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学的理想及如何实现

| 读后感 |

【www.guakaob.com--读后感】

上大学的理想及如何实现篇一
《大学生怎样实现自己的理想》

大学生怎样实现自己的理想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讲话中指出:“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这个就是中国梦,自中国领导层换届之后,习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在中华大地如火如荼。作为这个历史重任的后备军和决定性力量的大学生,他们的成就决定这个国家的成就,他们的未来影响这个国家的未来。大学生必须要有自己的梦想,因为这不仅仅为了自己。

【关键词】理想 中国梦 实现

一、 理想

1、理想的定义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满足眼前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又憧憬未来的生产生活目标,期盼满足更高的物质和精神需求。

2、理想的解读

一位记者,曾问一个西北贫困地区放牛的孩子:“你放牛做什么?”“挣钱。”“挣钱做什么?”“娶媳妇。”“娶媳妇做什么?”“生娃。”“生娃后再做什么?”“放牛。” 另有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贫穷的农夫,领着两个孩子放牛,弟弟望着天上飞过的大雁说:“我们要是像大雁那样会飞就好了。”父亲

说:“只要想飞,就能飞上天!”兄弟俩都来学大雁飞,当然都没有飞起来。

父亲对他们说:“你们还小,将来经过努力,你们一定能飞起来!”后来,他们果然飞上了蓝天,他们就是美国的莱特兄弟!

两个故事的主人公反差强烈的原因就是,他们的志向有着天壤之别。志向远大的人会产生出天赋神授一般的精神力量和旺盛斗志。失败与挫折、暂时的困境使能激发起他们潜在的巨大勇气,鼓励他们去克服困难,战胜自我,并最终能够成功。美国总统林肯认为:“喷泉的高度不会超过它的源头,一个人的成就绝不会超过自己的理想。”中国也有这样一句话:“取乎上,得乎中;取乎中,得乎下。”这就是说:假如目标定得很高,取乎上,往往会得乎中;而当你把目标定得很一般,很容易完成,取乎中,却反而会得乎下了。

理想一定要定得高一点,这样才能称之为理想。

二、 大学生应该怎样做

1、坚定信念,确立方向

刚上大学,由于环境、教学模式上巨大的变化,大学生或多或少会出现不适应的情况。这时,我们会迷茫,不知道我们应该怎样做。这种没头没脑的生活会让我们渐渐失去对生活的狂热,失去对从小就说出的那个梦想的追求,这样的生活很危险,所以尽快确立方向很重要。

2、端正态度,爱国爱民

如果有两个人来你的公司应聘,一位能力很好但是道德有点差,另一

位虽然能力稍次,但是人品很好,处处为公司为别人着想。请问你会选择哪一个?毫无疑问,我们会选择后者。一个人如果道德有问题,那么他的能力越强,对社会的危害就越大。现在我们国家急需爱国爱民之才,而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没有底线的人。

3、努力学习,奋发向上

过来说对我们大学来说,我们可以做的事情很多,但是毕竟是学生,所以主要任务还是学习。要是选自己的理想,努力学习是你不二选择。这世界上没有太多的比尔盖茨,不是每个人辍学都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的!况且比尔盖茨辍学之后也在努力学习,只不过不是在学校而已。

4、乐于实践,不局限于书本

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这就是著名的“纸上谈兵”。因为在大学象牙塔里,接触的社会现实太少,我们大学生总会给人们这种类似于纸上谈兵的印象。我们要用实际行动来证明,我们绝不是坐而论道、光说不练的文弱书生,我们要用成绩来诠释,大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这个国家的未来。

三、大学生追求理想的意义

1、理想的重要性

美国政治家舒尔茨 曾经说过:理想犹如天上的星星,我们犹如水手,虽不能到达天上,但是我们的航程可凭它指引。理想作为人生的方向

性问题,是任何一个人所不可或缺的。大学生尤其如此,倘若大学生都丧失了理想,很难想象这样的国度会有未来。

理想可以激发我们的动力。做任何事情,要有动力才会做出成绩。如果拥有理想,就像汽车装上了强劲的发动机,有了这个发动机,它便可以尽情的在原野上驰骋,它就可以走遍自己想去的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理想可以最大程度地开发我们的潜能。没有理想,不可能走在大街上灵感突然从天上掉下来砸在你头上。只有拥有理想,你才可能为了实现它,不分昼夜,到最后甚至做出连自己都不敢相信的成就。就像凯库勒发现苯环一样,那是他在比利时的根特大学任教时,一天夜晚,他在书房中打起了瞌睡,眼前又出现了旋转的碳原子。碳原子的长链像蛇一样盘绕卷曲,忽见一蛇抓住了自己的尾巴,并旋转不停。他像触电般地猛醒过来,整理苯环结构的假说,又忙了一夜。对此,凯库勒说:“我们应该会做梦!……那么我们就可以发现真理,……但不要在清醒的理智检验之前,就宣布我们的梦。这是一个理想激发潜能的鲜活例子。

2、理想的意义

苏格拉底曾这样说:“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罗曼·罗兰也说过:“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理想信念。”可见,理想信念不仅对人生历程起着导向的作用,也指引着我们人生的奋斗目标;理想信念是提供人生前进的动力,它激励着人们向着目标奋斗和前进;理想信念还提高了人生的精神境界,它不仅使人们的精神生

活的许多方面统一了起来,还引导着人们不断地追求更高的人生目标

(1)对人生的意义

理想信念可以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理想信念对人生历程起着导向的作用, 是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定向器,理想信念一旦确立,就可以使人方向明确、精神振 奋,不论前进的道路如何曲折,人生的境遇如何的复杂,都可以使人透过乌云和 阴霾,看到未来的希望和曙光,永不迷失前进的方向。人生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相辅相成的统一过程,理想信念作为人生的精神生活的核心内容,一方面,能使人的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统一起来,是人的内心世界成为一个健康有序的系统,保障心灵的安宁和充实,避免内心世界的空虚和迷茫;另一方面,又能引导人们不断的追求更高的人生目标,提升精神境界,塑造高尚人格,一个人的理想信念越高尚、越坚定,精神境界和人格就会越高尚

(2)对民族复兴的意义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可谓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自古以来,中国有着令各国羡慕而难以企及的文明,以至于至今我们都乐于以炎黄子孙自居,国外华侨聚居地大多被称作“唐人街”。然而中国的近代史却是一段屈辱史,一段作为中国人不愿提及却又不得不以史为鉴的历史。进入新的世纪,现在中国已经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好时机。我们大学生只有树立高远理想,热爱祖国和人民,像周总理一样,“为了中华民族之崛起而读书”,我们国家才能更快更好地实现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计2779字)

上大学的理想及如何实现篇二
《当代大学生该怎样实现自己的理想》

当代大学生该怎样实现自己的理想?

