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过后怎样写日记

| 日记 |

【www.guakaob.com--日记】

元旦过后怎样写日记篇一
《元旦一日记》

供稿人:作业十八队 李潭

元旦一日记

------节日的坚守

一年一度的元旦节日到来了,大街小巷都布置得漂漂亮亮,到处张灯结彩,洋溢着一派节日的气氛。今天阳光明媚,元旦三天假,人们或走亲访友或娱乐休闲、外出游玩,然而,在采油一厂作业大队,很多人仍然要坚守在岗位上,他们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保障了油井平稳运行和各项生产平稳运行。作为运行保障岗位,必须24小时不间断运行,没有节假日,当别人与家人团聚的时候,我们也必须坚守在岗位上,今年的元旦节,我们依旧在岗位上坚守着。

一、 上班的路

今天是2011年的元旦。在这个举国同庆的日子里,我们仍然要坚守自己的岗位。元月一号上午六时许,当许许多多的人们还在节日长假睡梦中的时候,作业一班的工人师傅们已来到了单位,吃了点早饭,就得抓紧时间换上工衣,坐上班车,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从单位到井场这段路大约有20多分钟,大家都知道作业这个工作是个很累、很磨人而且非常危险的工作,但是他们脸上始终带着快乐的笑容,一路上大家谈笑风生,他们说这样可以减压,让你自己在上班的时候能有个好心态。他们说:虽然我们放弃了休息,但我们却感到无比的欣慰与自豪,确保油井平稳运行是我们的光荣职责。

二、 工作中

工作很辛苦但很充实。作业工人的工作是乏味的,大家都知道起下油

管,摘挂吊环,甩钳子,但是大家并没有因为乏味而对工作懈怠,相反,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面,他们更加地认真工作,用自己的行动来为2011的新年献礼。我们所施工的文13-103井,由于前几日井场上的水管漏水,井场显得泥泞不堪,这更加增大了施工的难度,到了井场后,班长仔细的询问了一下夜班的工况,资料员认真的看完夜班的施工进度资料后,在确认各项措施都符合继续施工的条件时,班长就带领大家就进入到了工作状态。首先,大家对积水多的地方进行排水,泥多的地方采取垫草甸、铺钢板网等措施,从而改善了井场的施工环境。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我们忙碌的一天开始了,看着班长龚胖胖和老严师傅在井口摘挂吊环和小高师傅拉油管的动作是那么的娴熟,配合的是那样的默契,汗水顺着他们的脸颊滑下来,在阳光的照耀下好似一个个跳动的音符。他们一丝不苟,仔细检查着每一个细节,严细操作着每一个指令,他们在工作中不断丰富知识,在操作中不断提升技能。

三、 下班了

到了下午六点多,要下班了,晚上终于可以和家里人一起吃个团圆饭了。结束了忙碌一天的大家,脸上明显多了些许疲惫,等待班车的时间里,我问大家说:“累不?”他们说:“能不累吗?但是为了保证原油上产,油井平稳运行,累的值得”。就是这样一群人挥洒着汗水,为企业的安全运行保驾护航,为企业的发展添加属于自己的亮丽色彩;就是这样一群人,热爱着自己的岗位,在平凡的岗位上奉献着,创造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2012-1-2

元旦过后怎样写日记篇二
《元旦日记》

元旦日记

元旦日记

孙家凝 |

1月1日 星期二 晴

今天,我再也快乐不过了,因为今天是2014年的第一天----元旦!

