还真没说不许主持婚礼。用业内人士的话说,主持婚礼已成了央视主持人无风险赚钱的捷径。反正劳务费既没有发票,也没人查税,真要举报也拿不出证据来。就算是被网友和媒体曝光,还可以一口咬定是给朋友帮忙,学雷锋做好事。只要出门之前跟部门打好招呼,谁又能奈他们何呢? ②部队文工团也能给私人唱堂会?

港台流行歌手为私人唱堂会无可厚非,反正人家就是来赚钱的。但是演唱会的名单里有那么多堪称德高望重的艺术家,就让人有些看不懂了。尤其是一些来自部队文工团的专业歌手,他们拿着国家的俸禄,却又来为私人走穴,到底合不合乎规定?

宋祖英是海军政治部文工团的副团长,韩红是空军政治部文工团的副团长,阎维文是总政歌舞团的正军级军官。平日里对于普通观众来说他们总是高高在上,但如今为了五斗米折腰,不禁让人感叹有钱能使鬼推磨那句老话。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用自己的艺术劳动挣钱无可厚非。但是走穴逐渐从广大人民的舞台走向为富豪们唱堂会,总是让人心里不是滋味。 ③七千万元是怎么赚来的?

如果邢利斌只是个普通的富豪,或许公众并不会有太多的质疑和反感。无论穷人家富人家,女儿出嫁,为人父母的希望女儿风风光光原本无可厚非。钱是人家的,别说是七千万,就算是七个亿,想怎么花也是人家的自由。但问题是,邢利斌的身份是个煤老板,这就触动了公众的敏感神经。且不提血泪斑斑的矿工生活,煤矿原本就是自然资源,本应是全民和子孙后代的公共财富,但现在却沦为少数老板的盛宴。煤老板们在某种程度上是依靠攫取公众资源和利益起家,并非完全是其劳动所得。所以,这种炫富行为,给人的感觉是只有暴发户才有,也只有财富来得太容易者会如此。同样是吕梁山区,就在煤老板为嫁女一掷千金、在三亚为女儿举办奢华婚礼的同时,还有很多贫困山区的孩子甚至连一顿午饭都无缘享用,很多孩子在学校面临饮水困难。山西的煤炭资源造就了诸多富豪,但当地民众的生活却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善。这实在是一个令人纠结的问题。

④我们或许不该仇富,我们却必须反奢。

我们或许不该仇富,我们却必须反奢;正如我们不该恨官,但必须恨贪一样。同理,我们欣赏明星大腕的表演,同时,对为几个臭钱不惜违规、偷税的演员,特别是满脸真诚,满口崇高的明星大腕们嗤之以鼻。

⑤旧时唱堂会,今有演唱会,尽管时空变幻,可却别无二致。只不过原来是大户人家,现在变成了富豪老板。而那些助兴的艺人也非过去的戏班杂耍,而是今日的歌星明星。有评论称,邢老板

2

此举不过是个人出资请明星开了一场演唱会,与炫富无关。但在我看来,在通胀高企民生维艰的今天,面对一场7000万的豪华婚礼,要让人们保持淡定,谈何容易?在煤老板看来,这7000万似乎不多,可对升斗小民而言,倾其一生,又有几个人能挣到7000万?对于那些“唱堂会”的明星艺人,或许会因此背上媚富的恶名,可面对那高额的出场费,又有几个能不为所动?即便如朱军、周涛这些我们视之为“国脸”的央视著名主持人。

⑥不管邢老板承不承认,这场7000万的婚礼、3000万的堂会的社会负面影响都将远大于其个人感受。富人们一直在抱怨人们仇富、恨富,可如果富豪们不炫耀、不张扬,不过分地挥霍,人们的仇与恨又从何而来?

3

李卉现在在做什么篇二
《语文应试技巧》

语文应试技巧

排版:预(12)李俊江;内容:预(13)李卉可旎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但上海不会考),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

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

(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概括归纳

1.记叙类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类文章: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类文章: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七)

表达技巧在古代诗歌鉴赏中占有重要位置,表现手法诸如用典、烘托、渲染、铺陈、比兴、托物寄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委婉含蓄、对比手法、讽喻手法、象征法、双关法等等。诗中常用的修辞方法有夸张、排比、对偶、比喻、借代、比拟、设问、反问、反复等。分析诗歌语言常用的术语有:准确、生动、形象、凝练、精辟、简洁、明快、清新、新奇、优美、绚丽、含蓄、质朴、自然等。复习时要系统归纳各种表达技巧,储备相关知识。首先要弄清这些表达技巧的特点和作用,再结合具体诗歌进行仔细体味、辨析。