现在我们很多大学生都怀揣着自己的远大理想进入了大学的校园。但很多大学生都对自己的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没有多少感觉,都感觉大学之后自己的人生会很平坦。但是当我们真正步入社会时,我们就会处处碰壁,缺乏实践。我们大多数大学生过惯了大学这种舒心的日子忘记了奋斗的感觉,成为啃老族,而我们的理想都变成了泡影。所以了解理想和现实的差距是很有必要的,以此来激起自己奋斗的热情,实现自己的理想。那么当代大学生应该怎样实现自己的理想呢?

一. 坚持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

把个人的命运与国家和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把个人理想融入社会理想之中,在为实现社会理想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理想,这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根本途径。

二.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栋梁之才,一定要立志高远,但是也要从脚下一步一步的把自己的理想实现。只有自己立大志,才能发挥出深层的潜力,才能让自己成为未来有用之才。但是只有理想而不去为之奋斗的人是不会成功的,脚踏实地的一步一步的前进也是很重要的。

1.立志当高远:

大学时期是理想成熟的重要时期,也是立志的关键时期。志向高远就是要放开眼界不满足于现状,也不屈服于一时一地的困难与挫折,更不要斤斤计较于个人私利的多少与得失。大量事实告诉人们,那些在事业上取得伟大成就、对人类做出卓越贡献的人,都是在青年时期就立下了鸿鹄之志,并为之坚持不懈、努力奋斗。

2.立志做大事:

大学生的理想只有同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相结合,个人的向往和追求只有同社会的

需要和人民的利益相一致,才是有意义的。大学生应该将自己的理想定格在帮国家变富强,提高祖国国际地位上来。把自己的眼光放得长远一点,不要拘谨于眼前自己的小家。做大事就是献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时代大学生应该把个人的命运与国家和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立志为祖国和人民的利益而奋斗真正做到“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在为实现社会理想而奋斗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理想。

3.立志须躬行:

漫长征途需要一步一步的走,崇高理想的实现需要一点一滴的奋斗。大学生的志向高,而其需要走的路也更远,更艰难。通往理想的路是遥远的,但起点就在脚下,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自己的奋斗再远的路也会走到尽头。

三. 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理想变为现实不是一蹴而就、一帆风顺的,往往会遭遇波兰和坎坷。现实生活中,大学生对理想充满了美好的幻想,而对于理想现实的艰难则往往估计不足。大学生们往往把实现理想的过程看得太简单,认为自己已经具备了很丰富的知识,只要自己稍加努力就能成功。抱着这种思想往往会四处碰壁,自己理想变的遥遥无期。认清事先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言变的十分重要。

1.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

一般来说,理想越高远,它需要实现的时间就越长,实现过程就越复杂。大学生往往对理想所需时间的估计往往偏少,然而,事实上理想的实现往往比事先预料的时间要长。而大学生在接受了一轮又一轮的打击之后才发现自己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此时已经浪费了很长时间,因此大学生了解到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对于大学生相当重要的。

2.正确对待现实理想过程中的顺境和逆境:

执着的人总会经历水晶与逆境等不同人生境遇,并感受着顺逆中的甘苦、福祸与荣辱。

当大学生步入社会时也会遭受一个个顺境和逆境,并在顺境和逆境中成长。当大学生在一次次的碰壁之后才明白人生的凄凉,明白真正的逆境,明白自己的不足,接受磨难的洗礼并在其中成长。当事业顺利一帆风顺时他们也会从中不断地完善自己。在顺境与逆境交替中他们学到处世哲学,变得成熟。

四.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理想是灿烂的,也是美好的,但是如果不辛勤的努力自己也得不到。肩负着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重任的当代大学生,应该把实现理想的道路建立在脚踏实地的奋斗上,坚持“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有意识的培养自己艰苦奋斗的品质。

1.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事先理想的思想基础:

大学生在确立理想和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常常会感受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这就需要正确把握现实与理想的关系。理想和现实存在着对立的一面,理想受现实的规定和制约,不能脱离现实而幻想未来。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未来的的现实。一方面,现实中包含着理想的因素,孕育着理想的发展,在一定条件下,现实必定要转化为理想。另一方面,理想中也包含现实,既包含着现实中发展的因素,又包含着理想转化为现实的条件;在一定条件下,理想就可以转化为未来的现实。

2.坚定的信念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

追求崇高的理想,仅有美好的愿望是远远不够的。追求理想需要有执着的信念。没有对理想的执着,要想实现宏伟的理想是不可能的。自信和毅力来源于对理想的执著追求,也是实现理想的强大精神力量。大学生的理想往往是很好的,但当他们遭受过社会的排挤后他们也会对自己的理想产生怀疑,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此时坚定的信念是很重要的,有了坚定的信念才能让自己在接受了一次又一次的打击后还能保持自己的理想。

3.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

理想必须通过实践才能转变为现实。再好的理想,如果不付诸行动,就没有实际意义。历史上,凡有成就者,其渊博的知识、卓越的才能、闪光的智慧、不朽的业绩,多是从艰苦奋斗中得来的。当代大学生应该吧敢于吃苦、勇于奋斗的精神落实到日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在学习上,刻苦钻研、不畏艰难,孜孜不倦地学习理论和专业知识,不断提高思想到得和专业水平;在生活上,提倡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地址和反对铺张奢华的思想和生活作风;在工作上,奋发图强,不怕困难,不避艰险,努力完成各项任务。践行艰苦奋斗的精神,是当代大学生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