上午,湛蓝的天空中飘着雪白的云朵,温暖的阳光照耀着大地。我和小伙伴们兴高采烈地登上了白云山。

一上山,我们就绕着围栏快活地追逐打闹起来了。玩着玩着,突然,传来了我哥哥的尖叫声:“哇,雪!”大伙连忙围过去看,只见下面的围墙四周,有一些白茫茫的残雪,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我哥哥说:“咱们去大树下那个大坑里,找点石头来砸下面的雪吧!”大家二话不说,连忙跑到大坑前去找石头,但我没去,因为我想看看别人是怎么砸的。正要开始时,我哥哥悄悄地附在我耳边说:“亮亮是垒球大师,你可要看牢喽。”我回头一看,所谓的“垒球大师”正眯着一只眼睛仔细地瞄准呢!过了一会儿,“垒球大师”说:“好了,可以扔下去了。”我赶紧跑到围栏前看,只见石头擦着围墙向下坠去,在快要接近残雪时,被凸起的岩石挡住了,一股反弹力把石头弹了出去,啊?没打中!我看了,不由自主地捂住嘴巴呵呵地笑了起来,想:“哈哈,难道这就是‘名副其实的垒球大师’啊!”

正当我在感叹时,却不见了我哥哥的身影。我回头一看,只见他一路小跑着过来,得意洋洋地对我们说:“嗨!过来看看我意外地发现了什么?”我连忙跑过去一看,你猜我看到了什么?一块晶莹剔透的冰!哥哥自豪地说:“我带你们去看找冰的地方。”大家跟着到了找冰的地方,原来就是刚才找石头的大坑,开始仔仔细细地找冰。不一会儿功夫,就把大坑里的冰全找完了,我们把找到的冰堆在石板上,等着它溶化。

等着等着,我妈妈看了看表,说:“我们回去吧!”在一片“好的”回答声中,我们离开了白云山。

元旦过后怎样写日记篇三
《2015新年日记》

2015年1月1日 星期四 晴

凌晨,庆新年喝醉了酒,晨练时,碰见朋友祁放清,才知道撞坏了“转向灯”,回来洗脸时,发现脸上还有不少“划痕”。

元旦过后怎样写日记篇四
《日记的写法》

元旦过后怎样写日记篇五
《日记的写法》

日记的写法

一、什么是日记

日记,就是把自己一天中的所见、所闻、所做、所忆、所思、所感,选择其中最有意义的部分,用文字记录下来。

二、写日记的好处

1.帮助记忆往事,便于回顾总结。

2.锻炼表达能力,提升写作水平。

3.培养观察兴趣,提高分析能力。

4.积累各种知识,丰富人生经验。

5.培养恒久毅力,养成坚持习惯。

古今中外,许多成功者都有写日记的好习惯。《徐霞客游记》、《高尔基日记》、《鲁迅日记》、《雷锋日记》,不都是流传于世的精神瑰宝吗?

同学们,快拿起笔来,留下你生活中一朵朵闪耀的火花吧。

三、日记的四大特点

1.用“我”、“今天”叙述。有时因特殊原因过后补写的日记,日期还是要写日记内容的当天时间。叙述时,还是要用“今天”,而不能用“昨天”,“前天”。

2.记当日事。虽然有时也穿插回忆、想象,但总要以记述当日的事为主。

3.真事真情。日记要写真人、真事、真景、真物,要说真话,抒真情,发真感。

4.写作自由。文体自由,可叙可议,可歌可赋;篇幅自由,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内容自由,国家大事,家庭琐事,喜怒哀乐,经验教训,所思所感,皆可入文。

日记内容提示:

国际要闻 国内大事 学校新闻 各科学习 参观浏览 访问串门 成功经验 失败教训 建议批评 名言警句 回忆展望 家庭琐事 亲友动态 街坊新闻 电影电视 书报杂志 争吵游戏 喜怒哀乐 故事趣闻 春夏秋冬

四、写日记要注意的两点

1.贵在坚持

写日记并不需要花很长时间,最好给自己规定每天在睡前写日记。

2.选最主要、最有意义的事情来写。

写事,要写最重大的;写人,要写最典型的;写见闻,要写最有意义的;写经验教训,要写最主要的;写感受,要写最深刻的。

五、日记的写法

因为日记的内容灵活多样,这就注定了它的写法也可以多种多样。

作文专家黄义正老引导学生写日记可有一套,他可以让你越写越想写。他把写日记分为三个级段:

1.初级段,句段流水型

在这初级段,要学会什么呢。、

1.写好日记的封面。 ○

日记,要用专门的日记本来写。日记本的封面,要写三项内容:

a.在中间偏上方,用较大的字写上标题“某人某年日记本”。

b.在这行字的后面,用小括号注出编号(因为一年的日记可能不止一本,有必要编上号码)。

c.为了查阅方便,在标题下方注出这本日记所记的时间段(从第一则日记到最后一则日记的起止时间)。比如说,刘珊珊同学从某年元旦开始,到5月12日就写满了一本,这本日记的封面就应该这样写:

刘珊珊某年日记本(1)

(某年1月1日—5月12日)

2.掌握日记的格式 ○

a.在第一行居中写上日期(×年月日),星期(星期)、天气(晴、雨、阴、多云、雪等),每项内容之间空一格。

记录天气,有助于全面反映当时的环境,便于回忆当时的具体情况和真实感受。

b.有的还在第2行居中写上简明的标题。

写标题的目的,是为了使日记的主要内容一目了然。若记的是几件平常的琐事,内容较散,就不必写标题了。

c.接着或空一行写正文,开关可以只写一段。反之则可以分成多个段落来写。

3.日记的内容。 ○

初学写日记的时候,门槛可设得低些,内容可以写成“流水账”型,不一定要写“最有意义的事”,只要用自己的话把当天是怎么过的,写出来就不错了。

初级段可持续半年,然后给自己升级。

2.中级段,观察片断型。

这里说的“中级段”,是指经过初级段的训练,会写日记本的封面,掌握了日记的格式,会写“流水账”型的简单日记之后的阶段。

观察片断型日记,可以分四种内容:

1.校内景点日记 ○

同学们可以选定学校的一角来写观察日记。这一角可以是静态的,如水池、花圃、树林等等;也可以是动态的,如体育活动区、课外活动区等等。写静态景物时有一年四年春、夏、秋、冬的不同,有天气阴、晴、雨、雪的不同;写动态时,天天都有变化。用心的同学,一年之中,可以写出几十上百则校园日记呢!

2家庭景点日记 ○

同学们可以在家中选定一些场景来写日记。如院子、花圃、盆景、鱼池、阳台、花草、树木等,还可以通过房内不同方向的窗户取得许多景点和景物。对抓住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天气变化来写。只要肯动脑子,这样的日记,一年之中也是可以写出很多的。

3动物习性日记 ○

在自己家里、邻居或者同学家里,可能养有鸡、鸭、鹅、兔、狗、猫、鸟、虫、鱼之类的动物,仔细观察这些动物的样子、生活习性、活动规律等等,都可以写出很多的日记!

4.植物生长日记 ○

在同学们的周围,花草树木、蔬菜水果之类,很容易见到,可以观察它们的生长过程,来写观察日记。对生长快的,每隔3至5天写一次;对生长慢的,可以一个星期、一个月或者更长一次,在它上次样子的基础上,写出它现在的样子。这样,既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又掌握了一些植物学方面的知识。

中级段可持续一年,然后再给自己升级。

3.高级段,自由实用型。

这里说的高级段,是指经过中级段观察日记训练之后,书面语言已较流畅,想开辟日记新途径的阶段。

什么叫“自由实用型”日记呢?

自由,指内容可以自由选择;实用,指写的日记对自己有实际用处。自由实用型日记,可分为以下三种:

1.感悟日记。把你每天遇到的最有意义或最难忘的人、事、活动、景物,或读到的一篇佳作的主○

要内容,写在日记里,最后总结,写出感悟,成为感悟日记(这种日记,实际上就是“简妙作文”)。感悟日记,将助你变得懂事明理,迅速进步、成长起来、步步迈向成功!