至于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则包括总结作品的主旨,分析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指出其积极意义或局限性等。

总之,鉴赏古代诗词,第一步,把握诗词内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细读标题和注释;2分析意象;3品味意境;4联系作者。第二步,弄清技巧:1把握

形象特点;2辨析表达技巧;3说明表达作用。第三步,评价内容观点:1概括主旨;2联系背景;3分清主次;4全面评价。

答题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紧扣要求,不可泛泛而谈;二是要点要齐全,要多角度思考;三是推敲用语,力求用语准确、简明、规范。

易混术语区分

(一)“方式、手法”的区分

艺术手法,又叫表达技巧,包括:

①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②表现手法 :起兴、联想、烘托、抑扬、照应、正侧、象征、对照、由实入虚、虚实结合、运用典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化动为静、动静结合、以小见大、开门见山。

③修辞 :比喻、借代、夸张、对偶、对比、比拟、排比、设问、反问、引用、反语、反复。

(二)“情”、“景”关系区别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都是诗人把要表达的感情通过景物表达出来。“借景抒情”表达感情比较直接,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情”不见“景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表达感情时正面不着一字,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景”不见“情”,但是仔细分析后却发现诗人的感情全部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

(三)描写的角度

常见的角度有:形、声、色、态、味。“形”、“色”是视觉角度;“声”是听觉角度;“态”分为动态和静态;“味”是触觉角度。.

李卉现在在做什么篇三
《当代家庭教育的现状与思路5.27-2》

当代家庭教育的现状与思路

2012年5月27日星期日

主讲教师:李卉

下午: 13:30――16:50

一、首届师资班家长分享

分享第一期感受

1、王仁凤:上期仁德组。学习传统文化有一年时间,从参加师资班之后受益匪浅,感受传统文化的力量。在我身上出现了许多奇迹:我是一名幼儿老师,单亲家庭的孩子,表面上是正常的九O后孩子,但是内心却有许多坏习惯、不健康心理,人际交往有障碍。不但生活有点坠落而且还有点不上进,学习后家庭和睦了。与爸爸生活在一起,去年还和妈妈冷战。学习后能与妈妈容洽相处,对爸爸也有了感恩。去年还得了神经性头痛,医生都说不能根治,终身要带个药包,觉得是个暗无天日的悲苦。一个月时间,所有的药有方法都用了,但没有一种方法能治疗我,而且药物更有依赖性。最后绝望了,把药扔了。发现心情不好头就疼,发现以前不愉快心里换一种心理想法时头就不疼了。感恩先贤与李显峰校长,感恩支持帮助我身边的每一位,感恩一切。分享的是在幼儿教育。没学习时对传统文化一无所知,只觉得要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照顾好孩子。感觉责任重于泰山。不管孩子做什么我都会重复、干涉。通过学习后才知道,表面上一切看似正常的爱心,却是阻碍孩子的成长。如孩子有东西给家长吃,家长舍不得吃,循环下来就是自私。找到问题的根源是现在孩子很少自己吃饭,家长追着孩子喂饭,还要看孩子心情肯不肯吃,结果导致孩子不会吃饭,使孩子任性与懒惰。当孩子长大时,家长会抱怨孩子不懂事。现在我明白了这是家长的责任,孩子体会不到劳动的辛苦与快乐,不力行的孩子缺少的自身的自理能力与感恩心,根本原因就是爸妈没给孩子力行的机会。孩子没冷过怎么会知道原来有衣服就好。爱孩子一定要给孩子理智的爱。影响孩子的一生,当老师是一位慈母时,她的学生也一定有非凡的本质在里面。吃饭时老师帮忙打饭,当小朋友不喜欢吃的时候,就会说谎说自己不舒服。告诉孩子身体不舒服也要少吃,不让爸妈担心,真懂事。从此孩子会为别人着想,长善,引导。