上大学的理想及如何实现篇三
《大学生应如何利用哲学思想实现理想》

大学生应如何利用哲学

思想实现理想

系别:风景园林系

班级:城规二班

学号:n131002221

姓名:杨佳丽

摘要:身为大学生的我们,离实现自己的理想已经进了一步,而我们即将面临的是在社会上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在逐渐学习专业课并参与实践的同时,我们应该确立自己的目标。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对于我来说,就是告诉我怎么认识自己,认识世界。从而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学会运用书本上的知识,实现自己的理想,指导自己成为有用之才。

关键词:价值观认识实践自身努力

我相信成为“有用之才”,这是每个人的愿望。在听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后,我也对如何成才,或者说如何成为一个有用之才,有了深刻的了解,也有了自己的认识。

我的目标是成为一个成功的规划设计师,但现在作为大学生,要做的除了在专业学科知识扎实和非专业领域充实自己以外,最重要的就是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何为正确的价值观?在我看来,价值观即是一个人最基本的认知事物、评价事物的标准。对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民族甚至一个国家都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也就是说要做到成为有用之才的基础就是:认识与实践。

1. 认识

我坚信“认识”对每个人都很重要,尤其是在我们这样”初出茅庐”

的时候,尤其是我们即将做出决定的时候。无论做什么事情,不认识是根本办不好的。在学校马原这门课之后,我理解到人生本来就是一个认识的过程。认识自己,认识世界,认识问题,认识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变的成熟,从而工作的出众,从而让自己的人生得以精彩。

我的专业的城乡规划,要做为一个好的规划者,一个成功的设计者,

多像优秀前辈学习是最关键的一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说到:认识是人特有的现象。人是认识活动是由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发生和发展起来的。认识关系,就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时间关系,即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价值关系,即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利益关系。

只有认识到社会,认识到人与人,人与事的关系,认识到自己在社

会中充当的角色,才能扮演好自己的一生!

在逐步认识的过程中,我们要如何提高自己,以便更深入的认识呢?我想这就需要马哲课上老师讲的“实践”部分来解决了。

2. 实践

通过课上我们了解到,认识的目的不是认识本身,而是用于实践、改造世界。因而认识来源与实践,并要回归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也是认识的归宿。通过认识知道实践,并在实践中检验发展认识,这是认识过程的继续,应该把理性的认识再回归到社会实践中去。

我们在学校里学的知识都属于间接经验,这些经验都是前人认识而实践出来的。我认为如果我们不去实践,又如何发展呢?实践又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没有直接经验根本无法认识到根本。认识到了根本,又有了直接经验,那就是能力,就是素质了。不去实践,认识得再彻底,最多是学校的高材生,但在社会中却是无用之人。所以我们更应该在深入认识的同时去参与实践,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才是真正有思想有能力的人。

人生就是一个实现理想的过程,是一个认识的过程,也是一个人生后去实践,去进步的过程。“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实践的认识发展的动力。”让我们在认识中进步并在实践中轮回。我们应该用书上理论为指导,好好理解认识,运用实践。

3. 自身努力

(1) 全面的学习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大学生,应做一个思想道德高尚的人,有学习能力与实践能力

的人,会与人交往,会表达,有好的创新思维,也应该有好的心理适应能力。有学识有教养,才能让人尊重。为了达到多方面的学习和扩充知识面,我计划大学期间更深入学习古今中外的文化成功,也学习当今现代科技的发展趋势,应该培养多的能力,拓宽知识面,为将来走上社会打牢基础。

(2) 要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不仅仅是在学校,接触社会和新鲜事物也是考验学习能力的一

个重要时期。要学习成为一种习惯和生活方式,善于总结,能自我

批评,并能学以致用,能适应当今时代知识不断更新,以及优胜劣汰的要求与社会现状。作为设计规划专业的学生,我觉得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也至关重要。社会的飞速发展,要跟上发展的脚步,创造力也是一个决定因素。在社会中,人是主体,无论是学习还是将来工作的单位,与人交流,交往的能力也很关键。我们只有拥有好的沟通能力,才能在社会中更好的与周围的人融洽的相处,创造好的人际关系,更好的与人合作,交流。自己也会有更多的学习机会并且得到更多的帮助。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原理指导下,通过在老师课

上的学习与自己的理解,我相信我一定能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与工作中,我能充分深入的认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通过自身努力,提高自身多方面素质,达到自己的目标,实现理想。

引用文献:

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2. 《实践主义:马克思哲学论》《学术界》2000年第4期

3. 《实践主义:对马克思哲学的一种新理解》,《理论学刊》2000年第4

上大学的理想及如何实现篇四
《理想实现——上错大学入对行》

理想实现——上错大学入对行提交者: kfwebadmin 日期: 2007/06/06 阅读: 1801 评分: 8.19/37文章来源:几个关于职业生涯规划,常常有些误区。首先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按照在个人成长中适用的进程,大致可以分为关于如何认识职业世界的职业探索理论;个人特质(兴趣、特长、环境等)与职业匹配的选择理论;在几个职业之间进行选择的职业决策理论;获得职业成功的职业发展理论;个人生命角色与职业关系的职业生涯理念。不同阶段可以采用对应的技术、方法和工具,通常我们看到的职业生涯规划文章只是关于其中某一方面,说职业生涯规划是“系统工程”并不为过。其次很多人都存在“朝闻道,夕可至”的急功近利思想,看了一篇两篇文章就觉得有了职业规划,过了一段时间遇到问题又开始怀疑职业规划到底可不可行。闻道、悟道、行道是职业生涯规划的三个阶段,切不可把“闻道”当成全部。了解一些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道理和理念只是开始,接下来在生活和学习中玩赏、体验和修正这些方法、道理和理念,构建个人的规划哲学,是为悟道,而第三阶段是在执行中调整规划,一步一步实现个人成长。由此可见,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漫长的修炼过程,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做到。再次职业生涯规划是发展的。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人生也如四季,孕育、成长、收获、死亡的不同阶段也有不同风景,扮演着不同的生命角色,承担相应的社会任务。生涯规划并不是为了获得“成功”,而是更好地进入、扮演和调整生命角色,从学生进入职场,从新鲜人成长为社会中坚等等。所以,学习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不仅目前可以用到,在今后每一次人生选择的时候都能够发挥作用,以达生命的圆润融通。第四职业生涯规划必须以个人丰富的生活经历为基础。一方面职业是存在于社会的职业,所以职业生涯规划除了要了解自我外,不可或缺的是对社会的认识,就像我们很难想象一个狼孩能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从某个角度看现如今的大学生就是在课本森林中长大的狼孩。另一方面沙漠中的植物生命力顽强,沼泽中植物生命力脆弱,原因在于沙漠中的植物根系发达深入大地,沼泽中的植物只是立于地表。职业生涯发展亦需要有一颗了解民生社情的坚强的心。第五职业生涯规划只能依赖于个人。想到职业生涯规划,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做心理测量看看自己适合什么职业”,测量工具固然是职业生涯规划的有力辅助,但这还远远不够,人是复杂的动物,心理