2积累日记。即把当天学到的新知识、新技能,或在阅读中遇到的好词语、妙句子等内容写在日○

记里。这样日积月累,对日后作文将大有帮助。

3创作日记。因为你刻苦努力,勤奋用脑,你的脑子里可能会突发灵感——或是几行诗句,或是○

一则寓言,一个故事......及时把它们写下来,就是创作日记。

当日记进入到这样的高级段时,你就可以日记分“感悟本”、“积累本”、“创作本”等,将每天生活中遇到的种现象,分门别类地记录在相应的日记本上。到这时,你就会被 日记“迷”上了,不但忘不了写日记,叫你停你也停不下来呢!在不知不觉中,日记将把你训练成为一个才华横溢的人! 我们简妙作文最推崇的,是高级段的第1条:“感悟日记”同时,也主张为该日记拟定一个简明的标题,也就是,把日记当作一篇自由灵活的小作文来写。其写法依然是:

1.开头:扣题定位引下文。

2.中间:承头顺写详重点。

3.结尾:照应开头写所感。

学习本讲后,我的收获如下:

1.日记,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日记的好处有: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日记有四大特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写日记要注意两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元旦过后怎样写日记篇六
《4、写日记》

写日记

写日记是一个挺不错的习惯。所谓日记,就是用文字把自己每天所经历、思考的事情,或者看到听到的事情做一个忠实的记录。这其实是在用文字记录自己的历史。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一个人的记性再好,时间一长,许多往事也就模糊了。但是如果变成了文字,它就能穿越时空而保存许多年。几十年后拿来读一读,会觉得很有意思。它不仅可以作为某些历史见证的材料,而且有可能从中挖掘出许多重要的人生经验和感悟,甚至还能作为一份贵重的历史遗产留给下一代。

一、意义

那么写日记究竟有什么具体的现实意义呢?笔者根据自己几十年记日记的经验,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

第一,可以锻炼写作能力。写作能力是现代人所必须具备的主要能力之一。我们从一上学开始,语文就是必修课。语文的课程定位是“工具课”,也就是说,它是“学习之母”,是学习其它一切课程的前提。语文的基本任务就是要掌握语言文字。所谓掌握,就是会“听、说、读、写”。其中,“听”和“读”,是接受外界的信息进入大脑;而“说”和“写”,则是把大脑里形成的思想向外界表达。离开了这两个途径,一个人就不可能实现和外界的交流。 由此可见写作能力是何等的重要。然而写作能力不是天生的,它必须在后天的实践中生成。写日记,就给人找到了一个每天必须要“动动笔”的由头。写作,无论从表达思想的速度和方便程度来看都要差于说话,因此它的练习机会就比说话要少得多。然而它的优势——更严谨、条理、简约、规范,且能长久保存——却也是说话不能比拟的。要想使写作日臻熟练,除了经常实践别无他法。

第二,可以锻炼做事的恒心。说起来,每天用十几分钟或半个小时写几百字应该不算什么难事。但是要天天坚持,数年、数十年地坚持,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会使人感到枯燥、无聊,甚至感到每天做这么一件枯燥的小事是一种折磨。但凡欲成大事者必有恒心。不过恒心也非天生,而是磨练出来的。“曲不离口,拳不离手”,说的是唱戏的要天天练嗓子,习武的要天天打拳。日复一日,年深日久,不但功到自然成,而且人的心理也发生了深刻变化:把浮躁变成了淡定,把枯燥变成了生动,把无聊、折磨变成了乐趣。有了这种心态,何愁不能办成令人折服的大事。

第三,积累历史资料。大科学家竺可桢,从1936年元旦起到1974年去世,共记日记38年,其内容极其广泛,既有他的气象、地理专攻,也有天文、地质、政治、历史、游记、诗词歌赋。在他的日记中还有众多的人物:不但有政要名流、同窗好友,亦有贩夫走卒、引车卖浆之流。看了这样一本日记,不但可以了解主人的生平,亦是他所经历过的历史的极其珍贵的佐证资料。

我们自己的日记,虽然不能和竺可桢相比,但也是一份不可多得的历史记录呢。如果想要回顾某一时期的历史,没准能从日记中窥到端倪。如果要做某项研究,日记也有可能成为不可多得的资料。