交往方面的问题:小朋友看完书要放回原处时,有小朋友在哭。回身时小朋友要扑进怀里,推到一边问孩子发生什么情况。原来是另一个小朋友为了帮助他把书还到原位。教育孩子帮忙别人时,应该取得别人的同意,不然容易引起误会。当自己做错了的时候,应该主动真诚认错。小朋友间有问题很快就会忘记烦恼成为好朋友。从前我会严教一翻,现在会反省自己是是自己没有教好、做好。过份的保护不但不会让孩子健康成长,还会包容恶习,使孩子养成不好的习惯。通过学习更加懂得要观孩子的心,找到孩子的闪光点。给孩子的爱要是理智的,要观孩子的心,给孩子的自由不只是身体上的,还要在守住身心的自由。我们赏识孩子要看孩子的纯心是否积极向上,在孩子遇到困难时给予及时的引导与鼓励。家庭中不管做什么都是应该的,要去爱惜。不管做什么,是要别人舒心,不给别人添麻烦。养成孩子眼中有事,心中有意的好习惯。没有不好的孩子,也没有不好教的孩子,只有不会教导的家长。先正已再化人。

2、孝亲组 王仁凤:小学教师,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现在老师重视传授知识。知道孩子坐不住是受环境的影响,光靠老师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3、仁德组宋继娇:自认为自己是合格的老师,通过学习国学后才知道是不懂得教育的老师,是不合格的老师。十八年来只是个教书匠,只会传授知识,不会育人。长善,有一个好可劲儿表扬,就能引导出更多的善。

4、诚信组王春玲:带着感恩心来,带着幸福走。角色分派。主线修身齐家平天下,育人先育已。行有不得反求诸已。家庭教育的根本是孝;家庭教育的根本内容是童蒙养正。学习心理学从2005年开始,班级学习成绩不好,发现不是学生问题,是家庭问题。然后上网寻找学生自信心问题。寻觅帮助孩子成长之路。三年后孩子的成绩从一位数成绩到八九十分。具体做法就是长善。现在走进心理健康教育过程,学习元认知过程,发现与实际做法相同,让孩子愉快学习。给老师、家长做讲座。发现有的问题自己也有问题,开始进行自我成长,如沙盘游戏,箱庭,每周六日进行学习。原来所有心理问题都是人与父母之间的关系。系统排列后发现与父母间关系走不出来,所以存地烦恼。心理学与传统文化间关系,是道与树之间的关系。成长是自然的,心理

学可以起催化剂作用。前三次的学习,是理论层面的。当走进敬老院时,是另一种感受。原来我们人生是儒子可教也,每个人都可以唤起善良之心。孩子的行为不只是从家长身上学习,还会从网络上,电视上学习。很多妈妈以为只有一个孩子,自己多做,让孩子少做。所以生活能力都是孩子学习能力。孩子表现不好都是孩子缺少学习能力。孩子在十八岁前都是心理问题,不是行为问题。心理健康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是相辅相成的,育人先育已。跪拜礼是心灵洗礼。身心有不得,反求诸已。心理咨询是要把自己完全削开。作为教育者,把自己以前听到的内容先放一放,用空杯的心态来学习,去力行。坚持下来就有收获。祝愿天下父母皆欢心天下儿女皆成栋梁。

5、爱众组李春平:一期学员。如果我们在子女教育上失败了,我们的事业与、家庭、晚年会什么样。大家讨论的结果是至要莫若教子。找原因会向外求,现在会向内求。所有的问题,我都会想是我哪块做错了,这点我收获特别大。三个月学习期间我的变化。以前我是爱看电视剧的女人,非常上瘾,一直想把结果给看出来。上课时老师不让在孩子面前看,一点点我在改变自己,开始少看,现在不看,没有看的心思。我觉得那些连续剧是讲得别人的人生,我要创造自己的人生,我要把时间用在更有意义的事情上。以前喜欢睡懒觉,学完后开始自我改变。每天要看作业,一天一个小时来看书,随后做运动。现在孩子早上六点就会自动起来,然后一起读弟子规。接下来是运动,吃饭,上托儿所。状态特别好。老公是特别忙的人,家里大小事都自己做,孩子也是全包下来。通过学习后,要把孩子做的事还给他,孩子力所能及的事还给孩子。比如洗袜子、让座、倒垃圾。好多事情只要家长做到了,孩子自然而然就会做到。举手之劳要随时以身示范。孩子的教育其实挺简单,教就是上所示下所效。鞠躬对老公,请老公起来陪孩子玩,三次之后孩子就会自己鞠躬请求爸爸起床陪着玩。锻炼自己的恭敬心。妈妈怎么做,孩子就会学着做。做为女人角色特别重要,如果女人心情不好,家里就会死气沉沉。为了家庭要改变自己。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东西,要有极大的耐心,不但自己成长,还要陪着孩子慢慢成长。通过我们的努力,我们的孩子、家庭、社会都会越来越好、和谐。感恩