测量并不能揭示个人的全部特质,了解自己的特质和做出职业选择之间有很遥远的距离,并且因为现实的限制,实际能够选择的往往比符合个人特质的“理想职业”范围狭窄得多。所以,个人认为社会认知理论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通过现代资讯手段、建立支援性人际系统、有效实践进行职业探索以及心理构建才是大学生从迷惘走向光明的朝圣之路。需要注意的是,大家千万别把我当作专家,闻道有先后,我只不过把自己知道的和大家进行探讨而已,在职业生涯规划中,自己才是唯一的权威。(一)个人选择:金融梦碎、咨询缘起今天,我终于有能力回顾自己的大学,总结从经济学专业到目前的职业咨询,描绘出中间走过的路和桥。这是两年多来我一直思索的问题,在倾听同学们职业规划烦恼同时不断审视自己的职业探索之路。现在大学、专业、职业就像三座孤立的岛屿漂浮海上,各种原因导致大部分学生都不知道在三者间如何畅通往来,这是目前大学生就业难最主要的原因之一。上大学之前,我们不知道专业是什么;读大学的时候,我们不清楚职业是什么;毕业了,很多人开始怀疑大学的价值。所以我一直希望通过收集同学的烦恼和返观自己,找到打通三者的玄关所在,让我们的大学读得明明白白。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媒体长篇类牍的报道,是我接受的最早的“职业启蒙”,同时记住了一个名字:金融大鳄索罗斯。以一个人的智慧,支配比几个国家的国库加起来还多的资金,兴风作浪,那是何等刺激的生活?于是开始立下宏愿,向索罗斯同志学习。高考超水平发挥,用广东话说就是“行运行到脚趾尾”,顺利来到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进入一所重点财经学校,读上了自己报的第一志愿经济学。或者你会想,我的金融之梦已经能够最大程度接近。和很多大学生一样,我也在幸运和不幸之间徘徊。读上自己亲手选的学校和专业,那应该是幸运的。不幸之一,经济学专业和金融投资职业并没有太大的关系;不幸之二,不管是经济学还是金融,如果要学好做好,必须要有很扎实几乎等同于专业级的数学水平,而我是读文科的。关于经济学和金融投资的门道,都是到了大学快毕业才了解,工作了以后天天琢磨职业这东西,才清晰起来。现在回想,虽然读了经济学,虽然数学基础不好,其实这些都不是导致金融之梦没有实现的原因。主要的原因是不够坚决,职业决策的强度不够,对金融感兴趣而已,并没到“非做不可”,“朝思暮想”,“梦里寻他千百度”的层级。

在这里要介绍一个术语:职业决策强度。职业决策就是“我想去从事某个工作”,职业决策强度就是“我有多想从事某个工作”。很多人都觉得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很难,会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为现实的无奈,其实最根本的原因是“不够喜欢”。一方面,并没有好好地去为目标作努力。就像我这样,进了大学之后,虽然偶尔看些书、听听讲座,但是几乎没有想过,应该怎样实现自己的金融之梦,甚至没有想过,怎样才能在证券投资的领域内找一个工作。另一方面,职业决策强度不够,追求职业理想遇到困难和挫折就会轻易放弃。文科出身不等于被数学判了死刑,读了经济学正好可以考金融方向的研究生,办法总比困难多,只不过我没有挣扎就放弃,没有努力就投降而已。关于职业决策强度,请问自己两个问题:一、你有职业决策了吗?——你开始想从事某个职业了吗?二、你的职业决策有多强烈——每天你会为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努力几个小时?几乎没有?一个小时?五个小时?十个小时?如果你还没有职业决策,请继续往下看,我会告诉大家如何进行科学的职业决策。如果你的职业决策不够坚强,请继续往下看,后面会讨论如果磨练你的职业决策。因为我对金融的决心不够,导致没有思考怎样在求学期间为将来找一个领域内的工作而做准备;因为没有思考,所以也就没有准备;因为没有准备,自然不会成功。职业目标实现之路:思考---计划----准备---接近---思考……转眼晃晃悠悠到了大四,和很多人一样面临毕业找工作,2004年大学毕业生就业全面进入“战国时代”,如我这般专业冷门证书没有成绩平平,怎么办呢?我的第二个职业目标是财经报纸记者,当时想自己文笔还算不错,而且读的是经济学,两相结合,做财经报纸记者岂不美哉?找工作的时候才发现,记者可是个香馍馍,如果没有对应的实习经验几乎没有机会,而且大部分媒体招聘都是从实习生中选拔的。大四才考虑这个问题,显然晚了。我的第三个职业目标是没有目标,房地产项目策划,管理咨询顾问助理,医药销售代表……什么简历都投。皇天不负有心人,努力种瓜却得豆。大一在学校勤工助学,认识了一些学校的老师。2002年到学校的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做学生助理,一开始写海报输信息打字复印,后来策划讲座出杂志等等,一直都没有离开。大学扩招,就业指导中心也需要增加编制,这也算上天掉下来的馅饼,被我捡到了。虽然没有证书,成绩属于勉强拿到学位那个层次,却有幸成为班上第一个搞定工作的人——大四开学才