第四,回顾、记忆和总结。日记既然是思想的表达,那么就必然会对自己的经历有所回顾、评价,对自己的或者别人的经验教训有所总结。这对一个人的成长是非常有利的。但凡落在纸上的总结,总会是经过一定的思考和加工,其条理化规范化程度,其概括抽象的程度也会高于只在脑子里“想一想”得到的东西。另外,由于经常回顾和总结,还会对自己的经历有一种比不写日记的人更加清晰的记忆。笔者退休后在写回忆录时,虽然只有一些残缺不全的日记(有的丢失,有时没有记,甚至还因怕文字狱而烧掉一部分),但却能清晰的回忆起自己经历的脉络。

二、内容

既然写日记有这许多好处,那么在写作的时候应该记入那些具体的内容呢?

首先,时间是必不可少的。每本日记扉页,都要注明从哪年哪月哪日开始,本子用完了,再补上终止日期。每天的日记,则要注明月日、星期。

其次,还可以把天气情况记一记。天气情况分两种,一种是预报的情况,一种是自己观察的情况。现在的天气预报除了降水预报准头欠缺,其它各项准确率高于7成,所以记录一下并和观察到的做个比较很有意思。

第三,记流水账。就是把自己做过,见过、听到的事情记录下来,当然要有重点,意义不大的事情可以不记。初记日记的人都可以先从记流水账做起。因为这个比较简单,只要大体按照时间顺序把事情通顺地写下来就可以了。

第三,记有趣、有意义的事情。比如出去逛公园,比如做了一件好事,就可以专门把事情叙述一下。

第四,记大事,国家发生的、单位发生的大事都可以记。

第五,记人物,表现,感受,评价,在一起做事、游玩的经历都可以记。注意要写出名字,免得时间长了不知是谁。

第六,记自己的思想,对事情的看法,想法,对自己的评价等。

第七,工作、学习、办事的经验教训的总结和回顾等。

第八,专项观察记录,比如看到青蛙在池塘里产卵,就可以连续观察、记录从卵变成蝌蚪,甚至从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

三、养成

如何养成记日记的习惯?大抵有两条途径,一条是自己督促自己养成,一条是在他人的督促下逐渐养成。

1、自己督促自己养成。家父不到16岁便从南方奔赴延安抗日军政大学青训班(1938年),此前他只上过几个月的学,但通过自己的努力已经识得不少字。在青训班又学文化又学政治、军事,怀有极高的革命热情。他看见教课的老师每天写日记,就问其所以,老师告诉他记日记可以练习写字,帮助学文化,还可以把每天的事情记下来。一股强烈的自我提高的冲动激励着他,于是开始模仿老师写日记。从那时起,一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年(2008年),总共70年的时间,除了文革那段特殊时期因写日记被造反派从日记中挑出毛病作为批斗的资料,从而停写了一段时间外,他便从来没有停止过。

家父跟我说过,刚开始的时候,主要克服的障碍有三条:一条是总表达不清意思,字也写的不好。在老师的帮助下慢慢就好了;二是忘记写,因为过去没有这个习惯,所以有时就忘记了,过后想起来就补记,可是有的时间一长连补记也补记不上了。三是犯懒,特别是军事训练很紧张很累,睡前看到日记本就给自己找借口:明天补吧。

然而这些困难和问题都在自己的努力下克服了。经过近一年左右的坚持,终于逐渐养成了习惯。此时他也从抗大毕业并被派到晋察冀根据地开始了艰苦的敌后抗战。从那时起,他就把这个习惯一直坚持到去世。