6、爱众组许义:上期学员,十一岁男孩子妈妈。一O年学习弟子规了。

常恐父母无远见,误我儿女一生幸福。对孩子的教育夫妻意见一致,孩子成长身心愉悦,成长也幸福。分享聊天记录:有人觉得国学虽好,但还有迷茫。这是正常现象,学习之后有取舍,取消孩子不喜欢的课外负担。分数与孩子的德育是不发生冲突,抓德育的根是需要时间的。取法其上,得乎其中。孩子学习目的是报答父母报效祖国。孩子说班主任老师关心,家长要注意引导向老师感恩。孩子用实际行动,搞高学习成绩回报对老师的感恩。百善孝为先。为老公过生日准备礼物,不讲究吃穿玩。亲手为爸爸炒鸡蛋。当孩子与爸爸从卧室里出来的时候充满泪花,这都是跪的力量,因为在跪拜的时候心都是柔软的。当妈妈不舒服时,儿子会主动跑过来按摩,这是学着妈妈给姥爷按摩的样子进行按摩的,给妈妈充完红糖水时轻轻走开。当孩子在学习中面对网络危害时,母子的交流:花钱买游戏币。孩子觉得这是无聊的游戏,抗拒诱惑。带领孩子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最初的想法是让孩子有爱心、有环保意识,现在学传统文化知道这是长善。上周二当别人家长教育自己孩子的时候,虽然是委屈一方,妈妈及时表扬面对压力时还可以心平气和面对,这就是对孩子长善教育的引导。生活中的点滴都是长善。愿意为大家答疑解惑。

7、仁德组吴力丹:不管什么时候都不晚,只要做了就来得及。儿子逼得走投无路时来到书院。虽然孩子要参加高考,还在坚持学习。回想孩子学习路程,小时候善良、懂事,但是做妈妈的没有长善。孩子很多次的恶没有改变。小时候愿意与家长老师交流,初二突然转变,完全不是从前的人,沉默寡言,问多了还会烦,越来越封闭自己。送儿子到学院学习,没得到改变。但是做家长的却没看到改变,急功近利,特别失望。直到前年给爷爷气病了,给孩子送到很远的一个地方封闭学习。狠心送到一个环境艰苦的地方,结果被折磨得不像样。吃苦是成长中的磨练,回来坚持不到一个月,然后又回到原来状态。现在在学习中进行反省,才发现我们只要孩子改变,而自己不改变,身不正如何让孩子正身?从那时开始,在家里全家人不看电视,不玩游戏,全身心干活、学习,孩子才有所改变。孝敬父母不只是养父母身,还要养父母心。现在对父母特别恭敬,让孩子看到母亲的改变。孩子现在可喜的变化,进步虽然很小,但是做妈妈非常骄傲。我在家示弱,让孩子帮着做事,让孩子长善,孩子是非常快乐的。是家长把孩子的

美德断送了。现在对孩子是低下头,自己做。虽然孩子成绩受影响了,但是底气特别足,因为孩子的德行进步了,比成绩来得更有价值。孩子情绪不好,自信心受打击,但是这次没找外因。鼓励孩子挫折是动力,哪里跌倒哪里爬起来。端身正立,身正心定,坐姿端正。母亲节时,请孩子来帮忙,其实便相请孩子来学习的。中午吃饭时,主动告诉妈妈摄像挺认真,但是课没认真听,其实是堵妈妈嘴。从摄像可以看出孩子也是用心的,对孩子的内心世界也是有影响的。孩子的善因是需要家长去培养的,只要家长给孩子把善因种下了,早晚会有收获的。

二、李卉思考

1、首届师资班老师说:他们的孩子改变了。改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有哪些方面?

家长分享:

孝心组 :欣赏带儿子的妈妈,孩子的改变其实是家长的改变。家长的改变就会引导孩子的改变。

李卉:孩子是我们的一面镜子。

2、作为未来家庭教育师资,我们从中领悟到了什么?

孝心组:上所行下所效。我们关心孩子做事的存心,存心是好的,做事就会好。

三、作业:

1、 把今天的上课思考心得,整理成文字,电子版交给组长。

2、 阅读《细讲弟子规》第一讲到第四讲

3、 身体力行

(1) 正已:置冠服,有定位;房室清,墙壁净(包括自己的家和自己

父母的家)父母呼,应勿缓 朝起早 非圣书 屏勿视

(2) 化人:与孩子说话,怡吾色,柔吾声 不说指责的话 找出自

己孩子身上五个优点

交作业:

上课思考心得;身体力行的作业。电子版下周五17:00前发邮箱给组长。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zuowendaquan/207119.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