两个月。后来在职业咨询方面不断学习,才知道,我这种找工作方式是最有效的,大部分的同学找工作从大四开始,用几个月或者更长,或者毕业之后失业。我找工作用了两年,在这两年里通过自己的努力积累信誉,赢得信任,学校才愿意给我这个机会。这叫做“谋划职业”,虽然当年还不懂,却这样做了。谋划职业是把大学——职业连接起来桥梁。谋划职业包括三个方向:信誉(人脉)、能力、资质。信誉、人脉:号称世界上最畅销的求职指导书《你的降落伞是什么颜色》中说,通过人际关系求职是最有效的途径。当然这里的人际关系并不是我们常说的走后门,搞关系。而是信誉+人脉——在各类活动中,通过大事小事,让更多的人知道你,信任你,欣赏你。资质:现在不少学生热衷于考证书,但是证书不等于资质。从事这个职业必需的,或者获得这份工作必需的才叫资质。好比我前面说的做记者需要实习,这就是资质。比如职业英语证书,多一个这样的证书会对求职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帮助,因为英语属于能力范畴,是骡子是马,看你申请表上写的开放式问答(英文)一目了然,所以英语证书并不是资质。当初选择留校做就业指导,并不是出于兴趣,而是“投机”,只是觉得这是一个“可攻可守”的好地方。守,大学工作的人文环境、社会声誉等等都不错;攻,其一可以复习考研究生或者混一个研究生学历,其二因为工作性质也有机会接触很多企业负责招聘的人,将来跳槽路子也宽。职业规划是什么,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比较流行的说法“职业规划就是充分考虑个人的各方面条件,设立一个或几个恰当的职业目标,制定往目标前进的教育、培训和求职计划,并努力达成目标的实现。”职业规划真是这样子的吗?这只是一种静态的职业规划。“生涯之学,即应变之学”,职业规划首先是一种观念,其次是一种技能。动态的职业规划观念,即令自己系列的职业行为符合个人内部条件和外部客观变化,探索个人职业的“宿命”。很多大学生都觉得自己很迷惘,不知道什么工作适合自己,不知道什么工作有前途,为此忧心忡忡。很多职业规划的书籍或者专家提供了一系列理性分析的方法。于是这些迷惘的同学根据这些“理性的方程”,试图用一袋烟的功夫,一个职业测评或者一席专家精辟入里的分析,便能让自己脱离职业无方向的苦海。职业之路如旅行,大家形容国人旅游为“上车睡觉、下车撒尿、到了景点拍照,一问去过那里,答曰:不知道”。如果职业规划也这样做就走进了死胡同。职业之路

如旅行,看地图永远不能令人知道旅途下一站具体有什么,职业之旅充满意外,意外的挫折和意外的收获。所以职业规划是探索的过程,职业规划是探路的方法,职业规划是“迷路”的调整。从经济学专业,金融爱好者,到留校工作,好比哥伦布因为贪慕马可.波罗笔下东方神州的黄金丝绸而开始环球探险。随后爱上职业咨询,却是因为它的引人入胜,已经和“前途”,和“可攻可守”的位置没有必然关系。由此可以宣判当初关于金融的“职业规划”为失败吗?从静态职业规划观的角度说他失败了,因为这个目标没有实现,因为没有在目标的指引下“制定往目标前进的教育、培训和求职计划,并努力达成目标的实现。”。从动态职业规划观的角度看,职业规划并不能轻易说“失败”,职业道路的本质是“一波还没平息一波又来侵袭”,绵绵不绝,并不以成败论英雄。如果你是在读的大学生,需要做的仅仅是开始你的探险之旅,目的地是需要的,但现在设想的目的地不一定是最终归宿,而且“一定不是最终归宿”的概率比“不一定是”的更大。只有走出第一步,才有可能走得更远。(二)这个世界存在的所有问题已经全部或者部分得到解决例子:xyop问 :我也知道要做职业生涯规划,可是不知道怎么做,还有,学的专业和自己想干的差距十万八千里,我还能再干吗?问题一:如何做职业规划?问题二:学的专业和自己想干的差距十万八千里,我还能再干吗?第一个问题正是我们整篇连载回答的问题,如果你真想学可以耐心看下去。第二个问题可以分拆为两层。第一层:你真的对那个所谓的想干的职业那么感兴趣吗?当一个大学生说自己很想从事某个职业的时候我总是持怀疑态度。了解是喜欢的基础,可以用以下的方法来检验一下自己是否真的喜欢那个职业:题目: 这个职业最经常处理的事务是什么? 从事这个职业的都是什么知识背景(学科、学历)的人? 这个职业的晋升道路是怎样的? 在这个职业(行业)中我最敬仰的五个人是谁?他们的人生曲线是怎样的?(学业的曲线和职业道路的曲线) 这个职业通常几点到几点上班? 回答以上的问题一定需要把“资料来源”写出来,就像写论文的时候需要把引用和参考文献列清楚一样,因为职业生涯规划不能想当然,必须对职业进行研究。如果你不能很快把上面的题目做完,说明对这个职业还不了解,下一步就是用更多的时间把上面的题目做好(在做

上大学的理想及如何实现篇五
《大学如何实现理想》

大学如何实现理想

外国语学院 英语对外汉语班 白云 2013090617

懵懵懂懂中,我们经历了高考,在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也算赢得了小小的胜利,来到湖南师范大学。刚入大学的我们什么都不懂,不知道怎么学习,不知道怎么与外地同学相处,不知道怎样做各种活动,不知道自己的定位......但是现在我们进入了大一下学期,一些基本的大学生活我们已经熟悉,适应了大学生活之后,现在我们应该树立自己的人生理想了,不要让大学四年在混沌中走过,不要让家长失望,不要给自己的将来留下遗憾。每个人来到大学,都怀揣着不同的理想。有人想自己创业、有人想做文学家、有人想做翻译、有人想做工程师......我的理想就是当一名老师,为社会培养优秀的人才,也可以让自己永远在教育的世界里,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在我看来,在大学中实现理想,需要这样做:

首先,专业知识的掌握是最重要的。选择了英语,就要学好英语,让自己的专业知识过硬。虽然现实中有很多大学生毕业之后做着跟自己的专业无关的工作,但是我觉得在大学中专业知识是最重要的,尤其对于我们英语专业这个专业要求高的专业来说。因为如果我们不能精通英语,我们就毫无优势。没有广博的社会知识,没有丰富的营销经验,什么也没有,英语还说不好,那么我们将来就很难就业了,很难成为一名好老师。 第二呢,就是要在大学的各项工作和活动中积极表现自己、锻炼自己的能力。每个活动、每个工作都是锻炼自己的机会。善于抓住机会的人,成功的机会更大。比如让·克雷蒂安,加拿大第一位连任两届并跨世纪的领导人,小时其貌不扬,并口吃,幼年因病导致左脸局部麻醉,嘴角歪斜,一耳失聪,讲话时嘴巴总歪向一边。虽然他有这么多缺陷,他不仅不自卑,而且还自信向上,发奋图强,成了饱学之士,换能在演讲时恰到好处的利用幽默的语言来弥补自己的缺陷,并不失时机地提高嗓音,以达到理想的效果,以后他成了一个颇有树见的人。1993年10月,他参加加拿大总理竞选,保守党利用他脸部缺

- 1 -

陷进行人身攻击,他泰然处之,以自信来迎接对手的侮辱,博得广大选民的支持,当选为加拿大总理,并在1997年大选中再次获胜。他就善于抓住机会,改变了自己原本平凡的人生。作为大学生,截然不同于中学生了,我们即将迈入社会,这就要求我们在课余时间多参与实践,如参加一些兼职活动、义教活动或者志愿者活动等等,让我们有更多的机会和社会上的人员接触,体验社会的冷暖,让自己将来走向工作岗位时更加的自信和富有经验。

最后,就是一定要学会做人。学会做人是大学必须要做的事情,也是对自己的最低要求。实现理想的道路必然不是一个人,每个人都有很多的朋友和老师帮助你实现理想。学会做人,就是让自己的人格更加完善,交到更多的朋友,让自己的理想可以服务于社会,有利于社会的发展,这才可以让自己的理想更具有价值。在这里不得不提到何东旭、陈及时、方招等勇救落水儿童的大学生集体,他们纵身一跃,划出了人生最壮丽的弧线,他们奋力一举,绽现出生命最高尚的光芒。他们用青春传承了见义勇为,用无畏谱写了一曲英雄的赞歌。他们用19岁的肩膀铸造生命之梯,他们的行动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三个年轻生命的逝去和两个孩子的生还,并不是简单的生命风险交换,而是在修复和重构着健康社会应有的道德基石。“挺胸踏浊浪,何惧生与死。至今江水上,清风满襟袖。”举这个例子,并不是让每个人都像他们一样,舍弃自己的生命去干什么事情。我想要说的是:他们拥有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美德,具有社会责任感。当今社会,太多人对这个社会不负责任,才会出现昆明事件、恐怖袭击等等这些邪恶的势力。我们作为大学生,有义务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让自己的人生更有意义,给身边的人带来温暖,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量,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努力!

- 2 -

上大学的理想及如何实现篇六
《从学校到社会如何实现理想》

网易公开课:最近有条“昔日高考状元求职难,靠关系月薪仅千元”的新闻,2000年广东高考英语状元阿苑才通过家人托关系,去到新会一个小银行做客户经理,月薪只有千把元。“朝为寒舍郎,暮登天子堂”,旧时的状元公一步登天弹冠相庆,如今万人拥戴的状元郎却连维持生计都很难。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熊丙奇[答] :现在的“状元”越来越多,有省状元,市状元,还有镇状元。这里提到的是英语单科状元。如果按照这样的方式去查状元的就业情况,估计会出很多这样的新闻。其实,所谓状元,就是一次考试成功而已,最多能反映其学科知识的掌握情况,这不代表其其他能力素质都很强。状元是分数单一评价体系的产物,关注的只是学生的分数高低,我们应该探索多元评价体系,在多元评价体系中,状元也就不存在了。

网易公开课:现在很多毕业生为了更好的谋求就业机会,扎堆到北上广!北上广代表着更多的就业机会和选择,然而离开北上广也未必就不能开辟另外一片天地。您如何看待毕业生就业地域选择的问题?

熊丙奇[答] :近年来,毕业生的择业地域,相对来说比较集中。这与两方面因素有关,一是这些地方的机会比较多,二是学生的择业观有问题,认为无论如何要留在大城市。如果是后一方面因素,毕业生需要进行调整,假如呆在大城市也只是混日子,也没有等到机会,不如考虑二线城市。

网易公开课:在微博这种社交平台上,有一个规律是“谣言”总是比辟谣传播得更快,或者说,不准确的消息和模棱两可的信息更有传播性,那么网络上的知识传播如何才能在传播效应和严谨性上做平衡呢?如果一个非常严谨的考证最后没有人看,那么辟谣本身的意义何在?

熊丙奇[答] :谣言传播很符合人的天性:八卦、恐惧„„所以,在微博这种平台上,谣言是很难扑灭的。但严谨的知识传播可以起到平衡这种力量的作用,再加上微博本身的管理机制,我相信最后能取得满意的制衡作用。知识传播要基于严谨的基础,但在这个基础之上,考虑传播效应,能玩的东西还是挺多的。 网易公开课:有网友戏称“现在找工作掉的汗水和泪水都是以前选专业时候脑子进的水”。大学专业在招生时,总会强调专业的就业优势;而且很多学生也青睐于就业好的专业。您认为用就业优势来衡量一个专业的好坏是否合理?

熊丙奇[答] :衡量一个专业的好坏,有三方面标准:一是自我的兴趣;二是社会的真实需求(不是学校宣称的就业形势),三是这所学校的学科特色、专业特色。简单地用就业形势来衡量一个专业,很容易被忽悠。

网易公开课:有人说“望山跑死马”,理想存在的意义,究竟是实现它,还是努力实现它的过程呢?成功学引领社会舆论的当下,”重要的是过程“似乎完全败给了赤裸裸的结果主义?