文革前,我曾翻看过他的日记。其中有一段描写了一位战友的牺牲,给我印象极深,大意是:“„„我们突围出去后,杨某某抱一挺歪把子跟在我身边断后,忽然一颗子弹打来,正中左眼窝下,他当时就不行了,在我怀里断了气。我含着眼泪急急向他行个脱帽礼,便带领队伍走了。直到半夜敌人退去,才悄悄带人将他尸体掩埋。杨某某,21岁,比我高一头的个子,雇农出身,本地人。参军前上无片瓦,下屋插锥之地,父母弟妹全被鬼子汉奸杀光。参军后表现极好,沉默寡言作战勇敢。我永远忘不了他„„”

可惜的是,文革中,他怕日记牵扯的人遭连累,一把火全部烧掉了。

2、在他人督促下养成。笔者自己是个典型例子。小学2年级时(1956),一次家父对我

说:“你也认识不少字了,现在我打算交给你一个每周必须完成的任务。有两个选择:每周交给我一篇500字以上的作文,或者每天写一篇日记。”我那时住校,每周回家一次,平时与父母见面机会极少。当时想“写500字的作文?太可怕了。还是写日记吧,虽然每天要写,但毕竟写几十个字也就可以了,不就是记一下每天做了什么吗?”于是我说“写日记吧!”说完之后,我就发现老爸狡猾地笑了一下(多少年后我才知道老爸要很多字的作文,目的就是要我选择日记),并说道:“那就一言为定!”

自那以后,我开始写日记。

但回校后的头两天就把日记忘到了脑后,直到周三才想起。此时前两天发生的事情已经记不清了。只好拼命回忆胡乱补上而不敢空缺——根据过去的经验,老爸布置的事情是一定要检查的。周六晚上回到家,老爸头一件事情就是检查。看了我每天只有几十个字的流水账,老爸只说:“能坚持天天写就好”。

一个月下来,我逐渐感到了写日记的巨大负担和精神压力。不是经常忘写,就是到时候懒得动笔。于是经常出现想起来时一补就是两三天的情况,因为日子过的雷同,一些没有特殊事情的日子,就实在想不起到底做了什么。这样,便偶尔出现了在日记本中“开天窗”的情况。而且说实在,我真正感到了要天天坚持做一件事的不容易,当时真后悔:“要是答应每周写一篇作文就好了,不至于这样天天磨人。”

老爸是个十分严谨的人,蒙他是很难的,检查时他先就看看是不是每天都写了?结果发现了“天窗”。问我为什么没有写?我说忘记了。老爸说事不过三,今后不能再空缺。

令我感到奇怪的是,最初老爸对每天写的内容倒并不太在意,只是紧紧抓住每天必须写这个问题。为此,我还遭到了两次严厉的、但后来想起来就发笑的批评。

一次我又“开天窗”了。老爸问为什么?我说忘记了。老爸说这是第二次,但我要在你空缺的这地方批注几个字,提醒你不要忘记。于是他便在空缺处批到:“今日北战死了——你爸爸对你的批评。某年月日”。

从那以后,我很长时间都能记住每天写了。老爸的批语使我感到极大的耻辱,我不愿意再得到这样的批语。可是偶然有一天(已经记不清因何事)的日记又忘记写,而且第三天在写日记的时候还忘了看看前面,也就是说忘了补记,结果又开了天窗。

这一次,照样被老爸发现,他也没有更多的话,仍然批到:“今日北战又死了——你爸爸对你的又一次批评。某年月日。”

在我的记忆中,这是最后一次严厉的批评。从那以后,我基本上就没有断过日记了。经过大约一年,到三年级的时候,我就养成了每天写日记的习惯。慢慢的,老爸也不再每周检查,只是偶尔抽查一次,即便是个别开天窗的情况他也不说了。倒是对我写的比较有意思的日记大加赞扬。而我的日记也慢慢地由流水账变得内容比较丰富。

据我所知,实际上真正靠自己督促自己养成写日记习惯的不多,多数是在大人的督促之下养成的。可见,督促是习惯养成的重要外因。记日记最好从小学早期开始,此时孩子已经识得了几百常用字,而且可塑性强,还没有完全形成自己的主张,大人说的话还能听进去。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zuowendaquan/260276.html

    热门标签

    HOT