熊丙奇[答] :我比较反对时下流行的“成功学”,大学生要取得成功,一要有理想,二要坚持不懈的努力与奋斗,那种“轻轻松松”、“一不小心”就获得成功,是骗人的鬼话。

网易公开课:传统的课堂教育方式已经延续多年,而新兴的网络教学方式则还在不断改善当中。您如何评价网络教学的未来?你认为网络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会是怎样的关系?

熊丙奇[答] :网络教学的未来是光明的,但我不认为网络教学就会取代传统课堂教学,因为他们有各自的优势在,因此,可互为补充,为受教育者提供多元的学习选择。

网易公开课:网络教育的迅猛发展给大家带来了更多元化的学习渠道,公开课的崛起也让网友有了更多选择性学习的自由,您如何看待网络教育的发展带给我们的改变?

熊丙奇[答] :网络学习由于没有时空的局限,因此让学习变得更加自主、自由,但总体来说,我国当下还存在“读书无用,升学有用”,“学历社会”的问题,读书、学习并没有成为大家的一种生活方式,因

此,功利读书远多于非功利的读书,随着社会的发展,读书完善人人生的非功利价值提升,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网络学习。当然,网络学习也可改变大家的读书价值观。

网易公开课:我们也收到不少网友的其他问题,有网友说,”过去的20多年求学生涯,不是为分数烦,就是为工作忧,也不知道在各种孜孜以求的过程中,自己的实在收获是什么。不知道熊老师的求学过程是如何寻找快乐的?“都说君子乐于学也,但现代教育似乎总是让人无法从学习中得到最原始的快乐,您有好的建议么?

熊丙奇[答] :读书有两方面的价值,一是功利的价值,升学、提高就业技能,找工作等等;二是非功利的价值,即完善自我,提高对社会的认识等等。如果仅有第一方面的价值,读书是很难感受到真正的乐趣的,甚至会觉得很枯燥乏味,而如果能更多关注第二方面的价值,则会体会到读书的乐趣。所以,读书是否有乐趣,在制度变革之外,需要每个读书人改变自己读书的态度。

网易公开课:工作和教育也有类同性,有网友说,“当爱好变成了工作,爱好就会变枯燥,也就说这世上没有真正让人喜欢的工作。您如何看待这种说法呢?”

熊丙奇[答] :在我国,一直有一种说法是“业余爱好”,似乎爱好都是“业余”的,其实,把爱好和工作结合起来,是很好的一种工作境界,做出一番事业的人大多如此。如果说当爱好成了工作,就变得枯燥,这说明这不是你真正爱好的,是“假爱好”。

网易公开课:说完工作和教育,其实还有人想走“第三条道路”——创业,有网友问 “我正在考虑创业,创意想法已经有了,个人感觉还挺不错的,也已经有几个靠谱的同学、朋友正在组织团队,但是对我而言,现在的工作比较稳定、收入也不错,所以比较犹豫,不知道您有什么建议?”

熊丙奇[答] :创业对一个人提出的要求,要远高于就业,所以我反对那种“找不到工作的毕业生去创业”的离谱建议。对于创业,要做好多方面的能力与素质准备,包括管理能力、沟通能力、领导能力等等,尤其是风险意识。从你的情况看,还没有做好这方面的准备,所以建议你谨慎选择,明确创业的目标究竟是什么,做好创业的规划。

一尘绝骑:现在很多文科生也要求修习高等数学课。对于他们来说,在未来的生活中很少会用到这些数学理论。为了通过考试,他们必须付出很多的努力才能做到。对于文科生来讲,设置这样的数学课是处于什么目的呢?

熊丙奇[答] :如果大学实行完全学分制,没有那么多的必修课,那么文科生学不学数学,完全是他们自己的事。他们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未来的职业规划决定是否选修数学,我国大学现在没有实行真正的完全学分制,所以一刀切要求文科生都要学习数学,这就出了问题,哪怕学校的初衷再好,都限制了学生的选择。

土地老儿:理想照进现实,也是一种理想;它需要有明媚的阳光。假如是阴暗的地方,是没有照的条件的。例如:大学毕业了,面对就业难,有的毕业生就选择„自主创业‟;创业并不难,难的是到政府部门办各种手续,这时,怎样把《理想照进现实》呢?!一道手续,首先要学会给办事员手里塞钞票!熊教授?!

熊丙奇[答] :要让理想照进现实,尊纪守法是底线。否则,理想最多暂时照进现实,你还要提心吊胆的。 一朵美丽的萝卜花:现在热门专业变化这么快,以前的冷门专业现在变热门专业,以前的人们专业现在人满为患就业困难,熊老师您能不能预测一下未来三五年内,比较吃香的专业是什么呀?该不该为了上热门专业选一个不那么理想的学校呢?

熊丙奇[答] :选择专业,关键要看自己的兴趣,而不能盲目追逐所谓的“热门”专业,追逐热门的结果是,很快热门就变为冷门。所以,在选择专业时,要分析自己究竟喜欢什么。另外,就是社会需求旺盛的

专业,如果你自己没有认真学习,也极有可能“冷就业”,因此,比专业冷热更重要的是,自己究竟学得如何。

一尘绝骑:现在的大学更像是职业学校。学生在学校修习的课程看上去就是为了把他们培养成为某个方向的职业人。大学的本质难道就真的是培养职场队伍吗?难道不是更注重培养大学生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吗?

熊丙奇[答] :大学应该有不同的办学定位,像北大这类学校,应该实行精英教育、通识教育,以能力为导向培养学生,而职业学院,则应该培养职业技术人才,我国大学由于没有办学自主权,定位不清,现在都存在成为职业培训所的趋向。

心之啄木鸟:现在大学教育这么差,好多人都说读了大学也找不到好工作,我想要不就不读了,直接工作,不浪费青春,还能攒两年工作经验,熊老师认为上大学是现在社会成功的唯一途径吗?

熊丙奇[答] :上大学当然不是唯一的途径。但如果上了大学,我的建议是要好好把握大学的机会,虽然我国大学教育制度弊端很多,大学老师也无心教学,但我们不能由此也混日子,要做好学业规划,混的结果还是伤害自己。

trazom:大师您好。现在的大学入学制度让学生们在入学以前就选定了自己的方向,转专业的话难度也不小。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在高中阶段,很少能够想明白自己未来想读什么,想从事什么方向的职业。所以这样的制度是不是很不合理?目前国内的教育改革有考虑这样的情况吗?

熊丙奇[答] :大学按很窄的专业口径来招收学生很不合理。目前我国高校有三种做法来改变这种情况,一是有少数高校进校时不分专业招生,现在只有个别;二是按专业类招生,相对以前拓宽了专业面;三是部分学生可以在一年级后换专业。但总体来说,学生的选择空间还是很窄。

jasa990 :中国的大学能在多大程度上实现学子的理想?历经了十二年高考前炼狱般读书的学生又有几个带着理想走进大学校园?

熊丙奇[答] :这是两个需要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共同回答的问题。大学没有自主权,就连灵魂也没有,也就难以让学生有理想;基础教育采取升学教育模式,学生的个性和兴趣都被分数扼杀,在进入大学时,很是迷茫,一个说法是,中国学生学习到高中就结束了,这是必须改变的现实。

羙丽哋笑顔:大学选的专业与自己兴趣不搭调,眼看要工作了,还要一辈子守着这个无爱的专业,真是绝望。可是毕竟学了四年了,全都丢掉重头再来代价太大了,现在行业分工这么清晰,想要跨行业不容易,熊老师,我应该继续自我催眠留在现在的领域吗?还是应该趁年轻挑战一下?

熊丙奇[答] :专业背景和专业能力(素养)是两回事。所谓专业背景,是你学过什么专业;所谓专业能力,是指你掌握怎样的能力。如果你有没有读过某个专业,却有某方面的能力,不妨在这一能力方向进行尝试。能否跨行,取决定作用的是你的能力。

网易公开课:网易公开课:今天的微访谈就到这里,非常感谢熊老师给我们带来的精彩回答,希望大家继续关注我们的《师说》栏目,继续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和我们的嘉宾交流~感谢大家!

(完)

上大学的理想及如何实现篇七
《如何实现我的大学理想》

9月的大学校园是骚动的,因为一群愣头青的到来。那些经历了残酷高考的大一新生们在一家老小的护送下,载着新置办的行装,怀着无限的憧憬,张大好奇的双眼来到这个叫大学的地方。他们青春最美好的四年将留在这里,带走的一定有智慧、回忆、成长、友情,或许还有爱情……

闯过中国最拥挤的独木桥――高考,这些大学新鲜人们个个意气风发,自信满满,似乎整个世界都在自己手中,殊不知能否征服世界,还要看他们四年时间是否能为自己锻造一把利剑。一切还只是刚刚开始。

前几天读完了一本叫《中国农民创业》的书,书中讲述了60位中国传统农民因为不满现状而走上创业之路,有的贷款办厂、有的外出打工、有的因地制宜发展新型农业,历经艰辛,最终成长位农民企业家的故事。看完后,我心里涌起一股强烈的敬佩之情。但更多的是,我开始考虑自己的未来,我甚至怀疑我毕业后能找到自己的路吗?我和那些农民企业家一样,生自于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我们都不满现状,都想摆脱“修理地球”的繁重的活计。不同的是,我们走的路不同。他们选择了创业,白手起家;而我选择上大学,掌握科学知识。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我想,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所以每个人都有选择不同路的权利。我选择了上大学,我就决不后悔,反而光荣。我坚信在四年的大学生活中,我会很好地完善、充实自己,培养各种必要的技术和能力,为以后的飞黄腾达做准备。

中国的孩子们是幸福的,因为家长和老师们都极端负责,事无巨细地安排好孩子们的生活和学习;中国的孩子们也是不幸的,在家长和老师们十几年的管束下,或许很多孩子早已习惯了服从,忘记了独立思考和如何决策。正如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的一句台词:“一开始你恨它,慢慢地你习惯它,最后你离不开它。”

当这些孩子们踏入校园,一切都不一样了。父母不在身边的日子,一日三餐,衣食住行再没有人帮你安排妥当;没有课的时候,再也见不到老师们在教室里盯着上自习,学习变成了全凭自觉的事;几个同学分享一间宿舍的热闹取代了家中独占一个房间的为所欲为……大学是个全新的世界,所有课题都是新的,却没了父母和高中老师的从旁指导,日日高喊的“自由”来了,但对大多数从未离家独立生活过的大学新鲜人来说,这自由或许是个考验。

小到每天都午餐吃什么,大至未来的职业方向如何规划都需要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哪怕幼稚,哪怕错误,也是成长的阵痛。大学之前,大学是惟一明确的目标;大学之中,如何度过宝贵的四年大学生活成为摆在每位大学新鲜人面前的命题。这期《新东方精神》俨然为大学新鲜人们提供了一份大学生活方案:《培养自理能力是迈入大学中提到,鲁迅曾经说过:“生活是第一位的”。大学新生迈入大学,首先要学会生活,其次要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就像俞敏洪老师的演讲《大学要做的几件事》中所讲的,大学生做到三个追求、一个准备,才能够使大学生活变得更加有意义,即追求知识、追求友谊、追求爱情,为工作做

好充分的准备。要做好这四件事情,四年的时间很短,希望所有的大学新生都对此有清晰的认识,早日确定自己的努力并为之努力,做好自己的主。

高三到大一这一段时间我接受了一次洗礼,这是一次实实在在的涅般,我的理想不同于诸葛亮的恢复汉室,也不仅仅局限于李白杜甫们的济苍生、拯黎元,更不囿于曾国藩、李鸿章们的师夷长技以自强。我只想在自己有限的的生命中在自己的事业上有所突破。

年轻时,总以为四年很长,青春很长。书可以明天读,单词可以明天背,明日复明日,蹉跎了大学时光。浑浑噩噩只是挥霍青春,目的明确才能过个无悔的青春。18岁了,要为自己负责了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zuowendaquan/242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